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美国对华9项反倾销措施

2003年美国对华9项反倾销措施

一、2003年美国9次对华反倾销(论文文献综述)

张讯[1](2021)在《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磷化工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历经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逐渐抬头,加之以中美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贸易形势极为严峻。1983-2020年间,美国对外一共发起828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其中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192件,俨然是美国对外反倾销的重点对象。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所涉及的产品涵盖领域广泛,包括我国机电、化工、纺织等领域。其中,化工占据美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总数的15%,而磷化工是化工行业的支柱产业,屡遭反倾销调查以及高额的反倾销税给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对与反倾销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学角度出发,对其福利影响以及贸易效应进行分析;介绍了美国对我国反倾销的整体情况,特别是对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美国对我国磷化工产业反倾销的基本情况。针对2001-2020年美国对华磷化工产品发起的5件反倾销调查,分析美国对华磷化工反倾销的总体概况。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美国对华磷化工产业反倾销的宏微观经济因素,以草甘膦为例论证出口价格增长率和进口渗透率对反倾销产生的影响,并从四个宏观经济层面来分析我国磷化工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本文还以反倾销案件为案例,分析了美国对华磷化工产业反倾销所产生的五大贸易效应,并结合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具体案例和RCA指数等对其非贸易效应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磷化工产业特点,从反倾销预警机制、企业应对能力和产业层面提供对策建议,帮助我国磷化工产业做出长期产业规划并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减少美国反倾销给我国磷化工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

孙舒[2](2020)在《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文中认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是基于对法律主体在特定法律领域的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研究,研究方法是采取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得出该主体与其他国际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的现象。针对特定领域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称为该领域法律技术的调整依据。法律技术脱节作为国际法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重视,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17年8月以来,美国对华发起“301调查”1并根据调查结果威胁加征关税,中美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互相申诉的同时利用国内措施互相进行贸易制裁施压,中美贸易关系急转直下,贸易争端解决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当前中美贸易对立关系已经形成,在大国权利政治的较量之下,法律技术是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有力合法武器,中国应根据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发展演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实践和理论需要,论文以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为研究切入点,以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的39起争端解决案件为观察样本,研究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进而提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概述了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现有研究述评。论文第二章重点解释了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和外延,法律技术脱节的概念是基于法律技术提出的。本文对传统法律技术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法律技术包括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论文的理论概念解析。第三章内容为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包括WTO概况、中国对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以及美国对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这一部分是后面的研究背景。第四章为法律技术脱节背景下中美世贸争端案件的统计分析。论文这一部分统计了中国诉美国的16起WTO争端案件和美国诉中国的23起WTO争端案件,并根据案件统计信息分析了案件的基本特点。第五章为WTO框架下中美实体法律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分析了中美互相提起的39起世贸案件涉及的WTO实体规则,以及通过案件分析中美在实体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即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实体领域的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在WTO实体规则体系下存在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第六章为WTO框架下中美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重点分析案件中涉及的程序性规则,重点集中在“双反”调查的程序和DSU程序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论文最后一部分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针对前文分析的中美在实体法和程序法领域存在的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及原因,提出中国应对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方案,主要是贸易法律价值合法化、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调整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统计分析了中美互相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的39起争端案件,并以法律技术脱节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中美在实体和程序领域的具体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和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调整方案。论文要强调的是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存在必然性,在应对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做出具体法律技术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不以国内法律技术脱节为代价,这样一国的法律技术才能在相关法律领域发挥最大的效力。

李众宜[3](2020)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快速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引起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重视,这也引发了中外贸易摩擦频繁地爆发,中国由此成为遭受全球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随着各国对华实施贸易保护频率的增加以及保护力度的提升,中国遭受贸易摩擦的产品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展,普遍上认为中外贸易摩擦应该针对的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然而中外贸易摩擦实际上也针对了中国一些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贸易保护成为了遏制中国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基于现代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反倾销、保障措施)分析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实证检验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探究贸易摩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阐述贸易摩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具体包括中国分别遭受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技术壁垒的情况,且重点分析中国与一些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现状,如中美贸易摩擦、中印贸易摩擦、中欧贸易摩擦及中日贸易摩擦,并结合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探讨了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其次,采用包括生产率、出口份额、创新和产品质量在内的4个指标经验分析了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国外对华反倾销为例,运用2000-2007年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分析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在稳健性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异质性特征研究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企业绩效的的差异性影响,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究中外贸易摩擦抑制中国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最后,采用上市公司股价为企业绩效的代理变量研究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以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为例,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讨了贸易摩擦对关联企业绩效的影响。综上,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外贸易摩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并分别以生产率、出口份额、创新、产品质量和股价为企业绩效的代理指标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创新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中外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的中国工业企业存在差异性的影响,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关联是贸易摩擦影响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和创新的传导渠道;其次,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份额、产品质量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中外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的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性,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关联是贸易摩擦影响企业出口份额、出口产品质量的传导渠道;最后,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存在着“时间效应”和“阶段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研究发现贸易摩擦对关联产业内企业股价也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中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或政策以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而出口企业自身也应当主动建立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影响愈加明显,企业在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同时提升企业创新,政府也应当充分利用金融、财政等多种手段以缓解工业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当贸易摩擦来临时,各上市公司不仅要提防与其直接相关的外部冲击对股价的影响,还应当提防来自其上游行业的负面冲击对其股价所带来的影响,做好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产业关联的视角研究贸易摩擦的贸易破坏效应,即在全球价值视角下测度和刻画了贸易摩擦对企业绩效影响以及影响的“级联效应”,丰富和拓展了现有贸易摩擦影响相关研究的研究视角。(2)研究内容上,从微观企业入手,旨在更加全面地考察贸易摩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包括研究对企业生产率、出口份额、创新、产品质量、股价等多个企业绩效指标的影响,因此该研究全面、丰富地估计了贸易摩擦对企业的影响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现有研究的知识边界。(3)从研究对象上,着眼于企业行为特征,估计了贸易摩擦的影响效应、时间效应、阶段效应、作用机制及对异质性企业的差异性影响,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张宁[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中美建交和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中美经贸合作发展在中美两国关系中起到压舱石和稳定器的效果。2019年中美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双边货物贸易额达5588.70亿美元,虽然比2018年降幅15.30%,却依然高于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规模。另外,中美双向投资由几乎为零到累计近1600亿美元,中美多领域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然而在中国综合实力提升、中美经贸失衡及政治利益冲突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美国意图从贸易战中获得关税优势并促使其制造业回流,发起金融战遏制中国经济崛起,挑起科技战阻挠中国高新技术发展,通过地缘政治扰乱中国及其周边关系,最终实现全方位的阻止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提升,并维持美国霸权地位,中美经贸关系不断紧张。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长期且常态化发展的趋势下,研究中美双方贸易摩擦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归纳中美经贸发展40多年的数据,先后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中美贸易摩擦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及其特点进行剖析,探讨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文章重点分析了两国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美国频繁发起贸易救济、对华实施技术出口管制、采取关税保护政策、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中美知识产权存在摩擦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在剖析中美贸易摩擦成因上,提出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因素的假设,通过设置负二项计数模型,实证检验中美贸易差额、中美GDP增速差额、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值、美国失业率、中美双边政治关系、中国加入世贸和2008年经济危机等因素对因变量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上指标对中美贸易摩擦有较好的显着性影响。由于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原因多样化且摩擦特点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长期化和常态化发展,中国应长期预防并妥善应对,并从中美双方协商、国际合作交流和中国自身发展等方面采取对策建议针对性的应对本轮的贸易摩擦。

高阳[5](2020)在《我国农产品对外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实证估计 ——以白羽肉鸡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反倾销是各国最常用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手段之一。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由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相对较少。中国是否应该通过增加反倾销诉讼来保护国内的竞争性产业?这一问题取决于中国反倾销案件的贸易救济效果。本文将从研究较少的农产品入手,以美国白羽肉鸡反倾销案和巴西白羽肉鸡反倾销案为例来评估两次对外反倾销案件的贸易救济效果。本文利用2006到2012年、2015到201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数据,从中国白羽肉鸡进口量和进口价格的角度,区分立案调查、初裁和终裁三个不同时点,采用双重差分法分别实证评估了美国白羽肉鸡反倾销案和巴西白羽肉鸡反倾销案的贸易限制、贸易转移以及总贸易效应,并对两起案件的贸易救济效果进行了比较。评估结果表明:首先,中国对白羽肉鸡反倾销确实减少了中国从被诉国的进口量、增加了中国从非被诉国的进口量,即的确存在贸易限制和转移效应。特别是,对美国反倾销对中国从巴西进口产生了明显的转移效应,这也导致后续巴西被接连反倾销。其次,两次反倾销对对中国白羽肉鸡进口总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对美国反倾销减少了进口总量,而对巴西反倾销反而增加了中国白羽肉鸡进口总量。再次,反倾销降低了中国从被诉国的进口价格,提高了从非被诉国进口价格。前者原因可能是被诉国下调价格以部分对冲加征反倾销税带来的进口成本上升,但由此也部分导致美国在后续日落复审被裁定继续实施反倾销。最后,区分立案调查、初裁和终裁三个时点后的评估结果显示,以初裁和终裁作为反倾销政策冲击时点估计得到的贸易效应更加明显。总体而言,虽然两次白羽肉鸡反倾销均存在贸易限制和转移效应,但对巴西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远大于贸易限制效应,这抵消了贸易限制效应带来的救济效果。由此可见,相较于对美国反倾销,对巴西反倾销的总体贸易救济效果较弱。上述结论对中国发起农产品反倾销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李晓慧[6](2020)在《美国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消费需求萎缩,各国纷纷加强贸易保护,反倾销调查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滥用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而我国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贸易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不断增加,企业产能过剩,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和政府的补贴政策使得一些出口产品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加之中国企业应诉不力,导致中国成为众矢之的,全球反倾销调查总数中将近1/4的部分都是针对中国的,其中美国是除印度以外对我国发起发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美国反倾销调查程序规则严谨且复杂,且很多国家也纷纷效仿美国,因此本文以美国为例,基于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等理论展开了美国发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首先,采用图表定量分析美国反倾销调查的特点,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三大特点:对华调查总数比对其他国家多,调查行业分布范围广,征收的反倾销税率高。其次,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具体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动因。然后,选取2000—2013年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涉案企业及产品数据,利用DID双重差分法、Probit模型并加入动态项实证分析研究美国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会减少涉案产品向美国的出口量,同时增加涉案产品向第三国的出口量,还减少了中国对美国的总出口量,即存在贸易破坏效应、贸易偏转效应和贸易寒蝉效应。其中在反倾销调查实施第二年后贸易效应最大,即对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遭遇反倾销调查后,对欧盟地区有贸易偏转,主要涉及金属制品、纸制品、陶瓷制品、纺织品和机器五类产品。同时,涉案产品发生贸易偏转与企业性质也有关系,其中贸易型企业、传统贸易形式企业、国有企业、多产品企业这五种性质的企业中的产品在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后更容易发生贸易偏转。由于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存在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寒蝉效应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产品免受反倾销调查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政府和出口企业提出相应地应对措施,从而尽可能减少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次数和反倾销调查带来的损失,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立足国际市场,继续保持与世界各国和平友好的贸易关系。

李慧[7](2020)在《中国应对反补贴调查的法律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由此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直至今日美国等国家仍然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政策性银行等所支持或者经营的对外贸易活动,较为容易被其他国家利用,认为构成了 WTO所规定的禁止性补贴或者可诉补贴。中国在加入WTO时放弃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再加上中国在国际贸易救济中缺乏经验,底气不足,国内法律配套不全面,加剧了各国利用WTO反补贴制度打击中国出口贸易以恢复本国相关产业的趋势。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再一次抬头,各国对华反补贴持续升温。为了更好地应对各国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有必要通过分析中国目前遭受的反补贴调查的现状与特点,总结中国面临紧迫的反补贴形势的原因,提出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寻找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对反补贴问题的法律对策。此举不仅能够促进中国的企业在产品的设计、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售后服务上和国际标准接轨,建设国际化、标准化管理的新型企业,同时为中国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中总结经验,培养应对国际反补贴调查的专业人才,为中国出口贸易提供战略支持。

申鹏花[8](2020)在《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出口目的地战略选择研究 ——以美对华钢铁行业反倾销为例》文中提出从1995到2017年,我国就遭受了1269起反倾销调查,是全世界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22.95%。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彼此贸易利益的冲突无法避免,且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对美钢铁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但美国国内钢铁行业正逐渐衰落,美国为扶持本国产业发展,不断针对我国出口到美的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这给我国钢铁行业带来消极影响,所以研究美对华钢铁等相关行业反倾销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反倾销出现原因”、“反倾销带来的影响”、“钢铁产业遭遇反倾销原因与现状”等相关主题的国内外文献。其次,在掌握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反倾销的观点后,本文首先介绍了反倾销的相关概念及反倾销调查程序,美对华反倾销的历史及现状以及给企业带来的贸易效应,然后分析了美国对中国钢铁反倾销的现状以及原因。在定量分析方面,首先将各个数据库中钢铁反倾销等所需数据进行整理,对企业在遭遇反倾销后可能出现的出口目的地决策选择进行分析,得到钢铁企业遭美国反倾销后主要选择8种策略,运用logit模型进行分析后得到中国钢铁等相关企业在遭遇美国反倾销后,生产率高的企业大多会改变出口目的地以及不同出口目的地的出口量,大型企业会继续向美出口甚至会增加对美出口量,同时对非美国家的出口也会增加,中型企业继续向美出口保持不变或者减少出口,但是会增加对非美国家的出口量即转移出口目的地来应对反倾销,一些偏中小型企业可能会直接退出美国市场,转向非美国家出口,在转向非美国家出口时,更加偏向于向离原出口市场相近的国家,且更有可能偏转至发达国家出口;其次利用对美出口变化与对非美出口变化构建变量来研究反倾销贸易效应发现,对于生产率高的企业贸易偏转效应更加显着,企业可以通过转移出口目的地来消除反倾销带来的破坏效应,对于利润率高的企业也有类似的反倾销贸易效应;最后通过对企业出口值的研究发现,企业出口大多存在出口惯性,并且企业在反倾销调查发起的当年就会产生较大反应,反倾销终裁会延续这种反应,对总出口值和起诉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对非起诉国出口增加,起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有利于我国对其出口,以上结论在各行业间差异不大,各行业在遭遇反倾销后均会出现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

张斯[9](2019)在《美国对外反倾销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美国际竞争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自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其强度远超其他任何双边国家,中国一直遭受了美国数量最高的反倾销诉讼。中国经济学家研究指出:美国对华反倾销具有高度的严酷性,美国反倾销调查呈现出“总体上减少,但对中国激增;总体上分散,但对中国集中”的局面。贸易摩擦与反倾销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的内容也随着现实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影响反倾销发起的研究内容从最初的贸易保护到政治、经济因素再到报复性因素,直到现在有了关于中美两国科技实力对中美贸易摩擦及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影响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分析方法对上述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梳理分析经典与前沿的国际反倾销与贸易摩擦相关文献,然后引入贸易保护相关理论,包括:重商主义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进而归纳整理影响美国发起反倾销的各类因素。接着介绍文中所涉及的国家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即克莱因国力五要素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接着本文对美国发起反倾销的原因进行阐述,特别是先通过计数模型对美国发起反倾销的共性原因进行研究,然后在研究以往经济因素与报复性因素对美国反倾销诉讼影响的同时,在相关理论和文献观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选取代表国家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指标,研究这些指标会不会对美国反倾销的起诉数量产生影响。采用实证方法,运用计数模型进行计量,计量结果显示以人口差距和国土面积差距为代表的基础国力差距、制造业RCA指数衡量的贸易竞争力差距和用专利申请量衡量的科学技术差距对美国发起反倾销数量影响的回归结果非常显着和稳健。最后对美国对外反倾销的一般性影响因素进行概括性论述。在美国对外反倾销的一般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以中美国际竞争的视角,从中美国家实力的比较分析、中美国家科技实力的比较分析和中美贸易实力的比较分析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根本性原因及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本质性问题。得出中国强大的国家基础实力与不断并且近年来快速提升的国际竞争力对美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威胁是美国对华反倾销频率和强度不断升级,美国越来越重视对华实施反倾销的重要原因。最后得出结论,由于中美二国特殊的国家状况,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与贸易摩擦,更多是出于国家战略性的考量,而在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小。无论是美国一直以来对华发起的大量反倾销还是如火如荼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摩擦,究其本质原因都是结构性的、是美国衡量对手国的潜在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后的战略目的。美国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然后分别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给出中国应对愈演愈烈的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政策建议。

陈倩[10](2019)在《美国对华“双反”的贸易效应研究 ——基于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也取得瞩目的成就,201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1052万亿美元,增幅创六年新高,再次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逆全球化风潮盛起的今天,中国经济的繁荣更加令人侧目,这也使得中国成为各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对象国。其中,美国是世界上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国家,特别是当美国新一届总统上任之后,打着贸易保护、美国优先的旗帜,摒弃原先国际上各国之间协商为主、互相尊重的原则,以中国不公平贸易为借口对我国产品不断征收关税和实施贸易救济调查。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对华共发起22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长10%,其中反补贴调查10起,反倾销调查10起,保障措施2起,涉案金额达到45亿美元。自2006年美国打破对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首次对我国铜版纸进行反补贴调查,从此“双反”调查成为美国对华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新手段,截至2017年,美国已经对华实施“双反”措施67起。美国对华实施“双反”调查意味着会比单独的反倾销或反补贴措施裁定更高的税率,对中国的出口与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使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严重制约。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双反”调查研究的现状与动态的基础上,总结梳理了国外对华实施“双反”调查的现状,整理了2004年至2017年中国遭受外国“双反”调查的数量及“双反”申诉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美国对我国实施“双反”的现状、特点及原因。在此引入RCA指数,目的是想研究美国对华实施“双反”与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有无直接因果关系;进而借鉴之前经济学家对反倾销的研究进行理论分析,用图解的形式解释了由“双反”引起的贸易效应,分别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贸易限制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偏转效应以及贸易抑制效应。再利用关税经济效应理论与价格竞争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由于“双反”引起的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接下来对美国“双反”引起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于美国对华“双反”的产品从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进行统计型描述,在此基础上以58起案件下104件产品为例,时间跨度为2004年-2017年,分别研究“双反”的调查阶段、终裁阶段以及总阶段产生的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双反”有着明显的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对中国出口产生严重的制约。其中,贸易调查阶段的效应比终裁阶段更加显着,即只要美国对华发起“双反”调查,无论最终是否进行肯定性终裁,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国的出口额和出口份额都会减少;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能够促进中国对美的出口,并且这种促进能够抵消美国“双反”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汇率和GDP也是影响中国对美出口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的结果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维度给出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该早日争取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鼓励企业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完善国内补贴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应该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培训,带领企业做好“双反”预警机制建设;企业应自身加强“双反”预警机制、积极配合“双反”调查、加强与美国相关利益集团的合作。

二、2003年美国9次对华反倾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美国9次对华反倾销(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磷化工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结构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倾销
        二、反倾销、反倾销流程与反倾销税
    第二节 倾销与反倾销经济学分析
        一、倾销经济学分析
        二、反倾销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反倾销相关贸易理论
        一、资源禀赋理论
        二、新贸易理论
        三、保护贸易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对华磷化工产业反倾销现状
    第一节 美国对华反倾销基本情况
        一、反倾销数量成上升趋势
        二、涉案产业分布广
        三、肯定性终裁比率高
        四、高税率对相关产业影响深远
    第二节 美国对华磷化工产业反倾销情况
        一、磷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二、磷化工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三、美国对华磷化工产业反倾销案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对华磷化工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原因
    第一节 贸易价格与贸易量
        一、我国对美草甘膦原药贸易现状
        二、出口价格增长率
        三、进口渗透率
    第二节 宏观经济环境
        一、美国实际GDP增长率和失业率
        二、实际汇率增长率
        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增长率
    第三节 其他因素
        一、中国磷化工企业的反倾销应诉能力
        二、中国上一年是否对美国发起反倾销调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对华磷化工产业反倾销的影响
    第一节 对磷化工产业的贸易效应
        一、贸易效应分析
        二、美国反倾销对磷化工产生的贸易效应
    第二节 对磷化工产业产生的非贸易效应
        一、继发性保护效应
        二、对国别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三、投资跨越效应
        四、国家间的报复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策建议
    第一节 构建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
        一、结构化反倾销预警机制
        二、构建行业协会主导的反倾销预警机制
    第二节 提高磷化工企业应诉能力
        一、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二、通过行业协会联动企业和政府
        三、营造良性政治和商业环境
    第三节 磷化工产业创新升级
        一、发展多元化产品格局
        二、同其他化工以及尖端领域联合发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美贸易争端解决对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性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美争端解决的重要意义
        三、中美法律技术脱节和中美贸易争端的关系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
        二、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
        三、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研究
        四、关于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五、关于美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六、关于中美贸易发展和战略的研究
        七、关于中国发展战略和实力的研究
        八、研究现状评述及启示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范畴
        二、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法律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特征
        一、法律技术的概念渊源
        二、法律技术的概念拓展
        三、法律技术的特性
    第二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基本内容
        一、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
        二、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和特征
    第三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影响
        一、法律技术脱节在国内领域的影响
        二、法律技术脱节在国际领域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WTO框架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WTO的发展与现状
        一、WTO制度发展
        二、WTO规则体系的困境
    第二节 中国对美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二、中国对美贸易战略演变
        三、中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一、2001 年至今美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二、美国对华贸易战略演变
        三、美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贸易争端的法律技术脱节案例表现
    第一节 中国诉美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二、美国应诉方式法律性强
        三、从案件结果看
    第二节 美国诉中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二、案件涉及传统贸易和美国优势领域
        三、中国应诉方式政治性强
        四、从案件结果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在WTO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一节 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实体法领域概况
    第二节 中美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内容和特点
        一、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内容
        二、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实体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一、实体性立法领域的原因
        二、实体法适用领域的原因
第五章 中美在WTO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一节 中美“双反”案件中程序性的法律技术脱节
        一、AD和 SCM中的程序性规定
        二、中美涉反倾销或反补贴程序案的概况
        三、中美在双反领域中的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
    第二节 中美在DSU程序中的法律技术脱节
        一、DSU程序性规定
        二、中美WTO争端案件涉DSU程序概况
        三、中美在DSU程序下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三节 中美WTO争端中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一、程序价值理念不一致
        二、程序性立法差异
        三、程序法适用差异
第六章 WTO体系下中国的贸易法律技术调整方案
    第一节 贸易法价值合法化
        一、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
        二、坚持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原则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原则
    第二节 中国对美贸易立法技术调整方案
        一、平衡内外的立法方针
        二、调整立法机制和机构
        三、确立科学的立法规范
    第三节 中国对美贸易法律适用技术调整方案
        一、法律适用部门分工专业化机制化
        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
        三、建立与立法机构的反馈机制
        四、转变“第三方”思维,实践中提高对实体法的解释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译着
        (三)中文论文
        (四)中文学位论文
    二、英文参考文献
        (一)英文着作
        (二)英文论文
    三、相关网站数据库
附件:中美提交WTO争端案件统计(2001-2019)
致谢

(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贸易摩擦对经济的影响
        1.2.2 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
        1.2.3 总结性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贸易摩擦对企业的影响理论探讨
        2.1.1 贸易摩擦的内涵及分类
        2.1.2 贸易摩擦成因的理论基础
        2.1.3 贸易摩擦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分析
    2.2 全球价值链下贸易摩擦的影响机制理论探讨
        2.2.1 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界定
        2.2.2 全球价值链的相关测算
        2.2.3 全球价值链下贸易摩擦影响企业绩效的传导途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3.1 中外贸易摩擦的发展现状
        3.1.1 中国遭受反倾销情况
        3.1.2 中国遭受反补贴情况
        3.1.3 中国遭受保障措施情况
        3.1.4 中国遭受技术壁垒情况
    3.2 中国与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3.2.1 中美贸易摩擦
        3.2.2 中印贸易摩擦
        3.2.3 中欧贸易摩擦
        3.2.4 中日贸易摩擦
    3.3 中外贸易摩擦的原因
        3.3.1 贸易失衡
        3.3.2 产业升级
        3.3.3 政治因素
        3.3.4 体制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4.1 引言
    4.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4.3 贸易摩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检验
        4.3.1 数据说明及统计性描述
        4.3.2 计量模型设定
        4.3.3 回归结果
        4.3.4 内生性讨论
        4.3.5 稳健性检验
    4.4 异质性检验
        4.4.1 基于出口行为异质性检验
        4.4.2 基于所有制性质的异质性检验
    4.5 全球价值链下作用机制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出口份额的影响
    5.1 引言
    5.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5.3 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出口份额的影响
        5.3.1 数据说明及统计性描述
        5.3.2 计量模型设定
        5.3.3 回归结果
        5.3.4 内生性讨论
        5.3.5 稳健性检验
    5.4 异质性检验
        5.4.1 基于贸易方式的异质性检验
        5.4.2 基于所有制性质的异质性检验
    5.5 全球价值链下影响机制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
    6.1 引言
    6.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6.3 事实描述
        6.3.1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事实描述
        6.3.2 中国企业创新的事实描述
    6.4 实证检验
        6.4.1 数据说明
        6.4.2 计量模型设定
        6.4.3 回归结果
        6.4.4 内生性讨论
        6.4.5 稳健性检验
    6.5 异质性检验
        6.5.1 出口行为异质性检验
        6.5.2 生产率异质性检验
        6.5.3 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6.6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作用机制检验
    6.7 “时间效应”检验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7.1 引言
    7.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7.3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7.3.1 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取与测算
        7.3.3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7.4 实证检验
        7.4.1 基本估计结果
        7.4.2 内生性讨论
        7.4.3 稳健性检验
    7.5 拓展分析
        7.5.1 不同反倾销实施国分组
        7.5.2 不同所有制企业分组
        7.5.3 不同生产率企业分组
    7.6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影响机制检验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股价的影响
    8.1 引言
    8.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8.3 实证检验
        8.3.1 “轮胎特保”案的历史背景
        8.3.2 模型设定
        8.3.3 数据处理与统计描述
        8.3.4 内生性讨论
        8.3.5 回归结果分析
        8.3.6 稳健性检验
    8.4 影响机制的检验
    8.5 “时间效应”和“阶段效应”检验
        8.5.1 “时间效应”检验
        8.5.2 “阶段效应”检验
    8.6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贸易摩擦对关联产业股价影响的检验
        8.6.1 产业关联的测算
        8.6.2 产业关联的统计性描述
        8.6.3 实证检验
    8.7 本章小结
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中美贸易摩擦研究综述
        1.2.1 有关成因的文献综述
        1.2.2 有关对策的文献综述
        1.2.3 相关文献的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2.1 贸易摩擦的定义
    2.2 贸易摩擦理论概述
        2.2.1 微观视角下的贸易摩擦理论
        2.2.2 宏观视角下的贸易摩擦理论
        2.2.3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贸易摩擦理论
3 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及其特点
    3.1 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
        3.1.1 美国频繁发起贸易救济
        3.1.2 中美知识产权领域摩擦
        3.1.3 美对华实行技术出口管制
        3.1.4 实施关税保护政策
        3.1.5 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
        3.1.6 人民币汇率问题
    3.2 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3.2.1 贸易摩擦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
        3.2.2 贸易摩擦呈现长期性、常态化发展
        3.2.3 贸易摩擦具有延伸性和全球性
4 美对华贸易摩擦成因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研究对象及其影响变量选取
        4.1.1 变量选取及预期分析
        4.1.2 计量模型及数据来源
    4.2 实证分析过程
        4.2.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4.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4.2.3 负二项回归检验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2.5 结论
5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5.1 中美双方协商方面
        5.1.1 设立摩擦预警机制并有效反制争端
        5.1.2 建立磋商对话机制应对贸易摩擦
        5.1.3 合理援引WT0规则灵活应对争端
    5.2 国际合作交流方面
        5.2.1 大力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5.2.2 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拓展贸易发展空间
        5.2.3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现多元化出口
    5.3 中国国内发展方面
        5.3.1 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5.3.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5.3.3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负面影响扩至金融领域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2-2019年美国对中国贸易救济案件各行业数量
附录B 2002-2017年美国对华ATP贸易情况
附录C 2005-2019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项目
附录D 中美贸易摩擦负二项回归数据整理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我国农产品对外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实证估计 ——以白羽肉鸡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反倾销的理论基础
        2.1.1 反倾销的概念界定
        2.1.2 反倾销的相关理论
        2.1.3 反倾销的效应机制
        2.1.4 反倾销的合理性
    2.2 反倾销的相关研究
        2.2.1 反倾销的动因与影响因素
        2.2.2 反倾销的贸易效应
        2.2.3 农产品反倾销的特殊性
    2.3 简要评论
第3章 中国白羽肉鸡进口与反倾销现状
    3.1 中国白羽肉鸡进口现状
        3.1.1 世界肉鸡产量现状
        3.1.2 中国肉鸡进口现状
    3.2 中国对外白羽肉鸡反倾销现状
        3.2.1 两次反倾销案进程
        3.2.2 两次反倾销案前后白羽肉鸡进口变动态势
第4章 白羽肉鸡对外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实证估计
    4.1 模型构建
    4.2 数据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反倾销限制效应估计数据处理
        4.2.3 反倾销转移效应估计数据处理
        4.2.4 反倾销总效应估计数据处理
    4.3 对美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实证估计
        4.3.1 对美国反倾销的限制效应实证估计
        4.3.2 对美国反倾销的转移效应实证估计
        4.3.3 对美国反倾销的总效应实证估计
    4.4 对巴西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实证估计
        4.4.1 对巴西反倾销的限制效应实证估计
        4.4.2 对巴西反倾销的转移效应实证估计
        4.4.3 对巴西反倾销的总效应实证估计
    4.5 稳健性检验
        4.5.1 虚拟政策冲击的安慰剂检验实证结果
        4.5.2 构造新处理组的安慰剂检验实证结果
第5章 结论和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平行趋势检验补充
附录B 对巴西反倾销的转移效应——加入美国数据

(6)美国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反倾销调查贸易效应的研究
        1.2.2 反倾销调查非贸易效应的研究
        1.2.3 反倾销调查的原因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反倾销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
    2.2 美国反倾销调查程序及规则
        2.2.1 美国反倾销程序
        2.2.2 美国反倾销规则
        2.2.3 反规避措施
    2.3 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理论分析
第三章 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特点
    3.1 对华反倾销调查数量及占比多
    3.2 对华反倾销调查行业分布广
    3.3 对华反倾销征收税率高
第四章 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动因
    4.1 外部原因
        4.1.1 美国经济复苏,贸易保护主义强烈
        4.1.2 美国在中国贸易中的长期逆差
        4.1.3 中国的技术赶超
        4.1.4 美国否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4.2 内部原因
        4.2.1 企业产能过剩,企业间恶性低价竞争
        4.2.2 政府补贴政策
        4.2.3 中国应诉不力
        4.2.4 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处于中低端
第五章 美国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
    5.2 数据来源
    5.3 对照组的选取
    5.4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应对措施
    6.1 结论
    6.2 应对措施
        6.2.1 推动出口产业合理化
        6.2.2 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
        6.2.3 控制出口量,保证稳定库存
        6.2.4 开拓国内外市场
        6.2.5 合理利用规则,科学应诉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中国应对反补贴调查的法律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补贴与反补贴概述
    一、补贴与反补贴的基本理论
    二、中国补贴现状
        (一)简介
        (二)现状
第二章 中国遭受国际反补贴调查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遭受反补贴调查的近况
    二、中国遭遇反补贴调查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
        (二)政治原因
        (三)主观原因
第三章 中国应对反补贴调查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和应用能力低
    二、补贴与反补贴法律体系尚未建立
    三、中国在国际反补贴方面缺乏主动性
    四、专业人才匮乏
第四章 中国应对反补贴调查的法律措施
    一、提升反补贴规则的理解与运用水平
    二、完善中国的补贴与反补贴法律体系
    三、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贸易争端问题的解决
    四、国际法方向专业人才的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出口目的地战略选择研究 ——以美对华钢铁行业反倾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反倾销相关研究综述
        1.2.2 钢铁反倾销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
2 美对华反倾销现状
    2.1 反倾销相关概述
    2.2 美国反倾销调查程序
    2.3 美对华反倾销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2.4 美对华反倾销贸易效应现状分析
        2.4.1 反倾销贸易破坏效应现状
        2.4.2 反倾销贸易抑制效应现状
        2.4.3 反倾销贸易转向效应现状
        2.4.4 反倾销贸易偏转效应现状
3 中国钢铁遭遇反倾销现状
    3.1 中国钢铁产业遭遇反倾销调查的现状
    3.2 美对华钢铁产业反倾销的现状
    3.3 美对华钢铁产业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4 实证分析与检验
    4.1 模型介绍
        4.1.1 模型设定
        4.1.2 模型系数解读
    4.2 反倾销后企业目的地战略选择实证研究
        4.2.1 数据来源与初步整理
        4.2.2 模型构建与变量介绍
        4.2.3 模型实证结果与分析
        4.2.4 模型检验
        4.2.5 对非美国家出口效应的进一步研究
    4.3 反倾销对出口企业贸易效应实证研究
        4.3.1 模型构建及变量解释
        4.3.2 模型实证结果与分析
        4.3.3 模型检验
        4.3.4 反倾销贸易效应的进一步研究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政府角度
        5.2.2 企业角度
参考文献
致谢

(9)美国对外反倾销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美国际竞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反倾销经济因素的相关文献
        1.2.2 关于反倾销政治因素的相关文献
        1.2.3 关于反倾销报复性因素的相关文献
        1.2.4 关于反倾销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1.3 研究框架和分析方法
        1.3.1 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反倾销的概述及相关理论
    2.1 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阐述
    2.2 贸易保护理论基础
        2.2.1 重商主义
        2.2.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2.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2.4 新贸易保护主义
    2.3 国家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
        2.3.1 克莱因国力五要素
        2.3.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3 美国对外反倾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1 美国对外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3.1.1 经济原因
        3.1.2 政治原因
        3.1.3 报复性原因
        3.1.4 美国霸权主义
    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3.3 模型设定
    3.4 回归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3.5 本章小结
4 中美国际竞争视角下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4.1 中美国家实力竞争的视角
    4.2 中美国家科技竞争的视角
    4.3 中美贸易竞争的视角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中国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政策建议
        5.2.1 政府层面
        5.2.2 行业层面
        5.2.3 企业层面
参考文献
后记

(10)美国对华“双反”的贸易效应研究 ——基于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反倾销贸易效应的文献综述
        二、反补贴贸易效应的文献综述
        三、“双反”调查的文献综述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美国对华“双反”调查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美国对华“双反”调查现状分析
        一、国外对华“双反”调查现状
        二、美国对华“双反”调查现状
    第二节 美国对华“双反”调查特点
        一、数量急剧上升,几乎都为肯定性裁决
        二、涉案产品金额增大,涉案行业呈扩张趋势
        三、征收税率普遍较高,不同涉案企业税率差异大
        四、调查周期长,加大企业应诉难度
        五、美国对华“双反”产品的RCA指数研究
    第三节 美国对华“双反”调查原因
        一、压制中国经济竞争力,强化美国长期战略目标
        二、片面看待中美货物贸易差额
        三、美国经济增速迟缓,失业率上升
        四、“双反”措施自身优势
        五、中国出口企业的低价营销策略
第二章 “双反”调查贸易效应的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双反”调查的四种贸易效应
        一、贸易限制效应
        二、贸易转移效应
        三、贸易偏转效应
        四、贸易抑制效应
    第二节 “双反”调查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关税经济效应分析
        二、价格竞争模型分析
第三章 美国对华“双反”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美国对华“双反”贸易效应的描述性分析
        一、贸易限制效应的描述性分析
        二、贸易转移效应的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实证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计
        二、变量选取
        三、数据来源
    第三节 美国对华“双反”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
        二、固定效应回归
        三、GMM估计回归
        四、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二、行业层面
        三、企业层面
参考文献

四、2003年美国9次对华反倾销(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磷化工产业的影响研究[D]. 张讯.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2]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D]. 孙舒. 外交学院, 2020(08)
  • [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李众宜.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4]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实证研究[D]. 张宁.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我国农产品对外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实证估计 ——以白羽肉鸡案为例[D]. 高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2)
  • [6]美国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D]. 李晓慧.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7]中国应对反补贴调查的法律措施研究[D]. 李慧.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8]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出口目的地战略选择研究 ——以美对华钢铁行业反倾销为例[D]. 申鹏花.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9]美国对外反倾销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美国际竞争的视角[D]. 张斯.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7)
  • [10]美国对华“双反”的贸易效应研究 ——基于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视角[D]. 陈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2003年美国对华9项反倾销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