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氟烃 (HFC) 二元混合物的表面张力测量

氢氟烃 (HFC) 二元混合物的表面张力测量

一、氢氟烃(HFC)二元混合物表面张力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欣[1](2021)在《非共沸混合工质R134a/R245fa流动冷凝特性及热质传递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微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型设备应用需求的提升,微电子机械系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微尺度流动和相变传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流动冷凝过程是热能管理系统中的关键热物理过程,研究微尺度下流动冷凝过程中的换热特性与机理对于微型冷凝换热器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制冷剂是应用于热能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工质,环境友好、性能优越的混合制冷剂的开发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非共沸工质的使用有助于提升热能管理系统的性能,也为微尺度领域的换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对非共沸工质流动冷凝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尺度通道内,而微尺度下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过程的研究相对有限。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开展了二元非共沸工质R134a/R245fa的流动冷凝特性与传热、传质机理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环状流热质传递模型、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实验研究、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环状流液膜特性研究以及矩形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分层流气相传质特性研究。基于双膜理论,分别建立圆形与矩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模型,把握非共沸工质的基本冷凝规律,重点研究混合工质质量分数、质量流速、饱和压力、壁面过冷度以及管径等因素对气相温差份额、气相扩散份额、液膜厚度(弯月面半径)、冷凝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比较了圆形微通道与矩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冷凝特性。研究发现:气相温差份额、气相扩散份额与液膜厚度共同影响了非共沸工质的冷凝换热系数,在冷凝初期,矩形微通道内的换热系数约为圆形微通道内的2倍。对于非共沸工质在矩形微通道内的流动冷凝,为强化表面张力在角区的抽吸效应,应选择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差值,且高沸点组分对应的表面张力较大的非共沸工质。开展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流动冷凝的可视化实验研究,从工质质量分数、质量流速、饱和压力和壁面过冷度四个影响因素出发,考虑微通道的尺度效应、工质组分以及温度滑移特性等因素的作用,观察并分析不同组分比例的非共沸工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型特点及其转变规律,提出“环状流-间歇流”的流型转化准则;深入探讨非共沸工质流动冷凝过程中的传热特性与传热退化特性,基于非共沸工质的换热退化特性提出非共沸工质的换热系数预测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摩擦压力梯度的影响,提出摩擦压力梯度的预测方法。结合可视化拍摄与激光共聚焦位移法,进行了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在流动冷凝过程中液膜厚度测量实验。研究发现:非共沸工质的温度滑移特性对平均液膜厚度没有明显影响。气液界面剪切力主要影响了瞬态液膜厚度的波动频率,液膜厚度决定了波动幅度。质量流速的增大弱化了其对平均液膜厚度的减薄效应;随着R134a的质量分数增大,质量流速对液膜厚度的影响增大。基于层流液膜动量方程,提出了微通道内流动冷凝过程中环状流流型的平均液膜厚度的简便预测方法。结合封装探针与气相色谱技术,进行了矩形通道内非共沸工质在流动冷凝过程中组分质量分数测量实验。研究发现:工质质量分数、温度滑移、质量流速以及壁面过冷度对各组分的沿程质量分数以及气相传质均产生了影响;考虑了工质的热物理性质、温度滑移以及工况条件,提出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冷凝过程中分层流流型的气相传质阻力的预测方法。

张呈平,庆飞要,贾晓卿,权恒道[2](2020)在《五元环氟化物的合成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以双环戊二烯(DCPD)、六氯环戊二烯(HCCPD)或八氯环戊烯(OCP)为起始原料合成1,2-二氯六氟环戊烯(F6-12)、1,3-二氯六氟环戊烯(F6-13)、1-氯七氟环戊烯(F7-1)、1,1,2,2,3,3,4-七氟环戊烷(F7A)、1,1,2,2,3,3-六氟环戊烷(F6A)、顺式-1,1,2,2,3,3,4,5-八氟环戊烷(cis-F8A)、八氟环戊烯(F8E)、3,3,4,4,5,5-六氟环戊烯(F6E)、1,3,3,4,4,5,5-七氟环戊烯(F7E)等系列五元环氟化物的合成路线,以及五元环氟化物在电子清洗、电子刻蚀、合成电子氟化液的应用。提出了五元环氟化物的合成研究重点是新型合成路线的开发、高催化活性且对人体健康无害的过程催化剂的开发,以及无污染化工艺过程的开发,而应用研究重点是开发五元环氟化物的电子级产品以及开发五元环氟化物的下游产品。

郭强[3](2020)在《润滑油对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447A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冷热泵系统中由于压缩机需要润滑,润滑油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整个系统,润滑油与制冷剂混合会影响系统的传热,因此需要对含油的制冷剂换热情况进行研究。本文以新型三元混合工质R447A(质量组分68%R32/28.5%R1234ze(E)/3.5%R125)为目标工质,研究POE类润滑油对三元非共沸工质传热特性的影响。通过开展润滑油与制冷剂的相分离研究、含油的混合物粘度特性研究、含油制冷剂核态池沸腾研究及含油工质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研究,探究润滑油对工质换热的影响,并进行机理解释。(1)进行了R447A/润滑油混合物物性研究。通过相分离实验,得到了R447A/润滑油混合物相分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油浓度情况下R447A与润滑油溶解或分离是变化的。在低油浓度时,润滑油与制冷剂相互溶解,随着油浓度上升,R447A与润滑油发生相分离,油浓度继续增大,R447A与润滑油再次发生相溶解。通过粘度实验测试发现润滑油粘度是制冷剂的10~20倍,随着油浓度提高,混合物粘度也随之增长。采用非线性物性计算方法对混合物物性进行计算,为沸腾传热研究提供物性数据。(2)开展了R447A/润滑油混合物池沸腾换热研究。通过测试R447A/润滑油传热特性及池沸腾现象的观测,发现随着油浓度的增加,更易产生气化核心,液体过热度降低,液体发泡密度增强,气泡体积变小,传热系数相比不含油工质得到提高,但由于润滑油的加入,粘性阻力以及表面力增强,气泡上升速度减缓而且不易合并。基于非均匀成核理论和吉布斯自由能,对池沸腾发泡进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气泡接触角增大,胚泡临界半径减小,气泡生长所需有效能也降低。油浓度上升表面润湿性增强,气泡接触角增大,有利于发泡进行。与实验观察到的发泡现象一致。(3)为了与含润滑油工质流动沸腾换热比较,进行了不含油工质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研究。研究表明纯工质传热系数高于混合工质,R32传热系数高于R1234ze(E),两组R32/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与R447A传热系数相近,混合物传热系数低于纯工质,主要原因是后者的传热过程产生传质阻力。为了更好的预测三元混合物的流动沸腾换热,提出了考虑传质影响的无量纲修正因子1/Rt应用到传热系数预测模型中,改进的模型对无油混合工质实验数据及文献数据的预测误差小于20%。该模型修正物性后对含油R447A水平管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19.98%。(4)对R447A/润滑油混合物流动沸腾换热过程的流体流型进行了观察,发现油的加入加速了由间歇流向环状流的转变,可促进流体换热。与不含油工质流型相比,含油工质环状流的液相区夹带大量气泡,局部油浓度升高,对流蒸发受到抑制。根据实验结果获得了油强化因子,并引入不含油三元混合物的传热系数预测模型中,对含油R447A传热系数的预测精度可达20.4%。基于熵产理论,对含油制冷剂混合物流动沸腾压降以及传热造成的熵产进行推导和量化,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油对压降的熵产贡献可以抵消油对传热系数的积极影响。从传热熵产角度推荐1%的油浓度。(5)含油R447A混合物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可以提高流体传热系数,特别是以核态沸腾为主的低干度区。但在高干度时,传热系数反而降低。润滑油对R447A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低干度时,POE润滑油与制冷剂互溶,润滑油的亲水基团能够增强传热表面润湿性,润滑油活性物质和添加剂能够增加气化核心,提高发泡效率,促进核态沸腾换热。润滑油使工作液表面张力增大、润湿性增强,加速了环状流形成而未出现相同干度下不含油时的分层流,环状流使液膜变薄,有利于换热。随着干度的增加,混合物的局部油浓度提高,制冷剂与润滑油发生相分离,分离出的部分润滑油会附着于传热表面成为热阻,溶于制冷剂的润滑油使液相工质表面力、粘度进一步增大,使得制冷剂气泡体积变小,而且气液界面处高表面力的含油液相阻碍了气泡的聚合,也增加了对流蒸发气液界面的蒸发阻力,不利于对流蒸发换热,但蒸汽加速作用和润滑油的发泡仍起到积极的作用,含油R447A的传热系数随着干度的增加而增长,但比无油R447A的增长趋势要慢很多。高干度时,混合物液相局部润滑油比例急速上升,而且油与制冷剂再次相溶,混合物液相粘度、表面张力快速提高,核态沸腾受到抑制,气泡在液膜层中流动,不易与主流气相汇合,此时对流蒸发换热气液界面的油浓度梯度区增大,产生的质扩散阻力增强,对流蒸发换热受到抑制,流体传热特性降低。

薛倩,王晓霖,李遵照,刘名瑞,赵巍[4](2021)在《水合物利用技术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水合物的研究不单单集中在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上,基于水合物的生成利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基于水合物的生成利用技术是环保和可持续的新技术,利用不同气体生成水合物相平衡条件的差异,可用于气体分离、置换开采。由于水合物具有较高的气体浓度,可用于气体的存储。利用水合物较高的化解潜热,可将其用于蓄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合物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了水合物技术在气体分离与存储、溶液浓缩分离、蓄冷、二氧化碳(CO2)置换开采等领域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但是其水合反应速率慢、生成压力高、后期分离困难,极大地限制了水合物利用技术的工业应用。展望了水合物技术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开发安全、高效和环保的水合物促进剂,开发高效水合物反应设备,开发连续水合物工艺,以便早日实现工业应用。

王乐乐[5](2020)在《混合工质R1234ze(E)/R152a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鉴于现今常用的R22和R404A,R407C以及R410A等制冷工质将被逐渐淘汰同时作为替代工质的天然工质或者毒性较高、或者具有燃爆性亦或者循环压力高,同样被限制使用,因此,采取优势互补,将2种或2种以上的工质组合成混合工质作为替代制冷工质成为了重要研究方向。经研究得出,近共沸混合制冷工质R1234ze(E)/R152a(质量比40/60)环保性好,制冷性能优秀,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质和循环性能,是良好的替代制冷工质。而研究R1234ze(E)/R152a(质量比40/60)在水平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以及传热机理对探索提高该工质管内传热和优化蒸发器结构,以及将该混合工质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且目前尚未有该方面的研究。本文搭建了混合工质在水平微肋管和光滑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的实验系统,并对该实验系统的主要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依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研究在小管径光滑管及常规管径微肋管内,R1234ze(E)/R152a(质量比40/60)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小管径光滑管内,当质流密度增加时,在内径为6mm管内,传热系数先小幅度降低,之后开始逐渐升高,而在4mm内径管内,传热系数大幅增加;传热系数与热流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热流密度增大时,传热系数大幅增加,而与饱和温度关联性较小,传热系数随饱和温度的增加呈现出微量增加的趋势;传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加先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不变之后降低。在常规管径微肋管内,随质流密度或热流密度的升高,传热系数呈现出与光滑管内(6mm内径下)几乎相似的变化趋势,同时得出热流密度越大,临界干度越小;随着饱和温度的增加,沸腾传热系数呈现出微量增加的趋势;随着工质的不断沸腾,干度上升,传热系数先微量增大之后降低,这有别于光滑管内,传热系数随干度增大先几乎保持不变而后降低的现象。选取了与实验研究工况较为一致的现有的混合工质沸腾传热关联式进行预测,得出Jung等[98],Choi等[99]关联式在光滑管内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偏差和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58%,-0.92%和27.5%,23.8%。在微肋管内Wu等[105],Chamra等[102]关联式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偏差和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3.77%,8.72%和10.39%,25.79%。最后得出,现有的用于预测混合工质光滑管内沸腾传热的关联式仅适于预测特定工质,通用性不强,需要开发新的预测关联式用于预测R1234ze(E)/R152a(质量比40/60);而在微肋管内,Wu等[105]可用于对该混合工质的流动沸腾传热系数进行预测。

田向东[6](2020)在《混合工质R447A在水平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节能与环保概念盛行的今天,制冷剂作为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因素之一,其替代物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R410A作为目前普遍应用于各类空调产品的制冷剂之一,由于其较高的温室效应值(GWP),在未来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而新型三元混合工质R447A有着和R410A相似的物理性质,同时其GWP值却只有R410A的30%,对环境友好,可以被视为是R410A的潜在替代工质。制冷剂的换热特性对于换热器的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目前对于R447A在常规通道内的传热研究非常不足。本文通过研究新型混合工质R447A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填补了该制冷剂在传热方面的数据,为换热器的改造与设计提供了依据,对促进替代型制冷剂的推广与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三元混合工质R447A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R447A在内径为10.6mm的水平光滑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实验条件为:热流密度5~20 k W/m2,质量流速100~300 kg/(m2·s),蒸发温度5~25℃。获得了R447A在水平光滑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数据以及传热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因素对R447A换热的影响,并将其与R410A以及R134a进行了对比,最后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针对R447A混合工质的预测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实验条件下,R447A的传热系数在800~3500 W/(m2·K)之间。实验发现,随着干度的增加R447A的传热系数增长缓慢,但在质量流速增加后,干度的影响也逐渐增强,R447A传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2)对比了R447A与R410A和R134a三者之间的传热系数,发现R410A的传热系数比R447A平均高出10%~30%,R134a比R447A平均高出7%~18%,质量流速对于R447A的影响要大于R410A,但小于R134a,而热流密度对于R410A和R134a的影响要大于R447A。(3)比较了几种现有关联式对于R134a、R410A和R447A的预测结果,发现文献中所采用的几种关联式对于纯工质的预测较好,但对于混合工质的预测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三元混合工质R447A的预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实验结果,定性分析了传质阻力和滑移温度造成的R447A传热系数与纯工质之间的差别,提出了一种分干度区预测传热系数的新模型,新模型的平均偏差为+6.21%,绝对偏差为+12.96%,为混合工质R447A的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邱琳祯[7](2020)在《R32/润滑油混合物性能及沸腾换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问题日益严峻,而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制冷剂会给大气臭氧层带来不可逆损坏,寻求新型环保替代工质也成为必然趋势。R32作为最合适的中期替代工质之一,已在国内暖通空调行业中推广使用。R32环保性优良,有较好的传热特性,充注量小的特点也适用于小管径换热器。但R32存在着粘度低,与润滑油互溶性差的特点。为使R32制冷系统平稳、高效运转,有必要研究R32制冷剂特性、分析其在空调产品中的性能,以及润滑油对R32换热器带来的影响。本文采用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R32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1)建立了R32热物性及传输特性快速计算模型,模型精度整体在0.064%,满足精度要求,为系统仿真构建基础。从马丁候形式出发,建立P-v-T状态方程,计算值对比公开文献中的公式、实验数据,偏差不超过8.7%。(2)基于实验数据,建立新型R32适配润滑油物性模型,模型整体精度在1.95%。利用理想混合原则及经典增强模型,得到R32/润滑油混合物物性计算式。结合R32蒸汽压特点提出新型溶解度计算模型,精度为0.29%;根据混合物二层分离实验,建立互溶曲线模型,整体精度在1.03%。(3)总结近年来R32制冷剂蒸发、冷凝换热研究成果,建立R32沸腾换热系数实验数据库,验证常用关联式精确度。提出新型R32沸腾传热系数关联式,平均偏差为16.29%,超过85%的数据点在±30%偏差内。(4)利用分布参数法,构建适合于R32工质的微通道蒸发器稳态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修正含油制冷剂的物性参数,调整换热、压降关联式,修正管壁上油膜热阻的影响,使其适用于R32/润滑油混合物。(5)设计并搭建空调系统测试台架。测试蒸发器元件的传热、压降特性,同时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变工况实验,分析不同工况下蒸发器性能。结合实验工况,对蒸发器进行变结构分析。利用润滑油充注系统改变油循环率,测试不同含油率下蒸发器性能,探明润滑油对换热器的影响。当含油率到达7.5%时,蒸发器换热量衰减为原来的93.4%,压降上升为原来的1.61倍。

管祥添[8](2020)在《新型制冷剂HFE-356mmz热物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臭氧层破坏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开始放弃氟氯烃(CFCs)和氢氟氯烃(HCFCs)类制冷剂。而今,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人们又开始限制高GWP值制冷剂的使用,如氢氟烃(HFCs)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替代制冷剂。HFE-356mmz是氢氟醚类物质,它的GWP值小,没有臭氧消耗潜能,大气寿命短,无毒无害,是一类环境友好型工质,满足环保的要求。但是目前缺乏相应的热物性参数,造成了该物质在替代制冷剂上运用的困难。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HFE-356mmz的热物性,主要内容如下:1.测试了100组HFE-356mmz气相pvT性质、164组压缩液相密度以及67组蒸汽压,并外推得到了饱和液相密度、饱和气相密度。气相pvT和蒸汽压的测温范围为沸点附近至近临界点。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分别为:饱和蒸汽压的平均偏差为0.0596%,气相压力的平均偏差为0.339%,液相密度偏差则为0.077%;2.测试了HFE-356mmz的饱和比热容,并回归为关于温度的三次多项式,拟合误差在0.229%以内。可以很好地复现饱和比热容性质;3.依据统计热力学,通过理论计算求得了HFE-356mmz的理想气体定压比热容;4.结合实验数据和外推数据,建立了HFE-356mmz的专用亥姆霍兹形式的状态方程,该方程适用于液相、气相以及两相区。适用温度范围为(313.09-448.20)K,最大适用压力达25MPa。并给出了HFE-356mmz的饱和性质表。

刘赛[9](2019)在《二氟甲烷精馏工艺的模拟改造与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氢氟烃是含氢氟碳化合物的总称,大多数氢氟烃为无色液体或气体。当碳原子数量相同时,氢氟烃的沸点和表面张力随氟原子数增加而降低。氢氟烃受热或遇水、酸、碱时,容易水解,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制冷剂是氟利昂的理想替代物。本文对国内某化工企业年产量10万吨的二氟甲烷精馏车间的工艺流程进行模拟改造。该工厂二氟甲烷分离车间采用三塔精馏工艺,主要有脱气塔、精馏塔和高沸塔,目标产品二氟甲烷从精馏塔塔顶采出。为了降低二氟甲烷精馏过程中的能耗、提高产品收率,本文模拟时将该工艺改造为四塔精馏工艺,模拟精馏塔的进料位置、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回流比,得出精馏塔最佳操作工况。Aspen Plus模拟结果显示:改造后精馏塔中蒸汽用量降低28%,冷凝水用量降低25%;精馏塔塔顶二氟甲烷收率提高16%,质量含量达到99.995%。氟化工精馏塔内件一般选用散堆填料或规整填料,填料的传质性能较差,操作稳定性低。本文将新型固定阀塔板用于二氟甲烷精馏塔,该塔板兼具传质效率高、通量大的优势,并降低了塔内件制造费用。实验在内径为600毫米的有机玻璃塔中进行,以空气-水为物系进行冷模实验,测试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包括塔板干板压降、湿板压降、雾沫夹带量、漏液率和清液层高度。实验中,通过调整新阀的安装率,完成四组平行实验,并比较和分析对应的流体力学数据,得到新阀的最佳安装率。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固定阀塔板能够显着地降低雾沫夹带量和漏液率,塔板干板压降和湿板压降与普通固定阀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塔板上清液层高度略有上升,有利于气液接触传质。通过比较四套塔板的流体力学数据,得到当新阀的安装率为30%40%时,其雾沫夹带和漏液率已经达到较低水平,塔板清液层高度适中,从经济角度和分离效果两方面考虑,新阀的安装比例在此范围时最为理想。新型固定阀塔板的雾沫夹带、漏液率和清液层高度等流体力学性能上均优于圆形固定阀塔板,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板式塔。

何小通[10](2019)在《二氧化硅/聚氨酯杂化硬质泡沫材料及其增强绝热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水是最理想的环保型聚氨酯(PU)发泡剂,但水发泡PU硬泡具有压缩强度低、导热系数高、耐热老化性差(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等不足。引入无机粒子制备有机无机杂化PU硬泡是克服上述缺陷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和原位缩合法制备了水发泡有机无机杂化PU硬泡,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学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两种方法在水发泡体系中影响PU硬泡压缩强度和导热系数的机理。首先,应用自制界面剂控制硅溶胶粒径,得到了一种以聚醚多元醇为分散介质的聚醚基硅溶胶,并制备了高强度二氧化硅(SiO2)/PU杂化硬泡。通过粒径和红外测试,研究了界面剂稳定硅溶胶的机理。通过发泡反应特性测试、电子显微镜观察泡孔结构和PU硬泡的压缩强度测试,考察了溶胶—凝胶生成的SiO2对PU泡孔结构的影响,并结合数学模拟计算结果,探讨SiO2对PU硬泡的增强机理。通过导热系数测试,研究了SiO2和温度对PU硬泡导热系数的影响,并结合两种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的结果,以及高低温度下闭孔率测试、吸水率测试,尺寸稳定性测试的结果,探讨了SiO2影响PU硬泡热老化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界面剂是通过氢键作用来抑制硅溶胶缩合,溶胶—凝胶生成的SiO2并未增强PU基质,而是通过调整泡孔结构来提高泡沫压缩强度,当硅溶胶含量(以理论生成SiO2在聚醚多元醇中的质量分数计)为8wt%时,压缩强度提高了约50%。在较高温度下,闭孔泡沫间存在对流传质从而大幅降低水发泡PU泡沫热老化性能,SiO2是通过抑制CO2在PU基质中的透过率和提高闭孔率来提高泡沫的热老化性能和降低导热系数。当SiO2含量为8wt%时,闭孔率最高、导热系数最低、热老化性能最好。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种可以缩合交联的泡沫稳定剂(CFS),以此泡沫稳定剂与市售泡沫稳定剂联合使用,通过原位生成的方式制备粒径更小,粒子堆砌更加致密的SiO2/PU杂化PU泡沫材料,研究了更小的粒径以及更加紧密的堆砌是否更有利于泡沫压缩强度、热老化性能和阻燃性能的提升,并探讨了对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SiO2粒子影响泡沫压缩强度和热老化性能的机理与溶胶—凝胶体系相同,但是更小的粒径以及更加紧密的堆砌能够更加高效的提升泡沫压缩强度、热老化性能和阻燃性能。较未改性的泡沫相比,当SiO2为3wt%时,压缩强度最高提升约50%、导热系数最低、热老化性能最好。SiO2含量为6wt%时,泡沫阻燃性能显着提高。

二、氢氟烃(HFC)二元混合物表面张力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氢氟烃(HFC)二元混合物表面张力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非共沸混合工质R134a/R245fa流动冷凝特性及热质传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1 引言
    1.1 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热质传递模型研究
        1.2.2 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实验研究
        1.2.3 液膜厚度测量实验及预测模型研究
        1.2.4 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冷凝过程的气相传质阻力分析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环状流热质传递模型
    2.1 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特性分析
    2.2 圆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模型
        2.2.1 物理模型
        2.2.2 数学模型
        2.2.3 数值计算方法
        2.2.4 模型验证
        2.2.5 模型计算与分析
    2.3 矩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模型
        2.3.1 物理模型
        2.3.2 数学模型
        2.3.3 模型验证
        2.3.4 模型计算与分析
    2.4 圆形与矩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特性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实验研究
    3.1 实验装置及实验工况
        3.1.1 闭路式微通道流动冷凝实验系统
        3.1.2 矩形微通道流动冷凝可视化实验段
        3.1.3 微通道流动冷凝实验工况与工质
    3.2 微通道流动冷凝实验的数据处理
        3.2.1 换热与摩擦压降数据处理
        3.2.2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3.3 微通道流动冷凝流型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3.1 纯物质工质及非共沸工质的流型特征与演化特性
        3.3.2 “环状流-间歇流”的流型转化准则
    3.4 微通道流动冷凝换热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4.1 纯工质及非共沸工质的换热特性
        3.4.2 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换热系数预测方法
    3.5 微通道流动冷凝摩擦压力梯度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5.1 纯工质及非共沸工质的摩擦压力梯度特性
        3.5.2 微通道内两相流动摩擦压力梯度预测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环状流液膜特性研究
    4.1 实验装置及实验工况
        4.1.1 基于激光共聚焦位移法的液膜厚度测量系统
        4.1.2 液膜厚度测量微通道实验段
        4.1.3 液膜厚度测量实验工况与工质
    4.2 微通道流动冷凝液膜厚度测量实验的数据处理
        4.2.1 换热及液膜厚度数据处理
        4.2.2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4.3 瞬态液膜厚度及波动特性
        4.3.1 工质组分质量分数的影响
        4.3.2 质量流速的影响
        4.3.3 干度的影响
    4.4 平均液膜厚度与液膜热阻
        4.4.1 平均液膜厚度
        4.4.2 液膜热阻特性
        4.4.3 环状流液膜厚度的预测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矩形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分层流气相传质特性研究
    5.1 实验装置及实验工况
        5.1.1 基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的组分测量实验装置
        5.1.2 组分质量分数测量的实验工况与工质
        5.1.3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5.2 组分质量分数测量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
        5.2.1 换热系数与组分质量分数的数据处理
        5.2.2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5.3 R134a的沿程质量分数的结果与分析
        5.3.1 工质组分质量分数的影响
        5.3.2 质量流速的影响
        5.3.3 壁面过冷度的影响
    5.4 气相传质与换热特性的结果与分析
        5.4.1 气相传质与换热特性分析
        5.4.2 气相传质阻力的预测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工作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五元环氟化物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五元环氟化物的合成
    1.1 F6-12或F6-13的合成
    1.2 F7-1的合成
    1.3 F8E的合成
    1.4 F7A的合成
    1.5 F6A的合成
    1.6 cis-F8A的合成
    1.7 F6E的合成
    1.8 F7E的合成
2 五元环氟化物的应用
    2.1 电子清洗剂
    2.2 刻蚀气体
    2.3 用于合成电子氟化液
3 结论

(3)润滑油对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447A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制冷剂使用对环境影响
    1.2 不含油制冷剂沸腾传热研究现状
    1.3 含油制冷剂沸腾传热研究现状
    1.4 流动沸腾预测模型总结
    1.5 摩擦压降模型
        1.5.1 单相流管内摩擦压降理论
        1.5.2 两相摩擦压降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目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物性
    2.1 三元非共沸工质R447A与POE润滑油
    2.2 制冷剂与润滑油混合物热物性模型
        2.2.1 润滑油热物性模型
        2.2.2 R410A/润滑油混合物热物性
    2.3 油溶性实验
        2.3.1 实验系统及实验操作
        2.3.2 油溶性实验结果
        2.3.3 R447A与润滑油油溶性模型
    2.4 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粘度测试
        2.4.1 振动弦法测定流体粘度的实验原理
        2.4.2 流体粘度测试系统
        2.4.3 实验步骤
        2.4.4 实验测试结果
        2.4.5 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粘度预测
    2.5 润滑油对流体润湿性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油制冷剂池沸腾研究
    3.1 核态沸腾过程描述
    3.2 池沸腾实验测试系统
    3.3 实验测试
    3.4 池沸腾换热结果分析
        3.4.1 不含油工质池沸腾换热结果分析
        3.4.2 含油工质池沸腾换热结果分析
    3.5 核态池沸腾发泡理论
        3.5.1 非均匀成核理论
        3.5.2 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成核分析
        3.5.3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含油工质流动沸腾换热研究
    4.1 实验测试系统及测试原理
        4.1.1 流动沸腾换热实验台概况
        4.1.2 实验测试段
        4.1.3 系统子循环以及构成设备
    4.2 测试工质及数据处理
        4.2.1 研究工质的确定
        4.2.2 数据处理
    4.3 测量误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实验可靠性验证
        4.4.2 纯质与混合工质传热对比
        4.4.3 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447A传热分析
    4.5 实验结果预测
    4.6 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沸腾传热预测模型开发
        4.6.1 基于叠加型预测模型开发
        4.6.2 考虑传质影响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传热模型开发
    4.7 纯工质以及混合工质压降分析
        4.7.1 压降实验数据分析
        4.7.2 压降理论预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润滑油R447A非共沸混合物流动沸腾传热实验及理论研究
    5.1 实验测试系统及测试原理
    5.2 流体流型研究
    5.3 含油R447A流动沸腾换热数据处理及测试工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无油与有油R447A流动沸腾传热系数比较
        5.4.2 质量流速对R447A/润滑油流动沸腾换热影响
        5.4.3 热流密度对R447A/润滑油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
        5.4.4 油浓度对R447A/润滑油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
    5.5 R447A/润滑油传热预测模型
    5.6 R447A/润滑油混合物压降研究
        5.6.1 实验结果分析
        5.6.2 含油压降预测模型
    5.7 熵产理论分析
        5.7.1 不含油R447A流动沸腾换热过程熵产分析
        5.7.2 油浓度对R447A流动沸腾换热熵产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水合物利用技术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性质
2 水合物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2.1 气体分离
    2.2 海水淡化
    2.3 果汁浓缩
    2.4 水合物储天然气
    2.5 水合物储氢
    2.6 水合物法蓄冷
    2.7 二氧化碳水合物置换开采
3 结语

(5)混合工质R1234ze(E)/R152a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制冷工质的发展历程
    1.2 制冷工质替代现状
        1.2.1 天然制冷工质
        1.2.2 不饱和氟化烯烃类工质
        1.2.3 HFCs混合制冷工质
        1.2.4 含HFO混合工质研究现状
    1.3 工质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R1234ze(E)/R152a(40/60)的热物性及循环性能分析
    2.1 R1234ze(E)/R152a(40/60)的环保性
    2.2 R1234ze(E)/R152a(40/60)的热物性分析
        2.2.1 基本热物性参数计算
        2.2.2 温度滑移特性
        2.2.3 与R22及其过渡替代工质的对比分析
    2.3 R1234ze(E)/R152a(40/60)的其它特性
        2.3.1 安全性能
        2.3.2 润滑油溶解特性
    2.4 R1234ze(E)R152a(40/60)的理论循环性能
        2.4.1 计算模型
        2.4.2 与R22及其过渡替代工质的循环性能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R1234ze(E)/R152a(40/60)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实验
    3.1 实验系统的设计和搭建
        3.1.1 实验系统设计
        3.1.2 实验系统工作原理
        3.1.3 实验系统的主要仪器及设备部件
    3.2 实验准备
        3.2.1 系统保压测试
        3.2.2 系统热平衡测试
        3.2.3 系统工质充灌
    3.3 实验方案
        3.3.1 实验管管型管径的选择
        3.3.2 实验参数的测量
        3.3.3 实验工况的确定
        3.3.4 参数的调节与流程
        3.3.5 实验操作步骤
    3.4 实验数据的处理
        3.4.1 数据处理过程
        3.4.2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R1234ze(E)/R152a(40/60)在小管径光滑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4.1.1 质流密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4.1.2 热流密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4.1.3 饱和温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4.1.4 干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4.1.5 压降特性
    4.2 R1234ze(E)/R152a(40/60)在水平微肋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4.2.1 质流密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4.2.2 热流密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4.2.3 饱和温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4.2.4 干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联式预测精度研究
    5.1 水平光滑管内预测关联式的选择
        5.1.1 Jung关联式
        5.1.2 Choi关联式
        5.1.3 Minxia关联式
        5.1.4 Lim关联式
    5.2 光滑管内传热关联式预测偏差
    5.3 水平微肋管内预测关联式的选择
        5.3.1 Chamra关联式
        5.3.2 Hamilton关联式
        5.3.3 Cavallini关联式
        5.3.4 Wu关联式
    5.4 微肋管内传热关联式预测偏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混合工质R447A在水平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制冷剂的发展
    1.2 制冷剂的沸腾换热研究现状
    1.3 混合制冷剂特性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流体流动沸腾换热模型
    2.1 纯工质沸腾传热理论的研究
    2.2 混合物沸腾传热理论的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实验系统及原理
    3.1 实验系统整体介绍
    3.2 实验系统局部介绍
        3.2.1 测试管段
        3.2.2 预热管段
        3.2.3 循环系统
    3.3 实验装置
        3.3.1 测量装置
        3.3.2 加热及冷却系统
        3.3.3 其他装置
    3.4 实验系统的可靠性
    3.5 实验步骤及方法
    3.6 数据处理
    3.7 实验系统的不确定度分析
    3.8 小结
第四章 R447A光滑管内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4.1 实验工况
    4.2 不同因素对R447A换热系数的影响
        4.2.1 干度
        4.2.2 质量流速
        4.2.3 热流密度
        4.2.4 蒸发温度
    4.3 R447A与R410A及R134a光滑管内换热系数对比
        4.3.1 R447A与R410A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对比
        4.3.2 R447A与R134a流动沸腾特性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流体换热系数的理论预测
    5.1 已有换热关联式的预测结果
        5.1.1 纯工质R134a的预测结果
        5.1.2 二元近共沸混合工质R410A的预测结果
        5.1.3 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447A的预测结果
    5.2 核态沸腾项与对流传热项的贡献分析
    5.3 新预测模型的提出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R32/润滑油混合物性能及沸腾换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R32 制冷剂研究现状
        1.2.2 R32 适配润滑油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R32 热力学及传输特性分析研究
    2.1 R32 制冷剂热物理特性研究
    2.2 R32 制冷剂传输特性研究
    2.3 计算模型精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适配润滑油及R32/润滑油混合物分析模型的建立
    3.1 新型润滑油特性研究
        3.1.1 新型润滑油热物理模型
        3.1.2 新型润滑油传输特性模型
    3.2 R32/新型润滑油混合物特性研究
        3.2.1 R32/新型润滑油混合物热物性模型
        3.2.2 R32/新型润滑油混合物传输特性模型
        3.2.3 R32/新型润滑油混合物浓度、互溶曲线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32 在微通道蒸发器中沸腾换热特性模型分析
    4.1 R32 制冷剂管内沸腾换热特性
        4.1.1 R32 制冷剂换热特性研究概况
        4.1.2 现有沸腾换热系数关联式测试
        4.1.3 新型R32 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
    4.2 R32 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仿真模型
        4.2.1 控制方程
        4.2.2 空气侧传热与压降
        4.2.3 制冷剂侧传热与压降
        4.2.4 算法设计
    4.3 R32/润滑油混合物微通道换热器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32 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性能试验及对比分析
    5.1 实验介绍
        5.1.1 实验系统设计
        5.1.2 实验主要设备及测试元件
        5.1.3 实验测试原理
        5.1.4 实验测试工况
    5.2 变工况实验结果分析
        5.2.1 仿真模型验证
        5.2.2 变工况分析
        5.2.3 变结构分析
    5.3 含油量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新型制冷剂HFE-356mmz热物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制冷剂的发展简介
    1.2 HFEs类物质研究进展
        1.2.1 HFEs的环境影响
        1.2.2 HFEs类物质的替代研究
    1.3 HFE-356mmz的研究现状
    1.4 纯物质状态方程研究进展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实验装置介绍
    2.1 气相pvT实验装置介绍
        2.1.1 pvT性质测试的实验方法
        2.1.2 pvT测试实验装置
    2.2 压缩液体密度实验装置
    2.3 饱和比热容实验装置
    2.4 本章小结
3 单相区热物性及饱和性质
    3.1 HFE-356mmz饱和蒸汽压
        3.1.1 饱和蒸汽压测量结果
        3.1.2 HFE-356mmz沸点
        3.1.3 HFE-356mmz偏心因子
    3.2 气相pvT与饱和气相密度
        3.2.1 气相pvT测量结果
        3.2.2 饱和气相密度
    3.3 压缩液相密度与饱和液相密度
        3.3.1 压缩液相密度实验值
        3.3.2 饱和液相密度
        3.3.3 压缩液相密度方程
    3.4 HFE-356mmz饱和比热容
    3.5 本章小结
4 HFE-356mmz专用状态方程
    4.1 理想气体亥姆霍兹自由能
        4.1.1 HFE-356mmz理想气体定压比热容
        4.1.2 理想气体定压比热容计算精度验证
        4.1.3 HFE-356mmz理想气体定压比热容计算
        4.1.4 HFE-356mmz理想气体亥姆霍兹自由能
    4.2 剩余亥姆霍兹自由能
    4.3 专用状态方程精度分析
        4.3.1 专用状态方程压力精度
        4.3.2 专用状态方程密度精度
        4.3.3 专用状态方程饱和性质精度
        4.3.4 HFE-356mmz饱和热力性质表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成果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二氟甲烷精馏工艺的模拟改造与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氢氟烃制冷剂
    2.2 二氟甲烷的性质与应用
        2.2.1 二氟甲烷的性质
        2.2.2 二氟甲烷的应用
    2.3 二氟甲烷的生产方法
        2.3.1 二氯甲烷氟化法
        2.3.2 含氢氯氟烃氢解还原法
        2.3.3 甲醛氟化法
        2.3.4 三恶烷法
    2.4 化工流程模拟
        2.4.1 化工流程模拟简述
        2.4.2 Aspen Plus的应用
        2.4.3 Aspen Plus中的物性模型
    2.5 板式塔的研究进展
        2.5.1 固定阀塔板
        2.5.2 筛孔型塔板
        2.5.3 浮阀型塔板
        2.5.4 复合型塔板
        2.5.5 泡罩型塔板
    2.6 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2.6.1 塔板压降
        2.6.2 雾沫夹带
        2.6.3 漏液
        2.6.4 清液层高度
    2.7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三章 二氟甲烷精馏过程的模拟改造
    3.1 二氟甲烷精馏过程的模拟
        3.1.1 二氟甲烷精馏车间工艺简述
        3.1.2 二氟甲烷精馏工艺优化
        3.1.3 模拟模块的选定
        3.1.4 物性方法的选择
        3.1.5 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3.1.6 二氟甲烷精馏模拟流程
    3.2 二氟甲烷流程模拟的优化
        3.2.1 进料位置的优化
        3.2.2 操作压力的优化
        3.2.3 回流比的优化
        3.2.4 优化后的模拟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固定阀塔板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装置
        4.2.1 塔板结构与特点
        4.2.2 实验装置
    4.3 实验测试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塔板压降
        4.4.2 雾沫夹带
        4.4.3 塔板漏液
        4.4.4 清液层高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性能对比
    5.1 研究目的与对象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对象
    5.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干板压降对比
        5.2.2 湿板压降对比
        5.2.3 雾沫夹带对比
        5.2.4 漏液率对比
        5.2.5 清液层高度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二氧化硅/聚氨酯杂化硬质泡沫材料及其增强绝热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的应用领域
        1.1.1 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
        1.1.2 在建筑业的应用
        1.1.3 冷冻冷藏设备及冷库
        1.1.4 管道保温
        1.1.5 煤矿井下充填密闭工程
    1.2 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的发展史
    1.3 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的主要生产原料
        1.3.1 异氰酸酯
        1.3.2 多元醇
        1.3.3 发泡剂
        1.3.4 催化剂
        1.3.5 泡沫稳定剂
    1.4 泡沫形成过程中的胶体化学
        1.4.1 泡沫的形成
        1.4.2 泡沫的稳定
        1.4.3 泡沫的破灭
    1.5 有机/无机聚氨酯泡沫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1.6 聚氨酯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理论研究进展
    1.7 聚氨酯泡沫材料导热性能理论研究进展
    1.8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醚基硅溶胶制备SiO_2/PU杂化硬泡及其增强绝热机理研究
    引言
    2.1 试剂与仪器
    2.2 聚醚基硅溶胶的制备
    2.3 SiO_2增强PU硬泡及其固结体的制备
    2.4 测试与表征
        2.4.1 红外测试
        2.4.2 粒径测试
        2.4.3 发泡反应特性测试
        2.4.4 泡孔结构观察
        2.4.5 泡沫压缩强度和固结体弯曲强度测试
        2.4.6 闭孔率测试
        2.4.7 导热系数测试
        2.4.8 尺寸稳定性测试
        2.4.9 吸水率测试
        2.4.10 热稳定性测试
        2.4.11 燃烧性能测定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界面剂稳定硅溶胶机理
        2.5.2 硅溶胶含量对发泡反应特性的影响
        2.5.3 硅溶胶对泡孔结构的调控
        2.5.4 SiO_2 对硬泡压缩强度的增强机理
        2.5.5 硅溶胶含量影响泡沫绝热性能的机理
        2.5.6 SiO_2/PU杂化硬泡的热分解特性
        2.5.7 硅溶胶含量对泡沫燃烧特性的影响
    2.6 小结
第三章 可缩合泡沫稳定剂制备Si O_2/PU杂化硬泡及其增强绝热机理研究
    引言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可缩合泡沫稳定剂(CFS)的合成
    3.3 SiO_2增强PU硬泡及其固结体的制备
    3.4 测试与表征
        3.4.1 发泡反应特性测试
        3.4.2 泡孔结构观察
        3.4.3 泡沫压缩强度和固结体弯曲强度测试
        3.4.4 闭孔率测试
        3.4.5 导热系数测试
        3.4.6 尺寸稳定性测试
        3.4.7 吸水率测试
        3.4.8 热稳定性测试
        3.4.9 燃烧性能测定
    3.5 结果与讨论
        3.5.1 CFS含量对发泡反应特性的影响
        3.5.2 CFS对泡孔结构的调控
        3.5.3 CFS影响泡沫压缩强度的机理
        3.5.4 CFS影响泡沫绝热性能的机理
        3.5.5 CFS制备杂化硬泡的热分解特性
        3.5.6 CFS含量对泡沫燃烧特性的影响
    3.6 结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氢氟烃(HFC)二元混合物表面张力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共沸混合工质R134a/R245fa流动冷凝特性及热质传递机理研究[D]. 张永欣.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五元环氟化物的合成及应用[J]. 张呈平,庆飞要,贾晓卿,权恒道. 化工学报, 2020(09)
  • [3]润滑油对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447A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影响研究[D]. 郭强. 天津大学, 2020(01)
  • [4]水合物利用技术应用进展[J]. 薛倩,王晓霖,李遵照,刘名瑞,赵巍. 化工进展, 2021(02)
  • [5]混合工质R1234ze(E)/R152a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实验研究[D]. 王乐乐. 南昌大学, 2020(01)
  • [6]混合工质R447A在水平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D]. 田向东. 天津大学, 2020(02)
  • [7]R32/润滑油混合物性能及沸腾换热特性研究[D]. 邱琳祯.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新型制冷剂HFE-356mmz热物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管祥添. 浙江大学, 2020(08)
  • [9]二氟甲烷精馏工艺的模拟改造与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性能研究[D]. 刘赛.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二氧化硅/聚氨酯杂化硬质泡沫材料及其增强绝热机理的研究[D]. 何小通.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氢氟烃 (HFC) 二元混合物的表面张力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