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矮缩病田间试验

水稻抗矮缩病田间试验

一、水稻普通矮缩病田间抗性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华,阳菲,谢美琦,刘雨芳[1](2020)在《介体昆虫黑尾叶蝉的发生与防治分析》文中提出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主要以刺吸植物汁液、传播植物病原物的方式造成危害,是农、林、牧业生产经济作物上的常见害虫。本文概述了黑尾叶蝉的生物学特性、作为介体昆虫传播病毒、种群大发生及其传毒力影响因素、防治方法与抗性基因研究,并对防治黑尾叶蝉提出防治对策。

王前进,方琦,叶恭银[2](2019)在《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水稻普通矮缩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 RDV)是该病害的病原物,主要依赖黑尾叶蝉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探明水稻矮缩病毒对介体昆虫黑尾叶蝉的影响,可为黑尾叶蝉的种群治理和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健康与感病2个水稻处理,在室内27℃条件下,观测黑尾叶蝉的生长发育、种群增长情况,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介体昆虫黑尾叶蝉在感染水稻矮缩病毒的水稻上取食后,若虫期存活率、成虫鲜重无显着差异,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略有延长/增加,但雌雄虫若虫发育历期和雄成虫寿命显着缩短,种群数量显着增多,5个生命表参数中净生殖率显着提高。【结论】感染水稻矮缩病毒的水稻对介体黑尾叶蝉存在有利的间接影响,水稻矮缩病毒有利于黑尾叶蝉种群的增长。

于文娟,钟雪莲,李红松,陈永翠,姬红丽,周雪平,彭云良[3](2018)在《不同水稻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文中提出【目的】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在广西兴安设立病圃,对来自西南稻区的171个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172个水稻生产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在分行初步筛选试验中,拔节期TN1平均矮缩株率为10. 67%,生产品种平均矮缩株率在0. 00%~19. 52%,其中99. 32%的品种其平均矮缩株率低于TN1;平均矮缩株率低于15. 00%的水稻品种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不同地区间抗性品种比例无显着差异(P=0. 2725),但49个参试粳稻品种中表现抗性的比例为71. 43%,远远高于参试籼稻品种表现抗性的比例(P <0. 001)。选取矮缩株率不同的105个品种进行小区试验,黄熟期以植株矮缩或高位分蘖为病株标准,两年间对照TN1的病株率均达100. 00%,稳定表现抗病的品种有C两优4418、野香优688、野香优3号、黔两优58、中浙优8号、中浙优1号和中浙优10号。【结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找到抗性较好的优良水稻品种,充分利用抗性水稻品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提供有力工具。

王前进[4](2017)在《黑尾叶蝉—水稻矮缩病毒—水稻三者互作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提出水稻普通矮缩病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尼泊尔等水稻种植区,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是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病原,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黑尾叶蝉(Nephotettiixcincticeps)是RDV的主要传播介体,以增殖型持久性方式传播。本论文以RDV和黑尾叶蝉为主要对象,围绕介体昆虫-病毒-寄主植物三者之间的互作,研究感病寄主植物对介体昆虫生长发育、种群增长、取食和产卵行为的影响,分析病毒与介体昆虫“双重”为害的机制,并测定感病寄主挥发物、氨基酸及防御相关基因的变化,以揭示三者互作的生物学与生态学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感染RDV的水稻对黑尾叶蝉生物学参数及种群增长的影响叶蝉取食感病水稻TN1后,若虫发育历期和雄成虫寿命相对于健康处理显着缩短,其他生物学参数无显着差异。叶蝉取食感病水稻Xiushuill后,雌性若虫发育历期显着缩短,雄性成虫寿命显着延长,产卵量较健康处理显着增加,其他生物学参数无显着差异。综合分析RDV单因素对两个水稻品种上叶蝉生物学参数的影响,发现与取食健康水稻相比,若虫发育历期显着缩短,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分别显着延长和增加,而对其它生物学参数则无显着影响。RDV仅对黑尾叶蝉的净生殖率(R0)参数有显着影响,RDV-Xiushuill上最高,RDV-TN1上最低,对内禀增长率(rm)、世代平均历期(T)、种群加倍时间(DT)、周限增长率(λ)等生命表参数无显着影响。感病水稻上黑尾叶蝉种群增长更快,总成虫数量更多,在观测的第4、5、6个月时达到显着差异,但在观测的第7个月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2 RDV对黑尾叶蝉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的影响RDV侵染水稻会引起黑尾叶蝉取食选择性的改变,在试验观测的时间段内,随着时间延长,无毒叶蝉逐渐对感病水稻产生趋性,更多的叶蝉集中到感病水稻上取食。对于感染RDV的带毒介体黑尾叶蝉,在试验观测的时间段内,随着时间延长,带毒叶蝉逐渐对健康水稻产生趋性,更多的叶蝉集中到健康水稻上取食。RDV对无毒及带毒黑尾叶蝉的产卵选择性均无显着影响,每植株卵块数、每卵块的卵量及每植株上的总卵量,这三个参数均无显着差异。3 RDV对黑尾叶蝉嗅觉反应的影响用四臂嗅觉仪观测了带毒与无毒的介体黑尾叶蝉对感病与健康状态下的两种水稻挥发物的嗅觉反应。对于无毒叶蝉来说,相对于空白对照(空气),单一的健康水稻处理或感病水稻处理的挥发物区域都能显着地吸引更多昆虫并长时间的滞留;两个气味源同时存在时,叶蝉则对感病水稻处理的挥发物所在区域表现出更强的趋性。对于带毒叶蝉来说,相对于空白对照(空气),单一的健康水稻处理或感病水稻处理的挥发物区域也都能显着地吸引更多昆虫并长时间的滞留;而当两个气味源同时存在时,叶蝉则对健康水稻处理的挥发物所在区域表现出更强的趋性。表明RDV可以影响叶蝉的嗅觉行为,从而影响其取食趋性,并最终会对病毒的传播与扩散产生深远影响。4RDV对黑尾叶蝉取食行为影响的EPG测定无毒黑尾叶蝉在感病水稻上非取食波(NP)更短,韧皮部取食(Nc4)和木质部取食(Nc5)总持续时间更长,表明相对于健康的水稻处理,无毒黑尾叶蝉在感病水稻上更快的开始取食,并且在韧皮部和木质部总持续取食时间更长,有利于吸食更多的汁液以获取病毒;同时,带毒黑尾叶蝉在健康水稻上路径波(Nc2)更长,韧皮部取食(Nc4)和木质部取食(Nc5)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表明相对于感病水稻处理,带毒黑尾叶蝉吸食汁液的时间较短,但花费在唾液分泌及刺探路径上的时间更长,分泌唾液是传播病毒的先决条件,这也说明RDV的影响使得带毒黑尾叶蝉更容易在健康水稻上将病毒传播出去。综合结果表明RDV会对介体昆虫的刺探取食行为造成影响,最终有利于病毒的获取与传播。5 RDV对水稻挥发物、氨基酸含量及防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收集和测定水稻挥发物,共鉴定出24种挥发物。其中大部分化合物为萜类化合物,共16种,醇类化合物3种、酮类和酯类化合物各1种,未知化合物 3 种。TN1 水稻感染 RDV 后,2-Heptanone(2-庚酮)、2-Heptanol(2-庚醇)和α-Cedrene(α-柏木烯)的含量显着提高;Xiushui11水稻感染RDV后,仅Linalool(芳樟醇)的含量显着高于健康水稻。对感病水稻叶片内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共鉴定出18种游离氨基酸。TN1水稻感染RDV后,Ala(丙氨酸)和Met(甲硫氨酸)含量显着提高;Xiushui1 1水稻感染RDV后,Asp(天冬氨酸)和Met(甲硫氨酸)含量显着提高,而g-ABA(γ-氨基丁酸)含量显着降低。本研究中对不同病程点RDV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两个水稻品种病株中RDV含量在不同病程点趋势基本一致,在病程15-45 d期间,RDV病株病毒含量逐渐递增,在病程点45 d时达到最大值,而后在60 d时下降。我们在水稻感染RDV后的病程点15d、30d、45d、60d对3个水稻自身防御相关基因: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转导途径关键酶合成基因OsAOS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信号转导途径关键酶合成基因OsICS、乙烯(ethylene,ET)信号转导途径关键酶合成基因OsACS2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水稻感染RDV后,QsICS表达量上调,OsAOS1和OsACS2表达量下调。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稻感染病毒后不同病程点三种防御信号转导途径关键酶合成基因表达量与RDV含量不存在显着相关性。

韩乃顺[5](2015)在《Bt水稻-RDV-黑尾叶蝉三者关系的初探》文中提出水稻在生产中面临着水稻病虫害的严重侵袭。近几十年来,水稻普通矮缩病在我国部分地区高发,造成水稻产量的严重损失。2014年我国农业部再次授予转cry1Ab/crylAc水稻华恢1号和汕优63安全证书,允许其在湖北省进行为期五年(2014~2019)的田间生产应用。这预示着中国极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进行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的国家。转基因抗虫水稻-水稻矮缩病病毒.黑尾叶蝉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转基因水稻的广泛种植能否引起水稻病害和虫害的严重发生。本文以转基因抗虫水稻-水稻矮缩病病毒-黑尾叶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转cry1C和cry2A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及其对水稻普通矮缩病介体-黑尾叶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评判转Bt基因水稻是否有引起水稻其他病害和虫害的潜在风险,旨在为转基因水稻的成功商业化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本文还对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的生物学特征与获毒能力随世代变化进行研究,探究黑尾叶蝉纯合系种群难以维持的原因及获毒能力随杂合度的变化趋势。主要结果如下:1.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在非选择条件下,转cry1C和cry2A基因抗虫水稻品系T1C-19和T2A-1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高于其亲本对照MH63,而两种转基因水稻品系间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无显着差异。在选择条件下,T2A-1的抗性最强,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另两个品系显着降低。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三种水稻的定向反应存在一定差异,接虫后2小时内,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各品系的偏好性无显着差异;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T1C-19及亲本MH63的偏好性均显着高于T2A-1,而对T1C-19及亲本MH63间的偏好性无显着差异。2.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水稻类型(Bt vs non-Bt)对黑尾叶蝉卵历期、若虫发育历期、成虫初羽化鲜重和产卵量均有显着影响,其中转Bt基因水稻较亲本MH63:卵历期和产卵量降低、若虫发育历期增加、T1C-19成虫初羽化鲜重降低、T2A-1雄成虫初羽化鲜重降低而雌成虫初羽化鲜重增加。RDV病毒(RDV vs non-RDV)对黑尾叶蝉卵历期、若虫存活率、雄成虫初羽化鲜重、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有显着影响,其中MH63感染RDV后:卵历期、若虫存活率、雌成虫初羽化鲜重、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升高;T1C-19感染RDV后:卵历期缩短,而若虫存活率、雌成虫初羽化鲜重、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升高。T2A-1感染RDV后:卵历期、若虫存活率、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升高,而雌虫初羽化鲜重降低。转Bt基因与RDV二者综合因素只对黑尾叶蝉雄成虫寿命有显着影响,而对其他生物学参数影响不显着。3.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的生物学参数及获毒能力引起黑尾叶蝉种群随种群杂合度降低而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卵的孵化率和若虫存活率的显着降低,其他生物学特征随种群杂合度的降低无显着变化规律。获毒能力随种群杂合度的降低而显着下降。

王琦[6](2013)在《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水稻(Oryza sativa L.)非常严重的病毒病害之一;病原为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传播介体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 (Homoptera:Delphacidae),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SBPH]。针对该病害,生产上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而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应用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籼稻和粳稻品种对该病害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分化;大部分粳稻较感,而籼稻普遍较抗。至今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尚未被克隆,抗病机理还知之甚少。因此,克隆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对揭示该病害的抗性分子机制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除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外,灰飞虱自身取食造成的直接危害及其传播的普通黑条矮缩病,也严重制约着水稻生产。因此,抗灰飞虱水稻资源筛选及抗灰飞虱基因的定位,对培育抗灰飞虱品种以防治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1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1)抗病亲本材料KK34是以Koshihikari (Kos)为遗传背景,Kasalath为供体携带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ll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RSV接种后发现,感病品种Kos出现典型的条纹叶枯病发病症状,而抗病材料KK34并无明显的发病症状,表现高抗。两个品种的灰飞虱和黑条矮缩病及普通矮缩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KK34和Kos均表现感虫/病,且两亲本的表现无明显差异。RSV侵染后的KK34和Kos植株体内和原生质体内RSV外壳蛋白的转录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KK34能够在细胞水平抑制RSV的复制。综上表明,KK34对RSV表现特异性抗性,并且KK34可以在细胞水平上抑制RSV的复制。(2)图位克隆和转基因互补验证实验表明,STV11编码一个包含磺基转移酶结构域((sulfotransferase domain)的蛋白。该基因具有一个外显子,CDS区全长1131bp,编码376个氨基酸,其中包含磺基转移酶结构域。STV11受RSV的诱导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主要定位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3)酵母双杂交实验显示,STV11并不能直接与RSV编码的7种蛋白互作。进一步通过酶活实验发现STV11-R可将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磺化形成磺化水杨酸(sulphonated SA, SSA),而STV11-S却不具有该酶活性。RSV接种后,KK34、转基因植株和Kos体内的SA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抗性亲本和转基因植株体内SA的积累得到迅速的、大幅度的提高。(4)原生质体及烟草的RSV侵染实验表明,SA和SSA均可以抑制RSV的复制,且SSA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了SA介导的SHAM-sensitive途径、系统获得性抗性和RNA干扰途径均参与了SA介导的STV11对RSV的抗性。(5)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STV11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STV11在普通野生稻中存在7种单倍型,而在栽培稻品种中只存在其中的3种单倍型(STV11-R, STV11-R’和STV11-S).野生稻中,大部分中国地区的普通野生稻携带STV11-S单倍型,而大部分南亚或东南亚的普通野生稻都携带单倍型STV11-R’或STV11-R.栽培稻中,大部分籼稻品种携带有STV11-R’或STV11-R,而大部分的粳稻品种都携带STV11-S。该部分研究证实了STV11在野生稻向籼稻和粳稻进化过程中,STV11-R/R’和STV11-S伴随着不同地理分布的祖先群(南亚或东南亚的普通野生稻和中国南方的普通野生稻)的进化而得以保留。进一步的序列分析表明,伴随着抗病粳稻品种的选育,STV11-R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水稻抗灰飞虱资源筛选与水稻品种N22抗介体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QTL定位研究(1)采用改进的苗期筛选法进行了312份水稻资源的灰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共筛选到抗性品种131份,其中高抗的13份,感虫品种64份,高感品种117份。籼稻品种N22表现高抗,粳稻品种USSR5表现高感。(2)利用N22和USSR5构建了一套包含182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标准苗期筛选法共检测到3个QTL, qSBPH2, qSBPH3和qSBPH7.1分别位于第2、3和7染色体,共解释35.1%的变异率。通过抗生性鉴定方法,共检测到2个QTL,qSBPH7.2和qSBPHll.2,分别位于第7和11染色体,可解释20.7%的遗传变异。此外,还检测到两个排趋性QTL,qSBPH5和qSBPH7.3,分别位于第5和7染色体,共解释遗传变异23.9%。通过三种不同的表型鉴定方法分别检测到的qSBPH7.1, qSBPH7.2和qSBPH7.3,均位于第7染色体长臂上的标记RM234和RM429之间,表明该QTL位点对于N22的灰飞虱抗性表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条纹叶枯病抗性QTL分析结果显示,位于第4染色体的qSTV4仅在室内强迫饲毒条件下能检测到,其LOD值为5.20,贡献率为13.4%。位于第11染色体标记RM287-RM209区间的qSTV11.1和qSTV11.2分别在田间鉴定和室内强迫饲毒鉴定条件下被检测到,贡献率分别为30.2%和28.9%,表明该QTL是一个抗条纹叶枯病的主效QTL。

潘凤英[7](2013)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抗性反应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19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的鉴定方法、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受SRBSDV侵染后的生理变化、抗性遗传规律、NBS类抗病基因进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果:1、SRBSDV的鉴定方法及19个水稻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评价:根据已公布的SRBSDV S10(EU523360)基因序列,设计1对检测SRBSDV的特异引物,利用分子生物学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参照广东省生物防治实验站关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调查研究方案中的标准进行病株分级,对生产上常用的19个水稻不育系进行株高调查、病级划分,统计计算其发病率、病情指数、相对发病率。以病情指数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将19个不育系划分为4个抗性等级:(1)高抗:164S;(2)中抗:福3S、蜀光1268S、长广占63S;(3)中感:马S、95S、6201S;(4)高感:华莫m207S、华莫103S、中华38S、安S、FSA、6303S、25S、116S、华师wy-2S、安徽195S、培矮64S、春S。尚未发现免疫的材料。2、SRBSDV侵染水稻的生理生化变化:(1) SRBSDV感染的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变化以经鉴定为高抗、中抗、高感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各1个为材料,每种不育系选取发病等级为0级、1级、2级、3级的材料,采取水培的方法进行再生繁殖,研究SRBSDV感染对不育系再生稻根系生长的形态变化和根系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没有SRBSDV侵染(0级)时,高抗和中抗不育系的根长分别是感病不育系的1.53和1.43倍,根表面积分别是感病不育系的1.66和1.27倍,根体积分别是1.78倍和1.13倍,根系活力分别是1.45倍和2.27倍,但是三者的根尖数没有显着差异。高抗与高感不育系的上述指标之间差异显着,高抗和中抗不育系差异不显着。受到SRBSDV侵染时,不育系内不同发病等级间随着发病程度的增高,各指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除了高抗不育系的根尖数,其余各基因型内各指标均随着发病等级的增加而表现出显着差异。SRBSDV感染对根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根系的粗细不同。(2)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分析利用人工接种SRBSDV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内源激素的研究方法,对SRBSDV胁迫下高抗SRBSDV164S和高感SRBSDV培矮64S两个不同抗性不育系水稻幼苗植株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接种SRBSDV后,促进生长明类的激素GA3、IAA在培矮64S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着低于其对照植株,在第5和第6天感病症状开始出现时达到最低值;在164S处理植株中IAA含量平均值显着低于其对照植株,GA3含量平均值也低于对照植株,但未达到5%显着水平。2)抗御信号分子SA在处理植株中含量平均值显着高于对照植株,在感病症状开始出现时,其含量都达到最高值,但培矮64S在最高值后开始较快下降,而164S的SA含量则保持显着高于对照植株的水平。3)与衰老、死亡有关的内源激素ABA在处理植株中含量高于对照植株,培矮64S的ABA含量显着高于164S,与其对照植株差异显着;164S与其对照差异不显着。4)SRBSDV胁迫改变了植株体内IAA/ABA和GA3/ABA的平衡。(3) SRBSD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各病级的病毒含量针对SRBSDV CP基因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水稻UBC为内参基因,建立SRBSDV CP两步法real time PCR绝对定量检测方法。对感SRBSDV的0级、1级、2级、3级水稻植株叶片SRBSDV CP基因的拷贝数进行绝对定量,结果显示,通过内参UBC校正后,病级之间SRBSDV CP基因拷贝数差异显着。3、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遗传分析:以经鉴定为中抗和高抗SRBSDV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感病对照TN1为材料,应用经典遗传学分析方法研究4个抗SRBSDV亲本抗病基因的对数。结果显示,164S与TN1杂交的F2代表现为15:1的抗感分离比例,表明供试亲本对SRBSDV的抗性均受2对显性基因控制。长广占63S、蜀光1268S、福3S这3个与TN1杂交的F2代表现为3:1的抗感分离比例,表明它们对SRBSDV的抗性均受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4、水稻系列不育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测序分析:本研究根据NBS-LRR类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对水稻系列不育系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进行克隆与分析,结果显示,18个水稻不育系亲本及抗感病对照恩恢58、TN1,共获得了9类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这9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氨基酸相似性为49.5%-83.6%,与已知的9个NBS抗病基因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6.2%-100.0%。

曹杨[8](2012)在《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能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背飞虱S. furcifera为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SRBSDV)的媒介昆虫,阐明其传毒特性将有助于了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和建立相应的防治方法。本文通过RT-PCR技术测定了白背飞虱在稻苗上的传毒参数,在不同寄主植物间的传毒率以及不同因素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的影响。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白背飞虱初孵若虫、三龄若虫、五龄若虫、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的最短获毒时间分别是11min,6min、3min、2min和2min,最长获毒时间分别是19min、12min、9min、8min和8min。在26℃时,SRBSDV在不同虫态(初孵若虫、三龄若虫、五龄若虫、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的白背飞虱体内的循回期分别是7-11d、5-8d、3-7d、4-8d和3-6d。五龄若虫、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在三叶—心稻苗的最短接毒时间为4min、5min和6min,最长接毒时间为8min、10min和11mmin;它们在分蘖初期稻苗上的最短接毒时间分别是5min、7mmin和7min,最长接毒时间分别是10min、12min和12min。白背飞虱获毒后可终身传毒,但不能经白背飞虱卵传毒,单虫最多传毒株数为87株,平均传毒48.3±0.8株。2白背飞虱在不同寄主植物间的传毒效率田间水稻、稗草、玉米、游草、看麦娘、水莎草和异型莎草均为该病毒的寄主植物;白背飞虱可在水稻、稗草、玉米、游草和看麦娘中的任何同种植物间传毒,可在水稻、稗草、玉米间相互传毒,可在游草和稗草、游草和看麦娘间相互传毒,但不能将SRBSDV从看麦娘传给玉米、稗草和水稻,也不能在上述禾本科植物和莎草间、莎草和莎草间传毒。在15℃、20℃、25℃、30℃和35℃经不同毒源植物(稗草、玉米和水稻)喂毒后,无论是长翅型还是短翅型白背飞虱成虫均可将SRBSDV传给水稻苗,其传毒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5℃时传毒率最高。从毒源植物稗草、玉米和水稻获毒后,长翅型成虫在15℃时在水稻苗上的传毒率分别是21.7%、13.8%和18.3%;25℃时的传毒率分别是37.3%、48.6%和42.8%;35℃时的传毒率分别是17.4%、13.4%和10.2%。从毒源植物稗草、玉米和水稻获毒后,短翅型成虫在15℃在水稻苗上的传毒率分别是26.2%、18.8%和23.7%;25℃时的传毒率分别是56.6%、64.6%和53.6%;35℃时的传毒率分别是11.2%、10.2%和7.3%。短翅型成虫在15℃、20℃和25℃传毒效率显着高于长翅型成虫的传毒效率(P<0.05),而在35℃时短翅型成虫的传毒效率显着低于长翅型成虫的传毒效率(P<0.05)。可见,白背飞虱可在田间多种SRBSDV禾本科寄主植物间传毒,不能在禾本科植物和莎草间、莎草和莎草间传毒。温度对其传毒能力影响显着,25℃时传毒能力最强。长翅型成虫在15℃至25℃时的传毒能力低于短翅型成虫的传毒能力,但长翅型成虫在30℃以上时的传毒能力高于短翅型成虫的传毒能力。3不同因素对白背飞虱传播SRBSDV效率的影响不同发育阶段的白背飞虱(五龄若虫、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在18℃至34℃的温度区间内均能在不同生育期的水稻上传毒,传毒率为3.3%-41.2%。介体发育阶段、环境温度和水稻生育期均能显着影响该虫的传毒能力(P<0.01),不同发育阶段白背飞虱的传毒能力依次是5龄若虫>短翅型成虫>长翅型成虫;26℃时传毒效率最高,其次是22℃,最后依次是28℃,18℃和34℃;苗龄越低传毒效率越高。这三者中任意两因素间都有极显着的互作效应(P<0.01),它们对该虫传毒的影响顺序依次是温度>水稻生育期>介体发育阶段>环境温度×介体发育阶段>环境温度×水稻生育期>介体发育阶段×水稻生育期。不同品种的感染率不同,5个品种感染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陵两优(41.7%)、金优899(37.6%)、金优284(36.2%)、培两优981(32.1%)和威优644(29.3%)。其中,陵两优的感染率显着高于其它品种(P<0.05),金优898和金优284之间感染率差异不显着(P<0.05),威优644的感染率显着低于其它品种(P<0.05)。禁食时间在12h以上时,该虫传毒能力显着降低(P<0.05)。

宋兆强[9](2011)在《水稻灰飞虱抗性QTL定位和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方法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灰飞虱除能直接刺吸水稻汁液引起植株黄叶枯死、水稻千粒重下降和稻米品质降低之外,并且其能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水稻主要病毒病。近年,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危害日益加重,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迅速成为江淮稻区最为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抗性基因发掘,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手段培养抗病虫水稻品种,被认为是控制稻飞虱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多年调查发现,籼稻品种IR24对灰飞虱具有明显的抗性。本研究利用由粳稻品种Asominori与籼稻品种IR24的杂交组合衍生的重组自交F10家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及其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群体,进行了水稻灰飞虱抗性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其中CSSL群体有2个,即AIS(以Asominori为背景,置换片段来自IR24)和IAS(以IR24为背景,置换片段来自Asominori)。分别采用耐性、排趋性和抗生性鉴定方法进行研究,发现IR24对灰飞虱的抗性是耐性和排趋性造成的。利用耐性鉴定方法,利用RIL群体共检测到1个灰飞虱抗性QTL,位于第7染色体上;利用AIS群体检测到分布在第8、11和12染色体上的3个灰飞虱抗性QTL;利用IAS群体检测到的2个QTL,分别位于第3和8染色体上。采用排趋性鉴定方法,利用RIL群体共检测到2个灰飞虱抗性QTL,分别位于第11、12染色体上;利用AIS群体检测到分布在第7和9染色体上的2个灰飞虱抗性QTL;而利用IAS群体仅在第3染色体上检测到的1个QTL。其中,第3染色体与X249紧密连锁的QTL在耐性检测、排趋性检测方法均被检测到,说明该抗性位点能够稳定表达;而与第8染色体标记X278紧密连锁的QTL在以Asominori、IR24为背景的两个CSSLs群体都能检测到,表明该抗性位点是稳定存在的。以灰飞虱作为传毒媒介的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年来在江淮稻区严重发生,导致大幅度减产。目前江苏省黑条矮缩病已取代条纹叶枯病,成为江苏主要水稻病害。现在还没有RBSDV抗性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立一种有效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病性评价方法。本文利用冷藏黑矮病株饲喂灰飞虱后传毒的方法并进一步优化传毒途径以用于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病性评价,实验结果也为该病的机理研究提供最可靠的实验依据。我们发现,接虫量、虫龄对传播黑条矮缩病的影响非常大,采用1-2龄若虫、加大接虫量是提高传毒效率的有效手段,而水稻不同苗期、循回期、病叶冷藏时间对传毒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灰飞虱农业危害巨大,灰飞虱的研究需要大量试虫,目前的灰飞虱饲养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目前缺乏一种成熟的灰飞虱传毒平台,建立传毒平台,发展一种优良、标准的传毒平台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性的鉴定检测必不可少。为提高灰飞虱饲养效率和建立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本文设计了一种规模灰飞虱饲养和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对该平台内水稻、灰飞虱的生长状态、生存环境(光照、温度、湿度)进行了系统测定,实践效果优良。作为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该装置显着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水稻定量播种、黑条矮缩病精量传毒,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标准。作为养虫平台,具有养虫规模大效果好,自动化饲养,适种作物、适养昆虫广泛,制造成本较低等优点,对目前的养虫体系进行了改良。

李臻,王庆国,姚方印,刘炜[10](2011)在《水稻普通矮缩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普通矮缩病(又称普矮病),是由叶蝉传播的一类病毒性病害,近年来有扩散的趋势。该病在水稻上的发病症状表现为感病植株矮小、无效分蘖增多、根系发育不良、叶片僵直、不能抽穗,造成水稻减产和绝收,给粮食生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主要就病原及其介体、病毒检测方法、基因工程及RNA干扰技术培育抗病性种质及品种筛选等方面对近年来水稻普通矮缩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该病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

二、水稻普通矮缩病田间抗性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普通矮缩病田间抗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介体昆虫黑尾叶蝉的发生与防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黑尾叶蝉的生物学特性
2 黑尾叶蝉的传毒能力研究
3 黑尾叶蝉种群发生的影响因素
    3.1 气候条件的影响
    3.2 耕作模式、水肥管理、水稻种植品种的影响
4 黑尾叶蝉的综合防治
5 抗黑尾叶蝉相关基因研究
6 展望

(3)不同水稻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病圃设置和管理
        1.2.2 分行初步筛选
        1.2.3 小区重复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行初步筛选试验结果
    2.2 小区试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4)黑尾叶蝉—水稻矮缩病毒—水稻三者互作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研究进展
        1.1 发生与危害
        1.2 病原性质及其在感病水稻和介体昆虫中的定位
        1.2.1 病原性质
        1.2.2 病毒粒子的定位
        1.3 寄主范围与传播介体
        1.4 黑尾叶蝉传播RDV的分子机制
        1.5 为害症状与发病规律
        1.5.1 为害症状
        1.5.2 侵染循环
        1.5.3 病害循环
        1.5.4 影响发病因素
    2 介体昆虫-病毒-寄主植物三者关系的研究
        2.1 病毒对介体昆虫生物学的影响
        2.1.1 直接影响
        2.1.2 间接影响
        2.2 介体昆虫-病毒-寄主植物三者互作的生态学意义
        2.2.1 病害的流行与生物入侵
        2.2.2 病毒与介体昆虫的协同进化
    3 病毒侵染对植物防御生理的影响
        3.1 病毒对植物汁液营养物质的影响
        3.2 病毒对植物防御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4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4.1 本研究主要目的
        4.2 本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RDV对黑尾叶蝉生物学参数及种群增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水稻
        2.1.3 RDV对黑尾叶蝉生长发育的影响
        2.1.4 RDV对黑尾叶蝉繁殖的影响
        2.1.5 RDV对黑尾叶蝉种群增长的影响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DV对黑尾叶蝉生长发育的影响
        2.2.2 RDV对黑尾叶蝉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2.2.3 RDV对黑尾叶蝉种群增长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RDV对黑尾叶蝉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水稻
        3.1.3 感病水稻及带毒叶蝉的检测
        3.1.4 RDV对无毒黑尾叶蝉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3.1.5 RDV对无毒黑尾叶蝉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3.1.6 RDV对带毒黑尾叶蝉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3.1.7 RDV对带毒黑尾叶蝉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3.1.8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DV对无毒黑尾叶蝉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3.2.2 RDV对无毒黑尾叶蝉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3.2.3 RDV对带毒黑尾叶蝉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3.2.4 RDV对带毒黑尾叶蝉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RDV对黑尾叶蝉嗅觉反应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供试水稻
        4.1.3 感病水稻及黑尾叶蝉的检测
        4.1.4 生物测定装置
        4.1.5 生物测定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DV对无毒黑尾叶蝉嗅觉行为的影响
        4.2.2 RDV对带毒黑尾叶蝉嗅觉行为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RDV对黑尾叶蝉取食行为影响的EPG测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水稻
        5.1.2 供试昆虫
        5.1.3 EPG原理及数据获取
        5.1.4 取食波形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取食波形
        5.2.2 RDV对无毒黑尾叶蝉取食行为的影响
        5.2.3 RDV对带毒黑尾叶蝉取食行为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RDV对水稻挥发物、氨基酸含量及防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水稻
        6.1.2 水稻挥发物的收集与鉴定
        6.1.3 水稻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6.1.4 水稻防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测定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RDV对水稻挥发物的影响
        6.2.2 RDV对水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6.2.3 不同病程点感病水稻病毒含量
        6.2.4 不同病程点水稻抗虫防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6.3 讨论
第七章 总讨论
    7.1 RDV-黑尾叶蝉-水稻互作关系
    7.2 RDV-黑尾叶蝉间接互惠共生关系的机制
    7.3 创新点
    7.4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5)Bt水稻-RDV-黑尾叶蝉三者关系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1.1 转Bt基因水稻研究概况
        1.2 转Bt基因水稻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
    2 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研究进展
        2.1 水稻普通矮缩病简介
        2.2 水稻普通矮缩病病毒的寄主及危害症状
        2.3 发病规律
        2.4 防治策略
    3 媒介昆虫—病毒—植物互作关系的研究
        3.1 病毒对介体昆虫的直接作用
        3.2 病毒对介体昆虫的间接作用
第二章 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及对黑尾叶蝉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水稻
        2.1.3 带毒黑尾叶蝉种群的建立
        2.1.4 感染RDV水稻及黑尾叶蝉的检测
        2.1.5 水稻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的计算
        2.1.6 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
        2.1.7 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取食选择性
        2.1.8 健康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取食选择性
        2.1.9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非选择条件下,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
        2.2.2 选择条件下,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
        2.2.3 感染RDV的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及其亲本的取食选择性
        2.2.4 健康黑尾叶蝉对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取食选择性
    2.3 讨论
第三章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水稻
        3.1.2 供试昆虫
        3.1.3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发育的影响
        3.1.4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繁殖的影响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发育的影响
        3.2.2 感染RDV的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黑尾叶蝉繁殖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生物学特征及获毒能力的世代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黑尾叶蝉种群的纯化
        4.1.3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生物学特征的世代变化
        4.1.4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获毒能力的世代变化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生物学特征的世代变化
        4.2.2 黑尾叶蝉单雌纯合系获毒能力的世代变化
    4.3 讨论
总结
    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条纹叶枯病概况
        1.1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害特征
        1.2 水稻条纹病毒(RSV)的寄主范围
        1.3 RS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 传毒介体灰飞虱的研究
        2.1 灰飞虱生物学特征及危害
        2.2 灰飞虱对RSV的传毒特性
        2.3 水稻对传毒介体灰飞虱抗性的研究
    3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进展
    4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及抗性育种研究
        4.1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
        4.2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品种资源筛选
        4.3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品种选育
    5 植物抗病毒反应机制
    6 水杨酸(SA)及其在植物抗病毒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6.1 SA的合成
        6.2 SA的代谢
        6.3 SA调控的抗病毒反应途径
    7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1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材料的抗病性和抗虫性鉴定
        1.3 水稻样品DNA的制备
        1.4 分子标记的检测
        1.5 候选基因的预测及序列分析
        1.6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1.7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阳性植株的鉴定
        1.8 烟草的农杆菌浸染及RSV接种
        1.9 烟草的SA处理及RSV接种
        1.10 RSV病毒粒子的提纯和RDV病毒粗提液制备
        1.11 水稻原生质体的分离
        1.12 水稻原生质体的DNA转染和病毒侵染
        1.13 抗原直接包被间接ELISA检测RSV
        1.14 RNA的提取及Quantitative RT-PCR分析
        1.15 亚细胞定位
        1.16 酵母双杂交分析
        1.17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1.18 Western Blot分析
        1.19 酶活测定
        1.20 水稻内源SA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KK34对条纹叶枯病表现特异性抗性
        2.2 STV11能够抑制RSV的复制
        2.3 STV11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
        2.4 STV11的克隆和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
        2.5 STV11的表达模式
        2.6 STV11的亚细胞定位
        2.7 STV11并非通过与RSV蛋白直接互作而抑制其复制
        2.8 STV11-R可以磺化SA并促进SA的累积
        2.9 STV11-R依赖SA介导的抗性途径抑制RSV复制
    3 讨论
        3.1 STV11介导的RSV抗性表现特异性,且抑制RSV的复制
        3.2 STV11编码的磺基转移酶在RSV抗性反应中的作用
        3.3 SA诱导的抗病毒反应途径参与了RSV的抗性反应
第三章 STV11的起源及育种利用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材料的抗病性鉴定
        1.3 单核苷酸多态和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关联分析
        1.4 STV11的测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中STV11的基因型分析
        2.2 STV11的育种利用研究
    3 讨论
第四章 水稻抗灰飞虱资源筛选与水稻品种N22抗介体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QTL定位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灰飞虱的采集、饲养及带毒率检测
        1.3 抗灰飞虱鉴定
        1.4 抗条纹叶枯病鉴定
        1.5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QTL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灰飞虱水稻资源的筛选
        2.2 重组自交系群体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2.3 改进的苗期筛选法鉴定重组自交系群体对灰飞虱的抗性及QTL检测
        2.4 抗生性测验法鉴定N22/USSR5 RILs群体的抗性及QTL分析
        2.5 排驱性测验及QTL定位
        2.6 N22/USSR5 RILs群体抗条纹叶枯病的QTL分析
    3 讨论
        3.1 水稻品种N22对灰飞虱抗性的遗传机制
        3.2 水稻第7染色体长臂存在一个稳定的抗灰飞虱QTL位点
        3.3 N22抗条纹叶枯病的遗传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全文结论
        1.1 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1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1.2 水稻抗灰飞虱资源筛选与水稻品种N22抗介体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QTL定位研究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致谢

(7)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抗性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研究进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1 光温敏核不育系研究进展
        1.1.2 光温敏核不育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1.2.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及发生规律
        1.2.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研究进展
        1.2.3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与鉴别
        1.2.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治理
    1.3 植物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1.3.1 植物的抗病性概述
        1.3.2 植物R基因介导的质量抗病性
        1.3.3 与诱导抗性有关的寄主激素变化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的应用及问题
        1.4.1 RT-qPCR的应用范围
        1.4.2 RT-qPCR存在的问题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鉴定方法及19个水稻不育系的抗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T-PCR扩增SRBSDV-S10目的基因
        2.2.2 菌液PCR鉴定
        2.2.3 重组质粒SRBSDV-S10的PCR鉴定
        2.2.4 重组质粒SRBSDV-S10的测序分析
        2.2.5 19个水稻不育系不确定病株RT-PCR结果
        2.2.6 各品种发病率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3 SRBSDV侵染水稻的生理生化变化
    3.1 SRBSDV感染的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变化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结论与讨论
    3.2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分析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3 SRBSD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各病级的病毒含量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讨论
4 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遗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供试亲本对SRBSDV的抗感反应
        4.2.2 供试亲本抗SRBSDV基因的对数测定
    4.3 讨论
5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测序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序列的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水稻总DNA的提取
        5.2.2 同源序列PCR扩增结果
        5.2.3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克隆
        5.2.4 重组质粒的鉴定
        5.2.5 抗病基因同源片段DNA序列相似性分析
        5.2.6 抗病基因同源片段氨基酸保守序列分析
        5.2.7 RGAs的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
        5.2.8 RGAs的氨基酸序列同源分析
    5.3 讨论
6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鉴定方法及19个水稻不育系的抗性评价
        6.1.2 SRBSDV侵染水稻的生理生化变化
        6.1.3 不育系对SRBSDV的抗性遗传分析
        6.1.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水稻病毒介体昆虫及其传毒能力研究进展
    1 水稻病毒病及其发生概况
    2 传毒介体
        2.1 黑尾叶蝉
        2.1.1 传播水稻黄叶病(水稻黄矮病、水稻暂黄病)
        2.1.2 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水稻瘤矮病(水稻疣矮病)、水稻簇矮病
        2.1.3 传播水稻类普矮病
        2.2 二点黑尾叶蝉
        2.3 灰飞虱
        2.3.1 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
        2.3.2 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
        2.4 褐飞虱
        2.4.1 传播水稻草状矮化病
        2.4.2 传播水稻齿叶矮缩病
        2.4.3 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3 研究内容及其技术手段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的技术手段
        3.2.1 电子显微镜诊断结合接种试验
        3.2.2 RT-PCR法
        3.2.3 EPG技术
    4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水稻中SRBSDV的检测方法
        1.3 传毒介体获毒时间的测定
        1.4 病毒在传毒介体体内的循回期测定
        1.5 传毒持久性测定
        1.6 寄主植物接毒时间测定
        1.7 经卵传毒测定
        1.8 单虫最多传毒株数
    2 结果分析
        2.1 白背飞虱获毒时间
        2.2 SRBSDV在白背飞虱体内的循回期
        2.3 传毒持久性
        2.4 接毒取食时间
        2.5 经卵传毒结果
        2.6 单虫最多传毒株数
    3 讨论
        3.1 影响白背飞虱传毒特性的因素分析
        3.2 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上的利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白背飞虱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不同寄主植物间的传毒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SRBSDV检测方法
        1.3 稻田及稻田周围SRBSDV寄主植物种类的确定
        1.4 白背飞虱在SRBSDV不同寄主植物间传毒率的测定
        1.5 温度对白背飞虱传毒能力的影响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稻田及稻田附近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寄主植物种类
        2.2 白背飞虱取食不同毒源植物后在不同寄主植物间的传毒效率
        2.3 温度对经不同毒源植物喂毒的白背飞虱在水稻秧苗上的传毒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白背飞虱在田间SRBSVD寄主植物间的传毒
        3.3 影响白背飞虱传毒能力的因素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因素对白背飞虱在稻苗间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效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水稻中SRBSDV的检测方法
        1.3 环境温度、白背飞虱发育阶段和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的影响
        1.4 白背飞虱在不同水稻品种间的传毒效率
        1.5 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在禁食处理后48h内的传毒效率
        1.6 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在禁食处理后至其自然死亡前的传毒株数
        1.7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白背飞虱发育阶段和水稻生育期对传毒效率的影响
        2.2 水稻不同品种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的影响
        2.3 短期禁食处理对长翅型成虫传毒能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温度、介体发育阶段、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传毒能力的影响
        3.2 品种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的影响
        3.3 禁食对白背飞虱传毒效率的影响
        3.4 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水稻灰飞虱抗性QTL定位和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灰飞虱的危害和防治
    2 水稻灰飞虱生物学习性
        2.1 形态特征
        2.2 寄主植物
        2.3 生活习性
    3 水稻灰飞虱的防治研究
        3.1 灰飞虱大爆发原因
        3.2 灰飞虱防治研究
        3.3 水稻灰飞虱抗性QTL定位
    4 水稻抗稻飞虱机理研究
        4.1 植物抗虫性的概念
        4.2 植物对昆虫的直接和间接防御
        4.3 植物防御诱导的信号调控
        4.4 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机制研究
    5 水稻灰飞虱生长的环境因素
        5.1 温度对灰飞虱饲养的影响
        5.2 湿度对灰飞虱饲养的影响
        5.3 光照和光周期对灰飞虱饲养的影响
    6 水稻灰飞虱的饲养方法研究状况
第二章 利用RIL和CSSLs群体检测水稻灰飞虱抗性QTL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材料种植与灰飞虱采集
        1.3 抗虫性鉴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本Asominori与IR24及RIL、CSSL群体的抗虫性表现
        2.2 RIL、CSSL群体的抗虫性表现
        2.3 抗灰飞虱QTL检测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
        2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形态特征
        3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株生育后期田间死亡原因
        4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5 黑条矮缩病的传染途径分析
        6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6.1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源的筛选
        6.2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基因定位情况
        6.3 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遗传学研究的现实困难
        7 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研究的紧迫性
    第二章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病毒来源
        1.3 传毒介体的筛选
        1.4 传毒介体的获毒
        1.5 传毒介体的传毒
        1.6 发病症状调查
        2 试验内容
        2.1 循回期的优化
        2.2 水稻对RBSDV响应时期的研究
        2.3 灰飞虱接虫量的优化
        2.4 灰飞虱介体传毒虫龄的优化
        2.5 病株冷藏时间对灰飞虱介体传毒的影响
        3 实验结果
        3.1 循回期的优化
        3.2 接虫量的优化
        3.3 水稻对RBSDV响应时期的研究
        3.4 不同虫龄灰飞虱传毒的优化
        3.5 病叶冷藏时间对传毒效率的影响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规模灰飞虱饲养及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的探索
        1 实验意义
        1.1 规模灰飞虱饲养的意义
        1.2 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的意义
        2 设计构思与制作方案
        2.1 设计构思
        2.2 设计体系构成
        2.3 设计体系制作
        3 实践效应检验
        3.1 装置内水稻、灰飞虱生存环境测定
        3.2 装置内水稻、灰飞虱生长状况测定
        3.3 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平台的实现
        3.4 作为养虫平台的改良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1 全文结论
    2 本文创新之处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水稻普通矮缩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及病原介体
    1.1 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1.2 病原基因组及编码蛋白功能分析
    1.3 病原介体
2 病害检测
    2.1 分子生物学方法
        2.1.1 RT-PCR检测法
        2.1.2 斑点杂交检测法
        2.1.3 直接电泳检测法
    2.2 其他检测方法
3 水稻普通矮缩病抗性育种
    3.1 田间抗病品种筛选
    3.2 水稻抗矮缩病毒基因工程
4 展望

四、水稻普通矮缩病田间抗性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介体昆虫黑尾叶蝉的发生与防治分析[J]. 赵文华,阳菲,谢美琦,刘雨芳. 华中昆虫研究, 2020(00)
  • [2]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王前进,方琦,叶恭银. 广东农业科学, 2019(08)
  • [3]不同水稻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J]. 于文娟,钟雪莲,李红松,陈永翠,姬红丽,周雪平,彭云良. 西南农业学报, 2018(11)
  • [4]黑尾叶蝉—水稻矮缩病毒—水稻三者互作的生物学基础研究[D]. 王前进. 浙江大学, 2017(12)
  • [5]Bt水稻-RDV-黑尾叶蝉三者关系的初探[D]. 韩乃顺. 浙江大学, 2015(08)
  • [6]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D]. 王琦.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 [7]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抗性反应研究[D]. 潘凤英. 广西大学, 2013(02)
  • [8]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能力的研究[D]. 曹杨.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2)
  • [9]水稻灰飞虱抗性QTL定位和黑条矮缩病抗病性鉴定方法探索[D]. 宋兆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10]水稻普通矮缩病研究进展[J]. 李臻,王庆国,姚方印,刘炜. 生命科学, 2011(10)

标签:;  ;  ;  

水稻抗矮缩病田间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