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西南部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变化及研究

苏州市西南部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变化及研究

一、苏州市西南部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变化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彩荷[1](2021)在《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草地亚类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草地资源大国,草地资源丰富多样,草地面积分布位于世界前列。草地生态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不仅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增长与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草地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市场拓展力度不断加强,进而导致出现了草地生产力衰退,生长质量严重退化的现象,逐渐影响和制约着草地资源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界定草地类型对草地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草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实现草畜平衡,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ODIS)数据,采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s,CSCS),对中国草地亚类进行定量划分,并分析草地亚类在中国区域内空间分布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草原开发利用、培育保护和经营管理,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首先提出草地亚类的划分原则。在类的基础上,基于土地特征分别对山地和平地区域草地亚类进行划分。地形较复杂的山地区域,采用地貌指标;地势较平坦的平地区域选择土壤指标。(2)按照地貌分类标准,将山地亚类划分为20种。以小起伏山地为主,面积为2.54×106km2,占总面积的46.53%;丘陵和中起伏山地面积分别为1.37×106 km2和1.35×106 km2,分别占25.14%和24.81%;大起伏和极大起伏山地分布面积较少,总共占3.52%。(3)依照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选用MODIS数据和DEM数据,将中国平地区域土壤类型共划分为37种,总体分类精度为63.98%,kappa系数为0.62。其中,棕钙土分布最多,面积为6.07×105 km2,占总面积的15.20%;水稻土面积居第二位,为3.97×105 km2,占9.92%;潮土分布面积为3.94×105 km2,面积位于第三位,占9.86%;分布面积较小的类型主要有黑毡土、黑垆土、红粘土和灰褐土,面积分别为4.19×103 km2、1.62×103 km2、9.54×102 km2和5.74×102km2。(4)原则上,每种草地类型可划分为20种山地草地亚类和37种平地草地亚类,由于空间水热条件的差异,在特定环境下某些亚类并不存在。如寒冷极干寒带荒漠、高山荒漠类(?A1)在低海拔丘陵以下不存在山地草地亚类;亚热极干亚热带荒漠类(ⅥA6)不存在平地草地亚类。(5)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F36)的草地亚类分布面积最广泛,面积为1.11×106km2,占12.14%;其次是暖温极干暖温带荒漠类(ⅣA4)的草地亚类,面积8.47×105km2,占9.27%;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ⅢB10)的草地亚类面积居第三位,为6.07×105km2,占6.64%;亚热极干亚热带荒漠类(ⅥA6)的草地亚类分布面积最小,为7.47×10-2km2。(6)草地亚类命名原则采取“草地类名+山地亚类名”、“草地类名+土壤类型名”。将山地命名为“M”,平地为“F”,山地亚类划分结果用数字编码为“31···74、75”,则山地草地亚类的命名方式如“ⅡD23-M-31,寒温微润山地草甸草原类低海拔丘陵亚类”;平地土壤类型的分类结果为“白浆土、草毡土···水稻土”,则平地草地亚类的命名方式如“ⅢC17-F-风沙土,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风沙土亚类”。

杨畅[2](2021)在《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以通山县为例》文中认为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和过程,深刻影响着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长期安全性,具体表现为生态用地减少、景观破碎化加重、生境质量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降低等问题日渐显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通过识别景观中安全格局的关键组分,达到调控和改善重要生态过程的目的,对于优化国土空间自然资源配置、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鄂东南低山丘陵区、在区域生态安全管控中起关键作用的县域——通山县为例,分析了 2000-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InVEST模型探究生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并揭示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将生境质量和景观连通性共同作为生态源地的识别依据,根据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通过重力模型区分廊道重要性程度,构建通山县2018年现状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符合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和发展需求的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通山县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以耕地和林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的趋势为主要特点。草地和水域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未利用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从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200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整体高于2010-2018年,其中建设用地变动最为剧烈,面积增加了近2倍。从土地利用转移情况来看,2000-2010年、2010-2018年分别有108.70km2和190.22km2的土地发生了转移。总体转移情况以耕地转化为林地和建设用地、林地转化为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草地转化为林地为主要特点。从景观格局指数来看,通山县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境内优势景观——林地连接性良好,景观的丰富度较高,均衡性较强(2)通山县生境退化度水平较低,呈轻微加重趋势;生境质量水平整体较高,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生境质量指数均值分别为0.781、0.777和0.776,呈现微弱恶化趋势。生境退化程度以微弱和轻度为主,严重退化地区主要分布在通山县西部、南部和东南部的耕地和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生境质量等级以优等和良好为主,两者面积占比80%以上。2000-2018年,生境质量等级降低区主要为新增的建设用地,以及林地向耕地和草地转化的区域。生境质量等级升高区主要为耕地向林地和水域转化的区域。可见,通山县生境质量恶化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扩张和人类活动加剧。全局Moran’s I分析结果表明,通山县生境质量呈显着的空间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热点分析结果表明生境质量热点区位于林地集中连片的地区,且海拔较高,冷点区位于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布的地区,不显着的地区主要是水域和草地。(3)本文确定生态源地15个,面积一共738.63 km2,占通山县土地总面积的30.51%,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的低山丘陵地带。生态安全分区结果显示,高水平生态缓冲区、中水平生态缓冲区和低水平生态缓冲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80%、23.15%和22.52%。本研究共识别潜在生态廊道34条,总长236.89 km,主要景观类型为林地,其整体布局与通山县县域形状保持一致,构成“倒立的扇形”;确定重要廊道18条,为连接大型生境斑块、距离较短的低阻力通道;识别暂歇点27个,战略点10个,断裂点34个。生态网络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生态安全网络较复杂,各生态源地均具备一定的连接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通山县“—屏—带两区五廊”的生态空间优化布局方案和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对策建议。

张妤[3](2021)在《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城市雨洪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城市各类开放空间的水适应性机制与优化可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对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雨洪韧性、促进其水文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的水文结构特征为研究对象,依据公园、广场及场地、街区、其他共享空间(街道共享空间、绿道等)四种类型,综合运用格局指数方法、空间统计学方法、地形位指数方法对其三维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进行定量描述与分析;通过获取不同地形梯度典型空间下垫面植被截留与地表渗透性参数,模拟研究区城市地表径流过程,进而运用雨水径流调节服务供需测算途径对开放空间水适应性进行评估分析,揭示研究区开放空间水适应能力与主控因子,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为城市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建设提供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开放空间格局分布受城市空间结构、空间类型与属性、地形地貌影响明显,公园、其他共享空间为其主要景观类型。植被覆盖率及各类型空间分布尚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依托自然山体与植物群落,开放空间的植被覆盖率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开放空间地形变化较大,公园和其他共享空间主要分布在中坡和陡坡,广场和街区主要分布于平地与缓坡。地形位指数最大值出现于公园,其他共享空间在低地形位上的分布优势最明显。开放空间的分布不均、北部自然植被的天然不足、地形的丰富多变增加了研究区开放空间雨水径流的流量、流速控制难度。(2)75%开放空间的土壤容重超过1.3g/cm3,土壤倾向于粘质土,空隙偏少,且土壤水分含量与持水量普遍偏低。四种开放空间土壤的稳渗率依次为公园>广场及各类场地>街区>其他共享空间,且均呈现出初始渗透率>平均渗透率>稳定渗透率的规律。公园、其他共享空间在不同地形位指数下的初始渗透率、平均渗透率还有稳定渗透率以及不同坡位下的初始渗透率都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除地形以外,土壤容重、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也是影响开放空间土壤入渗性的主要因素,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入渗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土壤入渗速率呈现正相关性。(3)不同降雨强度下开放空间径流调节服务的空间格局较为相似,变化集中于一些较小斑块。由城市东南部丘陵地带向西、北部推移,地势趋于平坦,开放空间密度下降,服务响应随之下降,水适应性逐步降低。在暴雨情境下,城市中部纵向廊道上的开放空间服务等级多有下降。城市公园与其他共享空间的径流调节服务响应均呈现由东向西逐渐下降趋势,城市广场及各类场地则呈现出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街区的服务响应预算总量普遍偏低,雨水适应性较差。开放空间水适应性整体表现为东部好于西部,内陆好于沿海,城市公园与其他共享空间响应好于广场和各类街区。开放空间分布、地形、植被覆盖、排水设施是影响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的主要因素。(4)针对上述研究结果,从空间分布、土壤入渗特性、径流调节服务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与管控策略。空间分布方面建议完善景观格局,均衡植被覆盖,顺应地形因子。结合土壤入渗生境特征建议构建主导促渗型、主导截留型两种适水型植被群落模式,并依据土壤地形位指数的入渗分区进行植被群落模式选择。综合径流调节服务评价,建议四种空间单元实施分类优化。水适应性较好区域,加强构筑山林空间水生态保护红线;水适应性适中区域,加强构建合理的水资源生态网络,水适应性较弱区域,弥补服务供给缺口,加强形成水生态补偿机制;水适应性差异较大区域,改善空间服务均衡与连通性,同时加强城市土壤改良、排水管网升级和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构建。

房阿曼[4](2020)在《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东部草原区既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电基地的分布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草场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经过长期累积和空间外扩,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论文以内蒙古东部草原矿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实验检测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大型矿区植被演变、土地覆被变化及场地地表生态质量变化的累积效应进行时空尺度的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矿区发展与草原生态系统演变的关系、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关键生态要素累积响应等方面总结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煤矿全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发展初期、加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和发展衰退期,各时期通过不同扰动方式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空间演变。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具有时间累积性、空间扩展性、累积源叠加或协同、隐性与显性、间接效应、阈值敏感性和生态功能可恢复性差的特征。(2)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及趋势线法分析1981-2015年内蒙古东部25个大型矿区植被演变生态效应。近35年,对比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植被覆盖度增长趋势,通辽市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兴安盟、赤峰市次之,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差。比较25矿开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6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减少的趋势,4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增长的趋势。除胜利一号矿外,45.83%矿区植被生长受降水量影响较为明显,25%矿区人类活动促进了植被生长,8.34%矿区人类活动导致植被呈现退化趋势,20.83%矿区植被生长与降水量、人类活动无明显相关性。(3)划定宝日希勒露天矿(开采近20年)、伊敏露天矿(开采近36年)、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近45年)生态敏感区,结合生态储存状态、过程、格局等指标综合评价三个大型露天矿区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1)宝矿、敏矿、胜利矿矿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幅度分别为-4212.19元/a、1915.68元/a、-2491.49元/a。(2)生态储存状态指标显示,宝矿、敏矿、胜利矿的矿区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以83.68元/hm2·a、75.38元/hm2·a、48.01元/hm2·a的速度发生退化;三个矿生态储存转化率均为负值,生态系统呈现高服务功能向低服务功能转换的过程,生态储存过程均呈现消极转化趋势;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能力值分别为-410元/hm2·a、-310元/hm2·a、-240元/hm2·a,其中胜利矿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态储存能力;三个矿的生态储存格局值较为接近;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条件值分别为0.37%、0.69%、0.62%。(3)生态储存效应综合指数显示,伊敏矿综合指数相对较高为4.37,宝矿次之、胜利矿相对较低为1.65,表明土地利用对区域生态储存影响伊敏矿最小,胜利矿最大。(4)根据宝矿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矿区场地生态质量空间变化及土壤质量状况,评估矿区地表生态累积效应,划定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第一,投产阶段生态状况趋于良好,达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恶化,丰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好转,稳产阶段生态状况轻微恶化。第二,矿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Cr、Cd、Pb、Zn、Cu、As、Ni含量低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但Cr、Cd、Zn、Cu、As、Ni超过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土壤中Cr、Zn累积明显;土壤重金属危害整体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Cd是重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元素。第三,矿区场地及土壤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矿区东南部0-2 km缓冲区范围受采矿活动影响较为明显,2-5 km缓冲区可能受采矿活动影响。第四,针对宝矿生态状况,提出“动态修复”及分区域、分阶段的重点治理及种植土壤修复植物如紫花苜蓿、披碱草、落叶松、胡枝子等生态响应策略。该论文有图63幅,表55个,参考文献235篇。

孟令冉[5](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认为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羊金凤[6](2020)在《吉安市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问题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同时乡村衰退的“五化”问题日益凸显,因而协调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成为现阶段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研究立题,以相关理论作为支撑,结合吉安市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现实状况,对吉安市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态进行探究。首先对村镇建设和资源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村镇建设资源环境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选取12项关键指标,构建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数法模型计算出村镇建设压力状态指数得分和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指数得分,并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最后,以乡镇为评价单元,基于压力状态和承载状态的空间关系划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类型。结果表明:(1)吉安市村镇建设压力状态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间高,东北部高于西南部的空间分布特征。(2)村镇建设压力状态水平中等级和较低等级所占比重大。全市17.3%的乡镇压力状态处于低级水平,24.4%的乡镇处于较低级水平,40.8%的乡镇处于中级水平,11.2%的乡镇处于较高级水平,6.1%的乡镇处于高级水平。(3)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整体呈现中间低,四周高,且南部高于北部的空间特征。(4)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水平方面,中等级和较低等级所占比重大。全市10.7%的乡镇的承载能力状态处于低级水平,47.8%的乡镇处于较低级水平,29.5%的乡镇处于中级水平,8.4%的乡镇处于较高级水平,2.8%的乡镇处于高级水平。(5)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类型区空间分布,高压力低承载状态主要位于吉泰盆地的西北部和北部赣抚平原,低压力高承载状态区主要在市域西南。通过对吉安市村镇建设压力状态与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分析研究,为研究区村镇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及空间秩序的协调以及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有益思路。

于明鹏[7](2020)在《海伦市耕作区侵蚀沟空间格局与防治区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侵蚀沟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具体表现形式,侵蚀沟的形成/发育会切割耕作区地表,引发耕地破碎化现象,对区域耕地利用效率与规模化经营造成严重影响。黑龙江省海伦市位于东北黑土区,深受侵蚀作用的影响。然而目前对海伦市侵蚀沟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现象与理论基础的缺乏严重地限制了该地区侵蚀沟防治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本文选择海伦市为研究区探究耕作区侵蚀沟空间格局与防治等问题,在土地利用类型、利用状况、土地质量以及土地面临的侵蚀危害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以遥感为主要手段,以资源卫星、高分卫星等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网格和乡镇为评价单元,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揭示研究区侵蚀沟数量、面积、密度分布特征、裂度分布特征及侵蚀沟治理紧迫程度等问题。同时对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海伦市侵蚀沟分布与地形、植被、土壤、降雨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不同等级影响因素下侵蚀沟密度的分布状况,丰富了海伦市侵蚀沟空间分布研究,为海伦市后续侵蚀沟治理提供决策支撑。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侵蚀沟的数量与空间分布研究成果。2017年研究区侵蚀沟数量为4223条,总长度为1030.17km,平均沟长为240m;侵蚀沟面积为19.23km2,平均面积为5000m2。各乡镇差异明显,从沟长来看,海伦侵蚀沟以微/小型沟为主,长度主要分布在0.10~0.50 km之间;从沟面来看,侵蚀沟面积主要分布于0.10 hm2至0.80 hm2间。在空间特征方面,侵蚀沟强度表现自西南向东北部逐级增强的趋势;不同侵蚀强度的侵蚀沟密度呈“大分散小聚集”式空间格局,而侵蚀沟裂度以轻度侵蚀为主并分布于全域。侵蚀沟治理紧迫度以低紧迫治理程度为主,整体呈“金字塔”式空间格局;紧迫与极紧迫治理程度的侵蚀沟分布于漫丘漫岗与主要河流弯道区,同时低紧迫治理程度侵蚀沟占比较多,预示着低紧迫治理程度的侵蚀沟存在继续发育风险。(2)侵蚀沟密度与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得出,海伦市侵蚀沟密度随高程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侵蚀沟密度随坡度增加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在小于等于2°时,侵蚀沟密度达到最大,说明研究区大部分耕地坡度位于2°以下。坡向曲线变化趋势由北向南呈现阶梯性变化趋势,其中由南向西南侵蚀沟密度逐渐增加,由西向西北侵蚀沟密度逐渐减少,说明研究区内侵蚀沟发育情况在不同坡向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当植被覆盖度小于60%时,侵蚀沟密度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大;当植被覆盖度在60~75%时,侵蚀沟密度呈现减少趋势;在高覆盖区侵蚀沟密度达到最大。从降雨侵蚀力来看,侵蚀沟密度随降雨侵蚀力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降雨侵蚀力为2277.51~2332.48MJ·mm/(hm2·h·a)时,侵蚀沟密度达到最大。暗棕壤和熟黑土为海伦市主要土壤类型且侵蚀沟密度在两种土壤类型中达到较大;侵蚀沟密度在黑钙土和暗色草甸土类型中较小,说明此类型土壤抗侵蚀性强。从水域面积看,侵蚀沟密度与水域面积成正比,因此侵蚀沟的产生与研究区水域面积的大小、分布密不可分。(3)侵蚀沟分区成果。考虑影响侵蚀沟的自然地理因素对研究区内侵蚀沟进行分区,并提出治理措施,将研究区内侵蚀沟共分为三个区域。其中Ⅰ区为轻度水蚀防治区,Ⅱ区为中度水蚀治理保护区,Ⅲ区为重度水蚀治理区。其中Ⅲ区侵蚀沟数量、密度、裂度、治理紧迫程度均为最大且耕地数量多,所在区位高程较高,适宜侵蚀沟的形成发育,应采取“一坡三带”的治理模式并且增加地表覆盖。Ⅱ区各项指标属中等水平,改变微地形和改良土壤性质是其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Ⅰ区各项指标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区域内自然水面较多,应以消除坡度和水域对侵蚀沟产生的影响为目标,在河流与耕地接壤边界修护防护提和构建防护林,修筑截流沟、建立缓冲带等措施,降低河流的源头和交汇处对土壤的径流影响。本研究系统阐述了海伦市侵蚀沟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不同影响因素等级上的侵蚀沟密度划分,可为海伦市水土保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后续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文[8](2020)在《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维持大气碳氧平衡、调节城市小气候、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重庆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森林对该区域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为凸显。科学合理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是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范围内,在尽可能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同时,对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重庆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16个景观指数(类型层次8个,景观层次8个)从区域尺度(重庆主城九区及璧山、永川和江津区长江以北区域8570 km2范围)和城市尺度(重庆主城九区2737 km2范围)对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测算潜在生态网络,采用生态廊道综合指数对生态网络进行评价与优化。在城市尺度下的源斑块和重要生态节点中,于2009年和2018年对人为干扰强度较大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分析10年间的木本植物群落的变化趋势;并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分析初始建植物种对群落结构及小环境的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区域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城市森林面积增加了27640.08 ha;城市森林中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大型斑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而巨型斑块比例逐年上升。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指数逐年下降;而蔓延度指数、连接度指数、聚集度指数逐年增加,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城市森林景观类型较少,斑块密度较低,景观斑块聚集性和均匀度较高,但连接度偏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中高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40块,提取潜在生态廊道780条,节点320个,归并删除冗余重复廊道,得到540条优化生态廊道和2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153个,踏脚石71个)。优化后生态网络呈网状结构,可有效改善区域尺度下城市森林景观格局。(2)在城市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研究区城市森林面积减少了1206.69 ha。其中生态片林和河岸防护林逐年减少,游憩林、景观美化林和道路防护林有所增加。此间自然林和半自然林面积减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城市森林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和大型斑块面积逐年减少,微型斑块和巨型斑块面积逐年增加。在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分散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蔓延度、连接度和聚集度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31个,提取潜在生态廊道465条,节点199个,经归并和重力模型提取,得到278条优化生态廊道,1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83个,踏脚石41个)。研究区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得到改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得以优化。(3)2009年和2018年,分别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各设置样地5个样方100个。2009年半自然林植被类型共有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6个群系,物种41科、55属、72种;2018年共记录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5个群系,物种42科、56属、75种,增加了1科1属3种。人工林2009年共记录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24个群系,物种26科38属47种,减少了1科1属1种,乔木变化了5种,灌木变化了7种。10年间半自然林前5种乔木层树种重要值排序几乎没有变化,仅平顶山样地中的刺桐跌落前5种地位,香樟上升为前5种之一;灌木层树种没有发生变化,但部分样地内物种重要值排序发生了变化。半自然林总体上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人工林总体上木本植物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乔木层略有增加。半自然林木本植物乔灌比和常绿落叶比在种类上保持不变,在数量上灌木数量有所增加;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常绿落叶比在此期间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人工林木本植物乔灌比种类没有变化,灌木数量减少。半自然林乔木层胸径等级在2009年和2018年均呈明显的“增长型”,且中间没有断层现象,表明群落总体上更新良好;10年间平均胸径都有所减小,从12.3 cm降到11.6 cm。人工林在10年间乔木层平均胸径从13.85 cm增加到14.91 cm;DBH>l cm的个体各个径级均呈明显的“衰退型”,在8个径级中都有个体分布,表明群落总体上相对稳定,群落呈现出“衰老型”特征。半自然林和人工林平均生物量都有所增加,说明样地内半自然林呈正向演替,而人工林受人为喜好较大,在人为干预下保持着相对稳定。(4)通过2009年在高速公路廊道人工建植群落并持续观测和调查,建植初期,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直接影响道路生态廊道植被的覆盖率实现时间以及群落生物量的积累。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高植被覆盖率形成时间越短,群落积累的生物量则越多,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间接对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固碳释氧能力形成积极影响,有利于道路廊道生态系统在固碳释氧生态功能的发挥。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的结构特征中物种多样性水平密切相关。相同生长季节内,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生境接纳新物种的潜力愈强,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群落盖度也越大,所在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水平也越高。道路生态廊道植被所在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水平与植被的固持水土能力(护坡性能)密切相关: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所在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抗冲蚀能力、蓄水保土能力也越强,区域内的产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则越小,且随着建植时间的延长而趋势越明显。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能够影响建植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发展方向,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越多建植区土壤理化指标越向积极方向发展,如土壤pH值、速效N、P、K及全N、全P和全K等指标均随物种数量的增加而相应提升,且二者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建植条件一致的条件下,提高初始建植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促进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发挥。综上,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面积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在区域尺度上逐年增加,在城市尺度上逐年递减;研究形成的2个尺度的生态网络可为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城市森林中半自然林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演替特征,而人工林表现出受人为喜好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规律;初始建植物种数量直接影响着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质量和发展趋势。

鱼晓惠[9](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白立敏[10](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社会等要素韧性共同构成城市系统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城市系统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快速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滞后,导致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威胁城市生态安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城镇化发展的任务与目标中。城市面临不断涌现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的扰动与冲击,进一步加剧城市风险,威胁城市生态安全。应对城市长期发展累积的内在压力以及外来不确定性风险的冲击,韧性城市理念为城市生态安全发展提出了解决思路,成为城市研究与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长春市为案例城市,从景观生态学视角出发,基于城市生态系统内外部双重支撑作用,即维持景观本底及满足城市韧性发展对生态系统供给需求的能力;尝试构建基于景观本底视角及基于“暴露-适应”视角下生态系统韧性评价模型,通过对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定量化测度,归纳总结其生态韧性演化规律与特征;并利用仿真模型对长春市2030年城市扩展进行多情景模拟及生态韧性评估,提出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建议。论文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主要界定了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概念,梳理了城市生态韧性、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提出了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的意义、技术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部分,由第三章至第六章构成。第三章从认知基础层面定量刻画长春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化状况;第四、五章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构建基于景观本底视角、“风险-连通性-潜力”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模型,并从数理分析、空间格局及关联格局三大方面归纳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演化规律与特征;第六章结合PCP模型与ERS模型综合评估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对其演化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仿真模型预测2030年城市多情景模拟下生态系统韧性状况。第三部分:应用与结论部分,由第七章与第八章构成。第七章基于前述理论与实证分析,总结国内外生态韧性典型案例经验,确立生态韧性优化原则及景观格局视角“斑块-廊道-基底”空间优化途径,从中心城区、市区双视角及多尺度网络构建、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等四个方面提出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论与讨论部分,着重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分析了本文的创新点并对后续研究及不足进行相关展望。研究发现:(1)1985-2015年,长春市建设用地的大幅扩张造成了生态用地不断压缩,加剧了自然生态景观向人文景观的转换频度、速度与空间幅度;中心城区的蔓延式扩张日益威胁城市南部生态屏障,而重点镇区则进一步加速了生态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稳定性。(2)无论是基于景观本底视角,还是“风险-连通性-潜力”视角下的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水平均出现显着下降趋势;并呈“东高西低、南优北劣”地域空间格局,低韧性区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南部山谷平原及市区东部边缘区域,以大黑山脉为主体的生态屏障区、其韧性水平整体较好;生态系统韧性具有“西冷东热”的关联格局特征。(3)长春市综合生态系统韧性水平长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且整体呈下降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呈现稳定的“东高西低”格局,高、低韧性分布格局较为稳定,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而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对生态系统所处相应的适应性循环阶段具有直接影响;多情景模拟显示出东北向及市区交通沿线将成为城市扩张主导方向,城市生态涵养区在建设用地扩张及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影响下,面临众多生态威胁、逐步成为长春市生态脆弱区及敏感区。(4)基于国内外生态韧性典型案例经验,确立了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冗余性、多样性、多尺度网络连接性等原则,从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基底”要素出发,提出了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主要途径;依据生态韧性优化原则与途径、长春市韧性演化状况,从中心城区及市区尺度提出绿地斑块设置、绿色廊道构建、生产生活绿色节能化、生态完整性保护等方面具体优化策略,并注重多尺度生态网络的连接作用,最后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提出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管理措施。(5)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受景观类型分布格局影响呈典型的异质性特征;生态系统是缓解或消除城市风险的重要途径;自然生态空间是生态系统韧性的贡献主体、人类活动强度对其产生负向作用;生态系统韧性与生态系统景观本底质量密切相关;多尺度的景观要素体系是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重要途径。

二、苏州市西南部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变化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市西南部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变化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草地亚类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1.2.1 草地分类研究进展
        1.2.2 地貌分类研究进展
        1.2.3 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中国草地资源概况
    2.2 研究数据与预处理
        2.2.1 DEM数据
        2.2.2 MODIS数据
        2.2.3 土壤矢量数据
        2.2.4 行政区划数据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CSCS类数据库的简介
        2.3.2 草地亚类的划分原则
        2.3.3 山地与平地范围界定
        2.3.4 均值变点分析法
        2.3.5 随机森林分类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第二级——亚类的划分
    3.1 山地亚类划分体系
        3.1.1 山地亚类划分标准
        3.1.2 山地亚类划分结果
    3.2 平地土壤划分体系
        3.2.1 数据集及样本选取
        3.2.2 平地土壤划分流程
        3.2.3 平地土壤划分结果
    3.3 中国草地亚类划分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草地亚类空间特征分析
    4.1 山地和平地草地亚类空间分布特征
    4.2 中国草地亚类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2)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以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境质量研究进展
        1.2.2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源”“汇”景观理论
        1.3.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自然地理状况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2.2.2 DEM数据
        2.2.3 遥感数据
        2.2.4 矢量数据
第3章 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
    3.1 土地利用动态研究方法
        3.1.1 土地利用动态度
        3.1.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1.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
    3.2 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
        3.2.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3.2.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2.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3.2.4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通山县生境质量时空演变
    4.1 生境质量评估原理
    4.2 生境质量退化度时空变化
    4.3 生境质量时空变化
        4.3.1 生境质量结构与分布情况分析
        4.3.2 生境质量等级变动分析
        4.3.3 生境质量空间自相关及分布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山县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5.1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5.1.1 生态源地识别方法
        5.1.2 阻力面构建方法
        5.1.3 生态廊道提取方法
        5.1.4 生态安全网络评价方法
    5.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5.2.1 源地选取
        5.2.2 综合生态阻力面生成
        5.2.3 生态安全分区
        5.2.4 生态廊道识别与优化
        5.2.5 生态关键点识别
    5.3 网络结构评价分析
    5.4 生态空间结构布局优化与对策建议
        5.4.1 生态空间结构布局优化设计
        5.4.2 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核心城区
        1.2.2 开放空间
        1.2.3 水适应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开放空间研究进展
        1.3.2 城市水适应性研究进展
        1.3.3 适应城水问题的城市开放空间相关研究
        1.3.4 大连开放空间水适应性研究现状及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连城市概况
        2.1.1 区域概况
        2.1.2 气候条件
        2.1.3 降水与水资源
        2.1.4 地形地貌与土壤
        2.1.5 植被分布
        2.1.6 水生态与绿地空间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研究区界定
        2.2.2 研究区水文环境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开放空间格局适水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开放空间信息提取
        3.1.2 景观指数分析
        3.1.3 开放空间格局分异特征分析
        3.1.4 开放空间地形梯度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开放空间总体特征
        3.2.2 开放空间斑块特征
        3.2.3 开放空间聚集特征
        3.2.4 基于核密度分析的开放空间分异特征
        3.2.5 基于植被覆盖率的开放空间自相关格局
        3.2.6 地形梯度分布特征
    3.3 讨论
        3.3.1 景观格局与开放空间水适应性
        3.3.2 植被覆盖影响下的开放空间适水性差异
        3.3.3 不同地形梯度下开放空间的适水性响应
    3.4 本章小结
4 开放空间土壤入渗性能
    4.1 实验设计与方法
        4.1.1 样地选择
        4.1.2 取样与入渗检测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物理性质分析
        4.2.2 入渗过程与特征
        4.2.3 因子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物理性质对开放空间土壤入渗性能影响
        4.3.2 不同地形影响下的开放空间入渗性能差异
    4.4 本章小结
5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研究区径流过程模拟
        5.1.2 开放空间水适应能力的评估测算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径流分级与汇水区
        5.2.2 基于径流调节服务特征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评价
    5.3 讨论
        5.3.1 径流调节服务与植被覆盖率
        5.3.2 径流调节服务与城市积水点分布
    5.4 本章小结
6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1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
        6.1.1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目标
        6.1.2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原则
        6.1.3 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框架
    6.2 基于空间格局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2.1 完善景观格局
        6.2.2 均衡植被覆盖
        6.2.3 顺应地形梯度
    6.3 基于土壤入渗与生境特性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3.1 适水型植被群落模式的构建
        6.3.2 基于土壤入渗分区的不同类型植被群落设计
    6.4 基于径流调节服务的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优化策略
        6.4.1 服务适宜区,维护水适应性格局
        6.4.2 服务适中区,构建水资源生态网络
        6.4.3 服务偏弱区,形成水生态补偿机制
        6.4.4 服务差异区,增强空间均衡与连通性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生态累积效应相关研究进展
    1.3 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演变研究评述
    1.4 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热点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蒙东草原矿区整体状况
    2.2 25个矿区开采现状
    2.3 研究方法
    2.4 影像数据
    2.5 实测及其他数据
3 草原矿区煤炭开采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研究
    3.1 矿区发展过程与草原生态演变关系
    3.2 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内容
    3.3 草原矿区生态要素累积效应机理分析
    3.4 草原矿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蒙东25矿植被演变生态效应分析
    4.1 研究方法选择与确定
    4.2 蒙东地区植被覆盖总体变化
    4.3 蒙东25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4.4 气温、降水量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4.5 人类活动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4.6 本章小结
5 大型露天矿宝矿、敏矿、胜利矿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5.1 生态储存与生态累积
    5.2 矿区生态敏感区确定
    5.3 生态储存评价指标体系
    5.4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的状态过程分析
    5.5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响应综合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生态效应定量解析与响应策略:以宝矿为例
    6.1 评价技术框架与方案
    6.2 矿区场地类型与空间格局变化
    6.3 矿区场地土壤质量实验研究
    6.4 矿区地表生态响应趋势
    6.5 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划定
    6.6 矿区生态响应策略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宝日希勒露天矿采样实验方案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吉安市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村镇建设的研究热点
        1.2.2 国内外关于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基础
        1.5.1 相关概念与内涵
        1.5.2 地域分异理论
        1.5.3 乡村地域系统理论
        1.5.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
    2.2 社会经济
3 吉安市村镇建设空间格局
    3.1 人口流动态势
        3.1.1 人口集聚态势
        3.1.2 城镇化水平空间特征
        3.1.3 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3.2 农业生产
        3.2.1 农业经济总量
        3.2.2 种植业生产结构
        3.2.3 主要农产品
    3.3 农业机械化水平
4 吉安市资源环境空间格局
    4.1 .土地资源空间格局
        4.1.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4.1.2 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
    4.2 水资源空间格局
        4.2.1 水资源利用现状
        4.2.2 水资源空间分布
    4.3 生态环境与地质灾害
        4.3.1 生态环境
        4.3.2 地质灾害
5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依据
        5.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1.2 指标选取依据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数据来源
    5.4 数据标准化及权重计算
        5.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5.4.2 权重计算
    5.5 计算模型
6 吉安市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结果分析
    6.1 评价结果
        6.1.1 村镇建设压力状态评价结果
        6.1.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价结果
    6.2 村镇建设压力状态空间特征
        6.2.1 冷热点分析
        6.2.2 趋势分析
    6.3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空间特征
        6.3.1 冷热点分析
        6.3.2 趋势分析
    6.4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类型
    6.5 发展对策
        6.5.1 高压力低承载类型区的发展对策
        6.5.2 高压力高承载类型区的发展对策
        6.5.3 低压力高承载类型区的发展对策
        6.5.4 低压力低承载类型区的发展对策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海伦市耕作区侵蚀沟空间格局与防治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侵蚀沟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
        1.3.2 侵蚀沟提取与监测相关研究
        1.3.3 侵蚀沟影响因素与防治模式研究
        1.3.4 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重难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重点及难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相结合的方法
        1.5.3 空间分析法
        1.5.4 数学研究法
    1.6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耕作区
        2.1.2 土壤侵蚀
        2.1.3 水土流失
        2.1.4 侵蚀沟
    2.2 理论基础
        2.2.1 水土保持理论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2.3 生态修复理论
        2.2.4 系统科学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4 海伦市耕作区侵蚀沟空间格局
    4.1 侵蚀沟数量与结构特征
        4.1.1 侵蚀沟数量特征
        4.1.2 侵蚀沟结构特征
    4.2 侵蚀沟空间分布
        4.2.1 侵蚀沟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4.2.2 侵蚀沟裂度空间分布特征
    4.3 侵蚀沟治理紧迫程度分析
        4.3.1 模型构建及确定权重
        4.3.2 网格单元评价结果分析
        4.3.3 乡镇单元评价结果分析
5 海伦市侵蚀沟影响因素分析
    5.1 地理因素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
        5.1.1 侵蚀沟高程分异
        5.1.2 侵蚀沟坡向分异
        5.1.3 侵蚀沟坡度分异
        5.1.4 侵蚀沟坡长分异
    5.2 自然因素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
        5.2.1 植被覆盖度对侵蚀沟的发育影响
        5.2.2 降雨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
        5.2.3 土壤因素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
        5.2.4 河流分布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
6 侵蚀沟区域划分与防治模式
    6.1 治理目标与原则
    6.2 侵蚀沟区域划分
        6.2.1 分区模型构建
        6.2.2 侵蚀沟分类区域划分
    6.3 防治模式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城市森林研究现状
        1.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1.1.2 城市森林的发展
        1.1.3 城市森林类型及影响因子
    1.2 生态网络研究现状
        1.2.1 生态网络组成
        1.2.2 生态网络基础理论
        1.2.3 国内外生态网络应用实践研究
        1.2.4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网络
        1.2.5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评价方法研究
    1.3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与近自然建植研究现状
        1.3.1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1.3.2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与人为干扰的研究
        1.3.3 城市森林近自然群落建植研究
        1.3.4 重庆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研究与实践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基于区域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区域尺度上重庆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区域尺度的重庆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优化
        3.3.1 研究内容
        3.3.2 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2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4.2.1 研究内容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研究
        4.3.1 研究内容
        4.3.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样地选择
        5.1.3 调查群落类型
        5.1.4 样带和样方调查
        5.1.5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分布与群落类型变化
        5.2.2 木本植物群落组成变化
        5.2.3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5.2.4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5.3 讨论
        5.3.1 群落树种的选择
        5.3.2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变化
        5.3.3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变化
        5.3.4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5.4 小结
第6章 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模式及其动态变化—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
    6.1 研究内容和方法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研究内容
        6.1.3 试验设计
        6.1.4 指标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群落指标分析
        6.2.2 固持水土能力分析
        6.2.3 边坡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的影响
        6.3.2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固持水土能力的影响
        6.3.3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9)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2.1.1 系统论基础
        2.1.2 生态学基础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1 基本概念解析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3.4.3 论文研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7.2 论文创新点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10)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传统数理统计
        二、土地利用及景观指数分析
        三、空间分析模型
        四、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CA-Markov模型)
        五、数理模型构建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一、城市安全与城市生态安全
        二、韧性与城市韧性
        三、生态系统脆弱性与生态系统韧性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人地关系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四、景观生态学尺度理论
        五、景观生态学斑块动态理论
        六、适应性循环理论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多情景模拟
        二、城市生态安全与城市生态韧性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章 长春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化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区位概况
        二、自然概况
        三、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长春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
        一、长春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特征
        二、长春市土地利用的转移状况
        三、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
    第三节 长春市建设用地及生态用地变化
        一、长春市建设用地变化
        二、长春市生态用地变化
    第四节 长春市景观格局过程
        一、景观类型水平
        二、区域景观水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景观本底的生态系统韧性
    第一节 基于景观本底的城市生态韧性模型构建方法
        一、模型构建思路与方法
        二、相关测度方法
    第二节 城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一、生境质量数理特征
        二、生境质量空间格局
        三、生境质量空间关联格局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时空演化特征
        一、多样性时空演化
        二、多样性空间关联格局
    第四节 长春市典型变化区样带分析
        一、城市扩张样带
        二、山脉样带
        三、水域样带
        四、交通样带
    第五节 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水平与空间分析
        一、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水平
        二、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
        三、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空间关联格局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尺度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风险-连通性-潜力”的生态系统韧性
    第一节 “风险-连通性-潜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构建思路
        二、模型构建相关方法
        三、生态系统韧性模型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风险时空演变特征
        一、生态系统风险数理特征
        二、生态系统风险空间特征
        三、生态系统风险关联特征
    第三节 生态系统连通性
        一、生态系统连通性数理特征
        二、生态系统连通性空间分布格局
        三、生态系统连通性空间关联格局
    第四节 生态系统潜力
        一、生态系统潜力数理特征
        二、生态系统潜力空间格局特征
        三、生态系统潜力空间关联格局特征
    第五节 “风险-连通性-潜力”框架下的生态系统韧性
        一、生态系统韧性水平
        二、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
        三、生态系统韧性空间关联特征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尺度效应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综合评估及多情景模拟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综合评估
        一、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水平
        二、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空间格局
        三、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空间关联特征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适应性阶段分析
        五、生态系统韧性-夜间灯光耦合度分析
    第二节 生态系统韧性格局多情景模拟
        一、多情景模拟设定
        二、多情景模拟土地利用分析
        三、多情景模拟生态系统韧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
    第一节 生态韧性的经验
        一、国外生态韧性案例
        二、国内生态韧性案例
        三、国内外生态韧性优化策略总结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格局优化原则与途径
    第二节 长春市景观格局与城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
        一、中心城区生态韧性优化
        二、市区生态韧性空间优化
        三、整体生态韧性优化-多尺度生态网络格局构建
        四、国土空间规划助推生态系统韧性优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特色与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苏州市西南部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变化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草地亚类分类研究[D]. 张彩荷.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以通山县为例[D]. 杨畅.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水适应性与优化策略研究[D]. 张妤.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D]. 房阿曼.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吉安市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格局研究[D]. 羊金凤.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海伦市耕作区侵蚀沟空间格局与防治区划研究[D]. 于明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8]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D]. 方文. 西南大学, 2020
  • [9]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D]. 白立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苏州市西南部低山丘陵植被覆盖变化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