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对宁南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宁南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文化对宁南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蕊[1](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宁夏沙坡头村乡村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景观是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和休闲的场所,是乡村文化的承载者,历史的记录者,它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乡村景观的建设战略,农村的发展建设也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很多乡村建设雷同缺乏对当地的地域文化探索与创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全面理解和认知,导致研究滞后,乡村的文化价值缺失。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在乡村景观营造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乡村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探索具有自身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设计思路,以及如何在乡村景观建设中体现和传承地域特色,合理的引导乡村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乡村的生态旅游文化价值,展现乡村的特色风貌,同时对宁夏乡村发展建设的探究有着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学习先进的乡村建设思路、方法;阐述了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宁夏地域文化特征,总结地域文化的形成要素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的相关性,探讨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影响作用;其次,通过调研宁夏特色乡村案例,对宁夏乡村的文化、景观现状作详细分析和总结,针对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科学的景观设计原则;最后,根据研究需要结合相关理论研究,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进行设计实践论证,对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村实地调研分析,梳理出该村目前的景观现状以及地域文化挖掘、文化整理、文化分析、文化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景观设计策略。将当地的人文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理念中,在确保传统优秀文化最大化保留的基础上,基于文化创新理念,对地方旅游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提高乡村景观的文化内涵和乡村景观建设质量,打造以体验、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沙坡头村乡村旅游景观。希望本文在研究中得出的理论方法,能够为沙坡头村乡村景观改造建设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为宁夏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米文宝,商庆凯,阴柯欣,樊新刚[2](2020)在《近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回顾了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区域地理、历史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经济地理等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服务国家和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过渡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创新过渡带人文—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重点开展了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城乡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特色旅游地理研究、生态经济建设与绿色发展以及历史地理与地名规划研究等富有地域特色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科"经世致用"的特点,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建设繁荣美丽新宁夏、为发展我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做出较大贡献。

李旭丽[3](2020)在《深圳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典范、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国家中心城市的深圳,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升级发展阶段,致力于构建国际创新创意先锋城市,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提出外部指向性需求。同时文化软硬件建设是城市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在支撑。但因城市发展政策、时序、经济及功能配套等的原特区内外差异,深圳市域范围内仍然存在以公共文化设施配置为代表的非均衡现象;深圳作为典型移民城市,因人口的多元化与动态增长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需求的差异化;长期以来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以单向和标准化为主要特征,未形成设施供给、使用和评价主体等广泛参与的规划决策与评价反馈过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设施配置不合理问题。基于以上城市发展及现状背景,文章以深圳市市区级大中型公共文化设施为研究对象,梳理城市文化发展历程,分析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现状,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文化设施配置实践,提出深圳市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面临的三个典型适配性差异问题:效率与公平的空间均衡失配、供给与需求的适配差异矛盾、服务与反馈的管理连接不足。针对现状典型问题,分析设施配置需求、以公平效率结合、供给需求适应和文化价值认同为价值导向,借鉴系统规划理论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的主要思想,从“地”的适配性、“人”的适配性及“服务”的适配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体系。测量公共文化设施配置与城市空间、人口之间,设施本身服务能力和实际效用之间的契合和匹配程度。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得到标准化赋值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包括整体、分维度和分类型结果,以期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适配水平的相对综合的认识。研究对深圳市市区级大中型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进行适配性综合评价。通过GIS空间分析及多种量化分析方法进行测量得到结果为:深圳公共文化设施配置整体适配性呈较高水平,设施服务适配性最高,空间适配性最差,博物展览类设施配置适配水平相对较高,表演艺术类设施最低。最后基于评价结果形成反馈建议并提出优化对策:形成连续的文化空间体系规划控制;构建多中心等级梯度空间布局;实现适应需求的规划控制;强调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的合力与分力;完善需求—供给—运营—评价—反馈配置机制。

刘琳婕[4](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马云肖[5](2019)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南地区具有“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形地貌特征,同时又以移民为主形成了东西交融、南北互通的多元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乡村聚落的选址。在地域文化回归和传统村落保护的趋势下,如何使得近几年陕南移民搬迁聚落选址营建中传承地域文化成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挖掘陕南多元地域文化,着重研究其多种地形条件下的选址类型及特征,并解析选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以期从文化传承角度对移民搬迁工程的择址、布局、文化回归等有所启示。本文主要包括四个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梳理了陕南地区乡村聚落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多元的地域文化类型,对陕南调研的21个传统乡村聚落选址根据地形地貌以类型学方法分为盆地型、丘陵型、山脚河谷型、山腰台地(坡地)型和山顶型并进行特征分析,挖掘其风水、产业、防御、宗族、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体现择址与环境的生态观、传统与现代发展的文化观、历史观。第二部分内容:自然环境是影响聚落选址的第一要素,陕南最大特征是山地环境,详细分析了山地环境下三个典型山地聚落案例的特征,包括风水文化下的山水关系,山地环境利用,山地空间结构,山地建筑营建等,还分析了山地环境聚落选址营建的地域文化呈现。第三部分内容:陕南地域文化具有多元性,详细解析了陕南传统乡村聚落选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主要包括选址的风水观念、选址区位与防御文化、选址所包含的产业文化、选址心理偏好性与移民文化、聚落扩散营建与宗族文化。第四部分内容: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通过前文分析归纳出陕南传统乡村聚落选址在当代环境下的优势与不足,对比当今移民搬迁新建聚落的优缺点,提出搬迁聚落在安全、区位交通、山地营建、形态格局肌理等方面的启示。通过以上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陕南地域文化具有多元性,还包括风水文化,产业文化,防御文化,移民文化,宗族文化等,聚落选址与这些文化相互关联、相互影响。(2)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根据地形地貌分为五类,每种聚落都与当地山形水势的自然环境、以产业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环境高度相关,并包含多元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对聚落选址有一定修正作用,也丰富了聚落内涵,应在现代移民聚落中给予考虑。(3)陕南环境最大特征是山地,聚落选址与山地环境息息相关,包括背山面水的山水关系、随山就势的山地环境、多层次的空间结构、因地制宜适应气候的建筑营建等。

魏楚晴[6](2019)在《区级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方向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博物馆为案例》文中指出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也是承载人类文明与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能为人民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发展情况是这个地区对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建设重视程度的反映。在我国,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凸显。深圳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试点先行城市,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南山区作为深圳市第一个全国文化先进城区,文化事业发展模式是深圳文化事业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深圳市南山博物馆于2014年由南山区政府批准成立,是深圳经济特区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区一级博物馆。对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可以为国内区一级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目前国内外对于深圳市南山区的文化事业研究大多集中于公共文化产品社会化等方面,而对于区一级博物馆的研究,专家多是从基层博物馆在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出发,从区一级博物馆整体建设尤其是文创产品开发方面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紧紧围绕着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成果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内容,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第二章在对国内区一级博物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期对国内区一级博物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三章分析了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的发展建设现状,并结合深圳市南山区的历史沿革与经济社会状况,总结了深圳市南山博物馆作为区一级博物馆的建设成就与经验;第四章是对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发展方向的展望思考,从设计文创产品、开展博物馆旅游、融合新媒体、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博物馆群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作为南山区文化事业发展中重要一环的南山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区一级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问题提供了思路;最后为全文总结。

曹伟琴[7](2014)在《宁夏南部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分析南部山区城乡发展的现状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南部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以及南部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任静[8](2014)在《区域文化对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联系日趋紧密。本文以资源型城市山西大同的古城重建为例,分析北魏文化对大同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区域文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山西大同这样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要充分利用文化优势从发展旅游产业入手,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陈婷婷[9](2014)在《遗产保护对区域非均衡发展问题的破解研究》文中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社会公益事业,保护主体应为社会公众,无论遗产处于发达城市亦或是偏远山区,都应调动遗产保护区居民对遗产保护的认知度与责任感,文化遗产才能够实现长远保护与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常常面临文化遗产保护区与居民生活区相重叠的状况,部分遗产保护工作的方式和理念会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导致遗产保护工作与当地居民对经济发展渴求的背离。并且大多遗产保护区在保护和展示过程中并未充分发掘出遗产的文化价值、保护区缺乏合理的发展策略,文化遗产利用方式单一,由此产生遗产保护区内人口发展的强大压力、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以及社区贫困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表现明显。针对遗产保护区面临的非均衡发展问题,本文以汉阴凤堰梯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凤堰梯田所在区域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出破解遗产保护区非均衡发展问题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与区域关系的研究现状,其次论述目前存在于遗产地所在区域内、外的非均衡发展现状,着重分析遗产保护区区域内、外非均衡发展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出本文的论点——遗产保护能够破解区域发展的非均衡。再次,进行案例实证分析。引入汉阴凤堰梯田保护发展的案例,通过评估汉阴凤堰梯田所在区域内、外在进行保护规划方案制定与实施前后的状况变化,证明文化遗产保护同区域发展可以趋于均衡。同时,将这一论点进行扩展研究,引入龙岗寺遗址所在区域现状,对其今后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应用前景上进行探讨,最终得出文化遗产保护可以破解遗产保护区区域非均衡发展问题的结论。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敬希各位纠缪指正。

杨美玲[10](2014)在《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显着提升的同时,国土开发无序、区域发展失衡成为影响我国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国土空间开发无序性等问题,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为依据,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域开发方向,规范区域开发秩序,控制区域开发强度,从而形成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格局。据此,“十一五”规划中从国家层面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继“十一五”规划提出主体功能概念之后,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并把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放在等量齐观的位置。限制开发生态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下的一种类型区,是指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承载能力较弱,不适宜大规模人口和产业集聚,但对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以空间开发为导向的主体功能区划,其划分结果体现的是区域主体功能,但主体功能并不排斥区域其他非主导功能,限制开发区并不意味着全境均限制开发,限制开发也不是限制发展,一些资源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可在生态保护优先基础上进行点状开发、适度开发。限制开发生态区往往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在国家生态补偿政策的基础上,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构建区域内生式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是限制开发生态区面临的重要问题。限制开发生态区主要位于地域广阔的西部地区,现有以县(市)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研究单元的区划,考虑的是县内的同一性,忽视了县内的差异性,势必造成同一类型区内部差异较大,导致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必要在更小尺度上进行相关细分研究。论文探讨了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区域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区域发展应以地域分异理论、空间结构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2)从细分原则、细分单元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细分方法选择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的理论与方法,按照限制等级将限制开发生态区分为禁止开发区、强限制开发生态区、中限制开发生态区、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四类,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例进行了主体功能细分研究的实证分析。为了充分体现区内的相似性和区间的差异性,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别运用综合指数法和景观格局法对限制开发生态区进行主体功能细分,并结合专家意见及区域发展战略对两种方案进行叠加修正,得到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的最终方案。(3)主体功能细分下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机制分析。在主体功能细分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区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动力。(4)基于主体功能细分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根据生态优先、防治结合、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和地域差异原则,构建了四类地区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禁止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生态补偿、生态旅游、生态草畜产业、苗木花卉产业型等;强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生态移民、小流域综合治理、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型等;中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劳务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现代农业型发展模式;弱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新型城镇化型发展模式。

二、区域文化对宁南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文化对宁南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宁夏沙坡头村乡村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1.2.1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1.2.2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框架
2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地域文化相关研究
        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2.1.2 地域文化的特征
        2.1.3 地域文化的形成因素
        2.1.4 地域性文化的符号转化
    2.2 乡村景观设计相关研究
        2.2.1 乡村景观的概念
        2.2.2 乡村景观的构成与基础特征
        2.2.3 乡村景观的分类
        2.2.4 乡村景观的设计要素
        2.2.5 乡村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2.3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2.3.1 地域文化和乡村景观相互影响
        2.3.2 地域文化和乡村景观以尊重自然为本质
        2.3.3 乡村景观以地域文化为原则
    2.4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2.5 本章小结
3 宁夏乡村景观的表达及地域文化的分析
    3.1 宁夏地理位置概述
    3.2 宁夏地形地貌
    3.3 宁夏地域文化的特征
        3.3.1 历史文化
        3.3.2 地域特点
        3.3.3 宁夏人文形态
    3.4 宁夏乡村景观地域特色分析
        3.4.1 乡村聚落特征
        3.4.2 民居建筑
        3.4.3 植物
        3.4.4 道路
    3.5 宁夏乡村景观建设现状
        3.5.1 宁夏乡村景观建设取得的成果
        3.5.2 宁夏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3.5.3 目前宁夏呈现的几种乡村景观发展模式
    3.6 地域文化下的宁夏乡村景观案例分析
        3.6.1 宁夏中卫市南长滩百年梨花村
        3.6.2 宁夏隆德县红崖村老巷子
    3.7 地域文化在宁夏乡村景观设计中的构建
        3.7.1 地域文化在宁夏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3.7.2 地域文化在宁夏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8 本章小结
4 地域文化在宁夏沙坡头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4.1 沙坡头村的背景分析
        4.1.1 沙坡头村区位
        4.1.2 沙坡头资源分布
        4.1.3 地质地貌、土壤特征
        4.1.4 水文
        4.1.5 气候
    4.2 沙坡头村的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4.2.1 历史文化
        4.2.2 民俗文化
        4.2.3 社会经济
    4.3 沙坡头村的景观现状分析
        4.3.1 聚落现状和空间肌理
        4.3.2 景观环境
        4.3.3 建筑物形式
        4.3.4 植物配置
        4.3.5 公共设施
        4.3.6 道路
        4.3.7 河流
    4.4 融合地域特征的沙坡头村的景观设计优化策略
        4.4.1 突出地域乡土文化
        4.4.2 注重整体景观格局
        4.4.3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4.4.4 体现景观美学原则
        4.4.5 利用乡土植物造景
        4.4.6 优化完整的公共活动空间
        4.4.7 立足生态保护建设
        4.4.8 提取景观素材和符号转换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沙坡头村的景观设计研究
    5.1 沙坡头村的景观改造设计构思
        5.1.1 总体设计理念阐述
        5.1.2 整体设计布局
    5.2 沙坡头村景观功能分区设计
        5.2.1 村落入口景观改造设计
        5.2.2 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展览馆设计
        5.2.3 滨水休闲区设计
        5.2.4 特色农业采摘和垂钓区设计
        5.2.5 童趣天地、素质拓展区改造设计
        5.2.6 锦鲤广场改造设计
        5.2.7 田园餐饮旅居区设计
    5.3 沙坡头村景观空间设计要素设计
        5.3.1 建筑改造设计
        5.3.2 道路改造设计
        5.3.3 绿化、植物配置改造设计
        5.3.4 出入口的景观设计
        5.3.5 景观小品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地域文化下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深圳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城市文化与空间
        1.2.2 公共文化设施
        1.2.3 本文研究对象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文化发展规划研究
        1.3.2 文化设施规划研究
        1.3.3 文化设施评价研究
        1.3.4 小结
    1.4 理论引介
        1.4.1 系统规划理论
        1.4.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城市案例及深圳实践研究
    2.1 国内外城市文化设施配置案例研究
        2.1.1 西方城市相关规划研究
        2.1.2 西方城市设施布局研究
        2.1.3 亚洲城市相关规划研究
        2.1.4 亚洲城市设施布局研究
        2.1.5 对比总结与经验借鉴
    2.2 深圳公共文化设施发展基础研究
        2.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2.2.2 深圳地理人口概况
        2.2.3 深圳文化发展历程
        2.2.4 文化设施配置标准
        2.2.5 时空发展布局脉络
    2.3 深圳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特征分析
        2.3.1 数量类型规模
        2.3.2 空间分布格局
        2.3.3 设施建设形式
        2.3.4 使用情况调查
    2.4 深圳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适配差异
        2.4.1 效率与公平的空间均衡失配
        2.4.2 供给与需求的适配差异矛盾
        2.4.3 服务与反馈的管理连接不足
    2.5 深圳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需求分析
        2.5.1 深圳文化发展对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影响
        2.5.2 深圳人口发展对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影响
        2.5.3 深圳空间发展对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影响
3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体系构建
    3.1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价值取向
        3.1.1 公平效率
        3.1.2 需求适应
        3.1.3 文化认同
    3.2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体系构建
        3.2.1 评价体系构建目的
        3.2.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2.3 体系构建思路方法
        3.2.4 评价体系技术框架
        3.2.5 评价-反馈机制构建
    3.3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内容及方法
        3.3.1 评价维度
        3.3.2 评价指标
        3.3.3 指标权重
        3.3.4 评价层次
        3.3.5 评价标准
4 深圳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适配评价
    4.1 设施-空间适配评价
        4.1.1 城市格局协调性
        4.1.2 空间功能关联性
        4.1.3 空间分布集聚度
        4.1.4 服务范围覆盖率
        4.1.5 公共交通覆盖率
        4.1.6 道路交通可达性
    4.2 设施-人口适配评价
        4.2.1 人口密度匹配性
        4.2.2 人口结构匹配性
        4.2.3 人口规模覆盖率
        4.2.4 人口分布覆盖率
    4.3 设施-服务适配评价
        4.3.1 功能结构完整性
        4.3.2 服务半径有效性
        4.3.3 服务能力满意度
        4.3.4 服务水平满意度
    4.4 评价结果
        4.4.1 总体评价结果
        4.4.2 分维度评价结果
        4.4.3 分类型评价结果
    4.5 评价反馈
5 结论总结与优化对策
    5.1 研究结论
    5.2 优化对策
        5.2.1 连续的文化空间体系规划控制
        5.2.2 均衡特区设施配置,形成多中心等级梯度空间布局
        5.2.3 适应需求的规划控制
        5.2.4 强调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的合力与分力
        5.2.5 完善需求—供给—运营—评价—反馈配置机制
    5.3 拓展思考
    5.4 创新点
    5.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目录及来源
附录B 表格目录及来源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地域文化回归的背景
        1.1.2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1.1.3 陕南多元的地域文化
        1.1.4 陕南扶贫避灾移民工程聚落选址营建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地域文化
        1.3.2 陕南地区
        1.3.3 传统乡村聚落
        1.传统村落
        2.乡村聚落
        3.传统乡村聚落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内研究
        1.5.2 国外研究
        1.5.3 已有研究对本论文的启示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法
        1.6.2 田野调查法
        1.6.3 分析比较法
        1.6.4 类型学方法
        1.6.5 归纳演绎法
    1.7 论文框架
2 陕南传统乡村聚落发展与地域文化形成综述
    2.1 陕南传统乡村聚落起源与发展
        2.1.1 陕南地区聚落起源
        2.1.2 陕南地区聚落发展沿革
        2.1.3 明清大移民时期的陕南聚落衍变和人地关系
        2.1.4 现今陕南传统乡村聚落分布概况及特征
    2.2 移民文化为本质的多元地域文化
        2.2.1 择址的思想——风水文化
        2.2.2 生存的基础——产业文化
        2.2.3 乱世求生的防御文化
        2.2.4 地区封闭的交流文化
        2.2.5 封建礼制下的宗族文化
        2.2.6 多教融合的信仰文化
        2.2.7 陕南地域文化特质
    2.3 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生成环境概况
        2.3.1 自然环境
        2.3.2 社会人文环境
        2.3.3 政治经济环境
    2.4 本章小结
3 陕南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现状调研
        3.1.1 调研对象
        3.1.2 调研方法
        3.1.3 陕南传统乡村聚落现状描述
    3.2 陕南传统乡村聚落选址构成要素
        3.2.1 宏观层面
        3.2.2 中观层面
        3.2.3 微观层面
    3.3 基于地形地貌的陕南传统乡村聚落选址分类
        3.3.1 关于山区聚落选址分类的案例借鉴
        3.3.2 陕南地形地貌的图形化类型分析
        3.3.3 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分类结果
        3.3.4 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类型
    3.4 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类型特征
        3.4.1 盆地型聚落
        3.4.2 丘陵型聚落
        3.4.3 山脚河谷型聚落
        3.4.4 山腰台地(坡地)型聚落
        3.4.5 山顶型聚落
        3.4.6 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特征
        3.4.7 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的文化区分布
    3.5 陕南传统乡村聚落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3.5.1 自然影响因素——“两山夹一川”的山地环境
        3.5.2 社会人文影响因素——移民为主的社会构成
        3.5.3 经济影响因素——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地区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山地的陕南典型聚落选址营建及文化表现
    4.1 丘陵型传统乡村聚落——商洛市商南县红庙村
        4.1.1 聚落概况
        4.1.2 红庙村选址的山形水势
        4.1.3 顺应自然的空间结构
        4.1.4 红庙村选址特征与文化表现
    4.2 山脚河谷型传统乡村聚落——安康汉滨区马河村
        4.2.1 聚落概况
        4.2.2 马河村选址的山形水势
        4.2.3 顺应自然的空间结构
        4.2.4 山地建筑分析
        4.2.5 马河村选址特征与文化表现
    4.3 山腰坡地型传统聚落——安康旬阳县双河口村
        4.3.1 聚落概况
        4.3.2 双河口村选址的山形水势
        4.3.3 顺应自然的空间结构
        4.3.4 山地建筑分析
        4.3.5 双河口村选址特征与文化表现
    4.4 红庙村、马河村、双河口村选址及文化异同
    4.5 本章小结
5 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的地域文化解析
    5.1 选址环境中的风水观念
        5.1.1 昆仑、壶天模式的山势围合
        5.1.2 临近水源,避害就利
        5.1.3 沿山向阳,藏风聚气
    5.2 选址的资源禀赋与产业文化
        5.2.1 交通便利与商业繁荣
        5.2.2 耕地肥沃
        5.2.3 水资源充足
    5.3 选址区位与防御文化
        5.3.1 注重隐蔽
        5.3.2 地处高远、山势环抱
        5.3.3 围而不困
    5.4 选址心理偏好性与移民文化
        5.4.1 选址的地形偏好
        5.4.2 选址的环境偏好
    5.5 聚落扩散营建与宗族文化
        5.5.1 宗族群居、强弱分级
        5.5.2 内聚防御、扩散稳定
    5.6 本章小结
6 陕南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特征研究对移民搬迁聚落的启示
    6.1 地域文化传承为导向的陕南传统乡村聚落选址智慧
        6.1.1 自然和谐的风水格局
        6.1.2 立足生态的生产生活
        6.1.3 注重安全的防御格局
        6.1.4 向心内聚的宗族约束
    6.2 当今时代陕南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的问题分析
        6.2.1 安全问题
        6.2.2 形态格局分散、土地利用不足
        6.2.3 交通不便、可达性差
        6.2.4 资源缺乏
        6.2.5 基础设施难以配套
    6.3 新建移民搬迁安置聚落的优势与不足
        6.3.1 移民搬迁新建聚落的优势
        6.3.2 移民搬迁新建聚落的不足
    6.4 陕南传统乡村聚落选址对移民搬迁新建聚落的启示
        6.4.1 传承安全思想,远离灾害区
        6.4.2 传承交流文化,区位交通便利
        6.4.3 传承风水文化,注重“天人合一”
        6.4.4 传承宗族联系,聚落形态格局新旧相承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不足
    7.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分类及特征
        7.1.2 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与地域文化解析
        7.1.3 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陕南移民搬迁聚落选址启示
    7.2 论文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区级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方向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博物馆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内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区级博物馆建设概况
    一、区级博物馆的功能作用
        (一) 对文物藏品进行收藏、保护、陈列与研究
        (二) 展示地方历史与传播地方文化
        (三) 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区级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一) 建国后的“苏联模式”
        (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博物馆“改造热”
        (三) 新时代博物馆的现代化改造
    三、区级博物馆的现状分析
        (一) 数量庞大,特色鲜明
        (二)馆藏文物少,影响力小
        (三) 受体制制约,建设经费不足
        (四) 设施建设落后,专业人员缺失
第三章 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建设现状
    一、深圳市南山区的历史沿革及经济社会状况
        (一) 深圳市南山区的历史沿革
        (二) 深圳市南山区的经济社会状况
    二、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的建设成就与经验
        (一) 融南山本地历史文化于场馆建设之中
        (二) 立足南山特色完善展藏文物体系
        (三) 发挥民间收藏在博物馆建设中的作用
        (四) 在合作交流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展品
        (五) 寓教育职能于观展体验之中
第四章 从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发展方向看区级博物馆建设与发展
    一、开发文创产品,提高两个效益
        (一) 南山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优势与路径
        (二) 区级博物馆发展文创产品的思路与原则
    二、开展博物馆旅游,增强观众文化修养
        (一) 博物馆旅游的内容与特点
        (二) 南山博物馆旅游业发展的潜力
        (三) 区级博物馆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三、融合新媒体,扩大传播影响力
        (一) 微信
        (二) 微博
    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展陈科技含量
    五、构建博物馆群,实现博物馆集群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宁夏南部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南部山区城乡发展的现状及城乡统筹的需要
    1.1 贫困人口多且程度深与统筹发展脱贫需要
    1.2 川区和山区收入差距大需要城乡统筹协调
    1.3 城镇化水平低需要城乡统筹协调共进
2 南部山区城乡统筹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2.1 自然条件恶劣, 发展难度大
    2.2 计划生育控制不力, 土地承载超限
    2.3 教育水平低, 思想观念滞后
3 南部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4 南部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4.1 山区和川区统筹规划, 协调共济
    4.2 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变旅游资源为经济资源
    4.3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4.4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实施多产并举发展战略

(8)区域文化对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二、区域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模式选择的前提条件
    (二)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的必要衔接
三、北魏文化对大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 北魏文化对大同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二) 大同古城重建工程
        1. 古城重建原因分析。
        2. 古城重建对区域文化的运用过程。
        3. 古城重建效果日益突显。
四、结论

(9)遗产保护对区域非均衡发展问题的破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与主要贡献
    1.5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现状
    2.1 传统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
    2.2 文化与区域关系方面的研究
    2.3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研究
第三章 遗产保护区区域非均衡发展
    3.1 相关问题探讨
        3.1.1 遗产与遗产资源
        3.1.2 遗产保护区概念界定
        3.1.3 区域中的遗产
        3.1.4 文化遗产的公共品性质
    3.2 遗产保护区区域非均衡发展主要表现
        3.2.1 遗址密集区与遗址周边范围发展状况差异
        3.2.2 保护区管理机构与社区利益关注度背离
        3.2.3 遗产地居民在遗产开发中受益程度低
    3.3 遗产保护区区域非均衡发展深层原因剖析
        3.3.1 遗产保护与开发面临两难选择
        3.3.2 文化遗产的外部性产生区域发展差异
        3.3.3 二元结构理论与遗产保护区非均衡发展
    3.4 小结
第四章 遗产保护对遗产保护区非均衡发展问题的破解——以汉阴凤堰梯田为例
    4.1 汉阴凤堰梯田遗存构成
        4.1.1 古梯田
        4.1.2 文物建筑
        4.1.3 清代堰渠
        4.1.4 可移动文物
        4.1.5 非物质文化遗产
    4.2 汉阴凤堰梯田所在地区域发展差异主要表现
        4.2.1 基础设施落后
        4.2.2 居民就业困难
        4.2.3 保护投入欠缺
        4.2.4 区域政策缺乏
        4.2.5 小结
    4.3 汉阴凤堰梯田文化价值与文化资本分析
        4.3.1 基于文化遗产性质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
        4.3.2 基于农业景观特质的传统农业文化价值
        4.3.3 基于凤堰地区客居历史的移民文化价值
        4.3.4 基于文化传承理念的非物质文化价值
        4.3.5 凤堰梯田与文化资本分析
    4.4 汉阴凤堰梯田文化价值利用对区域非均衡发展问题的破解路径
        4.4.1 制定保护利用规划
        4.4.2 发掘客居文化价值
        4.4.3 构建文化生态体验区
        4.4.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5 汉阴凤堰梯田遗产保护破解区域非均衡发展实施效果评估
        4.5.1 遗址本体安全方面
        4.5.2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4.5.3 旅游业发展方面
        4.5.4 经济发展方式方面
        4.5.5 小结
第五章 遗产保护同区域均衡发展模式应用推广——以龙岗寺遗址为例
    5.1 龙岗寺遗址遗存构成及价值评估
        5.1.1 龙岗寺遗址遗存内容
        5.1.2 龙岗寺遗址及其所在区域文化价值分析
    5.2 龙岗寺遗址与区域均衡发展前景展望
        5.2.1 保证遗址本体安全
        5.2.2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结论
    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10)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主体功能区研究
        2.1.1 主体功能区
        2.1.2 主体功能区划
        2.1.3 主体功能区建设
    2.2 限制开发生态区研究
        2.2.1 限制开发区的内涵
        2.2.2 限制开发区类型
        2.2.3 限制开发生态区的发展
    2.3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
    3.1 理论基础
        3.1.1 经济地理学理论
        3.1.2 区域经济学理论
        3.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3.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 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的约束分析
    3.3 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的动力分析
        3.3.1 内部支持动力
        3.3.2 外部引导动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研究
    4.1 主体功能细分基本思路
        4.1.1 细分的基本内涵
        4.1.2 细分原则
        4.1.3 细分单元选择
        4.1.4 细分思路
    4.2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主体功能细分
        4.2.1 指标选择
        4.2.2 权重确定
        4.2.3 细分方法
    4.3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主体功能细分
        4.3.1 指标选择
        4.3.2 细分方法
    4.4 方案比较与综合修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现状分析
    5.1 区域范围
    5.2 自然地理特征
        5.2.1 地形地貌
        5.2.2 土壤类型
        5.2.3 气候条件
        5.2.4 水文水资源
        5.2.5 植被状况
        5.2.6 自然保护区
    5.3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5.3.1 人口分布特征
        5.3.2 经济发展现状
    5.4 生态环境状况
        5.4.1 生态环境基本特征
        5.4.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
    6.1 评价单元选择
    6.2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主体功能细分
        6.2.1 指标体系构建
        6.2.2 数据来源及其标准化
        6.2.3 指标涵义与测算
        6.2.4 指标权重确定
        6.2.5 细分方案
    6.3 基于景观格局法的主体功能细分
        6.3.1 数据来源
        6.3.2 生态系统风险评价
        6.3.3 人类活动适宜度评价
        6.3.4 细分方案
    6.4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方案
        6.4.1 方案比较与综合修正
        6.4.2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体功能细分下的区域发展机制分析
    7.1 禁止开发区
        7.1.1 现状及特征
        7.1.2 发展的制约因素
        7.1.3 发展动力
    7.2 强限制开发生态区
        7.2.1 现状及特征
        7.2.2 发展的制约因素
        7.2.3 发展动力
    7.3 中限制开发生态区
        7.3.1 现状及特征
        7.3.2 发展的制约因素
        7.3.3 发展动力
    7.4 弱限制开发生态区
        7.4.1 现状及特征
        7.4.2 发展的制约因素
        7.4.3 发展动力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主体功能细分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8.1 基于生态保护的禁止开发区发展模式选择
        8.1.1 发展重点与方向
        8.1.2 发展模式
    8.2 基于生态建设的强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8.2.1 发展重点与方向
        8.2.2 发展模式
    8.3 基于特色产业的中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8.3.1 发展重点与方向
        8.3.2 发展模式
    8.4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8.4.1 发展重点与方向
        8.4.2 发展模式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区域文化对宁南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宁夏沙坡头村乡村景观设计研究[D]. 陈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近35年来宁夏大学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米文宝,商庆凯,阴柯欣,樊新刚. 经济地理, 2020(05)
  • [3]深圳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研究[D]. 李旭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5]地域文化影响下的陕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选址特征研究[D]. 马云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区级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方向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博物馆为案例[D]. 魏楚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宁夏南部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分析[J]. 曹伟琴. 现代商贸工业, 2014(24)
  • [8]区域文化对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转型作用研究[J]. 任静. 时代金融, 2014(24)
  • [9]遗产保护对区域非均衡发展问题的破解研究[D]. 陈婷婷. 西北大学, 2014(07)
  • [10]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 杨美玲. 西北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地域文化对宁南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