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组织”:价值的象征

“基地组织”:价值的象征

一、“基地”组织:一种价值符号(论文文献综述)

单小曦,郑千惠,沈梦,鲍远福[1](2021)在《异托邦语境下的人性书写与末世美学——网文名作《二零一三》文本细评》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软科幻"与网络文学融合的一次勇敢尝试,《二零一三》拓宽了"末日流"小说的整体视域。小说通过营造异托邦、异环境、异起源交互作用的另类空间,展现出充满矛盾与张力的"末日世界"。同时,"父权规训"及其反抗机制则构筑了小说的伦理话语,实现了"边缘"对"主流"、"子辈"对"父辈"权力规训的"革命",从而展现出一幅完整且复杂多样的人物关系图谱。小说以人类对抗丧尸病毒、保卫地球、坚守人性为主线,运用张弛有度的节奏、喜剧化的情节、视角互补的叙事策略,既消解了故事的残酷性,更深入到人性至善的内核中。小说以"性善论"为思想基调,强调了正向道德力量对人生命的人文关怀,在阴郁残酷的末世叙事中彰显出充满慰藉的人道情怀。小说始终立于"宏审美"的整体外观,以情感聚焦模式,将视野与内涵拓展到宏大的社会话语体系中,最终实现了欲望书写下的审美超越。

王金乐[2](2021)在《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盛,人们越发注重旅游、度假等休闲娱乐活动。其中,极具特色的小型度假酒店成为越来越多人外出旅游的选择。但当下小型度假酒店在配置多样性活动场所的时候,出现了功能上的无序堆砌,忽略了使用者的空间感受,难以满足消费者深层次心理需求。因此,提升小型度假酒店的空间品质非常重要。本文从空间体验的视角,以小型度假酒店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实地调研与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工作。首先,根据体验的特性和空间体验的感知途径总结出小型度假酒店空间体验性设计要素;其次,对国内小型度假酒店建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小型度假酒店的现状,发现并总结出小型度假酒店在空间主题、功能与路径、空间界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次,结合空间体验设计要素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小型度假酒店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综合调研发现的问题和优秀案例的分析结果,得出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通过研究表明,以空间体验为导向的小型度假酒店设计策略包括:空间主题的建构、外部环境的选择、多样化事件的发生、空间路径的诱导、触动知觉和点缀符号等六个方面。最后,本次研究通过天津市蓟州区山语居酒店的设计实践对提出的策略进行验证。旨在对我国小型度假酒店设计提供参考,扩展我国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思路。

刘思雨[3](2021)在《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大理鹤庆沿着“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历史痕迹,孕育了名满海内外的“银器匠人”。随着现代匠人们在秉承祖辈手工技艺以及经营思路的同时,还不断吸收了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加工技艺,将之融入银器、铜器及各种工艺品的制作中,并大胆创新,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银器文化产业。但中国丰富的传统地域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对自身体系的认知而深陷“同质化”危机,如何使得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得以保存并找到合适的传承路径是社会各界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李小白品牌的发展缘起与品牌现状,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品牌手工艺产品的市场价值与消费者需求模式下的二者结合促进的银壶市场生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其次基于对文化基因的理论研究,与同类型品牌案例对比得出文化基因在“李小白”品牌中的继承体现在“人”“物”与“技艺”三者上。并将李小白品牌中的形式与文化特征分析后提出品牌未来的发展策略是基于品牌主线产品优化下的延伸产品开发。最后将大理白族银器与李小白品牌中的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进行分类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图,梳理其中共有的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三种类型,并发现“人”作为李小白品牌的文化核心基因,探讨“人”在李小白品牌中的体现与根源。设计实践中将本土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的自然环境符号与李小白品牌核心基因相融合。通过前面的分析提出设计思路,并利用设计师与匠人协同合作的模式,使得基于品牌未来发展策略下的设计与制作一体化。希望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一条可行性路径。

荣洁[4](2021)在《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沈菁菁[5](2020)在《当代地域性建筑中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建筑创作繁荣的背景下,众多建筑师试图通过营建当代地域性建筑作品,以此来唤醒深植在人们内心的民族文化根髓,展现当代建筑应有的价值。然而,对于建筑地域性的片面理解以及在建筑实践中的简单表达导致对地域性的主观解读和文脉的肤浅表达的盛行,真正有深度的地域性建筑作品依然稀缺,急需新的理论与设计方法的支撑。因此,笔者以提高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水平为目的,尝试以概念设计运用方法研究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可能途径。本文通过对大量既往文献的研究与梳理,提出建筑设计领域概念设计的定义和分类,为概念设计相关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并建立了包含条件性、目的性、操作性三种主要类型以及具体实现手段在内的概念设计分析框架。运用上述分析框架,选择国内新锐建筑师、国际当代建筑师以及竞赛获奖作品三类案例共计42个地域性建筑作品,运用实地调研、表格分析、图示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作品里所运用的概念设计方法进行了分类、比较与总结。同时,对于案例中设计概念的具体实现手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中提取出在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中与地域特征关系密切的保护协调类、利用协调类、地域创造类等三类共计10对关键词,总结了适用于当代地域性建筑创造的概念设计的具体运用方法,为提高我国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水平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赵跃[6](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薄宏涛[7](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提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安培[8](2019)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十九大报告均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也即治理工具。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是基于治理主体关系调节的治理主体合作实践活动。职业教育治理的基础是治理主体关系调节,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形式是治理主体合作,职业教育治理的目标是形成治理主体的合作秩序,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职业教育治理的关键难题是治理主体“合作难”的问题。治理工具是解决治理难题,实现治理目标的手段,职业教育治理工具要解决治理主体“合作难”这一关键难题。因此,本研究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的基本问题界定为“基于治理工具的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何以可能以及合作秩序何以实现”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从系统科学、社会网络科学、复杂科学的方法论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法,依据马克思的生产工具理论、治理理论、关系理论、“合作何以可能”、“合作秩序何以实现”的相关理论,建构“工具—关系—合作—合作秩序”的分析框架,建构起“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理论”。本研究依据“功能——属性”的分类标准,从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绩效特征、功能互补性出发,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分为行政性治理工具、市场性治理工具、社会性治理工具、信息化治理工具四种类型。行政性治理工具包括政策工具、标准工具、组织工具。行政性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是权威规制性,绩效特征是权威、强制、规制、命令,具有强制功能、规制功能。政策工具综合统筹协调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行政关系、经济关系、教育关系,以行政权力强制规定并保障治理主体合作;标准工具为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关系建立提供标准,为治理主体合作提供标准;组织工具包括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等,为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提供组织协调保障、专业指导保障。政策工具、标准工具、组织工具综合、协调、统一应用,为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法治秩序。市场性治理工具也称基于市场的手段,是具有市场特征的各类手段的总和,包括产权工具、金融工具、合同工具。市场性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是市场激励性,其绩效特征是市场激励、经济诱因,具有市场激励功能。产权工具具有排他性、明晰性,能减少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关系建立的不确定性;金融工具是激励工具,能激励治理主体合作关系建立,丰富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形式;合同工具规范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关系建立的程序,保障合同权利义务内容履行。产权工具、金融工具、合同工具综合运用,优化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市场环境,提供主体合作的市场规则,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的市场秩序建立。社会性治理工具包括文化工具、符号工具、信用工具。社会性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是文化信号性,其绩效特征是文化象征意义的再生产,具有文化引导功能与信号功能。文化工具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能促进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关系建立;符号工具、信用工具都是信号工具,能优化合作对象筛选,优化治理主体合作关系筛选,保障治理主体合作质量。文化工具、符号工具、信用工具综合运用,优化职业教育治理文化环境,夯实治理主体合作的信任基础,促进职业教育治理的信用秩序形成。信息化治理工具也称信息手段,包括公共信息平台、商业信息平台、组织信息平台。信息化治理工具的本质属性是信息性,其绩效特征是信息流转共享,具有信息保障功能。信息化治理工具促进职业教育治理主体树立“信息人”身份,明确主体信息生产职责,充分供给主体合作需要的信息,调节治理主体间的信息供求关系,减少主体合作信息摩擦,优化职业教育治理信息环境,形成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的信息生态秩序。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面临“开发不全面,应用不充分”的问题。针对对治理工具重视不足的问题,建议职业教育治理主体树立“工具意识”,以充分释放治理工具的功能;针对职业教育治理工具供需非均衡,供给不充分,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箱的建议。建议增加政策工具的有效供给、融合开发金融工具、创新开发社会性治理工具、综合开发信息化治理工具;针对职业教育治理工具应用不广泛的问题,提出综合、协调、统一应用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建议。

陈云[9](2019)在《“砚”过留声:历史人类学视野下思州石砚的市场与地方社会》文中研究表明从历史人类学的视野研究思州石砚,书写一份关于“石砚”的历史民族志。通过对明朝延续至今的思州石砚雕刻技艺为中心的地方社会发展历程的叙述,结合田野调查,围绕石砚的流动及市场网络的发展,聚焦中央政府与边地社会之间以及边地社会内部的互动过程。从横向上,研究思州石砚作为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关注国家政治举措和市场网络的双重影响下,思州地方的科层式权威与民间权威之间的互动。从纵向上,思州石砚作为贡品向上流动过程中,如何从地方风物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资本,进而这种文化符号资本如何反作用于思州地方社会。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笔者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并梳理研究综述,交待研究内容,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论述思州石砚开采的信仰世界、生产空间及品质。第三部分,笔者将思州石砚作为流动的礼物进行研究,进而讨论思州石砚分别作为商品、贡品、特产,在中央政府、边地省域与友好邻邦的交流过程中的媒介作用。第四部分,通过探讨思州石砚从“贡品”到“藏品”的属性转换,研究思州石砚的流动与边地政治的暗流涌动。第五部分,通过思州石砚品牌符号化过程与符号资本的争夺,当代制砚工匠的技艺传承、派系分化与市场割裂的分析,研究思州石砚品牌符号形塑、争夺与市场割裂。第六部分,关照当下热闹的省级非遗“商品”与萧条的石砚销售市场,分析作为文化产品与市场商品的思州石砚的属性,以及思州石砚市场萧条的原因。第七部分是结语与讨论。笔者认为,通过思州石砚这样一种有着特定消费群体的物品的流动,可以观照思州地方社会内部及思州与中央王朝的互动关系。国家控制与边地社会自治二者之间的均势状态,是通过不断沟通、协商和调适来舒缓冲突与紧张。在以石砚为中心的思州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构成区域发展社会动态的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市场网络的形成,同时还受到法律、国家权力、家族、媒体等综合性因素的影响。必须要把这一动态平衡的历程置于中央政府与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中去把握思州石砚的发展脉络,这种基于经济实力与政治权力的文化权力网络向依法解决的动态变迁,才是理解思州地方社会历史变迁的关键所在。

高芳[10](2019)在《符号消费语境下兰州通备武术文化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任何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民族文化,脱离传统文化的民族谈不上是发展中的民族,尊重传统文化是中华武术发展的前提条件。通备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浓厚的影响。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时代,而消费文化已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端的消费则充满了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因此,本文将在符号消费语境下探究通备武术文化的发展,为通备武术的发展与传播明确方向。本文以符号消费语境下兰州通备武术文化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符号消费语境下兰州通备武术文化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兰州市通备武术在武馆的发展、在学校的发展、在社会群体练习者中的发展进行了调查,并以不同习练群体进行了访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习练动机进行审视与梳理,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通备武术在兰州建立的几个培训基地,场内器材设施简单。教练员对通备武术理论方面的知识严重欠缺,在教学内容方面过于简单不丰富,导致通备武术在发展及推广方面严重受损,无法在当今消费社会的生活中生存。2.通备武术作为我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传承及发展是根本。但通过调查发现,在符号消费背景下,通备武术的传统文化符号相较于多样的符号价值在受众群体中并不占优势,使得通备武术的传承发展陷入了困境。3.故此提出的发展路径是要注重对通备武术文化符号价值的挖掘与传播,加深对通备武术传统文化的认知,明确其核心价值,还需通过对通备武术文化的符号价值进行拓展,增强通备武术文化符号消费的文化自信。从而使通备武术在符号消费语境下得以更好地发展与传播。

二、“基地”组织:一种价值符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地”组织:一种价值符号(论文提纲范文)

(1)异托邦语境下的人性书写与末世美学——网文名作《二零一三》文本细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幻异托邦:异时空的符号化构建
    1.异托邦:另类空间
    2.异环境:符号化时空
    3.异起源:弦理论与自然神话的重构
二、“女性向”创作中的多层次人物塑造与互动方式
    1.女性向主题的“强—强”互动关系:被改写的男性角色
    2.父权规训:妥协、对抗与补偿
    3.冒险游戏中的人物群像塑造
三、恐怖的喜剧:叙事要素的组合与消解
    1.恐怖喜剧叙事
    2.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3.视角互补的叙事策略
四、双重治理模式下的人性取舍
    1.乐观原则与美善一体的人性书写
    2.两种治理模式的张力
五、“欲望补偿术”与审美超越
    1.“宏审美”模式下的文本批判视野
    2.欲望书写中的审美超越
    3.泛娱乐化审美的缺陷

(2)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小型度假酒店的发展
        1.1.2 空间体验的引入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小型度假酒店
        1.3.2 体验和空间体验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空间体验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外空间体验相关研究现状
        1.4.3 国内有关度假酒店研究现状
        1.4.4 国外有关小型度假酒店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相关理论研究
    2.1 空间体验相关研究概述
        2.1.1 体验的特性
        2.1.2 空间体验的感知途径
        2.1.3 空间体验的相关因素
    2.2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设计要素
        2.2.1 主题概念
        2.2.2 场地选址
        2.2.3 功能
        2.2.4 空间路径
        2.2.5 界面
        2.2.6 陈设
    2.3 空间体验要素间的关联性
        2.3.1 小型度假酒店空间体验层面
        2.3.2 空间体验层面与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型度假酒店调研
    3.1 调研方法与对象选取
        3.1.1 调研方法
        3.1.2 调研对象的选取
    3.2 案例调研
        3.2.1 北京古城老院精品酒店
        3.2.2 吴山居酒店
        3.2.3 安吉尔庐度假酒店
        3.2.4 莫干山宿里三号度假酒店
        3.2.5 北京顺义WHY酒店
        3.2.6 既下山SUNYATA度假酒店
    3.3 问卷调研
        3.3.1 问卷目的与形式
        3.3.2 问卷内容
        3.3.3 问卷分析
    3.4 小型度假酒店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设计解析
    4.1 小型度假酒店空间体验类型
    4.2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案例分析
        4.2.1 法云·安缦
        4.2.2 慢屋·极目度假酒店
        4.2.3 九熹-大乐之野·胡陈粮仓度假酒店
        4.2.4 案例总结
    4.3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设计原则
        4.3.1 空间体验主题与区位环境相适应
        4.3.2 以事件提升体验
        4.3.3 空间界面注重知觉体验
        4.3.4 适当采用符号语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设计策略
    5.1 空间主题建构
    5.2 选择外部环境
        5.2.1 外部环境选择具有度假目的地特征
        5.2.2 考虑外部环境资源的特色化
    5.3 多样化事件的发生
        5.3.1 空间功能的多样处理
        5.3.2 空间功能的复合处理
    5.4 空间路径的诱导
        5.4.1 空间的引导
        5.4.2 空间的暗示
        5.4.3 空间的渗透性
    5.5 触动知觉
        5.5.1 界面形式
        5.5.2 界面材料质感
        5.5.3 界面色彩
    5.6 点缀符号
        5.6.1 生活工具作为陈设
        5.6.2 自然元素作为陈设
        5.6.3 艺术元素作为陈设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空间体验为指导的设计实践——蓟州区山语居酒店设计
    6.1 项目背景
    6.2 项目概况
        6.2.1 项目区位
        6.2.2 场地现状调研
        6.2.3 酒店发展定位
        6.2.4 总平面分析
        6.2.5 功能布局
        6.2.6 流线组织
    6.3 小型度假酒店空间体验设计策略的应用
        6.3.1 主题概念
        6.3.2 外部环境的选择
        6.3.3 功能设计
        6.3.4 空间路径设计
        6.3.5 界面设计
        6.3.6 陈设设计
    6.4 技术图纸
    6.5 本章小结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小型度假酒店空间体验性问卷调查
附录 B 图录
附录 C 表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毕业设计图纸

(3)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1、白族银器
        2.文化基因
        3.传统手工艺品牌化
        4.银壶产品设计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1.研究思路
        2.论文结构
一、“李小白”品牌发展缘起概述
    (一)“李小白”品牌背景
        1.银壶的历史变迁
        2.银壶的传承现状
    (二)“李小白”品牌发展
        1.“李小白”品牌起源
        2. “李小白”品牌优势
    (三) “李小白”品牌现状
        1.手工产品的市场价值
        2.消费者需求的多种模式
        3.二者结合促进品牌市场生成
二、文化基因视角下的“李小白”品牌发展现状
    (一)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概述
        1.文化基因概述
        2.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谱系梳理
        3.大理白族银器文化基因与品牌的关系
    (二)同类型品牌中的文化基因表现
        1.云南鹤庆——“寸发标”
        2.云南个旧——“斑锡龙”
        3.浙江——“卢艺”
        4.日本——“银川堂”
    (三)文化基因在“李小白”品牌中的继承体现
        1.本土品牌的代表
        2.传统文化的新生
        3.可持续性的表现
        4.小结
三、 “李小白”文化基因分析及其发展策略
    (一)“李小白”形式特征
        1.产品造型
        2.装饰纹样
        3.肌理表现
        4.手工技艺
    (二)“李小白”文化特征
        1.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
        2.极具特色的生产模式
    (三)“李小白”品牌未来发展策略
        1.凸显本土品牌产品独特性
        2.增加品牌产品文化附加值
        3.建立品牌产品形式基因库
四、“李小白”文化基因继承下的设计开发
    (一)基因库的提取
        1.“李小白”核心文化基因提取路径
        2. “李小白”特色文化基因价值符号提取
        3.地域文化元素融合的产品创新
    (二)设计实践
        1.白族银器基因下“形”的新探索
        2.文化结合品牌融入——实验性新产品类别
    (三)设计总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5)当代地域性建筑中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关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1.3.2 国内外关于立意与构思等相近词汇的研究
        1.3.3 国内外关于当代地域性建筑的研究
        1.3.4 国内关于当代地域性建筑方向的概念设计的研究
        1.3.5 对既往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概念设计的理论研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关于概念设计的内涵
        2.1.2 关于建筑概念设计的分类方法
        2.1.2.1 基于TRIZ的分类方法
        2.1.2.2 基于设计的全过程的分类方法
    2.2 概念设计分析框架的建立
        2.2.1 建筑概念设计的定义
        2.2.2 建筑概念设计的分类
    2.3 其他相关的术语辨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地域性建筑的研究与案例选择
    3.1 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
        3.1.1 相关定义解析
        3.1.2 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3.1.3 概念设计在当代地域性建筑中的研究方向
    3.2 当代地域性建筑案例的选择
        3.2.1 国内新锐建筑师及案例的选择
        3.2.2 国际当代建筑师及案例的选择
        3.2.3 国内外相关竞赛及获奖作品的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概念设计的具体运用方法研究
    4.1 案例研究方法
    4.2 地域性建筑案例研究
        4.2.1 国内新锐建筑师作品的概念设计研究
        4.2.1.1 王澍地域性建筑作品
        4.2.1.2 李保峰地域性建筑作品
        4.2.1.3 张永和地域性建筑作品
        4.2.1.4 李兴钢地域性建筑作品
        4.2.1.5 崔恺地域性建筑作品
        4.2.1.6 刘家琨地域性建筑作品
        4.2.1.7 马清运地域性建筑作品
        4.2.1.8 柳亦春地域性建筑作品
        4.2.2 国际当代建筑师作品的概念设计研究
        4.2.2.1 隈研吾地域性建筑作品
        4.2.2.2 三分一博志地域性建筑作品
        4.2.2.3 承孝相地域性建筑作品
        4.2.2.4 彼得·卒姆托地域性建筑作品
        4.2.2.5 阿尔瓦罗·西扎地域性建筑作品
        4.2.2.6 贝聿铭地域性建筑作品
        4.2.3 国内外竞赛获奖作品的概念设计研究
        4.2.3.1 “霍普杯”UIA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奖作品..
        4.2.3.2 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一等奖获奖作品
        4.2.3.3 天作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二等奖获奖作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地域性建筑中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的总结
    5.1 建筑师自身案例及竞赛获奖案例的统计与分析
        5.1.1 王澍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2 李保峰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3 张永和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4 李兴钢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5 崔恺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6 刘家琨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7 马清运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8 柳亦春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9 隈研吾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10 三分一博志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11 承相孝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12 彼得·卒姆托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13 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14 贝聿铭建筑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15 “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16 UA 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获奖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1.17 天作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
    5.2 案例间的对比与分析
        5.2.1 对集群建筑“长城脚下的公社”建筑分析
        5.2.2 对集群建筑“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CIPEA)建筑分析
        5.2.3 相同背景条件下的三组案例对比分析
    5.3 三大类案例中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的总结与分析
        5.3.1 对国内建筑师作品中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分析
        5.3.2 对国际建筑师作品中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分析
        5.3.3 对国内外竞赛获奖作品中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总结分析
    5.4 当代地域性建筑中概念设计的具体运用方法的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6.1 各章小结
    6.2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8)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治理工具研究的政策背景
        二、治理工具研究的实践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立意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基本立意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理论依据与理论预设
        一、理论依据
        二、理论预设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视角
        二、具体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七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研究的逻辑终点
        三、技术路线图
    第八节 研究重点、难点、拟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拟创新点
第二章 “主体”到“工具”的转向: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的缘起
    第一节 “主体取向”到“工具取向”:治理工具研究的理论自觉
        一、“主体取向”:职业教育治理研究的主流取向
        二、“工具取向”:职业教育治理研究的创新视角
        三、由“主体”到“工具”: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还原论”到“整体主义”:治理研究方法论范式转型
        一、从简单性到复杂性
        二、从实体性思维到关系性思维
        三、从还原论走向整体主义
    第三节 治理主体“合作难”问题的解决需要治理工具
        一、治理主体合作难题的“主体”归因惯性
        二、治理主体合作难题解决的“主体关系”视角
        三、解决治理主体合作难题需要治理工具
    第四节 治理工具存在开发不全面、应用不充分的问题
        一、治理工具供需非均衡
        二、治理工具质量不高
        三、治理工具应用不充分
第三章 “工具-关系-合作-秩序”: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现代
        二、职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治理
        四、职业教育治理工具
    第二节 治理工具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
        一、治理工具的分类标准
        二、治理工具的分类
    第三节 关系调节: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手段本质
        一、关系及其本质
        二、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关系类型
        三、治理工具调节治理主体关系的机理探析
    第四节 合作: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直接功能
        一、“合作何以可能”经典命题的回答
        二、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何以可能”的模型建构
        三、治理工具促进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的机理
    第五节 合作秩序: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功能归旨
        一、“合作秩序何以实现”经典命题的回答
        二、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路径
        三、职业教育治理工具在合作秩序生成中的作用
第四章 行政性治理工具
    第一节 行政性治理工具的内容
        一、政策工具
        二、标准工具
        三、组织工具
    第二节 行政性工具与治理主体关系调节
        一、政策工具统筹协调行政、经济、教育关系
        二、标准工具提供关系建立的标准
        三、组织工具提供关系建立的组织保障
    第三节 行政性工具促进职业教育治理主体合作的机理
        一、主体合作的强制规定
        二、主体合作的标准规定
        三、主体合作的组织保障
    第四节 行政性工具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机理
        一、优化秩序生成的政策环境
        二、明确秩序生成的主体位置
        三、形成主体合作的法治秩序
第五章 市场性治理工具
    第一节 市场性治理工具的内容
        一、产权工具
        二、金融工具
        三、合同工具
    第二节 市场性治理工具与治理主体关系调节
        一、产权工具减少主体关系建立的不确定性
        二、金融工具激励主体关系建立的积极性
        三、合同工具规范主体关系建立的程序
    第三节 市场性治理工具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的机理
        一、产权工具增强主体合作动机
        二、金融工具丰富主体合作形式
        三、合同工具保障合作内容履行
    第四节 市场性治理工具促进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机理
        一、优化秩序生成的市场环境
        二、提供秩序生成的市场规则
        三、形成主体合作的市场秩序
第六章 社会性治理工具
    第一节 社会性治理工具的内容
        一、文化工具
        二、符号工具
        三、信用工具
    第二节 社会性治理工具与治理主体关系调节
        一、文化认同促进合作关系建立
        二、符号标识优化合作关系筛选
        三、信用工具保障合作关系质量
    第三节 社会性治理工具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的机理
        一、文化工具提供合作文化保障
        二、符号工具优化合作对象筛选
        三、信用工具保障合作质量提升
    第四节 社会性治理工具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机理
        一、优化秩序生成的文化环境
        二、夯实秩序形成的信任基础
        三、形成主体合作的信用秩序
第七章 信息化治理工具
    第一节 信息化治理工具的内容
        一、公共信息平台
        二、商业信息平台
        三、组织信息平台
    第二节 信息化治理工具与治理主体关系调节
        一、明确治理主体的信息身份
        二、明晰主体的信息生产职责
        三、调节主体的信息供求关系
    第三节 信息化治理工具促进治理主体合作的机理
        一、供给合作需要的信息
        二、减少合作的信息摩擦
        三、促进主体信息流转共享
    第四节 信息化治理工具促进主体合作秩序生成的机理
        一、优化秩序生成的信息环境
        二、形成职业教育治理的信息生态系统
        三、形成主体合作的信息生态秩序
第八章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增强“工具意识”,释放治理工具功能
        一、增强职业教育治理的“工具意识”
        二、“工具意识”而非“工具理性”
        三、释放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的功能
    第二节 加强工具开发,建构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箱
        一、增加政策工具的有效供给
        二、融合开发金融工具
        三、创新开发社会性治理工具
        四、综合开发信息化治理工具
    第三节 普及工具应用,促进各类型治理工具综合、协调、统一应用
        一、增加市场性治理工具的应用广度与深度
        二、扩展社会性治理工具的应用范围
        三、促进信息化治理工具全面应用
        四、综合、协调、统一各类治理工具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砚”过留声:历史人类学视野下思州石砚的市场与地方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理论述评
        1.2.2 “物”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2 文房“砚”宝:思州石砚开采的信仰世界、生产空间及品质
    2.1 采石人的信仰世界:山神、五方龙神与河神
    2.2 思州石砚生产空间
        2.2.1 地理空间
        2.2.2 人文空间
    2.3 体物入微:思州石砚的品质
3 流动之砚:中央政府、边地省域与友好邻邦的交流媒介
    3.1 思州在中央王朝行政网络中的位置
    3.2 作为“商品”生产的思州石砚
        3.2.1 思州石砚的雕刻工具
        3.2.2 思州石砚的制作过程
        3.2.3 思州石砚的生产组织形式
    3.3 作为“贡品”奉献的思州石砚
        3.3.1 “土流并治”时期边地政权与中央王朝的文化互动
        3.3.2 土司在地方文教政治中的上传下达作用
    3.4 作为“特产”赠送的龙珠砚
4 从“贡品”到“藏品”:思州石砚的流动与边地政治的暗流涌动
    4.1 北人南官:思州地方流官之间的互动交往
        4.1.1 赠答诗:地方流官的文化权力网络与身份认同
        4.1.2 汉砖砚:苗乱与御苗天险
    4.2 思州地方“砚”文化中的民间权威
        4.2.1 聂宝善:思州石砚四大制砚名师之首
        4.2.2 周金鼎:蒋介石的寿砚制作师
5 思州石砚品牌符号形塑、争夺与市场割裂
    5.1 思州石砚品牌符号化过程
        5.1.1 思州石砚符号资本的生成
        5.1.2 符号资本化的思州石砚
    5.2 思州石砚符号资本的争夺
    5.3 当代制砚工匠的技艺传承、派系分化与市场割裂
        5.3.1 承前启后:省级传承人张小平打造的思州石砚符号
        5.3.2 后发赶超:周氏龙派传承人周永平续写的思州石砚史
6 热闹的省级非遗“商品”与萧条的石砚销售市场
    6.1 作为文化产品的思州石砚
        6.1.1 以思州为中心的石砚市场结构体系
        6.1.2 思州地方社会的行帮发展史
        6.1.3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思州石砚形制
    6.2 作为市场商品的思州石砚
        6.2.1 礼尚往来:思州石砚发展的黄金期
        6.2.2 敬谢不敏:思州石砚发展的瓶颈期
    6.3 作为“鸡肋”的省级非遗“商品”
        6.3.1 石砚消费市场的衰落
        6.3.2 匠人们尴尬的生存现状
        6.3.3 尚未落锤定音的商标纠纷
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附录二
    (1)思州石砚雕刻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小平口述史
    (2)周氏龙派思州石砚生产性传承基地周永平口述史
致谢

(10)符号消费语境下兰州通备武术文化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符号消费语境下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1.3.2 武术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1.3.3 符号消费语境下地域文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1 符号消费与文化发展的理论概述
        3.1.1 符号消费
        3.1.2 符号消费与文化发展
    3.2 符号消费语境下兰州通备武术文化的生存现状
        3.2.1 兰州通备武术文化的符号学诠释
        3.2.2 符号消费语境下兰州通备武术文化的生存现状
    3.3 符号消费语境下兰州通备武术文化的发展困境
        3.3.1 文化空间内部的消费价值观
        3.3.2 文化空间外部的符号消费态势与压力
    3.4 符号消费语境下兰州通备武术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3.4.1 通备武术文化符号价值的挖掘与传播
        3.4.2 通备武术文化的符号价值拓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加强对通备武术文化符号价值的挖掘与传播
        4.2.2 拓展通备武术文化的符号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基地”组织:一种价值符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异托邦语境下的人性书写与末世美学——网文名作《二零一三》文本细评[J]. 单小曦,郑千惠,沈梦,鲍远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1(04)
  • [2]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研究[D]. 王金乐.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文化基因研究的“李小白”银壶产品设计[D]. 刘思雨.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1)
  • [4]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D]. 荣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5]当代地域性建筑中概念设计的运用方法研究[D]. 沈菁菁.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7]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8]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工具研究[D]. 安培. 天津大学, 2019(01)
  • [9]“砚”过留声:历史人类学视野下思州石砚的市场与地方社会[D]. 陈云.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10]符号消费语境下兰州通备武术文化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D]. 高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基地组织”:价值的象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