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初探——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初探——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设计

一、初探景观建筑学——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20)在《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城市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变迁,呈现出与传统城市差异化的语境。城市格局的离散化打破了单一结构的内在整体性,多中心的发展使不同的城市肌理异质并存;城市运行的动态化减弱了建筑作为城市物质性主体的地位,建筑需要从城市系统的终端转变为城市流动体系一部分;城市建筑的拼贴化反映了消费社会中对于建筑视觉表达的欲望,各自为政的布景式建筑进一步消解了城市作为连续公共空间的价值。既有的本体性建筑观念难以满足当代城市在多元、开放和交互属性上的需求,建筑理论从本体自主性向区域关联性的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是对建筑的区域关联性理论进行的系统性梳理和建构。首先,在比较既有知识体系中各种“区域”概念的基础上,将本文的“区域”界定为与特定的设计对象产生空间形态关联的宏观城市结构,具有尺度转换性、结构抽象性、边界动态性的特征。区域关联性的研究从挖掘上位结构中的要素、制约和需求出发,确立设计对象在整体中的位置,引导建筑内部自主性体系与外部社会现实的交互作用。继而,从结构主义、自组织和互文性三种当代关联理论出发,解析建筑呈现“关联性转向”背后的理论动力。以此为基础,将区域与建筑的关联操作机制抽象为一种方法论原型,其设计流程概括为“视域放大”、“结构优先”和“内外协同”三个基本阶段,推动城市从“离散性个体”向“关联性整体”的转化。在概念界定与理论解析的前提下,本文对区域观念的历史脉络进行溯源。从聚落、文脉和地域三个方面批判性地阐释其中呈现的区域观念演变,揭示了从直觉到自觉的意识发展过程。将历史上的区域观念总结为体现朴素环境意识的自然主义谱系、体现怀旧历史图景的历史主义谱系和批判性场所实践的地域主义谱系三个平行脉络,并论述了上述谱系和当代区域关联谱系的联系与差异,将其作为当代区域关联的理论参照。本文的核心章节以区域关联为目标,以建筑形态学和城市形态学相关分析方法为工具,基于结构主义、自组织和互文性三种关联理论的影响,揭示从区域解读到区域设计的操作机制,提出了区域与建筑的三类关联态,九种关联模式和二十多个关联策略群,以及在此框架下继续细分的若干关联手法。首先,建立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系统性关联态。以“先在性结构”为对象,强调建筑对于城市结构的延续和建构作用。通过提出“肌理协同”、“巨构介入”和“网络演进”的关联模式,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向度探讨城市深层结构层面的系统性连接,建筑设计以形成和区域间的预设结构整合为目标;其次,建立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自发性关联态,以“生成性结构”为对象,强调从内部性逻辑中生成区域关联系统。通过提出“集群塑造”、“分形连接”和“地表生长”的关联模式,建立局部之间的连接关系,使系统相应地显示出整体的协同,自发形成开放的集群、层级的分形或地表的连接;最后,建立了基于互文性理论的对话性关联态,以“个体和结构”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内部性与外部性之间的交互。通过提出“形态应变”、“空间衔接”和“功能拓展”的关联模式,分别从形态层面接受外部压力转化为应变的动力,从空间层面主动衔接或修复区域空间的要素,从功能层面通过内部功能程序的重构容纳城市功能,引发空间事件,回应区域制约。基于以上若干关联模式和策略的建构,形成不同背景下适用性的区域建筑关联方法。通过外部条件的介入,拓展建筑自主化的内部体系,建立和区域的多层级连接,在当代多元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中梳理出“区域-建筑”互动作用的理论谱系。

安晓娇[2](2020)在《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化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外延扩张与提升存量开发强度的城市建设方式同时并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等各种资源的短缺问题将长期存在,紧凑发展、精明增长不失为一种城镇化可持续的良方。高密度城区由于人口密度大,建筑、市政设施等高度密集,可用于绿化建设的空间资源非常有限,绿色空间营造与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品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市民缺乏休闲场所等问题密切相关。如何在高密度城区用地稀缺条件下,满足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人口众多而土地稀缺,高密度城区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高密度城区和绿色空间营造的相关理论基础、实践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绿色空间是解决高密度城区环境品质不佳等问题的重要载体;基于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从点、线、面等方面提炼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对绿色空间的功能、绿色空间与用地的关系及用地需求进行分析;梳理出高密度城区普遍采用的绿色空间营造策略。具体包括:1、区域连接策略,即通过绿道分级、分类和绿道游径,构建多级绿道体系;2、服务覆盖策略,即通过加密绿色空间用地,缩短市民与绿色空间的距离;3、功能复合策略,即在功能上兼具生态、景观、交往、科普、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又满足高密度城区居民心理和生理需求;4、微绿拓展策略,即利用边角空间,增加可利用绿色空间用地;5、立体生长策略,即充分利用建筑物或构筑物表面、公共空间设施、道路用地的附属空间等进行绿色空间营造。本文以典型高密度城区—澳门特区为实例,首先基于澳门的基本情况,对澳门高密度空间形成的原因和澳门绿色空间的演变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发现澳门特区绿色空间要素构成特点,并对其主要要素绿色廊道、绿地斑块、道路绿化、立体绿化等营造模式进行系统发掘;最后结合现状建设问题及发展愿景,明确澳门绿色空间营造原则,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绿色空间营造策略,具体包括: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体系、保护生态斑块、建立与保护生态廊道和注重人性化立体化设计等4大策略。通过澳门实证研究,尝试系统构建和验证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以期为内地城市的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宋博文[3](2020)在《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评述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性和生产力协作分工的要求下,城市的聚集作用越来越强,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由此产生的高密度、大尺度空间对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自然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城市空间的尺度失衡让人们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建筑作为容纳城市生活的载体,其自身建筑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空间形态。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让建筑以谦逊的态度进入环境。而当代地景建筑是一种通过人工营造的方式,模拟自然地表,呈现出低层高密度的水平延展形态,将建筑屋面与大地相衔接,形成一个连续的自然表面或场所空间,通过这种特殊的建筑形态来解决现代化城市下大尺度的空间缺乏亲和力所导致的各种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当代地景建筑的产生背景,然后分别通过场地环境认知、建筑功能设计以及地景形态建构三个方面来分析对比并总结出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的创作特征,由此提出在成都地区特定地形、气候、地域文脉以及使用需求下,当代地景建筑的设计策略及技术措施;最后,将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跟随导师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当代地景建筑项目,来进一步阐述和印证前文中关于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的设计策略以及技术措施,通过对比与反思得出,建筑设计不应该是个孤立的过程,应将社会与城市性的活动引入到设计当中,在满足地域性特征的同时,通过当代地景建筑特有的形态,维持城市景观界面和场所空间的连续性、复合性以及延展性。

王雪飞[4](2020)在《基于PSPL法的开放街区内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创智坊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通过顶层设计,要求推广街区制,并且倡导逐步打开封闭街区的围墙。其实开放街区已经在我国经历的一段时间的发展,其相较于封闭街区的优势和其十分活跃的内部公共空间氛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步稳健发展,国家对于城市活力、人民生活质量和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视而更加凸显。然而在实践中,开放街区公共空间经常难以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并且以往主观性较强的基于问卷调查的公共空间评价方式,难以客观地评价公共空间并给出针对性较强的改进建议。丹麦建筑规划师扬盖尔在公共空间设计实践及评价方法实践中不断取得成效,因此其公共空间的设计理论和评价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本文通过使用扬盖尔的PSPL调研法对国内的开放街区公共空间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将PSPL法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试图通过本文对我国的开放街区公共空间实际案例进行全方位评价,给出改进建议。并结合实际案例中的优缺点,为未来我国的开放街区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可以参考的经验,努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充满活力和可持续的开放街区公共空间。本文分为六章进行研究:第一章介绍街区公共空间研究的背景,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开放街区、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和PSPL法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相关实践案例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了相关理论的现实意义。第三章是对上海市创智坊街区的公共空间实际案例的现状调研,首先介绍了调研案例的概况,其次对本次研究案例的PSPL调研过程进行设计。第四章通过对公共空间品质和停留活动的分析,归纳案例中公共空间品质现状和公共生活现状进行评价并针对案例中的公共空间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从街区公共空间的总体规划、空间设计、道路系统和可持续性四个层面总结出开放街区公共空间设计、建设的策略。第六章通过对前五章内容的总结和归纳,简要阐述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反思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探索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徐玲玲[5](2020)在《合肥市创意街区景观场景活力营造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旧城更新中街区的建设成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从城市文化发展来看,创意街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开发形式,不仅可以满足老城区的保护利用还可以改善文化产业的生存环境;从消费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创意街区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丰富了人们日常活动的类型。目前创意街区的建设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不利于街区长久的发展,景观环境作为街区外部空间的组成部分,构成了整个街区人群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街区景观环境的多样化发展对于提升场地活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改善街区外部景观空间品质与提升景观空间活力带动合肥创意街区的发展,全文以景观场景活力的要素为线索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首先,对景观场景与创意街区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梳理研究,接着针对景观场景空间特征与活力评价展开叙述,将创意街区景观场景空间分为三类(线性状、交叉状、方格状)、空间要素依据场景五要素将其分为四类(自然环境场景、空间布局场景、休闲设施场景、多元交互场景),进而总结出影响活力的要素及活力评价体系,同时以国内北京798艺术街区、福州三坊七巷、上海田子坊作为优秀案例分析。然后,对合肥市内创意街区分布进行调研统计,总结出街区景观场景空间特色,并以合肥市罍街作为案例代表,依据空间四要素对罍街一二期与三期的自然环境场景丰富度、空间布局场景通达性、休闲设施场景完善度以及景观场景人群活力度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问题并提出建议。最后,根据景观场景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再次以空间四要素为基础,从倡导建设自然生态绿化场景、营造构建叙事空间布局场景、丰富完善特色创意设施场景、增加提升公众参与生活场景四大方面论述合肥市创意街区景观场景活力的提升策略。

任智慧[6](2019)在《基于SVF的哈尔滨典型街谷空间热环境优化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热环境的质量,城市街谷空间内的热环境主要受建筑形态、绿化形态、材质热工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改变现有建筑环境及下垫面材质的情况下,街谷绿化被认为是改善城市街谷热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逐渐成为景观建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哈尔滨典型街谷为研究对象,以天空视角因子(SVF)作为街谷绿化的调节指数,通过现场实测以及ENVI-met模拟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行道树布局方式对街谷热环境的影响,挖掘SVF与街谷热环境之间的关联机制,优化街谷空间热环境。首先,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走访以及Arc GIS分析,在遵循功能性、典型性、景观性、统一性、尺度性原则的前提下,选取了四条哈尔滨典型街谷,分别是护军街街谷(法院街-工建街段)、贵新街街谷(法院街-工建街段)、复华四道街街谷(复华街-耀景街段)、繁荣街街谷(复华街-耀景街段)。其次,通过现场实测获取街谷各测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SVF等数据,分析东南-西北向街谷与东北-西南向街谷的热环境特征,阐述街谷热环境与SVF的关联性。最后,建立高宽比为0.5的典型街谷模型,选取哈尔滨常用的街道绿化植物作为参照,将行道树距建筑的距离、行道树种植间距进行数值上的量化,通过ENVI-met模拟,讨论不同行道树布局方式对SVF及热环境的影响,研究不同街谷空间SVF和热环境之间的差异,挖掘街谷空间SVF与热环境的关联性,得到该模型的最佳行道树种植方式。研究表明:(1)由于哈尔滨特殊的与南北成近45°夹角的城市形态,东南-西北向和东北-西南向街谷的热环境变化规律趋同;(2)SVF取值与街谷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呈现统计学上地显着相关性;(3)在哈尔滨典型街谷(高宽比为0.5)中,随着SVF逐渐减小,街谷的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的平均值先降后升,而相对湿度的平均值先升后下。两个典型街谷空间的温度最大降幅均为0.24℃,东南-西北向街谷的相对湿度最大增幅为1.20%,东北-西南向街谷的相对湿度最大增幅为1.16%,东南-西北向街谷的平均辐射温度最大降幅为2.35℃,东北-西南向街谷的平均辐射温度最大降幅为1.24℃;(4)在建筑高度为18m,道路宽度为36m的街谷中,相似热环境特征条件下种植银中杨,选择行道树距建筑距离为10.5m、种植间距为9m的布局方式热环境最优,且经济性最优。本文通过研究SVF对街谷热环境的影响,揭示寒地地区街谷SVF与热环境的关联机制,提出哈尔滨典型街谷空间行道树布局方式的优化建议,对于提升街谷空间的热环境质量、改善市民的热舒适性、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等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朱嘉[7](2019)在《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市化在过去四十年增长迅速,随之而来的城市建设也表现出尺度大、蔓延快、特色缺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各大城市陆续开展总体城市设计或类似的大尺度实践项目,以此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风貌。但大尺度的城市设计面临着从内容到技术上的新挑战,而以GIS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高度分区等三个关键技术环节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思路框架以期对总体城市设计导控提供理性路径和操作思路。本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1、上篇工程报告: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宏观层面,以新思路、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为支撑,重点从中心城区的特色格局、城市形态、开敞空间、景观风貌4大空间系统入手,实现大尺度城市整体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塑造和导控。中观层面,以武夷山市历史演进及特色解析为基础,划分各类城市风貌区,并按类别编制各风貌区的导控图则。微观层面,遴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地段,展开概念式城市设计和重点空间形态以供参考。2、下篇研究报告: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总结当前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主要应用特征,梳理总体城市设计发展概况,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方式总结当前GIS技术与总体城市设计结合的优势与不足。以此为基础,探讨GIS技术在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高度分区等三个总体城市设计核心环节中的应用。开敞空间布局方面,构建“开敞空间分级-指标体系建立-理想模型建构-理想模型修正-系统建构与分级导控”的思路框架,在优化现状及规划开敞空间的布点的同时为开敞空间系统构建提供基础。景观视廊导控方面,构建“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的思路框架,建立城市眺望体系并为彰显城市特色提供有效实施路径。高度分区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理想模型建构-理想模型修正-上位规划反馈”的思路框架,在优化现状及规划建设高度控制引导的同时,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三维空间形态。最后,将本研究为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及高度分区所构建的普适性思路框架应用于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项目之中。

梁雪冬[8](2018)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方红广场为例》文中指出优质的绿地空间能够发挥自身积极的作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广场绿地,对于缓解城市生态环境压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兰州地区具有高密度的城市空间特征和干燥、寒冷的气候条件,在街区建筑、交通组织、环境景观等方面表现出明显高密度空间环境特点。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西部开发的重镇,城市环境恶化,绿地空间侵占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以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为研究对象,以东方红广场绿地设计为例,通过调研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的区位分布、植物配置、功能结构及市民使用情况,分析其所存在的绿地布局形式不合理、植物配置形式单一、空间使用率低、气候环境与绿地缺乏联系等问题。分析研究东方红广场绿地的分布特征、行为影响、空间组织、植物选取等方面,提出适宜的设计方案。力求总结出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的设计策略:气候适应性策略、景观可达性策略、空间环境需求性策略和植物地域性配置策略,提出了生态性、地域性、人性化及整体性的设计原则。以期对今后西北地区高密度城市广场绿地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及实践意义。论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对国内外高密度城市绿地设计进行研究综述,分析高密度城市广场绿地的功能要求、发展趋势和设计原则;其次,对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现状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并结合东方红广场绿地设计方案加以实践应用。最后,分析课题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展望。

金盛鑫[9](2018)在《九江市中心城区街旁绿地建设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街旁绿地是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繁忙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活动、小憩的重要场所。建设好街旁绿地是进行老城区改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因此,学习和研究好城市街旁绿地的设计、施工和日常管理,对于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和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对城市街旁绿地的理论定义、不同类型和建设分布进行深层次阐述,并以景观规划设计学、施工技术与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从街旁绿地设计、建设和管理这个出发点,从发展历程、建设布局、文化传承、空间布局感、人性化设计五大方面对九江市老城区内的街旁绿地建设和实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得出以下的调查成果:经调查目前在我市街旁绿地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对街旁绿地认识上存在着误区,绿地建设安置地点没能起到周边辐射服务作用;各街旁绿地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未能体现地方文化因素;设计空间布局不合理,造成了空间浪费;建成后的街旁绿地缺乏管理维护,影响景观效果;经过理论研究和实地分析,现特提出建设九江市街旁绿地的几点建议:合理规划布局,真正做到街旁绿地辐射广,服务全;体现人性化,营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引入地方文化因素,打造特色公共绿地;注重生态特点,把植物造景作为绿地建设的重要因素;街旁绿地内充分利用空间,合理布局;加强维护管理和宣传,提高市民共管意识。因此,总结好街旁绿地建设的各个特点及改进方式,有助于更好的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优美、宜居的绿地景观,使城市园林更好的发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

程娘珠[10](2017)在《澳门半岛与鼓浪屿高密度城区园林建设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密度城市是城市进程快速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人口日益密集,造成土地资源紧缺,人地之间的矛盾尖锐,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拓展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选取澳门半岛和鼓浪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其城市绿地类型、规模、布局、绿化景观效果和街区绿视率及绿化建设管理情况,分析了澳门半岛和鼓浪屿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现状及特点。通过对比研究,探索高密度城区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律和优化建设水平的途径。其中,澳门半岛绿化建设特点有:(1)绿地种类丰富,休闲游憩类绿地面积较大,园林绿化主要应用南亚热带植物。(2)绿地布局较均匀但破碎化程度较高,绿斑面积小于1000m2的类型占比较大。(3)宜用空间绿量指标进行绿化景观总体评价,含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街区绿视率、人均公园面积等。(4)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较精细,养护效果好,但缺乏全澳绿地系统规划。鼓浪屿城区园林绿化建设特点有:(1)绿地类型较少,公园绿地面积较大,园林绿化主要应用南亚热带植物,藤本植物应用频率较高。(2)绿地布局较均匀但破碎化程度较高,绿斑面积小于1000m2的类型占比较大。(3)绿化景观总体评价指标可与澳门半岛相似。(4)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较粗放,全岛绿地系统规划较弱。本文从绿地类型与规模、绿化布局和指标、园林景观特色、绿化建设管理等方面对澳门半岛和鼓浪屿城区绿化现状进行比较,总结出高密度城区绿化建设的特点有:(1)城区内小面积绿地斑块占比较大,分布较散;中心区和商业区绿地以小斑块绿地为主,城市边缘、滨海地区以大斑块绿地为主。(2)在绿化指标上,低层住宅庭院的绿地面积和绿视率均较高,多层及高层公寓式楼房街区较低。(3)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因场地大小而异。(4)立体绿化是高密度城市拓展绿化空间的主要途径。(5)园林建筑与小品均以实用为主,尺寸合宜。(6)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首次对国内两个典型滨海岛屿型高密度城区园林绿化建设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探索高密度海滨城市提高人居环境生态建设水平的实用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为同类高密度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二、初探景观建筑学——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探景观建筑学——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区域关联性的观念建构
    2.1 概念——研究对象的内涵解析
        2.1.1 词源:既有知识体系中的区域
        2.1.2 界定:当代语境下的区域意涵
        2.1.3 美学:关系艺术中的美学转型
        2.1.4 观念:从本体范畴到关联范畴
    2.2 理论——区域关联的哲学背景
        2.2.1 结构主义与系统化关联
        2.2.2 自组织与自发性关联
        2.2.3 互文性与对话式关联
    2.3 方法——区域关联的操作机制
        2.3.1 视域放大
        2.3.2 结构优先
        2.3.3 内外协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观念的脉络溯源
    3.1 聚落与区域:自然主义谱系
        3.1.1 乡土聚落的自发组织
        3.1.2 有机城市的限定生长
        3.1.3 如画理论的自然审美
    3.2 文脉与区域:历史主义谱系
        3.2.1 图像关联与后现代主义
        3.2.2 类型关联与新理性主义
        3.2.3 结构关联与新城市主义
    3.3 地域与区域:地域主义谱系
        3.3.1 多义性的传统地域主义
        3.3.2 抵抗性的批判地域主义
        3.3.3 地域主义的区域性维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建筑的系统性关联
    4.1 区域肌理的协同转化
        4.1.1 同质肌理的延续补形
        4.1.2 异质肌理的适应变形
        4.1.3 复杂肌理的参数找形
    4.2 区域秩序的巨构介入
        4.2.1 概念巨构的社会思辨
        4.2.2 技术巨构的城市干预
        4.2.3 触媒巨构的空间整合
    4.3 区域网络的历时演进
        4.3.1 枝状网络的水平延展
        4.3.2 编织网络的弹性组构
        4.3.3 网络演进的衔接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建筑的自发性关联
    5.1 区域结构的集群塑造
        5.1.1 渐次生长的组合集群
        5.1.2 场域引导的动态集群
        5.1.3 算法生成的数字集群
    5.2 区域层级的分形连接
        5.2.1 城市结构的分形法则
        5.2.2 传统城市的分形诠释
        5.2.3 区域空间的分形建构
    5.3 区域地表的水平生长
        5.3.1 折叠加厚的连续地表
        5.3.2 行为引导的流动地表
        5.3.3 基础设施的功能地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建筑的对话性关联
    6.1 区域形态的压力应变
        6.1.1 内外博弈的形态限定
        6.1.2 退让适应的形态削减
        6.1.3 信息图解的形态叠层
    6.2 区域空间的开放衔接
        6.2.1 视觉引导的空间联系
        6.2.2 立体接驳的空间修补
        6.2.3 叙事参照的空间表意
    6.3 区域功能的程序拓展
        6.3.1 容纳城市的功能转化
        6.3.2 引发事件的功能混合
        6.3.3 回应区域的功能重组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紧缺带来城市高密度化发展
        1.1.2 高密度化发展带来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澳门
        1.3.2 高密度城区
        1.3.3 绿色空间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证分析法
        1.4.3 数据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数据来源
        1.5.3 研究基础
        1.5.4 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居环境学
        2.1.2 紧凑城市
        2.1.3 景观生态学
        2.1.4 城市生态学
    2.2 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案例分析
        2.3.1 香港
        2.3.2 武汉江汉区
        2.3.3 广州天河区
        2.3.4 新加坡
    2.4 评议
第3章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营造策略
    3.1 高密度城区的特征
        3.1.1 人口高密度
        3.1.2 建筑高度高
        3.1.3 土地高价格
    3.2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3.2.1 绿色廊道(线状)
        3.2.2 绿地斑块(面状)
        3.2.3 小微绿地(点状)
        3.2.4 立体绿化
    3.3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3.3.1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功能
        3.3.2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3.3.3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用地与其它用地间的关系
    3.4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营造策略
        3.4.1 区域连接策略
        3.4.2 服务覆盖策略
        3.4.3 功能复合策略
        3.4.4 微绿拓展策略
        3.4.5 立体生长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澳门绿色空间的营造实践
    4.1 澳门概况
        4.1.1 澳门基本情况
        4.1.2 澳门城市空间的演变及高密度空间的形成
        4.1.3 澳门绿色空间的演变
    4.2 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要素与突出问题
        4.2.1 澳门绿色空间的要素
        4.2.2 澳门绿色空间的突出问题
    4.3 澳门绿色空间营造策略探索
        4.3.1 营造原则
        4.3.2 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体系
        4.3.3 保护生态斑块
        4.3.4 建立与保护生态廊道
        4.3.5 注重人性化立体化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营造策略
        5.1.2 澳门绿色空间营造的实践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评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建设引发的问题
        1.1.2 建设地域性生态化城市的迫切需要
        1.1.3 当代地景建筑对城市生活的重要影响
    1.2 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2 当代地景建筑的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
    2.1 早期地景建筑文化
        2.1.1 早期地景文化的溯源
        2.1.2 传统建筑与大地结合形式
    2.2 地景建筑的发展历程
        2.2.1 柯布西耶与漫步式建筑
        2.2.2 Team10与毯式建筑
        2.2.3 赖特与有机建筑
        2.2.4 大地艺术对地景建筑的启发
    2.3 当代地景建筑的理论基础
        2.3.1 斯坦·艾伦与场域理论
        2.3.2 弗兰姆普敦与巨构形式
        2.3.3 诺伯格·舒尔茨与建筑现象学
        2.3.4 隈研吾与负建筑
        2.3.5 吉尔·德勒兹与游牧空间
        2.3.6 吴良镛与广义建筑学
    2.4 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产生背景
        2.4.1 林盘大地景观
        2.4.2 城市美化运动
        2.4.3 大众审美改变
        2.4.4 森林城市建设
        2.4.5 公共开放空间
        2.4.6 慢生活型休闲城市
        2.4.7 公园城市指导思想
    2.5 本章小结
3 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创作与特征研究
    3.1 消隐体量,整合城市肌理—城市高密度区地景建筑创作
        3.1.1 成都当代美术馆
        3.1.2 天府软件园蓉创广场
        3.1.3 成都来福士广场中央广场
    3.2 模拟环境,延续自然界面—城郊低密度区地景建筑创作
        3.2.1 麓湖艺展中心
        3.2.2 峨眉武术文化小镇
        3.2.3 成都正兴会所
    3.3 对话自然,同构山水景观—自然风景区地景建筑创作
        3.3.1 金沙遗址博物馆
        3.3.2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中心馆
    3.4 其他地区当代地景建筑创作与特征研究
        3.4.1 大芬美术馆
        3.4.2 安阳殷墟博物馆
        3.4.3 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
    3.5 成都地区与其他地区当代地景建筑对比分析
        3.5.1 不同地区地景建筑功能形态的相似性
        3.5.2 不同地区地景建筑功能形态的差异性
    3.6 本章小结
4 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
    4.1 特定地形条件下地域性设计策略
        4.1.1 地下水位高带来的差异性设计
        4.1.2 利用特殊的平原地形
        4.1.3 对话丰富的自然环境
    4.2 特定气候条件下地域性设计策略
        4.2.1 通风防潮措施
        4.2.2 室内采光措施
        4.2.3 屋面排水措施
    4.3 地域文脉传承下地域性设计策略
        4.3.1 营造地域性的小尺度城市空间
        4.3.2 乡土材料的创新使用
        4.3.3 局部点缀地域性标识符号
        4.3.4 营造林盘聚落式大地景观
    4.4 特定使用需求下地域性设计策略
        4.4.1 建筑屋面表皮类型
        4.4.2 屋面坡度形式
        4.4.3 整合功能空间
    4.5 本章小结
5 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设计实践——双流文化艺术中心
    5.1 项目概况
        5.1.1 城市肌理
        5.1.2 场地要素
        5.1.3 建筑选址
    5.2 对地形条件的回应
        5.2.1 全地景化建筑形态
        5.2.2 顺应场地周边环境
    5.3 对气候条件的回应
        5.3.1 适应风环境的建筑朝向
        5.3.2 采用室外庭院连接建筑体块
        5.3.3 大出檐形式的遮阳处理
    5.4 对地域文脉的回应
        5.4.1 借鉴廊桥形态特征
        5.4.2 营造公共开放空间
    5.5 对特定使用需求的回应
        5.5.1 整合多种功能空间
        5.5.2 以绿化为主的景观屋面
    5.6 地景化形态技术措施
        5.6.1 结构设计
        5.6.2 建筑消防设计
        5.6.3 绿色环保节能设计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4)基于PSPL法的开放街区内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创智坊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全球的城市公共空间问题
        1.1.2 国内外开放街区规划模式及因此带来的公共空间问题
        1.1.3 国家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3.1 研究的对象
        1.3.2 研究的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4.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1 开放街区理论研究
        2.1.1 开放街区概念界定
        2.1.2 开放街区与传统街区的区别
        2.1.3 开放街区的实践及理论意义
    2.2 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2.1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概念界定
        2.2.2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
        2.2.3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的意义
    2.3 使用后评价理论研究
        2.3.1 使用后评价概念界定
        2.3.2 使用后评价实践案例
        2.3.3 使用后评价的理论价值
    2.4 PSPL调研方法理论研究
        2.4.1 PSPL调研方法概念界定
        2.4.2 PSPL调研方法的实施步骤
        2.4.3 PSPL调研方法实践案例
        2.4.4 PSPL调研方法的理论价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SPL法的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调研
    3.1 创智坊街区及其公共空间现状概况
        3.1.1 创智坊街区概况介绍
        3.1.2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规划
    3.2 基于PSPL法的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调研过程
        3.2.1 调研范围和方法
        3.2.2 PSPL调研法准备工作
        3.2.3 PSPL调研法具体实施步骤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PSPL调研法的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坊街区主要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
    4.1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要素品质评价
        4.1.1 公共空间形态评价
        4.1.2 水平基面要素评价
        4.1.3 空间节点设计分析
        4.1.4 公共空间设施评价
        4.1.5 公共艺术评价
    4.2 基于PSPL调研法的创智坊街区公共生活评价
        4.2.1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的出行方式评价
        4.2.2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的步行环境评价
        4.2.3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的停留行为类型评价
    4.3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评价和存在问题总结
        4.3.1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要素品质评价和存在问题总结
        4.3.2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出行方式评价和存在问题总结
        4.3.3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步行环境评价和存在问题总结
        4.3.4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停留行为评价和存在问题总结
    4.4 创智坊街区公共空间改进建议
        4.4.1 沿街商铺底层立面改善
        4.4.2 开放空间节点的优化
        4.4.3 主要道路路面的局部改造
        4.4.4 主要街道步行环境的改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5.1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总体规划优化策略
        5.1.1 功能混合的土地开发模式
        5.1.2 四通八达的高密度路网规划
        5.1.3 建立开放街区公共空间体系
    5.2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要素优化策略
        5.2.1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总体尺度优化策略
        5.2.2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水平基面优化策略
        5.2.3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优化策略
        5.2.4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街头艺术优化策略
        5.2.5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优化策略
    5.3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道路系统优化策略
        5.3.1 机动车道优化设计策略
        5.3.2 非机动车道优化设计策略
        5.3.3 道路交叉口优化设计策略
        5.3.4 道路稳静化优化设计策略
    5.4 开放街区公共空间可持续性优化策略
        5.4.1 公共空间的绿化设计策略
        5.4.2 公共空间的海绵城市设计策略
        5.4.3 公共空间的绿色材料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步行人流量统计表
附录二 交通工具流量统计表
附录三 停留活动类型及数量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合肥市创意街区景观场景活力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创意文化产业
        1.1.2 旧城更新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
        1.4.1 创意街区相关研究
        1.4.2 场景的应用
        1.4.3 景观活力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景观与场景
        2.1.2 创意产业
        2.1.3 创意街区
    2.2 理论基础
        2.2.1 场景理论
        2.2.2 环境行为心理学
        2.2.3 外部空间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意街区景观场景空间活力营造研究
    3.1 创意街区景观场景空间活力营造
        3.1.1 创意街区景观场景空间分类
        3.1.2 创意街区景观场景空间特征
        3.1.3 创意街区景观场景活力要素
        3.1.4 创意街区景观场景活力评价
        3.1.5 景观场景空间营造案例分析
    3.2 合肥市创意街区景观场景特色
        3.2.1 合肥市创意街区概况
        3.2.2 合肥市创意街区景观场景特色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意街区景观场景活力度研究——以罍街为例
    4.1 罍街概况
        4.1.1 罍街简介
        4.1.2 罍街周边环境
        4.1.3 罍街文化
    4.2 罍街景观场景活力度对比研究
        4.2.1 罍街自然环境场景丰富度
        4.2.2 罍街空间布局场景通达性
        4.2.3 罍街休闲设施场景完善度
        4.2.4 罍街景观场景人群活力度
    4.3 罍街景观场景空间满意度
        4.3.1 调查问卷效度信度分析
        4.3.2 景观场景空间满意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意街区景观场景活力营造策略
    5.1 倡导建设自然生态绿化场景
        5.1.1 增加街区植物覆盖率
        5.1.2 建设街区“雨水花园”
        5.1.3 营造多样化景观层次
    5.2 营造构建叙事空间布局场景
        5.2.1 景观空间场景叙事性表达
        5.2.2 营造适宜的界面空间
        5.2.3 丰富节点空间功能
    5.3 丰富完善创意设施生活场景
        5.3.1 建筑立面的创新性表达
        5.3.2 景观设施的创新性表达
    5.4 增加提升公众参与文化场景
        5.4.1 合理布置休憩娱乐设施
        5.4.2 多样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
        5.4.3 保留强化历史文化特色
        5.4.4 完善街区服务管理品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合肥市罍街创意街区景观空间满意度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基于SVF的哈尔滨典型街谷空间热环境优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1.2.2 城市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性被重视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植被与热环境
        1.4.2 SVF与热环境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诠释
        2.1.1 街谷
        2.1.2 SVF
        2.1.3 热环境
    2.2 街谷特征分析
        2.2.1 气候特征
        2.2.2 形态特征
        2.2.3 要素特征
    2.3 研究样本选取
        2.3.1 样本选取方法
        2.3.2 样本选取依据
        2.3.3 样本选取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街谷空间热环境实测
    3.1 热环境实测方案
        3.1.1 实测目的与原则
        3.1.2 实测地点与仪器
        3.1.3 实测内容
    3.2 实测数据整理
        3.2.1 东南-西北向街谷
        3.2.2 东北-西南向街谷
    3.3 实测数据挖掘
        3.3.1 SVF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3.3.2 SVF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3.3.3 SVF对风速的影响
        3.3.4 SVF与热环境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街谷空间热环境模拟
    4.1 模拟方法
        4.1.1 ENVI-met模拟
        4.1.2 热环境模拟验证
    4.2 初始化模型
        4.2.1 建立模型
        4.2.2 设置边界条件
    4.3 模拟数据整理
        4.3.1 对照组街谷热环境特征
        4.3.2 实验组街谷热环境特征
    4.4 模拟数据挖掘
        4.4.1 行道树布局方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4.4.2 行道树布局方式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4.4.3 行道树布局方式对平均辐射温度的影响
        4.4.4 SVF与街谷热环境关联机制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工程报告
    第一章 总体背景分析
        1.1 设计背景
        1.2 设计范围
        1.3 设计框架
    第二章 现状资源评析
        2.1 特色格局评析
        2.1.1 自然生态空间格局评价
        2.1.2 历史人文空间格局评价
        2.1.3 现代风貌空间格局评价
        2.1.4 特色格局叠合评析——“山水城文”特色
        2.1.5 特色格局整合归纳——形态整合分析
        2.2 城市形态评析
        2.2.1 现状空间结构分析
        2.2.2 现状改造难度分析
        2.2.3 现状高度分区
        2.3 开敞空间评析
        2.3.1 现状生态资源评价
        2.3.2 现状生态敏感性评估
        2.4 景观风貌评析
        2.4.1 现状景观资源评估
        2.4.2 现状眺望视廊梳理(点状资源-眺望视廊)
        2.4.3 现状天际线梳理(线性资源-天际线)
        2.4.4 现状观景路径梳理(线性资源-观景路径)
        2.4.5 景观风貌总体特征
    第三章 城市设计思路
        3.1 设计概念
        3.1.1 总体概念
        3.1.2 特色控制
        3.2 设计重点
        3.3.1 宏观层面(全域覆盖)
        3.3.2 中观层面(分类覆盖)
        3.3.3 微观层面(重点覆盖)
        3.3 设计思路
    第四章 总体空间优化
        4.1 特色格局优化
        4.1.1 自然生态特色格局优化
        4.1.2 历史人文特色格局优化
        4.1.3 现代风貌特色格局优化
        4.1.4 总体特色格局规划
        4.2 城市形态优化
        4.2.1 基于空间意象认知的城市形态优化
        4.2.2 高度区划引导
        4.3 开敞空间优化
        4.3.1 城市开敞空间布局的适宜性评价
        4.3.2 开敞空间系统规划
        4.3.3 开敞空间分级引导
        4.4 景观风貌优化
        4.4.1 依山而立:完善山体眺望体系
        4.4.2 临溪而城:优化滨水景观界面
        4.4.3 畅览四方:构筑景观认知路径
    第五章 风貌分区导控
        5.1 城市风貌分区
        5.2 风貌分区导控
        5.2.1 站前商贸综合风貌区
        5.2.2 风貌分区导控汇总
    第六章 重点城市设计
        6.1 崇阳溪沿岸城市设计
        6.1.1 地段概况
        6.1.2 系统规划
        6.1.3 总体格局
        6.2 梅溪沿岸城市设计(赤石—杜坝段)
        6.2.1 地段概况
        6.2.2 系统规划
        6.2.3 空间意象
下篇——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总体城市设计的实践已呈现出从新兴走向普遍的演化趋势
        1.1.2 大尺度的总体城市设计面临着从内容到技术上的新挑战
        1.1.3 GIS技术为大尺度城市空间风貌的导控提供了有效的应对路径
        1.2 研究意义
        1.2.1 符合数字化设计的趋势
        1.2.2 符合城市设计成果落实的需要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方面
        1.3.2 总体城市设计方面
        1.3.3 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采集方法
        1.5.2 研究分析方法
        1.5.3 技术路线(见图1-4)
        1.6 研究创新
        1.6.1 研究成果的普适性
        1.6.2 研究手段的定量化
    第二章 GIS技术和总体城市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GIS
        2.1.2 城市设计
        2.1.3 总体城市设计
        2.2 GIS技术的应用概述
        2.2.1 GIS的基本功能
        2.2.2 GIS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
        2.3 总体城市设计的发展概况
        2.3.1 阶段一:古代城市设计(公元前1900 年—1760 年代)
        2.3.2 阶段二:近代城市设计(1760 年代—1956 年)
        2.3.3 阶段三:现代城市设计(1956 年至今)
        2.4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概述
        2.4.1 总体城市设计的数字化背景
        2.4.2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案例
        2.4.3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3.1 操作路径设计
        3.1.1 国内外开敞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3.1.2 设计思路
        3.2 指标体系建立
        3.2.1 开敞空间分级
        3.2.2 指标体系建立
        3.3 理想模型建构
        3.3.1 建立GIS数据库
        3.3.2 单因子分级赋值评价
        3.3.3 多因子叠加综合评价
        3.4 理想模型修正
        3.4.1 同现状条件的校核
        3.4.2 同上位规划的衔接
        3.4.3 开敞空间的增补
        3.4.4 服务半径校核
        3.5 系统建构和分级导控
        3.5.1 开敞空间系统规划
        3.5.2 开敞空间分级引导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4.1 操作路径设计
        4.1.1 国内外景观视廊相关研究综述
        4.1.2 设计思路
        4.2 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
        4.2.1 现状景观资源分类
        4.2.2 现状景观资源评估
        4.2.3 现状景观点确定
        4.3 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
        4.3.1 提取景观点制高点
        4.3.2 叠合现状建设条件
        4.3.3 理想可视域计算
        4.3.4 视点与视廊遴选
        4.4 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
        4.4.1 确定景观点保护范围
        4.4.2 基于地形的基本视线范围
        4.4.3 基于可视范围的单元可建设高度
        4.4.4 确定用地可建设高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高度分区
        5.1 操作路径设计
        5.1.1 国内外高度分区相关研究综述
        5.1.2 设计思路
        5.2 指标体系建立
        5.2.1 影响因子遴选
        5.2.2 指标体系建立
        5.3 理想模型建构
        5.3.1 建立GIS数据库
        5.3.2 单因子分级赋值评价
        5.3.3 多因子叠加综合评价
        5.3.4 理想等级划分
        5.4 理想模型修正
        5.4.1 基于现状评估的修正
        5.4.2 基于在编成果的修正
        5.4.3 基于强制因子的修正
        5.5 上位规划反馈
        5.5.1 已批控规的高度校核
        5.5.2 建设高度指标引导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空间风貌导控实践: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6.1 应用实践背景
        6.1.1 设计背景
        6.1.2 设计范围
        6.1.3 技术创新
        6.2 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6.2.1 指标体系建立
        6.2.2 理想模型建构
        6.2.3 理想模型修正
        6.2.4 系统建构与分级导控
        6.3 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6.3.1 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
        6.3.2 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
        6.3.3 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
        6.4 城市高度分区
        6.4.1 指标体系建立
        6.4.2 理想模型建构
        6.4.3 理想模型修正
        6.4.4 上位规划反馈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框架构建
        7.2 研究结论
        7.2.1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7.2.2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7.2.3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高度分区
        7.3 创新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国内将GIS技术运用到总体城市设计中的文献统计
    附录B 国外将GIS技术运用到城市设计中的文献统计
作者简介

(8)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方红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高密度城市
        1.2.2 .广场绿地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高密度城市广场绿地研究
        1.3.2 国内高密度城市广场绿地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广场绿地研究
    2.1 高密度城市的特征
        2.1.1 高密度城市的测度指标
        2.1.2 高密度城市的特征
    2.2 城市广场绿地的功能
        2.2.1 生态功能
        2.2.2 社会功能
        2.2.3 开放功能
        2.2.4 游憩功能
        2.2.5 防灾避灾功能
    2.3 广场绿地的发展趋势
        2.3.1 优化使用功能
        2.3.2 强调地域特色
        2.3.3 重视生态影响
        2.3.4 关注人的需求
    2.4 高密度城市绿地设计案例研究
        2.4.1 人性化尺度
        2.4.2 多样性场所
        2.4.3 可持续性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现状及问题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环境
        3.1.2 自然气候
    3.2 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现状
        3.2.1 广场绿地分布
        3.2.2 市民活动现状
    3.3 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现存问题
        3.3.1 绿地布局不合理
        3.3.2 气候环境考虑不充分
        3.3.3 植物配置空间形式单一
        3.3.4 空间使用率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设计策略
    4.1 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设计原则
        4.1.1 生态性原则
        4.1.2 地域性原则
        4.1.3 人性化原则
        4.1.4 整体性原则
    4.2 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设计策略
        4.2.1 气候适应性策略
        4.2.2 景观可达性策略
        4.2.3 空间环境需求性策略
        4.2.4 植物配置地域性策略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实践——东方红广场绿地设计
    5.1 项目背景及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概况
    5.2 基地现状分析
        5.2.1 现状分析
        5.2.2 存在问题
    5.3 设计实践
        5.3.1 设计理念
        5.3.2 设计策略
        5.3.3 设计方案
    5.4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附录B 设计成果展示

(9)九江市中心城区街旁绿地建设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简述
        1.3.1 国外城市街旁绿地相关研究进展
        1.3.1.1 国外城市街旁绿地理论研究进展
        1.3.1.2 国外城市街旁绿地建设实践
        1.3.2 国内城市街旁绿地相关研究进展
        1.3.2.1 国内城市街旁绿地理论研究进展
        1.3.2.2 国内城市街旁绿地建设实践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街旁绿地的概念、类型、构成要素和功能
    2.1 街旁绿地概念
        2.1.1 街旁绿地
        2.1.2 街旁绿地建设
        2.1.3 街旁绿地日常养护和管理
    2.2 街旁绿地类型
        2.2.1 按街旁绿地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分类
        2.2.2 按街旁绿地在城市中的位置分类
        2.2.3 按街旁绿地的功能分类
    2.3 街旁绿地构成要素
    2.4 街旁绿地的功能
    2.5 中心城区街旁绿地建设相关理论依据
3 九江市街旁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九江市绿地建设现状
    3.2 九江市中心城区街旁绿地现状调查
    3.3 九江市街旁绿地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3.3.1 浔阳路沿线街旁绿地
        3.3.2 滨江路沿线街旁绿地
        3.3.3 德化路沿线街旁绿地
        3.3.4 前进西路/八里湖大道沿线街旁绿地
        3.3.5 长虹大道沿线街旁绿地
        3.3.6 胜利大道沿线街旁绿地
    3.4 九江市街旁绿地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规划建设辐射范围不合理
        3.4.2 建设元素不丰富
        3.4.3 缺少活的灵魂
        3.4.4 缺乏人性化建设
        3.4.5 管养方式和技术手段落后
4 九江市街旁绿地景观提升改造对策研究
    4.1 九江市街旁绿地景观提升改造原则
    4.2 九江市街旁绿地景观提升改造对策
        4.2.1 综合考虑街旁绿地所处环境的要求
        4.2.2 考虑街旁绿地人性化的要求
        4.2.3 丰富绿地表现形式,彰显地方特色文化
        4.2.4 因地制宜,丰富景观空间布局形式
        4.2.5 依托理论基础,吸收先进技术,提高维护和管理水平
        4.2.6 加强政策导向,提升职业道德素质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之处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澳门半岛与鼓浪屿高密度城区园林建设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高密度化的发展趋势
        1.1.2 高密度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性
        1.1.3 高密度城市绿化建设存在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案例分析
        1.4.3 实地调研
        1.4.4 归纳比较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高密度城市(HIGH-DENSITY CITY)
        2.1.2 城市绿地系统(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2.1.3 空间绿量(SPATIAL GREEN QUANTITY)
        2.1.4 城市绿地布局(URBAN GREEN SPACE LAYOUT)
    2.2 相关概念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2.3 人居环境科学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高密度城区环境研究综述
        2.3.2 澳门发展与绿化建设研究综述
        2.3.2.1 澳门城市发展及演变
        2.3.2.2 澳门城市绿化建设研究综述
        2.3.3 鼓浪屿发展与绿化建设研究综述
        2.3.3.1 鼓浪屿城市发展及演变
        2.3.3.2 鼓浪屿绿化建设研究综述
    2.4 案例研究
        2.4.1 香港高密度城区绿化建设
        2.4.2 新加坡高密度城区绿化建设
3 澳门半岛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分析
    3.1 澳门半岛城区建设概况
        3.1.1 人口密度
        3.1.2 建筑密度
        3.1.3 陆地面积
    3.2 澳门半岛城区绿地类型
        3.2.1 调研流程
        3.2.2 绿地分类构成
        3.2.3 绿化植物种类
    3.3 澳门半岛城区绿地规模和布局
        3.3.1 规模等级
        3.3.2 空间布局
    3.4 澳门半岛城区绿化景观效果评价
        3.4.1 总体评价
        3.4.2 公园绿地
        3.4.3 道路绿地
        3.4.4 历史街区
    3.5 澳门半岛城区绿化建设管理
        3.5.1 绿化管理体制
        3.5.2 绿化管理制度
4 鼓浪屿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分析
    4.1 鼓浪屿城区建设概况
        4.1.1 人口密度
        4.1.2 建筑密度
        4.1.3 陆地面积
    4.2 鼓浪屿城区绿地类型
        4.2.1 调研流程
        4.2.2 绿地分类构成
        4.2.3 绿化植物树种
    4.3 鼓浪屿城区绿地规模和布局
        4.3.1 规模等级
        4.3.2 空间布局
    4.4 鼓浪屿城区绿化景观效果
        4.4.1 总体评价
        4.4.2 公园绿地
        4.4.3 居住绿地
        4.4.4 历史街区
    4.5 鼓浪屿城区绿化建设管理
        4.5.1 绿化管理体制
        4.5.2 绿化管理制度
5 澳门与鼓浪屿绿化建设水平比较
    5.1 绿地类型与规模
        5.1.1 绿地类型
        5.1.2 绿地规模等级
    5.2 绿地布局和指标
    5.3 园林景观与特色
        5.3.1 植物景观特色
        5.3.2 园林建筑与装饰特色
    5.4 园林绿化建设管理
    5.5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问题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初探景观建筑学——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建筑的关联性研究[D]. 张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 安晓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成都地区当代地景建筑评述与研究[D]. 宋博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PSPL法的开放街区内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 ——以创智坊街区为例[D]. 王雪飞.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合肥市创意街区景观场景活力营造策略研究[D]. 徐玲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SVF的哈尔滨典型街谷空间热环境优化模拟研究[D]. 任智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D]. 朱嘉. 东南大学, 2019(05)
  • [8]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兰州城关区广场绿地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方红广场为例[D]. 梁雪冬. 兰州理工大学, 2018(12)
  • [9]九江市中心城区街旁绿地建设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 金盛鑫.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10]澳门半岛与鼓浪屿高密度城区园林建设比较研究[D]. 程娘珠.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风景园林初探——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