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集叶轮的优化设计

双曲线集叶轮的优化设计

一、双曲线型套装叶轮优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刘现全[1](2019)在《核电站汽轮机低压转子有限元动力学分析与优化》文中提出汽轮发电机组在发电企业中应用非常普遍,属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力来源设备,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用电安全。针对以往汽轮发电机组的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对汽轮发电机组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充分研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本文重点对核电厂内汽轮发电机组低压转子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低压转子的模态、临界转速、转子轴颈处的稳态振动位移和启机过程中转子变形量,分析低压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要素,找出影响临界转速的关键要素,优化转子的支承刚度以保证低压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运行。本文以某电气电站集团生产的低压汽轮机转子为例,对低压转子进行等效简化,并建模。重点针对低压转子联轴器外圆偏差后的状态进行建模,分析影响转子临界转速的因素,对比两种情况下低压转子的模态图形,分析两者模态的差别,判断联轴器外圆偏差的低压转子的变化特性。对联轴器外圆偏差的低压转子进行稳态分析,计算该转子在稳态运行工况下,低压转子轴承支承位置的最大位移量,分析低压转子稳态运行特性。接下来,对该低压转子进行瞬态响应分析,分析该转子在启动、加速、平稳运行时,低压转子的变形情况,判断低压转子运行状态。结合低压转子的等效简化和分析,找出影响低压转子临界转速的两个主要因素:低压转子结构和低压转子支承刚度。通过优化低压转子的支承刚度,达到转子避开临界转速的目的。充分运用实验手段,对低压转子进行实验分析。通过气锤敲击实验,判定联轴器偏差的低压转子的模态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别,验证转子建模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在低压转子支承处接入外部设备,通过采集低压转子在各种转速情况下振动值,验证理论计算的合理性。通过分布式监控系统DCS进行检测低压转子的运行状态,得出低压转子的振动状态。最终验证低压转子可以安全运行。通过本文对联轴器外圆偏差低压转子的模态、稳态和瞬态不平衡分析,可以建立一种该类型问题的分析方法。当汽轮机叶片、叶轮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平衡量时,可以参考本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判断,为后续现场问题的处理提供了一份比较合理的计算方案。

户晓磊[2](2016)在《基于ZYJ339型低温螺旋榨油机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螺旋榨油机是油脂制取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设备,但是国内相关的系统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榨油机的设计制造主要依靠模仿国外的同类产品。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很多国产榨油机设备在性能和工作效率方面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榨油机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调研学习,总结整理榨油机设计计算的科学方法。研究低温螺旋榨油机的关键技术参数,分析套装分段式榨螺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推导了空余体积的计算公式。根据压缩比计算分配理论,对ZYJ339型低温螺旋榨油机的榨膛部分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分析榨螺工作时的受力状态,计算三个方向上分力的大小和榨膛内消耗的总功率,完成榨油机动力系统的设计。对榨油机调饼机构进行改进,并设计一套冷却装置。根据有限元理论,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榨螺进行有限元分析,校核榨螺的强度。建立榨螺轴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对榨螺轴进行优化设计。针对榨油机设计过程中存在大量重复性的设计计算工作的问题,利用Visual Basi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录制宏代码,通过调用API函数,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一套榨油机参数化设计系统,实现榨螺、距圈等零件的参数化设计,将空余体积计算公式编入程序,并与该系统进行集成,完成参数计算的程序化。

李战强[3](2014)在《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耐腐蚀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机基础是|海上风机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永久性建筑长|期伫立在苛刻的海洋腐蚀环境中,防腐蚀设|计关系到风机|结构基础|的安全使用。在风机基础设计使用年限内只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却不考虑因|腐蚀引起|结构承载能|力的变化是非常危险的。迄今为止,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防腐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鉴于此,本文以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25522110004)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stc2013jjB3002)为依托,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项目为工程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以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海上风机基础主要环境荷载计算方法及荷载组合,并对3MW级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进行了正常运行工况及极限荷载工况下荷载计算。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出发,采用P-y曲线法模拟桩土接触的非线性行为,并利用地层资料进行了计算,得到了风机钢管桩地基土体的P-y曲线数据,为腐蚀影响下风机钢管桩强度及稳定性的折减分析提供荷载数据和边界数据。(2)通过对海洋环境下钢结构的腐蚀类型及腐蚀机理进行分析,得出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腐蚀裂纹扩展是阳极溶解和表面膜破裂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研究海上风机钢管桩腐蚀速率发展规律及腐蚀对桩基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3)通过对现有海工钢结构腐蚀数学模型的分析,确定了符合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的均匀腐蚀数学模型为考虑防腐系统与腐蚀环境共同作用的非线性腐蚀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土体材料及风机钢管桩本构模型的分析,建立了腐蚀条件下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对风机钢管桩的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腐蚀形态下风机钢管桩强度及稳定性的折减规律。(4)综合模拟腐蚀分析结果,对照海上风机钢管桩的常规防腐设计思路和防腐措施,提出了针对海上风机钢管桩结构工程特性的防腐优化设计方案,并对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3MW风机钢管桩进行了优化方案详细设计,为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防腐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王春晓[4](2013)在《低压饱和蒸汽轮机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节能减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石油、化工、轻工、冶金、建材、造纸、纺织等工业企业中存在大量的低品位能源—低压饱和蒸汽,这些低品位能源除少量回收利用外,大量排空,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开发研究低品位能量的回收利用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对低品位热能的回收利用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低压饱和蒸汽特种工业汽轮机进行了设计、开发、优化,从而提高余热回收系统效率。对于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中低压湿饱和蒸汽的特点,研究了蒸汽在汽轮机内的膨胀与流动特性,分析了湿蒸汽对汽轮机设计与运行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并且通过对湿蒸汽对汽轮机叶片的破坏机理的探究,提出了在小型湿饱和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对叶片进行激光强化来减小湿蒸汽汽蚀叶片危害的方案。针对流量为1t/h,压力为0.8MPa的湿饱和蒸汽设计了一套100kW的小型余热回收汽轮机。机组特点是效率高、结构尺寸小。该特点旨在解决热源分布不均且规模小所导致余热回收效率低、回收困难等问题。运用场所可以是小型工厂或家庭。文章重点对汽轮机内动叶、叶轮、汽缸等重要部件进行结构设计与校核。并重点对喷嘴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到蒸汽在喷嘴内最佳膨胀段尺寸:当顶锥角取10°,扩张段长度为12mm,喉部长度为2mm时汽轮机的运行效率最高。进而提高饱和蒸汽轮机的工作效率。最后借助UG软件对汽轮机内各部件进行三维设计和强度分析。对汽轮机的结构特性进行了验证,从而保证汽轮机在饱和蒸汽下安全稳定运行。为低温余热回收系统效率的提升打下基础。

王金磊[5](2012)在《基于振动测试的机械故障定性及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对保障设备的可靠、安全和高效的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机械设备的振动信号能够反映出设备的工况状态,因此,基于振动测试的故障诊断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故障定性与定位研究是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研究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目前一些主要的故障定性和定位方法及其应用,并且总结和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故障定性及定位方法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探讨了一种基于时域平均Laplace小波分析的故障定性方法。先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同步平均提取出周期分量,再进行Laplace小波相关滤波得到相关系数,用傅里叶变换求出Laplace小波相关系数的频谱从而得到故障特征频率,再对各种故障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故障的定性。针对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异常,运用基于时域平均Laplace小波分析的故障定性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实际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又探讨了基于振动信号相位传播特性的故障定位方法。先通过自适应消噪技术进行降噪处理,再应用希尔伯特变换提取相位信息,然后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信号的相位波形,最后根据相位特征的传播特性实现故障定位。通过本方法对轧机主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的实例分析,实际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陈光明,张旭阳[6](2011)在《汽轮机叶片的结构特点与数控加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汽轮机叶片的结构特点作了分析,介绍了汽轮机叶片CAD/CAM技术工作流程,分析了汽轮机叶片的数控加工工艺,探讨了汽轮机叶片数控加工编程技术。

马进钊[7](2011)在《基于Pro/E的汽轮机转子变型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轮机是一种以水蒸气为工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高速回转式原动机。汽轮机转子是汽轮机的重要部件,它担负着工质能量转换和传递扭矩的任务。传统的汽轮机转子设计方法经常需要重复计算建模,效率很低。事实上,各类转子的结构之间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将变型设计方法应用于转子的设计中,必将大大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利用Pro/E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在VC++.net2003开发环境下建立了一个汽轮机转子变型设计系统,从而实现了汽轮机转子的快速设计。基于这一系统的建立,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汽轮机转子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各个零部件做了进一步分析。根据汽轮机转子的结构特点,确定了变型设计方案。之后基于变型设计技术对约束联动和尺寸驱动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特征优化组合和参数关系式约束建立了Pro/E样板模型,并提取了主约束。接着对Pro/TOOLKIT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对样板模型特征和参数的控制。然后根据成组技术和分类编码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汽轮机转子分类编码系统。基于该分类编码系统,用特征位码域法建立了汽轮机转子的相似性标准。这样就可以对转子模型进行编码并分类成组,方便了以后的管理和调用,起到了对汽轮机转子变型设计系统优化的作用。最后基于这些分析和理论,建立了汽轮机转子变型设计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个模块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

王光辉[8](2010)在《长轴泵的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文中指出长轴泵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防洪、排涝、污水处理、电站(燃煤电站、核电站、蓄能电站、潮汐电站)、冷却系统等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导叶式长轴泵普遍存在着性能低下、主轴容易断裂和振动剧烈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其性能和泵轴的可靠性分析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对带有空间导叶的船用长轴泵的设计优化方法、内部流场和泵轴可靠性分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介绍长轴泵的水力设计及优化方法,并以JLY-80-27型泵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详细分析了不同喉部面积、导叶叶片出口安放角和导叶叶片数对泵性能的影响。针对所要设计的船用泵,将叶轮和空间导叶作为一个整体,对空间导叶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最后利用PRO/E绘图软件生成叶轮、空间导叶的三维实体及整个流道计算区域。2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整个流道、叶轮、环形空间、空间导叶及其内外盖板的内部流场。结果发现:(1)叶轮进口出现负压,该区域将有可能发生空化。(2)环形空间内流动紊乱,产生较大的冲击损失。(3)导叶工作面和背面的流速从导叶进口处至导叶出口处呈现增大—减小趋势,在导叶中部附近达到最大,导叶背面出现二次流。(4)导叶内外盖板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漩涡,说明空间导叶内流动相当混乱,存在着复杂的流动状态。3分别以二硫化碳和水为输送介质,计算了不同流量下该泵的流场情况,并把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和实测的特性曲线总体趋势是一致的,扬程和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同流量下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的最大误差基本小于18%,证明了数值计算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得到的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相同流量下,介质为二硫化碳的计算扬程和效率略高于介质为水时的计算扬程和效率。4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和传统的泵轴校核理论,对泵轴进行了静力和疲劳强度分析,根据所得危险点的主应力值对泵轴进行了校核,并对泵轴的变形情况以及振动状况作了分析和研究。

于忠玖[9](2010)在《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机组安全经济性的影响原因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牡二电厂循环水系统中有些附属设备存在的几个问题,对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产生的严重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对策。

祝森[10](2009)在《冶炼制酸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SO2风机故障诊断方法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冶炼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对大型冶炼厂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而建立完善相应的过程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取材就来自于中铝贵州分公司锅炉烟气综合治理PLC自动控制系统项目。本论文在参考了国内外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制酸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并对贵铝烟气制酸过程进行了介绍。说明了实现全厂自动化的必要性,最终确定采取基于PROFIBUS总线的控制系统来满足现场的控制要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现场监控点的确定(其中包括各种电机、仪表的模拟量,数字量输入输出);硬件配置的选型(其中控制器选用西门子S7300可编程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选用西门子系列模块);整个控制网络的搭建、走向(分析全厂的测控点分布情况后,用PROFIBUS总线及以太网组建网络);硬件电路的设计(文章中将电源电路设计,I/O模块的接入设计进行了举例说明);PLC程序的设计与编程(程序在STEP7编程环境下完成,文章中对部分程序进行了举例说明);组态软件的应用(采取了Wonderware公司的新一代信息化软件平台ArchestrA,可以把它抽象的理解为“网络版”的intouch,文章就电机控制的上位监控组态进行了举例说明)。在烟气制酸的过程中,SO2风机作为整个工段的动力总来源,其控制、保护及相关连锁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其工作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是控制工程的关键所在。本文就SO2风机的连锁保护及报警进行了设计(其中包括油路、气路的连锁保护控制)。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特别是BP网络以其良好的模式分类能力,在故障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笔者在文章中利用BP神经网络对SO2风机故障进行诊断。但由于采集样本维数较高,导致所得诊断结果不尽如人意。在用PCA算法对采集的特征样本进行降维处理后,再在MATLAB环境下,利用降维后的特征样本训练出了网络,并通过测试样本验证后得到了比较满意的诊断结果。证实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故障诊断的可行性。

二、双曲线型套装叶轮优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曲线型套装叶轮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核电站汽轮机低压转子有限元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转子动力学的研究
    1.3 转子动力学计算分析概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汽轮机低压转子建模
    2.1 核电站发电的工艺流程及结构总述
        2.1.1 核电站汽轮机蒸汽循环工艺简介
        2.1.2 汽轮机机组的结构组成
        2.1.3 汽轮机低压转子联轴器偏差问题
    2.2 汽轮机低压转子等效简化和建模
        2.2.1 低压转子主轴的简化建模
        2.2.2 叶轮的简化建模
        2.2.3 叶片的简化建模
        2.2.4 轴承的等效简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轮机低压转子的模态分析
    3.1 转子动力学计算分析的常用计算方法介绍
    3.2 汽轮机低压转子进行模态分析过程
        3.2.1 建立模型
        3.2.2 添加材料属性
        3.2.3 网格划分
        3.2.4 施加载荷与边界
        3.2.5 设置模态分析求解项
        3.2.6 模态分析求解结果
    3.3 低压转子固有频率分析
    3.4 模态振型的分析
    3.5 转子联轴器偏差情况下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3.5.1 建立模型
        3.5.2 进行模态分析
        3.5.3 低压转子两种状态下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压转子运行工况特征分析
    4.1 低压转子的临界转速
        4.1.1 临界转速的求解原理
        4.1.2 临界转速计算
        4.1.3 影响临界转速的因素
    4.2 低压转子在稳定运行工况下的谐响应分析
        4.2.1 稳态谐响应分析的实现
        4.2.2 稳态谐响应结果分析
    4.3 低压转子响应谱分析
        4.3.1 响应谱分析的过程
        4.3.2 响应谱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压转子-轴承支承稳态优化与试验
    5.1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5.2 基于虚拟模型技术对低压转子稳定性优化分析
        5.2.1 虚拟模型参数化优化设计的思路
        5.2.2 基于ANSYS Design Exploration低压转子支承刚度的优化设计实现
    5.3 低压转子测试验证
        5.3.1 试验模态分析
        5.3.2 低压转子固有频率的测定
        5.3.3 低压转子振动测试目的
        5.3.4 低压转子启机振动测量的方法
        5.3.5 现场实际试验测量的数据结果
    5.4 实际工程中的指导意义
    5.5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ZYJ339型低温螺旋榨油机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3.2 课题的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2 低温螺旋榨油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2.1 螺旋压榨的基本原理
    2.2 压缩比
        2.2.1 空余体积的计算
        2.2.2 压缩比的确定
    2.3 榨膛压力
    2.4 压榨时间
    2.5 压榨过程中的温度
    2.6 本章小结
3 ZYJ339型榨油机的设计
    3.1 设计概述
    3.2 榨螺的设计计算
        3.2.1 榨螺总体设计
        3.2.2 压缩比设计计算
        3.2.3 榨螺与距圈的尺寸设计
    3.3 榨油机功耗的计算
        3.3.1 榨螺受力计算
        3.3.2 榨膛内消耗的总功率计算
    3.4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3.4.1 冷却装置的设计
        3.4.2 调饼机构的设计
        3.4.3 榨螺轴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关键零部件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4.1 有限元分析概述
    4.2 榨螺的有限元分析
    4.3 榨螺轴的优化设计
        4.3.1 SolidWorks应力分析
        4.3.2 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4.3.3 优化过程
    4.4 本章小结
5 榨油机参数化设计系统的研究
    5.1 SolidWorks二次开发概述
        5.1.1 二次开发的方法
        5.1.2 开发工具
    5.2 系统需求分析与开发原理
        5.2.1 系统功能分析
        5.2.2 系统开发原理
    5.3 系统功能的实现
        5.3.1 系统主界面的设计
        5.3.2 子窗体的设计
    5.4 系统测试
        5.4.1 榨螺建模测试
        5.4.2 榨螺轴建模测试
        5.4.3 距圈建模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耐腐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
        1.2.2 海上风机基础结构的研究现状
        1.2.3 海上风机钢管桩腐蚀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1.2.4 海上风机基础防腐理论及技术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工程概况及环境荷载分析
    2.1 海上风电项目工程概况
        2.1.1 风况
        2.1.2 水文条件
        2.1.3 地质资料
    2.2 3MW 级海上风机及基础设计参数
        2.2.1 3MW 级海上风机参数
        2.2.2 3MW 级风机基础设计参数
    2.3 海上风机钢管桩主要环境荷载及计算方法
        2.3.1 风荷载
        2.3.2 波浪荷载
        2.3.3 海流荷载
        2.3.4 设计工况及荷载组合
    2.4 海上风机钢管桩的荷载计算
        2.4.1 正常运行工况下海上风机钢管桩荷载计算
        2.4.2 极限荷载工况下海上风机钢管桩荷载计算
        2.4.3 荷载汇总
        2.4.4 风机钢管桩轴向承载力验算
    2.5 海上风机钢管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横向承载力研究
        2.5.1 多重荷载下钢管桩-土相互作用机理
        2.5.2 海上风机钢管桩-土相互作用处理方法
        2.5.3 海上风机钢管桩横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2.5.4 海上风机地基土体的 P-y 曲线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腐蚀机理分析
    3.1 海洋环境腐蚀区带及特征
        3.1.1 海洋大气区的腐蚀
        3.1.2 浪溅区的腐蚀
        3.1.3 潮差区的腐蚀
        3.1.4 全浸区的腐蚀
        3.1.5 海泥区的腐蚀
    3.2 海洋环境下海上风机钢管桩的腐蚀类型
        3.2.1 均匀腐蚀
        3.2.2 点腐蚀
        3.2.3 缝隙腐蚀
        3.2.4 冲击腐蚀
        3.2.5 空泡腐蚀
        3.2.6 电偶腐蚀
    3.3 海工钢结构腐蚀裂纹扩展及破坏机理
        3.3.1 阳极溶解机理
        3.3.2 阴极析氢开裂机理
        3.3.3 应力腐蚀破裂机理
        3.3.4 腐蚀产物楔入机理
        3.3.5 活性通道理论
        3.3.6 闭塞腐蚀电池理论
    3.4 海上风机钢管桩的腐蚀裂纹扩展机理
        3.4.1 海上风机钢管桩材料的溶解腐蚀
        3.4.2 海上风机钢管桩结构应力对腐蚀的加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上风机钢管桩腐蚀数学模型分析
    4.1 现有海工钢结构腐蚀数学模型分析
        4.1.1 海工钢结构均匀腐蚀数学模型
        4.1.2 局部腐蚀数学模型
    4.2 海上风机钢管桩腐蚀数学模型的确定
        4.2.1 均匀腐蚀数学模型的确定
        4.2.2 局部腐蚀的等效处理方法
    4.3 海上风机钢管桩腐蚀数学模型参数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腐蚀数学模型的风机钢管桩强度及稳定性分析
    5.1 ANSYS 有限元软件介绍
    5.2 海上风机地基土体及钢管桩材料的本构模型
        5.2.1 地基土体本构模型
        5.2.2 地基土体(P-y)曲线的有限元实现
        5.2.3 钢管桩本构模型
    5.3 海上风机钢管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5.3.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假定
        5.3.2 海上风机钢管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4 基于均匀腐蚀数学模型的风机钢管桩强度及稳定性折减分析
        5.4.1 正常运行工况下均匀腐蚀对风机钢管桩强度及稳定性折减
        5.4.2 极限荷载工况下均匀腐蚀对风机钢管桩强度及稳定性折减
    5.5 局部腐蚀对风机钢管桩极限强度折减分析
        5.5.1 浪溅区局部腐蚀对风机钢管桩极限强度的影响
        5.5.2 全浸区局部腐蚀对风机钢管桩极限强度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上风机钢管桩防腐蚀优化设计
    6.1 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常规防腐设计原则
    6.2 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常规防腐设计思路及措施
        6.2.1 涂层防腐措施
        6.2.2 阴极保护防腐措施
        6.2.3 常规防腐设计缺陷
    6.3 海上风机钢管桩防腐优化设计
        6.3.1 海上风机钢管桩防腐优化设计思路
        6.3.2 3MW 级海上风机钢管桩防腐设计方案
        6.3.3 3MW 级海上风机钢管桩防腐优化详细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期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东海大桥风电场地基土体 P-y 曲线数据表
附表B 极限荷载工况下均匀腐蚀 t=15a 钢管桩各节点弯矩和应力数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已发表的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4)低压饱和蒸汽轮机的结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低压饱和蒸汽轮机发电技术
        1.2.1 饱和蒸汽轮机的国外应用现状
        1.2.2 饱和蒸汽轮机的国内应用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湿蒸汽在汽轮机通流部分内膨胀与流动分析
    2.1 湿饱和蒸汽所属区域及应用范围
    2.2 湿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状态方程
        2.2.1 湿饱和蒸汽状态方程
        2.2.1.1 湿饱和压力方程
        2.2.1.2 湿饱和温度方程
        2.2.2 过热蒸汽状态方程
    2.3 湿饱和汽轮机内的蒸汽流动特性
        2.3.1 湿饱和蒸汽在汽轮机流道内的两相流动
        2.3.1.1 湿饱和蒸汽两相流动成因分析
        2.3.1.2 湿饱和蒸汽两相流动控制方程
        2.3.2 湿蒸汽对汽轮机效率及稳定性的影响
    2.4 湿饱和蒸汽轮机特殊结构研究
        2.4.1 湿蒸汽对汽机结构的影响
        2.4.2 叶片汽蚀的解决方案
        2.4.2.1 叶片局部加覆盖层防汽烛
        2.4.2.2 叶片表面淬硬
        2.4.3.3 叶片激光强化
    2.5 本章小结
3 湿饱和蒸汽轮机设计开发
    3.1 蒸汽轮机热力计算基础
    3.2 湿饱和蒸汽轮机的特点及主要结构参数优化
        3.2.1 湿饱和蒸汽轮机的特点
        3.2.2 湿汽轮机主要结构参数优化
    3.3 100kW低压饱和汽轮机热力计算内蒸汽热力分析
        3.3.1 热力参数初选值
        3.3.2 计算双列级速度三角形
        3.3.3 计算双列级效率和功率
        3.3.4 水蒸气焓熵图及效率计算
    3.4 100kW低压饱和蒸汽轮机结构设计
        3.4.1 汽轮机主体结构组成
        3.4.2 喷嘴设计
        3.4.3 动叶设计校核与叶轮的选择
        3.4.4 轮盘的选择
        3.4.5 汽封
        3.4.6 汽缸的设计
        3.4.7 转轴的设计与校核
    3.5 饱和汽轮机喷嘴的模拟与优化
        3.5.1 CFX模拟条件设置
        3.5.2 汽轮机喷嘴模型
        3.5.3 模拟结果分析
4 汽轮机三维建模与强度分析
    4.1 UG软件介绍
        4.1.1 UG功能简介
        4.1.2 利用UG软件进行应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4.2 喷嘴组应力分析
    4.3 上汽缸应力分析
    4.4 下汽缸应力分析
        4.4.1 蒸汽室应力分析
        4.4.2 排汽室应力分析
    4.5 动叶片应力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振动测试的机械故障定性及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机械故障诊断理论
    1.2 机械故障诊断的实施过程
    1.3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机械故障定性及定位方法
    2.1 相关分析方法
        2.1.1 理论依据
        2.1.2 相关分析在机械故障定性及定位中的应用
    2.2 相干分析方法
        2.2.1 相干函数的基本概念
        2.2.2 相干分析在机械故障定性及定位中的应用
    2.3 小波变换分析方法
    2.4 倒频谱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时域平均 Laplace 小波分析方法
    3.1 时域平均技术
        3.1.1 时域同步平均原理
        3.1.2 截取长度误差对平均结果的影响
        3.1.3 仿真信号模拟
    3.2 Laplace 小波理论
        3.2.1 Laplace 小波及其特性
        3.2.2 Laplace 小波基函数相关滤波
        3.2.3 仿真信号模拟
    3.3 基于时域平均 Laplace 小波分析的故障定性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时域平均 Laplace 小波分析故障定性方法的应用
    4.1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分类和影响机组振动的因素
    4.2 汽轮发电机组各种异常振动对应的振动现象和特征
        4.2.1 质量不平衡引起的振动现象和特征
        4.2.2 转子热不平衡引起的振动现象和特征
        4.2.3 动静碰摩引起的振动现象和特征
        4.2.4 转子不对中引起的振动现象和特征
    4.3 汽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实例分析
        4.3.1 现场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案
        4.3.2 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振动信号相位传播特性的故障定位方法
    5.1 信号的预处理方法
        5.1.1 信号的滤波处理
        5.1.2 自适应消噪技术
    5.2 希尔伯特变换提取相位特征信息
    5.3 振动信号的后处理方法
    5.4 振动信号的相位传播特性
    5.5 基于相位传播特性故障定位方法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振动信号相位传播特性故障定位方法的应用
    6.1 轧机主传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6.2 轧机主传动系统故障诊断实例分析
        6.2.1 振动测试的背景和目的
        6.2.2 现场测试方案和测点布置
        6.2.3 实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汽轮机叶片的结构特点与数控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汽轮机叶片结构特点分析
    1.1 汽轮机叶片结构组成及其作用
    1.2 汽轮机叶片与叶轮的装配
2 汽轮机叶片CAD/CAM技术工作流程
3 汽轮机叶片的数控加工技术
    3.1 汽轮机叶片的数控加工工艺
    3.2 汽轮机叶片的数控加工编程步骤
4 结束语

(7)基于Pro/E的汽轮机转子变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CAD技术的研究动态
        1.2.2 参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2.3 变型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Pro/E二次开发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汽轮机转子的结构分析
    2.1 汽轮机转子的结构与分类
    2.2 汽轮机转子零部件的结构分析
        2.2.1 叶轮的结构分析
        2.2.2 叶片的结构分析
        2.2.3 汽封套筒的结构分析
        2.2.4 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汽轮机转子变型设计系统的开发
    3.1 系统开发方案研究
        3.1.1 方案的分析
        3.1.2 方案的确定
    3.2 汽轮机转子样板模型
        3.2.1 建模的分析
        3.2.2 转子整体样板模型的建立
        3.2.3 通流部分样板模型的建立
        3.2.4 转子前端样板模型的建立
        3.2.5 转子后端样板模型的建立
    3.3 系统控制部分的开发
        3.3.1 对菜单的控制
        3.3.2 对样板模型的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成组技术的变型设计优化
    4.1 成组技术
        4.1.1 成组技术概述
        4.1.2 分类编码系统
        4.1.3 分类编码系统的基本结构
    4.2 零件分类成组方法
        4.2.1 常用零件分类方法
        4.2.2 编码分类法
    4.3 汽轮机转子变型设计优化
        4.3.1 成组技术在汽轮机转子变型设计中的作用
        4.3.2 汽轮机转子分类编码系统的建立
        4.3.3 编码分类法对汽轮机转子的分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轮机转子变型设计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总体结构及操作流程
    5.2 系统的使用
        5.2.1 注册运行系统
        5.2.2 整体变型设计
        5.2.3 装配变型设计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长轴泵的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船用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2.2 空间导叶的研究现状
        1.2.3 泵轴可靠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长轴泵的水力设计及空间导叶的优化
    2.1 泵进出口直径的确定
    2.2 叶轮的水力设计
    2.3 空间导叶的设计
        2.3.1 确定轴面投影
        2.3.2 过流断面的检查
        2.3.3 分流线
        2.3.4 初定进出口边
        2.3.5 确定导叶进出口安放角
    2.4 空间导叶的优化
        2.4.1 叶片进口参数的优化
        2.4.2 叶片出口参数选取
        2.4.3 叶片包角的选择
        2.4.4 叶片数的选取
        2.4.5 叶片加厚
    2.5 实体造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轴泵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与实验分析
    3.1 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述
        3.1.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3.1.3 基本控制方程
        3.1.4 湍流模型
        3.1.5 网格生成技术
        3.1.6 边界条件
    3.2 计算结果与流场分析
        3.2.1 整个流道的流场分布
        3.2.2 叶轮的流场分布
        3.2.3 环形空间的流场分布
        3.2.4 空间导叶内的流场分布
        3.2.5 内外盖板的流场分布
    3.3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NSYS下长轴泵泵轴的可靠性分析
    4.1 ANSYS软件介绍
        4.1.1 ANSYS软件及应用介绍
        4.1.2 ANSYS软件分析典型过程的三个主要步骤
        4.1.3 ANSYS软件分析过程的三个阶段
    4.2 长轴泵泵轴载荷系统的确定
        4.2.1 长轴泵主轴的基本数据
        4.2.2 泵轴受力分析及计算公式
        4.2.3 计算结果
    4.3 基于ANSYS下长轴泵泵轴的可靠性分析
        4.3.1 泵轴的强度分析
        4.3.2 泵轴静力状况下的变形分析
        4.3.3 泵轴的振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
    5.2 主要结论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机组安全经济性的影响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循环水系统中影响机组真空的主要因素
    1.#5、#6机循环水升压泵易断轴
    2. 江岸泵站循环泵容量小,无备用泵
三、循环水中杂质多的因素分析
    1. 旋转网滤水效果差
    2. 净水器滤水效果差
四、循环水系统运行、检修
五、结束语

(10)冶炼制酸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SO2风机故障诊断方法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项目背景
    1.2 国内外制酸行业进展
        1.2.1 国内现状与发展
        1.2.2 国内制酸工艺
        1.2.3 国外制酸工艺进展
    1.3 国内外烟气制酸领域自动化水平现状
        1.3.1 国内制酸领域自动化水平现状
        1.3.2 国外制酸领域自动化水平现状
    1.4 文章中的工作
第二章 烟气制酸过程控制分析
    2.1 工程概述
        2.1.1 设计规模
        2.1.2 工程项目组成
    2.2 主要工艺技术方案
    2.3 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2.3.1 脱硫工艺
        2.3.2 制酸工艺
    2.4 系统主要监控设备及控制要求
        2.4.1 主要监控设备
        2.4.2 主要控制要求
        2.4.3 系统主要I/O 分析与总结
第三章 基于PROFIBUS 总线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硬件、软件配置选型方案
    3.2 控制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3.3 硬件电路设计
    3.4 PLC 程序设计
    3.5 运用IDE 进行上位监控组态
    3.6 系统说明
第四章 SO_2离心鼓风机的控制
    4.1 离心鼓风机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4.1.1 低速直联型离心鼓风机
        4.1.2 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
        4.1.3 发展趋势
    4.2 SO_2风机的控制与保护
        4.2.1 SO_2风机的控制
        4.2.2 SO_2风机的报警与连锁
第五章 神经网络在SO_2风机故障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
    5.1 引言
    5.2 利用BP 神经网络对SO_2风机进行故障诊断
        5.2.1 BP 神经网络结构及算法
        5.2.2 BP 网络故障诊断原理
    5.3 基于BP 神经网络SO_2风机故障诊断的仿真实验研究
        5.3.1 网络输入、输出向量的确定
        5.3.2 样本的提取与处理
        5.3.3 基于MATLAB 神经网络工具箱简介
        5.3.4 基于MATLAB 的运行程序及仿真结果分析
    5.4 PCA 概述
        5.4.1 PCA 介绍
        5.4.2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几何解释
        5.4.3 主成分的推导及性质
    5.5 运用PCA 对样本进行降维处理后的SO_2风机故障诊断实验
        5.5.1 实验流程方案
        5.5.2 PCA 算法在MATLAB 中的程序编写
        5.5.3 生成降维后的样本特征向量
        5.5.4 利用降维后的样本向量进行风机故障诊断试验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心得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I/O 模块端子图
附录B STEP7 程序
个人简历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双曲线型套装叶轮优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核电站汽轮机低压转子有限元动力学分析与优化[D]. 刘现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2]基于ZYJ339型低温螺旋榨油机关键技术的研究[D]. 户晓磊. 郑州大学, 2016(02)
  • [3]海上风机钢管桩基础耐腐蚀性研究[D]. 李战强.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1)
  • [4]低压饱和蒸汽轮机的结构设计与优化[D]. 王春晓.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5]基于振动测试的机械故障定性及定位方法研究[D]. 王金磊.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2(05)
  • [6]汽轮机叶片的结构特点与数控加工技术研究[J]. 陈光明,张旭阳. 制造业自动化, 2011(17)
  • [7]基于Pro/E的汽轮机转子变型设计研究[D]. 马进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8]长轴泵的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D]. 王光辉. 江苏大学, 2010(05)
  • [9]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机组安全经济性的影响原因分析及对策[J]. 于忠玖. 中国电力教育, 2010(S1)
  • [10]冶炼制酸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SO2风机故障诊断方法的应用与研究[D]. 祝森. 江西理工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双曲线集叶轮的优化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