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法的倡导者和开拓者——陈先生韩德培开创了环境法教育与研究的理念与实践

中国环境法的倡导者和开拓者——陈先生韩德培开创了环境法教育与研究的理念与实践

一、中国环境法学的倡导者和开拓者──韩德培先生开拓环境法学教育和科研的理念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蔡守秋[1](2021)在《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对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40年发展历程的点滴回忆》文中提出我于1963年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1968年毕业离校。在社会上经过12年的"摸爬滚打"后,于1980年重返珞珈山、调入武汉大学法律系。当时,我是从外单位调进武汉大学法律系最年轻的教师,韩德培、马克昌等老先生习惯称我为"小蔡"。我自1980年调入武汉大学直到退休,一直在环境法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今年是我的喜寿之年,我已从当年的小蔡进入耄耋之年。值此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建所40周年之际,

王树义[2](2021)在《我与武大环境法研究所共同成长》文中提出我于1987年进入武大环境法研究所,至2018年退休,整整31年。我是1985年报考硕士研究生进入武汉大学法学院的,专业方向—-环境法学,1987年7月留武大法学院工作,具体安排在环境法研究所,从事环境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7月至1999年7月的12年间,我在环境法研究所的工作是断断续续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受法学院的委派到海南工作了一段时间,

赵云芬,赵新[3](2021)在《论反思性教学理念在环境法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文中提出文章认为环境法学教学中应树立并自觉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使学生切实掌握环境法学基本原理,以此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环境法学教学改革中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还应该重视如下问题:作为大众化教育的组成部分,环境法学教学应当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实践性教学,教学中应该淡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重视小班化教学安排,贯穿反思性理念的环境法学教学改革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赵新,赵云芬[4](2020)在《高校环境法学教育之困境与纾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高校环境法学教育面临着严峻形势,要求高校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培养过程点点滴滴的总结,加深对环境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以转化为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为走出高校环境法学教育的现有困境,应在环境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教学上具体探讨应对策略,为高校环境法学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凤荣,周秀娟[5](2018)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相伴而随,我国环境法学得以不断发展。论文以我国环境法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为轨迹,从立法、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三个主要方面,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呈现出的环境立法成熟完备、环境法学研究全面、深入、环境法学学科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态势。

刘荣刚[6](2012)在《试论比较环境法学的基本范畴》文中提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全球性加速了比较环境法学的发展。比较环境法学与环境法学密切相关,随着环境法学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在最近几十年进入法学大家庭而拥有一席之地,最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比较环境法学这门学科既具有环境法学的学术价值,又具有促进环境法治实践的实践功能。但由于基本理论研究特别是基本范畴研究的缺失,严重影响着比较环境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和价值的发挥,并且最终制约着比较环境法学学科和环境法学学科的发展。为了将理论研究引入比较环境法学微观领域,成功构建比较环境法学的学科体系,非常有必要对比较环境法学的基本范畴进行探讨。本文从范畴、基本范畴、范式等术语入手,对范畴体系的层次进行了界定。随后,对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接着,通过对可比性、环境保护职能、环境法律、比较研究、环境法学规律、环境法治等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的逐个论述,构建了一个相互促进、有机联系的基本范畴体系。最后,本文从学科体系构建、现实意义、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研究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黄进,郭玉军,车英,李洁[7](2009)在《德高北斗耀天宇 培育桃李正乾坤——纪念韩德培教授百岁诞辰》文中研究说明

肖永平[8](2010)在《韩德培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文中指出目次一、韩德培先生的坎坷人生二、韩德培先生的学术思想(一)国际私法学研究(二)环境法学研究(三)法理学研究(四)国际公法研究(五)法学教育思想三、韩德培先生的学术精神一、韩德培先生的坎坷人生韩德培先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专条介绍的中国当代着名法学家、教育家、中国国际私法学的一代宗师、中国环境法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肖永平[9](2010)在《韩德培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文中指出目次一、韩德培先生的坎坷人生二、韩德培先生的学术思想(一)国际私法学研究(二)环境法学研究(三)法理学研究(四)国际公法研究(五)法学教育思想三、韩德培先生的学术精神一、韩德培先生的坎坷人生韩德培先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专条介绍的中国当代着名法学家、教育家、中国国际私法学的一代宗师、中国环境法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肖永平,陈晓枫,柳正权,黄志雄,余敏友,乔雄兵,何其生,郭玉军,张辉,张庆麟,何荣功,莫洪宪,伍华军,秦前红,张素华,张里安,秦天宝,廖奕,占红沣,汪习根,庄汉,蔡杰,冯果,付春扬,余立力[10](2009)在《武汉大学法学院30年学术贡献举要》文中认为武汉大学在1979年恢复法学教育以后,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回顾和总结了武汉大学法学院教师在法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贡献:主要包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广义国际经济法学、新中国大国际私法学等二级学科的创立,国际投资法学、国际组织法学、区际冲突法学、欧盟法学、新中国比较宪法学、新中国比较刑法学、国际环境法学的构建,以及在一些重要法学领域提出的若干有影响的理论观点。

二、中国环境法学的倡导者和开拓者──韩德培先生开拓环境法学教育和科研的理念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环境法学的倡导者和开拓者──韩德培先生开拓环境法学教育和科研的理念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3)论反思性教学理念在环境法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思性教学理念的界定
二、反思性教学理念在环境法学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运用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倡导教师因材施教
    (三)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
三、在环境法学教学改革中运用反思性教学理念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应淡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论

(4)高校环境法学教育之困境与纾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高校环境法学教育之困境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困境
    (二)教学方式方法之困境
    (三)课程教学改革之困境
三、改革之多重维度探究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三)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四、余论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步发展阶段 (1978~1989年)
    (一) 法律创制
    (二) 学术研究
    (三) 小结
二、快速发展阶段 (1990~1999年)
    (一) 法制完善
    (二) 学术研究
    (三) 小结
三、创新发展阶段 (2000年~至今)
    (一) 法制创新
    (二) 学术研究
    (三) 小结

(6)试论比较环境法学的基本范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2. 相关理论
    2.1 范畴
    2.2 基本范畴
    2.3 范式
    2.4 范式转换
3. 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缺失
    3.1 比较环境法学在中国的现状
        3.1.1 学科门类已经独立
        3.1.2 内容体系逐渐完善
        3.1.3 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3.1.4 研究作用不断发挥
        3.1.5 研究方法不断科学
    3.2 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缺失的情况
        3.2.1 学界尚未形成重视比较环境法学范畴研究的氛围
        3.2.2 学界尚未出现研究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的成果
        3.2.3 学界尚未产生研究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的意识
    3.3 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缺失的后果
        3.3.1 影响对比较环境法学学科性质的正确认识
        3.3.2 影响对法学教育研究与法治实践的推动作用
        3.3.3 影响对环境法治成果经验的汲取和总结
        3.3.4 影响对国际环境合作交流的正常进程
    3.4 加快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对策
        3.4.1 必须明确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内涵
        3.4.2 必须厘清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步骤
        3.4.3 必须加快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体系的梳理
4. 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的内涵
    4.1 可比性——起点范畴
        4.1.1 可比性
        4.1.2 可比性是比较环境法学的研究基础
        4.1.3 可比性在比较环境法学研究中的运用
    4.2 环境保护职能——主线范畴
        4.2.1 环境保护职能
        4.2.2 环境保护职能是比较环境法学的研究主线
        4.2.3 环境管理
        4.2.4 环境保全
    4.3 环境法律——中心范畴
        4.3.1 环境法律
        4.3.2 环境法律是比较环境法学的研究对象
        4.3.3 静态和动态的环境法律
    4.4 比较研究——中介范畴
        4.4.1 比较研究与比较法学
        4.4.2 比较研究是比较环境法学的研究方法
        4.4.3 比较研究在比较环境法学研究中的体现
    4.5 环境法学规律——结果范畴
        4.5.1 规律及其对学科研究的意义
        4.5.2 比较环境法学研究目的
        4.5.3 环境法学规律是比较环境法学的研究目的
    4.6 环境法治——终点范畴
        4.6.1 环境法治
        4.6.2 环境法治是比较环境法学的研究使命
5. 比较环境法学基本范畴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5.1 促进比较环境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5.2 发挥比较环境法学学科的现实意义
    5.3 辨别比较环境法学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6. 结语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10)武汉大学法学院30年学术贡献举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学二级学科的创立
    (一)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创立和发展
    (二) 广义国际经济法学的创立和完善
    (三) 新中国大国际私法学的创立
二、法学三级学科的构建
    (一) 国际投资法学的构建
    (二) 国际组织法学的构建
    (三) 区际冲突法学的构建
    (四) 欧盟法学的构建
    (五) 新中国比较宪法学的构建
    (六) 新中国比较刑法学的构建
    (七) 国际环境法学的构建
三、主要法学领域重要理论观点的提出
    (一) WTO法的系统前沿研究
    (二) 宏观国际法学的理论构想
    (三) 国际私法趋同化的系统论证
    (四) 国际民商新秩序的重新构建
    (五) 体育法学的开拓研究
    (六) 独特的国际金融法学体系
    (七) 跨国公司法的开拓创新
    (八) 犯罪论体系与刑罚论体系的创新研究
    (九) 宪法学基本范畴的概括
    (十) 宪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十一) 物权二元理论的系统论述
    (十二) 调整论的提出与论证
    (十三) 环境政策学的开创
    (十四) 人本法律观的倡导
    (十五) 法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十六) 国家经济调节说的系统论证
    (十七) 法史考据的传承与开拓
    (十八) 法律文化“规则观”的论述

四、中国环境法学的倡导者和开拓者──韩德培先生开拓环境法学教育和科研的理念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对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40年发展历程的点滴回忆[J]. 蔡守秋. 环境法评论, 2021(01)
  • [2]我与武大环境法研究所共同成长[J]. 王树义. 环境法评论, 2021(01)
  • [3]论反思性教学理念在环境法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 赵云芬,赵新.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04)
  • [4]高校环境法学教育之困境与纾解[J]. 赵新,赵云芬. 教育评论, 2020(12)
  •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的发展[J]. 关凤荣,周秀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05)
  • [6]试论比较环境法学的基本范畴[D]. 刘荣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3)
  • [7]德高北斗耀天宇 培育桃李正乾坤——纪念韩德培教授百岁诞辰[J]. 黄进,郭玉军,车英,李洁.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8]韩德培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J]. 肖永平.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0(01)
  • [9]韩德培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J]. 肖永平.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0(01)
  • [10]武汉大学法学院30年学术贡献举要[J]. 肖永平,陈晓枫,柳正权,黄志雄,余敏友,乔雄兵,何其生,郭玉军,张辉,张庆麟,何荣功,莫洪宪,伍华军,秦前红,张素华,张里安,秦天宝,廖奕,占红沣,汪习根,庄汉,蔡杰,冯果,付春扬,余立力. 法学评论, 2009(06)

标签:;  ;  ;  ;  ;  

中国环境法的倡导者和开拓者——陈先生韩德培开创了环境法教育与研究的理念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