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水缔合系统光谱研究及其在白酒乙醇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乙醇-水缔合系统光谱研究及其在白酒乙醇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一、乙醇-水缔合体系光谱及其应用于白酒中乙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雨楠,张钟晓,陈小雪,薛岩松,韩北忠[1](2021)在《发酵时间对清香型白酒二茬基酒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和三维荧光光谱(3D-FS)技术测定不同发酵时间清香型白酒基酒的风味物质轮廓,探究延长固态发酵时间对于二茬基酒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通过绘制范氏图分析不同发酵时间基酒样品中风味物质的多样性变化,并探究不同发酵时间基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与其3D-FS的关联。结果表明,基酒样品中共鉴定出52种风味物质,其中十六酸乙酯[(641.64±53.1)~(823.26±27.49)mg/L]、月桂酸乙酯[(246.46±12.94)~(361.84±34.70)mg/L]、乙酸乙酯[(253.18±20.1)~(320.00±64.73)mg/L]、十四酸乙酯[(182.37±17.1)~(273.36±34.25)mg/L]、癸酸乙酯[(143.48±9.81)~(374.53±48.06)mg/L]、异戊醇[(143.94±20.18)~(169.00±7.01) mg/L]含量较高,共同赋予二茬基酒清香纯正的风味特征。范氏图结果表明,在O/C<0.3和H/C=2的信号区域中,存在较高丰度的酯类物质,并且二茬基酒三维荧光光谱与酯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及类型有重要关联。

白静,朱冰,徐海云[2](2021)在《催化动力学法检测白酒中乙醇的含量》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催化动力学法检测白酒中乙醇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优化反应体系,确定最佳实验条件,采用二价铜离子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褪色催化动力学反应体系测定白酒中乙醇含量。结果乙醇的浓度在0~1.00 mg/mL的区间范围内与催化体系与非催化体系吸光度值之差(ΔA)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6。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033,相对标准偏差为0.57%,检出限为0.99×10-7g/mL,5种白酒样品的加标回收率皆为90%~94%。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可用于白酒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贾晓琪[3](2021)在《乙醇—水溶液以及白酒中的超分子团簇的谱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维持人类生命和生存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尽管它在分子结构上看似很简单,但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乙醇不但是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燃料而且也是实验室很常用的有机原料和溶剂。此外,乙醇分子又是一种典型的含疏水性和亲水性基团的两亲性有机小分子。与理想溶液相比,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在多种热力学性质和参数(如自扩散系数、剪切黏度、超额体积、超额焓、压缩性和声衰减系数)中都表现出了显着的偏差。此外,日常生活中我们用75%(v/v)的乙醇溶液杀菌消毒,其主要原因是该浓度下的乙醇溶液具有最佳的杀菌效果。上述的这些反常特性和被普遍接受的常识背后的真正原因其实都与水和乙醇所形成的氢键超分子网络结构及其诱导的局部特性或整体结构有关。因此,深入了解乙醇-水溶液的微观行为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将对揭示水溶液结构的奥秘和探索其在多种化学和生物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中国白酒中98%以上的成分都是水和乙醇,而剩余的不到2%的微量成分(如多元醇、酸、醛、酚、添加剂等)则决定了白酒的香型和风味特征。不同类型的白酒在口感上具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同一香型、同一品牌的白酒,其不同度数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口感上的巨大差别。此外,相对于新酒,陈年老酒的口感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一系列变化。这其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刺激性气味的减少虽然起着主导作用,但其中乙醇-水团簇的结构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研究白酒中乙醇和水形成的超分子团簇对于监测白酒的生产、品质的鉴别以及口味的改善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研究了一系列不同浓度下的乙醇-水溶液在不同浓度范围内以及不同孵育时间下所形成的超分子团簇间的差异。我们主要利用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及其二维相关光谱分析确定了不同乙醇浓度的发射光谱和振动光谱。不同的发射光谱位置对应于不同的超分子团簇,羟基的振动光谱的位移可以提供乙醇和水分子间所形成氢键的变化信息。其中,在低浓度范围内(10~45%),随着乙醇浓度的不断提高,乙醇优先与水分子发生缔合,位于373 nm的荧光峰优先308 nm的荧光峰发生变化,所形成的超分子团簇以(H2O)m(Et OH)为主,其发射峰位于373 nm附近;在50~75%的中浓度区间内,乙醇开始发生自缔合,位于330 nm的荧光峰优先308 nm的荧光峰发生变化,形成的团簇是(H2O)m(Et OH)n,其发射峰位于330 nm处,其中该团簇也是最稳定的;在80~100%的高浓度范围内,乙醇分子主要发生自缔合,其中(H2O)m团簇发生解离,位于308nm的荧光峰优先373 nm的荧光峰发生变化,形成的超分子团簇以(H2O)(Et OH)n为主,其荧光发射峰位于308 nm附近。因此,多种谱学相结合的研究为区分乙醇-水混合物中不同超分子团簇及其结构提供了一种新方案。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利用二维相关荧光和拉曼光谱研究了三种汾酒中所形成的超分子团簇的类型及其内在结构的差异。主要研究了稀释、孵育时间以及p H对三种汾酒所形成的超分子团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汾酒(a),其荧光光谱简单,而且稀释后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光谱峰的位置没有明显变化;而且,将其置于低p H条件下时,孵育12小时后,荧光光谱位置也无明显变化(位于330 nm的发射峰为主要发射峰),这说明汾酒(a)中所形成的超分子团簇以(H2O)m(Et OH)n为主,而且非常稳定。而对于汾酒(b)和汾酒(c),其荧光光谱的主要发射峰位于310 nm附近,其形成的主要超分子团簇为(H2O)(Et OH)n,其中汾酒(b)的荧光光谱的发射峰随着不断地稀释发生了明显地变化,而且受p H影响也比较大。而汾酒(c)的荧光光谱的发射峰位置随着不断地稀释变化不是很明显,但是其受p H影响比较大。基于二维相关拉曼光谱分析,汾酒(a)和汾酒(c)中主要形成强氢键,汾酒(b)中主要形成弱氢键。综上所述,汾酒(a)优于汾酒(c)优于汾酒(b)。因此,通过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以及其二维相关分析将为区分不同品质的汾酒,以及为其它清香型白酒的鉴别提供一定的量化指标。

成林,成坚,王琴,李永俊,林诺怡[4](2021)在《生产工艺对粮食酿造酒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粮食酿造酒的传统生产工艺中各环节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优化生产工艺、提升酒类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秦丹,段佳文,李有明,何菲,李贺贺,孙宝国[5](2021)在《白酒老熟过程中风味成分的变化及人工催陈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酒老熟是白酒生产工艺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由于白酒自然老熟过程时间长、成本高,因此人们希望通过催陈技术使新酒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老熟后白酒的色、香、味、格。白酒老熟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白酒老熟过程中其酒体和微量成分都在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主流香型白酒自然老熟过程中风味成分的变化及人工催陈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白酒人工催陈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黄张君,张文华,曾运航,石碧,王松涛,沈才洪[6](2021)在《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成分间氢键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量子化学的方法研究乙醇-水、乙醇-风味成分、水-风味成分以及乙醇-水-风味成分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以期更深入地认识白酒的老熟机理。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乙醇、水、风味成分的二元复合物和三元复合物中,结构稳定性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乙醇/水-酸>乙醇/水-醇>乙醇/水-酯,以及乙醇-水-酸>乙醇-水-醇>乙醇-水-酯。酸类物质的羰基氧原子和羟基氢原子能分别与乙醇、水的羟基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氢键,使乙醇/水-酸和乙醇-水-酸复合物形成环状结构,故结构稳定性高。这应该是白酒在贮存过程中风味成分的质量浓度呈现"酸增酯减"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贮存可以增强酒体中氢键相互作用、减少游离分子的原因。

吴昊,邓波,张家润,宋川,华伟,雷翔云[7](2020)在《微波辐照对低度白酒黏度的影响》文中指出将黏度系数作为标定氢键缔合的表征参数,通过测量不同微波辐照剂量处理的白酒样品的黏度系数,研究白酒中氢键缔合受微波辐照剂量影响。研究不同的黏度测量结果表明,对于43%vol低度白酒,微波处理使其黏度上升,表明其中氢键缔合程度增加。通过对比微波处理前后白酒样品中微量成分的变化分析,说明微波对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含量产生影响,这些微量成分的变化也影响了黏度系数。

瞿驰[8](2020)在《基于镧系纳米荧光传感器用于白酒中酒精度检测》文中研究表明白酒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然而随着因过度饮酒而引发的疾病与社会问题的增多,对酒精浓度以及酒类质量的检测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而乙醇浓度则是白酒生产、质量和销售的重要指标,因此,开发研制出一种简单便捷、准确度高的新型乙醇浓度检测方法,用于实现对白酒的酒精度检测是十分必要的。酒中乙醇检测方法主要为密度瓶法、酒精计法、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激光拉曼光谱法、微生物电极法、近红外光谱法、荧光光度法等。相较于其它方法,荧光分析法以其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捷和特异性强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所关注。而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荧光纳米材料,如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碳纳米点(CDs)和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等,因其光学稳定性高、形貌可控、多功能化等优异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学、生物、环境监测等各个领域。本文设计并合成了 N,S-CDs@Tb-BTC纳米杂化物作为荧光探针,并研究了乙醇浓度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能够简便、高灵敏地检测乙醇浓度以及白酒中酒精度的新方法。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发射的N,S-CDs,以稀土元素铽离子(Tb3+)为金属中心,均苯三甲酸(BTC)为配体,在乙醇溶液中制备了具有绿色荧光Tb-BTC,并将N,S-CDs包封在Tb-BTC的空腔之中,合成具有两种荧光发射的N,S-CDs@Tb-BTC纳米杂化物。N,S-CDs@Tb-BTC在乙醇溶液中仅显示出绿色荧光,而水分子会使Tb-BTC的结构坍塌从而释放N,S-CDs至溶液中,此时N,S-CDs@Tb-BTC将会呈现出蓝色荧光。基于此,本实验课题构建了比率型乙醇传感器,并进一步实现对白酒酒样中酒精度的快速检测。该方法简单便捷、灵敏度高,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为快速检测白酒度数及其品质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张玉杰[9](2018)在《乙醇-水蒸煮液中降解糖和木素对体系酸度的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提出乙醇-水法制浆作为一种相对清洁的化学制浆方法近几年被广泛关注。在乙醇-水法抽提过程中纤维细胞的初生壁被破坏,在较强烈的蒸煮反应情况下,也有一部分木素从纤维的次生壁中被溶出,其他碳水化合物、树脂、无机盐类等组分也被部分除去,因而所制得的纸浆,通常纤维素含量较高。这种制浆过程中原料自身水解释放的酸对制浆产生催化作用,也就是起催化作用的酸不是外加的,而是制浆过程中原料自身水解产生的。因此,抽提过程中生成的有机酸进入抽提液中,为体系提供酸度,对纤维原料中木素碎解成浆起促进作用。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随着乙醇-水抽提液的温度的变化,溶液的p H值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有机酸含量发生了变化,影响原料中木素的溶出,最后必然影响成浆的能耗。目前,乙醇-水溶剂抽提过程中溶出木素对于生成的有机酸的影响规律鲜有研究,本研究针对芦苇乙醇-水抽提液的特点,探究了木素和降解糖(本文以葡萄糖为例)对处理的乙醇-水抽提液酸度的变化规律。首先,对芦苇乙醇-水抽提液的馏分p H值进行了研究。随着温度的降低,馏分溶液的p H值明显升高;在馏分中溶解乙醇木素后,溶液的pH值对作用时间不敏感;随着溶解乙醇木素浓度的增加,乙醇木素对馏分溶液[H+]的电离抑制作用越明显;在馏分中溶解葡萄糖后,当温度升高到60℃以上葡萄糖对[H+]都有抑制作用,随着葡萄糖加入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有所提升,但是并不是葡萄糖浓度越高越好,当葡萄糖加入量达到0.05g时,抑制作用明显大大降低了。并对于特征温度进行红外分析,探究氢键的强弱。其次,对葡萄糖和乙醇木素混合对芦苇乙醇-水抽提液的馏分的p 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和较高温度时,葡萄糖的抑制作用增强,高温时,乙醇木素浓度的增加也会增大对[H+]的抑制作用,葡萄糖是在超过60℃时对[H+]有抑制作用,加乙醇木素后,在70℃以后出现抑制作用,而在中间温度葡萄糖和木素的抑制作用都减弱了。根据木素化学结构官能团的分析,猜想是其官能团中的C=O会和馏分中有机酸的H+形成氢键,抑制了[H+]的释放。所以采用含有这种醌式结构的蒽醌作为模型物,并对比蒽醌和乙醇木素对馏分溶液p H值的影响。由于蒽醌的加入,溶液p H值整体升高,说明蒽醌对[H+]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对比加入乙醇木素的情况,比乙醇木素对[H+]的抑制作用更强。再次,对芦苇乙醇-水抽提液本身进行了酸度研究。随着抽提液温度的降低,溶液p H值也明显升高。并对于特征温度进行红外分析,探究氢键的强弱。最后,对芦苇乙醇-水抽提液的馏分的p H值变化进行了验证实验。将没有醌式结构的苯酚溶解于馏分溶液中,pH值变化不明显,刚好验证了实验。

曹晶晶,曾庆梅,张傲娜,严王慧,郑玥,魏国华[10](2018)在《不同有机酸协同超高压处理对黄酒中醇水缔合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黄酒乙醇味较烈,口味粗糙。本文采用1H-NMR共振法研究乙醇水溶液的一维核磁氢谱图,并结合体系粘度变化来确定适用于黄酒体系的氢键缔合强度指标。采用超高压和有机酸分别处理乙醇水溶液,检测体系氢键缔合强度变化;采用有机酸协同超高压处理新生黄酒,并将其氢键缔合强度与新生黄酒、一年陈黄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黄酒的酒度范围内,氢键缔合强度可用理想醇水溶液中乙醇与水的羟基质子化学位移加权平均值与实际溶液下的化学位移加权平均值之间差值(Δδ)及体系粘度(η)表征。超高压处理乙醇-水体系,羟基质子化学位移发生变化。300 MPa、20 min超高压处理乙醇水溶液后,氢键缔合增强最明显。有机酸处理乙醇水溶液,氢键缔合增强。柠檬酸协同超高压处理新生黄酒,体系氢键缔合明显增强,处理后的新生黄酒氢键缔合强度略高于一年陈黄酒。

二、乙醇-水缔合体系光谱及其应用于白酒中乙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醇-水缔合体系光谱及其应用于白酒中乙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发酵时间对清香型白酒二茬基酒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取样
        1.3.2 清香型原酒挥发性组分检测
        1.3.3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1.3.4 感官评价
        1.3.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发酵时间所产清香型白酒基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解析
    2.2 发酵时间对基酒风味的影响
    2.3 不同发酵时间清香型白酒基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2.4 不同发酵时间所产清香型白酒基酒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2.5 不同发酵时间清香型白酒基酒样品的感官评价分析
3 结论

(2)催化动力学法检测白酒中乙醇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1.2 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催化体系的建立
        1.3.2 催化体系与非催化体系吸光度值之差(ΔA)
        1.3.3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3.4 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的吸收曲线
        1.3.5 硼砂缓冲溶液用量的优化
        1.3.6 罗丹明B用量的优化
        1.3.7 硫酸铜溶液用量的优化
        1.3.8 实验温度的优化
        1.3.9 实验时间的优化
        1.3.1 0 干扰离子实验
        1.3.1 1 样品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2 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的吸收曲线
    2.3 硼砂缓冲溶液用量的优化
    2.4 过氧化氢用量的优化
    2.5 罗丹明B用量的优化
    2.6 硫酸铜溶液用量的优化
    2.7 实验温度的优化
    2.8 实验时间的优化
    2.9 干扰离子实验
    2.1 0 白酒样品分析
        2.1 0.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2.1 0. 2 精密度与检出限
        2.1 0. 3 样品测定
3 结论

(3)乙醇—水溶液以及白酒中的超分子团簇的谱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乙醇和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方法
        1.1.1 乙醇和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1.2 乙醇-水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1.2 乙醇-水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1.2.1 乙醇-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及进展
        1.2.2 乙醇-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拉曼光谱研究及进展
    1.3 白酒中的超分子团簇及光谱学研究
        1.3.1 白酒的简介
        1.3.2 白酒研究的谱学进展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乙醇-水溶液中超分子团簇的光谱学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样品和试剂
        2.2.2 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3.1 荧光光谱测试
        2.2.3.2 二维相关荧光光谱的分析
        2.2.3.3 拉曼光谱测试
        2.3.3.4 二维相关拉曼光谱的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乙醇-水溶液的荧光光谱分析
        2.3.2 乙醇和水溶液的二维相关荧光光谱分析
        2.3.2.1 移动窗口二维相关分析
        2.3.2.2 二维相关荧光光谱的同步谱和异步谱
        2.3.3 乙醇和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的拉曼光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汾酒中的乙醇-水超分子团簇的谱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和试剂
        3.2.2 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3.1 荧光光谱的测试
        3.2.3.2 二维相关荧光光谱的分析
        2.2.3.3 拉曼光谱测试
        3.3.3.4 二维相关拉曼光谱的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汾酒溶液的荧光光谱分析
        3.3.2 不同汾酒溶液的二维相关荧光光谱分析
        3.3.3 不同汾酒溶液的拉曼光谱分析
        3.3.4 不同汾酒溶液的二维相关拉曼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生产工艺对粮食酿造酒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预处理
2 蒸煮
3 冷却
4 制曲和接种
5 发酵工艺
    5.1 固态发酵
    5.2 半固态发酵
    5.3 液态发酵
6 蒸馏工艺
7 勾调工艺
8 贮存工艺
9 分析检测
1 0 结语

(5)白酒老熟过程中风味成分的变化及人工催陈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白酒老熟机理及研究进展
    1.1 基于乙醇-水氢键缔合强度的变化
    1.2 基于金属离子的变化
    1.3 基于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
2 白酒人工催陈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物理催陈法
    2.2 化学催陈法
    2.3 生物催陈法
3 结语

(6)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成分间氢键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白酒样品主要风味成分的含量检测
        1.3.1. 1 GC-FID检测
        1.3.1. 2 HPLC检测
        1.3.2 白酒中主要成分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酒中的主要风味成分分析
    2.2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
        2.2.1 乙醇/水-风味成分二元复合物分析
        2.2.2 乙醇-水-风味成分三元复合物分析
3 结论

(7)微波辐照对低度白酒黏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实验处理方法
        1.2.2 样品的检测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黏度分析
    2.2 微量成分对黏度的影响分析
3 结论

(8)基于镧系纳米荧光传感器用于白酒中酒精度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酒中乙醇检测方法进展
    1.3 荧光纳米材料
    1.4 稀土金属发光材料
    1.5 研究方法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原理验证
    3.2 材料表征
    3.3 Tb~(3+)与BTC比例优化
    3.4 乙醇浓度测定
    3.5 实际白酒样品中酒精度测定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及优势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9)乙醇-水蒸煮液中降解糖和木素对体系酸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温乙醇-水法精炼木质纤维生物质
    1.2 乙醇-水法抽提芦苇
    1.3 乙醇-水法抽提液酸度特性
        1.3.1 pH值对乙醇-水法抽提的重要性
        1.3.2 乙醇-水法抽提酸性物质的产生
        1.3.3 乙醇-水法抽提中木素对酸性物质的抑制
        1.3.4 乙醇-水法抽提中糖分对酸性物质的抑制
        1.3.5 黑液中主要成分分析
        1.3.5.1 馏分的主要成分
    1.4 有机酸与木素及降解糖变化间的关系表征
        1.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的内容与特色
第二章 实验内容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药品
        2.1.2 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原料的水分含量的测定
        2.2.2 芦苇的自催化乙醇抽提与废液处理
        2.2.2.1 抽提条件
        2.2.2.2 蒸煮废液的处理
        2.2.3 乙醇木素及其模型物对馏分pH值的影响
        2.2.3.1 馏分pH值随温度变化规律的检测
        2.2.3.2 乙醇木素对不同温度馏分pH值的影响
        2.2.3.3 作用时间与乙醇木素浓度对馏分pH值的影响
        2.2.3.4 温度与乙醇木素浓度对馏分pH值的影响
        2.2.3.5 蒽醌对馏分pH的值影响
        2.2.3.6 苯酚对馏分pH的值影响
        2.2.4 降解糖与有机酸混合溶液的配制
        2.2.4.1 不同浓度葡萄糖与甲酸混合溶液的配制
        2.2.4.2 不同浓度蔗糖与甲酸混合溶液的配制
        2.2.4.3 不同浓度木糖与甲酸混合溶液的配制
        2.2.4.4 不同浓度阿拉伯糖与甲酸混合溶液的配制
        2.2.4.5 不同浓度葡萄糖与乙酸混合溶液的配制
        2.2.4.6 不同浓度蔗糖与乙酸混合溶液的配制
        2.2.4.7 不同浓度葡萄糖与甲酸、乙酸混合溶液的配制
        2.2.4.8 不同浓度蔗糖与甲酸、乙酸混合溶液的配制
        2.2.4.9 不同浓度葡萄糖与甲酸、乙酸、糠醛混合溶液的配制
        2.2.4.10 不同浓度甲酸与葡萄糖混合溶液的配制
        2.2.5 葡萄糖溶于馏分的pH值检测
        2.2.6 葡萄糖和乙醇木素混合溶于馏分的pH值检测
        2.2.7 特征温度溶液红外光谱(FTIR)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芦苇乙醇-水抽提液的PH值分析
    3.2 乙醇木素浓度对馏分PH的影响
    3.3 温度对2.5g饱和乙醇木素溶液pH值的影响
    3.4 作用时间对乙醇木素抑制[H+]浓度的影响
    3.5 降解糖对有机酸溶液PH值的影响
    3.6 葡萄糖量对馏分PH值的影响
    3.7 同时添加葡萄糖和乙醇木素对馏分PH值的影响
    3.8 蒽醌(AQ)模型物对馏分溶液PH值的影响
    3.9 苯酚对馏分溶液PH值变化的验证
    3.10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10.1 馏分特征温度的红外光谱分析
        3.10.2 抽提液特征温度的红外光谱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10)不同有机酸协同超高压处理对黄酒中醇水缔合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1H-NMR检测
        1.2.2 粘度检测
        1.2.3 黄酒氢键缔合强度指标的确定
        1.2.4 样品超高压处理
        1.2.5 黄酒中有机酸对乙醇水氢键缔合的影响
        1.2.6 黄酒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检测
        1.2.7 黄酒感官评价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酒氢键缔合强度检测指标的确定
    2.2 超高压处理对乙醇-水体系中醇水缔合影响
        2.2.1 超高压处理压力对乙醇-水体系中醇水缔合影响
        2.2.2 超高压处理时间对乙醇-水体系中醇水缔合影响
    2.3 有机酸对醇水氢键缔合的影响
        2.3.1 柠檬酸对醇水氢键缔合的影响
        2.3.2 其他酸对醇水氢键缔合的影响
    2.4 有机酸协同超高压处理对黄酒氢键缔合的影响
    2.5 有机酸协同超高压处理对黄酒主要理化性质及风味成分的影响
    2.6 有机酸协同超高压处理对黄酒感官品评的影响
3 结论

四、乙醇-水缔合体系光谱及其应用于白酒中乙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发酵时间对清香型白酒二茬基酒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J]. 胡雨楠,张钟晓,陈小雪,薛岩松,韩北忠. 中国酿造, 2021(09)
  • [2]催化动力学法检测白酒中乙醇的含量[J]. 白静,朱冰,徐海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09)
  • [3]乙醇—水溶液以及白酒中的超分子团簇的谱学研究[D]. 贾晓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4]生产工艺对粮食酿造酒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成林,成坚,王琴,李永俊,林诺怡. 酿酒科技, 2021(02)
  • [5]白酒老熟过程中风味成分的变化及人工催陈技术的研究进展[J]. 秦丹,段佳文,李有明,何菲,李贺贺,孙宝国. 食品科学, 2021
  • [6]白酒贮存过程中主要成分间氢键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J]. 黄张君,张文华,曾运航,石碧,王松涛,沈才洪. 食品科学, 2021(12)
  • [7]微波辐照对低度白酒黏度的影响[J]. 吴昊,邓波,张家润,宋川,华伟,雷翔云. 酿酒科技, 2020(06)
  • [8]基于镧系纳米荧光传感器用于白酒中酒精度检测[D]. 瞿驰.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9]乙醇-水蒸煮液中降解糖和木素对体系酸度的影响规律研究[D]. 张玉杰.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7)
  • [10]不同有机酸协同超高压处理对黄酒中醇水缔合影响的研究[J]. 曹晶晶,曾庆梅,张傲娜,严王慧,郑玥,魏国华.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5)

标签:;  ;  ;  ;  ;  

乙醇-水缔合系统光谱研究及其在白酒乙醇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