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进展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 前言(论文文献综述)

姜明照[1](2021)在《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道菌群、TLR4/NF-κB信号通路及肠CYP3A4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脑血流量和心脏冠脉流量等作用。临床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确切,但其机制涉及因素较多,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以肠道菌群为靶点,从肠道菌群依赖的脑TLR4/My D88/NF-κB通路和肠CYP3A4入手,探究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以期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寻找新的作用靶点,以及为灯盏花素的研究开辟新的思路。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2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共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灯盏花素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6只。适应性喂养2周之后,采用高(60mg/kg)、中(30mg/kg)、低(15mg/kg)三种剂量灯盏花素灌胃预处理,阳性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12mg/kg,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以相同的方式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30日。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构造成功后通过Bederson评分表对大鼠神经功能的评分,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和ELASA测定血清NSE水平来评估灯盏花素的药效。采用16S r RNA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TLR4/My D88/NF-κB的表达和不同肠段CYP3A4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肠道菌群与N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TLR4/My D88/NF-κB和肠CYP3A4的相关性进而评估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学行为评分升高(P<0.001),脑梗死体积比显着增加(P<0.001),血清中NSE活性显着增加(P<0.001),假手术组大鼠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灯盏花素组大鼠神经学行为评分显着降低(P<0.05),高、中、低剂量灯盏花素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比分别降低了65.5%、44.9%和25.6%(P<0.05),阳性对照组降低了33.7%(P<0.01),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灯盏花素可有效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NSE活性(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TU数目显着减少,丰度曲线呈现跨度减小、Alpha多样性显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OTU数目增加,丰度曲线跨度增加,Alpha多样性上调趋向于正常组大鼠肠道菌群。组间差异NMDS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以及药物干预组之间的菌群组成存在显着差异;肠道菌群构成分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门水平上模型组厚壁菌门丰度低于空白对照组;相比于模型组,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厚壁菌门丰度逐渐增加,而变形菌门则相反。在纲水平上,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梭菌纲丰度低于空白对照组;相比于模型组,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梭菌纲丰度逐渐增加。在目水平上,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梭菌目丰度低于空白对照组;相比于模型组,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梭菌目丰度逐渐增加。在科水平上,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乳杆菌科丰度低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剂量组乳杆菌科丰度逐渐增加。在属水平上,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梭菌属与双歧杆菌属丰度低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梭菌属与双歧杆菌属丰度增加。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TLR4/My D88/NF-κB转录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且呈现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素高中低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CYP3A4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灯盏花素高、中、低剂量组不同肠段CYP3A4显着下降。5.肠道菌群与脑损伤相关性指标N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比、脑组织中TLR4/My D88/NF-κB及不同肠段CYP3A4关联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发现:N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比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颤螺菌属(Oscillospira)呈负相关性;TLR4/My D88/NF-κB与颤螺菌属(Oscillospira)具有负相关性;肠CYP3A4均与颤螺菌属(Oscillospira)、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呈负相关性。结论:灯盏花素可能是通过调控大鼠肠道菌群,抑制脑TLR4/My D88/NF-κB炎症通路和肠CYP3A4表达,来实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侯慧敏[2](2021)在《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观察研究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8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脑缺血预适应模型组3天(BDP 3d)、5天(BDP 5d)、7天(BD P 7d),中风膏预适应模型组3天(ZFG+I/R 3d)、5天(ZFG+I/R 5d)、7天(ZFG+I/R 7d),每组各8只。S组仅暴露CCA、ECA及ICA,但不阻断MCA,灌服生理盐水;I/R组参照Longa等改进的大脑中动脉二次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BDP组制备脑缺血预适应模型;ZFG+I/R组予中风膏悬浊液预先灌胃,再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在麻醉清醒前后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精神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各组大鼠进行脑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D34蛋白表达;E LISA法进行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含量测定;RT-PCR技术检测缺血脑组织内VEGF、MMP-9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通过观察脑缺血大鼠的精神、饮食及体重等情况,说明中风膏能够促进脑缺血大鼠一般情况的恢复;(2)中风膏预适应与脑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对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改善作用,中风膏预适应的保护作用更显着。(3)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实验大鼠脑组织切片发现脑缺血区CD34蛋白表达增加,说明中风膏对缺血区脑组织具有血管重塑作用;(4)通过ELISA法检测出缺血区脑组织VEGF的蛋白含量增高、MMP-9的蛋白含量降低,RT-PCR技术检测出缺血脑组织内VEGF基因表达增加、MMP-9基因表达减少,说明中风膏具有诱导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结论:中风膏预适应能够诱导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机制,而这种机制对脑组织具有延迟保护效应,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而这种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了缺血损伤区域CD34蛋白的表达,增加了VEGF的含量及基因表达、降低了MMP-9的含量及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姜思媛[3](2021)在《针刺抑制GFAP、AQP-4表达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BBB)通透性、脑含水量的影响,明确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并从星形胶质细胞的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两部分。实验一: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本研究采用改良的大鼠自体血栓栓塞法制备脑梗死模型,选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介入手段,尾静脉注射阿替普酶(rt-PA)为溶栓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4.5h溶栓组、6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造模24h后观察针刺对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BBB通透性、脑含水量的影响,明确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实验二: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研究。模型制备、介入手段、溶栓方法同实验一。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6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造模24h后取材。运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中星形胶质细胞相关指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通道蛋白4AQ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探讨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作用机制。结果:1.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造模后24h进行评分,模型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1)。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针刺+6h溶栓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P<0.05,P<0.01)。2.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比较:模型组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P<0.01)。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针刺+6h溶栓组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均P<0.05)。3.各组大鼠BBB通透性比较:模型组的EB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1)。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的E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6h溶栓组的EB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针刺+6h溶栓组的EB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均P<0.01)。4.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百分比比较:模型组的脑含水量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P<0.01)。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的脑含水量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6h溶栓组的脑含水量百分比高于模型组(P<0.01)。针刺+6h溶栓组的脑含水量百分比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P<0.05,P<0.01)。5.各组大鼠大脑皮层GFAP的mRNA表达比较:根据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GFAP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6h溶栓组GFAP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均P<0.01)。6.各组大鼠大脑皮层AQP-4的mRNA表达比较:根据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AQP-4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6h溶栓组AQP-4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均P<0.01)。7.各组大鼠大脑皮层GFAP的蛋白表达比较:根据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6h溶栓组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P<0.05、P<0.01)。8.各组大鼠大脑皮层AQP-4的蛋白表达比较:根据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AQP-4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6h溶栓组AQP-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P<0.05、P<0.01)。结论:1.在急性脑梗死4.5h时间窗内进行单纯溶栓治疗或针刺配合溶栓治疗,均具有较理想的脑保护效应且作用相仿。2.4.5h时间窗外进行脑梗死溶栓治疗,更易产生出血性转化、脑水肿等溶栓副作用。本研究表明,针刺及时介入后,在脑梗死发病6h进行溶栓,能够减轻溶栓并发症,仍具有安全性的效应。3.针刺能够下调缺血脑组织中GFAP、AQP-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表明针刺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来实现提高溶栓安全性的效应。

丁欣[4](2021)在《心脑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分析心脑共患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2.探讨心脑共患疾病患者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冠心病(CHD)、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共5830例患者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心脑共患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单纯脑血管病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特征指标和住院经济学评价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脑共患组住院经济学评价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心脑共患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在年龄、入院收缩压、入院心率及男性、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支架植入所占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方面,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脑共患组和单纯脑血管病组在年龄、入院舒张压及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所占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方面,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脑共患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检查费用、化验费用、西药费、一次性耗材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共患组和单纯脑血管病组在住院总费用、化验费用、西药费、一次性耗材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住院天数的主要因素是高血压病史、支架植入、入院收缩压、胱抑素C;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吸烟史、入院收缩压、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血尿素氮、胱抑素C。结论:1.年龄增长、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可能会促使患者缺血性心脑共患疾病的发生。血脂及肾功指标升高对心脑共患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心脑共患疾病患者血压或既往高血压史所占比高于单患患者,住院时间有所延长,住院总花费明显增加。3.在心脑共患患者中,支架植入主要影响住院天数。男性、有吸烟史和血脂、肾功水平越高住院费用越多。

赵慧[5](2020)在《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脑卒中后脑内炎症反应参与损伤级联扩大及神经功能恶化,但其特点与直接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注射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x)增强脑缺血或出血后脑内炎症反应,观察脑内炎症特点、病理变化及临床结局,明确脑卒中后脑内炎症的直接作用。在细胞调节水平,具有获得性免疫功能的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ILC)亚群对脑卒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我们研究以2型为代表的ILC及其调节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33对脑卒中的影响,以明确脑卒中后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特征与机制,为免疫调节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野生型C57BL/6小鼠100只,雄性,予以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组(MCAO组)、PTx处理脑缺血组(20μg/kg PTx+MCAO组)、脑出血组(ICH组)、PTx处理脑出血组(20μg/kg PTx+ICH组)(随机数字法),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对野生型C57BL/6小鼠建立60分钟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胶原酶微量泵注射法制备野生型C57BL/6小鼠脑出血模型。应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转棒疲劳实验检测第1-3天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对第3天各组小鼠的病灶侧脑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对第3天各组小鼠中枢活性氧进行标记示踪;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内皮细胞与紧密连接蛋白ZO-1、内皮细胞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共染,观察第3天各组小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第二部分:野生型C57BL/6小鼠4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与脑缺血组(MCAO组)(随机数字法),每组20只。流式细胞分析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3天脑、脾、外周血的ILC2计数;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中IL-33表达水平。应用药理学干预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删除、转输或活化ILC2细胞对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的影响:分组1)野生型C57BL/6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删除ILC2组(anti-CD90.2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2)应用免疫缺陷的Rag2-/-γc-/-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ILC2转输组(ILC2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3)野生型C57BL/6小鼠制备MCAO模型后20只,雄性,予以分为2组,PBS处理组(Vehicle组)与IL-33处理组(IL-33组)(随机数字法),每组10只。应用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T2成像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1、3、7天脑梗死病灶体积;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转角实验比较各组小鼠MCAO模型制备后第1、3、7天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第一部分:(1)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与MCAO组相比,第1-3天20μg/kg PTx+MCAO组小鼠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P<0.05),转棒疲劳实验小鼠停留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ICH组相比,20μg/kg PTx+ICH组小鼠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P<0.05),转棒疲劳实验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2)各组小鼠中枢免疫细胞浸润分布:与Sham组相比,MCAO组与ICH组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显着增多(*P<0.05)。分别与MCAO组、ICH组相比,20μg/kg 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小鼠中枢内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明显增多(*P<0.05)。此外,分别与MCAO、20μg/kg PTx+MCAO组相比,ICH、20μg/kg PTx+ICH组小鼠中枢内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8+T细胞明显减少(*P<0.05)。(3)各组小鼠脑氧化应激对比:与Sham组相比,MCAO组、ICH组第3天的活性氧产生显着增多,氧化应激水平显着增高(*P<0.05)。20μg/kg 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的氧化应激水平较未处理组明显增高(*P<0.05)。(4)各组小鼠血脑屏障染色:与Sham组相比,MCAO组、ICH组第3天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表达显着减少。分别与MCAO组、ICH组相比,20μg/kgPTx+MCAO组、20μg/kg PTx+ICH组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表达进一步减少。第二部分:(1)与Sham组相比,MCAO组野生型C57BL/6小鼠脑内ILC2计数明显增多(**P<0.01),脾与外周血中ILC2计数明显减少(*P<0.05),提示脑缺血后ILC2向中枢浸润增多。(2)为研究ILC2是否影响脑卒中病理进程,我们利用抗CD90.2单抗删除ILC2及将ILC2转输至Rag2-/-γc-/-小鼠(无T、B、NK细胞)体内,经核磁影像与神经功能评分阐述ILC2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3天,抗CD90.2抗体删除ILC2显着增加小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而通过将ILC2转输至Rag2-/-γc-/-小鼠可有效降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上述结果表明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保护作用。(3)继而,我们利用病理切片染色发现,少突胶质细胞是表达IL-33的主要细胞,且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显着上调(*P<0.05)。推测胶质细胞来源的IL-33可能是维持脑部ILC2细胞存活与活化的主要细胞。缺血性脑卒中小鼠体内给予IL-33能够扩增ILC2数量,减小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失(*P<0.05)。结论:第一部分:PTx引起的系统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加重小鼠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体现为:中枢内小胶质细胞活化,髓系与淋巴细胞的浸润增多;PTx引起的免疫炎症过程可能与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在中枢内浸润增高有关,而与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中枢浸润关系不密切。相比ICH模型,MCAO模型以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CD8+T细胞的中枢浸润为主,提示天然免疫可能主要参与了脑缺血急性期损伤加重。PTx对小鼠脑内活性氧的产生及其氧化应激水平有进一步放大作用。PTx诱发的炎症反应下调脑卒中后第3天血脑屏障的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的表达,使其破坏加重,进一步扩大脑内免疫炎症反应水平。第二部分:MCAO小鼠脑内有大量的ILC2浸润,而外周ILC2显着减少,提示外周ILC2可能在脑缺血后迁移至脑损伤部位。通过删除或转输ILC2的相关实验提示ILC2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神经功能损伤和病灶体积,证明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保护作用。IL-33可在体内扩增ILC2,表明脑内胶质细胞来源的IL-33可能是维持ILC2细胞活化的关键分子。ILC2减小梗死体积、帮助神经功能的修复可能是通过其上游的IL-33调节作用完成,其中少突胶质细胞可能是IL-33的主要来源。

郭凯航[6](2020)在《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究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规律与疗效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是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但目前仍缺乏有效防治药物,这使得本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通过文献综述,可知动脉粥样硬化在中医学属于本虚标实,涉及多脏腑多病邪的疾病,其病机演变过程可以总结为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老年体虚而起,以正虚在前,肺肝脾肾等脏腑亏虚,水液代谢异常,气血津液不能输布,水停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互结,郁而化火,或可发展成毒,最终以有形实邪腐筋伤脉而发病。在此病机的认识基础上,AS的临床辨证分型以痰瘀互结为主,常兼见肝、脾、肾之正虚,或毒、热、风之邪实。中医药防治方面,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临床治疗大多是在活血化痰的基础上,对肝脾肾之虚或毒热之实上有所侧重,在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斑块积分、血流参数等方面能够取得疗效,而其疗效机制则可能是通过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改善血脂代谢等途径延缓、抑制AS的进展,体现了中药复方多组分、多层次、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虚气留滞”病机理论是由王永炎院士援引《仁斋直指方》的相关描述首先提出,指由于元气亏虚,所致气血相失,进而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最终出现气滞、痰凝、血瘀、经络阻滞的病理过程。可以看出,“虚气留滞”病机理论对某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以虚为本、以滞为标、因虚而滞的时空动态性和虚-滞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进行了高度概括。本研究团队对比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演变过程与“虚气留滞”病机理论后,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相似性,故提出以“虚气留滞”创新病机理论指导AS临床治疗的可行性。目前关于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临床疗效或作用机制的研究,多选取颈动脉或冠状动脉作为研究对象,颅内动脉的相关研究仍较少。然而研究表明,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sICAS)患者,其卒中的发病率及复发率更高,而卒中又是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是当今社会重点防治的疾病,故探索sICAS的治疗对于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团队首先通过Meta分析对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明确其临床价值;进而通过文献数据挖掘的方式探索其中药的用药规律并以此验证“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最后以该病机理论为指导,参考用药规律数据挖掘所得结论,自拟创新中药方剂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sICAS,并结合血清学分析和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研究其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一:化痰活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Meta分析研究目的:对化痰活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通过互联网检索1980年1月—2019年7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筛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数据,通过改良后的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最终纳入9项临床研究,总病例数775例;分析结果显示,化痰活血法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在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rouse斑块积分、降低血清TC、TG、LDL-C、提高血清HDL-C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化痰活血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能显着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斑块稳定性和血清的血脂水平,应进一步探索其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研究二:基于文献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用药规律研究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用药规律。研究方法:结合人工、计算机检索,采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网(VIP)中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中医药治疗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共纳入研究150个,服用中药治疗(观察组)病例数共6670例。经数据挖掘得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1)高频药味为丹参、川芎、半夏、黄芪、茯苓等药;(2)药物四气以温为主,寒、平并进,药物五味则以苦、辛、甘并重;(3)药物归经以肝、脾、心经最多;(4)高频药对为“丹参+川芎”、“丹参+黄芪”、“川芎+黄芪”、“半夏+川芎”、“丹参+茯苓”等;(5)演化得到10个新的核心组合方剂,其主要治法仍以活血、化痰、益气、祛湿、理气为主,并新增了清热解毒药的使用。结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除化痰活血法之外,亦十分重视益气法的应用,同时兼顾气滞、毒邪等病理因素,符合“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的治疗思想。研究三: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探索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sICAS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结合研究二所得结论,在“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的指导下自拟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sICAS,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拟入选30例临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实验组1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案加中药安慰剂治疗3个月,实验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案加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3个月。各组患者于入组接受治疗前及3个月后结束治疗时分别进行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中医证候量表、血清机制指标(Hs-CRP、IL-1β、IL-6、ICAM-1、VCAM-1、MMP-9、TXB2、6-keto-PGF1a、HCY、HDL、LDL、TG、Apo-B、OxLDL)、影像学指标(ASL、斑块负荷)检测。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0例,脱落6例,最终纳入实验组14例,对照组1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中医证候积分的基线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临床证候方面,实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方面,实验组患者血清Hs-CRP、MMP-9、IL-6、Icam-1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影像学指标方面,实验组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CBF)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方能够显着改善sICAS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患者rCBF。在疗效机制方面,益气化痰通络方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L-6、Hs-CRP、MMP-9、Icam-1的水平,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起到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稳定斑块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了在“虚气留滞”病机理论指导下,益气化痰通络方临床治疗sICAS的实用价值。

金戈[7](2020)在《颈部动脉迂曲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颈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的粥样硬化性狭窄或动脉夹层是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常可导致同侧大脑半球和幕下小脑、脑干等部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颈部大动脉闭塞在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大面积缺血梗死,在未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的情况下通常预后不良。相对而言,尽管血管迂曲同样是颈部动脉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形态改变,但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夹层等病变相比,其与ICVD的关系则存在较多的疑问。颈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迂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均不清楚,虽然大多数研究认为血管迂曲可能与年龄增大(衰老)、性别及高血压病等有关,但在诸多学术界较为关心的问题(如血管迂曲与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怎样的关系,是否为TIA或AIS的危险因素或病因等)上存在较大的争议,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结果也存在明显的分歧。此外,血管迂曲对AIS疾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具有怎样的影响更是缺乏相关学术报道。在卒中防治工作日益严峻的我国,有必要通过血管迂曲新的测量手段验证颈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迂曲与ICVD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其对AIS的临床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发生部位或范围、发病年龄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探讨其在ICVD疾病进程中可能参与的作用,为今后临床卒中防治工作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第一部分颈部动脉迂曲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目的: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和椎动脉颅外段(EVA)迂曲是否为ICVD的危险因素或病因目前存在较大的争议,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也尚无定论。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颈部动脉迂曲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ICVD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完成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缺血事件性质分为前循环ICVD组、后循环ICVD组和无缺血对照组;根据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重度狭窄组、轻中度狭窄组和无狭窄对照组。分别测量并计算EICA和EVA的迂曲指数(TI)。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EICA迂曲与和前循环ICVD、EVA迂曲与和后循环ICVD以及血管迂曲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探讨颈部动脉迂曲是否为ICVD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323例患者。前循环ICVD共102例,其中AIS有92例,TIA有10例。后循环ICVD共有163例,其中AIS有30例,TIA有133例。对照组共有5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EICA TI值(P=0.008)和EVA TI值(P=0.001)分别在前循环ICVD和后循环ICVD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EICA TI值(OR=1.036,95%CI 1.007-1.066;P=0.014)和EVA TI值(OR=1.073,95%CI 1.018-1.131;P=0.009)分别是前循环ICVD和后循环ICVD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狭窄组、轻中度狭窄组和无狭窄组分别有57、120和14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1)、性别(P=0.017)、高血压病(P<0.001)、高脂血症(P=0.034)和糖尿病(P=0.001)在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冠心病(P=0.716)、吸烟(P=0.610)、饮酒(P=0.132)、EICA TI值(P=0.086)和EVA TI值(P=0.326)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EICA TI值(OR=1.002,95%CI 0.986-1.018;P=0.808)和EVA TI值(OR=0.994,95%CI 0.964-1.025;P=0.714)均不是头颈部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表明ICA和VA颅外段迂曲分别是前循环和后循环I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尚无确切依据证实血管迂曲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存在独立的相关性。第二部分颈动脉颅外段迂曲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关系目的:颈动脉颅外段迂曲可导致AIS机械取栓术的再通率下降,但其与未能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预后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颈动脉颅外段(ECA)和EICA迂曲程度的增加对这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行头颈部CTA检查的前循环AIS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测量EICA和ECA的迂曲指数(TI),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估卒中后90天的临床预后。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来确定EICA和ECA TI值分别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3例前循环AIS患者,其中140例(68.97%)具有良好预后(m RS<3),63例(31.03%)为预后不良(m RS≥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Ⅰ中校正了年龄、房颤、梗死位置、血管闭塞部位、卒中后抗栓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后,EICA TI值(OR=1.038,95%CI 1.010-1.067;P=0.007)和ECA TI值(OR=1.052,95%CI 1.010-1.096;P=0.015)均为导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Ⅱ在校正年龄、性别和基线NIHSS评分后,EICA TI值(OR=1.038,95%CI 1.008-1.068;P=0.012)和ECA TI值(OR=1.066,95%CI 1.024-1.109;P=0.002)仍然显示与不良预后存在独立相关性。ROC曲线所示EICA TI值的AUC为0.601(95%CI 0.516-0.686;P=0.021),预测AIS不良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14.5,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1.9%和60.7%(约登指数为0.223)。而ECA TI值的AUC为0.623(95%CI 0.538-0.708;P=0.005),最佳临界值为12.5,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55.6%和68.3%(约登指数为0.239)。结论:EICA和ECA迂曲程度的增加是导致前循环A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当EICA迂曲指数≥14.5或ECA迂曲指数≥12.5时,可能导致前循环AIS患者预后不良。在预测不良预后上,ECA迂曲指数较EICA更有优势,可考虑使用ECA的迂曲指数作为首选预测指标。第三部分颈动脉颅外段迂曲对首次前循环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梗死范围和发病年龄的影响目的:本课题第二部分研究发现颈动脉颅外段迂曲的增加是导致前循环A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EICA和ECA迂曲对首次发病的前循环AI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发病年龄、梗死部位或范围的影响以探讨其在AI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首次发病的前循环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头颈部CTA分别测量EICA和ECA的迂曲指数(TI),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ICA和ECA TI值分别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EICA和ECA TI值与首次发病年龄和梗死病灶部位或范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5例首次发病的前循环AIS患者,其中92例(52.6%)为轻型卒中(NIHSS评分≤3),83例(47.4%)呈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3)。单因素分析可见年龄、房颤、梗死位于左侧及双侧大脑半球、血管闭塞部位在两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年龄(OR=1.037,95%CI 1.006-1.069;P=0.019)、梗死位于左侧大脑半球(OR=2.462,95%CI 1.240-4.888;P=0.010)、颈动脉主干闭塞(OR=9.950,95%CI 1.874-52.825;P=0.007)、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OR=36.925,95%CI 4.612-295.651;P=0.001)、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OR=3.628,95%CI 1.047-12.566;P=0.042)为导致入院时病情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EICA TI值和ECA TI值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独立性相关(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可见单侧EICA和ECA迂曲均与同侧发生前循环卒中无明显相关(P>0.05)。EICA TI值(r S=0.163,P=0.032)和ECA TI值(r S=0.262,P<0.001)与卒中首次发病年龄呈正相关。结论:EICA和ECA迂曲程度不是导致前循环AIS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也与梗死发生部位或范围无明显相关,但是与卒中首次发病年龄呈正相关。EICA和ECA迂曲并不能导致前循环AIS首次发病年龄提前。

翟其金[8](2020)在《氧化三甲胺与脑血管病预后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与心血管病存在关联。本研究目的旨在研究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1、探讨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2、探讨血浆高氧化三甲胺水平是否与缺血性卒中预后不良相关;3、探讨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对脑出血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6月到2019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患者。所有受试者入组后均测定血浆TMAO水平,完善NIHSS评分、颈动脉彩超检查,收集相关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评估入院时血浆TMAO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的相关性、血浆TMAO水平在不同TOAST亚型缺血性卒中中的差异及血浆TMA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评估TMAO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的关系。在卒中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来评估临床功能结局,并将功能预后分为预后良好(mRS 0-2分)和预后不良(mRS 3-6分)两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入院时血浆TMAO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功能预后不良及死亡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重校正样条回归模型评估入院时血浆TMAO水平与脑出血患者功能预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和血肿扩大(HE)的关系。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TMAO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血浆TMAO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23,在P<0.01)。不同TOAST亚型之间TMA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心源性栓塞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小动脉闭塞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心源性栓塞型与小动脉闭塞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0.004)。2.204名患者存在颈内动脉斑块,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之间血浆TMA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TMAO水平最高的四分位数是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OR=4.01,95%CI 1.56-10.34,P=0.004)。预测易损斑块的最佳TMAO水平临界值为5.0 μmol/1,其敏感性为40.9%,特异性为83.0%。3.共纳入分析2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TMAO水平中位数是3.8μmol/L(四分位间距,1.9-4.8 μmol/L)。在入组后 3 个月,116 例(51.6%)患者显示结局预后不良,51例(22.7%)患者死亡。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血浆TMAO水平最高四分位数的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预后不良风险(与最低四分位数相比,OR=3.63,95%CI 1.34-9.82,P=0.011)和更高的死亡率(OR=4.27,95%CI 1.07-17.07,P=0.040)。4.共纳入307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占57.7%,平均年龄66.8岁。中位数血浆TMAO水平为3.2 μmol/L。最终诊断为END、HE和3个月结局预后不良的患者分别为59例(19.2%)、54例(17.6%)和203例(66.1%)。经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3个月预后不良患者中血浆TMAO水平最高四分位与最低四分位的比值比(OR)为2.58(95%CI 1.03-6.46)。多重校正样条回归模型显示,血浆TMAO水平与3个月时预后不良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33),但是未发现血浆TMAO水平和END及HE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结论:1、TMAO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严重性相关,不同亚型缺血性卒中的血浆TMAO水平存在差异,血浆TMAO水平与颈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2、入院时血浆TMAO水平升高可能预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临床功能结局不良。3、入院时血浆TMAO水平升高与脑出血后3个月的功能预后不良显着相关。

翟晓霞[9](2020)在《脑功能监测联合炎性因子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脑功能监测方法中的神经电生理(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联合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量值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以期探究到可以相对准确、完善、客观地用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预测的方法,进而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log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重症脑血管病(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患者60例,在入院后24小时内对符合纳入条件的SCVD患者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l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L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监测,于入院后第1d,3d,7d,14d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样交由我院检验科完成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检测,以发病后30天或30天内死亡为观察终点,在观察终点根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为预后良好组(IV级、V级)与预后不良组(I级、II级、III级)。最终分析神经电生理监测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量值与SCVD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将六项指标联合的预测方法与各单项监测在预测特异度、敏感度、约登指数及准确度方面作比较,与传统的用于脑功能预后的评价方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通过ROC分析比较两者对SCV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将年龄、性别、病种、EEG、BAEP、SLSEP、TCD、IL-6和hs-CRP作为自变量,将GOS作为应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EG(P=0.007)、SLSEP(P=0.038)、BAEP(P=0.011)、经颅多普勒超声(P=0.045)、IL-6(P=0.007)、hs-CRP(P=0.033)监测结果均对SCVD患者的预后有显着影响,表明这六项指标均可以用于对SCVD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2)比较六项指标联合及各单项对SCVD预后预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χ2分析发现六项指标联合与各单项在预测敏感度(χ2=34.125,P<0.001)、准确度(χ2=26.1,P<0.001)方面的差异被视为显着,六项指标联合对预后预测的敏感度、准确度优于各单项,且约登指数最大。六项指标联合与各单项在预测特异度方面被视为无显着差异(χ2=9.632,P=0.21),六项指标联合未能提高预测的特异度。(3)六项监测指标联合与GCS评分通过ROC分析比较两者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六项指标联合(AUC为0.953,95%CI为0.892~1.000)对于预后的预测效能明显优于GCS评分(AUC为0.754,95%CI为0.596~0.912),两者AUC比较用Z检验(Z=2.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1)SCVD发生后,SLSEP、EEG、BAEP、TCD监测结果均可以用于预测患者脑功能的预后情况。(2)血清炎性因子(IL-6、hs-CRP)第3d表达量值的高低水平可以用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预测。(3)利用EEG、BAEP、SLSEP、TCD联合血清炎性因子的监测方法(六项指标联合)可以更准确地对SCVD患者进行预后评价,六项指标联合与各项目单独用于预后的预测相比,明显提高了预测敏感度和准确度,与传统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相比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更大。(4)六项指标联合对于SCVD患者的病状估计、预后评断和治疗具备重要价值,六项指标联合用于SCVD患者预后评估中,能相对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具备极高的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及推行。

张坤[10](2020)在《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亚型及相关脑梗死的预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亚型及特点目的:明确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AC-LAO)的不同亚型,分析是否存在某些危险因素可使AC-LAO患者更易发生缺血性卒中或更严重后果,以期针对这些因素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1199例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确诊存在颈内动脉颅(ICA)内段和/或大脑中动脉(MCA)单一或多根主干闭塞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从医院内部数据库中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依据颅内前循环闭塞累及的动脉可分为八个亚型:单侧MCA(UMCA,46.5%,n=558)闭塞是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最常见的类型,其他依次为单侧ICA(UICA,27.9%,n=334)闭塞、ICA/MCA连续(TICA/MCA,11.2%,n=134)闭塞、双侧MCA(BMCA,5.2%,n=63)闭塞、双侧ICA合并双侧MCA(BICA/BICA,4.3%,n=51)闭塞、双侧MCA合并单侧ICA(BMCA/UICA,2.3%,n=28)闭塞、双侧ICA(BICA,1.5%,n=18)闭塞和双侧ICA合并单侧MCA(BICA/UMCA,0.3%,n=3)闭塞。对各个亚组间差异应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性别(P<0.001)、吸烟史(P=0.001)、心脏病史(P<0.001)、Apo B(P=0.018)及既往缺血性卒中病史(P<0.001)在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在AC-LAO的1199名患者中,共有184名(15.3%)患者从未经历过缺血性卒中事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在进一步的逻辑回归模型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2.625;95%CI1.8-3.8)是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遭受缺血性卒中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但不同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AC-LAO患者罹患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并无相关性。结论:不同AC-LAO亚型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心脏病史、Apo B、既往缺血性卒中病史及伴发急性梗死等方面有显着性差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AC-LAO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遭受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并不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而增加。第二部分伴有急性脑梗死的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目的:本部分研究伴有不同亚型AC-LAO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 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分析AC-LAO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此类患者的短期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787例连续住院的伴有AC-LAO的ACI患者。AC-LAO被定义为基于CTA和/或MRA检查至少一条ICA颅内段或MCA完全闭塞。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从医院内部数据库中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单侧MCA闭塞(49.8%,n=392)是ACI最常见的类型,其次是单侧ICA闭塞(24.1%,n=190),ICA/MCA连续闭塞(12.7%,n=100),双侧MCA闭塞(5.3%,n=42),双侧ICA合并双侧MCA闭塞(4.2%,n=33),双侧MCA合并单侧ICA闭塞(2.7%,n=21),双侧ICA闭塞(0.9%,n=7)和双侧ICA合并单侧MCA闭塞(0.3%,n=2)。在年龄(P<0.001)、性别(P=0.006)、吸烟史(P=0.002)、缺血性卒中病史(P<0.001)、并发症(P=0.014)、单发或多发梗塞(P=0.006),ASPECTS评分(P<0.001)、NIHSS评分(P<0.001)和m RS评分(P<0.001)方面各组存在差异。与单侧MCA闭塞(P=0.016)、单侧ICA闭塞(P=0.008)及双侧ICA闭塞(P=0.047)相比,BICA/BMCA合并ACI患者的预后差。与单侧MCA闭塞(P=0.001)、及单侧ICA闭塞(P=0.004)相比,TICA/MCA合并ACI患者预后差。并且长期住院(OR=1.04;95%CI 1.01-1.07)、较高的NIHSS评分(OR=1.37;95%CI 1.30-1.45)、较低的ASPECTS评分(OR=0.87;95%CI 0.81-0.93)和合并并发症(OR=1.84;95%CI 1.11-3.05)是不良临床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在年龄(P=0.001)、吸烟史(P=0.017)、Apo A1水平(P=0.048)、缺血性卒中史(P<0.001)、ASPECTS评分(P<0.001)、NIHSS评分(P<0.001)、m RS评分(P<0.001)、并发症(P<0.001)及梗死亚型(P=0.007)等方面AC-LAO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中存在差异。并且年龄(OR=1.022,95%CI 1.007-1.036)是AC-LAO患者趋向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po A1(OR=0.453;95%CI 0.235-0.953)是独立保护因素。UICA闭塞的患者更容易因低灌注/栓子清除率下降而发生脑梗死。UMCA闭塞的患者更易因动脉到动脉的栓塞而发生梗死,而BICA/BMCA闭塞的患者更易因载体动脉阻塞穿支而发生梗死。结论:相较于UMCA闭塞患者,BICA/BMCA闭塞组及TICA/MCA闭塞组发生ACI的话,预后最差;UICA闭塞的患者更容易因低灌注/栓子清除率下降而发生脑梗死。UMCA闭塞的患者更易因动脉到动脉的栓塞而发生梗死,而BICA/BMCA闭塞的患者更易因载体动脉阻塞穿支而发生梗死;年龄促进了AC-LAO从单支血管闭塞向多支血管闭塞的进展,而Apo A1则抑制了这一病程。第三部分伴有急性脑梗死的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长期预后及复发研究目的:本部分研究我们对上述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伴有ACI的AC-LAO患者1年的长期预后以及脑梗死复发情况,收集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对AC-LAO患者长期预后有更明确的指导意义的相关因素,旨在对合并AC-LAO的ACI患者在二级预防方面提供新的重要方向。方法:收集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伴有ACI的AC-LAO患者。从医院内部数据库中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上述患者进行发病后中位期1年的电话问卷随访。结果:共随访患者87名,其中70名患者预后良好(m RS评分<4分),另外17名患者预后欠佳(m RS评分≥4分)。预后良好与预后欠佳患者在年龄(p=0.001)、是否伴有房颤(p=0.036)、入院期间有无并发症(p=0.028)、入院后ASPECTS评分(p=0.033)、出院后是否规律口服他汀类药物(p<0.001)及出院后是否规律口服抗血小板类药物(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年龄(OR=1.123,95%CI=1.042-1.227)是预后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后规律口服他汀类药物(OR=0.023,95%CI=0.002-0.266)是预后欠佳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年龄(OR=1.115,95%CI=1.042-1.194)是伴有ACI的AC-LAO患者长期预后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后规律口服他汀类药物(OR=0.018,95%CI=0.003-0.104)是预后欠佳的独立保护因素。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 前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 前言(论文提纲范文)

(1)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道菌群、TLR4/NF-κB信号通路及肠CYP3A4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组织TLR4/My D88/NF-κB通路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和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灯盏花素对大鼠肠道中不同肠段CYP3A4 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肠道菌群与脑损伤指标、TLR4/My D88/NF-κB及肠CYP3A4关联性分析
    1 数据采集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药物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3.1 各实验组大鼠生活状态观察
    3.2 中风膏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3.3 中风膏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4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CD34 蛋白浓度的影响
    3.5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VEGF浓度的影响
    3.6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MMP-9 浓度的影响
    3.7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VEGFm RNA表达的影响
    3.8 中风膏对大鼠脑组织中MMP-9m RNA表达的影响
4.讨论
    4.1 缺血预适应保护机制研究
    4.2 中药预适应现代研究
    4.3 中风膏主要组成治疗中风研究
    4.4 中风膏在ICVD中的应用研究
    4.5 中风膏预适应对实验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4.6 中风膏预适应对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4.7 中风膏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
    4.8 中风膏预适应对大鼠脑组织中CD34 蛋白、VEGF?MMP-9 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4.8.1 中风膏对CD34 蛋白的影响
        4.8.2 中风膏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4.8.3 中风膏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
5.结语
    5.1 结论
    5.2 体会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1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书
附录2 实验动物设施使用证明
附件

(3)针刺抑制GFAP、AQP-4表达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1.1 中风病的病名沿革
        1.2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1.3 中风病的治疗方法
        1.3.1 中药治疗
        1.3.2 针灸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危险因素
        2.3 发病机制
        2.4 治疗方法
        2.4.1 他汀类药物
        2.4.2 神经保护剂
        2.4.3 溶栓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3. 本研究科学假说提出的理论依据
        3.1 溶栓治疗的优势及时间窗的局限性
        3.2 BBB损伤是脑梗死溶栓并发症的病理基础
        3.2.1 BBB结构及功能
        3.2.2 BBB损伤机制及溶栓并发症
        3.3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是减少脑梗死溶栓后BBB损伤的关键靶点
        3.3.1 星形胶质细胞结构及功能
        3.3.2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BBB损伤
        3.3.3 GFAP、AQP-4与星形胶质细胞密切相关
        3.4 “针刺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科学假说的提出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制备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脑血流量
        2.4 神经行为学评分方法
        2.5 溶栓及针刺干预方法
        2.6 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的测定方法
        2.7 BBB通透性的测定方法
        2.8 脑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2.9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模型制备过程中脑血流变化
        3.2 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
        3.3 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比较
        3.4 各组大鼠BBB通透性比较
        3.5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比较
    实验二 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模型制备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脑血流量
        2.4 神经行为学评分方法
        2.5 溶栓及针刺干预方法
        2.6 样本的获取与保存
        2.7 Real-time PCR检测mRNA表达
        2.8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2.9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GFAP的mRNA表达
        3.2 各组大鼠AQP-4的mRNA表达
        3.3 各组大鼠GFAP的蛋白表达
        3.4 各组大鼠AQP-4的蛋白表达
第三部分 讨论
    1. 自体血栓栓塞性模型的选择及评价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1.2 脑梗死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2. 干预方法的选择
        2.1 针刺方法的选择
        2.2 溶栓药物的选择
    3. 星形胶质细胞相关指标的选择
    4. 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分析
    5. 针刺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探讨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心脑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s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PTx引发的炎性反应对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2.2 各组小鼠中枢免疫细胞浸润分布
        2.3 各组小鼠脑氧化应激对比
        2.4 各组小鼠血脑屏障染色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2型固有淋巴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缺血性脑卒中后小鼠脑与外周ILC2数量变化
        2.2 ILC2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2.3 缺血性脑卒中后第3天小鼠少突胶质细胞是IL-33的主要来源
        2.4 IL-33能够扩增ILC2细胞数量,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缺损与脑梗死体积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究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规律与疗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分型
        3 中医治疗进展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研究进展
        1 “虚气留滞”的历史源流
        2 “虚气留滞”病机理论内涵
        3 “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研究进展
        4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节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sICAS西医研究进展
        2 sICAS中医研究进展
        3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荟萃分析
    前言
    化痰活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文献数据挖掘
    前言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用药规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 数据分析结果
        3 讨论
        4 “虚气留滞”病机理论在AS病变的临床意义
        5 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临床研究
    前言
    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观察指标与标本采集
        3 指标的检测与统计
        4 统计分析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本研究主要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附录2 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
    附录3 临床研究观察指标单位表
致谢
个人简介

(7)颈部动脉迂曲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颈部动脉迂曲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颈动脉颅外段迂曲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关系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动脉颅外段迂曲对首次前循环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梗死范围和发病年龄的影响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颈部动脉形态学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氧化三甲胺与脑血管病预后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氧化三甲胺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研究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氧化三甲胺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相关性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氧化三甲胺与脑出血预后相关性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脑功能监测联合炎性因子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生物标志物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量表
附录2 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量表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亚型及相关脑梗死的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亚型及特点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伴有急性脑梗死的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伴有急性脑梗死的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长期预后及复发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颅内侧支循环与大动脉狭窄/闭塞性脑梗死的相关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 前言(论文参考文献)

  • [1]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道菌群、TLR4/NF-κB信号通路及肠CYP3A4的影响[D]. 姜明照. 大理大学, 2021(09)
  • [2]中风膏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34、VEGF、MMP-9的影响研究[D]. 侯慧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刺抑制GFAP、AQP-4表达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实验研究[D]. 姜思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心脑共患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卫生经济学评价[D]. 丁欣.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5]免疫与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动物模型中的影响与机制研究[D]. 赵慧. 山西医科大学, 2020(01)
  • [6]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究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规律与疗效机制[D]. 郭凯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颈部动脉迂曲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临床研究[D]. 金戈.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8]氧化三甲胺与脑血管病预后相关性研究[D]. 翟其金.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9]脑功能监测联合炎性因子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价研究[D]. 翟晓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10]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亚型及相关脑梗死的预后研究[D]. 张坤.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