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农业机械化走在前列

调整产业结构,农业机械化走在前列

一、调整产业结构 农业机械化当先(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嫣[1](2021)在《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丁榕[2](2020)在《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是国家粮食的主要产区之一。其优越的区域条件和政策助力,推动了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始终保持较为稳定发展趋势,2018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53.81亿元。2017年,吉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3102.1万千瓦,农业机械拥有总量749.6万台,其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拥有量145.4万台。农业机械作业耕地面积5029.1千公顷,占耕地面积比重81.1%,机械收割面积3585.6千公顷,占播种面积比重57.8%,机械播种面积5230.3千公顷,占播种面积比重84.3%。与此同时2017年吉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50.4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018.33元,经营净收入7399.82元,财产净收入289.07元,转移净收入2243.21元。吉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主,其中,第一产业经营性收入最高。2017年吉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农业方面达到5981.21元,林业380.11元,牧业651.31元,渔业仅为4.49元,工资性收入占比第二位。由此可见,农业是吉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吉林省农业的发展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而农业机械化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文章对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吉林省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吉林省地域条件、农机化发展进程以及结合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规模、发展结构以及作业水平对吉林省农机化发展持续进步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分析吉林省农村居民的基本收入情况,从吉林省农民收入的四大主要来源出发,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第三,对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进行机理分析,对于吉林省而言,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推动吉林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但对于具体的收入来源存在差异。对于吉林省农村居民农业收入而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居民农业收入的增加,但当机械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农业机械化代替了原有的农业劳动力,导致农村居民农业收入的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务工促进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因此对于非农业收入而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非农业收入始终保持正向增长关系。第四,通过实证模型对吉林省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与以上结果保持一致。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动吉林省农机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相应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利用水平;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拓宽农机购置融资渠道;加强人才管理,促进农业机械科技水平的提升。

徐小琪[3](2019)在《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已经在工业、农业等行业领域显现其巨大生产力。对于农业而言,其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而加快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更将发挥其引领作用。可见,在互联网与物联网时代,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共同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不仅信息化较强的综合性与产业关联性能够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信息化的进程,二者互动互促,从而实现其协调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发展起步晚,加之农业的弱质性,尽管近年来信息化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相较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显然,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农业现代化滞后的协调发展不足状态。在此背景下,明晰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具体发展水平,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二者协调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农业经济学、信息生产力学、产业经济学、新地理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度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熵值法、随机效应模型方法、聚类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按照发现问题-基于相关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问题-根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思路,系统研究了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推动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为“二化”)发展的基本实际,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我国“二化”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和分析。信息化是传统农业提高生产率的倍增器。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农业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是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将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与推动,催生对信息技术创新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加速信息进程。其次,在参考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已有测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际,并综合数据可获得性,本文运用2003-2016年31省市共3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算出了相应权重。再依此测算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2003年以来各地区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人均用电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而域名拥有量、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比率和移动电话拥有率则是与信息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再者,利用2003-2016年全国及31省市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构建了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以及分析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和分析了“二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二化”时空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模型对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测评,且阐述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来看,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年均增速为7.72%,增长趋势比较稳定;从空间变化来看,“二化”协调发展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省际之间协调发展水平悬殊较大,且呈现东部沿海>东北>中部>西北>西南的空间发展格局,而Moran’s I指数结果表明在全局中均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且表现为正的的相关性。鉴于“二化”协调发展存在空间效应,本文构建了将空间因素考虑在内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实证考察了综合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投资与消费等因素对“二化”协调发展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化”协调发展存在空间外溢效应,相邻地区“二化”协调发展水平对本地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且“二化”协调发展存在时空依赖性。此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科研经费支出、地方人均农林水利支出、外商投资与居民消费的增加,对“二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均具有积极影响。最后,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完善协调发展顶层设计、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及积极发展农业信息化等促进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涂菁[4](2019)在《金融集聚、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较快,而不同区域之间金融资源的交流日益频繁和灵活,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也日益突出。目前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三次产业表现出许多问题,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概括来说,第一产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但基础薄弱,第二产业蓬勃发展中但素质依旧不高,第三产业虽逐渐受到重视但发展起步较晚,和发达国家、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一直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逐渐提高。重点要求从“质”的方面着手,要求城镇人口素质提高,并稳步稳妥地推进农业转移、城乡人口流动,提高城乡人口素质,保证社会秩序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城镇化的发展效果显着,并推动金融产业在空间位置上快速集聚,带动金融资源充分交流和流动。自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政府针对具体地区具体情况制定政策、扶持发展,使四川省国民经济提速明显,以成都、绵阳为首的城市的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到较高水平,产业结构也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步调整和优化。国家政策实施和资金的注入也使四川省金融业高速发展,并形成集聚效应。金融机构数目、金融从业人员数目也不断壮大,带来城镇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但四川省和东部发达省份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且四川省内各市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本文主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四川省18市(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除外)金融集聚、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关系。先从两个方面着手: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再将两者一并考虑,研究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影响,得出近年来四川省18市金融集聚、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集聚度的提升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在各市间呈现出空间集聚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四川省金融集聚和城镇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阴妮[5](2019)在《黑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中国所有与大气污染相关指标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在全世界均处于第一位,中国环境压力前所未有,尤其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应运而生。现今,在温室气体排放源中,农业仅次于工业排在第二位,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刻不容缓。种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其碳排放占据农业很大比重,而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在中国种植业生产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黑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关于黑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的研究,是实现黑龙江省种植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进的基础。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制定低碳种植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并对黑龙江省种植业的碳排放效率提高和经济发展二者实现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以低碳经济、生产前沿和可持续理论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等方法,从整体和地区两个层面,对种植业碳排放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在估算黑龙江省及13个地区2006-2016年种植业碳排放量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及13个地区种植业的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的状况;其次,依据科学性、完整性、目的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运用投入产出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对黑龙江省及各地区种植业碳排放效率进行评价,并根据效率值和黑龙江省地域特征将黑龙江省划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还进行了黑龙江省及三个区域种植业碳排放效率变化趋势分析和收敛性检验;继而,借助于Tobi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上述实证分析结果,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提高黑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以及各地区种植业碳排放量都呈逐年增加趋势;种植业碳排放效率均值呈现明显地域特征;无效率地区存在劳动力投入过多、资本投入冗余以及耕地面积过多情况;产业结构、化肥施用强度、人均耕地面积、亩均机械总动力和受教育水平对黑龙江省及各区域种植业碳排放效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用工业品的使用效率、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强劳动力管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加快种植业科技创新等方面。

张子琪[6](2018)在《基于资源与需求的浙北乡村社区老年服务体系营建》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状况发展呈现城乡倒置格局,乡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日渐严峻,集中体现为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与长期滞后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之间的矛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直面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重大挑战。本研究从问题的先发性和研究的可行性出发,以浙北乡村地区作为研究的主要地理范围,采取问题切入——动力提取——条件解读——系统构建——策略提升的研究路径,以既存设施问题为出发点,基于资源和需求两个方向进行探究,分别从宏观角度窥视养老服务体系与历史及社会发展结合的资源流动规律,和从微观角度收集与分析使用者的具体行为特点和要求,最终回归到探析适应我国国情的乡村老年服务体系营建和设施建设的策略。具体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从既有乡村老年设施建设与利用现状中显现的问题出发,通过系统分析将现象归因为规划重叠与疏离的问题增生、功能闲置与缺失的矛盾并进、服务来源与责任的被动转移,以及运支持与建设的恶性循环四个层面;并从问题共性中提取出忽视乡村情况、定位细分模糊、需求认知偏差、系统建立缺乏、提供总量不足的发生本质。(2)基于对共性问题本质的探析,提出“乡村养老资源”与“乡村老人需求”是当前乡村老年服务体系和设施建设提升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进而对这两种驱动力的前提、基本概念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定义了作为乡村养老资源的经济、建设、服务与精神资源的主要内容,以及归纳乡村老年人需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动态性与多样性、当下性与未来性的基础认知。(3)以作为外在驱动力的未利用的资源,以及作为内在驱动力的未满足的需求为线索,从乡村老年设施为核心,一方面向上植根社会政治经济大背景,梳理与解读乡村老年服务体系的内在机制,定义“模式”为社会环境限定的资源供需框架,“服务”为资源供需流动的具体组织形式,以及“设施”作为资源接收终端的实体表现,并归纳从模式、服务再到设施的养老资源流动渠道;另一方面向下深挖乡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具体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乡村老年人这一目标人群样本进行实地调研以及量化分析,并探索从对象到需求再到设施的老年服务设施的设计导向。(4)以顺应机制、跟进机遇、利用资源、满足要求的研究思路,系统构建乡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整体内容框架,在政策指导、服务架构与设施空间三个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建策略:政策上提出经济、保障、体制和文化四方面的政策支持要求;服务上提出多类型老年服务需求、多方面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多元化服务主体和根据乡村社区组织形成的养老服务组织架构;设施空间上提出基于要素综合的乡村老年设施规划,以及从使用者出发的乡村老年空间设计策略。

段震华[7](2018)在《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的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果园产业逐渐成为了果农收益的主要来源,随着果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果园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丘陵果园受限于地形条件,机械化作业程度相对较低,尤其采摘、修剪、套袋等作业环节仍然采用人工爬梯、踩凳子等登高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在起伏不平的坡地作业,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果园升降作业平台是一种辅助果农完成果园作业的半自动化装备,虽然目前出现一些结构简单的升降平台,但在作业范围、地形适应性和作业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大多用于平原等地势平坦的地区作业,而适用于丘陵果园复杂地形和果树种植环境的机型较少。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丘陵地形作业的果园升降机械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为此,本文开展了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的研制和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标准化丘陵果园种植模式并实地测量果树园艺几何参数,结合现有机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目标。对比不同结构形式的升降平台,选定折臂机构为升降形式,根据果树几何特征参数及果树作业空间大小,基于坡地作业稳定性,设计最大升降高度为1.2m,最大回转作业半径为1.4m。对升降装置主要部件进行了设计,包括升降臂杆、支撑底座、载人工作台、调平机构、液压元件等。根据升降臂与作业参数设计值的关系,确定了升降下臂长度为590 mm,升降上臂长度为900mm,并确定了升降油缸的安装位置和主要尺寸参数;设计了一侧开门的载人工作台,其前端通过调平装置与升降臂连接,调平装置采用油缸伸缩和回转驱动旋转的方式分别实现载人工作台前后、左右单独调平,以降低调平作业对整机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25°的调平范围要求设计了结构参数,使得升降平台具有丘陵不平地形作业的能力;通过静力分析,对升降臂进行了抗弯强度校核以保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确定了连杆结构参数;对液压元件进行设计与选型,回转驱动采用蜗轮蜗杆结构形式,综合液压回路并根据升降装置各部件位置完成了油路连接;设计操控装置有升降、回转和调平作业共10个按钮,并安装于载人台前侧护栏。(2)基于通用履带底盘参数,分析了升降装置安装位置参数之间的取值关系;研究了升降平台重心位置与整机越障能力、行驶能力以及坡地作业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设计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和Recurdyn动力学仿真,确定了升降装置的安装位置设计参数和重心位置设计参数,升降装置安装在距离底盘纵向中心线偏左90 mm、距离底盘台面后缘670 mm的位置,此时升降平台自身重心位置相对履带底盘中心偏后59.3 mm、偏右37.7 mm,距离地面高度为645.7 mm。对升降平台的坡地作业稳定性进行了验证,仿真得到整机纵向向上停驻、横向向右停驻,载人台满载在最大升降高度和最大伸出水平作业半径时的倾翻角分别为24°和23.6°、23°和22.4°,说明所设计的升降平台在20°以内坡地能保证极限位置时的作业稳定性,基于坡地作业稳定性的升降装置作业参数设计和结构设计等过程合理,也验证了所确定的升降装置在通用履带底盘上的安装位置参数合理。开展了载人台调平作业对整机重心位置及坡地作业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三种调平作业时,调平前后整机重心位置的变化量和倾翻角大小;结果表明,调平前后整机的重心变化量很小,载人台沿坡面向下范围和向上范围时,倾翻角差值分别在0°~2°之间和0°~1°之间,说明了所设计的载人台调平装置在调平过程中对整机重心位置和坡地作业稳定性影响较小,相比现有的果园升降平台,调平性能更好,达到了设计要求。研究了载人台在升降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并得到升降、回转作业的轨迹方程组,计算出竖直平面内的纵向作业范围为1.9m2,结合水平面内的横向作业范围设计值3.6 m2,相比于其他机型,该折臂式果园升降作业平台在作业范围上有明显的优势。(3)加工并组装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开展了样机性能研究,并对主要设计目标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平地时,载人工作台最大升降高度为1.22 m,最大离地高度为2.12 m,起升高度大于0.62 m时,可进行360°回转作业,此时升降下臂起升0.44 m,升降上臂起升0.18 m,360°回转最大作业半径为1.42 m,最大作业范围为3.7m2,调平装置可完成25°的前后、左右单独调平作业,且误差≤0.4°,升降、回转和调平作业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各作业动作稳定、慢速,且满载回转时整机有良好的稳定性;整机在不同路面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平地和坡地行驶性能,空载和满载时直线行驶35 m的跑偏量分别为1.1 m和0.97 m,均小于果园作业限定值1.2 m。此外,研究了升降平台在坡地作业时的倾翻稳定性,基于作业参数建立了倾翻临界角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对不同升降形式的履带果园升降平台具有通用性,可为此类升降机械倾翻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并通过重心轨迹分析对前文坡地作业稳定性研究结果和倾翻角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折臂升降机构的作业特点,分析得到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坡地停驻位置参数β1、载人台回转位置参数β2、升降高度h和负载大小m;对各作业参数取值进行倾翻试验,并通过仿真得到不同工作状态时的最小倾翻临界角约为21°,相比其他机具,有更好的丘陵坡地倾翻稳定性;通过建立响应曲面分析了各因素之间对稳定性的交互作用,研究了坡角与最大回转半径之间的关系,20°以内的丘陵坡地条件下,该升降平台能在任意坡地完成最大半径360°回转作业,能够以3.7 m2的最大作业范围对果树进行作业,达到了设计目标,该分析同时可为同类果园机械的设计及坡地作业性能研究提供参考。(4)对样机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分析了升降臂存在的结构刚度不足的问题,并确定升降臂在作业中所允许的最大位移量,进行8种典型工况下的升降臂ANSYS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将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表现,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初步的改进方案,最后再次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改后升降臂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改进方案可行;设计了整机前后安装的蛙式支腿,以提高坡地条件差时的驻机作业稳定性;对液压系统回路及部分部件进行了改进,保证各液压元件均能在坡地条件下正常作业,且互不干扰。通过对部件改进,不仅提高了整机性能,而且为丘陵果园实际操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5)开展了升降平台丘陵果园田间试验。其中,改进后的升降臂杆在不同地形、各个工况下的作业动作均有良好的作业稳定性,达到了预期的改进效果;升降平台能在丘陵起伏不平的路面条件下正常行驶,且能跨越宽度为511 mm的平地沟道和高度128mm的台阶,越障性能满足丘陵果园最宽为500mm的平地沟道和最高为100mm的垂直障碍的作业条件;果树标准化修剪后,整机能顺利在行间行走及转向;通过升降平台驻机后静态作业和动态作业试验,表明了手刹装置具有良好的驻车效果,也验证了整机在湿滑、泥泞、松垮等坡地条件作业时,辅助支腿对提高驻机作业稳定性、倾翻稳定性的必要性。提出了丘陵果园作业效率指标,并针对果树不同生长期和不同作业环节,开展了采摘和修剪作业范围、作业效率试验,整机距离果树1.5m停驻时,采摘作业的采净率可达79.1%,而对于果树竖直平面内的中间冠层,有较好的修剪能力;升降平台模拟辅助修剪作业及两次采摘作业的效率相比纯人工作业分别提高了42%、45%和47.2%,实际采摘收获作业中,机具可提高作业效率为45.8%,达到了设计目标。该折臂式升降平台辅助采摘的作业效率为148.5 kg/h,油耗约为2kg/h。通过田间试验,改进后的升降平台具有良好的丘陵果园作业效果,能在标准化果园中顺利行驶通过,坡地驻机时另有辅助支腿以提高作业稳定性和安全性,相比于现有的机型,该升降平台具有大的作业范围和更好的丘陵坡地作业稳定性,能适应丘陵果园复杂的地面条件,通过模拟试验及实际作业,该折臂式果园升降平台能有效辅助果农完成采摘、修剪作业,能一定程度提高果园作业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李娜[8](2017)在《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5年,为改变全国政治和经济动荡的局势,纠正“文革”运动的“左”倾错误思想,邓小平对全国的经济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全面整顿以铁路作为突破口,被迫中断于“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全国的交通、工业、农业、军队、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工作。虽然整顿工作未能从根本上纠正“文革”运动的“左”倾错误思想,但它试图扭转运动期间倒退的国民经济和混乱的社会秩序,使整顿成为党中央领导人民进行拨乱反正的探索和改革开放的尝试,也使其成为中国当代历史进程重大转折的前奏。本文以1975年福建的经济整顿作为研究课题,探究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建在1975年是如何紧随中央步调开展经济整顿工作,剖析整顿前夕中央和福建“文革”运动的形势走向,概述福建经济整顿的整体脉络和特点,并思考整顿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良性互动和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现代化的发展前景,希冀为福建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教训。

阿布来提·达吾提[9](2017)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对国民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作用。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基础装备,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供给、保证农业稳步发展起了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论述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探讨了今后中国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大为,蒋和平[10](2017)在《粮食主产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固始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总结分析固始县在"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促进经济发展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十三五"时期固始县及其他粮食主产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并有针对性地对"十三五"时期固始县及其他粮食主产县的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引导,使供给侧结构改革期间粮食主产县的经济问题更容易得到解释和预测。

二、调整产业结构 农业机械化当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产业结构 农业机械化当先(论文提纲范文)

(2)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2.1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利条件
    2.2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3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农民收入概况
    3.1 吉林省农民收入规模
    3.2 吉林省农民收入结构
    3.3 吉林省农民收入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机理分析
    4.1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理论借鉴
    4.2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转化路径
    4.3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5.2 数据指标的选取
    5.3 VAR模型实证分析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价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特色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化相关概念与界定
        2.1.1 信息化
        2.1.2 信息化内涵
    2.2 农业现代化相关概念与界定
        2.2.1 农业现代化
        2.2.2 农业现代化内涵
    2.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信息生产力理论
        2.3.2 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第3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与作用机理
    3.1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3.1.1 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
        3.1.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3.1.3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现状
    3.2 影响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3.2.1 国家宏观政策环境
        3.2.2 技术进步与扩散
        3.2.3 产业聚集与专业化
        3.2.4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
        3.3.1 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3.3.2 农业现代化对信息化的作用
        3.3.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机理
第4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测度
    4.1 中国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测度
        4.1.1 中国信息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4.1.2 信息化各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4.1.3 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4.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其测度
        4.2.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4.2.2 农业现代化各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4.2.3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第5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定量评价
    5.1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度分析
        5.1.1 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5.1.2 信息化各准则层指标与农业现代化各准则层指标
    5.2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5.2.1 面板数据检验
        5.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2.3 构建简约模型
    5.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5.3.1 耦合度模型
        5.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类型划分
    5.4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结果分析
        5.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5.4.2 协调发展类型分析
        5.4.3 协调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5.4.4 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5.5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计量方法与模型构建
    6.2 各因素影响作用分析
        6.2.1 影响因素选择
        6.2.2 各影响因素作用分析
    6.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3.1 变量选择与样本数据
        6.3.2 空间诊断结果分析
        6.3.3 静态面板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6.3.4 动态面板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第7章 促进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7.1 完善协调发展顶层设计,因地施策推动各地区“二化”协调发展
    7.2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7.3 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信息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作用
    7.4 推动空间结构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二化”空间布局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金融集聚、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金融集聚与城镇化
        1.3.2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1.3.3 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
        1.3.4 综合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数据来源及计量模型说明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金融集聚的界定
        2.1.2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界定
        2.1.3 城镇化的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金融发展理论
        2.2.3 产业结构理论
第三章 金融集聚、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3.1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3.1.1 资本形成机制
        3.1.2 资金导向机制
        3.1.3 创新催化机制
        3.1.4 产业整合机制
    3.2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3.2.1 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3.2.2 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作用机制
        3.2.3 城镇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3.3 金融集聚和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影响机制
第四章 四川省金融集聚、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现状
    4.1 四川省金融集聚现状
        4.1.1 四川省金融集聚总体概述
        4.1.2 金融集聚度量方法
        4.1.3 四川省18 市金融集聚情况
    4.2 四川省城镇化现状
        4.2.1 四川省城镇化总体概述
        4.2.2 城镇化度量方法
        4.2.3 四川省18 市城镇化水平度量
    4.3 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
        4.3.1 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4.3.2 四川省18 市产业结构升级度量
第五章 金融集聚、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5.1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1 变量选择
        5.1.2 模型假设
        5.1.3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5.1.4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5.1.5 空间计量分析
    5.2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
        5.2.1 变量选取
        5.2.2 模型假设
        5.2.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及计量分析
    5.3 金融集聚、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5.3.1 变量选取与模型假设
        5.3.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5.3.3 空间模型选择与计量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黑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碳排放
        2.1.2 种植业碳排放源
        2.1.3 碳排放强度
        2.1.4 种植业碳排放效率
    2.2 相关理论
        2.2.1 低碳经济理论
        2.2.2 生产前沿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状况分析
    3.1 种植业各类碳排放源状况分析
    3.2 种植业碳排放量状况分析
        3.2.1 各类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估算
        3.2.2 碳排放量变化特征分析
        3.2.3 各类碳排放源碳排放结构分析
    3.3 种植业碳排放强度状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效率评价
    4.1 碳排放效率评价模型选择
        4.1.1 传统DEA模型
        4.1.2 超效率DEA模型
    4.2 碳排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评价指标选取及描述
    4.3 碳排放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4.3.1 数据统计性描述
        4.3.2 种植业碳排放效率的评价结果
        4.3.3 种植业碳排放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4.3.4 碳排放效率收敛性检验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模型的选择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3 模型的建立
        5.3.1 数据相关检验
        5.3.2 建立实证模型
    5.4 回归结果与分析
        5.4.1 回归结果
        5.4.2 黑龙江省整体回归结果分析
        5.4.3 黑龙江省各区域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提高黑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效率对策建议
    6.1 提高农用工业品使用效率
    6.2 推广与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6.3 加强劳动力管理
    6.4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6.5 加快种植业科技创新
    6.6 建立区域间有效合作机制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资源与需求的浙北乡村社区老年服务体系营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楔入
        1.1.1 缘起:乡村人口老龄化现象
        1.1.2 现状:乡村养老问题的聚焦
        1.1.2.1. 历史背景
        1.1.2.2. 政策环境
        1.1.2.3. 建设实践
        1.1.3 契机:转型期中的乡村与养老建设
        1.1.3.1. 转型期中的乡村建设
        1.1.3.2. 转型期中的养老建设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乡村老年问题研究动向
        1.2.1.1.乡村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前提与方法
        1.2.1.2. 乡村老龄化问题的表现形式探究
        1.2.1.3. 在地养老模式及其理论研究
        1.2.1.4. 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及其理论研究
        1.2.2 国内乡村老年问题研究动向
        1.2.2.1. 乡村老年设施建设问题与设计研究
        1.2.2.2. 乡村养老服务需求及服务提供研究
        1.2.2.3. 乡村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1.2.3.1. 国外文献——观念与方法
        1.2.3.2. 国内文献——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搭建、充实与延伸
        1.3.2 从问题出发的策略架构
    1.4 研究定位与内容
        1.4.1 研究定位
        1.4.2 研究内容
    1.5 重点概念界定区分
        1.5.1 浙北地区
        1.5.2 农(乡)村与农(乡)村社区
        1.5.3 老年人与乡村老年人
        1.5.4 老年服务体系与老年建设
    1.6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径
        1.6.1 文献调查与综合假设
        1.6.2 田野调查与在地实践
        1.6.3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1.6.4 学科交叉与理论联动
    1.7 研究框架
        1.7.1 章节内容
        1.7.2 论文结构
2. 乡村老年建设的内外驱动力探究
    2.1 现象中的问题:乡村老年相关设施发展历程与现状
        2.1.1 乡村敬老院/五保供养服务机构
        2.1.2 乡村“星光老年之家”
        2.1.3 乡村互助幸福院
        2.1.4 乡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
        2.1.5 老年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
        2.1.6 乡村医养结合日间照料中心
        2.1.7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2 从现象到动力:乡村老年建设提升驱动力的提出
        2.2.1 建成环境中的问题归因
        2.2.1.1. 规划重叠与疏离的问题增生
        2.2.1.2. 功能闲置与缺失的矛盾并进
        2.2.1.3. 服务来源与责任的被动转移
        2.2.1.4. 运营支持与建设的恶性循环
        2.2.2 问题发酵中的动力催生
    2.3 外在驱动力——待利用的资源
        2.3.1 “乡村养老资源”的前提与概念
        2.3.1.1. 提出前提
        2.3.1.2. “乡村养老资源”的基本概念
        2.3.2 “乡村养老资源”的内容探索
        2.3.2.1. 经济资源
        2.3.2.2. 服务资源
        2.3.2.3. 精神资源
        2.3.2.4. 建设资源
    2.4 内在驱动力——待满足的需求
        2.4.1 “乡村老人需求”的前提与概念
        2.4.1.1. 提出前提
        2.4.1.2. “乡村老人需求”的基本概念
        2.4.2 “乡村老人需求”的特征认知
        2.4.2.1. 普遍性与特殊性
        2.4.2.2. 动态性与多样性
        2.4.2.3. 当下性与未来性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耦合:乡村老年服务体系机制解读
    3.1 乡村养老“模式”:社会环境限定的资源供需框架
        3.1.1 乡村养老模式的发展脉络
        3.1.1.1. 集体化前的自发组织期(1949-1953)
        3.1.1.2. 集体化进程中的集体福利事业增长与衰退期(1954-1977)
        3.1.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的重生发展期(1978-2008)
        3.1.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下的多元探索期(2009-)
        3.1.2 乡村养老模式的内涵动因
    3.2 乡村老年“服务”:资源供需流动的具体组织形式
        3.2.1 乡村公共服务整体发展脉络
        3.2.1.1. 集体化前的自发组织期(1949-1953)
        3.2.1.2. “社”制度下的二元结构形成期(1954-1977)
        3.2.1.3. “村委会”制度下的二元结构加剧期(1978-2001)
        3.2.1.4. “村社区”制度下的二元结构破除期(2002-)
        3.2.2 乡村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脉络
        3.2.2.1. 以窄范围集体供养为主的社会养老服务(1949-1977)
        3.2.2.2. 以机构附带服务为主的社会养老服务(1978-2007)
        3.2.2.3. 强化服务内容和质量的社会养老服务(2008-)
        3.2.3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脉络
        3.2.3.1. 早期互助合作医疗(1949-1953)
        3.2.3.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索和归整(1954-1959)
        3.2.3.3. 由赤脚医生领头的农村合作医疗波动期(1960-1989)
        3.2.3.4. 农村合作医疗探索与恢复期(1990-2008)
        3.2.3.5. 体系化、均等化、医养结合(2009-)
        3.2.4 乡村老年服务的内涵动因
    3.3 乡村老年“设施”:资源接收终端的实体表现
    3.4 乡村老年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归纳:从模式、服务到设施
    3.5 本章小结
4. 路径深化:乡村老年服务设施要求探究
    4.1 研究方法与过程
        4.1.1 学科方法支撑
        4.1.1.1. 环境行为与建筑计划学理论
        4.1.1.2. 社会调查与统计量化方法
        4.1.2 研究对象选择
        4.1.3 整体研究框架
        4.1.3.1. “人”线索的调查研究过程
        4.1.3.2. “空间”线索的调查研究过程
        4.1.4 调研基本情况
    4.2 基于人群特性的服务内容探索
        4.2.1 基本人群信息
        4.2.2 主观需求特征
        4.2.2.1. 中高乡村性乡村老年人主观需求特征
        4.2.2.2. 中低乡村性乡村老年人主观需求特征
        4.2.2.3. 主观需求特征总结与探索
        4.2.3 日常生活规律
        4.2.3.1. 中高乡村性乡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规律
        4.2.3.2. 中低乡村性乡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规律
        4.2.3.3. 日常生活规律总结与探索
        4.2.4 人群与需求指导下的服务内容模块
        4.2.4.1. 服务内容的分化与整合
        4.2.4.2. 服务提供的分时与针对
    4.3 基于使用方式的空间取向探索
        4.3.1 公共设施内的行为特征
        4.3.1.1. “全时段”型与“分时段”型设施
        4.3.1.2. 设施行为平面与空间解读
        4.3.1.3. 行为与设施空间的关联性
        4.3.2 村域空间中的行为特征
        4.3.2.1. 村域行为平面与空间解读
        4.3.2.2. 聚集群体规模和活动特性
        4.3.2.3. “功能性聚集”与“场所性聚集”
        4.3.2.4. 聚集行为发生的空间特征
        4.3.3 行为与偏好指导下的空间设计导向
        4.3.3.1. 空间异用现象的追因与避免
        4.3.3.2. 基于行为与偏好的设计探索
    4.4 本章小结
5. 乡村老年服务体系与设施营建策略
    5.1 既有乡村老年建设体系架构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5.1.1 既有理论参考
        5.1.1.1. 老年相关学科
        5.1.1.2.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论
        5.1.1.3. 精明增长理论
        5.1.2 既有实践借鉴
        5.1.2.1. 老年持续照护观念的落地
        5.1.2.2. 资源统合的居家养老体系
        5.1.2.3. 自宅与开放化的养老动向
    5.2 基于机制与驱动力的老年服务内容体系
        5.2.1 原则与方向
        5.2.1.1. 立足实际,夯实基础
        5.2.1.2. 多元并举,服务当先
        5.2.1.3. 结构转变,针对高效
        5.2.1.4. 整体支持,全局考虑
        5.2.2 目标与内容
        5.2.2.1. 宏观:依赖政策体系的养老模式构想
        5.2.2.2. 中观:构成运行系统的服务组织与社区规划
        5.2.2.3. 微观:作为终端表现的设施与空间设计
    5.3 基于上下统筹的乡村养老模式政策支持
        5.3.1 乡村养老模式内涵解读
        5.3.2 乡村养老模式政策支持
        5.3.2.1. 经济——“自身发展”“外界助力”
        5.3.2.2. 保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5.3.2.3. 体制——“对地”“对人”
        5.3.2.4. 文化——“释放”“联系”“参与”
    5.4 基于资源分配的乡村老年服务组织形式架构
        5.4.1 乡村老年服务组织形式架构内容
        5.4.2 乡村老年服务内容要求
        5.4.2.1. “多类型”老年服务需求探索
        5.4.2.2. “多方面”养老服务资源整合
        5.4.2.3. “多元化”服务主体相互支撑
        5.4.3 乡村老年服务组织架构
        5.4.3.1. 乡村社区组织形式解读
        5.4.3.2. 乡村老年服务组织导入
    5.5 基于要素统合的乡村老年设施规划定位
        5.5.1 扩大定义——以村域为范围进行整体考虑
        5.5.1.1. 资源认识
        5.5.1.2. 状态评估
        5.5.2 物尽其用——将老年设施视作公共设施的针对性补充
        5.5.3 整体提升——营造老年宜居的乡村社区
        5.5.3.1. 资源整合化
        5.5.3.2. 环境适老化
    5.6 基于使用者的乡村老年空间化设计策略
        5.6.1 恰居其位——确定老年设施的定义与定位
        5.6.2 适得其所——确定乡村环境系统中的老年设施的选址原则
        5.6.3 内部统合——基于功能模块的设施布局
        5.6.3.1. “老年日间中心”
        5.6.3.2. “老年协养中心”
        5.6.3.3. “共融生活社区”
        5.6.4 针对设计——基于空间偏好的细部设计
        5.6.4.1. 基础:安全性
        5.6.4.2. 提升:偏好点
        5.6.4.3. 修正:经济性
    5.7 本章小结
6. “资源—要求—支持体系”匹配的实践探索
    6.1 村庄概况
        6.1.1 基本信息
        6.1.1.1. 村庄基本情况
        6.1.1.2. 产业发展情况
        6.1.1.3. 村落建设情况
        6.1.2 现状调查
        6.1.2.1. 养老资源分析
        6.1.2.2. 养老要求分析
    6.2 设计策略
        6.2.1 规划原则
        6.2.2 策略思路
        6.2.2.1. 老年支持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
        6.2.2.2. 老年设施与现有资源相互匹配
        6.2.3 空间布局
        6.2.4 设施设计
        6.2.4.1. 入口公共设施组团改造
        6.2.4.2. 老年日间活动据点改造
        6.2.4.3. 沿河全龄社区走廊设计
        6.2.5 环境提升
7. 结语
    7.1 本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7.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7)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的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我国果园机械化发展现状
    1.3 果园升降作业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关键部件设计
    2.1 丘陵果园果树种植特点及几何参数测量
    2.2 拟解决的问题及设计要求和目标
        2.2.1 拟解决的问题
        2.2.2 设计要求和目标
    2.3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3.1 升降结构方案确定
        2.3.2 整机结构组成
        2.3.3 工作原理
    2.4 升降装置设计
        2.4.1 升降装置结构组成
        2.4.2 升降高度及作业半径参数确定
        2.4.3 折臂连杆升降机构设计
        2.4.3.1 升降底座设计
        2.4.3.2 升降臂杆设计
        2.4.3.3 升降油缸安装位置确定
    2.5 载人工作台设计
    2.6 调平装置设计
        2.6.1 调平原理
        2.6.2 结构设计
    2.7 升降臂强度校核
        2.7.1 升降臂受力分析
        2.7.2 升降臂所受最大弯矩分析
        2.7.3 升降臂抗弯强度校核及连杆设计
    2.8 液压系统设计
        2.8.1 液压油缸设计
        2.8.2 回转驱动及液压马达设计
        2.8.3 液压泵设计及动力输入传动比确定
        2.8.4 液压回路综合及其他液压部件设计
    2.9 操控装置设计
    2.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升降装置安装位置确定及坡地作业稳定性验证
    3.1 基于整机性能的升降装置安装位置确定
        3.1.1 安装位置参数关系分析
        3.1.2 重心位置对越障性能及行驶性能的影响分析
        3.1.2.1 越障性能分析
        3.1.2.2 行驶性能分析
        3.1.3 Recurdyn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直线行驶仿真及安装位置参数确定
        3.1.3.1 仿真条件与过程
        3.1.3.2 仿真结果分析及安装位置参数确定
    3.2 升降平台坡地作业稳定性验证
        3.2.1 极限作业位置稳定性验证
        3.2.2 调平作业对整机重心及作业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和验证
    3.3 升降装置纵向作业范围确定
        3.3.1 基于图解法的载人台作业轨迹分析
        3.3.2 纵向理论作业范围确定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4.1 柴油机-齿轮泵传动比验证试验及液压系统仿真分析
        4.1.1 传动比试验方法
        4.1.2 传动比试验结果与分析
        4.1.3 Amesim液压系统仿真
    4.2 升降、回转、调平性能试验
        4.2.1 试验方法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3 调平精度试验
        4.2.3.1 倾翻试验台设计
        4.2.3.2 试验方法
        4.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重心位置参数验证试验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行驶性能试验
        4.4.1 试验方法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静态倾翻稳定性分析与试验
        4.5.1 基于作业参数的倾翻临界角数学模型建立及静态倾翻稳定性分析
        4.5.2 倾翻稳定性试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4.5.2.1 不同作业参数倾翻稳定性试验
        4.5.2.2 影响因素响应曲面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的改进
    5.1 升降装置改进
        5.1.1 升降臂杆问题分析
        5.1.2 升降臂杆改前有限元静力分析
        5.1.3 升降臂杆改进方案确定
        5.1.4 升降臂杆改后有限元静力分析
    5.2 辅助支腿的设计
        5.2.1 支腿选型
        5.2.2 支腿安装方式确定
        5.2.3 支腿结构参数设计
    5.3 液压系统及部件改进
        5.3.1 液压回路调整
        5.3.2 其他部件改进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升降作业平台丘陵果园田间试验
    6.1 试验目的
    6.2 试验条件
    6.3 试验内容
        6.3.1 升降臂作业稳定性试验
        6.3.1.1 试验方法
        6.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2 越障性能试验
        6.3.2.1 试验方法
        6.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3 园艺通过性能试验
        6.3.3.1 试验方法
        6.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4 坡地行驶性能试验
        6.3.4.1 试验方法
        6.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5 坡地驻机稳定性试验
        6.3.5.1 试验方法
        6.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6 辅助支腿性能试验
        6.3.6.1 试验方法
        6.3.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7 采摘、修剪作业范围试验
        6.3.7.1 试验方法
        6.3.7.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8 采摘、修剪作业效率试验
        6.3.8.1 试验方法
        6.3.8.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致谢

(8)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史料来源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的背景
    第一节 邓小平1975年整顿是“文革”进程的选择
        一、林彪集团覆灭后国内政局的变化
        二、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与邓小平的复出
        三、1972年周恩来整顿汇聚的民心基础
    第二节 1975年经济整顿是福建“四化”建设的环节
        一、“批林批孔”运动对福建经济的负面影响
        二、四届人大的召开与福建军民的生产热潮
        三、中央四号文件的颁布带动福建经济计划的制定
第二章 整顿的开端——铁路运输
    第一节 步履维艰的铁路运输
        一、铁路运输事故频发
        二、铁路治安问题突出
        三、工业用煤积压严重
    第二节 大刀阔斧的铁路整顿
        一、省委宣传贯彻中央九号文件
        二、福州铁路分局整顿的举措
        三、徐州铁路经验的推广和解决铁路系统的派性问题
        四、省公安厅铁路运输“安全正点”工作的落实
    第三节 焕然一新的铁路面貌
        一、安定团结局面的初步形成
        二、铁路为工业发展服务——以铁路专用线基建为例
        三、铁路运输效率大幅度提升
第三章 工业企业的整顿
    第一节 钢铁工业的整顿
        一、钢铁工业的持续欠产
        二、钢铁工业整顿的开展
        三、钢铁工业整顿的成效
    第二节 企业的整顿
        一、省企业整顿座谈会后的整顿形势
        二、省冶金工业局工作组推动整顿的深入
    第三节 纺织工业的整顿
        一、纺织工业产值的回落
        二、纺织工业整顿的重心
        三、纺织工业整顿的成效
第四章 农业整顿
    第一节 整顿前福建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一、农业产值增长存在地区差异
        二、农业生产条件面临困境
    第二节 农业整顿的内容
        一、全省行动普及大寨县
        二、放宽养猪农业政策
        三、组织农田基本建设群众运动
        四、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三节 农业整顿的意义
        一、提高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调动机关单位支援农业的积极性
        三、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第五章 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的若干问题思考
    第一节 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的特点
        一、理论学习运动加深纠“左”的难度
        二、“左”倾思想阻碍落实干部政策的实施
        三、反派性斗争难以根除派性势力的干扰
    第二节 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工业整顿“学大庆”运动的负面影响
        二、农业“普及大寨县”运动的负面影响
        三、学习“朝农经验”对教育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奠定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基础
        一、加速农业改革步伐
        二、助推工业企业发展
        三、对外开放萌芽初现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2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3 结语

(10)粮食主产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固始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1.1 经济情况
    1.2 产业结构情况
    1.3 城镇化情况
    1.4 工业化情况
    1.5 粮食生产情况
2“十二五”时期促进经济发展采取的重要举措
    2.1 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2.2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保障农业稳步发展
    2.3 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2.4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2.5 持续开放招商,推进产业升级
    2.6 完善金融市场,强化金融支撑
    2.7 推进农村改革试点,创造发展新活力
3 存在的问题及对“十三五”时期的启示
    3.1 调整种粮补贴,引导供给侧结构调整
    3.2 推进农业机械化,开发新型现代化机械
    3.3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参与度
    3.4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增加资金可获性
    3.5 有序转移农业人口,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3.6 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3.7 培育新型农民,妥善处理回流人员
    3.8 城乡发展规划当先,适度推进城镇化发展

四、调整产业结构 农业机械化当先(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D]. 陈宇嫣.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2]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D]. 丁榕.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3]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徐小琪.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4]金融集聚、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涂菁.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5]黑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阴妮.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2)
  • [6]基于资源与需求的浙北乡村社区老年服务体系营建[D]. 张子琪. 浙江大学, 2018(01)
  • [7]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 段震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研究[D]. 李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9]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 阿布来提·达吾提. 时代农机, 2017(02)
  • [10]粮食主产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固始县为例[J]. 王大为,蒋和平.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7(01)

标签:;  ;  ;  ;  ;  

调整产业结构,农业机械化走在前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