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的超声波加工

奶酪的超声波加工

一、用超声波加工干酪(论文文献综述)

吴鹏宇[1](2020)在《副干酪乳杆菌固液态发酵抗逆差异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乳酸菌等非芽孢益生菌耐热性差,货架期短,是益生菌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张氏副干酪乳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Zhang)为研究对象,从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抗逆性差异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发酵方式在菌体结构、生理变化、代谢过程、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初步揭示了副干酪乳杆菌抗逆机理。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固态发酵张氏副干酪乳杆菌相比液体发酵具有更好的抗逆性。固态发酵的菌体经冷风干燥后存活率为32.93%,显着高于液态发酵菌体22.13%的存活率;固态发酵菌体经喷雾干燥后的存活率为0.21%,显着高于液态发酵菌体0.15%的存活率。2.研究确定了张氏副干酪乳杆菌产生明显变化的胁迫的条件,分别为58℃、0.6%过氧化氢、30%乙醇、p H 2,处理10min。对比了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菌体抗逆性的差异:采用上述胁迫条件,固态发酵的菌体存活率是液态发酵菌体的3.57倍(热胁迫)、2.6倍(过氧化氢胁迫)、3.22倍(乙醇胁迫);液态发酵的菌体存活率是固态发酵菌体存活率的46.07倍(酸胁迫)。3.胁迫处理后,固体培养菌体膜结构保持完整、胞内p H值和酶活性稳定。热胁迫和乙醇胁迫后,固态发酵的菌体细胞膜不饱和程度轻度下降,膜壁结构基本完好,膜流动性保持不变,液态发酵的菌体则出现明显下降。经热胁迫和乙醇胁迫后,固态发酵的菌体细胞内p H下降不明显,液态发酵的菌体下降显着;固态发酵菌体胞内ATP酶活力、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和丙酮酸激酶活力等高于液态发酵的菌体。4.转录组分析发现,固态发酵菌体中与碳水化合物转运、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磷酸肌醇代谢途径、丙酮酸代谢、部分与环境适应相关的基因得到上调表达,脂肪酸合成的相关基因下调表达。5.根据转录组结果,开发利用内源性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进行了33个相关基因的敲除,发现glp F基因和glp O基因与张氏副干酪乳杆菌的抗逆性和生长相关。glp F基因和glp O基因的敲除株与野生株相比,热胁迫后存活率分别下降了83.67%和78.52%,经氧化胁迫后存活率分别下降了87.75%和98.96%。glp K基因仅与生长相关,glp K基因的敲除株与野生株相比,菌数下降了24.80%。6.依据转录组数据和分子实验结果发现,培养基中添加特定种类和比例的碳源可以提高张氏副干酪乳杆菌的抗逆性和生长性能。经甘油替换培养得到的菌体耐热性(58℃处理10 min)和耐氧化性(0.6%的H2O2溶液处理10 min)都较原始培养基培养的菌体有明显提高,在添加20 g/L的甘油培养时,菌体耐热性较原始增加了1304%,菌体耐氧化性较原始增加了809%,但此时菌数却较原始低一个数量级。纤维二糖、甘露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等替换葡萄糖培养,菌体的耐热性较原始都显着下降,但菌数明显高于原始组。组合实验中,以甘露糖和甘油按1:3的比例下,菌体耐热性较原始提高了165%,耐氧化性较原始提高了75%,菌数较原始提高了67%。添加特定种类的糖类(甘露糖、纤维二糖、葡萄糖、柠檬酸和果糖)能够显着提高固态发酵的总菌数(总菌数分别为:3.46×1011 CFU、3.6×1011 CFU、3.4×1011 CFU、3.81×1011 CFU和3.77×1011 CFU,相较于对照分别提高了40.08%、45.75%、37.65%、54.25%、52.63%)。改变培养方式可以改变菌体的抗逆性,振荡培养菌体耐热性和耐氧化性分别是静置培养菌体的1.23倍和24.83倍。本文从张氏副干酪乳杆菌固态和液体发酵菌体存在明显抗逆差异这一现象入手,从表型、结构、转录组和基因等多层次开展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物质吸收转运,产能代谢的强度和还原力形成等都与菌体的抗逆性有关。相关基因的敲除和碳源替换试验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对乳酸菌抗逆机理的认识,为乳酸菌抗逆性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参考。

刘显琦[2](2019)在《菌酶协同发酵制备低抗原性豆粕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一种副产品,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3%46%,并且富含异黄酮、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脂肪、糖类、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一种非常优质的畜禽植物蛋白饲料原料。但由于豆粕中含有抗原蛋白,会引起幼龄动物发生过敏反应,症状表现为腹泻、肠道炎以及生长停滞等,甚至导致动物死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幼畜饲料中的应用,因此降低豆粕中的抗原蛋白活性是近年来国内外动物营养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发酵豆粕和酶解豆粕以其营养价值高、富含活性成分、生产成本低且安全无污染的特性正越来越受到青睐。本论文拟通过将微生物发酵和蛋白酶水解相结合的方法,探寻一种低抗原豆粕的加工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通过SDS-PAGE、水解度、ELISA等指标筛选出降解抗原蛋白效果最佳的益生菌;(2)通过SDS-PAGE、水解度、ELISA等指标筛选出降解抗原蛋白效果最佳的蛋白酶;(3)通过响应面法确定菌酶协同发酵豆粕的最佳条件。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及结论如下:(1)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豆粕中的蛋白质,以发酵豆粕中蛋白质电泳条带完整性为筛选指标,选出较好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为:称取磷酸二氢钾(KH2PO4·2H2O)1.2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14.5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取定容后的溶液100mL,加入48g尿素、0.31gDTT溶解后制成变性提取缓冲液,在80℃预热5min,取6mL向其中加入1g豆粕,超声提取60min,离心,取上清液,在截留分子量3500Da的透析袋中透析过夜,收集蛋白。(2)采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米曲霉发酵豆粕,根据料水比的不同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条带、OPA法测定确定豆粕蛋白水解程度、水解物中大豆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定量检测和ELISA检测这两种抗原蛋白的抗原性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1,菌接种量为1mL 1×108cfu/mL菌液,37℃发酵12h。此时豆粕的水解度为3.88%,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的降解率为82.4%,β-伴大豆球蛋白的降解率为88.5%。经总氨基酸含量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12h后豆粕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约为194mg/g。(3)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豆粕,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条带、OPA法确定豆粕蛋白水解程度、大豆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定量检测和ELISA检测这两种抗原蛋白的抗原性变化。结果表明,按照底物质量的0.5%添加胃蛋白酶,在pH为2,37℃下水解60min为最佳反应条件。此时豆粕的水解度为10.7%,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降解率为79.3%,β-伴大豆球蛋白的降解率为87.6%。经总氨基酸含量测定,胃蛋白酶水解60min后豆粕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约为170mg/g。(4)用响应面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和胃蛋白酶协同发酵制备低抗原性豆粕的条件,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豆粕中添加0.825%豆粕质量的胃蛋白酶,调整pH为2后,在37℃下酶解88.2min,此后,往培养基中接入1mL浓度为1×108cfu/mL单位不对的枯草芽孢杆菌,在37℃培养箱内静置发酵17.52h,此时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的降解率分别为78.6%和40.5%。

毛正华[3](2019)在《米酒的澄清与快速陈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米酒,又称酒酿,由于酒香醇厚、口感柔和,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非常丰富,酒精度普遍不高,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是一种营养价值、商业价值都比较高的酒类。目前米酒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米酒的沉淀析出影响酒的澄清度等感官品质;现有的酒类澄清剂与米酒的适配度不是很高容易造成米酒的澄清效率低下与成本浪费;目前应用于酒类企业的过滤设备昂贵,所需耗材量大价贵;新酿制的米酒口感酸涩、香味不足,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陈酿期才会有浓郁协调的香味、醇厚爽口的口感,而在这不仅会造成空间、人力的长久占用,也更容易遇到米酒在陈酿过程种的一些影响米酒品质的潜在危害因素导致的品质下降甚至是产品损坏,因此关于米酒的品质提升与工艺优化的研究是很值得大力推进的,本文主要围绕米酒的澄清与快速陈酿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植酸、PVPP、皂土、干酪素、明胶、壳聚糖六种澄清剂的浓度单因素试验,找到了这六种澄清剂对米酒澄清效果最好的浓度分别为4%、0.8 g/L、1 g/L、1.1 g/L、0.9 g/L、0.8g/L;其中对米酒的澄清效果最好的三种澄清剂分别是皂土、干酪素、壳聚糖三种,可使得米酒透光率分别达95.2%、94.27%、93.07%,色度分别可达到0.604、0.607、0.777。用皂土、干酪素、壳聚糖三种澄清剂进行复合澄清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米酒透光率影响从大到小的澄清剂依次为皂土、干酪素、壳聚糖,最优的复合澄清剂为皂土浓度为1.0 g/L、壳聚糖浓度为0.7 g/L、干酪素浓度为1.1 g/L,其透光率可达95.94%。2.通过研究不同时间、温度下复合澄清剂对米酒澄清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澄清剂在澄清处理时间为5d时透光率达最大,为97.3%;在澄清处理温度为在37℃时透光率最高,达94.9%;通过稳定性试验发现,经过澄清处理后的米酒在经冷热交替后依旧无沉淀析出,放置于室温下六个月未发现有沉淀析出。3.通过研究新酿制米酒经充氧超声陈酿后总酸、总酯、总糖的含量变化,发现新酿制米酒在充氧量为3 mL/L、超声功率为160 W、超声时间为20 min时可以起到明显作用,可以使米酒中总酸含量相较于新酿制米酒增加0.252 g/L、总糖含量相较于新酿制米酒增加26.002 g、总酯含量相较于新酿制米酒增加0.021 g/L。4.通过研究新酿制米酒、自然陈酿米酒、充氧超声处理米酒、充氧处理米酒四种米酒中的17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发现与新酿制米酒相比,自然陈酿米酒中氨基酸总量降低0.0312 g/100g,充氧超声米酒与充氧米酒分别增加了0.0756 g/100g、0.0602g/100g。充氧超声米酒中氨基酸含量显着增加的氨基酸有门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充氧陈酿米酒中氨基酸含量变化与充氧超声陈酿米酒变化趋势接近。5.通过研究新酿制米酒、自然陈酿米酒、充氧超声处理米酒、充氧处理米酒四种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与含量的变化,发现与新酿制米酒相比,自然陈酿米酒与充氧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种类减少,充氧超声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种类增多。新酿制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检出35种,自然陈酿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检出25种,充氧超声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检出41种,充氧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检出23种。相比较于新酿制米酒,充氧超声米酒中新增了棕榈酸乙酯、苯乙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棕榈酸甲酯等五种酯类,新增了17-戊三胺一种胺类,新增了5-丙基癸烷、3-环己基-癸烷、环戊烷等十七种烷烃类物质;消失的酯类物有正己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十八烯酸乙酯、羊蜡酸乙酯等四种;此外消失的还有棕榈酸、糠醛、糠醇等挥发性成分共八种,表明用充氧超声方法催陈米酒有效可行,可以丰富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的种类。

陈晓东[4](2019)在《酸笋的宏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文中认为酸笋(Fermented bamboo shoots,FBS)是我国南方地区传统特色发酵食材,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深受人们青睐。对酸笋的业已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工艺优化等方面,缺乏对酸笋产品的微生物组成,优势菌种,以及这些菌群表达的基因功能等的测定、分析。本研究在经典酸笋产区----桂林、柳州、来宾、百色、南宁、贵港等6个地区,每地普访群众,选择一户大家都认为酸笋做得好的农家,采集其家庭一个酸笋坛泡液中部的发酵液,重复3次,液氮立即冻存,干冰带回实验室备用。共获得18份酸笋发酵液样品,首次报道采用宏基因组分析技术,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全面分析,鉴定菌群,分析丰度,进行微生物基因功能注释,重点分析了其微生物的氨基酸、有机酸、亚硝酸盐代谢。旨在揭示酸笋中的微生物面貌,探讨与酸笋的营养、风味物质的关系。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酸笋的微生物多样性当地制作酸笋的基材是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笋,通过对18份酸笋发酵液的宏基因组分析,共检测出156种微生物,隶属于8门,16纲,30目,63科,92属。远远高于他人采用传统培养法、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法获得的22种酸笋微生物的数量。其中,厚壁菌门占86.10%,乳杆菌属高达84.84%,发现酸笋的优势菌种是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解淀粉乳杆菌(L.amylolyticus)、布氏乳杆菌(L.buchneri)、短乳杆菌(L.brevis),益生菌种占69.05%,有害菌仅占0.24%,功能尚明确的菌种占30.26%。贵港酸笋微生物的α多样性最高,Shannon指数1.65,检测到77种微生物;柳州酸笋的微生物多样性最低,Shannon指数0.73,检测到16种微生物,仅此两地的显着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桂林、柳州、来宾3地的酸笋微生物组成相似;百色、南宁的酸笋微生物组成自为一类;贵港酸笋的微生物组成差异大。2.酸笋的微生物基因分析共获得酸笋微生物75681条基因(gene),54416条非冗余基因(unigene)。通过egg NOG数据库、KEGG数据库、GO数据库,有53265条基因注比对到已知蛋白序列,称其为已知功能基因(functional gene)。其中,egg NOG注释到的37747条功能基因分属22个功能类别,GO数据库注释到的36152条功能基因归属58个生物功能类别。通过KEGG数据库获得的19051条功能基因注释到384条代谢通路,其中参与新陈代谢的通路有72条。3.酸笋营养与风味物质代谢通路分析文中重点分析了参与新陈代谢通路中的组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代谢,乳酸、醋酸等有机酸代谢,亚硝酸盐代谢等重要营养与风味品质形成的代谢通路,发现酸笋的微生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协同作用。4.酸笋微生物的产地差异功能基因基于功能基因注释结果与通路分析,柳州与百色功能基因差异最多(38947条),桂林与南宁差异最少(2223条)。这些差异基因可以归属到38个次生物功能类别,133条次代谢通路,在微生物宏基因组层面昭示了各地酸笋品质个性的可能机制。

陈苏婉[5](2018)在《超声波辅助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多肽发酵乳的研究》文中认为副干酪乳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生理功效,近年来作为乳制品的发酵菌种被广泛用于发酵生产。传统的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功效成分主要是益生菌,其功能单一,对健康的促进效果有限。在传统的副干酪乳杆菌发酵过程中存在发酵周期长、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速率低等问题,导致发酵效率及产物的得率低。近年来,通过副干酪乳杆菌发酵生产的多肽发酵乳制品展现出新型功能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同时,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发现,在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施加适宜的超声波处理,可有效提高发酵效率、加快发酵进程,并可提高发酵产物产量和功能特性。由此,本论文针对传统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存在的功效成分单一、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以脱脂奶粉、葡萄糖等为底物,研究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含活性多肽发酵乳的工艺条件,并探讨超声波对发酵过程产生的促进作用。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的pH、酸度、多肽含量、活菌数和发酵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为指标,对抗氧化肽发酵乳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当摇床转速为180 r/min,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24 h,脱脂奶粉添加量为12 g、葡萄糖添加量为6 g、溶剂为100 mL蒸馏水,接种量为5%(v/v)时,发酵乳中的多肽产量最高为3.77 mg/mL,活菌数最高为8.5×107 CFU/mL,发酵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力最高为63.12%。(2)分别研究了对副干酪乳杆菌种子液进行超声处理和发酵过程中超声处理的条件。在副干酪乳杆菌生长的对数前期对种子液超声处理,当超声频率为28 kHz、超声功率为100 W/L、脉冲间歇比为每超声100 s间歇10 s、超声处理时间为1 h时,菌体的生物量增加量最高为119.23%。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超声处理,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培养基组成和超声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和验证,发现在脱脂奶粉添加量为12.60 g、葡萄糖添加量为6 g,溶剂为100 mL蒸馏水的条件下,发酵9 h时对发酵乳进行频率为28 kHz、功率密度为100 W/L、处理时间为35 min的超声处理,发酵乳中多肽含量为5.90 mg/mL,多肽转化率比不使用超声的对照组提高了64.23%。(3)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后对发酵乳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发现副干酪乳杆菌发酵牛乳9 h时以频率为28 kHz,超声脉冲占空比为每超声100 s间歇10 s,功率为100 W/L超声处理35 min,继续发酵至24 h,发酵产物中α-酮戊二酸、苹果酸和乙酸等有机酸的含量显着高于未超声对照组,其中α-酮戊二酸的增加量最高,为61.65%,苹果酸、乙酸的增加量分别为18.48%和16.21%。利用GC-MS对超声波处理后的发酵乳进行分析,检测到产物中出现两种新的风味物质,分别是2-甲基丙酸酯和3,5-二叔丁基苯酚,说明超声波处理使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风味成分更加丰富。(4)分别建立了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的无超声和有超声辅助发酵过程的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拟合曲线分析。研究发现:两种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均符合Logistic模型,其中超声组模型中的最大比生长速率Xmax比未超声组提高14.2%;两种发酵过程的产物生成均符合Luedeking和Piret提出的动力学模型,其中超声组模型中与菌体量相关联的产物合成常数β比未超声组提高99.62%;两种发酵过程的底物消耗均符合Luedeking-Piret模型,其中超声组模型中的底物用于菌体生长的得率常数Yx/s比未超声组的提高14.78%。研究结果说明超声波处理可加速细胞生长,促进发酵反应的进行,提高发酵效率。

于美玲[6](2018)在《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杆菌是公认的食品安全级微生物,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降低胆固醇、抗肿瘤、抗高血压等多种益生功能。干酪乳杆菌发酵产生大量风香味物质,常用于乳、肉、饲料和蔬菜等发酵工业,该菌亦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活菌载体,用于制备黏膜疫苗和表达多种功能蛋白等生物制剂。在乳杆菌疫苗生产和食品发酵中,都需要培养大量的乳杆菌,而乳杆菌烈性噬菌体的感染,可以裂解细菌,导致细菌死亡、活菌数下降、发酵生产效率降低,甚至导致生产失败,给乳杆菌发酵生产工业带来巨大损失。有效防止乳杆菌噬菌体污染,筛选噬菌体抗性菌株和研究乳杆菌抵抗噬菌体侵染裂解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实验室分离的干酪乳杆菌L.casei W56的烈性噬菌体LJ为材料,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分析,研究其基因特征,从基因水平分析噬菌体感染特性。以噬菌体LJ为筛选压力,采用次级感染方法筛选获得了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并对抗性菌株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研究。为工业发酵和生产提供抗噬菌体的轮换菌株,减少因噬菌体感染而造成菌体死亡和发酵失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分析抗性菌株的溶源性,明确抗性菌为溶源菌。通过分析噬菌体与抗性菌株相互作用的过程,明确抗性菌抑制噬菌体DNA注入和DNA复制。通过转录组测序,明确了噬菌体侵染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过表达差异基因,验证差异基因功能,探讨了乳酸菌对噬菌体的抗性机制,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和基因克隆技术对工业用菌株进行噬菌体抗性改善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干酪乳杆菌噬菌体LJ进行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噬菌体基因组全长为44260bp,GC含量百分比是44.83%,LJ基因组共有65个开放阅读框,噬菌体LJ与干酪乳杆菌噬菌体A2亲缘关系最近,噬菌体LJ基因组按照功能基因模块排序,包括复制模块(LJ1-LJ9)、调控模块(LJ10-LJ33)、装配模块(LJ34-LJ36)、结构基因模块(LJ37-LJ52)、裂解模块(LJ53-LJ56)和溶源模块(LJ57-LJ65)。分析LJ具有裂解周期和溶源周期。(2)以噬菌体LJ感染L.casei W56后,获得20个噬菌体抗性菌株,命名为BIM1-20。对抗性菌的特性分析结果显示,抗性菌在菌体形态、生化特性、培养特性、发酵特性和基因型与敏感菌一致,仍为干酪乳杆菌。抗性范围测定结果表明,抗性菌BIM1-20可抵抗干酪乳杆菌噬菌体LJ、LL和Lcb的裂解,对噬菌体LJ具有完全抗性,且抗性具有遗传稳定性。(3)对抗性菌BIM1-20进行溶源性分析,BIM1-20均可释放裂解L.casei W56的噬菌体颗粒,丝裂霉素和紫外射线不能诱导BIM1-20释放噬菌体颗粒。对BIM1进行噬菌体基因检测和整合位点分析,结果表明抗性菌BIM1为溶源菌,是噬菌体LJ DNA环化后于39625bp-39626 bp处断裂,然后整合到L.casei W56基因组1982081-1982082 bp处,整合位点序列有14 bp核心序列ATGCCGGCTGCAGG,attP位于噬菌体整合酶与裂解素之间,attB位于L.casei W56基因组tRNA-Thr基因附近。(4)分析抗性菌与噬菌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细菌与噬菌体作用后,抗性菌未利用CRISPR和限制修饰防御系统抵抗噬菌体侵染;分析噬菌体侵染敏感菌和抗性菌作用过程结果显示:噬菌体依然可以吸附抗性菌,吸附率与敏感菌相似。抗性菌株可抑制噬菌体DNA注入。抗性菌可抑制噬菌体增殖释放,抵抗噬菌体裂解菌体,特别是抗性菌在15 min时调控噬菌体复制模块基因的转录。初步分析抗性菌通过抑制噬菌体DNA注入,影响噬菌体复制模块基因的表达,起到抑制噬菌体裂解细菌的作用。(5)噬菌体侵染细菌15 min时,收集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寻找噬菌体侵染敏感菌及抗性菌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抗性菌抑制噬菌体DNA注入、影响噬菌体复制模块基因的表达的机制。对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S-VS-R显着差异表达细菌基因共有95个,其中59个为上调基因,36个为下调基因。SA-VS-RA显着差异表达细菌基因共有156个,其中112个为上调基因,44个为下调基因。抗性菌添加噬菌体时细菌甘露糖通透酶基因和PTS系统甘露糖特异性EIIAB单位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细菌HTH型转录调节因子、氧化还原敏感性转录调节因子和GntR家族转录调节因子及操纵子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噬菌体阻遏蛋白等溶源基因表达量显着上调,噬菌体复制基因等前期表达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调。显着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到的通路主要是代谢通路、环境信息处理通路以及细胞过程通路,主要包括果糖-甘露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PTS磷酸转移酶系统和双成分系统。显着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代谢过程、生物过程、细胞膜成分、转录因子活性和催化活性等GO功能条目对噬菌体抗性菌株抵抗噬菌体裂解具有重要作用。(6)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细菌和噬菌体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果中基因表达情况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基因表达情况相符。利用过表达方法,验证细菌PTS磷酸转移酶系统和噬菌体溶源基因在噬菌体抗性菌株抵抗噬菌体裂解过程中的作用。构建重组乳杆菌表达系统,利用抗性菌表达pts基因,利用敏感菌表达噬菌体溶源基因。Western-bolt和间接免疫荧光证明重组菌表达细菌PTS蛋白、噬菌体阻遏蛋白CⅠ、膜蛋白M和抗阻遏蛋白Cro-ant。检测重组乳杆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测定噬菌体侵染重组菌时细菌的生长曲线和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表达CⅠ和M的敏感菌可抵抗噬菌体裂解,表达Cro-ant的抗性菌生长缓慢。RT-qPCR检测噬菌体侵染重组乳酸菌时细菌和噬菌体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噬菌体侵染pPG-PFT/S相比,噬菌体侵染pPG-PFT-CⅠ-M/S时,噬菌体复制模块基因、裂解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整合酶等溶源基因表达量显着增加,细菌PTS系统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显着,细菌转录调节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显着提高,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着提高,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水平显着提高。说明过表达CⅠ和M蛋白可使细菌通过提高代谢、调节转录、调节细胞周期和改变PTS系统信号转导和膜运输等途径抵抗噬菌体裂解菌体,证明cⅠ和m基因是抗性菌抵抗噬菌体侵染裂解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对噬菌体的鉴定和对分离到的抗性菌的特性及抗性机制的研究为制备优良的抗噬菌体乳酸菌株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工业生产中实施有效的防御噬菌体污染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晓娜[7](2015)在《玉米酸浆和L-半胱氨酸分离玉米淀粉与蛋白质的机理和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玉米淀粉工业生产中采用0.2%的SO2水溶液浸泡玉米,SO2能打破玉米淀粉外层蛋白质的二硫键,破坏蛋白质的网状结构,释放玉米淀粉。在浸泡的过程中加入0.5%的乳酸可以促进玉米吸水膨胀与蛋白质的溶出。但SO2工艺浸泡时间长、污染环境、废水排放量大,因此限制了淀粉生产工业的发展。找到合适的方法取代SO2浸泡工艺,可以降低玉米淀粉生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研究了玉米胚乳中淀粉与蛋白的结合机理以及不同结合力对玉米淀粉提取效果的影响,为玉米湿磨新工艺方法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作为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微生物发酵酸浆絮凝淀粉机理研究”的一部分,将分离甘薯淀粉用的具有絮凝活性的发酵酸浆应用到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中。采用新的试剂与中国传统酸浆法结合研发环境友好型玉米湿磨工艺。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在玉米胚乳中玉米淀粉颗粒被包裹在蛋白质基质中,很难采用物理方法分离玉米淀粉。研究玉米淀粉与蛋白的结合机理,可以进一步为玉米淀粉的分离提供理论基础。实验采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定了玉米淀粉、玉米粉、玉米淀粉与蛋白的结合物、玉米淀粉与蛋白的混合物特征基团的变化,通过基团变化推断淀粉与蛋白的结合方式。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胚乳中淀粉与蛋白质存在分子缔合效应,这可能是分子间的氢键引起的。在淀粉与蛋白质分离的过程中二硫键结构变化显着。玉米胚乳中蛋白质的二硫键是以扭曲-扭曲-反式存在的,在淀粉与蛋白的分离过程中,二硫键被打破并重新组合生成二硫键常见的三种模式,当再次被氧化并与玉米淀粉结合时又以扭曲-扭曲-反式存在。因此,影响玉米淀粉与蛋白质分离的主要结合力为二硫键,其次为氢键。2.玉米淀粉与蛋白质紧密结合,在玉米淀粉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破坏淀粉与蛋白质间的结合力才能分离玉米淀粉。采用了不同化学试剂处理玉米浆,研究结合力对玉米淀粉提取效果的影响。一些低毒或无毒性的试剂(如半胱氨酸,尿素,NaCl, SDS等等)添加到玉米浆中打破或削弱氢键、二硫键、疏水作用、静电作用或这些结合力的组合。结果表明,采用L-半胱氨酸打破二硫键能够容易的分离玉米淀粉和蛋白。氢键,二硫键,静电作用的处理顺序对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试剂处理未破坏淀粉颗粒的结构。3.L-半胱氨酸是具有活泼巯基(-SH)的氨基酸,能够还原蛋白质分子之间和蛋白质分子内部的二硫键,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释放玉米淀粉,因此L-半胱氨酸适合取代SO2应用到玉米淀粉的湿磨工艺中。为了进一步考察L-半胱氨酸溶液对玉米淀粉及蛋白分离作用的影响,将玉米粒用具有絮凝活性的酸浆浸泡24 h后磨浆,加入L-半胱氨酸搅拌,通过测定巯基含量和淀粉质量,考察L-半胱氨酸溶液作为还原剂对玉米淀粉及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由于玉米淀粉与蛋白质在自然沉降的条件下不易分离,因此浸泡的过程中加入具有絮凝活性的玉米酸浆,能有效的分离处理后的玉米淀粉与蛋白质,有利于淀粉含量的测定。当L-半胱氨酸用量为1%、作用时间4.2 h、溶液pH值为6.5时L-半胱氨酸溶液对玉米淀粉及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最大。4.在玉米湿磨工艺中,玉米自带的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促进玉米粒吸水膨胀,加速蛋白质的溶解,有利于玉米淀粉与蛋白质的分离。在生产中也经常人工加入乳酸或接入乳酸菌来提高浸泡效率。以酸浆中具有絮凝淀粉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取代普通乳酸菌浸泡玉米,不但可以促进加速玉米粒的浸泡速度并促进蛋白质的溶解。而且副干酪乳杆菌具有絮凝活性,能使淀粉颗粒聚集,加速淀粉沉降,有效加速了玉米淀粉与蛋白质的分离。将生产甘薯淀粉的酸浆中筛选出的副干酪乳杆菌接入到玉米汁中,发酵成玉米酸浆,浸泡玉米粒,研究酸浆用量、浸泡时间和浸泡温度对玉米淀粉及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副干酪乳杆菌接种量为10%,乳酸含量为2.8%,巯基含量最高,为334.48 μmol/g,此时的吸水率和蛋白质溶解度也较高。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的最佳浸泡时间为48 h。30℃时吸水率与可溶性蛋白质增量均较高,巯基含量也较大。因此,酸浆有效促进了玉米吸水膨胀,增加了蛋白质的溶解度,削弱了淀粉与蛋白质之间的连接,有利于淀粉提取。5.玉米酸浆中的副干酪乳杆菌不但能够产生乳酸促进浸泡效果,而且具有絮凝活性,加速淀粉分离,因此,玉米酸浆适合应用到玉米淀粉的湿磨工艺中,提高生产效率。试验采用酸浆与L-半胱氨酸结合浸泡玉米粒,并与其他浸泡液浸泡效果进行比较,为进一步采用酸浆与L-半胱氨酸生产玉米淀粉提供研究基础。分别采用不同浸泡液,在30℃下浸泡玉米粒。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玉米粒的吸水率和溶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来比较不同浸泡液对玉米粒浸泡效果的影响。由比较结果可以看出,酸浆浸泡效果优于乳酸,由于L-半胱氨酸的分子较大,酸浆+L-半胱氨酸浸泡效果略差于与酸浆+SO2组,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采用玉米碎粒,加大玉米粒与L-半胱氨酸的接触面积。通过低场核磁共振研究了酸浆浸泡玉米粒的水分状态变化,在0-8 h,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结合水迅速增加。玉米粒中结合较弱的不易流动的水在12 h之前波动较大,36 h-50 h酸浆组不易流动水趋于稳定。0-36 h自由水的变化缓慢,36 h后迅速增长。6.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采用了L-半胱氨酸打破二硫键,替代传统玉米湿磨工艺中‘的SO2,浸泡玉米碎粒,分离玉米淀粉。在浸泡的过程中加入具有絮凝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发酵液制成的玉米酸浆,防止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酸性环境有利于加强L-半胱氨酸的还原性,有效促进蛋白质的溶解。浸泡后的玉米粒通过磨浆,过筛除纤维后,淀粉在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的作用下聚集成片状,迅速沉降,与蛋白质分离。通过测定浸泡液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增量和淀粉提取率考察酸浆的用量、菌种接入量、浸泡时间、浸泡pH、浸泡温度以及L-半胱氨酸用量对此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湿磨工艺。最佳参数为:自然发酵酸浆用量为1:4(w/v),浸泡时间为48h、浸泡pH 7、浸泡温度30℃、L-半胱氨酸用量为1.5%,淀粉提取率的最大值为93.21%。试验结果表明酸浆与L-半胱氨酸协同作用的湿磨工艺得淀粉提取率较为理想,有效的降低了传统玉米湿磨工艺中由SO2浸泡引起的环境污染。7.为了更好的将酸浆与L-半胱氨酸协同作用分离出的玉米淀粉应用到淀粉产品中,实验分析了酸浆与L-半胱氨酸协同作用下分离出的玉米淀粉(ALS)的理化性质。同时测定了酸浆与S02分离的淀粉(ASS)和商业玉米淀粉(CS),比较不同分离方法对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LS直链淀粉含量最低,平均颗粒尺寸最小,膨胀力和溶解度最大。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ALS颗粒表面有许多小孔。三种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都是典型的A型。ALS的峰值粘度和破损值均高于ASS和CS。

贾红[8](2015)在《契达干酪介电特性、动态流变学特性及微观结构在成熟期内的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了契达干酪在0-180d成熟期内的动态流变学特性、介电特性及微观结构随成熟期和成熟度指数的变化。运用测试结果确定了德博拉数,建立了动态流变学参数、介电特性参数与成熟度指数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电镜扫描微结构图说明了干酪成熟中蛋白水解和脂肪降解的程度。其测定结果表明:1.在0-180d成熟期内,水分含量从最初的35.05%降至33.04%,降幅很小。pH值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成熟期为45d时,pH值下降到最低值为5.43,45d后,pH值呈缓慢上升趋势。2.干酪在成熟过程中pH4.6-WSN和12%TCA-SN均呈现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在0-45d成熟期内上升的速度较快,在45-90d内上升趋势放缓,在90d后上升趋势不明显。说明成熟到90d时,干酪成熟进入平稳期。3.在特定频率下,随着成熟期的延长,契达干酪的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均呈上升的趋势。不同成熟期契达干酪的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随测试频率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成熟期较长的样品,随着频率的增大,其储能模量G’增加较明显,成熟期较短的样品,其储能模量G’增加不明显。耗能模量G”的变化趋势与储能模量G’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4.在设定的特定测试频率下,随着成熟期的延长,德博拉数值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随着成熟期的延长,契达干酪的弹性成分先增大后减小。5.契达干酪的相对介电常数ε’、介电损耗因数ε”和电导率。在特定的测试频率下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随成熟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tan δ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6.在0.5rad/s口100rad/s下,不同成熟期干酪的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与成熟度指数pH4.6-SN/TN呈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2均在0.8以上。在测试电场频率为0.3GHz、0.95GHz和2.45GHz下,不同成熟期干酪的相对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因数£”和电导率o与成熟度指数pH4.6-SN/TN均存在线性相关性。其中,相对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因数ε”在测试频率为2.45GHz,电导率。在测试频率为0.95GHz时,二者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395、0.9313和0.8813,其相关性较好。7.契达干酪在第0d时,电镜扫描微结构图呈现整体结构较为粗糙。60d时,脂肪球明显变小,蛋白胶束连续圆润,胶束间的空穴变大,蛋白水解和脂肪降解形态明显。120d时,颗粒堆积状的蛋白结构消失,蛋白胶束呈流线状,孔洞面积增大,脂肪球聚集成肾脏形状。180d时,脂肪球基本消失,脂肪球消失后的印记明显增大,圆润的蛋白胶束不可见成为碎片状,黑色的孔洞连续出现,使干酪成熟的脂肪降解形态突出。

张燚[9](2015)在《牛乳凝乳特性对其发酵产品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主要对牛乳的凝乳特性和发酵产品品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凝乳特性方面,考察了牛乳酶凝特性、酸凝特性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和近红外的初步建模分析;产品品质方面,考察了发酵产品品质和凝乳特性之间的关系,产品影响因素等;另外改善了凝乳析水收缩性检测的方法,同时用超声波技术提高复原乳酸凝乳的品质。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牛乳原料的差异如体细胞数、泌乳期、钙磷盐以及外添加钙离子都对凝乳特性有影响。体细胞数低、处于泌乳50天到200天、钙磷质量比在1~1.5之间的新鲜牛乳酶凝硬度较高,持水能力强;外加钙离子在质量分数0~0.07%范围内,酶凝持水能力先增加后下降,凝乳时间缩短,凝乳硬度在0.02%添加量时最大;(2)改善了凝乳析水收缩性检测方法,精密度良好,评价酶凝乳析水收缩速率常数的精确度和重现性可达到1.236 ×10-5min-1、2.249×10-5min-1;酸凝乳清析出量随着杀菌温度增高而增高;牛乳初始pH在pH5.6~6.4之间时,酶凝析水速率先增加后下降;酸凝的终点pH越低,杀菌温度差异引起的乳清析出量变化越大;(3)已测牛乳酶凝特性中,脂肪量越高,持水能力越弱,黏性越大,凝乳时间与速率呈反比例函数关系,为y(凝乳时间)=17.236/x+22.508(R=0.72),凝块得率和蛋白含量呈现y(得率)=2.855x-0.232的关系(R=0.83);酸促凝乳中,持水力和脂肪含量蛋白含量都呈显着相关性,持水能力越弱,乳清会越快析出,相关性达到0.985;(4)牛乳凝结过程中储存和损失模量变化均能与近红外数据建立模型,酸凝储存模量模型系数最佳为0.97,损失模量为0.99,酶凝储存模量模型系数最佳为0.98,损失模量为0.99;牛乳初始状态的近红外数据与酶凝特性的凝乳时间、最大凝乳速率、黏度和蛋白含量建立模型系数在0.66~0.99之间,牛乳酶凝过程近红外数据在1670nm处与凝乳时间和最大凝乳速率模型系数能达到0.95;(5) Cheddar干酪原料乳中蛋白和脂肪的量会影响干酪的质构、得率和风味,添加不同量稀奶油时干酪电子鼻结果差异均显着,4%的稀奶油添加量时电子鼻显示差异最大;Cheddar干酪的质构特性硬度、凝聚性、弹性、黏性、咀嚼性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酶凝乳硬度越高、黏性越大,Cheddar干酪硬度越高、黏性越大、咀嚼性越好;Cheddar干酪的感官评定的组织状态、外形得分与干酪的弹性、黏性、硬度存在正相关,相关性系数达到0.4以上,而组织形态与外形得分也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642,干酪的弹性越大、黏度越高、硬度越大,组织状态就越好,外形越佳。(6)酸凝乳在发酵剂不同、乳清含量不同情况下酸凝乳特性和电子鼻结果均有显着差异,乳清蛋白添加量在1%时,持水能力是最高的,而黏度随乳清蛋白的增加而降低。酸乳的感官润滑度、颗粒感和与持水能力、乳清析出时间、物理黏度有显着相关性,系数都在0.5以上,感官黏度和物理黏度相关性达到0.849。(7)高强度超声前处理如1000W、180s能改善复原乳酸凝特性,而300s的超声作用使酸乳的持水力增加到50%,显着提高酸乳黏度,超声预处理在酸奶产业特别是复原乳酸奶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可行性。

乔娜[10](2014)在《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HD1.7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已有研究表明,乳酸菌(LAB)具有调节肠道菌群、降胆固醇以及免疫赋活等作用,近期一些研究还发现LAB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随着对天然抗氧化剂研究的深入,对LAB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关注日益增加。本论文应用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主分离的副干酪乳杆菌HD1.7作为试验菌株,系统研究副干酪乳杆菌HD1.7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以期为该菌株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首先,对其不同提取物:菌悬液、胞外分泌物、无细胞提取物和灭活菌体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之后选取抗氧化活性较好的菌悬液对D-半乳糖(D-gal)致氧化衰老的小鼠进行体内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最后,测试该菌株应用于风干肠中的抗氧化效果。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副干酪乳杆菌HD1.7具有清除多种自由基的能力,胞外分泌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87.13%;菌悬液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分别为26.67%和66.67%。胞外分泌物的还原能力最强;菌悬液抑制亚油酸氧化和对Fe2+的螯合的效果最佳。菌悬液和胞外分泌物的总抗氧化活性(T-AOC)相近,都具有不同程度的GSH-Px、SOD和CAT活性。(2)D-gal模型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氧化衰老状态。与模型组相比,灌服低、中、高剂量副干酪乳杆菌HD1.7的小鼠生活状态明显较好,中、高剂量组小鼠脏器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和肝脏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D-gal模型组小鼠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其SOD、GSH-Px、CAT和T-AOC指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灌喂低、中、高剂量菌悬液都能够使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的SOD、GSH-Px、CAT和T-AOC指标较D-gal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高剂量组与D-gal模型组比差异显着(P<0.05),灌服菌悬液使小鼠MDA含量较D-gal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3)通过测定风干肠在风干和冷藏过程中TBA、蛋白质羰基和巯基含量的变化发现在风干肠加工过程中接种副干酪乳杆菌HD1.7可显着延缓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P<0.05)。

二、用超声波加工干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超声波加工干酪(论文提纲范文)

(1)副干酪乳杆菌固液态发酵抗逆差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乳酸菌及其应用前景
        1.1.2 乳酸菌的发酵培养
        1.1.2.1 液态发酵
        1.1.2.2 固态发酵
        1.1.3 乳酸菌应对环境胁迫的机制研究
        1.1.3.1 乳酸菌应对热胁迫环境
        1.1.3.2 乳酸菌应对乙醇胁迫环境
        1.1.3.3 乳酸菌应对氧胁迫环境
        1.1.3.4 乳酸菌应对酸胁迫环境
        1.1.4 组学技术在解析乳酸菌生理功能中的应用
        1.1.4.1 基因组
        1.1.4.2 转录组
        1.1.5 CRISPR系统及在乳酸菌遗传改造上的应用
    1.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2.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2 本论文研究路线
第二章 固液态发酵副干酪乳杆菌对不同胁迫环境的抗逆性差异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
        2.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2.3 试剂和仪器
        2.2.3.1 主要试剂
        2.2.3.2 主要仪器
        2.2.4 菌体收集
        2.2.5 固液态培养菌体生长曲线测定
        2.2.6 热胁迫条件的确定
        2.2.7 氧胁迫条件的确定
        2.2.8 乙醇胁迫条件的确定
        2.2.9 酸胁迫条件的确定
        2.2.10 冷风干燥实验
        2.2.11 喷雾干燥实验
        2.2.12 固液态培养菌体耐热性对比
        2.2.13 固液态培养菌体耐氧化性对比
        2.2.14 固液态培养菌体耐乙醇对比
        2.2.15 固液态培养菌体耐酸性对比
        2.2.16 菌体浓度的测定
        2.2.17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固液态培养菌体生长曲线测定
        2.3.2 菌粉干燥存活率的差异
        2.3.3 环境胁迫条件的选择
        2.3.4 固液态培养菌体抗逆性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胁迫条件下固液态发酵副干酪乳杆菌的生理响应差异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
        3.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3.2.3 试剂和仪器
        3.2.3.1 主要试剂
        3.2.3.2 主要仪器
        3.2.4 胁迫处理实验方法
        3.2.4.1 温度胁迫处理
        3.2.4.2 氧化胁迫处理
        3.2.4.3 乙醇胁迫处理
        3.2.4.4 酸胁迫处理
        3.2.5 分析方法
        3.2.5.1 透射电镜分析
        3.2.5.2 细胞破碎
        3.2.5.3 细胞膜流动性测定
        3.2.5.4 细胞膜脂肪酸测定
        3.2.5.5 胞内pH(pHi)的测定
        3.2.5.6 丙酮酸激酶活力测定
        3.2.5.7 ATP酶活力测定
        3.2.5.8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测定
        3.2.5.9 蛋白浓度的测定
        3.2.5.10 数据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不同胁迫处理对固液态培养菌体细胞膜结构的影响
        3.3.2 不同胁迫处理对固液态培养菌体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3.3.3 不同胁迫处理对固液态培养菌体细胞膜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3.3.4 不同胁迫处理对固液态培养菌体胞内pH的影响
        3.3.5 不同胁迫处理对固液态培养菌体细胞内丙酮酸激酶活力的影响
        3.3.6 不同胁迫处理对固液态培养菌体细胞内ATP酶活力的影响
        3.3.7 胁迫处理对固液态培养菌体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应对环境胁迫的细胞膜水平响应机制
        3.4.2 应对环境胁迫的细胞内微环境和关键代谢酶响应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的副干酪乳杆菌胁迫抗逆机制解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
        4.2.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4.2.3 菌液收集方法
        4.2.4 实验流程和分析方法
        4.2.4.1 实验流程
        4.2.4.2 分析流程
    4.3 结果
        4.3.1 数据过滤
        4.3.2 参考基因组比对
        4.3.3 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
        4.3.4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和KEGG注释
        4.3.5 固态和液态发酵菌体的代谢调控差异
        4.3.5.1 碳水化合物转运的增强
        4.3.5.2 糖酵解和糖异生代谢增强
        4.3.5.3 磷酸戊糖途径增强
        4.3.5.4 磷酸肌醇代谢增强和脂肪酸合成减弱
        4.3.5.5 丙酮酸相关代谢得到增强
        4.3.5.6 一些与响应环境压力相关的基因上调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副干酪乳杆菌内源性CRISPR-Cas9 基因编辑方法的建立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和质粒
        5.2.2 药品和试剂
        5.2.3 培养基及溶液
        5.2.3.1 培养基
        5.2.3.2 溶液
        5.2.4 主要仪器
        5.2.5 实验方法
        5.2.5.1 副干酪乳杆菌基因组和质粒的抽提
        5.2.5.2 引物设计
        5.2.5.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5.2.5.4 限制性内切酶反应
        5.2.5.5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5.2.5.6 酶连反应
        5.2.5.7 基因片段回收纯化
        5.2.5.8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质粒DNA转化
        5.2.5.9 乳酸菌感受态制备
        5.2.5.10 乳酸菌电转化前处理
        5.2.5.11 乳酸菌电转化
        5.2.5.12 待敲除基因spacer合成
        5.2.5.13 序列测定与序列比对
        5.2.5.14 副干酪乳杆菌内源性CRISPR-Cas9 基因敲除方法的建立
        5.2.5.15 质粒转化毒性试验
        5.2.5.16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野生株抗生素抗性实验
        5.3.2 CRISPR模块构建
        5.3.3 插入靶向目的基因的spacer
        5.3.4 插入目的基因上下游同源臂
        5.3.5 乳酸菌感受态制备
        5.3.6 电转化前处理
        5.3.7 副干酪乳杆菌电转化
        5.3.8 质粒转化效率实验
        5.3.9 敲除效率比较
        5.3.10 敲除方法的验证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glp F、glp O、glp K基因在副干酪乳杆菌环境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菌株和质粒
        6.2.2 药品和试剂
        6.2.3 培养基及溶液
        6.2.4 主要仪器
        6.2.5 实验方法
        6.2.5.1 基因敲除菌株的生长情况测定
        6.2.5.2 基因敲除菌株表型验证
        6.2.5.3 数据统计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不同敲除基因对生长和环境耐受性的影响
        6.3.2 03170基因(glpF)对生长和环境耐受性的影响
        6.3.3 03175基因(glpO)对生长和环境耐受性的影响
        6.3.4 03180基因(glpK)对生长和环境耐受性的影响
        6.3.5 不同敲除基因对耐热和耐氧化性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改变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方式提高副干酪乳杆菌发酵菌数及抗逆性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菌株
        7.2.2 试剂和仪器
        7.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7.2.3.1 培养基
        7.2.3.2 培养条件
        7.2.4 热胁迫实验
        7.2.5 氧胁迫实验
        7.2.6 荧光定量PCR实验
        7.2.6.1 RNA抽提
        7.2.6.2 RNA反转合成c DNA
        7.2.6.3 引物设计
        7.2.6.4 荧光定量PCR(q PCR)实验
        7.2.7 固态发酵增补碳源实验
        7.2.8 培养方式实验
        7.2.9 数据统计分析
    7.3 实验结果
        7.3.1 甘油直接添加效果
        7.3.2 荧光定量PCR(q PCR)验证
        7.3.3 替换碳源效应
        7.3.4 其他单糖和二糖取代葡萄糖的效应
        7.3.5 高抗培养基实验
        7.3.5.1 纤维二糖、甘油组合实验
        7.3.5.2 甘露糖取代效应
        7.3.5.3 蔗糖取代效应
        7.3.5.4 麦芽糖取代效应
        7.3.6 固态发酵增补碳源提高菌数
        7.3.7 培养方式影响抗逆性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2)菌酶协同发酵制备低抗原性豆粕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豆粕
    1.2 豆粕的营养特性及抗营养因子
        1.2.1 豆粕的营养特性
        1.2.2 豆粕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
        1.2.3 大豆抗原蛋白
    1.3 消除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
        1.3.1 物理方法
        1.3.2 化学方法
        1.3.3 生物学方法
    1.4 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
    1.5 酶解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和仪器
        2.1.1 菌种选择
        2.1.2 蛋白酶选择
        2.1.3 豆粕品种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5 试剂和材料
        2.1.6 溶液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菌种的活化
        2.2.2 菌种的扩大培养
        2.2.3 平板计数法确定菌悬液浓度
        2.2.4 不同发酵方式发酵豆粕
        2.2.5 不同蛋白酶水解豆粕
        2.2.6 不同方法提取豆粕中的蛋白质
        2.2.7 豆粕蛋白含量的测定及SDS-PAGE验证
        2.2.8 水解度的测定
        2.2.9 酶联免疫法检测大豆抗原蛋白含量
        2.2.10 ELISA检测发酵前后豆粕中大豆抗原蛋白的抗原性
        2.2.11 豆粕中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2.12 响应面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微生物发酵对豆粕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3.1.1 考马斯亮蓝标准蛋白曲线的绘制
        3.1.2 SDS-PAGE验证不同菌种固态发酵豆粕降解抗原结果
        3.1.3 SDS-PAGE验证不同菌种液态发酵豆粕降解抗原结果
        3.1.4 精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3.1.5 不同菌种及不同发酵时间对豆粕中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
        3.1.6 ELISA检测发酵豆粕中抗原蛋白抗原性的结果
        3.1.7 发酵豆粕中大豆抗原蛋白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3.1.8 不同菌种发酵豆粕对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2 酶解法降解大豆抗原蛋白含量的效果比较
        3.2.1 考马斯亮蓝测定酶解豆粕中蛋白质的含量
        3.2.2 SDS-PAGE验证不同蛋白酶酶解豆粕降解抗原结果
        3.2.3 精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3.2.4 不同蛋白酶酶解豆粕对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
        3.2.5 ELISA检测酶解豆粕中抗原蛋白抗原性的结果与分析
        3.2.6 酶解豆粕中大豆抗原蛋白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3.2.7 不同蛋白酶酶解豆粕对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3 菌酶协同发酵制备低抗原性豆粕
        3.3.1 响应面实验模型的建立
        3.3.2 因素交互效应分析(Glycinin)
        3.3.3 因素交互效应分析(β-Conglycinin)
        3.3.4 菌酶协同发酵豆粕实验的优化与验证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米酒的澄清与快速陈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米酒的历史
        1.1.2 米酒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1.1.3 米酒中的营养成分
        1.1.4 米酒的澄清及其研究进展
        1.1.5 米酒的陈酿及其研究进展
        1.1.6 米酒的微氧陈酿
        1.1.7 米酒的超声陈酿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2.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米酒的澄清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及分析
        2.3.1 米酒的透光率曲线
        2.3.2 植酸对米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2.3.3 PVPP对米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2.3.4 皂土对米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2.3.5 干酪素对米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2.3.6 明胶对米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2.3.7 壳聚糖澄清米酒试验
        2.3.8 米酒复合澄清剂正交试验
        2.3.9 时间对米酒澄清的影响
        2.3.10 温度对米酒澄清的影响
        2.3.11 米酒的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米酒的快速陈酿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米酒充氧过程
        3.3.2 米酒超声过程
        3.3.3 米酒总酸含量的检测
        3.3.4 米酒总酯含量的检测
        3.3.5 米酒总糖含量的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充氧量对米酒总酸、总酯、总糖含量的影响
        3.4.2 超声功率对米酒总酸、总酯、总糖含量的影响
        3.4.3 超声时间对米酒总酸、总酯、总糖含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氧超声处理对米酒中游离氨基酸与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米酒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4.3.2 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含量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处理方式的米酒中17 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4.4.2 不同处理方式的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含量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本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课题的创新点与展望
        5.2.1 本课题的创新点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酸笋的宏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主要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酸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宏基因组DNA提取
        2.1.3 文库构建及IlluminaHi Seq高通量测序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HiSeq测序结果统计分析
        2.2.2 酸笋中微生物群落构成
        2.2.3 酸笋微生物α多样性
        2.2.4 酸笋微生物主成分分析
        2.2.5 酸笋中主要益生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酸笋的微生物基因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酸笋微生物非冗余基因COG功能注释
        3.1.3 酸笋微生物非冗余基因KEGG功能注释
        3.1.4 酸笋微生物非冗余基因GO功能注释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结果组装和基因预测
        3.2.2 基因功能注释
        3.2.2.1 eggNOG 数据库功能注释
        3.2.2.2 KEGG数据库功能注释
        3.2.2.3 GO 数据库功能注释
    3.3 小结
第四章 酸笋营养与风味物质代谢通路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氨基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KEGG注释结果
        4.2.2 有机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KEGG注释结果
        4.2.3 亚硝酸盐代谢相关功能基因KEGG注释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酸笋微生物的产地差异基因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因丰度分析
        5.2.2 差异基因筛选
        5.2.3 差异基因GO功能注释和功能富集分析
        5.2.4 差异基因的KEGGpathway功能富集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酸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6.1.2 酸笋的微生物基因分析
        6.1.3 酸笋营养与风味物质代谢通路分析
        6.1.4 酸笋微生物的产地差异基因分析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酸笋不同产地差异基因GO富集
附录B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超声波辅助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多肽发酵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乳酸菌发酵乳制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乳酸菌发酵乳制品研究现状
        1.1.2 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制品研究现状
        1.1.3 多肽发酵乳的研究进展
    1.2 超声波对发酵过程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
        1.2.1 超声波促进微生物生长增殖的研究现状
        1.2.2 超声波提高发酵产物得率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多肽发酵乳培养条件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和仪器
        2.2.1 试验菌种
        2.2.2 材料与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培养基的配制、菌种的活化与增殖培养
        2.3.2 菌种的保藏
        2.3.3 副干酪乳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3.4 多肽发酵乳的制备
        2.3.5 多肽发酵乳的发酵条件筛选
        2.3.6 分析方法
        2.3.7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副干酪乳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2.4.2 多肽发酵乳的发酵条件筛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波辅助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多肽发酵乳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试验菌种
        3.2.2 材料与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超声试验设备
        3.3.2 超声处理对副干酪乳杆菌种子液菌体数量的影响
        3.3.3 超声处理对副干酪乳杆菌发酵过程的影响
        3.3.4 超声处理方式选择的试验
        3.3.5 超声辅助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3.3.6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超声处理对种子液中副干酪乳杆菌菌体数量的影响
        3.4.2 超声波处理对副干酪乳杆菌发酵过程的影响
        3.4.3 超声处理方式的选择试验结果与分析
        3.4.4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声波对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产物组成的影响及发酵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试验菌种
        4.2.2 材料与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超声波处理对多肽发酵乳中有机酸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4.3.2 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动力学研究
        4.3.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超声处理对多肽发酵乳中有机酸的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4.4.2 超声处理对多肽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4.4.3 副干酪乳杆菌发酵乳发酵过程主要指标的变化及分析
        4.4.4 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参数求解及拟合曲线分析
        4.4.5 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参数求解及拟合曲线分析
        4.4.6 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参数求解及拟合曲线分析
        4.4.7 发酵乳动力学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乳杆菌的研究进展
        1.1.1 乳杆菌分类
        1.1.2 乳杆菌的生理功能
        1.1.3 干酪乳杆菌的应用
    1.2 乳杆菌噬菌体研究概述
        1.2.1 乳杆菌噬菌体的分类
        1.2.2 乳杆菌噬菌体的分离
        1.2.3 乳杆菌噬菌体的分子特征
        1.2.4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的研究进展
        1.2.5 乳杆菌噬菌体的危害及防治
    1.3 细菌与噬菌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3.1 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相关机理
        1.3.2 噬菌体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1.3.3 宿主菌抗噬菌体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噬菌体和载体
        2.1.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2.1.3 试验动物及抗体制剂
        2.1.4 引物
        2.1.5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1.6 培养基配制
        2.1.7 主要溶液配制
    2.2 方法
        2.2.1 乳酸菌菌种活化和乳杆菌噬菌体的繁殖
        2.2.2 乳杆菌噬菌体LJ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2.2.3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的分离
        2.2.4 噬菌体抗性菌株的鉴定
        2.2.5 噬菌体抗性菌株溶源性分析
        2.2.6 噬菌体抗性菌株与噬菌体的相互作用分析
        2.2.7 噬菌体抗性菌株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3 结果
    3.1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LJ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
        3.1.1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LJ基因组分段PCR扩增结果
        3.1.2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的分离结果
    3.3 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的鉴定结果
        3.3.1 噬菌体抗性菌株菌体形态检测
        3.3.2 噬菌体抗性菌株生化特征测定结果
        3.3.3 噬菌体抗性菌株基因型鉴定结果
        3.3.4 噬菌体抗性菌株培养特性
        3.3.5 噬菌体抗性菌株的发酵性能
        3.3.6 抗性菌株对噬菌体抗性测定结果
    3.4 噬菌体抗性菌株溶源性分析结果
        3.4.1 噬菌体抗性菌株释放噬菌体测定结果
        3.4.2 噬菌体抗性菌株基因组中噬菌体LJ基因的检测结果
        3.4.3 抗性菌株噬菌体基因整合位点分析结果
        3.4.4 噬菌体抗性菌株噬菌体基因整合位点验证结果
    3.5 噬菌体抗性菌株与噬菌体的相互作用测定结果
        3.5.1 抗性菌CRISPR系统的检测结果
        3.5.2 抗性菌R/M防御系统的检测结果
        3.5.3 噬菌体吸附抗性菌株特性测定结果
        3.5.4 噬菌体DNA注入抗性菌株的测定结果
        3.5.5 噬菌体侵染抗性菌株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3.5.6 噬菌体基因在抗性菌株菌体内转录的测定
        3.5.7 噬菌体侵染敏感菌及抗性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3.6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的抗性机制验证
        3.6.1 选定功能性分析的差异表达基因
        3.6.2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3.6.3 CⅠ和M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6.4 重组干酪乳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
        3.6.5 重组干酪乳杆菌的构建
        3.6.6 重组干酪乳杆菌蛋白表达鉴定
        3.6.7 重组乳酸菌噬菌体敏感性分析
        3.6.8 噬菌体对重组菌生长影响的测定
        3.6.9 噬菌体侵染重组菌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
        3.6.10 RT-qPCR检测噬菌体侵染重组乳酸菌时基因表达结果
4 讨论
    4.1 噬菌体LJ基因组学分析
    4.2 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4.3 溶源性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机制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玉米酸浆和L-半胱氨酸分离玉米淀粉与蛋白质的机理和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淀粉生产概况
    1.2 玉米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1.3 玉米淀粉湿磨工艺
    1.4 玉米湿磨工艺存在的问题
    1.5 国内外淀粉生产工艺研究现状
        1.5.1 国外玉米淀粉生产工艺研究现状
        1.5.2 国内玉米淀粉生产工艺研究现状
        1.5.3 淀粉生产工艺优缺点比较
    1.6 酸浆法生产淀粉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7.1 立题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玉米淀粉与蛋白结合机理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1.3 样品的制备
        2.1.4 红外光谱的测定
        2.1.5 拉曼光谱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外光谱分析
        2.2.2 拉曼光谱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玉米籽粒中淀粉与蛋白质结合力对其分离效果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1.3 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3.1.4 不同试剂处理对结合力的影响
        3.1.5 扫描电镜观察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静电力强度对玉米淀粉与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3.2.2 疏水作用强度对玉米淀粉与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3.2.3 氢键力强度对玉米淀粉与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3.2.4 二硫键强度对玉米淀粉与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3.2.5 不同结合力相互作用对玉米淀粉与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3.2.6 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的淀粉颗粒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半胱氨酸溶液对玉米淀粉及蛋白分离作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酸浆的制作
        4.1.4 L-半胱氨酸溶液对玉米淀粉及蛋白分离作用的测定方法
        4.1.5 巯基含量的测定
        4.1.6 淀粉含量的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L-半胱氨酸用量对玉米淀粉及蛋白分离作用影响
        4.2.2 不同pH值的L-半胱氨酸溶液对玉米淀粉及蛋白分离作用影响
        4.2.3 L-半胱氨酸作用时间对玉米淀粉及蛋白分离作用影响
        4.2.4 L-半胱氨酸作用温度对玉米淀粉及蛋白分离作用影响
        4.2.5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玉米酸浆对玉米淀粉与蛋白分离作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设备
        5.1.3 吸水率
        5.1.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1.5 巯基含量的测定
        5.1.6 游离淀粉含量的测定
        5.1.7 乳酸含量的测定
        5.1.8 玉米酸浆的制备
        5.1.9 玉米酸浆对玉米淀粉与蛋白分离作用的影响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玉米酸浆中乳酸含量对玉米淀粉与蛋白分离作用的影响
        5.2.2 玉米酸浆浸泡时间对玉米淀粉与蛋白分离作用的影响
        5.2.3 玉米酸浆浸泡温度对玉米淀粉与蛋白分离作用的影响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玉米酸浆与L-半胱氨酸结合浸泡玉米粒浸泡效果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与试剂
        6.1.2 仪器设备
        6.1.3 吸水率
        6.1.4 游离淀粉含量的测定
        6.1.5 玉米酸浆的制备
        6.1.6 玉米酸浆与L-半胱氨酸结合浸泡玉米粒浸泡效果研究
        6.1.7 低场核磁共振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浸泡液对玉米粒吸水率的影响
        6.2.2 不同浸泡液对玉米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6.2.3 玉米粒在不同浸泡条件下T_(21)弛豫时间的变化
        6.2.4 玉米粒在不同浸泡条件下T_(22)弛豫时间的变化
        6.2.5 玉米粒在不同浸泡条件下T_(23)弛豫时间的变化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酸浆与L-半胱氨酸协同作用优化玉米湿磨工艺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与试剂
        7.1.2 仪器设备
        7.1.3 自然发酵玉米酸浆
        7.1.4 L-半胱氨酸与酸浆协同作用的玉米湿磨工艺
        7.1.5 可溶性蛋白质增量的测定
        7.1.6 玉米淀粉提取率
        7.1.7 最佳湿磨工艺参数优化
        7.1.8 湿磨工艺比较
    7.2 结果与分析
        7.2.1 L-半胱氨酸用量对可溶性蛋白质增量和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
        7.2.2 酸浆用量对可溶性蛋白质增量和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
        7.2.3 浸泡时间对可溶性蛋白质增量和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
        7.2.4 浸泡温度对可溶性蛋白质增量和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
        7.2.5 浸泡pH值对可溶性蛋白质增量和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
        7.2.6 副干酪乳杆菌接入量对可溶性蛋白质增量和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影响
        7.2.7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7.2.8 L-半胱氨酸与酸浆协同作用湿磨工艺与SO_2湿磨工艺比较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酸浆与L-半胱氨酸协同分离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分析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与试剂
        8.1.2 仪器设备
        8.1.3 玉米淀粉提取
        8.1.4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8.1.5 粒度分析
        8.1.6 淀粉形貌
        8.1.7 淀粉的溶解度与膨润力测定
        8.1.8 X射线衍射分析
        8.1.9 红外光谱分析
        8.1.10 糊化性质
        8.1.11 淀粉糊凝沉性质和沉降积
        8.1.12 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
        8.1.13 淀粉糊的透明性
        8.1.14 淀粉-碘复合物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8.1.15 淀粉凝胶的质构分析
        8.1.16 数据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直链淀粉含量
        8.2.2 粒度分布
        8.2.3 淀粉形貌
        8.2.4 膨胀力和溶解度
        8.2.5 X-射线衍射
        8.2.6 红外光谱分析
        8.2.7 糊化性质
        8.2.8 淀粉糊凝沉性质和沉降积
        8.2.9 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
        8.2.10 淀粉糊的透明性
        8.2.11 淀粉-碘复合物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8.2.12 淀粉凝胶的质构分析
    8.3 讨论与小结
        8.3.1 讨论
        8.3.2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9.1 总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8)契达干酪介电特性、动态流变学特性及微观结构在成熟期内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干酪的概述
        1.1.1 干酪的概念
        1.1.2 干酪的种类
        1.1.3 干酪的营养价值
        1.1.4 干酪的成熟机理
        1.1.5 干酪产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 契达干酪的概念、特点及起源
    1.3 介电特性的概述
    1.4 干酪的介电特性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5 流变学特性的概述
    1.6 干酪的流变学特性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主要仪器图片
    2.2 实验方法
        2.2.1 契达干酪的制作工艺流程
        2.2.2 契达干酪实验样品的制备
        2.2.3 契达干酪的理化指标测定试验
        2.2.3.1 PH值的测定
        2.2.3.2 水分含量的测定
        2.2.3 契达干酪成熟度指标测定
        2.2.4 契达干酪的介电特性试验
        2.2.5 契达干酪的动态流变学试验
        2.2.6 德博拉数的计算方法
        2.2.7 契达干酪样品处理及图形采样
3 结果与分析
    3.1 契达干酪在不同成熟期理化指标的变化
        3.1.1 干酪在不同成熟期水分含量的变化
        3.1.2 干酪在不同成熟期pH值的变化
    3.2 契达干酪在0-180d成熟期内成熟度指标的变化
    3.3 契达干酪在成熟过程中粘弹性的测定结果
        3.3.1 干酪在成熟过程中流变学特性参数随测试频率的变化
        3.3.1.1 干酪在成熟过程中储能模量随测试频率和成熟期的变化
        3.3.1.2 干酪在成熟过程中耗能模量随测试频率和成熟期的变化
        3.3.2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流变学特性参数随成熟期的变化
        3.3.2.1 不同测试频率下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随成熟期的变化
        3.3.2.2 不同测试频率下损耗角正切值随成熟期的变化
        3.3.3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流变特性与成熟度的关系
        3.3.3.1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储能模量与成熟度的关系
        3.3.3.2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耗能模量与成熟度的关系
        3.3.4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德博拉数随成熟期的变化
    3.4 契达干酪在成熟过程中介电特性的测定结果
        3.4.1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介电特性参数随成熟期的变化
        3.4.1.1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相对介电常数随成熟期的变化
        3.4.1.2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介电损耗因数随成熟期的变化
        3.4.1.3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电导率随成熟期的变化
        3.4.1.4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损耗角正切值随成熟期的变化
        3.4.2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介电特性参数与成熟度的关系
        3.4.2.1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相对介电常数与成熟度的关系
        3.4.2.2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介电损耗因数与成熟度的关系
        3.4.2.3 干酪在不同测试频率下电导率与成熟度的关系
    3.5 契达干酪在成熟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与粘弹性的关系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牛乳凝乳特性对其发酵产品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凝乳特性概述
        1.1.1 凝乳机理
        1.1.2 影响因素
        1.1.3 检测方法
        1.1.4 凝乳析水收缩性的硏究
    1.2 干酪
        1.2.1 Cheddar干酪概述
        1.2.2 原料乳对Cheddar干酪品质影响
        1.2.3 加工工艺和储藏
        1.2.4 Cheddar干酪品质
    1.3 酸奶
        1.3.1 酸奶概述
        1.3.2 酸奶加工工艺
        1.3.3 酸奶品质的检测
    1.4 近红外检测
        1.4.1 近红外技术概述
        1.4.2 近红外光谱检测在乳制品上的应用
    1.5 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原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酶促凝乳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2.2.2 凝乳析水收缩特性的检测方法和牛乳加热温度对其影响的研究
        2.2.3 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凝乳的方法
        2.2.4 Cheddar干酪相关性质的检测
        2.2.5 酸凝乳相关性质的检测方法
        2.2.6 超声作用对复原乳酸奶品质的影响
        2.2.7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酶促凝乳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3.1.1 酶促凝乳质构特性指标的选择
        3.1.2 钙盐添加对酶凝特性的影响
        3.1.3 牛乳新鲜度对酶凝特性的影响
        3.1.4 体细胞数对酶凝特性的影响
        3.1.5 泌乳期对酶凝乳的影响
        3.1.6 钙磷平衡对酶凝乳特性的影响
        3.1.7 小结
    3.2 凝乳脱水缩合的检测方法和牛乳加热温度对其影响的研究
        3.2.1 酶凝乳脱水缩合指标检测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3.2.2 杀菌温度和牛乳pH对酶凝乳的影响
        3.2.3 杀菌温度和酸乳终点pH对酸凝乳的影响
        3.2.4 加热温度对乳清蛋白变形率的影响
        3.2.5 脱水收缩检测指标与凝乳其他特性间的关系
        3.2.6 小结
    3.3 凝乳特性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
        3.3.1 酶凝乳特性相关性分析
        3.3.2 酸凝乳特性相关性分析
        3.3.3 酸凝乳过程模量变化与近红外扫描光谱
        3.3.4 酶凝乳过程模量变化与近红外扫描光谱
        3.3.5 静态近红外扫描光谱酶凝乳特性建模
        3.3.6 动态近红外扫面光谱酶凝乳特性建模
        3.3.7 小结
    3.4 酶凝乳特性与Cheddar干酪品质关系的研究
        3.4.1 Cheddar干酪品质影响因素
        3.4.2 Cheddar干酪质构与酶凝特性
        3.4.3 Cheddar干酪微观结构与凝乳特性
        3.4.4 Cheddar干酪感官品质与凝乳特性
        3.4.5 小结
    3.5 酸凝特性与酸凝乳品质的关系
        3.5.1 pH和发酵剂对酸凝乳品质影响
        3.5.2 乳清蛋白的添加对酸凝乳品质的影响
        3.5.3 酸凝乳特性与感官品质的关系
        3.5.4 小结
    3.6 超声处理对复原乳酸奶品质的影响
        3.6.1 酸奶pH和酸化特性
        3.6.2 酸凝乳持水力、黏度和硬度的变化
        3.6.3 酸凝乳的微观结构
        3.6.4 感官评定
        3.6.5 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论文发表情况
8 致谢
附图

(10)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HD1.7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自由基与疾病和衰老
        1.1.1 自由基的定义
        1.1.2 自由基的危害
        1.1.3 自由基与衰老
    1.2 天然抗氧化剂与抗氧化机理
        1.2.1 天然抗氧化剂概述
        1.2.2 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机理
        1.2.3 天然抗氧化剂与衰老
    1.3 微生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1.3.1 微生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1.3.2 微生物体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1.3.3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1.3.4 乳酸菌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副干酪乳杆菌HD1.7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菌种
        2.1.2 生化试剂及试剂盒
        2.1.3 试验用溶液的配制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副干酪乳杆菌HD1.7活化培养以及各提取物样品的制备
        2.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2.3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2.4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的测定
        2.2.5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2.2.6 对亚油酸氧化抑制率的检测
        2.2.7 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2.2.8 利用试剂盒测定各个酶活性
        2.2.9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2.3.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2.3.3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
        2.3.4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2.3.5 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的检测
        2.3.6 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2.3.7 利用试剂盒测定各个酶活性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副干酪乳杆菌HD1.7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菌种
        3.1.2 试验动物
        3.1.3 生化试剂及试剂盒
        3.1.4 试验用溶液的配制
        3.1.5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副干酪乳杆菌HD1.7活化培养以及菌悬液的制备
        3.2.2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置
        3.2.3 D-gal氧化衰老BaLb/c小鼠模型的建立
        3.2.4 D-gal氧化衰老小鼠活动状态、体重的测量
        3.2.5 D-gal氧化衰老小鼠肝脏、肾脏和脾脏指数的计算
        3.2.6 D-gal氧化衰老小鼠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测定
        3.2.7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鼠一般状态及体重变化
        3.3.2 小鼠肝脏、肾脏及脾脏指数的变化
        3.3.3 D-gal氧化衰老小鼠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副干酪乳杆菌HD1.7在肉品加工中的抗氧化效果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菌种
        4.1.2 试验用猪肉和配料
        4.1.3 试验用试剂
        4.1.4 试验用溶液的配制
        4.1.5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副干酪乳杆菌HD1.7活化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
        4.2.2 风干肠的制作与取样
        4.2.3 风干肠TBA值的测定
        4.2.4 风干肠羰基含量的测定
        4.2.5 风干肠巯基含量的测定
        4.2.6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风干肠TBA值的测定结果
        4.3.2 风干肠羰基含量的测定结果
        4.3.3 风干肠巯基含量的测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副干酪乳杆菌HD1.7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5.2 副干酪乳杆菌HD1.7在小鼠体内的抗氧化活性
    5.3 副干酪乳杆菌HD1.7对肉品的抗氧化效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用超声波加工干酪(论文参考文献)

  • [1]副干酪乳杆菌固液态发酵抗逆差异机理研究[D]. 吴鹏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2]菌酶协同发酵制备低抗原性豆粕工艺的研究[D]. 刘显琦.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3]米酒的澄清与快速陈酿研究[D]. 毛正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酸笋的宏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D]. 陈晓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5]超声波辅助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多肽发酵乳的研究[D]. 陈苏婉. 江苏大学, 2018(10)
  • [6]干酪乳杆菌噬菌体抗性菌株抗性机制研究[D]. 于美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7]玉米酸浆和L-半胱氨酸分离玉米淀粉与蛋白质的机理和工艺研究[D]. 李晓娜. 沈阳农业大学, 2015(05)
  • [8]契达干酪介电特性、动态流变学特性及微观结构在成熟期内的变化研究[D]. 贾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12)
  • [9]牛乳凝乳特性对其发酵产品品质的影响[D]. 张燚.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10]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HD1.7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乔娜. 黑龙江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奶酪的超声波加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