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虫射击期垂直坑内成虫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成虫射击期垂直坑内成虫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一、纵坑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王娟,闫东锋,李继东,何静[1](2020)在《基于CNKI数据库的小蠹科昆虫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小蠹科昆虫是当今森林生态系统内最具危害性的林木蛀干害虫之一,因其生活方式隐蔽,种类多且分布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寄主树木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明确小蠹科昆虫近年来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以中国知网2000—2020年间959篇小蠹科昆虫研究文献为对象,运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软件及计量可视化,分别从发文量、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小蠹科昆虫研究人员的研究对象多以研究机构所在林区爆发成灾的小蠹种类为主,且同一地区内机构合作较多;小蠹科昆虫研究领域相对宽泛,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分子鉴定、遗传结构等研究方向发文量显着增长,且"线粒体COΙ基因"和"DNA条形码"是小蠹科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小蠹科昆虫在林学界的关注程度只增不减,更是各大高校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预测小蠹科昆虫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仍将是未来几年的重点。

马云强[2](2020)在《基于高光谱及机载激光雷达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光谱、激光雷达(Li DAR)技术已经成为农业、林业、草原病虫害监测的重要手段。高光谱数据包含丰富的病虫害危害光谱信息,但空间立体结构信息不足;Li DAR数据空间分辨率高、立体结构信息丰富,但病虫害危害特征信息不明显。结合Li DAR和高光谱数据,快速、精准的提取林业病虫害信息实现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树种,分布广、面积大。小蠹虫是世界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对云南松危害十分严重,虫害暴发后很难控制,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论文以受小蠹虫危害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高光谱、机载高光谱和机载Li DAR等技术,对冠层枯梢率与地面调查全树枯梢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从针叶到冠层尺度进行不同危害程度(健康、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的高光谱特征提取与分析,获取危害特征曲线及最佳监测波段窗口;对机载高光谱采集的受小蠹虫危害的云南松冠层进行光谱特征提取和分类诊断,选出最优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利用此方法结合机载Li DAR和高光谱数据,实现试验区内每株云南松的危害程度分类诊断,并将结果可视化。研究结果如下:1)遥感监测的数据为冠层的特征数据,尤其是冠层中上层的特征数据,本研究对冠层枯梢率与地面调查全树枯梢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呈极显着正相关。对冠层枯梢率与地面调查全树枯梢率进行一元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方程y=1.011x,实现了通过冠层枯梢率对全树枯梢率进行估算,来划分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等级。2)从针叶到冠层尺度上对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进行光谱特征提取和分析,得出两种尺度的危害特征光谱具有相似性。在针叶尺度上不同危害程度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在“红谷”(640~700 nm)存在差异;在近红外波段波动明显,随着小蠹虫危害程度加重,云南松针叶光谱反射率显着降低;最佳光谱反射率监测波段多属于红光波段,其范围大致为765~838 nm。光谱一阶导数在“红边”(680~740 nm)有明显的波峰,且峰值达到最高,随着危害程度的加重,峰高逐渐降低,同时“红边”位置向蓝光方向发生轻微偏移;在750~950 nm,有明显的波峰和波谷,四类危害程度具有相似的整体趋势,最佳光谱一阶导数监测波段主要是可见光红波段的702~744 nm。在冠层尺度上随着小蠹虫危害程度加重,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显着降低,“红谷”处反射率值有上升趋势,在重度危害时,“红谷”有消失迹象。光谱一阶导数曲线在“红边”处随着危害程度加重,峰值逐渐降低,且“红边”位置有向蓝光波段发生轻微偏移的趋势。3)对无人机采集的云南松不同受害程度的冠层高光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植被指数(VI)、连续小波变换(CWT)三种特征提取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对提取结果分别结合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最邻近和BP神经网络四种分类算法进行危害程度分类诊断,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精度评价,得出基于CWT的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的诊断效果最好。4)为解决“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的问题,融合了机载Li DAR和高光谱数据,进行自动单株分离,获取单株冠层图斑信息,对图斑内高光谱数据进行提取和合并,得到林区内包含高光谱信息的单株云南松冠层矢量数据。利用基于CWT的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进行区域尺度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分类诊断,总体分类精度为90.83%;最后对试验区内小班进行成灾分析判定并将分类结果可视化。综上所述,本文在以冠层枯梢率划分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等级;从针叶到冠层尺度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高光谱特征提取、分类诊断方法;机载Li DAR与高光谱数据融合进行单株危害程度分类诊断三个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武承旭,臧丽鹏,张苏芳,孔祥波,刘福,张真,李猷,徐芳玲,黄桂英[3](2020)在《云南松三种同域共存切梢小蠹梢转干期的空间分布格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同域危害寄主云南松,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探讨同域切梢小蠹种群在共存下对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传统聚集指标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者在梢转干期不同受害云南松纯林树冠中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重度受害样地中云南切梢小蠹种群密度显着高于横坑切梢小蠹,在轻度受害样地则相反;传统聚集指标法结果显示同域共存的3种切梢小蠹种群在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中均为聚集分布,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聚集是由环境因素和昆虫本身的聚集习性引起;地统计学结果表明除重度受害样地中短毛切梢小蠹呈随机分布外,其余切梢小蠹在不同种群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除重度受害样地横坑切梢小蠹外,其他小蠹的空间依赖范围为4.01—7.45 m。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林分中拟合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在球形模型和高斯模型之间转换。同域共存关系不影响不同种群密度下的切梢小蠹种群空间分布类型,但影响其半变异函数模型和理论参数。

武承旭[4](2019)在《三种小蠹同域共存的化学生态学机制》文中指出小蠹是重要的林业害虫之一,它们不仅严重影响松树的健康生长,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云南切梢小蠹T.yunnanensis和短毛切梢小蠹T.brevipilosus同域危害寄主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给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损失。本研究从三种切梢小蠹蛀梢期和蛀干期种内和种间关系入手,采用行为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多学科交叉方法研究了同域竞争和共存的三种切梢小蠹种内和种间关系及其化学生态学机制,并从转录组水平分析挖掘了与切梢小蠹竞争与共存有关的调节信息化学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为三种切梢小蠹的行为调控的分子技术打下基础,并最终将具有高活性的切梢小蠹聚集信息素和抗聚集信息素用于“推-拉”防治策略的实践中,以期找出管理切梢小蠹种群和危害的更好的办法。研究结果如下:(1)重度受害样地中云南切梢小蠹种群密度显着高于横坑切梢小蠹,在轻度受害样地则相反;传统聚集指标法结果显示共域竞争共存的三种切梢小蠹种群在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中均为聚集分布,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聚集是由环境因素和昆虫本身的聚集习性引起;地统计学结果表明除重度受害样地中短毛切梢小蠹呈随机分布外,其余在不同种群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除重度受害样地横坑切梢小蠹外,其余空间依赖范围为4.01~7.45 m。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林分中拟合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在球形模型和高斯模型之间转换。竞争共存关系不影响不同种群密度下的切梢小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但影响其半变异函数模型和理论参数。(2)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侵入树干时分布均随时间推移呈现出动态变化过程。横坑切梢小蠹虫口密度在树干不同高度差异显着;而云南切梢小蠹则在蛀干后期差异显着。三种切梢小蠹雌、雄虫及其不同性别在时空资源的利用上存在差异。横坑切梢小蠹的竞争能力明显强于云南切梢小蠹,其时间生态位宽度大于云南切梢小蠹,但在空间资源利用上弱于后者。三者在1月份竞争最激烈。相对于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在梢转干期对空间资源的竞争能力不足通过对时间资源序列竞争的增强来弥补,短毛切梢小蠹竞争力最弱。(3)三种切梢小蠹均对同种同性别的小蠹具有明显的趋性,其他小蠹的加入均会抑制这种吸引行为。自然条件下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雌雄虫后肠中反式-马鞭草烯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9和0.09,0.22和0.05 ng/μL。当横坑切梢小蠹雌虫与各小蠹互作后,前者后肠含量增加至16.74~292.71 ng/μL。各切梢小蠹互作后后肠中马鞭草烯酮的含量也相应增加。云南切梢小蠹后肠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横坑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分别对1,0.1和1ng/μL的顺式-,反式-马鞭草烯醇有更强的趋性,均对所有浓度的马鞭草烯酮没有行为反应,但其加入顺式-和反式-马鞭草烯醇后能够抑制吸引。(4)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当种群密度高时会出现一梢多虫现象。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种群种内竞争和共存时,两蛀孔之间的距离均集中在2 cm左右。室内生物测定表明相比同种同性别的切梢小蠹雌虫之间的距离为2 cm的间隔距离时同种小蠹之间的趋向次数显着低于5 cm和10 cm时。横坑切梢小蠹雌虫后肠中反式-马鞭草烯醇和马鞭草烯酮的绝对含量在蛀孔相距2 cm时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更长距离。通过GC-EAD分析,两种切梢小蠹雌、雄虫均对反式马鞭草烯醇和马鞭草烯酮反应强烈。(5)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了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种内和种间互作24和48 h后肠道和脂肪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总共获得204.14Gb条测序序列Clean Data,Q30碱基百分比在92.44%及以上,采用Trinity软件组装后共获得56,917条unigene,unigene的N50为3,804,SSR分析共获得13,578个SSR标记。进一步利用GO,COG和KEGG数据库对unigene进行注释和功能分析,分别注释29998,17017和25267个基因。并分析了两种切梢小蠹种内和种间处理后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KEGG数据库注释DEGs在昆虫激素合成通路,挖掘出了可能与信息素生物合成调控有关的多个基因:CYP306A1,CYP302A1,CYP314A1,CYP18A1,CYP307A等。(6)利用引诱剂反式-马鞭草烯醇和驱避剂马鞭草烯酮在野外进行生物测定,验证“推-拉”防治技术的效果,结果表明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的诱捕量显着多于空白对照和控制组。短毛切梢小蠹的诱捕量较少,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单位面积中诱捕器数量显着影响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的野外诱捕量,呈负相关。诱捕器的悬挂位置和方式也影响切梢小蠹的诱捕数量,悬挂在树干中、下部能诱集到更多的切梢小蠹。

潘悦[5](2018)在《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文中认为切梢小蠹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钻蛀性森林害虫,对该地区云南松造成持续多年的大面积灾害。国内外广泛认为,小蠹虫伴生真菌在小蠹虫蛀害中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以切梢小蠹伴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首次对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了伴生真菌的侵染力,揭示了伴生真菌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开展了主要伴生真菌群体遗传学研究,并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对长喙壳类伴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获得10种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包括Ophiostoma canum,O.ips,Leptographium yunnanense,L.conjunctum,L.sinense,L.pini-densiflorae以及3个新种L.wushenense sp.nov.,L.panxianense sp.nov.,L.puerense sp.nov.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Ophiostoma tingens。再者,研究发现Ophiostoma canum是中国西南地区尤其云南省切梢小蠹主要的伴生真菌,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5.6%。10种伴生真菌分布于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和马尾松林区,与当地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松芽小蠹和华山松切梢小蠹存在生态学关联。结果显示该区为世界上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阐释伴生真菌与切梢小蠹协同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2.对10种伴生真菌侵染力检测发现,所有伴生菌接种云南松后均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L.puerense,L.conjunctum和L.panxianense导致寄主韧皮反应区较长,而O.canum导致寄主韧皮部韧皮反应区相对较短。结合云南松抗性诱导反应研究,发现部分伴生真菌如L.wushanense和L.sinense能诱导寄主产生显着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单萜物质含量变化,对云南松的侵染力较强。3.对非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研究表明,云南曲靖、永胜和宁蒗三地分离到的14株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经ITS测序和形态学比较均鉴定为Sydowia polyspora;接种实验证实,该菌能侵染云南松的树干和松针,导致其韧皮组织病变和部分松针黄化、褪绿。由此推测,切梢小蠹的传播可能会引发该菌对寄主的二次侵染。4.基于ITS1-5.8S-ITS2,EF-1α和GPDH三基因联合分析,伴生菌O.canum在中国西南地区的9个地理群体在分子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着,再者,通过连锁和重组检测发现该菌在当地主要为克隆扩张,综合分析推测O.canum可能是当地新入侵的生物种。该研究对于确证西南地区伴生菌来源,阐释其伴生菌多样性丰富的成因具有重要科学价值。5.基于伴生菌O.canum对云南环境适应性分析表明,年际温度范围和最湿季降雨量是影响该菌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经Max Ent模型预测,该菌的适生分布区为滇中高原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即云南海拔2000 m以上,年降雨量1100 mm以下,且年均温15°C以下的地区,这对进一步开展该地区伴生菌地理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6.伴生真菌在切梢小蠹蛀害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揭示,切梢小蠹在自身携带或者侵入孔存在伴生菌的情况下,都可能侵染云南松,并且携带L.pini-densiflorae的切梢小蠧比不带菌入侵成功率和繁殖率高;野外调查发现,带O.canum的坑道内切梢小蠹繁殖率较不带菌坑道高。综合分析认为伴生真菌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入侵和繁殖有正向促进作用。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的形成与发展现状,综合评估伴生真菌在该地区的潜在危害,全面阐释切梢小蠹成灾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曹雪佳[6](2018)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云南松物候监测及虫害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 Franch.)在我国西南地域形成大面积天然林与人工林,集绿化造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重要职责于一体,是云南省最宝贵的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保障系统。然而由于云南松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和严重的干旱干扰影响,云南松林健康程度迅速下降,虫害日渐严重,亟需采取相应措施。植被的关键物候参数如生长季开始、生长季结束和生长季长度等是描述森林对生态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针对云南地区多云雨实况,本文首先尝试通过融合多源遥感数据(光学与光学、光学与微波),构建出更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数据集,用以对云南松健康林和受害林分别进行时序遥感监测了解其生长更新习性;进一步,基于TIMESAT遥感物候监测软件探明健康林、受害林关键物候参数的差异;最后,探究二者物候差异与虫害发生之间的响应关系,为小蠢虫危害监测防控提供支持,从而保持云南松林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光学数据PROBA-V和MODIS的NDVI产品融合具有很大潜力,融合数据可以提高光学数据在亚热带多云雨地区植被动态遥感监测和物候监测的可行性;(2)通过光学数据PROBA-V和微波数据Sentinel-1A时序融合,可以弥补研究区多云雨现状,从而构建更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集,相对于单独使用光学或遥感数据而言,融合得到的数据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森林动态监测;(3)基于TIMESAT物候监测软件提取了云南松健康林和受害林的关键物候参数如生长季开始、生长季结束、生长季长度等,填补了我国多云雨地区云南松遥感物候监测空白;(4)云南松健康林和受害林关键物候参数差异和虫害发生的响应分析发现,受害林生长季开始时间较健康林推迟40天左右,生长季结束时间推迟12天左右,结合地面实测数据,证实了物候监测法的可行性。通过对二者物候差异与虫害发生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可为小蠹危害监测防控提供支持,从而保持云南松林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沈绍伟,骆有庆,俞琳锋,卢文娟,韩向国,任利利[7](2018)在《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Faccoli和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Hartig)是中国云南地区两种危害松属Pinus L.植物的钻蛀性害虫,常在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上共同危害,通过蛀梢和蛀干为害造成树木衰弱死亡,生态破坏,带来经济损失。【方法】通过样地调查和树木解析,对两种小蠹在"梢转干"及"干转梢"时期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梢转干"时期之后,横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主干中下部,云南切梢小蠹分布在主干中上部;侧枝上主要分布着云南切梢小蠹,而横坑切梢小蠹数量很少;5月中旬进入"干转梢"阶段,两种小蠹同时进入羽化期,云南切梢小蠹在6月1日左右到达羽化高峰期,横坑切梢小蠹则比其晚10 d左右到达羽化高峰期;两种小蠹成虫转梢危害后随机分布。两种小蠹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发生期较长,在云南松上分布范围较广。两种小蠹空间生态位重叠较小,在云南松上的分布趋于分离,对空间资源的需求具有较大差异;而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在云南松的生长季节能同时危害,且发生期较一致,危害期长。【结论】两种小蠹在空间生态位上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小,而在时间生态位上的竞争较大。通过研究比较两种切梢小蠹时间及空间生态位的特性及差异,为遥感监测云南松林的生物灾害提供了支撑依据。

俞琳锋,黄华国,泽桑梓,任利利,宗世祥,卢文娟,骆有庆[8](2017)在《云南松林两种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的空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造林绿化树种。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云南松林受到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Faccoli和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 Hartig的共同危害。本文对两种害虫在蛀梢期的危害特性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切梢小蠹的发生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林内两种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受害程度不同的云南松林内两种切梢小蠹的危害差异显着,轻度受害林分内受害梢率为11.38%,中度受害林分内受害梢率为36.56%,而重度受害林分则达到59.7%。分析全方向的变异函数曲线图得知,蛀梢期两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云南松林中均呈聚集分布。其中,两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林分中空间依赖范围依次是:轻度受害林分>中度受害林分>重度受害林分,而局部空间连续性依次是:轻度受害林分>中度受害林分>重度受害林分。【结论】云南松林两种切梢小蠹成虫在蛀梢期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明确两者在该时期存在聚集危害的特性,导致云南松因树梢受到聚集危害变为衰落木,从而有利于成虫蛀干危害和繁殖。本文为探究两种切梢小蠹在云南松林中的危害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虫害监测及防治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

祁先慧[9](2017)在《吐鲁番杏树小蠹虫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调查》文中指出杏作为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对于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生态环境也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以小蠹虫为主的钻蛀性害虫大面积发生:10年生以上的挂果园平均危害率19.4%,个别危害率达32%,最高死亡率12.6%,给新疆杏树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作者对吐鲁番地区的杏树小蠹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用形态学鉴定法对该地区杏树小蠹虫进行了鉴定,初步明确了吐鲁番地区杏树小蠹虫的种类;调查树体不同方位和部位上的发生情况,掌握其危害特点及规律;运用聚集度指标法,确定小蠹虫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得出最为合理的抽样调查方法和抽样数;室内研究天敌对小蠹虫的控制作用,为实现小蠹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1)采集杏树小蠹虫标本,由北京林业大学李镇宇教授鉴定,得出吐鲁番杏树小蠹虫种类有:多毛小蠹(Scolytus seulensis Mur.)、皱小蠹(S.rugulosus Ratzeburg)、小蠹属(S.sp.)、以及枝小蠹属(Ernoporus sp.)。对各小蠹虫的形态学、坑道及生物学特性做了详细的描述,以期为将来准确鉴定小蠹虫种类(未鉴定到种的2种)提供参考资料。(2)粗放管理的杏园,随着树龄的增大,受害率和虫情指数随之增高;树体四个方位的平均虫口数量大小依次是:西>北>南>东,且差异达极显着水平;树体不同部位的平均虫口数量大小依次是:主枝>侧枝>主干>副侧枝,且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在树龄较大的杏园中,衰弱树体是引发小蠹危害的源头。(3)5种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表明:杏树小蠹虫成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种群,其聚集分布具密度依赖性,即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种群密度较小时,种群聚集是由自身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致;当种群密度较大时,环境才是造成种群聚集的主要原因。与前人研究相对比,更加确定了小蠹虫的动态规律、为后期确定其调查最适抽样方法和抽样量,以及虫情预测等奠定基础。(4)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0 a以上树龄使用五点取样法,而10 a及10 a以下树龄使用棋盘式取样结果能较好地代表整园情况。当虫口密度和调查精度不同时,抽样量也不同(5)在室内常温条件下,一头拟蚁态郭公虫对多毛小蠹虫成虫的日捕食量为30头左右,其捕食量同时也受种间竞争的影响而降低。实践中可将天敌和信息素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化学污染。

沈绍伟[10](2017)在《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与松树主要生理指标变化》文中提出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Faccoli)和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Hartig))是中国西南地区两种危害松属(Pinus L.)植物的钻蛀性害虫,常共同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通过蛀梢和蛀干为害导致树木衰亡。作者于2015~2017年在云南省祥云县普淜镇天峰山林场,通过样地调查和树木解析,对两种小蠹在“梢转干”及“干转梢”期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进行了研究,并对受小蠹危害后的云南松健康针叶及受害梢针叶进行光合生理分析,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为遥感监测云南松林的生物灾害提供了支撑依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在蛀干期蛀食坑道的长度:云南切梢小蠹蛀干坑道长度主要集中在区间61~80mm和81~100mm,分别为23%、24%;横坑切梢小蠹则是在61~80mm的母坑道长度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7%。2.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在蛀梢期对枝梢的选择偏好:均主要蛀食50~70 mm长度的枝梢;云南切梢小蠹的侵入孔至顶芽的平均距离为28.00±10.41 mm,横坑切梢小蠹的侵入孔至顶芽的平均距离为28.05±4.68 mm;云南切梢小蠹集中选择平均直径6.91±0.102 mm的枝梢,而横坑切梢小蠹则集中选择平均直径为6.65±0.114 mm的枝梢;云南切梢小蠹蛀食枝梢内的平均坑道长度为13.02±4.78 mm,横坑切梢小蠹蛀食枝梢内的平均坑道长度为13.55±6.41 mm,以上四个指标的差异均不显着。3.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蛀干期在云南松上的空间分布情况:(1)在主干的分布为:横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干的中下部,云南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树干的中上部;(2)在侧枝上的分布为:横坑切梢小蠹在侧枝上仅出现在1—2 m,2—3m,3—4 m高处的侧枝上,云南切梢小蠹在高于lm的侧枝上均有分布,集中于4—5 m和5—6 m,且数量较大;(3)在枝梢的分布为:在云南松从上至下,两种切梢小蠢从第1轮枝至第7轮枝均有发现,且是随机分布的。4.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蠢危害云南松的空间生态位:两种小蠹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说明在主干上的分布范围较广,但云南切梢小蠹的生态位宽度值大于横坑切梢小蠹,说明其蛀食范围更广;在侧枝上,云南切梢小蠹的生态位宽度值(0.6099)远大于横坑切梢小蠹(0.3408),说明云南切梢小蠹在侧枝上的生态位宽度要宽于横坑切梢小蠹;在枝梢上,两种切梢小蠹的生态位宽度值(0.8882,0.8114)很接近且很大,说明两种小蠹在梢上是均匀分布。从生态位重叠来看,在整棵云南松上,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为接近,均较小,表明在整棵云南松上这两种小蠹能同时危害,且它们的分布趋于分离,对空间资源的共享程度较小。从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来看,两种小蠹在主干和梢上具有较高的值(0.5017,0.5785),说明在这两部分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的生态位较接近。从种间竞争系数来看,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在主干和侧枝上的竞争程度适中,但在梢上两种小蠹的种间竞争系数值达到了 0.9334,竞争激烈。5.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干转梢”和“梢转干”的高峰期:两种小蠹5月中旬进入“干转梢”阶段,同时进入羽化期,云南切梢小蠹在6月1日左右到达羽化高峰期,横坑切梢小蠹则比其晚l0d左右到达羽化高峰期;云南切梢小蠹“梢转干”的高峰期在2月下半月,横坑切梢小蠹则是在3月上半月前后到达了梢转干的高峰期,二者转干的高峰期相差了半个月左右。6.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间生态位:两种小蠹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基本上相等,而时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为0.7115,说明这两种小蠹在云南松的生长季节能同时危害,危害期均较长,危害部位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种间竞争系数高达0.8958,说明不同时期内,两种小蠹间存在竞争,虽然竞争较强,但两种害虫仍然能够在树干部共同取食危害。7.明确了两种切梢小蠢危害后云南松主要生理指标变化情况:(1)受两种切梢小蠹蛀梢危害后,不同树势等级的云南松上,未受害的健康枝梢针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在部分枝梢被危害后,其它梢上的健康针叶依然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2)两种小蠹蛀梢后,受害梢上的针叶随着颜色由绿色向枯红色逐渐转变,其针叶的叶绿素含量显着降低,净光合速率(Pn)与健康针叶相比也显着降低。

二、纵坑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纵坑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NKI数据库的小蠹科昆虫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量分析
    2.2 研究机构分析
    2.3 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
    2.4 研究趋势分析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2)基于高光谱及机载激光雷达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机载Li DAR在林业及病虫害的应用
        1.2.2 高光谱技术在林业病虫害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1.2.3 病虫害监测及分类诊断研究进展
    1.3 云南松受小蠹虫的危害程度和成灾标准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数据获取
        2.2.1 样本调查
        2.2.2 机载Li DAR数据获取
        2.2.3 机载高光谱数据获取
    2.3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2.3.1 数据处理工具软件
        2.3.2 试验数据预处理
        2.3.3 高光谱特征提取方法
        2.3.4 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方法
        2.3.5 分类诊断评价方法
3 基于冠层枯梢率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划分
    3.1 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特征
    3.2 地面—冠层枯梢率相关性分析
    3.3 地面—冠层枯梢率一元回归分析
    3.4 精度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针叶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析
    4.1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的针叶光谱反射率特征分析
    4.2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针叶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一阶导数特征分析
    4.3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针叶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高光谱的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
    5.1 样本选择
    5.2 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光谱分析
        5.2.1 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反射率特征分析
        5.2.2 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一阶导数特征分析
        5.2.3 云南松冠层受小蠹虫不同危害程度光谱相关性分析
    5.3 针叶—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波谱特征对比分析
        5.3.1 反射率特征对比
        5.3.2 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特征对比
        5.3.3 最佳监测窗口对比
        5.3.4 相关系数对比
        5.3.5 敏感波段对比
    5.4 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光谱特征提取
        5.4.1 数据预处理与标准化
        5.4.2 主成分分析(PCA)
        5.4.3 植被指数(VI)
        5.4.4 连续小波变换(CWT)
    5.5 冠层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方法
        5.5.1 基于PCA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
        5.5.2 基于VI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
        5.5.3 基于CWT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分类诊断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机载LiDAR和高光谱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分类诊断
    6.1 基于机载Li DAR云南松单株树冠提取与识别
        6.1.1 单株树顶探测
        6.1.2 单株树冠分割提取
        6.1.3 单株分割方法的评价与分析
    6.2 基于机载Li DAR和高光谱的单株云南松危害诊断
        6.2.1 云南松单株区域高光谱提取
        6.2.2 基于最优方法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分类可视化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1.1 结论
        7.1.2 讨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云南松三种同域共存切梢小蠹梢转干期的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括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方法
        1.3.1 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法分析
        1.3.2 半方差函数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切梢小蠹种群危害和分布状况
    2.2 3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云南松林的种群空间格局
        2.2.1 聚集度指标
        2.2.2 回归模型分析
    2.3 地统计学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4)三种小蠹同域共存的化学生态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切梢小蠹属概况
        1.1.1 切梢小蠹分类单元
        1.1.2 切梢小蠹的生活史、寄主和分布
        1.1.3 三种切梢小蠹鉴定特征
    1.2 切梢小蠹的危害
    1.3 三种切梢小蠹的时空生态位
        1.3.1 蛀梢期时空生态位
        1.3.2 蛀干期时空生态位
    1.4 小蠹信息化学物质研究概况
        1.4.1 聚集信息素
        1.4.2 抗聚集信息素/抑制剂
        1.4.3 寄主挥发物的作用
        1.4.4 非寄主挥发物的作用
        1.4.5 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基因调控
    1.5 切梢小蠹化学生态学综述
        1.5.1 寄主挥发物及其作用
        1.5.2 切梢小蠹信息化学物质及行为概述
    1.6 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及其化学生态学机制
        1.6.1 资源分配
        1.6.2 化学生态学机制
    1.7 小蠹的信息素防治概况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9.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种切梢小蠹竞争共存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时空生态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地概况
        2.1.2 调查方法
        2.1.3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切梢小蠹种群危害和分布状况
        2.2.2 三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云南松林的种群空间格局
        2.2.3 回归模型分析
        2.2.4 地统计学分析
        2.2.5 在蛀干期树冠中三种切梢小蠹成虫时间生态位
        2.2.6 在蛀干期树冠中三种切梢小蠹成虫空间生态位
        2.2.7 蛀干期树干中云南松树干中切梢小蠹的分布及其时空生态位
    2.3 讨论
        2.3.1 空间分布格局
        2.3.2 分布规律
        2.3.3 时间生态位
        2.3.4 空间生态位
第三章 信息化学物质对三种切梢小蠹种内和种间关系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虫源的采集
        3.1.2 化学标准品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蠹种内和种间吸引行为
        3.2.2 小蠹种内和种间趋避行为
        3.2.3 互作小蠹后肠挥发物对小蠹行为的抑制作用
        3.2.4 后肠挥发物分析
        3.2.5 固相微萃取分析
        3.2.6 浓度剂量反应
        3.2.7 反式-马鞭草烯醇的高浓度抑制和马鞭草烯酮的趋避行为
    3.3 讨论
第四章 蛀梢期两种切梢小蠹信息化学物质的短距离调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虫源的采集
        4.1.2 实验方法
        4.1.3 GC-MS分析
        4.1.4 气相色谱与触角电位连用(GC-EAD)分析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种内竞争的最适距离
        4.2.2 种内竞争影响其他小蠹的距离
        4.2.3 种内竞争距离对切梢小蠹后肠成分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信息化学物质合成通路调控两种切梢小蠹竞争共存的转录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虫源采集
        5.1.2 RNA样本准备
        5.1.3 总RNA提取、浓度检测和质量分析
        5.1.4 cDNA测序文库的构建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两种切梢小蠹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价及组装结果
        5.2.2 转录组Unigene的功能注释
        5.2.3 差异基因分析
        5.2.4 关键基因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聚集信息素和抗聚集信息素的野外效果验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地概况
        6.1.2 实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推-拉”防治策略野外验证实验
        6.2.2 诱捕器高度对切梢小蠹诱捕量的影响
        6.2.3 玉溪三种切梢小蠹检测和诱捕
        6.2.4 三种不同人工配方引诱剂的验证
        6.2.5 大理切梢小蠹信息素的监测
    6.3 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讨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小蠹虫伴生真菌种类研究
        1.1.1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概况
        1.1.1.1 Ophisotoma
        1.1.1.2 Leptographium
        1.1.1.3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鉴定
        1.1.1.4 长喙类伴生真菌在国内外的分布
        1.1.2 关于非长喙类伴生真菌种类的研究
    1.2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寄主的影响
        1.2.1 小蠹虫伴生真菌的侵染力
        1.2.2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寄主植物诱导抗性的影响
    1.3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小蠹虫蛀害作用的影响
    1.4 真菌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1.5 物种的适生区预测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长喙壳类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野外采样与真菌分离
        2.2.2 形态学研究
        2.2.3 DNA提取与测序
        2.2.4 系统发育分析
    2.3 结果
        2.3.1 菌种分离
        2.3.2 形态学研究
        2.3.3 系统进化分析
        2.3.4 分类学
        2.3.5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的地理分布及其与寄主植物和切梢小蠹的关系
    2.4 讨论
第三章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侵染力及对云南松的诱导抗性反应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10种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侵染力测定
        3.2.2 云南松对3种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抗性反应研究
        3.2.2.1 真菌接种
        3.2.2.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3.2.2.3 单萜类物质含量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种长喙壳类真菌的侵染力
        3.3.2 长喙壳类真菌对云南松的侵染力
        3.3.3 长喙壳类真菌诱导云南松产生的抗氧化物酶活变化
        3.3.4 长喙壳类真菌诱导云南松产生的单萜物质含量变化
    3.4 讨论
第四章 非长喙壳类伴生真菌Sydowia polyspora的分离鉴定及对云南松的致病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与菌株分离
        4.2.2 DNA提取和序列分析
        4.2.3 形态学鉴定
        4.2.4 致病性检测
        4.2.4.1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树干的致病性检测
        4.2.4.2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松针的致病性检测
    4.3 结果
        4.3.1 真菌分离
        4.3.2 系统发育分析
        4.3.3 形态学研究
        4.3.4 致病性检测
        4.3.4.1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树干的致病性检测
        4.3.4.2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松针的致病性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Ophiostoma canum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的采集和分离
        5.2.2 菌株的鉴定和相关基因的扩增
        5.2.3 系统发育树分析
        5.2.4 群体结构分析
        5.2.5 重组和连锁分析
    5.3 结果
        5.3.1 系统发育分析
        5.3.2 遗传分化研究
        5.3.3 克隆或重组的证据
    5.4 讨论
第六章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Ophiostoma canum在云南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环境变量选取
        6.2.3 适生分布区模型
        6.2.4 不同温度对Ophiostoma canum生长速率的影响
    6.3 结果
        6.3.1 模型结果
        6.3.2 适生区预测
        6.3.3 环境因子与Ophiostoma canum平均适生指数的关系
        6.3.4 温度对Ophiostoma canum生长的影响
    6.4 讨论
第七章 两种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对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室内伴生真菌对切梢小蠹的影响
        7.2.2 野外伴生菌对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2.3 数据统计
    7.3 结果
        7.3.1 Leptographium pini-densiflorae对云南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3.2 Ophiostoma canum对云南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4 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云南松物候监测及虫害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云南松物候监测的研究意义
        1.1.2 云南松虫害监测的研究意义
        1.1.3 云南松物候监测与虫害响应研究意义
        1.1.4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云南松物候监测研究现状
        1.2.2 云南松虫害研究现状
        1.2.3 云南松物候监测与虫害响应研究现状
        1.2.4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问题提出
        1.3.2 研究思路
        1.3.3 文章框架
    1.4 研究路线图
    1.5 项目支撑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与地面调查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类型
        2.1.3 云南松林况
    2.2 地面调查
    2.3 本章小结
3 多源遥感数据优选与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优选
    3.2 PROBA-V光学遥感数据
        3.2.1 数据介绍
        3.2.2 数据处理
    3.3 MODIS光学遥感数据
        3.3.1 数据介绍
        3.3.2 数据预处理
    3.4 Sentinel-1A微波遥感数据
        3.4.1 数据介绍
        3.4.2 数据预处理
    3.5 Landsat-8数据
    3.6 本章小结
4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方法
    4.1 PROBA-V和MODIS的NDVI产品融合
        4.1.1 例区与数据
        4.1.2 研究方法
        4.1.3 结论与讨论
    4.2 PROBA-V和sentinel-1A时序融合
        4.2.1 例区与数据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论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云南松物候监测及虫害响应分析
    5.1 TIMESAT软件介绍
        5.1.1 软件基本信息
        5.1.2 软件拟合算法
        5.1.3 数据生成
    5.2 云南松物候参数提取
        5.2.1 数据准备
        5.2.2 时序拟合算法选择
        5.2.3 物候参数提取结果分析
    5.3 虫害响应分析
        5.3.1 时序响应分析
        5.3.2 物候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6.3 讨论及未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调查方法
        1.2.1 云南松危害程度调查
        1.2.2 梢转干时期
        1.2.3 干转梢时期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南松被危害情况
    2.2 两种切梢小蠹的空间生态位
        2.2.1 两种切梢小蠹在云南松主干、侧枝和梢上的空间分布
        2.2.2 两种切梢小蠹在云南松不同部位的空间生态位变化
    2.3 两种切梢小蠹的种群比例及优势种
    2.4 两种切梢小蠹的时间生态位
        2.4.1 两种切梢小蠹的时间生态位变化
        2.4.2 两种切梢小蠹羽化的始见期和高峰期
3 讨论

(8)云南松林两种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的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研究方法
        1.2.1 样方调查方法
        1.2.2 分析方法
        (1) 半方差函数
        (2) 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拟合
        (3) 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地调查结果
    2.2 不同受害云南松林内云南松林内受害梢的的变异函数和空间分布格局
3 讨论

(9)吐鲁番杏树小蠹虫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小蠹虫种类及分类
    1.2 小蠹虫生物学特性
    1.3 小蠹虫种群动态研究
    1.4 小蠹虫的发生原因及天敌防治研究
    1.5 杏树小蠹虫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路线图
第2章 吐鲁番杏树小蠹虫种类调查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小蠹虫的危害特点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小蠹虫空间分布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小蠹虫最适抽样调查法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拟蚁态郭公虫对多毛小蠹的捕食作用研究
    6.1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与小结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与松树主要生理指标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云南切梢小蠹学名的变化
    1.2 分类地位
    1.3 寄主
    1.4 分布
    1.5 形态特征
        1.5.1 云南切梢小蠹
        1.5.2 横坑切梢小蠹
    1.6 生物学特性
        1.6.1 “梢转干”和“干转梢”过程的含义
        1.6.2 云南切梢小蠢的生物学特性
        1.6.2.1 生活史
        1.6.2.2 蛀梢
        1.6.2.3 蛀干
        1.6.3 横坑切梢小蠹生活习性
        1.6.3.1 生活史
        1.6.3.2 蛀梢
        1.6.3.3 蛀干
    1.7 危害情况
    1.8 检疫方法与处理
    1.9 防治
    1.10 小蠢虫生态位的研究进展
    1.11 两种切梢小蠹对寄主攻击规律的研究概况
    1.12 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与测定方法
        1.12.1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12.2 叶绿素含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13 植物受逆境胁迫后的光合生理响应
2 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域概况
    2.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4.1 云南松危害程度调查
        2.4.2 两种切梢小蠢的生态位研究
        2.4.2.1 梢转干时期
        2.4.2.2 干转梢时期
        2.4.2.3 分析方法
        2.4.3 两种小蠢危害后云南松主要生理指标变化
        2.4.3.1 地面调查
        2.4.3.2 树木编号、定位及测量
        2.4.3.3 测定云南松光合生理指标
        2.4.3.4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切梢小蠹蛀干及蛀梢的特点
        3.1.1 两种切梢小蠹蛀干坑道的长度分布规律
        3.1.2 两种切梢小蠹蛀梢的选择性
    3.2 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
        3.2.1 云南松被危害情况
        3.2.2 两种切梢小蠹的空间生态位
        3.2.2.1 两种切梢小蠹在云南松主干、侧枝和梢上的空间分布
        3.2.2.2 两种切梢小蠹在云南松不同部位的空间生态位变化
        3.2.2.3 两种切梢小蠹的种群比例及优势种
        3.2.3 两种切梢小蠹的时间生态位
        3.2.3.1 两种切梢小蠢的时间生态位变化
        3.2.3.2 两种切梢小蠹羽化的始见期和高峰期
        3.2.3.3 两种切梢小蠹梢转干的高峰期
    3.3 两种切梢小蠹梢转干的寄主选择和转干路径
        3.3.1 两种切梢小蠹梢转干的寄主选择
    3.4 两种小蠹危害后云南松的光合生理变化
        3.4.1 云南松样树特征
        3.4.2 不同树势等级的云南松健康针叶的光合生理分析
        3.4.3 不同受害阶段的云南松受害梢针叶的光合生理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纵坑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空间分布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NKI数据库的小蠹科昆虫文献计量分析[J]. 王璐,王娟,闫东锋,李继东,何静. 天津农业科学, 2020(12)
  • [2]基于高光谱及机载激光雷达的云南松受小蠹虫危害程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诊断方法研究[D]. 马云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云南松三种同域共存切梢小蠹梢转干期的空间分布格局[J]. 武承旭,臧丽鹏,张苏芳,孔祥波,刘福,张真,李猷,徐芳玲,黄桂英. 生态学报, 2020(11)
  • [4]三种小蠹同域共存的化学生态学机制[D]. 武承旭.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5]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D]. 潘悦. 云南大学, 2018(02)
  • [6]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云南松物候监测及虫害响应研究[D]. 曹雪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7]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J]. 沈绍伟,骆有庆,俞琳锋,卢文娟,韩向国,任利利. 应用昆虫学报, 2018(02)
  • [8]云南松林两种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的空间分布格局[J]. 俞琳锋,黄华国,泽桑梓,任利利,宗世祥,卢文娟,骆有庆. 应用昆虫学报, 2017(06)
  • [9]吐鲁番杏树小蠹虫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调查[D]. 祁先慧.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10]两种切梢小蠹危害云南松的时空生态位与松树主要生理指标变化[D]. 沈绍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成虫射击期垂直坑内成虫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