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冶窑唐三菜鉴赏分析

黄冶窑唐三菜鉴赏分析

一、黄冶窑唐三彩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宁波[1](2021)在《唐宋时期板棚式支烧具源流考》文中研究表明板棚式支烧具是一种由棚板和支柱组合而成的复合型窑具,具有间隔和支烧等多重功能,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落灰对器物釉面的污染。最新的考古发现显示,这类窑具在隋唐时期的巩义窑、邢窑就已出现,主要用于烧造唐三彩,也用于装烧白瓷和其它釉色的瓷器。盛唐时期随着唐三彩制作中心的西迁而传入陕西黄堡窑。安史之乱爆发后,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大量人口向南方迁移,板棚支烧法随着人口的流动进入山东和安徽,并逐渐扩散到周边区域。北宋时期枣庄和宁阳等地的许多瓷窑都流行这种装烧方法,金代初期还偶有使用,金代中期以后消失。因为稳定性不高,这类窑具流传的范围不广,主要在北方马蹄型窑业技术圈传播,南方未发现一例。日本从江户时代后期开始使用类似的窑具,且延续至今,它与中国的板棚式支烧具之间有无技术联系,尚不清晰。

王小蒙[2](2021)在《唐两京地区三彩制品的生产及工艺传播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三彩的研究,以往主要依据墓葬出土随葬品进行分期讨论[1],随着三彩窑址发现的增多,有必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对生产、流通两个领域的资料进行比对,全面、立体地审视唐三彩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流变。《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唐三彩"条记述:"迄今所见三彩器包括专供丧葬用的各种俑类、模型器和生活用器"[2]。随着对唐三彩分期研究越来越细致,很多学者关注到唐三彩的三个品类中,

郭草[3](2021)在《巩县窑唐三彩的衰落研究》文中指出

赵子豪,郑建明[4](2020)在《21世纪以来唐三彩暨低温釉陶窑址考古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陶瓷图典》[1]这样定义唐三彩:唐代(618-907)生产的用白色黏土作胎,施黄、绿、蓝、褐等多种色釉烧制而成的低温釉陶器物[2]。严格来讲,唐三彩属于陶器,但它与瓷器的关系十分密切。首先,三彩器和同窑白瓷的胎料相同或相近;在成型方面,也与瓷器相同,即采用模制或轮制及捏塑粘接的方法成型。与高温瓷器不同的是,三彩器先要经过1000℃左右的温度素烧,再以氧化铅为助熔剂,在釉料中适量加入铜、铁、钴、锰等着色剂,经大约900℃左右的温度二次烧制,使釉面形

耿玥[5](2019)在《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西省西安市与河南省洛阳市为唐代的两个都城,唐代动物陶塑又大量发现在陕西、河南两地,因此把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的墓葬、窑址出土情况进行罗列和梳理;第二部分为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的造型风格比较研究,分别从动物陶塑的种类、形制、釉彩、制作工艺进行比较;第三部分是陕西、河南地区出土唐代动物陶塑的墓葬、窑址比较研究;最后是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比较研究总结,是对全文的深化。

黑丽娜[6](2019)在《唐三彩与辽三彩制作工艺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制作陶瓷器的大国,生产使用陶瓷的历史悠久,陶瓷器发展延绵不绝。唐三彩和辽三彩釉色艳丽、形制丰富,在中国古代彩陶中占有重要地位。唐、辽三彩均为低温铅釉彩陶,制作工艺、流程大致相似,但仔细考究发现,两者在坯、釉及烧成的细节处理上有着诸多差异。研究两者制作工艺的异同,对于了解唐、辽两代陶瓷制作水平、中国彩陶制作技艺的发展演变及两者的保护修复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唐三彩、辽三彩两者生产过程中的制作技艺及配套生产工具为比较研究主体,以此来分析两者制作工艺的异同,进而探究因制作工艺差异导致的两者在文物保护、修复上的异同。围绕这一中心,本文利用考古文献资料、陶瓷制作工艺文献及相关实验数据,运用归纳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两者制作工艺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唐三彩与辽三彩的产生、发展和考古发掘情况。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唐三彩与辽三彩制作工艺的比较。本部分以三彩制作流程为线索,对坯、釉及烧成三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对唐、辽三彩的坯釉成分、成坯施釉技法、坯釉装饰、装烧技艺及相配套的生产工具、设施进行比较,进而探析两者的工艺特色。第三部分是在前文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制作工艺对两者保护修复的影响。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两者制作流程、大体工艺技法相同,均就地取材,都是将坯料通过拉坯或模印成型,经素烧施铅釉后再在氧化气氛下釉烧而成。二是唐三彩在形制、装饰、釉色上较辽三彩更为丰富,装饰图案类型多样,成坯、施釉技法复杂精湛,釉色交融程度高、挂蓝釉,且对窑具的使用略优于辽。不同地区生产的唐三彩,其制作材料、工艺也不尽相同。三是辽三彩制坯工艺和施釉工艺较唐三彩而言相对简单、粗糙,形制以器皿为主,大多使用化妆土。辽三彩烧结程度相对均衡,其窑炉规模可能更大,以龙泉务窑为代表的窑炉结构也优于唐。辽三彩中以硼代铅为助熔剂的工艺更是其不可忽视的重大进步。在纹饰、造型及装饰技法中辽三彩都饱含浓郁的民族特色。四是唐、辽三彩较瓷器而言硬度及强度相对较低,都更易遭受损蚀、损坏。保护修复时,要注意采用适合的清洗、加固、粘合、修补等保护修复方法。唐三彩俑面部无釉,修复时要注意其面部彩绘的固色及加固处理。在釉面脱落的情况下要注意对辽三彩化妆土层的保护与修复。分析文物的制作工艺是进行保护修复工作的前提,具体涉及文物自身材料、制作工具、制作方法等内容。对唐、辽三彩制作工艺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全面、具体地了解两者的制作材料与方法,进而为两者提供更科学、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理论依据,保留文物价值。

刘辉[7](2019)在《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陶瓷枕的发明,与我国陶瓷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陶瓷枕的出现,是我国悠久枕物习俗与深厚陶瓷文化之结晶。陶瓷枕历经唐五代的发展,至宋元达到繁盛,明清则几近衰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宋元时期是陶瓷枕由弱到兴、再由盛至衰的重要发展阶段。本文以出土材料为基础,对宋元陶瓷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学研究。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简述了我国枕物习俗和枕具出现的大概历程,并将我国枕具大致分为硬质和软质两大类,其中陶瓷枕属于考古发现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枕具,兼具硬质枕易于保存和软质枕可塑性强的优点。继而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相关概念,并对宋元陶瓷枕的研究简史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学术目的和文章框架。第二章为类型与编年研究。本章首先将宋元陶瓷枕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大类,继而在各种釉色品种下进行分型。其中,高温釉包括白、青、青白和黑等釉色,低温釉则分为单色釉和多色釉等。每个釉色品种之下,又根据枕面正投影形状和枕体的异同分为诸型,再依据枕面和枕体的组合关系、装饰的差异,另进行亚型和式别的划分。在类型学框架之下,以考古出土材料为基础,通过对陶瓷枕本体及其伴出遗存广泛、细致地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陶瓷枕的年代,进而建立了宋元陶瓷枕的编年序列。第三章为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研究。本章以宋元陶瓷枕的类型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等,将宋元时期烧造陶瓷枕的窑场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七个区域,南方地区则包括四个区域。在此体系之下,对每个窑场的陶瓷枕类型、产品特点进行了考证、分析和总结。第四章为发展与演变研究。本章在第二、三章的基础上,将北方地区陶瓷枕分为五期八段,南方地区则包括四期六段,并对北方、南方地区各期陶瓷枕的类型、装饰和产地等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每期的变化。继而将宋元陶瓷枕的总体发展与演变分为早中晚三期,即发展阶段(10世纪60年代至11世纪上半叶)、繁盛阶段(11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和式微阶段(13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60年代)。第五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第一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成型和装烧工艺进行了研究,将成型工艺分为雕镶、模范和复合成型三大类,装烧工艺则以匣钵正烧和匣钵叠烧为主。第二节对宋元陶瓷枕的功能和用途进行了探讨,将其分为生活用枕和丧葬用枕两大类。生活用枕包括睡枕、脉枕和腕枕等功用,并重点探讨和明晰了脉枕和腕枕这两个一直以来颇具争议的功能;还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的使用时间、人群等。第三节对宋元陶瓷枕所见题字进行了分类总结,将其分为纪年类、姓氏名号类、诗词曲赋类、名言警句类和良言吉语类,主要考证了生产经营者姓氏名号类题字中窑戳出现的大致时间,并就其所体现的民窑生产模式进行了一些讨论。第四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源流问题进行了追溯和探析,以往学界多认为我国陶瓷枕出现于隋代,然就本文收集考古材料来看,陶枕至迟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存在;该节还初步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由盛转衰,甚至在明代趋于销声匿迹的原因。第六章为结语。本章重点总结了本文的内容及主要收获,并指出本文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常东雪[8](2019)在《渤海国釉陶的产地研究》文中认为渤海国釉陶是公元8世纪出现在渤海国的一类铅釉陶,其釉色单一,时而多彩,器物类型和制作工艺与中原地区的唐三彩较为类似,故有时也称为渤海国三彩。目前在渤海国本地并没有发现烧造这类釉陶器的窑址,且这类釉陶与唐三彩在造型、釉色和制作方式相似,所以学术界常常将它们与中原唐三彩作比较。渤海国作为唐代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自建立以来就一直与唐朝保持着文化经济的交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渤海国釉陶是本地生产还是来自唐朝的产品,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笔者采集了渤海国上京城和中京城的釉陶日用器和建筑构件样品;为了对比分析,笔者采集了唐巩义黄冶窑和铜川黄堡窑的唐三彩日用器以及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三清殿、唐长安城西明寺和洛阳城白居易故居、洛阳城宫城上阳宫、洛阳城宫城九州池遗址的釉陶建筑构件和日用器样品。笔者依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分析了这些样品的胎、釉成分和铅同位素。此外,笔者收录了唐醴泉坊窑唐三彩日用器样品、渤海国克拉斯基诺城的日用器和一些渤海国上京城釉陶建筑构件的分析数据。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渤海国铅釉陶分为日用器和建筑构件两类,从胎体原料来源、配釉工艺以及铅同位素三个方面讨论了渤海国釉陶的工艺和产地。从胎体成分分析看,渤海国釉陶建筑构件与唐釉陶建筑构件的胎料来源不同。唐釉陶建筑构件胎多用高岭土,但产自醴泉坊窑的釉陶建筑构件胎采用本地高铁或高钙粘土。而渤海国釉陶建筑构件用高铁易熔类粘土。渤海国上京城和中京城釉陶建筑构件的原料来源也存在一定差别。唐黄冶窑、黄堡窑唐三彩日用器胎使用高岭土,醴泉坊窑唐三彩日用器胎使用本地高铁或高钙类粘土。渤海国釉陶日用器多采用高铝高铁的粘土,但是克拉斯基诺城部分日用器的胎料为高铝低铁的高岭土。渤海国的都城很可能都拥有自己的窑址,可以大规模生产建筑构件,但是日用器这类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的器物很可能是某些专门的窑场采用特定的原料生产的。从配釉工艺来看,渤海国釉陶的配釉工艺可能效仿了唐釉陶,唐釉陶多为铅硅化合物加入高岭土及着色剂的配釉工艺,而渤海国的釉陶日用器和建筑构件两类样品的配釉工艺有所不同。渤海国釉陶建筑构件的配釉工艺为粘土加入铅粉,但是上京城和中京城的釉陶建筑构件的成分比例并不统一。上京城釉陶建筑构件加入了高含量的铅元素,而中京城加入了高含量的硅元素。渤海国上京城和中京城的釉陶建筑构件绿釉由Fe元素参与显色,Fe元素来自于渤海国本地的高铁易熔粘土。同时,渤海国建筑构件中釉层成分中,还含有CuO,通过两城址的建筑构件黄绿釉色来看,CuO也起到了部分着色作用。渤海国釉陶日用器的配比方式与釉陶建筑构件不同,不同城址间日用器的配比方式也不相同。渤海国上京城绿釉日用器的配釉工艺为铅硅化合物加入本地粘土(粘土中自带着Fe元素显色),而克拉斯基诺城绿釉日用器的配釉工艺存在两种方式,胎料为本地高铝高铁粘土且釉层Al2O3含量低于24%的样品的配釉工艺为铅硅化合物加入本地粘土及着色剂(Fe2O3或CuO),而胎料与中原唐三彩类似且Al2O3含量高于24%的样品的配釉工艺为铅硅化合物加入高岭土及着色剂(Fe203或CuO)。釉层Al2O3含量高于24%的克拉斯基诺三彩日用器褐釉为铅硅化合物加入高岭土及着色剂的配釉工艺,着色剂Fe2O3为含铁量较高的铁氧化物。从铅同位素比值来看,渤海国釉料来源广泛。上京城釉陶日用器和建筑构件的铅料很可能来自于巩义黄冶窑,也有可能来自黄堡窑。中京城釉陶建筑构件的铅料来自于日本。克拉斯基诺城的釉陶日用器的铅料具有多源性,部分铅料来自于日本,部分铅料的来源与黄冶窑一致,部分铅料的来源与黄堡窑一致。由此说明,渤海国可能没有生产铅釉的原料,据此可以推测,渤海国的铅料都是通过贸易获得的。总体来说,渤海国应该存在生产铅釉陶的技术。渤海国釉陶的胎体原料采用本地的高铁易熔类粘土或者高铁高铝类粘土,釉料的配釉工艺可能效仿了唐釉陶,铅料来自于中原地区或者日本,最后在本地加工形成渤海国釉陶。同时,在分析渤海国和唐朝釉陶的铅同位素时,还发现了一些高放射成因铅,为寻找中国商代青铜器的高放射性成因铅的矿料来源增添了数据。

冯晨[9](2019)在《绞胎陶瓷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绞胎陶瓷器是一种利用白褐两种色调的泥胎相间揉合,然后经模印成型的器物。与其他陶瓷器在器物表面以施釉、绘画、雕刻、粘贴等技法进行装饰不同,绞胎器在坯胎成型前就利用不同色泽的陶泥或瓷泥一起绞揉,再在成型过程中使其花纹图案充分展开,从而达到器物装饰美化的目的。由于两种瓷泥不易完美结合,烧制过程中易开裂,成功率极低。较大的工艺难度和极低的成功率导致绞胎陶瓷器存世量稀少,考古材料欠缺,相关研究不丰富。绞胎器在唐代已经受到世人的关注,其源流可追溯至中国的两汉时期,工艺主要受西方镶嵌玻璃工艺的影响。作为传统制瓷工艺中的一支奇葩,绞胎陶瓷器在唐时便已初露锋芒,宋代达到巅峰,金元以后逐渐走向衰落,明清时期基本绝迹。在注重文化遗产的当今社会,绞胎器亟待保护、传承和发扬。作者通过整理出土和馆藏的历代绞胎器,对各时期绞胎器的出现时间、工艺来源、器形、纹饰、制作工艺、空间分布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整理研究,归纳出绞胎器的三个发展阶段。绞胎陶瓷器最初与唐三彩功能相似,主要为陪葬器,其次还作为宗教用器使用。唐代器形多为枕、碗、杯、俑、罐等。到两宋时期,其功能逐渐向实用器转变,在器形、纹饰、质地、功能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一时期是绞胎器发展的繁荣期。金元时期战乱频仍,窑工大批南迁,绞胎器的制作受到较大影响,开始步入衰落期。明清之际,瓷业重心南移,瓷器品种愈加丰富,在新品瓷器的冲击下,绞胎器逐渐绝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众多陶瓷工艺大师的努力之下,这一传统技艺才又逐渐恢复。本文对历史时期的绞胎器进行整理研究,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结合现代绞胎器的发展情况进行探索,以求能够丰富绞胎器相关研究并对这一文化遗产未来的保护及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鋆[10](2018)在《两京地区出土唐三彩中蓝彩的成分特征与施彩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三彩是中国陶瓷体系中最早系统使用钴蓝彩作为装饰的陶瓷品种,为此后青花瓷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整理1424座唐墓资料,统计了出土唐三彩器物的墓葬144座,其中43座墓葬出土有蓝彩器物,共计171件,其中两京地区共出土蓝彩器物165件,超过总量的96%,据此推测,两京地区是蓝彩使用的核心区域。通过对唐墓出土的蓝彩器物的梳理,发现蓝彩器物的使用与等级并无直接联系,即平民阶层和贵族一样,均可随葬蓝彩器物。器型方面两京地区也有所不同,陕西地区以人物俑为主,而河南地区器具类占比超过其总数的一半,这种现象可能与两地三彩的生产有一定的关系。在成分特征方面,Co为蓝彩的致色成分,Cu、Fe、Ni、Mn、Zn、Ba为蓝彩的特征成分,推测是钴料的伴生元素,此外,巩义唐青花的钴料中也普遍含有Cu,据此推测唐三彩和唐青花在蓝彩的使用方面可能存在原料的承接关系。从材料属性的角度区分,唐三彩中的蓝彩为蓝釉,与白釉基质相同成分相似,所以二者融合性良好。装饰特征方面,蓝彩装饰经历了从与其他釉色处于同等地位共同进行装饰发展到逐渐与其他釉色分离处于“被衬托”的核心地位这一过程,至唐代晚期,蓝白双色搭配较为流行,其装饰特点与唐青花非常相似,可见唐三彩与唐青花在装饰风格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在施彩方法方面,除传统的单层施釉外,还发展出新的方法,即“点彩”技术(双层施釉),相较于单层釉,双层釉的施彩方法在技术层面更接近传统青花瓷,二者均经过了设置白色背景和绘制蓝彩纹饰两道工序,只是施彩顺序有所不同。综上所述,蓝彩在唐代三彩器物上的使用已经趋于成熟,其数量较多,使用范围较广,器型种类丰富,装饰风格多变,此外,其在原料使用、装饰特征、施彩方法等方面的发展都为其后青花瓷的起源奠定了一些基础。

二、黄冶窑唐三彩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冶窑唐三彩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1)唐宋时期板棚式支烧具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板棚式支烧具的发现
    (一)巩义窑
    (二)邢窑
    (三)黄堡窑
    (四)西太平窑
    (五)烈山窑
二板棚式支烧具的起源
三唐代以后板棚式支烧具的传播
四结语

(2)唐两京地区三彩制品的生产及工艺传播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安地区唐三彩随葬品的生产
    (一)唐懿德太子墓的三彩制品
    (二)唐契苾明墓与章怀太子墓出土三彩制品
二、两种模式的唐三彩生产及工艺发展
    (一)唐三彩生产的两种模式
    (二)两种模式的三彩窑在唐三彩历史中的地位
三、两京地区唐三彩生产工艺的传播模式

(4)21世纪以来唐三彩暨低温釉陶窑址考古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南省三彩窑址及其基本工作
    1.巩义市黄冶窑址
    2.巩义市白河窑址
二陕西省三彩窑址及其基本工作
三河北省三彩窑址及其基本工作
    1. 邢窑
    2. 磁州窑
四山西省三彩窑址及其基本工作
    1. 界庄窑
    2. 泽州窑
五四川省三彩窑址及其基本工作
    1. 邛窑
六结语

(5)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绪论
一、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的出土情况
    (一) 陕西地区唐代动物陶塑出土情况
        1、墓葬出土情况
        2、窑址出土情况
    (二) 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出土情况
        1、墓葬出土情况
        2、窑址出土情况
二、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的造型风格比较研究
    (一) 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种类的比较
    (二) 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形制的比较
    (三) 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胎釉的比较
        1、陕西地区出土唐代动物陶塑的胎釉情况
        2、河南地区出土唐代动物陶塑胎釉情况
        3、两地比较
    (四)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制作工艺的比较研究
        1、陕西地区出土唐代动物陶塑的制作工艺
        2、河南地区出土唐代动物陶塑的制作工艺
        3、两地比较
三、陕西、河南地区出土动物陶塑的纪年墓葬、窑址比较研究
    (一) 陕西、河南地区出土动物陶塑的纪年墓葬比较研究
    (二) 从陕西、河南地区出土动物陶塑的墓葬中反映的社会现象
    (三) 陕西、河南地区出土动物陶塑的窑址比较研究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唐三彩与辽三彩制作工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唐三彩、辽三彩的产生与发展
    (一)唐三彩的产生与发展
    (二)辽三彩的产生与发展
二、唐三彩、辽三彩的制作工艺比较及工艺特色
    (一)唐三彩与辽三彩成坯工艺比较
        1、坯土成分比较
        2、成坯流程比较
        3、坯体形制比较
        4、制坯手法比较
        5、坯装饰比较
        6、施釉前准备工作的比较
    (二)唐三彩与辽三彩施釉工艺比较
        1、釉料成分比较
        2、施釉方法比较
        3、釉装饰比较
    (三)唐三彩与辽三彩烧成比较
        1、窑炉的比较
        2、装窑工艺比较
        3、烧制工艺参数比较
    (四)唐三彩与辽三彩的制作工艺特色
        1、唐三彩制作工艺特色
        2、辽三彩制作工艺特色
        3、唐三彩与辽三彩制作工艺的关系
    (五)小结
三、制作工艺对唐三彩、辽三彩保护修复的影响
    (一)制作工艺对唐三彩、辽三彩保护修复的影响
    (二)唐三彩与辽三彩的保护修复
结语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简史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类型与编年
    第一节 高温釉枕
        一、白釉
        二、青釉
        三、青白釉
        四、黑釉
        五、绞釉
    第二节 低温釉枕
        一、单色釉
        二、多色釉
第三章 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
    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Ⅰ区
        二、Ⅱ区
        三、Ⅲ区
        四、Ⅳ区
        五、Ⅴ区
        六、Ⅵ区
        七、Ⅶ区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一、Ⅰ区
        二、Ⅱ区
        三、Ⅲ区
        四、Ⅳ区
第四章 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第一期(960~1022 年)
        二、第二期(1022~1063 年)
        三、第三期(1063~1149 年)
        四、第四期(1149~1259 年)
        五、第五期(1260~1368 年)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二、第二期(1063~1162 年)
        三、第三期(1162~1279 年)
        四、第四期(1279~1368 年)
    第三节 总体分期
        一、早期(发展阶段)
        二、中期(繁盛阶段)
        三、晚期(式微阶段)
第五章 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成型与装烧工艺
        一、成型工艺
        二、装烧工艺
    第二节 功能和使用
        一、功能和用途
        二、使用时间与使用人群
    第三节 题字及其内涵
        一、题字分类
        二、关于“民窑”生产模式的思考
    第四节 源头与流向
        一、隋代以前
        二、唐五代时期
        三、宋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渤海国釉陶的产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渤海国历史和考古研究现状
    1.1 渤海国历史研究
        1.1.1 近现代渤海国历史研究成果
        1.1.2 渤海国的历史和疆域
        1.1.3 渤海国与唐朝的文化交流
        1.1.4 渤海国五京制及其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
    1.2 渤海国考古研究
        1.2.1 中国境内的渤海国考古工作
        1.2.2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渤海国考古工作
        1.2.3 朝鲜境内的渤海国考古工作
        1.2.4 渤海国墓葬和城址研究成果
    1.3 渤海釉陶的发现和研究
        1.3.1 渤海国遗址和墓葬出土的釉陶
        1.3.2 渤海国釉陶的风格分析
        1.3.3 渤海国釉陶的科技分析
        1.3.4 唐三彩的科技分析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遗址与样品介绍
    2.1 采样遗址简介
        2.1.1 渤海国采样遗址介绍
        2.1.1.1 渤海国上京城
        2.1.1.2 渤海国中京城
        2.1.2 中原地区窑址采样遗址介绍
        2.1.2.1 巩义黄冶窑
        2.1.2.2 铜川黄堡窑
        2.1.3 唐洛阳城采样遗址介绍
        2.1.3.1 洛阳城宫城九州池
        2.1.3.2 洛阳城宫城上阳宫
        2.1.3.3 洛阳城白居易故居
        2.1.4 唐长安城采样遗址介绍
        2.1.4.1 大明宫太液池
        2.1.4.2 大明宫三清殿
        2.1.4.3 西明寺
    2.2 样品描述
    2.3 样品实验分析仪器及条件
        2.3.1 胎、釉成分分析的仪器及实验条件
        2.3.2 铅同位素分析的仪器及条件
第三章 铅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分析
    3.1 实验样品及来源
    3.2 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1 唐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1.1 窑址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1.2 唐长安城出土唐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1.3 唐洛阳城出土唐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2 渤海国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2.1 渤海国各城址与中原地区各窑址釉陶样品的比较
        3.2.2.2 渤海国各城址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2.3 渤海国与中原遗址建筑构件釉陶样品的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铅釉陶的配釉工艺研究
    4.1 实验样品及来源
    4.2 样品的釉层成分
        4.2.1 唐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
        4.2.1.1 黄冶窑和黄堡窑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
        4.2.1.2 唐长安城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
        4.2.1.3 唐洛阳城出土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
        4.2.2 渤海国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
        4.2.2.1 渤海国各城址绿釉样品的釉层成分
        4.2.2.2 克拉斯基诺城褐釉样品的釉层成分
        4.2.3 渤海国釉陶与唐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比较
        4.2.3.1 渤海国各城址与唐朝各遗址绿釉陶釉层成分对比
        4.2.3.2 渤海国各城址与唐朝各遗址黄(褐)釉陶釉层成分对比
    4.3 配釉工艺分析
        4.3.1 唐窑址出土釉陶的配釉工艺分析
        4.3.1.1 黄冶窑与黄堡窑绿釉的配釉工艺
        4.3.1.2 黄冶窑与黄堡窑黄(褐)釉的配釉工艺
        4.3.2 唐遗址出土釉陶的配釉工艺分析
        4.3.2.1 唐代遗址出土釉陶绿釉的配釉工艺
        4.3.2.2 唐代遗址出土釉陶黄(褐)釉的配釉工艺
        4.3.3 渤海国釉陶的配釉工艺分析
        4.3.3.1 渤海国绿釉陶的配釉工艺
        4.3.3.2 渤海国克拉斯基诺城褐釉日用品的配釉工艺分析
        4.3.4 渤海国三彩和唐三彩日用器白釉样品的配釉工艺分析
        4.3.4.1 渤海国三彩日用器与唐三彩白釉的釉层成分
        4.3.4.2 渤海国三彩白釉日用器与唐三彩白釉的配釉工艺
    4.4 小结
第五章 铅釉陶的铅同位素分析
    5.1 实验样品及来源
    5.2 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分析
        5.2.1 唐釉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1.1 各窑址唐三彩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1.2 唐长安城釉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1.3 唐洛阳城釉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2 渤海国釉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2.1 上京城日用器和釉陶建筑构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2.2 中京城釉陶建筑构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2.3 克拉斯基诺城日用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3 中原地区唐釉陶的高放射性成因铅问题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9)绞胎陶瓷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绞胎器的出现
    第一节 唐代绞胎器的出土与发现
    第二节 绞胎器的制作工艺与功能
第二章 宋代绞胎器的繁荣与发展
    第一节 宋代绞胎器及其窑址的集中发现
    第二节 绞胎器繁荣期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绞胎器高度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金元时期绞胎器的衰落与断烧
    第一节 金元时期发现的少量绞胎器
    第二节 绞胎器衰落期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绞胎器衰落的原因探析
第四章 绞胎器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传统绞胎器的保护与工艺传承
    第二节 现代绞胎器的创新发展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两京地区出土唐三彩中蓝彩的成分特征与施彩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蓝彩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蓝彩器物出土情况
    2.1 唐墓时空分布
    2.2 器型特征
    2.3 使用等级
    2.4 小结
第三章 蓝彩装饰发展脉络
    3.1 普通多色型
    3.2 蓝底多色型
    3.3 白底多色型
    3.4 蓝黄双色型
    3.5 蓝白双色型
    3.6 纯蓝釉型
    3.7 小结
第四章 蓝彩形貌与成分特征分析
    4.1 样品情况
        4.1.1 杨贵夫妇墓出土蓝彩器物
        4.1.2 黄冶窑窑址出土蓝彩器物
    4.2 实验方法及测试条件
        4.2.1 微观形貌分析
        4.2.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4.2.3 微束X射线荧光线扫描分析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4.3.1 微观形貌分析
        4.3.2 EDXRF测试结果与分析
        4.3.3 SR-μXRF线扫描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蓝彩施彩方法研究
    5.1 施彩模型
    5.2 实验样品
    5.3 仪器及参数
        5.3.1 微观形貌分析
        5.3.2 微束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
    5.4 结果分析
        5.4.1 微观形貌分析
        5.4.2 SR-μXRF面扫描分析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黄冶窑唐三彩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宋时期板棚式支烧具源流考[J]. 杨宁波. 四川文物, 2021(06)
  • [2]唐两京地区三彩制品的生产及工艺传播模式[J]. 王小蒙. 考古, 2021(08)
  • [3]巩县窑唐三彩的衰落研究[D]. 郭草.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4]21世纪以来唐三彩暨低温釉陶窑址考古新进展[J]. 赵子豪,郑建明. 文物天地, 2020(04)
  • [5]陕西、河南地区唐代动物陶塑比较研究[D]. 耿玥.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6]唐三彩与辽三彩制作工艺比较研究[D]. 黑丽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7]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D]. 刘辉. 吉林大学, 2019(10)
  • [8]渤海国釉陶的产地研究[D]. 常东雪. 南京大学, 2019(07)
  • [9]绞胎陶瓷器研究[D]. 冯晨. 郑州大学, 2019(08)
  • [10]两京地区出土唐三彩中蓝彩的成分特征与施彩方法研究[D]. 张鋆. 西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黄冶窑唐三菜鉴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