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与血管及肾小球损害的关系

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与血管及肾小球损害的关系

一、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形成与血管及肾小球损害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郑重,梁燕,黄亮,吴中杰[1](2021)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增厚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增厚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左心室肥厚组(肥厚组)和无左心室肥厚组(无肥厚组),每组80例,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EAT厚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3组收缩压、舒张压、微量白蛋白尿、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EAT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厚组收缩压、舒张压、微量白蛋白尿比例、LAD、IVST、LVPWT、LVMI、EAT厚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无肥厚组(P<0.05)。肥厚组微量白蛋白尿与年龄(r=0.253,P=0.004),舒张压(r=0.184,P=0.030),LVEF(r=0.278,P=0.000),LVMI(r=0.365,P=0.000),EAT厚度(r=0.506,P=0.000)呈显着正相关。LVMI,EAT厚度是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EAT厚度预测微量白蛋白尿的最佳临界值为5.8 mm, 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0.703~0.892,P<0.01)。结论 EAT厚度与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呈显着正相关,且是微量白蛋白尿的重要预测因子。

高宁[2](2021)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大鼠肾脏的影响及不同剂量叶酸干预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高血压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评估肾损害危险因素,对高血压进行综合防治,从而延缓高血压肾病的进展,对阻止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和低叶酸(folic acid,FA)现象在中国高血压人群中普遍存在,而HHcy可协同增加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但关于HHcy对高血压肾损害方面的研究甚少,我们的前期临床研究已证实HHcy可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蛋白尿,但HHcy加重高血压肾损害的机制尚不明确。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是生理条件下活性氧产生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cy可通过NADPH氧化酶参与肾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足细胞损伤被认为是引起肾小球病变和蛋白尿的关键因素,那么在高血压中HHcy能否通过NADPH氧化酶导致足细胞损伤,进而增加蛋白尿有待进一步探索。Nephrin是足细胞表面的重要结构分子,在维持足细胞形态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它也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其胞内段被磷酸化后可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其中与CD2AP结合后,可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足细胞凋亡的调控。高糖、血管紧张素Ⅱ及球内高压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足细胞表面nephrin异常表达,但Hcy能否通过氧化应激调控nephrin表达及其信号转导,参与足细胞凋亡,进而恶化高血压肾病目前尚无报道。目前最安全、有效的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方法是补充叶酸。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试验中的肾脏亚组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补充FA可以减缓慢性肾功能损害。然而目前干预Hcy的FA剂量存在争议,不同剂量的FA干预对肾功能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探讨Hcy对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揭示不同剂量FA的疗效及可能机制,将有利于延缓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并为高血压合并HHcy的患者叶酸的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为明确阐述以上问题,本课题通过以下两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大鼠肾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动物模型,研究HHcy对高血压肾损害的影响,并探讨氧化应激参与HHcy所致的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Wistar Kyoto(WK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WKY组)和HHcy组(WKY+HHcy 组),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s)随机分为高血压组(SHR组)和高血压合并HHcy组(SHR+HHcy组),每组8只。构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给予WKY+HHcy组和SHR+HHcy组的大鼠2%DL-Hcy(5 ml/kg,每日两次)腹腔注射12周。定期监测血压、血浆Hcy水平;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以评估肾功能变化,进行肾脏PAS染色观察肾小球结构损伤;测量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同时利用 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中NOX2和NOX4的表达,以评价肾脏局部氧化应激状态;采用q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足细胞neph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腹腔注射DL-Hcy的WKY和SHR大鼠,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各自对照组,证明成功构建了合并HHcy的高血压动物模型。对各组大鼠第0周、第6周和第12周血压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增加,Hcy对WKY大鼠和SHR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2.HHcy和高血压均可使尿蛋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并且高血压合并HHcy组的尿蛋白水平最高,肾小球滤过率最低,说明两个因素在肾功能损害上起协同作用;但高血压和Hcy两个致病因素中,仍以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为主。肾脏PAS染色显示,WKY+HHcy组肾小球肥大,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略增加;SHR组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袢起皱,肾小球球囊间隙增宽;而SHR+HHcy组肾小球结构损伤最重,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袢明显皱褶、增厚,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加。3.Hcy和高血压均可使血清SOD水平下降,MDA水平增加,而高血压合并HHcy时,SOD水平更低,MDA水平更高。Hcy和高血压均会导致氧化和抗氧化过程的不平衡,导致慢性氧化应激状态。4.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NOX2和NOX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cy上调肾组织中NOX2和NOX4的表达;高血压亦上调肾组织中NOX2和NOX4的表达;而高血压合并HHcy时肾脏局部氧化应激最强,肾组织中NOX2和NOX4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WKY+HHcy组和SHR组,Hcy协同高血压增强了肾脏局部氧化应激。5.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cy下调足细胞表面neph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高血压合并HHcy时足细胞表面nephrin的表达最低,分别低于WKY+HHcy组和SHR组,随着肾脏局部氧化应激的增强,nephrin的表达降低。结论1.成功构建合并HHcy的高血压动物模型,发现HHcy可导致早期肾损害,并与高血压在肾损害方面起协同作用;2.HHcy可引起肾脏组织中GAPDH氧化酶亚基NOX2和NOX4过表达以增强氧化应激,且此作用独立于血压之外;3.HHcy通过增强肾脏局部氧化应激,诱导足细胞nephrin表达减少,进而引起蛋白尿,协同高血压加重肾损害。第二部分 不同剂量叶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的高血压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进一步探讨Hcy参与足细胞损伤的机制,并阐明不同剂量叶酸干预对Hcy所致的高血压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HRs随机分为对照组、HHcy组、HHcy+低剂量叶酸组(HHcy+LFA组)、HHcy+高剂量叶酸组(HHcy+HFA组),每组8只。所有的动物给予腹腔内注射药物12周,并于实验第5周开始同时给予灌胃处理,持续8周,具体方法如下: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physiological saline,PS,5 ml/kg,每日2次)腹腔注12周+PS(0.5 ml/d)灌胃 8 周;2)HHcy 组:给予 2%DL-Hcy(5 ml/kg,每日 2 次)腹腔注射 12 周+PS(0.5 ml/d)灌胃 8 周;3)HHcy+LFA 组:给予 2%DL-Hcy(5 ml/kg,每日2次)腹腔注射12周+FA(0.4 mg/kg/d)灌胃8周;4)HHcy+HFA组:给予2%DL-Hcy(5 ml/kg,每日2次)腹腔注射12周+FA(4 mg/kg/d)灌胃8周。分别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监测血压和血浆Hcy水平。第12周取大鼠腔静脉血及尿液进行血浆肌酐、血清MDA、血清SOD、UACR和GFR检测。进行PAS染色观察肾小球损伤情况,并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脏NADPH氧化酶亚单位NOX2和NOX4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q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Akt、Bcl-2和Bax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足细胞凋亡。结果1.在高血压合并HHcy动物模型基础上,给予不同剂量叶酸干预,发现大、小剂量叶酸均可显着降低血浆Hcy水平,但与小剂量叶酸相比,大剂量叶酸在降低血浆Hcy方面未见更好疗效,增加叶酸剂量未出现合理的量效关系。另外,Hcy和叶酸干预后,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未见明显变化。2.叶酸可显着降低高血压合并HHcy大鼠的蛋白尿,并改善肾小球滤过率;与小剂量相比,大剂量叶酸对尿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小剂量叶酸即可对Hcy所致的高血压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3.肾脏PAS染色显示,HHcy协同高血压加重肾小球结构损伤,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明显皱褶、增厚,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加,肾小球硬化指数增高;叶酸干预后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减少,肾小球硬化指数降低,但大、小剂量叶酸组间肾小球结构差异不明显。4.叶酸增加高血压合并HHcy大鼠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MDA水平,但大、小剂量叶酸的作用未见明显差异,小剂量叶酸即可改善Hcy导致的慢性氧化应激状态。5.qRT-PCR结果显示叶酸抑制Hcy诱导的肾组织中NOX2和NOX4的mRNA表达的上调;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叶酸抑制Hcy诱导的肾组织中NOX2和NOX4蛋白表达的上调。而且与小剂量叶酸比较,大剂量叶酸更能有效降低NOX2的表达,但Hcy水平在大、小剂量叶酸组间无明显差异,叶酸发挥了独立于Hcy的抗氧化作用。6.免疫组化染色及qRT-PCR结果显示叶酸干预上调了高血压合并HHcy大鼠足细胞表面nephrin的表达,但与小剂量叶酸相比,大剂量叶酸对增加nephrin无明显优势。7.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显示高血压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足突部分融合;而高血压合并HHcy组的大鼠足突刷状结构消失并广泛融合;叶酸干预后随着nephrin表达的恢复,足突超微结构明显改善。8.qRT-PCR结果显示,Hcy降低高血压大鼠肾脏中Akt和抗凋亡因子Bcl-2的mRNA表达,并增加促凋亡因子Bax的mRNA表达水平,Bcl-2/Bax降低;叶酸干预增加了肾组织中Akt和Bcl-2的mRNA表达,而降低了 Bax的mRNA表达,Bcl-2/Bax升高。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HHcy降低了高血压大鼠肾小球中活化的Akt和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了 Bax蛋白的表达,叶酸干预可对抗HHcy诱导的上述变化。但Akt、Bcl-2和Bax的表达在大、小剂量叶酸组间无显着差异。9.TUNEL法分析足细胞凋亡,结果显示Hcy增加高血压大鼠TUNEL 阳性细胞数量,叶酸治疗后足细胞凋亡减少,但大、小剂量叶酸对足细胞凋亡影响未见明显差异。结论1.Hcy通过增强肾脏氧化应激,诱导足细胞nephrin表达减少,继而下调Akt/Bcl-2信号通路,参与足细胞结构破坏与凋亡,协同加重高血压肾损害;2.叶酸通过逆转Hcy诱导的氧化应激,上调足细胞中nephrin/Akt/Bcl-2信号通路,抑制足细胞凋亡;3.小剂量叶酸即可通过降低Hcy水平以及独立的抗氧化作用,改善HHcy相关性高血压肾损害。

王艺[3](2021)在《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候与血清Endocan、VEGF-C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如今已经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糖尿病肾脏病起病隐匿,治疗上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传统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于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敏感性低。Endocan(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ESM-1)作为一种新型内皮细胞分子,主要在肺、肾内皮细胞中表达。VEGF-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是与肾病相关的血管生长因子,对肾脏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ndocan、VEGF-C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和病程相关,其中发现endocan与CKD的分期、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蛋白表现出相关性。故推测二者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病情评价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目的:1.探究血清endocan和VEGF-C在DKD早、中、晚期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并观察endocan和VEGF-C与肾脏相关指标的关系,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以期说明其对糖尿病肾脏病的评估价值。2.观察DKD不同证候组间endocan和VEGF-C的分布规律,探究endocan和VEGF-C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内皮细胞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课题第一部分共收集了 215例患者,其中正常健康组18例,糖尿病组21例,糖尿病肾脏病组17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其中血清endocan、VEGF-C采用Luminex抗体芯片检测。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观察各组间血清endocan、VEGF-C的变化规律。第二部分共收集了 164例DKD患者,其中早期组48例,中期组67例,晚期组49例,根据中医证候量表进行评定,分析DK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endocan和VEGF-C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1.本虚证总体上以阴虚证为主,其次为阳虚证、气虚证、血虚证。其中早期以阴虚证为主,中、晚期阴虚证和气虚证比例下降,晚期则以阳虚证为主。邪实证总体上以火热证为主,其次为湿热证、痰湿证、气郁证、血瘀证。早期以火热证为主,中、晚期火热证和气郁证的比例下降;晚期则以湿热证为主,中、晚期血瘀证的比例高于早期。湿热证的血清endocan水平明显高于非湿热证组(P<0.05)。血清endocan与湿热证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4)。湿热证与非湿热证相比,收缩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均较高(P<0.05)。2.血清endocan在DKD早、中、晚三期中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经两两比较,DKD早期和晚期、DKD中期和晚期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endocan与eGFR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38;endocan与Scr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5。血清endocan与24小时尿蛋白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73;与血清白蛋白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95。3.血清VEGF-C在DKD早、中、晚三期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P<0.05),经两两比较,可见DKD早期和晚期、DKD中期和晚期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VEGF-C与eGFR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为0.239;与Scr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95。VEGF-C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33;与血清白蛋白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0。4.对eGFR的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将其分成eGFR≥90 ml/min·1.73 m2、60 ml/min.1.73 m2 ≤ eGFR<90 ml/min·1.73 m2 和 15ml/min.1.73 m2 ≤ eGFR<60 ml/min·1.73 m2三组,发现血清endocan在三组中依次升高(P<0.05),经两两比较发现,15 ml/min·1.73 m2 ≤ eGFR<60 ml/min·1.73 m2与 eGFR≥90ml/(min·1.73 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C在eGFR≥90ml/min·1.73 m2和15 ml/min·1.73 m2 ≤ eGFR<60 ml/min·1.73 m2、60 ml/min·1.73 m2≤eGFR<90 ml/min·1.73 m2和 15 ml/min·1.73 m2≤eGFR<60 ml/min·1.73 m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对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将其分成24hUTP<500 mg/24h、500 mg/24h ≤24hUTP<1000 mg/24h 和 24hUTP≥1000 mg/24h 三组,其中 endocan 在 24hUTP<500 mg/24h 和 24hUTP≥1000 mg/24h、500 mg/24h<24hUTP<1000 mg/24h 和 24hUTP≥1000 mg/24h中发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血清VEGF-C在24hUTP<500 mg/24h 和 24hUTP≥1000 mg/24h 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血清endocan随着DKD病程的进展而升高,而血清VEGF-C则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降低;血清endocan、VEGF-C与肾功能评价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eGFR)存在相关性,血清endocan与VEGF-C可以较好地评估糖尿病肾脏病的疾病进展并有可能成为新的疗效评价指标。2.湿热证与血清endocan存在相关性,endocan是炎症及内皮功能障碍的标志物,也有可能成为“热证”的物质基础,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内皮细胞损伤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何洋[4](2021)在《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方程的建立》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数目也随之增长,糖尿病肾病(DN)已经发展成为了终末期肾脏病(ESRD)需要替代治疗的主要组成病因。然而,尽管临床上糖尿病患者数量众多,但并非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走向DN甚至进展为ESRD。此外,引起DN的原因和机制十分复杂,直到目前仍未完全明了。虽然采取了严格控制血糖、降压和使用ACEI/ARB类药物综合治疗,但未能减低糖尿病ESRD的新发生率。并且既往研究中血糖、血脂等因素与肾功能进展的关系结论不一。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T2DN进展为ESRD的危险因素并初步建立预测方程,进一步为糖尿病肾病的精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病例信息无缺失的5452例T2D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7:3的比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建模数据集与验证数据集,在建模数据集中根据研究对象是否进展为ESRD分组,比较各项临床指标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以分析肾小球滤过率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用来分析影响T2DN患者进展为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步构建并评估临床预测方程,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在验证数据集中利用该预测方程计算每例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的风险。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和Brier评分对该预测方程的校准度进行评价,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预测方程的区分度。结果:1.纳入的各项临床指标在建模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2.建模数据集中,与非ESRD组患者相比,ESRD组患者在脑卒中、高血压、颈动脉内膜形成斑块方面具有更高的患病率,DM病程、SBP、BUN、Scr、SUA、24h UTP更高,而RASB药物使用率、Hb、Alb、HbA1c、TG、TC、LDL更低(P<0.05)。3.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e GFR与年龄、DM病程、24h UTP、BUN、Scr、SUA呈负相关关系,与BMI、Hb、Alb、TC、TG、LDL等指标则呈正相关关系(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T2DN患者进展为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OR=3.402,95%CI:2.253~5.136,P<0.001)、DM病程(OR=1.064,95%CI:1.045~1.088,P<0.001)、颈动脉内膜斑块(OR=1.520,95%CI:0.944~2.447,P=0.045)、SUA(OR=1.003,95%CI:1.001~1.004,P<0.001)和TC(OR=1.272,95%CI:1.030~1.571,P=0.026)是影响T2DN患者肾病进展成为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Hb(OR=0.931,95%CI:0.925~0.937,P<0.001)、Alb(OR=0.893,95%CI:0.877~0.909,P<0.001)和Hb A1c(OR=0.920,95%CI:0.850~0.996,P=0.039)是保护因素。5.模型情况:以高血压病史、DM病程、颈动脉内膜斑块、SUA、HbA1c、Alb、TC为预测因子建立的临床预测方程为:P=ex/(1+ex),X=3.969+1.224×高血压病史(0表示无,1表示有)+0.062×DM病程(年)+0.003×SUA(μmol/L)+0.241×TC(mmol/L)+0.418×颈内动脉内膜斑块(0表示无,1表示有)-0.083×Hb A1c(%)-0.113×Alb(g/L)-0.071×Hb(g/L)。6.模型评估:在建模数据集中对该预测方程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最终得到x2=8.552(P=0.381>0.05),Brier评分为0.05,表明该模型校准度尚可。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2(95%CI:0.934~0.949,P<0.001),提示该模型区分度高。其中,约登指数0.763,灵敏度86.69%特异度86.65%,阳性似然比6.72,阴性似然比0.12,阳性预测值43.4%,阴性预测值98.7%。验证数据集中该预测方程Brier评分为0.08,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2(95%CI:0.897~0.925,P<0.001),约登指数0.701,灵敏度83.23%,特异度86.92%,阳性似然比6.36,阴性似然比0.19,阳性预测值40.6%,阴性预测值98.0%。结论:高血压、DM病程、颈动脉内膜斑块、SUA、TC是T2DN患者最终进展为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Alb和Hb是保护因素。以高血压病史、DM病程、颈动脉内膜斑块、SUA、HbA1c、Alb、TC和Hb为预测因子建立的临床预测方程对预测T2DN患者是否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具有一定价值。临床上,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及管理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张心颜[5](2021)在《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EGF、AECA、ADA水平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比较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的水平变化,探究其与病程长短的关系。(2)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病程具有相关性,通过研究上述指标与病程的关系,以期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间就诊于大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确诊为1型糖尿病1年以上的患儿45例,作为病例组,将病例组按照病程长短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1-3年(包括1年)组、3-5年(包括3年)组、5年以上(包括5年)组,每组各15例,同时选取同时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患儿血清VEGF、AECA水平,通过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清ADA水平(检测由我院检验科实验人员完成),比较病例组整体、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检测指标的差异,比较病例组各亚组之间检测指标的差异,同时检测病例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与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剔除数据缺失等病例,实际共入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1-3年(包括1年)组15例,3-5年(包括3年)组8例,5年以上(包括5年)组7例,各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2)病例组整体VEGF水平[2185.31(1950.31,2389.06)]与对照组VEGF水平[2263.13(1623.44,2501.8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VEGF水平不存在差异(P>0.05);病例组中1-3年、3-5年、5年以上组患儿VEGF(pg/ml)水平分别为[2230.63±434.80,2197.10±180.48,1878.93±42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病例组重新分组,1-3年组与3年以上组VEGF水平[2230.63±434.80,2048.63±34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整体AECA水平[1536.67(1290.56,1660.97)]与对照组AECA水平[1453.06(1314.86,1609.7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AE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3个亚组中1-3年、3-5年、5年以上组患儿AECA(pg/ml)水平分别为[1536.11(1291.11,1703.33),1613.33(1529.72,1664.30),1478.33(1252.78,153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年组与3年以上组AECA水平[1536.11(1291.11,1703.33),1537.33(1288.89,162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ADA水平[12.25(9.60,15.00)]明显高于对照组[9.7(8.38,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1-3年、3-5年、5年以上组患儿ADA(U/L)水平分别为[11.48±3.45,12.54±2.61,13.94±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平均水平随病程具有升高趋势;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ADA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来自于对照组与5年以上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年组与3年以上组ADA水平[11.48±3.45,13.19±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例组VEGF、AECA、ADA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病例组VEGF水平与AEC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1.病例组血清A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中5年以上亚组A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ADA与糖尿病病程可能具有相关性,可能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2.病例组、病例组各亚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VEGF、AECA水平无明显差异,考虑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3.病例组VEGF、AECA、ADA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考虑样本量小有关。

靳鑫[6](2020)在《雷米普利联合渴络欣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改善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蛋白尿是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进展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雷米普利联合渴络欣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改善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案和数据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其中Ⅲ期早期DN患者40例,Ⅳ期临床DN患者40例。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雷米普利联合渴络欣)和对照组(单用雷米普利)。其中在实验组中有早期DN患者20例,临床DN患者20例;对照组中有早期DN患者20例,临床DN患者20例。患者全部给予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并保证蛋白质0.6-0.8g/(kg?d)的摄入量。确保试验前至少4周未使用过调节血脂类、抗凝血类以及ACEI或ARB类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前血压、血糖控制稳定至少2周。对照组给予雷米普利(瑞素坦)5mg口服,每日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渴络欣胶囊2g,每日3次。检测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压、24小时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浆白蛋白及血肌酐等指标,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压及空腹血糖在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早期DN,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实验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早期DN,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和血肌酐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白蛋白与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于临床DN,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实验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于临床DN,对照组血浆白蛋白和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白蛋白与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1.对于早期DN与临床DN患者雷米普利联合应用渴络欣对其蛋白尿的改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雷米普利。2.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方轶群[7](2020)在《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及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及目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并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同时该类患者也是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患病人数不断增加,DKD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阻止DKD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DKD对于延缓或阻止糖尿病患者肾损害和改善该类患者临床预后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临床上微量白蛋白尿被认为是出现DKD的早期标志,然而微量白蛋白尿检测的变异度较大,且其对于筛选DKD高危人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理想。T2DM患者伴尿蛋白正常时,仍然存在DKD发生的风险,而且一旦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表明肾脏已经出现结构性病变。因此,亟需寻找DKD的相关危险因素,开发更具早期发现或具有预测价值的DKD标记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于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及肾内科住院的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T2DM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107)、微量白蛋白尿组(n=111)和大量白蛋白尿组(n=47)。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抽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和血糖(FBG);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ES 1000 SPM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ABI。最后,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各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在年龄、病程、SBP、UAER、BUN、Cr、e GFR、ABI、Cys C、HDL-c、LDL-c指标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在年龄、性别、病程、DBP、SBP、TG、UAER、BUN、Cr、e GFR、ABI、Cys C、BMI、HDL-c、LDL-c指标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在SBP、FPG、UAER、BUN、Cr、e GFR、ABI、Cys C、性别、DBP、TG指标上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在Hb A1c、TC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2.ABI与临床资料的Pearson相关分析:ABI与BUN(r=-0.47,P<0.001)、Cr(r=-0.54,P<0.001)、SBP(r=-0.25,P<0.001)及UAER(r=-0.3616,P<0.001)成负相关;与e GFR(r=0.33,P<0.001)及HDL-c(r=0.15,P=0.0138)成正相关;与病程、BMI、DBP、Hb A1c、FPG、TC、TG、LDL-c、Cys C未发现相关性。3.Cys C与临床资料的Pearson相关分析:Cys C与Cr(r=0.6661,P<0.001)、BUN(r=0.438,P<0.001)、UAER(r=0.484,P<0.001)、SBP(r=0.1947,P=0.001)、DBP(r=0.1653,P=0.007)及TG(r=0.15,P=0.04)成正相关;与e GFR成负相关(r=-0.7129,P<0.001);与病程、BMI、Hb A1c、FPG、TC、LDL-c、HDL-c、ABI未发现相关性。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BMI、SBP、Hb A1c、TC、Cr、BUN、Cys C水平升高及DBP、HDL、ABI水平下降可能是DKD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5.ABI和Cys C判断尿蛋白异常组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BI判断尿蛋白异常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P<0.001,95%可信区间:0.721-0.832),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67.4%。Cys C判断尿蛋白异常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P<0.001,95%可信区间:0.756-0.859),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81.6%。ABI联合Cys C判断尿蛋白异常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P<0.001,95%可信区间:0.775-0.872),灵敏度为88.4%,特异度为80.4%。结论:在T2DM人群中,ABI与BUN、Cr、SBP、UAER成负相关,与e GFR、HDL-c成正相关,并且可以作为DKD的早期筛查指标之一;血清Cys C与Cr、BUN、UAER、SBP、DBP、TG成正相关,与e GFR成负相关,并且可以作为DKD的早期筛查指标之一;糖尿病病程、BMI、SBP、Hb A1c、TC、Cr、BUN、Cys C水平升高及DBP、HDL、ABI水平下降可能是DKD发生及发展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并且,ABI与Cys C联合测定可以增加筛查DKD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田鑫达[8](2020)在《甲功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对DK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了从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241人。平均年龄55.75岁,男性174例,女性67例。其中176例T2DM合并DKD患者为DKD组,65例为没有并发症的初诊T2DM患者为糖尿病对照组(DMcon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肌酐、血尿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糖化血红蛋白、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总量、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1.DKD组年龄、收缩压高于DMco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相比性别、BMI、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脂蛋白a、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DKD组血清尿素、肌酐水平明显高于DMco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KD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低于DMco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KD组FT3水平低于DMcon组,分别为(4.40±0.69)vs(4.72±0.74)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KD组FT4水平低于DMcon组,分别为(16.21±2.48)vs(17.15±2.79)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KD组TSH水平高于DMcon组,分别为(2.63±1.46)vs(2.21±1.16)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根据e GFR水平,按照肾脏损伤从轻到重分为四个层次,在随着e GFR逐渐降低时,FT3和FT4的平均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SH水平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1组FT3水平高于G4组FT3水平,分别为(4.71±0.69)vs(4.15±0.64)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FT4水平高于G4组FT4水平,分别为(17.21±2.58)vs(15.59±2.57)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FT4水平高于G3组FT4水平,分别为(17.21±2.58)vs(15.79±2.59)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的TSH水平低于G4组TSH水平,分别为(2.14±1.39)vs(3.42±1.93)u 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2组的TSH水平低于G4组TSH水平,分别为(2.23±0.85)vs(3.42±1.93)u 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依据UCAR将DKD组分成3组,U1组UACR<30mg/g,U2组UACR30-300mg/g,U3组UACR>300mg/g,DKD组在UACR水平逐渐增高时,FT3的平均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T4水平随UACR水平逐渐增高时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TSH水平随UACR水平逐渐增高时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U1组FT3水平高于U2组FT3水平,分别为(4.69±0.68)vs(4.37±0.67)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1组FT3水平高于U3组FT3水平,分别为(4.69±0.68)vs(3.95±0.58)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2组FT3水平高于U3组FT3水平,分别为(4.37±0.67)vs(3.95±0.58)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1组TSH水平低于U3组TSH水平,分别为(2.10±1.27)vs(3.93±2.31)u 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2组TSH水平低于U3组TSH水平,分别为(2.59±1.09)vs(3.93±2.31)u 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将e GFR以60ml/min列为分界线,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FT3、TSH指标和e GFR下降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UACR 30mg/g设为分界线,分析不同指标对于UACR的影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SH和UACR水平升高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血清FT3、FT4水平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低水平的甲状腺素和高水平的TSH与DKD的发生有关。图1幅;表6个;参194篇。

吴海丽[9](2020)在《李明权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组方规律及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挖掘李明权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组方规律及核心处方,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核心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经李明权教授门诊接诊的所有糖尿病肾病首诊患者的病历资料,主要包括患者一般信息、症状、舌脉、辅助检查、中医及西医诊断、完整的处方信息,该数据通过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科HIS系统导出。经全面手工筛选,排除血肌酐升高患者相关资料,经系统处理后总共纳入295例糖尿病肾病病历资料。将患者一般信息、症状、舌苔脉象及完整的中药处方等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运用该系统的统计报表模块对纳入患者性别、年龄、症状、舌脉、四气五味与归经、药物频次等进行统计;运用该软件数据分析中的改进互信息法、无监督层次的熵聚类等方法进行组方规律、核心处方、新方组合系统等分析。运用TCMSP数据库、中国知网、Pub Med等对核心处方的有效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进检索,并借助Uni 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靶基因建立药物靶标数据库,结合与疾病基因关联的TTD、OMIM数据库,检索糖尿病肾病的已知作用靶点,找出糖尿病肾病潜在作用靶标,建立糖尿病肾病靶标数据库,通过Cytoscape(3.7.0)进行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网络分析,利用DAVID进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预测核心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纳入患者男女比例约1.3:1,年龄分布于31-82岁之间。频次较高的症状有疲倦乏力、夜尿多、口干、腰痛、眠差、泡沫尿、腰酸胀、易于感冒、下肢水肿等;舌质主要有舌暗红、舌淡暗、舌红,舌苔主要包括黄腻、薄黄、薄白,脉象主要包括脉细、脉滑、脉微滑、脉滑数;根据中药频次统计显示,共有188味中药,高频次药物依次包括黄芪、黄芩、炒麦芽、金樱子、蝉蜕、水蛭、当归、黄连、茯苓、芡实、北沙参、薏苡仁、僵蚕、鸡血藤、牛膝等;四气以寒、温、平三者为主,且三者频次大致相当;五味频次最多为甘味,其次依次为苦、辛、酸、咸、涩;药物归经统计从依次为肝经、脾经、肺经、胃经、肾经等。运用关联法则对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出现频率较高的用药组合为黄芩与黄芪、黄芪与金樱子、黄芪与炒麦芽、水蛭与黄芪、黄芪与蝉蜕;基于无监督层次的熵聚类分析出四个新方组合分别为:1竹茹、半夏、陈皮、甘草、枳实、柴胡、夏枯草;2人参、牛膝、全蝎、五味子;3生地黄、金樱子、芡实、蝉蜕、僵蚕、地龙;4葛根、猪苓、大腹皮、益母草;其中核心处方由用药频率高的前10味药物组成,主要包括:黄芪、黄芩、炒麦芽、金樱子、蝉蜕、水蛭、当归、黄连、茯苓、芡实。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得到中药化合物分子黄芪有效成分13个、潜在靶标71个,黄芩有效成分19个、潜在靶标70个,麦芽有效成分15个、潜在靶标57个,金樱子有效成分6个、潜在靶标119个,当归有效成分2个、潜在靶标67个,黄连有效成分8个,潜在靶标57个,茯苓有效成分13个、潜在靶标35个,芡实有效成分2个、潜在靶标17个,通过中国知网、Pub Med等文献检索获得水蛭潜在靶标38个,蝉蜕潜在靶标24个,核心药物不计重复共211个潜在靶标。TTD、OMIM数据库检索到糖尿病肾病疾病靶标69个,最终获得105个核心靶蛋白。富集分析后得到核心处方有效活性成分与糖尿病肾病涉及到EGFR、MAPK1、GRB2、TGFB1、NFKB1、RELA、AKT1、CHUK、IKBKB、PRKCA、TP53、EP300、CDK2、CREBBP、IKBKG、STAT3等40个靶基因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到HIF-1、Fox O、PI3K-Akt、MAPK、趋化因子5条信号通路。结论:根据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数据挖掘结果,李明权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时,多以补虚固涩、消症通络等为主,辅以健脾清热除湿等,即以甘温类药物黄芪、当归(补虚类)为主以补气血,蝉蜕、水蛭等虫类药物以达化瘀消症之效,同时随证配伍黄芩、黄连等药清热除湿,茯苓、炒麦芽以健脾。其核心处方为黄芪、黄芩、炒麦芽、金樱子、蝉蜕、水蛭、当归、黄连、茯苓、芡实十位药物,体现了李明权教授诊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时的重要思路。通过成分-靶标-疾病的相互作用网络关系建立,该核心处方有效活性成分与多靶点、多通路相关,其中,EGFR、MAPK1、GRB2、TGFB1、NFKB1、RELA、AKT1、CHUK、IKBKB、PRKCA、TP53、EP300、CDK2、CREBBP、IKBKG、STAT3等靶标与核心处方及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该核心处方可能通过HIF-1、Fox O、PI3K-Akt、MAPK、趋化因子5条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发挥治疗作用,主要涉及氧化反应、炎症反应、代谢、肾纤维化、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等多个生物学途径实现对肾脏的保护。

谭令[10](2020)在《三草降压汤对SHR肾脏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目前,全世界近三分之一成年人患有的高血压[1],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3亿之多[2]。因此,高血压已成为消耗社会医疗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了的经济负担日趋严重。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患者尤其不能忽视的风险,其中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发生率已高达18%[3],仅次于糖尿病肾病和肾小球肾炎。在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面,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创立的三草降压汤(Sancao Decoction,SCD)临床疗效显着,SCD由芍药甘草汤加龙胆草、益母草、夏枯草组成,具有清肝泻火、养阴柔肝、活血通经和利水散结等功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发现SCD可通过抗炎作用显着降低血压,因此,本研究拟在此基础上探究其能否通过抗炎作用进一步改善高血压造成的肾脏损害。目的:1.观察SCD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肾功能、尿液生化指标及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改善作用。2.通过检测肾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 B(NF-κ 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等蛋白的表达,探索SCD对TLR4/NF-κ B/NLRP3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从而明确SCD改善高血压肾损害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4只20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随机分为模型组(SHR组)、卡托普利组(CPT组)(30mg/kg)、三草降压汤组(SCD组)(10.6g/kg),8只同周龄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2周,分别于给药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并于给药12周后,留取各组大鼠24小时尿液,生化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E)和尿蛋白(UP)等指标,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血清用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血尿酸(UA)等肾功能指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评估肾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 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和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IL-1 β蛋白的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 B和NLRP3的蛋白表达情况。最后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各组大鼠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给药前,SHR 组、CPT 组及 SCD 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上述三类血压值均显着高于WKY组(P<0.01);给药4周后、8周后及12周后,与WKY组相比,SHR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显着升高(P<0.01),与SHR组相比,CPT组和SCD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P<0.01)。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与WKY组相比,SHR组、CPT组及SCD组的心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HR组、CPT组和SCD组三组之间的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组大鼠尿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治疗后,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显着升高(P<0.01),尿肌酐显着降低(P<0.01),尿量明显减少(P<0.01),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和尿蛋白定量显着升高(P<0.01);与SHR组大鼠相比,SCD组和CPT组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均显着降低(P<0.01),且两组的尿肌酐浓度均明显增高(P<0.01),SCD组的尿量显着增多(P<0.01),而CPT组的尿量未见明显增多(P>0.05),SCD组和CPT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均显着降低(P<0.01),但此两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明显改变(P>0.05)。3.各组大鼠肾重、体质量和肾脏指数的变化治疗后,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双侧肾脏总重量无明显改变(P>0.05),但SHR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SHR组的肾脏指数显着升高(P<0.01);与SHR组相比,SCD组和CPT组大鼠的体质量无明显改变(P>0.05),CPT组大鼠的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但SCD组大鼠的肾脏指数无明显降低(P>0.05)。4.各组大鼠肾功能的变化治疗后,与WKY组相比,SHR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血尿酸(UA)均显着升高(P<0.01),与SHR组相比,SCD组和CPT组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尿酸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部分肾小球重度萎缩,肾内动脉周围重度炎性浸润,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明显,肾小管扩张。与模型组相比,SCD组和CPT组大鼠肾小球萎缩程度减轻,肾小管无扩张。(2)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肾组织内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多,SCD组和CPT组胶原纤维的表达明显减少。6.SCD对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及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IHC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与WKY组相比,SHR组的TLR4、MyD88、NF-κB、NLRP3和IL-1 β蛋白的表达量均显着升高(P<0.01);与SHR组相比,CPT组和SCD组的TLR4、MyD88、NF-κ B、NLRP3和IL-1 β蛋白的表达量均显着降低(P<0.01)。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与WKY组相比,SHR组的MCP-1和IL-1 β的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与SHR组相比,CPT组和SCD组的MCP-1和IL-1 β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1.三草降压汤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肾损害,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血压,改善尿液生化异常,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和血尿酸水平,改善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等方面实现;2.三草降压汤可通过调控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抑制肾脏炎症反应,从而改善高血压肾损害。

二、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形成与血管及肾小球损害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形成与血管及肾小球损害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增厚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超声心动图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3组一般临床特征比较
    2.2 3组超声心动图特征比较
    2.3 Pearmon相关性分析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5 ROC曲线分析
3 讨 论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大鼠肾脏的影响及不同剂量叶酸干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大鼠肾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剂量叶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的高血压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创新性和局限性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I
英文论文II

(3)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候与血清Endocan、VEGF-C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肾脏病与内皮细胞损伤
        1 肾小球内皮细胞的结构
        2 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功能
        3 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与DKD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Endocan、VEGF-C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1 Endocan:一种新型内皮细胞损伤的标记物
        2 VEGF-C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作用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脏病
        3 中医药防治内皮细胞损伤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血清Endocan、VEGF-C与糖尿病肾脏病病程及相关指标的关系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西医诊断
        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4 研究内容
        5 数据管理
        6 数据统计
    二、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
        2 DKD组各期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3 血清endocan、VEGF-C的变化规律
    三、讨论
        1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一般情况分析
        2 血清endocan、VEGF-C与糖尿病肾脏病及相关指标
第二部分 血清Endocan、VEGF-C与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候的关系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
        3 中医辨证标准
        4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5 研究内容
        6 数据管理
        7 数据统计
    二、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
        3 血清endocan、VEGF-C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
        4 湿热证分组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
    三、讨论
        1 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
        2 中医证候与血清endocan、VEGF-C的关系
        3 湿热证分组间各指标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临床观察表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4)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方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资料分析
    3.2 T2DN患者进展为ESRD模型的建立
    3.3 T2DN患者进展为ESRD预测方程的验证
第四章 讨论
    4.1 DN与年龄、DM病程之间的关系
    4.2 .DN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4.3 DN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关系
    4.4 DN与尿酸之间的关系
    4.5 DN与血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
    4.6 DN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
    4.7 DN与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
    4.8 DN与血红蛋白的关系
    4.9 DN与白蛋白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对照表
综述 脂代谢紊乱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EGF、AECA、ADA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雷米普利联合渴络欣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改善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对肾脏的损伤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及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分组
    2.3 主要检测指标
        2.3.1 一般临床资料
        2.3.2 生化指标
        2.3.3 eGFR估算
        2.3.4 ABI测定
    2.4 统计
第3章 结果
    3.1 各组T2DM患者临床资料和检查指标的比较
    3.2 ABI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 Cys C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4 UAER异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5 ABI和 Cys C判断尿蛋白异常组的ROC曲线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8)甲功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一般临床资料
        1.2.2 DKD组与DMcon组甲状腺相关激素的比较
        1.2.3 FT3、FT4、TSH水平与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
        1.2.4 eGFR及UACR影响因素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糖尿病肾脏病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2.1 糖尿病肾病概述
    2.2 DKD的流行病学研究
    2.3 DKD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2.3.1 结构的变化构建了一个“复杂的”微环境
        2.3.2 DKD的影响因素
        2.3.3 DKD中的炎症因子
        2.3.4 控制炎症反应的级联信号
    2.4 炎症因子与DKD的诊断
    2.5 以炎症因子为基础的DKD管理
        2.5.1 钠-葡萄糖共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2.5.2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激肽酶4(DPP-4)抑制剂
        2.5.3 二甲双胍
        2.5.4 免疫抑制药物
        2.5.5 己酮可可碱
    2.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李明权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组方规律及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李明权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经方挖掘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资料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历资料采集
        3.2 分析软件
        3.3 数据标准化
        3.4 病历采集录入
    4 数据统计
        4.1 统计报表分析
        4.2 数据分析
    5 讨论
        5.1 患者性别年龄分析
        5.2 症状证候及舌脉分析
        5.3 药物频次及性味归经分析
        5.4 药物关联与组方规律分析
        5.5 潜在组合及新方分析
        5.6 数据挖掘结果总结
    6 李明权教授治疗DKD蛋白尿的经验总结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核心用药作用机制探索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数据库与软件
        2.2 数据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核心药物有效化学成分
        3.2 核心药物有效成分靶点预测
        3.3 基于数据库建立DKD疾病靶点
        3.4 核心药物治疗DKD核心靶点筛选
        3.5 药物治疗DKD核心靶点的富集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文献综述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西医对糖尿病肾病与蛋白尿的研究
        1.1 糖尿病肾病的概述
        1.2 DKD蛋白尿发病机制
        1.3 DKD西医治疗现状
    2 中医学对DKD及蛋白尿的研究
        2.1 祖国医学对DKD及蛋白尿的认识
        2.2 DKD及蛋白尿的中医病因病机
        2.3 DKD的中医治疗
    3 网络药理学在DKD研究中的概况
        3.1 网络药理学简介
        3.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治疗DKD研究中的应用
        3.3 小结
    参考文献
公开发表的论文

(10)三草降压汤对SHR肾脏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1 概述
        2 单味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
        3 中药药对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
        4 复方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
        5 中成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
        6 中药提取物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
        7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
        8 中医辨证治疗
        9 其它中医疗法
        10 结语
    综述二 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1 遗传因素
        2 环境因素
        3 代谢因素
        4 血流动力学异常
        5 激素和旁分泌因子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部分
    实验一 三草降压汤对SHR血压及肾损害的影响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二 三草降压汤对SHR肾脏TLR4/NF-κB/NLRP3通路的调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动物模型的选择依据
    2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依据
    3 TLR4/NF-κ B/NLRP3信号通路及其相关炎症指标的选择
    4 肾损伤标志物的选择依据
    5 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
    6 三草降压汤的配伍规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语
    1 小结
    2 结论
    3 创新点
    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高血压微量蛋白尿形成与血管及肾小球损害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增厚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J]. 郑重,梁燕,黄亮,吴中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08)
  •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大鼠肾脏的影响及不同剂量叶酸干预的研究[D]. 高宁. 山东大学, 2021(12)
  • [3]糖尿病肾脏病中医证候与血清Endocan、VEGF-C的相关性研究[D]. 王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方程的建立[D]. 何洋. 兰州大学, 2021(12)
  • [5]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EGF、AECA、ADA水平的研究[D]. 张心颜.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雷米普利联合渴络欣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改善的疗效观察[D]. 靳鑫.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7]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及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系[D]. 方轶群. 南昌大学, 2020(08)
  • [8]甲功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 田鑫达.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李明权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组方规律及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研究[D]. 吴海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三草降压汤对SHR肾脏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D]. 谭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与血管及肾小球损害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