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例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及分析

1260例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及分析

一、1260例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结果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费冬梅,欧阳鲁平,黄红倩,苏景玉,刘天盛,覃旺尚,邱庆民,孙惟佳[1](2019)在《83例单纯单脐动脉胎儿的遗传学因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array,SNP-array)在胎儿单脐动脉的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3例妊娠中晚期单脐动脉,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羊水或脐带血标本的临床资料,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采Illumina Human Cyto 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s,CNVs)检测,结合查询国际病理性CNVs数据库(ClinGen、ClinVar、DECIPHER、OMIM)、正常人基因组变异数据库(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DGV)以及PubMed文献数据库等对检出的CNVs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 83例羊水、脐带血胎儿单脐动脉的胎儿样本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3例,检出率3.61%(3/83),SNP-array检出9例异常,检出率10.84%(9/83)。染色体异常中,3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异常主要为:1例染色体缺失,1例染色体易位,1例染色体嵌合。染色体正常,芯片异常的病例5例为临床意义不明。结论对超声检出胎儿单脐动脉的胎儿样本,行SNP-array检测有助于发现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检出的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且SNP-array有利于提高对胎儿单脐动脉的遗传学病因的诊断。

邓理南[2](2019)在《17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中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与未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治疗情况,研究两组不同分型和预后分层之间的生存情况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5年在同济医院确诊的170例MDS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随访结束时是否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分为转白组与非转白组,对两组患者初诊时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采用FAB、WHO2008及WHO2016诊断分型和IPSS、WPSS及IPSS-R预后积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分型和预后分组,比较两组之间不同分型、预后亚组之间构成和生存情况,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1、两组患者发病性别构成、年龄分段和地区分布相似(p>0.05),均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转白组2.2:1,非转白组1.3:1),高发年龄段为50~60岁(中位发病年龄,转白组52岁,非转白组55岁),均以来源于武汉市地区病人最多(转白组占17%,非转白组占24%)。2、转白组单核细胞数(0.94±1.39 VS 0.45±0.83)、平均血小板体积(27.65±34.45 VS 13.78±15.49)、原始细胞比例(10.46±12.02%VS 6.33±6.02%)、髂骨多系病态造血(>1系)比例(51.7%VS 23.4%)和粒系病态造血比例(57.1%VS 34.6%)明显大于非转白组(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单核细胞数、病态造血系数、粒系是否病态造血、原始细胞比例为转白高危因素(P<0.05)。3、转白组WPSS预后分组高危组比例明显大于非转白组(62%VS 37.3%),FAB、WHO2008及WHO2016分型和IPSS、IPSS-R预后分层亚组构成无明显差异。4、170例中70例患者(41.2%)仅接受对症治疗(转白组5例),规范治疗者占20.0%,在非转白组中初诊去甲基化联合预激方案治疗总体反应率高于单一去甲基化方案(P<0.05)。5、转白组总生存期明显小于非转白组(17月95%CI 11.7~22.3 VS 51月95%CI 45.47~58.49,P<0.05)。转白组不同分型、预后分层亚组之间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P>0.05)。非转白组不同分型之间总生存期之间差异明显(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发生转白(OR=2.92)及高原始细胞比例(OR=1.01)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相对非转白组,转白组MDS患者初诊单核细胞数、血小板体积、骨髓多系病态造血比例、粒系病态造血比例和原始细胞比例大于非转白组,单因素分析发现单核细胞数、病态造血系数、粒系是否病态造血、原始细胞比例为转白高危因素;对于MDS患者转白风险的评估WPSS可能优于IPSS和IPSS-R;转白组总生存期明显低于非转白组,非转白组不同诊断分型亚组之间总生存期不同,单、多因素分析均提示转白及高原始细胞比例为预后较差的影响因素。

尹春琼,白志瑶,包艳[3](2018)在《家族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文中认为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6年9月26日收治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b男性患者,该患者经血液细胞分析、血涂片、骨髓涂片、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查以及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确诊。患者母亲于2017年4月23日因消化道出血收入消化内科,4月26日被确诊为AML-M2a。分析家族性白血病(FL)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我国FL以父(母)子(女)关系及亲兄弟姐妹关系最为常见,且以AML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为主。早期发现FL对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故对FL的高危人群随访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张彤彤[4](2018)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新分子遗传学标志的发现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MDS新预后分层体系(IPSS-Rm)的建立及验证目的:回顾性分析于本中心初诊的2215例MDS患者,应用最新WHO(2016)分型重新定义患者亚型,系统分析其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揭示分子生物学对MDS患者预后影响。方法:1.完善于本中心诊断的MDS患者基本信息的采集,系统分析所有患者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征,并采用最新WHO(2016)标准对其进行再分型,比较与WHO(2008)标准的异同。2.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169例MDS患者初诊骨髓样品,探索本中心MDS患者基因突变特征并评估其对预后的影响。经统计学分析,建立基因突变与IPSS-R相结合的预后模型体系。结果:1.2215例MDS患者中,男性1304例,女性911例,男/女比例为1.43:1,中位年龄55岁(6-93岁)。外周血细胞三系不定程度减少或增加。正常核型患者1237例,占55.8%(1237/2215),异常核型941例,占42.5%(941/2215),其中复杂核型271例,占所有MDS患者的12.2%(271/2215)。IPSS-R分层:极低危组32例(1.9%)、低危组405例(24.3%)、中危组596例(35.7%),高危组385例(23.1%)、极高危组252例(15.1%)。细胞遗传学:2215例MDS患者中941例含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畸变类型主要以不平衡异常为主,三体或单体最为常见。最常见的克隆性异常是+8,占染色体异常患者的31.6%(297/941);其次为del(5q)、-7/del(7q)、del(20q)等。2.经WHO(2016)再分型后,大部分患者仅命名方式的改变,小部分患者发生疾病分型的转变。MDS-RS-SLD 99例、MDS-RS-MLD 52例、MDS-SLD 253例、MDS-MLD 620例、MDS-EB-1 421例、MDS-EB-2 458例、5q-28例、MDS-U 284例。3.169例患者中有130例(76.9%)患者检测到至少存在一种以上的突变,每例患者的中位基因突变个数为1个(0-6个)。突变频率依次为:U2AF1(25.4%)、ASXL1(15.4%)、TP53(10.1%)、RUNX1(10.1%)、DNMT3A(9.5%)、BCOR/BCORL1(7.7%)、TET2(7.7%)、KRAS/NRAS(7.7%)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我们确定了三个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基因突变(TP53、KRAS/NRAS、GATA2),结合年龄、IPSS-R评分,建立了新的模型公式:TP53×1+KRAS/NRAS×1+GATA2×2+age×0.04+IPSS-R×0.2,其C-index要优于单纯的IPSS-R(0.73 vs.0.68)。结论:1.我中心MDS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生物学特性,与西方国家相比,发病年龄更为年轻,最常见染色体核型异常为+8,较低的5q-检出率及较高的20q-检出率等细胞遗传学特点异于西方报道。2.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将基因突变数据与IPSS-R评分系统相结合建立新的预后模型可能会增强预测MDS患者预后的能力。二、单体核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目的:探讨单体核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onosomal karyotyp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K+MD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中心诊断的MDS患者的细胞遗传学数据,筛选单体核型患者,以非单体核型患者作为对照组,阐述MK+MD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结果:8.1%(168/2080)的MDS患者具有单体核型,且5号和7号常染色体单体是最为常见的。与MK-患者(n=491)相比,MK+MDS患者(n=59)年龄较大(P=0.001),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高(P<0.001),预后明显较差(P<0.001,中位生存期6个月和33个月)。在109例相对较差核型组(IPSS-R poor and very poor)中,MK+(n=56)和MK-(n=53)组的总体生存亦差异明显(P=0.0025,中位生存期6个月15个月)。另外,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5号和7号常染色体单体对MDS患者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HR=2.709,P<0.001)。结论:8.1%的MDS患者具有单体核型,MK的发生与细胞遗传学异常数量成正相关。5号和7号染色体单体累及频率最高,是MDS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三、伴有der(1;7)(q10;p10)异常的MD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于本中心诊断的伴有der(1;7)(q10;p10)异常的MDS患者的临床和预后特征,通过基因芯片及高通量测序技术进一步揭示其分子生物学异常,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1.从本中心染色体数据库中筛查伴der(1;7)(q10;p10)异常患者纳入研究,以50例MDS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预后特征。2.采用包含390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技术对22例伴der(1;7)(q10;p10)异常MDS患者和32例-7/del(7q)MDS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揭示分子异常特征。3.通过蛋白模型预测RUNX1突变体对蛋白功能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观察Hela瞬转细胞株中野生型RUNX1及其各突变体在细胞中的亚定位。4.随机选取7例伴der(1;7)(q10;p10)异常MDS患者的RNA样本送检基因表达谱芯片,寻找高频RUNX1突变可能的协同致病基因。结果:1.伴der(1;7)(q10;p10)异常髓系肿瘤以男性患者居多(84.3%,59/70)。中位年龄56岁(16-82岁)。其中,MDS患者50(71.4%)例,AML患者15(21.4%)例,MM患者3(4.3%)例,CML患者1例及HES患者1例。Der(1;7)(q10;p10)在MDS中的发生率为2.6%(50/1934)。与-7/del(7q)相比,der(1;7)(q10;p10)MDS患者具有较低原始细胞比例及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IPSS-R分层后,der(1;7)(q10;p10)患者相对低危组多见(46%vs.6.9%,P<0.001),其整体预后也要优于-7/del(7q),(P=0.0182,2年OS 50%vs.15%)。此外,超过一半(60%)的患者仅具有der(1;7)(q10;p10)的异常,伴随的附加染色体异常数量有限,以+8、20q-常见。2.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2例der(1;7)(q10;p10)患者骨髓样品进行了检测,同时以32例-7/del(7q)患者作为对照。54例测序患者中,53例(98%)检测出不同突变,其中9例(16.7%)含1个突变,14例(25.9%)含2个突变,11例(20.4%)含3个突变,19例(35.2%)包含至少4个突变。Der(1;7)(q10;p10)患者中最频繁的突变基因为RUNX1(9/22,40.9%)、ASXL1(5/22,22.9%)、EZH2(4/22,18.2%)和DNMT3A(4/22,18.2%);而在-7/del(7q)患者中TP53(9/32,28.1%)、ASXL1(9/32,28.1%)、SETBP1(7/32,21.9%)、和TET2(6/32,18.8%)则为最常见突变。值得一提的是,RUNX1在der(1;7)(q10;p10)的突变频率要显着高于-7/del(7q)(40.9%vs.12.5%,P=0.016)。3.通过蛋白质结构预测,发现RUNX1相应的突变导致了其DNA结合功能以及反式激活功能的丧失。目的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RUNX1蛋白野生型定位于细胞核;N136K的蛋白亚细胞定位和野生型一样,定位于细胞核,S141X、R201X和R204X的目的蛋白胞浆内质网与胞核内均有高表达。4.Der(1;7)(q10;p10)与-7/del(7q)基因表达谱差异显着,其中在1号染色体长臂上有151个异常表达基因,既往报道这些基因的大多数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NUF2基因的过表达可导致纺锤体的缺陷、染色体偏离及纺锤体装配检验点的激活,从而抑制染色体的分离和分裂中后期的转换。而且基因芯片检测的荧光信号值提示der(1;7)(q10;p10)与-7/del(7q)的NUF2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显着差异(P=0.0005)。结论:1.Der(1;7)(q10;p10)患者中男性多见,具有较高的Hb水平,MDS患者中以较低危亚型为主,预后明显优于-7/7q-。核型以单纯异常为主,常见的附加异常为+8、20q-,而-7/7q-以复杂异常多见,常伴随-5/5q-。2.高通量测序发现der(1;7)(p10;q10)患者存在40.9%的RUNX1突变,是其特异性的分子遗传学异常。S141X、R201X和R204X突变可导致RUNX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改变。

陈林蕾[5](2017)在《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指标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病例资料,探讨妊娠中期孕妇血清学筛查低风险但指标异常以及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前筛查中心自愿接受孕1520+6结果: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低风险但指标异常情况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AFP≥2.0MO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早产、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增加;AFP<0.6MOM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发生风险相对降低,uE3≤0.5MOM,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相对升高;低风险两项指标异常组中AFP≥2.0MOM且游离β-hCG≥3.0MOM时,前置胎盘、死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组羊水过少、胎膜早破以及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血清学筛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99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筛查结果将其分为高风险组746例和低风险组9234例,再根据血清标志物的中位数倍数值(Multiple of Median,MoM)将低风险组分为单项指标异常组952例(包括AFP升高组65例,AFP降低组629例,游离β-hCG升高组183例,以及uE3降低组75例)、两项指标异常组24例(包括AFP升高且游离β-hCG升高组6例,AFP降低且游离β-hCG升高组4例,AFP降低且uE3降低组14例)以及各项指标均正常者8258例(正常组),对各组孕妇在妊娠分娩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研究。结论: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低风险但指标异常以及高风险与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妊娠中期血清标记物AFP、游离β-hCG、uE3的异常可以用来预测不良妊娠结局,所以在做产前筛查和诊断工作时,对血清标记物异常应该进一步引起重视。

杨洋,杨文睿,武志洁,赵馨,张莉,井丽萍,周康,李园,彭广新,李洋,李建平,宋琳,叶蕾,樊慧慧,张凤奎[6](2016)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迟发血液学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极重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患者一线免疫抑制治疗(IST)迟发血液学反应特征,探讨难治性V/SAA尽早二次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线接受IST的533例V/SAA患者临床资料,定义IST后6个月内获得血液学反应为应时反应,定义612个月获得血液学反应为迟发反应,观察迟发反应的发生率、血液学反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33例患者中,45例(8.44%)获得迟发反应,占未获得应时反应且继续接受环孢素A治疗患者的29.03%(45/155)。至IST后12个月及随访结束时迟发反应组血液学反应质量均劣于应时反应组(x2=62.616,P<0.001和x2=6.299,P=0.043)。迟发反应组VSAA患者比例高于应时反应组(57.8%对38.3%,P=0.013),外周血网织红细胞(ARC)比例、ARC计数以及ANC更低,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ARC<10×109/L的患者获得应时反应的机会明显减少[OR=3.641(95%CI.17187.719),P=0.001];未发现独立预测IST后6个月无效患者获得迟发血液学反应的因素。6个月未获血液学反应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6.50%(95%CI71.6%81.4%)、无事件生存率为29.10%(95%CI25.2%33.0%),均显着低于应时反应组患者的97.6%(95%CI96.6%98.6%)、84.0%(95%CI81.1%86.9%)(P值均<0.001)。结论 V/SAA患者IST获得迟发血液学反应难以预测,比例较小,疗效质量相对较差。难治性V/SAA患者尽早进行挽救治疗是合理的。

张彤彤[7](2015)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及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单中心连续30年2080例MDS的临床及生物学研究(1984-2013)目的:分析过去连续30年于本中心初诊的2080例MDS患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点,以期揭示我国MDS患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方法:1.所有病例按照本实验室常规方法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及R显带分析,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完善患者基本信息的采集,采用FAB及最新WHO(2008)标准对其进行分型,同时应用IPSS、WPSS及IPSS-R积分系统完善预后分层。2.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系统分析2080例MDS患者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对550例可随访患者完善生存分析。结果:1.FAB分型:RA 1040例(占50.0%),RARS 135例(占6.5%),RAEB 691例(占33.2%),RAEB-t 145例(占7.0%),CMML 69例(占3.3%)。患者中位年龄51岁(5-93岁),RAS患者中位年龄偏大。男/女比例为1.54:1。总体核型异常率为40.3%(839/2080),其中复杂核型为277例,占13.3%(277/2080)。RAEB核型异常率高于其他亚型(RAEB>RA>RAS>RAEB-t>CMML)。生存分析显示RA预后最好(中位生存期为50月),其次为RAS(中位生存期为32月),最后为RAEB(13月)及RAEB-t(16月)。2.WHO分型:RA/RN/RT/RCUD 220例(占14.7%),RARS 75例(占5.0%),RCMD 385例(占25.8%),5q-综合征14例(占0.9%),RAEB-1患者282例(占18.9%),RAEB-2患者306例(占20.5%),MDS-U 211例(占14.1%)。男女比例为1.51:1(898/595)。中位年龄为54岁(6-93岁),外周血Hb中位值为70g/L(11-167 g/L),PLT计数中位值为51.5×109/L(21045×109/L),WBC中位值为2.65×109/L(0.1152×109/L)。核型异常率为42.1%(628/1493),复杂核型为216例,占14.5%(216/1493)。各亚型间染色体核型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顺序依次为RA/RN/RT/RCUD>MDS-U>RCMD>RARS>RAEB-1>RAEB-2。3.细胞遗传学:2080例MDS患者中839例含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畸变类型主要以不平衡异常为主,三体或单体最为常见。最常见的克隆性异常是+8,占染色体异常患者的31.2%;其次为-7/del(7q)、del(20q)、del(5q)等。4.生存分析:550例患者分别按照IPSS、IPSS-R、WPSS预后评分系统比较各组生存,均具有显着差异(P<0.001),且COX回归模型显示IPSS-R对患者预后判断要优于IPSS及WPSS。结论:1.我中心MDS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生物学特性,与西方国家相比,发病年龄更为年轻,最常见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为+8,其次为-7/del(7q)、del(20q)、del(5q)等,与西方国家有显着差异。2.IPSS-R预后积分系统是判断MDS患者预后分析更加有力的工具。二、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检测113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WT1基因的表达,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WT1基因在MDS各亚型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1.通过Q-RT-PCR技术检测113例初诊MDS患者骨髓标本中WT1基因的表达及abl内参基因的表达,WT1基因表达水平=WT1拷贝数/10000 abl拷贝数。以WT1基因表达水平300copies/10000 abl copies作为临界值。2.应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WT1基因的表达与FAB、WHO分型及IPSS、IPSS-R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并完善113例患者随访信息,分析WT1基因对MDS患者OS及EFS的预后影响,探讨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1.WT1基因在MDS各亚型患者中有不同程度表达,表达阳性率为44.2%(50/113)。其表达水平与FAB及WHO分型相关,且随疾病进展其表达量呈递增趋势。FAB分型中RAEB/RAEB-t患者的WT1基因表达水平普遍高于RA/RAS;WHO分型中从RCUD到RCMD、RAEB-1、RAEB-2,WT1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各亚型间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2.WT1基因的表达与IPSS分层高度相关,随危险分层的逐级递增,WT1基因高表达患者所占比例增加,其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WT1基因高表达患者预后较低表达组差。单因素分析中两组OS、EFS均具有显着差异,P值分别为0.038、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表达的WT1基因及IPSS-R分层对EFS具有独立预后意义(P=0.031、P<0.001)。4.在原始细胞<5%的66例MDS患者中,WT1基因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两者OS有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88),而EFS差异明显(P=0.016)。结论:WT1基因在MDS各亚型患者中有不同程度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上对MDS病情的高危评估、预测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朱晓健[8](2014)在《BCR-ABL1阳性微泡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检测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BCR-ABL1阳性微泡的生物学特征及内容物分析目的:微泡(MV)是一种新型的细胞间信息交流载体,具有丰富的生物学功能;MV的生物学功能由其携带的内容物决定,不同应激条件下MV的内容物存在较大差异,是细胞的一种适应性机制。本部分研究拟以K562细胞为代表,了解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来源MV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主要包含的内容物,明确其功能指向;同时探讨应激状态下K562细胞及其MV中miRNA表达谱等内容物的改变。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采用梯度离心法收集MV;离心获得的沉淀物以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大小和表面标志,同时采用PKH-26及CFSE等荧光染料染色沉淀物后于激光共聚焦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经鉴定是MV后提取其中的RNA,实时定量PCR检测其中的BCR-ABL1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其中的染色体片段;在此基础上,采用低血清培养刺激K562细胞并收集其来源的MV,以正常培养的K562细胞及其MV作为对照,芯片检测四个样本中的miRNA表达谱;对比分析不同状态下MV中miRNA表达谱的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niRNA分子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行为。最后,构建自主创新的小鼠骨质移植微小残留病(MRD)模型,实时定量PCR方法定期检测小鼠外周血细胞及MV中BCR-ABL1水平。结果:我们采用梯度离心方法获取的沉淀物,经透射电镜、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为一种直径0.1-1.0μm的游离于细胞外的双层脂质小囊泡结构,携带有母体细胞的细胞器和部分细胞质,符合国内外文献对MV的定义。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K562-MV大小均小于1.0μm,主要分布区间为0.3μm,0.5μm和0.8μm,表面表达大量的Annexin V分子。实时定量PCR证明K562-MV中可检出BCR-ABL1mRNA,FISH结果发现MV中携带Ph染色体片段。利用K562细胞成功构建同种骨质移植小鼠MRD模型,肿瘤细胞在同种移植骨质中能够存活约10周;定期检测外周血细胞及MV中BCR-ABL1发现,基于细胞检测持续阴性时,MV中BCR-ABL1水平却逐渐升高,提示MV极有可能优先于细胞进入外周血。miRNA表达谱分析发现,饥饿应激后K562细胞中miR-1826、miR-1、miR-197、miR-92b等分子水平下降,其作用靶点主要为VEGF、Wnt等通路,可能与维持自身存活信号相关;饥饿后的K562-MV中这部分miRNA分子表达水平升高,推测K562细胞接受饥饿刺激后可能通过MV外排大量miRNA降低自身表达水平,是细胞应对环境改变的适应性新机制。此外,K562-MV中高表达的部分miRNA (如miR-125b)具有显着的促癌效应,提示这部分MV可能具有恶性转化其他正常细胞的功能。结论:我们在这部分研究中成功分离并鉴定了K562-MV并初步阐明了其中的内容物组成;应激条件下,MV可能是细胞通过非降解途径外排多种物质(尤其是niRNA分子)的关键介质;K562-MV中负载大量致癌性miRNA及BCR-ABL1mRNA,可能具有恶性转化正常细胞的功能;此外,MV可能还是一种先于细胞出现在外周血循环的优秀检测指标。第一部分BCR-ABL1阳性微泡恶性转化正常造血细胞目的:既往研究表明,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在正常造血干/祖细胞(HSPC)中表达BCR-ABL1能够单基因驱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样改变,联合额外的促癌因素则能够诱导HSPC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细胞;我们前一部分的研究发现K562-MV中包含癌性酪氨酸激酶BCR-ABL1mRNA以及大量促癌性miRNA分子,结合MV是一种在细胞间水平传递物质的新型交流方式,本部分的研究目的是探讨K562-MV是否能够通过传递BCR-ABL1及rniRNA分子恶性转化HSPC。方法:按照前述方法分离、提取及鉴定K562、KG1a、Jurkat等多种肿瘤细胞系来源的MV;临床收集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外周血动员物、健康志愿者骨髓以及新生儿脐血,Ficoll分离、收集并培养单个核细胞(含HSPC);以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采用不同肿瘤细胞来源的MV干预含HSPC的单个核细胞;收集恶性转化的细胞,体外利用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学分析其是否符合白血病特点,并将这部分细胞注入3-4周龄裸鼠进行体内成瘤实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K562-MV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实时定量PCR检测与K562-MV作用前后,靶细胞是否表达BCR-ABL1mRNA及蛋白;对诱导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细胞进行表达谱和miRNA谱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琼脂糖电泳检测不同时间点靶细胞中DNA断裂情况,ABI PCR方法检测靶细胞接受恶性转化前后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情况;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细胞内RAD51b、 RAD18、DNMT3A、DNMT3B、AICDA等分子的表达水平;全细胞甲基化试剂盒检测诱导过程中不同时点细胞的甲基化DNA占总基因组DNA的比例,甲基特异性PCR检测P53、RIZ-1等抑癌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ROS试剂盒检测诱导过程中不同时间点靶细胞内ROS水平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在K562中转染miR-203mimics以及采用RNA酶消化K562-MV,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消化后K562-MV中BCR-ABL1及miR-203的水平;采用这部分降低了BCR-BAL1mRNA水平的K562-MV重复上述恶性转化实验。结果:我们的结果发现,仅K562-MV能够恶性转化含HSPC的单个核细胞成瘤;新生的肿瘤细胞(以下简称转化细胞)形态类似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表达CD15、CD38等多种髓系标志,并存在大量的染色体核型异常;转化细胞能够在裸鼠体内成瘤,并能传代二次成瘤,二次成瘤的小鼠出现恶液质样改变,作为对照的K562细胞无法成瘤;机制探讨方面,我们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发现K562-MV能够与靶细胞融合,并将BCR-ABL1mRNA传递至靶细胞内;对诱导过程中不同时点的靶细胞进行测序发现,具有显着性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参与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实验证明靶细胞中存在基因组不稳定: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诱导过程中靶细胞内出现大量DNA断裂,同时同源重组酶RAD51b、RAD]8等高度活化,提示诱导过程中DNA断裂和重组同时发生;而诱导前后细胞内微卫星位点的突变不明显;我们进一步通过检测细胞中甲基化改变、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AICDA)水平以及活性氧簇(ROS)阐述了K562-MV诱导靶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机制。最后,我们采用miRNA转染以及RNase消化等手段降低K562-MV中的BCR-ABL1mRNA水平后,再以这部分MV恶性转化靶细胞;结果提示BCR-ABL1降低的MV无法诱导HSPC成瘤,其机制是处理后的K562-MV不能传递BCR-ABL1mRNA至靶细胞并诱导其基因组不稳定性,因而无法诱导正常细胞成瘤。结论:本部分研究证明K562-MV能够恶性转化正常造血干/祖细胞,其主要机制是通过MV传递BCR-ABL1等RNA分子至靶细胞中,诱发后者出现基因组不稳定性。这一现象对CML疾病进展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体外研究白血病发生的优秀模型选择。第三部分BCR-ABL1阳性微泡的临床检测意义目的:循环肿瘤微泡(MV)携带有肿瘤细胞的生物信息,是一种良好的疾病监测生物标记物。多个研究发现肿瘤细胞本身匿藏于不易检测的局部时,其分泌的MV能够在外周血中被检出并提供诊断和监测依据。这种现象与白血病经治疗后,残留细胞匿藏于不可检测的骨髓局部极为相似;同时我们的动物研究也证实MV能够提前于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因此,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探讨BCR-ABL1阳性的MV能否有效应用于CML和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微小残留病(MRD)监测及疾病进展的早期预警。方法:遵循自主知情同意原则,本研究共纳入了127例Ph染色体和/或BCR-ABL1阳性的CML患者,包含68名男性与59名女性患者,中位年龄为35岁(10-54岁),服用伊马替尼的中位时间为33个月(3-82个月)。127例患者中,达到完全分子学缓解(CMR)的有36例,37例获得主要分子学缓解(MMR),9例获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9例达到血液学缓解(HR),24例患者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我们的研究还包含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Ph+ALL患者,中位年龄为25岁(19-49岁),移植后中位观察时间为12个月(4-21个月)。每名患者按计划每次抽取6m1外周血,梯度离心法分离MV,分离所得的沉淀物经电镜和流式细胞仪验证是否为MV。实时定量PCR(RQ-PCR)检测MV及细胞中的BCR-ABL1mRNA水平,并结合患者疾病进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外周血标本梯度离心获得的沉淀物经电镜和流式细胞仪鉴定为MV。这部分MV中能够稳定检出BCR-ABL1mRNA.与细胞中一致,MV中的BCR-ABL1水平随患者的治疗反应不同而改变(HR:106.50±38.3, CCyR:42.20±14.1, MMR:21.05±17.8, CMR:14.08±10.9, 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大部分区间范围内MV中的BCR-ABL1水平与细胞中呈现正相关(F0.416,P<0.05)。在疾病不同阶段(CP、AP及BP),患者外周血MV中的BCR-ABL1拷贝数逐渐升高(CP:577.2±11.3, AP:1109.7±131.4,BP:2783.1+462.3,P<0.05)。CMR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内BCR-ABL1基因检测均为阴性,但29/37例患者MV内仍可检测出BCR-ABL1拷贝数(14.08±10.9)。在细胞中均为0的情况下,接受TKI治疗的患者MV中BCR-ABL1水平高于接受HSCT组(14.08±10.9vs7.3±-2.1,P<0.05)。15例Ph+ALL中,6例患者在观察过程中复发,其中2例为髓外复发。在获取明确的证据(细胞学和/或分子学)证明患者复发前,均可观察到患者外周血MV中的BCR-ABL1水平升高;而MV中BCR-ABL1水平升高同时无明确证据证明细胞学复发时,应警惕髓外复发的可能。结论:CML患者及Ph+ALL患者外周血MV中均可稳定检出BCR-ABL1mRNA。CML中,CMR患者外周血中仍可检测到来源于MV的BCR-ABL1mRNA,基于MV检测能够对CMR状态进行进一步分层,避免患者被定义为假阴性CMR而选择停药;Ph+ALL中,MV中的BCR-ABL1水平升高能够早期预测疾病复发,特别对髓外复发具有独特的提示作用。

徐岚[9](2014)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突变谱预后分析》文中提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高度异质性疾病,具有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高风险。我们应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8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RAEB)患者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我们一共获得105个体细胞突变和96个突变基因,ASXL1、STAG2、TET2和TP53等4个基因具有重现性。碱基突变谱的分析显示,MDS与AML具有相同的碱基置换、单碱基和三联碱基突变模式,为RAEB是“白血病前期”这一理论提供了直接客观的依据。克隆分析的结果显示6例RAEB患者存在主克隆和亚克隆峰,而且90.6%的突变基因都存在于主克隆中。当我们研究致病克隆在CD34+以及CD34-细胞中的突变频率时,发现在5例RAEB患者中,部分或全部存在于CD34+细胞中的突变并没有随细胞分化至下游成熟阶段,显示出MDS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异质性。在扩大样本的研究中,我们分析了39个MDS分子标志基因在196例各类型MDS患者中的基因突变谱,至少检测到1个突变的患者占74.6%(145/196),突变比例在RAEB中远高于RCMD(91.0%vs.55.8%),反映了RAEB具有较高的突变负荷,可能是RAEB患者临床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与AML突变谱的比较中,我们发现MDS患者中,KRAS/NRAS、FLT3和KIT等活化信号分子以及NPM1、IDH1/IDH2的突变率远低于AML,而剪接体基因家族的突变率明显高于AML,揭示了两者在基因突变谱之间的异同点。最后,我们发现分子标志基因的突变具有临床预后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依据分子标志(M-based)和IPSS-R-M两个预后分层体系,为临床诊断和分层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康成兰,国巍,刘春水,白欧[10](2014)在《伴HBV感染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581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以及各种营养不良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原因不明的血细胞减少症等是临床常见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其中AA,AIHA,MDS,ITP的发病机制均与免疫功能异常相关,尤其涉及T细胞免疫。HBV病毒感染后,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可导致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其特点是病情进展缓慢,早

二、1260例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结果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60例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结果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83例单纯单脐动脉胎儿的遗传学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回顾性分析
    1.2 仪器与方法
        1.2.1 试剂:
        1.2.2 仪器:
        1.2.3 超声筛查单脐动脉测量方法:
        1.2.4 介入性产前诊断:
        1.2.5羊水、脐带血DNA提取:
        1.2.6 羊水、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制备及分析步骤:
        1.2.7 SNP-array检测:
        1.2.8 SNP-array检测的判断和评价: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染色体核型分析:
    2.2 SNP-array检测结果:
    2.3 基因芯片与核型分析对羊水标本检出异常情况见表1。
3 讨论

(2)17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病例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入组、分组标准
    3. 治疗方案、疗效判断
    4. 随访
    5. 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1. 流行病学资料
    2. 临床特征
    3. 诊断分型及预后
    4. 治疗反应
    5. 生存分析
    6. 转白高危因素分析
三、结论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 引言
    2 剪接体
    3 MDS中常见的剪接体突变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家族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体格检查
    1.3 实验室检查
        1.3.1 血液细胞分析
        1.3.2 血涂片
        1.3.3 骨髓涂片
        1.3.4 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查
        1.3.5 流式细胞免疫分型
        1.3.6 染色体检查
    1.4 患者家属资料
2 讨论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新分子遗传学标志的发现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MDS新预后分层体系(IPSS-Rm)的建立及验证
    引言
    病例资料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体核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
    引言
    病例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伴有der(1;7)(q10;p10)的MD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
    引言
    病例资料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致谢

(5)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指标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及现况
    1.2 产前血清学筛查指标
        1.2.1 甲胎蛋白(AFP)
        1.2.2 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 β-hCG)
        1.2.3 游离雌三醇(uE3)
    1.3 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采集信息
        2.2.2 血清学筛查
        2.2.3 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
        2.2.4 随访
        2.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血清学筛查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
    3.3 血清学筛查低风险但指标异常组和正常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
    3.4 血清学筛查低风险但指标异常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
        3.4.1 低风险单项血清标记物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较
        3.4.2 低风险两项血清标记物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较
    3.5 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组和正常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
    3.6 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第4章 讨论
    4.1 血清学筛查低风险但指标异常情况与不良妊娠结局分析
    4.2 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与不良妊娠结局分析
    4.3 产前诊断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分析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及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单中心连续30年 2080 例MDS的临床及生物学研究(1984-2013)
    引言
    病例资料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WT1 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引言
    病例资料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参加学术会议论文
致谢

(8)BCR-ABL1阳性微泡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检测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BCR-ABL1阳性微泡的生物学特征和内容物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BCR-ABL1阳性微泡恶性转化正常造血细胞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BCR-ABL1阳性微泡的临床检测意义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微泡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及参与课题
致谢

(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突变谱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测序样本和验证样本的收集
    2. 测序样本和验证样本 DNA 的制备
    3. 唾液 DNA 抽提(DNA Genotek 公司,OG510)
    4. 全基因组测序文库的建立
    5. Illumina GAIIx 第二代高通量测序
    6. 测序结果的验证
    7. 拷贝数变异(CNV)的检测
    8. 克隆分析
    9. Access Array~TM(富士公司)
    10. 转录组测序(RNA-seq)
    11. 头发毛囊抽取
    12.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全基因组测序体细胞突变谱全景分析
    2. RAEB 患者 CD34~+细胞克隆分析
    3. MDS 分子标志基因突变谱分析
    4. MDS 患者分子标志和 IPSS-R-M 预后分层体系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待发表文章

(10)伴HBV感染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58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HBV临床检测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HBsAg阳性率、年龄及性别比较
    2.2 581例HBV感染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乙肝血清标志物异常情况
    2.3 HBsAg阳性的MDS患者的WHO分型与遗传学特征
3 讨论
    3.1 常见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与HBV感染
    3.2 机制探讨

四、1260例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结果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83例单纯单脐动脉胎儿的遗传学因素探讨[J]. 费冬梅,欧阳鲁平,黄红倩,苏景玉,刘天盛,覃旺尚,邱庆民,孙惟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11)
  • [2]17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D]. 邓理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家族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J]. 尹春琼,白志瑶,包艳.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8(03)
  •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新分子遗传学标志的发现及临床应用研究[D]. 张彤彤. 苏州大学, 2018(01)
  • [5]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指标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D]. 陈林蕾. 南昌大学, 2017(03)
  • [6]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迟发血液学反应研究[J]. 杨洋,杨文睿,武志洁,赵馨,张莉,井丽萍,周康,李园,彭广新,李洋,李建平,宋琳,叶蕾,樊慧慧,张凤奎.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6(12)
  • [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及生物学研究[D]. 张彤彤. 苏州大学, 2015(02)
  • [8]BCR-ABL1阳性微泡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检测意义[D]. 朱晓健.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突变谱预后分析[D]. 徐岚.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10]伴HBV感染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581例临床分析[J]. 康成兰,国巍,刘春水,白欧.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02)

标签:;  ;  ;  ;  ;  

1260例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