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理论在公路网评价中的应用

分形理论在公路网评价中的应用

一、分形理论在公路网络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蒋煜[1](2020)在《基于分形理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研究》文中提出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能够高效回收、利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且再生混合料性能良好,寿命周期内较其他再生方式、铣刨重铺等具有显着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因而成为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何保证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是厂拌热再生技术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级配是混合料性能的先决条件,目前还未形成有效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评价方法和体系,在RAP掺量确定、级配设计等关键环节上存在较强的经验性。围绕厂拌热再生过程中级配分形特征分析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方法研究,首先探讨了分形理论对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推导了级配分形表述和分维数计算方法,分析了分形理论与传统级配理论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比了不同铣刨速度、铣刨深度下RAP矿料级配分形特征,基于分形评价分析了铣刨参数对RAP级配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厂拌热再生生产过程,提出了RAP分散程度评价指标,得到了RAP分散与矿料迁移规律;再次,采用Menger海绵模型模拟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空隙结构,推导了混合料空隙分布密度函数,建立了混合料空隙分形模型;最后,以模型矿料间隙率和级配分维数为控制指标设计再生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通过马歇尔试验和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了级配参数对体积指标和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构建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性能参数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分析了级配设计方法的适用性。本文将二度域分维数应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表述中,提供了测定热再生过程中RAP分散特性的试验方法。基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形模型,提出了一种级配设计方法,可以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与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及模型基础。

余泽健[2](2020)在《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分形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交通网络是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其发展一直广受关注。可达性是评价交通网络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指交通网络系统中的某一点到达其他目的地点的便捷程度。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达性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越来越要求直观、量化、有效的空间表达。GIS技术与可达性评价模型的结合为这些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区域交通网络的内部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格局等空间形态特征,是影响区域交通网络发展的状态的内在因素。基于分形理论构建区域交通网络空间分形度量模型,对区域交通网络空间发展特征进行量化描述,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交通可达性发展现状的原因,也有利于从严谨的数学层面认清区域交通网络发展的空间特征,为区域交通网络的优化布局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决策参考。因此,本文基于区域交通网络研究的需求和要求,运用分形理论,以GIS技术为支撑,系统地研究了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与分形特征度量的技术流程与度量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南京市交通网络空间形态的定量分析中。文章首先总结了交通网络常用的可达性评价模型、分形理论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对GIS技术在可达性评价与分形度量测算中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在对比常用的可达性评价模型优缺点后,结合GIS的技术优势,提出了基于最短出行时间和交通距离的可达性评价模型更符合现实中的交通可达性水平。其次,基于GIS技术在空间数据采集、空间分析、网络模型构建等方面的显着优势,建立了基于GIS的交通可达性评价技术流程和空间分形度量模型,包括评价指标选取、数据采集与处理、可达性评价模型的构建、可达性值的计算与处理、可达性综合评价以及空间分形维数值的测算等。最后,文章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运用上述相关方法模型,对研究区交通网络可达性和空间分形特征进行了分别计算、分析与可视化表达,并根据研究区交通网络可达性与空间结构特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贾冰[3](2020)在《基于分形理论的沈阳典型区域空间形态维数测算研究》文中指出分形理论作为复杂性科学的重要分支,涵盖了复杂性科学中相关系统的众多分析方法,如突变论的参数不连续性、分维性、无标度性等等,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建筑学等诸多领域。分形理论已经是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可以对错综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进行量化,建立起直观与数据的联系,在描述城市空间形态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分维值量化评价的手法对沈阳典型区域的空间形态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并总结出评价导则。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推行,更大力度的推进改革开放,东北地区的城市建设也会逐渐发生改变。作为东北三省的核心城市,沈阳的城市空间形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针对分形理论的相关概述以及沈阳典型区域的天际线、建筑肌理以及路网进行介绍,并对分形理论的量化研究方法进行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分形理论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第三章从分形理论的视角对沈阳三处典型区域天际线进行分维值测算,通过量化的手段评价天际线的审美属性,并分析其成因。第四章通过维数测算,对沈阳三处典型的建筑肌理的分维值融合度以及尺度信息完整度两个角度进行了量化评价,结合区域特点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第五章总结了沈阳三个典型区域的路网的特征,并从区域道路覆盖程度以及道路演变两个角度对进行量化研究,提出对策性建议。

吴定远[4](2019)在《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深圳蛇口工业区建设开始,中国大型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未曾停歇。在这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型园区不仅承载着各级地方政府进行政策实验和制度创新的重任,还肩负着实现产业聚集和升级、整合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进程等一系列重大使命。国家政策的引导加上地方政府的快速推进,使得大型园区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升政府招商引资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及转型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大型园区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存在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策划和整体推进的现象,导致大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园区功能定位不匹配,影响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的发挥。在大型园区基础设施设计管理上,大多采取传统设计模式,即把复杂的设计任务分解成多个静态化、离散化的设计工作组合,其管理的重点在于协调。而综合设计模式的提出,是以突破现有专业属性及行业管理的限定,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将复杂设计任务定义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多个设计主体粘结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聚合体,充分发挥各设计主体的优势资源,通过分工协同,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其管理的重点是协同,即要求各设计主体的设计工作在动态上同步,以解决设计任务中涉及到的多专业深度融合,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设计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因此,开展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机制研究,对实现大型园区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结合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的特点,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对综合设计模式下各设计单位的合作博弈收益进行研究分析,揭示了综合设计模式下各设计主体存在趋于协同的内在驱动。由于大型园区基础设施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主体参与且存在分阶段决策的特点,综合设计过程的协同内在驱动并非完全稳定。通过对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识别出影响综合设计协同稳定的长期和短期关键因素。在综合设计协同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合约约束、组织约束三个维度构建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约束机制,为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管理营造良好环境。结合复杂系统理论,分析综合设计协同内涵及综合设计协同过程,指出综合设计模式协同管理存在信息管理不协同、设计环境缺失及缺乏配套综合设计流程三个问题。从数据协同、图形协同、文件协同三个层面,分构建协同工作平台、建立数据库、综合设计流程规划和形成综合设计流程有机整体四个阶段给出整体对策,系统地研究了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协同管理的机理。并通过分析信息协同、工期协同、资源协同和质量协同四个方面协同内在动力与外部推动手段,构建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目标体系,实现了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全过程管理。为研究外部激励政策对协同机制动态演化的影响,本文基于贝洛索夫-恰鲍廷斯基(Belousov-Zhabotinsky,简称B-Z)反应模型模拟综合设计模式的协同机制演化过程,证明外部激励政策对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机制动态演化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在对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内部推力、外部约束以及协同作用机理分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系统有序度出发,选择与系统有序度密切相关的工期、质量、资源以及信息等9个度量指标进行功效评价,并计算各指标在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勘察设计、方案设计、图纸设计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有序度,构建了大型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度评价模型。随后,创新性地将内部满意度、客户满意度作为综合设计模式协同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思想,构建了综合设计协同绩效评价模型。为研究协同机制协同度与协同绩效的关系,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工期子系统、质量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的协同度意外扰动对协同绩效的冲击程度。最后,以某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案例为代表,研究协同机制在一般大型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中的适用性。本文研究了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的8条网络链,得出网络链4始终处在协同程度较高位置,表明网络链4中各参与单位不仅综合实力较强,相互之间信息共享程度、资源协调能力、配合默契程度相比其他网络链也较高。对该项目协同机制绩效研究则是取每半月整体满意度作为协同绩效数据指标,同样得出在协同机制作用下,项目综合设计过程的绩效评价分值不断提高,评级由较好提升到很好的结论。最终,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该项目中协同绩效对协同机制各子系统协同度扰动的脉冲响应结果,得出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为协同机制子系统协同度越高,则协同绩效越好。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本文采用的协同度度量模型和协同绩效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一般大型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综合设计过程中。

杨启航[5](2019)在《隧道工程衬砌病害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规模与数量在总体上出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据调查,大多数公路、铁路隧道皆存在衬砌结构类病害,这些病害将对交通质量产生很大危害,不但影响隧道行驶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更会缩短隧道的使用年限。因此,对隧道病害采取全方位的健康诊断,推测发生病害的缘由,定量评价隧道结构的健康度,并及时提出有效合理的维护手段,延缓隧道病害进一步恶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现代数学方法,开展了隧道工程衬砌病害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基于隧道结构主要破损形态分析,确定了影响隧道健康状态的病害指标系列,进一步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隧道指标体系;引入我国公路隧道专项检查结果的四级判别方法作为隧道健康等级的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隧道等级分级方案:在全面比较国内外诊断指标判定标准的基础上,综合研究了渗漏水,衬砌裂缝,衬砌背后空洞,衬砌材质劣化,衬砌起层及剥落,衬砌变形、移动及沉降六种病害特征的判据。(2)基于包含接触算法和应力释放的地层-结构计算模型,研究隧道衬砌强度劣化、衬砌背后空洞和衬砌厚度减薄三种典型病害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规律,通过对不同病害的安全系数、结构承受轴力、剪力和弯矩的对比分析,得到病害作用对结构安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考虑到隧道病害的多样性、实时性与不确定性,以乘积标度为主观赋权方法,以基于熵与最大熵原理的熵权法作为客观赋权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主客观综合权重分析方法——综合赋权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模糊综合评价中,通过隧道病害案例检验,其评价结果与单独利用乘积标度法及熵权法确定的评价结果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诊断结果差距较大时,该方法可起到数值优化作用,使诊断结果更倾向于隧道真实情况。(4)结合裂缝图像处理技术,将分形理论引入隧道衬砌裂缝病害评价分析中,通过不同特征指标的裂缝病害分形分析,研究了裂缝分维数随裂缝长度、等效宽度以及裂缝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裂缝病害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分别运用盒维数法和模糊数学方法计算裂缝病害的分维数和健康值,通过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基于分形维数的四级裂缝病害评价方法,给出了不同病害等级对应的分维数范围。进一步将该分级方法应用到工程案例分析中,结果表明基于分维数和健康值的裂缝病害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基于分维数的隧道裂缝病害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图23表48参108。

田野[6](2019)在《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交通网络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因历史条件的限制或者历史规划预见性的缺乏,使得目前的交通网络中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道路交通网络中”断头路”、“断头桥”的情况,功能上存在部分线路过度使用,部分线路利用不足的缺陷,网络结构布局存在区域节点连通不顺等问题。交通网络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充分说明了加强对于区域交通网络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为案例区,以连通湖北省内各县(市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陆路交通网络(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过程—格局—驱动力—溢出效应”的逻辑框架。将GIS空间分析与分形、复杂网络等方法相结合,探索长时间尺度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形态、结构、功能演化过程,驱动机制和空间联动、空间溢出效应,以期为区域陆路交通网络科学布局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相关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区概况等。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对陆路交通网络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阐释,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第三章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形态演进特征。运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分别构建加权长度——半径维数、加权网络维数、加权关联维数和分枝维数,对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饱和形态,覆盖形态,连接形态、扩展形态及其演化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结构演进特征。利用图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抽象成为包含节点与联系的网络系统,分别从节点连接性,网络连通性,网络集聚度以及网络稳定性等方面,对湖北省交通网络的复杂性结构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功能演进特征。从交通网络的距离通达性和时间通达性入手,对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节点时距通达、节点-县域时距通达、县域时距通达演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县域间的加权旅行时间矩阵,构建了湖北省县域交通联系网络,从而系统展现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功能演进。第六章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时空间演进特征和驱动力分析。将近30年湖北省交通网络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陆路交通网络区域间、城市-乡村、平原-山地间空间差异着手,分析其在不同空间地域类型上的演化特点。之后在考虑系统自组织驱动与他组织输入响应的基础上,分别从交通网络系统内部和从外部选取指标,剖析内外交互作用下的陆路交通网络演进的驱动机制。第七章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对地区交通网络优度进行分级的基础上,分别使用传统马尔科夫链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对不同类型县区交通网络优度变化及其邻接县区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展现陆路交通网络建设中的空间联动和空间溢出效应。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提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不足和未来工作的展望。通过上述相关工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总体呈现出重点布局,缓慢提升—攻坚爬坡,稳步提高—质量并举,跨越发展的阶段演化过程。从形态演化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形态具有分形特征,但存在尺度空间限制和等级结构差异,并随着时间推移形态日趋成熟,结构日趋完善。从结构演化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结构呈现出由简单向复杂,由随机向无标度的整体演进过程,稳定性不断增强。内部结构则呈现出集中于以武汉为核心的江汉平原地区,并形成以武汉为顶点,南部恩施至武汉,北部十堰至武汉,中部襄阳至荆州的近卧A形格局。同时低等级线路大量围绕高等级线路展布,并且显着集中于高速公路沿线,其对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控制能力最强。从功能演化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功能不断提升,网络连接的时空间成本下降显着,同时关键城市在沟通省内城市间联系的地位不断凸显,形成以武汉为一级中心,襄阳、宜昌为二级中心具有等级层次特征的陆路交通网络区域分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高等级线路布局深刻影响省内区域联系能力,在大幅改善省内交通通达性的同时,造成强烈的空间扰动。从空间格局来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布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间、城—乡间、平原—山地间的空间分异。但随着网络发育,其布局日益突破地形、水域等的限制,向地理空间细部拓展,短程连接逐渐增多,区域差异逐渐缩小,空间收敛现象明显。从驱动机制来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表现出内部系统组织嬗变与外部要素输入响应的共同作用过程,内部呈现出由“量”变向“质”变的演进过程,外部则呈现出自然地理、人口布局、交通方式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交替主导作用的过程。从空间溢出来看。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存在明显的方向性,自身变化与邻近单元变化方向基本一致。同时空间溢出效应与空间背景的关系密切,当研究单元临近均为高水平时,其获得正向溢出的概率明显高于临近低水平单元。交通网络建设同时具有时间滞后性。

王依萍[7](2019)在《基于DEA方法的公路资源使用效率比较研究 ——以陕西省十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的发展目标由追求“量”的增多转变为追求“质”的提高,因此公路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备受关注。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十个市的公路的资源使用效率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指标的选取进行讨论,构建了“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公路资本投入水平指标加入了公路的网络效应,主要借助于分形理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陕西省各个市公路的分形维数进行测算,将其用来衡量公路的空间布局状况。DEA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地区存在公路资源使用效率相对低下的状况,因此为提高陕西省公路资源使用效率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公路资源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西安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和商洛市这六个地区的公路资源使用效率相对较高,而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和渭南市的公路资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公路资源的使用效率水平可以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2)公路的分形维数,综合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与公路总里程之比,高等级公路里程与公路总里程之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公路部门营运载客车辆拥有量和营运载货车辆拥有量七个影响因素指标和公路资源使用效率水平的灰色关联度在0.6-0.8,都处在较高水平;(3)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并结合陕西省公路交通状况,为提高陕西省公路交通资源使用效率水平提出应加大高等级公路建设以提高公路等级结构、加大公路空间布局以提高公路网络效应、提高车辆营运水平以增加车辆运输效率、增强从业人员素质以提高工作效率水平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各个市公路资源使用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公路系统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优化区域公路的资源配置,提高公路的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李发明[8](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认为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马瑶[9](2019)在《在役混凝土桥病害智能化诊断与维修加固快速决策技术》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出行压力不断增大,对桥梁服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作为桥梁建造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的好坏与桥梁的运营能力直接相关。本文对混凝土桥梁病害诊断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综合分析了现有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在役混凝土桥梁的鉴定评估标准及加固技术,探讨了在役混凝土桥梁病害智能化诊断与加固快速决策技术。桥梁在役期间受到日益增加的交通荷载、恶劣反复的自然条件变化以及外界环境侵蚀等方面的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病害不可避免,适当的维修加固可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大量文献及检测报告的研究和分析,对比了目前在役混凝土桥梁常用的加固措施以及影响因素,提出在役混凝土桥梁加固的快速决策技术。同时,总结出现有混凝土桥梁病害的诊断过程及检测数据样本情况,提出基于分形理论的在役混凝土桥梁病害诊断技术。借助分形理论中的盒计维数处理混凝土无损检测得到的声速-幅值数据,综合分析两种检测指标对混凝土病害诊断的关系。通过试验研究混凝土病害情况的自相似规律,继而分析混凝土构件的内部缺陷与无损检测声学参数分形维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将分形维数看做一个变量,用这个变量来衡量各个试验对象的各指标变化,通过与完好混凝土测得数据的阀值对比,诊断混凝土的病害情况,探索分形理论在决策混凝土内部缺损及病害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结合辽宁省某桥梁工程实例的检测及诊断结果,验证分形理论对于在役混凝土病害诊断的适用性,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对于在役混凝土病害诊断的应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实例的工程概况、病害的常规诊断结果与分形维数诊断方法结果对比。基于病害分级和分形理论,可以更准确辨识在役混凝土桥梁的病害,以便快速选择加固措施,为解决现有旧桥危桥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胡杰[10](2018)在《陕西省区域公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路交通是推动产业空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而产业空间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公路交通的建设发展,二者之间具有复杂紧密的联系作用,研究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情况既充实了相关研究内容,也为地区进一步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支持。以陕西省为例,基于分形理论、中心-外围模型和耦合协调理论探究地区公路交通与产业空间结构的协调适应情况是研究的目的所在。具体来讲,首先是运用ArcGIS软件计量分析覆盖陕西各地区的栅格网络的边长与相应的有公路通过的网格数,测算出描述陕西各地区路网覆盖度的分形维数;然后利用SPSS软件拟合各地区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情况;最后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路网空间特征与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适应情况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各地区的公路网络在所研究的尺度上都呈现出显着的自相似性,但整体的路网覆盖水平不高,只有西安地区公路网络的分形维数达到了1.5,其余大多数地区都处于1.4以下。同时,陕西省各地区的产业专业化演变整体上也遵循U形规律,且都处于U形曲线的左半边。而关于公路空间特征与产业空间结构的适应性方面:西安和渭南的协调情况最优;咸阳与铜川的路网布局良好但产业空间结构方面还需优化升级;陕南三地以及宝鸡、延安则在公路网络空间布局与产业空间结构方面都需进一步的完善改进。从研究中可以认识到:首先,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公路网络的研究中是有效的,各地区路网都具有分形特征;其次,各地区的产业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与相关理论基础、实证结果一致;同时,将耦合协调度模型应用于路网分形特征与产业空间结构演变间作用情况的探究中也是可行的。

二、分形理论在公路网络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形理论在公路网络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分形理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厂拌热再生技术应用现状
        1.2.2 厂拌热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1.2.3 分形理论在道路工程上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分形理论与沥青混合料级配理论
    2.1 分形理论
        2.1.1 分形体的特征及判别
        2.1.2 分形维数
    2.2 分形理论在沥青混合料级配评价中的适用性
    2.3 分形理论与其他级配理论关系
        2.3.1 分形理论及描述
        2.3.2 与其他级配理论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AP矿料级配的分形特征分析
    3.1 RAP获取过程中矿料级配分形评价
        3.1.1 原路面矿料级配差异
        3.1.2 铣刨速度对RAP矿料级配的影响
        3.1.3 铣刨深度对RAP矿料级配的影响
    3.2 RAP加热过程中矿料级配分形评价
        3.2.1 RAP分散特性与矿料迁移特性
        3.2.2 试验方案
        3.2.3 试验结果
        3.2.4 单级RAP分散特性分析
        3.2.5 RAP整体分散与迁移特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enger海绵模型的空隙模型研究
    4.1 Menger海绵模型
    4.2 基于Menger模型的空隙分形模型
        4.2.1 空隙分布密度函数
        4.2.2 空隙参数分形模型
    4.3 空隙参数计算与分析
        4.3.1 试验方案
        4.3.2 级配设计
        4.3.3 空隙参数计算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Menger模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
    5.1 级配设计
        5.1.1 原材料选择
        5.1.2 级配分维数
        5.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5.1.4 新集料级配设计
    5.2 马歇尔指标评定
        5.2.1 空隙率
        5.2.2 试验矿料间隙率
        5.2.3 有效沥青饱和度
        5.2.4 稳定度
    5.3 路用性能验证
        5.3.1 高温稳定性
        5.3.2 低温稳定性
        5.3.3 水稳定性
    5.4 实体工程应用与检测
        5.4.1 工程概况
        5.4.2 配合比设计
        5.4.3 试验路铺筑与检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分形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基础
    2.1 可达性评价理论
        2.1.1 可达性的概念和内涵
        2.1.2 本文交通网络可达性的概念和内涵
        2.1.3 传统可达性评价方法概述
        2.1.4 传统可达性评价方法的局限与发展方向
    2.2 分形理论
        2.2.1 分形概念的提出
        2.2.2 分形的特征
    2.3 地理信息系统(GIS)
        2.3.1 GIS的概念与核心技术
        2.3.2 GIS网络分析功能
    2.4 GIS在可达性评价及分形研究中的应用优势
        2.4.1 GIS在交通网络可达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4.2 GIS在可达性评价中的应用优势
        2.4.3 GIS在交通网络分形研究中的应用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
    3.1 可达性评价指标选取
        3.1.1 度量节点可达性的评价指标
        3.1.2 度量网络整体可达性的评价指标
    3.2 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流程
    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4 地理数据库构建
    3.5 可达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3.5.1 构建网络数据集
        3.5.2 构建空间阻力模型
    3.6 可达性值的计算与评价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研究
    4.1 城市交通网络分形测度指标的选取
    4.2 城市交通网络分形维数
        4.2.1 长度—半径维数
        4.2.2 分枝—半径维数
        4.2.3 盒子维数
    4.3 分形维数指标的算法
        4.3.1 长度—半径维数
        4.3.2 分枝—半径维数
        4.3.3 盒子维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IS的南京市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分形特征研究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研究区域简介
    5.2 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
        5.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5.2.2 南京市交通可达性地理数据库构建
        5.2.3 南京市可达性评价模型构建
        5.2.3.1 构建网络数据集
        5.2.3.2 设置空间阻力模型
        5.2.4 可达性值的计算
        5.2.5 南京市可达性值的统计与评价
        5.2.5.1 节点可达性
        5.2.5.2 网络可达性评价
        5.2.6 南京市交通网络可达性优化建议
    5.3 交通网络空间分形特征测度
        5.3.1 长度—半径维数
        5.3.2 分枝—半径维数
        5.3.3 盒子维数
        5.3.4 南京市交通网络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内容与结论
    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分形理论的沈阳典型区域空间形态维数测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复杂性科学的发展
        1.1.2 分形几何学的发展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
        (2)文献研究
        (3)实地资料收集
        (4)MATLAB平台的分维值量化分析
    1.5 论文框架
2 分形理论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2.1 分形理论介绍
        2.1.1 基础理论
        2.1.2 分形几何的本质特征
        2.1.3 分形维数
        2.1.4 计盒维数与无标度区
    2.2 分形几何在建筑形式美学中的应用原则
        2.2.1 分形几何学与欧氏几何学在建筑形式美学中应用原则的比较
        2.2.2 分形几何的建筑形式美学三原则
    2.3 分形理论与建筑空间信息的关系
        2.3.1 分形理论与城市天际线的关系
        2.3.2 分形理论与建筑肌理的关系
        2.3.3 分形理论与城市路网的关系
    2.4 小结
3 沈阳典型区域天际线分维值测算及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浑河长白岛对岸
        3.1.2 青年南大街西侧
        3.1.3 沈阳站太原街
    3.2 天际线分形特征评价指标
        3.2.1 天际线层次融合度
        3.2.2 天际线层次走势起伏度
    3.3 沈阳市典型区域天际线整体特征分维测算
    3.4 天际线层次融合度分维测算
        3.4.1 天际线层次
        3.4.2 MATLAB维数测算
        3.4.3 结果分析
    3.5 天际线走势的分维测算
        3.5.1 天际线走势
        3.5.2 MATLAB维数测算
        3.5.3 结果分析
    3.6 小结
4 沈阳典型区域建筑肌理分维值测算及研究
    4.1 研究对象
        4.1.1 盛京皇城区域建筑肌理
        4.1.2 青年大街区域建筑肌理
        4.1.3 沈阳站太原街区域建筑肌理
    4.2 建筑肌理分形特征评价指标
        4.2.1 分维值融合度
        4.2.2 尺度信息融合度
    4.3 沈阳市典型区域建筑肌理整体特征分维测算
        4.3.1 无标度区确认
        4.3.2 整体特征分析
    4.4 沈阳市典型区域建筑肌理分维值融合度分析
        4.4.1 MATLAB维数测算
        4.4.2 肌理分维值融合度分析
    4.5 建筑肌理尺度信息完整度研究
        4.5.1 MATLAB维数测算
        4.5.2 肌理尺度信息完整度分析
    4.6 小结
5 沈阳典型区域路网分维值测算及研究
    5.1 研究对象
        5.1.1 青年大街区域路网
        5.1.2 沈阳站太原街区域路网
        5.1.3 盛京皇城区域路网
    5.2 路网的分形指标和评价标准
        5.2.1 路网覆盖度
        5.2.2 路网覆盖深度
    5.3 沈阳典型区域路网覆盖程度分维测算及研究
        5.3.1 MATLAB维数测算
        5.3.2 沈阳典型区域路网覆盖度分析
    5.4 沈阳典型区域路网覆盖深度测算研究
        5.4.1 MATLAB维数测算
        5.4.2 沈阳典型区域路网覆盖深度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6.2.1 问题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2.1 大型园区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1.2.2 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的定义及特点
        1.2.3 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1 工业生态学理论
        2.1.1 工业生态学理论概述
        2.1.2 工业生态学理论要点
        2.1.3 工业生态学理论在工程项目的应用
    2.2 工程社会学理论
        2.2.1 工程社会学理论概述
        2.2.2 工程社会学理论要点
        2.2.3 工程社会学理论在工程项目的应用
    2.3 协同管理理论
        2.3.1 协同理论概述
        2.3.2 协同管理理论要点
        2.3.3 协同管理理论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要点
        2.4.3 工程项目上的信息不对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形成机制
    3.1 综合设计模式下设计单位间合作博弈关系的形成
        3.1.1 两个经典博弈模型的带来的启示
        3.1.2 大型园区基础设施设计存在合作博弈的基础
    3.2 综合设计模式下各设计单位的合作博弈分析
        3.2.1 合作博弈的基本定义
        3.2.2 综合设计模式下各设计单位的合作博弈收益分析
    3.3 大型园区基础设施设计模式稳定性分析
        3.3.1 综合设计模式下设计单位的分阶段博弈的收益分析
        3.3.2 综合设计模式稳定性的进一步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约束机制构建
    4.1 法规保障机制
        4.1.1 法律法规
        4.1.2 行业规章
    4.2 合约约束机制
        4.2.1 综合设计合约模式
        4.2.2 综合设计合约管理
    4.3 组织约束机制
        4.3.1 综合设计的组织层级结构
        4.3.2 综合设计的组织职能
        4.3.3 综合设计的组织目标
        4.3.4 综合设计的管理制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设计的协同管理机理分析与实现
    5.1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的内涵及其协同过程
        5.1.1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模式的内涵
        5.1.2 综合设计协同过程分析
    5.2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5.2.1 综合设计协调管理存在的问题
        5.2.2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总体对策
    5.3 综合设计协同管理目标体系
        5.3.1 信息协同
        5.3.2 工期协同
        5.3.3 资源协同
        5.3.4 质量协同
        5.3.5 目标协同
    5.4 综合设计网络结构分析
    5.5 综合设计协同机制构建
        5.5.1 综合设计系统结构
        5.5.2 综合设计协同运行机制框架
        5.5.3 综合设计协同机制动态演化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综合设计协同度度量与协同绩效评价
    6.1 综合设计协同度度量模型的构建
        6.1.1 综合设计协同度度量定义与目的
        6.1.2 协同度度量方法的选取
        6.1.3 协同度度量模型构建依据
        6.1.4 综合设计多目标协同有序度指标选取
        6.1.5 综合设计协同度度量
        6.1.6 实证分析
    6.2 综合设计协同绩效评价
        6.2.1 协同绩效评价依据
        6.2.2 综合设计模式协同评价方法
        6.2.3 协同绩效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协同绩效评价
    6.3 协同度对协同绩效的脉冲响应分析
        6.3.1 协同度与协同绩效间VAR模型的构建
        6.3.2 ADF检验与稳定性分析
        6.3.3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分析
    7.1 项目背景
    7.2 项目综合设计网络结构
    7.3 综合设计系统协同度度量
    7.4 综合设计协同绩效评价
        7.4.1 协同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7.4.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协同绩效评价
        7.4.3 整体满意度的动态对比
    7.5 协同度对协同绩效的脉冲响应分析
        7.5.1 变量选取与数据采集
        7.5.2 ADF检验与稳定性分析
        7.5.3 脉冲响应
        7.5.4 方差分解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A 综合设计模式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综合设计模式内部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 C 综合设计模式客户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5)隧道工程衬砌病害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近代我国隧道工程的发展历程
        1.1.2 国内外隧道病害问题调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无损检测和安全监测技术
        1.2.2 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标准研究现状
        1.2.3 我国隧道健康状态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1.2.4 我国隧道病害计算模型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隧道健康状态指标体系与判定标准研究
    2.1 概述
    2.2 诊断指标选取原则
    2.3 诊断指标的选取与检、监测手段
        2.3.1 衬砌裂缝及其检测手段
        2.3.2 渗漏水及其检测手段
        2.3.3 衬砌材质裂化及其检测手段
        2.3.4 衬砌背后空洞及其检测手段
        2.3.5 衬砌变形、位移、沉降及其监测手段
        2.3.6 衬砌起层、剥落及其检测手段
    2.4 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指标综合体系的建立
    2.5 隧道健康等级的划分
    2.6 诊断指标及其子指标的判据研究
    2.7 本章小结
3 隧道衬砌病害作用机理研究
    3.1 概述
    3.2 荷载-结构法与地层-结构法介绍
    3.3 衬砌结构安全性验算方法
    3.4 隧道工程模型建立
    3.5 隧道常见病害作用机理分析
        3.5.1 衬砌材质劣化机理分析
        3.5.2 背后空洞机理分析
        3.5.3 衬砌厚度减薄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指标权重与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4.1 概述
    4.2 诊断指标权重研究
        4.2.1 诊断指标权重的特点
        4.2.2 指标权重方法介绍
    4.3 综合赋权法
        4.3.1 熵及最大熵原理
        4.3.2 主观赋权法
        4.3.3 客观赋权法
        4.3.4 主观与客观综合赋权
    4.4 隧道健康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概述
        4.4.2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4.4.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4.4.4 模糊向量单值化
    4.5 工程算例
        4.5.1 主客观综合赋权
        4.5.2 模糊综合评价
        4.5.3 多种赋权方法评价结果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分形理论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评价方法研究
    5.1 概述
    5.2 分形原理及其在工程评价中的应用
    5.3 衬砌裂缝分形前处理
        5.3.1 裂缝图像采集与指标提取
        5.3.2 分形方法研究
    5.4 裂缝分维特征讨论
        5.4.1 裂缝长度、宽度、深度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5.4.2 裂缝条数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5.5 基于分形理论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评价方法
        5.5.1 基于分形维数的裂缝病害评价等级划分
        5.5.2 工程算例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5.1 自然地理概况
        1.5.2 社会经济概况
        1.5.3 交通事业发展概况
        1.5.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6 研究主题选择缘由
        1.6.1 为何选择陆路交通网络
        1.6.2 为何选择湖北省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2.1.1 陆路交通网络
        2.1.2 空间溢出效应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交通区位论
        2.2.2 分形理论
        2.2.3 复杂网络理论
        2.2.4 通达性理论
        2.2.5 空间外部性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交通网络分形形态特征
        2.3.2 复杂交通网络结构性质及演化
        2.3.3 交通网络空间通达性及应用
        2.3.4 交通网络布局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
        2.3.5 研究评述
3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形态演进
    3.1 网络饱和形态演化
        3.1.1 网络饱和分维测度
        3.1.2 分类型网络饱和形态分析
        3.1.3 分时段网络饱和形态演化
    3.2 网络覆盖形态演化
        3.2.1 网络覆盖分维测度
        3.2.2 分类型网络覆盖形态分析
        3.2.3 分时段网络覆盖形态演化
    3.3 网络连接形态演化
        3.3.1 网络连接分维测度
        3.3.2 网络连接形态分析
        3.3.3 网络连接形态演化
    3.4 网络扩展形态演化
        3.4.1 网络扩展分维测度
        3.4.2 分类型网络扩展形态分析
        3.4.3 分时段网络扩展形态演化
    3.5 本章小结
4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结构演进
    4.1 复杂陆路交通网络构建
        4.1.1 网络拓扑错误修复
        4.1.2 复杂拓扑网络建构
        4.1.3 复杂属性提取与计算
    4.2 节点连接性演化
        4.2.1 节点连接性测度
        4.2.2 节点度分布演化
        4.2.3 节点度分布空间分异演化
    4.3 网络连通性演化
        4.3.1 网络连通性测度
        4.3.2 网络连通性演进
        4.3.3 网络连通性空间分异演化
    4.4 网络集聚性演化
        4.4.1 网络集聚性测度
        4.4.2 网络集聚分布演化
        4.4.3 网络集聚空间分异演化
    4.5 网络稳定性演化
        4.5.1 网络稳定性测度
        4.5.2 随机攻击模拟
        4.5.3 恶意攻击模拟
        4.5.4 网络稳定性评价
    4.6 网络团组特征演化
        4.6.1 网络团组特征测度
        4.6.2 网络团组特征评价
    4.7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功能演进
    5.1 时空通达性测度
        5.1.1 距离通达性模型
        5.1.2 时间通达性模型
        5.1.3 通达性要素提取
    5.2 距离通达性演化
        5.2.1 节点距离通达性演化
        5.2.2 节点-县域距离通达性演化
        5.2.3 县域距离通达性演化
    5.3 时间通达性演化
        5.3.1 节点时间通达性演化
        5.3.2 节点-县域时间通达性演化
        5.3.3 县域时间通达性演化
        5.3.4 县域交通联系网络结构演化
    5.4 本章小结
6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时空间演进特征与驱动力分析
    6.1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时空间演进特征
        6.1.1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时间演进历程
        6.1.2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空间格局分析
    6.2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的驱动力分析
        6.2.1 内部驱动力测度
        6.2.2 外部驱动力测度
        6.2.3 内部动态演化分析
        6.2.4 外部输入响应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化的空间溢出效应
    7.1 溢出效应测度
        7.1.1 传统马尔科夫链
        7.1.2 空间马尔科夫链
    7.2 类型划分与空间权重确定
        7.2.1 类型划分
        7.2.2 空间权重确定
    7.3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7.3.1 基于传统马尔科夫链的溢出效应
        7.3.2 基于空间马尔科夫链的空间溢出效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可能的创新点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基于DEA方法的公路资源使用效率比较研究 ——以陕西省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1.2.1 分形理论的相关研究
        1.2.2 公路网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
        1.2.3 公路资源使用效率评价的相关研究
        1.2.4 公路资源使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分形理论
        2.1.1 分形理论的内涵
        2.1.2 分形几何的基本特征
        2.1.3 相似维数的测度方法
        2.1.4 分形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2.2 DEA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模型
        2.2.1 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介绍
        2.2.2 DEA模型的介绍
    2.3 灰色关联度分析
        2.3.1 灰色关联度方法简介
        2.3.2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资源使用效率评价的DEA模型及相关数据分析
    3.1 公路资源使用效率评价的DEA模型
    3.2 DEA模型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
        3.2.1 公路资本投入指标的选取
        3.2.2 劳动力投入指标的选取
        3.2.3 交通工具投入指标的选取
        3.2.4 “产出”指标的选取
    3.3 基于ArcGIS的公路分形维数测算
        3.3.1 西安市的公路分形维数实测
        3.3.2 陕西省其余九市的公路分形维数实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EA的陕西省各地区公路资源使用效率比较研究
    4.1 公路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陕西省各地区公路资源使用效率的测算
        4.2.1 投入产出的数据准备
        4.2.2 陕西省各地区公路资源使用效率的测算
        4.2.3 公路资源使用效率评价及比较分析
    4.3 投入产出的改进分析
        4.3.1 咸阳市公路资源技术效率的投入产出改进
        4.3.2 渭南市公路资源技术效率的投入产出改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资源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5.2.1 相关数据的搜集及处理
        5.2.2 公路资源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3 灰色关联度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建议
    6.1 加大高等级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结构
    6.2 加强公路空间布局提高公路网络效应
    6.3 提高车辆营运水平增加车辆运输效率
    6.4 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水平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1.4.1 地质遗迹景观
        1.4.2 价值解释变量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 景观美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9)在役混凝土桥病害智能化诊断与维修加固快速决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桥梁健康状况现状
    1.2 国内外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1.3 在役混凝土桥梁的加固决策研究现状
    1.4 在役混凝土桥梁的鉴定评估研究现状
        1.4.1 传统经验评估法
        1.4.2 基于拱桥评估的传统桥梁评估法
        1.4.3 基于传统经验的综合鉴定法
        1.4.4 基于层次分析的常规综合评估方法
        1.4.5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综合评估方法
        1.4.6 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综合评估方法
        1.4.7 国家规范推荐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在役混凝土桥梁病害分类及修补
    2.1 混凝土桥梁病害及对应检测及加固方法
        2.1.1 桥梁上部病害诊断及加固方法统计
        2.1.2 下部结构病害及加固方法统计
        2.1.3 桥面铺装病害及加固方法统计
    2.2 现有桥梁病害诊断与加固决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新决策方法的提出
    2.4 快速加固决策技术方法
    2.5 小结
3 基于分形理论的病害诊断模型研究
    3.1 分形理论概述
    3.2 分形几何的基本理论
    3.3 分形维数及其计算原理
        3.3.1 分形维数的基本原理
        3.3.2 几种常见维数分类
        3.3.3 维数选择
    3.4 基于分形理论盒计维数的决策方法
        3.4.1 曲线分形维数计算公式推导图
        3.4.2 坐标系的定义和网格生成与统计
        3.4.3 阀值设定
    3.5 基于分形理论的决策技术的提出
    3.6 小结
4 基于盒计维数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概况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过程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1 常用方法处理结果
        4.2.2 采用分形理论处理结果
    4.3 小结
5 在役混凝土桥病害诊断的工程实证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检测原理及方法
    5.3 检测结果及数据处理
        5.3.1 检测数据
        5.3.2 常规概率法诊断结果
        5.3.3 分形理论法诊断结果
    5.4 诊断结果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陕西省区域公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交通分形特征
        1.3.2 产业空间结构
        1.3.3 交通与产业发展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区域公路网络分析的分形理论
    2.2 产业空间结构的中心-外围模型
    2.3 区域公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理论
第三章 陕西省区域公路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公路网络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3.2 公路网络空间分布特征的测算方法
    3.3 各地区公路网络空间分布特征测算
        3.3.1 西安地区公路网络空间分布特征测算
        3.3.2 其他9个地区的测算情况
        3.3.3 各地区公路网络空间分布特征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陕西省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变情况分析
    4.1 产业空间结构的指标选取及计算
    4.2 地区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及规律
        4.2.1 陕西各地区产业专业化变化趋势分析
        4.2.2 陕西各地区产业专业化演变规律分析
第五章 区域路网空间分布特征与产业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5.1 路网空间分布特征与产业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作用分析
    5.2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5.3 路网空间分布特征与产业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5.3.1 无量纲化处理
        5.3.2 路网空间分布特征与产业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度
第六章 区域公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6.1 陕西地区公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总体性建议
    6.2 区域公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高度协调地区的协调发展建议
    6.3 区域公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中度协调地区的协调发展建议
    6.4 区域公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低度协调地区的协调发展建议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分形理论在公路网络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分形理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研究[D]. 蒋煜.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2]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分形特征研究[D]. 余泽健. 长安大学, 2020(06)
  • [3]基于分形理论的沈阳典型区域空间形态维数测算研究[D]. 贾冰.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大型园区基础设施综合设计协同机制研究[D]. 吴定远.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5]隧道工程衬砌病害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 杨启航.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6]湖北省陆路交通网络演进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田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基于DEA方法的公路资源使用效率比较研究 ——以陕西省十市为例[D]. 王依萍. 长安大学, 2019(12)
  • [8]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9]在役混凝土桥病害智能化诊断与维修加固快速决策技术[D]. 马瑶.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10]陕西省区域公路网络与产业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胡杰. 长安大学, 2018(01)

标签:;  ;  ;  ;  

分形理论在公路网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