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古壁画现状调查

承德古壁画现状调查

一、承德古代壁画现状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南,王卓男,郑虹玉[1](2021)在《天地圆方 塔像合一——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群构图比例探析》文中认为应县木塔各层皆设有塑像,目前仍存26尊,整座木塔仿佛一座沿垂直方向层层垒叠的立体佛寺。木塔的室内空间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乃是为各层塑像"量身定做"。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应县木塔的建筑和各层塑像(包括首层壁画)进行测绘,结合对测绘图的几何作图与实测数据分析,发现并指出:第一,应县木塔各层的室内空间与塑像群之间,有着极其清晰的构图比例,尤其体现在各层层高与佛像高度的比例关系上。第二,木塔每层塑像群内部,各像之间也存在清楚明了的比例关系。第三,全塔26尊塑像几乎每一尊塑像自身也有着十分经典的构图比例,并且按照不同类型有着明晰的规律。第四,木塔三、五层佛像通高之和,二、四层佛像通高之和,与首层大佛通高呈3∶4∶5(即"勾三股四弦五")比例关系,并与各层像设布置所反映的佛教教义、仪轨契合。第五,木塔首层大佛通高不仅是各层佛像通高的模度,也是木塔建筑的模度之一,等于木塔总高(不含台基)的1/6。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总结出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中运用最多的几种经典比例,包括■、3∶2、5∶3(或8∶5)以及9∶5,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周髀算经》《营造法式》等古代文献所载"圆方图""方圆图"等所反映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周易》中的"参天两地而倚数""九五之尊"等观念;并且很可能与佛教密宗的"曼荼罗"图式、西方的"黄金分割比"等有所关联,值得深入探究。

王怡丹[2](2021)在《须弥山石窟大佛楼窟檐建筑复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须弥山石窟位于我国宁夏固原市西北方向,地理东经106°,北纬36°3′处。其开凿于北魏时期,之后经过西魏、北周和隋唐的营建,形成今日的盛大规模,至今保存有历代窟龛162座。在须弥山石窟第5窟窟前,曾经矗立着一座三层的楼阁建筑。后由于1920年海源大地震等原因,大佛楼遭严重损毁,20世纪80年代,须弥山石窟开始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抢修和加固工程。在第5窟顶部整体浇灌了弧形的混凝土保护性窟檐,但保护作用仍值得讨论,而恢复建设大佛楼楼阁,不仅能够还原历史面貌,而且增加了阻挡风、雨、日晒的有效性,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本文首先对须弥山石窟的概况和气候环境作了相关叙述,并且对其窟檐建筑的背景和现状作了评价,总结并归纳了国内外在石窟考古研究、窟檐建筑及木构建筑营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对须弥山石窟大佛楼的窟檐建筑进行复原设计,使洞窟内的塑像得到更好的保护。论文以须弥山石窟第5窟大佛楼为研究对象,从其建筑形式入手,界定了楼阁建筑的相关概念,洞悉了楼阁建筑的构成特点,梳理了楼阁建筑的构架类型、空间构成及立面形制特征并进行了分析;进而依据相关典籍记载,对大佛楼进行年代定位;结合大佛楼现状特征,根据现场调研和测绘,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进行研究整理,参照五开间七檩歇山楼阁的做法,在明代建筑特征与做法理论基础上试作大佛楼明代窟檐建筑复原设计。利用CAD绘制了窟檐建筑平立剖面,并用Sketchup建立了复原模型。最后,通过对大佛楼进行光和风环境的现场测试,分析环境因素对石窟造成的影响,对现存混凝土窟檐的保护功能进行探讨。并依据第三章建立的大佛楼复原模型尺寸,分别建立大佛楼有窟檐和无窟檐的简化模型,进行Ecotect采光模拟和Phonenics风环境模拟,综合两种软件模拟的结果,来分析相对于现状混凝土雨棚,复原建筑对窟内环境稳定性的调控作用,验证窟檐建筑复原修复设计的必要性。

李姣[3](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王若嫱[4](2021)在《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703年康熙开始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是当时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清代桥闸经历康、乾两代的不断修建,从最初山庄园林水系的完善而依次建立,再到乾隆时期,山区景点增加的同时新建造,桥闸最终成为连接避暑山庄各个区域中不可忽视的造景元素。山庄内修建的众多桥闸在形式、材料以及使用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它们让山庄园林景观更加完整。现山庄清代桥闸保存不多,现存多为修缮后或重新修建的桥闸,部分桥闸在样式和功能上与康乾时期有很大区别。本文对避暑山庄桥闸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清代桥梁的功能与特点,同时揭示清代皇家园林如何通过桥闸将各个区域联系起来。一、总结中国古代桥梁历史发展脉络,阐述桥梁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根据史料记载,以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管理方式为分界点,从周代至清代的桥梁历史中分成周秦、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这五个阶段。最后综合阐述中国古桥类型。二、将清代避暑山庄的历史基本概况和事件进行梳理。避暑山庄桥闸实际建设经历了康熙、乾隆时期,由于园内地形水系复杂,桥闸成为山庄园中园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乾隆以后清代经济逐渐衰退,山庄经营逐渐荒废。三、相关资料整理、测绘、拍照之后对避暑山庄桥闸样式、材料、承重结构此三种角度进行归类,将山庄内120座桥梁进行整体分析评价。四、通过调研,分析现状避暑山庄桥闸保存状态。分为现存清代桥闸、修复的清代桥闸、基本无存的桥闸和现代桥闸四类,根据遗址现状判断桥闸可修复程度。五、整理的所有避暑山庄桥闸相关资料中,其中涵盖了皇家档案、官员使臣的私人记述等史料记载;大量有关避暑山庄的古代绘画作品和20世纪初所拍摄的部分老照片;以及遗址现场调研、测绘数据,为桥闸复原研究的真实依据。通过这些资料,从区域的整体布局环境到单体桥闸,对桥闸进行原貌复原研究,通过图纸、模型等方式展现山庄特色桥闸,用最大可能性还原清代避暑山庄桥闸样貌。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将避暑山庄桥闸的艺术与环境进行系统分析。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梁珺娅[6](2020)在《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甚至是小乡村都建设有寺庙,普通民众会自发在特殊的节日去供奉佛像、向神佛祈祷心中某种愿望的达成。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较为特殊,藏传佛教自元代开始传入,融入到汉地文化中,北京藏传佛教寺庙凝结了深刻的教义,反映了社会背景,是汉族与藏族宗教和文化长期融合的巨大成就,寺庙装饰构件既承载了雪域高原的藏民族的文化,也展现了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寺庙装饰的布局、色彩、原材料的选择等传达出北京地区悠久的人文历史,从中深入挖掘可以探究藏传佛教传入汉族地区并与汉族地区佛教、道教、儒家文化等融合的精髓。并且寺庙的建立首先便是源于宗教目的,寺庙装饰的设置也是基于宗教教义的价值取向,各所寺庙装饰设计营造出一套独特的含有地域文化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并且结合普通市民的日常宗教活动需求以寺庙装饰构件方式呈现出来,这正是藏传佛教装饰艺术的独特魅力之所在、主要特点之所在。本文对于藏传佛教寺庙装饰的探究,吸取其设计理念精髓,为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提供灵感来源,也提供了相应的素材,有利于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相结合营造中式风格的现代室内空间。本文通过对北京多所藏传佛寺装饰艺术风格的深入研究,结合藏传佛教教义和社会风俗文化,详细论述装饰的材质、色彩、内涵等内容,分析其在寺庙整体空间氛围营造中的作用,并且提出对藏传佛寺装饰实体的保护、利用建议。论文的最后将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客厅环境设计中,设计出传统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客厅空间。基于此,笔者认为,对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还需更深入的研究。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历代寺庙修建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历任统治者对藏传佛教施行的政策有所不同,所以反映在不同寺庙的装饰都会有所区别。本论文考察对象为北京市内几所藏传佛教寺庙,如:雍和宫、西黄寺、妙应寺等寺庙的南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装饰艺术为主,其寺庙装饰具有地域代表性,以此突出重点和典型性。

王英[7](2020)在《山西现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西寺观中保存了大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分布范围广,地域跨度大,从晋南至晋北地区均有留存,为研究山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发展提供重要的实物图像资料。因此,本文主要对山西目前暂发现的洪洞广胜寺、太原崇善寺、平遥双林寺、大同华严寺、五台山佑国寺、繁峙贾家井关帝庙这六处寺观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进行实地考察和文献梳理,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的源流、山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基本情况、特点,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流行的原因以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对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经典依据、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的思想内涵、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粉本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中善财童子形象演变论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源流。其次,按山西寺观现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绘制的时间顺序,从壁画绘制年代、基本情况、粉本选取、艺术特点及壁画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逐一分析壁画基本内容,同时与三种《华严经·入法界品》经文载述、现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粉本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山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绘制主要以实叉难陀译《华严经·入法界品》经文载述及北宋惟白赞偈、张商英序《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粉本为主。再者,将山西地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与其他地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做纵向、横向的比较,从壁画位置与大殿塑像的关系、题材内容选取、榜题类型、艺术特点四个方面总结归纳出山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的总体特点,尤其表现在山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中融入大量的中国神仙形象、地方特色及日常生活景色。最后,从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形成及华严信仰的盛行、观音菩萨与善财童子信仰的流行、禅宗僧人“行脚”修行方式的助推,《西游记》中“红孩儿”形象及儒家“孝道”、“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分析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流行的原因,同时论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对中国传统思想中尊师、义利、平等观念的深远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兰小迪[8](2020)在《镇闽将军出巡图壁画制作材料与病害成因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藏清中晚期镇闽将军出巡图壁画为研究对象。该壁画现状堪忧,病害丛生,严重危害文物的价值,急需开展科学保护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对该壁画进行现状调查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采样工作,对所采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最后对实验结果与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得到的分析研究结果来解释其制作材料与病害成因。通过现场观察与实验室分析,壁画主要病害有覆盖、颜料层脱落,点状脱落、地仗脱落、变色、发霉、划痕、裂隙共八种,其中以颜料层脱落面积最大,以发霉对壁画造成的损害最为严重。本次研究分析主要利用实体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镇闽将军出巡图壁画采集的24个壁画样品进行分析检测。通过实验观察及其成果分析壁画制作材料及其病害成因。结果显示镇闽将军出巡图壁画主要以方解石、石英等,并以麻筋作为加筋材料制作地仗,地仗中砂砾、细粉、纤维的比例约为6.5:3:0.5。壁画所用颜料中红色颜料为朱砂与铁红,蓝色颜料为钴玻璃蓝与普鲁士蓝,绿色颜料为石绿,黄色颜料为铁黄、粉色颜料为铁红、黑色颜料为炭黑。结合实验观察分析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出镇闽将军出巡图壁画病害的成因与壁画自身制作工艺和材料(胶结材料,颜料特性、地仗含盐量等),以及环境作用(温湿度、光、空气污染、微生物、人类)有关,其中湿度(水份)变化对该壁画壁画的影响最为严重。

马伊明[9](2019)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北部边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国秦汉时期北疆地带是中原王朝管理的重要区域,这一地区的边防设施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学界研究的推进和深入,要求我们从历史学角度分析边防体系与王朝兴衰的关系,从考古学角度探索历代边防设施在构筑方式上的创新。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是战国秦汉时期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包括长城防御系统、交通驿递系统、烽堠通讯系统和军队驻防系统。拟对这时期这地区的边防设施体系的空间地理分布、构建特点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分为五章逐一探讨:第一章,首先探讨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在北疆地带长城的走向、现存遗迹情况。战国时期边防设施工程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发展的基础,秦汉边防体系都受其影响。遂有必要对燕、赵、秦三国在北疆地带构筑的长城的走向,构筑特点和沿线障塞分布现状进行讨论。第二章,重点剖析秦始皇时期在北疆地带构筑的边防设施情况。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举全国之力营造秦万里长城,将郡县制推向北疆地带,修筑秦直道便捷中央与边疆的交通。本章试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报告对秦始皇长城的起点、走向,秦直道的经行地等问题阐述笔者的观点,对沿线设施遗迹进行考古学分析。第三章,主要探索西汉时期在北疆地带的军事防御工程。汉武帝时代,驱逐匈奴,西汉疆域扩大至整个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打通通往西域的大门。西汉新筑阴山北麓长城和河西汉塞,从现存遗迹来看构筑方式各有特点。西汉政府将地方行政制度推至北疆地带,置都尉--部都尉体系。本章运用考古类型学对西汉新筑长城墙体进行归类,确定部分都尉治所的地理位置,结合考古资料分析治城的平面布局和军事作用。第四章,讨论东汉时期长城防御体系和驻防城防御体系。以往学界对东汉长城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将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有效结合来探明东汉长城的分布和兴筑方式。本章结合历史记载和考古报告推测,东汉北疆长城防线呈东南走向,起自辽西郡、经右北平郡、渔阳郡、上谷郡、代郡,止于雁门郡北部地带。现存遗迹的密集程度反映出东汉政府对北疆防线十分重视。第五章,归纳总结战国至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分布发展情况和构筑特点。早期的边防设施多依托山地、河流的走向构筑,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这一时期长城墙体构筑类型可分为石筑、土筑和土石混筑三大类,构筑材料基本与沿途地貌相关。烽燧系统起军事前哨的作用,障城发挥军事支援和牵制敌军的功能,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战国秦汉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体系不仅具有军事作用,也对中原和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影响。通过本专题研究,战国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沿革与空间分布情况可基本的得到还原;对考古发掘报告信息的整理归纳,亦能真实展示边防设施的构造特点、军事聚落的分布特点,让我们对古代军事戍防体系、边疆经营政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本专题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复原战国至秦汉时期军事防御工程的沿革和创新,对其构筑模式的分析,期待对当今的国防建设、边疆治理提供借鉴。

张小杨[10](2019)在《辽塔考述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公元10世纪前后,契丹游牧民族在中国北方草原逐渐崛起,在唐末五代乱世之中积蓄力量,稳步发展。会同元年收取幽云十六州,统和二十四年签订澶渊之盟,其统治长达219年。在此期间,历代君主皆有佛教寺院及佛塔营建活动,至兴宗起,崇佞释教,大肆树塔营建寺院,其佛塔广泛分布于辽境各处。辽塔遗存数量丰富,地上遗存多达八十余处,在已有的大范围建筑调查的基础之上,笔者通过历代方志、史料、金石志以及民国早期调查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官方测绘调查及考古发掘,进行考证梳理,大致形成一份辽时期佛塔营建考述,终总结170余例辽塔案例。在通考基础之上,首先对辽塔的建筑类型与时空分布、寺院布局等建筑及时代地域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绘制辽佛塔分布地图。其次对辽塔突出特征——壁饰造像题材与舍利瘗埋类型进行图像学与考古学分类,试图从辽塔的外在表现分析其反映的佛教思想内涵。

二、承德古代壁画现状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承德古代壁画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天地圆方 塔像合一——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群构图比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前人相关研究述略
2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群构图比例分析
    2.1首层空间与塑像分析
        2.1.1空间、塑像与壁画比例关系分析
        2.1.2塑像与壁画比例分析(表2)
    2.2二层空间与塑像分析
        2.2.1空间与塑像群比例关系分析
        2.2.2塑像群比例分析
        2.2.3塑像比例分析(表4)
    2.3三层空间与塑像分析
        2.3.1空间与塑像群比例关系分析
        2.3.2塑像比例分析(表6)
    2.4四层空间与塑像分析
        2.4.1空间与塑像群比例关系分析
        2.4.2塑像群比例分析
        2.4.3塑像比例分析(表8)
    2.5五层空间与塑像分析
        2.5.1空间与塑像群比例关系分析
        2.5.2塑像群比例分析
        2.5.3塑像比例分析(表10)
    2.6木塔各层佛像间的比例关系
        2.6.1木塔各层佛像构图比例比较
        2.6.2木塔各层佛像通高之比例
        2.6.3木塔总高与首层大佛通高之比例
        2.6.4木塔垂直方向各段高度之比例
3 结语:经典比例及其文化内涵
    3.1与规矩方圆
    3.2 3∶2与“参天两地”
    3.3 5∶3、8∶5与“黄金分割”
    3.4 9∶5与“九五之尊”

(2)须弥山石窟大佛楼窟檐建筑复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须弥山石窟概述
    1.2 须弥山石窟文物的保存环境
    1.3 研究背景及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须弥山石窟考古研究方面
        1.4.2 在窟檐建筑研究方面
        1.4.3 在楼阁建筑特征研究方面
        1.4.4 木构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文章框架结构图
2 楼阁建筑特征分析
    2.1 楼阁相关概念界定
        2.1.1 楼
        2.1.2 阁
        2.1.3 平坐
    2.2 楼阁建筑构架类型
        2.2.1 殿阁式层叠构架(唐宋)
        2.2.2 厅堂式混合构架(唐宋—明清)
        2.2.3 通柱式框架构架(明清)
    2.3 楼阁建筑空间构成
        2.3.1 “夯土台内核心,绕台建屋”构成(秦汉)
        2.3.2 “中心柱与附加空间”构成(唐宋之前)
        2.3.3 “核心与附加带暗层空间”构成(唐宋)
        2.3.4 “核心与附加无暗层空间”构成(明清)
    2.4 楼阁建筑立面形制
        2.4.1 逐层副阶形制(腰檐+副阶)
        2.4.2 平座出檐形制(平座填檐+柱额)
        2.4.3 重阁三檐形制(平座+柱额+腰檐)
    2.5 本章小结
3 须弥山石窟大佛楼窟檐建筑复原
    3.1 大佛楼窟檐建筑现状及相关历史资料
        3.1.1 须弥山石窟大佛楼概述
        3.1.2 大佛楼窟檐建筑历史沿革
    3.2 复原设计参考依据
        3.2.1 同一地域建筑特征
        3.2.2 同一时期建筑案例及特征
        3.2.3 同一类型建筑案例及特征
    3.3 用材制度及等级划分
        3.3.1 材份制的解体与斗口制的建立
        3.3.2 材等划分及用材分析
    3.4 平面面阔与进深复原设计
        3.4.1 面阔复原
        3.4.2 进深复原
        3.4.3 复原平面图
    3.5 屋顶构成复原设计
        3.5.1 屋顶形式构架特征
        3.5.2 各步架深取值特点
        3.5.3 屋顶曲线构成特点
        3.5.4 屋顶檐口伸出
        3.5.5 大佛楼屋顶曲线的确定
    3.6 立面构成复原设计
        3.6.1 檐柱高、开间比例关系
        3.6.2 檐出、檐高比例关系
        3.6.3 檐柱径、柱高比例关系
    3.7 大佛楼窟檐建筑复原设计说明及图纸
    3.8 本章小结
4 须弥山石窟大佛楼窟檐建筑调控作用研究
    4.1 大佛楼光环境的窟檐建筑调控作用
        4.1.1 太阳辐射与风化之间的联系
        4.1.2 窟区太阳辐射测试
        4.1.3 模拟软件介绍
        4.1.4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4.1.5 模拟结果分析
    4.2 大佛楼风环境的窟檐建筑调控作用
        4.2.1 窟区风环境测试
        4.2.2 模拟软件介绍
        4.2.3 边界条件设定
        4.2.4 物理模型
        4.2.5 模拟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图表目录
附录 大佛楼窟檐建筑复原图纸及模型
参考文献

(3)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3.3 小结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2.1 藏品价值体系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2.2 本体价值利用
        2.2.1 陈列展览
        2.2.2 科学研究
        2.2.3 文物复制、仿制
        2.2.4 藏品着书出版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2.3 情感价值利用
        2.3.1 社会教育活动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2.3.3 新媒体传播
    2.4 发展价值利用
        2.4.1 数字化利用
        2.4.2 文创产品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4.1.1 广度问题
        4.1.2 深度问题
        4.1.3 频率问题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4.2.1 藏品研究不足
        4.2.2 展览场地限制
        4.2.3 利用方式单一
        4.2.4 利用观念狭隘
        4.2.5 藏品的同质化
        4.2.6 专业人才缺乏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4.3.1 法规尚待完善
        4.3.2 利用资金不足
        4.3.3 缺少馆际交流
        4.3.4 外界参与性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5.1.2 文物登录制度
        5.1.3 重视科学研究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5.3.3 文创产品开发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6.1.2 技术系统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6.2.1 人工智能概述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7.2.1 技术背景
        7.2.2 模块设计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7.2.4 具体工作流程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7.3.1 研究背景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7.3.3 损失函数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理论研究意义
        1.1.5 现实研究意义
    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1 当代论文研究现状
        1.2.2 文献查阅范围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相关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国古桥梁概说
    2.1 桥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1.1 政治
        2.1.2 经济
    2.2 桥梁历史发展
        2.2.1 周秦时期
        2.2.2 两汉时期
        2.2.3 隋唐时期
        2.2.4 两宋时期
        2.2.5 元明清时期
    2.3 中国古桥类型与结构特点
        2.3.1 梁桥
        2.3.2 拱券桥
        2.3.3 栈道
        2.3.4 浮桥
        2.3.5 桥屋与亭桥
        2.3.6 索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避暑山庄桥闸历史沿革
    3.1 康熙时期的桥闸建设
    3.2 乾隆时期的桥闸建设
    3.3 嘉庆至清末时期的桥闸建设
        3.3.1 嘉庆时期桥闸建设
        3.3.2 道光时期桥闸建设
        3.3.3 咸丰时期至清末桥闸建设
    3.4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桥闸建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类型
    4.1 以形态分类
        4.1.1 平桥
        4.1.2 拱桥
        4.1.3 汀步桥
        4.1.4 亭桥
        4.1.5 闸桥
    4.2 以材料分类
        4.2.1 木桥
        4.2.2 石桥
        4.2.3 木石结合桥
    4.3 以承重结构分类
        4.3.1 梁桥
        4.3.2 拱券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避暑山庄桥闸现存状态调研及分析
    5.1 现存清代桥闸
    5.2 修复的清代桥闸
    5.3 基本无存的桥闸
    5.4 现代桥闸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
    6.1 复原研究依据
    6.2 复原研究方法
    6.3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
        6.3.1 旷观桥
        6.3.2 文津阁东北桥
        6.3.3 双湖夹镜桥
        6.3.4 观瀑亭东北桥
        6.3.5 文园狮子林虹桥
        6.3.6 水流云在桥
        6.3.7 热河泉桥
        6.3.8 月色江声西桥
        6.3.9 萝月松风桥
        6.3.10 青莲岛南桥
        6.3.11 珠源寺彼岸同登桥
        6.3.12 山近轩石拱桥
        6.3.13 芝径云堤桥
        6.3.14 水心榭
        6.3.15 一孔闸
        6.3.16 五孔闸
        6.3.17 碧峰寺前石桥
        6.3.18 敞晴斋桥
    6.4 避暑山庄桥闸艺术特点
        6.4.1 避暑山庄桥闸与环境
        6.4.2 避暑山庄桥闸艺术特点
    6.5 避暑山庄桥闸与圆明园桥闸比较
        6.5.1 营建特点比较
        6.5.2 形态结构与材料比较
第7章 结论与存疑
    7.1 结论
    7.2 存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A 避暑山庄桥闸总表
附录 B 避暑山庄桥闸相关文献档案
附录 C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设计
致谢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选题、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选题
        1.3.2 论文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
    1.5 研究对象的界定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未尽事宜
第二章 北京藏传佛教缘起与寺庙兴建
    2.1 元、明、清三代藏传佛教在北京的传播及佛寺的兴建
        2.1.1 元朝(尊崇扶持,广建佛寺,设宣政院)
        2.1.2 明朝(僧官制度,广行诏谕,多封众建)
        2.1.3 清朝(加大控制,因俗而治,金瓶掣签)
    2.2 北京现存藏传佛寺概述
    2.3 北京现存藏传佛寺的分布
第三章 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形成轨迹及发展进程
    3.1 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概况
    3.2 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的基本特点
    3.3 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形成的地域条件及特点
        3.3.1 北京地理概况
        3.3.2 北京气候特征
        3.3.3 北京藏传佛寺的择址
第四章 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的内容
    4.1 屋顶及天花装饰及其设计艺术特征
        4.1.1 吻兽
        4.1.2 宝瓶
        4.1.3 天花
    4.2 梁柱、雀替、斗拱装饰及其设计艺术特征
        4.2.1 梁柱
        4.2.2 雀替
        4.2.3 斗拱
    4.3 门、窗装饰及其设计艺术特征
        4.3.1 门
        4.3.2 窗
    4.4 墙体装饰及其设计艺术特征
        4.4.1 外墙装饰
        4.4.2 壁画
        4.4.3 唐卡
第五章 寺庙装饰对空间氛围的营造
    5.1 寺庙装饰的空间建构作用
    5.2 寺庙装饰的色彩及材质表达作用
    5.3 寺庙装饰的文脉线索作用
第六章 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的保护和应用
    6.1 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保护和利用的现实意义
        6.1.1 延续装饰的历史文化价值
        6.1.2 扩展北京传统文化内涵
        6.1.3 为现代环境设计提供灵感
    6.2 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6.2.1 注重宗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6.2.2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
        6.2.3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6.3 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山西现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题材壁画研究现状
        (一)《华严经·入法界品》研究
        (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粉本及华严图像研究
        (三)山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研究
        (四)其他地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源流
    一、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经典依据
    二、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思想内涵
        (一)善财童子名称的含义
        (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修行次第的象征意义
    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粉本
    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中善财童子形象的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山西现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基本情况
    一、元代山西现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
        (一)临汾洪洞广胜寺下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
    二、明代山西现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
        (一)太原崇善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摹本
        (二)平遥双林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
    三、清代山西现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
        (一)大同华严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
        (二)五台山佑国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
        (三)繁峙贾家井关帝庙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特点
    一、壁画位置与大殿塑像关系
    二、题材内容选取
        (一)经典依据
        (二)世俗生活
    三、榜题类型
    四、艺术特点
        (一)构图方式
        (二)线条特点
        (三)色彩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流行的原因
    一、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形成及华严信仰的盛行
    二、观音菩萨与善财童子信仰的流行
    三、禅宗僧人借《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入世间”的取向宣扬其“行脚”的修行方式
    四、明万历《西游记》中“红孩儿”形象之助推
    五、儒家传统思想中“孝”与“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对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一、尊师观念
    二、义利观念
    三、平等观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崇善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摹本与三种《华严经·入法界品》经文对比表
附录二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华严海会善知识图》、《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赞》三种粉本图像对比表
附录三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镇闽将军出巡图壁画制作材料与病害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意义
        1.1.4 研究创新点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壁画颜料相关研究状况
        1.2.2 壁画地仗相关研究状况
        1.2.3 壁画胶结材料相关研究状况
        1.2.4 馆藏壁画相关研究状况
        1.2.5 福建地区壁画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镇闽将军出巡图壁画基本信息
    2.1 壁画来源
    2.2 壁画概况
        2.2.1 壁画内容
        2.2.2 绘画手法
    2.3 壁画价值评估
        2.3.1 历史价值
        2.3.2 艺术价值
        2.3.3 科学价值
        2.3.4 社会价值
第三章 镇闽将军出巡图壁画病害调查
    3.1 壁画保护历史修复历史调查
    3.2 壁画病害调查
        3.2.1 镇闽将军出巡图主画病害
        3.2.2 镇闽将军出巡图左条屏病害
        3.2.3 镇闽将军出巡图右条屏病害
    3.3 镇闽将军出巡图壁画主要病害类型及面积统计
第四章 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分析
    4.1 样品采集介绍
    4.2 实验类型
    4.3 壁画颜料层的检测分析
        4.3.1 颜料样品显微观察
        4.3.2 颜料样品剖面分析
        4.3.3 颜料样品偏光显微分析
        4.3.4 颜料样品拉曼光谱分析
    4.4 壁画地仗层的检测分析
        4.4.1 加筋材料显微分析以及地仗样品剖面观察
        4.4.2 地仗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
        4.4.3 地仗层的配比分析
    4.5 壁画支撑体的初探
    4.6 壁画制作工艺与讨论
        4.6.1 支撑体
        4.6.2 地仗层
        4.6.3 颜料层
第五章 壁画病害成因初步分析
    5.1 壁画表面疑胶覆盖物初步分析
    5.2 各类病害成因分析
        5.2.1 覆盖成因分析
        5.2.2 颜料层脱落成因分析
        5.2.3 点状脱落成因分析
        5.2.4 地仗脱落成因分析
        5.2.5 变色成因分析
        5.2.6 发霉成因分析
        5.2.7 划痕成因分析
        5.2.8 裂隙成因分析
    5.3 壁画病害活动性质分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战国至秦汉时期北部边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战国时期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体系
    第一节 燕国北疆地带边防设施体系
        一、燕北长城的走向
        二、燕国北疆地带防御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第二节 赵国北疆地带边防设施体系
        一、赵国北疆地带防御系统
        二、赵国北疆地带防御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第三节 秦国北疆地带边防设施体系
        一、秦昭王长城的走向
        二、秦国北疆地带防御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秦朝时期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体系
    第一节 秦朝北疆长城防御工程的构建与分布
        一、长城防御工程体系
        二、长城沿线防御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第二节 北疆地带的交通邮驿系统
        一、秦直道的走向与起止地
        二、秦直道沿线的古城、关隘
    第三节 秦朝北疆地带的行政组织系统
        一、北疆地带的郡级建制
        二、北疆地带的县级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汉时期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体系
    第一节 西汉在北疆地带的军事防御工程
        一、长城防御系统
        二、烽燧通讯系统
        三、长城沿线障城的地望---以石门障、光禄城、支就城为例
    第二节 西汉北疆地带部都尉治城体系
        一、部都尉治城城址考证
        二、部都尉城址的考古学分析
    第三节 西汉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一、长城的墙体类别
        二、长城的附属设施---虎落、天田、壕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汉时期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体系
    第一节 东汉北疆地带长城防御系统
        一、古代典籍的记载
        二、东汉初期北疆防御线的考古学观察
    第二节 东汉北疆驻防城防御体系
        一、北疆驻防城体系的变化
        二、高级驻防机构----度辽将军府、使匈奴中郎将府、护乌桓校尉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国至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特点
    第一节 战国至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分布特点
        一、边防设施的构造充分利用着自然地形
        二、边防设施的空间分布随国家统一而变化
    第二节 战国至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构筑特点
        一、长城墙体
        二、烽燧
        三、障城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发展
        一、边防设施的构成不断丰富多样
        二、构筑边防设施的建材种类较前增多
        三、边防设施的军事功能进一步完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辽塔考述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范围
    1.2 研究现状
        1.2.1 早期以日本为主的外国学者调查
        1.2.2 营造学社的奠基作用
        1.2.3 1949年后全面的调查、发掘与研究
        1.2.3.1 以国家为主导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
        1.2.3.2 新考古资料的发掘
        1.2.3.3 大范围的调查与测绘
        1.2.3.4 文献材料的发现与整理
        1.2.3.5 全面的综合研究
        1.2.4 小结
    1.3 研究方法与材料
    1.4 研究目的
    1.5 选题意义
2 文献与遗址中的辽塔
    2.1 说明
        2.1.1 各京道辽塔分布情况综述
        2.1.2 各京道辽塔分布图
        2.1.3 重要辽塔举例
        2.1.4 各京道辽塔情况一览表
        2.1.5 图表
    2.2 上京道
        2.2.1 上京西坡塔遗址
        2.2.2 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庆州白塔)
        2.2.3 上京道辽塔情况一览表
        2.2.4 上京辽塔图表
    2.3 东京道
        2.3.1 东京辽阳府广佑寺塔(辽阳白塔)
        2.3.2 黄龙府农安辽塔(隆安塔)
        2.3.3 祥州万金塔(农安万金塔)
        2.3.4 沈州无垢净光舍利塔(沈阳塔湾塔)
        2.3.5 沈州崇寿寺白塔
        2.3.6 辽州辽滨塔
        2.3.7 崇兴寺东塔
        2.3.8 懿州宝严寺塔(阜新塔营子塔)
        2.3.9 东京道辽塔情况一览
        2.3.10 东京道辽塔图表
    2.4 中京道
        2.4.1 中京感圣寺塔(宁城大明塔)
        2.4.2 霸州兴中府延昌寺塔
        2.4.3 霸州姚汉英造舍利塔
        2.4.4 霸州灵感寺释迦佛舍利塔(朝阳南塔)
        2.4.5 霸州释迦定光二佛舍利塔
        2.4.6 建州黄花滩塔
        2.4.7 建州八棱观塔
        2.4.8 海云寺空通山悟寂院舍利塔(白塔峪塔)
        2.4.9 精严禅寺塔(喀左大城子塔)
        2.4.10 阜新东塔山塔(红帽子乡塔)与吕舟大师塔
        2.4.11 中京道辽塔分布一览表
        2.4.12 中京道辽塔图表
    2.5 南京道
        2.5.1 仙露寺塔
        2.5.2 天王寺舍利塔
        2.5.3 奉福寺塔
        2.5.4 大延寿寺双塔
        2.5.5 大悯忠寺塔
        2.5.6 燕京大昊天寺宝塔
        2.5.7 永安寺舍利塔
        2.5.8 罗汉院八大灵塔
        2.5.9 广济寺木塔
        2.5.10 井亭院舍利塔
        2.5.11 房山北郑院塔
        2.5.12 云居寺内塔
        2.5.13 涿州云居寺塔与智度寺塔
        2.5.14 蓟州独乐寺白塔
        2.5.15 蓟县天成寺舍利塔
        2.5.16 丰润大天宫寺塔
        2.5.18 南京道辽塔一览
        2.5.19 南京道辽塔图表
    2.6 西京
        2.6.1 应州宝宫寺释迦塔
        2.6.2 丰州宣教寺塔
        2.6.3 蔚州南安寺塔
        2.6.4 辽西京道佛塔情况一览表
        2.6.5 辽西京道佛塔图表
3 辽塔建筑形制与时空分布
    3.1 建筑形制
        3.1.1 密檐式塔
        3.1.2 楼阁式塔
        3.1.3 复合式塔
        3.1.4 华塔
        3.1.5 单檐塔
    3.2 平面
    3.3 时代与地域分布
    3.4 佛塔在寺院中的布局
    3.5 小结
4 辽塔相关问题研究
    4.1 砖塔塔身壁饰造像题材
        4.1.1 过去七佛与大日如来
        4.1.2 金刚界五方佛
        4.1.3 八大灵塔
        4.1.4 八大菩萨
        4.1.5 明王与天王像
        4.1.6 圆觉经
        4.1.7 佛说八大吉祥经
        4.1.8 其他
    4.2 瘗埋舍利类型
        4.2.1 真身舍利
        4.2.2 法舍利
        4.2.2.1 经塔、法舍利塔、香泥小塔
        4.2.2.2 石经幢
        4.2.2.3 藏经
        4.2.3 感应舍利
        4.2.3.1 隋仁寿分舍利
        4.2.3.2 建圆寂道场
        4.2.4 定光佛舍利
        4.2.5 塔墓、塔幢互融
        4.2.6 小结
    4.3 辽塔反映的辽代佛教信仰
    4.4 辽塔功能探索
5 结语
    5.1 辽塔通考以及形制、分布特点
    5.2 辽塔所反映的辽代佛教信仰
    5.3 辽塔功能探索
    5.4 余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无出土位置的辽塔金石文献信息
作者简历

四、承德古代壁画现状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地圆方 塔像合一——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群构图比例探析[J]. 王南,王卓男,郑虹玉. 建筑史学刊, 2021(02)
  • [2]须弥山石窟大佛楼窟檐建筑复原设计研究[D]. 王怡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4]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D]. 王若嫱.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北京藏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研究与应用[D]. 梁珺娅.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7]山西现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调查与研究[D]. 王英.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8]镇闽将军出巡图壁画制作材料与病害成因分析[D]. 兰小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战国至秦汉时期北部边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D]. 马伊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辽塔考述及相关问题研究[D]. 张小杨. 浙江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承德古壁画现状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