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段娟[1](2021)在《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文中研究指明荒漠化防治对于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沙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加强防沙治沙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创新、实施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加大荒漠化防治领域科技创新、发挥多元主体力量协力治沙、推进荒漠化防治履约与国际合作等,使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显着成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沙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当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大、影响广,在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建设、治理机制创新、治理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充分利用好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的成功经验,对"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推进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陈国龙,杨瑞霞,王普,梁勇奇[2](2021)在《近20 a三北地区植被资源时空变化特征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北地区长期以来是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关注的重点区域,开展三北地区植被变化监测,可为后续三北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Hurst指数分析等方法对三北地区1998—2018年植被NDVI变化特征及其趋势的持续性进行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8—2018年间三北地区植被有所改善,NDVI上升区域与下降区域分界线大致以200 mm等降水量线为界,山西和陕西改善面积占比超过95%,新疆改善面积占比低于50%.(2)近20 a三北地区80%以上的地区NDVI波动明显,波动区域与稳定区域大致以400 mm等降水线为界,新疆地区波动最为剧烈.(3)三北地区Hurst指数均值为0.47,90%以上的区域NDVI变化趋势难以长久维持.总体看,1998—2018年三北地区植被整体呈改善趋势,但可持续性不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植被生态修复与防护工作,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性.

赵梦蝶[3](2021)在《基于区域差异性多维框架下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利益再分配机制,为解决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减贫增收双重目标提供了新思路。自上世纪末以来,一大批生态建设工程在内蒙古地区大力推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经济-文化的四维框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估模型,系统地评估2011-2019年间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并从时序角度、区域差异性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基于2019年各盟市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综合得分和维度得分,分析不同维度对综合的得分的影响,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依据盟市绩效得分划分等级,进一步探讨盟市间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各盟市间的绩效综合得分具有明显差异性,包括时序角度静态截面界面上得分的差异及区域角度动态排名上的波动差异。2011-2019年间,除呼伦贝尔市和鄂尔多斯市以外,其它10个盟市的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综合得分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从绩效综合得分的排名情况来看,兴安盟、乌海市、阿拉善盟的排名一直处于倒数三位,其余盟市历年的排名变化仅有较小范围浮动,全区盟市排名整体情况稳定。四个维度的得分对各个盟市综合得分的贡献具有明显差异性,包头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和鄂尔多斯市的四个维度得分均为正向的,阿拉善盟和兴安盟的四个维度得分均为负向的,其余盟市的四个维度得分则有正有负;此外,单一维度的得分最高的盟市也不同。2019年各盟市的扶贫绩效从高到低划分为4个等级,从空间角度来看,12个盟市呈现显着的区域差异性,但东部和西部整体对比差异较小,说明东、西部发展相对均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工作中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重点关注绩效靠后盟市,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基于“三线一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化管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大规模性返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减贫绩效考核机制等。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补偿的减贫作用,为后续生态补偿机制扶贫政策的制定、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张丹妮,陈西雅,臧传富[4](2021)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宜林潜力》文中提出【目的】评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未来宜林性潜力,预测未来三北地区潜在可造林面积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国家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保护三北地区生态和因地制宜建设防护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干燥度、海拔及坡度5个指标建立评估体系,以林木生长所需条件确定指标的划分阈值,采用极限条件法对指标进行划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适宜性评估模型,依次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宜林性潜力进行单指标评估,分析工程区内可造林区域的分布特征。在单个指标评估的基础上,对工程区宜林性潜力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运用最大熵模型对工程区宜林区域进行预测,将模型结果与上述5个指标的综合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单因子评估结果中,工程区内宜林性最大的限制因素为干燥度。在综合指标评估结果中,未来可造林区域面积为58.46万km2,占工程区总面积的17.52%,其集中分布在工程区西北部、东部及东南部区域。最大熵模型的模型精度高于0.8,达到良好水平,对适生区分布概率贡献率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土地利用类型。模型的宜林性评估结果去除现有森林后,三北林业工程区未来乔木适生区面积为110.94万km2,灌木适生区面积为144.11万km2,分别占工程区面积的33.24%和43.19%。【结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内可造林区域分布在工程区西北部的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准噶尔盆地边缘、内蒙古高原以东地区和鄂尔多斯高原以南地区。西部盆地边缘宜林区分布形态受地形和冰雪融水影响呈零星分布的条带状;东部和南部地区受耕地和草地影响,宜林区域分布破碎零散。整体上,工程区东部地区宜林区域分布主要受农牧业用地影响,中部地区主要受干燥度制约,西部地区则主要受干燥度和海拔影响。

慕号伟[5](2021)在《中国三北防护林土地覆盖变化及生态网络安全》文中研究指明三北防护林工程是目前人类与自然博弈史上最伟大的生态工程之一,通过73年构建“绿色长城”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工程的第二阶段已经结束,并于2021年步入最终决胜的第三阶段,全面深入的生态安全格局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类引起的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加剧,联合国开展了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同时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和谐,可持续和生态友好型社会的长期战略规划。基于此,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在新的国内外背景下需要有新的思考,本文结合遥感观测,土地覆盖变化和生态网络等技术探索国土空间规划的标准化方法,为“人地关系”到“人地协同”的科学理论提供案例实践。本文引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作为调节系数构建生态阻力面,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在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构建全域多尺度生态网络。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和空间句法对生态节点重要性,生态廊道的等级和生态网络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绿色长城”。其研究结果表明:(1)近四十年的工程建设,草地总量上有所减少,但总体上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呈现显着增加的趋势。林地增加了0.76万km2,主要发生在华北和东部地区,但生态退化的风险依旧严峻。四十年来草地减少了10.24万km2,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华北和东北地区,其中邻近沙漠的草地变化频繁,说明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在生态修复前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合四十年LAI的时空趋势发现林地和草地呈现显着增加的特点,尤其是林地,同时草地生长趋势下降的区域主要发生在内蒙古高原,这应该成为接下来中国三北防护林第三阶段工程建设的重心。(2)中国三北防护林跨越了5个温度带,其绿度,湿度,热度,干度以及RSEI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差异。绿度整体偏高,区域差异显着;热度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区域差异显着,整体偏高,但相比于绿度较低;湿度区域差异不大,整体偏低;干度区域差异较大,相比于湿度整体偏高。RSEI汇集了四个指标来评估中国三北防护林的生态状况,表明区域生态差异显着,并定位了关键生态区域,比如东北东部山地,阿拉善及河西走廊,塔里木与吐鲁番盆地。(3)中国三北防护林在东部区域已经建立起高效的生态网络,西部区域也已经形成初步的生态网络,并且在重要的生态节点都规划了自然保护区,研究发现围绕北京形成了重点保护区,祁连山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的浑善达克沙地等成为了脆弱保护区需要继续加强,这是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未来30年自然保护区规划的重心。通过数据挖掘对三北地区生态网络的保护程度进行了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规划一张图,明确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烽火台以及不同等级的区域生态网络。

章晓冬[6](2019)在《我国北方区域尺度人工造林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威胁着人群健康。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性力量,分布着大量的重工业以及能源型行业。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比较典型的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二次污染物地面臭氧(O3)与细颗粒物(PM2.5)等。而大量研究表明,植被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缓大气污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被以及其他下垫面通过干沉降等自然环境过程,参与了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健康。尽管植被可以有效地清除大气中的污染物,但是同时也会通过大气化学等过程对空气污染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植被生物合成活动的重要产物,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活性生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BVOCs)产生于陆地生态系统并且排放到大气中去。而这些BVOCs在对流层化学、碳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北方的三北防护林工程(Three Northern Region Shelter Forest,TNRSF)也被称为“绿色长城”,始于1978年,包括11个省和2个特大城市,北京以及天津。预计到2050年,整个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从20世纪70年代的5.05%提高到15.95%左右。而到2010年第四期工程为止,三北防护林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12.4%。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生态造林工程,三北防护林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整个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大气污染。而华北平原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点建设区域,近几十年来,植被覆盖呈现出了显着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太行山一带和河北省的东北部地区。本研究利用大气干沉降模型估算了我国北方三北防护林地区大气污染物SO2和NOx的干沉降速率和通量,分析了其从1982-2010年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随着植被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加,在三北防护林的许多地区,SO2和NOx的干沉降速率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最高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18.2%和112.1%。研究发现,在三北防护林的华北区域,大气中SO2和NOx的干沉降通量最高,其次为三北防护林的东北区域和西北区域。经计算,在1982-2010年期间,通过三北防护林的干沉降过程,总共有82万吨的SO2和21.8万吨的NOx从大气中被清除。其中,约50%的清除都发生在三北防护林的华北地区。通过1982-2010年林内和林外相邻农田区域的对比可以看出,三北防护林内SO2和NOx的干沉降通量明显高于林外区域,约2-3倍,充分说明了三北防护林对两种污染物清除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干沉降大叶模型和植被吸附模型,对我国三北防护林通过干沉降过程对大气污染物PM2.5的清除作用进行了估算。利用卫星反演的PM2.5大气浓度和模拟得到的干沉降速率,我们计算了从1999-2010年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PM2.5的干沉降通量及其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十年来,随着植被覆盖的不断增加,两种干沉降模型得到的PM2.5干沉降速度在三北防护林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从1999-2010年三北防护林PM2.5的干沉降通量也出现了积极的增长,这主要归因于该地区森林扩张所引起的干沉降速率的增加以及大气PM2.5浓度升高的共同作用。同时,PM2.5干沉积通量的最高值则出现在了三北防护林的华北地区,覆盖大部分京津冀区域,其次是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然而,由于三北防护林的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因此该地区植被对PM2.5的吸附作用最为明显。而近十年来植被对PM2.5清除作用增长最显着的区域则是三北防护林的华北地区,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植被覆盖的快速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从1999-2010年,通过三北防护林的干沉降过程,对大气中PM2.5的清除总量达到2.85×107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三北防护林对PM2.5的清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相比于1980年,2010年该地区大气PM2.5的去除率提高了26%左右。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北方地区近几十年来生物源异戊二烯排放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具体影响,本研究还利用气体和气溶胶的生物排放模型(MEGAN v2.1)计算了从1982-2010年我国北方地区生物源异戊二烯的历史排放。经计算,近三十年来,我国整个北方地区异戊二烯的生物排放总量达到4.4 Tg,而三北防护林区域总量则为1.6 Tg,年均排放范围分别为13.2-17.6万吨以及4.5-7.0万吨。从1982-2010年,由于树木的生长和植被覆盖的增加,异戊二烯的排放通量在三北防护林的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在三北防护林的华北地区,近三十年来,该地区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增长幅度更是达到58%。并且,人造林产生的生物源异戊二烯的排放量已经逐渐接近甚至超过自然林,比如我国东北的原始林。研究结果也表明,三北防护林已经改变了我国北方地区1982-2010年生物源异戊二烯的长期排放趋势,从原本的下降趋势(斜率k=-0.533)逆转为上升趋势(斜率k=0.347),充分说明了人类活动在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尺度上对BVOCs排放变化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气象和大气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以10年为一间隔,模拟了1980、1990、2000和2010年这四年内华北平原温暖季节(5-9月)地面O3浓度的变化,来分析该地区森林覆盖变化对地面O3的具体影响。模拟过程中使用两种不同的生物源排放方案。方案一,使用四个选定年份对应的生物源VOCs排放,该排放从1980-2010年随着植被覆盖的增长而变化;方案二,均使用固定的1980年生物源VOCs排放,即假定华北平原1980-2010年植被覆盖没有发生改变,作为参照实验。而两种方案中,均使用四个选定年份对应的人为源VOCs排放,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增加。在增长的人为源和生物源VOCs排放的共同作用下,1980-2010年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地面O3浓度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在臭氧形成过程中,相比于生物源排放,O3前体物人为源的排放往往起到主导作用。但是从1980-2010年,在华北平原植树造林活动频繁的区域,生物源排放的贡献却是十分显着的。仅植树造林活动对北京市地面O3形成的贡献就达到了1-2%,而在一些森林覆盖率较高而人口较少的城市地区,植被的贡献甚至可以上升到4-5%。同时,植被覆盖的增加,也会通过干沉降过程降低地面O3的浓度,导致O3的清除率增加6.6%-13.1%左右,其中以高森林覆盖以及山脉地区最为突出。然而,与干沉降的清除作用相比,生物源VOCs排放对地面O3生成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从而导致1980-2010华北平原地面O3的浓度出现持续的增长。综上所述,近几十年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北方地区SO2、NOx、O3、PM2.5以及异戊二烯等典型大气污染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三北防护林后面几期工程的持续开展,并且考虑其对其他污染物(如NH3、PM10等)的作用,可以预料三北防护林对我国北方空气质量的影响将会变得越来越显着。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朱教君,郑晓[7](2019)在《关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展望——基于40年建设综合评估结果》文中提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是同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实施的世界最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三北工程规划建设期限历时73年,现已经过40年建设,为科学、准确把握三北工程40年建设来的成效、经验、问题等综合状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于2017年委托中国科学院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三北工程建设40年进行了全面、系统评价与分析。本文在简要介绍三北工程建设40年的历程、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三北工程未来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提出了重大生态工程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三北工程未来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证据和为全球生态安全建设提供经验与范式等提供参考。

赵子夜[8](2018)在《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三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威胁着边疆人民的生产生活,阻碍着边疆各民族的团结稳定。面对严峻的生态状况,中国共产党经过认真的调研和规划,做出了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为研究内容,综合运用比较史学、计量史学、生态史学等研究方法,系统论述“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情况。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缘起。详细介绍了工程开展前的国内外背景,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决定进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具体原因。第三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包括工程建设的展开和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经过前期周密细致的勘探研究后,国家林业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并迅速获得批准,标志着这一重大举措的启动。然而由于“三北”地区幅员辽阔,水文土壤十分复杂,再加上“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时间极其长久以及对生态治理认识的不断深化,因此党和政府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生态实际制订了不同的建设重点和目标,建设重点也由最开始的平原农区型防护林体系发展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区域型防护林体系、综合性防护林体系以及高标准防护林体系。第四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果和经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经过五期工程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改善了民生。这主要归因于工程在建设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不断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方针。第五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问题及启示。系统分析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未来几期的工程建设中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林地修复,加强工程管理,同时强化技术支撑,推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走向新的台阶。

岳太青[9](2012)在《我国防沙治沙的公共性及公共政策分析 ——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了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作为研究分析的区域,以防沙治沙为主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作为研究对象,以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评价分析“三北”工程的政府公共政策、公共财政投入和绩效,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针对在防沙治沙绩效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前提下,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防沙治沙在公共管理方面起到探索和借鉴。

唐国军[10](2012)在《宁夏河套地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涉及我国广大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以下简称"三北地区",见图1),这一区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部分布在这一区域,沙化土地总面积达到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总土地面积的85%;水土流失面积240万平方公顷,占全国

二、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
    (一)1949—1977年:防沙治沙工作的起步探索
    (二)1978—2000年:防沙治沙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初步推进
    (三)2001—2012年:防沙治沙工作快速健康稳步推进
    (四)2012年至今:全面推进新时代防沙治沙工作
三、探索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经验与启示
    (一)荒漠化防治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荒漠化防治必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三)加强荒漠化防治的顶层设计是有效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保障
    (四)重点生态工程的规模带动是有效治理荒漠化、实现沙区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共赢的重要途径
    (五)科技创新是高质量推进荒漠化防治的动力源泉
    (六)多方力量协力治沙是实现治沙与富民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
    (七)荒漠化防治需要积极履约和多渠道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3)基于区域差异性多维框架下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的理论基础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公共物品理论
        2.1.3 生态服务价值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生态公平理论
    2.2 国外研究进展
        2.2.1 针对PES减贫大型项目的专项研究
        2.2.2 针对PES减贫理论基础、制度体系等的综合研究
        2.2.3 国外经验借鉴
    2.3 国内研究进展
        2.3.1 结合具体地区的实践研究
        2.3.2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制度体系的综合研究
        2.3.3 国内研究进展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基本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3.2.1 退耕还林工程
        3.2.2 “三北”防护林工程
        3.2.3 天然林保护工程
        3.2.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3.3 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3.3.1 “退牧还草”工程
        3.3.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3.4 内蒙古扶贫脱贫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方法学
    4.1 研究方法
        4.1.1 文献资料法
        4.1.2 理论分析法
        4.1.3 多维框架法
        4.1.4 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4.1.5 聚类分析法
    4.2 数据来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
    5.1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5.2 全局主成分分析
        5.2.1 基础指标标准化处理
        5.2.2 模型有效性检验
        5.2.3 全局主成分提取
        5.2.4 各盟市绩效综合得分及排名结果
    5.3 内蒙古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分析
        5.3.1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整体情况
        5.3.2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时序分析
        5.3.3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区域差异性分析
        5.3.4 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维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重点关注绩效靠后盟市,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6.2.2 基于“三线一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化管理
        6.2.3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
        6.2.4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考核机制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宜林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2.3 评估指标叠加分析
    2.4 最大熵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Arc-Gis适宜性评估模型的宜林性评估
    3.2 Max Ent宜林性评估
4 讨论
5 结论

(5)中国三北防护林土地覆盖变化及生态网络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相关理论
        1.2.1 景观生态学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复杂性科学理论
        1.2.4 图论
    1.3 研究相关概念辨析
        1.3.1 生态网络
        1.3.2 生态节点
        1.3.3 生态廊道
    1.4 研究相关进展
        1.4.1 三北防护林项目研究进展
        1.4.2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1.4.3 生态网络与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2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遥感数据
        2.2.2 其它数据
3 1980-2018年三北防护林土地覆盖和LAI变化
    3.1 研究方法
    3.2 1980-2018年土地覆盖现状
        3.2.1 1980-2018年林地时空变化
        3.2.2 1980-2018年草地时空变化
    3.3 1981-2020年LAI的时空趋势分析
    3.4 小结
4 三北防护林生态遥感监测
    4.1 研究方法
        4.1.1 地球大数据平台
        4.1.2 遥感生态指数
    4.2 三北防护林遥感指数监测
        4.2.1 绿度监测
        4.2.2 热度监测
        4.2.3 湿度监测
        4.2.4 干度监测
    4.3 三北防护林遥感生态指数
    4.4 小结
5 三北防护林多尺度生态网络安全
    5.1 研究方法
        5.1.1 构建生态网络
        5.1.2 生态网络评价
        5.1.3 K-means聚类
    5.2 生态阻力面的空间特征
    5.3 多尺度生态网络
        5.3.1 区域生态网络
        5.3.2 全局生态网络
    5.4 中国绿色长城生态安全格局
        5.4.1 多尺度生态网络保护
        5.4.2 生态安全格局一张图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我国北方区域尺度人工造林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三北防护林简介
    1.1.2 我国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现状
1.2 植被对大气污染的作用
    1.2.1 植被对污染物干沉降过程的影响
    1.2.2 植被对BVOCs排放的影响
    1.2.3 植被对地面O_3的作用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SO_2和NO_x干沉降模拟
    2.1.1 SO_2和NO_x地面浓度计算
    2.1.2 叶面积指数和粗糙度计算
    2.1.3 干沉降速率
    2.1.4 SO_2和NO_x干沉降通量计算
    2.1.5 方法验证
2.2 PM_(2.5)干沉降模拟
    2.2.1 大叶模型
    2.2.2 植被吸附模型
    2.2.3 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
    2.2.4 PM_(2.5)的浓度数据
    2.2.5 趋势分析
2.3 异戊二烯生物源排放模拟
    2.3.1 MEGAN生物排放模型
    2.3.2 不确定性分析
    2.3.3 TVOC实地监测
2.4 地面O_3模拟
    2.4.1 WRF-Chem模式建立
    2.4.2 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
    2.4.3 地面O_3模拟方案 第三章 三北防护林地区SO_2和NO_x干沉降研究
3.1 SO_2和NO_x干沉降速率的变化
3.2 SO_2和NO_x干沉降通量的变化
3.3 三北防护林对大气SO_2和NO_x的清除
3.4 数据对比与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北防护林地区PM_(2.5)干沉降研究
4.1 两种模型PM_(2.5)干沉降速率的变化
4.2 PM_(2.5)干沉降通量变化
    4.2.1 大叶模型PM_(2.5)干沉降通量变化
    4.2.2 植被吸附模型PM_(2.5)干沉降通量变化
    4.2.3 两种模型干沉降通量的对比
4.3 三北防护林对大气PM_(2.5)的清除作用
4.4 数据对比与结果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北防护林地区生物源异戊二烯排放研究
5.1 三北防护林地区异戊二烯排放变化
5.2 三北防护林对我国北方地区异戊二烯排放的影响
5.3 三北防护林华北区域TVOC变化
5.4 数据对比与结果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植被变化对华北平原近30 年来地面O_3变化的影响
6.1 华北平原地面O_3浓度变化
6.2 植被覆盖变化对地面O_3浓度的影响
6.3 干沉降过程对地面O_3的清除作用
    6.3.1 地面O_3干沉降通量的变化
    6.3.2 O_3干沉降过程敏感性分析
6.4 数据对比与结果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关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展望——基于40年建设综合评估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北工程发展历程
    1.1 三北工程的决策过程
    1.2 三北工程规划与重点布局
    1.3 三北工程规划目标与建设任务
    1.4 三北工程40年建设进展与完成情况
2 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2.1 增加了森林资源总量
    2.2 生态效应成效显着
    2.3 产生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3 存在问题及原因
    3.1 工程成林率相对较低, 防护林质量差、衰退风险较大
    3.2 农田防护林总体呈衰退趋势、防护效果差
    3.3 防护林的沙漠化防治作用远低于预期
    3.4 干旱、半干旱区乔灌比例不合理
    3.5 三北工程后续建设发展压力增大
    3.6 总体投入不足, 科技含量与管理水平低
    3.7 工程建设管理政策、机制有待健全
4 思考与展望
    4.1 继续推进三北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4.2 统筹林草田路水, 科学优化区划方案
    4.3 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 科学植树造林种草
    4.4 加大经营保护力度, 推行多元化工程建设任务
    4.5 建立健全国家生态工程建设机制与保障体系, 生态惠民富民
    4.6 依托三北工程, 国家统筹构建“生态三北区”
    4.7 加强科学研究, 提高“生态三北区”建设科技含量, 确保效益可持续

(8)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2.1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
        2.1.1 国内各项秩序的逐渐恢复
        2.1.2 国外防护林建设的经验启发
    2.2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原因
        2.2.1 治理生态恶化
        2.2.2 带动经济发展
        2.2.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
    3.1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展开
        3.1.1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启动
        3.1.2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3.2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演变
        3.2.1 平原农区型防护林体系
        3.2.2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3.2.3 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3.2.4 综合性防护林体系
        3.2.5 高标准防护林体系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4.1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果
        4.1.1 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4.1.2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1.3 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4.2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经验
        4.2.1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4.2.2 因地制宜的采取区域性治理
        4.2.3 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
第5章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5.1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5.1.1 建设资金实际投入不足
        5.1.2 造林工程呈现退化
        5.1.3 工程管理基础薄弱
    5.2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启示
        5.2.1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渠道
        5.2.2 加强林地修复,改造退化林地
        5.2.3 加强工程管理,完善制度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我国防沙治沙的公共性及公共政策分析 ——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一) 防沙治沙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强化认识防沙治沙的重大意义
        (二) 防沙治沙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防沙治沙工作任务的艰巨性
        (三) 防沙治沙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增强防沙治沙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 防沙治沙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的成效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我国防沙治沙概况
    一、 土地沙化成因
        (一) 自然因素
        (二) 人为因素
    二、 我国沙化土地概况
    三、 我国沙漠化造成的危害及损失
        (一)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二) 影响农牧业生产
        (三) 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四) 侵略人类生存发展空间
        (五) 沙漠化加重了贫困程度
    四、 我国防沙治沙历程
        (一) 法规保障
        (二) 工程推动
        (三) 统筹推进
        (四) 政府主导
第二章 防沙治沙的公共属性及特点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一) 消费的非竞争性
        (二) 受益的非排他性
        (三) 效用的非分割性
    二、 防沙治沙行为的公共属性及特点
    三、 防沙治沙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一) 防沙治沙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二) 防沙治沙具有明显的“外部搭车”现象
        (三) 防沙治沙必须主要依靠政府来解决
        (四) 我国防沙治沙的公共性
第三章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一、 立项决策
    二、 总体规划
    三、 取得成效
        (一) 改善了建设区生态环境
        (二) 推动了建设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 开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四、 主要的政策措施
        (一) 组织政策及措施
        (二) 投资政策及措施
        (三) 技术政策及措施
        (四) 管理政策及措施
第四章 “三北”工程建设的公共政策效益分析
    一、 公共政策及分析
        (一) 公共政策
        (二) 公共政策的组成系统
        (三) 公共政策分析
    二、 政府公共绩效管理
    三、 绩效评估
        (一) 政治绩效
        (二) 经济绩效
        (三) 社会绩效
        (四) 文化绩效
    四、 防沙治沙的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绩效评价
        (一) 政治政策绩效
        (二) 生态绩效评价
        (三) 经济绩效评价
        (四) 社会绩效评价
        (五) 技术政策绩效评价
        (六) 政治绩效评价
        (七) 精神文化绩效评价
    五、 数据模型及结论性评价
    六、 “三北”工程建设公共政策的消极效果评价
        (一) 建设制度没有完全体现防沙治沙的公共性
        (二) 工业化和农村非农化给工程建设的公共性带来了挑战
        (三) 防护林建设公共管理政策内容未完全遵循自然循环规律
        (四) 组织管理运行方式没有体现防沙治沙的公共属性
        (五) 建设投入政策没有完全体现公共属性
        (六) 建设组织管理机制没有体现公共属性
第五章 今后我国防沙治沙的对策
    一、 加快建立和完善防沙治沙组织管理体系
        (一) 将各级工程管理部门统一纳入政府公共管理组织体系
        (二) 建立和完善防沙治沙的责任主体考核体系
        (三) 建立和完善防沙治化的信息分析监测网络体系
        (四) 建立和完善沙漠化危害预警和处置体系
    二、 加大防沙治沙公共政策支持力度
        (一) 充实和完善防治沙漠化的公共政策内容
        (二) 提高和改进防治沙漠化的公共政策的科技水准
        (三) 加大防治沙漠化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
        (四) 建立健全沙漠化防治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三、 加大依法防沙治沙的力度
        (一) 建立和完善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 加大执法力度
        (三)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四、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防沙治沙公共财政投入体制
        (一) 稳定国家投资渠道
        (二) 完善投资结构
        (三) 提高投资标准
    五、 提高防沙治沙的科学治理水平
        (一) 加快沙漠化防治的标准体系建设
        (二)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推广率
        (三) 加强技术培训
        (四) 加强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六、 发展沙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J]. 段娟.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06)
  • [2]近20 a三北地区植被资源时空变化特征探究[J]. 陈国龙,杨瑞霞,王普,梁勇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3]基于区域差异性多维框架下内蒙古生态补偿机制扶贫绩效评估[D]. 赵梦蝶.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宜林潜力[J]. 张丹妮,陈西雅,臧传富. 林业科学, 2021(05)
  • [5]中国三北防护林土地覆盖变化及生态网络安全[D]. 慕号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我国北方区域尺度人工造林对大气污染的影响[D]. 章晓冬. 兰州大学, 2019(02)
  • [7]关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展望——基于40年建设综合评估结果[J]. 朱教君,郑晓. 生态学杂志, 2019(05)
  • [8]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18(12)
  • [9]我国防沙治沙的公共性及公共政策分析 ——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例[D]. 岳太青. 吉林财经大学, 2012(01)
  • [10]宁夏河套地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情况调查[A]. 唐国军.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1年), 2012

标签:;  ;  ;  ;  ;  

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