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包装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包装

一、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包装(论文文献综述)

许虎林[1](2020)在《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研究》文中提出国际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和供应链的有序衔接,扩大了国际贸易规模,有效推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在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中国际物流的地位日益突出,国际物流合作如何开展、在哪些方面开展,虽然GTI组织专家们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通关问题的探讨,但都没有对区域内国际物流合作效应进行全面深入地论证。在大图们江区域各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各成员国对这一区域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的大背景下,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从国际物流合作先行突破,但现有的国际物流发展现状表明,国际物流合作的发展还处于规模化的第一阶段,没有达到大图们江区域成员国的预期。所以,本研究从归纳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入手,首先将研究的地理范畴扩展为以大图们江倡议成员地理范围的经济辐射范畴为研究对象,突破了研究范畴的局限性。通过对国际物流合作概念的重新界定,明确研究以基础设施建设、通关货物运输、国际物流服务及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合作为基础,探讨宏观层面的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问题。在研究中明确了合作的基础源于国家战略与合作机制为大图们江地区国际物流合作提供的制度保障,陆海联运形成的互联互通为国际物流合作奠定的通道基础,区域各国经济的发展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提供的源泉与动力及朝鲜与日本积极参与大图们江区域合作。通过对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进程、模式和成效分析,展示了合作发展的程度。尝试从国际物流量(进口量和出口量)和国际物流额(进口额和出口额)两个方面的四个维度来分析,突破已往物流研究中单一物流量指标的局限性。通过时间固定效应方法对总结出的国际物流五方面影响因素核心变量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这些变量对国际物流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原因,为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分析提供了前期基础。研究中,通过耦合方法将国际物流五方面合作的各变量耦合处理,经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提炼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国际物流环境指标、国际物流基础设施指标、国际物流效率指标、国际物流成本指标和国际物流市场指标等五个效应指标,引入效用理论,利用时间固定效应方法并结合倒U型模型分析法对五个方面指标进行效应分析,得出五个方面的效应情况。依据以上的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发展经过二个阶段发展,处于规模扩大的发展阶段;现阶段主要的合作机制主要有四种机制,即决策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冲突调解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等,但尚未形成一套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国际物流合作专门决策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不能及时解决跨境国际物流中的即时问题,影响了跨境国际物流合作的流畅性,仅形成了双边收益分配机制,冲突调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合作模式主要有政府间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模式、清关互认模式、企业间双边合作模式、跨境电商物流合作模式等;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合作、国际物流标准化建设合作以及电商国际物流方面取得成效。通过对进(出)口国际物流五方面28个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在进口与出口的量(额)的二个方面四个维度上,各变量全部体现其直接影响作用,但直接影响程度不同。对出口国(或地区)而言,公路的质量、使用国际互联网用户贸易壁垒、海关手续负担、本地竞争的强度、价值链宽度、国际分销和市场营销控制货运及时性、清关效率、物流服务能力、货物可追溯性、法律框架解决纠纷的效率、反垄断政策的有效性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最大。对进口国(或地区)而言,公路的质量、铁路基础设施的质量、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本地竞争的强度、当地供应商质量、国际分销和市场营销控制、贸易壁垒、贸易关税、海关手续负担、清关效率、货物可追溯性、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反垄断政策的有效性、政府官员的决定中徇私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处于规模化的初级阶段,合作水平低,各国政策和合作机制不完善,区域各国的经济和社会水平不同,各国间国际物流发展不平衡,外部环境对国际物流的发展产生冲击。通过对五个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替代指标分析,得出,对进口国而言,大图们江区域的国际物流环境、国际物流效率和国际物流市场三个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替代指标显着性体现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是递增的,国际物流基础设施也基本反映出这一点。而对出口国而言,大图们江区域的国际物流环境、国际物流效率二个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替代指标显着性体现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作用。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还处于合作规模扩大阶段,没有进入质变的平衡发展阶段,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各替代指标的效应存在差异是必然的。针对上述研究,借鉴国内外物流合作的相关经验,结合大图们江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四点对策建议:改善国际物流合作环境、促进政府间合作,提高国际物流合作效率,创造新的国际物流需求,有效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基础和通道畅通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陈宇芯[2](2020)在《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文中提出绿色贸易壁垒的建立给我国的茶叶生产以及出口贸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中国茶叶出口企业遭受着难以克服的危机。因此,对我国茶叶贸易壁垒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茶叶出口贸易健康发展,占领国际市场,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结构的改善,优化资源配置,填补我国在茶叶贸易壁垒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缺,对中国茶叶出口企业有着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研究思路以中国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对绿色贸易壁垒理论研究结合实证分析总结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理论分析部分阐述了绿色壁垒形成同环境保护意识崛起密不可分,同时新贸易保护主义也成为绿色壁垒形成的理论基础,这正反应了绿色壁垒的隐蔽性特点。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主要有国际社会环保意识的完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绿色消费取向的形成、各国间贸易博弈以及每个国际自身科技水平差异形成。绿色壁垒的作用机制首先表现为数量控制机制,制定地区的高标准将未达标商品排除在外从而对进口商品进行数量控制;绿色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形成于高标准增加了出口商在产品生产检测包装等各方面的成本,从而使得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绿色壁垒的控制机制整体是一个动态抑制的过程,标准在不断调整中,对于进出口国而言,打通绿色壁垒是国家间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本文将福建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福建省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但茶叶出口结构不够合理,种类单一,良种茶品类欠缺,生产技术标准落后,因此发达国家对福建茶叶的绿色壁垒表现为逐年增强,对福建茶叶出口影响很大。鉴于以上情况,本文选取的了福建近15年的茶叶出口数据,以农残限制项目数和农残限量值标准测量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结构的影响,选择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茶叶出口份额当作分析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国农药残留标准提高阻碍福建茶叶向发达国家出口,进口地区对农药残留限制项目数增加,同样限制出口份额。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对福建省乃至全国茶叶出口的政策建议,深化茶叶出口产业链、优化茶叶出口结构、完善茶叶生产标准化,提升检测标准体体系这些建议可为我国茶叶出口行业提供参考。

王刻铭[3](2020)在《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饮茶人口,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发展出独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叶产业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农收入、出口创汇乃至文化输出中均有着独特的作用。当前,茶叶产业发展较快,茶叶生产加工日趋规范化、标准化,无论是国内茶叶消费量、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全球茶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忽视的是,单产低、茶园面积与产量不成正比、出口品类结构不平衡、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不高、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程度低,我国茶叶产业“大国小茶”,“大而不强”特征依然存在。茶叶产业面临着机遇与危机、优势与不足并存的局面,如何充分发挥自身发展优势,有效克服发展中的不足,是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对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对于我国茶叶产业的持续科学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中国茶叶产业现状,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构建研究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模型和测算指标体系。运用UN Comtrade链接WITS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测算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出口价格,将测算结果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进行对比,探索了中国茶叶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1992~2017年间,中国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呈现出明显的“U”形走势,先下滑-后筑底稳定-再回升;中国茶叶属于典型的产业间贸易模式,近几年产业内贸易趋势出现细微显现,并不明显;中国茶叶出口在1992~2002年期间具有极强比较优势,而从2003~2017年间则下降为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出口价格也呈现出明显的“U”形走势,并在2017年突破前期记录,不断攀升。从中国四个茶叶品种不同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指标测算结果来看,中国绿茶的国际市场份额、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明显高于红茶,但中国红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产品出口价格又明显高于绿茶。为了检验实证结果,根据钻石理论的四维要素,构建了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的统一检验框架,建立了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钻石四维模型,最后得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土地生产效率、市场化改革、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茶叶及其四个贸易品种国际竞争力的四个方面——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优势、出口价格,在大部分情况下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综合实证分析、影响机制研究的结论,文章认为,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既需要茶企的创新与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战略发展层面,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研发创新、价值提升和营销模式优化等四点对策,在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坚持延伸产业链,促进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土地生产效率、坚持科教兴茶理念,提高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整合品牌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强外部环境整顿,确保市场有序发展、落实财政支持政策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的提升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对我们茶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格。

姚钰明[4](2020)在《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涉外定牌加工系国际贸易领域涉及商标问题的一种典型形态,在中国产业不断升级和世界各个国家努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加客观地去看待涉外定牌加工是否涉及到侵权的问题。对于其是否属于商标侵权的问题虽争论多年,可是至今依然并未达成共识,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侵权与否的两种判决同时存在。在传统视域中,商标侵权与否的认定虽然偶有分歧,但并未出现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何在面对定牌加工问题时,商标侵权与否的判断标准却变得如此模糊,以致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时间段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判断。当我们对涉外定牌加工这种现象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并将商标侵权问题放在国家贸易视角下予以审视时,我们会清晰的发现:涉外定牌加工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商标法适用问题,一时的判决结果及观点相左并不代表司法的随意和专断,而是司法回应某一产业发展需求而做的阶段性调整,属于探索中形成的标准不一问题。比较明智的做法为,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及相应的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谨慎选择能够体现商标法适用与国家利益相融合的裁判标准,并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采取侵权或不侵权的单一裁判标准。本文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简要叙述了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的含义以及界定了本文所讨论的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范围。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对涉外定牌加工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争论,包括侵权说、不侵权说,在每个学说下都详细介绍了相关案例,通过对两种完全相反学说的分析,总结出学术界与司法实务界在面临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时所考量的法律因素,为下文提出解决纠纷的建议提供基础。第四章具体分析了我国关于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的法律规制,得出了我国在处理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所适用相关法律的局限性。第五章主要总结了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对涉外定牌加工的法律规定,力求能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得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立法经验以及实践中处理纠纷的思路。第六章提出了解决我国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的建议,包括合理认定商标使用、完善混淆理论、合理适用“合理注意义务”、探索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衡量国际贸易中的国家利益等,期待能为我国立法活动及司法实践中解决我国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法。

田建腾[5](2020)在《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标商品平行进口”问题不仅在知识产权方面具有特殊性,也深受各国对外政策、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遗憾的是,我国立法、司法和理论均未对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的法律问题达成一致认识。自贸区的建立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理清商标平行进口行为的法律性质提出了紧迫的现实要求。目前,理论界对此主要从“权利用尽原则”角度进行分析,各国司法实践中形成了“国际权利用尽”、“国内权利用尽”、“混合权利用尽”和“区域权利用尽”的不同模式,各种模式并存,为经营者从事国际贸易行为增加了制度理解上的障碍。实际上,不论采取何种模式,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性质均离不开商标法的基本理论,而国内学者对此方面缺乏关注。基于此,在处理商标商品平行进口问题时应注意避免“地域性原则”与“权利用尽原则”的局限性,将该问题的探讨置于商标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下。与着作权法和专利法明确的激励目标不同,商标法的立法目的在于通过保护商标权人商誉,以维护商业竞争公平。因此,应从两方面判定“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行为”是否需要禁止:在客观方面,商誉的形成依赖于商标功能的正常发挥不受他人妨碍,在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行为中损害商标功能的行为应予禁止;在主观方面,商标权人行使商标权必须以保护商誉、防止他人不公平竞争为目的,若意图以行使商标权的方式达到价格垄断或不同市场的价格区分,则超出了商标法的立法目的,此种行为应予禁止。此外,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行为关涉多方利益,因此,在评价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行为时要把握利益平衡原则,寻求消费者利益、权利人利益以及其他经营者利益的平衡保护,不能因维护消费者利益冲淡商标权人及其他合法权利主体的利益,否则将影响商标权人的权利安排。域外各国的规制经验启示我国在处理该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同时,有必要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发展独立的认定标准。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行为法律性质的分析路径决定了实践中判断是否应予禁止平行进口时要淡化地域性原则的绝对性,采取有限的国际权利用尽原则,原则上同意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同时要综合考虑商标权人及其他合法权利主体的权益,适当限制平行进口。合理借鉴美国法上“标签例外”规则,明确平行进口商通过贴附区别标志等能够引起消费者对商品来源和质量差异明确认知的情形下,允许平行进口。同时充分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补充保护商标权中的作用与功能,对于不正当利用他人商誉和经营成果,扰乱正当的市场秩序的行为,应当予以禁止。

叶萌[6](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李强峰[7](2019)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含铁商品的物质流、价值流及隐含碳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铁资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掌握我国铁资源利用系统的真实情况,是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铁资源的重要前提;中国是世界加工厂,摸清中国铁资源在国家间的物质流动及其价值流动与传导,能为我国铁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在国际上应拥有合理的生态环境责任与义务,摸清中国铁资源在国家间的物质流动状态与隐含碳,能够为我国在国际碳排放等环境责任谈判中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基于此,本文从中国海关和联合国贸易署获取中国国际贸易中含铁商品清单,分析清单中含铁商品的结构、种类、数量及价值量;查阅了多种不同种类含铁终端产品样本的重量、材料成分等参数,同时参考相关文献,经专家讨论会讨论,最终核定含铁商品的含铁系数;通过复杂计算,真正意义上摸清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铁物质的流向、流式、流量和伴随物质流动的价值变化。其次,参照《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2006》碳排放的计算方法,结合中国钢铁行业国家生产标准,仔细核定了中国进出口含铁商品的碳排放系数。在摸清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铁物质的流向、流式、流量的基础上评估了中国进出口含铁商品的隐含碳流动情况。再次,结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中国铁资源生产、加工、制造、消费和损失等数据,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铁物质流动数据,首次建立了中国铁实际消费量模型,并测算出中国铁实际消费量。最后,本文用weibull分布对不同消费领域钢材的理论二次报废量进行了测算。本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中进出口铁物质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建国以来,中国进口铁物质中绝大部分为铁矿石(87.78%),出口铁物质量主要为含铁终端产品(53.41%)和钢材(42.10%)。在国际贸易中,澳大利亚和巴西将大量铁矿石出口给中国,而中国将大量钢材和含铁终端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等。(2)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中进口含铁商品的价值量主要集中在含铁终端产品和铁矿石;出口含铁商品的价值量主要集中在含铁终端产品和钢材。中国高价进口,低价出口同类含铁终端产品,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出口含铁终端产品附加值低;其次是企业集中度不高,企业以打价格战的方式抢占国际市场。从经济角度看,工程机械,电力运输装备,陆上交通工具,机械基础部件和机床的五个子类别构成了贸易结构的主体是合理的。(3)中国生产的含铁商品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铁矿石21.69 kg CO2/t、生铁1767.01 kg CO2/t、粗钢1889.81 kg CO2/t、钢材2099.84 kg CO2/t、含铁终端产品2099.84 kg CO2/t,且均高于世界先进生产水平生产的含铁商品碳排放系数。中国进、出口含铁商品隐含碳量均主要集中在钢材和含铁终端产品上,且主要贸易对象是韩国和日本。中国出口含铁商品隐含碳量远大于进口含铁商品隐含碳量,且净出口隐含碳不断快速增长。此外,中国出口含铁商品隐含碳量与国内碳排放总量(生产者原则下)之比也在不断增长。本文认为单一的生产者原则和消费者原则均不太合理和公平,收益原则和共担责任原则是更加理想的碳排放责任分配方式。(4)20102015年,中国铁实际消费量是粗钢表观消费量(粗钢国内产量+粗钢净进口量=粗钢表观消费量)的80%左右。中国铁实际消费量与出口量之比约为4﹕1。建国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铁存量也不断增长。截止2015年底,中国铁累计存量达到65亿吨;中国人均铁累计存量达到4.73吨/人。在所有铁存量中,以建筑用钢的铁存量为主(55%),其次是机械制造用钢(19%)、交通运输设备(12%)和其他用钢(14%)。截至2015年底,中国累计理论二次报废量为13.35亿吨。(5)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铁全相态、大数据调查研究:本文对全相态含铁商品贸易数据(包括含铁终端产品)、国内铁一次资源以及二次资源数据进行调查分析。(2)国际贸易铁物质流相关的价值流测算:本文重点分析中国含铁商品国际贸易中与物质流相伴的价值流量及流向。(3)国际贸易铁物质隐含碳测算:本文定量计算全部含铁商品进出口隐含碳,分析作为大国合理的环境责任与义务担当。(4)首次构建中国铁实际消费量模型并进行测算:结合国内铁一次资源、二次资源、含铁物质贸易等要素,构建中国铁实际消费量模型,定量评估中国铁实际消费量。

刘婷[8](2016)在《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研究 ——以美欧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文中提出本文以美国和欧盟的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提出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差异问题。美国法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规定与欧盟法的规定有显着不同,这些差异已经突破国内法的层面,上升并演变为国际法问题。因此,本文对美国倡导的自愿标识制度和欧盟倡导的强制标识制度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剖析并进一步揭示出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差异导致的严重问题。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差异不仅使得有关转基因食品贸易的国际争端凸显,非关税壁垒增加;还导致地理标志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与判断;更严重影响了经济自由化和贸易的公平性。基于国际贸易中现有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监管路径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以及对美国转基因食品规制的现状的分析,进而揭示出美国自愿标识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最后对美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进行了深层的总结与剖析。与美国不同,欧盟的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建立在欧盟的转基因生物监管框架下,强制标识制度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原因,制度本身特点鲜明。目前,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国际协调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在WTO框架下,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仍然存在着很多障碍,诸如同类产品的认定问题、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议的优先性问题和SPS协议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适用问题。虽然国际协调乏力,但是多种规则的协同与差异还是为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解决留有一定的商榷空间。WTO的法律制度为国际贸易中的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无论是限定地理标志,还是基于SPS协议建立一套新的监管评级制度,都是力求通过完善WTO规则来解决问题。2015年TPP协议达成,TPP协议中对于SPS措施的规定,为WTO的SPS协议的完善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从目前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与监管中,可以看出尽管各国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立法和规则并不相同,但总体来说,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他们在转基因食品的监管问题上都持有谨慎态度。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并不完善,转基因食品发展中也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完善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建立可追溯的监管机制势在必行。

王晓丹[9](2014)在《浅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贸易绿色堡垒是一种新兴的贸易保护措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不平等性对待,使我国出口贸易屡次受到绿色堡垒的侵害,提出应对国际贸易中绿色堡垒的策略对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绿色堡垒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形式,并分析绿色堡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探讨应对国际贸易中绿色堡垒的策略。

杨青龙[10](2011)在《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 ——基于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的视角》文中提出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动向、新特点和新趋势:贸易主体以跨国公司为主;贸易客体总量增大、结构升级;贸易方式日益多元化;贸易规则日益完善和规范化;贸易政策整体趋于自由化,但仍存在诸多非关税壁垒;“绿色营销”日益兴起。在此背景下,不少学者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判。那么,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是否仍然有效,能否成为说明和解释国际贸易新动向、新特点、新趋势的理论工具?本文以“成本”为视角,以广义比较成本优势为理论支点,围绕“全成本是塑造比较优势的基础”这一核心命题展开分析,对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进行了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按照“总—分—合”的基本脉络展开。第一章作为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文献综述和评述、描述本文“两点一框”(包括理论支点、核心观点与论文框架)、阐述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等。现有文献分别从供给、需求、综合等视角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动因,近年来不少文献基于供给动因,试图在国际贸易中纳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拓展国际贸易的成本观。现有文献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基础素材,但尚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对国际贸易动因的解释缺乏统一内核,二是对成本观的拓展有必要系统化。这构成了本文写作的切入点。第二章首先明确国际贸易动因的分析视角,由于唯物史观表达了生产和供给因素的决定性意义、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基本遵循供给面因素的研究脉络、成本因素分析可以兼容供给面的其它因素分析、进行成本分析才能揭示比较优势的真谛等原因,本文选取成本视角,系统探讨国际贸易的动因,全面分析形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其中,依据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提出的理论二分法——“硬核”和“辅助假说”,或曰“内核”和“外围保护带”,本文认为,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核是“用相对成本分析比较优势”(比较之比较);比较优势理论的外围保护带则表现为要素和成本外延的界定。为此,本文立足于“成本”视角、基于“比较之比较”的方法论(理论内核)、采用“优势”分析法(两优取重、两劣择轻),构建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理论,以全面考察和探讨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国际贸易在形式上是商品和劳务的跨国交换,在本质上是产权的跨国转移。它作为一种交换活动,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必然通过种种途径和机制作用于各国的生产、消费、经济社会制度、资源要素流动、生态环境乃至今人和后人的生活水平等。成本是使用资源要素的代价或价值牺牲,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要素范畴不断拓展,其中劳动、资本、土地、管理、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七类要素均具有本质上的有用性、数量上的稀缺性、归属上的产权性、计量上的价值性,进而成本外延逐步广义化。成本的承担主体可能有企业、政府、社会乃至后人,它会以货币或非货币、直接或间接、自己(本国)支付或他人(他国)支付等方式支付。进而言之,成本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关系中基于(广义)要素使用或耗费而引起的各种代价或价值牺牲。本文根据国际贸易活动的现实特征,结合国际贸易中的要素使用或耗费,将国际贸易中的种种成本归纳为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进而构建了本文的核心概念“国际贸易的全成本”。从内涵看,它是某种物品的产权在跨国转移中,发生于国际贸易过程,进而涉及生产和消费、经济和生态、今人和后人,使用一切资源要素的代价总和。从外延看,它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这一概念包括三层含义:(1)全成本是一种代价总和;(2)全成本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3)当前,全成本的子系统可包括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国际贸易的要素和成本基础扩张为前提,构建了基于“国际贸易的全成本”的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全成本比较优势模型”表明,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代际成本等在内的“全成本”是形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通过贸易思想史的回溯,本文指出古典、新古典和新贸易理论均论证了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它们都可表达为“相对生产成本不等式”,即PCAX/PCAY<PCBX/PCBY(相关字母含义见正文),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新古典贸易理论从要素禀赋角度、新贸易理论从规模经济角度分别指出了产生上述不等式的原因。对此,本文进行了严格的数学逻辑证明,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的集成模型,证明了比较成本与机会成本的等价性。本文还指出竞争优势是一种广义比较成本优势,说明综合(广义)比较优势可转化为广义比较成本优势。因此,从纵向看,广义比较成本优势是对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的拓展;从横向看,广义比较成本优势可兼容竞争优势理论和综合(广义)比较优势理论。第三章分别对国际贸易全成本的四个子系统展开分析。第一,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是在外贸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或耗费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等各类传统要素的代价或价值牺牲。产品内分工出现后,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细化,这有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它的具体形态有员工工资、房屋设备租金、银行利息、教育培训支出、土地地租、管理者报酬等。从量上看,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等于生产外贸产品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其价格的乘积之和。无论产业间贸易理论(含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还是产品内贸易理论,都是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在不同分工形态下的具体体现。第二,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是使用各类国际贸易制度的代价或价值牺牲,表现为国际贸易活动中制度整合其它资源时相关当事人之间打交道的成本。它的具体形态有搜寻交易伙伴的成本、交易磋商的成本、签订进出口合同的成本、履行进出口合同的成本、处理争议的成本等。从量上看,本文以“贸易成本”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的代理变量,以诺维(Novy,2008)模型为基本分析工具,以中日贸易为例,实证分析中日双边贸易成本在1980年—2006年问发生的变化,结果发现,在不同时期贸易成本有升有降,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日双边贸易成本呈加速下降的趋势。将制度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内生化以后,国际贸易中使用制度要素的代价——交易成本就必然地进入到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中。第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是由于国际贸易活动及其相关活动(如以对外贸易为目的的生产、运输、消费、回收利用等)而产生的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代价或价值牺牲。它的具体形态有环境税费制度造成的代价、绿色技术标准制度造成的代价,绿色卫生检疫制度造成的代价、绿色包装制度造成的代价、绿色环境标志(标签)制度造成的代价、绿色关税制度造成的代价、绿色补贴与反补贴制度造成的代价等。从量上看,在环境成本的测算过程中,往往方法不同会导致结果各异,由于不同具体测算方法之间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基础、完善的生态环境市场尚未在各国形成,对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的测度很难达成共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文主张通过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市场”方法测度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一旦将分析视野由单纯的经济系统拓展到经济—环境大系统,将生态环境要素内生化以后,国际贸易中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代价——环境成本就必然地进入到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中。第四,国际贸易中的代际成本是由于国际贸易活动及其相关活动(如以对外贸易为目的的生产、运输、消费、回收利用等)而产生的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代价或价值牺牲。其中,本文将“可持续性”理解为一种“代际公共品”和投入要素,它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时间性和后代人“缺位”等特征。国际贸易中代际成本的具体形态有资源税费制度造成的代价、资源出口配额制度造成的代价、资源关税(出口税)调节政策造成的代价、资源出口行政限制措施造成的代价、资源进口储备政策造成的代价、资源基金制度造成的代价等。从量上看,现有文献中关于代际成本的测度有多种方法,其中替代法的影响较大,本文详细介绍了替代法的测算思想和测度公式,并对之展开了评论,为代际成本测度方法的完善提供了思路。一旦将分析视野由静态经济—环境大系统拓展到动态经济—环境大系统,将“可持续性”要素内生化以后,国际贸易中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代价——代际成本就必然地进入到比较优势形成过程中。第四章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试图构造国际贸易全成本分析的理论框架。就逻辑关系而言,由于传统经济学中“生产”反映的是人与物(不含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交易”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内生于经济系统;对“成本”范畴作空间维度上的拓展,在考虑经济系统的基础上纳入自然支持系统,于是环境成本作为一项新的成本被纳入;对“成本”范畴作时间维度上的拓展,在考虑经济系统、自然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将其动态化,于是代际成本作为一项新的成本被纳入。那么,全成本由上述四大成本有机耦合而成。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之间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制约的一面,二者共同构成了经济系统内部的主要成本;第二,环境成本的形成离不开人与人打交道的过程,可以说它是由于政府的环境调节行为所形成的一种交易成本(制度成本),而从人与物的角度说环境成本内在化直接表现为生产成本的一个追加部分。第三,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同属外贸企业的两类社会责任成本,二者在数量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代际成本甚至可被视为交易成本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且短期的生产成本和长远的代际成本之间往往也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展开了层次态分析。按照历史演进过程,分别概括了“生产成本Ⅰ塑造比较优势”、“生产成本Ⅱ和交易成本Ⅰ共同塑造比较优势”、“生产成本Ⅲ、交易成本Ⅱ和环境成本Ⅰ共同塑造比较优势”、“生产成本Ⅳ、交易成本Ⅲ、环境成本Ⅱ和代际成本Ⅰ共同塑造比较优势”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命题,指出了不同时期比较成本外延上的差异。然后,以社会人、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大系统等为基本的人性和时空假设,构造了同时包含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的比较优势模型,对本文的核心命题给予了严格的逻辑证明,并认为基于“全成本”的比较优势作为一种综合比较优势,由禀赋比较优势、制度比较优势、环境比较优势和可持续性比较优势等有机结合而成。第五章是国际贸易全成本分析的政策含义。首先,明确政府的政策目标、手段和角色。国际贸易全成本分析的政策目标在于促进个体理性与整体理性、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相容和统一。为此,应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制度、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都可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由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相应地,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便从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成为了“国际贸易的全成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四种成本形成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表现为:在生产成本形成过程中,政府是“守夜者”;在交易成本形成过程中,政府是“规制者”;在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政府是“调节者”;在代际成本形成过程中,政府是后代人的“守望者”。然后,本文以“全成本塑造比较优势”作为指导思想,对我国是否以及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出了“一项基本原则”和“四大具体策略”。具体而言,“一项基本原则”指“以系统观念认识对外贸易中的成本和收益”。“四大具体策略”分别是:理性参与国际分工谋求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制度创新和其它手段密切配合,谋求基于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步完善环境价格形成机制,谋求基于环境成本的比较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谋求基于代际成本的比较优势。

二、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包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包装(论文提纲范文)

(1)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际物流合作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际物流合作的一般分析
    2.1 基本概念及界定
        2.1.1 大图们江区域
        2.1.2 物流与物流系统
        2.1.3 区域物流与区域物流合作
        2.1.4 国际物流与国际物流合作
    2.2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作用
        2.2.1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2.2.2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2.3 国际物流合作相关理论
        2.3.1 区域物流理论
        2.3.2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2.3.3 国际物流绩效理论
        2.3.4 国际物流供应链理论
第3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基础
    3.1 国家战略与合作机制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3.1.1 国家战略叠加效应为国际物流合作发展创造了时代机遇
        3.1.2 国际物流合作机制的形成提供了合作的基础制度环境
    3.2 陆海联运形成的互联互通为国际物流合作奠定了通道基础
        3.2.1 陆海联运通道形成
        3.2.2 国际物流口岸和港口节点形成
    3.3 区域各国经济的发展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提供了源泉与动力
        3.3.1 大图们江区域经济规模扩大是国际物流合作的源泉
        3.3.2 国际贸易是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发展的动力
    3.4 朝鲜与日本为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增添了活力
        3.4.1 朝鲜对大图们江区域合作项目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3.4.2 日本促进了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的增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进程、模式和成效
    4.1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发展进程
        4.1.1 合作萌芽阶段(2005-2009)
        4.1.2 合作形成和扩大阶段(2010-现在)
    4.2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模式
    4.3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成效
        4.3.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合作进展顺利
        4.3.2 国际物流标准化建设取得一定效果
        4.3.3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电商物流合作发展迅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的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5.1 国际物流影响核心因素的选择分析
    5.2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核心影响因素分析的框架
        5.2.1 理论模型
        5.2.2 实证模型
        5.2.3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5.3.1 实证检验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实证分析
    6.1 理论机制分析
        6.1.1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效应的来源
        6.1.2 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效用分析
    6.2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6.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6.2.2 模型的构建
    6.3 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促进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的对策建议
    7.1 改善国际物流合作环境
        7.1.1 建设新大图们江区域合作组织
        7.1.2 补充、完善和优化现有合作机制
        7.1.3 协调各国区域内的利益,建立规范的合作环境
        7.1.4 建设具有竞争活力的物流市场环境
        7.1.5 增加区域内各国政府决策透明度,减少政府管制影响
    7.2 促进政府间合作,提高国际物流合作效率
        7.2.1 建设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信息网络综合平台
        7.2.2 推动区域国际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
        7.2.3 加快区域国际物流的标准化建设
    7.3 创造新的国际物流需求
    7.4 有效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基础设施和通道畅通化建设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环境保护与绿色壁垒的理论分析
    2.1 环境保护与贸易
        2.1.1 环境保护与WTO“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
        2.1.2 环保标准与绿色保护的流行
    2.2 绿色壁垒
        2.2.1 绿色壁垒的理论界定
        2.2.2 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
        2.2.3 绿色壁垒的特点
        2.2.4 绿色壁垒对出口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2.3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绿色壁垒
        2.3.1 新贸易保护主义
        2.3.2 绿色贸易保护主义主要观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壁垒保护机理分析
    3.1 绿色壁垒的形成机制
        3.1.1 持续发展观的完善
        3.1.2 新贸易保护的需要
        3.1.3 绿色消费的形成指向
        3.1.4 各国之间的博弈
        3.1.5 技术水平的差异
    3.2 绿色壁垒的作用机制
        3.2.1 数量控制机制
        3.2.2 价格控制机制
        3.2.3 动态抑制机制
    3.3 绿色壁垒的出口国效应
        3.3.1 贸易效应分析
        3.3.2 贸易条件效应分析
        3.3.3 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3.3.4 发展成本效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贸易壁垒与福建省茶叶出口
    4.1 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
        4.1.1 品种结构
        4.1.2 市场主体
        4.1.3 市场结构
    4.2 福建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基本特点
        4.2.1 绿色壁垒逐年加强
        4.2.2 绿色壁垒显现出歧视性
        4.2.3 对福建的绿色壁垒以亚洲国家为主
    4.3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4.3.1 消极影响
        4.3.2 积极影响
    4.4 福建省茶叶出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
        4.4.1 茶叶出口主体结构欠缺
        4.4.2 品牌知名度低
        4.4.3 良种茶叶产出度低
        4.4.4 技术标准落后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
        5.1.1 引力模型的发展
        5.1.2 引力模型实证研究
    5.2 模型的设定和变量说明
        5.2.1 样本说明
        5.2.2 模型构建
        5.2.3 变量的介绍
        5.2.4 变量的来源
    5.3 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分析
    6.2 面对绿色壁垒我国的应对策略建议
        6.2.1 深化茶叶的出口产业链
        6.2.2 优化茶叶出口结构
        6.2.3 坚持发展品牌战略
        6.2.4 推行并完善我国茶叶生产标准化
        6.2.5 安全体系的落实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1.2.2 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1.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1.3.2 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宏观研究
        1.3.3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3.4 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1.3.5 关于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量化测算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论文结构
    1.6 研究数据来源
    1.7 创新点与不足
        1.7.1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茶叶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产业
        2.1.2 茶叶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2 基本理论
        2.2.1 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要素禀赋理论
        2.2.4 波特六因素理论
        2.2.5 后发优势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3.1.1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概况
        3.1.2 中国茶叶产品产销现状
        3.1.3 中国茶叶企业发展分析
    3.2 中国茶叶产业优势分析
        3.2.1 基于产业要素的分析
        3.2.2 基于产业门类的分析
        3.2.3 基于产业政策的分析
    3.3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基于产业主体的分析
        3.3.2 基于产品门类的分析
        3.3.3 基于产品创新的分析
    3.4 中国茶叶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茶园面积大,但单产低,茶园面积与产量不成正比
        3.4.2 茶类丰富,但是品类结构不平衡
        3.4.3 集约化、规范化、品牌化程度低,大国小茶特征依然明显
        3.4.4 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影响大众消费及出口
        3.4.5 产品质量安全,贸易壁垒影响中国茶叶市场
        3.4.6 产能过剩,销售压力持续加大
        3.4.7 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茶叶市场发展分析
    4.1 国际茶叶市场发展概况
        4.1.1 国际茶叶生产地区分布
        4.1.2 国际茶叶产量情况
    4.2 国际主要茶叶企业发展分析
        4.2.1 立顿
        4.2.2 川宁
    4.3 国际茶叶贸易现状
        4.3.1 贸易总体情况
        4.3.2 茶叶进出口品类分析
        4.3.3 茶叶进出口地区分析
        4.3.4 国际茶叶进出口发展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5.1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依据
        5.1.1 国际市场折衷理论
        5.1.2 产业内贸易理论
        5.1.3 比较优势理论
        5.1.4 相互需求理论
    5.2 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5.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5.2.2 产业内贸易指数
        5.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5.2.4 产品出口价格
    5.3 数据样本
        5.3.1 数据样本来源及选取
        5.3.2 HS标准下茶叶出口分类
        5.3.3 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
    5.4 实证分析结果
        5.4.1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测算
        5.4.2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国际市场份额测算
        5.4.3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
        5.4.4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
        5.4.5 中国茶叶不同品种的产品出口价格测算
        5.4.6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已有研究回顾
        6.1.1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6.1.2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
        6.1.3 已有研究评述
    6.2 基于钻石理论剖析的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
        6.2.1 自然资源禀赋:土地生产效率
        6.2.2 市场需求条件:本地市场效应
        6.2.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2.4 国内企业战略行为:市场竞争程度
        6.2.5 茶叶国际竞争力四维支持因素的相互强化机制
    6.3 基于钻石理论实证检验的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机制
        6.3.1 实证模型
        6.3.2 估计方案
        6.3.3 量化指标
        6.3.4 数据样本
        6.3.5 检验结果
    6.4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结构优化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条件
        7.1.2 产品创新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基础
        7.1.3 价值提升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7.1.4 营销模式优化是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7.2 政策建议
        7.2.1 坚持科教兴茶理念
        7.2.2 延伸产业链,促进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2.3 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土地生产效率
        7.2.4 整合品牌资源,提升行业竞争力
        7.2.5 加强外部环境整顿,确保市场有序发展
        7.2.6 落实财政支持政策,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商标权制度的价值取向
        1.1.2 问题由来:现行商标保护体系的局限性
        1.1.3 问题聚焦: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问题
    1.2 该领域研究现状
        1.2.1 涉外定牌加工在司法实务中的定性分歧
        1.2.2 涉外定牌加工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理论纷争
    1.3 理论与实践意义
        1.3.1 本文的理论意义
        1.3.2 本文的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研究的方法
        1.4.2 社会学分析的方法
        1.4.3 案例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 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概述
    2.1 涉外定牌加工定义
    2.2 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范围界定
第三章 我国对涉外定牌加工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争论
    3.1 侵权说
        3.1.1 学界观点
        3.1.2 司法实务界观点
    3.2 不侵权说
        3.2.1 学界观点
        3.2.2 司法实务界观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关于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的法律规制及局限性
    4.1 立法实践
    4.2 司法实践
    4.3 涉外定牌加工法律规制制度的局限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对涉外定牌加工的法律规定
    5.1 与涉外定牌加工相关的国际条约
        5.1.1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5.1.2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5.1.3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5.2 欧美国家关于涉外定牌加工的相关规定
        5.2.1 美国对涉外定牌加工的相关规定
        5.2.2 欧盟对涉外定牌加工的相关规定
        5.2.3 德国对涉外定牌加工的相关规定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解决我国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的建议
    6.1 合理认定商标使用
    6.2 完善混淆理论
    6.3 合理适用“合理注意义务”
    6.4 探索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
    6.5 衡量国际贸易中的国家利益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基础和已有成果积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商标商品平行进口问题概述
    一、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概念及特征
    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产生的原因
        (一)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经济成因
        (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法律成因
    三、我国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现状分析
        (一)我国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立法现状
        (二)我国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司法现状
        (三)自贸区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现状
第二章 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法律性质分析
    一、评价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行为的基本理论
        (一)地域性原则与普遍性原则之争
        (二)权利用尽理论的变体
        (三)默示许可理论
    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行为合法性的评价标准
        (一)以实现商标法的目的为宗旨
        (二)以利益平衡为视角
第三章 域外商标商品平行进口问题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一、域外商标商品平行进口问题的比较分析
        (一)美国
        (二)欧盟
        (三)日本
    二、域外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司法保护措施的启示
        (一)域外商标商品平行进口保护的比较分析
        (二)域外经验对我国处理商标商品平行进口问题的启示
第四章 对我国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完善建议
    一、以允许平行进口为原则
        (一)淡化地域性的限制
        (二)采用有限的国际权利用尽原则
    二、以商标商品平行进口侵权检测为基础
        (一)商标侵权判定
        (二)不正当竞争判定
    三、以真实披露为例外
结论
参考文献

(6)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资料说明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5.1.2 研究假设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1.5 实证检验结论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5.2.3 研究假设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2.6 实证检验结论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5.3.2 研究假设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3.5 实证检验结论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5.4.2 研究假设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4.5 实证检验结论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5.5.2 研究假设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5.5 实证检验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7.3.1 总体目标
        7.3.2 具体目标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7.6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国际贸易中含铁商品的物质流、价值流及隐含碳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物质流分析
    2.1.1 物质流分析定义
    2.1.2 物质流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价值流分析
    2.2.1 价值流分析的定义
    2.2.2 价值流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隐含碳分析
    2.3.1 隐含碳分析的定义
    2.3.2 隐含碳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中国国际贸易中含铁商品的铁物质流分析
3.1 系统边界及数据来源
3.2 计算方法
    3.2.1 进出口含铁商品分类
    3.2.2 进出口含铁商品含铁系数的设定
    3.2.3 数据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时间点贸易流向流量变化趋势
    3.3.2 中国进出口铁物质流总量变化
    3.3.3 中国与各大洲间铁物质流量分析
    3.3.4 含铁终端产品物质流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国际贸易中含铁商品的的价值流分析
4.1 系统边界及数据来源
4.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时间点贸易流向流量变化趋势
    4.3.2 含铁终端产品价值流分析
    4.3.3 含铁商品的单位铁的价值量分析
    4.3.4 含铁终端产品的单位铁的价值量分析
    4.3.5 含铁终端产品进出口结构优劣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国际贸易中含铁商品的隐含碳分析
5.1 系统边界及数据来源
5.2 含铁商品的碳排放系数计算
    5.2.1 铁矿石的碳排放系数
    5.2.2 生铁的碳排放系数
    5.2.3 粗钢的碳排放系数
    5.2.4 钢材的碳排放系数
    5.2.5 含铁终端产品碳排放系数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时间点贸易流向流量变化趋势
    5.3.2 进出口含铁商品隐含碳量分析
    5.3.4 出口含铁商品隐含碳与中国碳排放总量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铁实际消费量测算
6.1 系统边界与测算方法
6.2 铁物质流数据来源与核算
    6.2.1 原材料加工损失量
    6.2.2 进出口贸易中铁物质流量
    6.2.3 中国铁实际消费量核算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原材料加工损失量变化
    6.3.2 进出口贸易铁物质流量变化
    6.3.3 中国铁实际消费量变化
    6.3.4 实际消费量与表观消费量对比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铁存量及理论二次报废量测算
7.1 系统边界与测算方法
    7.1.1 系统边界
    7.1.2 存量测算方法
    7.1.3 理论二次报废量测算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进出口数据分析
    7.2.2 国内生产铁矿石
    7.2.3 原材料选冶炼损失
    7.2.4 库存量变化量
    7.2.5 钢材使用耗散
    7.2.6 输入、输出和存量
    7.2.7 分行业钢铁存量
    7.2.8 人均钢铁存量
    7.2.9 理论二次报废量
7.3 结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8)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研究 ——以美欧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与专有名词对照表
导论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影响与成因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影响:争端与壁垒
        一、国际贸易争端凸显
        二、非关税壁垒的增加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成因
        一、农业贸易政策的分歧
        二、对待转基因食品的立场分歧
        三、复杂的农产品贸易关系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的国内法标识:自愿与强制
        一、自愿标识制度
        二、强制标识制度
        三、制度差异协调乏力
第二章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国际协调——WTO规则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协同与差异
    第一节 WTO框架下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障碍之同类产品认定
        二、问题解决的障碍之WTO与 MEA的优先适用
        三、SPS协议的适用
    第二节 《生物安全议定书》框架下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障碍性——《生物安全议定书》的适用范围
        二、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第三节 多种国际规则的协同与差异
        一、《生物安全议定书》与WTO规则的差异点
        二、《生物安全议定书》与WTO规则的相同点
        三、《生物安全议定书》与WTO规则的优先性
        四、多种规则与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第三章 自愿标识的倡导—美国的侵权保障与联邦法制
    第一节 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监管路径演进:从过程到产品
        一、美国对转基因产品规制的早期:EPA主导下的基于过程的监管
        二、美国对转基因产品规制的中期:OSTP下基于产品的监管
        三、美国对转基因食品规制的近期:FDA的主要权责
    第二节 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从自愿标识到强制标识
        一、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与自愿标识制度的特点剖析
        三、美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综合评述
    第三节 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侵权保障与联邦法律
        一、侵权保障
        二、联邦法制
第四章 强制标识的代表—欧盟的层级监管与政治考量
    第一节 欧盟对于GMO的安全立法框架
        一、初期监管
        二、中期监管
        三、公约义务
    第二节 欧盟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分析
        一、欧盟的转基因食品管制的理论基础
        二、强制标识制度与1829/2003 条例
        三、强制标识制度与1830/2003 条例
    第三节 欧盟的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特点评析
        一、标识的性质
        二、标识的特点
        三、链条式监管
    第四节 欧盟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层级监管的政治考量
        一、层级监管
        二、政治考量
第五章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解决——WTO框架下的可行性方案探讨
    第一节 地理标志的限定
        一、地理标志在国际贸易中的意义
        二、地理标志与转基因食品
        三、地理标志的限定与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 SPS协议框架下的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
        一、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制度构建概述
        二、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制度构建的目标和标准
        三、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TPP协议带来的新思考
        一、TPP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文本解读
        二、TPP的 SPS措施与欧盟转基因案
        三、TPP对 SPS协议的发展是否适用于转基因食品?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问题解决与中国路径
    第一节 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立法与问题
        一、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关于GMO的立法框架
        三、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四、我国GMO立法与标识制度的特点与缺憾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一、各国对转基因食品及标识管制严格
        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管制差异明显
        三、三种模式与中国选择
    第三节 中国路径
        一、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完善的基本思路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完善
        三、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法律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浅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贸易中绿色堡垒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形式
    1.国际贸易中绿色堡垒的含义
    2.国际贸易中绿色堡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2.1绿色关税制度的实施
        2.2绿色包装制度的实施
        2.3绿色技术标准的实施
        2.4绿色卫生检验制度的实施
        2.5绿色补贴制度的实施
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堡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堡垒制约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范围
    2.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堡垒提高出口商品的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3.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堡垒影响我国与其它国家贸易关系
三、我国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堡垒的相关策略
    1.建立完善的出口商品环保法律法规制度
    2.积极采用WTO争端解决绿色堡垒对我国商品出口问题
    3.建立出口商品绿色环境标准以及绿色标志
    4.积极研发生产绿色产品,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5.加强国际贸易中非绿色堡垒的国际市场,扩大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
四、结束语

(10)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 ——基于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和评述
        1.2.1 关于国际贸易的动因
        1.2.2 基于供给动因中的成本拓展
        1.2.3 文献评述
    1.3 理论支点、核心观点与论文框架
        1.3.1 理论支点
        1.3.2 核心观点
        1.3.3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1.4.2 定性为主兼而定量分析的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支点的构建
    2.1 国际贸易动因的分析视角
    2.2 国际贸易的本质及其延展
        2.2.1 国际贸易的本质
        2.2.2 国际贸易的延展
    2.3 成本的本质及其延展
        2.3.1 成本的本质
        2.3.2 成本的延展
    2.4 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分析
        2.4.1 国际贸易中成本的具体形式及其归纳
        2.4.2 "全成本"的提出
    2.5 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的理论构建及其比较
        2.5.1 "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的构建
        2.5.2 与传统贸易理论的纵向比较分析
        2.5.3 与竞争优势理论、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的横向比较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国际贸易全成本的子系统分析
    3.1 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
        3.1.1 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内涵与外延
        3.1.2 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的具体形态及其度量
        3.1.3 小结
    3.2 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
        3.2.1 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内涵与外延
        3.2.2 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的具体形态及其度量
        3.2.3 小结
    3.3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
        3.3.1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内涵与外延
        3.3.2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的具体形态及其度量
        3.3.3 小结
    3.4 国际贸易中的代际成本
        3.4.1 国际贸易中的代际成本:内涵与外延
        3.4.2 国际贸易中的代际成本的具体形态及其度量
        3.4.3 小结
4.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一个理论框架
    4.1 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结构的逻辑分析
        4.1.1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与其子系统的关系
        4.1.2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4.2 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的层次态分析
        4.2.1 生产成本Ⅰ塑造比较优势
        4.2.2 生产成本Ⅱ和交易成本Ⅰ共同塑造比较优势
        4.2.3 生产成本Ⅲ、交易成本Ⅱ和环境成本Ⅰ共同塑造比较优势
        4.2.4 生产成本Ⅳ、交易成本Ⅲ、环境成本Ⅱ和代际成本Ⅰ共同塑造比较优势
    4.3 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与比较成本优势模型
        4.3.1 基本假设
        4.3.2 包含四大成本的比较优势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国际贸易全成本分析的政策含义
    5.1 政府的政策目标、手段和角色
        5.1.1 目标:理性的统一
        5.1.2 手段:外部成本内在化
        5.1.3 角色:守夜者、规制者、调节者、守望者统一于一身
    5.2 政府的政策和策略
        5.2.1 基本原则:以系统观念认识对外贸易中的成本和收益
        5.2.2 理性参与国际分工,谋求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
        5.2.3 制度创新和其它手段密切配合,谋求基于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
        5.2.4 逐步完善环境价格形成机制,谋求基于环境成本的比较优势
        5.2.5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谋求基于代际成本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包装(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研究[D]. 许虎林. 吉林大学, 2020(03)
  • [2]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D]. 陈宇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D]. 王刻铭.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4]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纠纷法律问题研究[D]. 姚钰明. 河北大学, 2020(08)
  • [5]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研究[D]. 田建腾.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6]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7]中国国际贸易中含铁商品的物质流、价值流及隐含碳综合研究[D]. 李强峰.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8]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研究 ——以美欧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D]. 刘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浅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J]. 王晓丹.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4)
  • [10]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 ——基于广义比较成本优势的视角[D]. 杨青龙. 江西财经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包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