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药理化常数与质量标准关系的探讨

炭药理化常数与质量标准关系的探讨

一、物理化学常数与炭药质量标准之间关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倩倩,吴成圆,滕云峰,杨一凡,梁玉杰,杨尚青,王中,彭代银,王雷,陈卫东[1](2021)在《中药衍生碳点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中药炭药及中药提取物经高温炭化会产生"中药炭质药物纳米粒",其过程与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 CDs)的制备工艺类似。由于粒径小于10 nm,称之为"中药衍生碳量子点"。炭药的质量标准是"存性",以中药为原材料制备而成的CDs,不仅具有止血、抗肿瘤等功效,而且具有低毒、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高、光致发光性能优异等特点,可用于离子检测、药物分析传感、细胞成像、药物递送等领域。从中药衍生碳点在疾病治疗、生物传感和细胞成像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当前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王芳婷[2](2021)在《珠江三角洲平原海陆交互背景下土壤中镉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镉,稀有金属元素,化学符号Cd,原子序数48,是作为副产品从锌矿石或硫镉矿中提炼出来的,大多用来保护其他金属免受腐蚀和锈损,也可用作制造一种叫做镉黄的亮黄色颜料。镉是一种致癌物,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中积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土壤中重金属镉的过量输入以其毒性、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海陆交互作用下土壤环境中的pH、Eh、有机质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相对陆相沉积环境均有显着差异,要防治和减轻海陆交互背景下土壤重金属Cd的危害,急需对不同沉积环境下土壤Cd迁移转化机理进行研究。本文选取珠江三角洲南沙区陆相和海相沉积环境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土壤/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分析重金属镉在土壤/沉积物与地下水环境中的分布规律,评价土壤镉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研究影响研究区土壤镉全量和形态分布的因素;分别以陆相和海相沉积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两种不同沉积环境的土壤对镉吸附规律的区别,并探讨了溶液初始浓度、时间及pH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镉在陆相和海相沉积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规律;最后以野外场地为例,探究野外试验场海陆交互作用土壤对于重金属镉的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1.通过野外调查与现场采样,分析南沙区的海陆交互作用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镉污染特征,揭示海陆交互作用沉积物大多存在极高潜在环境风险。共在研究区内设置350个表层土壤样采样点和6个钻孔采样点,共取得了404个土壤/沉积物样品,最深土壤/沉积物取样深度为34.2m。发现:南沙核心区表层土壤多为酸性土,pH中值为5.44,镉含量为0.01-2.68mg/kg,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54 mg/kg和0.57 mg/kg,浓度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风险筛查值—0.3 mg/kg。根据风险评估编码法(RAC)可知,南沙区河流沉积物目前均为弱碱性至碱性,镉的生态风险为高风险极高风险。海相沉积物Cd平均含量为0.36mg/kg,陆相沉积物中Cd含量显着低于海相沉积物,Cd平均含量为0.10 mg/kg,两种沉积物中Cd含量的显着差异,反映了研究区地理地质背景影响着Cd富集规律。然而不同深度的海相沉积物中Cd含量也有较大差异,反映了地理地质背景的影响具有局限性。调查的65%以上地区的表层土壤地质累积指数(Igeo)在23范围内,达到中度-重度污染,局部达到重度-极度污染,呈现高风险的(160≤Er<320)占52%以上,而危险(Er≥320)超过36%,主要分布在横沥、万顷沙、新垦等镇。钻孔剖面沉积物中酸可提取态均值为56.3%,风险评估编码法(RAC)显示沉积物大多存在极高潜在环境风险。Cd全量对土壤Cd的形态分布具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Cd总量整体上相关性不显着,但对Cd形态的影响显着。2.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揭示了海相沉积环境土壤对Cd2+的吸附能力更强,但陆相沉积环境土壤对镉的饱和吸附量比海相沉积环境土壤大。在室内开展静态吸附实验,从等温吸附方程和动力学吸附方程拟合两个方面研究土壤对镉的吸附行为,同时探讨了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pH值对两类土壤中镉吸附行为的影响,发现:陆相沉积物为土黄色粉质粘土,黏粒占比为35%,土壤呈弱酸性,土壤Cd含量为0.52mg/kg;海相沉积物为灰褐色淤泥质砂,土壤呈碱性,土壤Cd含量为0.48mg/kg。两种沉积环境土壤镉含量均显着高于广东省(0.056mg/kg)和珠江三角洲背景值(0.11mg/kg)。两种土壤对重金属镉的等温吸附特征均可用Henry吸附等温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进行描述,Freundlich方程拟合性更优。海相沉积环境和陆相沉积环境土壤对镉的等温吸附常数KF分别为558.21和363.04。陆相沉积环境土壤粘粒含量高,陆相沉积环境和海相沉积环境土壤对镉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419.83mg/kg和2228.25mg/kg。pH值可能影响土壤镉吸附机理。在水土比为5.5:1,Cd2+浓度为100mg/L的溶液中,当反应时间t趋近于无穷大时,两种土壤的饱和吸附量Sm整体上均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而增大3.通过土柱实验,揭示了外源输入土柱中的镉主要富集在土壤表层,但表层土壤中Cd含量并不是由土壤的吸附能力决定的。室内开展不同浓度镉溶液在海陆交互作用饱和土壤中的吸附实验和受镉污染土壤在淋溶过程中镉的垂向迁移实验,研究镉在海相和陆相沉积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发现:土柱中渗流的水的流量起初较大,当溶液在土体内部渗流的阻力和动力基本平衡时达到基本匀速的渗流状态。装填陆相沉积环境中的粉质粘土的土柱最终稳定的渗流速度为23kg/m2/d,装填海相沉积环境中的淤泥质砂的土柱最终稳定的渗流速度均值为44kg/m2/d。吸附实验后,外源输入的镉主要富集在06cm的上层,随着淋入液中Cd2+的不断输入,土壤中的镉发生了垂向迁移。表层土壤中Cd含量并不是由吸附能力决定的,外源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的累积过程还要受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与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和制约,如污染物的输入与输出、吸附与解吸、固定与溶解、累积与降解等等,这些过程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当05cm表层土壤添加60(?)g/g Cd2+,经过持续淋溶后,土柱淋洗液中Cd2+浓度普遍较低,不同土柱中每次淋出Cd含量及累积淋出Cd的含量也很低,当pH为3.5时,镉更容易由表层污染土壤迁移至510cm土壤。淋溶实验结束后,Cd主要是靠静电引力被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各土柱土壤中主要存在形式为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占比也较高,残渣态和强有机结合态含量极少。4.通过野外试验场案例,验证了土壤沉积环境类型和pH值是影响土壤/沉积物中Cd元素纵向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揭示了海陆交互作用沉积物中Cd元素迁移转化规律。在研究区共选取18个深层土壤采样点(共90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掌握南沙区海陆交互作用下影响镉迁移转化的因素,研究其循环规律。发现:表层陆相沉积环境耕作层土壤中有88.89%土壤pH≤7.5,有88.89%土壤Cd含量≥0.3mg/kg,大多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农用地土壤Cd污染风险筛选值。90140cm和140200cm深度土壤主要属于海相沉积环境,土壤Cd含量均小于0.6mg/kg,分别有77.78%和83.33%的土壤pH>7.5,大多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农用地土壤Cd污染风险筛选值。南沙区由浅至深5层土壤中水溶态Cd均值与pH均值呈显着性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3,弱酸提取态Cd均值与pH均值呈显着性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2,也就是说,随着土壤埋深增加,土壤pH逐渐增大,土壤水溶态随pH值的增大逐渐减少,弱酸提取态逐渐增多。陆相沉积物形成的土壤中Cd的迁移随着环境pH的不同也体现不同的迁移能力:当环境为中性和碱性时,Cd2+沉淀为碳酸盐矿物,抑制土壤中Cd的纵向迁移;如果土壤环境为弱酸性,土壤对Cd的吸附量有限;只有在酸性环境中,Cd2+能被有效的解吸,pH值越低,吸附过程可逆性越高,Cd2+较难被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会增加Cd在纵向上的迁移量及迁移深度,使得Cd更容易进入深层土壤进而污染下部的潜水含水层。

黄静[3](2021)在《多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和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导致严重的能源紧缺和环境危机。在催化剂作用下,由生物油脂与醇类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的生物柴油可作为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本文通过调整活性组分、载体和制备条件等因素,制备出活性组分分散好、有效活性位点数量多和稳定性高的多孔固体碱催化剂,提出了简单、有效和可行的合成路线,形成了“经济、高效、稳定、温和、环保”的多孔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体系。结合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ammett指示剂、CO2程序升温化学吸附(CO2-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和表面性质测试,以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为催化反应模型,探讨活性组分分散程度、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效活性位点数量对催化剂性质和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宏观动力学和热力学。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以树突纤维状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金属(K、Ca和Zn)改性二氧化硅催化剂。结果表明,K/SiO2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质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其中,0.9K/SiO2表面分布着丰富的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8.86m2·g-1和孔容积为0.01 cm3·g-1)、较强的碱性强度(9.8<H_<12.2)和较多的碱性位点数量(5.42 mmol·g-1)。在催化剂浓度为2.5 wt.%、甲醇/原料油摩尔比为9/1、反应温度为338 K、反应时间为9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7.56%。催化剂在重复使用四次后,产率为61.16%。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8.25 k J·mol-1,活化过程中活化焓为65.53k J·mol-1,活化熵为-73.49 J·mol-1·K-1,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88.90~90.30k J·mol-1。这些都归因于在多孔催化剂中K离子的有效分散和K-O-Si键的存在,导致有效活性位点数量增加,以及相应的碱性增强和碱量增加,从而提高催化性能。(2)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醋酸钾浸渍二维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合成了纳米K/ZnO碱催化剂。结果表明,K/ZnO催化剂由30~100 nm纳米颗粒堆叠而成。其中,10K/ZnO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0.72 m2·g-1)、较大的孔容积(0.03 cm3·g-1)和较多的碱量(4.97 mmol·g-1),且表面分布着大量的中强碱(~693和~858 K)和强碱(~1051 K)。由于催化剂存在多孔结构、高度分散的K离子、K-Zn-O和K-O-Zn键,10K/ZnO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和重复使用性,生物柴油产率分别为91.24%(第一次)和54.74%(第五次)。经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和修正后,在K含量为12 wt.%,催化剂浓度为3.0 wt.%、甲醇/原料油摩尔比为8/1、反应温度为338 K、反应时间为10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7.25%。该反应满足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7.59 k J·mol-1,活化过程中活化焓为52.62 k J·mol-1,活化熵为-118.16J·mol-1·K-1,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90.78~92.55 k J·mol-1。(3)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中空CaCO3,在N2气氛下经973 K焙烧成功制备出中空笼状CaO碱催化剂(CaO-700N)。结果表明,CaO-700N具有多孔中空笼状结构、较高的碱性强度和密度,且高效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在催化剂浓度为3.0 wt.%、甲醇/原料油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338 K、反应时间为2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7.80%。催化剂在重复使用五次后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产率为90.30%。这是因为在炭化的表面活性剂上纳米CaO颗粒以良好的分散状态堆积形成中空笼状CaO,导致催化剂的碱性强度和密度提高,从而实现高效催化。根据表征和催化结果,提出了中空笼状氧化钙催化大豆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反应机理。此外,对CaO-700N催化酯交换反应扩大规模,在4 h内合成生物柴油的产率为95.69%,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能符合生物柴油标准。该反应满足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2.34 k J·mol-1,活化过程中活化焓为49.61 k J·mol-1,活化熵为-128.97 J·mol-1·K-1,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90.63~93.21 k J·mol-1。

张美龄[4](2021)在《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文中指出纵观历代古籍对炭药的记载,可见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能够治疗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种类高达百余种,且疗效确切。作为新药研发的全新药物源泉,探索炭药未被发现的、全新的药效,并科学的阐释其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对于促进炭药以更广泛的药效服务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黄柏(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PCC)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也是经方常用组成药物之一。在前期开展多种炭药生物活性的研究中,偶然发现黄柏炭(PCC Carbonisata,PCCC)在改善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症状上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这一全新药效发挥的起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基本科学问题尚未有定论。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拓展其临床应用的范围,本研究展开了以下系列工作。目的:在新线索的基础上,应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进一步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并初步探讨“火制”程度对其药效的影响。进而以药效为指导,结合电镜技术、色谱技术以及光学技术,证明黄柏炭纳米类成分(PCCC nano-components,PCCC-NCs)是PCCC发挥治疗银屑病药效的物质基础,并分析不同条件制备的PCCC-NCs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活性强弱的关联性,获取其治疗银屑病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于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给药方式以及体内外安全性,并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功能为切入点,阐释其起效作用机制,从而为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的临床拓展应用与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前导性研究思路。方法:(1)应用银屑病小鼠模型探讨炮制程度与给药方式对PCCC治疗银屑病作用的影响,初步筛选出活性最佳的“火制”条件,为后续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2)采用透析方法将PCCC溶液分离成分子量大于和小于1000 Da的两部分,并借助色谱技术、电镜技术以及光学技术分析鉴定其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3)考察炭化温度与时间对PCCC活性部位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银屑病小鼠模型和Hacat细胞增殖活力模型评价并筛选出PCCC活性部位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进而借鉴材料科学技术进一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元素配位等信息。(4)通过检测银屑病小鼠体重、脾指数、后背与耳部皮肤外貌、银屑病皮损与严重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以及病理组织(如表皮厚度、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的变化,对优选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及量效关系进行研究。(5)利用ELISA法、生化法、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荧光法检测皮肤/血清中M1/M2标志性因子水平、脾细胞Th1/Th2和Th17/Treg 比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以及NF-κB/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从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角度探讨PCCC活性部位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6)分别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IL-4将RAW264.7细胞诱导极化成M1亚型和M2亚型,结合CCK-8实验获取的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给药浓度对极化后的RAW264.7细胞进行干预,并以M1/M2亚型巨噬细胞高表达因子为评价指标,体外进一步证实PCCC活性部位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7)通过细胞CCK-8实验、小鼠急毒及长毒实验,获取PCCC活性部位的安全性参数。结果:(1)确证了市售PCCC(PCCC sale in the market,PCCC-MS)具有治疗银屑病的药效,且腹腔注射效果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进而考察黄柏及其不同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药效由强到弱依次为:改良工艺获取的400℃制备PCCC(PCCC prepared at 400℃,PCCC-400℃)>PCCC-MS>炒黄柏(Fried PCC,F-PCC)>PCC。(2)药效结果显示PCCC-400℃治疗银屑病的活性部位为透析袋内成分(MWCO>1000),且经HPLC分析发现其色谱图上无吸收峰出现。低分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resolution TEM,HRTEM)下可见其为0.5~3.6 nm的近球形、晶格明显(0.22 nm)的颗粒。红外和荧光图谱显示该部位具有荧光,且表面存在丰富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另外,对PCCC-MS透析袋内成分进行以上分析,结果与上述较为相似。结合我们团队的前期研究结果,本研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纳米类成分(Nano-components,NCs),即PCCC-NCs。(3)HPLC图谱显示9种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PCCC-NCs中均未有小分子化合物的存在。进一步采用现代材料科学分析技术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发现:炭化温度相同时,延长制备时间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小、荧光最大激发/发射波长蓝移;炭化时间一致时,升高温度也会引起PCCC-NCs粒径尺寸减少,但是荧光波长变化并无规律性。除此之外,炭化的温度和时间还会引起PCCC-NCs的红外吸收峰强和晶格间距发生改变,但仅以当前结果难以分析其中的规律性。进而以治疗小鼠银屑病和抑制Hacat细胞增殖活力的体内外药效为指导,优化获取PCCC-NCs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进一步表征发现该NCs主要由碳和氧元素组成,存在高度不定型碳结构和π-π*、n-π*跃迁,且具有荧光激发-发射依赖性,量子产率为5.63%。(4)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考察并证明了 400℃、1 h获取的PCCC-NCs在降低银屑病小鼠PASI评分上,腹腔注射的疗效较灌胃给药和皮下注射更佳;且本实验设置的高、中、低剂量PCCC-NCs在改善IMQ干预引起的体重降低,脾指数增高,PASI评分升高,背部和耳部皮肤病理组织改变如表皮增厚、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增生等症状上均显示出显着作用,相关指标或蛋白表达的变化也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综合分析发现PCCC-NCs发挥抗银屑病活性的量-效曲线呈“U”型,即实验考察剂量内,中剂量PCCC-NCs表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5)机制研究发现,PCCC-NCs可降低银屑病小鼠血清(TNF-α、IL-6、IL-23、IL-17A和IL-22)和皮肤组织(TNF-α、IL-6、NO和iNOs)中的M1相关因子,且皮肤免疫组化分析可见其能够降低CD86的阳性表达,表明PCCC-NCs具有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的作用;同时PCCC-NCs可升高皮肤组织和血清中M2相关因子(IL-10和Arg-1)水平,说明其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小鼠脾组织的流式细胞分析显示PCCC-NCs可通过降低Th1/Th2和Th17/Treg比例调节T细胞平衡,且该NCs还可改善IMQ引起的皮肤组织中T-AOC、SOD、GSH-Px、CAT降低,MDA升高的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PCCC-NCs可抑制p65的磷酸化,同时促进STAT6磷酸化。上述结果表明,PCCC-NCs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STAT6通路改善IMQ引起的巨噬细胞M1/M2升高现象,进而减少M1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介质、促进M2型巨噬细胞分泌抗炎介质,实现对Th1/Th2和Th17/Treg平衡的调节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的缓解,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6)PCCC-NCs可缓解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的M1极化,同时促进IL-4诱导的RAW264.7的M2极化,从体外角度进一步印证了该NCs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功能。(7)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PCCC-NCs在L02和293T细胞上的安全剂量≤ 1250μg/mL,且其用量在1.56 mg/kg~100.00 mg/kg区间内小鼠均不会出现急毒反应,最大给药量达到200 mg/kg时动物的生理状态和主要器官也未发生明显改变。另外,PCCC-NCs的长毒结果可见该NCs在连续给药1月和停药2周后,小鼠的一般状态、体重、摄食量、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及其病理组织未显示出明显毒性变化。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PCCC具有治疗银屑病的功效,且炭化程度高的PCCC腹腔注射效果更佳。综合利用色谱技术、现代材料科学技术和中药药理药效研究方法,追踪并确认PCCC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为PCCC-NCs。以此成分为切入点,优化和规范PCCC的制备工艺,并以药效为指导获取该NCs活性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为400℃、1h。在此基础上,发现PCCC-NCs治疗银屑病无剂量依赖性,可能通过NF-κB和STAT6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改善T细胞比例失衡和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活性。另外,PCCC-NCs在细胞毒性、小鼠急毒和长毒实验均显示出极高的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将为确证PCCC治疗银屑病的全新药效、并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角度阐述其科学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于以PCCC为代表的中药炭药功效“钩沉创新”、物质基础和工艺规范及优化等基础研究提供了示范性思路,有助于推动PCCC-NCs开发成治疗银屑病新制剂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黄倩倩[5](2021)在《茯苓多糖衍生碳点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离子检测和细胞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点,是一类新颖的功能性荧光碳纳米材料,一般粒径小于10 nm,也称为纳米碳点,具有优异的光致发光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针对于碳点的合成普遍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原料不环保等缺点。因此,基于绿色环保的化学理念,尝试以廉价易得可再生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中药材或中药成分为原料,设计合成中药衍生碳点,拟改善中药中的固有特性,如溶解度、粒径分布等问题,并探讨拓展中药衍生碳点的应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本研究以碱溶性茯苓多糖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制备出茯苓多糖衍生型碳点,因其优异的荧光特性、低细胞毒性、良好的成像性特点,试探讨其在离子检测和细胞动力学研究,评估其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重金属检测和生物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以碱溶性茯苓多糖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出氮掺杂碳点(Nitrogen-doped carbon dots,N-CDs),并使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和评价;(2)筛选出N-CDs具有金属离子特异性,能被Cr6+选择性猝灭,可作为免标记荧光探针用于快速检测Cr6+,并通过荧光寿命和Stern-Volmer方程探讨其检测机理且成功应用到实际水样中;(3)选用两种不同细胞系,以癌细胞-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和免疫细胞-小鼠RAW264.7细胞为模型,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对N-CDs的摄取动力学情况、摄取机制、细胞分布和外排过程。结果:(1)本试验所制备的N-CDs水溶性好、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4.61 nm,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N-CDs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荧光量子产率为4.82%,在强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可考虑用于癌细胞内成像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表明氮元素的成功掺杂,表面富含亲水基团,且本实验所制备的N-CDs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较低,可用于后期细胞成像和细胞标记等应用领域。(2)通过对各种金属离子筛选发现N-CDs对Cr6+具有较高的灵敏度,Cr6+浓度在0~100 μM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F0/F=0.01472C+0.9942(R2=0.9922),检测限为0.25 lμM,可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的离子检测,该猝灭机理主要是通过内滤波效应和静态荧光猝灭过程。(3)细胞行为学结果表明,N-CDs摄入胞内具有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对于不同细胞类型摄取途径不同,针对RAW264.7细胞主要通过吞噬作用和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对于4T1细胞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和巨胞饮过程,细胞摄入N-CDs后主要分布于溶酶体内,少量分布于线粒体中,几乎不进入细胞核中,且细胞内化的N-CDs可通过胞吐作用或溶酶体降解进而排出。结论:在这项研究中,成功制备了以碱溶性茯苓多糖为原料的N-CDs,具有水溶性好、粒径小、毒性低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N-CDs对金属离子Cr6+具有专属性,可作为荧光探针通过内滤波效应及静态淬灭机制实现对Cr6+的检测,并应用于环境实体水样检测;此外因其优异的荧光特性和低细胞毒性可用于细胞内稳定成像,通过对其生物学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发现不同细胞系摄取N-CDs的摄取速率、途径和外排速率各不相同,具有溶酶体靶向性,证明本实验所制备的N-CDs在生物成像和生物标记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冯亚松[6](2021)在《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文中认为工业污染场地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及安全再利用不仅是当前环境岩土工程学科的难点,也是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作的迫切需求。当前固化稳定化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水泥具有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友好性差的弊端。因此研发可持续固化剂并开展固化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效果测评研究,对丰富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推进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806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7248、4147225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3AA06A206)和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No.2016031)为依托,以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高效修复和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结合我国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和绿色可持续修复需求,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针对镍锌污染土的钢渣基可持续固化剂,查明了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钢渣基固化剂对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浓度、酸碱度、电导率和基本土性等环境土工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能够提高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p H值,降低污染土浸出毒性与电导率;钢渣基固化剂加入后,污染土的液限、比表面积、有机质含量、黏粒组分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比重、最大干密度及砂粒组分含量增加。(2)揭示了污染土强度提升和重金属稳定的控制机理。通过对污染土的孔隙结构、酸缓冲能力、重金属化学形态、X射线衍射及对固化剂净浆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查明了固化土的微观特性和反应产物。结果表明:水合硅酸钙对土颗粒的胶结作用及钙矾石、氢氧化钙石和重金属沉淀的填充作用,减少污染土孔隙体积,促进固化土强度提升;氢氧化镍、镍铁双层状氢氧化物、锌酸钙和碱式氯化锌等产物、水合硅酸钙的物理包裹及钙矾石的离子交换作用促进重金属化学稳定性增加;碱性反应产物显着提升污染土的酸缓冲能力;污染土酸缓冲能力和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增加共同导致重金属浸出浓度降低。(3)研究了不同拌和含水率和压实状态下固化土的重金属浸出特性。通过毒性浸出和半动态浸出试验,查明了拌和含水率和固化土压实度(干密度)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拌和含水率(17%~26%)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高达50%;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值对应的拌和含水率与击实试验获得的固化土最优含水率接近;固化土压实度(75%~100%)的增加促进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表观扩散系数降低。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影响源于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孔隙分布的差异。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粒径分布造成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变化。(4)研究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的演化规律。通过改进ASTM D4843试验,分析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的质量损失、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响应过程,阐明了固化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24次内),固化土相对累积质量损失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均为18次;重金属浸出浓度变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为6次。固化土劣化的主要原因是固化土的孔隙分布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5)测评了扩散和渗透作用下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通过柱状扩散试验和柔性壁渗透试验,研究了一维扩散和渗透作用下重金属的运移特征,对比了污染土固化前后重金属的有效扩散系数、分配系数和渗透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加,与土样接触溶液中重金属浓度增加;随着渗透时间的增加,渗透液中重金属浓度降低。固化剂改变污染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的镍和锌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3.75%和3.60%;重金属镍和锌分配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169和175倍。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渗透系数较污染土降低约2个数量级。(6)评价了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作为道路路基填土的工程、环境和经济性能。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再利用的技术工艺,论证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水泥和生石灰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道路路基填土。固化土的回弹模量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回弹模量设计值,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V类地下水标准限值。钢渣基固化剂工程性能指标与水泥接近,优于生石灰;钢渣基固化剂环境和经济性能指标均优于水泥和生石灰。(7)研究了自然暴露场景下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长期稳定性和污染物运移特征。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长期稳定性,预测了固化土中重金属向离场土的运移距离。结果表明:监测600天内,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持续降低、回弹模量持续增加。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距离小于5 cm;服役50年后,污染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18.9 cm,而固化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3.2 cm。

贺玉婷,樊启猛,石继连,李海英,潘雪,肖美风,周逸群,贺福元[7](2021)在《中药炭药的临床应用及止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炭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此外,还可止泻、抗溃疡,但炭药尤以止血之效见长。根据制炭后的性味改变,炭药止血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则本身不作止血用,制炭后用于止血;二则本身作止血用,制炭后药物性能改变或止血之力增强。笔者对常用止血炭药的历史沿革及其炮制机制、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发现炮制后活性物质保存或含量升高与炭药发挥止血作用密切相关,中药炭药止血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包括影响凝血系统与血小板功能等。同时,笔者结合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提出炭药止血作用机制的超分子研究策略,以期为揭示炭药止血的科学内涵提供借鉴。

周逸群,李瑞,贺玉婷,肖美凤,杨岩涛,刘文龙,石继连,贺福元[8](2019)在《中药“炒炭存性”炮制共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超分子“印迹模板”表征技术的提出》文中研究指明运用中药生物超分子体特征和"印迹模板"作用规律,分析中药炮制"炒炭存性"研究现状及共性问题,并提出破解之策。根据中药炮制"炒炭存性"的历史沿革,运用生物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其共性问题的根源。中药为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炮制就是对生物超分子体的炮制,其本质是在外界高温、高湿条件下,加辅料与不加辅料对生物超分子主客体进行化学变化的中药制药技术。中药"炒炭存性"炒的是主体分子,存的是客体分子,主客体分子的变化规律受控于"印迹模板",反映到饮片药性与药效的变化程度上。超分子化学贯穿始终,可通过超分子拓扑结构特征和印迹行为来表征炭药的"印迹模板"作用规律,并结合定量的炮制火候数学模型,从源头上实现"炒炭存性"的精确炮制,定量控制炭药饮片质量,制订出稳定可控的质量标准。

储亚[9](2019)在《基于电学指标的膨胀土和污染土特性评价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重金属污染土场地和特殊土场地的评价和处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技术难题。探索快速、高效和经济的场地工程性质评价技术是目前环境岩土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电学特性是土体的固有属性,土体电学参数可以有效反映土体自身及其对环境改变的响应特征,对于特殊土微观结构和物理力学特性具有良好的表征作用。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64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01B02)、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KYLX150140)、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606090143)为依托,以天然和人工配制膨胀土和重金属污染黏性土为研究对象,以工程特性评价及应用为目标,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膨胀土和重金属污染土性质的电学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总结了土体电学测试方法及机理研究现状,对膨胀土和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工程特性、电学特性及评价方法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其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深入研究了黏性土基本电学特性变化规律,建立了双水有效介质模型(EMDW);通过低频四电极电导测试技术和高频介电反射测试技术的联合应用研究了黏性土状态参数对电学指标的影响;基于双水结构和自相似原理提出了黏性土有效介质(EMDW)模型,分析了双水有效介质模型的可行性和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黏性土自身含水量、密度、孔隙率和饱和度对电学参数有显着影响。黏性土表面存在双电层结构,对于土体整体电导特性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双水结构、自相似原理和有效介质模型的引入,建立可以有效描述黏性土整体电导特性的模型方程。3、系统研究了膨胀土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微观结构变化与电阻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基于电学指标的膨胀土膨胀特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室内电阻率CPT模型试验,拓展了电学指标在膨胀土原位测试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伴随膨润土占比的提高,土体比表面积和饱水能力提升进而引起土体膨胀性能提高,电学参数对土体微观结构敏感,采用电学参数的膨胀土膨胀性能评价是可行的,并通过室内电阻率CPT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4、通过电学实验、电镜扫描(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压汞分析(MIP)以及相关物理力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黏性土重金属污染后微观结构和物理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重金属离子对黏性土的污染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侵入后土体微观结构团聚现象明显;重金属离子可以有效吸附在黏性土表面,影响黏性土颗粒表面结合水的收缩特性。同时,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剪切特性随重金属离子的侵入而有一定提高;土体液限、塑性指数和黏粒含量都随重金属污染浓度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塑限基本保持不变。5、基于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等电学参数,分析了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物理、力学及微观特性随污染浓度的变化规律。引入颗粒表面电导率指标研究了电导率和土体物理力学及微观特性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电学参数的污染土工程特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指出,颗粒表面电导率的对数函数与黏土颗粒含量C,塑性指数PI和pH值之间呈线性相关性;内聚力和摩擦角归一化参数与电阻率之间亦呈线性增加,且表现出相同规律;采用湿密度和体积含水率,引入初始未污染土电阻率指标建立了重金属污染土污染程度预测方程。对于金属污染土和聚合物改性土而言,其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之间可以形成Cole-Cole圆,且三维空间中有类似的特征。6、设计并开展了不同污染浓度、不同密实度以及不同含水率状态下重金属污染土的电阻率CPT模型试验,并通过与室内低频四电极电导测试结果的对比论证了重金属污染土电阻率参数原位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电阻率CPT测试结果与室内低频四电极电导所测电阻率结果基本相同。一定浓度情况下随重金属污染黏性土含水率的增加土体电阻率呈减小趋势,随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密实度提高土体电阻率亦呈减小趋势;一定含水率情况下随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电阻率呈减小趋势。7、以层次分析法为研究手段,结合危害识别、风险表征和确定场地工程特性三步法分析方式,以土体特性参数、土体物化参数和场地电学污染参数为准则层,建立了重金属污染场地评价体系。所建立的评价体系根据相关性给出可以表征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各项指标参数,分析每个指标的重要性标度并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得出各指标的占比权重。最后根据每个指标的变化幅度评分值加权计算出综合污染指数,进而提出重金属污染场地工程特性的评价体系。采用本文提出的层次分析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污染土体的污染情况相符合,证明了所建立评价体系的适用性。

成金俊[10](2019)在《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血余炭的止血作用确切且显着,早在先秦两汉之前《五十二病方》的简帛时代开始延续应用至今,仍收录于2015版《中国药典》中,其疗效为国家法典和众多医家学者所认可。但是,血余炭止血的科学性至今未被阐明,止血物质基础的研究也没有实质性进展。为打破这一“僵局”,本论文进行了如下系列研究。目的:(1)以止血活性为指标,筛选血余炭的止血有效部位(Hemostatic fraction,HF),并利用高效液相和纳米技术鉴定并分析该有效部位。(2)以古法炮制工艺为基础,改良血余炭的制备工艺并对不同条件下获取的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进行表征,包括形貌、光学以及官能团等,继而以止血时间为优化指标,筛选出血余炭HF活性最高的制备工艺条件。(3)以最佳条件制备的血余炭HF为对象,进一步表征,并对体内外的安全性进行研究。(4)研究HF止血作用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发挥止血活性的作用机制,以阐明血余炭“炒炭止血”的科学性所在,揭开其止血物质基础的“神秘面纱”,为其他炭药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5)围绕该有效部位,为了验证血余炭“疗痫”作用的科学性,开展相关的镇静、抗焦虑、镇痛、神经保护活性以及对应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1)将市售血余炭煎煮透析纯化成血余炭溶液、透析袋内及袋外溶液3种溶液,利用经典的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HF;通过HPLC分析方法对这3种溶液以及头发煎煮原液的指纹图谱的差异比较;利用TEM、UV-Vis、FL、FTIR四种现代纳米技术鉴定并分析该有效部位。(2)以马弗炉烧制替代传统的“扣锅焖煅”,改良血余炭的炮制工艺,并探讨炭化的温度和时间对其止血有效部位的形貌、光学、官能团分布、成分差异等特征的影响;以小鼠止血时间为评价指标,优化血余炭HF的最佳炭化温度和时间条件。(3)对最佳条件下马弗炉炭化制备的3批血余炭的炭化产率和有效部位含量进行分析,探讨该制备方法的稳定性;利用电镜技术(高、低分辨电镜)、光学技术(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HPLC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XRD)以及X射线光电能谱技术(XPS)进一步分析血余炭HF的形貌特征、粒径分布特征、晶格间距、光学特征、表面官能团分布特征、化学成分等信息。(4)利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CCK-8实验,研究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在12h、24 h、48 h和72 h的体外细胞毒性;通过3天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HF研究其体内急毒性。(5)以小鼠的出血时间为评价指标,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和肝脏出血模型,考察血余炭HF发挥止血活性的量-效关系;以凝血丝出现时间为评价指标,利用小鼠毛细管凝血实验,考察该有效部位发挥止血活性的时-效关系;通过对大鼠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初步评价HF可能作用的凝血通路;通过对大鼠全血中血小板(PLT)浓度以血浆中PLT活化因子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和血栓素B2(TXB2)含量的检测,评价HF对血小板系统的影响;通过对大鼠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D-二聚体(D2D)含量的检测,初步评价HF对纤溶系统的影响。(6)利用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测量肛温变化,探讨血余炭HF的镇静作用。(7)利用矿场实验、高架迷宫实验研究HF的抗焦虑作用;并通过检测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8)以痛阈变化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热刺激致痛的两个经典实验即小鼠热板实验和热浴甩尾实验,考察血余炭HF的镇痛活性及量效关系;并通过腹腔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阿托品,探索HF可能的作用机制。(9)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ACO),考察血余炭HF对MACO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功能、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脑梗死体积比的影响;并检测大鼠血清中的TNF-?和IL-1?水平,初步评价HF神经保护活性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1)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出血余炭的止血活性物质为分子量大于1000的部位;采用HPLC分析头发提取液及该部位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血余炭水煎液透析袋内部位没有色谱吸收峰,与头发的指纹图谱形成鲜明对比;另外,电子透射显微镜扫描和光学分析结果表明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为近球形颗粒、分散度良好,粒径大小分布于2055 nm之间,并且表面含有羟基、醚基以及羰基等官能团,最大激发(λEX)和发射波长(λEM)分别为382 nm和451 nm,由此可以确定该止血有效部位为纳米类成分(CC-NCs)。(2)经改良的血余炭制备工艺获取的CC-NCs具有止血活性,并且止血活性最强的炮制工艺条件为350℃加热1 h。制备时间相同时,不同温度获取的CC-NCs的粒径大小有差异;温度不同可以影响所制备的CC-NCs的红外吸收光谱的峰强,对其峰位影响不大。制备温度相同时,不同时间获取的CC-NCs的粒径大小差异很大;红外光谱差异不大。另外,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HPLC指纹图谱都没有小分子化合物的吸收峰。(3)利用最优条件制备的CC-NCs的稳定性良好。进一步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CC-NCs的性质,结果表明350℃、1 h炭化获取的CC-NCs主要含有C、O、N三种元素,含量达到98.69%,粒径分布在1.55.0 nm之间,外形为近球形,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度,晶格间距为0.186 nm,与XRD分析结果相一致;其λEM为435 nm,λEM为361nm;主要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等。(4)CC-NCs在细胞水平上的安全剂量为1160?g/mL,小鼠急毒实验的LD50至少在100 mg/kg。(5)小鼠断尾出血和肝脏出血实验的实验结果皆可以看出高、中、低剂量的CC-NCs具有显着的止血活性;其止血活性的起效自10 min之前开始一直持续到6 h。另外,止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C-NCs可以降低APTT时间、升高血浆中FIB和全血中PLT浓度,显着降低血浆中6-keto-PGF1α浓度,升高TXB2浓度,并且可以降低tPA水平、升高PAI-1和D2D的水平。(6)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表明,高、中剂量CC-NCs能够显着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和缩短降低其肛温的时间,但是对睡眠潜伏期影响不大。(7)旷场实验结果表明,CC-NCs可以显着延长小鼠在中心区的活动距离,缩减活动总距离和降低在中心区的运动速度;高架迷宫实验表明,CC-NCs可以延长小鼠在开放臂中滞留的时间和开臂区中运动时间与总时间的百分比。另外,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检测结果显示CC-NCs能够升高GABA含量,并降低5-HT、NE和DA含量。(8)两种热刺激疼痛模型结果显示,各剂量的CC-NCs皆可以提高热板及甩尾实验小鼠的痛阈。另外,该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可以被纳洛酮拮抗,但是不能被阿托品所拮抗。(9)CC-NCs能提高MACO大鼠模型的神经功能评分,并且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脑梗死体积;另外,MACO模型的IL-6和TNF-α水平升高的现象也可以被CC-NCs所改善。结论:作为“炒炭止血”的代表药物之一,血余炭确切并显着的止血活性已经被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药理实验所证实,但是其止血物质基础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展。本文以高温炭化工艺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应用纳米技术,分析并证明了血余炭的止血物质基础为CC-NCs,并改善和优化出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350℃、1h。本研究首次证明CC-NCs通过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血小板计数升高、提高其活化因子TXB2浓度和降低6-keto-PGF1α浓度以及抑制纤溶系统来发挥止血活性。另外,本研究首次通过探讨CC-NCs的镇静、抗焦虑、镇痛和神经保护活性,对血余炭“疗痫”作用的科学性进行了阐释。该有效成分抗焦虑活性的发挥与升高小鼠脑组织中GABA水平、降低5-HT、NE和DA水平相关;镇痛活性与激活阿片受体系统相关;神经保护作用与降低大鼠皮层中的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本研究以全新的研究视角首次证明了血余炭的止血和“疗痫”物质基础和相关机制,为其制备工艺提供了明确的质控参数,并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这将为血余炭的临床应用提供扎实的实验证据及理论指导,并且为其他炭药的基础研究和制备工艺等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物理化学常数与炭药质量标准之间关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化学常数与炭药质量标准之间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衍生碳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疾病治疗
    1.1 炒炭止血
    1.2 抗痛风
    1.3 降血糖
    1.4 镇痛抗炎
    1.5 抗氧化
    1.6 抗病毒
    1.7 抗肿瘤
2 生物传感
    2.1 离子检测
    2.2 药物分子检测
3 生物成像
4 总结与展望

(2)珠江三角洲平原海陆交互背景下土壤中镉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土壤镉污染的危害与来源
        1.2.1 土壤镉污染的危害
        1.2.2 土壤镉污染现状
        1.2.3 土壤中镉污染来源
    1.3 土壤中镉的赋存形态
    1.4 土壤中镉的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
        1.4.1 镉进入土壤后的迁移行为
        1.4.2 镉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1.4.3 镉的垂向迁移规律研究方法
    1.5 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沉积环境下土壤中镉的富集规律
        1.5.1 珠江三角洲镉的物质来源
        1.5.2 珠江三角洲镉在各沉积层的分布特征
        1.5.3 珠江三角洲镉高值区的成因分析
    1.6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场地自然环境现状
        2.1.1 地理位置概况
        2.1.2 水文概况
    2.2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
        2.2.3 岩浆岩
        2.2.4 水文地质概况
        2.2.5 土壤概况
    2.3 珠江三角洲垂向沉积相序
第三章 海陆交互作用土壤中镉的污染特征及富集规律
    3.1 数据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区调查与取样
        3.1.2 样品测试分析
        3.1.3 评价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数据分析
        3.2.1 水化学类型及河流沉积物特征
        3.2.2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
        3.2.3 土壤Cd的富集特征
        3.2.4 土壤Cd形态特征
    3.3 结果讨论
        3.3.1 土壤Cd污染评价
        3.3.2 土壤理化性质对Cd全量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陆相沉积与海相沉积物中Cd的吸附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4.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4.1.3 批实验
        4.1.4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两种沉积环境土壤理化性质
        4.2.2 初始浓度对两种土壤吸附Cd的影响
        4.2.3 吸附时间对两种土壤吸附Cd的影响
        4.2.4 溶液pH值对两种土壤吸附Cd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陆交互作用土壤中镉的运移和累积规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土柱吸附实验
        5.1.2 污染土壤淋滤实验
        5.1.3 样品测定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饱和条件下水的渗透迁移
        5.2.2 饱和条件下Cd在海陆交互作用土壤中的吸附与迁移
        5.2.3 污染土壤淋溶条件下Cd的垂向迁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镉在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作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
        6.1.2 实验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1.4 评价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水土理化性质的垂向分布特征
        6.2.2 地下水特征
        6.2.3 Cd的污染特征
        6.2.4 土壤深层剖面Cd形态变化规律
        6.2.5 土壤pH对镉垂向迁移转化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 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多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柴油简介
        1.1.1 生物柴油的定义和分类
        1.1.2 生物柴油的研究意义
        1.1.3 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1.2 生物柴油的合成
        1.2.1 生物柴油的合成方法
        1.2.2 生物柴油的表征方法
        1.2.3 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
    1.3 多孔固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1.3.1 多孔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3.2 多孔固体催化剂在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多孔K/SiO_2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4 多孔K/SiO_2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2.5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2.6 催化性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2.2.7 多孔K/SiO_2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分析
        2.3.2 活性组分和反应参数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分析
        2.3.3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2.3.4 多孔K/SiO_2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分析
        2.3.5 催化剂的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K/ZnO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4 纳米K/Zn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3.2.5 催化剂的表征
        3.2.6 催化性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3.2.7 生物柴油的性能指标测试
        3.2.8 纳米K/ZnO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分析
        3.3.2 催化性能评价
        3.3.3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3.3.4 K/ZnO催化酯交换反应条件的优化
        3.3.5 生物柴油的燃料性能评价
        3.3.6 不同改性碱催化剂性能比较
        3.3.7 纳米K/ZnO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空笼状Ca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4 中空笼状Ca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4.2.5 催化剂的表征
        4.2.6 催化性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4.2.7 生物柴油的性能指标测试
        4.2.8 中空笼状CaO催化动力学参数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及表面性质分析
        4.3.2 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分析
        4.3.3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4.3.4 反应机理研究
        4.3.5 酯交换反应的规模和生物柴油的燃料性能研究
        4.3.6 不同CaO碱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其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比较
        4.3.7 中空笼状CaO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分析
        4.3.8 不同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黄柏临床用药的文献综述
    1. 黄柏临床用药的古代文献考证
    2. 黄柏炮制品的现代研究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银屑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1.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评价
    引言
    实验一 PCCC-MS经不同给药方式干预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比较
    实验二 黄柏及其炮制品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比较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黄柏炭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纳米类成分的提取与确认
    引言
    实验一 利用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筛选PCCC的有效部位
    实验二 利用HPLC技术分析PCCC的有效部位
    实验三 利用电镜技术和光学技术分析鉴定有效部位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制备工艺优化
    引言
    实验一 PCCC-NCs的制备条件考察
    实验二 利用银屑病小鼠模型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实验三 应用Hacat细胞优化PCCC-NCs的制备工艺参数
    实验四 最佳条件获取的PCCC-NCs的表征研究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引言
    实验一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给药方式研究
    实验二 PCCC-NCs治疗银屑病的量效关系研究
    讨论
    小结
第五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引言
    实验一 PCCC-NCs对血清和皮肤组织中M1/M2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实验二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M1极化标志物阳性表达的影响
    实验三 PCCC-NCs对脾组织中Th1/Th2和Th17/Treg比例的影响
    实验四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实验五 PCCC-NCs对皮肤组织中NF-κB和STAT6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讨论
    小结
第六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对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引言
    实验一 利用CCK-8法研究PCCC-NCs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实验二 PCCC-NCs对M1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实验三 PCCC-NCs对M2型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
    讨论
    小结
第七章 黄柏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引言
    实验一 细胞毒性研究
    实验二 小鼠急毒实验研究
    实验三 小鼠最大给药量检测
    实验四 小鼠长毒实验研究
    讨论
    小结
结语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茯苓多糖衍生碳点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离子检测和细胞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茯苓多糖衍生碳点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评价
    1 仪器与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试药
        1.3 细胞
    2 方法与结果
        2.1 N-CDS的制备
        2.2 N-CDs制备条件的优化
        2.3 N-CDs的表征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茯苓多糖衍生碳点作为荧光探针用于Cr~(6+)检测
    1 仪器与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N-CDS检测Cr~(6+)实验
        2.2 N-CDs检测Cr~(6+)的特异性考察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茯苓多糖衍生碳点的细胞动力学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细胞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N-CDs细胞内成像
        2.2 N-CDS的细胞摄取动力学检测
        2.3 N-CDs的细胞摄取途径
        2.4 N-CDs的细胞内分布
        2.5 N-CDs的细胞外排作用
    3 本章小结
全文讨论与总结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衍生碳点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我国污染场地现状及修复需求
        1.2.2 固化稳定化技术技术特征及应用现状
        1.2.3 固化剂应用现状
        1.2.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2.5 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 钢渣在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钢渣的物理化学特性
        1.3.2 钢渣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3.3 钢渣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3.4 钢渣激发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钢渣基固化剂处理镍锌污染土的机理研究
    2.1 概述
    2.2 可持续型固化剂研发
        2.2.1 研发思路
        2.2.2 激发剂筛选
        2.2.3 电石渣和磷石膏的化学属性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案
        2.3.3 试样制备
        2.3.4 测试方法
    2.4 固化剂组分优化试验结果
        2.4.1 转炉钢渣、电石渣和磷石膏固化土的强度和重金属稳定率
        2.4.2 固化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5 BCP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
        2.5.1 固化土的基本土性参数
        2.5.2 固化土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2.6 BCP固化土的强度特性
        2.6.1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6.2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酸碱度/电导率的关系
    2.7 BCP固化土的浸出毒性
        2.7.1 硫酸硝酸法重金属浸出浓度
        2.7.2 固化土浸出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2.7.3 重金属浸出浓度与浸出液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2.7.4 浸提液p H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2.7.5 液固比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2.8 BCP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变化机理
        2.8.1 固化土的酸缓冲能力
        2.8.2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2.8.3 固化土的孔隙特征
        2.8.4 BCP固化剂与重金属镍和锌反应机理
        2.8.5 BCP掺量和龄期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机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拌和含水率和压实度对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案
        3.2.3 试样制备
        3.2.4 测试方法
    3.3 污染土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3.3.2 重金属浸出浓度
        3.3.3 固化土酸碱度
        3.3.4 固化土含水率
        3.3.5 固化土干密度和比重
        3.3.6 固化土颗粒分布
        3.3.7 重金属化学形态
        3.3.8 固化土孔径分布
        3.3.9 固化土微观形态
        3.3.10 固化剂掺量和污染土拌和含水率进行优化
    3.4 压实度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
        3.4.2 重金属浸出浓度
        3.4.3 固化土酸碱度
        3.4.4 固化土界限含水率
        3.4.5 固化土粒径分布
        3.4.6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3.4.7 固化土粒径减小后金属浸出浓度
        3.4.8 固化土半动态浸出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重金属浸出行为演化规律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案
        4.2.3 试样制备
        4.2.4 测试方法
    4.3 传统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4.3.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4.3.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4.3.3 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全量空间分布
        4.3.4 试样破坏情况
        4.3.5 ASTM D4843 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4.4 改进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4.4.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4.4.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4.4.3 土样空间均质性
        4.4.4 试样破坏情况
        4.4.5 土样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和全量
        4.4.6 土样pH值
        4.4.7 土样干密度和粒径分布
        4.4.8 重金属化学形态
        4.4.9 土样孔隙分布
    4.5 土样环境土工参数变化对应的干湿循环次数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化土重金属扩散和渗流运移参数测评研究
    5.1 概述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案
        5.2.3 试样制备
        5.2.4 试验方法
    5.3 扩散试验结果与讨论
        5.3.1 试验前后土样土性指标
        5.3.2 试验前后土样孔隙水中金属浓度
        5.3.3 上层溶液金属浓度
        5.3.4 有效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计算
        5.3.5 有效扩散系数的讨论
    5.4 渗透试验结果与讨论
        5.4.1 渗透系数
        5.4.2 渗出液pH值
        5.4.3 渗出液镍和锌浓度
        5.4.4 渗出液钙浓度
        5.4.5 USEPA 1314和USEPA 1316 试验结果比较
        5.4.6 基于柔性壁渗透试验结果求算重金属运移参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现场试验研究
    6.1 概述
    6.2 试验场地
        6.2.1 污染场地概况
        6.2.2 污染土
        6.2.3 下卧土
        6.2.4 固化剂
    6.3 固化稳定化修复
        6.3.1 试验方案
        6.3.2 施工工艺
    6.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
        6.4.1 取样点位
        6.4.2 测试方法
    6.5 试验结果与讨论
        6.5.1 气温及固化土温度
        6.5.2 干密度和含水率
        6.5.3 贯入阻力
        6.5.4 回弹模量
        6.5.5 无侧限抗压强度
        6.5.6 固化土浸出毒性、酸碱度和电导率
        6.5.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6.5.8 下卧层土重金属全量
        6.5.9 BCP与传统固化剂性能比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固化污染土填筑路基的耐久性与重金属运移特征研究
    7.1 概述
    7.2 试验场地概况
        7.2.1 污染场地概况
        7.2.2 污染土
        7.2.3 离场土
        7.2.4 固化剂
    7.3 固化稳定化修复及监测
        7.3.1 试验方案
        7.3.2 固化稳定化施工工艺
        7.3.3 原位测试及取样点位
        7.3.4 测试方法
    7.4 试验结果与讨论
        7.4.1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7.4.2 干密度
        7.4.3 贯入阻力
        7.4.4 回弹模量
        7.4.5 重金属浸出浓度
        7.4.6 固化土p H值和EC值
        7.4.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
        7.4.8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运移特征
        7.4.9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体扩散运移距离预测
        7.4.10 多场作用下固化土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7)中药炭药的临床应用及止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炭药的历史沿革
2 中医理论指导下中药炭药的应用
    2.1 中药炭药在血证中的应用
    2.2 中药炭药在现代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3 中药炭药止血的主要炮制机制
    3.1 基于药性的炮制前后变化
    3.2 基于活性物质的炮制前后变化
        3.2.1 炮制对苷类的影响
        3.2.2 炮制对鞣质和有机酸类的影响
        3.2.3 炮制对钙离子和炭素的影响
        3.2.4 炮制对其他物质的影响
4 中药炭药止血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
    4.1 对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产生的影响
    4.2 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5 炭药止血的超分子化学“气析”研究策略
    5.1 中药炭药“印迹模板”物芯指数(CI)表征
    5.2 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中药炭药“印迹模板”的研究
    5.3 中药炭药“印迹模板”特征的总量统计矩表征与分析
6 结语

(8)中药“炒炭存性”炮制共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超分子“印迹模板”表征技术的提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炮制“炒炭存性”的研究现状
    1.1 中药炭药的历史沿革
    1.2 中药炭药的炮制方法
        1.2.1 传统方法
        1.2.2 改良方法
    1.3 中药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
        1.3.1 p H测定法
        1.3.2 电导测定法
        1.3.3 色素吸附法
        1.3.4 薄层色谱法
        1.3.5 含量测定法
        1.3.6 综合指标
    1.4 中药炭药的炮制机制研究
        1.4.1 中药炒炭止血的传统论述
        1.4.2 中药炒炭止血的现代研究
        1.4.2. 1 钙离子和炭素对止血作用的影响[14]
        1.4.2. 2 鞣质及黄酮类成分对止血作用的影响[16-18]
        1.4.2. 3 其他成分对止血作用的影响[19]
2 中药炮制“炒炭存性”的共性技术难题
    2.1 炭药炮制的科学内涵研究尚不成熟
    2.2 炭药炮制方法和工艺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2.3 炭药止血机制的研究思路有待创新
3 超分子化学与中药炮制
    3.1 超分子化学的概念
    3.2 超分子化学能诠释中药与人体的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规律
        3.2.1 人体为巨复超分子体
        3.2.2 中药成分群是自然界生物体主体内超分子“印迹模板”聚集体
    3.3 中药炮制方法可以用超分子化学解释
4 中药炮制超分子技术的研究方法
    4.1 超分子中的弱相互作用力
    4.2 超分子中弱相互作用力的研究方法[30-34]
        4.2.1 理论研究
        4.2.2 实验方法
5“炒炭存性”可用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规律来解释与研究
    5.1“印迹模板”的拓扑指数研究
    5.2 分子印迹实验

(9)基于电学指标的膨胀土和污染土特性评价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符号说明
    英文符号
    希腊符号
    缩写字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岩土体电学测试方法及机理研究现状
    1.3 膨胀土电学及工程特性评价研究现状
    1.4 污染土工程特性及评价研究现状
        1.4.1 污染土的来源种类与基本特性
        1.4.2 污染土的物理及化学特性研究
        1.4.3 污染土的强度及微观特性研究
        1.4.4 污染土的电学特性研究
    1.5 污染场地评价方法与分类标准的研究现状
        1.5.1 单项指标污染指数法
        1.5.2 综合指标评价方法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存在问题及不足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黏性土电学测试及模型研究
    2.1 电学测试方法及方案
        2.1.1 低频四电极电导测试技术
        2.1.2 高频介电反射测试技术
        2.1.3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
    2.2 黏性土导电特性分析
        2.2.1 黏性土低频电导特性分析
        2.2.2 黏性土高频介电特性分析
    2.3 基于自相似原理的有效介质模型假设
        2.3.1 黏性土双水导电特性
        2.3.2 有效介质原理
        2.3.3 自相似模型假设
    2.4 两相饱和黏性土电学模型
        2.4.1 模型建立
        2.4.2 模型参数分析及验证
    2.5 多相非饱和黏性土电学模型
        2.5.1 模型建立
        2.5.2 模型参数分析及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膨胀土工程特性电学评价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案
        3.1.3 试验方法
    3.2 膨胀土电学特性分析
        3.2.1 含水率分析
        3.2.2 密度分析
        3.2.3 孔隙率分析
        3.2.4 饱和度分析
    3.3 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微观特性
        3.3.1 膨胀土物理特性
        3.3.2 膨胀土微观特性
        3.3.3 膨胀土电学评价机理
    3.4 基于电学参数的膨胀土特性评价方法
        3.4.1 膨胀土电导率评价研究
        3.4.2 膨胀土电阻率评价研究
    3.5 模型试验研究
        3.5.1 电阻率CPT标定模型试验概况及方案
        3.5.2 电阻率CPT标定模型试验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金属污染土电学特性及其变异机理
    4.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案
        4.1.3 试验方法
    4.2 重金属污染土电学特性分析
        4.2.1 含水率分析
        4.2.2 密度分析
        4.2.3 孔隙率分析
        4.2.4 饱和度分析
    4.3 重金属污染土物理力学特性
        4.3.1 界限含水率
        4.3.2 颗粒粒径分布
        4.3.3 抗剪强度
        4.3.4 黏聚力与摩擦角
    4.4 重金属污染土特性变异机理研究
        4.4.1 扫描电镜试验(SEM/EDS)
        4.4.2 压汞试验
        4.4.3 氢离子浓度指数(p H)测试试验
        4.4.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试验
        4.4.5 X射线衍射(XRD)试验
        4.4.6 污染土工程特性微观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电学参数的重金属污染土特性评价
    5.1 基于电导率的重金属污染土特性评价
        5.1.1 物理化学特性评价
        5.1.2 力学特性评价
        5.1.3 污染程度预测
    5.2 基于介电常数的重金属污染土特性评价
        5.2.1 颗粒表面结构特性评价
        5.2.2 Cole-Cole模型
    5.3 模型试验概况及方案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3.2 试验内容与方案
    5.4 模型试验数据分析
        5.4.1 重金属污染土测试结果与分析
        5.4.2 电阻率CPT测试参数分析
        5.4.3 电阻率探头现场定型应用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金属污染土场地评价与分类
    6.1 重金属污染土场地评价体系
        6.1.1 基于多参数的污染场地综合评价意义
        6.1.2 场地分类评价方案
    6.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场地污染指数评价
        6.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2.2 分析步骤及参数选取
        6.2.3 评价体系的建立
    6.3 评价分析流程及案例分析
        6.3.1 评价分析流程
        6.3.2 评价体系分析实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10)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血余炭古代文献考证
        1.血余炭名考
        2.血余炭临床功效考
        2.1 止血
        2.2 消瘀通经
        2.3 利尿退黄
        2.4 自还神化
        2.5 疗痫解痓
        2.6 镇惊解热
        2.7 通产下胎
        2.8 止咳解哽
        2.9 解毒燥湿
        2.10 通便止痢
        3.血余炭材质考
        3.1 人发来源不同
        3.2 人发的采集不同
        3.3 人发的净垢不同
        3.4 人发的新陈不同
        3.5 人发及其成炭的质地
        4.血余炭炮制方法考
        4.1 燔法
        4.2 烧法
        4.3 炒法
        4.4 煎法
        4.5 煅法
        4.6 熬法
        4.7 焙法
        4.8 炮法
        5.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余炭现代研究
        1.炮制方法
        1.1 烧炭法
        1.2 炒炭法
        1.3 煅炭法
        2.药理作用
        2.1 止血作用
        2.2 抗菌作用
        2.3 血管栓塞作用
        3.临床应用
        3.1 治疗出血性疾病
        3.2 治疗带状疱疹
        3.3 治疗新生儿脐炎
        3.4 治疗皮肤创伤
        3.5 治疗尿潴留
        4.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与确认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CC、CC-O及 CC-I的制备
        3.2 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CC的止血活性部位
        3.3 CC及 CC-I的 HPLC指纹图谱比较分析
        3.4 CC止血有效部位的鉴定
    4.实验结果
        4.1 CC、CC-O及 CC-I的制备
        4.2 CC止血活性部位的筛选结果
        4.3 HPLC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结果
        4.4 CC止血有效部位的鉴定与表征结果
    5.讨论
    6.小结
第二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制备条件的优化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和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CC-NCs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
        3.2 不同炭化条件制备的CC-NCs的表征比较
        3.3 利用HPLC比较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指纹图谱
        3.4 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比较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止血药效
    4.实验结果
        4.1 炭化温度对CC-NCs的影响
        4.2 炭化时间对CC-NCs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第三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表征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3.实验内容
        3.1 CC-NCs的稳定性研究
        3.2 CC-NCs的细致表征研究
    4.实验结果
        4.1 CC-NCs的工艺稳定性研究
        4.2 CC-NCs的外貌形态分析
        4.3 CC-NCs的光学性质分析
        4.4 CC-NCs表面官能团分布特征分析
    5.讨论
    6.小结
第四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CC-NCs的细胞毒性研究
        3.2 CC-NCs的小鼠急毒实验
    4.实验结果
        4.1 CC-NCs的细胞毒性分析
        4.2 CC-NCs的小鼠急毒实验分析
    5.讨论
    6.小结
第五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CC-NCs止血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3.2 CC-NCs止血作用的时效关系研究
        3.3 CC-NCs止血机制研究
    4.实验结果
        4.1 小鼠断尾出血实验结果
        4.2 小鼠肝脏出血实验结果
        4.3 小鼠毛细管凝血实验结果
        4.4 CC-NCs对大鼠凝血四项参数的影响
        4.5 CC-NCs对大鼠血小板系统的影响
        4.6 CC-NCs对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第六章 血余炭“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
    实验一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镇静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的影响
        3.2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肛温的影响
        4.实验结果
        4.1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的影响
        4.2 CC-NCs对小鼠肛温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实验二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抗焦虑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及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利用小鼠旷场实验研究CC-NCs对焦虑小鼠的行为学影响
        3.2 利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CC-NCs对焦虑小鼠的行为学影响
        3.3 CC-NCs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4.实验结果
        4.1 旷场实验结果
        4.2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4.3 CC-NCs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5.讨论
        6.小结
    实验三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利用小鼠热板实验研究CC-NCs的镇痛作用
        3.2 利用小鼠热浴甩尾实验研究CC-NCs的镇痛作用
        3.3 利用纳洛酮拮抗实验研究CC-NCs对阿片系统的作用
        3.4 利用阿托品拮抗实验研究CC-NCs对胆碱能系统的作用
        4.实验结果
        4.1 小鼠热板实验结果
        4.2 小鼠热浴甩尾实验结果
        4.3 CC-NCs拮抗纳洛酮作用实验结果
        4.4 CC-NCs拮抗阿托品作用实验结果
        5.讨论
        6.小结
    实验四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1.引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实验内容
        3.1 利用MACO模型研究CC-NCs的神经保护作用
        4.实验结果
        4.1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4.2 CC-NCs对 MACO损伤BBB通透性的抑制作用
        4.3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比的抑制作用
        4.4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皮层中TNF-α和 IL-6 水平的抑制作用
        5.讨论
        6.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物理化学常数与炭药质量标准之间关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衍生碳点研究进展[J]. 黄倩倩,吴成圆,滕云峰,杨一凡,梁玉杰,杨尚青,王中,彭代银,王雷,陈卫东. 中草药, 2021(16)
  • [2]珠江三角洲平原海陆交互背景下土壤中镉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 王芳婷.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多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研究[D]. 黄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4]黄柏炭与银屑病的治疗[D]. 张美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茯苓多糖衍生碳点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离子检测和细胞动力学研究[D]. 黄倩倩.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 [6]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D]. 冯亚松. 东南大学, 2021(02)
  • [7]中药炭药的临床应用及止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贺玉婷,樊启猛,石继连,李海英,潘雪,肖美风,周逸群,贺福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07)
  • [8]中药“炒炭存性”炮制共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超分子“印迹模板”表征技术的提出[J]. 周逸群,李瑞,贺玉婷,肖美凤,杨岩涛,刘文龙,石继连,贺福元. 中国中药杂志, 2019(19)
  • [9]基于电学指标的膨胀土和污染土特性评价及应用研究[D]. 储亚. 东南大学, 2019(05)
  • [10]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成金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炭药理化常数与质量标准关系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