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一、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江远英[1](2020)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血清FSH、LH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血清FSH、LH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血清FSH、LH水平、围绝经期症状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血清FSH、LH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均无疾病复发情况;观察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血清FSH、LH水平的影响较小,可显着降低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张远丽[2](2020)在《不同子宫切除范围对Ⅱ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六,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并渐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及健康。目前,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困惑来自于术前无法确定宫颈间质是否受累,其确诊依赖于全面分期手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对于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切除范围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在目前国际公认的指南和共识中,针对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切除范围的意见也各不相同。截至目前为止,尚无前瞻性研究比较子宫切除范围对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诊治的原发性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分析方法,比较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不同范围子宫切除术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生存结局的差异和围术期手术相关情况,期待为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切除范围的选择提供证据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因子宫内膜癌接受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FIGO Ⅱ期(2009年)的患者病历档案。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20-80岁,(2)术前、术中无子宫外扩散证据,(3)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宫颈间质受累,(4)手术范围至少为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5)术后病理证实包括所有组织学类型的内膜癌。患者排除标准:(1)FIGO Ⅱ期以外患者,(2)术前行其他治疗(如内分泌治疗、新辅助化疗、放疗等),(3)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甲状腺癌等),(4)随访信息不完整者。根据子宫切除范围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对两组的临床和病理学基线资料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并根据各变量特点通过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别对匹配前、匹配后两组间进行显着性差异分析,p<0.05被定义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评估匹配前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相关情况差异。对匹配前、匹配后的数据分别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差异比较,分别计算患者3年及5年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PFS)。研究结果:共纳入89例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4.28±10.56)岁,中位随访时间为64(1-166)个月。行根治性子宫切除者共计35例(39.3%),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者54例(60.7%)。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相比,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具有更长的手术时间(167.26±37.17 分钟 vs 128.41 ±42.79 分钟,P=0.119)、更多的失血量(438.71±368.72 mL vs 209.57±124.13 mL,P<0.001),更高的围术期输血率(41.9%vs 2.2%,P<0.001),此外住院时间也长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13.16±4.80 天 vs 10.65±3.67 天,P=0.388)。倾向性评分匹配前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合并高血压、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入路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PSM将两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共计56例匹配成功(匹配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者21例,根治性子宫切除者共计35例),经匹配后两组临床病理学资料均达到平衡,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分别对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进行Kaplan-Meier分析及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匹配前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3年OS分别为:92.6%、97.1%,5年OS分别为84.1%、93.5%,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卡方值:2.797,P=0.094);3 年 DFS 分别为:92.6%、DFS 94.3%,5年DFS分别为:84.1%、91.4%,该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卡方值:1.747,P=0.186)。经PSM匹配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3年OS分别为:95.2%、97.1%,5年OS分别为:74%、93.5%,该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卡方值:9.582,P=0.002);3 年 DFS 分别为:95.2%、94.3%,5 年 DFS分别为:74%、91.4%,该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卡方值:6.821,P=0.009)。结论:1.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失血量更多、围术期输血率更高。2.对于行手术病理分期的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生存预后优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者,印证了 NCCN指南提出行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意见,推荐术前可疑宫颈受累患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樊磊,郑辉,朱小丹[3](2019)在《不同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性功能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性功能及盆底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本溪市中心医院诊治的的子宫切除术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进行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治疗,B组进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女性性功能指数(BISF-W量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问卷)及盆底结构指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BISF-W量表、PFDI-20问卷评分及盆底结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B组的BISF-W量表、PFDI-20问卷评分及盆底结构指标显着好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性功能及盆底功能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更为适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

郭文登[4](2019)在《筋膜外与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筋膜外与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2018年选取400例经腹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0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失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数据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9%,两组数据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优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

谭爱丽[5](2017)在《子宫切除手术方式与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分析目的:探讨及分析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本文选取2012年I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行筋膜内或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后随访过程中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及体征的汉族女性,且病历资料获取完整的患者,入选患者共103名,为实验组;按随机原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术后无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多产、高BMI或体重过低、有慢性腹压增高病史、既往盆腔手术史、吸烟者、接受筋膜外子宫切除、大子宫者和手术耗时长及手术后高腹压状态是术后出现PFD的危险因素(P<0.05),而手术后进行盆底肌肉锻炼者及术前规律体育锻炼者可能减少术后PFD的发生(P<0.05)。而年龄、孕次、是否有慢性合并症者、术前绝经、手术途径、术前和术后贫血状态、围手术期失血量、出现围术期感染、术前严重盆腔黏连、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阴道残端愈合时间等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后出现PFD的原因与非子宫切除术后PFD危险因素基本一致,与手术本身的操作如长时间牵拉、筋膜外子宫切除等有关。第二部分子宫切除手术方式与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60例,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将病例分为5组,分别为经腹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A-TH)、经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L-TH)、经阴道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V-TH)、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A-CISI-H)、经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L-CISH),于术前、术后6月及12月对患者进行进行病史采集、妇科检查、POP-Q分期、盆底肌力检查、盆底功能障碍问卷和评分及女性性功能问卷。结果:各组间病例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POP发生率术后6个月A-TH与A-CISH、A-TH与L-CIS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Q分度术后6个月A-TH与A-CISH在程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盆底肌肉疲劳异常度术后6个月A-TH与A-CISH、A-TH与L-CI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L-TH与A-CISH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盆底综合肌力术后6个月L-TH与A-CISH、V-TH与A-CISH、V-TH与L-CISH异常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V-TH与A-CI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动态压力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异常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PFDI-20总评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FSFI总分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在A-TH与A-CISH、L-TH 与 A-CISH、A-CISH 与 L-CISH 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手术路径术后短期内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的手术切除范围中,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比较,前者可能更有利于盆底结构和功能的保护。

罗爽,韦柳香[6](2016)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肿瘤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宜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良性子宫肿瘤患者2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其中观察组进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个月的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盆腔部不适、尿路感染、阴道残端息肉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愈合情况、性生活满意度等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子宫肿瘤治疗中应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显着。

黄梅清,林锦莲,邓林花[7](2016)在《改良腹腔镜下筋膜内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对比》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改良腹腔镜下筋膜内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用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筋膜内组(46例)与筋膜外组(46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筋膜内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筋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明显低于筋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筋膜内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筋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优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沈淑云[8](2015)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112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112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同期施行的125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筋膜内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筋膜外组(P<0.05);术后不适感、并发症及性生活满意度皆优越于筋膜外组,但出血量略高于后者,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保持了盆底的完整性,具有术后不适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性生活质量未改变等优点,此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杨田如[9](2014)在《改良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筋膜内较筋膜外有明显的优势,术中需要分离的组织少,不直接切断骶、主韧带,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没有明显改变阴道长度,术后对盆底的影响也小[1]。妇科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特点,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青睐[2]。如果能在腹腔镜下完成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可能发挥二者的优势。近3年来,本组开展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根据术前评估,分成改良的腹腔镜下筋膜内组和腹腔镜下筋膜外

陈镜,彭虹[10](2013)在《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术式探讨》文中提出子宫切除是适应于子宫良性病变的妇科常见手术,有经腹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两种途径,而手术方式又有筋膜内、外之分。2008年以来,我们对子宫良性病变88例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并将其与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2008年2月至

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血清FSH、LH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FSH、LH水平比较
    2.3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3 讨论

(2)不同子宫切除范围对Ⅱ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不同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性功能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BISF-W量表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PFDI-20问卷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盆底结构指标比较
3 讨论

(4)筋膜外与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有关手术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5)子宫切除手术方式与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子宫切除手术方式与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6)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肿瘤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1.2.2 对照组
    1.3 评判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比较
3 讨论

(8)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11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2.2 术后恢复情况:
3 讨论
    3.1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及适应症:
    3.2 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操作要点:
    3.3 并发症情况分析:

(9)改良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观察指标
2结果
3讨论

四、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血清FSH、LH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 江远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0(22)
  • [2]不同子宫切除范围对Ⅱ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D]. 张远丽. 山东大学, 2020(12)
  • [3]不同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性功能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比较[J]. 樊磊,郑辉,朱小丹. 中国性科学, 2019(03)
  • [4]筋膜外与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 郭文登.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07)
  • [5]子宫切除手术方式与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谭爱丽. 武汉大学, 2017(05)
  • [6]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肿瘤临床疗效观察[J]. 罗爽,韦柳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9)
  • [7]改良腹腔镜下筋膜内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对比[J]. 黄梅清,林锦莲,邓林花. 吉林医学, 2016(06)
  • [8]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112例临床分析[J]. 沈淑云. 哈尔滨医药, 2015(03)
  • [9]改良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J]. 杨田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24)
  • [10]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术式探讨[J]. 陈镜,彭虹. 生殖医学杂志, 2013(08)

标签:;  ;  ;  ;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