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职业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

一、德国职业教育拾零(论文文献综述)

赵琳琳[1](2020)在《《新动向》与汪伪政权的青年宣传研究》文中指出1941年2月,汪伪政府统一了沦陷区以民间组织为名义的诸多东亚联盟团体,并将合并而成的东亚联盟运动称为伪“国民党”领导的“国民运动”,南京地区的东亚联盟协会转而成为东亚联盟运动下的南京分会。4月,南京分会的《新动向》以“指导青年思想与行动”的名义创刊,成为汪伪东亚联盟运动内惟一以沦陷区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本文的论述由此展开。1941年的东亚联盟运动如火如荼,《新动向》也因势进入火热的宣传之中。创刊之初的《新动向》首先构建东亚联盟运动与青年之间的紧密关系,关注沦陷区青年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以排解沦陷区广泛的苦闷情愫。试图“拉近”与青年间距离的同时,引入德意日的青年训练经验,以备控制沦陷区青年群体。1942年前后,新国民运动以精神与物质建设共存的“国民运动”形象出现,与东亚联盟这一“国民运动”之间关系模糊,分工不明。新国民运动开展之后,东亚联盟的运动声势逐渐低沉,《新动向》转而参与到为新国民运动造势的舆论宣传之中。同年7月汪伪将两运动的关系进行“一内一外”的厘定,将东亚联盟运动定性为“对外之团结”。但这一定义看似明确,实则仍旧模糊。以《新动向》的视角来看,东亚联盟运动虽不以“国民运动”为名,却行“国民运动”之实。两运动最终未能实现一元化,反而增添了汪伪集结民心的难度。把握五四运动的纪念权,是汪伪政权笼络青年的重要方式之一。《新动向》与沦陷区广泛的舆论群体共同炮制了这一五四纪念活动。1939年大民会以“救国不当,亡国有余”为题拉开五四纪念的帷幕,汪伪还都后这一纪念逐渐升温,将五四所涵盖的政治符号进行剥离、添新与重塑。1942年纪念遭遇爆冷,1943年汪伪转而切断“青年节”与“五四”之间的关联,赋予青年节新的内涵,这一做法不仅暗示伪政权对五四话语权的放弃,对五四纪念符号争夺的失败,也体现《新动向》对沦陷区青年控制之难。纵观《新动向》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一份自1941年坚持至战争结束的刊物,《新动向》不仅是呈现汪伪青年宣传这一过程的极佳映射,同时也重现了汪伪东亚联盟跌宕起伏的运动过程。

和二晴[2](2019)在《《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统区妇女界开展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宋美龄召开庐山妇女工作座谈会,改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领导战时妇女工作的总机构,标志着国统区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统区妇女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广大中国女性都积极投身于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自我解放的浪潮中,文章将通过《妇女新运》重温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轨迹。妇女刊物的出现,成为宣传妇女运动的前沿阵地,同时也为近代妇女运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妇女新运》作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的会刊,1938年12月于重庆创刊,致力于提高各界妇女的思想觉悟,引导妇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探究其创刊与出版情况、分析其刊物栏目及主要内容,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妇女救亡活动:在动员妇女参战过程中,结合抗战局势,依托全国性妇女组织,加强妇女动员的宣传形式,借用妇女纪念日动员妇女,创作大量文艺作品、歌曲、戏剧等,传播抗日救国思想,激励国人抗战热情,鼓舞广大军民的抗战勇气及必胜的信心;在自我解放方面,国统区进步妇女力量先后组织妇女宪政运动、妇女职业运动,同时提倡妇女接受教育,并积极开展禁娼运动,从妇女参政、职业平等、女子教育及废除封建习俗等方面探讨妇女自我解放的途径,深入探析抗战时期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深层次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运动基本实现了支援抗战、保家卫国的目标,并且在追求妇女解放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努力。虽然这一时期的自我解放让位于民族解放、个人权利服从于国家利益,但毕竟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迈出了重要一步,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妇女新运》作为战时重要的妇女期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史料价值。

高尔豪[3](2019)在《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针政策,在此背景影响下,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而苏州职业教育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深化既有合作关系,拓展新的合作关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交流格局。在此大环境下,本文肯定了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也简单介绍了目前苏州职业教育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但是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各项政策出台后,苏州职业教育拓展了很多继续发展上升的空间,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经验告诉我们往往在遇到瓶颈期时需要改革和创新,改革就需要开放。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助推苏州职业教育突破发展瓶颈。本文通过梳理苏州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进程探索职业学校发展的规律,总结苏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以及发展道路上的教训。为其他相关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政策,分析苏州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所有拥有的诸多优势,得出结论即苏州职业教育必将迎来历史上发展的最大机遇。但是面对机遇的同时,探索苏州职业教育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路径方面有两大困难:一是从开展国际交流的广度和交流合作的深度来说看,苏州职业教育合作交流还存在一些不足。背后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格局的复杂不稳定、社会认可度还不高、校企合作浅层融合、职业学校自身办学水平有待提高。第二个困难是如何改变目前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存在的单一性问题,暨“引进来”远远大于“走出去”。本文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后,相对应地提出了五点关于苏州职业学校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路径,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首先,凭借“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政策,加强和上海职业教育的合作,借助上海的丰富国际资源,努力在探索多校多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团队教科研工作上下功夫。其次,通过集团化办学,普职融通建设,项目式驱动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境外办学以及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拓宽交流新模式等方法创建苏式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模式。

邓海燕[4](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赵昂[5](2018)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与国际联盟文化合作组织的互动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国际联盟文化合作组织的诞生是以1922年5月11日世界文化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为标志。随后在国联各成员国的努力下,世界文化合作院、教育电影国际协会、各国文化合作协会相继成立。由国联主持的文化交流活动开始逐步走向繁荣。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对国际文化知识合作颇感兴趣,正式加入了由世界文化合作院所制定的国际交换出版品公约,并由教育部设立出版品交换局,负责与缔约国交换出版品事宜。此时,中国已认识到国际文化合作的重要性及自身能在国际文化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遂积极争取世界文化合作委员会席位,经过多年努力,此目标终于在南京政府时期有了结果。随着吴稚晖出任世界文化合作会会员一职,国联文化合作组织与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领域的互动也逐步开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国联文化合作组织和南京国民政府进行文化教育合作最频繁的时期,在南京政府行政院与教育部的一再向国联秘书处提出具体的合作建议,获得了国联的积极回应。援华教授在中国的授课和工作成果都受到中国各界极高的赞扬;双方互派的教育考察团,积极寻找改进中国教育的方法;在国际教育电影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拍摄了一批优秀的本土教育电影,并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电影协会的影片交换,使得中国电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世界文化中国协会和中国国际图书馆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国联文化合作组织构筑的合作框架下,积极展现自身文化教育成果,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在世文委其建议和帮助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建立,服务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与海外留学群体;这一时期内,世界文化合作委员会高度关注与中国的文化合作成果的反馈,并与南京国民政府保持紧密的联系,以期能增加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南京国民政府与国联文化合作组织的互动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化”与“西方化”的辩论开始成为教育界与文化界所关注的主题。而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教育部依据国联专家的建议开始对各级教育政策、方针、内容及组织形式加以整改,应该说,双方的交流互动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国各级教育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与国联文化合作组织的互动,既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世界教育运动和文化合作运动的发展,它向世界积极的、全面的展示了中国教育、文化情况,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应有贡献。这对于现在中国如何与国际教育组织对话,能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朱柏霖[6](2017)在《茂名市农业中职教育以需求为导向的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2014年6月,我国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培养技能型人才,造就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以茂名市农业中职教育为对象,对茂名市农业中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与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本地区的农业中职教育的又好又快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茂名农业中职教育在发展中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办学经费不足;(2)生源数量不足、质量偏低;(3)涉农专业开设范围偏窄;(4)教学、培训质量与企业对人才规格要求脱节。本研究认为,茂名市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必须适应农民对多样化教育、培训产品的市场需求,适应农业中职教育从“供给驱动发展”向“需求驱动发展”转型的新常态。针对茂名市农业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一列发展对策,包括:(1)构建灵活化办学机制,扩大规模,提高效益;(2)实施科学化教学、培训模式和方法,提高质量;(3)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4)培养学生工匠精神;(5)完善政府统筹型政策供给体制,加大投入。

乔金霞[7](2015)在《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史,教育与技术一直如影随形。历次教育变革均为新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结果,反过来,教育改革又推动了教育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这种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与发展。时至近代,西方数百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其中,一些媒体技术如幻灯、电影、广播等在改变人们休闲文明的同时,也悄然进入教育领域,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凝聚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与智慧的幻灯、电影,跟随传教士播撒基督教义的征途一路东进到中国,由最初传扬基督教义的工具转变为辅助教育发展的物件,并逐渐被国人接受和运用。由于其独有的科技特质与便捷的教育优势,被时人称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利器,特称为“电化教育”,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及学校教育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促发了中国电化教育学科的诞生。正是电化教育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平民化与普及化,在成为中国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引起中国教育方式变革以及促发中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同时,还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力量。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教育界追求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奋斗求索史。由是可见,研究电化教育的传入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以及电化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无疑对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媒体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中国教育、促进信息化教育良性发展以及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总结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新兴的媒介技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与中国的教育耦合在一起,如何被中国教育界接纳与吸收,电化教育学科又是如何创建的?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充当传播者角色的是哪类群体,传播的载体又是什么?这些传播者与传播载体在不同时段内传播了什么,对中国教育有何影响?中国电化教育学科是如何构建的,电化教育的传入与学科构建有何关联?基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题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模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电化教育整个传入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应也即实践表征、中国教育界的接纳与吸收以及由此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电化教育传入中国植根并得到生发与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时中国社会之动荡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更迭,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引入过程中,其引介主体与传播载体在传播内涵上均随之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时代面貌与阶段特征。缘此,结合传播学5w传播模式与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实情,将研究内容做出如下章节安排:首先为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择本论题的学术缘由、现实原因以及研究意义;对电化教育、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交代了选题的范围;对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阐明了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介绍了与选题比较契合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分析了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与发展;近代中西教育与科技发展上的势差;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入的早期宗教基础、文化背景及时代要求。第二章梳理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即传播者。包括分析电化教育传入的中西群体如传教士及其外围组织——基督教青年会、早期出洋的国人、教育考察者、留学生以及外国来华的教育人士等对电化教育的介绍与传引,阐明电化教育传入过程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阐述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即传播渠道。包括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报纸——《申报》,教育类杂志的主要代表——《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以及综合类杂志《东方杂志》等纸质媒体,分析这些纸媒载体对电化教育的宣传,以期勾画此期丰富、多维的电化教育传入渠道。第四章解析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包括新式学校的试办及拓展、社会教育领域的运用以及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从而呈现国人在不同教育领域运用电化手段及其发挥教育功能的实况,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介绍了电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情况。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对电化教育认识的心理转化过程,中国学者对国外电化教育着作的翻译,一些教育家如陶行知、舒新城、雷沛鸿、陈友松等人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揭示电化教育手段被接受与被应用,电化教育理论被吸纳与中国化的历程,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思想基础。第六章阐释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历程与内涵。从学科建构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电化教育系科创建与人才培养问题、论文与着作的发表情况与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专业学会与期刊的创办历程等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中的基本问题。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电化教育在中国传入及学科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加以总结,并对近代电化教育的引介及学科建构明示作者的认识与看法: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电化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既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电化教育的传入催生了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建。

李银慧[8](2013)在《中国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清末颁布“壬寅学制”到新中国成立前的40多年里,我国中学教育从萌生、发展到变革不断地演进。在这个进程中,我国的教育家尤其是中学教育家对学制改革、教育目的、分科与选课以及训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在实践中积极地探索。他们的努力加快了中学教育的发展,使得中学教育制度渐趋完善,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中学教育思想。为了更好地继承我国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的遗产,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时代价值,有必要从教育思想史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阐释、分析和总结。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近代中学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当下中学教育问题的症结和矛盾之所在,对于深化和巩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学教育的改革应当有所裨益。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以及结语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缘由、基本术语界定、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论述了我国近代中学教育思想产生的前奏。我国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的演进流变,既是对西方教育思想的借鉴与融合,又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扬弃与继承。这个过程是不断地进行甄别、选择、调适以及变化的。西学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对传统教育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早期教会中学的设立为中国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传统教育的转型为中学教育思想产生提供了土壤,普通中学在中国的萌生使中学教育的确立最终得以制度化。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按历史发展的脉络,分别论述了民初至“五四”运动前夕、“五四”运动至国民政府成立前、国民政府前期以及国民政府后期的中学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中学教育史上,教育界人士围绕中学教育的目的与宗旨、中学分科选科制、中学学制年限、中学训育目的、中学训育标准、中学训教合一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细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学教育目的与宗旨,即关于民初中学校设立旨趣、国民政府时期中学教育是否兼顾升学与就业、以及战时中学教育的目标和特质等问题的讨论;二是中学学制改革问题,学制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纲领,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组织编制、课程设置以及其他学校制度,因而也是整个学校系统得以展开的旨归,我国自从清末壬寅学制实施以来,中学制度几度变迁,年限长短也时有伸缩,课程内容实行文理分科或两科合设,因此,在整个近代中学教育史上,学术界和思想界围绕中学分科与选科制、中学学制年限、战后中学学制民主化等问题的论争迭起;三是中学训育基本理论以及训教合一的问题。上世纪20年代初对中学训育问题的讨论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对中学训育基本理论有了一些普遍的认识,如对中学训育的目的、中学训育的原则、中学训育的方法等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国民政府时期,训育讨论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即“训教合一”与“训教分离”的论争,虽然在国民政府前期训育研究相对淡化,对训育问题的讨论有过一段相对沉寂的时期,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这一主题的讨论,从理论上讲,在国民政府前期乃至到国民政府后期,“训教合一”一直是中学教育界面临破解的一个难题,虽然对“训教合一”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其在实施过程当中,往往会因为政治关系的影响而偏于狭义和消极,使得训育实施的效果并不显着,这也就是为什么对“训教合一”虽已了有一致认识,但却从未停止对其的讨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部分,在通观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我国近代中学教育的发展演变历程,从中挖掘我国近代教育思想遗产的时代价值。

周凤华[9](2009)在《德澳美三国行业组织与职业教育》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德国、澳大利亚、美国三国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状况与模式,以期对我国的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有所启示。

张延辉[10](2008)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残疾人事业是中国时代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而努力为残疾人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无疑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建立比较健全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广大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益与社会发展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给予残疾人物质帮助和公共服务,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安排。首先,本文在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研究和国内外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回顾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进而从就业、生活、康复、教育和服务等几个方面分析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绩效和评价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生存环境、就业保障、生活保障、康复保障、教育保障和服务保障等六个方面对我国现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评价。最后,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的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的可行的对策建议。

二、德国职业教育拾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职业教育拾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动向》与汪伪政权的青年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状况
        (一) 汪伪政权的青年教化问题研究
        (二) 汪伪的东亚联盟运动研究
        (三) 汪伪的新国民运动研究
    三、论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四、概念界定与说明
    五、研究方法与主要资料
第一章 :东亚联盟与《新动向》
    一、中日东亚联盟运动的接洽
    二、《新动向》创刊之时代背景
    三、《新动向》的编者及作者群
    四、《新动向》的定位、栏目及内容
第二章 :初期的青年宣传与青训经验的引入
    一、东亚联盟的“青年”气息
    二、对青年切身问题的关注与“解答”
        (一) 对青年苦闷情愫的关注
        (二) 对青年受教育问题的关注
        (三) 对“青年领导者”的鞭策
    三、对德意日青训经验的初步关注
第三章 :“亲历”走向“旁观”的《新动向》
    一、加入“大东亚战争”的舆论队伍
    二、对新国民运动的观察
        (一) 对新国民运动的建言献策
        (二) 青年宣传的内在理路
        (三) 东亚联盟与新国民运动的“内外”关系
    三、《新动向》笔下的南京青年训练
第四章: 《新动向》与汪伪的五四诠释
    一、一笔抹煞:大民会口中之“滑稽武剧”
    二、“去伪存真”:1941年汪伪的五四纪念
        (一) 对于五四“反日”因素的消磨
        (二) 对于青年力量的关注
        (三)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间的承继
    三、移花接木:“新五四运动”的托出
    四、无疾而终:沦陷区的青年节始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动向》刊文目录一览
致谢

(2)《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妇女新运》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妇女新运》的创刊与出版
    一、“新运妇指会”与《妇女新运》的创刊
        (一)“新运妇指会”的改组
        (二)《妇女新运》的创刊
    二、《妇女新运》的出版与发行
        (一)出版概况
        (二)刊物栏目
        (三)作者群体
第二章 《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动员
    一、战时妇女的动员
        (一)动员理念的形成
        (二)动员组织的建立
        (三)战时国民政府的妇女动员
    二、《妇女新运》视域下妇女抗日救亡的动员
        (一)指导妇女的生产生活
        (二)报道国内外妇女的参战
        (三)加强各种妇女节日的纪念宣传
        (四)刊载反映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
    三、《妇女新运》中妇女动员经验总结
        (一)融合抗战的时代局势
        (二)依托全国性的妇女组织
第三章 从《妇女新运》看抗战时期的妇女解放
    一、各界妇女运动的新高涨
        (一)上层女性的宣传与组织
        (二)中层女性积极参与民主宪政
        (三)广大劳动妇女的主力军作用
    二、《妇女新运》视角下的战时妇女解放运动
        (一)争取妇女政治参政权
        (二)寻求妇女职业平等权
        (三)把握学习与受教育的机会
        (四)反对公娼与救济私娼
    三、从《妇女新运》看战时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一)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性
        (二)妇女解放运动的复杂性
第四章 对《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评价
    一、《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积极进步性
        (一)促使广大妇女自我意识普遍觉醒
        (二)成为前线与后方战时讯息传递的桥梁
        (三)积极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途径
        (四)关注国际妇女思想解放的动态
    二、《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时代局限性
        (一)受政治因素影响显着
        (二)思想内容与对象影响方面的局限
        (三)妇女解放中义务大于权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妇女新运》目录
致谢

(3)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 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动因分析
        2. 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 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问题的研究
        4. 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策略分析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 论文核心概念
        1. 国际合作与交流
        2. 有效路径
一、苏州职业教育历史发展进程及国际合作交流经验总结
    (一) 苏州职业教育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1. 试点创办职业教育(1979-1986)
        2. 深化发展职业教育(1987-1994)
        3. 优化转型职业教育(1995-2015)
    (二) 职业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意义
        1.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顺应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
        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有效推动力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选择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职业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渠道
    (三)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交流经验总结
二、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战略定位与现状分析
    (一) 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战略定位与选择
    (二) 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分析
        1. 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取得的成绩
        2. 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调研情况分析
    (三) 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任重道远
三、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推动新经济形势下苏州职业教育发展
    (一) “一带一路”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为苏州职业教育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二) “一带一路”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对苏州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 要求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课程,专业标准须和国际接轨
        2. 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和学生
        3. 要求职业学校深化外企校企合作项目
四、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 对外合作与交流缺乏内涵性建设
    (二) 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产教融合
    (三) 缺乏对教师培训学习及合作交流项目有效的评价机制
    (四) 苏州职业学校“走出去”办学知易行难
    (五) 苏州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资历证书通用性低
五、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缺乏内涵性建设的原因分析
    (二) 缺乏深度产教融合原因分析
    (三) 缺乏对教师培训学习及项目有效的评价机制原因分析
    (四) “走出去”办学知易行难原因分析
        1. 对于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的理念转变不及时
        2. 沿线国家政局不稳,经济发展缓慢,开放程度低
    (五) 苏州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资历证书通用性低的原因分析
        1. 苏州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完全匹配目前市场需求
        2. 苏州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的目标不统一
        3. 苏州职业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缺乏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六、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路径解决策略
    (一) 打造苏式职业教育经典模式,促进合作交流项目内涵性建设
    (二) 开展多校多企联盟合作,创新政校企三位一体育人新模式
    (三) 以项目化学习驱动国际交流活动,完善对外合作交流评价制度
    (四) 借政府和企业之力,鼓励探索境外合作办学模式
    (五) 对接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提升资历证书国际通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一、炮制伪满洲国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三、推行殖民学制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二、“大众”读者定位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与国际联盟文化合作组织的互动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意义
    (二)研究范围、对象及核心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评述
        1.民国时期相关研究的述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关研究的评述
        3.台湾地区相关研究的评述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国际联盟文化合作组织的演进过程及其职责
二、北京国民政府与国际联盟文化合作组织的初步接触
    (一)中国加入国际交换出版品协约的经过
    (二)积极谋求加入世界文化合作委员会
三、南京国民政府与国联文化合作组织在教育领域的互动
    (一)双方文化合作方案的提出
    (二)国联文化合作组织向中国派遣访问教授及其教学情况
    (三)国联教育考察团访华及其考察报告《中国教育之改进》的出版
    (四)南京国民政府派遣中国赴欧洲教育考察团
    (五)教育电影国际协会在华的活动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成立
    (六)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与中国国际图书馆的成立及其活动
    (七)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的建立
    (八)国联文化合作组织会议与中国教育问题的讨论
四、南京国民政府与国联文化合作组织的互动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教育演进的影响
    (一)在教育界引发的反思与论争
    (二)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国各级教育演进的影响
        1.初等教育的改变
        2.普通中学教育的改变
        3.职业教育与师范教育的改变
        4.高等教育的改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茂名市农业中职教育以需求为导向的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相关研究领域
        1.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国内外农业中职教育发展现状
    2.1 国外农业职业教育
        2.1.1 国外农业职业教育特点
        2.1.2 国外职业农业教育的共性
    2.2 我国农业中职教育
3 茂名市农业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发展概况
    3.2 主要措施与做法
        3.2.1 搞活人才培养模式
        3.2.2 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3.2.3 改善专业教学条件
        3.2.4 强化教师技能训练
        3.2.5 改善学校办学环境
    3.3 面临问题及其原因
4 茂名市农业中职教育需求调查
    4.1 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4.2 农民需求调查分析
        4.2.1 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兴趣调查
        4.2.2 实用技能学习兴趣调查
        4.2.3 未来五年学习目标调查
        4.2.4 学习方式意向调查
    4.3 涉农企业对农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5 适应需求驱动的中职教育转型发展对策
    5.1 灵活办学机制构建
        5.1.1 教育“立交桥”的构建
        5.1.2 因需优化专业设置
        5.1.3 招生与就业市场培育
    5.2 因需施教因材施教
        5.2.1 教学培训模式改革
        5.2.2 教学培训方法改革
    5.3 专业教师队伍培养
    5.4 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5.5 政策供给体制创新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既有成果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发展
        一、近代西方电化媒介的问世
        二、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初起
    第二节 近代中西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时代势差
        一、近代中西科技发展的悬殊
        二、近代中西教育水平的差异
    第三节 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基础
        一、早期基础:宗教传播借用的科技手段
        二、西学东渐:电化教育传入的文化载体
        三、时代转折:电化教育传入的内外动因
第二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
    第一节 传入电化教育的“海外来客”
        一、传入电化教育的先行者——传教士
        二、传入电化教育的群体组织——基督教青年会
    第二节 引介电化教育的出国考察者
        一、早期出洋国人的记叙
        二、清末民初“游历”者的介绍
        三、民国后期教育考察者的宣传
    第三节 宣导电化教育的留学群体
        一、晚清少数留学生的电化教育活动
        二、民国时期留学生的电化教育宣传
        三、民国后期电化教育留学生的派遣
    第四节 助推电教发展的外国来华教育人士
        一、民国前期欧美来华教育界人物的推进
        二、中国电教不可或忘的“洋人”:国联教育考察团成员萨尔迪
第三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及内容
    第一节 百科全书式纸媒的引介
        一、晚清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宣介
        二、民国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导引
    第二节 教育专业类刊物的宣导
        一、《教育杂志》对电化教育的积极引介
        二、《中华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密集介说
        三、《新教育》对电化教育的深度介释
    第三节 其他报刊的传引
        一、《东方杂志》的持久宣传
        二、《进步》的短暂介绍
第四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
    第一节 新式教育机构的施为
        一、教会学校的展示
        二、国人自办学校的拓展
    第二节 社会教育领域的应用
        一、通俗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试办
        二、平民教育运动:电化教育运用的小高潮
    第三节 电化教育运动的表现
        一、高等学府的电化教育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电化教育
        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电化教育
第五章 中国对电化教育的接纳
    第一节 观念的转变:由“奇技淫巧”而“教育利器”
        一、清末国人眼中的奇技淫巧与洋玩意儿
        二、民国时期教育进步与变革的利器
    第二节 先进的引领:教育家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
        一、陶行知的电化教育实践
        二、雷沛鸿的电化教育实践
        三、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
        四、陈友松的电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真经”的译传:电化教育着作的翻译
        一、播音教育的第一本译着:《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
        二、视听教育的第一本译着:《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第六章 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学科建构
    第一节 课程与学科:学校教育中电化教育人才的培养
        一、大夏大学的电化教育课程
        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
        三、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
        四、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业
    第二节 论文与专着:近代学者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学术努力
        一、电影教育研究
        二、播音教育与幻灯教学研究
        三、电化教育的综合研究
    第三节 学会与期刊:电化教育学科创建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一、专业学会
        二、专业期刊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我国近代中学教育思想产生的前奏
    一、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冲击
        (一) 传教士东来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二) 西学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冲击
    二、教会中学为近代中国教育注入了新元素
        (一) 早期教会中学的设立
        (二) 教会中学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三、传统教育思想的转型为近代中学教育孕育了思想土壤
        (一) “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提出与传统教育思想的转型
        (二) 近代中等教育的雏形
    四、普通中学在近代中国的萌芽与中学教育制度的确立
        (一) 近代中国中学教育思想的萌生
        (二) 中学教育制度的的引入及确立
第二章 民初至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学教育思想
    一、中学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 民主革命教育思潮带来了教育领域的革新
        (二) 民初教育纲领性文件的颁布确保了新政体下普通教育的顺利过渡
        (三) 民初的教育改革使得近代教育制度得到平稳发展
    二、关于中学校设立旨趣的讨论
        (一) 养成“社会之中坚”与“高等学校之预备”
        (二) 养成“生徒之自动力”与“共同生活之习惯”
    三、对中学训育理论的认识
        (一) “训育”一词的源头
        (二) 中学训育观念的初步确立
第三章 五四运动至国民政府成立前的中学教育思想
    一、中学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 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讲演
        (二) 实用主义教育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二、关于中学教育目的的讨论
        (一) 带有实用主义倾向的教育目的与新学制内容
        (二) 中学应兼顾升学与就业
    三、关于中学学制、课程与教学的讨论
        (一) 关于中学学制年限的讨论
        (二) 中学应实行分科制与选科制并行
        (三) 中学应实行能力分组
        (四) 中学应减少教材与勤加考问
    四、中学训育思想
        (一) 围绕学潮与学生自治会展开的训育讨论
        (二) 五四以后中学训育问题存在的症结
        (三) 中学训育基本理论
        (四) 中学训育的目的与原则
        (五) 中学训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四章 国民政府前期的中学教育思想
    一、国民政府前期中学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提出
        (二) 中学教育的趋向
        (三) 国联教育考察团的中国之行
    二、中学教育的使命、职能及目标
        (一) 中学教育的使命
        (二) 中学教育的职能
        (三) 中学教育的目标
    三、关于改良中学教育的主张与建议
        (一) 中学教育的改良之重在于“质”的提高
        (二) 中学应同时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
    四、关于中学训育标准的讨论和中学训教合一之辨
        (一) 中学训育标准
        (二) 中学训教分离与训教合一之辩
第五章 国民政府后期的中学教育思想
    一、战时对中学教育有关问题的认识
        (一) 战时中学教育存在的缺陷
        (二) 战时中学教育的目标和特质
        (三) 战时对中学学制有关问题的认识
    二、战后对中学教育民主化的认识
        (一) 战后关于中学学制的讨论
        (二) 战后关于中学学制民主化的主张
    三、关于中学训育的讨论
        (一) 战时训育讨论的主题:训教合一
        (二) 战后训育的讨论:强调对学生人格感化和自治力的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德澳美三国行业组织与职业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国
二、澳大利亚
三、美国
    1. 发挥自身影响力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2. 通过影响政府决策及政府态度获取政策支持
    3. 制定行业标准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10)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评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残疾人理论概述
        2.1.1 残疾人的定义
        2.1.2 残疾人的分类
    2.2 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2.2.1 社会保障的内涵
        2.2.2 社会保障的特点
        2.2.3 社会保障的内容
        2.2.4 社会保障的模式
        2.2.5 社会保障的功能
        2.2.6 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的原则
    2.3 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2.3.1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涵
        2.3.2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特点
        2.3.3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
        2.3.4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模式
        2.3.5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2.3.6 残疾人社会保障需认真处理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3.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3.2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回顾
    3.3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
        3.3.1 我国残疾人的总体状况
        3.3.2 我国残疾人的就业保障
        3.3.3 我国残疾人的生活保障
        3.3.4 我国残疾人的康复保障
        3.3.5 我国残疾人的教育保障
        3.3.6 我国残疾人的服务保障
    3.4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3.5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
    4.1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4.1.1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4.1.2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1.3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4.1.4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4.2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4.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4.2.2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2.3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4.2.4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4.3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4.3.1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4.3.2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3.3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4.3.4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4.4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4.4.1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4.4.2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4.3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4.4.4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4.5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4.5.1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4.5.2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5.3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4.6 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启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方法
    5.1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理论
    5.2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5.3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5.3.1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分类
        5.3.2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5.3.3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5.4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5.4.1 多指标绩效评价方法
        5.4.2 主成分分析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
    6.1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总体评价
    6.2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
        6.2.1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生存环境绩效评价
        6.2.2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就业保障绩效评价
        6.2.3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生活保障绩效评价
        6.2.4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康复保障绩效评价
        6.2.5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教育保障绩效评价
        6.2.6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服务保障绩效评价
        6.2.7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社会保障绩效总体评价
    6.3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的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升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7.1 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完善制度体系
    7.2 建立残疾人就业的长效机制
    7.3 构建资源共享型残疾人社区康复体系
    7.4 提高残疾人教育保障能力
    7.5 注重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
    7.6 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区域学习机制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8.4 本章小结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四、德国职业教育拾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动向》与汪伪政权的青年宣传研究[D]. 赵琳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D]. 和二晴. 河南大学, 2019(01)
  • [3]苏州职业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路径研究[D]. 高尔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5]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与国际联盟文化合作组织的互动及其影响[D]. 赵昂.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6]茂名市农业中职教育以需求为导向的转型发展研究[D]. 朱柏霖.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D]. 乔金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8]中国近代中学教育思想研究[D]. 李银慧. 西南大学, 2013(11)
  • [9]德澳美三国行业组织与职业教育[J]. 周凤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25)
  • [10]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D]. 张延辉. 吉林大学, 2008(07)

标签:;  ;  ;  ;  

德国的职业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