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福建经济走势预测与对策

2001年福建经济走势预测与对策

一、2001年福建经济走势预测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梁建飞[1](2020)在《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跃升至2016年的57.35%,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建设用地空间不断外延式扩张、优质耕地资源锐减和土地资源低效利用并存现象日益突出,建设用地利用的环境硬约束和刚性压力也日益加剧,这反过来又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在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土地资源日趋紧缺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探索有效的经济发展路径具有明显的紧迫性和长远的现实性。研究以福建省及其9个设区市为研究单元,以2006—2016年为研究时间尺度,以效率的测度为切入点,重点考虑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约束影响,将污染物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引入效率的测度框架中,借鉴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构建“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非期望产出SE-SBM模型对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静态效率的时空异质性进行分析;且借助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种方法对效率的区域差异趋势及其成因展开探究;研究进一步采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和变异系数剖析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动态效率的演变特征及内部驱动因素;并借助灰色关联模型分析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为了更好掌握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发展态势,采用灰色GM(1,1)模型予以预测。研究的主要结论:(1)从静态效率的时空格局特征来看,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无必然的关系;高效率的城市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明显的集群效应,但高效率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弱。(2)从效率的区域差异来看,福建省沿海地区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有急剧扩大趋势,内陆地区整体呈收敛态势;缩小地区内效率差距尤其是沿海各城市的效率差距是提升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关键。(3)从动态效率的演变特征来看,生产力基础较好,起点较高,这种庞大的基数再加上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影响造成厦门、泉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慢于充分发挥其后发势力的南平、三明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技术因素是缩小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差异的关键。(4)从效率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来看,城镇化水平、生态投入、政府规制、耕地资源禀赋、科技研发投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静态效率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城镇化水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5)从效率的预测情况来看,未来10年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静态效率呈稳步提高的态势,始终位于有效前沿面。

崔微微[2](2020)在《中国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附加资本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保险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热点议题。但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不相称的是,保险与银行、证券、信托并列为四大金融支柱产业,保险业是否对宏观经济产生系统性冲击并未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甚至瑞再保险(Swiss Re)早期的保险学者研究发现,非寿险业可能不存在对宏观经济的系统性冲击。随着全球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业的顺经济周期性发展逐步成为研究保险业与宏观经济内在关系的焦点话题。直至今日,保险发展是否存在顺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是学界争论的议题之一。2012年3月保监会展开保险业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China Risk Oriented Solvency System(C-ROSS),简称“偿二代”)建设工作,随后中国保监会2012年初发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同时考虑引入宏观审慎框架下的保险业逆周期监管机制。2016年保监会正式实施的“保险业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中,引入了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机制,并且《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2号:最低资本》明确指出,保险公司需要计提逆周期附加资本,但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制定。因此,保险公司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机制有待加速完善进程。为研究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问题,首先弄清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机理是什么?实际中的保险业是否存在顺经济周期现象或顺周期风险?如果存在顺经济周期问题,保险机构监管部门如何构建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中介指标?以及如何设计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研究思路是:梳理相关文献及分析实际经验数据发现并提出问题——中国保险业可能存在顺经济周期现象;然后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理清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其次依据保险业与宏观经济相关指标构建实证模型,检验保险业发展的顺经济周期现象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保险业偿付风险的顺周期性,从而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必要性;再次,为实现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首先需确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中介指标,其次便是设计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最后基于保险业逆周期监管问题的研究基础,为宏观监管决策者等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理清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的内在作用机理。第二,由于保险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与宏观经济之间的顺周期性波动存在差异,因此基于保险业发展演变角度,以保险业及宏观经济样本数据为基础构建时变参数模型(TVP-VAR)并研究得出,无论非寿险还是寿险的发展过程均存在顺经济周期现象,同时其潜在的偿付风险水平也存在顺经济周期特征,且随时间推移顺周期发展强度也随之动态演变。第三,参照《巴塞尔协议Ⅲ》中商业银行资本缓冲机制中“挂钩变量”的设计思路,构建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潜在中介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动态时差相关分析,并结合KLR信号分析等检验潜在中介指标的经济预警效果,最终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中介指标。第四,基于Markov区制转移(MS)模型判别非寿险和寿险业所处的不同发展区制,最终设计出离散式与平滑式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第五,结合保险业顺周期理论及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机制的相关研究,做出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总共分为七章,具体章节设置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着重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及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等相关问题。其中,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针对金融业顺经济周期问题、逆周期监管机制及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机制等相关问题,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一步对相关研究做出总结与述评。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界定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附加资本及逆周期监管等相关概念。然后基于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公允价值的会计制度以及投资不足理论、宏观审慎监管等方面梳理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性的潜在作用机理及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第三章中国保险业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发展。本章基于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共同发展趋势以及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内在联系得到,保险业存在顺经济周期发展现象,尤其保险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以及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顺经济周期发展现象愈发显着;最后以保险发展与宏观经济内在关联的数理基础作总结,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为下一章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及顺周期风险问题的相关实证检验打下基础。第四章中国保险业顺周期发展与顺周期风险的实证检验。本章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分别验证了保险业顺周期性发展现象。首先基于微观角度,以2010年-2018年保险公司财务样本为基础,通过GMM差分估计得到,中国保险业存在顺周期发展现象。然后,基于宏观视角,以时变角度研究保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动态演变路径,通过时变脉冲响应研究了保险业的顺周期发展及顺周期风险问题。基于宏观视角,本章选取2005年-2018年月度数据分别研究非寿险业和寿险业的顺经济周期问题,一方面基于保险发展指标研究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保险风险压力指数,分别研究非寿险与寿险偿付风险的顺经济周期性。通过时变参数模型得到,无论非寿险还是寿险的发展水平均存在顺经济周期特征,同时其潜在的偿付风险水平也存在顺经济周期特征,且随时间推移,顺经济周期发展强度呈现逐步递增的演变趋势。第五章中国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的确定。由于中国保险业存在顺周期发展现象且存在潜在顺周期风险隐患,因此对保险业实施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制度存在必要性。为实现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首先需解决其中介指标问题。本章基于静态与动态时差相关分析并结合KLR信号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机制的中介指标。首先,确定设计中介指标的基本原则:第一,指标同保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高且稳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既要求与保险业发展相关,又要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并且其关联结构要稳定,否则根据中介指标难于判别保险公司计提与释放逆周期附加资本的时点期限。第二,先行预警程度高。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类似于保险业发展的“晴雨表”,能够提前预判宏观经济处于兴衰周期之前,保险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其次,基于传统时差相关分析及时变Copula模型的动态时差相关分析,初步确定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的潜在中介指标,然后基于KLR信号分析的相关统计指标如噪音信号比、条件危机概率及正确信号发出率等,检验潜在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的预警效果,最终结合时差相关分析、KLR信号分析及保险业实际发展状况等,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机制的中介指标。第六章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研究设计。本章首先基于Markov区制转换模型能够甄别经济变量的结构性突变这一特征,分别推断出非寿险业和寿险业发展所处的萧条、平稳、繁荣三个不同区制,进而为计算非寿险与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资本比例做出相关准备。其次,基于KLR信号分析,分别评判基于区制转移(MS)模型获取的保险业发展区制与保险业实际发展状态的一致性程度。最后,依据《巴塞尔协议Ⅲ》等相关文献,分别针对非寿险业和寿险业逆周期监管机制,设计出离散式与平滑式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第七章结论、建议与展望。基于对保险业顺经济周期问题及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文章研究结论,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监管问题与建议,展望今后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可能存在的研究方向。本文可能存在如下三方面的创新点:(1)首次相对完整地设计了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的研究方案。2016年正式实施的“偿二代”监管体系中,明确指出保险公司应该计提逆周期附加资本,国际保险监管组织也提出同样要求,但具体计提细则并未公布。国内外学者对保险公司逆周期附加资本的相关研究十分匮乏,更尚未提出一套完整的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本文针对这一监管空白,在吴杰、粟芳等学者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案的“中介指标”,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因此,对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前瞻性和理论前瞻性。(2)丰富和完善了关于保险业顺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理论研究。关于保险业顺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的研究文献相对匮乏,尤其是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面的理论研究严重不足,本文基于此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相关理论。第一,已有文献多基于宏观监管角度论证保险业的顺周期性,而由于监管制度致使保险业出现顺周期性的内在作用机理未做阐释。本文基于前人对保险业顺周期发展的理论基础,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偿二代”监管制度引致的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作用机理,首次基于资产端和负债端等角度阐释了保险业顺经济周期发展的内在制度动力。第二,本文首次基于投资不足理论阐释了保险业顺周期性的作用机理,尤其是宏观经济处于衰退期时,保险业的萧条发展将进一步恶化宏观经济的下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说明了对保险业施行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必要性。第三,本文首次全面系统的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论证了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必要性,一定程度丰富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体系。(3)研究方法上的改进。第一,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保险业结构调整频繁,受经济政策冲击明显,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保险业发展状态不同。已有少量研究文献中,多以微观线性或静态角度研究保险业顺周期性,不能反映保险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基于微观和宏观角度,首次基于保险业发展演变视角研究了保险业的顺周期问题,基于时变参数模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且首次通过构建偿付风险压力指数实证检验了保险业顺周期风险的潜在隐患。第二,已有研究文献基于KLR信号分析确定指标的先行预警效果,但不能确定先行预警期限。本文为解决这一缺陷,将时差相关分析与KLR信号方法相结合,通过设置预警期限较短的窗宽,一定程度能够确定指标的先行预警期限,基于此可以缓解监管滞后性问题。第三,本文对设计的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案进行了一定的实证检验。首先以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为基础构建Markov区制转移模型,然后设计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最后基于KLR信号分析,对通过Markov区制转移模型所得到的保险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与保险业实际发展状态进行一致性检验,使模型结论更具说服力。

张艳超[3](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黄思雅[4](2019)在《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过度消费、资源浪费等问题也应时而生并不断严重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成为解决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举措,而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又能够有效控制土地滥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本研究在对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总碳排放量、总碳吸收量及净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利用扩展KAYA恒等式的LMDI模型实证了福建省土地利用结构、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碳排放间的关联效应,对影响碳排放总量的因素进行解构分析;并运用修正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2018-2022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提出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体系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建设用地是主要碳源,耕地为次要碳源,主要碳汇是林地,其他地类则为次要碳汇,作为第二碳源的耕地对碳排放变化影响较小。各地类面积占比中:林地面积最大,约占67.18%;其次是耕地、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草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0.78%、6.18%、5.17%、4.39%、2.65%、1.88%和1.77%。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以年均1.13%、0.4%和年均0.84%的速度逐年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以每年2.59%的平均速度不断增加。(2)2006-2017年福建省的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吸收能力基本持平,总碳排放量前三位的城市为福州市、泉州市和三明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三甲”中的厦门市净碳排放表现良好,各设区市按照对全省碳排放的贡献度多寡排序依次为福州市、泉州市、三明市、漳州市、宁德市、龙岩市、厦门市、莆田市和南平市,内陆地区(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的碳排放总量平均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36.46%,沿海地区(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及漳州市)的碳排放总量占比为63.71%。(3)2006-2010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各因子影响程度排序为单位土地排放强度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利用效率效应>能源结构效应。2011-2015年土地碳排量较不稳定,发展变化较大,影响效应与前一阶段基本保持一致:单位土地排放强度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利用效率效应。2015-2017年碳排量总体保持下降趋向,经济发展效应成为第一影响效应,其他因子的作用度则基本与前一阶段相同:经济发展效应>单位土地碳排放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利用率效应。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体系的措施:(1)强化区域发展布局的地域性,统筹协同发展;(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少碳源增强碳汇;(3)提高碳排放交易量,深化市场的主体能力建设;(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土地用途。

包富华[5](2017)在《FDI与入境商务旅游的互动关系:过程、格局与机制 ——以我国东部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发展,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和入境商务旅游(简称IBT)均不断增长。在二者均不断增长且对我国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背景下,研究二者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FDI和旅游需求相关理论为基础,将FDI与IBT分别视为“资金流”和“人流”的关系,沿着“过程-格局-机制”实证分析我国东部FDI与IBT二者的互动关系。在理论上,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拓宽并丰富FDI与旅游的研究视野,能更全面地解释东部FDI与IBT的互动关系问题;在实践上,本研究能为政府更好地吸引FDI、发展IBT及二者的良性互动提供一定的决策和参考。本研究以FDI和IBT的相关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旅游地理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以FDI和IBT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东部11个省区作为研究区域,在收集1995-2014年我国东部FDI和IBT时间序列和空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借助Excel,SPSS,Eviews,Arcgis,Geoda,Matlab等统计分析软件,应用文献分析法、定性定量结合法、时间序列分析法、GIS空间统计分析法、改进的灰色关联模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在证实FDI与IBT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从时空视角分析二者的互动过程和互动格局,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互动机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分析FDI和IBT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梳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实证分析我国东部FDI和IBT的互动关系;在测度1995-2014年我国东部11省区FDI与IBT互动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二者的互动过程;并利用二者互动水平的数据探讨东部FDI和IBT的互动格局及时空演变;在判定影响东部FDI与IBT互动关系影响因子的基础上讨论二者的互动机制;提出东部FDI与IBT良性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形成了如下结论:(1)我国东部地区FDI和IBT存在互动关系。推拉方程表明,我国东部FDI和IBT之间的推拉关系显着。进一步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东部11个省区FDI与IBT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检验和辨识发现,我国东部11个省区FDI与IBT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和短期的动态调整关系;在二期滞后的情况下,东部11省区FDI与IBT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二者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又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2)我国东部11省区FDI和IBT的互动关系正逐步减弱。互动水平测度表明,东部FDI与IBT的互动水平较高,整体呈“波浪状”变化发展态势,并具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二者互动关系的变化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外企数量与IBT的互动关系方面,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和海南五省区经历了“先弱后强”的历时性演变,河北、上海、山东和广东四省区经历了“不断减弱”的演变,福建经历了“先强后弱”的变化;在外企投资与IBT的互动关系方面,北京、浙江和福建三省区的互动关系在“不断增强”,山东经历了“先弱后强”的历时性演变,天津、辽宁、河北、广东和海南五省区经历了“不断减弱”的演变,辽宁、江苏经历了“先强后弱”的变化。(3)我国东部地区FDI和IBT的互动关系存在空间差异性。①东部FDI与IBT互动关系的空间分异格局明显。利用Arcgis最佳自然断裂法可以将二者之间的互动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广东、上海和北京是“高地”,山东和河北是“低地”,二者的互动关系出现了明显的极化现象。②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东部FDI和IBT的互动关系在空间上具有空间依赖关系。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二者的互动关系在空间上有三种集聚模式。③进一步的时空演变格局分析表明,东部FDI与IBT的高、中和低互动类型均变化较大,二者的互动水平在空间上呈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形态,二者的互动关系具有一定的空间互动效应。④三阶段东部FDI与IBT互动格局对比分析表明,三大类型的变化幅度呈中>低>高的发展态势,二者互动关系的空间互动效应在“小区”内显着,在“小区”间不显着。其中,东部外企数量与IBT的互动关系在河北—北京、河北—天津之间存在空间互动传递,东部外企投资与IBT的互动关系在北京—河北、浙江—江苏、浙江—福建之间存在空间互动传递。⑤进一步总结出东部FDI与IBT的互动格局具有如下特征:空间格局分异明显;地区经济差异是二者互动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二者的互动关系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又具有一定的地区封闭性;二者的互动关系及其空间溢出均出现了极化效应。(4)我国东部地区FDI和IBT的互动机制关系模型显着。①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东部11省区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度、交通区位、科技发展水平、政府行为、基础设施等6大因子对FDI与IBT的互动关系均有正向影响。②进一步利用SLM的地区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四大区外企数量和IBT的互动水平、外企投资和IBT的互动水平进行的分析表明,四大区各自所受影响因素不同,但市场规模对各区的作用力均排第一。③进一步对比6大因子的系数大小可见,市场规模、对外开放度和交通区位是影响东部FDI和IBT互动的3大关键因子;政府行为、科技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是影响东部FDI和IBT互动的3大重要因子。④东部FDI和IBT的互动机制分析表明,经济条件是二者互动关系形成的基础,对外开放是手段,交通区位是天然优势,政府政策具有引导作用,科技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限制与倒逼作用,基础设施在其中发挥着支撑作用。东部FDI与IBT互动关系的演变机制分析表明,市场规模、对外开放度等因子的作用力在降低;经济基础是东部FDI与IBT互动关系演变的基石;交通一体化、经贸联动使得东部FDI与IBT互动关系形成了空间溢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分别将FDI与IBT视为“资金流”和“人流”的关系,将二者置于同一框架中探析二者的关系问题。本研究从旅游与贸易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得到启发,将FDI与IBT分别视为“资金流”和“人流”的关系,弥补了以往极少有将二者置于同一框架下研究二者关系的缺陷,是对旅游与贸易关系研究的一种拓展,对于FDI和旅游关系的研究也是一种有益探索。(2)从时空视角探讨FDI与IBT的互动关系,在研究视角上弥补了已有相关研究缺乏时空维度、无法探索全局的缺陷。前人在研究FDI与旅游的关系时大多数只选取时间序列数据从经济学视角进行的分析,缺乏空间维度,其理论发现意义大于其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探讨二者的互动关系时考虑了其中存在的空间依赖关系,避免了主流经济学研究中缺乏空间维度的缺陷。(3)沿着“过程-格局-机制”的思路探讨FDI与IBT的互动关系,弥补了已有研究中缺乏实践指导意义的缺陷。前人在研究FDI与旅游的关系时大多从经济学视角进行的验证性分析,缺乏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沿着“过程-格局-机制”的思路探讨东部FDI与IBT的互动关系,目的在于解决“东部FDI与IBT互动关系提升”这一实际问题,弥补了已有相关研究缺乏实践指导意义的缺陷。本研究的局限主要表现在:(1)受IBT数据搜集条件的限制,本研究选用的IBT的比例数据可能低估了实际IBT的规模。(2)选择东部11省区作为研究区域,未来的研究还可选择省会城市或大城市的数据给予多方验证。(3)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无法细化分析6大因子对东部每个省区FDI与IBT互动关系的作用力。

朱思明,吴群,毛艳玲,张黎明,龙军[6](2017)在《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甲烷排放估算研究》文中认为基于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生产的相关统计数据,将稻田甲烷排放模型CH4MOD、排放因子法和GIS相结合,模拟估算了福建省1980—2011年农业源甲烷排放量。结果表明:(1)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CH4共排放1 219.71×104t,总体呈下降趋势;(2)福建省农业CH4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平市、龙岩市和漳州市,约占福建农业CH4排放总量的47%;(3)32 a间福建省水稻CH4总排放877.63×104t,总体呈递减走势,年均递减率为1.96%。反刍动物肠道和动物粪便CH4排放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4%和2.25%;(4)不同农业源CH4排放量差异较大,以稻田CH4排放最高,占总排放的72%,其次是动物肠道CH4排放,占总排放量的23%,动物粪便CH4排放约占5%;(5)对2025年甲烷排放量进行模型预测,表明福建省农业CH4排放量总体降低,反刍动物饲料和动物粪便管理效率的提高成为未来福建农业发展的重点。

柯铭华[7](2016)在《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质量问题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问题,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判定农产品质量优劣的方法是通过对产品开展检验,而产品检验的依据是产品标准;农产品出口的验货依据也大部分按照国际标准。如果能规范农产品的生产者和加工企业的行为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尤其是按无公害标准组织种植或养殖,就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从而降低农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概率。基于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以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作为切入点,对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开展调查分析;采用灰色模型预测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趋势;分析农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实证研究四类特色农产品案例;根据上述研究,构建农产品质量管理对策,以期在标准化视域丰富区域农产品质量管理理论。本研究以政府、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为主体,以标准化视域下的福建特色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对农产品质量管理的理论进行评述。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等内容。包括分析对农业标准化原理、信息不对称理论、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环境外部性理论应用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第二,对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以及农产品生产各阶段质量标准化管理分析。第三,对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管理现状开展分析。主要包括: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对生产资源基础、生产现状、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对质量管理成效及其管理问题开展分析。第四,对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包括: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的调查分析,并计算出五类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普及率数值,综合分析得出福建特色农产品的综合标准化普及率是47%,其中茶叶、蔬菜、水产品、水果、食用菌的标准化普及率分别是:38.81%、30.12%、45.55%、30.15和35.75%。第五,对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趋势进行预测。主要包括:以灰色模型预测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趋势,并对预测结果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到2019年,福建特色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均为2014年的1.3倍左右,产值也逐步提升,各方面预测数据都向好,福建省发展特色农业潜力较大,而且发展的态势较为稳健;二是在分析期内,其中农业标准化水平发展指数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标准覆盖率等重要指标亦取得明显提升;三是在分析期内,福建省内导致农产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因素还在,比如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率不高,无公害农产品规模大但发展不平衡。五类农产品中蔬菜的未来产量和价格都上不去,扣除物价因素,甚至可能倒退,由于蔬菜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集约性较差,因此质量受控能力弱,造成该产业竞争力弱且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茶叶和食用菌整体向好,水果种植面积在萎缩,水产品的质量趋势显示质量走势不乐观。第六,开展案例研究,主要包括:基于标准化视域的南靖双孢蘑菇标准化示范区的做法与经验;基于标准化视域的平和蜜柚质量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基于标准化视域的龙海青葱蔬菜质量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基于标准化视域的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通过对上述4个案例的研究得到启示第七,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对策构建,主要包括:理顺政府管理机构,整合政府管理队伍;完善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落实标准化管理机制;强化政策扶持与财政资金补贴保障;构建特色农产品信息平台;强化政府监管责任,消除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加强生产者方面的质量管理;完善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排查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风险点。

黄剑男[8](2015)在《福建核电发展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基于政府引导职能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核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为了满足福建省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规划建成并投运宁德和福清两座核电站,共6台百万千瓦级装机容量的核电机组。从安全经济运行角度考虑,核电机组不参与电网调峰,采用满负荷运行的方式。在此情况下,随着核电的陆续投产,核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对福建电力市场的平衡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如增加电网调峰压力、挤占火电利用小时、产生富余电量等。因此,分析福建核电发展对现行电力市场的影响,并研究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核电机组、电力市场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相关理论依据进行了概述。随后,介绍了福建核电建设现状及其经济社会效益,现实地分析了福建核电发展对现行电力市场的影响。接着,阐述了福建核电发展中政府引导职能介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强化政府引导福建电力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吴群[9](2014)在《福建省农业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时空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温室气体主要包括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0),CH4和N2O排放会使地表温度增加,降水量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活动。本研究基于1980-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通过IPCC方法对福建省32年CH4和N2O排放量(稻田CH4排放、动物肠道发酵CH4排放、动物粪便管理CH4和N2O排放、农田N2O排放)进行估算,编制近32年全省各县市CH4和N2O的排放清单,比较分析各地区时空排放差异的原因,并以2012-2015年的排放趋势并对今后CH4和N20减排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80-2011年福建省CH4共排放1219.71万t,年平均排放38.15万t;N2O共排放55.36万t,年平均排放万1.73万t。折合为二氧化碳(CO2)当量,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CH4和N2O共排放二氧化碳当量46990.19万t CO2e,年平均排放1468.44万t CO2e;其中CH4排放二氧化碳当量共计30492.69万t CO2e,占总排放量当量的64.89%,N2O排放二氧化碳当量共计16497.49万t CO2e,占总排放量当量的 35.11%。2.1980-2011年,福建省CH4和N2O总体排放略有增长,区域排放上呈现“南北多,东西少”的特点。1980-2011年,沿海地区CH4和N2O的排放有所增加,山区的CH4和N2O变化相对平稳,其中个别县市排放有较大增幅;尤其漳州市与泉州市增幅较大,其排放增长量稍高于其他地级市。3.经预测分析得到2012-2015年CH4和N2O的二氧化碳总当量分别为:1232.76万t CO2e、1201.32万t CO2e1168.10万t CO2e、1133.08万t CO2e,呈现逐年下降的走势,但每年下降幅度较小。

高丽洪[10](2010)在《对外贸易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对其做出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并极大地推动经济增长。本文以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做出系统、客观的分析,并就福建外贸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并阐述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而构成分析外贸对福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理论基础。接着,从描述性角度总结福建外经贸发展的现状特点,并分别从静态角度(外贸依存度、外贸贡献度、外贸贡献率三个指标)和动态角度(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对福建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展开分析,结论充分肯定长、短期内,对外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中,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然后,选择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两个作用渠道展开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一是,福建外贸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两个方面阐述福建外贸的技术进步效应,一方面,福建外贸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促进技术进步,其中,出口促进福建技术创新,进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福建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进口通过技术扩散效应促进福建技术进步,但是,受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技术扩散效应比较小。最后,通过前面的分析,指出福建外贸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如贸易摩擦多、贸易条件恶化、规模与效益不匹配、对外贸易增长不均衡等;并就此提出提升福建外贸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对策,主要包括大力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培育自主品牌产品、拓展闽台经贸合作等措施。

二、2001年福建经济走势预测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福建经济走势预测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现实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国外研究进展
        3.2 国内研究进展
        3.3 文献述评
    4 研究内容
    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5.1 研究方法
        5.2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概念界定
        1.1.1 效率
        1.1.2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1.1.3 全要素生产率
    1.2 理论基础
        1.2.1 系统论
        1.2.2 土地边际报酬理论
        1.2.3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土地利用现状
第三章 建设用地利用静态效率研究
    3.1 建设用地利用静态效率的测度
        3.1.1 传统DEA模型
        3.1.2 非期望产出SE-SBM模型
    3.2 评价指标、研究单元及数据说明
        3.2.1 评价指标选取
        3.2.2 研究单元及数据说明
    3.3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异质性
        3.3.1 时序演化特征
        3.3.2 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研究
    4.1 研究模型选择
        4.1.1 基尼系数
        4.1.2 泰尔指数
    4.2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及其成因
        4.2.1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差异
        4.2.2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差异分解
        4.2.3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组内差异分解
        4.2.4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形成原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设用地利用动态效率研究
    5.1 建设用地利用动态效率的测度
        5.1.1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模型
        5.1.2 变异系数法
    5.2 建设用地利用动态效率演变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模型选择
    6.2 驱动因素选取、数据来源及处理
    6.3 驱动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灰色预测
    7.1 预测模型选择
        7.1.1 数据的检验与处理
        7.1.2 建立灰色预测模型
        7.1.3 模型精度检验
    7.2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对策
    8.1 创新土地管理模式,持续推进绿色发展
    8.2 聚焦地区合作发展,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8.3 制定并严格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土地管控政策
    8.4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期望产出
    8.5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地区间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中国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附加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关于金融业顺周期研究的相关文献
        1.2.2 金融业逆周期监管相关文献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框架及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保险业顺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相关概念
        2.1.1 保险业的顺经济周期性
        2.1.2 附加资本
        2.1.3 逆周期监管及其相关概念
    2.2 保险业顺周期性相关理论
        2.2.1 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引致的顺周期性
        2.2.2 公允价值的会计制度
        2.2.3 薪酬激励制度的顺周期性
        2.2.4 投资不足理论
    2.3 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保险业逆周期监管必要性
        2.3.1 对微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冲击
        2.3.2 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2.3.3 保险市场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基础
        2.3.4 保险业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
    2.4 本章小结
3.中国保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联性发展
    3.1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3.2 中国保险业与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
        3.2.1 中国保险业总体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3.2.2 中国非寿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3.2.3 中国寿险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趋同性
        3.2.4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与宏观经济的互联互动
    3.3 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界定及共同发展趋势
        3.3.1 经济周期与保险周期的基本概念及划分
        3.3.2 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趋同性发展
    3.4 保险业顺经济周期波动的数理基础与研究假设
        3.4.1 宏观经济作用于保险发展的数理基础
        3.4.2 保险发展作用于宏观经济的数理基础
        3.4.3 研究假设
    3.5 本章小结
4.中国保险业顺周期发展与顺周期风险的实证检验
    4.1 基于微观视角的顺周期发展检验
        4.1.1 指标设计与数据分析
        4.1.2 模型构建
        4.1.3 模型结论
    4.2 基于宏观视角的顺周期发展检验
        4.2.1 时变参数模型理论基础
        4.2.2 TVP-VAR模型的估计方法
        4.2.3 样本数据及指标体系构建
        4.2.4 时变参数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4.3 基于偿付风险压力指数的顺周期风险检验
        4.3.1 指标设计
        4.3.2 模型估计
        4.3.3 保险市场偿付风险压力的顺周期性
    4.4 本章小结
5.中国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的确定
    5.1 确定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思路
        5.1.1 筛选保险业逆周期监管中介指标的基本原则
        5.1.2 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的具体思路
    5.2 潜在的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体系设计
        5.2.1 Copula模型的相关理论
        5.2.2 构建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相关指标的基础准备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构建
        5.2.4 保险发展指标及潜在中介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5.3 保险发展与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时差相关分析
        5.3.1 非寿险业与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静态时差相关分析
        5.3.2 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非寿险业动态时差相关分析
        5.3.3 寿险业与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静态时差相关分析
        5.3.4 基于时变Copula模型的寿险业动态时差相关分析
    5.4 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潜在中介指标之间的差异化分析
    5.5 确定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的最佳中介指标
        5.5.1 关于KLR信号分析的相关理论
        5.5.2 基于KLR信号分析筛选非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
        5.5.3 非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最佳中介指标的确定
        5.5.4 基于KLR信号分析筛选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中介指标
        5.5.5 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最佳中介指标的确定
    5.6 本章小结
6.中国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监管方案的研究设计
    6.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模型的相关理论
        6.1.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模型的理论基础
        6.1.2 滤波与平滑
        6.1.3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动态回归模型
    6.2 关于保险业的Markov区制转换模型相关参数估计
        6.2.1 基于非寿险业的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参数估计
        6.2.2 基于寿险业的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参数估计
    6.3 基于KLR信号分析对保险业发展区制划分的评判
        6.3.1 关于非寿险业马尔科夫区制划分的检验
        6.3.2 关于寿险业马尔科夫区制划分的检验
    6.4 保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设计
        6.4.1 非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设计
        6.4.2 寿险业逆周期附加资本计提与释放方案的设计
    6.5 本章小结
7.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缓解“偿二代”监管制度引致的顺周期风险应对能力
        7.2.2 构建应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
        7.2.3 缓解公允价值计价引致的顺周期性波动
        7.2.4 构建薪酬激励制度的长期机制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三、生态分析框架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4)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3.1 土地利用与碳循环
        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碳排放影响机理
        3.3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排放核算
    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和土地利用现状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情况
        1.2 社会经济情况
    2 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章 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量核算
    1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机理
        1.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因素
        1.2 土地管理方式转变因素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处理
    3 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核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3.1 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系数核算及其系数确定
        3.2 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特征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1 扩展KAYA恒等式的LMDI碳排放因素分解
    2 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1 单位土地碳排放强度效应分析
        2.2 能源利用结构效应分析
        2.3 能源利用效率效应分析
        2.4 经济发展水平效应分析
        2.5 人口规模效应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
    1 未来能源消耗预测
        1.1 GM(1,1)模型建立
        1.2 马尔可夫链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
        1.3 未来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
    2 未来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结果分析
    3 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体系的措施
        3.1 强化区域发展布局的地域性,统筹协同发展
        3.2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少碳源增强碳汇
        3.3 提高碳排放交易量,深化市场的主体能力建设
        3.4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土地用途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FDI与入境商务旅游的互动关系:过程、格局与机制 ——以我国东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吸收FDI的不断增加
        1.1.2 我国入境商务旅游不断增长
        1.1.3 理清二者的关系问题成为“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1.2 研究区域的选择
        1.2.1 东部强大的经济基础为FDI和IBT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2.2 东部FDI体量巨大,占全国FDI比例高
        1.2.3 东部IBT规模庞大,占全国IBT比例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FDI
        2.1.2 入境商务旅游
        2.1.3 FDI与IBT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FDI的相关理论
        2.2.2 旅游需求与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3 空间经济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FDI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 IB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3 FDI与IBT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关系辨识
    3.1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关系理论假设模型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2.1 研究方法
        3.2.2 数据来源
    3.3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关系初判
        3.3.1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发展历程分析
        3.3.2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推拉关系分析
    3.4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关系验证
        3.4.1 ADF检验
        3.4.2 E-G协整检验
        3.4.3 误差修正模型
        3.4.4 格兰杰因果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过程分析
    4.1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过程理论假设模型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方法
        4.2.2 数据来源
    4.3 我国东部外企数量与IBT的互动过程分析
        4.3.1 东部外企数量与IBT的整体互动过程
        4.3.2 东部各省区外企数量与IBT的互动过程
    4.4 我国东部外企投资与IBT的互动过程分析
        4.4.1 东部外企投资与IBT的整体互动过程
        4.4.2 东部各省区外企投资与IBT的互动过程
    4.5 东部FDI与IBT互动关系的阶段变化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格局分析
    5.1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格局理论假设模型
    5.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2.1 研究方法
        5.2.2 数据来源
    5.3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格局分析
        5.3.1 东部FDI与IBT的整体互动格局分析
        5.3.2 东部FDI与IBT互动格局的时空演变
        5.3.3 三阶段东部FDI与IBT的互动格局对比
    5.4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特征总结
        5.4.1 东部FDI与IBT互动关系的空间分异格局明显
        5.4.2 地区经济差异是东部FDI与IBT的互动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
        5.4.3 东部FDI与IBT的互动关系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5.4.4 东部FDI与IBT的互动关系出现了极化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机制分析
    6.1 我国东部FDI与IBT的互动机制理论假设模型
    6.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2.1 研究方法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3 我国东部FDI与IBT互动关系的影响因子判断
        6.3.1 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分析
        6.3.2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设定与应用
        6.3.3 各因子在四大区的作用分析
        6.3.4 各因子在三阶段的作用分析
    6.4 我国东部FDI与IBT互动作用机制
        6.4.1 影响因素作用梳理
        6.4.2 东部FDI与IBT互动机制构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点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甲烷排放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稻田CH4排放
        1.2.2 动物肠道发酵CH4排放
        1.2.3 动物粪便管理CH4排放
    1.3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省农业CH4排放总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2.1.1 稻田CH4排放
        2.1.2 动物肠道发酵CH4排放
        2.1.3 动物粪便管理甲烷排放
    2.2 源排放贡献变化特征
    2.3 福建省农业CH4总量空间变化特征
    2.4 福建省农业CH4排放强度分析
    2.5 福建省农业CH4排放预测分析
        2.5.1 稻田CH4排放预测分析
        2.5.2 动物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CH4排放预测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与国内农业CH4排放水平研究对比
    3.2 与国外农业CH4排放水平研究对比

(7)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R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产品质量管理
        1.1.2 中国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管理
        1.1.3 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是福建农业管理的核心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农业标准化与生产效益分析研究
        1.3.2 农产品质量管理信息不对称研究
        1.3.3 农产品质量管理问题的农残研究
        1.3.4 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技术壁垒研究
        1.3.5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政府规制研究
        1.3.6 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对策研究
        1.3.7 农产品质量问题的调查研究模型
        1.3.8 文献评述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总体思路与逻辑框架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法
        1.6.2 实地调查
        1.6.3 案例研究法
        1.6.4 灰色预测模型分析法
        1.6.5 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法
    1.7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7.1 论文可能的创新
        1.7.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2.1.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2.2 灰色系统理论
        2.2.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2.2.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2.3 农业标准化原理
        2.3.1 原理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2.3.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2.4 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理论
        2.4.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2.4.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2.5 环境外部性理论
        2.5.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2.5.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
    3.1 标准的基本分类
        3.1.1 农业标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3.1.2 标准的分类、制定与使用
        3.1.3 标准的综合效应
    3.2 农业标准化基本联系
        3.2.1 农业标准化学科的独立性与联系性
        3.2.2 标准化与农业标准化的关系
        3.2.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产品标准的关系
        3.2.4 农业标准化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3.2.5 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标准化的关系
    3.3 农产品生产各阶段标准化管理分析
        3.3.1 农产品产前标准化管理分析
        3.3.2 农产品产中标准化管理分析
        3.3.3 农产品产后标准化管理分析
    3.4 无公害标准与农产品质量管理
        3.4.1 无公害标准关键点控制
        3.4.2 无公害全程质量管理
        3.4.3 无公害生产过程追溯
    3.5 无公害标准用药要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4.1 福建特色农产品的资源基础分析
        4.1.1 土地资源
        4.1.2 气候资源
        4.1.3 水资源
        4.1.4 林业资源
        4.1.5 海洋资源
        4.1.6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4.1.7 福建特色农产品资源
    4.2 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分析
        4.2.1 生产面积
        4.2.2 单位面积产量
        4.2.3 农产品单位价格
        4.2.4 农产品产值
    4.3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成效
        4.3.1 政府管理方面
        4.3.2 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
        4.3.3 检验体系建设方面
        4.3.4 农产品规模化组织生产方面
    4.4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问题现状
        4.4.1 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
        4.4.2 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问题
        4.4.3 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问题
        4.4.4 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问题
        4.4.5 特色农产品假冒伪劣问题
    4.5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问题成因
        4.5.1 政府管理规制问题
        4.5.2 农业投入品持续大量投入
        4.5.3 农产品标准化普及率较低
        4.5.4 特色农产品信息不对称
        4.5.5 食品添加剂违规超标添加
        4.5.6 标准化主体利益驱动不足
        4.5.7 小微食品企业的质量隐患
    4.6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4.6.1 生产者质量管理方面
        4.6.2 企业质量管理方面
        4.6.3 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方面
        4.6.4 政府部门监管方面
        4.6.5 法律法规执行方面
        4.6.6 检测体系建设方面
        4.6.7 农业标准化管理方面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与分析
    5.1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方案设计
        5.1.1 标准化生产项目简介
        5.1.2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的指标设计
    5.2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与数据处理
        5.2.1 调查目的
        5.2.2 调查对象
        5.2.3 调查方法与内容
        5.2.4 调查数据处理
    5.3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结果与分析
        5.3.1 茶叶
        5.3.2 蔬菜
        5.3.3 水产品
        5.3.4 水果
        5.3.5 食用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与质量趋势预测研究
    6.1 生产趋势预测
        6.1.1 指标选取与预测模型选择
        6.1.2 生产趋势预测
    6.2 质量趋势预测
        6.2.1 指标选取与预测模型选择
        6.2.2 趋势预测
    6.3 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与质量趋势比较分析
        6.3.1 茶叶比较分析
        6.3.2 水产品比较分析
        6.3.3 食用菌比较分析
        6.3.4 水果比较分析
        6.3.5 蔬菜比较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案例实证研究
    7.1 标准化视域下南靖双孢蘑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经验与启示
        7.1.1 南靖双孢蘑菇基本概况
        7.1.2 南靖双孢蘑菇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
        7.1.3 主要启示
    7.2 标准化视域下平和蜜柚质量管理经验与启示
        7.2.1 平和蜜柚基本概况
        7.2.2 平和蜜柚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
        7.2.3 主要启示
    7.3 标准化视域下龙海青葱蔬菜质量管理经验与启示
        7.3.1 龙海青葱国家级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基本概况
        7.3.2 标准化视域下龙海青葱蔬菜质量管理做法与经验
        7.3.3 主要启示
    7.4 标准化视域下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管理经验与启示
        7.4.1 平和白芽奇兰茶基本概况
        7.4.2 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7.4.3 主要启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对策建议
    8.1 推进特色农产品实施标准化的机制
        8.1.1 农产品市场准入倒逼机制
        8.1.2 农产品出口标准导向机制
        8.1.3 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机制
        8.1.4 无公害标准认证奖励机制
        8.1.5 食品标准备案程序简化机制
        8.1.6 标准化的国际交流常态化机制
    8.2 推进政府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
        8.2.1 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
        8.2.2 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8.2.3 实施质量认证监督管理
        8.2.4 监督管理农产品全程质量
        8.2.5 强化日常监督抽查与巡查
        8.2.6 保障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
        8.2.7 建立质量奖励和财政优惠政策
        8.2.8 引导规模经营提升标准化普及率
        8.2.9 加强种植和加工标准技术培训
        8.2.10 完善政府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8.3 推进生产者管理的策略
        8.3.1 生产许可制度引导食品企业实现正外部性
        8.3.2 依法落实生产者和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8.3.3 加强对在建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的巡查力度
    8.4 推进信息平台建设的策略
        8.4.1 加强生产企业信用平台建设
        8.4.2 构建农产品可追溯管理机制
    8.5 整合政府监管机构与监管队伍
        8.5.1 整合监管机构
        8.5.2 整合监管队伍
第九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8)福建核电发展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基于政府引导职能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核电机组及满负荷运行
        二、电力市场
        三、核电发展与电力市场的关系
        四、电力市场政府的引导职能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一、企业竞争理论
        二、市场失灵理论
        三、政府干预理论
第二章 福建核电发展现状及其经济社会效益
    第一节 福建核电建设现状
        一、宁德核电站
        二、福清核电站
    第二节 福建核电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福建核电建设的经济效益
        二、福建核电建设的社会效益
        三、核电建设促进福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第三章 福建核电发展对现行电力市场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福建核电机组满负荷运行方式
    第二节 福建核电发展对电力市场影响的微观考察
        一、对燃煤发电企业的影响
        二、对电网企业的影响
    第三节 福建核电发展对电力市场影响的宏观分析
        一、电网调峰面临严峻形势
        二、富余电量导致电力供求失衡
        三、用电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
第四章 福建核电发展政府引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一节 福建核电发展政府引导职能介入的可行性
        一、存在资金补偿的空间
        二、符合各方共赢的需求
    第二节 福建核电发展政府引导职能介入的必要性
        一、补贴企业损失,疏导发电矛盾
        二、消纳富余电量,实现供求平衡
        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章 强化政府引导福建电力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引导职能的主要内容
        一、补偿燃煤机组利益
        二、开拓省外送电市场
        三、培育低谷用电市场
    第二节 加强政府引导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补偿机制
        二、设置资金账户
        三、管理资金收支
        四、消弭过程矛盾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福建省农业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农业温室气体(CH_4和N_2O)排放估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对农业CH_4和N_2O排放估算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对农业CH_4和N_2O排放估算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建立
        2.2.1 稻田CH_4排放
        2.2.2 动物肠道发酵CH_4排放
        2.2.3 动物粪便管理CH_4和N_2O排放
        2.2.4 农田N_2O排放
    2.3 数据来源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CH_4和N_2O排放清单
        3.1.1 稻田CH_4排放
        3.1.2 动物肠道发酵CH_4排放
        3.1.3 动物粪便管理CH_4和N_2O排放
        3.1.4 农田N_2O排放
    3.2 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温室气体(CH_4和N_2O)排放水平及变化分析
        3.2.1 1989-2011年福建省农业温室气体(CH_4和N_2O)排放水平
        3.2.2 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温室气体(CH_4和N_2O)人均排放当量
        3.2.3 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CH_4和N_2O排放变化分析
    3.3 福建省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区域差异分析
        3.3.1 1980-2011年各地区排放水平
        3.3.2 1980-2011年各县市排放水平
        3.3.3 各排放源排放地区差异分析
        3.3.4 1980-2011年排放量地区差异对比分析
    3.4 农业CH_4与N_2O排放预测分析
        3.4.1 稻田CH_4排放预测分析
        3.4.2 动物肠道发酵CH_4排放预测分析
        3.4.3 动物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预测分析
        3.4.4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预测分析
    3.5 福建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的比较
        3.5.1 与其他省、市排放水平对比
        3.5.2 与其他福建省农业温室气体研究排放水平对比
        3.5.3 与全国排放水平对比
        3.5.4 与国外排放水平对比
    3.6 福建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特点及原因
        3.6.1 总体排放分析
        3.6.2 时间序列排放变化分析
        3.6.3 区域差异排放分析
    3.7 福建省温室气体减排建议
        3.7.1 稻田CH_4减排建议
        3.7.2 动物肠道发酵CH_4减排建议
        3.7.3 粪便管理温室气体减排建议
        3.7.4 农田N_2O减排建议
    3.8 对福建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建议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对外贸易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二)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综述
        (三) 简要评述
    三、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 对外贸易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一) 出口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
        (二) 进口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
        (三) 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二、 对外贸易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一) 出口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 进口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三)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三、 对外贸易通过拉动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一) 出口对制度创新的拉动作用
        (二) 进口对制度创新的拉动作用
        (三) 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四、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其它作用渠道
    五、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实现条件
第三章 福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一、 福建外经贸发展现状
        (一) 福建外经贸发展概况
        (二) 福建外经贸结构特点
        (三) 福建外经贸体制演变
    二、 福建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一) 外贸依存度
        (二) 外贸贡献度和外贸贡献率
    三、 福建外贸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一) 实证方法简介
        (二) 福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外贸对福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一、 福建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一) 对外贸易促进福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二) 福建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二、 福建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福建对外贸易的技术创新效应的实证分析
        (二) 福建对外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提升福建外贸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对策
    一、 福建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外贸依存度高,贸易摩擦多,贸易条件恶化
        (二) 规模与效益不匹配
        (三) 对外贸易增长不协调
    二、 提升福建外贸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对策
        (一) 大力调整对外贸易结构
        (二) 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三)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
        (四) 培育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
        (五) 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
        (六) 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七) 借“海西建设”机遇,拓展闽台经贸合作空间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四、2001年福建经济走势预测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驱动因素研究[D]. 梁建飞.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中国保险业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附加资本研究[D]. 崔微微.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3]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 黄思雅.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FDI与入境商务旅游的互动关系:过程、格局与机制 ——以我国东部为例[D]. 包富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1980—2011年福建省农业甲烷排放估算研究[J]. 朱思明,吴群,毛艳玲,张黎明,龙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2)
  • [7]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 柯铭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5)
  • [8]福建核电发展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基于政府引导职能的视角[D]. 黄剑男.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9]福建省农业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时空变化研究[D]. 吴群.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10]对外贸易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高丽洪. 福州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2001年福建经济走势预测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