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超市饱和度评价

中国城市超市饱和度评价

一、中国城市超市饱和度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唐韵[1](2021)在《基于交通容量下的控规单元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探究 ——以行唐县为例》文中指出土地使用与交通不协调是交通拥堵的根源,城市中高强度开发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将使道路交通面临重重压力,阻碍城乡的建设与发展。同时,随着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确立,其对控规的编制、管理以及道路交通规划的编制内容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土地开发强度”作为我国现阶段的控规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和保障城乡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关键因素。但由于传统的控规中其指标的制定多依靠于现行技术标准的外推,作为土地规划管理的科学依据,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基于此,本文综合城乡规划学、交通工程学以及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对土地开发强度优化的相关理论基础、实践案例等进行研究。同时,基于控规单元层面中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互动关系,分析研究要素选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导出容积率与道路交通饱和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起交通容量控制下的控规单元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模型,以期促进控规单元层面上的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有机衔接。同时,对相关指标优化及方案调整初步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此达到修正和优化土地开发强度指标的目的。最后,在基于行唐县主城区现行控规土地开发强度及道路交通分析的基础上,以石家庄市行唐县主城区现行控规编制为背景,选取第十单元为实例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该单元的道路交通规划方案和土地利用方案的基础数据,对前文所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然后,结合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运用VISUM软件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交通需求量预测分配和出行交通总量分配。最终对该单元的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路网规划方案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出其道路网负荷水平,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优化调整方案,解决其现行控规中开发强度指标所存在的问题,加强控规在制定上的科学性,有利于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其也为行唐县主城区下版控规的编制与管理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依据和参考。在一定意义上,也为其他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优化策略提供了借鉴。

郭媛媛[2](2021)在《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坏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规划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公园作为居民可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空间环境之一,其布局和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西安市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未专门提出针对社区公园布局及周边环境规划的措施,社区公园往往依附于城市公园绿地之中进行布局,缺乏对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等的考虑,也常常忽略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在社区公园布局中的重要意义,故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优化空间。与此同时,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耦合角度出发揭示区位的多维空间规律和价值的“微区位”研究逐步兴起,并逐渐应用于探求城市各类生活场所的区位布局规律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措施等方面。因此,研究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微区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旨在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社区公园的分布及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进行分析和问题总结,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一定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如下:首先,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内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居住小区和城市道路的分布,对中心城区内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扎根理论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筛选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包括区位可达性、地点实体特征、区位可视性和地点周边环境共4个要素层因子及11个类型因子,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模型。再次,依据所构建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范围内的9座社区公园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区位分析和评价。最后,基于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层面和微区位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和基于微区位因子体系的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其中布局优化策略包括:(1)补充建设空白,构建布局体系;(2)丰富参考因素,优化服务供给;(3)改善交通可达,提升使用效率。微区位优化策略包括:(1)优化外围人行条件,增加可达性;(2)营造复合功能空间,强化实体特征;(3)提升开放空间活力,凸显可视性;(4)注重周边环境互动,提升协调性。

蒋娜[3](2021)在《基于扎根理论的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研究 ——以淮北市榴园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建设”成为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补齐短板区势在必行。乡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行动纲领。皖北地区作为乡村振兴的短板区——传统农区,村庄规划实践问题突出,这就需要对以往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村庄规划实效评价可以有效检测规划实施情况并发现规划实施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但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以往的评价体系大都采用文献研究、政策文件与问卷等自上而下的构建模式,往往会忽视一些现实影响因素,缺乏一定的精准性。这就需要采用一种较为精准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来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更为精准地检测规划实效情况,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并促进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建设水平的提升。榴园村作为安徽省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从2012年开始依托石榴特色产业大力推进村庄建设工作,是皖北地区最早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并实施建设的村庄,成功创建了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建设实践的典型示范模式,为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工作带来了丰富经验,高效引领了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工作的推进。本研究选取皖北地区典型村榴园村作为获取有关皖北村庄规划实效情况影响因素的资料来源样本点,选择扎根理论来对所获得的村民访谈质性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建构出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的概念化模型,并回顾到文献中进行指标优化,以此得出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建立了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榴园村为实证案例地来进行评价模型的应用,并结合IPA四象限分析法进行实效问题的轻重缓急分析,并针对实效共性问题,提出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实效的提升策略。通过研究可以发现:(1)规划调研力度与村民需求调查是制约榴园村村庄规划实效的关键因素,规划公开情况、规划宣讲、规划民主参与及村庄民主选举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2)榴园村村庄规划建设相对比较重要,并且急需改进的关键因素为:二级指标层的规划调研、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实施管理、组织管理能力及产业发展及三级指标层的实地考察、需求调研、规划宣讲、项目建设时序、资金安排合理性、政策扶持、维护管理、村委组织能力、生产条件、规划认知度、乡村旅游业,说明这些方面对于提升榴园村村庄规划实效水平非常重要,是其村庄规划建设后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3)皖北村庄建设要转变规划编制模式,加强村民参与,建立多元合作编制模式,编制需求导向的实用性规划;健全规划管理机制,实现多元互动监督;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宣传教育,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提升村庄就业环境,吸纳人才返乡,以更好地提高村庄规划建设实效,促进村庄建设发展。图[13]表[40]参[79]

陈卓[4](2021)在《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研究 ——以河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为解决乡村学校适龄入学人口缩减的问题,国家出台撤点并校的布局调整政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乡村学校的裁撤导致大量校舍的空置,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和建设用地指标的低效使用。近年来,乡村闲置学校问题虽然受到持续关注,但是由于相关研究不足,闲置校舍利用现状与村民实际功能需求之间存在诸多矛盾。河南地区作为农业大省下辖行政村数目众多,乡村闲置学校基数大,校舍空间闲置问题严重,但是对于乡村闲置学校的利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利用现状中仍存在诸多普遍问题。因此,以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测绘的方法对河南地区乡村闲置学校进行实地调研,梳理与分析乡村闲置校舍利用现状,进而系统地进行此类空间的再利用研究。该研究不仅对乡村闲置资源的再利用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对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首先,以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现状为出发点,从空间规模、空间尺度和交通组织三个方面归纳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的基本特征。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了解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的现状,归纳总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空间功能与使用需求不完善,功能布局与使用方式不匹配,流线组织与使用方式不适应和空间环境与使用体验不理想四个方面。其次,从功能、空间和流线等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影响因素。一方面,乡村的发展,政策的倾斜和村民的需求迫切推动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的再利用;另一方面,教学空间既有的空间尺度、组织方式和结构形式等限定性因素使空间的再利用受到限制。因此,通过梳理影响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利弊因素,为此类空间再利用方法的针对性提出提供依据与方向。最后,以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影响因素为依据,分别从功能配置、空间重构与布局、动线组织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方法,并通过吕湾村闲置学校的设计实践论证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从乡村存在大量闲置学校未能合理利用这一现象出发,总结了闲置校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的方法,明确此类空间再利用的方向,期望对完善乡村闲置学校研究和促进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的实践探索起到积极作用。

安重阳[5](2021)在《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研究 ——以武功县丝路商业街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政策的提出,小型城市经济与规模都在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商业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些商业地产也逐渐向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进军,其中以街区形式的商业开发模式在小型城市越来越普遍。前期策划与后期设计是小型城市商业街成功开发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建筑策划在我国发展不普及原因,设计师仅仅通过简单的场地调研来辅导完成建筑设计,或者盲目模仿成功案例,而无法适应当地消费特点,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在上述背景下笔者认为在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项目开发时引入建筑策划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选取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作为研究方向,首先对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进行基础研究,阐述小型城市和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等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关于商业街与建筑策划相关的研究现状,并梳理文章框架。然后提出我国街区式商业发展历程与当前小型城市商业街发展现状问题,在建筑策划理论的基础上对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明确。并选取相关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结合小型城市特点提出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步骤,即目标确定、条件调查、空间构想、技术构想和经济策划几个环节,并在建筑策划理论基础之上以武功县丝路商业街建筑策划为例进行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实践,为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提供了实例依据。本论文通过资料总结与实地调研,并结合国内相关建筑策划理论基础,总结出针对我国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工作流程与要点,为我国定位于小型城市的街区式商业项目开发提供一个可借鉴思路。

孙嘉金[6](2021)在《昆明主城区老旧社区微更新研究》文中指出在高速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开始对粗放式的增量扩张进行反思,微更新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老旧社区作为城市存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的日常生活以及文化风貌等,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城市微更新工作的重要对象。但是,如今针对老旧社区的微更新多是一概而论,对不同类型老旧社区各自的特性问题则涉及不深,使得更新设计往往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论文针对昆明主城区城市社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将研究对象界定为主城区二环以内区域且建成年代在2000年及之前的老旧社区,并提出如何对老旧社区进行分类、各类型老旧社区的共性及特性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更新策略及方法等研究问题。因此,在对昆明老旧社区分布及发展现状了解的基础上,选取了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老旧社区作为分类研究对象,从社区概况、配套设施、室外环境、道路交通、楼栋建筑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调研走访,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老旧社区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将老旧社区划分为单位型、商品房型、街坊型三类,总结出各类型老旧社区的特征及问题。并以各类型老旧社区的共性及特性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对应的更新策略,选取石井社区、江岸社区、青年路社区及其内部空间节点作为三种类型老旧社区的微更新实践对象,通过设计实证来验证策略的可行性。微更新对城市老旧社区的发展和人文延续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希望通过对昆明主城区老旧社区进行分类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老旧社区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新策略,以期能够为昆明老旧社区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微更新思路。

张昊[7](2020)在《智慧养老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人口老龄化与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趋势,日益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对当下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提出挑战。将以信息化、智能化等为支撑的智慧养老嵌入养老服务体系,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也是为迎合信息社会发展潮流和抓住推动社会治理水平的时代机遇。为此,本文聚焦如何在智慧养老视域下,运用智慧养老的理念、技术和智慧,提升我国现有养老服务模式的能力和水平问题,旨在从智慧养老角度为优化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系统性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在问题定位上,智慧养老对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具有创新模式意义,但是智慧养老并非脱离传统养老模式而单独存在。本文并未简单地将智慧养老视作一种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加以界定,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新的观念能量、技术能量和智慧能量,将之注入传统养老模式之中,藉此借助信息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同时,在智慧养老视域下探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不应仅局限于强调养老服务技术手段的变革,还应强调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合作共赢理念以及敬老尊老的伦理哲学和文化意涵,更应在理念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等相融合的基础上系统施策。在这个意义上,智慧养老构成了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必要的条件和要素。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在理论上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其一,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路径,也即构建出一种科学、理性和有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指导中观层面形成稳定和可靠的养老服务模式,促进相关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化运转。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更加倾向于这一路径,因为其养老人口规模相对有限、地域空间相对较小,而且人口老龄化进程是建立在坚实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稳定的社会保障和殷实的国民收入等基础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表现于人口结构上的自然结果,呈现出“有备而老”或“边富边老”的老龄化特征。对此,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路径更有利于发挥其优势和效能。其二,自下而上的模式转型路径,也即从中观实践角度,对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自发性转型历程进行经验提炼和推广,从而助推养老服务体系的迭代升级,完成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过程。就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养老服务供需现状而言,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且不同地域、不同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人口特质、养老传统都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另一方面,我国养老服务面临着诸如“计划生育”政策、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差异等衍生的政策性不利后果、资源配置不均衡、养老成本攀升等挑战,以及“未备而老”和“未富先老”的等结构性困局,缺乏西方国家应对和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具备的物质、体制、人才和技术等基础条件。因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更加适合通过中观层面的养老服务模式的整合升级,以自下而上的渐进性方式为主,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的优化。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我国既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单要素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研究深入度也较高。但是,从整体思路出发,聚焦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及其优化路径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同时,从研究角度看,对于养老服务过程中智慧养老问题的探讨,多是从技术角度对其实践应用情况的碎片化梳理,较少从内在逻辑、观念、技术、管理等综合角度进行系统性解读,对其理论基础、优化路径反思的研究少之又少。由此,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成果、总结已有研究观点的基础上,按照以下步骤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首先,在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部分,出于对我国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在供给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类型、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升级中的风险把控以及养老服务体系的理想愿景等问题的思考,综合利用供给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渐进理论和合作治理理论的知识和方法,得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在充分回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统合性的研究架构。其次,基于本文研究框架,对利用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一方面,从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实践变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的运行现状及其不足出发,系统地认识和提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亟需升级的现实需求,从而厘清了通过智慧养老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基础,亦即本文研究的现实关怀和出发点。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基础,有针对性地讨论了智慧养老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理路。从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角度看,智慧养老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价值嵌入、技术赋能、交互增慧三个层面,在具体作用的发挥上包含“虚拟化”、“智能化”、“一体化”等三重逻辑。再次,在理论逻辑上辨明理想图景的基础上,本文从实践探索角度对智慧养老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已有进展进行了总结,亦同时对本文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检验、呈现和细化。基于以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理路,本文选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典型案例,分别对应我国处在实践前沿的三个养老服务体系的“智慧化”模式。通过展示不同的“智慧化”模式的运作过程与特色,对如何通过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理想愿景落地等,进行了实践梳理和系统呈现。此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厘清我国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现实需求、逻辑理路以及实践样态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梳理了国外智慧养老及其嵌入养老服务体系的实践做法,对国外智慧养老的“线上社区”“智能居家”以及“合作型科技助老”等三个主要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从其制度基础、运作机制等方面出发,提炼了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启示。总体而言,通过对需求与愿景、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探讨,可以发现智慧养老已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一个系统性创新路径。通过价值嵌入、技术赋能和人人交互,智慧养老可以在虚拟化、智能化、一体化等方面助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提质增效。不过,智慧养老在优化养老服务体系进行功能设计时,需要注意克服客观的温度落差、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尚难突破的协同壁垒等潜在的障碍,走出常见的误区,并在其配套性制度和保障性机制的建立完善方面进行新的反思和探索。从长期发展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席卷的浪潮下,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已来。在此形势下,正确的改革姿态应当是迎难而上,破解智慧养老的现实梗阻,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不断迭代升级。

杨书航[8](2020)在《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紧凑城市理念旨在提倡打造土地集约利用,高效运作,具有高环境品质的城市,因此成为了西方多个国家抑制城市无序蔓延的重要指导理念。我国城市可建设用地有限,而随着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演越烈,迫切需要适当紧凑且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解决这类城市问题。且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模式从增量开发转为存量发展,城市更新成为今后多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词。紧凑城市因其可持续发展的优越性,可成为我国城市更新规划与实践的指导理念。我国交通站点周边片区的发展尤其应强调集约化,高效率,高品质,因此紧凑城市理念在交通站点片区的更新建设的运用中有效性更佳。本文将通过分析紧凑城市相关理论及概念,总结紧凑城市的特征。通过研究国外典型的紧凑化更新的案例,从而借鉴其更新经验,并结合紧凑城市的目标提出评价方法。而后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紧凑城市思想对片区进行紧凑性评价,从而诊断片区问题,作为制定更新策略的指导方向,而后参考国外城市紧凑化更新经验对片区提出更新策略。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对紧凑城市概念、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更新的研究,构建研究框架,明确研究重点。第二章是基础研究,分析了紧凑城市在国内外的形成背景,并对其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紧凑城市具有“土地集约”、“高效运作”、“高质量环境品质”三大特征,并且讨论紧凑城市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第三章通过分析泽伊达斯、汐留地区、金丝雀码头、哈德逊广场四个城市紧凑化更新的案例,总结其更新经验。第四章基于紧凑城市的特征及目标,从中微观层面提出城市紧凑化评价方法。第五章则对天河客运站进行紧凑性评价,并诊断出片区所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则在问题导向下从土地利用、功能复合、交通整合、环境提升、政策推进五个方面提出天河客运站片区城市更新策略。第七章是总结。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梳理紧凑城市特征,并通过紧凑性评价对片区进行问题诊断,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更新策略,为今后交通站点片区的紧凑化更新提供研究思路。

刘荣伶[9](2020)在《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面对当前超大型公共空间建设导致的空间尺度割裂和情感疏离现象,探索以小微公共空间和情感化设计为切入点的城市肌理缝合和情感体验修补。小微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体系构建中的基层组分,是最便捷可达和贴近居民日常生活圈的情感寄托场所。存量规划和城市微更新运动更是赋予了其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关注“精度”(细节)与“温度”(人性场所)的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和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环境心理学、建筑现象学、情感化设计等相关理论基础,本文从尺度、类型、情感关联性等角度明确界定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构建情感化研究体系。通过对天津市不同尺度城区样本下小微公共空间在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的实证研究,凝练控制策略导则。全文包括三大方面研究内容:(1)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及内涵的深入解析提出小微公共空间的广义和狭义概念、规模与内涵,采用类型学法抽取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为建筑贴附型、街道衍生型、“L”围合型、“U”围合型、“口”围合型以及驻留型和穿过型两种使用行为模式。(2)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构建借鉴情感化设计和感性工学理论,构建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体系。形成小微公共空间设计语境下的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含义。从情感载体、情感呈现、情感人像及量化方法角度阐述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基础,后综合天津市空间结构及研究对象内涵属性侧重,选取城市新区、历史街区和生活社区三种样本,整理各样本下的情感化设计内容及工具方法。(3)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在不同尺度层面的实证研究城市新区尺度: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本能情感层面的整体感知和公共空间体系分析,辅以小微公共空间分布格局测度,和以L围合型和U围合型类型为主的小微公共空间行为观察及分析。历史街区尺度:针对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进行空间句法和行为观察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实现关键情感影响因子确定。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形态要素中过渡空间、底商及店前空间、临街建筑特征、界面通透性及环境色彩和谐是影响人们驻留型行为发生的关键条件,并结合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完成空间情感二维分布呈现。生活社区尺度:依靠PSPL调查法、访谈和空间行为观察实现基本数据收集,通过空间形态类型和使用行为模式的比对,挖掘反思情感层面的非正规行为对小微公共空间的主动介入与情感寄托,揭示并验证小微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扭结。每部分末尾围绕三个尺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整理提出具体的控制性策略导则。本文旨在回归本源的“人·空间·情感”话题,以质性理论为基础辅以量化手段支撑,既着眼数据的客观分析更衔接真实的生活图景,以微切入,睹微知着,挖掘和探讨小微公共空间的深层情感厚度。

吴一帆[10](2020)在《空间视角下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园区是指根据项目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适当集中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工业园、产业园、开发区等,园区开发通常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影响深远,园区快速增长会对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样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问题虽然复杂多样,但拆迁安置作为园区开发最直接的结果,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安置社区及其居民。现有对安置社区的研究中,空间层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社区研究的热点,但大都集中于物质空间,缺少情感空间方面的研究,此外依据社会影响学说并不能体现园区开发影响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关联性,而累积性影响的研究又主要集中于环境影响方面,对社会层面的关注度较小。针对以上背景以及研究空白,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空间视角下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的研究。首先,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并结合深入社区的实际经验,在兼顾物理空间和情感空间的基础上选取11个指标进行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的定量研究。选取来自南京江宁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验组9个安置社区,对照组6个城镇社区和6个乡村社区,在基于原有问卷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和补充调研,共获得366份有效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安置社区在“精英阶层”和“社区和谐”这两个因子上得分与商品房社区以及农村社区有差异,有较高的负得分,由此可以发现社区在拆迁安置多年之后形成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即空间分异特征“底层化”和“社区不和谐”。其次,为了进一步探究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的形成因素,本文再从安置社区的空间分异特征“底层化”和“社区不和谐”入手,设计深入访谈问卷,并结合试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反复修改,形成最终访谈问卷,并对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三个开发区的6个安置社区另外进行了实地观察,来丰富提取的概念。在获取10万余字录音文字以及大量影像资料之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扎根理论定性分析,通过概念的范畴化,得到了上下辈关系好,青年人压力大等16个累积性社会影响空间分异特征的具象表征以及工作机会增多,投诉无效等39个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的形成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园区开发确实对安置社区产生了累积性社会影响,形成了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形成因素的核心理论范畴。接着再返回访谈和实地观察数据,从空间生产,空间重构等空间层面的角度,分析范畴之间的关联性,解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由此构建出完整的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的理论架构。最后针对园区开发对安置社区造成的累积性社会影响以及整个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安置社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炼,从空间治理的角度,分别从社区生活空间、生计空间、社交网络空间和情感空间这四个方面提出空间治理具体措施及建议。本文首先形成的安置社区累积性社会影响空间分异特征丰富了相关空间理论的研究视角,也扩充了因子分析研究对象的广度。对园区开发造成的安置社区累积性社会影响进行了实证,形成的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将为之后园区开发累积性影响评价提供相关理论依据,补充了园区开发所造成社会影响对于累积效应考量缺少的部分。面对如今园区开发项目引发的社区投诉日益增多、居民价值观变化、社区设施结构变化、社区生活空间结构变化等情况,空间治理对策及建议将对园区开发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帮助社区了解自身受影响程度,促进利益相关者如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行为主体来提出缓解措施,实现社区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城市超市饱和度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市超市饱和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交通容量下的控规单元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探究 ——以行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使用与交通需求密切相关
        1.1.2 国土空间规划对控规提出新要求
        1.1.3 传统控规中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的关系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重点解决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1.4.1 有关土地开发强度控制的研究
        1.4.2 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研究综述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控规单元层面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联度分析
    2.1 控规与控规单元
        2.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理解
        2.1.2 单元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2.2 土地利用对交通的影响
        2.2.1 土地用地性质对交通的影响
        2.2.2 土地开发强度对交通的影响
    2.3 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制约
        2.3.1 交通设施承载力对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
        2.3.2 交通运行状况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
    2.4 控规单元层面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交通容量控制下的控规单元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模型
    3.1 研究思路及可行性
        3.1.1 相关概念界定
        3.1.2 可行性分析
    3.2 模型建立的技术框架
    3.3 交通容量与土地开发强度的协调优化模型
        3.3.1 基于土地利用的交通需求预测
        3.3.2 基于道路交通规划的路网承载力计算
        3.3.3 道路交通饱和度评价:反映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关系程度
        3.3.4 指标优化及方案调整建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行唐县主城区现行控规土地开发强度及道路交通分析
    4.1 行唐县主城区基本概况
        4.1.1 区位特征
        4.1.2 现状土地开发强度分析
        4.1.3 现状道路交通分析
    4.2 现行控规开发强度分析
        4.2.1 现行控规规划编制背景
        4.2.2 用地布局规划
        4.2.3 技术管理规定确定的用地开发强度
    4.3 现行控规道路交通分析
        4.3.1 对外交通规划
        4.3.2 道路系统规划
    4.4 规划指标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4.4.1 行唐县主城区现行控规指标的规划反思
        4.4.2 规划调整思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行唐县主城区控规单元层面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优化研究——以第十单元为例
    5.1 行唐县主城区控规单元的划分介绍
    5.2 控规第十单元基础数据分析
        5.2.1 交通调查与分析
        5.2.2 土地利用规划基础数据
        5.2.3 道路交通规划基础数据
    5.3 VISUM实现交通需求量预测分配
        5.3.1 交通小区的划分
        5.3.2 各交通小区的交通需求量
        5.3.3 VISUM实现出行交通总量分配
    5.4 控规单元道路交通供需容量平衡分析
    5.5 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优化及分析结果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2)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背景
        1.1.2 社会发展背景
        1.1.3 城市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城市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1.3.2 社区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1.3.3 区位和微区位的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1.4.1 研究区域
        1.4.2 研究对象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社区公园
        1.5.2 微区位
    1.6 研究内容
        1.6.1 基于Arc GIS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研究
        1.6.2 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1.6.3 西安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特征及认知评价研究
        1.6.4 基于微区位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公平正义理论
        2.1.2 微区位理论
        2.1.3 扎根理论
        2.1.4 有机更新理论
        2.1.5 环境行为理论
    2.2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实践案例分析
        2.2.1 俄罗斯圣彼得堡Jaanila社区公园
        2.2.2 广东省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
    2.3 本章小结
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分析
    3.1 新旧版本城市公园绿地分类标准对比
    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现状概况
        3.2.1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识别
        3.2.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数量
    3.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3.3.1 研究方法
        3.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
        3.3.3 社区公园的空间集聚特征
        3.3.4 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
        3.3.5 社区公园的最大服务覆盖范围
        3.3.6 社区公园的交通可达性
    3.4 存在问题剖析
        3.4.1 部分区域内存在建设空白
        3.4.2 二环外服务供给普遍较低
        3.4.3 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体系
        3.4.4 外围社区公园交通可达性不高
    3.5 本章小结
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及评价模型构建
    4.1 微区位因子筛选及评价流程
    4.2 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构建
        4.2.1 基于扎根理论的微区位因子初选
        4.2.2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体系阐述
        4.2.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权重的计算
        4.2.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体系的构成
    4.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解析
        4.3.1 区位可达性
        4.3.2 地点实体特征
        4.3.3 区位可视性
        4.3.4 地点周边特征
    4.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评价模型搭建
        4.4.1 评价方法选择
        4.4.2 评价方法概述
        4.4.3 评价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样本分析与评价
    5.1 样本社区公园的选取及公园概况
        5.1.1 样本社区公园选取
        5.1.2 样本社区公园概况及典型性概述
    5.2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分析
        5.2.1 区位可达性
        5.2.2 地点实体特征
        5.2.3 区位可视性
        5.2.4 地点周边环境
    5.3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
        5.3.1 问卷调研及回收
        5.3.2 区位可达性
        5.3.3 地点实体特征
        5.3.4 区位可视性
        5.3.5 地点周边环境
        5.3.6 综合评价分值
    5.4 存在问题剖析
        5.4.1 步行可达性较弱
        5.4.2 内部功能欠丰富
        5.4.3 开放性有待提升
        5.4.4 与周边协调欠佳
    5.5 本章小结
6 微区位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布局的优化策略
    6.1 优化原则
        6.1.1 区位引导与规避原则
        6.1.2 供需差异与匹配原则
        6.1.3 要素响应与配置原则
    6.2 优化目标
    6.3 优化策略
        6.3.1 布局优化
        6.3.2 微区位优化
        6.3.3 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3)基于扎根理论的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研究 ——以淮北市榴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村庄规划
        2.1.2 评价及评估
        2.1.3 村庄规划实效评价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扎根理论
    2.3 国外研究综述
        2.3.1 村庄规划研究
        2.3.2 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2.4 国内研究综述
        2.4.1 村庄规划研究
        2.4.2 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2.5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实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2.1 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样本点选取与资料收集
        3.4.2 编码分析
        3.4.3 理论饱和度检验
        3.4.4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3.5 信度与效度检验
        3.5.1 信度检验
        3.5.2 效度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实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1.1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构建
        4.1.2 构造判断矩阵
        4.1.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4.1.4 评价指标体系合成权重
    4.2 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实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2.1 评价因素集的确定
        4.2.2 评价等级的确定
        4.2.3 评价指标权重集的确定
        4.2.4 单因素模糊关系矩阵的建立
        4.2.5 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的建立
        4.2.6 综合评价得分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实证研究——以榴园村为例
    5.1 榴园村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社会经济现状
        5.1.3 人居环境现状
    5.2 数据来源
        5.2.1 数据收集
        5.2.2 样本基本特征统计与分析
        5.2.3 信度检验
        5.2.4 效度检验
    5.3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5.3.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5.3.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5.3.3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5.3.4 评价结果得分
        5.3.5 评价结果分析
    5.4 评价结果IPA分析
    5.5 皖北村庄规划实效提升的策略建议
        5.5.1 建立多元合作编制模式,编制需求导向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5.5.2 健全实施管理机制,实现多元互动监督
        5.5.3 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
        5.5.4 加大宣传教育,转变村民思想观念
        5.5.5 提升村庄就业环境,吸纳人才返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I 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访谈提纲
附录 II 开放式编码过程
附录 III 榴园村村庄规划实效评价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研究 ——以河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工作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的相关研究
        2.2.1 乡村闲置学校区位及分类
        2.2.2 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价值分析
        2.2.3 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理论基础
        2.2.4 乡村闲置学校再利用原则分析
    2.3 学校教学空间的相关研究
        2.3.1 学校教学空间的发展及类型
        2.3.2 教学空间的组合模式及特征
        2.3.3 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2.3.4 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功能转换类型
    2.4 本章小结
3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河南地区乡村闲置学校概况
        3.1.1 河南地区乡村学校闲置的严峻性
        3.1.2 河南地区乡村闲置学校的区位特征
    3.2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现状分析
        3.2.1 教学空间规模分析
        3.2.2 教学空间尺度分析
        3.2.3 教学空间交通组织分析
    3.3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现状分析
        3.3.1 相关案例确定
        3.3.2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现状调研
        3.3.3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现状总结
    3.4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利用存在问题
        3.4.1 空间功能与使用需求不完善
        3.4.2 空间布局与使用方式不匹配
        3.4.3 流线组织与使用方式不适应
        3.4.4 空间环境与使用体验不理想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4.1 功能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4.1.1 政府的政策指导
        4.1.2 乡村的发展转型
        4.1.3 村民的自身需求
    4.2 空间重构与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4.2.1 空间尺度的转换
        4.2.2 新旧空间的匹配
        4.2.3 多类功能的承载
    4.3 流线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
        4.3.1 功能属性因素
        4.3.2 行为活动因素
    4.4 室内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4.4.1 生活观念的嬗变
        4.4.2 村民的生理需求
        4.4.3 村民的心理需求
    4.5 本章小结
5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方法
    5.1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再利用前评估
    5.2 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功能配置方法
        5.2.1 基础功能配置
        5.2.2 建议功能配置
        5.2.3 复合功能配置
    5.3 教学空间再利用的空间重构与布局方法
        5.3.1 空间的划分与重组
        5.3.2 空间的复合与叠加
        5.3.3 空间的布置与尺度
        5.3.4 布局的类型与组织
    5.4 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动线组织方法
        5.4.1 交通空间的类型
        5.4.2 交通空间的整合
        5.4.3 交通空间的尺度
    5.5 教学空间再利用的室内环境优化方法
        5.5.1 室内采光优化
        5.5.2 强化室内通风
        5.5.3 丰富色彩环境
        5.5.4 保温隔热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的设计实践
    6.1 吕湾村概况
        6.1.1 吕湾村基本情况简介
        6.1.2 吕湾村公共建筑现状
        6.1.3 吕湾村村民需求分析
    6.2 闲置吕湾小学教学空间现状及存在问题
        6.2.1 吕湾村小学教学空间现状
        6.2.2 吕湾村小教学空间存在问题
    6.3 闲置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实践
        6.3.1 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再利用功能配置
        6.3.2 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再利用尺度转换
        6.3.3 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再利用流线组织
        6.3.4 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再利用空间布局
        6.3.5 吕湾小学教学空间再利用室内环境优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录一 乡村闲置学校改造实例整理
    附录二 相关建设标准及调研数据整理
    附录三 农村居民生活状态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研究 ——以武功县丝路商业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商业地产向小型城市进军
        1.1.2 国家政策的支持
        1.1.3 线上消费对实体商业的冲击
        1.1.4 消费模式升级与小型城市商业现状之间的矛盾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建筑策划
        1.2.2 街区式商业
        1.2.3 小型城市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理论综述
    2.1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概述
        2.1.1 街区式商业建筑发展历程
        2.1.2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建筑策划与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的相关性
        2.2.1 商业建筑策划与其他类型建筑策划的区别
        2.2.2 小型城市与大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的区别
        2.2.3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的应用现状
        2.2.4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的必要性
    2.3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的方法与程序
        2.3.1 建筑策划的领域与方法
        2.3.2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的程序
    2.4 本章小结
3 街区式商业建筑案例研究
    3.1 案例选取原则与研究要点
        3.1.1 选取原则
        3.1.2 研究要点
    3.2 案例调研
        3.2.1 曲江创意谷
        3.2.2 金域观澜商业街
        3.2.3 河津香江购物街
    3.3 案例总结
        3.3.1 调研案例特点对比
        3.3.2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借鉴
    3.4 本章小结
4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程序
    4.1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目标确定
        4.1.1 目标类型定位
        4.1.2 目标选址定位
        4.1.3 目标主题定位
    4.2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条件调查
        4.2.1 外部条件调查
        4.2.2 内部条件调查
        4.2.3 调查内容对后续策划影响
    4.3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空间构想
        4.3.1 空间规模构想
        4.3.2 空间形态构想
        4.3.3 空间内容构想
        4.3.4 空间动线构想
        4.3.5 空间功能布局构想
    4.4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技术构想
        4.4.1 技术构想原则
        4.4.2 结构的构想
        4.4.3 环境的构想
        4.4.4 材料的构想
    4.5 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经济策划
        4.5.1 投资测算
        4.5.2 经营模式组合
    4.6 本章小结
5 武功县丝路商业街建筑策划实践
    5.1 项目背景与条件调查
        5.1.1 项目背景
        5.1.2 外部条件调查
        5.1.3 内部条件调查
    5.2 项目初步定位
        5.2.1 调研结果分析
        5.2.2 项目整体定位
    5.3 项目空间构想
        5.3.1 规模确定
        5.3.2 业态组合定位
        5.3.3 街区形态构想
        5.3.4 交通动线组织
        5.3.5 功能布局构想
    5.4 项目技术构想
        5.4.1 结构构造选择
        5.4.2 空间环境构想
        5.4.3 建筑材料配置
    5.5 策划文件编制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调查问卷
致谢

(6)昆明主城区老旧社区微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老旧社区发展规划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4.2 微更新理念的国内外研究理论及实践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归纳
        1.5.2 实地调研
        1.5.3 比较研究
        1.5.4 学科交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老旧社区微更新理论与践行
    2.1 对城市老旧社区的认知
        2.1.1 城市老旧社区的内涵
        2.1.2 城市老旧社区的发展历程
        2.1.3 城市老旧社区的发展逆境
    2.2 对微更新理念的解读
        2.2.1 微更新相关理论
        2.2.2 微更新的内涵特性
        2.2.3 微更新的基本原则
    2.3 微更新对城市老旧社区的意义
        2.3.1 完善社区功能,提高人居品质
        2.3.2 改善社区环境,唤醒社区活力
        2.3.3 重塑邻里社交,打破社区孤岛
        2.3.4 延续社区文化,增强归属感
    2.4 相关实践案例
        2.4.1 德国柏林老城区社区微更新
        2.4.2 日本岛根县海士町社区营造
        2.4.3 上海四平路街道“社区空间创生行动”
        2.4.4 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昆明主城区老旧社区的发展现状及类型特征
    3.1 昆明主城区概况分析
        3.1.1 主城区的形成与发展
        3.1.2 主城区的发展定位
    3.2 昆明主城区(二环内)老旧社区的发展概况
        3.2.1 老旧社区的形成
        3.2.2 老旧社区的变迁
        3.2.3 老旧社区的分布现状
        3.2.4 老旧社区的改造现状
    3.3 昆明主城区(二环内)老旧社区的分类研究
        3.3.1 老旧社区分类研究对象的选取
        3.3.2 老旧社区选取对象现状对比分析
        3.3.3 对老旧社区的分类
    3.4 三种类型老旧社区的特征及问题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类型老旧社区微更新方法策略
    4.1 昆明主城区老旧社区的微更新基本原则
    4.2 单位型老旧社区微更新策略及实证
        4.2.1 优化社区空间布局
        4.2.2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4.2.3 营建室外环境
        4.2.4 梳理道路交通
        4.2.5 更新住栋建筑
    4.3 商品房型老旧社区微更新策略及实证
        4.3.1 提升配套服务设施品质
        4.3.2 室外环境场所化
        4.3.3 提升道路品质
        4.3.4 更新住栋建筑
    4.4 街坊型老旧社区微更新策略及实证
        4.4.1 整合街坊空间布局
        4.4.2 配套服务设施查漏补缺
        4.4.3 重塑街巷环境
        4.4.4 梳理街巷交通
        4.4.5 保护及更新建筑
    4.5 三种类型老旧社区微更新策略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昆明主城区二环内区域136 个社区辖区范围
附录 D:社区调研访谈记录

(7)智慧养老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基础
        (一)供给理论
        (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三)渐进理论
        (四)合作治理理论
    二、分析框架
第二章 现实关照: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现状与升级需求
    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现状
        (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变迁
        (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成效
    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升级需求
        (一)社会多元化需求要求服务模式升级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要求服务能力升级
        (三)内在实效性目标要求服务机制升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想图景: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逻辑理路
    一、智慧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一)嵌入:基于价值引领的养老模式重塑
        (二)赋能: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功能支撑
        (三)增慧:利用系统功能操作中的人人交互
    二、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三重逻辑
        (一)以“虚拟化”填补供需发展堕距
        (二)以“智能化”补足主体能力短板
        (三)以“一体化”提升整体运行效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践探索: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基本模式
    一、“虚拟化”商业运营模式
        (一)会员制运作机制
        (二)实践成效与发展
    二、“智能化”公益对接模式
        (一)积分制运作机制
        (二)实践成效与发展
    三、“一体化”生态共建模式
        (一)派单制运作机制
        (二)实践成效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域外经验:国外智慧养老实践模式参鉴
    一、“线上社区”养老模式
        (一)“线上社区”养老的制度基础
        (二)“线上社区”养老的运作机制
    二、“智能居家”养老模式
        (一)“智能居家”养老的制度基础
        (二)“智能居家”养老的运作机制
    三、合作型科技助老模式
        (一)合作型科技助老的制度基础
        (二)合作型科技助老的运作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未来进路: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前景
    一、以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可能限度
        (一)客观存在的温度落差
        (二)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三)尚难突破的协同壁垒
    二、以智慧养老助推养老服务体系优化的路径策略
        (一)以“量身定制化”增加服务人情味
        (二)以“包容性智慧”提升服务可及性
        (三)以顶层驱动和分层整合增强服务协同性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政策背景
        1.1.2 城市发展背景
        1.1.3 人们的需求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紧凑城市理论研究
        1.3.2 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更新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础研究
    2.1 紧凑城市理论形成背景
        2.1.1 国外背景
        2.1.2 我国背景
    2.2 基本概念界定
        2.2.1 紧凑城市
        2.2.2 紧凑、集中、集约辨析
    2.3 紧凑城市的特征
        2.3.1 土地集约利用
        2.3.2 高效运作
        2.3.3 高质量的环境品质
    2.4 旧城片区的共性问题
        2.4.1 建设密度分布与设施配套不经济
        2.4.2 功能结构衰退比例失调
        2.4.3 道路交通低效运作
        2.4.4 城市空间与环境品质欠佳
    2.5 紧凑城市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2.5.1 促进建设量与功能的集约整合
        2.5.2 补全完善公共设施增加便捷性
        2.5.3 交通效率提升推进更新
        2.5.4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5.5 延续城市活力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紧凑化更新的实践案例分析
    3.1 阿姆斯特丹泽伊达斯
        3.1.1 交通空间的整合
        3.1.2 混合功能与多样化
        3.1.3 建筑高度限制下的集约建设
        3.1.4 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宗旨
    3.2 东京汐留地区
        3.2.1 立体布置的交通线路
        3.2.2 用地与功能多样化
        3.2.3 严格的建设控制
        3.2.4 官民合作的推进更新
    3.3 伦敦金丝雀码头
        3.3.1 轨道交通发展激发城市活力
        3.3.2 高强度与高环境品质并行
        3.3.3 高度复合的功能布局
        3.3.4 交通节点的多首层设计
    3.4 纽约哈德逊广场
        3.4.1 集中建设与混合使用
        3.4.2 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3.4.3 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3.4.4 便利的城市交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紧凑性评价方法
    4.1 紧凑城市需要达到的目标
    4.2 紧凑性评价方法与要素
        4.2.1 评价方法构建架原则
        4.2.2 评价结构框架
        4.2.3 评价要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河客运站片区紧凑性评价
    5.1 片区概况
        5.1.1 片区更新背景
        5.1.2 片区发展条件
        5.1.3 现状人群需求
    5.2 紧凑性评价分析
        5.2.1 现状集约性评价
        5.2.2 现状高效性评价
        5.2.3 现状高质量性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紧凑思想下的更新策略
    6.1 .土地利用策略
        6.1.1 利用重要交通站点吸引建设集聚
        6.1.2 营造立体分层的城市空间
        6.1.3 控制街区尺度
    6.2 功能复合策略
        6.2.1 功能更新升级与多样化发展
        6.2.2 多维度的功能复合
        6.2.3 单位大院与外部片区的功能边界缝合
    6.3 交通整合策略
        6.3.1 公共交通推进城市更新
        6.3.2 完善慢行系统提倡绿色出行
        6.3.3 增加支路网密度
    6.4 环境提升策略
        6.4.1 绿地集中布置完善绿化系统
        6.4.2 完善高品质多样化公共空间
        6.4.3 严格的空间控制
        6.4.4 城中村微更新提升环境品质
    6.5 更新政策推进实施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问题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动态评述
        1.3.1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动态
        1.3.2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范围
    1.5 研究创新点
        1.5.1 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并解析其内涵
        1.5.2 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1.5.3 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策略与导则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小微公共空间介入日常化城市实践中的活跃性
        2.1.1 犬吠工作室微公共空间(Micro Public Space)探索
        2.1.2 “一日停车位”(Parking Day)改造活动
    2.2 永未停息的抽象现象探索——普适的情感研究
        2.2.1 情感与情绪的概念辨析
        2.2.2 基本情感和维度情感论
    2.3 “空间与情感”——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元理论解读
        2.3.1 情绪地理学——研究地理空间、人、情绪三者关系
        2.3.2 环境心理学——侧重人的行为与物理环境互动机制
        2.3.3 建筑学语境下的空间情感营造实践关注与思考
        2.3.4 建筑现象学——来源现象哲学的身体在场体验
        2.3.5 情感在空间感知领域被关注度提升
    2.4 以“感性工学”为代表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探索
        2.4.1 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
        2.4.2 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
    2.5 小结
第3章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3.1 小微公共空间的尺度明确
        3.1.1 以人为基本尺度的空间规模讨论
        3.1.2 基于行业标准和案例分析
    3.2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3.2.1 广义和狭义角度的综合释意
        3.2.2 本研究对象的具体范围指向
        3.2.3 依托城市空间的主体附属性
        3.2.4 相关概念辨析
    3.3 空间界面和行为使用视角下的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划分
        3.3.1 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类型
        3.3.2 小微公共空间的使用行为类型
    3.4 小微公共空间的内涵解析
        3.4.1 小尺度——内在属性特质
        3.4.2 系统性——空间网络完善
        3.4.3 微设计——空间操作态度
        3.4.4 日常化——贴近生活使用
        3.4.5 四点内涵的内在相互关联
    3.5 小微公共空间的优秀案例解析
        3.5.1 案例的选取原则
        3.5.2 调研区域及概况
        3.5.3 调研内容及方法
        3.5.4 调研结果及讨论
        3.5.5 案例的设计启示
    3.6 小结
第4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4.1 空间体验的情感诉求层次
        4.1.1 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建筑学转译
        4.1.2 本能层面情感诉求(Visceral level)
        4.1.3 使用层面情感诉求(Behavioral level)
        4.1.4 反思层面情感诉求(Reflective level)
    4.2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同场所营造理论内核辨析
    4.3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载体——情感影响要素构成
        4.3.1 空间形态要素的直接作用——情感诱因(显性要素)
        4.3.2 非空间形态要素的间接作用——情感滤镜(隐形要素)
        4.3.3 非空间形态要素和空间形态要素的相互影响
    4.4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呈现——空间行为模式对应
        4.4.1 驻留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4.4.2 穿过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4.5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人像——群体体验差异性
        4.5.1 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4.5.2 少年儿童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4.5.3 女性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4.6 “测量不可测量”——情感化设计量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4.6.1 基于主观体验的情感量化方法
        4.6.2 针对外部表现的情感量化方法
        4.6.3 面向生理唤醒的情感量化方法
        4.6.4 多种量化方法应用及优劣比较
    4.7 小结
第5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
    5.1 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5.2 基于大众点评的城市公园点评开放数据解读
        5.2.1 语义数据——文本情感语义的正负情绪值评定及分类
        5.2.2 图片数据——挖掘使用者关注的空间微观要素
        5.2.3 位置数据——评价热力图呈现
    5.3 明确情感化设计研究区域选取及尺度等级
        5.3.1 研究区域小微公共空间问题
        5.3.2 研究样本选取标准及侧重点
        5.3.3 宏观区域尺度——城市新区
        5.3.4 中观区域尺度——历史街区
        5.3.5 微观区域尺度——生活社区
    5.4 情感化设计的量化方法具体操作
        5.4.1 侧重于不同尺度层面小微公共空间内涵的方法选取
        5.4.2 情感呈现方式原始数据获取——空间行为观察法
        5.4.3 空间形态要素宏观布局分析——空间句法
        5.4.4 情感载体关键影响因子确定——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5.4.5 情感数据的形象呈现方式——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
    5.5 小结
第6章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
    6.1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6.2 重点调研区域选取及小微公共空间基本认知
        6.2.1 两处重点调研区域的选取
        6.2.2 以“L”和“U”围合型为主要空间类型
        6.2.3 三维空间的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6.2.4 滨海新区的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6.3 本能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空间整体感知
    6.4 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分析
    6.5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6.5.1 控制策略通则
        6.5.2 控制策略细则
    6.6 小结
第7章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
    7.1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7.2 五大道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基本认知
        7.2.1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发展概况
        7.2.2 二维空间形态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7.2.3 三维空间使用行为类型及其特征
    7.3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调研样本的选取
        7.3.1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7.3.2 空间句法街道轴线和线段分析
        7.3.3 街角调研样本的最终选取
    7.4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量化测度
        7.4.1 微观空间形态要素指标
        7.4.2 数据收集和相关性筛选
        7.4.3 同驻留行为的相关分析
        7.4.4 影响因子的贡献率解读
        7.4.5 Emoji Grid情感维度呈现
    7.5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7.5.1 控制策略通则
        7.5.2 控制策略细则
    7.6 小结
第8章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天津市生活社区为例
    8.1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8.2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的基本认知
        8.2.1 二维形态类型提取及其特征
        8.2.2 三维空间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8.3 本能和使用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
    8.4 反思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积极主动的私有领域改造
        8.4.1 社区样本1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8.4.2 社区样本2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8.4.3 社区样本3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8.5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8.5.1 控制策略通则
        8.5.2 控制策略细则
    8.6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以微见着”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
    9.2 “以微系情”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9.3 “精微设计”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与导则
    9.4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德国柏林小微公共空间案例调研整理
    附录B 大众点评抓取的全部广场、公园基本信息
    附录C 五大道街角空间空间感知问卷调查表整理
    附录D 五大道街区街角微观空间形态要素记录表
    附录E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附录F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空间视角下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安置社区
        1.2.2 累积性影响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本文概念框架
    2.1 社会影响与累积性影响学说
        2.1.1 社会影响学说
        2.1.2 累积性影响学说
    2.2 空间相关理论
        2.2.1 空间生产
        2.2.2 空间重构
        2.2.3 空间治理
        2.2.4 空间分异
    2.3 本文的概念框架
        2.3.1 社会空间相关概念
        2.3.2 累积性社会影响相关概念
        2.3.3 本文概念框架的建立
第三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累积性社会影响空间特征
    3.1 指标的选取
        3.1.1 情感空间指标
        3.1.2 物理空间指标
        3.1.3 其它指标
    3.2 研究样本:南京开发区社区
        3.2.1 开发区的选取
        3.2.2 社区的选取
        3.2.3 已有研究样本情况
        3.2.4 样本的筛选与补充
        3.2.5 样本检验
    3.3 数据处理:因子分析
    3.4 安置社区社会空间分异特征
        3.4.1 因子得分情况
        3.4.2 底层化现象
        3.4.3 社区不和谐现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特征形成因素及其范畴
    4.1 质性研究思路
        4.1.1 扎根理论
        4.1.2 分析流程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对象选择
        4.2.2 访谈方式的选择
        4.2.3 访谈过程的协商
    4.3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统计
        4.3.1 受访者基本信息
        4.3.2 受访者信息统计
        4.3.3 撰写备忘录
    4.4 编码过程
        4.4.1 开放式编码
        4.4.2 主轴编码
        4.4.3 选择性编码
        4.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各范畴间的关联性分析
    5.1 空间生产
        5.1.1 行业的更替
        5.1.2 商业落后
        5.1.3 拆迁安置型商店
    5.2 空间挤占
        5.2.1 社区不良现象
        5.2.2 维权能力薄弱
    5.3 空间重构
        5.3.1 社区配套的完善
        5.3.2 新社区的改进
    5.4 空间再现
        5.4.1 小型棋牌室
        5.4.2 菜地和家畜
    5.5 情感空间
        5.5.1 上下辈交流困境
        5.5.2 青年的焦虑
        5.5.3 新一代困境
        5.5.4 自我认同感低
    5.6 特征及形成因素间的关联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区累积性社会影响的空间治理
    6.1 社区生活空间治理
    6.2 社区生计空间治理
    6.3 社区社交网络空间治理
    6.4 社区情感空间治理
    6.5 社区空间治理的三个维度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四、中国城市超市饱和度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交通容量下的控规单元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探究 ——以行唐县为例[D]. 唐韵.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郭媛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扎根理论的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研究 ——以淮北市榴园村为例[D]. 蒋娜.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乡村闲置学校教学空间功能再利用研究 ——以河南地区为例[D]. 陈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小型城市街区式商业建筑策划研究 ——以武功县丝路商业街为例[D]. 安重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昆明主城区老旧社区微更新研究[D]. 孙嘉金.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智慧养老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D]. 张昊. 吉林大学, 2020(03)
  • [8]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D]. 杨书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D]. 刘荣伶. 天津大学, 2020(01)
  • [10]空间视角下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研究[D]. 吴一帆. 东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国城市超市饱和度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