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通信系统改造的思考

舰船通信系统改造的思考

一、海军舰船通信系统改造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贲可荣,王斌[1](2021)在《海洋装备智能化与智能化装备思考》文中认为海洋装备游弋于海洋空间,承担着交通、开发和安全等重要职能,且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效能的倍增.通过对海洋装备的感知设备、控制系统、决策策略、运维技术和制造环境开展智能化改造,实现现有海洋装备的智能化;从海上无人机、水面无人艇、水下无人潜航器以及水下无人预置系统等方面,构建海洋智能化装备体系.从"装备智能化"和"智能化装备"两个方面阐述智能化海洋装备的建设情况,指出未来智能海洋中智能化海洋装备的发展趋势,并从人工智能安全和可解释性等方面提出了智能化海洋装备面临的主要挑战.

汤文峤[2](2019)在《美军亚太地区前沿存在情报力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永胜[3](2019)在《印度海洋安全战略及其对我安全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张思骢[4](2019)在《新型舰船建成后的“六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向海洋强国的迈进,海军建设愈发重要,舰船作为海军装备的核心力量之一,其性能、质量和作战效能对海军实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舰船的战备完好性、任务成功性,降低维修保障费用,有必要对新型舰船进行综合效能评价。然而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舰船的设计研制阶段,未涉及舰船建成投入使用后的评价研究。因此在考虑新型舰船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六性”特点的基础上,建立新型舰船建成后的“六性”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普通非经营性船舶的后评价程序探索出一套系统的新型舰船建成后“六性”评价两阶段程序:考虑到在评价过程中以专家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易出现专家组意见统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专家聚类和偏差熵的权重确定方法统一专家组意见,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采用证据推理法对“六性”的定性及定量指标进行信息融合,实现第一阶段的综合评价,总结舰船建造过程中存在的经验教训;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单一特性进行二次评价,针对该特性选取同类舰船进行横向比较,为“六性”水平的提高提供改进方向。以某艘投入使用1-3年的新型舰船为例,应用“六性”评价通用程序,制定后评价计划,收集实际数据,确定专家组权重信息,将新型舰船的预期目标和实际建造结果作为两种方案进行“六性”水平的综合评价,衡量新型舰船的实际建造水平是否达到了开发设计目标和预期使用效果,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特性进行二次评价,验证了基于专家聚类和偏差熵的定权方法与证据推理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六性”评价通用程序的可操作性。该研究可为新型舰船建成后的“六性”评价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王证[5](2019)在《俄格冲突后俄军电子战力量改革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战是为争夺电磁频谱使用权和控制权的军事斗争,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在隐蔽战线上进行的不流血的战争。现代战争已经成为双方作战体系之间的斗争,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战场环境复杂程度也逐渐加深,电子战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大力提升电子战能力,把电子战力量发展作为军事建设的重要内容。俄罗斯是最早开展电子战实践的国家。苏联时期,其电子战能力一度与美国不相上下。苏联解体后,受制于经济以及政策等因素,其电子战力量锐减,直至2008年8月俄格冲突后,俄罗斯电子战力量才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并在克里米亚冲突和叙利亚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俄罗斯电子战力量在发展过程中,一路经历曲折艰难前行,最终迎来加速发展,这一历程及其发展的方式,能给那些欲大力发展电子战力量却面临诸多阻力的国家更为契合的启示。

叶玉虎[6](2018)在《1971-1991年美国海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头号海军强国,海军在保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执行美国的海外政策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即便是这样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它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美国海军在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出现数次衰落。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导致海军建设经费严重不足,让美国海军难以按照计划来实现装备的更新换代和兵源的招募。同时美国国家领导人对美国国家战略的调整也让海军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不仅导致美国海军在规模上急剧的萎缩,还让美国海军在建设思想上出现混乱,严重削弱了美国海军的实力,美国的海上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动摇。美国海军的衰落让崛起的苏联海军一度能够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安全,导致当时的整个美国社会都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美国海军中有很多人士就是从这段时期开始积极探索对美国海军进行改革的方法,希望能够遏制美国海军继续衰退的趋势并实现美国海军的复兴。为保证在新时期作战环境和技术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海军依然能够保持强大的作战能力来与苏联海军在全球范围的海洋上争夺制海权,扭转美国海军在70年代不断衰退而处于被动的局面。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海军在里根总统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这些改革的重点就是在海军的组织结构、指挥体系、人事制度和薪酬福利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让美国海军在指导海军建设的思想上结束70年代那种混乱的局面,并做到了结合美国自身的优势来重新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随着美国经济状况的好转,美国海军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这让美国海军又重新活跃在世界的各个大洋之上,在一次次的海外行动中逐步展现出美国海军的建设成效。到现在冷战结束已经有27年,美国海军始终保持着世界最强海军的地位,活跃在世界的各个热点海域,这与1971年至1991年这二十年的海军建设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这段时期的海军建设是美国海军一次重要的转型过程,不仅实现了美国海军装备的更新换代让美国海军成为了一支信息化海军,更重要的是让美国海军具备了参与多军种联合作战的能力。重新崛起的美国海军不仅为美国赢得冷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更为美国重新构建新的世界格局增添了实力,也改变了世界军事的发展方向。

王东[7](2018)在《1793-1815年英国海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793—1815年是英国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英国海军在舰船设计、火炮配备、舰队部署、船员管培、海军管理以及海军基地建设和医疗体系改革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英国海军的战术也有所变化,它不再固守僵化的战斗条例,而是结合自身实际,采用分群机动的作战方式,并赋予每位舰长最大的自主权;其海军战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最初的消灭敌方舰队有生力量变为战略威慑和海上封锁,这段时间英国不但建立了不可挑战的海洋霸权,而且也在殖民扩张和对外贸易中处于的领先地位。英国是第一个将海权发挥到极致的国家,1815年后英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就是以海权为基石建立的。但是1793—1815年英国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海军建设纲要,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自成体系的海军建设理论,而是在以探索海洋为背景的国家大战略的指导下的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并且当时的英国海军政策灵活多变且注重经验与实践有效结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1793—1815年的海军建设运动,不仅增强了英国海军的整体实力,为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增加了整个英国社会的凝聚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促进了英国经济的繁荣。总的来说,1793年以前的英国海军一直在努力谋求海上霸权,1815年后的英国海军已经拥有了海上霸权,这20多年是英国海军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

兰波[8](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对我国的海权发起了挑战。美国对我国采取海上遏制政策,支持退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敌对活动,阻止我国解放台湾岛,不断派飞机和舰船入侵我国领海和领空,同时对我国实行“封锁”与“禁运”。此外,美国于1950年和1961年分别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对我国的海防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951年,随着《旧金山和约》的非法签订,美国不顾我国反对而将钓鱼岛的所谓“施政权”交给日本,导致钓鱼岛问题成为之后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问题。1969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有关油气资源的调查报告,指出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大陆架有可能是世界上石油储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此,中国和日本以及一些南海周边国家间陆续出现了海域划界问题和岛屿争端问题。七十年代,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对本属我国的南海诸岛开始了堂而皇之的侵犯,至今仍实际控制着我国的诸多岛礁,并且在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为了维护新中国的海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逐步收回曾经丧失的海权,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本该属于我国的岛屿宣示主权,发布了正式的领海声明,克服一切困难建立起人民海军,提高我国的海防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海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实施,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各沿海国对海洋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开始各自立法来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由此而引发了诸多新的海权争端。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海权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美国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反恐”之后,开始将全球战略中心逐步从中东地区转移到亚太地区,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制约了美国在这一地区影响力的发挥,对美国的全球利益形成了挑战。因此,为了巩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及巩固军事同盟体系,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制衡中国发展的同时将经济危机转移给亚洲。为了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与美国结为同盟关系的国家在东海和南海持续给我国制造海权争端,促使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成为近些年来影响我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一阶段的国家战略无不体现对海洋和海权问题的关注。邓小平时期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进而促进了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面对与周边国家的海权争端,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政策,有效缓解了与周边国家在海权归属问题上的矛盾,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江泽民时期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理念,主张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在此基础上,我国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寻求与他国和平解决海权争端的途径,对内则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提高国际海洋竞争能力。胡锦涛时期提出了“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理念以及“富邻、安邻、睦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是对“新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习近平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的大会报告,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海洋强国梦。随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依法治海”。在南海问题上提出“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而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关于建设海上合作支点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的创意将给沿线各国包括我国的海洋发展带来诸多便利和机会。海上力量是海权的核心因素。因此,要想拥有强大的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海军是海上力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海军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由弱到强的历程,海军战略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进而发展为“近海防御”和“远洋防卫”相结合。海军武器装备也经历了从缴获、接收、购买、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过程,如今我国海军已经拥有两艘航空母舰。在和平时代,海军的作用也有多元化发展,除战争外还承担着出访、演习、护航、助力海洋事业发展等任务。除海军外,我国的海上力量还包括海监、渔政、海事、公安边防海警和海关缉私警察。2013年,我国对海上力量进行整合,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结束“五龙治海”的局面,海上执法由分散变为统一。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向来主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海权问题上,我国同样誓不称霸,反对海上霸权。我国大力发展海权的目的,绝非要称霸海洋,而是为了维护我国正当合法的海上权益,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进而推动世界海洋的和平发展。

窦强,何佳洲,潘江怀[9](2017)在《两栖战及其装备发展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时期军事准备的重中之重,研究两栖战迫切性是不言而喻,论文着眼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核心需求,通过对两栖战由来、实施过程和特点的分析,面向两栖战未来及其装备发展,给出我海军两栖战装备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高云[10](2013)在《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在俄罗斯的国家发展史上,海洋战略一直起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基辅罗斯由于通海商路得以形成壮大,沙俄通过出海口战略而成为世界强国,苏联更是通过远洋进攻而获得冷战的均势。虽然当代俄罗斯已不再居于世界的中心地位,但作为有着帝国追忆和海洋情结的大国,俄罗斯正在积聚力量寻求复兴,海洋仍然是其关注的重点。应当看到,当前,俄罗斯发展理念已由过去的粗放式外扩转向内敛式集约,海洋战略的重心也已由海洋通道转向海洋资源的控制利用,这一理念的变化反映的正是俄罗斯国家发展三百年积淀的思考。本文旨在梳理俄罗斯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海洋战略演变过程,考察其海洋事业发展情况,从当代视角探求其经验教训,寻求陆海复合型大陆性国家发展的黄金分割点,精准定位海洋战略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作用,从中总结出能为当前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借鉴的有益要素。出于这一目的,论文研究重点放在了当代俄罗斯海洋战略,并将之分为转轨期、当代以及当前和未来时期三个部分,以便突出研究的现实意义。就俄罗斯海洋战略的源头而言,俄罗斯海洋传统源自北欧诺曼人的分支瓦兰吉亚人。瓦兰吉亚人有着西方海洋民族的强烈逐利特性和冒险精神,正是由于瓦兰吉亚人的强力介入,依托连接斯堪的纳维亚和拜占庭这一中世纪东西方贸易商路,松散的斯拉夫公社被凝聚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基辅罗斯。虽然由于之后的内部纷争,基辅罗斯并没能实现其海洋追求,特别是蒙古人的入侵,彻底打断了基辅罗斯向海的发展方向,但充当东西方贸易中间人获利的思想和北欧海盗所特有的冒险开拓精神已溶入俄罗斯的血脉,成为俄罗斯的民族内核之一。莫斯科公国兴起后,这一思想内核开始发酵,伊凡三世和伊凡四世为获取东西方贸易之利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奠定了后来沙俄出海口战略的根基。彼得大帝作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为的君王,不但成功推行了西化改革,使沙俄步入世界强国之列,而且针对俄罗斯的地缘劣势,为俄罗斯确立了完整的出海口战略,使沙俄完成了由“地域残蚕食体制”向“世界侵略体制”的转变。在追逐出海口的过程中,沙俄的国家命运同出海口战略的成败得失紧密交融。在俄国达到其封建农奴专制制度支撑下国家权势所能抵达的发展顶峰后,制度瓶颈扼住了出海口战略的咽喉,使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相继惨败,并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耗尽了力气,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苏俄成立后,不得不从帝俄的遗产上全面后退,《布列斯特和约》虽剥离了俄罗斯向海洋发展和重新成为强国的可能,但给予了苏俄以喘息之机。之后,德国迅速崩溃,实际上这一束缚并未产生消解苏俄复兴帝俄荣光能力的后果。但经历了革命和国内战争创伤的苏联已不再具有帝俄的战略位势,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苏联海洋战略走过了从近岸和近海防御向远洋进攻的发展路线,并最终得以建立起与美国相匹敌的国家海上威力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苏联也完成了由偏居一隅的孤零社会主义国家向领导社会主义阵营同美国西方阵营全球角逐的世界性强国的转变。但辉煌的成果掩盖不了苏联国家体制和政策的缺陷,重复了法国和德国过度扩张的错误,美国则利用苏联的战略失误,使苏联走上自我否定的道路。俄罗斯成立后,受久已遭压抑而突然迸发的政治狂热推动,俄罗斯奉行大西洋主义的思想路线,推行一边倒战略,实行全面战略收缩。同时,面对解体后的颓势,俄罗斯被迫从远洋缩回到陆上,进入黑暗的十年。这一过程中,俄罗斯海洋思想遇冷,并一度放弃了海洋,承自苏联的海洋遗产陷入全面危机状态,海洋战略陷于钟摆死区。但俄罗斯毕竟是一个大国和传统强国,随着俄罗斯重回欧亚主义轨道,俄罗斯海洋战略开始重启。在普京执掌俄罗斯后,明确提出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俄罗斯海洋战略得到了充分发展。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和时代趋势的思考,当代俄罗斯海洋战略已不再将海权追求置于中心位置,而是将重心集中于综合国力的发展,确立了促进国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海洋战略中心任务,权益维度不断拓展,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对抗性思维正逐步让位于合作、和谐。同时,鉴于当前强权政治现实,俄罗斯并未放弃军事的基础性地位,海军仍然是国家海洋战略的关注重点,但其侧重已由海上通道转向海洋资源,由军事安全转为经济安全,核心任务也逐步定位于以海洋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综合国力,保障俄罗斯海洋强国地位,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为俄罗斯国家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总体来看,俄罗斯各个时期的海洋战略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共性问题,即如何克服俄大陆性地缘局限;二是个性问题,即寻找各个时期海洋战略与俄国家大战略的契合点。应当看到,俄罗斯发展海洋事业受到的一系列不利自然条件’制约:国土基本处于高纬度地带,冬季漫长且寒冷,缺少不冻港,除西部封闭内海的沿海地带外,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带人烟稀少,发展海洋事业所需基础设施远离主要人口聚居地,初期投入和后期养护成本也很高,海上事业缺乏自我造血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海洋传统。为了牵引国家发展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俄罗斯只能通过国家海洋战略的牵引,以国家主导的方式来克服自身发展海洋事业的各项劣势。从其海洋战略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这种大陆性国家主导的海洋事业发展模式使俄海洋战略呈现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而在不利的地缘政治条件下——沙俄时期因扩张造成的四邻不宁、苏联时期因意识形态而面临的强敌环伺——又加重了其对军事力量的依赖和对均势的追求,造成其近现代海洋战略呈现出较为突出的海军战略色彩。而在当代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下,俄罗斯海洋战略演进已发生变化,逐步放弃单纯从安全角度来考虑战略问题的传统权力思维模式。一方面开始强调发展海军除保障国家安全外,还兼有保持其工业基础、拓展经济维度、最终复兴其大国地位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更为重视发展问题,通过发展海洋事业,特别是开发远东和北极地区的资源和航线,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为国家发展开辟新的战略空间,增强国家的战略稳定性。因此,当代俄罗斯海洋战略是兼顾安全与发展两方面战略需求的集合。综上所述,俄海洋战略的基本问题:一是克服大陆属性建立海权的问题,二是防止陆海冲突实现平衡的问题,三是发挥自身地缘优势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其三百年发展史的经验教训:一是要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二是要保持海军力量与海洋经济的平衡;三是要统筹陆海发展矢量;四是要关注海洋战略各利益主体诉求;五是要整体稳步推进。应当说,俄罗斯海洋战略实践是一面镜子。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它反映的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国家具体实际的结合过程;从现实的立场来看,它提出的是国家如何战胜局限和困难,从海洋获取发展机遇和未来的策略。因此,保持客观清醒地认识,充分汲取俄罗斯海洋战略的有益因素,对当前正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中国大有裨益。

二、海军舰船通信系统改造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军舰船通信系统改造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装备智能化与智能化装备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智能赋能海洋装备
2 海洋装备智能化发展
    2.1 感知智能化
        (1) 雷达智能化
        (2) 声呐智能化
        (3) 视觉感知设备智能化
    2.2 控制智能化
        (1) 船舶动力定位智能化
        (2) 水下姿态控制智能化
        (3) 水下导航智能化
    2.3 决策智能化
        (1) 路径规划智能化
        (2) 辅助决策智能化
    2.4 运维智能化
        (1) 智能船舶
        (2) 智能船舶运行与维护系统
    2.5 制造智能化
3 海洋智能化装备发展
    3.1 海上无人机
    3.2 水面无人艇
    3.3 水下无人潜航器
    3.4 水下无人预置系统
4 智能化海洋装备的发展趋势
5 智能化海洋装备的主要风险

(4)新型舰船建成后的“六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舰船“六性”研究现状
        1.2.2 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路线
2 新型舰船建成后的“六性”评价相关理论
    2.1 舰船“六性”概述
        2.1.1 可靠性
        2.1.2 维修性
        2.1.3 保障性
        2.1.4 安全性
        2.1.5 测试性
        2.1.6 环境适应性
    2.2 舰船“六性”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3 新型舰船建成后的“六性”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评价指标定义及说明
        3.2.1 可靠性指标
        3.2.2 维修性指标
        3.2.3 保障性指标
        3.2.4 安全性指标
        3.2.5 测试性指标
        3.2.6 环境适应性指标
4 新型舰船建成后的“六性”评价方法
    4.1 新型舰船建成后的“六性”评价通用程序
        4.1.1 后评价概念
        4.1.2 后评价程序设计
        4.1.3 后评价意义
    4.2 基于专家定权和证据推理的综合评价方法
        4.2.1 基于专家聚类和偏差熵的定权方法
        4.2.2 证据推理法
5 算例分析
    5.1 实验算例
        5.1.1 数据采集
        5.1.2 指标权重计算
        5.1.3 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5.2 对比分析
        5.2.1 权重确定方法对比
        5.2.2 定量指标区间选择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权重信息
附录B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俄格冲突后俄军电子战力量改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动因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有助于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电子战理论体系
        1.2.2 有助于优化电子战人才培养及装备发展战略
        1.2.3 有助于对我国周边军事大国电子战力量建设动向的跟踪把握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1.3.1 从官方文件或新闻着手,对电子战发展战略进行研究
        1.3.2 从某场战争或冲突着手,对电子战力量实战效能进行研究
        1.3.3 从具体军兵种着手,对电子战力量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
        1.4.2 将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相结合
        1.4.3 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1.5 研究的相关概念
    1.6 预期创新点与难点
        1.6.1 预期创新点
        1.6.2 主要难点
第二章 俄军电子战力量改革建设背景动因
    2.1 新军事变革的催化作用
    2.2 “新面貌”军事改革的引领作用
        2.2.1 “新面貌”军事改革引领电子战力量指挥体制改革
        2.2.2 “新面貌”军事改革引领电子战力量军队编制调整
        2.2.3 “新面貌”军事改革要求电子战力量在军事训练方面做出改变
        2.2.4 “新面貌”军事改革对电子战力量后勤保障提出新的要求
        2.2.5 “新面貌”军事改革要求电子战力量加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
        2.2.6 “新面貌”军事改革推动电子战力量作战理论进行新的探索
        2.2.7 “新面貌”军事改革引导电子战力量教育科研方向
    2.3 俄格冲突的警示作用
第三章 俄军电子战力量改革建设主要举措
    3.1 加强理论创新
        3.1.1 对电子战的认识不断提升
        3.1.2 出台新版武装力量电子战教令
    3.2 调整编制结构
        3.2.1 强化领导机构,升级总参电子对抗局
        3.2.2 优化力量编成,组建电子对抗旅(中心)
    3.3 加快装备建设
    3.4 加强实践运用
    3.5 强化技术支撑
第四章 俄军电子战力量改革建设评析思考
    4.1 俄军电子战力量改革建设成效
        4.1.1 主要成果
        4.1.2 存在问题
    4.2 俄军电子战力量改革建设经验教训及启示
        4.2.1 必须及时进行战争观念和军事理论的转型与创新
        4.2.2 必须充分认清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4.2.3 必须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电子战力量发展道路
        4.2.4 必须重视电子战理论、作战应用和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4.2.5 必须重视电磁防护和反制能力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1971-1991年美国海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1971-1991年美国海军建设的背景
    一、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所面对的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海军建设经费不足
    三、美国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的调整
    四、苏联海军的迅速崛起对美国海军建设提出的挑战
第二章 美国海军的建设思想及其对海军建设的影响
    一、美国传统的海军建设思想及其对当时海军建设的影响
    二、1971-1991年间美国海军的建设思想及其对海军建设的影响
第三章 1971-1991年美国海军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美国海军装备的升级与改造
    二、美国海军对人力和人事制度的调整
    三、美国海军对海军运行管理机制和内部结构的调整
第四章 美国海军的海上优势地位的巩固
    一、美国海军建设的成果
    二、美国海军在实战中的表现
第五章 对美国海军建设的评价
    一、美国海军建设的特点
    二、美国海军建设对制海权斗争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1793-1815年英国海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时间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第一章 1793—1815年英国海军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英国海上力量的兴起
    第二节 工业革命与现代金融体系对英国海军建设的推动
    第三节 英国海军发展遇到的挫折与海军政策的调整
第二章 1793—1815年英国海军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英国海军装备技术的进步
    第二节 英国海军组织结构的优化
    第三节 英国海军后勤保障的提升
第三章 1793—1815年英国海军战略与战术的演进
    第一节 英国海军的战术革命
    第二节 英国海洋战略的演进
    第三节 英国古典海权的形成
第四章 1793—1815年英国海军建设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1793—1815年英国海军建设的特点
    第二节 1793—1815英国海军建设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我国海权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第一节 美国对新中国的海上遏制
        一、支持退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沿海地区的敌对行动
        二、经常入侵我国领海与领空,对我国实行海上“封锁”与“禁运”
        三、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极大地威胁到我国的海防和国家安全
    第二节 中国东海和南海海权面临侵犯
        一、日本与美国私相授受我国钓鱼岛
        二、南越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
        三、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海上权利的主张
        一、收回丧失海权,建立规章制度
        二、宣示岛屿主权,发布领海声明
        三、建设人民海军,提高国家海防能力
第二章 改革开放战略下中国的海权认识
    第一节 改革开放战略中的海权因素
        一、面向海洋的改革开放
        二、主张和平发展,反对海上霸权
        三、对争议海域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第二节 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国的海权环境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国家海权的影响
        二、我国在黄海、东海、南海均面临海权争端
        三、中美关系缓和,但在海权问题上美国依然对我国造成压力
    第三节 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国海上力量的发展
        一、邓小平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确立“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
        三、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
        四、海军协助国家发展建设
        五、海军进一步加强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安全观”理念下的中国海权观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
        二、日本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
        三、南海形势趋于复杂
    第二节 中国提倡“新安全观”理念
        一、“新安全观”理念的提出
        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寻求解决海权争端的途径
        三、发展国内海洋事业,提高国际海洋竞争力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江泽民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继续贯彻“近海防御”战略,海军建设全面发展
第四章 “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海权认识
    第一节 新世纪初期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反恐”
        二、日本在东海动作不断
        三、《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及南海争端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倡导“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
        一、“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提出
        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下的海权维护
        三、“实施海洋开发”与“发展海洋产业”战略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胡锦涛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海军装备先进化,航空母舰诞生
        三、海军作用的全面发挥
第五章 海洋强国战略与中国海权
    第一节 新时期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权的挑战
        二、日本“倚美制华”,东海争端激烈化
        三、部分南海声索国配合美国亚太战略,南海局势升温
    第二节 我国制定海洋强国战略
        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与推进
        二、全面推行“依法治海”
        三、用“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
        四、陆海统筹——“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海洋经略
        五、维护和平海洋,追求海上利益共赢、共享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习近平的海军建设思想及人民海军的发展
        二、“五龙治海”及其弊端
        三、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进行海上执法维权
结语 我国海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一、对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应着力完善我国海洋法律法规建设
    三、应大力培养海洋领域的专业人才
    四、政府在提高我国国民海权意识方面需要做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两栖战及其装备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两栖战的由来
    2.1 两栖战概念提出
3 两栖战实施过程和特点
    3.1 四种类型
    3.2 五个阶段
4 两栖战的未来
    4.1 面临的威胁
    4.2 由海向陆机动作战
    4.3 海上基地、海上盾牌、海上打击
5 两栖战相关装备
    5.1 两栖类舰船
    5.2 指挥与控制设施
6 发展思考

(10)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主题和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五、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第一章 俄罗斯海洋传承与沙俄海洋战略
    第一节 俄罗斯海洋传承
        一、俄先民早期海上活动
        二、古罗斯海洋事业兴衰
        三、莫斯科公国向海发展的努力
    第二节 沙俄海洋战略
        一、以出海口为核心的战略体系
        二、出海口战略实践的成败得失
        三、存在的问题
    小结
第二章 苏联海洋战略
    第一节 苏俄(联)近海防御战略
        一、近海防御战略的主要内容
        二、近海防御战略的实战运用
    第二节 苏联远洋进攻战略
        一、由近海防御向远洋进攻的转变
        二、以“平衡”原则建设远洋海军
        三、确立四大战略方向
        四、整体发展海洋事业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一、苏联海洋战略本身存在缺陷
        二、苏联海洋战略面临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三、苏联海洋战略遭遇美国的强势反击
    小结
第三章 转轨期的俄罗斯海洋战略
    第一节 转轨期困境
        一、海洋地理环境恶化
        二、国家战略重新定位
        三、经济陷入严重危机
        四、工业能力大幅下降
    第二节 转轨期国家海上威力体系瓦解
        一、海军不战自毁
        二、民用船队全面衰落
        三、船舶工业深陷危机
    第三节 俄罗斯海洋战略的重启
        一、国家战略重回欧亚主义轨道
        二、海洋战略重新布局
        三、海军发展战略相应调整
    小结
第四章 强国战略下的俄罗斯海洋战略
    第一节 基本架构
        一、体系化的顶层战略规划设计架构
        二、全面拓展的海洋战略主体和海洋利益
        三、以安全和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体系
        四、以功能和区域方向为指向的任务体系
    第二节 主要内容
        一、完善国家海洋管理体制
        二、恢复海洋渔业
        三、开发海底矿产资源
        四、复兴船舶工业
        五、发展海上航运业
        六、恢复海军实力
        七、推进北极开发
    第三节 基本特点
        一、海洋权益维度全面拓展
        二、国家海权建设全面推进
        三、海权服从服务国内需求
        四、以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
        五、坚持军事手段的基础性地位
    第四节 现实问题
        一、国力难以支撑,动力不足
        二、经济转型困难,创新乏力
        三、中央集权过度,效率低下
        四、争端难以解决,矛盾突出
    小结
综论:俄罗斯海洋战略的基本问题、经验教训及启示
    第一节 基本问题
        一、克服大陆局限建立海权的问题
        二、克服陆海冲突实现平衡的问题
        三、发挥地缘优势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第二节 经验教训
        一、海洋战略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
        二、海洋经济与海军力量协调平衡
        三、统筹陆海发展矢量的目标界限
        四、保持海洋战略各主体利益平衡
        五、循序渐进形成稳定推进矢量
    第三节 启示
        一、强化海洋意识,确立海洋发展矢量
        二、发展海洋经济,打造经济驱动引擎
        三、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为维护海洋权益提供支撑
        四、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破解海洋争议难题
主要参考文献
    一、俄文资料
    二、中文资料
    三、英文资料
后记

四、海军舰船通信系统改造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装备智能化与智能化装备思考[J]. 贲可荣,王斌.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2]美军亚太地区前沿存在情报力量问题研究[D]. 汤文峤.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3]印度海洋安全战略及其对我安全影响[D]. 李永胜.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4]新型舰船建成后的“六性”评价研究[D]. 张思骢.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5]俄格冲突后俄军电子战力量改革建设研究[D]. 王证.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6]1971-1991年美国海军建设研究[D]. 叶玉虎.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1793-1815年英国海军建设研究[D]. 王东.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D]. 兰波. 山东大学, 2017(03)
  • [9]两栖战及其装备发展思考[J]. 窦强,何佳洲,潘江怀. 舰船电子工程, 2017(09)
  • [10]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D]. 高云. 武汉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舰船通信系统改造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