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的CT诊断

腰椎滑脱的CT诊断

一、腰椎滑脱的CT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周水添,朱娜君,林淑梅,方欣欣[1](2021)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腰椎滑脱中的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并分析腰椎滑脱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腰椎滑脱患者54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平扫和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技术的阳性检出率、分型诊断准确性以及图像特征。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相对于CT平扫有着明显的阳性检出率优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于手术判断结果为标准,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分型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平扫,P <0.05;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影像学图像中清晰度较高,可以实现对椎体、峡部裂定位以及空间关系的准确体现。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腰椎滑脱的检查与诊断,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并且可以清晰展现影像学特征,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可靠的图像数据,值得推广。

李玉乔,孙天威,马彬,周赵洪,董润北,吴海洋[2](2022)在《腰椎滑脱亚型间影像学参数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对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既往研究报道了对腰椎滑脱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比较,而对于不同亚型腰椎滑脱患者之间的影像学参数差异及其对生活质量评分影响的对比研究相对匮乏。目的:分析腰椎滑脱亚型间影像学参数差异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滑脱的患者63例,分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组35例和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包括脊柱矢状轴、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匹配度、L1椎体铅垂线、上腰弯、下腰弯和功能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天津市人民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患者对测试项目完全知情同意。结果与结论:(1)手术前影像学参数的对比,退变性腰椎滑脱组脊柱矢状轴显着高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退变性腰椎滑脱组骨盆倾斜角、腰椎前凸角、上腰弯和下腰弯均显着低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均P <0.05或P <0.01);其余影像学指标在两组之间未见显着差异性;(2)两组术前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3分患者骨盆倾斜角明显低于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 3分患者(P=0.026,P=0.047);(3)两组术前ODI指数> 40分患者与ODI指数≤40分患者的影像学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结果说明,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矢状位生物力学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腰椎滑脱患者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3分的患者骨盆倾斜角明显低于目测类比评分> 3分的患者。

陈孝生,许绍奇,赵林芬,王江[3](2021)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磁共振成像在腰椎滑脱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0年1月38例腰椎滑脱患者的MSCT容积扫描和MRI的完整病例资料,患者均于我院确诊后行手术治疗,以手术结果为对比,评价MSCT容积扫描、MRI在腰椎滑脱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38例腰椎滑脱患者中22例真性滑脱、16例假性滑脱,MSCT容积扫描的诊断灵敏性和准确度要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影像示椎弓峡部裂、局部骨质增生及椎管矢状径变大、椎间盘形态改变;MRI影像示椎弓峡部骨髓信号连续性中断,不连峡部呈长T1、短T2信号,腰椎滑脱、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卡压、节段性椎管变狭窄及韧带肥厚。结论在腰椎滑脱的诊断中,MSCT容积扫描较MRI灵敏性和准确度要高,可将MSCT容积扫描作为必要诊断方法,MRI作为补充手段可较好地指导手术。

谢瑞[4](2021)在《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文中提出退行性腰椎失稳(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Instability,DLSI)是临床中引发下腰痛的常见疾病,该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于DLSI的研究投入在逐渐增加,在该病病理学、生物力学、诊断学及治疗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开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脊柱稳定性是由以椎体、韧带、椎间盘等为代表的“内源性稳定系统”和以肌肉为代表的“外源性稳定系统”所共同维持的,双方任何一者出现损伤均会引发脊柱动静力失衡,造成失稳。这与中医药的“筋伤”理论相契合:脊柱相关结构中的关节突关节囊、韧带以及肌肉均发挥着“筋”的作用维持着脊柱的稳定与运动,增龄虚损、慢性劳损等情况致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发为慢性筋伤;暴力损伤、过度负载致筋脉断裂、气滞血瘀,造成急性筋伤;“筋伤”情况下“筋”对“骨”的维系力量降低,“筋不束骨”而使“筋出槽,骨错缝”,“筋骨失衡”最终发为脊柱的节段失稳。然而,失稳发生的机制仍不明晰,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目前,国内外对于DLSI的机制研究多数关注于关节三联体(Tri-joint Complex,TJC)的组织退变或是脊柱运动节段(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应力分布的改变,尚缺乏动态观察由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TJC生物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二者同时研究的报道。这种机械途径和生物因素二者交互影响导致失稳的病机认识仍在进一步探索之中。临床方面,手法治疗作为针对DLSI的一种临床常用的特色治疗方式对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着,前期多中心研究研究证实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对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等腰痛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对该手法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了运动学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采用该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基于此,本课题的基础部分开展了针对DLSI发病机制的力学与生物学相关实验,动态呈现了从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及TJC组织的力学特性变化及生物学组织退变情况,并对二者的相关性和其交互作用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临床部分通过开展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临床疗效。本课题为导师朱立国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筋伤’致筋骨失衡的病理及力学基础探讨中医药防治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效应机制研究”的前期研究部分,相关结论将为中、后期其采用中医药干预DLS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前期基础和理论支持,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对DLSI早期防治提供依据。基础研究“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目的:基于“筋伤”理论,通过建立以内源性(韧带损伤)和外源性(肌肉损伤)腰椎失稳的动物模型,观察并比较两种动物模型失稳过程中FSU/TJC的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试从生物力学和病理学角度探讨二者的交互作用为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方法:5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源性“筋伤”组、内源性“筋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9只兔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影像学X线摄片与椎体滑移比例、椎间隙高度指数的指标评价;7只兔的L4/5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8w、16w、24w进行Micro-CT扫描和有限元模型建立,检测TJC组织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动作时的平均应力、应力云图及变化;39只兔的多组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椎间盘蠕变、疲劳加载及拉断等生物力学实验,检测椎间盘弹性变形能力和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同时对椎间盘髓核、软骨终板及关节突关节软骨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及测定AGC、COL2a1、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时间点TJC组织的病理学退变情况及变化。结果:(1)影像学评价指标:①滑移比例SLIP:对比Ow,外源组在4w时即出现L4椎体的SLIP显着增大(P<0.05),8w为L1、L2、L5-L7(P<0.05),24w为L3(P<0.05)。内源组4w出现显着滑移的为L1、L2、L6、L7(P<0.05),8w为L4、L5(P<0.05),L3椎体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w出现显着差异的为L1、L4(P<0.05),16w 时为 L2、L3、L6、L7(P<0.05),L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3组相比,外源组SLIP>内源组(P<0.05)的为8w-24w的L1,4w-24w的L4;外源组SLIP>对照组(P<0.05)的为4w-24w的L1、L4,8w-24w的L2、L5、L6,16w 的 L7;内源组 SLIP>对照组(P<0.05)的为 8w 的 L1、L2,8w-24w的L4、L5、L6,16w-24w的L7;内源组SLIP>外源组(P<0.05)的为8w时的L6。②椎间隙高度指数DHI:对比0w,外源组在4w时出现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6/7,8w 为 L2/3、L7S1(P<0.05);内源组在 4w 时出现 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7S1,8w 为 L2/3(P<0.05);对照组在4w 时出现 DHI 显着降低(P<0.05)的为 L4/5,8w 为 L5/6-L7S1(P<0.05),16w为 L1/2、L2/3(P<0.05),24w 为 L3/4(P<0.05)。同时间段 3 组相比,外源组DHI<内源组(P<0.05的为24w的L1/2、L5/6,4w的L4/5;外源组DHI/内压组 DHI<对照组(P<0.05)为 4w-24w 的 L1/2、L4/5、L6/7,8w-24w 的 L2/3、L3/4、L5/6、L7S1。内源组 DHI<外源组(P<0.05)为 8w 时的 L5/6。(2)有限元分析:①TJC组织平均压力: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初始模型,内、外源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动作时,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软骨面的平均压力逐渐升高;且外源组所受平均压力大于内源组。②应力分布变化:相比初始模型,随着时间的延长,内、外源组整体应力范围变宽变广:前屈、后伸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分别在前后侧纤维环上,前屈时椎体关节突关节几乎不受力,后伸时关节面应力范围增大,应力集中在四个软骨关节面的偏上部;左、右侧屈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在同侧纤维环的中后部,关节突关节面则呈现出典型的“对角线”式应力集中;左、右旋转时,椎间盘应力范围在同侧纤维环中后部,但对比侧屈时明显受力范围较小,更多的力集中在关节突关节软骨面上,出现“对应”式应力集中。(3)生物力学特性:①蠕变位移量: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L3/4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逐渐减低(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蠕变位移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内、外源组相比,在4w和16w差异较小(P>0.05),在8w和24w差异显着(P<0.05)。②疲劳试验-椎间盘位移差:外源组的间盘位移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大(P<0.05);内源组椎间盘位移差的变化逐渐增大,仅0w与8w、4w与8w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缓慢增大(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椎间盘位移差值均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4w时外源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w、16w、24w时3组组间差异出现显着性(P<0.05)。③拉断实验-椎间盘抗拉能力:随时间增加,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椎间盘的破坏载荷显着减少(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16w时破坏载荷数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24w时内源组<外源组<对照组。各时间点内、外源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着(P<0.05),但内、外源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4)组织退变:①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随着时间的延长,外、内源组纤维环较对照组排列逐渐紊乱,在24w时可显着观察到不规则甚至出现断裂。椎间盘内髓核细胞显着性减少,髓核变得不规则,体积变小,部分髓核组织丢失后留有空隙,皱缩程度逐渐加重,部分髓核内空隙增大。终板软骨钙化层底部凹凸不平情况逐渐加重,出现多条潮线的复制。内、外源组关节突软骨的软骨基质相比对照组由表层至深层染色逐步加重,且可明显从表浅层、移行层观测到。内、外源组软骨细胞呈扁平、长梭形和多角形,呈簇状,部分细胞核变形、萎缩。同一时段对照组的软骨细胞呈梭状或椭圆状,细胞排列均匀有序;②Western blot:同一组在不同时间点相比,各组AGC、COL2a1蛋白在髓核、终板软骨、关节突关节软骨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而Caspase3、MMP3蛋白在组织中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5);同时间不同组相比,4w-24w各时间点各组AGC、COL2a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各组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5)力学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Pearson相关性研究表明,同一组别在每个时间点时,其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和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非0,提示二者存在相关关系,检验P值均大于0.05,表明二者相关性不显着。结论:(1)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兔L1-L7椎体SLIP不同程度的增大以及L1/2-L7/S1椎间DHI不同程度的降低,各椎体出现滑移增大、椎间隙减少的时间、程度虽有差别,但失稳及退变表现随时间增长加重;肌肉损伤对兔腰椎SLIP增大、DHI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2)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FSU在活动时出现TJC组织发生平均应力增大、整体应力范围扩大和应力集中分布异常的生物力学改变;肌肉损伤对TJC应力增大、应力分布异常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3)内、外源“筋伤”均会导致FSU椎间盘出现弹性变形能力、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抗拉能力的降低,且这些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椎间盘蠕变特性和抗压缩能力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4)内、外源“筋伤”均会造成TJC组织AGC、COL2a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MMP3、Caspase3蛋白表达显着升高,TJC组织形态也发生了显着的退变,这些变化的程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TJC组织病理学退变程度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5)“筋伤”致DLSI退变的过程中,伴随着FSU和TJC组织病理退变逐步加重,其生物力学特性出现蠕变特性、抗疲劳特性降低、FSU应力分布异常等表现,力学因素和组织病理退变二者交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腰椎失稳,可能是造成DLSI发生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目的: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干预退行性腰椎失稳(DLSI),为该手法治疗DLSI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DLSI早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DLSI患者,依据本课题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组,n=30)和对照组(仰卧位腰椎牵引组,n=30)。治疗周期设定为2周,治疗组隔日1次,3次/周,对照组1次/日,5次/周。评分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开始的第2、6、13天及随访1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记录,计算各时间点评分与治疗前评分的差值;治疗结束时(13d)和随访时(1m)应用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总体疗效的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指标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同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同一时间点的评分组间比较、评分差值比较均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结果以P<0.05定义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60例DLSI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分别占到总数的38.33%和61.67%。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65岁,整体平均年龄56.25±6.46岁。其中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50±6.27岁,平均病程13.13±23.31月,发生腰椎失稳的节段为L3/4、L4/5、L5/S1节段,患病人群的数量分别为4例、19例、7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 56.00±6.74岁,平均病程为10.87±21.39月,L3/4、L4/5、L5/S1为失稳节段的分别为3例、17例、9例。经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失稳节段的分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的各项基线具备可比性。(2)VAS评分:治疗组自治疗2d-随访1m时所有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之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下降,2d时差异不显着(P>0.05),6d至1m随访时差异明显(P<0.05)。(3)JO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时段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4)VAS差值与JOA差值:相同时间点治疗组的VAS差值、JOA差值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5)总体疗效:治疗结束时(13d),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愈显率分别为90.00%、23.33%;两组相比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1m),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66.67%;愈显率分别为66.67%、3.33%;两组相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两组DLSI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治疗及随访各时间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均可以改善退行性腰椎失稳的症状体征和临床疼痛,且手法治疗的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较牵引治疗更快、更好;(2)治疗结束时和随访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总体疗效优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3)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安全性高、短期疗效稳定、起效时间较快,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钟仲[5](2021)在《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关系的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众多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小关节退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许多都未得到公认。因此从影像学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的相关性,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本研究通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科学选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小关节退变等脊柱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MRI、CT影像资料记录和观察相关影像学表现如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双侧小关节退变分级、椎间盘额状面突出程度分级、突出节段、是否多发等。在CT骨窗下测量关节突关节角,测量棘突与关节突关节间隙外缘点连线与棘突的夹角(以下简称棘突-关节间隙角),测量棘突与关节突关节间隙的水平距离与垂直深度;同时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相关信息。最终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一共纳入病例122例,其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49例,性别无显着性差异(P>0.05),年龄为24-88岁之间,平均年龄56±13.06岁。结果说明小关节退变分级、小关节的对称性在不同性别中均无明显差异,L3/4、L4/5节段小关节角在不同性别中无明显差异,L5/S1节段的小关节角在男女中有显着差异,女性小关节角比男性约大3°。L3/4腰椎节段的小关节退变分级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L4/5、L5/S1腰椎节段的小关节退变分级与年龄呈正相关性。相同腰椎节段的小关节角大小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腰椎节段的小关节对称性与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年龄具有正相关性(p<0.05)。腰椎间盘额状面突出与腰椎小关节退变分级呈显着正相关性(p值均<0.05)。L3/4、L4/5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小关节退变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而L5/S1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小关节退变分级呈显着正向相关性(p<0.05)。L3/4、L5/S1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椎小关节的对称性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而L4/5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椎小关节对称性呈显着正向相关性(p<0.05)。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小关节对称性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相同腰椎节段的双侧小关节退变分级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但L5/S1节段的总体小关节退变等级相较L3/4、L4/5节段要高。L4/5、L5/S1节段的双侧小关节角度无明显差异(p均>0.05)。腰椎L3/4节段的左右侧小关节角度具有差异性(p<0.05)。L3/4、L4/5节段的双侧棘突-关节间隙角的大小具有差异,(p值均<0.05),而L5/S1节段的双侧棘突-关节间隙角的大小无显着差异(p>0.05);L3/4、L4/5节段的双侧棘突-关节间隙水平距离具有显着性差异(p值均<0.05),而L5/S1节段的双侧棘突-关节间隙水平距离无显着差异(p>0.05)。相同腰椎节段的双侧棘突距关节间隙的垂直深度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L4/5、L5/S1节段的棘突-关节间隙角与年龄呈负相关性(p值均<0.05),L3/4节段的棘突-关节间隙角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各腰椎节段棘突-关节间隙水平距离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L3/4、L5/S1节段的棘突-关节间隙垂直深度与年龄具有显着的正向相关性(p值均<0.05),L4/5节段的棘突-关节间隙垂直深度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腰椎间盘突出与棘突-关节间隙角、棘突-关节间隙水平距离、棘突-关节间隙垂直深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小关节退变均呈正相关性,即腰椎间盘突出越严重,腰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越明显,反之亦然。2.在相同节段中,小关节角大小与年龄无相关性,但随着腰椎节段往下,小关节角度越来越大,即关节间隙的方向越来越呈冠状位。3.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小关节退变程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但腰椎间盘退变与小关节退变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明确。4.小关节退变程度、小关节角度大小、小关节对称与否均与性别无关。5.小关节对称性与腰椎间盘突出、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不同腰椎节段的小关节对称性无明显差异。6.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小关节对称无明显相关性。L3/4、L4/5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小关节退变无明显相关性,而L5/S1节段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小关节退变分级呈显着正向相关性。7.双侧小关节的退变分级无明显差异,L4/5、L5/S1节段双侧腰椎小关角大小无明显差异,而L3/4节段右侧小关节角稍大于左侧。8.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关节复合体的形态无明显相关性。9.棘突-关节间隙水平距离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棘突关节间隙垂直深度与年龄呈正相关性,L4/5、L5/S1棘突关节间隙角与年龄呈负相关性。10.双侧棘突-关节间隙深度无明显差异,双侧棘突-关节间隙角、棘突-关节间隙水平距离在L3/4、L4/5节段水平均为右侧大于左侧,在L5/S1节段则无明显差异。腰椎节段越下,棘突-关节间隙角越大,棘突-关节间隙水平距离越长,棘突-关节间隙的深度越浅。

李宁[6](2021)在《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影像学参数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腰椎峡部裂及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脊柱-骨盆及下腰椎影像学参数,探讨腰椎峡部裂及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影像学危险因素。2.描述正常成人的脊柱-骨盆平衡参数和下腰椎解剖参数,分析其相关性,并结合临床经验设计一种符合生理解剖的腰椎峡部修复椎板钩装置。方法:1.选择行全脊柱X线正侧位摄片的受试者97例,其中正常组(A组)34例,单纯峡部裂组(B组)21例,峡部裂伴峡部退变组(C组)23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组(D组)19例。观测受试者的脊柱-骨盆平衡参数和下腰椎解剖学参数,比较4组间各参数并分析峡部裂及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2.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2020年8月具有完整多层螺旋CT资料的被检者。经过严格筛选,共30例纳入研究,平均年龄34.83±10.31岁(范围15-50岁)。测量峡部/椎体后缘角、峡部(下缘)/椎弓根角、椎板/棘突角、双侧椎板厚度,并分析其其均数、标准差及范围,以此数据为支撑,结合临床经验设计一款新型峡部内固定装置。结果:1.从A组至D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L3椎板角、L4椎板角均呈增大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尽管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也呈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3/4椎间隙角、L4/5椎间隙角和L5/S1椎板角(lumbosacral angle,LSA)呈减小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TK是峡部裂的危险因素,当SS>28.4°、TK>25.8°时,发生峡部裂的危险明显增大;而L3/4椎间隙角和LSA是保护因素,当L3/4椎间隙角>10.8°,LSA>6.0°时,不容易发生峡部裂。PI和SVA是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当PI>50.5°、SVA>10.8mm时,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危险明显增大。2.峡部/椎体后缘角、峡部(下缘)/椎弓根角、椎板/棘突角、双侧椎板厚度,符合正态分布,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脊柱-骨盆及下腰椎影像学参数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S和TK是腰椎峡部裂的危险因素,而L3/4椎间隙角和LSA是其保护因素,PI和SVA是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2.腰椎峡部修复技术治疗腰椎峡部裂是安全、有效的方式。现有内固定器械存在安放困难,阻挡植骨区等不足,增加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风险。本研究数据准确且详细的提供了内固定相关的正常腰椎解剖参数,可有效支撑新型内固定器械的研发。

石贵文[7](2021)在《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固定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via Wiltse approach,W-TLIF)及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via midline approach,M-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接受单节段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L3-S1);(2)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节段不稳定;(3)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或医源性腰椎不稳;(4)椎体后缘离断症;(5)L5/S1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6)I°、II°退变性或峡部裂型腰椎滑脱;(7)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2年;(8)手术均有同一组高年资医师完成。排除标准:(1)既往腰椎手术史;(2)需多节段融合;(3)排除颈腰综合症、骨质疏松、脊柱畸形、腰椎骨折、腰椎结核等疾病;(4)排除因精神疾病不能自主进行功能评分。根据手术入路分为W-TLIF组(53例)和M-TLIF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各时间观测点腰痛及下肢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两组患者各时间观测点腰椎功能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螺钉置钉准确率、上位椎体螺钉对相邻关节突关节侵犯情况及椎弓根螺钉内倾角(Transverse screw angle,TSA)。比较两组患者各手术节段各时间观测点椎间隙高度、椎间植骨融合情况及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W-TLIF组手术时间(115-135)min,平均(126±6)min,M-TLIF组(120-150)min,平均(137±9)min,统计结果显示:手术时间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术时间W-TLIF组明显少于M-TLIF组。W-TLIF组术中出血量(140-170)ml,平均(155±9)ml,M-TLIF组(160-190)ml,平均(174±10)ml,统计显示: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中出血量W-TLIF明显少于M-TLIF。W-TLIF组发生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损伤2例、切口感染2例,M-TLIF组发生脑脊液漏2例、神经根损伤2例、切口感染2例,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相似。两组患者术后1个周和各随访时间节点腰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W-TLIF组患者术后及以后各随访时间节点腰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明显优于M-TLIF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W-TLIF组术后腰背部疼痛减轻明显优于M-TLIF组,W-TLIF组腰椎功能明显优于M-TLIF组。两组患者术后1个周和各随访时间节点腿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术后1个周及各随访时间节点腿痛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经手术减压术后神经根诱发的腿痛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椎弓根螺钉在L3、L4、L5及S1椎弓根两侧总体置钉准确率分别为88.7%和88.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入路均能满足螺钉置钉要求。W-TLIF组上位椎体椎弓根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发生率21.7%,M-TLIF组为30.7%,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W-TLIF组置钉更不容易损伤上位椎体关节突关节。W-TLIF组术后L3-S1不同椎体右侧TSA为(20.2°±7.2°)、(25.0°±3.2°)、(25.2°±3.2°)、(18.4°±4.8°),M-TLIF组L3-S1不同椎体右侧TSA为(15.4°±5.0°)、(18.2°±5.1°)、(15.7°±4.5°)、(15.3°±4.2°);W-TLIF组术后L3-S1不同椎体左侧TSA为(21.3°±3.6°)、(24.6°±3.3°)、(25.0°±3.7°)、(18.0°±5.2°),M-TLIF组L3-S1不同椎体左侧TSA为(18.1°±4.4°)、(17.9°±4.0°)、(16.0°±4.6°)、(13.9°±5.3°)。W-TLIF组同一水平椎体同侧TSA明显大于M-TLIF组,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同一椎体不同置钉方法螺钉内倾角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不同椎体行椎弓根置钉W-TLIF组与M-TLIF组相比较均具有较大的内倾角。W-TLIF术后椎间隙高度为(10.4-17.1)mm,平均(13.8±1.8)mm,M-TLIF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为(10.4-17.0)mm,平均(13.7±1.7)mm,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个周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手术入路行椎间隙撑开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椎间隙高度恢复。W-TLIF组患者术后1年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为(8.5-15.8)mm,平均(11.1±1.4)mm,M-TLIF组的(8.4-13.2)mm,平均(10.9±1.2)mm,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椎间高度均有少部分丢失,但椎间高度基本得到维持。W-TLIF组患者术后6个月融合率为88.7%,明显高于M-TLIF组77.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Brantigan的判断标准,W-TLIF组术后2年融合率为92.5%,M-TLIF组的90.9%,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2年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手术入路术后2年均能获得满意的椎间融合。W-TLIF组患者术后2年手术节段相邻上位节段退变发生率为13.2%,M-TLIF组的27.3%,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TLIF组较W-TLIF组更容易发生上位邻近节段退变。结论:两种入路行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W-TLIF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及术后腰痛改善明显。此外,Wiltse入路能获得更大的螺钉内倾角,不仅能提供更强的力学强度,更能避免螺钉损伤关节突关节,降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王峰[8](2021)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相关研究和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与腰椎滑脱的临床相关性目的:临床上,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常常合并有腰椎滑脱,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研究试图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与腰椎滑脱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自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因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就诊的患者208例(骨折组,n=208),以及同期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250例(非骨折组,n=250),观察两组患者中腰椎滑脱的发生率。同时,纳入同期于我科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75例,其中合并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25例(峡部裂滑脱组,n=25),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25例(退变性滑脱组,n=25)以及无腰椎滑脱患者25例(非滑脱组,n=25);所有患者均行全脊柱拼接正侧位X线,收集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骨折组和非骨折组在年龄、性别、BMI、BMD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骨折组中腰椎滑脱的发生率(10.1%,21/208)明显高于非骨折组(4.8%,1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P=0.029);骨折组中有外伤史者的发生率(51.0%,106/208)明显高于非骨折组(13.6%,3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3,P=0.000)。将有无腰椎滑脱和外伤史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腰椎滑脱(OR=2.273,95%CI=1.030-5.017,P=0.042)和外伤史(OR=6.622,95%CI=4.203-10.432,P=0.000)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独立相关。峡部裂滑脱组、退变性滑脱组与非滑脱组,三组在年龄、性别、BMI、BMD、PT以及SVA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PI、SS、LL、TLK、TK方面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峡部裂滑脱组与退变性滑脱组的PI、SS、LL、TLK、TK均明显大于非滑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峡部裂滑脱组与退变性滑脱组在PI和SS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峡部裂滑脱组中的LL、TLK和TK明显大于退变性滑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腰椎滑脱以及有外伤史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腰椎滑脱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能机制是:当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合并腰椎滑脱时,会改变脊柱-骨盆参数,进而导致胸腰段局部应力增加等脊柱生物力学的变化;同时,由于腰椎滑脱的存在,也会增加胸椎和胸腰段后凸,可能会对身体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而身体功能差也是诱发跌倒的高危因素。第二部分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目的:目前针对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如何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文献报道相对较少,尤其是缺乏对比性研究。本研究对比分析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自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行PVP或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5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VP组31例和PKP组26例。所有患者至少随访2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局部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变化以及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骨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共57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其中PVP组31例,PKP组26例,男23例,女34例;年龄6485岁,平均75.0岁。术后平均随访2.7年,骨折椎体平均压缩率为73.3%。PVP组和PKP组在年龄、性别、BMI、BMD、病程、椎体压缩、手术水平、平均住院时间和随访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P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9.6±3.3)min,少于PKP组的((37.4±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1,P=0.000)。两组患者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患者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及局部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15例(26.3%),无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发生。随访期间共5例(8.8%)患者继发邻近椎体骨折。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PVP和PKP手术均能显着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此外,PKP手术对椎体高度的恢复和局部后凸畸形的矫正方面优于PVP手术,但PKP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PVP。PKP手术在骨水泥渗漏率和邻近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方面相对于PVP手术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第三部分骨水泥拖尾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中的应用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ummell病术后出现延迟性骨水泥松动或移位的失败病例被报道。本研究试图探讨骨水泥拖尾技术在PKP治疗Ⅰ期和Ⅱ期的Kummell病中能否降低骨水泥松动和移位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行PKP手术治疗的75例单节段Ⅰ期和Ⅱ期Kummell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侧位X线片上是否有骨水泥拖尾征象,将患者分为拖尾组(n=39)和非拖尾组(n=36)。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局部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变化以及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骨折、骨水泥松动或移位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共75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其中男性29例,女性46例,平均手术年龄72岁,术后平均随访1.6年。拖尾组和非拖尾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病程、椎体压缩、手术水平、平均住院时间、骨水泥量、随访时间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拖尾组手术时间[(37.6±4.8)min]长于非拖尾组[(34.9±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8,P=0.013)。两组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局部后凸角及骨折椎体前高与术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11例(14.7%),无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发生。随访期间,发生骨水泥松动或移位4例(5.3%),其中,拖尾组发生骨水泥松动或移位的发生率(0/39)低于非拖尾组(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此外,共4例(5.3%)患者继发邻近椎体骨折。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PKP手术治疗Ⅰ期和Ⅱ期的Kummell病,不仅能够减轻疼痛症状,而且有助于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局部后凸畸形,且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采用骨水泥拖尾技术能够有效降低PKP术后骨水泥松动或移位的发生率。

赵力[9](2021)在《腰椎滑脱时腰椎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及腰椎椎间盘水平与椎前大血管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腰椎滑脱时腰椎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及腰椎椎间盘水平与椎前大血管在影像学上的解剖距离变化,为评估腰椎滑脱时进行植入椎弓根螺钉及摘除间盘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文选择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资料完整的104例I°腰椎滑脱患者(其中L4 52例,L5 52例)和107例非腰椎滑脱患者(对照组)。分别测量每一例腰椎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与椎前大血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左右髂总动脉、髂内髂外动脉)距离以及腰椎椎间盘水平与椎前大血管的距离,并测量每一例的腰椎前凸角度,并应用SPSS(V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非腰椎滑脱患者L4及L5椎体右侧的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与前方大血管的距离均小于左侧(P<0.05),而S1椎体右侧的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与前方大血管的距离与左侧无明显差异(P>0.05)。2.非腰椎滑脱患者L4-5椎间盘右侧的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与前方大血管的距离小于左侧(P<0.05),而L5-S1椎间盘右侧的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与前方大血管的距离与左侧无明显差异(P>0.05)。3.L4椎体滑脱患者L4、L5椎体及L4-5椎间盘右侧的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与前方大血管的距离均小于左侧(P<0.05)。4.L5椎体滑脱患者L5椎体右侧的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与前方大血管的距离小于左侧(P<0.05),而S1椎体及L5-S1椎间盘右侧的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与前方大血管的距离与左侧无明显差异(P>0.05)。5.非腰椎滑脱患者及腰椎滑脱患者的腰椎前凸度与腰椎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及椎前大血管的距离无相关性。结论:1.非腰椎滑脱患者及腰椎滑脱患者在L4及L5椎体右侧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时大血管损伤风险大于左侧。2.非腰椎滑脱患者及腰椎滑脱患者从右侧行L4-5椎间盘手术的大血管损伤风险大于左侧,而非腰椎滑脱患者及腰椎滑脱患者从右侧行L5-S1椎间盘手术的风险与左侧无明显差异。3.L4椎体滑脱患者在L4及L5椎体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L4-5间盘手术时大血管损伤风险小于非腰椎滑脱患者。4.L5椎体滑脱患者在L5椎体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时大血管损伤风险小于非腰椎滑脱患者,而在S1椎体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L5-S1椎间盘手术时大血管损伤风险与非腰椎滑脱患者无明显差异。5.腰椎前凸角度不影响腰椎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与前方大血管距离的测定。

陈钵[10](2021)在《不同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2月,对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单纯减压术、减压融合术和中医保守治疗4种治疗方法治疗LSS的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进行了筛选、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后纳入分析,使用STATA 15.0、Re Man 5.3和ADDIS 1.16.8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注册于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循证医学注册平台(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NIHR),注册号CRD42019120509。结果:本项NMA研究共纳入选54篇文献,共4783名患者,根据质量评价,每篇质量均可接受。直接比较中无论短期还是长期VAS评分,减压融合术(DF)高于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短期VAS评分DF vs PED[SMD:1.32,95%CI(0.64,2.00)]与远期VAS评分DF vs PED[SMD:0.81,95%CI(0.20,1.41)];术中失血量由多到少:减压融合术(DF)>单纯减压术(SD)>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DF vs SD[SMD:2.08,95%CI(1.03,3.13)]、DF vs PED[SMD:7.30,95%CI(5.22,9.37)]和PED vs SD[SMD:-8.30,95%CI(-10.89,-5.70)];手术时间由长到短:减压融合术(DF)>单纯减压术(SD),减压融合术(DF)>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DF vs SD[SMD:2.05,95%CI(0.97,3.13)]、DF vs PED[SMD:2.26,95%CI(1.56,2.96)];住院时间由长到短:减压融合术(DF)>单纯减压术(SD),单纯减压术(SD)>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DF vs PED[SMD:2.44,95%CI(1.65,3.22)]、PED vs SD[SMD:-1.27,95%CI(-2.47,-0.06)];并发症由多到少:减压融合术(DF)>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DF vs PED[OR:2.71,95%CI(1.58,4.64)]。间接比较中有效率由高到低: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减压融合术(DF)>单纯减压术(SD)>中医保守治疗(CT);VAS评分,无论短期还是远期,由好到坏: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减压融合术(DF)>单纯减压术(SD);术中失血量由多到少:减压融合术(DF)>单纯减压术(SD)>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手术时间由长到短:减压融合术(DF)>单纯减压术(SD)>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并发症由多到少:减压融合术(DF)>单纯减压术(SD)>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各组节点分割法中直接与间接比较P值均大于0.05。结论:早期LSS患者首选保守治疗,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已达到手术指征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本项研究表明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是治疗LSS的最佳选择,其疗效性与安全性优于其它治疗方法。相对稳定或者轻度腰椎滑脱LSS患者可使用单纯减压术,而减压融合术虽在疗效与VAS评分改善等疗效性方面较单纯减压术更优,且更适用于合并腰椎滑脱患者,但其在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的安全性方面不足,临床上应谨慎对待,严格把握其适应征。

二、腰椎滑脱的CT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椎滑脱的CT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腰椎滑脱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阳性检出率对比
    2.2 分型诊断准确性对比
    2.3 图像特征分析
3 讨论

(2)腰椎滑脱亚型间影像学参数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试验用医疗设备和软件
    1.5 方法
        1.5.1 影像学资料
        1.5.2 影像学参数
        1.5.3 临床疗效评估
    1.6 主要观察指标
    1.7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2.3两组术前影像学参数的对比
    2.4 两组患者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DI功能障碍指数
3 讨论Discussion

(3)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磁共振成像在腰椎滑脱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MSCT容积扫描、MRI诊断比较:
    2.2 MSCT影像学表现:
    2.3 MRI影像学表现:
3 讨论

(4)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退行性腰椎失稳相关定义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腰椎失稳的认识及沿革
        2 腰椎失稳与腰椎退行性变
        3 DLSI与解剖结构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
        4 DLSI与生物和机械交互影响的发病机制研究
        5 中医药“筋伤”理论对DLSI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手法治疗腰痛类疾病的认识
        2 手法治疗DLSI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3 国内代表性流派及手法
        4 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 “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筋伤”致DLSI的影像学评价
        1.1 滑移比例SLIP
        1.2 椎间隙高度指数DHI
        2 “筋伤”致DLSI的有限元分析
        2.1 椎间盘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2.2 关节突关节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3 “筋伤”致DLSI的生物力学特性指标
        3.1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
        3.2 FSU椎间盘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
        4 “筋伤”致DLSI的病理学指标检测
        4.1 HE染色与番红固绿染色
        4.2 Western blot
        5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与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评分比较
        3 疗效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5)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关系的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资料对象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测量设备及软件
        2.2 双侧腰椎小关节角的测量
        2.3 腰椎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分级
        2.4 腰椎间盘的退变分级
        2.5 腰椎间盘髓核额状面突出程度分级
        2.6 棘突-关节间隙角及棘突-关节间隙的水平距离、垂直深度测量
    3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小关节退变程度、关节角、对称性在男女中的差异性
    2.不同腰椎节段小关节退变程度与年龄的关系
    3.不同腰椎节段的小关节角与年龄的关系
    4.不同腰椎节段的小关节对称性与年龄的关系
    5.腰椎间盘突出与小关节退变的相关性
    6.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
    7.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小关节退变程度的相关性
    8.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椎小关节对称性的相关性
    9.椎间盘突出与小关节对称性的相关性
    10.双侧小关节退变分级的差异性分析
    11.双侧小关节角的差异性分析
    12.双侧棘突-关节间隙角、水平距离、垂直深度的差异性分析
    13.棘突-关节间隙角、棘突-关节间隙水平距离、棘突-关节间隙垂直深度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性分析
    14.腰椎间盘突出与棘突-关节间隙角、棘突-关节间隙水平距离、棘突-关节间隙垂直深度的相关性
第三章 讨论
    1.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小关节紊乱的认识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1.2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2.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1 正常腰椎间盘的结构与功能
        2.2 腰椎间盘的退变机制
    3.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退变及小关节退变的关系
        3.1 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退变、小关节退变之间的关系
        3.2 小关节对称性与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
        3.3 小关节角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
    4.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关节形态的关系
        4.1 棘突-关节间隙角、棘突-关节间隙水平距离、棘突-关节间隙垂直深度的数据测量
        4.2 结果分析
    5.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腰椎小关节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关系的相关性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影像学参数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或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发生的影像学危险因素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峡部修复内固定装置研发相关腰椎正常解剖参数多层螺旋CT测量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学位论文答辩会委员信息表

(7)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固定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不同内固定方式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相关研究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与腰椎滑脱的临床相关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骨水泥拖尾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腰椎滑脱时腰椎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及腰椎椎间盘水平与椎前大血管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后路手术中发生血管损伤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不同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文献标准
    1.3 检索与筛选
    1.4 数据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及基本特征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3 有效率
    2.4 短期与长期VAS评分
    2.5 术中失血量
    2.6 手术时间
    2.7 住院时间
    2.8 并发症
3 讨论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腰椎滑脱的CT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腰椎滑脱中的价值研究[J]. 周水添,朱娜君,林淑梅,方欣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21(36)
  • [2]腰椎滑脱亚型间影像学参数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对照分析[J]. 李玉乔,孙天威,马彬,周赵洪,董润北,吴海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06)
  • [3]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磁共振成像在腰椎滑脱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 陈孝生,许绍奇,赵林芬,王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05)
  • [4]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D]. 谢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5]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关系的影像学研究[D]. 钟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影像学参数研究及应用[D]. 李宁.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7]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固定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观察[D]. 石贵文.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8]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相关研究和意义[D]. 王峰.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9]腰椎滑脱时腰椎椎弓根螺钉预出钉部位及腰椎椎间盘水平与椎前大血管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 赵力.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10]不同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D]. 陈钵.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腰椎滑脱的CT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