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盐碱地地下水盐度动态变化及改善措施

松嫩平原盐碱地地下水盐度动态变化及改善措施

一、松嫩平原盐渍土地下水盐分动态变化及改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白玉锋[1](2021)在《苏打碱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水盐运移特征》文中指出入渗是灌溉水或降水由地表进入土壤的过程。入渗不仅是水分在土体中的再分布过程,还伴随着农药、污染物、养分等物质的迁移转化。对盐渍土来讲,入渗过程中由于水分变动引起的盐分动态变化是盐渍土改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盐渍土集中分布区之一,盐渍化问题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研究不同盐碱程度盐渍土入渗过程,探明其影响因素和机理,从而进行改良和利用,对促进区域盐渍化防治和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五种典型盐生景观代表的不同盐碱程度苏打碱土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监测和室内模拟,采用单环定水头积水入渗法和染料示踪法探明了五种典型盐生景观土壤的入渗过程和水流在土体中的运动模式,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描述入渗过程的综合指标,构建了入渗能力指数;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了影响入渗过程的环境因子。室内一维土柱垂直入渗试验系统分析了生物炭添加量和添加粒径大小对入渗过程的影响。最后通过验证四个经典入渗模型对模拟供试土壤入渗规律的适应性,选择了拟合程度高的最优模型。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研究结果:(1)分形维数可作为一个反映供试土壤质地和盐分含量的指标。六种盐生景观土壤盐分含量在569.67~14311.78 mg·kg-1(0.06%~1.43%)之间,盐分组成中HCO3-和Na+含量分别占57.24%和14.68%,p H在8.68~10.35之间,玉米地土壤和羊草群落土壤ECe<4 d S·m-1,属于碱土外,其余四种不同盐生景观土壤SAR在21.92~115.71之间,ECe>4 d S·m-1,均为典型的苏打盐碱土。质地组成中砂粒含量最高,其中以细砂含量为主,含量为49.48%~77.78%,分形维数在2.35~2.61之间,分形维数与砂粒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粉粒和粘粒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分形维数与盐分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HCO3-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盐分和HCO3-含量与土壤颗粒组成显着相关。(2)五种盐生景观土壤稳定入渗速率随土壤碱化程度增加而减小,玉米地碱化度最小(1.09%)而土壤稳定入渗速率最大(65.10±4.29 mm/h),羊草地土壤次之(ESP 1.61%)(47.92±6.44 mm/h),二者之间差异显着(P<0.05),其余三种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为:虎尾草群落土壤ESP为48.86%(1.78±0.44 mm/h)>碱斑裸地ESP为49.88%(0.28±0.33 mm/h)>碱蓬群落土壤ESP为65.82%(0.13±0.10 mm/h),三者稳定入渗速率之间无显着差异,达到稳定入渗时五种土壤入渗速率分别仅有初始入渗速率的60.7%、36.1%、2.2%、1.0%和0.8%。以平均入渗速率和达到稳定入渗时间两个参数建立了综合表征入渗过程的入渗能力指数,并基于分形维数、非毛管孔隙度、钠吸附比和盐分含量四个参数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解释了97%的入渗能力指数,其中盐分含量和分形维数对入渗起负作用,而非毛管孔隙度对入渗起促进作用,盐分的负作用(-0.92)远大于分形维数的负作用(-0.16)和非毛管孔隙的促进作用(0.18)。对比四个经典入渗模型,Horton模型对玉米地、羊草地、虎尾草地和碱斑裸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拟合程度高,R2在0.93~0.97;均方根误差最小,为3.34~7.20;通用经验模型对碱蓬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拟合程度高,R2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9和0.34。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经卡方检验表明二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因此Horton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可用来模拟供试土壤的入渗规律。(3)五种苏打碱土土壤入渗水流模式以基质流为主,优先流也有不同程度发育,土壤本身性质是影响土壤水流运动模式的主要原因。土壤盐碱化特征参数(盐分含量、HCO3-含量、碱化度、钠吸附比)与优先流参数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土壤质地(分形维数)与优先流参数亦呈极显着负相关;土壤质地越粗,越不容易发生优先流。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分别与优先流参数呈极显着负相关、极显着正相关,但土壤初始含水量与优先流参数之间无显着相关性。入渗后0-10 cm土层水分含量显着高于入渗前,平均高0.98%~21.17%,随土层深度增加,入渗后含水量逐渐接近入渗前土壤水分含量。入渗后0-10 cm土层电导率比入渗前低3.39%~63.30%,而最大入渗深度处电导率除农田砂土减少20.72%外,其余四种土壤增加了11.68%~85.89%,表明表层土壤中盐分在入渗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被淋洗到深层土壤。(4)生物炭对入渗过程影响作用不仅与添加量、添加粒径大小有关,还与土壤本身质地有关。当粒径<0.25 mm,添加量为5%时生物炭添加降低了玉米地和羊草地土壤稳定入渗速率,而10%和15%添加量增加其稳定入渗速率;而粒径在0.25~1 mm和1~2 mm,添加量为5%、10%、15%时均降低玉米地和羊草地土壤的稳定入渗速率。生物炭添加一致促进了虎尾草地和碱斑裸地的稳定入渗速率,对碱斑裸地和虎尾草地两种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增加范围为110.00~56.50倍、2.00~3.43倍,对碱斑裸地砂壤土稳定入渗速率促进作用远大于对虎尾草壤砂土的促进作用,并且小粒径生物炭对虎尾草地和碱斑裸地入渗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大粒径生物炭。与未添加生物炭对比,生物炭添加增加了玉米地和羊草地土壤相同土层电导率值,增加幅度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生物炭添加降低了虎尾草地和碱斑裸地土壤的电导率值,并且相同土层深度添加量越大,降低幅度越大。

张璐[2](2021)在《松嫩平原苏打碱土咸水结冰融水淋盐过程及改良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苏打碱土是一种严重的土壤退化类型,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广泛分布。其土壤理化性质恶劣,严重危害植物生长、农业经济生产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苏打碱土的改良和治理对土地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咸水结冰融水入渗是一种新兴的盐渍土改良方式。为了全面研究咸水结冰及其融水入渗后对不同碱化度苏打碱土的改良效果和改良机理,本文设计了3个部分的试验,分别从咸水冻融规律、咸水冰融水入渗改良苏打碱土室内模拟试验和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稻田改良效果这几个方面,对咸水结冰融水入渗淋盐机理及其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首先,通过在苏打碱土区的地下咸水中添加Ca Cl2配置成6种不同盐度咸水,将咸水进行冻结和融化,研究了咸水冻结-融化过程中盐分及离子变化规律;其次,通过在苏打碱土区的地下咸水中添加Ca Cl2配置成16、26、36和46mmolc/L的咸水冰,利用这4种盐度的咸水冰分别对碱化度(ESP)20、ESP 40和ESP 70苏打碱土进行融水入渗淋盐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咸水冰融水淋盐对不同碱化度苏打碱土改良效果;最后,通过咸水冰覆盖结合25%石膏需求量(GR)、50%GR、75%GR和100%GR的烟气脱硫石膏(FDGD)施用对苏打盐碱地进行水稻种植和改良利用,研究了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的田间改良效果和作物种植效益。结果发现:(1)咸水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都能实现咸淡分离,但融化过程的脱盐率显着高于咸水冻结过程。在松嫩平原的地下微咸水中加入Ca Cl2(分析纯)7.78 g/L,再经过冻融过程可以较好的改良地下咸水中电导率(EC)和Na+含量过高的问题。(2)对于ESP 20的苏打碱土,当融水入渗所用的咸水冰盐浓度较低时(16mmolc/L),增加咸水冰的体积(融水灌溉水量)会使土壤表层的p H、EC、Na+含量和碱度都高于原始值,加剧表层土壤的盐碱化程度。添加Ca Cl2使松嫩平原地下微咸水盐浓度达到46 mmolc/L,且Na/Ca<0.80时,2.5 PV咸水冰体积应用于ESP 20苏打碱土能够达到最好的改良效果。(3)高碱化度高盐度的苏打碱土(例如:ESP 70)对咸水冰盐度的变化不敏感,当咸水冰体积达到2.5 PV时,低盐度咸水冰(16 mmolc/L)就能起到彻底的改良效果。咸水冰体积小于2.5PV(2/3PV和1.5PV)时,ESP 70苏打碱土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4)与对照相比,咸水结冰融水入渗明显提高了苏打碱土的入渗速率、含水率和细菌多样性,土壤容重、EC、土壤碱度、Na+含量和SAR显着降低,细菌群落丰度发生结构性变化。(5)咸水冰结合100%GR能够在节约淡水的前提下,达到最优的改良效果。就最终的水稻产量而言,咸水结冰融水淋盐与淡水结冰融水淋盐相比,可以节约7%的石膏施用量。(6)咸水结冰融水淋盐改良后,土壤p H、碱度等化学指标可以在水稻营养生长期内预测收获后水稻产量;而在水稻移栽前细菌多样性与水稻产量有强相关性,并且能够准确预测收获后水稻产量,在水稻种植前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可以更早的预测水稻产量状况,及时对田间管理进行指导。(7)咸水结冰处理与淡水结冰处理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相似,说明咸水可以代替淡水进行结冰灌溉。但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后,土壤EC较高,需进行淡水冲洗淋盐,防止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综上,通过对咸水冰融水入渗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研究,明确了咸水冰融水入渗改良苏打碱土的机理和最优方式,揭示了改良后苏打碱土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对水稻产量的预测作用,为苏打碱土的治理和改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赵丹丹[3](2020)在《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根域限制土壤水盐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松嫩平原土地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土壤盐碱化程度日益加重,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松嫩平原西部实施盐碱地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时,由于该区属于地下水浅埋深区,受地下潜水埋深动态变化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根域客土是否会被盐碱化,通过什么调控措施可以延缓这种盐碱化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田间试验为主,设置无膜对照、侧膜无底膜、侧膜底秸秆、侧膜底孔膜和侧膜无孔膜五种根域限制处理,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植物水分和土壤水分来源;土柱模拟实验为辅,模拟0 cm、20 cm、40cm和60 cm四种潜水埋藏深度,应用Hydrus-1D模型模拟盐碱土和客土二元结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区根域限制土壤水盐动态规律进行研究,为松嫩平原盐渍土改良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根域限制不同侧面和底部处理土壤水盐运移试验中,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旱季蒸发强烈使得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土壤盐分随水分向上运移,逐渐累积在土壤表层,而雨季土壤水分充足,土壤中盐分受到降水的淋洗作用,土壤含盐量低于旱季;不同处理间比较,侧膜底秸秆处理土壤含水量较低,而侧膜底孔膜和侧膜无孔膜处理土壤含水量较高,因此定植沟底部封闭会造成根域客土沟渠水分无法排出,导致土壤过饱和。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盐碱化程度不断升高,且表层土壤盐碱化过程要早于深层土壤;雨季,土壤盐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旱季土壤盐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无膜对照相比,侧膜底秸秆处理能够减缓根域客土盐碱化进程,是根域限制土壤水盐调控的有效方法。2.在根域限制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土壤水分和植物水分来源试验中,表层土壤水稳定同位素主要受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而深层土壤水稳定同位素主要受地下水的影响。旱季土壤水稳定同位素δ18O、δD与土壤电导率、可溶性Na+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雨季土壤水δ18O、δD与土壤电导率、可溶性Na+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雨季植物主要利用0-40 cm土壤水,0-10 cm土壤水分主要来源于降水;旱季植物主要利用40-80 cm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同样,0-10cm土壤水分主要来源于40-80 cm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3.在不同潜水位下盐碱土和客土二元结构土壤水盐运移试验中,当土壤位于潜水面以下时,土壤水分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土壤位于潜水面以上时,随着土壤距离潜水面越远,土壤含水量越低。随着潜水蒸发过程的进行,盐碱土和客土盐碱特征不断增加,且潜水埋深越浅,土层深度越小,土壤盐碱化程度越高;与盐碱土相比,客土盐碱化速度比较快,更容易发生盐碱化,并且土壤盐化和碱化过程不是同时发生的,先盐化后碱化。经过12个月水盐运移过程,客土和盐碱土二元结构土壤容重均升高。客土容重、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均小于盐碱土。不同潜水埋深对客土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没有显着影响;而潜水埋深对盐碱土容重和田间持水量具有显着影响,即潜水埋深越浅,盐碱土容重和田间持水量越高。4.通过对不同潜水埋深土壤水盐运移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潜水埋深越浅,水分蒸发量越高,潜水埋深为0 cm处理的水分蒸发量是埋深60 cm处理的1.9倍;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环境温度越高,土壤水分蒸发量越高;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客土和盐碱土二元结构土壤剖面盐分含量增加,并且逐渐积累于土壤表层。潜水埋深为60 cm时,Hydrus-1D模型对客土水分的模拟效果较好,潜水埋深为0 cm时,土壤含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低。利用Hydrus-1D软件对客土盐分运移进行模拟,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拟合度较高,因此Hydrus-1D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根域限制不同潜水位下土壤盐分运移。利用Hydrus-1D预测不同潜水埋深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潜水埋深小于150 cm时,客土表层土壤盐分受地下水的影响显着,潜水埋深大于150 cm时,地下水对客土表层土壤盐分的影响不显着。潜水埋深在1.5 m以上盐碱土区适于采用根域限制技术。

秦艳[4](2020)在《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渍化土壤冻融过程及对土壤水、盐迁移的影响》文中认为理解冻融过程以及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水盐迁移变化,对于阐明松嫩平原土壤积盐过程和机理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选取松嫩平原西部5种景观类型苏打盐渍化土地:农田、羊草地、虎尾草地、碱蓬草地和碱斑地,通过监测0-200cm土壤水分含量、盐分含量、电导率(EC)、p H、钠吸附比(SAR)、碱化度(ESP)等理化指标,研究这些理化指标与气温、降雨、土壤温度、冻结深度的关系,揭示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水盐运移规律和积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20-60cm碱蓬草地和碱斑地土壤水分高于羊草地和虎尾草地。0-50cm碱蓬草地和碱斑地土壤盐分高于羊草地和虎尾草地,0-30cm碱蓬草地和碱斑地土壤SAR和ESP高于羊草地和虎尾草地。农田土壤水分和盐分含量最低(2)与2015年夏季相比,冬季冬季和2016年夏季降雨时农田、羊草地和虎尾草地、碱蓬草地和碱斑地0-70cm土壤水分增加,而春季地表0-30cm土壤水分显着降低。羊草地、虎尾草地、碱蓬草地和碱斑地0-50cm春季和2016年夏季积盐明显,其中虎尾草地和碱蓬草地积盐最为显着。农田土壤仅冬季积盐明显,全年积盐不明显。春季和2016年夏季虎尾草地、碱蓬草地和碱斑地0-50cm土壤SAR和ESP显着增加,而农田和羊草地土壤SAR和ESP随季节无明显变化。(3)农田、羊草地、虎尾草地、碱蓬草地和碱斑地冻结持续时间分别为184、205、190、210和210天,最大冻结深度分别为148、154、122、182和165cm,碱蓬草地和碱斑地的冻结持续时间和最大冻结深度大于农田、羊草地和虎尾草地。冬季冻结时,碱蓬草地和碱斑地的冻结速率大于农田、羊草地和虎尾草地,春季解冻时,上部土层解冻速率大于下部土层,农田土壤解冻最快,而碱斑地解冻最慢。(4)冻结作用使农田、羊草地、虎尾草地、碱蓬草地和碱斑地土壤水分向冻结层聚集,土壤剖面水分分别增加1.15、1.93、5.54、7.41和3.56%,春季解冻土壤表层0-30cm水分降低。冻融过程羊草地0-50cm土壤水分迁移变化最显着,虎尾草地、碱蓬草地和碱斑地次之,农田最小。(5)冻融作用使农田、羊草地、虎尾草地、碱蓬草地和碱斑地剖面土壤盐分别增加34.14、25.32、35.28、35.10和54.51%,其中碱斑地表层0-10cm积盐率达到96.96%,土层上部(0-50cm)积盐率大于土层下部,说明冻融过程中土壤盐分向上迁移。冻融作用也使土壤剖面Na+、HCO3-、SAR和ESP增加,土层上部(0-60cm)SAR和ESP的增加率也高于土层下部。另外,碱蓬草地和碱斑地冻融积盐率高于农田、羊草地和虎尾草地,因此土壤冻融积盐作用随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6)冻融过程中土壤盐分、SAR和ESP与土壤水分和冻结深度呈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和浅层地下水水位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土壤盐渍化理论,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现代积盐过程,为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渍化防治以及农业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朱文东[5](2019)在《不同埋深与矿化度的潜水蒸发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文中指出土壤盐渍化是松嫩平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利用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渍土,通过室内模拟不同埋深与矿化度潜水作用下苏打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及潜水蒸发特性,分析土柱土壤在盐渍化过程中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所起的作用,为苏打盐渍土水盐调控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室内试验模拟配置5个潜水埋深处理(分别为:0cm,20cm,40cm,60cm,80cm)与5个潜水矿化度处理分别用钠吸附比,(SAR,单位:mmolc L-1)与总盐浓度(TEC,单位:mS cm-1)的不同配比表示(SAR:TEC分别为0:0,0:10,5:40,10:70,20:100),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潜水埋深与矿化度处理下土壤剖面水分和盐分运移与累积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土柱水分分布主要以潜水面与土壤-大气界面为分界线,当土柱土壤位于浅水面以下时,土壤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当土壤位于潜水面以上时,随着土壤距离潜水面越远,土柱土壤含水量越低。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土柱表层土壤的盐分与水分变化均最为明显,潜水埋深越浅,土柱表层土壤盐分含量变化越明显。苏打盐渍土形成过程中土壤盐化与碱化并不是同时进行,表层土壤的EC值在试验初期达到最大,而同时期表层土壤pH值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不同矿化度潜水对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比较显着。潜水ST5:40处理土壤水分导水和持水能力强,潜水对其影响范围较大(离潜水面距离>20cm),而ST0:10处理的潜水对土壤水分导水和持水能力影响范围较小(离潜水面距离<20cm)。对不同矿化度潜水作用下的盐分而言,潜水含盐量越高,盐分总量及EC在土壤剖面上反应出的值越大。Na+含量与土壤盐分及EC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趋势大致相同,均表现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同处理土层的离子含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相同处理,随着土柱土层由浅变深,盐分总量、EC及Na+含量在土壤剖面逐渐减少;不同潜水矿化度处理,相同时间随着潜水矿化度的逐渐增大,相同时期,同一土层土柱剖面EC、Na+含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态势。(3)对不同埋深与矿化度潜水作用下土壤水分蒸发进行分析发现,潜水埋深越浅,水分蒸发速度越快。潜水埋深为80cm处理的日均蒸发量为潜水埋深0cm处理的52%。研究发现温度与潜水位是影响裸地潜水蒸发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麦夸特+全局优化方法建立了不同潜水埋深下的潜水蒸发模型E=Tn-b,决定系数为0.99以上,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利用HYDRUS-1D对不同埋深潜水蒸发模拟研究表明,HYDRUS-1D软件对潜水埋深小于60cm的土壤蒸发模拟较好,而对潜水埋深大于60cm的处理,模拟效果较差。

杨洪涛[6](2019)在《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草原受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草原的水热条件较好,加之地势平坦,适合发展机械化的畜牧业。该地区草原物种丰富度高,在高覆盖度的草原植被下,发育了肥力较高的黑土,盛产多年生优质牧草(羊草)。然而,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草原位于闭流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导致盐渍土与黑土接壤,因此,这里是环境敏感区与生态脆弱带。松嫩平原西部草原受过度放牧、过度开发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退化与盐碱化。草地生产力低已成为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盐动态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盐碱化人工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土壤水盐动态、紫花苜蓿的水盐阈值进行研究,同时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人工草地的灌溉制度进行优化。主要的研究结果有:1)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电导率(EC)和总碱度(TA)的强空间变异性主要是受气候与成土母质的影响,而土壤pH与土壤质量含水量则是受结构性因素与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影响。2)盐碱化人工草地生物量(干重)与土壤pH显着相关,并可用Y(DM)=2699.73-276.496 pH(R2=0.403,7.17<pH<9.92),即紫花苜蓿的对土壤pH的耐受上限为9.92。3)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容积含水量最高;此外,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pH和SAR随种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轻度与重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EC和TA穗种植时间而呈增加的趋势。4)土壤盐碱化通过影响紫花苜蓿叶片数量对人工草地的生产力产生影响,即减少紫花苜蓿的叶片数量,进而对盐碱化人工草地减产同时降低牧草品质。5)在返青期、分枝期与花期中,分枝期是紫花苜蓿对水分亏缺最敏感的生长阶段,此时期缺水将明显降低盐碱化人工草地牧草产量。6)灌溉可提高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0100 cm的土壤容积含水量约10%;此外,0100 cm土壤EC、SAR和TA分别降低了182345μS cm-1、8.959.00(mmolc/L)1/2和3.294.65 mmolc L-1。7)灌溉可有效提高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各水分处理中,I5(在分枝期进行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I1(返青期+分枝期进行灌溉)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8)在综合考虑吉林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地下水状况与土壤盐碱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在紫花苜蓿的分枝期进行灌溉,灌水定额以满足紫花苜蓿各阶段蒸散量(236.5 mm)为准。

陈嘉兴[7](2019)在《垦殖种稻年限对苏打盐碱土盐分和养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打盐碱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松嫩平原西部,种植水稻是改良苏打盐碱土、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评估垦殖种稻对改良苏打盐碱土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监测土壤盐度和养分含量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依托野外试验观测站的盐碱地改良种稻长期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苏打盐碱土垦殖种稻1年和7年(同一地块)、3年和9年(同一地块)、6年和12年(同一地块)、9年和15年(同一地块)的土壤盐碱(pH、电导率、钠吸附比)、主要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先后采集了2011年和2017年四种不同垦殖种稻年限的土壤,土壤采集深度为100cm,分为5层(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和80-100 cm),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后分别测定pH和电导率及养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种稻年限增加,土壤pH值和电导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同一开垦年份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pH值、电导率总体呈升高趋势。随着种稻年限的增加,相同土层中的盐分因子(pH值)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而大部分养分则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说明种植年限的增加会使土壤的养分提高、盐分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含量在土壤各层表现为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有机质的基本表现为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垦殖年限增加而升高的规律,增幅达到3%-14.3%;碱解氮含量增幅达到了6.7%-89.3%。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各土层深度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开垦7年较开垦1年的稻田40-60 cm处土壤全氮含量升高最为明显,增加了134%,而四块稻田其他深度土层全氮含量也有明显升高;土壤速效磷也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开垦15年较开垦9年的稻田土壤速效磷含量上升最为明显,其中0-20 cm速效磷含量增加达到了156.1%,20-40 cm和40-60 cm分别增加了119%和139%,在其他稻田各土层增幅达到3%-76.8%。相对于其他深度,0-20 cm处土壤全磷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开垦7年较开垦1年的稻田上升幅度最为明显,其他稻田各深度土层全磷含量也有小幅度增长;而速效钾则是在0-20cm处土层含量大幅度下降,降低幅度达到19%-42%,而20-100 cm深度土层含量均有小幅度增长,并且0-100 cm内土壤随着开垦年限增加速效钾的含量趋于相近。土壤全钾含量在各层次间均没有特殊规律,未出现显着变化(P<0.05)。其中,垦殖7年和垦殖1年几乎未发生变化,垦殖15年较垦殖9年的60-80 cm土层全钾含量增加达到了14%,垦殖12年较垦殖6年的60-80 cm土层全钾含量增加达到了17.96%,在80-10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也有小幅度上升,增幅达到7%。不同种稻种植年限的四块稻田,通过对各土壤样品盐分和养分的分析测定,并对各因素进行了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土壤中pH值与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之间均呈负相关,并且比较显着;而全钾含量与pH值并无明显相关性,速效钾含量在开垦前期与土壤pH值呈显着负相关,但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速效钾含量与pH值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种稻年限四块稻田中,土壤电导率与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之间均呈负相关,并且比较显着;而全钾含量与电导率并无明显相关性,在开垦前期,速效钾含量与土壤电导率呈显着负相关,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速效钾含量与电导率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应采取综合农业措施,在盐碱地稻田中改良和种植水稻。

张璐,黄立华[8](2018)在《淹水在苏打盐碱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苏打盐碱土形成原因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打盐碱土在我国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广泛分布,它以透水性差,碱性强为主要特点,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类障碍性土壤。近年来,该区土壤苏打盐碱化程度日益加剧,面积不断增加,亟待治理,而弄清苏打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有效治理的前提。本文对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土形成原因,从土壤地表景观格局、物理特征和化学性质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与总结,概述了淹水对土壤盐分以及生物的影响,发现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该区土壤过去经常处于淹水状态,长期的排水不畅导致区域内水分运动以上行为主,积盐作用强烈,淹水在苏打盐碱土形成和导致盐碱化加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同时从3方面提出了苏打盐碱土治理的有效对策与途径。

孔元元[9](2017)在《镇赉盐渍土冻融条件下水热盐运移试验及结构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西部属于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并且为季冻土区。近半个世纪以来,吉林西部土地盐碱化面积和程度都有所增加,多处湖沼干涸、草地退化,而土体盐渍化也无疑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由于吉林西部特殊的环境气候,加之原岩类型的不同,使吉林西部不同地点土体具有独特的土体结构。在长期对该区多点多地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了解吉林省西部的镇赉、大安、乾安、泥林、农安等地盐渍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各不相同。在调查中发现镇赉地区分布有大面积斑状盐碱土地,该区为吉林西部盐渍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土中易溶盐含量较高,并且以钠盐为主,导致土体分散性较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在季冻区环境和高易溶盐含量的影响下,镇赉盐渍土发育有大量裂隙,形成了特殊的“蒜瓣”结构,土体类型为异构破碎型。因此,为了搞清该区土体的水热盐运移规律,有必要对其特殊结构的成因机制和演变规律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以镇赉盐渍土为研究对象,以长期的野外调查以及室内试验为基础,通过大量收集分析已有成果资料,利用理化试验、冻结试验、扫描电镜、压汞试验、核磁共振试验等多种手段,对镇赉盐渍土基本物质组成、水热特征、宏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从宏微观角度探讨了冻融条件下土体的结构演变规律,从机制学角度分析了其结构成因;在室外水盐运移监测试验的基础上,结合COMSOL进行盐渍土水热盐耦合数值模拟,掌握正向冻融期盐渍土中水热盐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盐渍土冻结层厚和深度的变化规律。有助于了解正向冻融期土体结构的成因机制,为深入探究该区土体的次生盐碱化进程和防治土体冻害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对研究点不同埋深的盐渍土进行取样测试,通过室内试验了解镇赉盐渍土的成分特征和基本性质。镇赉土样水盐含量随埋深变化明显,埋深1080cm土样含盐量较高,总含盐量为0.30.5%,阳离子主要为Na+,阴离子以硫酸根和碳酸氢根为主;春融期埋深30100cm的土样含水率较高,该区蒸发深度约为35cm。镇赉表层以下各层土样胶粒含量均较高,表层土和深度大于120cm土样为粉质重亚粘土,其他土样均为粉质轻粘土。镇赉盐渍土具有分散性,土体干时硬度大,遇水即刻变浑浊,各层土样有机质含量均较低,阳离子含量较高,土样中粘土矿物含量高且结晶较差,为过渡型矿物。根据压缩曲线求得原状土样结构屈服压力要小于重塑土样,说明土体中的裂隙削弱了土体的结构强度。通过研究镇赉原状和重塑土样的宏微观结构可知,重塑土样冻融循环后与原状土样结构相似,均发育有大量的裂隙,这说明冻融作用是镇赉土体裂隙发育的原因之一。不同水盐含量的重塑土样经历冻融循环后结构改变方式不同,冻融循环作用对不同粒径的土颗粒作用效果不同,对大颗粒有破坏作用,但对胶粒有团聚作用,综合作用结果是硫酸盐渍土中粒径主要分布在0.0750.005mm,碳酸盐渍土和不同含水率土样粒径主要分布在0.0750.005mm和<0.002mm。硫酸钠盐渍土累积盐胀量较大,土体以盐胀破坏为主,随着硫酸钠含量的增加,冻融循环后土样胶粒含量愈小;并且当硫酸钠含量大于1.5%时,土样由分散性土转变为非分散性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硫酸钠增强了土颗粒的团聚性,使胶粒团聚成较大的颗粒。而原盐含量和碳酸盐渍土样主要为冻胀-盐胀破坏模式,土体盐胀量较小,冰晶和碳酸盐晶体对土颗粒中大颗粒的破坏作用较显着,对胶粒的团聚作用较小,综合作用结果是>0.075mm的颗粒含量减小,胶粒含量略有减少。利用室内压汞试验对原状土样和重塑土样的孔隙分布进行定量研究,发现镇赉裂隙土包含有2个孔隙系统:裂隙网络和土孔隙,并且孔隙分布呈双峰特征,即土样呈双孔隙结构(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两种孔隙结构),双峰位置分别位于孔径为4100μm和<0.4μm范围。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得知,未经冻融循环的重塑土样结构密实、平整,无明显裂隙发育,微结构类型为团聚状结构,土结构较完整。而经历冻融循环后各土样均发育有宏微观裂隙,各土样微结构类型为团聚状-凝块状结构,微裂隙密度和宽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碳酸盐含量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土样表面观察到的碳酸盐结晶也随含盐量的增大而增多。硫酸盐渍土微结构呈现盐-土粒混溶态包裹土团粒的形态特征,冻融循环后土中发育大量架空孔隙,结构单元体直径较大,细颗粒含量含量减少,与颗粒分析试验结果相符。结果表明:镇赉土体的物质组成(粒度组成、矿物组成、易溶盐种类和含量)是裂隙结构形成的内因,冻融循环作用是外因。本文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超冷环境岩土冻融综合实验箱”进行室内冻结试验研究,配置不同易溶盐含量、类型和不同含水率的重塑土样,测得各土样的冻结过程曲线,获得土样冻结温度以及稳定阶段时长,并研究土体冻结温度的影响因素。与农安盐渍土相比较,镇赉盐渍土由于其胶粒含量高、分散性强、粘土矿物结晶差,这种特殊土质决定了土样的冻结过程曲线与农安盐渍土差异很大,其冻结过程曲线均未出现过冷和跳跃阶段;不论是硫酸盐渍土还是苏打盐渍土,冻结温度随含盐量增大而降低;冻结温度有随冻融循环次数略微升高的趋势,稳定阶段时长可反映出土中扩散层体积含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变化剧烈波动。利用核磁共振仪测定镇赉盐渍土不同水盐含量时未冻水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并讨论了影响未冻水含量的因素,发现降温和升温过程中的未冻水含量-温度关系曲线并不相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后者存在滞后现象,对曲线进行拟合,并将拟合函数用于水热盐耦合数值模拟。季冻区盐渍土中水热盐耦合关系复杂,为了准确了解在冬季冻结和春融阶段镇赉盐渍土的水热盐耦合规律,本次利用室外正冻和正融的条件下进行镇赉盐渍土水热盐现场监测试验,获得盐渍土土体不同层位水分、温度和盐分的演变规律,为今后研究吉林西部盐渍土的水盐迁移以及盐渍化机理提供参考。但自然条件下气温的变化过程较复杂,整个冬季来说正向冻结和正向融化时交互发生的,并且盐分的结晶析出对温度变化较敏感,盐分的变化趋势波动性较大,数值模拟时有必要进行合理简化。在对研究区土样进行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水热盐参数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正冻-正融条件下盐渍土水热盐耦合模型,对室外监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冻融作用下,在特定的正负温差时,土体内部可存在双冻土层,设立正确的边界条件是模拟结果可信的关键。在融雪入渗的影响下仅浅层土体盐分可淋溶至下层土体,在反复冻融作用下盐分随水迁移聚集至冻土层,因此原位土体中3080cm范围内易溶盐含量较高,模拟结果较好的反映了镇赉原状土体内部的水盐运移规律。受温度环境影响的土体深度范围有限,在反复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中易溶盐在02m范围内形成内部循环,模拟结果可为季冻区冻土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殷厚民,胡建,王青青,许晓鸿,张玉斌[10](2017)在《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土旱作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土壤盐碱化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同时,盐碱土也是一种重要的后备土壤资源。松嫩平原西部是世界上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地区之一。通过回顾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土旱作改良发展历程,分析了旱作改良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提出了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土旱作改良的展望。建议重点进行旱作改良后的盐渍化动态监测、评估与预警,生物与盐分互作机制,盐碱土障碍治理、修复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管理和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二、松嫩平原盐渍土地下水盐分动态变化及改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嫩平原盐渍土地下水盐分动态变化及改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苏打碱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水盐运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水分入渗研究方法
        1.2.2 土壤水分入渗理论研究进展
        1.2.3 土壤水分入渗影响因素
        1.2.4 土壤水分入渗模型
        1.2.5 入渗过程与盐渍土水盐运移研究
        1.2.6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不同盐生景观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水盐分布特征
        1.3.2 不同盐生景观土壤水分入渗剖面水盐分布特征及水流模式
        1.3.3 生物炭颗粒大小及添加量对苏打碱土入渗过程和淋溶液组分的影响
        1.3.4 苏打碱土土壤水分入渗模型
    1.4 技术路线图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概况
        2.1.1 地形和地貌
        2.1.2 水文条件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1.5 土壤特征
第3章 不同盐生景观土壤盐碱化及颗粒分形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2 土壤质地参数及分形维数计算
        3.1.3 数据处理及作图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盐生景观植物群落土壤盐碱化特征
        3.2.2 不同盐生群落土壤颗粒组成特征
        3.2.3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以及与颗粒含量的关系
        3.2.4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
    3.3 讨论
        3.3.1 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质地
        3.3.2 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碱化程度苏打碱土入渗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点选择
        4.1.2 实验设计
        4.1.3 构建入渗能力指数
        4.1.4 构建入渗结构方程模型
        4.1.5 四个入渗模型对苏打碱土入渗过程的适应性拟合
        4.1.6 数据处理及作图
    4.2 结果分析
        4.2.1 入渗过程参数
        4.2.2 入渗能力指数
        4.2.3 与入渗过程相关的土壤性质
        4.2.4 入渗能力结构方程模型
        4.2.5 四个入渗模型对苏打碱土入渗过程的适应性
    4.3 讨论
        4.3.1 入渗过程参数
        4.3.2 入渗能力指数
        4.3.3 入渗过程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碱化程度苏打碱土土壤优先流及水盐变化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实验设计
        5.1.2 水流模式分析
        5.1.3 土壤剖面理化性质
        5.1.4 数据处理及作图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剖面染色特征
        5.2.2 土壤剖面水流运动模式-优先流
        5.2.3 土壤剖面水流运动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5.2.4 入渗前后土壤剖面水分和盐分布特征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物炭粒径大小和添加量对苏打碱土入渗过程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一维垂直入渗试验
        6.1.3 生物炭粒径及添加量对入渗过程及水盐运移的影响
        6.1.4 数据处理及作图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生物炭添加对入渗过程的影响
        6.2.2 生物炭添加对土柱剖面水分及盐分分布的影响
        6.2.3 淋溶液EC随入渗过程的变化规律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松嫩平原苏打碱土咸水结冰融水淋盐过程及改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区域背景及苏打碱土形成原因
        1.1.2 苏打盐渍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1.1.3 土壤苏打盐渍化对植物及植被群落的影响
        1.1.4 苏打碱土治理措施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咸水结冰灌溉原理
        1.2.2 咸水结冰灌溉的作用
        1.2.3 咸水结冰灌溉研究进展
        1.2.4 提高溶液电解质浓度咸水结冰灌溉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咸水冻结-融化过程中盐分及离子变化规律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咸水冰自然冻融过程盐分及离子变化
        2.2.2 模拟试验中咸水冰冻结和融化过程盐分及离子变化
        2.2.3 咸水冰冻结、融化过程脱盐率及脱钠率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咸水结冰融水淋盐对不同碱化度苏打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咸水冰盐度及体积对3 种ESP苏打碱土土壤性质的影响
        3.2.2 咸水冰不同盐度,体积与3 种ESP苏打碱土盐碱指标相关性
        3.2.3 基于线性混合模型探究咸水冰对苏打碱土盐碱指标的影响
        3.2.4 基于主坐标分析揭示咸水冰对苏打盐渍土盐碱指标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咸水结冰融水淋盐对苏打碱土稻田改良效果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1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物理性质改良效果研究
        4.2.2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化学性质改良效果研究
        4.2.3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作物(水稻)种植及产量的影响
        4.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和产量的相关性
        4.2.5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苏打碱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及其对水稻产量的预测
    4.3 讨论
        4.3.1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改良后对苏打碱土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影响
        4.3.2 咸水结冰融水入渗改良后对土壤性质与水稻产量的相关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根域限制土壤水盐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根域限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2.2 盐渍土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1.2.3 土壤水盐运移Hydrus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1.2.4 稳定同位素技术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根域限制下不同侧面和底部处理土壤水盐运移规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研究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根域限制下不同侧面和底部处理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2.2.2 根域限制不同侧面和底部处理下根域客土盐碱特征时间动态变化
        2.2.3 根域限制不同处理下客土与盐碱土剖面盐碱指标动态变化
        2.2.4 根域限制不同处理下葡萄生长状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根域限制下氢氧同位素示踪土壤水分和植物水分来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样品采集
        3.1.3 样品测定
        3.1.4 Iso Source模型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降水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3.2.2 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3.2.3 根域限制土壤盐分与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的关系分析
        3.2.4 根域限制不同处理下植物水分和土壤水分来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根域限制不同潜水位下盐碱土和客土二元结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根域限制下不同潜水埋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4.2.2 根域限制下不同潜水埋深土壤盐碱动态变化
        4.2.3 根域限制下不同潜水埋深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根域限制下不同潜水埋深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数据采集
        5.1.3 Hydrus-1D模型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根域限制不同潜水埋深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
        5.2.2 根域限制潜水蒸发数值模拟
        5.2.3 根域限制土壤水分运移数值模拟
        5.2.4 根域限制土壤盐分运移数值模拟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渍化土壤冻融过程及对土壤水、盐迁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1.2.2 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因素
        1.2.3 冻融积盐机理研究进展
        1.2.4 冻融过程的影响因素
        1.2.5 松嫩平原冻融积盐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松嫩平原盐渍土自然概况
    2.2 研究区—牛心套堡自然概况
        2.2.1 气候条件
        2.2.2 水文条件
        2.2.3 土壤条件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试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2.3.2 野外数据观测
        2.3.3 室内分析测定
        2.3.4 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不同景观类型盐渍化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特征
    3.1 农田、羊草地、虎尾草地、碱蓬草地和碱斑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3.2 土壤剖面水盐分布特征
        3.2.1 土壤剖面温度和水分分布变化特征
        3.2.2 土壤剖面盐分分布变化特征
        3.2.3 土壤剖面pH、SAR和ESP分布变化特征
    3.3 不同景观类型盐渍化土壤剖面水盐分布变化分析
        3.3.1 不同景观类型盐渍化土壤对水分分布变化的影响
        3.3.2 不同景观类型盐渍化土壤对盐分分布变化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不同景观类型盐渍化土壤剖面水盐季节变化
    4.1 不同景观类型盐渍化土壤水盐季节变化
        4.1.1 土壤剖面温度和水分季节变化
        4.1.2 土壤剖面盐分季节变化
        4.1.3 土壤剖面pH、SAR和ESP季节变化
        4.1.4 土壤水分、盐分、气温和降雨之间的关系
    4.2 季节变化对不同景观类型盐渍化土壤剖面水盐迁移变化的影响
        4.2.1 季节变化对土壤水分迁移的影响
        4.2.2 季节变化对土壤盐分迁移的影响
        4.2.3 气温和降雨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不同景观类型盐渍化土壤冻融过程
    5.1 冻融期气温、降水、地下水以及积雪厚度
    5.2 冻融过程中土壤温度和冻结深度
    5.3 冻融过程中土壤冻结速率和解冻速率
    5.4 不同景观类型盐渍化土壤对冻融过程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冻融过程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6.1 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水分和盐分变化
        6.1.1 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水分变化
        6.1.2 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盐分变化
    6.2 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盐分离子变化
        6.2.1 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Na~+和Ca~(2+)变化
        6.2.2 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CO_3~(2-)和HCO_3~-变化
    6.3 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SAR和ESP的变化
        6.3.1 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SAR变化
        6.3.2 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ESP变化
    6.4 土壤水分和盐分在冻融过程中的迁移
        6.4.1 冻融过程中土壤水分储量变化率
        6.4.2 冻融过程中土壤盐分迁移量
    6.5 土壤水分、盐分与土壤温度、冻结深度和地下水位之间的关系
    6.6 冻融积盐机理分析
        6.6.1 冻融作用对土壤水分迁移的影响
        6.6.2 冻融作用对土壤盐分迁移的影响
        6.6.3 冻融作用对土壤SAR和ESP的影响
        6.6.4 冻融积盐机理探讨
    6.7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不同埋深与矿化度的潜水蒸发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与土壤水的关系
        1.2.2 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的研究
        1.2.3 人工控制地下水作用下土壤水盐运移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不同潜水埋深土壤水盐运移过程
        1.3.2 不同潜水矿化度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1.3.3 潜水埋深水盐运移规律模拟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试验方法与研究方案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数据采集及测定方法
        2.2.3 模型模拟
第3章 不同潜水埋深对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3.1 不同潜水埋深土壤水分动态分析
        3.1.1 不同潜水埋深对土柱表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3.1.2 不同潜水埋深土壤剖面水分时间动态变化
        3.1.3 不同潜水埋深土壤水分在剖面动态变化
    3.2 不同潜水埋深土壤盐碱动态变化
        3.2.1 不同潜水埋深土壤pH动态变化
        3.2.2 不同潜水埋深土壤EC动态变化
        3.2.3 不同潜水埋深土壤Na+及SAR动态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矿化度潜水对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4.1 潜水矿化度对土柱各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2 不同矿化度的潜水对土柱剖面含盐量的影响
        4.2.1 潜水矿化度对土柱剖面盐分分布的影响
        4.2.2 潜水矿化度对土柱剖面SAR与 Na+含量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潜水蒸发与模型模拟
    5.1 潜水蒸发随埋深的变化
    5.2 不同矿化度潜水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5.3 潜水蒸发数值模拟
        5.3.1 积温与累积蒸发量数值模拟
        5.3.2 HYDRUS-1D模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6)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与利用方式
    1.2 松嫩草地概况
    1.3 松嫩草地的退化
    1.4 人工草地的重要性
    1.5 人工草地牧草品种的选择
    1.6 紫花苜蓿的耐盐碱性与耗水规律
    1.7 盐碱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8 草地盐碱化治理研究
    1.9 空间变异理论研究
    1.10 土壤水盐动态研究
    1.11 松嫩平原土壤水盐动态规律及调控
    1.12 人工草地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
    1.13 国内外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与牧草生物学-生态学空间变异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3.1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
    3.2 盐碱化人工草地牧草生物学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
    3.3 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牧草生物-生态学特征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盐碱化程度人工草地土壤水盐动态及牧草生物学特征
    4.1 不同盐碱化程度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
    4.2 不同程度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容积含水量
    4.3 不同程度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化学性质动态特征
    4.4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牧草生理和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4.5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牧草Na/K的影响
    4.6 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对人工草地牧草产量、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分调控对中度盐碱化人工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5.1 水分调控对盐碱化人工草地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5.2 水分调控对紫花苜蓿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5.3 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盐碱化人工草地灌溉制度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7)垦殖种稻年限对苏打盐碱土盐分和养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区域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稻年限的苏打盐碱地稻田土壤的盐分含量变化
    3.2 不同种稻年限的苏打盐碱地稻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变化
    3.3 不同种稻年限的苏打盐碱地稻田土壤盐分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淹水在苏打盐碱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苏打盐碱土形成原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苏打盐碱土成因的主要观点
    1.1 特殊地形地势是苏打盐碱土形成的前提
    1.2 富钠矿物为苏打盐碱土形成提供了母质来源
    1.3 水文特征为苏打盐碱土形成创造了重要动力
    1.4 干旱气候拉动盐分表聚加速了土壤苏打盐碱化的形成
    1.5 生物活动加剧了土壤苏打盐碱化过程
2 淹水对苏打盐碱土的影响
    2.1 地表景观
    2.2 土壤物理性质
    2.3 土壤化学反应
3 苏打盐碱地治理对策与途径
    3.1 苏打盐碱地治理首先必须让水动起来, 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
    3.2 苏打盐碱地以稻治碱切忌只灌不排, 排水的洗盐作用重于灌水
    3.3 苏打盐碱地治水措施要得当, 农业综合治理措施要配套

(9)镇赉盐渍土冻融条件下水热盐运移试验及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盐渍土研究进展
        1.2.2 土体冻结及冻胀问题研究进展
        1.2.3 冻土中未冻水含量研究进展
        1.2.4 冻融条件下土体多场耦合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2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镇赉盐渍土成分特征及基本性质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2 野外调查和取样
    2.3 镇赉盐渍土的物质组成
        2.3.1 粒度组成
        2.3.2 矿物组成
    2.4 镇赉盐渍土理化性质
        2.4.1 土样水盐含量
        2.4.2 土样的PH值
        2.4.3 土样的阳离子交换容量
        2.4.4 土样的有机质含量
    2.5 镇赉原状和重塑土样压缩试验
        2.5.1 试验方案
        2.5.2 土样物理性质
        2.5.3 原状土样的压缩曲线
        2.5.4 重塑土样的压缩曲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镇赉盐渍土不同条件下的宏微观结构特征
    3.1 重塑土样冻融循环试验
        3.1.1 确定试验影响因素
        3.1.2 试验方案设计
    3.2 重塑土样冻融循环后结构特征
        3.2.1 冻融循环后宏观结构
        3.2.2 冻融循环后体积增量
        3.2.3 冻融循环前后粒度成分特征
    3.3 镇赉盐渍土孔隙分布特征
        3.3.1 试验设备和方法
        3.3.2 原状土样孔隙分布特征
        3.3.3 重塑土样冻融循环后孔隙分布特征
        3.3.4 分析与讨论
    3.4 镇赉盐渍土微观结构特征
        3.4.1 试验设备和方法
        3.4.2 原状土样SEM图像
        3.4.3 重塑土样SEM图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条件下镇赉重塑土样冻结过程试验
    4.1 土中水的冻结过程
    4.2 室内冻结试验
        4.2.1 试验方案设计
        4.2.2 重塑土样冻结过程曲线
    4.3 盐渍土冻结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4.3.1 土的物质组成的影响
        4.3.2 含水率的影响
        4.3.3 易溶盐含量的影响
        4.3.4 冻融循环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镇赉盐渍土水热盐监测试验
    5.1 盐渍土未冻水含量试验
        5.1.1 土中未冻水定义
        5.1.2 未冻水含量测试方法
        5.1.3 镇赉盐渍土中的未冻水含量
    5.2 盐渍土水盐迁移试验
        5.2.1 研究区气候条件
        5.2.2 试验方案设计
    5.3 正向冻融期镇赉盐渍土水热盐演变规律
        5.3.1 气温和地温变化过程
        5.3.2 镇赉盐渍土水分迁移
        5.3.3 镇赉盐渍土盐分运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镇赉盐渍土水热盐迁移机理及耦合模型
    6.1 镇赉盐渍土水热盐迁移机理
        6.1.1 环境对水盐迁移的影响
        6.1.2 未冻水含量的影响
        6.1.3 土体结构成因机制及对水盐迁移的影响
    6.2 水热盐耦合模型的建立
        6.2.1 数学模型的基本假定
        6.2.2 热量传输方程
        6.2.3 水分运移方程
        6.2.4 溶质运移方程
    6.3 模型的求解与验证
        6.3.1 模型边界条件
        6.3.2 模型求解过程
        6.3.3 分析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土旱作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成因及盐分来源
2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土旱作利用改良技术
    2.1 水利措施
        2.1.1 灌溉洗盐
        2.1.2 排水脱盐
        2.1.3 改排为蓄
    2.2 物理与耕作农艺措施
        2.2.1 平整土地
        2.2.2 微区改土
        2.2.3 适时耙地
        2.2.4起垄开槽
        2.2.5 深松深耕
        2.2.6 改土培肥
        2.2.7 利用覆盖物改良土壤
    2.3 化学措施
        2.3.1含钙物质
        2.3.2 酸性物质
        2.3.3 大分子聚合物
        2.3.4 其他土壤改良剂
    2.4 生物措施
        2.4.1耐盐碱植物(作物)
        2.4.2 耐盐绿肥作物
        2.4.3 耐盐碱藻种
        2.4.4 微生物菌肥
    2.5 综合措施
        2.5.1 多种改良剂混合使用
        2.5.2 多种改良措施混合使用
        2.5.3 盐碱地综合改良模式
3 研究问题分析
    3.1 次生盐渍化问题
    3.2 土地退化问题
    3.3 水资源利用问题
    3.4 环境问题
4 研究展望
    4.1 盐渍化形成机理、动态监测、评估与预警及生态环境影响
    4.2 生物与盐分互作机制、修复技术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管理

四、松嫩平原盐渍土地下水盐分动态变化及改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苏打碱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水盐运移特征[D]. 白玉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2]松嫩平原苏打碱土咸水结冰融水淋盐过程及改良机制研究[D]. 张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3]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根域限制土壤水盐动态研究[D]. 赵丹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4]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渍化土壤冻融过程及对土壤水、盐迁移的影响[D]. 秦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2)
  • [5]不同埋深与矿化度的潜水蒸发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D]. 朱文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6]盐碱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盐特征及优化调控[D]. 杨洪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7]垦殖种稻年限对苏打盐碱土盐分和养分的影响研究[D]. 陈嘉兴.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淹水在苏打盐碱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苏打盐碱土形成原因的探讨[J]. 张璐,黄立华. 土壤与作物, 2018(04)
  • [9]镇赉盐渍土冻融条件下水热盐运移试验及结构演变研究[D]. 孔元元. 吉林大学, 2017(09)
  • [10]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土旱作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J]. 殷厚民,胡建,王青青,许晓鸿,张玉斌. 土壤通报, 2017(01)

标签:;  ;  ;  ;  ;  

松嫩平原盐碱地地下水盐度动态变化及改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