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网络资源,在线支持

MP3网络资源,在线支持

一、MP3的网络资源、网上支持(论文文献综述)

李水英[1](2021)在《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教育”已逐渐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比如故宫博物院、大都会博物馆、卢浮宫、云南省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纷纷设立了自己网站的教育专栏和专职服务于博物馆线下线上教育功能、社会培训、馆校合作的教育职能机构,如故宫博物院的教育培训中心、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培训、云南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部门等。数字化馆藏资源、数字化历史文化记忆成为近些年博物馆界的潮流,并通过互联网媒体将馆藏资源向全世界宣传丰富灿烂历史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起到了社会瞩目的宣传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我国从国家到省市教育部门也通过行政文件、监督等多种手段,促使中小学校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学校美术美育教育教学中,为此中小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去博物馆进行文化艺术实践,但是鲜有中小学真正将丰富多样的线下博物馆、尤其是丰富便利的线上博物馆馆藏资源和熟悉亲切的本地博物馆线上与线下资源融入到日常美术课堂教学中。研究发现博物馆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应用研究的文献大多是本土博物馆资源与美术课程相结合的探索,有以博物馆资源结合学生特点与校本课程相融合的研究,但是没有触及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如何在美术教学链中应用博物馆数字资源的问题。通过赵芳芳的硕士论文研究结果与调查研究表明,直至最近云南省博物馆与学校签订的“馆校共建”协议。但截至目前,该馆校合作还是局限于学生到博物馆实地的艺术学习层面,未涉及数字资源融合应用。因此本文尝试在馆校合作背景中,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借鉴前人对新媒体数字资源存在方式的梳理,以文本类、图片类、音频类、视频类、虚拟现实类和动画类将线上馆藏美术教育资源进行归类,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博物馆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将博物馆线下尤其是线上便利丰富的数字资源嵌入美术课堂的日常教学中,从“物境”“情境”“意境”三个维度阐析博物馆数字资源在教学链环中嵌入的节点,探索虚拟与实体博物馆资源在美术教学中深度结合的途径。为博物馆资源更好地融入美术教育,提高视觉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积累经验;为宝贵的博物馆数字资源通过日常美术教学途径进行传播,提供借鉴。

赵双双[2](2020)在《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充分利用教育系统各领域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将教育信息化视为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通过一系列的国家信息技术计划,建立了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环境。熟悉技术并相信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价值,这为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开始关注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根据政策目标,新加坡中小学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多元的举措。建立了完善的物理和技术基础设施、向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了信息化培训。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信息化政策,新加坡中小学制定了适合学校的学习项目并创新学习和教学方法。新加坡的成功实践,为各国提供了一个优秀范例。本研究主要从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出发,考察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举措及在学校中具体发展情况,继而分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效和特点,最后结合我国现状,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在国家信息化的影响和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逐步发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举措。该部分主要对教育信息化政策、ICT基础设施、教师ICT能力、学校领导ICT能力、ICT示范项目等多项举措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进一步分析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学校中的具体发展情况。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崇辉小学信息化发展取得的积极影响,此间,学校发生了诸多改变:营造了一对一的数字化环境、研发了学校ICT学习项目并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等。第四部分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成效和特点。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出发展内容的整体性、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参与主体的自组织性、发展成果的非线性四个特点。最后在综合分析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主要举措、学校推进案例、发展成效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据此,本文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政策、增强学校和社会参与度、推出试点创新教学模式五方面总结了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周丹妮[3](2020)在《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大国博弈等因素正冲击着世界经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越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位置,并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前些年中越经济关系中“贸易热、投资冷”的状况有所不同,2018年中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促使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有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越南面临着“双重劣势”与中高级别的国家风险。如何应对来自越南当地的制度压力,成为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为例,试图发掘东道国制度压力对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其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机制,并将基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的相关研究,探索不同领导风格在其中的调节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直接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绩效,不同维度的制度压力各自产生何种影响;(2)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3)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如何,这二者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者什么角色;(4)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领导风格下有何区别,高层管理者的威权型领导风格和服务型领导风格是否会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首先,本研究通过四家不同行业的在越中国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理论阐述、案例数据和模型构建三者相互印证的分析思路,探究了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会显着影响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其中强制压力起负向影响作用;规范压力、模仿压力起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也会正向促进企业绩效,从而初步论证了本研究构思的合理性。其次,本研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展开理论探讨与分层剖析,结合在越南实地企业调研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对探索性案例研究中得出的初始假设命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阐述,揭示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自主权→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提出了36个理论假设。随后,本研究详细阐述了验证理论假设的问卷与量表设计过程,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和CITC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调研问卷进行修正和净化,确定正式调研问卷。然后,本研究进行正式调研,从所搜集的有效问卷中筛选、整合出257家企业样本,在检验结构效度、组合信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与共同方法偏差之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层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规范的实证检验。最后,本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归纳出研究的理论贡献,提炼出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策略,并在汇报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道国制度压力分为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三种类型,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强制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则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强制压力显着负向影响企业社会绩效,规范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模仿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2)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不同类型的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中承担了不同性质的中介作用,但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强制压力对企业社会绩效的负向影响关系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3)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威权型领导会削弱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削弱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服务型领导会增强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增强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实现了以下研究进展:(1)突显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从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两方面解释了海外经营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过程;(2)探索出东道国制度压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复杂机理,即东道国制度压力不仅能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还能通过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会增强或削弱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揭示出新兴经济体顺向OFDI情境下东道国制度压力与海外经营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混合性发现。(4)有效弥补了现有关于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研究中实证不足的缺陷。

张静[4](2020)在《TTS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英语听力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专家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师开始改变传统思想,将信息技术与听力教学进行融合,以促进听力教学水平的提高。但由于技术手段应用的复杂和不便捷性,并未完全改善英语听力教学中资源输入的不充分和不标准的现象。TTS(Text to Speech)技术,即语音合成技术,作为一项零技术应用门槛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教师便捷地完成听力资源地制作与呈现,保证资源输入的充分与标准。基于此,本研究将利用TTS技术改善英语听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此优化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本研究论证了TTS技术在听力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的要求,参照Rost提出的听力教学活动类型提出了基于TTS技术的精准辨音式、精细加工式以及情境交际式三种不同类型的听力教学活动。根据活动实现目标的不同,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分别对活动进行指导,设计了不同的听力教学活动流程,以提高学习者的听辨能力、获取和理解能力以及情境交际能力。在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流程的指导下,依托“易点慧智慧英语教学系统”的教师端和学生端检验活动实施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平台上设计了三种类型的听力教学活动,并以某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活动实施过程。按照学习者在不同能力测试中的不同成绩和评价量表检验活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活动类型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者听力能力的提高,活动效果良好。总之,本研究构建的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丰富了技术与英语听力教学融合的理论,提高了学习者的听力能力水平,为教师进行听力教学活动提供了方案上的借鉴,促进了TTS技术支持下的听力教学活动的实践推广。

郝晓荣[5](2020)在《对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编写的分析与思考 ——基于文本分析和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蓬勃发展,随着教学对象的低龄化,国际少儿汉语教学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由于少儿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同于成人,因此游戏教学法、全身反应法和歌谣教学法等少儿汉语教学法广受欢迎。其中,歌谣教学法由于教学效果好且容易操作,在少儿汉语课堂中运用广泛。为配合歌谣教学法的课堂运用,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逐渐出现。然而,相较于传统的常规性少儿汉语教材(教学材料以课文为主体的综合性教材),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研究也十分薄弱(相关研究不足5篇)。汉语教材的编写与推广是对外汉语教学在21世纪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赵金铭,2004),所以关于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的研究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现在歌谣教学法和少儿汉语歌谣教材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亟需从教材文本与教学实践两方面总结经验,提炼出更为符合教学规律和学习者认知特点的教材编写思路。因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课堂志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将静态的文本分析和动态的教学实践及调查相结合展开研究。全文一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从多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界定“少儿”和“歌谣”两个关键概念,并介绍本文理论基础。第二章为研究设计,包括本文研究对象的选取和选取原因、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维度,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以《晓康歌谣学汉语》和《朴炫英少儿汉语》为研究蓝本进行文本分析,探讨教材的编写理念、资源配置与编写体例、话题选择、韵律特征和文化因素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和第六章为海外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第五章为笔者在英国W小学的教学实践及思考,基于教学实践提出“四步歌谣教学法”,并根据教学实践对歌谣教学提出相关建议。第六章为对英国师生的调查,先对8位不同类型的外语教师进行访谈,然后对笔者班里的3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收集的访谈和问卷信息进行分析。第七章笔者结合文本分析的丰富内容和对教学实践的思考,从教材的歌谣设计、编写体例、教学视频和立体建设四个角度为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最后,总结本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当前研究较为薄弱的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为选题,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涉及多国别的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旨在为歌谣教学及教材编写初级阶段的发展提供总结与反思,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同时推动少儿汉语歌谣课堂教学的发展。

李金兆[6](2019)在《信息化社会的戏曲传承 ——以川剧为例的“互联网+戏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核心主题是“信息社会视域下戏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发展”,在以川剧戏曲文化本体传承为例的研究基础上,将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互联网等信息化主流关键技术与川剧的保护传承相融合,实现了戏剧戏曲学、文化传播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科学多学科融合研究的突破。研究梳理分析了川剧数字化研究的文献,对国内外有关戏曲传承数字化和川剧传承数字化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查阅、比对、跟踪、分析,同时引入大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国传统戏曲在互联网传播进行了全样本的数据爬取和比对分析;在论述戏曲文化发展与人类社会进化的关系上,研究了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元素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影响;综述分析了川剧在信息化社会生态下生存、传承、发展的现状,并对川剧传承与发展中存的观念自闭、政策失衡、人才断代、传播无序、创新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研究了信息化社会生态下承担川剧戏曲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人群,指出年轻化的川剧受众者的主体文化特质和需求;引入云存储、云备份、云容灾、云安全概念,论证设计了川剧整体数字化保护的主要领域、主要路径、主要方法、技术路线和顶层架构;论证设计了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云共享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论证设计了川剧戏曲文化实现云传播的矩阵体系和传承发展方向。研究过程中,本论文提出了若干重要观点,一是以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技术的关系出发,通过研究分析社会进化中的人性解放和赋权方式,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主要划分为农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和信息文明社会三个文明进化阶段;二是信息文明社会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权力来源,激活了社会中无数的“相对无权者”,推动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文化转向社会化、融合化和去中心化;三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社会文明进化阶段对戏曲文化发展的影响呈“V”字型关系,信息技术为戏曲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四是云保护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云共享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核心,云传播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互联网将成为主战场,戏曲依托于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将极大地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得出三项主要结论:一是推进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是实现川剧传承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推进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传承发展是科学和切实可行的。三是推进“互联网+戏曲”研究与规划应上升成为国家文化战略。本论文建构了支撑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传承发展的“云保护、云共享、云传播”基本理论框架,研究论证了“云保护、云共享、云传播”三个理论概念和构架体系设计是一种既递进又同步的关系,指出了“云保护、云共享、云传播”理论与设计体系是实现川剧戏曲文化整体数字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支撑,推演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互联网+戏曲”之路,为中国戏曲文化整体推进数字化传承发展进程提供了跨学科融合研究样本和实体设计借鉴。

贠奇志[7](2019)在《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被看作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英语教学领域也在不断革新,这使得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在这场教育信息化的热潮之中开拓了眼界,扩展了交流渠道并最终实现了自我提升。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后,又于2016年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其中对英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专业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是否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获取海量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已然成为这一人群所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以50名中部某大学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2011及2017年所做的两份调查问卷以及教师半结构化访谈,并依托学者胡志雯与麦克格雷斯提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型来进行分析讨论。本文旨在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在2011年和2017年中部某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分别如何?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是否有所差异?2.在2011年和2017年中部某大学英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情况分别如何?两年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情况是否有所差异?3.在2011年和2017年影响中部某大学英语教师通过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因素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2011年和2017年中部某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对基础信息技术的使用均比较熟悉,但对于高级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严重不足,总体来看,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两年的调查中并未产生显着的差异变化。2.在2011-2017年间,中部某大学英语教师们通过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其自身专业发展的情况良好并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相较2011年大多数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其专业发展持保守态度而言,2017年时该群体对于通过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发展的频率和态度都有了明显的好转。3.除了教师个人可以更加便利的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自身发展外,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也在2011年-2017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本文也根据研究结果对现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身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建议,能为今后促进大学英语教师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其职业发展的途径提供有益参考。当然本研究还存在着访谈对象较少、调查环境仅涉及一所院校等不足之处需要今后改进。

陈汝模[8](2019)在《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提倡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亟需抓住时代机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化,各学科领域对于海丝文献资源的需求迫切程度日益加深,为满足用户群体对海丝文献资源的迫切需求,实现海丝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数字化建设不仅具有现实意义,相应的也成为长期保存以及二次创新的重要之举。为此,文章以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概况为切入点,系统梳理数字化建设的概况,具体从数据库建设、信息门户建设、其他海丝数字资源开发现状三个方面来阐述现今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所取得成果。并剖析不足之处,提出相应措施,以期助力于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以及福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方法以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以分析归纳法为辅。首先,系统、全面论述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概况,包括数字化的内容、特征、原则,再接着论述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其次,全面分析福建省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概况,分别从数据库建设、信息门户建设、其他海丝数字资源开发现状三个方面来阐述。最后,对福建省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提取共性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策略,以期对其建设有所助益。

陈丹[9](2018)在《高中英语听力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各项活动都要使用信息技术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线教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英语教学中英语听力占据着显着的位置,而听力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听力考试。以前的听力测试办法是使用广播播放,而我们知道广播播放具有开放性特点,考生和社会人士可以同步收听,因此听力材料的保密性就得不到保证。如果将听力材料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储在在线英语听力考试系统中就可以提高保密性。同时,传统的英语听力考试系统也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强弱项分析,设计一个能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练习的考试系统将有益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此外,在线英语听力考试系统还可以方便老师出题,自动、高效地完成阅卷,使老师能腾出大量精力来关注教学。本文阐述了高中英语听力考试系统设计开发的全过程。首先本文介绍了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本系统的主要技术ASP.NET、C#、AJAX做了全面的介绍,接着对本系统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系统需求分析,然后介绍了本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前台模块设计、后台模块设计、创新模块设计(练习中心功能、试卷管理功能),最后介绍了本系统的实现,包括前台子系统的部分模块实现、后台子系统的部分模块实现以及系统测试。本系统使用的是B/S架构的瘦客户端模式,它能够适应客户对网络考试的要求,低配置的服务器就能满足系统的需要,我们也不用设置客户端。并且它的考试功能可以被用户设定为自己想要的,通过对后台进行设置,绝大多数需求都能被满足。本系统能实现C/S模式下的所有功能,学校里的各种练习和考试都能在系统中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体现。

李玫[10](2018)在《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条件,让人们的学习方式也有了飞跃式的创新。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育手段也随之改变,同时,教育手段需要借用网络通讯技术开拓新的传播工具。国家在新世纪力推教育改革,提倡现代化教育理念,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研发力度,力求培养出更多的高端人才。移动学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并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迅速占据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为教育数字化、技术化和终身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移动学习解决了诸多难题,比如时间空间不同步的问题,转变了“教”与“学”的关系,实现了围绕学习者的教育理论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借助移动设备学习数字化学习内容,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尽管移动学习不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它开创了一个集传统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终端学习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必然会有较好的未来发展空间。民办职业教育要想办出特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新的学习要求,既能够随时学习也不要求按照一定的形式,既能不定时地指导学生也能够体验不同的情景。而移动学习的不定时性、移动性、交互性等特点脱离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满足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新时期的学习需求。所以,研究移动学习并将其运用到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对民办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对课题研究背景、移动学习的技术、设备普及和发展、教育变革、以及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必要性等内容进行简单介绍,概括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成果,最终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为移动学习概述。对移动的由来、定义、特点、发展等内容进行介绍,并对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分别进行介绍,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融合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个性化学习理论、翻转课堂学习理论。第三章为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设计出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移动学习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第四章为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对策建议。从提高民办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增强自我控制,提高学习效率,拓展移动学习的媒介,开发更多资源,促使移动学习内容的系统化,完善学习内容和形式,采取动态学习方式,科学获取和管理移动学习内容,减少移动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的影响,提高学习效果,让课程“可携带”,减少移动学习的通信费用,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校内部移动学习的应用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对策。第五章为结语。

二、MP3的网络资源、网上支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P3的网络资源、网上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1)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三、研究问题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云南省博物馆概况与数字博物馆利用案例分析
    第一节 云南省博物馆概况
    第二节 数字博物馆艺术模块的应用案例分析
第四章 博物馆数字资源基于建构主义的馆校合作美术教学应用思路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
    第二节 博物馆数字资源基于建构主义的美术教学应用思路
第五章 云南省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链中的设计分析
    第一节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资源模块化分析
    第二节 美术教学链的校外资源接入点分析
    第三节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资源在美术教学链中的教学方案设计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第五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信息和通信技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和重要支撑
        2.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和深化
        3.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1.信息和通信技术
        2.教育信息化
    (四)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2.境外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理论基础
        1.复杂性理论
        2.四阶段连续体模型
一、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
    (一)国家信息化的影响
    (二)教育理念的推动
        1. “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愿景的推动
        2. “少教多学”教育目标的导向
        3. 21 世纪技能框架的引领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颁布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政策
        1.第一期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
        2.第二期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
        3.第三期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
        4.第四期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
    (二)完善ICT基础设施
        1.硬件设施建设
        2.软件设施建设
    (三)提高教师ICT能力
        1.职前教师的ICT能力发展
        2.在职教师的ICT能力发展
    (四)培养学校领导的ICT能力
        1.教育领袖计划
        2.学校管理和领导计划
    (五)开展ICT示范项目
        1.孵化学校计划
        2.学习科学研究
        3.未来学校项目
        4.教育实验室项目
        5.国家数字素养项目
三、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学校推进案例
    (一)崇辉小学基本概况
        1.崇辉小学信息化概况
        2.崇辉小学信息化学习环境
    (二)崇辉小学ICT学习项目
        1.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2.数字化故事
    (三)崇辉小学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分析
        1.注重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
        2.创新教学和学习方法
        3.各类人员积极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
四、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效与特点
    (一)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效
        1.信息化基础设施得以优化和完善
        2.中小学生信息素养逐步得到提升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着增强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
        1.发展内容的整体性
        2.发展过程的动态性
        3.参与主体的自组织性
        4.发展成果的非线性
五、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3.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3.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政策
        4.增强学校和社会参与度
        5.推出试点创新教学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关键概念内涵与界定
        1.3.1 东道国制度压力
        1.3.2 人力资源本地化
        1.3.3 人力资源自主权
        1.3.4 领导风格
        1.3.5 企业绩效
    1.4 研究基本框架
        1.4.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2.1.2 资源基础理论
        2.1.3 资源依赖理论
    2.2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
        2.2.1 文献筛选与基本情况列表
        2.2.2 国际商务领域中引入制度理论的过程
        2.2.3 制度压力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机制
        2.2.4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述评
    2.3 本地化相关研究
        2.3.1 本地化的分类与测量
        2.3.2 本地化的前因研究
        2.3.3 本地化的后果研究
        2.3.4 本地化相关研究述评
    2.4 自主权相关研究
        2.4.1 自主权研究的发展脉络
        2.4.2 自主权的前因研究
        2.4.3 自主权的后果研究
        2.4.4 自主权相关研究述评
    2.5 领导风格相关研究
        2.5.1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
        2.5.2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2.5.3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
        2.5.4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2.6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2.6.1 中越双边关系研究
        2.6.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状况研究
        2.6.3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述评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南投资环境与外资企业在越直接投资现状研究
    3.1 越南概况
        3.1.1 越南发展简史
        3.1.2 自然地理与资源状况
        3.1.3 行政区划
        3.1.4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
    3.2 越南投资环境发展现状
        3.2.1 越南宏观经济现状
        3.2.2 越南贸易现状
        3.2.3 越南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
        3.2.4 越南投资相关法律现状
        3.2.5 越南吸引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3.3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3.3.1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3.3.2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3.4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3.4.1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3.4.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3.4.3 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案例探索的理论预设
    4.3 案例设计方法论
        4.3.1 案例选择
        4.3.2 数据搜集
        4.3.3 数据分析
    4.4 案例企业简介
        4.4.1 D公司
        4.4.2 J公司
        4.4.3 L工业园
        4.4.4 W所
    4.5 案例内数据分析
        4.5.1 东道国制度压力
        4.5.2 人力资源本地化
        4.5.3 人力资源自主权
        4.5.4 企业绩效
    4.6 案例间数据分析
        4.6.1 概念与维度编码
        4.6.2 案例间信息评估
        4.6.3 初始假设命题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5.1 理论模型的提出
    5.2 研究假设
        5.2.1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5.2.2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本地化关系假设
        5.2.3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自主权关系假设
        5.2.4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5.2.5 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5.2.6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双中介作用的相应假设
        5.2.7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5.2.8 假设汇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调研问卷设计与小样本预调研
    6.1 问卷设计方法
        6.1.1 问卷设计原则
        6.1.2 问卷设计过程
    6.2 各变量的初始测量量表
        6.2.1 制度压力的测量量表
        6.2.2 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测量量表
        6.2.3 人力资源自主权的测量量表
        6.2.4 企业绩效的测量量表
        6.2.5 领导风格的测量量表
        6.2.6 控制变量的测量
    6.3 小样本预调研
        6.3.1 小样本抽样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小样本检验方法
        6.3.3 小样本检验结果
        6.3.4 初始测量量表修正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7.1 样本数据搜集
        7.1.1 样本对象选择
        7.1.2 数据搜集与筛选过程
    7.2 企业层面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量表质量与变量结构分析
        7.3.1 分析方法介绍
        7.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7.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7.4 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研究
        7.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7.4.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7.4.3 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7.4.4 结果讨论
    7.5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效应分析
        7.5.1 中介变量的内涵
        7.5.2 中介效应的检验操作
        7.5.3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7.5.4 结果讨论
    7.6 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分析
        7.6.1 调节变量的内涵
        7.6.2 调节效应的检验操作
        7.6.3 威权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7.6.4 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7.6.5 结果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东道国制度压力各维度的不同影响机制
        8.1.2 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
        8.1.3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
    8.2 理论贡献
    8.3 管理与实践对策
        8.3.1 政府合理布局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
        8.3.2 企业“入乡随俗”并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社会责任
        8.3.3 有效整合东道国社会网络资源
    8.4 研究局限
    8.5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2 :在越中国企业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4)TTS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要求
        1.1.2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环境存在的不足
        1.1.3 人工智能技术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强大支撑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听力学习过程的相关研究
        1.2.2 听力教学过程的相关研究
        1.2.3 技术与英语听力教学融合的相关研究
        1.2.4 英语听力教学的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径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听力理解的概念界定
        1.5.2 听力教学的概念界定
2 TTS技术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2.1 TTS技术的概念与功能
    2.2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需求分析
        2.2.1 小学生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2.2.2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目标分析
        2.2.3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需求分析
    2.3 TTS技术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支持
        2.3.1 TTS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标准的语音资源
        2.3.2 TTS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听力教学材料
        2.3.3 TTS技术可以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3 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3.1 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类型分析
        3.1.1 基于TTS技术的精准辨音式听力教学活动
        3.1.2 基于TTS技术的精细加工式听力教学活动
        3.1.3 基于TTS技术的情境交际式听力教学活动
    3.2 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3.2.1 基于TTS技术的精准辨音式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3.2.2 基于TTS技术的精细加工式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3.2.3 基于TTS技术的情境交际式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4 基于TTS技术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实施与检验
    4.1 活动前期准备
        4.1.1 活动主体分析
        4.1.2 实验环境创建
        4.1.3 实验变量
        4.1.4 实验假设
    4.2 基于TTS技术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4.2.1 精准辨音式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4.2.2 精细加工式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4.2.3 情境交际式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4.3 活动效果检验
        4.3.1 听力成绩分析
        4.3.2 各项听力能力成绩分析
        4.3.3 问卷调查分析
        4.3.4 活动效果总结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尚存的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思维导图评价量表
附录B 听力交际能力评价量表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D 满意度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对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编写的分析与思考 ——基于文本分析和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全球汉语学习者呈低龄化
        二、歌谣教学法广受欢迎
        三、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应运而生
        四、相关研究比较薄弱
        五、研究者个人因素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少儿汉语教材的研究
        二、关于国际汉语教学中歌谣教学的研究
        三、关于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的研究
    第四节 关键概念界定
        一、少儿
        二、歌谣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汉语韵律理论
        二、情感过滤假说
        三、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四、大脑机能分担理论
        五、多元智能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其原因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原因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维度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维度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访谈调查法
        五、实地观察法
        六、课堂志研究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主题较为新颖
        二、研究材料较为鲜活
        三、研究方法较为丰富
        四、研究国别较为多元
第三章 对《晓康歌谣学汉语》的文本研究
    第一节 编写理念
        一、视听说唱相结合
        二、语言和文化相结合
        三、教材内容本土化
        四、知识多样化复现
        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第二节 资源配置与编写体例
        一、资源配置
        二、编写体例
    第三节 话题分析
        一、话题汇总
        二、话题分类
    第四节 韵律分析
        一、语音知识
        二、押韵规律
        三、节奏规律
    第五节 文化分析
        一、文化主题
        二、文化呈现方式
第四章 对《朴炫英少儿汉语》的文本研究
    第一节 编写理念
        一、歌谣本土性
        二、内容适龄性
        三、呈现直观性
        四、内容综合性
        五、共同参与性
    第二节 资源配置与编写体例
        一、资源配置
        二、编写体例
    第三节 话题分析
        一、话题汇总
        二、话题统计
    第四节 韵律分析
        一、歌谣音节
        二、歌谣节奏
        三、歌谣押韵
    第五节 文化方面
        一、目的语文化
        二、共性文化
第五章 基于英国W小学的汉语歌谣教学实践
    第一节 教学背景
        一、英国重视汉语教学
        二、英国W小学的汉语教学
    第二节 教学情况
        一、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三节 教学步骤
        一、每个主题的教学步骤
        二、歌谣教学类型及步骤
    第四节 歌谣教学建议
        一、灵活使用歌谣教材
        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三、丰富歌谣输出形式
第六章 对歌谣教学情况的调查
    第一节 对教师的访谈调查及分析
        一、访谈调查的对象
        二、访谈调查的过程
        三、对访谈调查的分析
    第二节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对象
        二、问卷调查的过程
        三、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第七章 对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的总体思考
    第一节 教材歌谣设计
        一、歌谣歌词方面
        二、歌谣曲调节奏方面
    第二节 教材编写体例
        一、语言学习版块
        二、文化认知版块
        三、巩固练习版块
        四、课堂活动版块
    第三节 教材的教学视频
        一、歌谣伴奏
        二、视频字幕
        三、视频风格
        四、TPR引导
    第四节 教材的立体建设
        一、教材介质立体化
        二、教材种类立体化
        三、编写组织立体化
        四、使用对象立体化
本文局限性及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笔者关于汉语歌谣教学日志8篇
附录二 对英国W小学学生调查问卷30份
附录三 学生课后汉语自学笔记照片2张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成绩

(6)信息化社会的戏曲传承 ——以川剧为例的“互联网+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川剧数字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信息化与戏曲传承
    第一节 社会进化与戏曲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戏曲传承的影响
    第三节 戏曲APP传播能力量化分析
第二章 川剧传承研究设计
    第一节 川剧文化传承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二节 川剧互联网传播的大数据分析
    第三节 川剧数字化传承发展路径设计
第三章 川剧传承的云保护
    第一节 川剧传承的数字化记录
    第二节 川剧传承的数据云存储
    第三节 川剧传承的数据云容灾
第四章 川剧传承的云共享
    第一节 川剧传承数字化云平台共享
    第二节 川剧传承数字化元数据开放
    第三节 川剧传承数字化软应用开放
第五章 川剧传承的云传播
    第一节 川剧传承的数字化教学
    第二节 川剧传承的网络化传播
    第三节 川剧传承的个性化分享
第六章 余论:“互联网+戏曲”的发展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1.4 Summary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2.1.1 The Overview of ICT
        2.1.2 The Use of ICT in Education
        2.1.3 Language Instruction and ICT
    2.2 Research 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PD)
        2.2.1 The Overview of TPD
        2.2.2 Languag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3 ICT and EF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4 Analytical Framework
    2.5 Summary
Chapter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Design
        3.2.1 Subjects
        3.2.2 Instruments
        3.2.3 Materials
    3.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3.4 Summary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The Comparison of English Teachers’ICT Proficiency Level
        4.1.1 Basic ICT literacy
        4.1.2 Higher-level ICT literacy
    4.2 The Comparison of English Teachers’Use of ICT for TPD
        4.2.1 English Teachers’Use of ICT for Teaching
        4.2.2 English Teachers’Use of ICT for Learning
    4.3 The Comparison of Factors Affecting ICT Use for TPD
        4.3.1 Evaluation& Appraisal
        4.3.2 CPD Policy Support
        4.3.3 ICT Facilities& Resources
        4.3.4 ICT-related Curriculum
    4.4 Summary
Conclusions
    Major Findings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A
Appendix B
Appendix C
Appendix D 详细中文摘要
Acknowledgements

(8)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中文文摘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福建省海丝文献数字化概述
    2.1 福建海丝文献概述
    2.2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概述
    2.3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基础
    2.4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三章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
    3.1 福建海丝文献数据库建设现状
        3.1.1 福建公共系统图书馆中的海丝数据库调查与研究
        3.1.2 福建省高校系统图书馆中的海丝数据库建设现状
    3.2 福建海丝主题的信息门户网站建设现状
    3.3 福建其他形式的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
        3.3.1 福建海丝数字资源网上展览建设
        3.3.2 海丝题材的动漫、电影等文艺精品创作
        3.3.3 海丝题材的网络游戏开发
第四章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1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的特点
        4.1.1 海丝数字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初见成效,资源分布不均衡
        4.1.2 海丝数据库内容来源类型呈现多元化
        4.1.3 海丝数据库表现形式单一化
        4.1.4 海丝数据库内容格式日臻完善统一
        4.1.5 海丝数据库的主题方向广泛
    4.2 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区域分布
第五章 福建省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5.1 海丝数字资源更新滞后,用户服务能力较弱
        5.1.1 海丝数字资源更新维护机制不合理
        5.1.2 海丝数字资源为用户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5.2 资源开发力度有限,海丝数字资源特色化羸弱
        5.2.1 海丝数字资源的开发流于表面
        5.2.2 海丝数字资源的创新性不足致使特色价值无法显现
    5.3 海丝数字资源的建设开发不均衡,传播、共享体系建设不完善
        5.3.1 海丝数字资源建设开发失衡严重
        5.3.2 海丝数字资源传播、共享体系有待加强
    5.4 海丝数字资源协同联合机制较弱,资源呈现内容同质化严重
        5.4.1 管理缺位致使协同联合机制不健全
        5.4.2 海丝数字资源重复建设严重
第六章 福建省海丝文献数字化现状的发展策略
    6.1 保障资源更新与维护机制常态化,推动用户泛在化服务体系建设
        6.1.1 实现海丝数字资源的定期更新,保证维护工作的及时性
        6.1.2 切实把握用户真实需求,提升资源的用户黏度
    6.2 加大海丝数字资源的开发力度,提升海丝数字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6.2.1 强化数字化主体的开发能力,提升用户群体的信息素养
        6.2.2 推进海丝数字资源的创新力度,延长海丝数字资源的价值链
    6.3 建立健全现代传播体系,完善海丝数字资源的共享体系
        6.3.1 通过“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扶持开发薄弱地区
        6.3.2 借助互联网渠道,推广海丝数字信息资源
    6.4 加大跨区域协调合作纵深维度,全面提升数字资源有序整合力度
        6.4.1 逐步打破资源分布的区域隔阂,不断深化协调合作纵深维度
        6.4.2 全面运用各类整合方式,实现海丝数字资源的帕累托最优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高中英语听力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主要技术介绍
    2.1 ASP.NET简介
    2.2 C#简介
        2.2.1 概述
        2.2.2 主要特点
        2.2.3 方向
    2.3 AJAX简介
        2.3.1 特点
        2.3.2 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分析
    3.1 系统需求概述
    3.2 功能需求分析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4 可行性分析
        3.4.1 技术可行性
        3.4.2 社会可行性
        3.4.3 经济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4.2.1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4.2.2 数据库设计
    4.3 前台模块设计
        4.3.1 我的空间设计
        4.3.2 考试中心设计
        4.3.3 缴费支付设计
        4.3.4 其他学习功能设计
    4.4 后台模块设计
        4.4.1 用户管理设计
        4.4.2 订单管理设计
        4.4.3 解题攻略管理设计
        4.4.4 置换管理设计
        4.4.5 支付类别管理设计
        4.4.6 置换类别管理设计
        4.4.7 规则管理设计
        4.4.8 题目分类管理设计
    4.5 创新模块设计
        4.5.1 练习中心功能
        4.5.2 试卷管理功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前台子系统的部分模块实现
        5.1.1 考试中心模块
        5.1.2 练习中心模块
    5.2 后台子系统的部分模块实现
        5.2.1 试卷管理模块
        5.2.2 订单管理模块
        5.2.3 解题攻略管理模块
        5.2.4 规则管理模块
        5.2.5 题目分类管理模块
    5.3 系统测试
        5.3.1 软件的测试方法和环境
        5.3.2 软件的功能测试
        5.3.3 软件的非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移动学习相关技术的发展
        1.1.2 教育及学习方式的变革
        1.1.3 移动学习的研究增长迅速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文献综述
        1.3.2.1 国外文献综述
        1.3.2.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移动学习
        2.1.1 移动学习的由来
        2.1.2 移动学习的定义
        2.1.3 移动学习的模式
    2.2 民办高职院校
第3章 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3.1.1 调查对象和调查数据的收集
        3.1.2 调查问卷目的
        3.1.3 调查问卷设计
        3.1.4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测试
    3.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分析
        3.2.2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及教师对移动学习的认识水平
        3.2.3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移动学习设备情况
        3.2.3.2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移动学习设备功能情况
        3.2.3.3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移动学习设备与他人交流情况
        3.2.4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学习信息资源情况
        3.2.4.1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学习中信息资源的功能情况
        3.2.4.3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学习中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现状
        3.2.5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学习中的传播媒介现状分析
        3.2.5.1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学习持有和使用终端设备现状
        3.2.5.2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学习中的信息传输方式现状
        3.2.5.3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学习中手机应用情况
        3.2.6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学习中的学习环境现状
        3.2.6.1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的费用
        3.2.6.2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环境学习干扰现状
        3.2.6.3 民办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环境中其他情况
        3.2.7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移动学习方式和主要内容
        3.2.8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移动学习时间和地点
        3.2.9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移动学习效果反馈
        3.2.10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移动学习方式的关注与预期
    3.3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4章 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对策建议
    4.1 提高民办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知水平
        4.1.1 加大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宣传
        4.1.2 转变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识
    4.2 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4.2.1 强化移动学习的时间管理
        4.2.2 设置移动学习的学习目标
    4.3 拓展移动学习的媒介
        4.3.1 尝试多种移动学习的媒介
        4.3.2 根据目标群体针对性开发学习资源
    4.4 促使移动学习内容的系统化
        4.4.1 构建移动学习内容的系统构架
        4.4.2 优化移动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4.5 改进移动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4.5.1 利用移动学习的求助功能进行动态学习
        4.5.2 科学有效获取和管理信息
    4.6 减少学习时间和地点对移动学习的影响
        4.6.1 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知识内化
        4.6.2 加大对学生移动学习的指导
    4.7 开发“可携带”课程
    4.8 加强学校内部移动学习的应用平台建设
第5章 结语
    5.1 本文研究成果
    5.2 本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学生调查问卷
致谢

四、MP3的网络资源、网上支持(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数字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D]. 李水英. 云南艺术学院, 2021(02)
  • [2]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 赵双双. 曲阜师范大学, 2020
  • [3]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D]. 周丹妮.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TTS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D]. 张静.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对歌谣类少儿汉语教材编写的分析与思考 ——基于文本分析和教学实践[D]. 郝晓荣.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信息化社会的戏曲传承 ——以川剧为例的“互联网+戏曲”研究[D]. 李金兆.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D]. 贠奇志. 湖南大学, 2019(07)
  • [8]福建海丝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D]. 陈汝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高中英语听力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丹. 江苏大学, 2018(01)
  • [10]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玫.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MP3网络资源,在线支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