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污水脱水污泥和排水管污泥混合堆肥工艺研究

城市垃圾、污水脱水污泥和排水管污泥混合堆肥工艺研究

一、城市垃圾和污水脱水污泥、排水管污泥混合堆肥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梅[1](2021)在《外加生物质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餐厨垃圾占城市垃圾的绝大部分并引起了严重的全球问题,其水分和有机质含量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水体、空气等环境污染,引起人类疾病的传播。生物蒸发是一种处理餐厨垃圾的新技术,该技术利用微生物好氧降解有机物产生代谢热并对餐厨垃圾的水分进行蒸发,以达到有机物和水分的同步去除。有机物降解产生的代谢热对于推动水分的蒸发至关重要,膨胀剂和微生物载体调节含水率和自由孔隙率的同时也可以向堆体提供碳源以强化有机物的降解并促进水分的蒸发,而负载于载体上的微生物是驱动生物蒸发过程中有机物降解和代谢热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本研究进行了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通过有机物的原位分布以及细胞和酶活性的变化,对该过程餐厨垃圾有机组分的降解及其对代谢热的贡献进行了探究。同时,联合农林废弃物(水稻秆,小麦秆,锯木屑,玉米芯,丝瓜瓤和棕榈)作为外加生物质进行了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并优选出玉米芯为良好的膨胀剂和微生物载体。结合水分形态,微生物活性、群落及功能探究了协同强化生物蒸发处理的机制,最后,结合节能的间歇通风策略,探究了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过程有机物的降解梯次性和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以餐厨垃圾和生物膜海绵进行的生物蒸发过程中,较高的淀粉酶活性使淀粉在整个过程被显着降解,且降解质量最大,脂肪次之。淀粉和脂肪在第二轮分别被降解了118.3 g和77.3 g,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对该过程代谢热的贡献超过了88%。而微生物繁殖及胞外酶分泌导致蛋白质含量增加,且对生物蒸发过程代谢热的贡献较低。(2)通过Illumina测序发现嗜热微生物是生物膜负载的农林废弃物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过程中的优势菌,特别在玉米芯堆体中的种类最多(Bacillus、Oceanobacillus、Paenibacillus、Geobacillus、Virgibacillus、Brevibacillus、Streptomyces、Aspergillus、Mycothermus和Thermomyces等),丰度最高(嗜热细菌22.3%–88.0%,嗜热真菌82.0%–99.3%),促使玉米芯堆体达到了最高的水分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在本研究所使用的农林废弃物中,玉米芯的易降解有机组分含量最高(55.2%),木质素含量较低,其有机组分的降解对生物蒸发代谢热的贡献最大,达到70.4%,而锯木屑和棕榈的木质素含量较高,对生物蒸发过程贡献的代谢热为0,水稻秆和丝瓜瓤堆体易塌陷。所以,玉米芯为良好的协同强化生物蒸发的膨胀剂和微生物载体。(3)玉米芯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过程中,较长的高温阶段促进VS和水分的去除,在第一和第二轮,V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74.1%和171.1%,水分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92.8%和198.8%。低场核磁显示该过程结合水转化为吸附水,吸附水转化为自由水,最后配合通风被大量去除(第一和第二轮水分的去除质量分别达到3098.9 g和2103.8 g)。荧光标记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玉米芯生物膜厚度可达350–450μm,外层主要由活菌组成,丰富的有机物和嗜温环境利于生物膜厚度的增加。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和水分的蒸发使玉米芯木质纤维结构孔径显着减小甚至被逐渐破坏。(4)宏基因组学显示,功能微生物在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过程的第一轮即被成功驯化,细菌和真菌的总丰度在所有温度阶段均高于98.0%。属水平上,芽孢杆菌是最高温阶段的功能菌(>50.4%),而曲霉,伯克霍尔德氏菌,链霉菌,假黄单胞菌,拟杆菌,嗜热芽孢杆菌,科恩氏菌和嗜热毁丝菌在嗜温阶段丰度较高,在第一和第二轮的结束阶段丰度可分别达到67.3%和58.2%,以协同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温度对整个过程微生物群落演变的影响最显着,其次是有机物。微生物富含代谢基因,丰度为29.3%–38.5%,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转运基因在最高温阶段丰度最低,而脂肪的代谢和转运基因受温度的影响不大。(5)在循环地以通风10分钟,停止通风20分钟的间歇通风下玉米芯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过程的能耗仅为连续通风的一半,产生的代谢热达到以生物膜海绵为膨胀剂和微生物载体的生物蒸发处理的3.6倍,对水分和V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193.3%和168.6%,实现了既节能又高效的处理。微生物活性在间歇和连续通风方式下均较强以促使有机物协同降解。有机物的结构和含量影响其降解速度,玉米芯和餐厨垃圾中的多糖结构简单且含量丰富(>50%),而木质素结构复杂且含量较低(<5%),导致不同通风方式下的降解速度均为多糖快于木质素。连续通风下活菌在外层与多糖和脂肪的分布类似促使其被优先降解,而间歇通风下活菌在内层与木质纤维素的分布类似导致多糖和脂肪的降解滞后于木质纤维素。有机物在不同的通风方式下不同的降解速度和梯次导致有机物不同程度的降解,进而产生不同的代谢热。本研究从微观角度探究了生物蒸发过程有机物降解及其对代谢热的贡献,优选了玉米芯进行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探究了协同强化过程的机制,阐明了有机物降解梯次性和相互作用关系,为节能高效的生物蒸发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寿宗奇[2](2020)在《磷酸盐缓冲溶液耦合Mg2+强化污泥堆肥效能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堆肥是常用的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之一,具有投资少,堆肥产品可用于土地利用等优点。然而,传统污泥堆肥普遍存在有机物降解速度慢,氮素大量损失等问题,影响了污泥堆肥技术的推广。本论文以“促进污泥腐熟”和“减少氮素损失”为主要目标,考察了磷酸盐缓冲溶液(K2HPO4-KH2PO4)对污泥堆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进一步考察了在投加磷酸化缓冲溶液的基础上额外投加Mg2+对污泥堆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各种形态的氮素、碳源、微生物种群结构以及氨同化酶活性的变化,明确了磷酸盐缓冲溶液-Mg2+促进污泥腐熟和减少氮素损失的相关机理;设计了日处理量为1吨(以含水率80%计)的污泥堆肥中试工程,验证了磷酸盐缓冲溶液-Mg2+在污泥堆肥中试规模上的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磷酸盐缓冲溶液对污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投加可以加速污泥堆肥腐熟进程和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在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量为0.6 mmol·g-1DS(以P元素计)时,与对照组相比,堆肥34 d后,有机物去除率提高了25.7%,NH3-N逸出量减少了45.4%,总氮损失率降低了41.5%。在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量为0.6 mmol·g-1DS时,不同的投加时间对污泥堆肥腐熟促进效果不显着,但对氮素损失的影响显着。堆肥34 d后,与对照组相比,在堆肥第4 d投加磷酸盐缓冲溶液的实验组NH3-N逸出量减少了51.9%,总氮损失率降低了48.3%。(2)磷酸盐缓冲溶液-Mg2+对污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不同类型的镁化合物对污泥堆肥腐熟进程和总氮损失的影响各不相同。投加硫酸镁的实验组每降解1%的有机物造成的氮素损失(Nloss/OML)最低,比对照组降低了68.9%。MgSO4的投加量对污泥堆肥腐熟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可以进一步降低堆肥过程中NH3-N的逸出。与对照组相比,当磷酸盐缓冲溶液和MgSO4投加量分别为0.6和0.4 mmol·g-1DS时,堆肥34 d后,有机物去除率提高了26.1%,NH3-N逸出量减少了73.1%,总氮损失率降低了73.4%。(3)磷酸盐缓冲溶液-硫酸镁投加工艺参数的优化采用响应曲面法进一步优化了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量、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时间及MgSO4投加量等工艺参数。根据构建的响应曲面模型确定最佳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量为0.582 mmol·g-1DS、最佳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时间为2.85 d,最佳MgSO4投加量为0.428 mmol·g-1DS。在该工艺参数下,污泥堆肥34 d后,有机物去除率为31.6%,总氮损失率为11.7%。(4)磷酸盐缓冲溶液-硫酸镁促进污泥腐熟和减少氮素损失的机理研究基于污泥堆肥过程中胞外聚合物(EPS)和可溶性有机物(DOM)含量变化探讨了磷酸盐缓冲溶液-硫酸镁提高堆体中DOM含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磷酸盐缓冲溶液促进了EPS的分泌,而松散型胞外聚合物(LB-EPS)中的多糖类可与K+结合转移至可溶性有机物中,与对照组相比,在整个堆肥过程中,投加磷酸盐缓冲溶液的堆体中可溶性多糖的平均含量提高了68%以上,而MgSO4对促进EPS分泌的作用不明显。从氮素平衡、氨同化酶活性及堆肥微生物种群变化探讨了投加磷酸盐缓冲溶液-硫酸镁减少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的机理。结果表明,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投加明显提高了堆体中α-酮戊二酸的含量,增强了氨同化酶活性,促进具有氨同化功能的放线菌、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菌属的增长。额外投加MgSO4使堆体中发生了鸟粪石结晶反应,降低了堆体中可溶性NH4+-N的含量,进一步减少由NH3-N的逸出造成的氮素损失。(5)污泥堆肥中试运行效果分析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设计了日处理量为1吨(以含水率80%计)的污泥堆肥中试工程,验证了磷酸盐缓冲溶液-硫酸镁在污泥堆肥中试规模上的有效性。在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量为0.582 mmol·g-1DS、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时间为2.85 d,MgSO4投加量0.428 mmol·g-1DS的工艺参数下进行中试堆肥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堆肥34 d后,有机物去除率提高了28.6%,堆肥产品中的有机氮的含量提高了55.5%,NH3-N逸出量减少了76.8%,总氮损失率减少了68.4%。投加磷酸盐缓冲溶-硫酸镁后,堆肥产品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为8.95%,高于有机肥标准中的限值(≥5%),而对照组中总养分质量为3.82%,未达到有机肥的标准。

赵阳悦[3](2019)在《冀南地区市政污泥好氧混合堆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市政污泥任意堆积或填埋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二次污染,污泥堆肥技术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邯郸市污水处理厂的生污泥为原料,选用菌菇渣、秸秆为辅料,按照不同比例设置了4个试验组(A、B、C、D)进行为期48 d的好氧堆肥。对温度、含水率、pH值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对配比和指标之间以及指标内部进行相关性分析,综合考察不同配比对堆肥效果的影响。堆肥结束后,4个堆体的温度全部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总氮相比于堆肥初期分别增加了8.33%、18.69%、25.13%、22.84%,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83.12%、86.56%、90.81%、92.51%,已经全部大于80%对植物无毒害作用。基于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辅料含量和C/N、含水率呈显着负相关,和有机质呈极显着负相关。为考察该污泥堆肥下各个堆体的腐熟情况和最优配比,本研究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对所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评价因子,然后采用熵权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计算,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在均值法和权值法下对各堆体的腐熟度进行评价,最后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配比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表观指数、50℃以上堆温天数、含水率、碳氮比降解率、NH4+-N/NO3--N、种子发芽指数可作为污泥堆肥腐熟度的评价因子。分析灰色关联法的评价结果,认为堆体C和堆体D腐熟程度较高,堆体C更优,腐熟等级为较好腐熟。根据响应曲面法的求解结果,得出响应值F的最大预测值对应的配比为污泥:菌菇渣:秸秆=1:0.77:0.03,与灰色关联法所得结论基本吻合,优化结果为最佳配比。为进一步考察初始条件对堆肥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最优配比,对初始含水率、C/N和菌剂设置三个水平进行试验,通过方差分析来反映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含水率为55%的堆体在55℃以上维持了6 d,有机质消减最大,同时,C/N=25、菌剂3的堆体均高温期最长,种子发芽指数最大,堆肥效果最佳。含水率55%、C/N=25、菌剂3为该市政污泥混合堆肥的最佳初始条件。根据方差分析可知含水率的不同对有机质、种子发芽指数有显着影响,而对温度的影响较小。C/N的不同对温度、有机质有显着影响,且对有机质的影响更大,但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不大。同时相较于含水率,C/N对堆肥效果的影响性更强。本研究通过考察最佳配比及初始条件对堆肥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市政污泥堆肥处理参数,为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婷婷[4](2019)在《《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报告》英译实践报告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工程类科技报告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成为了解中国国情的渠道之一。为了促进中外合资企业双方在工程项目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总结归纳这类文本的翻译技巧及翻译时遇到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报告通过对《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翻译过程和翻译行为进行研究和总结,旨在促进国际交流,并通过解读相关背景和措施,宣传中国公民在促进公共餐饮安全的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从而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公共餐饮安全未来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而提高并扩大中国公共餐饮安全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报告选取笔者所翻译的《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报告》作为翻译文本,笔者通过阅读和理解源文本,确定此文本属于工程类科技报告。通过比较同一源文本语句的初译和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改译,笔者发现改译后的文本更加准确、客观和公正,这说明功能对等理论对工程类科技文本的翻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在确定了功能对等理论对于工程类科技报告英译的指导意义之后,本报告以“读者接受”为重点,以《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报告》为例,从功能对等理论深入分析其词汇,句子,篇章特点,并探讨在不同的文本情景应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如直译,增译,转译,省略等。通过对比文本翻译实例,本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工程类科技文本英译的实践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类科技文本英译的翻译质量。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加深了对工程类科技文本的理解,并初步总结归纳出翻译这类文本的难点及对策,这将给笔者以后翻译类似文件时提供经验。同时,笔者希望本翻译实践报告能够对今后翻译此类文本的同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磊[5](2018)在《某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污水处理排放后的剩余残留物—污泥,内含大量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其中又包括难降解的大分子、小分子有机物、具有毒理性的重金属及致病的细菌、病毒等。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巨大、有毒有害的污泥,如果不加以深度净化和稳定化处置,甚至随意倾倒填埋,将会严重污染地下水、破坏土壤生态环境。如何深度处理污泥的问题日益突出,污泥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环境综合治理的聚焦点,同时对污泥的妥善处理,成为污水净化处理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某市的大型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的污泥约为80-110t/d,规划的污水厂运行后该市的污泥产量达到200 t/d左右,污泥产量巨大,该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式较为复杂,出泥含水率较高,处理工艺也不具备统一性,管理困难,与此同时,现状处理过程中,由于设备的老化及行业标准的提高,该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已经达不到政府的提出的要求,亟需改进污泥处置方式。本研究从污泥的来源及性质入手,列举了污泥随意排放及填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分析某市污水厂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现状及方式,发现了该市在污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该市的污泥处理现状提出了建设新的污泥处置工程。通过对该市污泥产量的预测,确定了工程200t/d的污泥(含水率80%)处理规模,并对比论述了污泥填埋、污泥焚烧、污泥堆肥和太阳能干化4种污泥处置方式的优劣,通过比选确定了采用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左右,后采用太阳能干化技术进行脱水作为本工程的方案。根据确定的工艺方案,分析了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和太阳能干化工艺流程及特点,对核心工艺单元的选择、流程及总图布局进行优化,分别对污泥压榨系统和太阳能干化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脱水后含水率65%左右的污泥进入太阳能干化系统,后经过太阳能干化处理使污泥含水率降至40%以下。同时,核实了项目总能量与能量来源的平衡关系,得到了在冬天不利条件下,除太阳能辐射能量外还需要辅助能源为污泥干化提供能量,在其他季节,污泥干化需要的能量基本由太阳能辐射和太阳能集热器提供。并对除臭和通风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除臭风量28000m3/h,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设置新风补充系统,风量为35000m3/h左右。该工程已投入使用,对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的日平均进泥量、进出泥含水率进行了监测,并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工程每月的日平均进泥污泥量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79-82.5t/d,进入系统的污泥的含水率维持在80%-84%之间,系统的干化效率较好,出泥的含水率在40%以下,都能达到规定要求,效果最好时,出泥的含水率低至24.3%。综合分析工艺技术和方法措施的运行效果的同时,针对“太阳能干化工艺”在该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的应用,进行了经济分析。研究表明,本工程总投资6960.74万元,单位经营成本为179.82元/t(80%污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本研究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和监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带来一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健[6](2017)在《热水解污泥—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及产甲烷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制糖等轻化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能力逐年攀升,活性污泥法产生的污泥处理处置已成为完善污水处理工艺链条的关键环节。厌氧消化是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可行性技术选择,我国污泥有机质普遍偏低的特点引发了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推广的两个难题:首先,污泥降解稳定化周期受制于水解速率,难以提高厌氧消化系统效率;其次,低有机质污泥的产甲烷潜力有限,减低了污泥处理及沼气综合利用的经济性。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污泥热水解预处理和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的解决方案。污泥热水解预处理通过高温促进污泥絮体解离、胞内有机质释放和水解,消除有机固体颗粒胞外水解的限速障碍,形成大量易降解有机质提高了后续厌氧消化的甲烷产量和产甲烷动力学速率。餐厨垃圾易降解和高产甲烷潜力的特点可以提升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甲烷产量,改善污泥处理系统的能量平衡。本研究首先考察热水解条件(温度和时间)对污泥累计甲烷产量和产甲烷动力学的影响,证实了热水解温度是决定污泥厌氧可生化性的关键参数,最佳条件为165℃和30min;且热水解温度是决定污泥厌氧可生化性的基础上,利用累计产甲烷增长率揭示了低温热水解主要作用是促进污泥絮体解离继而增大胞外水解酶的吸附反应效率,温度升高促进有机质溶解是从根本上改变污泥厌氧可生化性的原因。累积甲烷释放率表明热水解污泥中易降解基质的比例随反应温度升高,Y3依次为45.5%至62.6%。产甲烷动力学研究表明,污泥水解速率常数kh经热水解从0.06d-1增长至0.25-0.34d-1,显着地提升了厌氧消化速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最适合描述热水解污泥动力学特征,而响应曲线模型和修正Gompertz模型则更适用于描述有迟滞期的发酵过程。半连续厌氧消化实验表明,热水解污泥厌氧消化能够在1.0-4.0kgVS/m3·d的有机负荷范围内维持稳定,需要密切关注氨氮和pH值波动避免出现自由氨抑制。其次,考察了热水解温度对污泥中重金属总量和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样本之前没提及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铅、镉和锌,三者的含量均超过酸性土壤施用限值,锌含量甚至处于碱性土壤的超标限值的临界区间,因而该污泥不宜采取土地施用的处置方式。热水解对污泥中的重金属总含量影响有限,表明重金属能稳定的与污泥固相相结合。重金属连续提取法的结果表明:砷残渣态为主的分布特征未随温度改变:镉和铅主要存在于残渣态和酸溶态,热水解会提高镉在酸溶态与可氧化态的比例,而残渣态铅比例略微增长;铬和铜平均分布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中(>97%),热水解使铬向可氧化态转化而铜的化学分布基本稳定;镍的总量在热水解中平均下降14.5%,其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合计占据超过64.5%;锌的化学形态对热水解不敏感,其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比例超过53%。再次,基于污泥热水解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探讨与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对累积甲烷产量、产甲烷动力学和厌氧消化稳定性的影响。厌氧可生化性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稳定的厌氧消化条件下,根据混合基质构成计算的理论甲烷产量与实验值相符,表明协同厌氧消化发酵对混合基质的最终累计甲烷产量未产生显着影响;理论累计产甲烷产量的偏离度RD值表明协同效应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第10天达到32.0%-34.1%的峰值,随后逐步回落至1.5%以内,热水解污泥与餐厨垃圾的协同效应表现为发酵前期的加速甲烷释放。通过对比,修正Gompertz模型的能够更好的反映餐厨发酵停滞期(λ)和协同厌氧消化的累积产甲烷曲线。协同厌氧消化实验表明,向热水解污泥消化罐中添加餐厨垃圾一方面提高了比甲烷率,同时需要密切注意pH值、碱度和挥发性脂肪酸等指标,跟踪有机负荷升高对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基于有机固体废弃物区域化处理的原则,以服务人口规模为150万的市政污水处理厂为例,考察了区域内污水处理(48万m3/d)、污泥处理(450 t/d)和餐厨垃圾(195 t/d)综合处理实现能源中性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从能耗结构的角度,污水处理单元用电量占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合计用电量的90%,污泥热水解是主要蒸汽消耗单元。基于能源结构与价格,沼气用于电热联产的节能收益领先沼气锅炉达0.88元/m3。热水解污泥新增的甲烷产量经电热联产实现了电力净输出和收益,然而污泥预处理产生了 3.73万kWh/d的蒸汽缺口,整体而言降低了污泥处理经济性。向现有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内加入餐厨垃圾105t/d,可实现污泥处理单元的蒸汽平衡并输出实现4.32万kWh/d的电力输出,满足污水处理单元30%的用电量;若新建独立90t/d餐厨垃圾厌氧单元可以增加额外3.32万kWh/d的电力盈余,将其与与污水-污泥处理系统整合使污水处理厂的电力自给率提升至37.5%,除了同时电热联产除满足污泥热水解和餐厨垃圾的预热外,还能输出9.60万kWh/d的盈余蒸汽与热水满足消化沼渣干燥系统半干化(含水率从80%降至50%)所需热量的42.7%至62.3%。通过餐厨垃圾-污泥协同厌氧消化能够提升污水处理厂的能源自给率,但在我国实现能源中性污水处理厂的前提是:(1)从能耗结构来说,需要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单位电耗;(2)从可再生能源回收的角度,需提高污泥有机质含量以提高厌氧消化的甲烷产量。

覃芳意[7](2014)在《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厂未脱水污泥混合堆肥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量递增,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呈增加的趋势,无序堆放和投弃将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同时人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而无论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未脱水污泥还是城市生活垃圾都富含有机质,根据这点构思出一种将两者混合处理的方法,为探讨可行性进行相关实验:将两者混合发酵堆肥,并测定堆肥期间的样品的温度、含水率、铵态氮含量、腐殖质含量,并观察实验前后的物理外观,发现混合堆肥的效果较纯垃圾堆肥效果要好。

李果[8](2014)在《自热式好氧厌氧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厂污泥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快速增加,但一些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齐全,造成“垃圾围城”的现象时有发生。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普遍存在的污泥出路不畅已影响到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小城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关技术人才的缺乏,垃圾和污泥处理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开发一种成本可接受、管理运行简便的技术已迫在眉睫。围绕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这一重大原则,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小试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自热式好氧厌氧一体化反应器(SHAAI反应器),反应器由污泥仓和垃圾仓组成,二者容积根据热量平衡要求,依据小城镇生活垃圾实际产生量与同等规模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的比值确定,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垃圾产热为污泥厌氧消化提供温度条件,还具有节约投资和用地,便于管理,实现垃圾和污泥处理区域平衡的优势。以大渡口区的生活垃圾及大渡口污水处理厂储泥池的污泥为研究对象,对反应器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①开发了自热式好氧厌氧一体化处理中试反应器,垃圾仓有效容积为5.28m3,污泥仓有效容积为0.9m3,污泥仓外室与内室体积比为1.48:1,垃圾仓和污泥仓分别采用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的方式开展试验研究。②利用SHAAI反应器进行了启动试验研究,每天处理垃圾200kg,污泥投配率为10%,在启动试验过程中,污泥仓内、外室温度与垃圾仓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温度相差不大,说明垃圾仓产热对污泥仓温度变化的影响显着,二者之间的传热效率较高;反应器运行稳定,污泥仓内pH值、碱度、VFA和SCOD等指标均在微生物适宜生存范围之内;污泥浓缩效果较好,排泥体积较进泥减少68%,而有机质去除率仅为13.2%。③在15%、20%和25%等投配率下进行了SHAAI中试反应器处理效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污泥仓的温度变化趋势与垃圾仓的基本一致,在污泥投配率为20%时,反应器的处理效能最好,污泥仓平均温度35.2±2.5℃;在该投配率下,污泥仓内、外室的pH值、碱度、VFA和SCOD均在厌氧菌适宜的范围之内,没有出现酸化现象;反应器浓缩效果较好,含水率由进泥的98.4±0.6%降至排泥的89.7±1.8%,污泥体积减少84.5%;VS/TS由进泥的0.393±0.02减少至排泥的0.299±0.008,有机质平均去除率为24.0±3.6%;日均产气量为110L/d,其中,甲烷占气体总体积的61.6%,二氧化碳占24.2%,氮气占12.5%,氧气占0.9%;随着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进行,EPS、蛋白质和多糖含量逐渐减少,且蛋白质/多糖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发生了改变。④在各自最佳工况下,对课题组开发的两相一体式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TISTD反应器)在恒温加热条件下、两相一体式污泥浓缩消化生产性试验反应器(TISTDP反应器)在常温条件下和SHAAI反应器在自热条件下的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ISTD反应器温度波动最小,浓缩效果和稳定性最好,产气中甲烷含量最高,综合处理效能最佳;SHAAI反应器综合处理效能次之,但和TISTD反应器非常接近;TISTDP反应器综合处理效能相对最差。⑤对不同投配率下污泥仓微生物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试验,结果表明:扩增后的条带清晰,亮度较高,PCR扩增效果较好,产物纯度高;DGGE图谱均有多个条带,说明微生物呈多样性分布,表明在垃圾堆肥产热的条件下,SHAAI反应器污泥厌氧消化能够维持多种微生物生长,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香农-威纳指数(H)和物种丰富指数结果表明污泥仓内、外室微生物呈多样性分布,且在同一投配率下,污泥仓外室物种丰富指数和香浓-维纳指数均大于污泥仓内室。⑥将不同投配率下反应器污泥样品DGGE图谱中的特异性条带1至27进行了割胶回收、扩增、克隆和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在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微生物种群结构进入较长的稳定期,优势种群明显且不易更替。反应器中的优势菌种大部分为Clostridium acidurici等具有水解酸化功能的菌属以及Helicobacter muridarum等盐螺旋藻属的厌氧菌,同源性基本都在95%以上。⑦论文最后对SHAAI反应器有机物去除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基于米-门公式,采用试验数据求定了不同投配率下反应器有机物的降解动力学参数max和Ks,结果表明:当投配率为20%时,vmax达到最大,为0.025d-1,证明了最佳投配率为20%的结论;垃圾仓的温度与污泥仓温度呈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825,说明垃圾仓温度对污泥仓温度造成了比较显着的影响。研究证实利用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厂污泥是可行的,试验结果为SHAAI反应器的工程设计、运行和控制方面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对推动污泥与垃圾一体化处理技术在小城镇工程化应用、实现小城镇污泥和垃圾处理的区域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张远澄[9](2014)在《污泥与绿化废物滚筒反应器好氧堆肥过程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污泥的好氧堆肥技术由于处理简易有效,产物土地利用前景广阔,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之一。污泥好氧堆肥的过程与产物质量在不同的物料组成与操作方式下有较大差异,需要有效的过程控制方法保证堆肥效果的同时提升产物质量。本研究针对污泥与绿化废物(主要为园林与街道绿化修枝)的滚筒反应器好氧堆肥工艺,提出了一种能够缩短处理周期、提高好氧堆肥处理效果与产物质量的过程控制方法。温度对污泥与绿化废物混合堆料微生物代谢活性影响的研究表明,温度为4550℃时,堆料中微生物活性最高,温度高于55℃时,微生物呼吸代谢受到明显的抑制。据此,我们提出了两段式控温的过程控制方法,通过通风控制反应器内堆体温度水平、调节氧气含量,将堆肥过程分为高温段(>55℃)与中温段(4550℃)两个阶段。通过不同过程控制方法下污泥与绿化废物滚筒反应器好氧堆肥过程研究,考察了两段式控温对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段式控温能够有效缩短堆肥周期,加速有机物降解,杀灭病原菌,减少营养物质损失。辅料回流对两段式控温的影响研究表明,辅料回流能够改善堆肥过程的温度条件,提高升温速率,减少堆肥过程中水分损失,有效提高中温段微生物对VS的降解效果以及中温段污泥中VS的降解比率。辅料绿化废物的回流比为75%(w/w)时,堆体在2.5d内达到55℃,高温段温度达62.0℃;经过中温段后,堆料中VS降解率从10.5%升高至18.8%,污泥VS降解比率达到63.9%。对比了两段式控温方法在槽式与滚筒反应器堆肥工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槽式堆肥堆体中不同位置温度差异较大,中温段控温难度大,难以达到两段式控温的预定效果;两种工艺堆肥过程中污泥与混合物料中有机物降解特点不同,槽式堆肥污泥的降解效果受物料配比的影响较大,而混合堆料的降解所受影响较小;在高温段污泥中有机物的降解比率较高,而在中温段相对较低;有机物的降解特点与滚筒反应器存在一定差异。两段式控温用于槽式堆肥效果较差。本研究的结果为污泥的滚筒反应器好氧堆肥提供了一种优化的过程控制方法,为污泥与绿化废物堆肥的工程化提供了参考。

赵建勋[10](2014)在《基于宝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公路交通行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之一,公路交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也越加意识到公路交通的重要性。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以陆路运输为主的大国,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逐渐升温,公路交通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样制约了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高速公路环境问题研究的热点(雨水收集处理处置、污水资源化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速公路隧道生态问题等),作者初步研究了跨越我国最重要的特殊区域之一秦岭的宝汉高速公路,该区域具有特殊的秦岭地质结构、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及水环境敏感的水源地-水库。这样,给宝汉高速公路带来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同时也给项目的环境问题研究及示范提供了机遇。宝汉高速公路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高速公路路面桥面径流污染及其收集处理处置,服务区的污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隧道空气污染防治等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就此进行技术探讨。本文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1、利用暴雨强度公式核算方法进行了路面桥面雨水蒸发池的容积核算,使核算方法更为科学。同时针对路面环境问题,首次提出路面桥面雨水收集处理处置全程管理体系,即“蒸滤池”方案:雨量大时采用“蒸滤池”工艺对路面桥面雨水收集处理处置,此时初期雨水进入清淤式蒸发池进行蒸发处理,余水则自动进入混凝滤池进行处理后,达标排入水体。而雨量小时,则由清淤式蒸发池进行蒸发处理。整个体系全程自动化管理,操作简便,可实现无人值守。针对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污染问题,提出了混凝沉淀+PACT工艺的处理方法,并对混凝剂进行了比选研究(聚合硫酸铝+聚丙烯酰胺)。通过路面桥面雨水收集处理处置全程管理体系研究,利用暴雨强度公式对蒸发池容积进行核算,得到适合秦岭地区的蒸发池容积计算公式。同时以宝汉高速汉中石门水库特大桥为例,采用暴雨强度核算、容积核算等方法对跨越路桥雨水收集的蒸发池容积优化,结果表明:蒸发池的容积应为180m3。由于蒸发池聚集的沉淀物会对水源地水体威胁、造成蒸发池容积减少,拥堵、随着水量的增加流入河道及水源地,造成危害。因此蒸发池内的沉淀物因及时清理。通过混凝剂的混凝效果比选,对跨越路桥雨水收集的处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由于初期雨水具有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浓度变化范围大、初期径流污染严重等问题,应采用混凝沉淀+PACT工艺对雨水进行处理,混凝沉淀优化后的药剂为聚合硫酸铝+聚丙烯酰胺,药剂投加量为150mg/L,PAM为5ml/L,pH值取原水pH值不变。经本工艺处理后的水,水质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2级标准,SS,COD,BOD5,氨氮,浊度总去除率分别为100%,98.0%,99.0%,98.0%,99.8%。处理后水可以直接排放入水源地的水体或河流。根据石门水库特大桥的坡向(从石门隧道坡向牛头山隧道),以及石门及牛头山隧道的实际情况,采用沉淀池→集水池→混凝池→光催化池→生物活性碳池→出水,经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2级标准。2、首次采用先进污水处理组合工艺(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组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进行回用处理。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利用,使得高速公路服务区此类的远离城市水管网的区域节水问题。通过污水处理先进技术组合工艺(膜生物反应器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回用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区废水基本上以COD、BOD污染为主,SS的来源主要是洗车的废水产生,石油类污染主要以洗车废水为主。氨氮含量较高,这是因为生活污水,尤其是冲厕废水较多造成的。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进行了实验室小试的反应器优化,运行结果显示:COD去除可达90%以上,BOD去除可达93%以上,氨氮去除可达99%以上,总氮去除可达80%以上,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尽管MBR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很好,但是有时其出水BOD5及总氮不能满足回用标准。因此人工湿地的运行可作为对MBR出水的有效保障。人工湿地的出水无论在COD、BOD及氮素去除中都有很好的水平。通过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服务区废水实验室小试运行,结果显示:COD去除可达96%以上,BOD去除可达98%以上,氨氮去除可达99%以上,总氮去除可达96%以上,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回用标准。根据实验研究,在充分论证的情况下,认为:留坝服务区和石门服务区的水资源循采用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是完全可行的,出水可以达到满足GB/T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服务区水循环回用处理工艺:污水→化粪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MBR→人工湿地→消毒→回用。3、首次对服务区的剩余活性污泥和生活垃圾进行混合堆肥处理,处理后肥料可用于花圃、苗圃等非食用类植物生长基地使用。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又可使污水处理的剩余污泥得以资源化解决,一举两得。通过服务区污水站剩余污泥和服务区生活垃圾进行混合堆肥,进行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研究,结果表明:将高速公路服务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剩余污泥进行混合堆肥,基本能够达到废物的生态化利用。在小试试验堆肥过程中,堆体的温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0℃以上的高温维持了12天,其中55℃以上高温6天,可以达到无害化的标准。在堆肥过程中,pH值首先快速上升到碱性范围,在第9天左右达到最高值,然后呈下降趋势,直至中性范围内。全碳的含量在前12天下降明显,表明在高温阶段,微生物的活性较强,所以对有机物的降解比较迅速。氮在前12天也有明显下降,减少了33%,表明高温阶段微生物分解代谢旺盛,产生氨类物质较多,高温造成大量氮的损失。小试试验整个高温阶段,腐殖质含量的增加显着。富里酸和胡敏酸含量的增加说明堆肥使得有机物向腐殖质的方向转化。种子发芽指率的变化说明了高温堆肥阶段是有机物降解的主要阶段,经过堆肥后,样品达到腐熟。经过小试试验认为,留坝服务区和石门服务区的水资源循采用污水处理站污泥及固体废弃物混合堆肥基本可行,腐熟后肥料可供花圃、苗圃等非食用类植物生长基地使用。服务区混合堆肥工艺:污水污泥及生活垃圾→收集→混合堆肥→清运。4、基于京昆高速公路西安—汉中段生态修复工程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主要针对宝汉高速公路宝鸡~汉中段沿线穿越秦岭段潜在的生态问题开展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这些技术主要涉及珍稀动物通道、边坡水土保持功能恢复、水源涵养地保护、弃碴场生态修复、退化植被的再植恢复以及其他需要生态改造的点位等,即以点位复合修复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修复,达到以点带线的作用。总结了高速公路隧道竖井排气的控制措施,首次提出以大气污染物吸附型材料,吸收材料以及催化转化材料等,并在工程措施、生态措施、植物吸收结合,提出适应秦岭地区的高速公路长隧道竖井排气的处理方案。

二、城市垃圾和污水脱水污泥、排水管污泥混合堆肥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垃圾和污水脱水污泥、排水管污泥混合堆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外加生物质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餐厨垃圾概述
        1.1.1 餐厨垃圾的来源及特点
        1.1.2 餐厨垃圾的处理技术
    1.2 生物蒸发技术概述
        1.2.1 生物蒸发定义及原理
        1.2.2 生物蒸发处理餐厨垃圾的应用
        1.2.3 膨胀剂和微生物载体
    1.3 有机物降解的研究
        1.3.1 有机物的分类与降解
        1.3.2 有机物降解与酶活性
        1.3.3 有机物降解与分布
        1.3.4 有机物降解与梯次性
        1.3.5 有机物降解与代谢热
    1.4 功能微生物的演变
        1.4.1 微生物的作用与分类
        1.4.2 高通量测序的应用
        1.4.3 宏基因组测序的应用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目的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手段
        1.7.1 餐厨垃圾生物蒸发过程有机组分的降解及其对代谢热的贡献
        1.7.2 生物膜农林废弃物为膨胀剂和微生物载体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
        1.7.3 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机制
        1.7.4 节能通风策略下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过程有机物降解梯次性
第二章 餐厨垃圾生物蒸发过程有机组分的降解及其对代谢热的贡献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2.2.2 实验设计及装置
        2.2.3 样品收集与保存
        2.2.4 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生物蒸发性能
        2.3.2 有机组分的降解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2.3.3 有机组分降解对代谢热的贡献
        2.3.4 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的原位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林废弃物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3.2.2 实验设置与材料
        3.2.3 样品收集与保存
        3.2.4 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膨胀剂和微生物载体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性能的比较
        3.3.2 微生物群落演变
        3.3.3 生物膜农林废弃物好氧降解特征及代谢热贡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玉米芯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4.2.2 实验设置与材料
        4.2.3 样品收集与保存
        4.2.4 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生物蒸发性能
        4.3.2 水分存在形式
        4.3.3 微生物活性
        4.3.4 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节能通风策略下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过程有机物降解梯次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5.2.2 实验设计及装置
        5.2.3 样品收集与保存
        5.2.4 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生物蒸发性能
        5.3.2 微生物活性
        5.3.3 固态核磁对有机物降解梯次的研究
        5.3.4 红外光谱对有机物降解梯次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D 主要缩略词及符号说明表

(2)磷酸盐缓冲溶液耦合Mg2+强化污泥堆肥效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污泥的生物稳定化技术概述
        1.2.1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1.2.2 好氧消化处理技术
        1.2.3 堆肥处理技术
    1.3 污泥堆肥的影响因素及腐熟度评价指标
        1.3.1 污泥堆肥的影响因素
        1.3.2 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
    1.4 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
        1.4.1 堆肥过程中氮代谢过程
        1.4.2 氮素损失的影响因素
        1.4.3 氮损失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2.3 制堆方法与采样
    2.4 主要分析项目及方法
        2.4.1 基本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2.4.2 非常规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2.5 数据处理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磷酸盐缓冲溶液对污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3.1 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量对污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3.1.1 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量对污泥腐熟的影响
        3.1.2 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量对氮素转化及损失的影响
        3.1.3 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量的确定
    3.2 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时间对污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3.2.1 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时间对污泥腐熟的影响
        3.2.2 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时间对氮素转化及损失的影响
        3.2.3 磷酸盐缓冲溶液投加时间的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磷酸盐缓冲溶液-Mg~(2+)对污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4.1 不同类型镁化合物对污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4.1.1 不同类型镁化合物对污泥腐熟的影响
        4.1.2 不同类型镁化合物对氮素的损失的影响
        4.1.3 最佳镁化合物类型的确定
    4.2 硫酸镁投加量对污泥腐熟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4.2.1 硫酸镁投加量对污泥腐熟的影响
        4.2.2 硫酸镁投加量对氮素损失的影响
        4.2.3 硫酸镁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4.3 响应曲面法优化化学药剂投加工艺参数
        4.3.1 响应曲面实验方案设计及结果
        4.3.2 响应曲面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4.3.3 响应曲面图形分析
        4.3.4 模型验证及工艺参数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酸盐缓冲溶液-硫酸镁促进污泥腐熟并减少氮素损失的机理研究
    5.1 实验方案设计
    5.2 磷酸盐缓冲溶液-硫酸镁促进污泥腐熟的机理分析
        5.2.1 有机物去除率的变化
        5.2.2 胞外聚合物和可溶性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5.2.3 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5.3 磷酸盐缓冲溶液-硫酸镁减少污泥堆肥氮素损失机理分析
        5.3.1 磷酸盐缓冲溶液-硫酸镁对氮素转化的影响
        5.3.2 磷酸盐缓冲溶液对氨同化作用的影响
        5.3.3 硫酸镁投加下鸟粪石形成过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泥堆肥中试工艺设计及运行效果分析
    6.1 中试工程的设计与启动
        6.1.1 中试工艺流程的比选
        6.1.2 系统设计
        6.1.3 中试场地平面布置图
        6.1.4 中试试验的启动
    6.2 中试运行效果分析
        6.2.1 堆肥过程中常规理化性质的变化
        6.2.2 堆肥过程中氮素形态的变化及氮平衡
        6.2.3 堆肥物料平衡分析
        6.2.4 堆肥产品腐熟度及肥效分析
        6.2.5 除臭效果分析
        6.2.6 堆肥经济效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 英文缩写与中文名称对照
附录二 OML、N_(loss)及N_(loss)/OML的响应曲面及二维等值线图

(3)冀南地区市政污泥好氧混合堆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市政污泥的分类及性质
        1.2.1 污泥的分类
        1.2.2 污泥的性质
    1.3 污泥的处置方法及发展现状
        1.3.1 污泥处置方法
        1.3.2 污泥处置现状
    1.4 市政污泥混合堆肥
        1.4.1 堆肥原理
        1.4.2 好氧堆肥工艺流程
        1.4.3 好氧堆肥系统分类
    1.5 污泥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
        1.5.1 单项评价指标
        1.5.2 综合评价指标
    1.6 我国菌菇渣和秸秆资源化现状及在堆肥中的利用
    1.7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邯郸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特性分析
    2.1 邯郸市污水处理厂概况
        2.1.1 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
        2.1.2 邯郸市西污水处理厂
        2.1.3 成安县污水处理厂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 污泥泥质特性分析
        2.3.1 污泥的pH值
        2.3.2 污泥的电导率
        2.3.3 污泥的含水率
        2.3.4 污泥的有机质
        2.3.5 污泥的营养元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市政污泥好氧堆肥试验方法
    3.1 试验材料与装置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装置
        3.1.3 试验主要分析仪器
        3.1.4 试验药品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新鲜样品检测方法
        3.2.3 风干样品检测方法
第4章 辅料配比对市政污泥堆肥效果的影响
    4.1 辅料配比不同的结果与讨论
        4.1.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4.1.2 堆肥过程中氧气百分含量的变化
        4.1.3 堆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
        4.1.4 堆肥过程中pH值的变化
        4.1.5 堆肥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
        4.1.6 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
        4.1.7 堆肥过程中总氮的变化
        4.1.8 堆肥过程中铵态氮的变化
        4.1.9 堆肥过程中硝态氮的变化
        4.1.10 堆肥过程中C/N的变化
        4.1.11 堆肥过程中腐殖酸的变化
        4.1.12 堆肥过程中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
    4.2 腐熟度评价及最优配比的确定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腐熟度评价
        4.2.3 利用响应曲面法的最优配比确定
    4.3 盆栽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泥堆肥初始条件对堆肥效果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 样品采集与测定
    5.3 初始含水率对堆肥效果的影响
        5.3.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5.3.2 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
        5.3.3 堆肥过程中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
    5.4 初始C/N对堆肥效果的影响
        5.4.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5.4.2 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
        5.4.3 堆肥过程中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
    5.5 菌剂对堆肥效果的影响
        5.5.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5.5.2 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
        5.5.3 堆肥过程中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
    5.6 多种因素的影响性分析
        5.6.1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5.6.2 方差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4)《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报告》英译实践报告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Original Text
    1.3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al Text
    1.4 Client's Requirements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1.1 Source Text Comprehension
        2.1.2 Parallel Text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2.1.3 Translation Tool and Reference Material Selection
        2.1.4 Sample Translation
    2.2 The Duration of the Task
    2.3 Quality Control of the Task
        2.3.1 Proofreading
        2.3.2 Finalizing
        2.3.3 Reflection
Chapter 3 Translation Theory
    3.1 Overview of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2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Applying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Engineering Translation
    3.3 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Translation: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3.3.1 Accuracy
        3.3.2 Objectivity
        3.3.3 Formalization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4.1 Equivalence at Lexical Level
        4.1.1 Literal Translation for Terminologies
        4.1.2 Explanatory Translation for Culture-loaded Words
    4.2 Equivalence at Syntactical Level
        4.2.1 Adjusting Attributive Order
        4.2.2 Adjusting Adverbial Order
        4.2.3 Word Conversion for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4.2.4 Division for Structurally Incomplete Sentence
        4.2.5 Combination for Structurally Incomplete Sentence
        4.2.6 The Choice of Voice
    4.3 Equivalence at Textual Level
        4.3.1 Omission
        4.3.2 Addition
        4.3.3 Transformation
Chapter 5 Difficulties and Implication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5.1 Difficulties
    5.2 Implications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
Appendix B
Appendix C (中英文长摘要)

(5)某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1.2.2 国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1.3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论述
        1.3.1 污泥填埋
        1.3.2 污泥堆肥
        1.3.3 污泥干化
        1.3.4 污泥焚烧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某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与问题
    2.1 城市概况及排水现状
        2.1.1 城市概况
        2.1.2 城市排水现状
    2.2 城市污泥处置现状及处置方式
        2.2.1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
        2.2.2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
    2.3 某市污泥处置存在的问题
        2.3.1 某市污泥不处置面临的问题
        2.3.2 某市污泥处置现状存在的问题
        2.3.3 解决方案初探
    2.4 污泥处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污泥处置工程工艺方案选择研究
    3.1 工程规模确定
        3.1.1 污水处理厂现状及污泥产量
        3.1.2 规划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预测
        3.1.3 工程规模的确定
    3.2 污泥泥质分析
        3.2.1 污泥来源
        3.2.2 污泥泥质分析
    3.3 工艺方案选择
        3.3.1 污泥的产生和性质
        3.3.2 污泥的组成
    3.4 工艺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污泥处置工程工艺设计研究
    4.1 污泥处置工艺流程及原理分析
        4.1.1 工艺流程及说明
        4.1.2 主要工艺原理分析说明
        4.1.3 工艺设计思想
    4.2 污泥压榨系统设计研究
        4.2.1 污泥稀释系统
        4.2.2 进泥系统
        4.2.3 污泥调理系统
        4.2.4 污泥压榨系统
    4.3 太阳能干化系统设计研究
        4.3.1 维护结构需要能量
        4.3.2 污泥水分蒸发所需能量
        4.3.3 能量来源计算
        4.3.4 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设计参数及运行说明
    4.4 除臭、通风系统设计研究
    4.5 运行效果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泥厂工程经济分析
    5.1 工程造价估算
    5.2 工艺运行成本分析
        5.2.1 深度脱水车间成本估算
        5.2.2 太阳能干化车间成本估算
        5.2.3 辅助设施运营成本估算
        5.2.4 工艺运行成本汇总
    5.3 工程效益分析
        5.3.1 环境效益
        5.3.2 社会效益
    5.4 污泥厂工艺主要特点
    5.5 污泥厂运行情况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热水解污泥—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及产甲烷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污泥
        1.2.1 污泥的定义与特点
        1.2.2 污泥产量
        1.2.3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概述
        1.2.4 污泥中重金属
        1.2.5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1.3 餐厨垃圾
        1.3.1 餐厨垃圾的定义与特点
        1.3.2 餐厨垃圾产量
        1.3.3 餐厨垃圾处理处置技术概述
        1.3.4 餐厨垃圾处理处置现状
    1.4 污泥及餐厨垃圾处理处置发展趋势
    1.5 有机固体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1.5.1 有机固体厌氧颗粒消化机理
        1.5.2 厌氧消化模型
        1.5.3 污泥预处理技术
        1.5.4 协同厌氧消化的发展
        1.5.5 能源中性污水处理厂
    1.6 研究思路
        1.6.1 课题背景
        1.6.2 研究目标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热水解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剩余污泥
        2.2.2 接种污泥
    2.3 实验方案
        2.3.1 污泥热水解预处理
        2.3.2 厌氧可生化性实验
        2.3.3 半连续式厌氧消化实验
    2.4 常规检测项目与测试方法
    2.5 厌氧发酵过程产甲烷动力学分析
        2.5.1 简化数学模型
        2.5.2 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2.5.3 动力学方程拟合方法
    2.6 数据分析
        2.6.1 产甲烷潜力释放率
        2.6.2 累计产甲烷增长率
        2.6.3 污泥降解动力学分析
    2.7 结果与讨论
        2.7.1 热水解温度-时间对热水解污泥理化性质的影响
        2.7.2 热水解温度-时间累计甲烷产量的影响
        2.7.3 热水解温度对产甲烷潜力释放率的影响
        2.7.4 预处理温度梯度的污泥累计产甲烷增长率
        2.7.5 预处理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污泥比甲烷产率的影响
        2.7.6 热水解前后污泥产甲烷动力学分析
        2.7.7 热水解预处理对污泥厌氧发酵的影响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水解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污泥样品
        3.2.2 实验方案
    3.3 污泥中重金属的检测
        3.3.1 样品制备
        3.3.2 重金属全量微波消解
        3.3.3 改进BCR连续提取法
        3.3.4 电感耦合离子体发射光谱
        3.3.5 重金属回收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热水解对污泥中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3.4.2 热水解对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水解污泥-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剩余污泥
        4.2.2 餐厨垃圾
        4.2.3 接种污泥
        4.2.4 污泥热水解预处理方案
        4.2.5 厌氧可生化性实验
        4.2.6 半连续协同厌氧消化CSTR实验
    4.3 分析方法
        4.3.1 混合基质产甲烷动力学模型
        4.3.2 混合基质的理论甲烷产量估算
        4.3.3 混合基质厌氧协同效应量化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单基质厌氧消化累计甲烷产量
        4.4.2 混合基质协同厌氧消化产甲烷动力学研究
        4.4.3 混合基质协同厌氧消化比产甲烷产率
        4.4.4 混合基质厌氧消化协同效应分析
        4.4.5 混合基质协同厌氧消化发酵的产气性能和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水解-协同厌氧消化实现能源中性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分析
    5.1 引言
    5.2 能耗计算
        5.2.1 污水-污泥-餐厨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5.2.2 热水解污泥-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计算假设与参数设定
        5.2.3 热水解污泥-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热水解污泥-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污泥处理系统基本参数
        5.3.2 污水处理厂能耗统计
        5.3.3 沼气利用方式评估
        5.3.4 污泥热水解对污泥处理系统能耗的影响
        5.3.5 混合基质协同厌氧消化对污泥处理系统能耗的影响
        5.3.6 协同厌氧消化实现污水处理厂能源中性的可行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1 学术论文
    2 授权专利
    3 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

(7)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厂未脱水污泥混合堆肥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实验过程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材料
        2.1.2 实验器材
        2.1.3 实验药品
        2.1.3. 1 铵态氮的测定
        2.1.3. 2 腐殖质的测定
    2.2 方法
        2.2.1 实验方法
        2.2.2 测定方法
        2.2.2. 1 实验准备
        2.2.2. 2 测定方法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 结论

(8)自热式好氧厌氧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厂污泥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
        1.2.1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工艺概述
        1.2.2 生活垃圾好氧堆肥研究现状
    1.3 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1.3.1 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工艺概述
        1.3.2 污泥厌氧消化研究现状
    1.4 污水厂污泥与生活垃圾的一体化处理技术
        1.4.1 污水厂污泥与生活垃圾的协同处理工艺
        1.4.2 污水厂污泥与生活垃圾的协同化处理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4 课题来源
2 反应器设计与试验安排
    2.1 实验室试验
        2.1.1 小试试验结果小结
        2.1.2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路
    2.2 一体化中试反应器的设计
        2.2.1 设计关键问题
        2.2.2 反应器各部尺寸的设计
        2.2.3 反应器的模型构造
    2.3 反应器的运行方式
        2.3.1 垃圾仓的运行方式
        2.3.2 污泥仓的运行方式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2.4.1 试验流程
        2.4.2 试验材料性质
        2.4.3 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反应器启动试验研究
    3.1 启动方式的选择
        3.1.1 污泥仓的启动方式
        3.1.2 垃圾仓的堆肥与启动方式
    3.2 反应器的启动
        3.2.1 污泥仓的启动
        3.2.2 垃圾仓的启动
    3.3 启动试验的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器温度的变化
        3.3.2 污泥与垃圾含水率的变化
        3.3.3 污泥挥发性有机物与总固体的变化
        3.3.4 反应器 pH 值与碱度的变化
        3.3.5 反应器挥发性脂肪酸与溶解性 COD 的变化
        3.3.6 产气量
    3.4 本章小结
4 反应器处理效能研究
    4.1 试验工况选择及操作方法
        4.1.1 试验运行工况的选择
        4.1.2 反应器运行的操作方式
    4.2 反应器不同工况试验结果分析
        4.2.1 反应器各仓温度变化情况分析
        4.2.2 反应器稳定性能分析
        4.2.3 污泥浓缩效果分析
        4.2.4 有机质去除效果分析
        4.2.5 污泥仓产气分析
        4.2.6 反应器的最优运行条件
    4.3 反应器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组分及含量变化分析
        4.3.1 EPS 含量变化分析
        4.3.2 EPS 组分含量变化分析
    4.4 常温、恒温与自热条件下反应器性能对比研究
        4.4.1 试验装置及试验条件介绍
        4.4.2 处理效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演替研究
    5.1 试验材料及方法
        5.1.1 试验试剂
        5.1.2 试验仪器
        5.1.3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5.1.4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5.1.5 PCR 扩增
        5.1.6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产物分析
    5.2 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
        5.2.1 污泥总 DNA 提取及 V3 区 PCR 扩增产物分析
        5.2.2 微生物 PCR 扩增产物的 DGGE 分离
        5.2.3 DGGE 图谱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
        5.2.4 DGGE 图谱的微生物相似性与群落结构演替分析
    5.3 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优势菌种分析
        5.3.1 切胶回收 DNA 的 PCR 扩增
        5.3.2 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反应器动力学模型研究
    6.1 模型选择与推导
    6.2 反应器动力学模型研究
        6.2.1 反应器动力学参数推求
        6.2.2 垃圾仓温度与污泥仓温度之间的关系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9)污泥与绿化废物滚筒反应器好氧堆肥过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污泥产生与处理处置现状
        1.1.2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污泥好氧堆肥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污泥好氧堆肥技术
        1.2.2 污泥好氧堆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1.2.3 污泥好氧堆肥工艺
        1.2.4 污泥好氧堆肥的过程控制
    1.4 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1.4.1 关键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温度对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与两段式控温通风
    2.1 实验原理
    2.2 实验装置
    2.3 材料与方法
        2.3.1 原料的基本性质
        2.3.2 实验方法
        2.3.3 分析方法
    2.4 温度对微生物呼吸活性的影响
        2.4.1 温度对堆料中微生物氧气消耗速率的影响
        2.4.2 温度对堆料中微生物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
        2.4.3 温度对堆料中微生物呼吸商的影响
    2.5 两段式控温通风方法的建立
        2.5.1 两段式控温通风方法的调控过程
        2.5.2 两段式控温通风方法的特点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过程控制方法对污泥滚筒反应器好氧堆肥的影响
    3.1 污泥-绿化废物好氧堆肥滚筒反应器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堆肥原料的基本性质
        3.2.2 实验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3 过程控制对污泥-绿化废物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3.3.1 过程控制对堆料温度的影响
        3.3.2 过程控制对滚筒反应器内气体含量的影响
        3.3.3 过程控制对污泥含水率的影响
        3.3.4 过程控制对污泥 VS 含量的影响
        3.3.5 过程控制对堆料 pH 的影响
    3.4 过程控制对堆肥产物性质的影响
        3.4.1 过程控制对堆肥产物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3.4.2 过程控制对堆肥产物卫生学特性的影响
        3.4.3 过程对堆肥产物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辅料回流对两段式控温污泥好氧堆肥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原料的基本性质
        4.1.2 实验方法
        4.1.3 分析方法
    4.2 辅料回流对污泥-绿化废物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4.2.1 辅料回流对堆料温度的影响
        4.2.2 辅料回流对堆肥过程反应器内气体含量的影响
        4.2.3 辅料回流对堆料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
        4.2.4 辅料回流对堆料与污泥 VS 含量的影响
        4.2.5 辅料回流对两段式控温各阶段有机物降解特点的影响
        4.2.6 辅料回流对堆料 pH 的影响
    4.3 辅料回流对堆肥产物性质的影响
        4.3.1 辅料回流对堆肥产物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4.3.2 辅料回流对堆肥产物卫生学指标的影响
        4.3.3 辅料回流对堆肥产物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滚筒反应器与槽式工艺两段式控温好氧堆肥的对比
    5.1 污泥-绿化废物槽式好氧堆肥工艺实验装置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原料的基本性质
        5.2.2 实验方法
        5.2.3 分析方法
    5.3 堆肥工艺对堆肥过程的影响
        5.3.1 堆肥工艺对堆体温度的影响
        5.3.2 堆肥工艺对堆料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
        5.3.3 堆肥工艺对堆料与污泥 VS 的影响
        5.3.4 堆肥工艺对堆料 pH 的影响
    5.4 堆肥工艺堆肥产物性质对比
        5.4.1 堆肥工艺对堆肥产物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5.4.2 堆肥工艺对堆肥产物卫生学指标的影响
        5.4.3 堆肥工艺对堆肥产物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宝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宝鸡至汉中高速公路概况
        1.1.3 宝汉高速公路环境问题的提出
        1.1.4 论文研究意义
    1.2 高速公路环境问题综述
        1.2.1 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特性及控制措施
        1.2.2 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回用处理特性研究
        1.2.3 高速公路服务区固体废弃物处理
        1.2.4 高速公路生态问题
        1.2.5 高速公路环境问题的提出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1.4 本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路面桥面区域雨水收集处理处置研究
    2.1 前言
        2.1.1 本章研究背景
        2.1.2 论文研究思路
        2.1.3 论文研究方法
        2.1.4 本章创新点
    2.2 路桥雨水收集(蒸发池容积优化)
        2.2.1 降雨强度公式
        2.2.2 容积核算
        2.2.3 蒸发池沉淀物清理
    2.3 跨越路桥雨水收集(处理工艺优化)
        2.3.1 雨水特性
        2.3.2 工艺机理
        2.3.3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4 药剂比选优化实验
        2.3.5 混凝剂用量优化
        2.3.6 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效果
        2.3.7 生物活性炭池处理效果
    2.4 方案应用
    2.5 本章结论
第3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回用处理研究
    3.1 前言
        3.1.1 本章研究背景
        3.1.2 论文研究思路
        3.1.3 论文研究方法
        3.1.4 本章创新点
    3.2 高速公路服务区废水特性
        3.2.1 原水水质
        3.2.2 出水水质
    3.3 MBR 工艺简介
    3.4 人工湿地工艺简介
    3.5 材料与方法
        3.5.1 试验装置
        3.5.2 实验用水
        3.5.3 主要检测指标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3.6.1 实验运行优化设计
        3.6.2 反应器运行
    3.7 污染物去除效果
        3.7.1 CODCr去除情况
        3.7.2 BOD5去除情况
        3.7.3 氮素去除情况
        3.7.4 小结
    3.8 膜污染情况分析
        3.8.1 分析方法
        3.8.2 膜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3.8.3 小结
    3.9 微生物变化情况
        3.9.1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3.9.2 微生物变化情况
    3.10 工程实施方案
    3.11 组合工艺特点
    3.12 本章结论
第4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
    4.1 前言
        4.1.1 本章研究背景
        4.1.2 论文研究思路
        4.1.3 论文研究方法
        4.1.4 本章创新点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和讨论
        4.3.1 堆体温度的变化
        4.3.2 pH 值变化
        4.3.3 全氮和全碳
        4.3.4 腐殖质变化
        4.3.5 种子发芽指数
    4.4 微生物变化情况
    4.5 工程实施方案
    4.6 本章结论
第5章 高速公路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5.1 前言
        5.1.1 本章研究背景
        5.1.2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5.1.3 本章创新点
    5.2 点位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5.2.1 动物生态通道和栖息地的建设技术
        5.2.2 弃碴场生态修复技术
        5.2.3 边坡植被恢复工程
        5.2.4 景观构建技术
        5.2.5 植被生态修复
    5.3 隧道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调查
        5.3.1 汽车尾气的产生及危害
        5.3.2 所调研公路隧道概况
        5.3.3 实地调查采样
        5.3.4 实验方法
        5.3.5 结果及分析
        5.3.6 小结
    5.4 隧道竖井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其控制技术
        5.4.1 高速公路隧道竖井概述
        5.4.2 高速公路隧道竖井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5.4.3 竖井排放废气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机理分析
        5.4.4 高速公路隧道竖井排气的控制措施
    5.5 工程实施方案
    5.6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城市垃圾和污水脱水污泥、排水管污泥混合堆肥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加生物质协同强化餐厨垃圾生物蒸发处理的机制研究[D]. 刘艳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2]磷酸盐缓冲溶液耦合Mg2+强化污泥堆肥效能及作用机理研究[D]. 寿宗奇.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冀南地区市政污泥好氧混合堆肥技术研究[D]. 赵阳悦.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4]《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报告》英译实践报告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D]. 张婷婷.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5]某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设计及应用研究[D]. 王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热水解污泥—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及产甲烷动力学研究[D]. 张健. 广西大学, 2017(04)
  • [7]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厂未脱水污泥混合堆肥的试验研究[J]. 覃芳意. 轻工科技, 2014(09)
  • [8]自热式好氧厌氧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厂污泥的试验研究[D]. 李果. 重庆大学, 2014(12)
  • [9]污泥与绿化废物滚筒反应器好氧堆肥过程控制研究[D]. 张远澄. 清华大学, 2014(09)
  • [10]基于宝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 赵建勋. 长安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城市垃圾、污水脱水污泥和排水管污泥混合堆肥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