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一、应用米托蒽酯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玲[1](2021)在《MAC方案在初始诱导失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初始诱导失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应用米托蒽醌+环磷酰胺+阿糖胞苷(MAC)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行MAC方案治疗且完成1年随访的初始诱导失败AML患者41例纳入观察组, 另抽取同期行阿柔比星+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且完成1年随访的初始诱导失败AML患者41例纳入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结束时的治疗效果, 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结束时的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水平;统计两组随访1年期间的生存时间,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 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73.17%, 30/41)高于对照组(51.22%, 21/31), P<0.05。治疗2个疗程后, 两组Plt、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Plt、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 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2.00(9.50, 12.00)个月, 观察组为12.00(12.00, 12.00)个月;用Log rank法检验患者生存时间, 结果显示, 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 两组恶心呕吐、腹泻、肾损伤及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C方案可提升初始诱导失败AML患者的治疗效果, 延长生存时间, 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岑雪波[2](2020)在《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我院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行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移植后早期(移植后100天以内)及长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3年总生存率(OS)及3年无病生存率(DFS),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急性白血病患者97例,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6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3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1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8岁(12-58岁),中位随访时间12(3-54)m。3年OS及DFS分别为63.5%和58.5%。移植后早期死亡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性休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颅内出血。移植100天后死亡原因主要为复发。多因素分析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重度aGVHD(RR:5.466 95%CI:1.556-19.196,P=0.008)及造血重建期间血小板输注量≥5U(RR:2.340 95%CI 1.078-5.082,P=0.032)。结论: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重度aGVHD及造血重建期间血小板输注量≥5U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吕鹏,石凤芹,潘一鸣,陈信义,侯丽[3](2020)在《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化疗联合复方浙贝颗粒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复方浙贝颗粒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并通过中央(网上)随机将2007年4月—2009年12月入组的238例符合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对照与治疗2组。临床试验结束后,经核实剔除3例不符合入组标准患者,脱落38例,经两次揭盲确定治疗组(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浙贝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98例,对照组(化疗方案加安慰剂,每次1袋,每日2次)99例。2组均在1个化疗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资料。结果完全缓解(CR)、CR+部分缓解(PR)分别为33.67%、52.04%(治疗组)与24.24%、37.37%(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R、CR+PR分别较对照组提高9.43%与14.67%;1个化疗疗程结束后,化疗联合复方浙贝颗粒与单纯化疗相比,未增加患者血液、肝、肾、皮肤及周围神经毒性(P>0.05),具有降低胃炎分度,保护白细胞的作用趋势(P>0.05),能降低化疗导致粒细胞减少的毒性反应分级(P<0.05)。结论复方浙贝颗粒联合化疗能够提高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个疗程的化疗缓解率;在协同增效的同时,未增加患者血液、肝肾、皮肤及周围神经毒性,且具有降低胃炎分度、保护白细胞的作用趋势,能降低化疗导致粒细胞减少的毒性反应。

杨文娟[4](2020)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的2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动员采用环磷酰胺(Cy)+足叶乙甙(VP-16)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方案。预处理方案:恶性淋巴瘤(ML)及急性白血病(AL)、髓外浆细胞瘤采用全身照射(TBI)+VEM/IAC方案;多发性骨髓瘤10例采用白消安+VP-16+Cy(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马法兰方案、7例采用马法兰方案;孤立性浆细胞瘤采用BVC方案。对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复发率(RR)等进行统计。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多分类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患者的OS、PFS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并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影响OS、PFS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0.05认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215例行aut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自体骨髓移植(ABMT)33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82例。恶性淋巴瘤(ML)16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19例,霍奇金淋巴瘤(HL)47例,灰区淋巴瘤(GZL)3例],多发性骨髓瘤(MM)27例,浆细胞瘤2例(髓外浆细胞瘤1例、孤立性浆细胞瘤1例),NHL并髓外浆细胞瘤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Ph+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M2 1例、M3 1例(PML/RARα阴性)、M5 2例、粒细胞肉瘤1例],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1例。移植中位年龄34(1161)岁,男性患者148例,女性患者6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6(0426)个月,除1例患者移植当天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后发生急性肺水肿死亡、1例移植后9天因真菌败血症死亡外,其余2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8+3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3(0+73)d,ABMT造血恢复慢于APBSC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患者3年、5年OS分别为79.9%、74.9%,3年、5年PFS分别为66.9%、63.2%,复发率(RR)为26.98%(58/215),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3.72%(8/215),移植前76例PR、NR、PD或复发的患者中51例在移植后达CR,有效缓解率67.1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移植年龄及移植前病程对auto-HSCT后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干细胞来源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及PFS,APBSCT的3年OS及PFS均优于ABMT患者(P<0.05);诊断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ML及MM患者移植后3年OS优于AL患者,3年OS分别为81.0%、73.2%、50.8%(P<0.05);移植前疾病状态影响患者3年PFS,移植前病情CR及PR患者移植后3年PFS优于NR、PD及复发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白血病是影响患者OS的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4.397(95%CI,1.716-11.268)(P<0.05),而移植前病情未缓解、复发、进展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2.718(95%CI,1.283-5.754)(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诱导缓解后的巩固治疗,移植后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对于复发难治或移植前未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提高患者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宋通微[5](2020)在《米托蒽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在成人AML中所占比例较高,达50%以上,且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AML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老年AML患者,因基础疾病较多、体能状况较差、脏器功能衰退、合并感染、出血较重等原因,根治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受限,因此传统化疗模式即诱导缓解+巩固治疗+维持治疗是这类患者的经典治疗思路。本研究以米托蒽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作为强化治疗方案,分析其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一个或两个疗程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达到完全缓解(CR),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36例),采用3个疗程米托蒽醌+中剂量阿糖胞苷(MA方案)强化治疗;对照组(n=32例),单纯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强化治疗;随访4年观察两组的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强化治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因素。结果1.生存分析,随访时间至2019年6月,实验组1年、2年、4年的无复发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FS)分别为75.00%(27/36)、66.67%(24/36)、33.33%(12/36),1年、2年、4年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91.67%(33/36)、77.78%(28/36)、58.33%(19/36);对照组中1年、2年、4年的RFS分别为61.11%(22/36)、53.13%(17/32)、28.13%(9/32),总生存率为78.12%(25/32)、59.37%(19/32)、43.75%(14/32);从生存分析结果,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纳入性别、年龄、WBC、骨髓原始细胞、外周血原始细胞、继发性AML、高血压、糖尿病、达到CR的诱导疗程数与诱导方案等因素,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年龄、骨髓原始细胞、外周血原始细胞等因素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差异对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结果发现年龄(岁)、诱导方案、初诊骨髓原始细胞、初诊外周血原始细胞是影响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因素;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涉及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出血、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与心功能异常,但绝大多数患者采用输血、G-CSF与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可达到耐受标准,第一疗程强化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出血等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及心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强化治疗,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出血、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及心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等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疗程强化治疗,实验组有1例死于严重毒副反应,1例死于脑出血;对照组中3例死于严重毒副反应,2例死于脑出血;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出血、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及心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等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AML患者作为特殊的群体,分别采用DA+MA方案与DA+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疗后发现,DA+MA方案的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高于DA+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2.DA+MA方案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出血等毒副反应低于DA+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3.DA+MA方案治疗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DA+大剂量阿糖胞苷。

邓之奎[6](2020)在《miR-155-5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原始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并侵犯骨髓、血液及其他组织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病,其异质性强,分子与细胞遗传学表现多样,目前在经典“3+7”标准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多种新药组成的治疗方案能使AML的总生存率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化疗耐药。本研究以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C)以及AML细胞系为研究对象,探讨miR-155-5p对AML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而为临床克服AML患者化疗耐药、提高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55-5p、Bcl-2在AML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与AML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2.收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43例AML(依据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免疫学确立诊断,诊断标准参照WHO急性白血病临床分型(2016))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标本,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期。3.采用q 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43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R-155-5p及Bcl-2表达水平,同时进一步验证miR-155-5p、Bcl-2表达水平与AML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4.在AML细胞中转染miR-155-5p抑制剂与类似物,并应用Bcl-2抑制剂与化疗药物阿糖胞苷处理AML细胞,并检测其细胞活性、凋亡及NF-κB、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155-5p、Bcl-2在AML患者中表达增高,且与预后差相关。2.AML患者BMMC较对照组相比miR-155-5p(t=4.688,P=0.002)和Bcl-2(t=4.066,P=0.013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3.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155-5p类似物的AML细胞经阿糖胞苷处理后细胞活性增高,凋亡减少;相反,转染miR-155-5p抑制剂组细胞活性降低,凋亡增多(P均<0.05)。4.q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155-5p抑制剂组细胞NF-κB、Bcl-2表达水平降低,流式检测结果表明Bcl-2抑制剂增强AML细胞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P均<0.01)。结论1.miR-155-5p和Bcl-2与AML患者预后相关。2.miR-155-5p抑制AML细胞凋亡,Bcl-2抑制剂能够增强AML细胞对化疗药物阿糖胞苷的敏感性。miR-155-5p高表达伴随NF-κB和Bcl-2表达上调可能是抑制AML细胞凋亡的机制。

赵衍东[7](2020)在《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联合节拍式化疗维持治疗“正虚毒瘀型”老年AML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观察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联合节拍式化疗维持治疗“正虚毒瘀型”老年AML的临床疗效2.进行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联合节拍式化疗维持治疗“正虚毒瘀型”老年AML的安全性评价3.改善老年AML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体力状况(ECOG),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老年综合评估(CGA)。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AML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升麻鳖甲汤联合节拍式化疗。根据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对照组接受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为基础的维持化疗方案,阿糖胞苷用量75-100mg/m2/d,可联合蒽环类药物(米托蒽醌、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共4-6疗程。治疗前及4疗程后根据血常规、MRD、先令式分类、外周血流式细胞学及《Zubrod-ECOG-WHO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表》、老年综合评估量表(CGA)进行评分,通过对量表进行评分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1.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治疗组有1例患者经过治疗从CRi转变为CR,两组组间临床疗效对比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MRD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2.两组治疗后《Zubrod-ECOG-WHO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表》、老年综合评估量表(CG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表》、老年综合评估量表(CGA)等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麻鳖甲汤联合节拍式化疗在老年AML患者的维持治疗中的疗效不劣于常规化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常规化疗相比能改善老年人的体能及生存状态,提高CGA评分,从而改善部分老年AML患者的预后。

杨媛[8](2019)在《120例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预后相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恶性血液病,白血病细胞因增殖能力增强、分化及凋亡障碍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原始、幼稚阶段[1]。以往国内AML的诊断分型采用FAB分型,根据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特点分为M1-M7共7种亚型[2]。随着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基因检测等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上诊断AML采用MICM分型,从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合考虑,使AML的诊断分型更精确、科学,并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预后危险分层已经是目前国内外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选择及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但是现有的预后分层体系仍无法对该类患者进行精准的预后评估[3]。因此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疗效预后的因素仍有必要,据此设计本次研究课题,旨在为AML分层诊治循证医学提供更多依据。目的回顾性研究我院2015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初诊非M3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基因突变的特征,并进行首次诱导化疗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材料与方法收集并筛选出2015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0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M3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初诊体征、入院首次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遗传学(融合基因及基因突变)、FAB分型、乳酸脱氢酶、外周血原始细胞比率、胸部CT、腹部CT或彩超等资料,再收集患者治疗方案,并对预后情况进行随访。使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Graphpad prism8软件进行图形绘制。结果1、发病年龄、性别、FAB分型、初诊体征:120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5岁;男女比例1.22:1;FAB分型构成为:M2 58例,M5 22例,M4 18例,M1 18例,M6 2例,M7 2例;39.2%患者存在肺部感染,14.2%有淋巴结肿大,35.0%有肝和(或)脾肿大。2、初诊血常规中位值:初诊时中位WBC 19.65×109/L,HGB 74g/L,PLT34×109/L,LDH 412.7U/L,外周血原始细胞比率0.50,骨髓原始细胞比率0.650;高白细胞者15例;重度贫血34例,血小板严重减少31例。3、免疫表型:本组非M3型AML中,髓系抗原表达:CD13>CD117>CD33>CD64>MPO>CD15>CD11b>CD14;幼稚细胞抗原表达:HLA-DR>CD34;淋系抗原表达:CD56>CD7>CD19。4、染色体核型:异常核型检出率46.67%,非复杂异常核型中t(8;21)(q22;q22)伴或不伴其他异常共16例,单纯+8异常5例,inv(16)异常3例,del(11)(q23)、-7/del(7)、del(5)(q22)、inv(9)(p12q13)、t(8;12;21)(q22;p13;q22)、t(9;21)(p22;q23)异常各1例,其他核型13例。核型预后危险度分级:良好组20例(16.7%),中等组84例(70%),不良组16例(13.3%)。按异常类型分为:结构异常26例(21.7%),数量异常10例(8.3%),数量及结构异常20例(16.7%)。5、112例融合基因检测情况:阳性者43例(38.39%),常见融合基因为:AML1-ET0基因18例(16.07%);CBFβ-MYH11基因7例(6.25%)。6、97例基因突变情况:突变率:NPM1 27.45%,FLT3-ITD 14.29%,FLT3-TKD 0%,C-Kit 7.32%,CEBPA单突变11.63%、双突变11.63%,DNMT3A突变18.18%,TP53 0%,RUNX1 8.33%。7、首次诱导化疗疗效:CR 54例(45%),CRi 12例(10%),PR13例(10.83%),NR 41例(34.17%);首次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CR1%)55%。8、疗效单因素分析显示:LDH(U/L)、骨髓原始细胞比率、淋巴结是否肿大、PLT是否大于20(109/L)、是否含CAG方案与CR1%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PLT小于20×109/L者首次诱导化疗CR1%低。9、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以60岁为界)、骨髓原始细胞比率(以0.75为界)、PLT(以20×109/L为界)、首次诱导化疗CR1与未CR1可能影响预后;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60岁、首次诱导化疗未达CR1者平均OS短,预后差。结论1、初诊PLT小于20×109/L者首次诱导化疗CR1%低;发病年龄≥60岁、首次诱导化疗未达CR1者平均OS短,预后差。2、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独特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可影响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初诊时应进行合理、精确的危险度分层诊断,再结合患者血常规、年龄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廖惠钰[9](2019)在《CLAT联合供者G-PBSC(微移植)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观察CLAT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拓扑替康)及CLAT方案联合供者G-PBSC(微移植)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方法1)CLAT方案:以2013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LAT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CLAT方案为:克拉屈滨5mg/m2/d,静脉滴注,第1~5天;阿糖胞苷1.0g/m2/d,静脉滴注,第1~5天;拓扑替康1.25mg/m2/d,口服,第1~5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tg/d,从第6天使用至中性粒细胞计数>1.0× 109/L2)微移植方案:2015年4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LAT方案联合供者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治疗的难治性AML患者为研究对象。CLAT方案为:克拉屈滨5mg/m2/d,静脉滴注,第1~5天;阿糖胞苷1.0g/m2/d,静脉滴注,第1~5天;拓扑替康1.25mg/m2/d,口服,第1~5天;G-CSF300μg/d,从第6天使用直至ANC>1.O×109/L。G-PBSC供者接受G-CSF 10ug/kg/d分2次皮下注射动员,于第5、6天,应用COBE-spectra6.0血细胞分离仪采集PBSC。患者停止化疗后24~72小时接受目标剂量为单个核细胞2.0×108/kg/次或CD3细胞1.0×108/kg/次G-PBSC细胞输注。结果1)CLAT方案治疗难治性AML:难治性A1ML患者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中位年龄31(14~58)岁。原发难治性AML患者21例,继发性难治性AML患者14例。第一个疗程的CLAT诱导后,11例患者获得CR(31.4%),CRi 6例(16.7%),PR 1例(2.8%),总有效率为51.4%。2个疗程CLAT治疗后的累积CR率为54.3%。主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00%。ANC<0.5×109/L持续中位时间为14(3~46)天,PLT<20×109/L持续中位时间为11.5(0~40)天。2)CLAT-微移植(CLAT-Microtransplantation,CLAT-microSCT)治疗难治性AML:9例难治性AML入组CLAT-microSCT,中位年龄34(20~44)岁,男性7例,女性2例,5例为原发难治性AML患者,4例为继发难治性AML患者。第一疗程疗效评估:4例(44.4%)患者获得CR,3例(33.3%)患者获得PR,总反应率为66.7%。第二个疗程累计CR率为55.6%。9例患者均于微移植治疗后出现Ⅳ级骨髓抑制,ANC<0.5×109/L持续中位时间为14(7~21)天,PLTC<20×109/L持续中位时间为8(0~19)天。结论CLAT方案治疗难治性AML的疗效与目前常用二线拯救方案相当,未观察到心脏毒性反应。联合供者G-CSF动员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输注提高了治疗反应率,缩短骨髓抑制时间,降低治疗相关死亡率,可作为难治性AML患者移植前桥接的挽救治疗方案。

李斌[10](2015)在《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阿糖胞苷是重要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文章总结了近些年来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阿糖胞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二、应用米托蒽酯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米托蒽酯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化疗联合复方浙贝颗粒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基线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1.2.2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试验分组
    2.2 治疗方案
        2.2.1 化疗方案
        2.2.2 复方浙贝颗粒或安慰剂
        2.2.3 支持措施
    2.3 观察疗程
    2.4 观察指标
        2.4.1 临床疗效
        2.4.2 药物安全性评价
    2.5 统计方法
    2.6 伦理委员会
3 结果
    3.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3.2 药物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自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与采集
    2.3 预处理方案
    2.4 造血干细胞回输
    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支持治疗
    2.6 移植后维持治疗
    2.7 主要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0 基本情况
    3.1 造血重建
    3.2 移植相关并发症
        3.2.1 感染
        3.2.2 其他早期并发症
        3.2.3 远期并发症
    3.3 随访
        3.3.1 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分析
        3.3.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分析
        3.3.3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分析
        3.3.4 其他
    3.4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单因素分析
    3.5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米托蒽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miR-155-5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及研究现状
    1.2 MICRO-RNA与白血病耐药
    1.3 MIR-155、NF-ΚB与 BCL-2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中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设计方案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4.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MIR-155-5P在 AML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器材
        2.1.2 试剂
        2.1.3 标本收集与处理
        2.1.4 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
        2.1.5 总RNA样品浓度测定
        2.1.6 逆转录PCR
        2.1.7 琼脂糖凝胶电泳
        2.1.8 蛋白提取
        2.1.9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2.1.10 Western blot
        2.1.11 细胞转染
        2.1.12 CCK-8 测定细胞活性
        2.1.1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2.1.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1.15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高表达miR-155-5p、Bc l-2的AML患者预后差
        2.2.2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2.2.3 高表达miR-155-5p、Bcl-2的AML患者预后差
        2.2.4 miR-155-5p增强AML细胞活性、抑制凋亡
        2.2.5 抑制miR-155-5p表达后NF-κB与 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
    2.3 讨论
    2.4 结论
    2.5 展望
第三章 文献综述
    1.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定义与治疗现状
    2.化疗药物治疗
    3.单克隆抗体治疗
    4.嵌合抗原受体治疗
    5.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
    6.基于表观遗传学治疗
    7.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7)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联合节拍式化疗维持治疗“正虚毒瘀型”老年AML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部分
    1. 祖国医学对AML的诊治现状
        1.1 中医学对AML的认识
        1.2 中医药对于AML的治疗现状
    2. AML的西医治疗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病例脱落和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2.4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疗效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 本研究选用升麻鳖甲汤的理论依据
    2. 本研究选用节拍式化疗的理论依据
    3. 本研究选取老年人综合评估的理论基础来评估患者的生存状态
    4. 结果讨论
        4.1 疗效比较
        4.2 安全性评价
    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120例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预后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骨髓细胞形态学
        2.2.2 流式免疫分型
        2.2.3 染色体核型
        2.2.4 融合基因
        2.2.5 基因突变
        2.2.6 治疗方法
        2.2.7 疗效评价标准
        2.2.8 治疗结果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临床特点
        3.1.1 基线资料
        3.1.2 免疫表型
        3.1.3 染色体核型
        3.1.4 融合基因
        3.1.5 基因突变
    3.2 首次诱导化疗疗效
    3.3 影响首次诱导化疗疗效的因素分析
        3.3.1 首次诱导化疗疗效单因素分析
        3.3.2 首次诱导化疗疗效多因素分析
    3.4 总体预后
    3.5 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3.5.1 预后单因素分析
        3.5.2 预后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免疫表型
    4.2 染色体核型
    4.3 融合基因
    4.4 基因突变
    4.5 化疗方案与首次诱导化疗疗效
    4.6 临床基线资料
    4.7 本研究的不足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9)CLAT联合供者G-PBSC(微移植)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CLAT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疗效标准与定义
        1.6. 不良反应监测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特征
        2.2. 疗效评估
        2.3. 不良反应
        2.4. 随访和预后
    3. 讨论
第三章 CLAT方案联合异基因G-PBSC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供者
        1.5. 治疗方法
        1.6. 疗效标准与定义
        1.7. 监测频度与随访
        1.8. 不良反应监测
        1.9.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特征
        2.2 治疗反应
        2.3 不良反应
        2.4 随访和预后
    3. 讨论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兔疫治疗时代一微移植治疗血液肿瘤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联合治疗机理研究
2 临床应用研究
    2.1 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又称急性髓系白血病)
    2.2 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2.3 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 展望

四、应用米托蒽酯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MAC方案在初始诱导失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陈建玲. 中国实用医刊, 2021(19)
  • [2]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D]. 岑雪波.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3]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化疗联合复方浙贝颗粒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 吕鹏,石凤芹,潘一鸣,陈信义,侯丽. 现代中医临床, 2020(03)
  • [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D]. 杨文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5]米托蒽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意义[D]. 宋通微.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6]miR-155-5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D]. 邓之奎. 江苏大学, 2020(02)
  • [7]升麻鳖甲汤加减方联合节拍式化疗维持治疗“正虚毒瘀型”老年AML的临床研究[D]. 赵衍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120例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预后相关分析[D]. 杨媛. 南昌大学, 2019(01)
  • [9]CLAT联合供者G-PBSC(微移植)治疗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D]. 廖惠钰.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10]阿糖胞苷联合米托蒽醌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J]. 李斌. 广东化工, 2015(13)

标签:;  ;  ;  ;  ;  

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