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

虚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

一、虚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论文文献综述)

徐鹤[1](2020)在《角色丛与我本体:青少年语c行为的虚拟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c是一种用语言化的文字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采用虚拟民族志方法对青少年语c行为进行参与式观察发现,青少年在语c游戏中,通过"上角色"交流建立并完善"角色丛"及其附属关系网,对"我本体"进行确认与扩展,从而实现多重虚拟社会化。但"角色丛"与"我本体"之间容易产生性别认知与距离认知的割裂,"双重扮演"的方式有助于克服这一问题,达成青少年自我同一性。

杨凯璇[2](2019)在《性社会化视角下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性教育》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浪潮,人们打破传统思想的桎梏,社会文化和观念有了巨大转变和新的时代特点,“性自由”这样的字眼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面前。随着20世纪末互联网在我国高速发展,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人们能够更无拘束的在网上进行性话题的交流和学习,相比较现实社会仍然存在的性回避、谈性色变等现象,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学习性知识,进行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当然,互联网除了更方便人们学习和交流性知识、接受性教育等优势之外,也存在性信息良莠不齐,容易对受众造成误导等不能忽视的弊端。如何扬长避短、消除互联网的不利影响,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对我国民众进行性教育,促进人们的性社会化这一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性社会化的视角下,通过专业性教育网站和普通网络平台两种网络空间,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质性研究中的无结构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性社会化和互联网性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发现:首先,性教育网站是互联网性教育的首要阵地,以其科学性、专业性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的教化,提供了各方面专业的性知识。性教育网站的内容多是科学、专业的原创内容和经过严格筛选的转载科普内容,避免了不加筛选的大量转载良莠不齐的性信息导致对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引导,为大学生提供了科学的性知识科普和性观念指引。但是当前性教育网站也存在内容浅显枯燥和缺乏互动性等问题,对大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不利于大学生对性知识的内化。其次,普通网络平台对性教育网站的不足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互联网性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两种平台互为补充,共同完成了互联网性教育,促进了大学生性社会化。大学生在普通的网络平台中获得了更多样的性知识和性文化的主体间互动,并与在性教育网站获得的内容相结合,建立了自己的性社会化逻辑。普通网络平台中的性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大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网友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能够促进大学生对性信息的认可和内化,但是互联网上性信息的良莠不齐使大学生的性认知偏差和错误性意识无法像现实社会那样在互动中得到及时纠正,也需要有专业的性教育网站对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知识进行科学的引导,提高他们对普通网络平台中性信息对错的辨别能力。最后,大学生在普通网络空间中进行主体间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网络虚拟群体,虚拟群体具有群体间对比,群体内同化、异化和文化传递等活动机制,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对应性互动有力的弥补了性教育网站缺乏互动性的不足,促进了大学生性社会化过程中性文化的个人内化。本文试图从“性”这个在网络与现实中差异极为明显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互联网在“性”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来解释互联网技术如何影响社会中的人,进而影响整个人类社会。

汪虎[3](2019)在《青少年的社会网络: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文中认为对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社会网络在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的不同呈现进行研究,发现互联网拓展了青少年的社会网络,但青少年的"虚拟"社会网络更多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延伸;兴趣爱好成为青少年"虚拟"社会网络拓展的主要途径;在"虚拟"社会网络中,青少年的自我呈现更加多元;老师、家长对青少年"虚拟"社会网络的介入,使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形成基于信任和控制的平衡关系。

杨鑫[4](2018)在《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手机的兴起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科技革命,更是一场人类信息交流传播与互动交往行为的革命。智能手机不仅将人类正式从传统网络的固定端(PC)解放到了移动互联网(MI)的移动终端,使网络的触手伸张到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细微的角落,也通过将身体和时空的脱域使网络生活日常化并拓展了个体思维与活动的意义范围。而移动网络游戏也已经从一项拉动经济发展的产业,变成了作为自智能手机兴起.之后的现代社会网络空间交往的重要场域,成为现今人类休闲、娱乐、消费、交往不可或缺的部分。青少年作为移动网络游戏的消费群体和参与的中坚力量,更是在移动网络游戏的互动中部分的完成了社会化以及自我认同的实现。然而对于移动网络游戏的学术研究,多集中在电信技术、计算机软件与应用、工业经济、互联网技术等技术与应用领域,其他领域研究也多为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对于移动网络游戏的研究也主要圉于青少年网络成瘾方面,对青少年在移动网络游戏中互动行为的讨论仍有所不足。本文从相关的社会学理论预设出发开始整个研究,主要包括社会化理论、社会角色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沉默螺旋”理论。再以选题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为起点,通过归纳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网络游戏特别是移动网络游戏中青少年的互动行为方面的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立意抽样和雪球抽样的抽样方式选取观察对象。以结构性访谈为主要方式为主,辅之以参与观察、体验的方式获取资料,并对不宜进行观察和访谈的内容采用了文本分析的方法。首先,本文介绍了移动网络游戏不同于传统网络游戏互动“脱域”特征的“归域”状态,认为移动网络游戏是现今社会互动行为场所的新要素。接着,分析了青少年在移动网络游戏中进行互动的动机。其中有三个部分:一是介绍了动机的内涵;二是介绍了动机与行为的五种状态;三是详述了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的动机。第三部分是分析青少年在移动网络游戏中的互动行为,其中包括对互动行为本身的研究和分类,例如青少年玩家间的互动和青少年和移动终端的人际,和对互动行为特征的分类,分类的视角包括主题、模式、路径和范围。最后分析了移动网络游戏中互动行为对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功能和可能会导致的失范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并依照上文的理论预设,本文发现青少年在移动网络游戏中的互动行为具有促进社会化的完成,完善青少年社会角色,打破对青少年群体的信息垄断,为青少年积累社会资本的正功能,同时部分青少年也在移动网络游戏空间中产生了一系列失范越轨乃至犯罪的行为,因此对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行为的管制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我坚信未来的青少年会拥有一个纯净优良的移动网络游戏环境。

韩美[5](2017)在《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交媒体以其丰富多样的传播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更是社交媒体的直接影响者。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社会化都发生了重大转型。在社交媒体特殊的文化环境中,主流文化受到社交媒体亚文化冲击,青少年审美异化、人际关系异化问题突出。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减少媒介依赖过度造成的网络沉迷,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交媒体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是对青少年信息素养能力的巨大考验。本研究将从青少年的社会化特点和困境出发,多角度、跨学科论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由于社交媒体的自主性、隐蔽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导致权威机构对其使用情况难以监控,因此要控制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方向,有效指导青少年社会化进程需要多方协作、齐抓共管,打造良好的社会化环境。从内因上,需要青少年洁身自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快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外因方面,需要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监控媒介环境,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教育机制,同时提高媒介自律,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胡海鑫[6](2013)在《网络对初中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文中认为互联网以其渗透性、虚拟性、交互性、非群体性的特点快速发展,对处于社会化重要阶段的初中生产生了诸多影响。本研究旨在揭示网络对该群体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山东某中学为例,调查了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共250名学生。分析表明初中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较易导致网络失范行为,且网络上的不良表现与现实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数量上呈正相关。

赵宁[7](2013)在《媒介使用对留守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基于安徽省怀远县张店中学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中学时期是个体逐渐走向人生成熟成型的蜕变时期,是其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敏感、脆弱、叛逆,注重自我发展,期待社会认同。生活在留守情境里的农村中学生比非留守中学生的社会化环境要恶劣许多。承担个体社会化的载体主要有家庭、学校、参照群体和大众媒介四大部分,“留守”直接意味着家庭的缺席,相对应的家庭教育、关爱和监督都无法满足留守中学生社会化成长的需要;在农村,学校的设备资源、师资力量和教育模式相对落后,学校作为承担留守中学生社会化的载体之一,稍显无力,加之家庭与学校互动链条的断裂更加剧了农村学校的无力感;受到地理位置和心理暗示的影响,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其参照群体相对封闭,试图通过参照群体补充社会化发展的道路被迫封堵。与家庭、学校和参照群体的式微迥然不同的是大众媒介在农村地区的强力渗透,媒介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作用日益加剧,媒介甚至承担起由家庭、学校和参照群体让渡而来的部分职责,成为承担留守中学生社会化最主要的载体。本文主要以张店留守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张店留守中学生的媒介接触和使用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媒介对其社会化发展产生哪些正负效应?研究者通过在张店中学的支教和长期深入的观察,将真实还原他们在媒介环境中的生活面貌。研究发现张店留守中学生的媒介接触时间长,种类多。按时间长度可以表述为“报纸<广播<网络<电视”,张店留守中学生的投入时间与媒介表达的鲜活性、媒介获取的难易度呈正相关。“动作先行意识未醒”、“手段多样目的单一”、“手机媒体备受青睐”、“群体互动男女有别”、“过度依赖神化媒介”、“概念模糊法规不明”是当下张店留守中学生在媒介使用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这些媒介环境下的生活对研究对象的社会化带来了以下的影响:第一,社会化氛围的改变:从权威压制到自由氛围。家庭和学校均有权威形象的成人占主导地位,“留守”情境把张店中学生从权威压制的环境移植到相对自由的成长氛围。一方面“自由”激发了张店留守中学生社会化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社会化的规范性。张店留守中学生像脱缰的野马,恣意奔跑在无人看管的大众传媒的草原,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本身有违青少年社会化的严肃性与严谨性,而稂莠不齐的传媒世界又将对这些涉世未深的留守孩子产生多少消极的影响,这结果必然让人不寒而栗。第二,社会化方式的改变:从“与现实互动”到“与虚拟互动”。张店留守中学生笼罩在媒介的雾霭之中,他们关于成长和外面世界的一切均来自媒介的传播,迅速掌握最新资讯,了解新鲜事物促进留守地区的反向社会化的发展。然而媒介的议程并不是专门为张店的留守中学生而设置的,面对那些不合时宜的信息、过度的娱乐、虚伪的炒作,谁来为他们过滤?受到这些信息的熏染,谁来为他们辩白?第三,社会化差距的缩短:从“留守之家”到群体归属感。一般的,媒介的产品和使用不因为受众地位的高低而选择性传播,沐浴在同样的信息环境中,弥补了张店留守中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差距。媒介在对中学生社会化的“给予”上是无差别的,也就是说,农村和城市、留守和非留守的中学生接收的媒介讯息是相同的。但是,在个体的接收和消化过程中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地区中学生媒介接触时间早,媒介适应能力较强,有家长、学校的干涉、监管和教育,使他们能够较为理智地面对媒介,这些却是张店地区所无法企及的。为了进一步减弱、克服大众传媒对留守中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在对以上问题反思的基础上,研究者根据自身在张店中学的支教经历,切实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学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如何开展当前农村公立教育对农村留守中学生正常社会化进行引导的建议,并实践之。

张素琼[8](2011)在《青少年如何面对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个全新的人类活动领域———"虚拟社会"在网络、手机等媒介中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传媒的迅速发展,使青少年社会化方式出现了新范式———虚拟社会化。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性,并逐渐成为新兴媒介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也更为直接,理清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关系有利于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屈杰[9](2010)在《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文中认为中文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互动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从网络人际交往的角度分析网络这个“第四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试图揭示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网络社会化的模式。网络人际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它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以数字化语言符号为载体,是人们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网络人际交往打破了时空、地域、社会地位等现实因素对人们交往的阻隔,使人际交往从个人所熟悉的人群,延伸到了原本遥远、陌生的人群。网络的出现,使青少年的社会化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网络人际交往中,青少年更加注重交往的内涵,并且不断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在网络社会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形成属于自己的亚文化群体。在网络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化因素即“网络同辈”,它的出现大大削弱了学校、家庭等传统社会化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网络自身的特性,青少年网络社会化具有以下特征:施化者的虚拟性;社会化过程的双向性;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个体化的社会化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社会化,如何迎接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提出的挑战等等,都将成为人们亟需研究的崭新课题。

陶兴炜[10](2008)在《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 ——以闵行区来沪青少年为样本进行的犯罪预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但这对他们子女的健康成长并没有提供更良好的环境,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将影响未来城市的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因此本文以上海市闵行区来沪青少年为样本,对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在对闵行区来沪人员生存状况及给其第二代提供的成长生活环境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后,围绕来沪青少年所遭遇的社会排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来沪青少年在城市中所遭遇的社会排斥。社会排斥是代际传承的,上一代人遭遇的社会排斥,往往会影响其后代的向上流动。来沪青少年被排斥在社会福利制度之外,不能顺利接受教育,难以同城市常住儿童相比。再加上从父辈那里承继下来的观念排斥、社区排斥、休闲排斥等,使来沪青少年成长为新一代劳动力时,依然会遭遇新一轮的社会排斥。这对他们适应城市生活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也是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诱因。要想在闵行区来沪青少年犯罪预防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就必须对这一群体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调查与了解:他们从一个正常的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何在?是哪些因素对这一过程起到了作用,何为直接的影响,何为间接影响?它们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作用于来沪青少年?通过化解这些问题,分析找准引发来沪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以期对来沪青少年犯罪预防有所裨益。不利于来沪青少年成长的因素如何才能撤销,如何打破现有条件的限制并积极有效的利用和整合多方面社会资源,为来沪青少年犯罪预防指明方向,首先论述闵行区预防来沪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具体实践,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减轻他们对社会的不满,缓冲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其中,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给予教育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保证很关键:其次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加强来沪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工作,通过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以及打破居住环境对来沪青少年造成的社区排斥,为他们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创造条件,增强他们对所居住社区的归属感,避免来沪青少年边缘化;最后以社区矫正这一刑罚替代措施来减少对罪错青少年的监禁,强调人文关怀,以行刑社会化作为对这类人群刑罚执行的主要方向,避免来沪青少年过早贴上犯罪的“标签”,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叉感染,更好地达到教育、挽救的目的。

二、虚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1)角色丛与我本体:青少年语c行为的虚拟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发现
    (一)玩家进群:从语言到行为的全面规训
    (二)关系建交:开放式的多层朋友圈
    (三)语言剧场:戏里戏外的弹性边界
    (四)身份割裂:角色丛与单主体的自洽困局
三、分析与讨论
    (一)“角色丛”与多重虚拟社会化
        1.习得多样化的社会经验
        2.浸染多元化的社会文化
        3.预演多层次的社会关系
    (二)“我本体”与提升自我同一性

(2)性社会化视角下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性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性教育研究
        1.2.2 互联网与性教育
        1.2.3 性社会化研究
        1.2.4 本文创新之处
    1.3 理论视角: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1.3.1 早期个体社会化理论
        1.3.2 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第2章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框架
    2.2 研究方法
        2.2.1 内容分析法
        2.2.2 无结构访谈
        2.2.3 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3章 性社会化的专业网络空间
    3.1 性教育网站的内容分析
    3.2 总结
第4章 互联网上的性社会化
    4.1 互联网泛性化
    4.2 互联网性社会化的情境特殊性
    4.3 网络虚拟群体的性社会化
第5章 性社会化视角下的网络虚拟群体的互动
    5.1 网络虚拟群体的社会认知
    5.2 群体间对比
    5.3 群内过程
        5.3.1 同化
        5.3.2 异化
        5.3.3 虚拟群体的文化传递
        5.3.4 大学生性社会化中亚文化群体的参与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青少年的社会网络:在现实与虚拟之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2.深度访谈
三、研究发现
    (一) 青少年的“虚拟”社会网络:现实社会关系的网络呈现
    (二) 共同的兴趣爱好:青少年“虚拟”社会网络拓展的主要途径
    (三) 多元的自我呈现:青少年现实生活和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
    (四) 信任与控制:老师和家长对青少年社会网络的介入
四、结论与讨论

(4)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互动理论
        二、国外学者的移动网络游戏人际互动行为研究
        三、国内学者的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相关理论与概念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第四节 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的新趋势
    第一节 脱域:传统网络行为的特点
    第二节 归域:移动网络游戏互动的新趋势
第二章 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的内在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含义
    第二节 动机与行为
    第三节 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的具体动机
        一、自我呈现动机
        二、自我表达动机
        三、社会交往动机
        四、分享动机
        五、参与评论动机
        六、学习成长动机
        七、自我发展动机
第三章 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
    第一节 青少年与游戏本身的互动
        一、青少年与游戏本身的互动
        二、青少年玩家间的互动
    第二节 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的特征
        一、互动行为的主体视角
        二、互动行为的模式视角
        三、互动行为的路径视角
        四、互动行为的范围视角
第四章 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互动的作用与问题
    第一节 有助于青少年突破传统信息传播渠道
    第二节 有助于青少年积聚社会资本
    第三节 有助于青少年开辟社会化新路径
    第四节 有助于青少年拓展社会角色内涵
第五章 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中的问题
    第一节 青少年互动在移动网络游戏中的失范行为
    第二节 青少年互动在移动网络游戏中的失范的原因
    第三节 建议与解决途径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社会化的概念及特征
    2.1 社交媒体的概念
    2.2 青少年社会化的含义
    2.3 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现状及特征
3 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社会化转型
    3.1 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
    3.2 自主学习与教育方式的变革
    3.3 人际交往与社会互动的变革
    3.4 消费观与价值观的转变
    3.5 青少年社会化范式转型
        3.5.1 单向社会化与多向社会化
        3.5.2 社会化过度与社会化不足
        3.5.3 个体社会化与团体社会化
        3.5.4 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
4 社交媒体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
    4.1 不良信息泛滥与道德失范
        4.1.1 网络安全存隐患
        4.1.2 不良学习行为凸显
        4.1.3 网络用语异化
        4.1.4 道德与世界观的偏离
    4.2 媒体依赖过度与社交沉迷
        4.2.1 娱乐至上的文化环境
        4.2.2 具有粘性的社交媒体
        4.2.3 社交沉迷的危害
    4.3 认知价值混乱与角色失调
    4.4 人际关系异化
        4.4.1 现实人际关系弱化
        4.4.2 技术异化的情绪偏差
        4.4.3 过分的自我表露导致人格异化
    4.5 青少年审美异化
5 社交媒体时代青少年社会化良性发展的路径
    5.1 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5.1.1 学校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渠道
        5.1.2 社会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力量
        5.1.3 家庭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辅渠道
    5.2 加强政府监管,改善媒介环境
    5.3 加强美育和德育建设
    5.4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网络对初中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测量工具
    2.2 问卷发放和回收
    2.3 取样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被调查者上网后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3.2 初中生网上行为表现与现实生活的行为表现的关系
    3.3 初中生对网络的认识与现实生活的行为表现的关系
4 讨论
5 结论
6 对策
    6.1 科学地认识网络
    6.2 发展同辈关怀
    6.3 强化网络文化管理

(7)媒介使用对留守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基于安徽省怀远县张店中学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研究
        (二) 媒介对中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研究
        (三)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及创新价值
        (一)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二) 核心问题的创新性
        (三)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四、 研究要点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 资料收集方法
        (一) 问卷调查
        (二) 参与式观察
        (三) 访谈
        (四) 实物收集
    二、 个案研究
    三、 控制实验
    四、 资料处理方法
        (一) 统计
        (二) 分类、编码
        (三) 绘制概念图
第二章 研究基础
    一、 概念明晰
        (一) 留守中学生
        (二) 社会化
    二、 关系梳理
        (一) 留守中学生与社会化
        (二) 媒介与留守中学生社会化
    三、 调查地及样本概况
        (一) 张店十年
        (二) 留守的张店中学生
第三章 意料之外:媒介使用的现状调查
    一、 媒介接触现状
        (一) 谁动了我的钱?
        (二) 谁在授之以“渔”?
    二、 媒介使用现状
        (一) 媒介种类使用的调查
        (二) 媒介内容使用的调查
    三、 媒介使用特征
        (一) 动作先行 意识未醒
        (二) 手段多样 目的单一
        (三) 手机媒体 备受青睐
        (四) 群体互动 男女有别
        (五) 过度依赖 神化媒介
        (六) 概念模糊 法规不明
第四章 情理之中:媒介使用的影响探究
    一、 社会化氛围:从权威压制到自由氛围
        (一) 激发社会化自主性
        (二) 削弱社会化规范性
        小结
    二、 社会化方式:从“与现实互动”到“与虚拟互动”
        (一) 反向社会化的发展
        (二) 媒介议程设置的塑型力量
        小结
    三、 社会化差距:从“留守之家”到群体归属感
        (一) 弥补中学生社会化的差距
        (二) 张店无法企及的媒介教育
        小结
第五章 我们能做什么?
    一、 现实的问题
        (一) 想象空间的诱惑
        (二) 拟态环境的迷惑
        (三) 媒介狂欢的魅惑
    二、 希望的空间
        (一) 大众传媒的建设空间
        (二) 农村学校的教育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调查问卷
    二、 受访名录
    三、 实物图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青少年如何面对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含义
二、虚拟社会化依赖于真实社会化
三、虚拟社会化是真实社会化的延伸与拓展
    (一) 虚拟社会化相对独立于真实社会化
        1.社会化内容的相异性
        2.社会化方式的冲突性
        3.社会化过度中呈现矛盾
    (二) 虚拟社会化的本质是真实社会化的新范式
        1.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相互影响
        2.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相互补充
        3.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相互转化

(9)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文献研究与探讨
    2.1 青少年的界定
    2.2 关于网络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网络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深度访谈
    3.2 利用现有研究分析资料
第四章 资料分析
    4.1 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分析
    4.2 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分析
    4.3 青少年的网络社会化
    4.4 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10)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 ——以闵行区来沪青少年为样本进行的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选题之意义
    二、研究缘起
    三、研究综述及研究假设
    四、本文的主要观点
    五、研究方法
    六、国外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章 当前来沪青少年所遭遇的社会排斥
    第一节 运用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犯罪预防的缘由
    第二节 闵行区来沪青少年生存生活实际状况
        一、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基本分析
        二、社会排斥的分类
    第三节 六大类社会排斥的主要情况
        一、社会福利排斥
        二、观念排斥
        三、社会关系排斥
        四、社区排斥
        五、休闲排斥
        六、认同排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来沪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对来沪青少年犯罪易感倾向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对来沪青少年犯罪易感倾向形成的前提性分析
    第三节 关于来沪青少年犯罪易感倾向的理论分析
        一、人格发展理论视角下来沪青少年犯罪的内在心理结构探析
        二、亚文化理论视角下来沪青少年犯罪的外在行为模式探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闵行区来沪青少年犯罪特征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来沪青少年犯罪的现实情况
    第二节 闵行区来沪青少年犯罪特征的调查分析
        一、个性心理特征
        二、犯罪特征
    第三节 闵行区来沪青少年的犯罪原因
        一、教育政策的不完善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五、自身心理的因素
        六、社会管理能力的弱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闵行区来沪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闵行区预防来沪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具体实践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
        一、社会支持网络的概念和由来
        二、法律、政策支持
        三、社会力量支持系统
    第三节 加强来沪青少年群体的社区社会工作
        一、加强针对来沪青少年家庭的社会工作
        二、加强学校社会工作力度
        三、加强社区社会工作
    第四节 社区矫正—完善当前罪错来沪青少年犯罪执行制度的优先选择
        一、能够避免罪错青少年过早贴上犯罪的“标签”
        二、对罪错青少年实行社区矫正是刑罚谦抑性和刑罚人道化的要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四、虚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角色丛与我本体:青少年语c行为的虚拟民族志研究[J]. 徐鹤. 当代青年研究, 2020(04)
  • [2]性社会化视角下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性教育[D]. 杨凯璇. 山东大学, 2019(09)
  • [3]青少年的社会网络:在现实与虚拟之间[J]. 汪虎.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 [4]青少年移动网络游戏互动行为研究[D]. 杨鑫.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2)
  • [5]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研究[D]. 韩美. 武汉纺织大学, 2017(01)
  • [6]网络对初中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 胡海鑫.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3(07)
  • [7]媒介使用对留守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基于安徽省怀远县张店中学的实地调查[D]. 赵宁. 安徽大学, 2013(11)
  • [8]青少年如何面对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关系[J]. 张素琼.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07)
  • [9]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D]. 屈杰. 西北大学, 2010(03)
  • [10]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 ——以闵行区来沪青少年为样本进行的犯罪预防研究[D]. 陶兴炜. 复旦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虚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