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AST/ALT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AST/ALT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分析

一、AST/ALT值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关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蓉,王颖娴,荀春华,郭富饶[1](2022)在《血清miR-199a-5p与miR-141-3p的表达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中的miR-199a-5p与miR-141-3p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HBV DNA载量、肝纤维化评价指标等的相关性,以及其在疾病诊断、病情进展和临床疗效等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于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8例CHB患者作为CHB组,并纳入同期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和抗病毒治疗情况,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HBV DNA载量,计算APRI和FIB-4值,并检测血清miR-199a-5p与miR-141-3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CHB组的miR-199a-5p相对表达量为(1.76±0.4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0.69±0.13)(t=4.723,P<0.001);CHB组的miR-141-3p的相对表达量为(0.77±0.19),显着低于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1.53±0.33)(t=5.135,P<0.001)。CHB患者的miR-199a-5p的相对表达量与HBV DNA载量和APRI均有显着正相关性(r分别为0.579和0.562,P均<0.05);CHB患者的miR-141-3p的相对表达量与ALT和HBV DNA载量有显着负相关性(r分别为-0.476和-0.513,P均<0.05)。CHB HBeAg阳性患者的miR-199a-5p相对表达量为(1.97±0.49),显着高于HBeAg阴性患者的表达量(1.55±0.32)(t=3.778,P<0.001),CHB HBeAg阳性患者的miR-141-3p相对表达量为(1.32±0.21),显着低于HBeAg阴性患者的表达量(1.69±0.42)(t=3.853,P<0.001)。CHB治疗患者的miR-199a-5p相对表达量为(1.36±0.22),显着低于非治疗患者的表达量(1.93±0.45)(t=4.173,P<0.001),miR-141-3p相对表达量为(1.92±0.44),显着高于非治疗患者的表达量(1.14±0.15)(t=4.324,P<0.001)。结论 CHB患者血清miR-199a-5p与miR-141-3p表达水平与肝功能指标、HBV DNA载量和肝纤维化等指标密切相关,可能在疾病诊断、病情进展和临床疗效的评价中具有一定价值。

于中杰,赵文霞,冯蕾心,王晗笑,刘建鹏[2](2022)在《五种肝硬化无创诊断方法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5种肝硬化无创诊断[FibroScan肝脏硬度值(LSM值)、AST和PLT比值指数(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GGT-PLT比值(GPR)、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PLT比值(RPR)]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中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327例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分为肝郁脾虚证(n=160)、肝胆湿热证(n=84)、肝肾阴虚证(n=13)、脾肾阳虚证(n=5)、瘀血阻络证(n=65),采集临床相关资料以及血常规、肝功能、LSM值、肝胆脾胰彩超等信息,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建立APRI、FIB-4、GPR、RPR模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用多个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E(k样本)进行多重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进中医证型与肝硬化无创诊断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5种肝硬化无创诊断方法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证型的诊断能力。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肝胆湿热证中,AST(OR=1.981,95%CI:1.8225~2.139,P<0.05)、LSM(OR=2.002,95%CI:1.840~2.160,P<0.05)是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影响因素;在肝郁脾虚证中,门静脉宽度(OR=4.402,95%CI:4.050~4.754,P<0.05)、LSM值(OR=3.901,95%CI:3.589~4.213,P<0.05]、APRI[OR=1.891,95%CI:1.740~2.042,P<0.05]、FIB-4(OR=1.845,95%CI:1.697~1.993,P<0.05)是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影响因素;在瘀血阻络证中,LSM值(OR=2.465,95%CI:2.268~2.662,P<0.05]、APRI(OR=1.298,95%CI:1.194~1.402,P<0.05)、FIB-4(OR=1.849,95%CI:1.701~1.997,P<0.05)是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LSM值与RPR模型评估肝胆湿热证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其他诊断方法;LSM值与FIB-4模型评估肝郁脾虚证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其他诊断方法;5种无创诊断方法均能较好地评估瘀血阻络证。结论 5种无创诊断方法可对不同证型具有不同评估优势,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医证型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尹可欢,罗晓敏,丁翼,阙涵韵,谭睿,李大鹏,龚普阳,顾健[3](2022)在《余甘子及其活性成分肝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余甘子来源于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的干燥成熟果实,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品种,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广泛的生物活性。通过对余甘子提取物及其所含没食子酸、鞣花酸及柯里拉京等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发现其对肝损伤、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及肝癌等具有治疗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炎症反应、抗肝细胞凋亡、调节脂质代谢、维持肝星状细胞稳态及促肝癌细胞凋亡等发挥肝保护作用。对余甘子及其单体活性成分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其在防治肝脏疾病中的深入研究以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尚华,张国顺,吴贵恺,吴迪杨,王柳青,魏红山[4](2022)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血管活性、抗病毒指标及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ratio index, APRI)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唐山市传染病院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5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血管活性、抗病毒指标及对APRI的变化。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病程、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前各项指标基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门静脉内径(diameter of portal vein, Dpv)、脾静脉内径(diameter of splenic vein, Dsv)、内皮素1、一氧化氮、胰高血糖素(glucagon, GLA)、APRI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 观察组ALT(51.60±15.97)U/L、AST(62.65±26.28)U/L、尿素氮(10.25±1.65)mmol/L、肌酐(78.54±14.09)μmol/L、Dpv(10.20±1.10)mm、Dsv(8.08±0.68)mm、内皮素1(31.93±6.35)ng/L、一氧化氮(41.38±8.06)μg/L、GLA(69.54±12.14)mg/L、APRI 3.14±1.35明显低于对照组[(97.49±30.87)U/L、(96.03±25.63)U/L、(17.49±2.55)mmol/L、(116.43±22.77)μmol/L、(13.42±1.26)mm、(10.44±0.83)mm、(44.34±11.88)ng/L、(63.47±15.50)μg/L、(107.11±25.29)mg/L、5.91±1.9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3、7.87、20.64、12.26、16.62、18.99、7.98、10.96、11.60、10.23, 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门静脉血流速度(portal vein velocity, 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elocity of splenic vein blood flow, Vsv)均较治疗前升高, 但对照组治疗前后V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 P=0.613);组间比较, 观察组白蛋白(39.42±7.35)/L、Vpv(25.72±4.06)cm/s、Vsv(24.22±6.15)cm/s明显高于对照组[(34.66±7.95)g/L、(19.38±3.46)cm/s、(19.54±5.88)cm/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1、10.28、4.76, 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72/75)与86.67%(65/75), χ2=4.13, P=0.042]、HBV DNA转阴率[76.00%(57/75)与58.67%(44/75), χ2=5.12, P=0.024]、HBeAg转阴率[50.67%(38/75)与30.67%(23/75), χ2=6.22, P=0.013]、HBeAg/HBeAb血清转换[28.00%(21/75)与13.33%(10/75), χ2=4.92, P=0.027]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转阴率[8.00%(6/75)与5.33%(4/75), χ2=0.43, P=0.513]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显着, 改善肝肾功能、肝纤维化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 增加血管活性功能, 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DNA载量、HBV复制, 降低APRI、TLR-4、TGF-β1水平, 提高机体免疫状态。

王利公,赵珊,陶慧,纪瑞静[5](202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蛋白激酶D3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蛋白激酶D3(PKD3)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8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PKD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为S0期、S1期、S2期、S3期和S4期的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KD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1±0.26、1.02±0.18、0.77±0.14、0.64±0.10和0.45±0.09,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KD3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AST/血小板计数(PLT)比值(APRI)及肝纤维化指数(FIB-4)均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与ARPI及FIB-4相比,PKD3诊断≥S2期、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KD3的表达水平越低,提示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

秦旭,侯志云,张松,马丽,朝浩鹏[6](2021)在《血清M2BPGi、MFAP4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文中认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于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CHB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有学者认为其发病进展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糖链变化、细胞外基质(ECM)合成/降解失衡等有关[2,3]。Mac-2结合蛋白糖基化异构体(M2BPGi)是由肝星状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其水平增加与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高风险有关,M2BPGi可作为评估疾病进展的指标[4]。

楼妍,袁军,付彤飞,许继莹[7](2021)在《安络化纤丸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分析安络化纤丸联用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a)、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PubMed、Embase及The Cochrane Library等资料库从建库至2021年5月的所有文献,选用安络化纤丸联用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观察(RCT),涉及2名研究人员的文献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4版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RCT 25篇,涉及2 50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 277例,对照组1 229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安络化纤丸联用ETV在降低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 HA)、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Ⅲ型前胶原(typeⅢprocollagentype, PC-Ⅲ)、Ⅳ型胶原(typeIVcollagen,Ⅳ-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rteaminotransferase,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 ALT)、血清总胆红素(serumtotalbilirubin, TBIL)水平,提高乙肝病毒DNA(HBV-DNA)转阴率、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方面上明显优于单用恩替卡韦。安全性分析结果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皆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且两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疗效性和高安全性并存是安络化纤丸联用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现代医学进步,尚需要更多严谨的大样本、高质量的双盲对照试验来充分评估其有效性。

朱敏嘉,辛琳琳,端木文雯,朱捷,杨璐璇,张迎春[8](2022)在《FibroScan对低水平ALT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FibroScan对乙型肝炎病毒DNA>20 000 IU/mL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小于或等于正常上限2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DNA>20 000 IU/mL但ALT小于或等于正常上限2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7例,同时行FibroScan、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检测,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计算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以肝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ROC曲线分析FibroScan、ARFI和APRI无创评估乙肝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肝纤维化分期≥S2、≥S3和S4时,FibroScan、ARFI、APR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0.89、0.98,0.86、0.82、0.89和0.69、0.70、0.73;两两比较结果显示,FibroScan评估各期的AUC与同期的ARFI无统计学差异;FibroScan评估各期的AUC均明显大于同期的APRI(Z=2.26,P=0.01;Z=2.33,P=0.01;Z=2.84,P<0.001)。评估乙肝肝纤维化≥S2时,FibroScan、ARFI和APRI的约登指数分别为63.44%、67.77%和33.89%;评估乙肝肝纤维化≥S3时,FibroScan、ARFI和APRI的约登指数分别为65.79%、63.16%和31.57%;评估乙肝肝纤维化S4时,FibroScan的约登指数最大(93.75%),远高于ARFI的72.22%和APRI的45.14%,且敏感性达到了100%。结论:对于乙型肝炎病毒DNA>20 000 IU/mL但ALT小于或等于正常上限2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FibroScan评估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综合价值优于ARFI和APRI,尤其是评估S4时,可作为判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依据。

谭莉霞,魏书堂[9](2021)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疗效、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恩替卡韦(ETV)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疗效、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HB患者80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临床常规对症治疗方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ETV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PHGF肠溶胶囊,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免疫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BV-DNA载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HBV-DNA载量、ALT、AST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血清透明质酸(HA)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LN、Ⅳ-C、H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头晕、疲劳、消化道不适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GF联合ETV治疗CHB患者肝纤维化效果有一定疗效、能提高患者免疫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周晓元,罗润齐,万蕾,王俊洁,张宿荣,许晓明,叶晓光[10](2021)在《五灵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五灵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期间诊治的CHB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和对照组55例,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分散片(ETV)0.5 mg口服,1次/d,观察2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五灵胶囊1.75 g口服,3次/d,观察24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物化学和病毒学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0、4、12、24周肝功能水平的差异,同时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的复常率、肝纤维化指标、HBV-DNA和HBeAg转阴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肝功能复常的因素,生存分析Kaplan-Meier分析ALT累积复常中位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治疗4、12、24周末,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其中4周末ALT、AST水平下降最为明显;观察组治疗24周末TBIL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PIIINP)显着低于对照(P <0.05);观察组治疗24周末ALT、AST、TBIL复常率分别为90.3%、80.6%、48.3%均高于对照组43.6%、32.7%、10.9%(P <0.05);观察组是ALT、AST、TBIL复常的保护因素[OR(ALT)=12.056,P<0.05;OR(AST)=8.56,P<0.05;OR(TBIL)=2.58,P<0.05];HBV-DNA及HBeAg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81,P> 0.05;χ2=2.23,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LT累积复常中位时间分别为24周和36周(P<0.05)。结论五灵胶囊联合ETV治疗CHB患者,可以实现更快更好的肝功能恢复,为优化现有临床药物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有效的新证据。

二、AST/ALT值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关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ST/ALT值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miR-199a-5p与miR-141-3p的表达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的收集和临床指标的检测
        1.2.2 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 APRI)和FIB-4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4 factors, FIB-4)的计算
        1.2.3 血清miR-199a-5p和miR-141-3p水平的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HB患者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
    2.2 CHB患者和对照组的miR-199a-5p和miR-141-3p水平
    2.3 CHB 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4 CHB 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miR-199a-5p和miR-141-3p水平及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2.5 CHB治疗和非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6 CHB治疗和非治疗患者的miR-199a-5p和miR-141-3p水平及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3 讨论

(2)五种肝硬化无创诊断方法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临床资料收集
    1.6 伦理学审查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2.2 主要中医证型指标比较
    2.3 主要中医证型与无创诊断及相关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 主要中医证型与各无创诊断间的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及似然值比较
        2.4.1 肝郁脾虚证
        2.4.2 肝胆湿热证
        2.4.3 瘀血阻络证
3 讨论

(3)余甘子及其活性成分肝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活性成分
2 对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2.1 余甘子提取物
    2.2 余甘子单体成分
        2.2.1 没食子酸
        2.2.2 鞣花酸
        2.2.3 柯里拉京
3 抗病毒性肝炎作用及机制
4 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及机制
    4.1 余甘子提取物
    4.2 余甘子单体成分
5 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
    5.1 余甘子提取物
    5.2 余甘子单体成分
6 抗肝癌的作用及机制
    6.1 余甘子提取物
    6.2 余甘子单体成分
7 结语与展望

(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蛋白激酶D3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资料
    1.3 肝纤维化病理分期
    1.4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KD3的表达水平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肝纤维化程度CHB患者的PKD3表达水平比较
    2.2 PKD3与其他模型的关系
    2.3 PKD3与其他模型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比较
3 讨论

(6)血清M2BPGi、MFAP4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主要试剂与仪器
    1.6 样本收集
    1.7 ELISA法检测血清M2BPGi、MFAP4水平
    1.8 HBV DNA水平检测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M2BPGi、MFAP4水平比较
    2.2 不同病情程度CHB患者血清M2BPGi、MFAP4、ALT、AST、HBV DNA、LSM、Alb水平比较
    2.3 CHB患者血清M2BPGi、MFAP4水平与ALT、AST、HBV DNA、LSM、Alb关系
    2.4 CHB患者血清M2BPGi水平与MFAP4的相关性
    2.5 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7)安络化纤丸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排除标准
        1.1.5 结局指标
    1.2 文献检索
    1.3 文献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HA
        2.3.2 LN
        2.3.3 PC-III
        2.3.4 IV-C
        2.3.5 AST
        2.3.6 ALT
        2.3.7 TBIL
        2.3.8 HBV-DNA转阴率
        2.3.9 HBeAg转阴率
    2.4 不良反应
    2.5 发表偏倚
3 讨论

(8)FibroScan对低水平ALT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和方法
        1.2.1 APRI计算
        1.2.2 FibroScan检查
        1.2.3 ARFI检查
        1.2.4 肝穿刺病理学活检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FibroScan、ARFI和APRI测量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
    2.2 FibroScan、ARFI和APRI在不同分期肝纤维化中的诊断效能
    2.3 FibroScan、ARFI和APRI在不同分期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9)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疗效、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BV-DNA载量和肝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
    2.4 两组疗效比较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 论

(10)五灵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和疗程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Be Ag阳性CHB两组ALT水平比较
    2.2 HBe Ag阴性CHB两组ALT水平比较
    2.3 HBe Ag阳性CHB两组AST水平比较
    2.4 HBe Ag阴性CHB两组AST水平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TBIL水平比较
    2.6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
    2.7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和HBe Ag转阴的情况
    2.8 两组治疗后血清肝功能指标复常率的比较
    2.9 两组治疗前后ALT累积异常率的比较
3 讨论

四、AST/ALT值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关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miR-199a-5p与miR-141-3p的表达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J]. 杨蓉,王颖娴,荀春华,郭富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01)
  • [2]五种肝硬化无创诊断方法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分析[J]. 于中杰,赵文霞,冯蕾心,王晗笑,刘建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
  • [3]余甘子及其活性成分肝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尹可欢,罗晓敏,丁翼,阙涵韵,谭睿,李大鹏,龚普阳,顾健. 中草药, 2022
  • [4]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效果观察[J]. 尚华,张国顺,吴贵恺,吴迪杨,王柳青,魏红山. 中国综合临床, 2022(01)
  • [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蛋白激酶D3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 王利公,赵珊,陶慧,纪瑞静.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1(06)
  • [6]血清M2BPGi、MFAP4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J]. 秦旭,侯志云,张松,马丽,朝浩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12)
  • [7]安络化纤丸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疗效的Meta分析[J]. 楼妍,袁军,付彤飞,许继莹.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4)
  • [8]FibroScan对低水平ALT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J]. 朱敏嘉,辛琳琳,端木文雯,朱捷,杨璐璇,张迎春.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01)
  • [9]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疗效、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 谭莉霞,魏书堂. 医药论坛杂志, 2021(22)
  • [10]五灵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J]. 周晓元,罗润齐,万蕾,王俊洁,张宿荣,许晓明,叶晓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

标签:;  ;  ;  ;  ;  

慢性乙型肝炎AST/ALT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