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英双语构词比较研究

德英双语构词比较研究

一、德英双语构词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鹏程[1](2020)在《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翻译能力等级量表已被纳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作为评估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直存在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和学习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这其中,面向翻译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建设亟待加强。双语学习词典是二语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而翻译学习词典对翻译学习者的帮助更具针对性。为更好地满足翻译学习者的需求,双语翻译学习词典应具备辅助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理解与产出的双重功能。然而,就国内外双语词典编纂情况而言,专门面向翻译学习者设计的专项类汉英翻译学习词典并不多见。因此,我国翻译学习者大多使用的是通用型汉英语文词典,而它们在适用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我国汉英词典编纂实践大多是依据汉语单语词典为蓝本,以汉英词汇单位之间的语义译释为主,未能充分考虑用户翻译学习的特殊需求。其次,我国汉英词典编纂与出版多限于传统纸质媒介,未能充分对接当下信息时代学习者词典使用电子化的新需求。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双语电子词典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滞后。事实上,国内有关汉英电子词典或汉英词典电子化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更不用说是面向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电子词典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如何设计一款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对于翻译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和双语词典编纂设计模式创新,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就面向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创新编纂设计做初步探索,旨在探索目标词典的设计原则,具体包括三个研究问题,设计什么样的词典?这样的词典如何设计?词典设计效用如何?针对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路径。理论研究法主要用来厘清目标词典的设计特征,构建目标词典的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实证研究主要用来测试词典设计效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设计特征、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和设计效用的测试方法。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编纂设计的关键要素,主要涉及词典类型定位、媒介功能和用户需求三个方面。其中,类型定位明确了词典类型特征,媒介分析有助于确定词典媒介在存储和呈现信息方面的特殊性,用户需求探讨可帮助确定词典内容选择和结构设计特征。我们的探讨结论是目标词典在类型上属于专项类学习词典,服务于非英语专业翻译学习者,应具备翻译学习过程中的解码与编码双重功能。作为电子词典,该类词典具有储存空间大、呈现界面灵活、交互性强的特点,以及便于其他学习工具进行集成的特性,能够形成一部集成多类词典的翻译学习系统或学习工具箱。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原则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研究发现,这方面的探讨主要基于设计学的场景化设计理论,词典功能论和词典交际论。本研究的结论是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必须采用场景融合设计路径,即词典使用场景和设计场景进行融合的设计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目标词典设计要以词典应有设计特征和现有类型相近的词典为起点,设计一个初始词典并对该词典在翻译过程中的使用场景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词典使用场景的基础上,归纳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过程模型。由此,结合词典设计视角和词典使用视角提炼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即该类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和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目标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则进一步催生了词典内容设计和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即词典内容设计方面的可学性、适用性和系统性原则,以及词典结构设计方面的灵活性、层次性和交互性原则。在这个设计框架中,词典设计始于翻译学习场景中目标用户词典使用过程之初,词典使用场景观察阶段就有了设计的介入,是一种过程性融合设计。在词典设计效用测试过程中,设计场景和使用场景的融合保证了词典设计评价的完整性。词典效用测试方法是本研究的第三个研究发现。根据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本研究提出词典原型的形成及词典设计可用性细则的确定要采用迭代设计方法,即设计-测试-再设计-再测试的过程。因此,效用测试包括了词典使用过程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来自用户的外部评价与来自编者的词典设计主体知识,这就保证了效用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研究的多重启示体现在理论、实践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引进了设计学中的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用户研究、词典功能理论和交际理论进行了有机整合,提出了一个基于词典设计场景和词典使用场景融合的创新设计框架,对于丰富(双语)词典设计研究理论有积极贡献。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确立了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原则,具有鲜明的应用指向。本研究针对设计原则的效用测试为词典编纂实践应用提供了一种可操作路径,而代表性样条设计则对电子词典编纂实践中的词典结构和内容设计也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将基于设计者视角的“自上而下”的设计路径和基于词典使用场景的“自下而上”的设计路径相结合,两种设计路径扬长避短、有效互补,具有设计方法创新优势。本研究还借鉴了设计学、词典学和翻译教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这种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对其他类型词典设计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严[2](2020)在《美国汉语沉浸式环境中的类词缀研究 ——以麻州PVCICS中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构词位置和词义固定、语义虚化和类推能产性很强的一类词,它既不同于词根、词缀、语素,也差别于词组,在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汉语教学和计算机语言运用等领域中彰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对象:现代汉语类词缀。本文以现代汉语类词缀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美国汉语沉浸式学校的发展特点和模式,以马萨诸塞州(以下简称麻州)的先锋中英双语学校为研究案例来分析美国汉语沉浸式下的类词缀教学情况和特点,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即是否有必要在美国汉语沉浸式环境中进行类词缀教学,在什么阶段或水平进行教学,以及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这把类词缀的研究从理论的角度扩展到目前发展比较壮大的沉浸式教学环境中,既为现代汉语类词缀的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也可以指导国际汉语一线教学和发展,这也是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下面是对论文每个章节重点内容的简单概括:第一章主要阐述论文写作的缘起,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本文把类词缀研究的现状和现实的需求,以及汉语沉浸式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关键点。主要采用了档案搜集、课堂观察、师生访谈、问卷调查和偏误分析等方式进行研究。第二章梳理了目前关于现代汉语类词缀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成果、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定义、标准和范围这四个方面,奠定了整个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也为第五章的教材分析、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提供了类词缀研究的重点考察对象。第三章是对前人在美国汉语沉浸式学校和项目的研究综述,总结了该项目的特点、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然后介绍先锋中英双语学校的汉语课程设置,从目标人群、教师队伍、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估六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该校的汉语项目,再从教师、学生和评估测试三个角度分析了该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美国汉语沉浸式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总结了美国汉语沉浸式学校对词汇教学要求达到的标准。这为下文对研究先锋中英双语学校的类词缀教学提供了背景支持。第五章是该项目的类词缀教学情况研究。笔者对该校分别代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一年级、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汉语课堂进行了追踪观察和记录,根据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统计,对老师的访谈交流,最后得出结论是有必要在美国汉语沉浸式环境中进行类词缀教学,但是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发展,对中高级的汉语学习者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展开类词缀教学。关于类词缀教学方法,本文推荐了语素扩展教学法、类比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最后通过对学习者在类词缀学习中的偏误分析,归纳了在美国汉语沉浸式环境中容易产生类词缀习得的偏误,偏误原因和解决建议。

王小丹[3](2020)在《基于语义场理论的中高级水平汉语二语者词汇产出研究 ——以俄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例》文中提出无论在理论上、实证研究中,还是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新词时是否应进行同一语义类聚的联系或扩展教学仍存在争议。基于教学上和理论上的争议,本研究采用图片区组命名和连续命名两个行为实验、回忆任务和访谈任务,考察了俄语为母语的中高级水平汉语二语者和汉语母语者在不同任务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比两组被试在不同任务中表现异同,分析其表现异同的原因,探究汉语二语者词汇产出的特点以及语义在汉语二语词汇产出中的作用。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更具针对性地汉语二语词汇教学建议,以期有效提高中高级汉语二语者词汇习得效果。本研究在R中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学习者命名中的错误语料和回忆任务、访谈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质性分析。通过对量化分析结果和质性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性深入挖掘,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在图片命名任务中,总体上,母语者和汉语二语者的命名正确率都很高,但汉语二语者的反应时比母语者更长。区组命名中,母语者和汉语二语者在同质命名条件下,均出现了语义促进效应,而且同质和异质存在显着差异在连续命名中,母语者反应时表现出逐渐显着的间隔为2的累积语义效应,而汉语二语者则波动较大,无明显的顺序位置规律。第二,母语者词汇语义网络完善,在词汇产出中能够有效利用语义线索促进词汇产出,出现语义促进效应,而当插入2个语义无关干扰项时,重复激活了图片的上位概念,竞争词条数量增多,词汇水平的竞争大于概念水平的激活,导致产生累积语义干扰。二语者二语语义网络不完善,在词汇产出中能够一定程度利用语义信息促进产出,因而也出现了语义促进作用。但由于其概念水平与词汇水平之间的联结强度弱于母语者,因而命名速度始终比母语者更慢,当插入语义无关项时未能出现任何语义效应。第三,与母语者相比,汉语中高级二语者的词汇产出与组织模式呈现出如下特点:(1)二语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直接联结,但是其联结强度不及母语者,出现了少量上位替代、同类替代、局部替代、根据功能自造、情境联想和错序的错误;(2)语义无关变量会对二语者词汇产出中是否出现语义效应产生影响;(3)二语语义网络有待完善,词汇联结方式多元化,部分词语未形成整词存储,易出现舌尖效应。第四,语义对汉语二语词汇产出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学习者会受到语义相关量的影响,语义有助于汉语二语者建立词语间的联系,形成语义范畴,促进其词汇产出;另一方面,汉语词汇结构的类型复杂、构词方式较为独特,而且词汇语义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独有的内涵等特点,会制约汉语二语者词汇产出。基于汉语二语者词汇产出和组织模式的特点及语义在其词汇产出中的作用,本研究针对汉语二语词汇教学提出以下建议:构建词汇集合,扩大心理词汇,通过增加复现率和区分语义场内部词语的方式控制词汇概念水平和词汇水平的竞争;在教学时既要注重词汇本身的对比,还要注重词汇蕴含的文化意义,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引导学生注重汉语词汇内部结构类型。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4](2019)在《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加上各国经济关系的广泛发展,全世界的人都能很容易地相互交流,世界上不同语言人们的交流机会和次数也增加起来了,所以语言障碍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在语言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把别的国家语言的发音和用法运用到自己语言系统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新词语。新词语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的词汇系统,方便了各民族的日常交流,同时提升了新词语在词汇学研究中的地位。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本文选取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历史阶段、构词方式、新词语特点、新词语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新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进行总结和对比,提示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异同,分析一下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详细描述了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现状,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网络词语研究现状、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现状、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现状以及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理由,说明研究的整体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对象的界说、研究目标的制定、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设计的陈述等,其中,研究设计提出了本研究谈论的主要问题,介绍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点,并对语料的搜集程序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详实说明。第二章:主要讨论语言学界定、新词语界定、新词语产生的原因、新词语的特征、网络词语界定、网络词语的形态和构词方式特点。第三章: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阿拉伯语和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三个方面区分了阿拉伯语和汉语词汇及新词语历史阶段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特点有相同点即:在近现代都从英语中借入大量新词语、两种语言吸收外来名的途径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战争、社会变革、宗教的引进和现代因特网技术导致了大量外来地名的出现、两种语言新词语所涉语中的及的社会领域基本相同的,主要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政治、和科技等相同的层面。同时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有不同点即;从分析阿汉新词语的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词汇量很庞大、吸收面很广、涉及领域广泛、词汇量及其丰富,自古代以来,阿拉伯人就一直很热情,他们对外来语地名表现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汉语被认为是一种专业思想强的语言,但在借用其他新词语时,除了语法方面的汉语外,还保留了发音的基础,所以汉语的意译词所占的比列较大,可是阿语新词语使用音译的译借方式相比中文具有很大的优点。第四章:从阿拉伯语和汉语21世纪新词语语的借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出其成因的异同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阿拉伯和汉语借入方法有异同,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法有全义借入法;比如((?))来自英文的cell(细胞)、全音借入法;如((?))来自法语的“helicoptere”(直升机)、半音半义借入;如((?))来自英文的“X-RAY”(X-光)、音译(义)加阿拉伯解释词借词;如((?))来自英文的“Metro”(地铁)、缩写借入法;如((?))来自英文,而汉语新词语借入方式由六种构成的,即全音借入法;如(诺贝尔)、音义结合法;如(黑客)、半音半义法;如(奥林匹克运动会)、音义(译)加汉语解释词借词;如(迪斯尼乐园)、全义借入法;如(键盘)、缩写借入法;如(丁克)。通过分析两种语言的新词语借入方式可以找出阿汉新词语借入方法的异同。第五章:第五章主要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的网络新词语,作者从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汉阿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阿汉网络新词语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找出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通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词的对比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和汉语都运用了丰富的网络词语、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项研究为年轻人使用网络语言提供了实质性的见解,它为扩展和增进网络语言的使用和未来的理解铺平了道路。第六章:本章试图从汉阿两种语言中的新词语为出发、对两国在语言发展、文化特性、民族属性等各个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作者找出中阿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及阿拉伯与伊斯兰文化和汉语与汉文化的异同。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在吸收新词语语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明才智和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爱,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按照自身语言的语法规则、构词方法和习惯,对一部分借词加以吸收、消化和变通,使得新词语总体上出现了变化,主要有:声调的改变、音素的改变、词汇语法功能的改变、构词结构的改变和音节的改变。这一章回顾了这两种语言中新词语语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情况。古代,在公元前八世纪左右,中阿两种语言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唐朝的中国王朝和阿拉伯历史上的阿贝歇王朝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当汉语和阿拉伯语成为一种共同语言时,欧洲人为掌握这两种语言而感到自豪,最近,这两个民族都遭受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强烈的文化影响在汉语和阿拉伯语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导致两种语言吸收大批的新词语语。第七章:浅谈阿拉伯语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汉语中阿语新词语,找出借入新词语的原因、发展以及两个国家之间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系。中国语阿拉伯地区的关系十分密切,双方在战争与和平中合作起来,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留了很深刻的影响,导致了阿语吸收不少的汉来源的词语,中文对阿语留了很多词语。例如中国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通过双方的文化、习俗、传统的互动,中国对阿拉伯人又带来了一些中文词语比如;茶、茶杯、太极、孔子、道家、瓷器、中国丝绸等等,与此同时,从阿拉伯半岛到中国,阿拉伯文化在传播天文学、地理、医学、药学、数学和艺术等许多应用科学和科学理论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双方的文化、贸易的互动中文吸收不少的阿语来源的词语,比如没药、祖母绿、苏丹来自阿语的一些姓名阿拉丁、阿里巴巴、马、哈、伊、涂、吴等,葫芦巴,艾米尔,何黎勒等等的词语。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追求词语结果与文化的凝练是造成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异同的原因,并分别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李雪[5](2019)在《罗存德《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研究》文中指出罗存德《英华字典》是19世纪传教士双语词典的集大成者,收录了大量西方科技革命后的新词语,这些词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汉语对科技概念的定名规范,其演变也可以说明现代汉语系统对新词语的规范原则。机器类词汇的研究一直以来在语言学领域鲜少有人提及。本文以罗存德《英华字典》为立足点,描写机器类词汇的特点和发展。笔者对罗存德《英华字典》150个机器类词语进行封闭描写与研究,发现机器类词语以复合词为主,意义结构为“特征词素+类属词素”。本文采用文献检索、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方法,将其进行内部描写,探究机器类词汇的构造单位与语言规则。与前人双语词典、同时代传教士双语词典及现代汉语机器类词语对比,研究机器类词汇的特点与发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分别从《英华字典》出现的背景、传教士双语词典及其《英华字典》介绍、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展开。通过梳理,本文基于《英华字典》在传教士双语词典中的特殊地位、特殊历史背景、研究领域需要填补,认为选题具有学术意义且具有可操作性。第一章是对机器类词汇的界定,并详尽地研究了罗存德《英华字典》机器类词语的“英-汉”“汉-英”对应关系,探讨了“一对多”中同一个英语词语在汉语中构词上出现同义词的原因。第二章是《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类型,本文从语义类、音节数量和构词来分类。从语义的角度看,罗存德《英华字典》机器类词汇可以分为日用机器类、工业机器类,日用机器与工业机器又可以分为一般日用机器类、测量日用机器类和一般工业机器类、测量工业机器类;从音节角度看,三音节为机器类词汇占比最大的部分,从四音节开始,词性不断减弱,词组性不断增强;从结构角度分类,根据其外部语法属性,探究其意义结构问题,本文根据是否含有指示词“之”将《英华字典》机器类词汇分为两大类,然后根据词语内的谓词(零映现谓词)语义特征探讨谓词与词汇内宾语的关系。笔者在第二部分探究词汇化程度不同的机器类词语在音节上的表现,以及试图从外部语法属性入手,探究外部语法属性相同的机器类词语意义结构上的不同、外部语法属性不同的机器类词语深层结构上的相同。第三章探讨了罗存德《英华字典》机器类词汇常用词素的配置。对“机”“器”“器具”“具”“针”“表”“度”“仪”“镜”“报”词素进行了描写,并对其构词条件及频率进行了分析。对“机”“针”进行了个案分析,发现“机”是机器类词汇中最稳定的词素;作为测量机器后位词素“针”被“计”取代,是日语的影响所致。第四章是《英华字典》机器类词汇的特点与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特点有“意译词为主,仿译词为辅”“结构单一,词素意义单义”“同义表达形式上有伸缩性”“意义结构多样性”;外部特点有“继承性”和“不稳定性”。发展从结构和词素两个方面分析,对比《英华字典》和现代汉语相同概念对应的机器类词,找出机器类词在现代汉语里构词力强的结构和词素。词素则主要谈及了构词力减退乃至消亡、构词范围改变、构词力稳定性强的词素。

郭璇[6](2019)在《少数民族儿童的双语能力和执行功能 ——家庭语言文化环境的影响及其干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前阶段是儿童语言和执行功能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者们分别探讨了影响儿童语言和执行功能发展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语言文化环境等因素的重要作用。家庭经济地位主要包括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职业以及家庭收入水平,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业水平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家庭语言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儿童的家庭语言互动、语言活动背景、阅读环境和书写经验等因素,对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学业成绩以及认知功能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家庭经济地位、家庭语言文化环境对儿童早期语言、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研究,大都集中于西方国家尤其是以英语、西班牙语为主,国内研究相对不足,更缺少深入探究家庭文化因素与少数民族儿童双语水平和认知发展内在关系的研究。因此,对处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儿童来说,探讨家庭语言文化环境中诸因素对少数民族儿童双语能力、认知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家庭语言文化环境对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中,研究者们大都强调丰富、频繁的语言互动对儿童语言、认知发展的重要性。这其中,Whitehurst及其同事发展起来的“对话式阅读策略”、Peterson率先实施的“会话互动策略”等语言互动策略因为收到显着的效果而备受关注。对话式阅读是一种教会父母掌握和学会运用各种策略,在亲子阅读互动中成功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图画书阅读方式。很多研究者采用对话式阅读对家长、学校教师进行干预都取得了显着成效;家庭会话互动要求父母采用话题拓展的方式和学前儿童围绕已经发生的个人生活事件、日常发生事件和想象故事进行谈话,以促进儿童词汇发展和叙事技能的提升。这两种亲子语言互动在单语环境下的干预已经收到了显着的效果,在双语环境下的干预研究较少,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来证明。同时,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双语儿童具有优越的认知功能表现,那么,双语亲子语言互动可能在促进双语儿童双语能力发展的同时,是否也能促进执行功能的发展,所有这些均需要相关研究来进一步地验证。本论文共包含三项研究:研究一以266名2.5~7.5岁的哈萨克族儿童及家长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语言文化环境中的语言背景类型、双语阅读环境与哈萨克族儿童语言发展、执行功能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二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前测+两次干预+两次即时后测+延时后测”的实验设计,以60名3.58~5.33岁中等经济地位家庭的哈萨克族儿童及家长为研究对象,运用对话式阅读的研究范式,培训实验组哈萨克族家长掌握对话式阅读的技巧与儿童亲子双语共读,以促进儿童双语能力和执行功能的发展;研究三采用家庭文化环境中的另一个重要语言互动形式:会话互动,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前测+干预+即时后测+延时后测”的实验设计,以58个中等经济地位家庭的3.75~5.83岁的哈萨克族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培训实验组哈萨克族家长掌握会话互动技巧,与儿童用双语谈论日常经历和过去发生的事情,促进儿童双语能力和认知执行功能发展。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家庭经济地位中的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对哈萨克族儿童双语词汇、执行功能发展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在控制了家庭经济地位以后,家庭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国语阅读环境与国语接受性词汇和表达性词汇、执行功能各成分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但是与哈萨克语接受性词汇、哈萨克语表达性词汇之间相关不显着;哈萨克语阅读环境与国语词汇之间存在较低正相关,与哈萨克语词汇和执行功能各成分之间均存在较显着正相关,家庭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国语阅读环境和哈萨克语阅读环境对儿童的双语词汇和执行功能具有显着预测作用;双语环境背景下儿童的双语词汇、执行功能发展水平显着高于国语背景和哈萨克语背景条件下的儿童双语词汇和执行功能水平。(2)对话式阅读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母亲对儿童的阅读方式,使母亲在双语阅读时能够做到添加信息、耐心等待积极反馈、经常提问,而双语直白阅读行为显着下降。对话式阅读训练有效促进了哈萨克族儿童国语-哈萨克语双语词汇和执行功能诸成分的发展。(3)会话互动训练有效改善了母亲的叙事行为,使母亲那些有利于促进儿童双语能力和执行功能发展的叙事行为如开放式提示、情境提问、反馈反应等显着提升,而降低了那些消极的叙事行为如是否式提问和转换话题。双语会话互动训练对儿童的双语词汇和执行功能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家庭语言文化环境与儿童双语词汇、执行功能的发展显着相关,家庭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亲子语言互动——对话式阅读和会话互动干预训练,不仅能够显着优化母亲的阅读方式和叙事技能,更能够显着促进少数民族儿童双语词汇和执行功能的发展,是值得在家庭中大力倡导的亲子语言互动方法。本研究为新疆的学前家庭双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并使得父母支架式的双语互动成为可行的执行功能训练方法。

沈科娜[7](2018)在《中文语素意识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跨语言迁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双语教育的不断推进,一些针对儿童二语阅读中出现的跨语言现象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语素意识是语言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对语言构词方式的理解和反思性操作。无论在单语还是双语中,语素意识对儿童阅读习得都具有一定解释率。但中英文文字结构差异较大,语素分类不尽相同。对于从小接受中英双语教学的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儿童而言,中文语素对其英语阅读习得的影响,及中英文语素之间的跨语言迁移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包含两个研究,研究一探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中文语素意识跨语言迁移的状况,包括语素意识本身的迁移(中文语素意识和英语语素意识的相关性)和中文语素意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释作用,选取被试是上海闵行区某公办小学四、五年级被试。研究二是在研究一基础上展开的一项实验研究,以探究中文语素的短期训练对英语语素意识的影响。该实验拟借助E-prime记录被试前后测的得分和反应时。研究一选取了四、五年级学生共117人,测试其英语阅读水平、中英文语素意识及其他相关元语言认知。结果发现,中英文语素意识总体存在高相关(r=0.73),不同分类下的中英文语素相关系数不等,其中中英文复合词语素意识相关度最高,达到r=0.77。控制其他元语言意识,英语语素意识对英语阅读理解具有较大的解释率,且主要来源于英语复合词语素。中文语素意识对英语阅读理解也具有一定的解释率(4%),且主要来自于中文同音语素意识(2%)与中文复合词语素意识(2%)。研究二选取了 75名四、五年级学生,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借助E-prime软件的中文语素实验研究。两组被试先都进行英语语素意识前测,实验组进行中文语素的训练学习,对照组进行图片放松休息,最后两组被试进行英语语素后测。结果显示,在得分成绩上,前后测和组别之间有显着的交互作用(F=11.35,p<0.01,偏η2=0.14),即在两组前测成绩无显着差异的情况下,实验组后测成绩(M=21.48)显着高于前测成绩(M=19.24),但对照组前后测无显着差异;在反应时上,前后测主效应显着(F=134.67,p<0.01,偏η2=0.67),组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都不显着,即无论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反应时都有明显缩短。本研究先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中文语素不同层面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解释性,再通过实验干预的手段证明中文语素训练有助于提高英语语素意识的成绩。由此,鼓励语言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发展,借助中英构词中相似部分进行教学,利用儿童母语语素意识提高二语学习的效果。

郑玉贵[8](2017)在《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肯定否定的极性视角切入,运用结构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相关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地探讨。全文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在宏观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考察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本章首先探讨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的概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否定极性副词”,接着对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进行探讨,提出界定该类副词的三个重要标准进而框定出其范围与具体成员。最后分别根据该类副词成员在语法意义和对否定结构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为进一步展开考察打下基础。第三章重点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句法特征方面,主要从其句法功能、修饰成分、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以及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等方面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语义特征方面,重点对该类副词成员具有的极量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初步从极量角度探寻了该类副词倾向于与否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在根据此类副词语法意义的分类基础上分别考察各类成员与含“不”“没(有)”“别”否定结构的分布组合情况。虽然同为否定极性副词甚或是内部的同一小类,其组合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第五章首先引介学界对情态的定义以及大致的分类,然后据此对各种否定结构可能包含的情态语义类型做分析,最后集中通过描写分析该类副词成员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进而考察否定极性副词内部各成员呈现出的情态语义特征。第六章详细描写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与肯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状况进而归纳出可共现的肯定结构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尝试解释一些肯定结构可以允准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使用的原因。最后对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分别从程度类、时间类、范围类和语气类四类否定极性副词中各选取一个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丝毫”“始终”“一概”和“万万”。各章首先利用北大语料库对这4个副词的语例进行定量调查和分析,为它们能否成为否定极性副词成员进行定性。接下来根据语料从它们与否定结构的强制性程度、与否定词的组合位置、组合自由度以及间隔距离等角度考察分析它们作为否定极性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特征。然后调查它们的语境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与否定结构搭配时表现出的各种句法格式特征和语法意义、与之共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限制规律以及在句中表达的语用功能等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观点,认为这些副词的语境分布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其自身的极量语义特征、强调的语用功能以及梯级逻辑等因素相互协调的结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对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的否定极性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第十一章是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分别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确立界定标准并框定出拟对比的汉日否定极性副词成员,然后分别从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共现成分的类型差异、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量性特征以及该类副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总结并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十二章是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中的日语“决して”与汉语“并”和“决/绝”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否定极性副词且语义上具有相通性。本章分别从否定的类型归属、各自的语义背景及用于否定句的语法意义、否定量域、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等方面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总结彼此对应及不对应的状况并尝试解释原因。第十三章是结语。

倪璐璐[9](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瞿健菊[10](2017)在《汉语语素构词知识库的构建及其在未登录词理解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汉语的词汇系统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因而未登录词的数量是无限的。但是语素作为汉语中词语的构词成分,在数量上是有限的,且其表义功能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可以把语素作为基础资源,获取语素构词的知识,用来识别和理解未登录词。然而,目前建立的语素构词知识库大多只用于语素构词规律的统计,和未登录词的应用研究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为了得到更有利于机器计算的语素构词知识,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知网》2009版和《同义词词林》扩展版这三个资源所共有的双字词为收录对象,构建了《汉语语素构词知识库》。每一个词语义项形成一个记录,共39102个记录,并对每一个记录标注19个属性,其中颗粒度最小的是基于《知网》和《现代汉语词典》的两种语素义。本文利用《汉语语素构词知识库》,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本文从语义类、语素性类组合、语素义类组合、构词方式、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五个方面统计和分析了《汉语语素构词知识库》所收录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语素构词知识,再按构词方式统计和分析了各词性的语素性类组合、语素义类组合、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第二,本文基于《汉语语素构词知识库》已登录词的语素构词知识,采用了分阶段的算法自动预测未登录词的语素构词知识。通过素义组合或素类组合的匹配,先预测语义层面的知识,再确定相应语素项,最终获得未登录词多层面的语素构词知识。本算法简单、直观、合理,在首素性类、首素义类、首素义、尾素性类、尾素义类、尾素义、构词方式这七项预测内容全部正确的标准下,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率为62.32%,召回率为61.72%。第三,本文在未登录词语素构词预测的基础上,将基于语素构词的词语相似度作为手段,在《汉语语素构词知识库》中查找与未登录词相似度最大的词语作为未登录词的匹配词,以此实现对未登录词的语义理解。根据实验评价标准,阈值为0.8时,未登录词语义理解有效率为51.69%。综上所述,本文构建的《汉语语素构词知识库》在未登录词的应用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自然语言处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德英双语构词方式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英双语构词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术语界定
        2.1.1 词典设计
        2.1.2 场景融合
        2.1.3 电子词典
        2.1.4 翻译学习者
    2.2 电子词典研究述评
    2.3 翻译学习词典研究述评
    2.4 汉英词典研究述评
    2.5 学习者翻译能力研究述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关键要素
    3.1 词典类型的场景化定位
        3.1.1 词典类型定位的复杂性
        3.1.2 词典目标定位与场景融合设计
        3.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类型定位
    3.2 词典媒介功能的场景化实现
        3.2.1 存储功能与场景化的信息集成
        3.2.2 动态特征与场景化的交互界面设计
        3.2.3 媒介功能与场景化设计的挑战
    3.3 词典用户需求的场景化锚定
        3.3.1 使用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3.3.2 设计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3.3.3 场景融合设计中的用户需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4.1 场景化设计理论概述
        4.1.1 场景化设计的概念及优点
        4.1.2 场景化设计的理论框架
    4.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的特殊性
        4.2.1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考察
        4.2.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相关分析
    4.3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特征
        4.3.1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
        4.3.2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
    4.4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构建
        4.4.1 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4.4.2 词典场景化设计的实践可行性
        4.4.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
    5.1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适用性原则
        5.1.1 语言知识的适用性
        5.1.2 翻译知识的适用性
        5.1.3 帮助信息的适用性
    5.2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可学性原则
        5.2.1 语言知识的可学性
        5.2.2 翻译知识的可学性
        5.2.3 语言和翻译知识的整合
    5.3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系统性原则
        5.3.1 语言知识的系统性
        5.3.2 翻译知识的系统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
    6.1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灵活性原则
        6.1.1 检索结构的灵活性
        6.1.2 存储结构的灵活性
        6.1.3 呈现结构的灵活性
    6.2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层次性原则
        6.2.1 检索结构的层次性
        6.2.2 存储结构的层次性
        6.2.3 呈现结构的层次性
    6.3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交互性原则
        6.3.1 检索结构的交互性
        6.3.2 存储结构的交互性
        6.3.3 呈现结构的交互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效用测试
    7.1 场景融合设计的电子词典样条示例
        7.1.1 样条的内容设计
        7.1.2 样条的结构设计
    7.2 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有效性测试
        7.2.1 测试目的
        7.2.2 测试材料
        7.2.3 测试用户
        7.2.4 数据收集
        7.2.5 测试过程
        7.2.6 结果和讨论
        7.2.7 词典设计效用测试总结
    7.3 修正后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样条示例
        7.3.1 修正后的电子词典设计框架
        7.3.2 修正后的词典样条示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1.1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关键设计特征
        8.1.2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8.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样条的效用测试方法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8.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8.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8.2.3 本研究的方法意义
    8.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8.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美国汉语沉浸式环境中的类词缀研究 ——以麻州PVCICS中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论文研究的意义
        二、论文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类词缀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类词缀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类词缀的定义
    第三节 类词缀的判定标准
        一、结构标准:定位性
        二、语义标准:半虚化
        三、功能标准:极强的类推能产性
    第四节 类词缀的判定范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汉语沉浸式学校研究和词汇教学研究
    第一节 美国汉语沉浸式学校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美国汉语沉浸式教学项目分析
        一、美国汉语沉浸式学校基本模式和课程设置
        二、先锋中英双语学校汉语沉浸式项目分析
        三、先锋中英双语学校汉语沉浸式项目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美国汉语沉浸式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美国汉语沉浸式学校词汇教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先锋中英双语学校的类词缀教学情况研究
    第一节 课堂中“手”、“热”、“零”的教学情况调查
    第二节 美国汉语沉浸式环境中汉语类词缀的教学方法
        一、语素扩展教学法
        二、类比教学法
        三、任务型教学法
    第三节 学生对类词缀“手”、“热”、“零”的习得情况研究
    第四节 类词缀“手”、“热”、“零”习得偏误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基于语义场理论的中高级水平汉语二语者词汇产出研究 ——以俄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词汇教学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相同语义类聚词汇的学习是汉语二语词汇习得的重点和难点
        三、语义相关词汇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仍存在争议
        四、汉语在以俄语为母语的国家具有重要地位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语义场相关研究
        一、语义场的本体研究
        二、心理语言学中语义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语义角度下的汉语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一、语义是影响汉语二语词汇习得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语义对汉语二语词汇习得的具体影响方式研究
    第三节 汉语二语词汇教学相关研究
        一、不同教学基本单位观中对语义的关注
        二、汉语二语词汇教学法中对语义的运用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图片命名实验设计
第四章 图片命名实验结果
    第一节 区组命名结果
        一、反应时分析结果
        二、汉语二语者正确率及错误分析
    第二节 连续命名结果
        一、反应时分析结果
        二、正确率及错误示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合讨论
    第一节 母语者和汉语二语者词汇产出中的表现异同及其原因分析
        一、母语者和汉语二语者在区组命名下的表现异同及其原因分析
        二、母语者和二语者连续命名任务下表现异同及其原因分析
    第二节 汉语二语者词汇产出特点分析
        一、汉语二语者词汇组织模式方面的特点
        二、汉语二语者词汇存储和提取方式的特点
    第三节 语义在汉语二语词汇产出中的作用分析
        一、语义有助于汉语二语者建立词语间的联系,完善语义网络,促进口语产出
        三、汉语词汇语义的特点影响汉语二语词汇产出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汉语二语词汇教学的建议
        一、构建词汇集合,扩大心理词汇,控制概念水平和词汇水平的竞争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问题
        一、进行跨阶段对比和纵向发展研究
        二、测查二语者的一般认知能力,更好地解释言语产出机制
        三、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探究言语产出的神经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词表及命名图片示例
        1. 实验词表
        2. 命名图片示例
    附录2 回忆任务提问单
    附录3 访谈语料示例
致谢

(4)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网络词语研究现状
        1.2.2 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
        1.2.3 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
        1.2.4 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现状
    1.3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语料来源
    1.6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1.7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新词语界定与产生
    2.1 新词界定
        2.1.1 语言学界定
        2.1.2 新词语的界定
    2.2 新词语的产生
        2.2.1 新词语产生的高峰
        2.2.2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2.2.3 新词语的特征
    2.3 网络新词语
        2.3.1 网络词语的界定
        2.3.2 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创建方式:
第三章 汉阿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3.1 汉语词汇和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3.1.1 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3.1.2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
        3.1.2.1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
        3.1.2.2 汉语新词语发展的历史
    3.2 阿拉伯语的新词语历史阶段以及特点
        3.2.1 阿拉伯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3.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概述和发展
        3.2.2.1 阿拉伯语新词语概述
        3.2.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发展
    3.3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相同和不同点
        3.3.1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不同点
        3.3.2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相同点
    3.4 小结
第四章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
    4.1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对比
        4.1.1 21世纪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4.1.2 21世纪汉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4.2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的异同
        4.2.1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不同点由
        4.2.2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相同点
    4.3 小结
第五章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新词语对比
    5.1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1.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1.2 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5.2.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5.2.2 汉语网络词语分类
    5.3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3.1 阿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3.2 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4 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
    5.5 汉阿网络语言造词方法的同点
        5.5.1 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语言造成方法的共同点
        5.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构词法的不同点
    5.6 小结
第六章 汉语和阿拉伯语新词新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1 语言与文化
        6.1.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2 汉语和汉文化
    6.3 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6.4 汉语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比较
    6.5 小结
第七章 汉源阿拉伯语新词语与阿源汉语新词语对比
    7.1 汉源阿拉伯新词语
    7.2 阿源汉语新词语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8.1 结论
    8.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罗存德《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的界定与概况
    第一节 汉语机器类词汇界定
    第二节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英汉对应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类型
    第一节 语义类型
    第二节 音节类型
    第三节 结构类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词素分析
    第一节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素汉英对应规律
    第二节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素个案分析——“针”“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的特点与发展
    第一节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的特点
    第二节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的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少数民族儿童的双语能力和执行功能 ——家庭语言文化环境的影响及其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双语与双语儿童发展研究
        1.2.2 儿童的执行功能
        1.2.3 家庭文化环境对儿童双语能力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1.2.4 对话式阅读干预研究
        1.2.5 会话互动干预研究
2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2 总体研究设计
    2.3 研究意义和价值
3 预备研究:儿童词汇测评工具的国语、哈萨克语版的适用性
    3.1 国语、哈萨克语版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第四版的信度和效度
    3.2 国语、哈萨克语版表达性词汇测验第二版的信度和效度
4 研究一家庭语言文化环境对儿童双语词汇及执行功能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被试
        4.3.2 研究工具
        4.3.3 研究程序
        4.3.4 数据统计分析
    4.4 研究结果
        4.4.1 哈萨克族儿童双语词汇、执行功能测评、家庭语言文化环境的基本情况
        4.4.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双语词汇、执行功能的预测作用
        4.4.3 家庭阅读环境对哈萨克族儿童双语词汇、执行功能水平的预测作用
        4.4.4 语言背景类型与哈萨克族儿童双语词汇、执行功能的关系
    4.5 讨论
    4.6 结论
5 研究二家庭对话式阅读对儿童双语能力及执行功能的促进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设计
        5.3.3 研究工具和材料
        5.3.4 研究程序
        5.3.5 训练方案
        5.3.6 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5.4 研究结果
        5.4.1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测时的母亲双语阅读行为及儿童各测试任务的统计结果
        5.4.2 对话式阅读干预对母亲双语阅读行为的影响
        5.4.3 母亲掌握对话式阅读技巧对儿童双语词汇的促进效果
        5.4.4 母亲掌握对话式阅读技巧对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促进效果
    5.5 讨论
    5.6 结论
6 研究三家庭会话互动对儿童双语能力及执行功能的促进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对象
        6.3.2 研究设计
        6.3.3 研究工具和材料
        6.3.4 研究程序
        6.3.5 训练方案
        6.3.6 数据分析
    6.4 研究结果
        6.4.1 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测时的母亲双语会话行为及儿童各测试任务的统计结果
        6.4.2 会话互动干预对母亲双语会话叙事行为的影响
        6.4.3 母亲的会话互动干预对哈萨克族儿童双语词汇水平的影响
        6.4.4 母亲的会话互动干预对哈萨克族儿童执行功能水平的影响
    6.5 讨论
    6.6 结论
7 综合讨论
8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第四版-部分图片组样例
    附录2 表达性词汇测验EVT-2-部分图片样例
    附录3 家庭双语文化环境问卷
    附录4 初次访谈家庭信息表
    附录5 母亲双语对话阅读行为编码样例
    附录6 母亲会话叙事行为编码样例
后记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中文语素意识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跨语言迁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语素意识的含义
        1.1.1 语素及语素意识的定义
        1.1.2 中英文语素意识的分类及测量
    1.2 阅读习得SVR模型和元语言意识
        1.2.1 阅读习得SVR模型
        1.2.2 元语言意识及其对阅读的影响
    1.3 语素意识跨语言迁移的研究现状
        1.3.1 语言技能跨语言迁移特征
        1.3.2 语素意识跨语言迁移
第二章 问题提出
    2.1 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2 研究问题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4 研究思路
    2.5 研究意义
第三章 研究一中文语素意识对英语语素意识及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3.1 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测试工具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中文语素意识和英语语素意识的现状和相关分析
        3.3.2 元语言意识对英语阅读成绩的解释情况
        3.3.3 中文语素意识对英语阅读成绩的解释情况
    3.4 讨论和结论
第四章 研究二中文复合词语素训练对于英语语素意识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流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有效数据筛选
        4.3.2 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基本情况比较
        4.3.3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数据描述性分析
        4.3.4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语素意识干预效果检验
    4.4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讨论
    5.1 小学高年级学生元语言意识对二语学习的影响
        5.1.1 元语言意识对英语阅读成绩的解释
        5.1.2 小学高年级语素意识研究内容和工具选择的探讨
    5.2 中文语素意识在小学高年级的迁移
        5.2.1 中英文语素意识的相关
        5.2.2 中英文复合词语素的迁移
    5.3 对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建议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关注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缘由
        1.1.2 将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考虑
        1.1.3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虑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1.2.1 研究对象
        1.2.2 语料来源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1.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1.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1.3.1.3 归纳和对比相结合
        1.3.1.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背景
        1.4.1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
        1.4.2 关联理论
        1.4.3 预设理论
        1.4.4 主观性与主观化
        1.4.5 标记理论
    1.5 相关研究动态
        1.5.1 否定极性词语相关研究概况
        1.5.1.1 国外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1.5.1.2 国内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1.5.2 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研究概况
        1.5.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类别
        1.5.2.2 微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与历时考察
        1.5.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
    2.1 引言
    2.2 否定极性词语概念的提出
        2.2.1 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
        2.2.2 否定范畴与否定句的界定
        2.2.3 否定极性词语的类别
    2.3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界定
        2.3.1 否定极性副词的范围
        2.3.2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与判定标准
        2.3.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
        2.3.2.2 否定极性副词的判定标准
        2.3.3 与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的几点说明
    2.4 否定极性副词的分类
        2.4.1 按照语法意义的分类
        2.4.2 根据对否定性语境依赖程度的类别划分
        2.4.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2.4.2.2 非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2.4.3 根据与否定词组合自由度的类别划分
        2.4.3.1 自由组合类
        2.4.3.2 不自由组合类
        2.4.3.3 限制组合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成因
    3.1 引言
    3.2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特征
        3.2.1 句法功能的单一性和附属性
        3.2.2 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
        3.2.3 对否定词的选择
        3.2.4 对句类的选择
        3.2.4.1 对陈述句的选择限制
        3.2.4.2 对感叹句的选择限制
        3.2.4.3 对祈使句的选择限制
        3.2.4.4 对疑问句的选择限制
    3.3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义特征
        3.3.1 语义弱化或虚化
        3.3.2 语义指向特征
        3.3.3 极量特征
    3.4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3.4.1 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形成机制
        3.4.1.1 自然语言的肯定与否定公理
        3.4.1.2 违背肯定与否定公理的语言现象
        3.4.1.3 关联标记模式对极量与肯否极性关系的解释
        3.4.2 非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与否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
        4.2.1 否定极性副词+不+VP
        4.2.2 否定极性副词+不+助动词+VP
        4.2.3 否定极性副词+V+不+X+(O)
        4.2.4 否定极性副词+不+AP
        4.2.5 否定极性副词+A+不+X
        4.2.6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4.3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
        4.3.1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VP
        4.3.2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AP
        4.3.3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NP
        4.3.4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
        4.4.1 时间类成员
        4.4.2 程度类成员与范围类成员
        4.4.3 语气类成员
        4.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否定结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考察
    5.1 引言
    5.2 情态的定义和类型
        5.2.1 情态的定义
        5.2.2 情态的类型
    5.3 否定结构的情态类型
        5.3.1 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5.3.2 不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5.4 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选择
        5.4.1 时间类成员
        5.4.2 程度及范围类成员
        5.4.3 语气类成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肯定结构的组合状况及语用功能分析
    6.1 引言
    6.2 与肯定结构组合的否定极性副词
        6.2.1 强否定极性副词
        6.2.2 弱否定极性副词
    6.3 可共现肯定结构的特征
        6.3.1 与隐性否定动词连用
        6.3.2 与隐性否定副词连用
        6.3.3 与隐性句否定表达共现
        6.3.4 与其他词形成固定搭配
        6.3.5 与非典型动词的连用
        6.3.6 语境中临时获得消极否定语义
        6.3.7 其他
    6.4 可用于肯定结构的原因
        6.4.1 语言的动态性
        6.4.2 语言使用的个性差异
        6.4.3 肯定结构与否定含义
    6.5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
        6.5.1 增强语气
        6.5.2 提高否定等级,凸显否定
        6.5.3 主观性功能
        6.5.4 反预期功能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丝毫”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7.1 引言
    7.2 “丝毫”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7.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7.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7.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7.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7.3 “丝毫”的句法特征
        7.3.1 “丝毫”的语法功能及词性探讨
        7.3.1.1 作状语的“丝毫”
        7.3.1.2 做定语的“丝毫”
        7.3.1.3 做宾语的“丝毫”
        7.3.2 副词“丝毫”的句法格式特征
        7.3.2.1 丝毫+否定动词+NP
        7.3.2.2 丝毫+否定副词+(助动词)+VP
        7.3.2.3 丝毫+V+否定词+C+(NP)
        7.3.2.4 否定词+助动词+丝毫+VP
        7.3.2.5 丝毫+否定词+AP
        7.3.2.6 丝毫+A+否定词+C
    7.4 “丝毫”的语用功能分析
        7.4.1 通过焦点表述加强否定语气
        7.4.2 通过强调“反预期信息”加强否定语气
        7.4.3 通过全量否定加强否定语气
        7.4.4 通过凸显主观性加强否定语气
    7.5 “丝毫”与否定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7.5.1 基于客观世界肯定否定公理的解释
        7.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7.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始终”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8.1 引言
    8.2 “始终”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8.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8.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8.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8.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8.3 “始终”的各层面分析
        8.3.1 “始终”的语义分析
        8.3.1.1 表主观长时
        8.3.1.2 表持续
        8.3.2 “始终”的句法分布
        8.3.2.1 “始终”位于主谓语之间
        8.3.2.2 “始终”位于句首
        8.3.2.3 “始终”与其他词的连用
    8.4 “始终”的语境分布状况
        8.4.1 “始终”与肯定结构共现分析
        8.4.1.1 “始终”与状态动词
        8.4.1.2 “始终”与动作动词
        8.4.1.3 “始终”与变化动词
        8.4.1.4 “始终”与形容词
        8.4.2 “始终”与否定结构共现分析
        8.4.2.1 “始终”+没(有)+(助动词)+VP∕AP
        8.4.2.2 “始终”+不+(助动词)+VP∕AP
        8.4.2.3 “始终”+V不 C
    8.5 “始终”的极性分布规律
        8.5.1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8.5.2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8.6 “始终”的语用功能分析
        8.6.1 主观评价
        8.6.2 客观描述
        8.6.3 焦点表述
        8.6.4 对预期的否定
        8.6.4.1 “始终”搭配肯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8.6.4.2 “始终”搭配否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8.7 “始终”极性特征隐现的语用认知阐释
        8.7.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8.7.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8.7.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8.7.3.1 “始终”的扩域和增强信息度的功能
        8.7.3.2 “始终”隐藏极性特征的原因
        8.7.3.3 “始终”显现极性特征的原因
    8.8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一概”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9.1 引言
    9.2 “一概”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9.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9.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9.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9.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9.3 “一概”的语境分布特征
        9.3.1 “一概”与显性否定表达共现
        9.3.1.1 格式“一概+否定词+VP”
        9.3.1.2 格式“一概+否定词+AP”
        9.3.1.3 格式“一概+其他+否定词+其他”
        9.3.1.4 格式“否定词+一概+VP”
        9.3.1.5 格式“否定词+其他+一概+VP”
        9.3.2 “一概”与隐性否定表达共现
        9.3.2.1 与词语否定表达共现
        9.3.2.2 与句否定表达共现
        9.3.3 “一概”与肯定表达共现
    9.4 与“一概”有关的语义问题
        9.4.1 否定量域
        9.4.1.1 全量否定
        9.4.1.2 部分否定
        9.4.2 “一概”的语义特征分析
        9.4.2.1 表统括整体
        9.4.2.2 表方式
        9.4.2.3 表定量
        9.4.3 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制约
        9.4.3.1 “一概”不能离谓的定位特征
        9.4.3.2 “一概”不能直接被否定词否定
    9.5 “一概”的语用功能分析
        9.5.1 焦点表述
        9.5.2 凸显主观性
        9.5.2.1 主观评价
        9.5.2.2 主观视角和主观情感
        9.5.2.3 主观倾向
        9.5.3 突出强调反预期信息
        9.5.3.1 “一概”搭配否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9.5.3.2 “一概”搭配肯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9.6 “一概”与否定相亲和的允准动因
        9.6.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9.6.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9.6.3 主观增量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万万”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10.1 引言
    10.2 “万万”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10.2.1 强制性否定极性副词
        10.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10.2.3 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10.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10.3 “万万”的语义分析
        10.3.1 副词“万万”的句类分布
        10.3.2 副词“万万”句的句式语义
        10.3.2.1 “万万”+不+(助动词)+VP
        10.3.2.2 “万万”+V不 C
        10.3.2.3 “万万”+没(有)+VP
        10.3.2.4 “万万”+没(有)+NP
        10.3.2.5 “万万”与其他否定词
        10.3.3 副词“万万”的语法意义
        10.3.3.1 “万万”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规律
        10.3.3.2 “万万”的语法化过程
        10.3.3.3 “万万”的语境分布演变
    10.4 副词“万万”的语用功能分析
        10.4.1 传信评价
        10.4.2 焦点表述
        10.4.3 凸显主观性
    10.5 “万万”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10.5.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10.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10.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10.6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对比分析
    11.1 引言
    11.2 相关研究概况
    11.3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构词方式
        11.3.1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及数量
        11.3.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构词方式
    11.4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
        11.4.1 否定极性副词的允准成分类型
        11.4.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分类
        11.4.2.1 极强否定极性副词
        11.4.2.2 强否定极性副词
        11.4.2.3 弱否定极性副词
    11.5 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对比
        11.5.1 与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11.5.2 宽域型和窄域型否定极性副词
    11.6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量性特征
        11.6.1 极小量否定极性副词
        11.6.2 极大量否定极性副词
        11.6.3 极大量与极小量之间的流动关系
    11.7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对比分析
    12.1 引言
    1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否定类型
        12.2.1 汉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12.2.2 日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12.2.3 “并”“决/绝”的否定类型归属
        12.2.4 “决して”的否定类型归属
    12.3 从否定类型看“决して”与“并”“决/绝”
        12.3.1 作用于“语义否定”的“决して”与“决/绝”
        12.3.2 作用于“语用否定”的“决して”与“并”“决/绝”
        12.3.2.1 语境预设
        12.3.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义背景
    12.4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法意义
        12.4.1 “决して”的语法意义
        12.4.2 “决/绝”“并”的语法意义
    12.5 “决して”与“并”“决/绝”表达的否定含义
        12.5.1 完全否定
        12.5.2 部分否定
        12.5.2.1 “决して”与部分否定
        12.5.2.2 “并”与部分否定
    12.6 对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
        12.6.1 对形容词的选择与限制
        12.6.2 对句类的选择与限制
        12.6.3 与“预设否定”专用表达呼应的“决して”
    12.7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结语
    13.1 基本观点与结论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
    13.3 今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一、换译称名梳理
        二、换译称名溯源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第二节 换译内涵
        一、换译的特点
        二、换译的本质
        三、换译的定义
    第三节 换译外延
        一、换译的类型
        二、换译的目的
        三、换译的原则
        四、换译的领域
        五、换译的地位
        六、换译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第一节 有形换译
        一、单位换译
        二、标点换译
        三、形象换译
    第二节 无形换译
        一、词类换译
        二、语气换译
        三、语态换译
        四、视角换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一、概念替代机制
        二、意象替代机制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汉语语素构词知识库的构建及其在未登录词理解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相关研究综述
        1.1.1 语素构词相关研究
        1.1.2 汉语未登录词语义预测相关研究
        1.1.3 词语相似度相关研究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相关基础资源
    2.1 《知网》的结构及概念描述
        2.1.1 《知网》的记录形式
        2.1.2 《知网》的结构
        2.1.3 《知网》的知识描述语言
        2.1.4 《知网》中的关系
    2.2 《现代汉语词典》的条目及释义
        2.2.1 《现代汉语词典》的单字条目
        2.2.2 《现代汉语词典》的多字条目
    2.3 其他辅助资源
        2.3.1 《同义词词林》的体系
        2.3.2 《实用解字组词词典》的释义
        2.3.3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释义
    2.4 小结
第3章 《汉语语素构词知识库》的构建
    3.1 《知识库》的规模
    3.2 《知识库》的结构
        3.2.1 《知识库》的属性字段
        3.2.2 《知识库》的属性值
    3.3 《知识库》的描述示例
    3.4 《知识库》的标注问题和对策
        3.4.1 《现汉》方面问题
        3.4.2 《知网》方面问题
        3.4.3 《知识库》综合问题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知识库》的语素构词统计
    4.1 名词的语素构词统计
        4.1.1 名词的语义类
        4.1.2 名词的语素性类组合
        4.1.3 名词的语素义类组合
        4.1.4 名词的构词方式
        4.1.5 名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
    4.2 动词的语素构词统计
        4.2.1 动词的语义类
        4.2.2 动词的语素性类组合
        4.2.3 动词的语素义类组合
        4.2.4 动词的构词方式
        4.2.5 动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
    4.3 形容词的语素构词统计
        4.3.1 形容词的语义类
        4.3.2 形容词的语素性类组合
        4.3.3 形容词的语素义类组合
        4.3.4 形容词的构词方式
        4.3.5 形容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知识库》的未登录词语素构词预测
    5.1 基本思路
    5.2 实验数据
    5.3 算法描述
    5.4 实验结果和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基于词语相似度的未登录词语义理解
    6.1 基本思路
    6.2 实验数据
    6.3 算法描述
    6.4 实验结果和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四、德英双语构词方式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D]. 梁鹏程. 南京大学, 2020(04)
  • [2]美国汉语沉浸式环境中的类词缀研究 ——以麻州PVCICS中小学为例[D]. 李严.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基于语义场理论的中高级水平汉语二语者词汇产出研究 ——以俄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例[D]. 王小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D].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 武汉大学, 2019(03)
  • [5]罗存德《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研究[D]. 李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少数民族儿童的双语能力和执行功能 ——家庭语言文化环境的影响及其干预[D]. 郭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
  • [7]中文语素意识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跨语言迁移[D]. 沈科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D]. 郑玉贵.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10]汉语语素构词知识库的构建及其在未登录词理解上的应用[D]. 瞿健菊.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德英双语构词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