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副本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副本

一、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联语抄(论文文献综述)

叶扬[1](2021)在《论六堡茶新闻传播中的“势”——以安化茶和六堡茶的发展为例》文中认为文章以官方平台新闻资料为支撑,引入调查报告手法,把新闻与文化传播进行糅合分析,找出新闻背后文化传播规律,提出乘势借势创势这一观点,对宣传推广工作乃至各行各业有积极的参考意义。文章认为传播学已与新闻学互相交融,聚焦文化传播的宣传推广,还可观照新闻宣传的内在规律,对做好新闻策划与宣传组织工作也有借鉴价值。

谢依伦(CHIA JEE LUEN)[2](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孙少鸿[3](2017)在《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文化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文运用文化、文化认同理论、城市管理理论、品牌塑造理论、品牌学、营销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通过运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着重分析泉州文化与城市品牌的关系,分析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影响因素,提出海丝背景下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文化策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目前泉州正迎来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借鉴国内外知名城市品牌成功打造的经验做法,采取搭建文化平台、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拳头文化品牌等文化策略,将文化对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作用落实到实践应用层面,为泉州经济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泉州具有优良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泉州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和传承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泉州城市品牌的塑造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对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文化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文化策略,使泉州辖区内的文化资源在泉州城市品牌塑造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助推器和有效途径,推动泉州文化和城市品牌携手发展、相互促进,使泉州在城市品牌打造过程中,更加重视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文化内涵的挖掘,走出一条以文化提升城市品牌之路。

郝卫国[4](2017)在《“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中面临文化特色消失的问题。国内城乡景观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城市,近年来开始关注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本文着眼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联系,将天津地区乡村景观文化特色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乡村景观现状及文化特色梳理与保护规划策略及探索。使景观形态回归地方,承载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历史。通过自然的乡村景观连接融洽的郊区及城市景观,重塑乡村文化魅力。本文采用“系统-共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实证”的研究过程。在景观感知与评价基础上,从文化特色的维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挖掘与传承乡村景观核心的历史和环境记忆。论文主要创新点:(1)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通过现状调研与文献分析,将天津市域乡村划分为4个类型区:环城地区、远郊平原地区、山区生态地区、滨海地区。(2)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通过深入调研与数据分析,感知、评价、梳理不同地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包括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3)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在保护规划策略中保持并突出文化特色,在乡村文化传承中力求创新。发挥原有文化传统和特色优势,留住乡村原风景的根与魂,再创新景观的精气神。本文采用“抽样-调查”与“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天津市10个涉农区的80个乡村与乡镇进行了田野调查。论文的论述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1)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基础理论,并提出了研究目标与路线,搭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2)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乡村文化特色消失、文脉肌理面临断裂、边远地区结构破坏、乡村景观遭到蚕食、整体面临生态风险、规划审批缺少规范、乡村景观意识薄弱、乡村景观资金缺乏8个主要问题;对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分析,梳理出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滨海文化4类文化特色。(3)对文化特色进行解读,引入“系统性”、“原真性”理念,提出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6项保护策略;引入“整体性”、“乡村性”理念,提出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8项规划设计策略。(4)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实践经验与天津探索,归纳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城乡景观规划,政府合作民间协作,完善审批、管理制度,推进学术、科普共识5条保护规划探索。(5)最后的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得出借景沽上田园风光、塑造文化景观、协调传统与现代、传承文化特色4点研究结论,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王枫[5](2017)在《浙江“松阳银猴”茶叶符号建构的民俗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不仅作为一种普通的日常之物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更是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地区生产的茶叶身上也带有独特的区域特色和符号故事。茶叶符号化的过程是不同建构主体对当地过去历史文化的挖掘、选择、重组、提升的建构过程,从而使茶叶完成了从“物质生产和消费”向“精神生产和消费”的转变。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松阳银猴”茶叶的生产、流通、消费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以民俗学叙事体系作为解释框架,对其符号建构过程进行研究,探究背后的机制和逻辑,分析主体是如何挖掘、提升地方文化来建构当地的茶叶符号形象的,尝试呈现“松阳银猴”茶叶从“物质生产和消费”到“精神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叙事是民俗重要的存在方式,在“松阳银猴”茶叶符号建构过程中,当地政府机关、地方文化精英、茶叶企业、普通民众构成了多层次的叙事主体,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再生产”和“传统的发明”,首先通过语言叙事追溯松阳县和松阳茶叶的历史,讲述叶法善和乾隆皇帝与松阳茶叶的故事,建构神奇的茶叶历史;其次,连续十年举办“松阳银猴茶叶节”以及在节会中对叶法善与卯山仙茶的故事进行编排演出,通过仪式展演的方式建构文化认同;再次,通过景观叙事和景观生产,系统性开发生产大木山茶园和茶室、竹亭等县域内着名的景观,对政治名人品茶场景进行复原,利用学界权威人士的题字制造石碑等方式,使游客通过凝视实体景观产生的图像印象加上导游的导游词叙事进一步增加“松阳银猴”茶叶的文化内涵;最后,结合现代媒介,通过影像叙事,征集编写松阳茶歌和拍摄茶叶微电影,形象立体的呈现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习俗。通过民俗的四维叙事完成了“松阳银猴”茶叶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到具有文化历史背景的文化产品的符号构建。在“松阳银猴”茶叶从具有商品属性和交换价值的消费品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资本”的过程,也影响了整个松阳县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此过程中,交织着松阳人身份的转换,文化的记忆,群体的认同、符号的建构以及不同建构主体之间的互动。“松阳银猴”茶叶在地域社会多主体多层次的民俗叙事的建构下,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地方名片和文化符号,融入到地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

郑新胜[6](2015)在《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俗是民族文化中具有生动形象和丰富内涵的承载体,是民众世代享用的精神资源,其物化的形态、内在的意蕴,与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生态环境、审美风尚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对民俗的调查、收集、归类和分析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审美文化的视域对民俗进行宏观深入研究的还很不够。本论文从民俗学与美学相关联的角度对民俗及其审美的重要问题作专题研究。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是具有鲜明审美特性的客观存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形成一种从问题出发的对民俗整体的新阐释。本论文从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民俗审美的发生等处着眼,关注的焦点是民俗的审美价值、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民俗审美的构成要素等主要问题。民俗实践表明,民俗的审美是由其内涵的意蕴和构成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前者如民俗审美中的有序性与整饬性、浪漫性与愉悦性、想象性与象征性、神秘性与超越性、混融性与民族性、叙事性与抒情性等的基本特性,后者如民俗中的主题与题材、模仿与取意、节奏与韵律、色彩与线条、材质与工艺等的具有某些艺术性特质的构成要素,而具体体现于民俗的各种分类形态中。论文侧重研究“民俗美”其何以为美的内在依据及其形态表现,它包括具有特定功利价值、审美价值的意蕴和具有形式感的形象体系,是在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中内容和形式完整统一的,并且还具有可以引发主体审美情感的审美特性。民俗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民俗审美意识和素养,重视借鉴民俗审美中的资源,为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并在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栾岭雪[7](2010)在《《老残游记》与济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因素已然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灵魂,人们日益看重在旅游过程中文化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都加深了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探索,大力挖掘城市文化特色,打造城市文化精品,以提高当地旅游业的文化竞争力。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是城市品位提升与走向成熟的标志,济南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城市旅游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基础。文章在对国内外城市文化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之后,提出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是如何打造城市旅游的金字招牌,以提升城市吸引力;在分析城市文化资源的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得出城市文化资源对城市旅游业的重大意义;以“济南”为例,分析了济南的旅游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济南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缺少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产品,没有响亮的旅游品牌。通过对济南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分析,指出“泉文化”和“老济南”文化才是济南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要把济南的旅游业做好、做强、做大,做成“世界济南”,只有用文化构建城市旅游品牌,做“泉文化”的文章。《老残游记》对老济南的描述与宣传,正是“泉文化”与“老济南”的精髓所在,是济南开发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创造性的提出打造济南“泉文化”旅游的核心品牌——“老残茶馆”,并对茶馆的策划进行了一系列的说明,旨在为老济南文化寻找一个载体,打造济南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为济南市的文化旅游建设锦上添花!作为一个有着深邃历史和厚重底蕴的文化古城,济南要搭乘文化创意这辆快车,必须加强城市旅游品牌的营建,努力打造城市旅游经典项目,只有抓住城市灵魂的产品,才能成为这座城市的金字招牌!

陈红[8](2010)在《长阳巴土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阳清江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清江画廊名列湖北省四大甲级风景区,目前正在申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湖北省知名的精华旅游线。这都是因为长阳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境内有19.5万年前的人类晚期智人——长阳人,长阳还是清江流域土家族的直系祖先——“廪君种”巴人的发祥地,是土家族的摇篮,是巴土文化的载体。历史证明,长阳是一片见证了人类远古至现代文明发展历程的沃土,因此笔者选长阳为例来考察巴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本论文以长阳旅游发展为例,运用民俗、社会、生态旅游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其在可持续开发过程中对当地巴土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问题,进而探究当下以至未来“清江画廊”文化生态旅游品牌的建构问题。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分别从“巴人”的起源、土家族的形成,以及对“巴”与“土”关系之探讨,分析了巴土民俗文化的形成;其次,是对国内相关学术理论与文献资料予以梳理借鉴的基础上,对巴土民俗文化概念进行界定;最后,概述了本文研究意义、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长阳巴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历程。主要用旅游学上的“旅游产品都有生命周期”的理论,来分析长阳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分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过渡期、再发展期,并以此论证长阳清江画廊生态旅游品牌形成的历史必然。第二章,长阳巴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资源,重点围绕巴土历史遗址、土家饮食、民间信仰、民间岁时节庆与民间文艺五大方面,分别从其旅游资源特点、价值发掘以及内容产品项目的开发进行论述。目的在于指出要发展长阳巴土文化旅游,必须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第三章,长阳巴土民俗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指出其本质就是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开发道路。此章鲜明地提出了开发与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两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长阳经济发展、清江的环境保护、长阳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问题都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开发与保护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人与自然环境、人文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民族自豪感得到加强。总而言之,面对全球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周边同质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挖掘和开发具有唯一性的巴土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巩固文化旅游市场的关键所在。

黄淑美,欧阳中一[9](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马惠玲[10](2005)在《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于言语交际,以汉语中具有语表意义和语内意义双重意义的这一特殊的语言修辞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运用汉语修辞学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语境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其结构特征、意义关系、运作过程、形成背景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阐释。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对该论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内容与结构、思路与方法、目的与意义等进行了概略的勾勒,相当于全文的一个提纲。第一到第五章是论文的正文和主体,按照各章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了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双重意义修辞界说”。这一章中,运用现代语言理论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范围、分布、类型等加以界定并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区分。确立了该研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语表意义、语内意义、双重意义等,分别辨析了其与字面意义、含意、言外之意、歧义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为“双重意义修辞的内部构造和意义联系”,从构造形式和意义联系等方面对双重意义修辞进行了静态的剖析,指出了双重意义修辞话语的可分离性特征,并揭示了符号-结构-意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从意义的视角划分出了双重意义修辞的三大类别:多义类、同义类和反义类,从思维、认知的角度出发,寻绎出了双重意义修辞跨越不同认知义域的多种范式,借鉴认知语言学的典型理论构拟了由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类聚而成的双重意义修辞系统。第三章“双重意义修辞的建构和接受过程”,主要从言语施为者和接受者两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双重意义修辞的动态运作过程,和第二章的静态描写、剖析相得益彰。该章首先研究了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的生成过程,从其意图指向中关注重心的确立开始,依次对其修辞策略的选择,相关话语材料的提取和介入、形式和意义关系的安排等生成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此过程中,对其与一般话语形式不同的特点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通过对大量的双重意义话语中由一种意义向另一种意义的映射方式的分析,归纳出双重意义修辞的主要意义映射类型和主体思维在不同类型中呈现出的特点。然后又从接受者的角度,从接受顺序、接受类型、接受程度及结果三个方面揭示了双重意义修辞的接受特征。以“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为主要依据,对双重意义修辞的判断和认定,对其语内意义的还原和认知等呈现的规律性进行了归纳,并具体地展现了接受者对于多义类、同义类和反义类双重意义修辞的意义推理过程。第四、五两章为一个部分,主要讨论双重意义修辞建构和接受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其中第四章“语境与双重意义修辞”在国内外语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多种角度探讨了语境与双重意义修辞的关系,并主要以韩礼德的语境理论为基础,从场景、方式和交际者三个方面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其与双重意义话语的关系。第五章“双重意义修辞的文化阐释”则从文化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阐释。首先探讨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辩证思维方法在双重意义修辞建构中的作用,然后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双重意义修辞现象进行阐释,重点论析了中和心理、趋吉避凶心理以及崇智心理对于双重意义修辞建构的重要作用和具体表现方式。“结语”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总结。总之,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崭新的视角,构拟了双重意义修辞组构和阐释的研究框架。不仅揭示了新的修辞规律,丰富了修辞学的理论体系,而且对言语交际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联语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联语抄(论文提纲范文)

(1)论六堡茶新闻传播中的“势”——以安化茶和六堡茶的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乘势——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乘互联网经济之势
    (二)乘文化旅游之势
    (三)乘脱贫攻坚之势
二、借势——只缘身在最高层
    (一)借影视之势
    (二)借高铁之势
    (三)借企业之势
    (四)借体育之势
三、创势——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创聚集之势
    (二)创历史文化之势
    (三)创时尚潮流之势
    (四)创可创之势
四、察势:用势当用强

(2)《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第一节 影视传播
    第二节 戏剧传播
    第三节 音乐传播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文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文化与泉州文化
        二、品牌与城市品牌
        三、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的关系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认同理论
        二、城市管理理论
第三章 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影响因素和文化资源优势
    第一节 泉州城市品牌的形成
        一、泉州城市品牌的发展演变
        二、泉州城市品牌的塑造途径分析
    第二节 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环境
        二、政治环境
        三、文化环境
        四、政府作用
    第三节 海丝的提出和泉州的文化资源优势
        一、海丝的提出
        二、海丝起点泉州的诠释
        三、泉州城市文化资源优势
第四章 文化对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文化名人在泉州城市品牌塑造中的作用
        一、历史文化名人的作用
        二、当代文化名人的作用
    第二节 文学影视作品在泉州城市品牌塑造中的作用
        一、文学作品的影响
        二、影视作品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活动在泉州城市品牌塑造中的作用
        一、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
        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活动
第五章 泉州城市品牌塑造面临的问题、原因和机遇
    第一节 泉州城市品牌塑造面临的问题
        一、品牌多,重点不突出
        二、品牌的影响力有局限
        三、品牌的知名度不高
    第二节 泉州城市品牌塑造面临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
        二、传播的路径分散
        三、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第三节 海丝为泉州城市品牌塑造带来的机遇
        一、海丝的开放为泉州城市品牌塑造带来机遇
        二、海丝的包容有助于泉州城市品牌的塑造
第六章 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完善对策
    第一节 加强泉州城市品牌发展战略设计
        一、明确泉州城市品牌定位
        二、凝练泉州城市品牌内涵
    第二节 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文化策略
        一、搭建文化平台
        二、发展文化旅游业
        三、打造拳头文化品牌
    第三节 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兴市战略
        一、文化资源整合
        二、文化兴市战略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样本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维度
        1.4.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框架图示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景观规划
        2.1.2 文化特色保护
    2.2 理论研究
        2.2.1 国外研究状况
        2.2.2 国内研究状况
        2.2.3 本研究的视角
        2.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3章 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现状
    3.1 面临问题
        3.1.1 乡村文化特色消失
        3.1.2 文脉肌理面临断裂
        3.1.3 边远地区结构破坏
        3.1.4 乡村景观遭到蚕食
        3.1.5 整体面临生态风险
        3.1.6 规划审批缺少规范
        3.1.7 乡村景观意识薄弱
        3.1.8 乡村景观资金缺乏
    3.2 基本特征
        3.2.1 由“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
        3.2.2 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
        3.2.3 由“乡村性”转向“城市性”
    3.3 重建路径
        3.3.1 城镇化整理型
        3.3.2 易址迁建型
        3.3.3 保留发展型
第4章 天津地区乡村文化特色梳理
    4.1 乡村类型
        4.1.1 环城地区
        4.1.2 远郊平原地区
        4.1.3 山地生态地区
        4.1.4 滨海地区
    4.2 梳理整合
        4.2.1 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
        4.2.2 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
        4.2.3 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
        4.2.4 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
    4.3 乡村景观感知与评价
        4.3.1 乡村景观感知
        4.3.2 乡村景观评价
        4.3.3 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库
第5章 文化特色保护策略
    5.1 保护面临问题
        5.1.1 与乡村生产生活脱节
        5.1.2 整体上缺乏合理规划
        5.1.3 建筑重功能轻艺术
        5.1.4 景观生态问题严重
    5.2 乡村景观变迁
        5.2.1 明显的突变性
        5.2.2 传统元素被遗弃
    5.3 保护准则
        5.3.1 村民为本的目的准则
        5.3.2 保留提升的时序准则
        5.3.3 与时俱进的动态准则
        5.3.4 提取创新的关联准则
        5.3.5 融合展示的整体准则
        5.3.6 近远期结合准则
    5.4 保护策略
        5.4.1 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
        5.4.2 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
        5.4.3 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
        5.4.4 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
        5.4.5 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
        5.4.6 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
第6章 文化特色规划设计策略
    6.1 规划设计原理
        6.1.1 规划设计原则
        6.1.2 规划设计目标
        6.1.3 规划设计方法
    6.2 规划设计策略
        6.2.1 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
        6.2.2 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
        6.2.3 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
        6.2.4 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
        6.2.5 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
        6.2.6 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
        6.2.7 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
        6.2.8 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
第7章 文化特色保护规划探索
    7.1 经验借鉴
        7.1.1 北京经验
        7.1.2 上海经验
        7.1.3 浙江经验
        7.1.4 江苏经验
        7.1.5 台湾经验
    7.2 天津探索
        7.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7.2.2 统筹城乡景观规划
        7.2.3 政府合作民间协作
        7.2.4 完善审批、管理制度
        7.2.5 推进学术、科普共识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借景沽上田园风光
        8.1.2 塑造文化景观
        8.1.3 协调传统与现代
        8.1.4 传承文化特色
    8.2 创新点
        8.2.1 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
        8.2.2 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
        8.2.3 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之处
        8.3.2 研究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浙江“松阳银猴”茶叶符号建构的民俗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相关的研究理论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松阳县与松阳茶叶
    第一节 松阳县基本概况
    第二节 “松阳银猴”茶叶
    小结
第二章 历史建构与语言叙事
    第一节 松阳茶叶的历史文化建构
    第二节 松阳茶叶的传说故事
        一、叶法善与卯山仙茶
        二、乾隆皇帝与万寿山茶
    小结
第三章 节日节庆与仪式行为叙事
    第一节 文化空间:松阳银猴茶叶节
    第二节 仪式展演:《长竹舞》与《茶灯舞》
    小结
第四章 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
    第一节 大木山茶园与茶室
    第二节 政治名人、学界权威与松阳茶叶
        一、习近平主席与松阳茶叶
        二、陈宗懋院士与松阳茶叶
    小结
第五章 现代媒体与影像叙事
    第一节 松阳茶歌(视频)
    第二节 松阳茶叶微电影
    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实质
第二章 生命活动:民俗审美的发生
    第一节 民俗审美的史前信息
    第二节 民俗审美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 民俗审美的地域风格
第三章 民俗的审美价值探寻
    第一节 民俗审美价值的内涵
    第二节 民俗中的“善”
    第三节 民俗审美价值的实现
第四章 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
    第一节 合序整饬之美:民俗审美的有序性与整饬性
    第二节 乐生悦情之美:民俗审美的浪漫性与愉悦性
    第三节 天人贯通之美:民俗审美的神秘性与超越性
    第四节 神思兴象之美:民俗审美的想象性与象征性
    第五节 多元共生之美:民俗审美的混融性与民族性
    第六节 明德中和之美:民俗审美的叙事性与抒情性
第五章 民俗审美的构成解析
    第一节 主题与题材
    第二节 模仿与取意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第四节 色彩与线条
    第五节 材质与工艺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老残游记》与济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化资源与城市旅游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城市文化资源的特点
    第三节 城市文化资源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意义
第二章 济南市文化资源概况与评价
    第一节 济南市文化资源概况
    第二节 济南市文化资源总体评价
    第三节 济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泉文化、《老残游记》与"老济南"
第三章 济南市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第一节 开发现状
    第二节 济南旅游发展情况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构建济南旅游的新品牌—以"老残茶馆"创建"泉文化"与"老济南"旅游的核心品牌
    第一节 "老残茶馆"开发背景分析
    第二节 "老残茶馆"开发条件的SWOT分析
    第三节 "老残茶馆"产品策划
    第四节 做大做强"老残"文化旅游品牌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长阳巴土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巴土民俗文化研究概述
        (一) 巴土民俗文化的形成
        (二) 巴土民俗文化的界定
        (三) 巴土民俗文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意义
        (二) 创新点
第一章 长阳巴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历程
    一、探索期——1949 年-1986 年
    二、初创期——1986 年-1994 年
    三、成长期——1994 年-1998 年
    四、成熟期——1998 年-2002 年
    五、过渡期——2003 年-2008 年
    六、再发展期——2009 年
第二章 长阳巴土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
    一、巴土文物民俗与旅游开发
        (一) 长阳境内最具代表性的遗址简要
        (二) 长阳文物民俗资源的特征
        (三) 长阳文物民俗旅游产品及开发
    二、巴土民间岁时节日与旅游开发
        (一) 长阳土家族岁时节日的种类及特点
        (二) 传统节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特殊价值
        (三) 长阳传统岁时节日旅游产品项目开发
    三、巴土饮食习俗与旅游开发
        (一) 长阳土家饮食及特点
        (二) 长阳土家饮食旅游资源的价值
        (三) 饮食旅游文化及产品开发
    四、巴土民间信仰文化与旅游开发
        (一) 巴土民间信仰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 巴土民间信仰的旅游价值
        (三) 巴土民间信仰旅游资源开发
    五、巴土民间文艺与旅游开发
        (一) 已开发民间文艺资源的现状
        (二) 最具潜力的民间文艺旅游资源
        (三) 长阳民间文艺旅游资源的项目产品开发
第三章 长阳巴土民俗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一、深度开发的依据
        (一) “芬内尔”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二) 开发原则
    二、深度开发的模式
        (一) 全域旅游的大旅游模式
        (二) 旅游集团和乡村生态博物馆相结合的模式
    三、深度开发的措施
        (一) 硬整合力
        (二) 软整合力
    四、深度开发的策划
        (一) 宏观上:两种模式并存
        (二) 微观上:两线一珠
        (三) 旅游产品拓展谱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引言:历史与现状
        一、萌芽发展时期:古代的双重意义修辞研究
        二、修辞格本位研究时期:20世纪初到80年代
        三、转型变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后
    第二节 内容与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和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和意义
第一章 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界说
    第一节 双重意义修辞
        一、意义和双重意义
        二、语表意义和字面意义
        三、语内意义和含意
        四、语内意义和语表意义的关系
    第二节 双重意义修辞与歧义
        一、双重意义修辞和歧义的区别
        二、双重意义修辞对歧义的利用
    第三节 双重意义修辞和传统辞格
        一、辞格研究及其局限
        二、从传统辞格研究到双重意义修辞研究
        三、双重意义修辞与传统辞格的关系
        四、双重意义修辞与传统辞格的不同研究理路
第二章 双重意义修辞的内部结构与意义联系
    第一节 双重意义修辞的形式构成特征
        一、可分离性
        二、符号-结构-意义的错综关系
        三、形式与意义的系联方式
    第二节 双重意义修辞的意义关联类别
        一、多义类
        二、同义类
        三、反义类
    第三节 双重意义修辞的认知范式
        一、双重意义具有跨域性
        二、双重意义修辞的基本认知范式
    第四节 从典型理论看双重意义修辞系统
        一、典型理论和递差原则
        二、双重意义修辞类聚系统
第三章 双重意义修辞建构与接受过程
    第一节 双重意义的建构
        一、超常的话语启动力
        二、多重关注的意图指向
        三、修辞策略与意图指向的关系
        四、相关话语材料的提取、介入
        五、关联的建立和意义关系的安排
        六、认知结果的物化形式和关联点的凸显
    第二节 双重意义修辞构建的思维映射类型
        一、具象式映射
        二、类比式映射
        三、离析整合式映射
        四、旋转式映射
    第三节 双重意义修辞的接受和推理过程
        一、双重意义修辞接受的特征
        二、双重意义修辞的接受推理
        三、双重意义修辞推理过程的类例分析
    第四节 双重意义修辞的跨文化接受
        一、受简化语域的制约
        二、超越汉语系统的新组合
第四章 语境与双重意义修辞
    第一节 国内外语言学界关于语境问题的研究
        一、国内外主要的语境理论流派
        二、不同的研究角度
    第二节 场景、方式与双重意义修辞
        一、场景
        二、方式
    第三节 双重意义修辞中的交际者
        一、言说者与双重意义修辞
        二、言说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与双重意义修辞
第五章 双重意义修辞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传统思维方式与双重意义修辞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和双重意义修辞
        二、辩证思维方式和双重意义修辞
    第二节 民族心理和双重意义修辞
        一、中和心理
        二、趋吉避凶心理
        三、崇智心理和追新求异的表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联语抄(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六堡茶新闻传播中的“势”——以安化茶和六堡茶的发展为例[J]. 叶扬. 新闻潮, 2021(04)
  • [2]《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3]泉州城市品牌塑造的文化战略研究[D]. 孙少鸿. 华侨大学, 2017(01)
  • [4]“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D]. 郝卫国. 天津大学, 2017(10)
  • [5]浙江“松阳银猴”茶叶符号建构的民俗叙事研究[D]. 王枫.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6]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D]. 郑新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7]《老残游记》与济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栾岭雪. 山东大学, 2010(09)
  • [8]长阳巴土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D]. 陈红. 中南民族大学, 2010(02)
  • [9]《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 黄淑美,欧阳中一. 农业考古, 2005(04)
  • [10]汉语“双重意义修辞”研究[D]. 马惠玲. 复旦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副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