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缘及邻区早中侏罗世煤质变质因素分析

天山北缘及邻区早中侏罗世煤质变质因素分析

一、天山北缘及邻区早中侏罗世煤变质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1](2022)在《艾维尔沟矿区构造及其演化对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文中指出为了明确构造及其演化对艾维尔沟矿区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采用现今地应力实测、含煤盆地埋藏史-热史模拟、现场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矿区地应力状态、含煤地层埋藏史、煤层变质作用、瓦斯生成与散失、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开展研究。研究表明:艾维尔沟矿区现今地应力状态为构造挤压应力状态,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SW向;矿区侏罗纪煤系地层主要经历了2个大的演化阶段,第Ⅰ阶段为快速沉降并于晚侏罗世达到最大埋深约4 300 m,煤层受到深成及区域双变质作用,经历最高古地温137~192℃,形成第1次生气高峰;第Ⅱ阶段由于受到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构造挤压的影响,煤系地层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开始发生倾斜并持续抬升剥蚀,煤层快速冷却降温,煤层瓦斯发生逸散;矿区内深成变质及区域热变质作用直接导致了矿区内煤级及瓦斯生成量具有垂向和水平2个梯度,局部差异化构造及演化直接导致了矿区内各矿之间煤层瓦斯保存条件的差异性;受现今构造挤压地应力状态、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的控制作用,艾维尔沟矿区垂向上向斜轴部(北翼深部)较北翼浅部更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平面上矿区西部2130煤矿地区较中部地区1930煤矿地区更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东部1890煤矿地区次之。

韩旭[2](2019)在《阜康断裂带及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层序地层对比与沉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阜康断裂带及其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炭资源及煤层气资源丰富,预测煤炭资源量84亿吨,预测煤层气资源量约450亿方。阜康断裂带中部的白杨河、CSD井区更是率先获得了我国中-低煤阶煤层气工业化突破,现今已完钻100余口煤层气生产井,年产能达6000万方,有效缓解乌鲁木齐目前天然气紧缺的状况。研究区资源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前人对阜康断裂带及其北缘层序及沉积研究不够具体精细,层序地层对比、沉积演化规律及聚煤规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研究区后续资源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基于此,本次选题针对阜康断裂带及北缘进行层序格架划分与聚煤规律研究,以阜康断裂带及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研究重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钻孔岩心识别、测井相识别、勘探成果再认识为线索,通过等时层序格架、沉积相分析、沉积环境具体刻画等手段开展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地层对比与沉积体系研究,最终明确了煤层发育富集规律,这对后期煤层气滚动勘探及其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指导。通过层序界面的识别,建立了阜康断裂带及北缘八道湾组的对比方案。该层序划分方案可在全区的钻井剖面间进行良好的对比。早侏罗世早期具有填平补齐、向四周超覆尖灭的沉积特征。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岩心描述建立了典型沉积相序列,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及沼泽4种沉积体系,主要聚煤环境以辫状河三角平原沼泽及前缘水下分流间湾最为发育。研究区沉积演化可概括为填平补齐期、首次聚煤期、聚煤迁移期、持续水进期4个阶段。坡折带、湖平面、沉积环境共同控制了该区的聚煤模式,盆内一级构造与周缘的构造凸起带共同控制了阜康断裂带及北缘的古地理格局,并决定了富煤带的位置及延伸方向。盆内的断坡带与断阶带决定了沉积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富煤中心的位置和发育情况。最终在阜康断裂带及北缘形成砂沟、白杨河、煤圈沟、西沟4个聚煤中心。

邓奇根[3](2015)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侏罗纪煤层硫化氢成生模式及异常富集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高含硫化氢(H2S)气体引起的异常涌出和伤人事故在国内外经常出现。新疆为我国产煤大省,煤炭预测储量约占全国的40%。受沉积环境、地质构造,煤层自燃等因素影响,区域诸多煤矿硫化氢异常富集并发生过伤人事故。因而,开展区内高含硫化氢煤矿的地质调查、硫化氢成生模式和异常富集控制因素研究是一项紧迫且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以区域特征和煤的有机地球化学为研究手段,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工作、实验测试及数据统计,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以下简称“准南”)中段侏罗纪煤层硫化氢成生模式及异常富集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准南中段自石炭纪以来经历的3大构造演化阶段,坳陷构造、构造反转等特殊作用使其沉积物也具有明显的旋回性。陆相形成的侏罗纪西山窑组含煤构造,以湖泊型旋回为主,受到强烈挤压改造,形成了近东西向的雁列式成排成带的线型构造断褶带。西山窑组气候具有从温湿走向干旱,煤中有机质中以高等植物来源占主导地位,有机硫主要来自成煤植物,无机硫主要来自蒸发盐岩和卤水。区域在泥炭沼泽演化过程凝胶化作用呈加强趋势,形成的弱还原程度煤,多数属中-特低硫煤层,呈显晶或隐晶质的黄铁矿主要呈脉状充填于煤层裂隙中。区域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偏轻,大多小于-50.0‰,多属于混合成因。天然气组成以甲烷为主,重烃含量普遍低于20%,为湿气-偏湿气。地下水体及煤层气中二氧化碳碳同位素均为负值,表现出有机成因的特征。区域所测得各种硫同位素值都偏低,大多具有△34S(SH34SO342-24ddSS-)=22.5‰>22‰的特征,硫化氢硫同位素表现出BSR成因特征。区域西山窑组煤岩储集层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主峰主要分布在80℃115℃。煤的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主要介于0.5%0.7%,由古地温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可知,煤岩层经历的古地温平均为101.1℃。通过对伊利石裂变径迹测试,得到tmax值大概为105℃115℃,经历了部分退火过程,但没有完全退火。目前,研究区域侏罗纪西山窑组煤岩层藏深度大多位于400m2800m,根据今地温梯度关系,可推测研究区域煤岩层温度多数小于70℃,可见,区域煤岩层大部分经历小于120℃的温度,多数处于BSR反应的界限内。区域在目前矿井开采深度,煤层硫化氢气体组分普遍小于3.0%,表现出BSR成生的特征;由BSR形成的副产物,莓球状的黄铁矿普遍存在,表现出BSR成生的特征;天然气具有典型腐殖型热成因煤系气及BSR作用的特征;CO2碳同位素为负值,表现出由BSR成生硫化氢伴生的特点;对各矿井检查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为(1003500)个/克样品,有利于硫化氢气体的生成。综合判断区域各煤矿硫化氢气体主要由BSR成生,不排除局部具有TSR成生。通过对煤的硫酸盐热演化进行实验模拟,重烃的产率随热演化温度升高先增后减,符合TSR作用优先消耗重烃类的规律;随着温度的上升,TSR反应程度逐渐增高;TSR作用是伴随重烃类(C2+)气体的产生而发生的,TSR作用最剧烈的阶段就是重烃类气体产率最大阶段,硫化氢的成生与重烃类气体的成生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实际地质过程中的TSR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过程,煤矿由TSR作用成生硫化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为:研究区域硫化氢广泛分布,且往往硫化氢与二氧化碳共存。区域烃源岩生气强度最高可超100.0×108m3/km2以上,西山窑组煤中有机碳含量平均高达64.49%,丰富的烃源岩为硫化氢的成生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区域煤岩储集层平均孔隙度在10.0%以上,渗透率为(0.11122.30)×10-3um2,中等-较好储层广泛分布,储渗条件较好。各煤层孔隙结构属于裂隙-孔隙型,煤体结构多为碎裂结构,构造断裂较发育,从而有利于煤层硫化氢聚集。各煤层顶底板岩性主要以细碎屑岩为主,为低渗透性隔挡层,透气性能差,有利于硫化氢的保存。区域凹槽式沉降平原基底形成了巨厚的含水层,在水动力封闭控气作用下,形成具有承压性质孔隙潜水及裂隙水。区域潜水、承压水的p H、矿化度及离子含量随径流方向都呈重大趋势。同时深层承压水环境封闭相对较好,在还原环境中,在硫酸盐还原菌及热动力因素的作用下,经历BSR或TSR作用,硫化氢气体便形成,导致区域水体富含硫化氢。

吴盾[4](2014)在《淮南煤田早二叠纪岩浆接触变质煤纳米级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淮南煤田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煤层为主采煤层,矿区北部受燕山中期岩浆活动的影响,煤物理、化学结构变化大,煤质复杂,特别微气孔的发育,为煤层气(瓦斯)的储存、吸附和运移提供了场所。因此研究岩浆接触变质作用煤物理化学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充分调研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淮南煤田早二叠纪岩浆接触热变质煤为研究对象,结合煤田地质学、煤岩学、煤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采用原位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测定等现代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煤级煤热解固态产物的化学结构,系统地揭示了岩浆接触热变质煤的内部晶核结构和表面孔隙结构特征。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对潘三矿接触变质带下部煤样品的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得出了随着煤变质程度增高,Raman一级模和二级模谱带反映出煤分子排列逐渐趋向芳香环高度稠合的“类石墨”化结构;受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高变质无烟煤、无烟煤和贫煤表面孔隙总数量较正常煤的少,但煤中微孔和小孔数量却非常发育,紧邻侵入体煤的孔隙度反而降低,这证实岩浆侵入所附加的应力起到了制约作用。(2)通过对朱集矿接触变质带两侧煤样品的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煤级煤晶参数((d002)、(La)和(Lc))随距侵入体距离的减少而相应变化,结合不同煤级煤热解固体产物的原位XRD测试,论证了岩浆侵入煤系地层时的应力作用对芳香层片直径La的演化具有控制作用;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高,煤芳香环缩合程度增大,桥键、侧链和含氧官能团减少,结合不同煤级煤热解固体产物的原位FTIR测试以及利用easy R0方法恢复围岩地层经历的最高古地温,进而推测出淮南煤田早二叠纪含煤岩系中岩浆侵入体的温度至少为300℃。

敖卫华[5](2013)在《淮南煤田深部煤层煤级与煤体结构特征及煤变质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华北聚煤区地质构造形态复杂,煤类分布时空差异性大。随着华北东部矿区浅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殆尽,向深部找煤已成为共识。深部煤类的分布决定了我国未来炼焦用煤资源的潜力,因此研究深部煤层的煤类分布规律及煤变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华北东部地区安徽淮南煤田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煤田地质学、煤岩学、煤化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该区主要井田浅部和深部煤层的煤级参数演化规律、煤体结构发育特征。采用镜质体反射率作为古地温标参数,对该区埋藏史和热史进行了恢复,并在结合研究区区域地质条件和前人对该区埋藏史-热史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深部煤层的煤级、煤体结构及煤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华北聚煤区深部煤类预测以及深部煤变质理论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的成果和新认识:(1)淮南煤田是气、肥、焦、瘦等多煤类共存的大型煤田。浅部煤层以气煤大类为主,深部存在肥煤和焦煤区。全区的煤级随煤层现代埋深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淮南煤田浅部和深部煤层广泛发育不同程度构造变形煤,构造变形煤的发育受断层及褶皱等地质因素控制,煤岩的构造变形对于深部煤级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用。按煤岩变形程度的剧烈程度,煤岩出现热稳定性增加、煤的芳核堆砌度及延展度增加以及芳环支链结构脱离,芳香程度增加等一系列分子结构变化。(3)淮南煤田煤变质类型为构造动压影响下的多阶段深成变质。淮南煤田基本不受岩浆侵入影响,局部接触变质作用影响程度低,范围小。该区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显示,该区经历过三次构造热阶段,第一阶段为深成变质作用主体部分,该阶段奠定了淮南煤田长焰煤-气煤的煤级。第二阶段煤化作用叠加了燕山期造山运动的影响,煤的深成变质作用继续进行。不同井区由于沉降速率、埋深和剥蚀程度的不同造成了井区间煤级的不均一性。第三阶段由于地层温度过低,推测区域内的主要煤化作用结束。潘一矿和望峰岗矿煤级的差异与第一阶段煤系地层沉积速率、埋深和剥蚀程度以及第二阶段井底热流有关。

李臻[6](2012)在《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因其地表具有丰富的油气苗显示,故历来为石油地质工作者重视。但南缘地区紧邻北天山,受天山隆升挤压作用的长期影响,该区域内构造形态普遍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其中尤以紧邻山前的齐古断褶带构造形态最为复杂。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构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广泛调研天山山体演化、区域地层发育、地表水系变更、地震资料解释、石油地质条件评价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地球胀缩、理论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区域内地面地质详查资料、关键地震剖面解释成果、钻井试油资料、研究区头屯河标准地层剖面、齐古构造研究资料首先研究了齐古断褶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包括广泛分布的构造挠褶、垂向上明显的构造分层现象、捩断裂的地表特征、构造滑脱面的特征及滑脱机理、不整合、磨拉石建造及其物源特征以及常常被石油地质工作者所忽视的河流阶地。其中捩断裂的研究结果为解释昌吉半背斜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构造滑脱面滑脱机理的分析为我们厘清齐古断褶带复杂构造成因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不整合、河流阶地特征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天山山体演化对齐古断褶带构造变动的影响。对齐古断褶带构造特征的研究使我们对区域内典型的构造现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厘清齐古断褶带的构造演化特征,我们运用地球胀缩理论对喜马拉雅期天山山体的演化进行了阶段划分,结果表明,天山隆升是地球处于收缩状态所导致,根据时间的先后关系可依次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中新世晚期的天山初步隆升阶段;早更新世的侧向挤压褶皱阶段;中更新世的大型断褶滑覆阶段和晚更新世的天山隆升调节阶段。结合天山隆升阶段的划分结果,以研究区关键地震剖面(N8626)所揭示的上新统独山子组角度不整合现象、头屯河—郝家沟标准地层剖面以及两套构造滑脱层为主要依据,我们将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所公布的2008版最新国际地层年代表对每个阶段在地史上的时间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厘定。结果表明齐古断褶带演化分为四期进行,分别为中新世晚期的掀斜阶段(约5.332Ma)、早中新世的断褶阶段(约2.590~0.781)、滑脱阶段(约0.126Ma)和楔入阶段(约0.0117Ma),并且以上四个阶段与晚期天山演化的四个阶段在时间上对应一致。构造演化研究成果最终将用于指导油气资源勘探,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丰富的地表油气苗显示及部分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实践已经证明盆地南缘具有整带含油的特点,对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分析结果认为齐古断褶带油气成藏条件较好,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藏的物质条件,同时南缘地区三排构造带由于其构造演化模式的根本不同其油气成藏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都体现出了油气成藏的多源性、多期次性及复杂性。综合评价指出了下步有利勘探目标,为齐古断褶带的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李祝[7](2011)在《艾维尔沟矿区5号煤层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运用区域地质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天山构造演化、艾维尔沟矿区构造演化;研究地质演化对艾维尔沟矿区煤系地层瓦斯生、储、运、盖的影响;统计大量现场实测的瓦斯涌出量、瓦斯含量、瓦斯压力数据,并结合矿区地质演化史,分析艾维尔沟矿区瓦斯赋存特征,研究不同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的控制作用得出艾维尔沟矿区瓦斯地质规律;预测矿区瓦斯含量并计算煤层气资源量。艾维尔沟矿区构造受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控制,八道湾煤层沉积时期处于区域性伸展断陷环境中,属于造山后的陆相盆地沉积及含煤建造。到中晚侏罗世,煤层埋藏最深达到5000m,是八道湾组煤层生烃的主要时期。矿区内煤层瓦斯含量受埋深、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煤层露头、地质构造及岩性组合等地质条件的共同控制。在各种地质因素中,煤层埋深是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相关呈对数相关关系。在埋深360m处瓦斯含量为8m3/t,煤层瓦斯风化带深度为埋深50m处。以瓦斯压力0.74MPa为界限划分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在埋深263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埋深263m以深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运用瓦斯地质统计法计算出了5号煤层气地质储量为715.01Mm3,属于小型储量级别,储量丰度为0.392×108m3/km2,属于特低等储量丰度级别。

贾宝珊[8](2011)在《新疆乌东矿区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乌东矿区为研究对象,在新疆神华集团乌东矿区瓦斯地质编图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及其盆地南缘的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乌东矿区处于准南煤田东南部,受博格达山前逆冲推覆作用影响,矿区内八道湾向斜两翼地层倾角较大,对煤层的产状以及瓦斯的保存和运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矿井瓦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不同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瓦斯含量和和涌出量随着开采深度和地应力的增加而增大。对矿区进行瓦斯地质单元划分,以八道湾向斜轴部为界将矿区分为南翼和北翼两个地质单元。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数学方法得出八道湾向斜北翼(Ⅰ)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为煤层埋深和煤厚;向斜南翼(Ⅱ)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为距煤层露头距离和煤层标高。利用多元回归数学方法建立了煤层瓦斯含量的数学模型。利用分源预测法对矿井回采工作面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将向斜北翼45(B1+2)号煤层在埋深203m划定为瓦斯风化带下界,43(B3+6)煤层在195m划定为瓦斯风化带下界;向斜南翼大洪沟、小红沟、碱沟45(B1+2)煤层分别距煤层露头距离在634m、674m、714m划定为瓦斯风化带下界,43(B3+6)煤层分别在381m、264m、160m划定为瓦斯风化带下界。通过对现场实测瓦斯数据以及煤层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指标进行分析,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了预测,将向斜北翼45和43号煤层分别在埋深715m和521m以深划定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向斜南翼45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碱沟煤矿43号煤层在距煤层露头距离688m以深划定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为矿井今后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依据。

王磊[9](2007)在《准南前陆冲断带断裂对油气成藏与保存的控制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是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针对该地区所面临的断裂与油气成藏和保存的关系不清晰等问题,本文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断裂控藏理论为指导,详细研究了断裂与圈闭的形成与演化的关系,断裂与油气运聚和保存的关系,建立了准南前陆冲断带的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准南前陆冲断带断裂活动期次可分为4个期次,石炭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张性正断层形成时期、晚石炭世-二叠纪周缘前陆盆地阶段逆冲断裂形成时期、白垩系构造挤压断裂活动时期和晚第三纪以来再生前陆盆地逆冲断裂形成时期。并依据断裂的断穿层位划分为基底卷入型断裂和以三套滑脱层为滑脱面的滑脱断裂。根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冲断带上的地震剖面,分析了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构造样式的形成和发育过程,明确了构造样式分区分带的特征。准南前陆冲断带油气具有多期成藏和晚期为主的特点,早期油气运移通道主要是砂体和不整合面,向古隆起方向侧向运移;再生前陆盆地时期油气运移主要通道为断裂,以垂向运移为主,此时期错过了主力烃源岩大量生排油时期,因此断裂表现为调整和破坏早期油气藏、形成次生油气藏的过程。从圈闭的形成时间,空间展布,成藏过程和要素组合条件出发,详细分析了各种圈闭的有效性,认为只有这四个方面都是有效的圈闭才是冲断带上可钻探的目标,结合油气成藏过程,提出四种有利的目标模式:(1)新近纪形成的薄薄叠加型构造样式的中构造层中的圈闭;(2)受盖层限制的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含油气性普遍较好,目的层集中在中下构造层;(3)厚-薄叠加型构造样式中下构造层圈闭,如果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其含油气性可能很好;(4)继承性发育的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的下部构造层中,早期有油气的聚集,晚期断裂没有破坏圈闭完整性的圈闭。分析了断裂带内部结构和封闭机理,明确了断层封闭的类型,建立了适合于中西部前陆盆地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并对安集海背斜、卡因迪克背斜和西湖背斜断层封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准南前陆盆地断裂主要为泥岩涂抹和层状硅酸盐/框架断层岩封闭,同一条断裂不同层段,同一层段的不同位置,其封闭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准南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有效源岩的范围控制着油气的分布、古隆起控制着早期油气运移方向和分布、油源断裂控制着晚期油气的分布、优质盖层是油气充注和保存的关键因素、断层的封闭性控制着油气聚集的层位。利用断裂本身错动面积及倾角大小能反映断裂输导油气的能力的性质,对断裂输导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考虑断层垂向封闭性和盖层品质综合评价盖层阻烃能力的方法,并对准南再生前陆盆地时期盖层阻烃能力进行了评价。依据有效烃灶、高效输导和有利保存条件,预测准南前陆冲断带有利的富集区域主要分布在第二排构造带和第三排构造带上。

孙永娟[10](2007)在《新疆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的沉积学分析及与准噶尔侏罗纪盆地演化的对比》文中指出整个中天山以北均为准噶尔板块,准噶尔侏罗纪盆地处于准噶尔板块的中央,而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正好处于准噶尔板块的边缘,由于这一特殊的构造位置使这一盆地的深入研究以及艾维尔侏罗纪盆地和准噶尔侏罗纪盆地的对比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通过野外实际工作和资料的收集,结合室内研究分析及前人的研究认识,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从古环境和构造运动的角度来看,艾维尔沟地区侏罗系是一个沉积旋回中两个沉积阶段的产物。沉积Ⅰ阶段沉积了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和中侏罗统的西山窑组,发育了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河道沉积,三角洲沉积和湖泊—三角洲沉积。沉积Ⅱ阶段发育了干旱环境下中侏罗统头屯河组的冲积扇沉积。在侏罗纪时期,艾维尔沟这个断陷湖盆经受了两次大规模的湖退和一次大规模的湖侵以及一次小规模的湖侵过程。第二,天山造山带在二叠纪以后全面进入造山期后伸展阶段,使准噶尔盆地边缘发生断陷,形成了艾维尔沟侏罗纪断陷盆地。从本区所处的整个沉积构造环境演化阶段来看,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形成于第四个阶段早期,至中生代末新生代早期测区出现明显的南隆北断、北部差异沉降、全区抬升剥蚀、天山最终形成。通过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与准噶尔侏罗纪盆地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同是在准噶尔板块上发育起来的盆地,并且具有相似的沉积环境、沉积序列特征,古气候特征以及可对比的侏罗系含煤地层,由此可以推断,在新生代天山尚未隆起时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与准噶尔侏罗纪盆地属于同一个盆地。

二、天山北缘及邻区早中侏罗世煤变质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山北缘及邻区早中侏罗世煤变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艾维尔沟矿区构造及其演化对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概况
2 矿区地应力状态
3 矿区构造及其演化
    3.1 地质构造特征
    3.2 构造演化特征
4 构造及其演化对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
    4.1 构造演化与瓦斯生成
    4.2 构造及演化与煤层变形破坏
    4.3 构造及演化与瓦斯散失
    4.4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5 结语

(2)阜康断裂带及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层序地层对比与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1.2.2 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1.3.2 沉积体系研究
        1.3.3 沉积演化分析
        1.3.4 聚煤规律研究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单元
        2.1.1 阜康断裂带
        2.1.2 北三台凸起
    2.2 地层特征
    2.3 主要断裂发育特征
第三章 层序地层划分与地层对比
    3.1 层序划分方案
        3.1.1 层序界面标志
        3.1.2 层序划分方案
    3.2 层序地层格架
        3.2.1 阜康白杨河煤矿层序地层分析
        3.2.2 阜康臭煤沟层序地层分析
        3.2.3 阜康夹皮沟层序地层分析
        3.2.4 北13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3.2.5 北28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3.3 连井对比
        3.3.1 阜5井-北28井-西泉11井-北13井-FK19井连井剖面
        3.3.2 阜5井-董6井-夹皮沟ZK85-10连井剖面
        3.3.3 夹皮沟ZK85-10井–白杨河146-2井-阜康FK16井-西沟ZK102 连井剖面
        3.3.4 董6井-北43井-北86井连井剖面
    3.4 地层厚度
第四章 沉积特征与沉积演化
    4.1 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4.1.1 沉积成因
        4.1.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4.1.3 湖泊体系
        4.1.4 沼泽相
    4.2 盆地构造属性与古流向研究
        4.2.1 盆地构造属性
        4.2.2 原型盆地
    4.3 沉积演化
        4.3.1 填平补齐期(SQ1-LST)
        4.3.2 初次聚煤期(SQ1-TST、HST)
        4.3.3 聚煤迁移期(SQ2-LST)
        4.3.4 持续水进期(SQ2-TST、HST)
第五章 聚煤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5.1 层序结构
    5.2 有利沉积相带
    5.3 坡折带
        5.3.1 不同类型坡折带控制煤层发育位置
        5.3.2 古坡度控制了煤层的厚度
    5.4 聚煤模式
    5.5 有利聚煤带的发育
        5.5.1 砂沟有利聚煤带
        5.5.2 白杨河有利聚煤带
        5.5.3 煤圈沟井田有利聚煤带
        5.5.4 西沟煤矿有利聚煤带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与获奖
致谢

(3)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侏罗纪煤层硫化氢成生模式及异常富集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中硫的研究现状
        1.2.2 煤矿硫化氢成生模式
        1.2.3 油气田硫化氢成生模式
        1.2.4 煤矿硫化氢异常富集控制因素
    1.3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准南中段区域特征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层
        2.1.2 区域构造
    2.2 沉积特征
        2.2.1 区域构造演化
        2.2.2 区域沉积特征
    2.3 区域煤层
    2.4 本章小结
3 煤中硫的赋存特征和演化历史
    3.1 煤中硫的来源
        3.1.1 植物成煤
        3.1.2 硫酸盐和介质作用
        3.1.3 铁离子的供给
    3.2 煤中硫的赋存状态
        3.2.1 煤中有机硫赋存状态
        3.2.2 煤中无机硫赋存状态
        3.2.3 煤中元素硫赋存状态
    3.3 煤中硫的演化历史
        3.3.1 煤中有机硫演化历史
        3.3.2 煤中无机硫(黄铁矿)演化历史
    3.4 煤中硫的分布
    3.5 本章小结
4 区域煤气地球化学特征
    4.1 同位素地球化学
    4.2 流体包裹体特征
    4.3 镜质体反射率
    4.4 本章小结
5 煤矿硫化氢气体成生分析
    5.1 煤矿H_2S气体成生类型
    5.2 硫化氢TSR成生模拟
        5.2.1 煤的TSR成生硫化氢模拟
        5.2.2 TSR反应机理
        5.2.3 TSR成生模拟讨论
    5.3 煤矿H_2S气体成生识别
        5.3.1 硫酸盐生物还原(BSR)成生H_2S识别
        5.3.2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成生H_2S识别
        5.3.3 煤矿硫化氢气体成生识别模式
    5.4 区域煤矿H_2S气体成生识别
        5.4.1 BSR成生识别
        5.4.2 BSR成生机理
        5.4.3 TSR及其他成生识别
    5.5 本章小结
6 煤矿硫化氢异常富集控制因素
    6.1 区域硫化氢分布特征
    6.2 地质控制作用
    6.3 储盖层控制作用
        6.3.1 储层控制作用
        6.3.2 盖层控制作用
    6.4 地下水控制作用
        6.4.1 地层水活动控制作用
        6.4.2 区域温(泉)井含水特性
        6.4.3 地层水化学特性对硫化氢成生的控制作用
        6.4.4 含硫化氢水成因模式
    6.5 埋深及温度控制作用
    6.6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淮南煤田早二叠纪岩浆接触变质煤纳米级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物理化学结构
        1.2.2 煤变质过程中煤内部结构的演化特征
        1.2.3 煤变质过程中煤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
    1.3 存在的问题与争议
        1.3.1 岩浆接触变质作用下热变煤—正常煤系列的形成条件
        1.3.2 岩浆接触变质作用下煤芳香环层片直径(L_a)的演化特征
        1.3.3 岩浆接触变质作用下煤纳米级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
    1.4 研究内容
    1.5 工作量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淮南煤田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
    2.2 淮南煤田区域构造
    2.3 朱集井田地质概况
        2.3.1 井田地质构造
        2.3.1.1 褶皱
        2.3.1.2 断裂
        2.3.2 山西组3煤层发育及其煤质特征
        2.3.2.1 山西组3煤层发育特征
        2.3.2.2 山西组3煤层煤质特征
    2.4 潘三井田地质概况
        2.4.1 井田地质构造
        2.4.1.1 褶皱
        2.4.1.2 断裂
        2.4.2 下石盒子组4煤层发育及其煤质特征
        2.4.2.1 下石盒子组4煤层发育特征
        2.4.2.2 下石盒子组4煤层煤质特征
    2.5 小结
第三章 样品与分析方法
    3.1 研究样品
        3.1.1 朱集井田3煤层接触带样品宏观特征
        3.1.2 潘三井田4煤层接触带样品宏观特征
    3.2 分析方法
        3.2.1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3.2.1.1 煤的工业分析
        3.2.1.2 煤的元素分析
        3.2.2 煤中矿物洗脱处理
        3.2.3 X射线衍射(XRD)
        3.2.4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
        3.2.5 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Raman)
        3.2.6 原子力显微镜(AFM)
    3.3 小结
第四章 淮南煤田燕山中期侵入岩特征
    4.1 两淮地区岩浆活动
    4.2 朱集井田侵入岩特征
        4.2.1 岩浆岩矿物学特征
        4.2.2 岩浆岩岩性特征
        4.2.3 井田内3煤层受岩浆侵入影响范围
    4.3 潘三井田侵入岩特征
        4.3.1 岩浆岩矿物学特征
        4.3.2 岩浆岩岩性特征
        4.3.3 井田内4煤层受岩浆侵入影响范围
    4.4 小结
第五章 潘三井田接触热变质煤纳米级孔隙结构演化
    5.1 引言
        5.1.1 激光显微拉曼光谱(Raman)对煤内部结构的研究
        5.1.2 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煤孔隙结构的研究
    5.2 接触变质煤的化学组分特征
    5.3 煤内部结构的拉曼光谱特征
        5.3.1 煤结构与拉曼光谱的对应关系
        5.3.2 接触热变质煤结构有序度演化特征
        5.3.2.1 不同煤级煤拉曼光谱峰位与峰强度演化特征
        5.3.2.2 不同煤级煤拉曼参数的演化特征
    5.4 煤表面孔隙结构的原子力显微镜特征
        5.4.1 接触变质煤表面孔隙形貌特征
        5.4.2 接触变质煤孔径和孔隙度特征
        5.4.3 煤纳米级孔隙结构与接触变质作用的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朱集井田接触热变质煤化学结构演化
    6.1 引言
        6.1.1 X射线衍射(XRD)对煤晶核参数的研究
        6.1.2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煤官能团的研究
    6.2 接触变质煤化学成分特征
    6.3 煤晶核结构的X射线衍射特征
        6.3.1 接触热变质煤化学结构演化特征
        6.3.1.1 不同煤级煤衍射峰峰形与峰位演化特征
        6.3.1.2 不同煤级煤晶核参数的演化特征
        6.3.2 煤热解固体产物煤晶核参数的演化特征
    6.4 煤官能团结构的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特征
        6.4.1 接触热变质煤红外光谱特征
        6.4.1.1 不同煤级煤红外光谱峰形与峰位演化特征
        6.4.1.2 不同煤级煤官能团的演化特征
        6.4.2 煤热解固态产物官能团的演化特征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申请者简介

(5)淮南煤田深部煤层煤级与煤体结构特征及煤变质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华北聚煤区深部煤炭资源特征
        1.2.1.1 华北聚煤区地质构造背景
        1.2.1.2 国内外深部煤层的开发现状
        1.2.1.3 深部煤层的开发面临的地质问题
        1.2.2 煤变质理论研究及进展
        1.2.3 盆地埋深史和热史研究
        1.2.4 深部煤层结构及煤岩形态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2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环境
    2.2 构造运动与地质演化概要
        2.2.1 淮南推覆构造
        2.2.1.1 阜凤推覆体
        2.2.1.2 明龙山推覆体
        2.2.1.3 淮南复向斜
    2.3 区域地层层序与煤系地层特征
        2.3.1 区域地层层序演化
        2.3.2 淮南煤田含煤地层沉积分布特征
        2.3.3 煤系地层特征
        2.3.3.1 煤系厚度、分组及含煤情况
        2.3.3.2 含煤地层及主力煤层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淮南煤田深部煤层的煤级特征
    3.1 样品采集地区分布
    3.2 煤级参数随埋深的演化
        3.2.1 淮南煤的煤级参数演化规律
        3.2.2 煤级随埋深的演化规律
        3.2.2.1 同一煤层煤级参数随埋藏深度的演化
        3.2.2.2 煤系地层煤级参数随埋藏深度的演化
        3.3.3 淮南煤类的分布赋存特征
    3.3 淮南深部煤的煤岩学特征
        3.3.1 宏观煤岩特征
        3.3.2 显微煤岩特征
        3.3.2.1 镜质组
        3.3.2.2 壳质组
        3.3.2.3 惰质组
        3.3.2.4 矿物质组
    3.4 本章小结
4 淮南煤田煤体结构变化及对煤级的影响
    4.1 淮南煤田煤体结构演化特征
        4.1.1 构造变形煤定义、特征及分类
        4.1.2 构造变形煤的形成原因
        4.1.3 淮南煤田不同深度构造煤发育特征
    4.2 构造煤的煤岩学特征
        4.2.1 煤岩变形对显微组分的影响
        4.2.2 煤岩变形特征与煤级关系
    4.3 构造变形煤的物理化学特征
        4.3.1 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
        4.3.1.1 差热与热重分析原理
        4.3.1.2 构造变形煤差热与热重分析
        4.3.1.3 测试结果与讨论
        4.3.2 X 射线衍射试验
        4.3.2.1 XRD 参数与测试方法
        4.3.2.2 样品的预处理
        4.3.2.3 测试条件与数据处理
        4.3.2.4 测试结果与讨论
        4.3.3 红外光谱实验
        4.3.3.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4.3.3.2 不同构造变形煤的红外光谱特征
        4.3.3.3 测试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淮南煤田埋藏史及热史研究
    5.1 华北地台埋藏史及热史概况
    5.2 淮南煤田埋藏史和热史反演
        5.2.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5.2.2 测试数据分析
    5.3 模拟软件特点
        5.3.1 Thermodel for windows2008 模拟器
        5.3.2 操作步骤
    5.4 结果分析
        5.4.1 地层埋藏史模拟及结果分析
        5.4.2 地层温度史模拟及结果分析
        5.4.3 镜质体反射率模拟及结果分析
    5.5 煤中包裹体的古地温测试
        5.5.1. 方解石脉包裹体测试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构造附加动力对煤变质过程的影响
    6.1 构造附加压力的来源与性质
        6.1.1 应力的产生
        6.1.2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对煤化学变质过程的影响
    6.2 构造附加压力场的能量效应
        6.2.1 构造-热效应
        6.2.2 弹性应变能的产生与能量耗散过程
        6.2.3 构造附加动力对望峰岗矿深部煤级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开发历程与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基底特征
        2.1.3 构造单元划分
    2.2 构造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发展简史
    2.3 地层
        2.3.1 上古生界
        2.3.2 中生界
        2.3.3 新生界
    2.4 沉积特征
    2.5 烃源岩特征
    2.6 储集层特征
    2.7 盖层特征
第3章 齐古断褶带构造特征
    3.1 基本构造特征
        3.1.1 构造挠褶广泛分布
        3.1.2 构造分层结构
        3.1.3 捩断裂现象
        3.1.4 构造滑脱面特征分析
        3.1.5 单斜体地面地质特征
        3.1.6 不整合
        3.1.7 磨拉石建造
        3.1.8 河流阶地
    3.2 断裂发育特征
        3.2.1 断层特征描述
        3.2.2 断层类型划分
    3.3 圈闭构造特征
        3.3.1 西段地区
        3.3.2 中段地区
        3.3.3 东段地区
    3.4 齐古断褶带邻区构造样式
        3.4.1 霍玛吐背斜带
        3.4.2 呼安背斜带
第4章 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
    4.1 地球胀缩理论简介
        4.1.1 地壳构造运动具有周期性
        4.1.2 椭圆运动规律
        4.1.3 地球绕银运动受力分析
        4.1.4 地球的胀缩运动
        4.1.5 地球收缩运动的阶段划分
    4.2 天山山体演化
        4.2.1 天山初步隆升阶段
        4.2.2 侧向挤压褶皱阶段
        4.2.3 大型断褶滑覆阶段
        4.2.4 天山隆升调整阶段
        4.2.5 齐古断褶带属于天山隆升挤压而形成
    4.3 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
        4.3.1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及依据
        4.3.2 构造演化阶段特征及模式
第5章 齐古断褶带含油气性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5.1 圈闭含油气性分析
        5.1.1 西段地区
        5.1.2 中段地区
        5.1.3 东段地区
    5.2 典型油气藏成藏模式
        5.2.1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条件
        5.2.2 齐古断褶带
        5.2.3 霍玛吐背斜带
        5.2.4 呼安背斜带
        5.2.5 理论地质成藏期
    5.3 有利勘探目标评价
        5.3.1 齐古背斜中深层
        5.3.2 芨芨槽子古潜山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盆地成藏事件与地侯对应关系简图

(7)艾维尔沟矿区5号煤层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矿区概况
    2.1 地层
    2.2 煤层
    2.3 地质构造
        2.3.1 区域构造
        2.3.2 矿区构造
    2.4 煤质
3 矿区构造演化特征
    3.1 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3.2 矿区构造演化史
    3.3 沉积演化史分析
4 矿区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分布特征
    4.1 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分析
        4.1.1 煤层埋藏深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1.2 煤层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1.3 煤变质程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1.4 煤层露头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1.5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1.6 地层岩性组合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2 瓦斯含量分布规律
    4.3 煤层瓦斯风化带
    4.4 瓦斯涌出分布规律
        4.4.1 预测方法及参数选取
        4.4.2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
5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5.1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方法
    5.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5.3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6 矿区煤层气资源量计算及评价
    6.1 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6.1.1 类比法
        6.1.2 体积法
        6.1.3 气藏数值模拟法
        6.1.4 瓦斯地质统计法
    6.2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结果及评价
    6.3 煤层气抽采区块划分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新疆乌东矿区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研究区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区域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2.1 区域构造演化及控制特征
    2.2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2.1 盆地形成过程
        2.2.2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3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演化
        2.3.1 准噶尔南缘构造演化特征
        2.3.2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应力场
    2.4 本章小结
3 乌东矿区构造演化及瓦斯赋存特征
    3.1 矿区地质概况
    3.2 矿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3.3 矿区区域构造演化
    3.4 本章小结
4 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
    4.1 矿井概况
    4.2 矿井构造特征
        4.2.1 八道湾向斜北翼构造特征
        4.2.2 八道湾向斜南翼构造特征
    4.3 矿井地层发育条件
    4.4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4.5 矿井瓦斯
        4.5.1 八道湾向斜北翼瓦斯含量
        4.5.2 八道湾向斜南翼瓦斯含量
    4.6 瓦斯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4.6.1 褶曲、断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6.2 水文地质瓦斯赋存的影响
        4.6.3 构造运动演化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6.4 煤层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6.5 煤层埋藏深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6.6 煤变质程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6.7 向斜南翼煤层露头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矿井瓦斯含量及涌出量预测
    5.1 瓦斯地质单元的划分
    5.2 瓦斯主控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5.2.1 灰色关联原理
        5.2.2 瓦斯预测指标的确定
        5.2.3 瓦斯主控因素分析
        5.2.4 瓦斯含量多元回归数学模型
    5.3 瓦斯含量及涌出量预测
        5.3.1 瓦斯含量预测
        5.3.2 瓦斯涌出量预测
        5.3.3 瓦斯风化带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6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6.1 向斜北翼(Ⅰ区)
    6.2 向斜南翼(Ⅱ)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术论文数据集

(9)准南前陆冲断带断裂对油气成藏与保存的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0.2.1 前陆盆地的概念及相关术语界定
        0.2.2 断裂与油气运移与保存
        0.2.3 准南前陆冲断带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0.3 主要研究内容
    0.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1章 准南前陆冲断带的形成与演化
    1.1 区域构造位置
    1.2 构造分区特征
        1.2.1 垂直造山带方向具有分带特征
        1.2.2 平行造山带方向具有分段特征
    1.3 构造演化特征
        1.3.1 晚石炭世一二叠纪周缘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1.3.2 三叠纪—早第三纪陆内坳陷阶段
        1.3.3 晚第三纪—第四纪再生前陆盆地阶段
第2章 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活动规律
    2.1 断裂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2.2 断裂活动期次
    2.3 断裂类型
    2.4 断裂的组合形态
        2.4.1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
        2.4.2 构造样式成因分类
        2.4.3 局部构造样式分析
        2.4.4 不同类型构造样式的分布规律
        2.4.5 不同构造样式形成及演化历史
第3章 油气分布规律
    3.1 油气平面分布规律
        3.1.1 油气主要分布在前陆冲断带
        3.1.2 同一构造带油气分布特征有差异
        3.1.3 油气分布的特殊性
    3.2 油气纵向分布规律
第4章 断裂对圈闭形成与演化的控制作用
    4.1 不同构造样式圈闭的发育特征
        4.1.1 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
        4.1.2 厚-薄叠加型构造样式
        4.1.3 薄-薄叠加型构造样式
    4.2 不同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有效性分析
        4.2.1 时间的有效性
        4.2.2 要素组合有效性
        4.2.3 空间分布的有效性
        4.2.4 成藏过程有效性
    4.3 有利的圈闭模式
第5章 断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5.1 油气运聚成藏时期
        5.1.1 烃源岩发育特征
        5.1.2 烃源岩演化历史及与圈闭形成时期的匹配关系
        5.1.3 油气成藏时期
    5.2 输导体系的类型及运移机制
        5.2.1 输导体系的类型
        5.2.2 聚集效率分析
        5.2.3 断裂输导能力综合评价
    5.3 不同类型断裂对油气运聚规律的控制作用
        5.3.1 基底卷入型断裂
        5.3.2 盖层滑脱型断裂
        5.3.3 不同类型断裂对不同构造层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5.3.4 断裂在油气运移中的作用
    5.4 不同构造样式对油气运聚成藏规律的控制作用
        5.4.1 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分析
        5.4.2 厚-薄叠加型的构造样式
        5.4.3 薄-薄叠加型构造样式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5.5 有利的运聚成藏模式
第6章 断裂对油气保存的控制作用
    6.1 盖层品质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1.1 盖层品质与油气分布关系
        6.1.2 盖层对断层断穿层位及油气运移的影响
        6.1.3 盖层完整性评价
        6.1.4 盖层阻烃能力综合评价
    6.2 断层封闭性对油气保存的作用
        6.2.1 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
        6.2.2 断层垂向封闭性与侧向封闭性的关系
    6.3 典型构造断层封闭性评价解剖
        6.3.1 安集海河地区
        6.3.2 卡因迪克地区
        6.3.3 准南西湖地区
第7章 有利目标区预测
    7.1 油气运聚成藏特征及过程分析
        7.1.1 油气运聚成藏特征
        7.1.2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7.2 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分析
        7.2.1 有效烃灶范围控制着油气的分布
        7.2.2 古隆起控制着早期油气运移方向和分布
        7.2.3 油源断裂控制着油气的分布
        7.2.4 优质盖层是油气充注和保存的关键因素
        7.2.5 断层的封闭性控制着油气聚集的层位
    7.3 有利的富集区域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详细摘要

(10)新疆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的沉积学分析及与准噶尔侏罗纪盆地演化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地质研究程度
    3. 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
    5. 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构造位置
        1.1.1 大地构造位置
        1.1.2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1.1.3 区域断裂系统
    1.2 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
        1.2.1 动力学背景
        1.2.2 动力演化过程
第二章 艾维尔沟侏罗纪地层特征分析
    2.1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
        2.1.1 划分沿革
        2.1.2 剖面描述
        2.1.3 地层分布与岩石组合
        2.1.4 时代依据
    2.2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
        2.2.1 划分沿革
        2.2.2 剖面描述
        2.2.3 地层分布与岩石组合
        2.2.4 时代依据
    2.3 下侏罗统三工河组
        2.3.1 划分沿革
        2.3.2 剖面描述
        2.3.3 地层分布与岩石组合
        2.3.4 时代依据
    2.4 下侏罗统八道湾组
        2.4.1 划分沿革
        2.4.2 剖面描述
        2.4.3 地层分布与岩石组合
        2.4.4 时代依据
第三章 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3.1 沉积相特征分析
        3.1.1 河道沉积
        3.1.2 三角洲沉积
        3.1.3 湖泊—三角洲沉积
        3.1.4 冲积扇沉积
    3.2 沉积环境分析
        3.2.1 沉积环境演化概述
        3.2.2 侏罗系各组的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3.2.3 侏罗纪沉积期和沉积旋回演化分析
第四章 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演化分析
    4.1 盆地的起源、规模与存在时限
        4.1.1 盆地起源
        4.1.2 盆地的规模
        4.1.3 盆地的存在时限
    4.2 盆地演化动力学分析
    4.3 古气候分析
    4.4 盆地沉积演化史分析
    4.5 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的属性
第五章 准噶尔侏罗纪盆地特征
    5.1 准噶尔盆地演化动力学分析
    5.2 准噶尔盆地沉降演化史分析
    5.3 准噶尔侏罗纪原型盆地分析
    5.4 准噶尔盆地古地理气候分析
    5.5 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与准噶尔侏罗纪盆地的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四、天山北缘及邻区早中侏罗世煤变质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艾维尔沟矿区构造及其演化对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J]. 李文. 煤矿安全, 2022(02)
  • [2]阜康断裂带及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层序地层对比与沉积体系研究[D]. 韩旭. 新疆大学, 2019(10)
  • [3]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侏罗纪煤层硫化氢成生模式及异常富集控制因素研究[D]. 邓奇根. 河南理工大学, 2015(11)
  • [4]淮南煤田早二叠纪岩浆接触变质煤纳米级结构研究[D]. 吴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5]淮南煤田深部煤层煤级与煤体结构特征及煤变质作用[D]. 敖卫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6]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目标评价[D]. 李臻.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2)
  • [7]艾维尔沟矿区5号煤层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 李祝. 河南理工大学, 2011(09)
  • [8]新疆乌东矿区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 贾宝珊. 河南理工大学, 2011(09)
  • [9]准南前陆冲断带断裂对油气成藏与保存的控制作用研究[D]. 王磊. 大庆石油学院, 2007(07)
  • [10]新疆艾维尔沟侏罗纪盆地的沉积学分析及与准噶尔侏罗纪盆地演化的对比[D]. 孙永娟. 长安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天山北缘及邻区早中侏罗世煤质变质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