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形式与应用功能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形式与应用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形态与应用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1](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孙颖[2](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张起梁[3](2021)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撰写的“主要着作”,亦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在当代,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的理论研究,不仅使马克思哲学研究再次成为一门“显学”,而且还开拓出了一些新的、有利于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当代化和民族化的研究视角。但《资本论》的学科性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经济学批判的着作;另一方面,它又是哲学批判的着作。从经济学批判看,《资本论》是资本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三位一体”;从哲学批判看,《资本论》则是作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发达机体”而对一切旧哲学的彻底扬弃。因而,《资本论》就是经济学—哲学批判的二位一体和辩证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马克思哲学的经济学转向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引发这一事件的重要前提。因而,这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事件。从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批判转向了生产劳动批判,实现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草创”到“再创”再到“成熟”为节点判断和理论标识的哲学革命。循此革命逻辑,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应被确立为“生成论”的生产劳动本体论。无论在认识论层面将马克思哲学从历史观维度表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还是从世界观维度表述为“历史唯物主义”,亦或在方法论层面表述为“唯物辩证法”,但在本体论层面,这些表述方式都有着共同的“本体承诺”。其所唯之“物”,既不是传统哲学所固守的“自在之物”或“直观之物”,也不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膜拜的“抽象之物”或“单纯之物”,而是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础上,统统上升为表征社会人的存在之基和生活之本的哲学范畴,即“人格化”了的物。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关键在于方法。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所用方法的研究,既是正确理解《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一把钥匙,也是《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马克思曾致信恩格斯,“不论我的着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马克思在另一封信中提示,《资本论》是他“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更确切地说,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辩证法,俨然已不再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更不是古希腊时期的直观辩证法,而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的批判性开展中,对以往辩证法进行革命批判或革命“颠倒”之后而确立的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即唯物辩证法。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篇”,那么,《资本论》则是“续篇”。“初篇”是在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续篇”则是微观层面的微观表达。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初篇”与“续篇”在理论上又构成了一种正向指导与反向建构的创生关系。而且,伴随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进行,特别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理论开展中,马克思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而形成了一些表征唯物辩证法的具体的、特殊的方法形态,如“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从后思索法”等。但问题在于,如何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作出科学的、不偏不倚的读解。遵循学术界关于《资本论》方法研究的理论进路,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争论和意见冲突,有必要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并把这个问题的探讨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哲学即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出场逻辑,而且是其言说方式和言说语境。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文本依据,从而在这一原初的、生成的言说语境中,对唯物辩证法及其发展形态进行不偏不倚的解读,应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范式。在深耕文本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言说语境,借鉴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视域融合”,从整体上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所贯穿、运用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进行抽绎、去蔽和解读,深入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领悟和理解。从而赋予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以新的解释力,使其具有更加普遍和一般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基础理论研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的趋势上具有重要意义。

陈珊[4](2020)在《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着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诠释了“中庸”基本形态,提出了对立统一有“包”“超”“导”三种形式,指出了“一分为三”的三种主要形态,梳理出了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三分学说史”。作为一名哲学史、文化史专家,庞朴自觉利用“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开展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最终实现了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的完美融合,取得了诸如原始儒家“三重道德”论、文化“三分结构”理论、“忧乐圆融”的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一分为三”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庞朴学术研究成果的精髓,也是他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的学术武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渐渐兴起了一个以庞朴、雷正良、周德义等为代表的“一分为三”学派。学界倡导“一分为三”论、庞朴论证“一分为三”说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抗“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左”倾教条“一分为二”思维。“文革”结束后兴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与马列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界深刻反思“文革”中的极端“二分”思维,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面对这些敏感而又棘手的时代课题,庞朴深挖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一分为二”思维模式,逐渐走上了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法智慧的学术道路,最终融汇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和以黑格尔、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辩证法,创造性地阐释了中国辩证法的精髓一一“一分为三”。总体而言,“一分为三”说是对“一分为二”思维的修正和完善,既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继承,也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条化的“一分为二”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而否定强调对立面之同一性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三”说则认为,“一分为二”仅仅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虽然正确但不够完善,“一分为二”之后还需一个“合二而一”阶段。作为儒家辩证法的继承,“一分为三”说的根基在于“中庸”,强调“中”“和”“权”,既不执“一”也不执“二”,以达“参”之境界。庞朴基于“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主要致力于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挖掘传统文化密码“三”之存在性的文史证据。首先是通过对“太一生水”“六番”“五行”“黄帝”等古老而又重大的学术问题的缜密分析,大致梳理出了一条中国“三分”思想形成史;其次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郭店楚墓出土简帛文献的考证、释读,阐明了先秦儒家的“五行说”和“三重道德”思想。除了寻找文化密码“三”的文史证据之外,庞朴还在八十年代“文化热”期间陈述了文化之“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了至今仍广受学界认可的文化“三分结构”理论、论证了“忧乐圆融”的中华文化精神。庞朴的“一分为三”说产生过重要的学术影响,且在认识论、实践论、审美观等方面彰显出了中西哲学之异,但完整建设“一分为三”理论体系任重道远。从学术根基上看,“一分为三”说主要奠基于儒家“中庸”思想。庞朴对“中庸”基本形态的创造性阐述在“中庸诠释史”上的学术地位,在于对接融合了中西辩证法、打破了僵化教条的“二分”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庞朴对“一分为三”理论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当代辩证法之“一分为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但学派内部意见分歧较大,最为根本的是“一分为三”与“一分为多”的包容性问题。“一分为三”说也足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正本清源,实现了中西辩证法的融合创新。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三”与“二”、“中”与“中介”、“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因“一分为三”难与“一分为二”、“一分为多”严格划清界线,且容易泯灭唯物、唯心“二分法”而流于“二元论”等问题,致使“一分为三”理论的建设遭遇阻力。“一分为三”论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的理论建设工作方能巩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一分为三”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三”作为中华传究文化的密码,被揭露、被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揭秘将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也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一分为三”说除了“三分法”和“参”这两个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法论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一是,“忧乐圆融”说之“和”的审美境界以及“一分为三”说的和谐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阳谐社会提供了传统文化上的理论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求我们赋予“三重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三重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合贯通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总之,庞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梳理出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一分为三”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极其独特的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从浩瀚的文化史籍中发掘出的中华文化密码“三”及其相关文七理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21世纪的中国,要自觉开辟一个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亟需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密码——“忧乐圆融”,以此消解市场经齐带来的普遍物质主义倾向、抵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的侵蚀。

李艳[5](2020)在《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纵观列斐伏尔的整体理论,核心是紧紧围绕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展开,而空间生产理论是列斐伏尔于20世纪70-80年代将自己的研究范围从日常生活批判拓展到都市化、全球化问题、空间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部被今人视为权威的皇皇宏论。而列斐伏尔关于都市社会的理论是其空间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列斐伏尔关于都市社会的理论主要体现于以下两点:一是当今的社会已经步入都市社会,我们应该用都市的眼光而非传统的工业化理论的眼光去对待目前的都市问题;二是阐明自己的立场,即应该立足于日常生活领域在都市社会中进行都市革命。本论文主要由正文和结语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首先论述列斐伏尔研究都市社会的方法论,以兹提供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具体说来,列斐伏尔研究都市社会的方法论有三点值得重视:空间辩证法、拓扑学方法和语言学方法。列斐伏尔的空间辩证法以“空间”为主线具体总体的描述都市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是空间辩证法的主要内容。空间辩证法坚持“前进回溯”具体总体的分析方法,对于揭示从农业、工业再到都市社会的发展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列斐伏尔认为拓扑学作为数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空间的连续性、联系性和界限等特点的学科,而都市社会的研究也注重空间的连续性和联系性的构建。同时拓扑学研究空间图形变化的形变与不变性与都市社会中相关哲学概念的研究具有契合之处。最后,列斐伏尔认为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即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于我们辩证理解把握都市社会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索绪尔语言学的系统性特点以及“语言”对于“言语”的缺场对于处于潜在发展的都市社会的研究具有的理论借鉴价值。第二章主要从都市社会的形成角度阐述列斐伏尔视野下的都市社会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解决都市社会形成的内爆、外爆方式以及农业、商业以及工业的发展对都市社会形成的作用机制问题。都市社会如何产生?都市社会如何进入人们的视野?面对这些问题,列斐伏尔做出了自己独特的阐释。列斐伏尔认为早期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都市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前提性基础,工业化时期,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力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是人类迈向都市社会的核心动力。而第三产业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产业绝大部分属于服务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推动城市空间生产要素的聚集与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成为都市社会发展的后发动力。城市空间内爆在促进都市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推动人、物、资本等城市空间生产资料的高度聚集与集中,而这种集中又在新的基础上催生“外爆”,即促进城市外围城镇、郊区、卫星城市的建立,城市由单一中心模式逐渐发展为多中心模式,从而最终推动了都市社会的初步形成。第三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列斐伏尔视野中都市社会理论的基础建构,主要解决的是都市社会的基本内涵、都市社会的基本要素与都市社会的基本问题。从列斐伏尔讨论的都市社会的基本内涵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列斐伏尔所倡导的都市社会是一个完全城市化的社会、都市社会是一个都市问题占据主导的社会、都市社会是一个适宜人类栖居的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宣布迈入了工业社会的历史潮流,工业社会是一个盛行资本主义理性的社会,都市社会也不例外,都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要素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总体而言都市社会强调差异性。都市社会是一个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社会,寻求空间正义和争夺城市权成为都市社会政治斗争的主要形式,文化要素表现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转变。同时,列斐伏尔不仅在理论中极力向人们描述都市社会的形成以及都市社会的差异性问题,而且时刻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发展进程和前进方向。列斐伏尔参与过1868年法国五月风暴运动,列斐伏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维,从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层面以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提出都市社会的差异性问题、都市社会的城市规划和差异性空间建设以及都市社会的都市革命等问题。第四章主要对列斐伏尔的都市社会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主要解决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的理论贡献、对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分析以及对列斐伏尔的都市社会理论于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做出具体性阐释。列斐伏尔的都市社会理论总体上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基础上,从空间、城市角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实境况做出深度批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理论补充了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空间维度的缺失,在微观领域补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且提供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城市分析的全新框架。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角度来看,该理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限度,主要表现在该理论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实践性,仅仅只是社会领域改革的乌托邦幻想,并未真正付诸实践。但是列斐伏尔作为都市马克思主义的开创性人物,他提出的一系列观点也具有非常珍贵的理论价值,比如重视栖居空间、日常生活瞬间的营造以及提倡空间正义和城市权等等这些都为当今中国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覃晟义[6](2020)在《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视角,从“文化意识形态”角度构建了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回应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重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二是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本文采取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力图描绘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的全貌。研究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助于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为中国的意识形态工作给予有效启示。詹姆逊首先继承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并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符号学理论等学说,通过分析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功能,划分出了意识形态诸种模式,围绕“政治无意识”和“文化意识形态”概念构筑了“文化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领域新出现的各种现象,詹姆逊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面貌。首先,以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为分析批判的武器,指明了当代资本文化文本的意识形态性质。其次,以唯物史观为核心,将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划分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三个时期,并由此破析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面貌。最后,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视角和方法,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文化全球化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意识形态分析与批判,并且提出了“认知测绘”的解决策略,以期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困境和意识形态困境。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至今仍然能够为我国带来启示。在理论价值方面,詹姆逊的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概念、回应了20世纪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揭示了消费社会之意识形态运作的文化新逻辑。在现实价值方面,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能够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启示。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下,我国应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外延,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重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王佳靖[7](2019)在《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创性思想的研究,除了直接阅读马恩经典文献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外,需要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话,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需要研究借鉴国外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其他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全面系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新的视域和思想理论资源。萨特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相结合,创立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评价,萨特从人学与人道主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相关理论的自我建构,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评价,以及萨特对这些问题的重新思考与理论建构,是萨特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建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成果,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辩证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人的本质论四个方面来研究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论文分析了萨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基本价值态度,研究了萨特试图填补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的至思取向。萨特肯定了马克思哲学没有过时,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马克思哲学所表达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存在异化的历史条件没有终结,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就不会被超越。萨特的立场有利地批驳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同时,萨特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场”,得了“贫血症”,甚至已经“僵化了”。马克思主义把人“吞没”在观念中,只见抽象的逻辑范畴、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趋势,见不到人。萨特坚持认为,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可以使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同时获得新生。萨特以“个人的实践到群聚再到社会集团”的模式和层次来描述和展开他的“历史人学”研究。他认为,哲学就是“人学”,认为“人”即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他从“人的存在状态”和“人生体验”对人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人的存在的体验是“恶心”,显示了萨特的“人学”立场和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悲观主义情绪。萨特倡导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值得重视的。但哲学不能孤立地抽象地研究人,要在具体的历史条件、社会关系结构、历史发展规律中去理解人、理解人的历史发展、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这恰恰是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在。萨特所说的“人学空场”不存在于原创性的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中,而是存在于片面理解、阐释和宣传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第二:萨特对马恩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态度及其对辩证法理论的自我建构。论文分析了萨特对康德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继承,论述了萨特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批判,以及对苏联把辩证法理论教条化倾向的批判,论文分析了萨特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理解,阐述了萨特自我构建起来的整体化辩证法。萨特首先否定恩格斯所阐发的自然界辩证法的存在,认为自然界不存在辩证法。他对马克思对辩证法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的叙述,之后他从存在主义的视角,阐述他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理解。萨特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来源于黑格尔,马克思揭掉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面纱获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萨特从作为整体化的个体“实践”、匮乏与生产方式、作为物的社会存在(特别是阶级的存在)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以矛盾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辩证法,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加入他自己的理解。萨特自己所构建的辩证法的总特征就是整体化,萨特的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整体化”。萨特认为,在马克思之前的所有历史学家们将历史看作成无数个偶然事件的集合,忽略历史的整体性质。在萨特的历史辩证法中,匮乏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人与物、人与人辩证关系的根源。萨特认为整体化辩证法的新结构在于,每一种结构都是物的统一化和揭示性的超越,一切物都通过预先构筑的意义的消极统一而制约人类实践。显然这是以个体实践为基础的超越论。萨特认为,辩证理性在研究具体的社会历史时必须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他把自己的“渐进—逆退”方法看作是真正的辩证思维方法,只有这种方法,才能实现对个人和社会历史之间相互关系的“统摄理解”和真正把握。研究一个人,需要对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因素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这就需要引入“辅助学科”和“中介因素”——精神分析法和社会学分析法。萨特把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中,推进了辩证法的发展。萨特探究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辩证的思想模式所应当具有的界限,试图为辩证法找到正确的理论基础。萨特提出的以个体为核心的辩证法提供了一个角度,重新给工业社会麻木的人注入灵魂,增添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期盼远景,让人可以通过自我实践的努力改变世界,但是萨特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性质,他对实践的解释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萨特的辩证法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萨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及相关理论的自我构建。萨特出于充分实现个人自由的迫切愿望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进行了批判。因为历史决定论否认了偶然性,否认个人自由选择和自由充分实现的可能性。萨特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和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趋势两个方面探究了历史辩证法的主体与进路,在此基础上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形态演变发展。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纯粹偶然事件的堆积,是遵循着一定客观规律而发展的。与马克思的观点不同,萨特要求在个人的自由中,并且从个人的自由中去寻找社会历史现象的最终根源。萨特提出了“辩证的必然性”和“机械的必然性”两种必然性来为他的理论做铺垫。萨特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历史发展动力是匮乏。匮乏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人与物、人与人辩证关系的根源。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在匮乏所在的框架范围内产生并发展的。萨特的历史辩证法首先即是以“匮乏”为基础的人和物的对立。因为有了“物”的匮乏,就有了人和人之间的否定性关系,有人和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历史辩证法的内在的动力。由于匮乏是既定的,而且永远不能被克服的,因此历史的动力也是既定的,这个消极的历史动力也是永存的。人的“实践”正是对“匮乏”的反对和否定。萨特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为“异化-革命-再异化-再革命”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萨特历史理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匮乏的根源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匮乏或者说贫富两极分化不是产生于人类生产财富的能力弱,而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造成的,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对立的结果,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消除贫困、匮乏、对立的出路。萨特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对理论的根据和界限没有进行反思,所以陷入了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悖论当中。萨特以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可理解的基础。萨特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但萨特重建立唯物主义是无法实现的。第四:萨特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解读及其自我建构。在马克思看来,必须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从生活条件和社会联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恢复人的具体性。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萨特认为,人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物。要通过行动不断的超越自身,进行自我超越,人是永远未完成的,有待于成为是其所是的东西。人的自由选择和自我超越塑造人的本质。萨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质,而这种独特的个性必须要与他人和社会隔离开来的时候才得以体现。萨特不否认人的社会存在,但萨特却又强调,当个人与社会发生关系的时候,就要成为客体,受他人的摆布和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人因此丧失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人就降到了和物一样的位置,那么人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了。萨特认为,个人和社会是对立的,而人如果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就要把自己与他人和社会隔离起来,这样才不会被他人、他物和社会同化。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的,也是片面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必须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从生活条件和社会联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恢复人的具体性。人的个性也必然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并继续发展,把人和社会隔离起来,不但不能保持人的个性和独特性,反而犯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其次,脱离了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孤立的个人和抽象的人不可能代表整个世界,萨特却撇开自然和社会,只把个人作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这是片面的,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萨特从人的主观性出发,强调人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强调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强调个人选择和客观必然性的统一。在人的本质异化问题上,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异化起源于人的匮乏和需求,而马克思认为,产生异化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分工,是私有制。萨特的人的本质理论是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但是,其理论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强调自由的意义,否定宿命论,还人以尊严和意义。

吴雪[8](2019)在《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具有独创性的内容,在其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这一理论不但在苏联马克思主义者那里获得系统阐释,而且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和其他各派学者所重视,从而衍生出多种诠释路径。在此过程中,还掀起了一股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潮。在这股思潮中,英国着名学者乔治·莱尔因于1986年推出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富有特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引发了大量评论。一些人赞成他批判教条的正统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实践理论来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另一些人则批评他的重构概念的含义充满歧义甚至互相冲突,还有一些人指出,他指认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包含“思想困境”是由于其思维模式的形而上学性。这些评论自然有可取之处,但也有进一步展开的余地。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展开详细阐述并作出深入评析,这对于还原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来面目,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理解,在当今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有深刻的客观思想背景,也具有多方面的主观思想动因。客观思想背景主要是:第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自身抽象化和自动化,以致于无法解决欧洲工人阶级在实践中遇到的矛盾;第二,历史唯物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双重危机:一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历史学,二是历史决定论的出现复活了僵化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决定论;第三,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出现了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潮。主观思想动因主要有:第一,在批判前人对重构概念的含义所作理解的基础上,莱尔因试图对重构概念的含义作出全新的阐释,即把“摆脱马克思与恩格斯着作中的思想困境”当作重构的一种含义;第二,他认为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着作中,在辩证法、意识、社会变革机制、历史观念四个方面都存在“思想困境”,这也是他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预设;第三,他还试图超越哈贝马斯等人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莱尔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按照以下内容具体展开:首先,在正式重构之前,他不仅阐释了何谓正统解释,而且批判了基于正统解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在这里,他主要阐述了以苏联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正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包括辩证法、意识、社会变革机制和历史观念四个方面的内容,他对这些内容都作出了详细批判。其次,他提出了重构的主要观点:一是确定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即把实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核心要素;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确定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特征和适用范围;三是用实践论来摆脱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的四个“思想困境”。最后,他通过自己的重构而提供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版本,即关于社会、意识、历史和个人方面的三十二条原则。莱尔因对重构概念含义的理解和他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预设是不成立的。当他把重构概念的实质含义理解为“摆脱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的思想困境”时,他实际上预设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确实存在“思想困境”。但我们只要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着作中并没有他所谓的四个“思想困境”。相反,是因为他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误解和歪曲,和他自己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才导致他得出错误的结论。显然,这些“思想困境”是他人为制造的。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模式也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首先,在阐释和批判正统解释的过程中,他误认为正统历史唯物主义的片面化和教条化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着作中的困境造成的,他对正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其次,在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中,他既没有详细阐述实践的含义以及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也没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和适用范围作出详细而清晰的考察,而且在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论来摆脱他们着作中的“思想困境”的问题上,也存在严重的逻辑矛盾;最后,在他重构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新版本中,一些重构原则也完全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应当承认,莱尔因的一些论述存在可取之处。他不仅对重构的必要性作了系统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作了充分肯定,而且对前人理解的重构概念的含义展开了批判研究;他既对正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了具体概括和理性批判,也对当代扞卫马克思主义的学者的观点作出了积极回应,还对批评历史唯物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观点作出了反驳;他不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范围和理论特征进行了合理说明,而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范畴——实践——作出了比较恰当理解。但是,从他给出的重构概念的含义和理论预设来说,他的重构尝试是不成立的,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根本就不存在辩证法、意识、社会变革机制和历史观念的困境。从他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模式中暴露出的诸多缺陷和不足来看,他的重构尝试也必定归于失败。面对莱尔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出现的整个重构思潮,我们应该正确而合理地对待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一方面,不能以重构为名随意改变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要依据实践发展、科学发展、时代变化来开展理论创新。

许鹏[9](2019)在《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米哈伊洛·马尔科维奇(1923-2010)是南斯拉夫实践派的主将,也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着名代表人物之一。人道主义辩证法是马尔科维奇在创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人在当代社会的异化现实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一整套思想观点与方法。人道主义辩证法将人道主义的价值观辩证法化,同时将辩证法思想人道主义化;既关注人的个体存在及其历史形态,揭示辩证法的属人属性,又探求人自我实现的历史可能与具体路径,以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概念为中介阐释了人与历史的统一。人道主义辩证法具有社会批判、哲学表达和政治实践这三个维度上的完整逻辑,是一种立体化的理论建构。它既是一种“批判的社会哲学”,又是一种“哲学人类学”,还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精神指南和理论镜鉴。具体而言,苏联及南斯拉夫的政治、经济“异化”问题是人道主义辩证法的直接批判对象,对其进行分析是人道主义辩证法的立论之基与创设之由;“实践人道主义理论”则是人道主义辩证法在哲学层面的范式表征与逻辑指向,其对人之存在、人之历史及人之自我实现等关键问题的论述深刻地展现了人道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改革是人道主义辩证法的政治实践与运用,其经验教训对我们历史地评价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具有一定的帮助。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人道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坐标;第二章阐述了马尔科维奇对当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第三章论述了马尔科维奇的实践人道主义理论体系;第四章从人道主义辩证法的视角探讨了“自治”的理论内涵、实践偏差和正反面意义;第五章基于中国立场对人道主义辩证法进行了理论评价,讨论了其合理元素对我国进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启发。

曾冰[10](2018)在《戈德曼悲剧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变化,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病理,力图探索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题中之意。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吕西安·戈德曼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的传统,反思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审视人的自由问题,寻求人的解放道路,揭示人与世界的矛盾关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总体性统治,指认资本与理性的合谋,形成了独特的悲剧哲学理论。在戈德曼看来,20世纪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在于破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活幻像。戈德曼试图通过悲剧哲学的建构,揭露人的生存本真状态,让人重新认识到本真的自我,打破资本主义对人思想的全面控制,使无产阶级清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历史使命,激发无产阶级在现存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批判意识和革命意识。戈德曼的悲剧哲学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问题,探寻无产阶级的解放道路。在戈德曼看来,18世纪的启蒙理性通过反对宗教而将人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而今天,启蒙理性内部所孕育的文化历史危机逐步显露,造成了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诸多文化困境。近代哲学建立在主客二元的认识论基础上,将主体从外在的世界中独立出来,试图通过对物的认识来理解人的自由。所以,近代形而上学以普遍因果关系为基础,以单向性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进行知识的分类,追寻最终的决定者即实体。近代理性主义的实体是从差异性的事物之中抽象为普遍的共性的实体,把差异性的事物还原为同一的绝对的本质,以同一本质作为控制和把握事物的其他的方面,成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凡与“同一本质”不符的,会被漠视、清除甚至改造,它以绝对的权威,占有和左右一切异质性的因素。正是这样一种内在的思维方式导致了理性转变为工具理性。戈德曼通过构建悲剧哲学从本体论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进行了病理分析。戈德曼认为理性因素对人而言是非常重要,但却并非是人的全部。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对天启信仰的批判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它使人从蒙昧状态解放出来重新审视自我,对人的解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过,近代理性哲学在批判宗教神学信仰的同时将信仰也一起抛弃,而偏执于理性的知识确定性。事实上,宗教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它是使哲学在信仰中得到提升的重要时期。宗教哲学对信仰的追问是对人有限性的反思,人不可能完全理解自身的自由存在和绝对自由者之间的关系。人的理性始终是有限的,只能去接近无限的存在者,因此,宗教哲学以信仰拓展了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认识。不过,宗教哲学抬高信仰贬抑理性的做法束缚了人的自我意识,而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抬高理性地位而抛弃信仰的做法让人丧失了对世界价值的认识。因此,戈德曼认为,要恢复理性和信仰、科学和道德、事实和价值之间的综合关系,就应当从人在世界之中的实践活动入手加以分析。首先,戈德曼以“一切和乌有”概念为基础建构悲剧世界观。在戈德曼看来,悲剧世界观的核心是“一切和乌有”,既不是“一切”也不是“乌有”,不是去肯定哪一种,而是两者的综合。他反对黑格尔和尼采将悲剧看做是一种和解,而认为悲剧在本体上就是永恒的断裂。人作为现实性的存在者意味着在“一切”和“乌有”之间是缺一不可的,相互反映和确证的。人生存生活于世界上是不完善的,人的实践活动必然指向对世界完美的把握,也就是“乌有”。如果没有“乌有”,人就很难保持独立性而超越这个世界。一方面,“一切”意味着人的实践活动在有限世界之中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同一。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确证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乌有”作为对无限的存在的把握,是人的实践活动不断趋近于目的,是“一切”的本质。人的实践活动在“乌有”中不断抗争“一切”而趋近于“乌有”的过程,这就是悲剧的本质。戈德曼认为,“一切和乌有”并不能偏执一端,而是将“一切”和“乌有”作为整体加以理解,是人意识到自身行动的现实性之所在,既充满希望,但希望又不在现存世界之内,而在希望中超越世界和自己。其次,戈德曼认为“乌有”的缺失导致了悲剧意识的衰微。近代理性主义哲学试图通过理性对宗教信仰的批判,确立道德的个体以达到有限与无限的和解,将不确定的因素排除在知识之外,进而对世界形成确定性的知识。在戈德曼看来,近代理性主义与资本的合谋造成了人的生存和生活双重的悲剧性,一方面,有限的人面对无限世界的恐惧和渴望,在人实践活动中不断的超越现存世界,在“乌有”对“一切”的抗争中展现出生命价值的悲剧;另一方面,人沉浸在现存世界之中,顺应现存世界而表现出生活碎片化,忽略生命价值的悲剧。后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剥削处于隐蔽状态,人的生存生活的本真存在也被资本主义商品关系所掩盖,作为生命抗争的悲剧更被资本主义社会中追求享受和消费的活动所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一个颠倒的状态,用虚假取代真实。因此,戈德曼认为,悲剧思想的中心问题是将科学和道德结合起来的辩证思想,也就是理性主义盛行的今天,如何能够在取代宗教信仰的同时依然能够恢复超个人的道德,以“一切”和“乌有”的综合为理论基础,重新确立悲剧意识。最后,在戈德曼看来,确立“一切”和“乌有”的综合,最终是要实现悲剧人的解放。要想实现悲剧人的解放,就是要恢复近代哲学所取消的共同体和宇宙,让人重新意识到自身的真正存在。马克思明确指出,现实的个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个人与共同体之间是相互建构的,个人与社会之间就形成了共生共存的实践性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个人不可能脱离共同体而存在,共同体必然在个体中得到显现。所以,人的解放并不是孤立个人的解放,而是将个人纳入到集体、集团和社会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人的解放,只有在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个人才能形成总体性的观念,才会对总体性意识形成悲剧性的希望,引导人的行动指向可能性的未来,意识到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努力承担共同体之责任,在行动中不断完善现存世界,坚定未来世界的信仰。在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中,戈德曼十分推崇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认为它既保证了社会主义性质,又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民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戈德曼在理论上趋向保守,具有改良主义的特征。总之,戈德曼作为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家之一,其理论即受到法国哲学传统的影响,也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他在阅读马克思的文本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悲剧哲学。戈德曼的悲剧哲学吸收了法国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但认为个人自由为前提的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依然没有超出近代哲学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同时他也与法国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理论上的交锋,认为以阿尔都塞为首的法国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将主体排除在历史结构之外的做法是一种“机械的决定论”。戈德曼在吸收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理论过程中,试图将事实和价值统一起来,但却并非是黑格尔式的同一,而是通过思与在的断裂重新激发事实与价值之间关系的相互作用,消弭黑格尔的折中主义,提出主体与客体是不完全统一,将历史活动看作具有指向性的不断行进的过程,试图激发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不过,戈德曼对马克思思想的康德式解读,使得马克思的思想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可也削弱了马克思思想的现实性。同时戈德曼对辩证思维的理解局限于从形式上规范经验内容,在历史发展问题上依靠绝对的价值规范,而没有看到内容本身是通过内在矛盾的自我实现、自我运动和完善的进步过程,更是世界在其内在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矛盾性的自我扬弃。以往人们总是将辩证法看做认识外在对象的方法,或者理解为铁的一般规律,而忽略了辩证逻辑不是停留在精神观念的逻辑,而是一种实践逻辑,历史的发展正是人实践活动的展开,所以实践逻辑同时也是历史逻辑,表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戈德曼的悲剧哲学试图通过实践的逻辑,唤醒工人阶级不断反抗现存世界的革命意识,不过,他的悲剧理论却反对激进的方式实现革命,认为没有一次性的完成,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解放过程,革命目的的趋近,在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上趋于保守,而趋近于改良主义,重新陷入了一种乌托邦。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形态与应用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形态与应用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2.3.1 革命性
        2.3.2 彻底性
        2.3.3 现实性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3.1.2 宗教改革运动
        3.1.3 宗教批判运动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6.3.1 消灭私有制
        6.3.2 “自由人联合体”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小结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三)总结评析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主要方法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3)《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从希腊到德国的演变: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代希腊哲学:辩证法的精神家园
        一、探寻本源: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素朴直观的辩证法思想
        二、化一为多:古希腊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中的辩证法思想
        三、伦理转向:古希腊走向衰退期的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思辩王国
        一、康德的“批判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识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三、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同一哲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四、黑格尔的“逻辑学”及其辩证法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规律到范畴的进展:唯物辩证法的深刻体现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联系与发展总特征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历史的联系与发展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阶级的联系与发展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逻辑的联系与发展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规律的运动与发展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辩证法的肯定否定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本质与现象的辩证法范畴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范畴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原因与结果的辩证法范畴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必然与偶然的辩证法范畴
        五、《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体现的现实与可能的辩证法范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变:唯物辩证法的深化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抽象法: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实施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内涵澄明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科学抽象法的具体实施
    第二节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真实内涵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法的运用发展
    第三节 从后思索法:唯物辩证法的独特视角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内涵界定
        二、《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从后思索法的具体运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宏观到微观的推进:作为辩证法的唯物史观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
        二、关于这一问题的重新理解
        三、理解中解释学方法的引入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基础的奠定
        一、经济范畴人格化:破解人的存在之谜的钥匙
        二、科学劳动范畴: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元理论
        三、经济的社会形态:走向历史深处的科学范畴
        四、三形态学说:划分社会历史演进的科学形态
        五、社会有机体:把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总体范畴
        六、资本逻辑:主宰现代社会运行的总体性原则
    第三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微观表达的开创
        一、实践观:人类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辩证发展
        二、自然观: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
        三、动力观: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四、结构观:人类社会三个维度形成三种结构
        五、演化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曲折前进
        六、主体观:人民群众位居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七、价值观:人类文明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复归
    第四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史观辩证原理的贯穿
        一、唯物史观关于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辩证关系原理
        二、唯物史观关于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三、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原理即人民主体性原理
        四、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推动力原理
        五、唯物史观关于手段与目的内在结合辩证关系原理
        六、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辩证统一原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文本到当代的开显: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品格
        一、唯物辩证法是宏观的但也是微观的理论体系
        二、唯物辩证法是历史的但也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三、唯物辩证法是具体的但也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四、唯物辩证法是当代的但也是民族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启迪
        一、辩证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
        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关键举措
        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战略性抉择
        五、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趋利避害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破“左”倾教条迷雾:“一分为三”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文革”时期“一分为二”思维的泛滥
        一、“矛盾论”庸俗化为“一分为二”
        二、“评法批儒”运动中登峰造极的“二分”思维
    第二节 两次“合二而一”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一、“文革”前的“合二而一”大讨论
        二、“反封建”运动中“合二而一”大讨论的重启
    第三节 “文化热”及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
        一、“文化热”与传统文化再审视 30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二、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诉求
第二章 跳出一元主义窠臼: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进路
    第一节 由马列主义转入中国哲学史
        一、自黑格尔回到真实的“否定的否定”
        二、开启探究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历程
    第二节 从“二”到“中”:“一分为三”说的发轫
        一、反思“文革”及对“二分”思维的批判
        二、“一分为三”的最初提出与《“中庸”平议》
    第三节 走向多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
        一、庞朴对19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
        二、倡导和而不同以超越各种一元主义
    第四节 “一分为三”说的建构与完善
        一、庞朴对“一分为二”的总体认识与批评
        二、理论梳理与思想考释的终极成果——“三分学说史”
        三、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哲学观概述
第三章 通达辩证之三境界: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核心观念
    第一节 “一分为三”的理论基石是“中庸”
        一、“中庸之道”与调和“两端”的折衷主义之辩
        二、孔子评价与“中庸”的四种基本形态
        三、庞朴的“中庸”诠释特色及在“中庸解释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一分为三”的中心思想是“不执一”
        一、“一”与“执一”的内涵
        二、“执一”的两种表现:极端与片面
        三、“不执一”:尚中但不执于中
    第三节 “一分为三”的修养境界是“辩证之三
        一、“三”代表“中”
        二、“三”代表“圆融”
        三、“三”代表动态平衡
第四章 探索中华文化密码:庞朴“一分为三”说的学术实践
    第一节 庞朴对文化密码“三”的探源
        一、“太一生水”的辩证性
        二、混沌与黄帝的思想交织
        三、六峜→五行→阴阳
    第二节 庞朴对儒家“三重道德”的挖掘
        一、天人三式与“三重道德”
        二、“三重道德”内容体系:“六德”“四行”“五行”
        三、儒家“三重道德”的内在关系及现代解构
    第三节 基于“一分为三”说的中国文化理论
        一、文化的“三分结构”理论
        二、“忧乐圆融”的中华人文精神
第五章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庞朴“一分为三”说的推进与争鸣
    第一节 “一分为三”学派的内部辩难与发展
        一、雷正良、杨远富的“一分为多”论与庞朴的批评
        二、周德义对“一分为三”认识观的发展及对庞朴的批评
    第二节 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可能性探究
        一、理清“一分为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纠缠关系
        二、学界对“一分为三”论的几条批判
        三、建设“一分为三”理论的阻力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庞朴重要论文首版情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列斐伏尔研究都市社会的方法论
    第一节 研究都市社会的空间辩证法
        一、空间辩证法的概念
        二、空间辩证法研究的特点和优势
        三、空间辩证法基础上都市社会的总体性研究
    第二节 研究都市社会的拓扑学方法
        一、拓扑学简介
        二、拓扑学都市社会研究的特点与优势
        三、拓扑学应用到都市社会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节 研究都市社会的语言学方法
        一、索绪尔语言学的主要内容
        二、索绪尔语言学的哲学意蕴
        三、索绪尔语言学应用到都市社会研究的可能性
第二章 都市社会形成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都市社会的形成
        一、农业的发展是都市社会形成的动力基础
        二、工业化是人类逐步迈向都市社会的核心动力
        三、第三产业是都市社会发展的后发动力
    第二节 内爆方式——城市空间都市现实聚集与扩张
        一、城市空间资本的聚集与扩张
        二、城市空间信息、符号的聚集与扩张
        三、城市空间产业的聚集与扩张
    第三节 外爆方式——城镇、郊区、卫星城市的建立
        一、城镇的集中建立——都市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
        二、郊区的分散建立——都市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卫星城市的建立——都市社会规模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都市社会的基本内涵、要素与问题
    第一节 都市社会的基本内涵
        一、都市社会是完全城市化的社会
        二、都市社会是都市问题占据主导的社会
        三、都市社会是适宜人类栖居的社会
    第二节 都市社会的基本要素
        一、经济要素——空间、资本与都市经济危机
        二、政治要素——寻求空间正义与争取城市权
        三、文化要素——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转变
    第三节 都市社会的基本问题
        一、时代差异与都市社会的差异性
        二、城市规划与都市差异性空间的建设
        三、都市化与都市革命
第四章 对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的批判性分析
    第一节 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的贡献
        一、补充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分析维度
        二、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进入到日常生活领域
        三、提供了资本主义城市分析的全新框架
    第二节 对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一、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
        二、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进入微观领域
        三、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实践性
    第三节 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对当代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一、城镇空间建设中注重栖居空间的营造
        二、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空间正义
        三、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回归日常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6)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
        1.论题提出的缘由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的发生学考察
    (一)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历史语境
        1.20 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文化的嬗变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动向
        2.“意识形态终结论”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失语”
    (二)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理论背景
        1.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2.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传统
        3.精神分析与符号学
二、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意蕴
    (一)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
        1.意识形态理论变革的历史条件
        2.实践批判方法的出现
        3.意识形态理论革命变更时刻的来临
    (二)意识形态的特征与功能
        1.意识形态的特征
        2.意识形态的功能
    (三)意识形态诸模式
        1.意识形态研究策略的转变
        2.古典的意识形态模式
        3.现代的意识形态模式
    (四)“政治无意识”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出场
        1.解读意识形态的主符码:政治无意识
        2.解读意识形态的主符码:文化意识形态
三、詹姆逊文化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与路径
    (一)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
        1.元评论:回归历史语境的批评方法
        2.辩证批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的理论追求
        3.意识形态素:叙事理论的揭示对象
        4.政治历史、社会、历史:文本阐释的三个视域
    (二)基于唯物史观的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理论
        1.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的依据
        2.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三个时期
    (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视域的“文化意识形态”分析
        1.以“生产方式”为基本的分析方法
        2.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批判
        3.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批判
        4.对文化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批判
    (四)超越意识形态困境的认知测绘策略
        1.马克思主义:走出困境的必要理论
        2.认知测绘:走出困境的空想性策略
四、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之理论启示
        1.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概念
        2.回应了20世纪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
        3.揭示了消费社会之意识形态运作的文化新逻辑
    (二)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之启示
        1.意识形态工作外延的拓展
        2.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全球化语境下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超越性及其“人学空场”
    2.1 近代哲学的三个时代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2.1.1 笛卡尔、洛克的时代和康德、黑格尔的时代
        2.1.2 马克思的时代及马克思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2.2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
        2.2.1 马克思主义把人“吞没”在观念中
        2.2.2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吗?
        2.2.3 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
        2.2.4 萨特的“个人实践到群聚再到集团”模式
    2.3 萨特关于哲学的“人学”立场
        2.3.1 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2.3.2 人的存在体验——“恶心”
    2.4 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超越性观点及其“人学”立场的评价.
        2.4.1 对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超越性观点的评价
        2.4.2 如何看待萨特的哲学的“人学”立场论
第三章 萨特对马恩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态度及萨特的辩证法理论的自我建构.
    3.1 萨特辩证法理论的直接思想渊源
        3.1.1 萨特论康德对辩证法的重新发现
        3.1.2 萨特视域中的黑格尔“辩证法”及其伟大功绩
    3.2 萨特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苏联“辩证法”理论的批判
        3.2.1 萨特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与批判
        3.2.2 萨特对苏联辩证法教条化的理论批判
    3.3 萨特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解
        3.3.1 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发展历程
        3.3.2 唯物辩证法的两种形态和一般规律
        3.3.3 萨特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自我理解
    3.4 萨特对辩证法理论的整体化建构
        3.4.1 萨特辩证法总特征:整体化
        3.4.2 整体化中的历史矛盾论和辩证否定论
    3.5 萨特的辩证法观评析
        3.5.1 萨特辩证法观的影响及意义
        3.5.2 萨特辩证法观的局限性
第四章 萨特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及理论的自我建构
    4.1 萨特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理解
        4.1.1 “历史决定论”与充分实现个人自由的迫切愿望
        4.1.2 萨特不同于波普尔的拒斥“历史决定论”的批判视域.
    4.2 萨特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和发展基本趋势问题的认知.
        4.2.1 社会历史发展动力
        4.2.2 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趋势
    4.3 萨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建
        4.3.1 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悖论”
        4.3.2 重建历史的可理解性基础
        4.3.3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理论
    4.4 萨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评析
        4.4.1 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积极与消极理解
        4.4.2 萨特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困境
第五章 萨特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解读及其自我建构
    5.1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人的本质论
        5.1.1 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区分
        5.1.2 人的本质即自由
    5.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
        5.2.1 劳动创造人
        5.2.2 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
        5.2.3 萨特与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比较
    5.3 萨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问题上的观点差异
        5.3.1 关于异化的起源的认识差异
        5.3.2 异化的本质和存在特性
    5.4 萨特关于人的自由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比较
        5.4.1 从主观意识出发的非历史制约性的自由观
        5.4.2 人对必然性认识和对世界改造的历史过程性自由观..
    5.5 萨特的人的本质理论的评价
        5.5.1 萨特人的本质理论的合理性及其影响
        5.5.2 萨特人的本质理论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1.3 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思想背景及其主观思想动因
    2.1 客观思想背景
        2.1.1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存在局限性
        2.1.2 历史唯物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面临双重危机
        2.1.3 西方马克思主义出现各种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
    2.2 主观思想动因
        2.2.1 赋予重构概念全新的含义
        2.2.2 预设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中存在四个“思想困境”
        2.2.3 试图超越已有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尝试
第3章 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展开
    3.1 重构之前的相关阐述
        3.1.1 对正统解释的阐释
        3.1.2 对基于正统解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
    3.2 重构的主要观点
        3.2.1 把实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素
        3.2.2 确定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
        3.2.3 用实践论摆脱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的四个“思想困境”
    3.3 重构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新版本
        3.3.1 新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社会”的主要原则
        3.3.2 新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意识”的主要原则
        3.3.3 新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历史”的主要原则
        3.3.4 新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个人”的主要原则
第4章 莱尔因重构概念的新含义及其理论预设批判
    4.1 对重构概念的新含义的批判
        4.1.1 莱尔因对阿尔都塞等人的“重构含义”的批判不具科学性
        4.1.2 莱尔因“重构含义”的错误性和模糊性
    4.2 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预设的批判
        4.2.1 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不存在困境
        4.2.2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论不存在困境
        4.2.3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变革机制的思想不存在困境
        4.2.4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念不存在困境
第5章 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模式批判
    5.1 对重构之前相关阐释的批判
        5.1.1 对正统解释的阐释的批判
        5.1.2 对基于正统解释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批判
    5.2 对重构之主要观点的批判
        5.2.1 对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的批判
        5.2.2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的批判
        5.2.3 对用实践论摆脱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的“思想困境”的批判
    5.3 对重构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新版本的批判
        5.3.1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版本不具创新性和系统性
        5.3.2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原则与马克思的思想相背离
第6章 对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评价
    6.1 莱尔因的一些论述存在可取之处
        6.1.1 详细地论证了重构的必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
        6.1.2 有力地批判了正统解释和非马克思主义
        6.1.3 恰当地理解了实践及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和适用范围
    6.2 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尝试归于失败
        6.2.1 重构含义和理论预设的不成立导致重构尝试失败
        6.2.2 重构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促使重构尝试失败
    6.3 莱尔因的重构尝试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新的借鉴意义
        6.3.1 不以重构为名随意变更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3.2 依据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写作思路与重难点问题
一、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坐标
    (一)承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思想
        1.马尔科维奇对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认识
        2.马尔科维奇对列宁辩证法思想及苏联教科书的认识
    (二)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立场
        1.对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审察
        2.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传统的吸收
    (三)融合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
        1.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思想
        2.沙夫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马尔科维奇对社会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
    (一)马尔科维奇的“异化”理论
        1.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可能
        2.社会主义“异化”批判的原则及对象
    (二)两种“异化”形式及其批判
        1.政治异化:国家与官僚的问题
        2.经济异化:计划与市场的问题
    (三)“异化”的积极意义与“异化”的消除
        1.“异化”的进步性
        2.克服“异化”的路径选择
三、马尔科维奇的实践人道主义理论
    (一)马尔科维奇的实践观
        1.实践范畴的区分
        2.实践的革命观
    (二)人的存在与人的历史
        1.“现实-潜能”结构与人的存在
        2.“需要”与人之历史的辩证决定
    (三)实践人道主义理论的逻辑建构
        1.两种维度下对人的辩证理解
        2.实践哲学与人道主义的有机统一
        3.对理论人道主义的超越
四、马尔科维奇对“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阐释
    (一)“自治”思想的主要内涵
        1.“自治”的哲学原则
        2.“自治”的理论基础
        3.“自治”的实践形式
    (二)人道主义辩证法视域下的“自治”
        1.一种彻底人道化的历史可能
        2.一种“人的本质”观念的价值创新
    (三)“自治社会主义”理论的经验教训
        1.马尔科维奇对“自治”理论的经验总结
        2.“自治”实践对人道主义辩证法的偏离
五、人道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评价与现实启发
    (一)基本评价:基于中国语境的理论观照
    (二)现实启发: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10)戈德曼悲剧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戈德曼悲剧哲学的缘起
    第一节 戈德曼悲剧哲学的理论形成背景
        一、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二、从理性到“机械论理性主义”的内在文化危机
        三、“机械论理性主义”中人生存的文化困境
    第二节 戈德曼悲剧哲学的理论渊源
        一、阿德勒、卢卡奇的思想对戈德曼悲剧哲学的影响
        二、帕斯卡尔、康德的悲剧哲学理论对戈德曼悲剧哲学的影响
        三、皮亚杰的发生学结构主义理论对戈德曼悲剧哲学的影响
    第三节 戈德曼悲剧哲学的理论语境
        一、戈德曼悲剧哲学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戈德曼悲剧哲学对法国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游离
        三、戈德曼悲剧哲学对法国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第二章 戈德曼悲剧哲学中的“悲剧世界观”
    第一节 戈德曼悲剧世界观的理论起点
        一、“一切和乌有”的意涵
        二、“一切和乌有”的总体性特征
        三、“一切和乌有”的认知图式
    第二节 戈德曼悲剧世界观的理论范畴
        一、“有意义的结构”
        二、“超个人主体”
        三、“信仰即打赌”
    第三节 戈德曼悲剧世界观的理论内涵
        一、悲剧世界观的诞生
        二、悲剧世界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
        三、悲剧世界观对实证主义的反思
第三章 戈德曼悲剧哲学中的“悲剧意识”
    第一节 近代理性哲学中悲剧意识的衰微
        一、悲剧意识在理性启蒙中衰微
        二、悲剧意识在宗教信仰批判中衰微
        三、悲剧意识在个人原子化中衰微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悲剧意识衰落之显现
        一、隐蔽的资本主义之“在”
        二、隐蔽的资本主义“个人”
        三、隐蔽的资本主义“多元化”
    第三节 戈德曼对悲剧意识的阐释
        一、戈德曼对悲剧意识的理解
        二、戈德曼悲剧意识的特征
        三、戈德曼悲剧意识的出路
第四章 戈德曼悲剧哲学中的“悲剧人”
    第一节 作为“孤独者”的个人
        一、个体的“现代人”
        二、孤立的个人
        三、虚无主义的个人
    第二节 共同体中的悲剧人
        一、共同体中人的本真存在
        二、现实人的解放
        三、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解放
    第三节 悲剧人的自我实现
        一、“打赌”的共产主义
        二、历史结构的不断革命
        三、在世界的批判中改造世界
第五章 戈德曼悲剧哲学的理论评析
    第一节 戈德曼悲剧哲学的理论定位
        一、戈德曼悲剧哲学与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二、戈德曼悲剧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三、戈德曼悲剧哲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戈德曼悲剧哲学的理论得失与启示
        一、戈德曼悲剧哲学的理论贡献
        二、戈德曼悲剧哲学的理论缺陷
        三、戈德曼悲剧哲学的理论启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形态与应用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2]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唯物辩证法研究[D]. 张起梁. 兰州大学, 2021(09)
  • [4]庞朴“一分为三”说研究[D]. 陈珊. 山东大学, 2020(12)
  • [5]列斐伏尔都市社会理论研究[D]. 李艳. 西南大学, 2020(01)
  • [6]詹姆逊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覃晟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7]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王佳靖. 吉林大学, 2019(02)
  • [8]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研究[D]. 吴雪. 湖南大学, 2019(01)
  • [9]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辩证法思想研究[D]. 许鹏.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10]戈德曼悲剧哲学思想研究[D]. 曾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形式与应用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