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仿真研究

通用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仿真研究

一、通用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健[1](2020)在《基于构件技术的充电桩软件开发与仿真测试平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引发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为此我国政府及各大汽车厂商开始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功能完善、安全稳定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是保证电动汽车广泛推广的必要条件。目前随着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变更,充电桩控制软件变得复杂、不稳定且难以维护;同时大量充电桩厂商由于缺乏测试手段在出厂前并未对其所生产充电桩进行系统完善的测试。这些缺陷致使市场上投入运营的充电桩真实可用率很低,难以满足大量充电汽车的充电需求,严重阻碍了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产业化发展与推广。为改善这种情况,下面先后从充电桩开发和测试两个角度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从充电桩开发角度出发,选择基于构件技术开发一套充电桩控制软件。所做的工作主要有:基于MVC分层结构确立充电桩软件体系架构,继而利用领域工程对充电桩功能需求进行分析,进而依据分析结果对功能模块进行划分。之后提出一套适用于充电桩领域的构件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充电桩软件的设计开发。最后为能对软件模块代码质量进行评估,基于内聚和耦合提出了构件评估模型并利用模糊理论对其进一步优化。之后从充电桩测试角度出发,选择基于半实物仿真技术开发一个充电桩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所做的主要工作有:分析不同类型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及硬件外设组成,制定上位机和下位机相结合的总体设计方案。之后为实现测试配置的灵活性,使用微内核架构作为上位机总体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核心系统和插件模块的设计。最后完成下位机(即数据采集板)的软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是对实际交流桩和直流桩的控制导引电路、接触器及通信接口进行模拟;软件设计采用双缓冲队列与ISR(中断服务程序)结合的通信结构。源于与企业合作的开发项目背景,基于构件技术编写的两套充电桩软件迅速投入实际使用。以河南济源充电站为例,利用仿真测试平台对充电桩软件依次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实验,实验表明测试平台对充电桩软件测试高效快捷。同时使用构件评估模型对新旧充电桩软件进行评估对比,测试评估结果表明基于构件技术开发的充电桩软件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改善明显。综上,开发一套低耦合、高内聚且易于功能拓展的充电桩控制软件和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充电桩控制软件测试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刘向龙[2](2019)在《电磁层析成像关键问题及其在高铁车轮探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年左右,我国高铁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高铁车轮是高铁车辆与钢轨接触的唯一运动部件,工作在非常复杂的应力状态下,导致疲劳条件下微小的缺陷也很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加快扩散速度,有可能导致疲劳裂纹等故障。因此,对高铁车轮作定期的无损检测对保障行车安全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电磁层析成像(electromagnetictomography,EMT)技术具有非接触、非侵入、无辐射、低成本、快速成像等特性,并且具有对导电和导磁材料同时敏感的测量优势。本文探索了一种新颖的高铁车轮缺陷检测方法,研究了将电磁层析成像技术应用在高铁车轮探伤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 EMT的正问题和逆问题以及灵敏度矩阵求解的三种方法,并研究了 EMT探伤传感器的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有限元方法及其在EMT求解中的应用。(2)提出了一种L1-Lp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构造了新的目标泛函,该目标泛函利用L1范数作为数据项,Lp范数作为正则化项,将EMT逆问题转换成最优化问题,改善了图像重建算法对数据误差的敏感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一种修正的Landweber迭代图像重建算法,通过在电磁层析成像逆问题目标泛函中添加正则化项,改善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和收敛过程。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了修正Landweber迭代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研究了 O型EMT传感器中线圈数量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搭建了仿真研究平台,采用五种不同线圈数量的传感器分别对被测物场中的五种典型电导率分布进行数值仿真。根据得到的重建图像质量,确定了一定传感器尺寸下的最佳线圈数量。(5)研究了直接3D EMT成像的理论,包括3D EMT正问题、灵敏度矩阵和3D EMT逆问题。直接3D EMT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3D传感器布局、测量策略、数值仿真研究、3D图像重建算法以及3D显示等。搭建了直接3D EMT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重建图像结果验证了直接3D EMT成像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6)根据高铁车轮的结构特性和材料的电磁特性,设计了 U型EMT传感器,搭建了高铁车轮电磁层析成像探伤系统有限元模型,针对典型的浅表缺陷进行了仿真和图像重建。进而搭建了高铁车轮电磁层析成像探伤实验系统,包括探伤台架的设计加工、U型传感器的设计加工、信号发生和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以及信号调理和通道切换模块的设计等,利用搭建的系统对典型缺陷进行了实验研究。

柳蓉蓉[3](2019)在《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日益突出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国内各大城市开始推广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配套的能源补给基础设施也在大力推行。充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是电动汽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推广使用的前提。归根结底,充电设备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生产厂家产品设计的缺陷和出厂测试的不完善导致的。充电设备的主要测试项目包括电气特性、协议一致性、互操作性。除了一些电气特性测试,如充电桩的接地电阻、内部接线规范度、接触器安全性等项目,其他的测试项目多是针对充电桩的控制系统对各类故障的处理机制,对用户的各项操作是否响应等,即对充电桩充电控制系统的测试。因此,开发一套以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为测试对象的仿真测试平台,对于提高充电设备厂家各阶段的测试效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研究并实现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首先,通过对不同类型充电设备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结合充电设备国家标准,给出了一种通用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对平台的总体结构、各部分之间的接口、上位机的软件处理进行了分析设计。接着,对下位机数据采集板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互操作性测试模块、BMS模拟通信模块、协议转发模块和整个数据通信框架进行设计。通过数据采集板,可以实现上位机与被测对象之间的交互和通信。然后,对仿真测试平台的上位机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微内核架构、组件之间的通信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并对平台搭载的各外设模块的详细测试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上位机的仿真测试软件提供了用户在充电控制系统测试中所需要的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分析工具。最后,在该平台上进行了单个模块的单元测试和系统的集成测试实验,并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该系统可以提高充电控制系统测试的便捷和高效性。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4](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黎柏春[5](2016)在《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制造业的发展取决于制造技术的进步。然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的支持,而计算机仿真和监控是目前获得数据的主要方式,因此仿真和监控研究一直是制造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由于计算资源的限制,制造领域的计算机仿真多以单个部件或设备为研究对象。而制造系统已成为了当今的主要制造形式,因此针对整个制造系统的仿真已势在必行。随着近年来网络化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构建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实时分布交互仿真系统已成为可能。同时作为获取数据重要方式的监控,长期以来,监控的人机交互主要以图表、二维界面、音频、视频等作为交互手段。然而图表和二维界面的真实感和交互感都较差,视频和音频的信息数据量又较大,不利于信息通信。因而寻求一种形象直观、交互性强、数据量小的监控形式一直是监控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虚拟环境为基础的虚拟监控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发展趋势,结合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都以虚拟环境为基础的特点,针对去除材料的制造系统,进行了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最基本的制造系统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功能分析,按照分布交互仿真标准IEEE 1516e和主体(Agent)的基本结构设计了面向制造系统的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结构,并针对该系统结构选择了相应的网络协议和通信模型。(2)以构建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为目的,针对机床的可视化仿真和虚拟监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 DMG-DMU50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并验证了所建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为了保证制造系统仿真和虚拟监控时机床加工过程的实时动态显示,研究了基于GPU并行计算能力的材料去除仿真算法,实现了 NC代码编译和基于GPU计算的材料去除仿真,并通过与Vericut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文中仿真方法的正确性。为了将以上的研究成果开发实现为制造系统仿真和虚拟监控的仿真实体或监控主体,设计了五轴数控机床可视化环境、仿真控制实体和监控管理主体的类图。(3)以构建面向多轴铣削的球头铣刀铣削力仿真预测实体为目的,从铣削力的基本理论模型出发,推导了适用于多轴铣削的球头铣刀铣削力模型,给出了如何利用文中的几何仿真求解铣削力模型积分边界的方法,推导了铣削力系数辨识模型,进行了铣削力系数辨识实验和验证铣削力仿真的多轴铣削实验。为了将铣削力仿真开发实现为制造系统仿真的仿真实体,结合第3章的几何仿真研究设计了铣削力仿真预测实体类图。(4)以构建工业6R机器人的仿真实体和监控主体为目的,建立了 6R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逆运动学的解析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在分析了机器人控制指令,建立了机器人的雅克比矩阵,以及设计了控制指令的编译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机器人的仿真实体类图,开发实现了其中的核心模块。同时,为了构建机器人的监控主体,在免费开源的网络通信开发包JOpenShowVar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机器人监控的通信接口,设计了监控主体类图,开发实现了其中的核心模块,进行了监控实验测试。(5)以为虚拟监控提供运动数据为目的,研究了一种针对运动数据采集的视觉测量方法。以Kinect作为基本的传感器节点,建立了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架构的运动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对深度图像和颜色图像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设计了求解被跟踪对象位置坐标的算法,开发实现了算法中的关键模块,通过在机床上进行坐标测量实验验证了运动数据采集的正确性。(6)在全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章设计的程序类图,并借助一些免费的软件开发包,开发实现了面向制造系统的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通过系统的试运行实验,验证了文中理论研究和程序开发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高学伟[6](2021)在《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进程的深入,要实现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而火电机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主导地位。亟需解决火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问题,大型火电机组更多需要担负起高效节能、低碳环保、深度调频调峰的任务。实施电能替代供热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减少碳排放、促进能源清洁化意义重大。利用电锅炉储热供暖还可以降低电网调节压力,增加供热能力,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火电机组热力系统和电锅炉储热供暖热力系统都属于典型的非线性、多参数、强耦合的复杂热力系统。本文通过研究流体网络机理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相融合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为热力系统建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热力系统安全、环保和经济运行提供理论支撑。论文围绕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数字孪生理论、热力系统建模理论以及大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及信息物理系统的异同;以火力发电厂为例,研究了流体网络机理建模及求解方法;对Hadoop系统的MapReduce与Spark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实时数据处理Spark Streaming与Storm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搭建了适用于数字孪生及大数据在热力系统建模领域应用的大数据分布式集群平台;在该集群上实现了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大数据分布式计算,研究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驱动建模理论,包括支持向量回归建模、极限学习机建模、智能辨识优化算法以及即时学习等基本理论。(2)针对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的研究,提出一套基于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采用“主成分+互信息”的方法获得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确定权重因子,然后利用“欧式距离+角度”定义一种加权综合相似度度量函数。在离线状态下,利用改进遗传模拟退火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工况划分;进行工况预测时,采用一种多层次综合相似度度量的相似工况快速识别方法构建相似工况训练集,即根据两级搜索的策略实现了在线快速识别:初级识别是确定预测工况在历史工况库中所属的类别提取预测类工况,次级识别是采取基于综合相似度度量函数的相似工况识别方法,在历史数据库中针对预测类工况的快速识别;局部模型建模方法是在Spark计算框架下,对SparkSVMHPSO算法、Spark ELM算法以及基于SparkHPSO的多参数辨识等数据驱动建模方法进行研究。然后以SCR脱硝系统出口 NOx预测、电锅炉储热供热系统源侧及荷测负荷预测为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建模方法有效性。为热力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建模及系统工况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3)针对数据孪生建模的研究,提出一套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与机理模型多参数辨识协同融合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在建立热力系统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关键的设备模型参数利用多参数多工况拟合的离线智能辨识方法,得到可以模拟实际系统全工况下动态变化趋势的离线智能参数辨识模型;以离线智能参数孪生模型为主,根据相似度阈值进行判断,采用自适应模型参数更新策略,实现数字孪生模型的在线协同;为进一步提升孪生模型预测的精度和鲁棒性,采用移动窗格信息熵的多模型输出在线融合方法,提升关键工况以及动态变化过程的逼近程度。基于这一理论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能够基于系统运行数据持续进行自我修正,在线跟踪设备运行特性,从而具有自适应、自演进的智能化特点,能够全面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为系统工况迭代优化提供可靠的模型输入和结果校验工具。以燃煤电站SCR脱硝系统和电锅炉储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热力系统数字孪生模型。(4)最后,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实时跟踪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分配和工况寻优的热力系统智能工况动态寻优策略。并以电锅炉储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能耗成本分析和负荷分配策略,利用数字孪生模型系统,对电网负荷、电锅炉系统、储热系统进行预测计算,模拟不同运行方案、不同工况下系统动态运行,得出最优的供热调节和负荷分配方案。以火力发电厂SCR脱硝系统为例,根据建立的自适应、自演进的智能化SCR脱硝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比传统的PID控制效果更精确,运行更稳定。证明了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意义和行业示范价值。

曹铭[7](2020)在《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构建》文中提出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中最重要的管理系统之一,它关系到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成本和安全,因此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动力电池是一个时变非线性控制对象,其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中会受工况、环境等随机性因素影响,这使得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的实时精准管理更具挑战性。本论文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1)首先搭建了动力电池及电池组测试平台,通过改进电池功率脉冲测试方法获取电池参数辨识数据。然后基于ADVISOR建立电池应用环境整车模型,获取动力电池面向应用车辆的多种工况测试数据,利用电池动态工况数据对电池模型进行验证。最后研究动力电池可用容量与放电倍率、温度、老化状况及自放电的关系,指导后期电池参数辨识更新,完成动力电池精确建模。(2)将不同的动力电池模型及模型参数辨识数据进行适应性匹配对比,对比不同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所适应的电池辨识数据,实现动力电池模型复杂度和辨识精度之间的权衡。通过分析电池模型精度的影响因素,对电池模型进行改进,考虑动力电池电流、温度、荷电状态对电池参数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参数估计工具的通用模型离线参数辨识方法。(3)对目前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两种高压采集方法进行了融合,解决了总电压采集数据的误差以及噪声的问题。为精简高压采集数据融合的计算复杂度,改进了融合模型以及卡尔曼滤波器。最后验证所提出的高压采集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为确定动力电池的SOC和SOP这两个关键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带遗忘因子的递归最小二乘法实时捕获电池的特性并更新模型参数;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多状态联合估计算法,并建立了包含电压、剩余电量和单体峰值电流的多约束条件、多采样间隔的持续峰值功率数学模型;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基于纯电动汽车实际运行数据的仿真模型。(4)为了使电池组发挥最佳的性能和寿命,需要对电池进行热管理,将电池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文结合课题组在相变材料方面的研究,对相变材料在电池包中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改进,开展基于3D打印蜂窝结构复合相变材料与液冷结合的电池热管理方案的仿真及验证。(5)为了实现基于可执行模型开展的需求确认,迭代的仿真设计,自动化的代码生成,以及持续的测试与验证。本文利用先进的模型设计流程,搭建BMS控制器及被测对象模型,实现BMS功能的模型在环测试,利用d SPACE验证BMS的充电通讯流程。最后搭建基于RT_LAB的BMS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完成对所开发BMS的全面测试与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高压采集算法、多参数约束的动态持续峰值功率估计算法和基于相变材料与液冷耦合的电池热管理方案,解决了参数采集、状态估计及电池温控等目前电池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的通用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和考虑电流的改进型电池模型,解决了动力电池模型复杂度与精度的权衡问题,为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乔洁[8](2020)在《基于半物理仿真驱动的客运车辆关键性能虚拟测试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试验在汽车新车型开发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样车设计出来后的定型试验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车测试试验,因而耗费大量的人财物资源,延长开发周期,间接降低新车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据相关统计分析表明,营运车辆尤其是客运车辆的本质安全问题是触发道路交通事故群死群伤的主要诱因,而车辆本身结构安全性能又是支撑客运车辆安全行驶的主导因素。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产品研发数字化的不断推进,车辆性能试验的全数字化仿真是其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而传统车辆虚拟仿真测试系统存在费用高昂、系统过于庞大复杂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展客运车辆关键性能虚拟测试技术研究,将对客运车辆新车型开发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806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JQ5142),综合运用人机工程学、系统工程学、车辆系统动力学、优化理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虚拟试验技术和智能评价技术,通过理论分析、算法建模、程序设计及大量离线模拟试验,研究能实时进行客运车辆性能虚拟测试、适时评判和优化车辆设计参数等关键技术及低成本、便携式、个人辅助设计工作平台系统的实现。针对车辆操纵信息采集非实时性及车辆运行参数模型构建简易等效的技术问题,采用多核多线程的方法进行操纵信息实时并行采集及车辆运行参数模型构建精细化技术研究。通过线位移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微动开关及光耦隔离模块的硬件搭建,对车辆操纵信息数据进行初步采集标定转化;基于改进变步长LMS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适应滤波清洗,抑制杂波干扰,提高信息采集效能;采用共享片上缓存的多核体系架构,构建多线程间条件变量同步的并行实时采集框架,采用任务级并行模式实现驾驶操纵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的无缝连接,节省程序执行时函数切换的时间开销,达到低开销、高并行的驾驶操纵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效果;充分考虑车辆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及气压制动系统的物理结构特征及动力传输特性,建立车辆运行参数精细化模型,实现车辆操纵信息向车辆运行参数信息的精准传递,提高了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输入的有效性。针对传统车辆动力学模型解算迟滞性问题,采用改进四阶RTRK算法及模板技术进行车辆动力学模型实时解算技术研究。通过设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的约束条件,缩小整车动力学模型的系统边界;依据多视角车辆三维动力学模型受力分析,构建相应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基于主流轮胎模型比对,选用改进Gim模型构建轮胎地面力学模型,结合轮胎滚动力学模型,有效分析轮胎受力与结构参数变化下的轮胎力学特性,进而精确描述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运行姿态。通过对车辆动力学方程表达式进行标准化改造,将仿真时间区域按一定步长离散化,遴选改进四阶RTRK算法对车辆动力学方程进行实时解算,降低积分运行子程序工作量;采用基于C++的模板技术对车辆动力学方程的解算器进行封装,将车辆动力学方程的表达式作为函数参数进行传递,在编译过程中形成相应计算实例,避免了表达式对象加载造成的时间开销,从而提高代码复用性,完成车辆动力学方程的实时解算优化,解决了解算算法实时性与鲁棒性并存问题,实现了低耗时高精度的车辆试验工况仿真。针对车辆关键性能表征物理量繁多及传统车辆性能评价功能单一问题,基于改进雷达图理论,进行车辆关键性能评价技术研究。基于3DMax多边形建模技术、映射贴图技术和多边形平滑组技术,结合参照模板及扩展库进行试验车辆及试验场环境搭建,通过OpenGL矩阵堆栈调用,实现三维试验场景的多视角实时漫游。参照国标及相关ECE法规制定的车辆性能试验方案,构建车辆关键性能特征物理量方案集。通过对传统雷达图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扇形面积和扇形周长作为评价特征向量,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车辆关键性能层次分析模型的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基于判断矩阵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针对不同量纲表述的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依据指标权重和评价值计算的评价对象所占的面积和周长作为评价特征向量,根据构造的评价向量及构造函数的解析值完成车辆关键性能的技术评价,提升了车辆关键性能评价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便于车辆设计参数的优化改进。为验证论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实时性,完成客运车辆关键性能虚拟测试系统的设计开发,并进行系统的功能实现。基于市场主流车型,完成客运车辆关键性能虚拟测试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智能评价及对车辆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改进。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结合个人辅助操纵的客运车辆关键性能虚拟测试方案有效可行,系统使用便捷、成本低廉、工作稳定可靠,达到车辆设计工程师个人辅助设计应用要求。

刘文祺[9](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受益于通信、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应用,“互联网+”已在民生、经济、政务等方面被广泛普及;但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难以计数的网络设备、应用以及爆发膨胀的网络数据,使网络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给网络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面对互联网数据海量、业务多样、演变迅速的特点,传统网络安全技术效率低下且呆板固化,在性能、自适应性和泛化性方面已经不能有效应对当前网络安全的形势,因此研究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安全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展现了能够处理海量数据、检测识别以及自动学习的强大能力,给网络安全领域拓宽了发展思路,成为了当下热门研究之一。但现有方法由于依赖于公开标记的安全数据集以及经验知识,在实际网络数据采集、安全特征提取以及检测模型构建的环节上存在局限,难以适应于真实网络环境的特点并对实际网络攻击进行检测,造成现有研究较难在实际网络中进行部署实施。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现有基于机器学习网络安全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包括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相关工作;然后集中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为后文的研究提供支撑;随后着重对实际安全信息采集、未知协议特征提取、自适应增量模型构建三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从实际网络中收集真实的安全信息、从未知网络协议数据中提取特征、构造自适应及增量式的检测模型,提升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安全技术的检测性能、自适应和泛化能力,使其适应于实际网络数据海量、业务多样、演变迅速的特点,并能对其中已知和未知网络攻击进行检测,以实现在真实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为了收集实际的网络安全数据,提出统一安全信息采集模型;首先,对异构安全设备上产生的各种类型的安全信息进行收集,并以标准格式进行封装;然后,利用过滤和整合方法,根据信息过滤标准和事件相似度,对初始信息中存在的错误和冗余内容进行处理;随后,通过基于事件相异度的关联方法,利用Bayes算法将相似行为的混合型安全事件进行关联;最后,研究事件的管理方式,对安全信息进行有序存放;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通过信息采集、处理和关联的操作,在整合压缩比、关联正确性、完备性和处理效率指标上取得了较好结果,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的安全数据。2、为了在无先验知识条件下提取未知网络数据的特征,以未知协议报文作为研究实例,提出一种未知协议解析方法Rebuilder;首先,构建基于隐半马尔可夫的未知协议报文模型,对协议字段内的变化规律和字段间的状态转移关系进行描述;然后,研究未知报文的解析方法,利用Baum-Welch方法对报文模型进行训练,根据最大似然准则对协议关键词、字段长度进行估计;最后,研究基于未知报文分段的特征提取方法,将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或关键词序列作为报文特征;实验结果表明,Rebuilder在无先验知识条件下对文本、二进制协议报文格式进行解析,相较于对比方法提高了字段划分的准确度、覆盖度等指标,能为提取未知协议报文特征提供有用信息。3、为了克服内容2,需要依赖于通用报文结构来构建未知协议报文模型的问题,提出基于模式发现理论的未知协议解析方法ReSight,仅利用报文数据本身对未知协议格式进行解析;首先,根据信息论原理对协议解析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模式发现的衡量标准和重构规则;然后,提出报文格式ε状态机的模式重构算法,挖掘报文格式的隐含模式;最后,实验在无先验知识条件下,利用ReSight对二进制类型报文格式进行解析,为提取未知协议报文特征提供有用信息。4、为了构建自适应和增量式检测模型,提出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ENID;首先,采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特征选择方法,以特征的信息增益为度量标准,实现最优特征子集的选取;然后,根据相似相离原则提出自适应的高斯混合聚类算法,自动确定最优聚类簇数,对正常和异常的网络特征进行学习,通过特征匹配实现入侵识别;最后,提出增量更新方法,利用原有聚类结果和增量样本进行增量聚类,通过挖掘频繁特征对未知攻击模式进行即时更新;实验结果表明,ENID相较于对比方法提高了特征选取的有效性、针对已知和未知攻击检测的准确率、误报率及漏报率等指标,可以适应真实环境中网络数据维度高、成分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特点,能够应对已知和未知的实际网络攻击。最后将各部分研究内容进行融合,设计混合型的入侵检测系统MixID,并搭建仿真的网络拓扑对该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各关键技术的效果;通过综合对比各项测试指标,MixID在已知、未知攻击检测的准确率、误报率及漏报率等结果上体现了一定优势,其性能、自适应性和泛化性都取得了较好的进步;同时也表明,通过利用关键技术间的互补特性,可以更好的将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安全研究应用于实际网络环境。但考虑到目前工作还有很多限制,在大规模网络流攻击、加密流量攻击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值得后续研究。

侯聪[10](2020)在《基于数据采集设备的软硬件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芯片集成规模和复杂度也越来越高,在芯片研发初期完成芯片验证,确保芯片功能正常,顺利投入市场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的软硬件仿真系统主要以实验室科研项目高速数据采集设备作为待测设计背景进行模块及系统级设计和仿真,实现了软硬件仿真的结合,弥补了传统软件仿真的失真、低速和硬件仿真的不确定性的缺点。本文首先对仿真验证及数据采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调研,然后通过对比关键技术的成熟程度,完成了相应技术及器件的选型、数据采集设备的整体框架和软硬件仿真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其次本文使用Verilog硬件编程语言自顶向下完成了采集设备的硬件代码设计和优化,并实现了针对采集设备设计的软硬件仿真系统,该系统通过在PC端利用SystemVerilog验证语言和UVM验证方法学内部集成的优秀机制及大量随机化组件,构建层次化的软件仿真环境,在软件仿真完成后,将硬件设计综合下载到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中建立真实的物理环境,进而对采集设备进行整体实物仿真测试。最后,本文对仿真结果和代码、功能覆盖率等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通过对仿真结果、覆盖率、系统复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数据采集设备功能是否正确完整,并提出优化方案。

二、通用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仿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用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构件技术的充电桩软件开发与仿真测试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充电桩开发技术的不足
        1.1.2 充电桩测试技术的不足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嵌入式软件构件开发技术研究现状
        1.2.2 嵌入式软件测试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
2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
    2.1 基于构件技术的软件过程
        2.1.1 领域工程
        2.1.2 应用工程
        2.1.3 构件组装
    2.2 构件模型
        2.2.1 通用构件模型介绍
        2.2.2 嵌入式构件模型介绍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内聚和耦合的构件质量评估建模
    3.1 构件评估体系建立
        3.1.1 模内耦合密度评估标准建立
        3.1.2 总体功能约束指标建立
        3.1.3 预算约束指标建立
        3.1.4 交付时间约束指标建立
        3.1.5 可靠性约束指标建立
    3.2 构件评估模型建立
    3.3 基于模糊理论的模型优化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构件技术的充电桩软件设计
    4.1 充电桩软件架构与功能模块设计
        4.1.1 软件架构设计
        4.1.2 功能模块划分
    4.2 充电桩构件模型设计
        4.2.1 构件模型的属性
        4.2.2 构件模型的接口
        4.2.3 构件模型的实现
    4.3 充电桩软件设计
        4.3.1 充电管理模块设计
        4.3.2 后台通信模块设计
        4.3.3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4.4 人机交互模块构件设计
        4.4.1 硬件驱动层构件设计
        4.4.2 虚拟设备层构件设计
        4.4.3 应用层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充电桩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设计
    5.1 仿真测试平台总体设计
    5.2 仿真测试平台上位机设计
        5.2.1 上位机软件架构设计
        5.2.2 插件模块设计
        5.2.3 核心系统设计
    5.3 仿真测试平台下位机设计
        5.3.1 数据采集板硬件设计
        5.3.2 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电动汽车充电桩软件测试与评估
    6.1 充电桩软件测试
        6.1.1 单元测试
        6.1.2 集成测试
    6.2 充电桩软件评估
        6.2.1 整体软件评估
        6.2.2 软件构件设计改进
    6.3 基于构件技术的充电桩软件应用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2)电磁层析成像关键问题及其在高铁车轮探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高铁车轮探伤概述
        1.1.1 高铁车轮主要缺陷分析
        1.1.2 高铁车轮探伤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
        1.2.1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概述
        1.2.2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原理及组成
        1.2.3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分类
        1.2.4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
    1.4 电磁层析成像技术
        1.4.1 EMT技术概述
        1.4.2 EMT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3 EMT技术潜在的应用领域
        1.4.4 EMT技术存在的难点
        1.4.5 EMT技术在高铁车轮探伤中的应用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5.2 论文组织安排
        1.5.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电磁层析成像的理论基础
    2.1 电磁层析成像的基础
        2.1.1 EMT系统构成
        2.1.2 EMT系统分类
    2.2 EMT正问题和逆问题的研究
        2.2.1 EMT正问题的物理描述
        2.2.2 EMT逆问题的物理描述
    2.3 电磁激励场与物场相互作用的研究
    2.4 灵敏度矩阵的研究
        2.4.1 模型扰动法
        2.4.2 测量扰动法
        2.4.3 场量提取法
    2.5 EMT探伤传感器的理论和数值分析
        2.5.1 解析法在低频电磁问题中的应用
        2.5.2 空气芯线圈在导电平面上电感变化的研究
    2.6 有限元仿真方法
        2.6.1 有限元分析的实现
        2.6.2 有限元法在EMT正问题中的实现
        2.6.3 有限元法在EMT正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2.7 EMT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8 本章小结
3 EMT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
    3.1 EMT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
    3.2 EMT图像重建算法综述
        3.2.1 线性反投影算法
        3.2.2 Tikhonov正则化方法
        3.2.3 截断奇异值分解算法
        3.2.4 Landweber迭代算法
        3.2.5 迭代Tikhonov算法
        3.2.6 总变差正则化算法
        3.2.7 共轭梯度算法
        3.2.8 卡尔曼滤波算法
        3.2.9 布谷鸟算法
        3.2.10 压缩感知算法
    3.3 L_1-L_p算法
        3.3.1 L_1-L_p算法基本理论
        3.3.2 仿真研究
        3.3.3 实验研究
    3.4 修正Landweber迭代算法
        3.4.1 修正Landweber迭代算法理论研究
        3.4.2 重建图像仿真结果
        3.4.3 重建图像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EMT传感器线圈数量的优化研究
    4.1 研究现状
    4.2 仿真平台搭建
    4.3 图像重建结果分析
        4.3.1 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的图像重建
        4.3.2 采用投影Landweber迭代算法的图像重建
        4.3.3 采用共轭梯度算法的图像重建
        4.3.4 灵敏度矩阵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直接三维电磁层析成像理论研究
    5.1 3D ET研究现状
    5.2 三维电磁层析成像理论
        5.2.1 3D EMT正问题
        5.2.2 灵敏度矩阵
        5.2.3 3D EMT逆问题
    5.3 三维电磁层析成像仿真模型搭建
        5.3.1 直接3D EMT传感器设计
        5.3.2 3D EMT测量原理
    5.4 图像重建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高铁车轮电磁层析成像探伤系统的设计与实验分析
    6.1 高铁车轮电磁层析成像探伤系统仿真研究
        6.1.1 高铁车轮缺陷的设计
        6.1.2 高铁车轮探伤系统传感器结构的设计
        6.1.3 高铁车轮探伤系统仿真平台搭建
        6.1.4 激励信号相关参数选择
        6.1.5 剖分单元数量的选择
        6.1.6 灵敏度矩阵分析
        6.1.7 高铁车轮电磁层析成像探伤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6.2 高铁车轮电磁层析成像探伤实验系统设计
        6.2.1 探伤台架设计
        6.2.2 传感器设计
        6.2.3 信号发生和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6.2.4 信号调理和通道切换模块设计
        6.2.5 上位机设计
    6.3 高铁车轮电磁层析成像探伤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6.3.1 不同类型高铁车轮缺陷的设计
        6.3.2 高铁车轮缺陷检测系统实验测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充电桩测试的发展与现状
        1.2.2 嵌入式软件测试的发展与策略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组成与工作原理
    2.1 充电设备功能单元组成
    2.2 充电设备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3 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总体设计
    3.1 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设计方案
    3.2 数据采集板的接口设计
    3.3 仿真测试平台上位机软件设计
        3.3.1 仿真测试平台上位机软件架构
        3.3.2 测试数据采集
        3.3.3 测试数据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数据采集板设计
    4.1 互操作性测试模块
        4.1.1 直流桩控制导引过程分析
        4.1.2 交流桩控制导引过程分析
        4.1.3 互操作性测试方法
    4.2 车辆BMS通信模拟器
        4.2.1 BMS模拟器测试需求
        4.2.2 BMS模拟器硬件设计及实现
        4.2.3 BMS模拟器软件设计及实现
        4.2.4 BMS与充电机通信过程设计
    4.3 协议转发模块
    4.4 数据采集板通信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仿真测试平台上位机软件及实现
    5.1 微内核架构
        5.1.1 硬件测试网络搭建插件与核心系统的实现及通信方式设计
        5.1.2 插件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5.2 插件结构设计
        5.2.1 协议模拟设计
        5.2.2 模块插件的多线程结构
        5.2.3 各模块的测试需求
    5.3 测试数据采集与处理
        5.3.1 SQLite数据分类与存储
        5.3.2 软件可信性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实验与结果分析
    6.1 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6.1.1 单元测试
        6.1.2 系统集成测试
    6.2 模拟测试系统结果与分析
        6.2.1 测试结果的生成
        6.2.2 BMS模拟器通信过程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1.1.2存在的问题
        1.1.3研究发展趋势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2热点研究方向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2存在的问题
        1.2.2.3总结与展望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1.3.1.1车身结构
        1.3.1.2声学包装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1.3.2.1制动抖动
        1.3.2.2制动颤振
        1.3.2.3制动尖叫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1.3.3.4降噪方法
        1.3.3.5问题与展望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1.4.1.1主动悬架技术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1.4.2.1主动悬置技术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2.1.1.2高效内燃机
        2.1.1.3新型传动方式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重点研究方向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存在的问题
        2.2.3重点研究方向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2.3.1.1动力电池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2存在的问题
        2.3.2.3热点研究方向
        2.3.2.4研究发展趋势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重点研究方向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3.1.3研究发展趋势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3.2.1.3研究发展趋势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3.2.2.3研究发展趋势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3.2.3.1转向角传动比
        3.2.3.2转向路感模拟
        3.2.3.3诊断容错技术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3.3.1.4电动汽车研究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3.3.1.6参数测量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3.3.1.8其他方面
        3.3.2存在的问题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4存在的问题
        4.1.2.5展望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4.2.1.1点云聚类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4.2.1.3障碍物识别
        4.2.1.4障碍物跟踪
        4.2.1.5小结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4.2.2.1交通标志识别
        4.2.2.2车道线检测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4.2.2.4行人检测
        4.2.2.5车辆检测
        4.2.2.6总结与展望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3.2当前研究热点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4.3.3存在的问题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4.4.5.1路线图法
        4.4.5.2网格分解法
        4.4.5.3 Dijistra算法
        4.4.5.4 A*算法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5面临的挑战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4.5.2.3纵向速度控制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4.5.2.5节油驾驶控制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7.3.2存在的问题
        4.7.3.3热点研究方向
        4.7.3.4研究发展趋势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2存在的问题
        5.1.1.3重点研究方向
        5.1.1.4展望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2存在的问题
        5.1.2.3重点研究方向
        5.1.2.4展望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2存在的问题
        5.1.3.3重点研究方向
        5.1.3.4展望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重点研究方向
        5.2.3展望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5.3.1概述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5.3.2.1被动安全技术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5.3.3研究热点
        5.3.3.1事故研究趋势
        5.3.3.2技术发展趋势
        5.3.4存在的问题
        5.3.5小结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5.4.2存在的问题
        5.4.3重点研究方向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5.5.2热点研究方向
        5.5.3存在的问题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6结语

(5)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的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1.3 制造系统虚拟监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制造系统虚拟监控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制造系统虚拟监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研究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系统设计
    2.1 制造系统的基本单元与功能
    2.2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系统结构
        2.2.1 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分析
        2.2.2 分布交互仿真国际标准IEEE 1516e
        2.2.3 主体(Agent)技术
        2.2.4 基于IEEE 1516e标准和主体技术的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2.2.5 通信协议和网络模型
    2.3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关键技术分析
        2.3.1 仿真实体和监控主体构建
        2.3.2 虚拟环境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造系统中五轴数控机床铣削加工并行实体几何仿真和虚拟监控的研究
    3.1 DMG-DMU50五轴数控机床的运动学模型
        3.1.1 建立运动学模型的数学理论
        3.1.2 DMG-DMU50五轴数控机床的运动学模型
        3.1.3 机床运动学模型的验证
    3.2 基于GPU的五轴铣削加工过程并行实时仿真
        3.2.1 多轴加工的几何仿真
        3.2.2 基于GPU的通用计算
        3.2.3 基于GPU的五轴铣削加工过程仿真并行算法
        3.2.4 五轴铣削加工过程的仿真效果分析
    3.3 制造系统中五轴数控机床的几何仿真实体和监控主体构建
        3.3.1 五轴数控机床的可视化
        3.3.2 五轴数控机床的仿真控制实体
        3.3.3 五轴数控机床的监控管理主体类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造系统中五轴数控机床的球头铣刀铣削力仿真预测研究
    4.1 球头铣刀铣削力仿真预测实体研究的技术路线
    4.2 五轴数控机床的球头铣刀铣削力模型的建立
        4.2.1 球头铣刀的铣削力模型
        4.2.2 基于几何仿真的切触区域和切削刃切触区间求解
    4.3 面向多轴铣削加工的球头铣刀铣削力系数辨识
        4.3.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球头铣刀铣削力系数辨识模型
        4.3.2 面向多轴铣削加工的球头铣刀铣削力系数辨识的实验研究
    4.4 球头铣刀铣削力模型和系数辨识模型的实验验证
    4.5 面向多轴铣削的球头铣刀铣削力仿真预测实体类图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造系统中工业6R机器人的仿真和虚拟监控研究
    5.1 工业6R机器人仿真实体和虚拟监控主体研究的技术路线
    5.2 工业6R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5.2.1 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模型
        5.2.2 机器人逆运动学的解析解
        5.2.3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5.2.4 机器人的雅克比矩阵
    5.3 工业6R机器人的仿真实体
        5.3.1 机器人的可视化环境
        5.3.2 机器人的控制指令编译
        5.3.3 机器人的仿真实体类图
        5.3.4 机器人的仿真实例
    5.4 工业6R机器人的虚拟监控主体
        5.4.1 机器人监控的通信接口
        5.4.2 机器人的虚拟监控主体类图
        5.4.3 机器人在线实时的虚拟监控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制造系统虚拟监控的运动数据采集研究
    6.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架构下的运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6.1.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6.1.2 Kinect
        6.1.3 运动数据采集系统的体系结构
    6.2 运动数据采集方法
        6.2.1 基于Camshift算法的窗口中心像素位置搜索
        6.2.2 窗口中心像素位置和深度图像融合下的空间坐标求解
    6.3 运动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验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的开发与运行
    7.1 开发工具和平台
    7.2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的运行实例
        7.2.1 交互仿真系统运行的硬件平台
        7.2.2 仿真实体的设置
        7.2.3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的运行效果
    7.3 制造系统虚拟监控的运行实例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作者简介

(6)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及缩写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能源电力发展背景与现状
        1.1.2 智能控制优化研究现状
    1.2 热力系统建模仿真及大数据技术研究现状
        1.2.1 热力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1.2.2 电力大数据及其发展现状
        1.2.3 热力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背景
    1.3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关键技术
        1.3.1 数字孪生的应用发展现状
        1.3.2 数字孪生研究的关键技术
        1.3.3 数字孪生发展面临的挑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孪生与热力系统建模理论
    2.1 数字孪生的基本理论
        2.1.1 数字孪生的定义与内涵
        2.1.2 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之间的关系
        2.1.3 数字孪生与信息物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2.2 热力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
        2.2.1 流体网络机理建模理论与方法
        2.2.2 数据驱动建模理论与方法
    2.3 大数据的基本理论
        2.3.1 大数据平台框架及相关技术
        2.3.2 大数据存储管理与预处理方法
        2.3.3 大数据分布式集群平台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研究
    3.1 基于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
        3.1.1 建模思路
        3.1.2 基于改进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模糊聚类工况划分
        3.1.3 基于多层次综合相似度度量的相似工况识别
        3.1.4 基于Spark平台的数据驱动局部模型建模
    3.2 SCR脱硝系统数据驱动建模应用案例
        3.2.1 建模对象及背景介绍
        3.2.2 数据预处理和相似工况选取
        3.2.3 局部建模过程及结果分析
    3.3 电锅炉供热系统荷侧和源侧负荷预测建模应用案例
        3.3.1 建模对象及背景介绍
        3.3.2 荷侧供热负荷预测模型
        3.3.3 源侧电负荷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力系统数字孪生建模理论及应用
    4.1 热力系统数字孪生建模思路
        4.1.1 数字孪生建模方法的提出
        4.1.2 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流程
    4.2 数字孪生机理模型的构建
        4.2.1 管路模型
        4.2.2 调节阀模型
        4.2.3 离心水泵模型
        4.2.4 换热器模型
    4.3 数字孪生模型的协同与融合理论
        4.3.1 数字孪生模型离线智能参数辨识
        4.3.2 数字孪生模型参数在线自适应协同
        4.3.3 基于移动窗格信息熵的多模型输出在线融合
    4.4 数字孪生建模实例分析
        4.4.1 脱硝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
        4.4.2 供热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热力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的节能控制优化
    5.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智能工况动态寻优
        5.1.1 热力系统智能工况动态寻优策略
        5.1.2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供热储热系统智能工况动态寻优
    5.2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自适应预测控制优化
        5.2.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
        5.2.2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预测控制的喷氨量优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BMS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池建模研究现状
        1.2.2 电池模型参数辨识研究现状
        1.2.3 电池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1.2.4 电池热管理研究现状
    1.3 现阶段主要存在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论文框架结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动力电池性能试验及特性分析
    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2.2 动力电池关键指标解析
    2.3 动力电池测试系统介绍
        2.3.1 动力电池测试平台
        2.3.2 动力电池参数
    2.4 动力电池性能测试与分析
        2.4.1 容量测定实验
        2.4.2 倍率特性测试
        2.4.3 温度特性测试
        2.4.4 开路电压曲线测试
        2.4.5 改进型复合脉冲实验
        2.4.6 动态工况测试数据获取
    2.5 动力电池实际容量的影响因素
        2.5.1 放电倍率
        2.5.2 环境温度
        2.5.3 电池老化
        2.5.4 电池自放电
    2.6 小结
第3章 动力电池建模及通用离线参数辨识方法
    3.1 动力电池建模
        3.1.1 Thevenin模型
        3.1.2 PNGV模型
        3.1.3 二阶RC模型
        3.1.4 三阶RC模型
    3.2 通用离线参数辨识方法
        3.2.1 电池参数辨识和验证数据
        3.2.2 通用参数辨识方法
        3.2.3 辨识参数设置
    3.3 模型参数验证与分析
        3.3.1 各工况下的辨识与仿真
        3.3.2 参数辨识结果对比
    3.4 模型及辨识流程改进
        3.4.1 误差分析
        3.4.2 数据处理优化
        3.4.3 模型优化及验证
    3.5 小结
第4章 动力电池数据采集及状态估计
    4.1 基于数据融合的电动汽车高压采集方法
        4.1.1 电压采样电路设计
        4.1.2 采集精度分析
        4.1.3 数据融合模型
        4.1.4 仿真验证
    4.2 基于FFLS的在线参数辨识与更新
    4.3 基于AEKF的 SOC估算
    4.4 基于数据驱动的SOC-SOP联合估计
        4.4.1 基于电压约束
        4.4.2 基于SOC约束
        4.4.3 基于电池单体峰值电流约束
    4.5 联合估算验证
        4.5.1 SOC验证
        4.5.2 SOP验证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相变温控的电池组热管理研究
    5.1 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机理与传热特性
        5.1.1 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机理
        5.1.2 锂离子电池的传热机理
        5.1.3 单体电池建模及验证
        5.1.4 单体电池热模型验证
    5.2 相变材料的改进与分析
        5.2.1 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分析
        5.2.2 增加3D打印蜂窝结构的相变材料
    5.3 相变材料与液冷耦合温控的电池组散热研究
        5.3.1 主被动耦合散热方案一
        5.3.2 主被动耦合散热方案二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模型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开发
    6.1 基于模型设计的过程分析
    6.2 基于Simulink的模型软件在环测试
        6.2.1 BMS软件在环测试模型架构
        6.2.2 BMS控制器模型架构
        6.2.3 BMS控制对象模型架构
    6.3 基于dSPACEMicro Auto Box的快速原型设计
        6.3.1 dSPACE实时仿真平台的应用
        6.3.2 充电机与BMS的通信协议实现
        6.3.3 基于dSPACE/Simulink的充电通信模型搭建
        6.3.4 基于dSPACE/Controldesk的通信测试
    6.4 小结
第7章 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
    7.1 BMS功能分析
        7.1.1 系统结构分析
        7.1.2 系统功能分析
        7.1.3 系统接口梳理
    7.2 BMS_HIL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7.2.1 RT-LAB介绍
        7.2.2 BMS_HIL硬件平台构建
    7.3 BMS_HIL软件模型设计
        7.3.1 单体电池模型
        7.3.2 电池组模型实现
        7.3.3 负载模型
        7.3.4 充电模型
        7.3.5 次级子系统模型
    7.4 BMS_HIL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7.4.1 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7.4.2 BMS控制器SOC估算精度验证
        7.4.3 BMS测量精度验证
        7.4.4 BMS充电通讯流程验证
    7.5 BMS电磁兼容性测试
    7.6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工作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半物理仿真驱动的客运车辆关键性能虚拟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多核多线程的车辆操纵数据实时并行采集技术研究
    2.1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辆操纵数据信息采集
        2.1.1 基于线位移传感器的踏板信号采集与处理
        2.1.2 基于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向信号采集与处理
        2.1.3 基于微动开关的挡位信号采集与处理
        2.1.4 基于改进变步长LMS的自适应滤波洗出算法
    2.2 基于多核多线程的数据实时并行采集方法
        2.2.1 基于多核内存资源共享的数据实时采集软件框架设计
        2.2.2 基于条件变量线程间同步的并行采集程序模型构建
    2.3 考虑车辆结构特征的车辆运行参数模型构建
        2.3.1 基于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的动力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2.3.2 面向扭矩传递路径的传动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2.3.3 基于转向梯形机构的转向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2.3.4 基于气压传递原理的车辆制动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改进四阶RTRK算法及模板技术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实时解算技术研究
    3.1 车辆动力学实时仿真模型构建
        3.1.1 整车动力学仿真流程及模型构建约束条件
        3.1.2 坐标系统及其关系模型的建立
        3.1.3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3.2 基于改进四阶RTRK算法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实时解算方法研究
        3.2.1 车辆动力学方程表达式的标准化
        3.2.2 车辆动力学模型实时求解方法的选取原则
        3.2.3 基于改进四阶RTRK算法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实时解算
    3.3 基于模板技术的车辆动力学模型解算器的封装
        3.3.1 解算器代码层级执行架构
        3.3.2 面向模型仿真实时性的解算器封装
        3.3.3 车辆动力学模型解算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改进雷达图理论的车辆关键性能评价技术研究
    4.1 基于OpenGL与3DMax的车辆虚拟试验环境构建
        4.1.1 建模关键技术
        4.1.2 车辆与试验场景构建
        4.1.3 试验场景驱动
    4.2 车辆关键性能虚拟试验方法与特征物理量方案集构建
        4.2.1 车辆动力性试验方法
        4.2.2 车辆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4.2.3 车辆制动性试验方法
        4.2.4 车辆关键性能特征物理量方案集构建
    4.3 基于改进雷达图理论的车辆关键性能评价
        4.3.1 层次分析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2 基于判断矩阵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3 基于特征向量的车辆关键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客运车辆关键性能虚拟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架构设计
        5.1.1 系统设计任务与目标
        5.1.2 系统设计原则
        5.1.3 系统设计流程
        5.1.4 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5.2 车辆关键性能虚拟测试系统仿真实现
        5.2.1 试验车辆主要参数
        5.2.2 车辆关键性能虚拟试验
        5.2.3 试验评价及车辆设计参数优化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现状及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主要问题
    1.3 本文工作
    1.4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统一安全信息采集模型
    2.1 引言
    2.2 相关研究
    2.3 采集模型
        2.3.1 目标及要求
        2.3.2 模型结构
    2.4 关键技术
        2.4.1 信息收集
        2.4.2 信息处理
        2.4.3 信息关联
        2.4.4 信息管理
    2.5 实验
        2.5.1 实验环境
        2.5.2 模块实现
        2.5.3 性能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HSMM的未知协议解析方法
    3.1 引言
    3.2 相关背景
        3.2.1 相关前提
        3.2.2 理论基础
    3.3 未知报文解析
        3.3.1 HSMM未知报文模型
        3.3.2 报文模型训练
        3.3.3 报文分段和特征提取
    3.4 实验
        3.4.1 评估指标
        3.4.2 字段提取
        3.4.3 性能分析
        3.4.4 参数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式发现的未知协议解析方法
    4.1 引言
    4.2 相关背景
        4.2.1 相关前提
        4.2.2 理论基础
    4.3 模式测度
        4.3.1 全局测度
        4.3.2 局部测度
    4.4 未知报文格式重构
        4.4.1 报文格式ε机重构
        4.4.2 格式重构和特征提取
    4.5 实验
        4.5.1 评估指标
        4.5.2 字段提取
        4.5.3 ε机构建
        4.5.4 参数影响
        4.5.5 状态数对比
        4.5.6 全局测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增量更新的自适应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5.1 引言
    5.2 相关研究
    5.3 相关背景
        5.3.1 网络流量分析
        5.3.2 粗糙集理论
    5.4 ENID系统
        5.4.1 特征选择
        5.4.2 GMM聚类
        5.4.3 增量更新
        5.4.4 检测响应
    5.5 实验
        5.5.1 实验数据集
        5.5.2 评估指标
        5.5.3 特征选择
        5.5.4 自适应聚类
        5.5.5 增量聚类
        5.5.6 参数影响
        5.5.7 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混合型的入侵检测系统仿真与测试
    6.1 MIXID结构
    6.2 仿真与测试
        6.2.1 评估指标
        6.2.2 拓扑设计
        6.2.3 系统仿真
        6.2.4 测试方案
        6.2.5 测试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基于数据采集设备的软硬件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仿真系统及关键技术需求分析
    2.1 仿真系统设计方案
        2.1.1 仿真系统需求分析
        2.1.2 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2.2 关键技术与器件选型
        2.2.1 UVM验证方法学
        2.2.2 存储器选型
        2.2.3 千兆以太网器件选型
        2.2.4 FPGA器件选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采集设备的实现
    3.1 采集设备整体架构
    3.2 信号跨时钟域处理
    3.3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3.3.1 数据筛选模块
        3.3.2 数据加密模块
    3.4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3.4.1 DDR2中转存储模块
        3.4.2 FLASH固定存储模块
    3.5 各接口功能设计
        3.5.1 加密芯片接口
        3.5.2 FLASH存储接口
    3.6 千兆以太网收发模块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UVM平台的仿真验证
    4.1 仿真平台的整体结构
    4.2 UVM通用组件设计
        4.2.1 时钟和复位
        4.2.2 Interface
        4.2.3 env内部组件
    4.3 数据处理模块用例设计
        4.3.1 数据筛选模块用例
        4.3.2 数据加密模块用例
    4.4 数据存储模块用例设计
        4.4.1 DDR2存储模块用例
        4.4.2 FLASH存储模块用例
    4.5 接口模块用例设计
        4.5.1 加密芯片接口用例
        4.5.2 FLASH存储接口用例
    4.6 千兆以太网模块用例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5.1 模块及整体仿真分析
        5.1.1 数据处理模块仿真分析
        5.1.2 数据存储模块仿真分析
        5.1.3 接口模块仿真分析
        5.1.4 千兆以太网模块仿真分析
        5.1.5 系统级仿真测试
    5.2 实物测试及结果分析
    5.3 采集系统优化方案分析
    5.4 系统性能分析
        5.4.1 覆盖率分析
        5.4.2 仿真系统可复用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通用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仿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构件技术的充电桩软件开发与仿真测试平台研究[D]. 李国健.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2]电磁层析成像关键问题及其在高铁车轮探伤中的应用研究[D]. 刘向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9
  • [3]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研究[D]. 柳蓉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5]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D]. 黎柏春. 东北大学, 2016(07)
  • [6]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研究[D]. 高学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测试系统构建[D]. 曹铭. 南昌大学, 2020(02)
  • [8]基于半物理仿真驱动的客运车辆关键性能虚拟测试技术研究[D]. 乔洁. 长安大学, 2020
  • [9]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 刘文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1)
  • [10]基于数据采集设备的软硬件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D]. 侯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通用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仿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