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后记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后记

一、《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后记(论文文献综述)

高宏[1](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刘琼[2](2017)在《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7世纪后期,自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土家族地区沿袭明朝土司旧制,被纳入清王朝的统治和管理之下,直至18世纪中后期,土家族地区全面改土归流,直接受制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中,自此清政府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立体式开发。本文把“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开发”三者置于清一代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而又变动不居的生态系统和复杂而又处于变革的社会环境之中,从人、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诠释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与社会经济开发实践本身。本研究运用环境史学、历史地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经济开发、社会文化变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们行动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两大系统中的适应和改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正是人们行动的复杂性,使得土家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动力演化包含了很多人为因素,这在清中后期本区域所发生的灾荒中显现出来。然而,土家族地区社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适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缓解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本研究以清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史为切入点,全面考察清代土家族地区的环境史,在梳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土家族社会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变化以及利用和改造,以探究土家族社会环境变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揭示区域经济开发-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内在驱动力和演变规律。本文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入手,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实施大开发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基础作了简单的梳理,为研究清代开发史提供了长时段的环境背景。土家族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属我国中部偏西南地区,处在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地带。是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交接地带,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南的军事要道,是湖湘入川黔的交通咽喉,也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潮的必经之道和迁移之地。土家族地区向来被视为蛮夷之地,植被丰富、林木葱郁,俗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自秦汉以降,帝制政府主要采取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的治理管理模式。土家族地区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带,其地域空间表现为一定的行政区划,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行政归属略有变化。其行政建置沿革,是土家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发空间范围的演变。本地区呈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复合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清代以前土家地区的开发十分有限,在移民和驻军的推动下,卫所屯戍区的农业有所发展。这是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历史环境背景。第二章,通过史志、地方文献、家谱、碑刻、口述史料等历史文献对清政府实施开发的缘由、过程、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展开探讨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形式、特点和规模。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呈现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影响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因素主要在于清政府所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形成三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域:经制区、卫所区、土司区,也导致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从而呈现开发的区域性特征,这种社会差异的文化影响至今犹存。康雍年间,国家通过“招抚土司,安定地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强化土司制度,采取恢复重建与适度开发并举的系列措施落实清朝体制,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在康熙中后期出现土司“中兴”阶段。乾隆至道光年间,在中央王朝直接有效的控制下,土家族地区掀起全方位的大开发热潮,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经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改土归流后,移民人口激增,改变了土家地区的人口结构,招垦移民成为开发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全力垦殖利用土地资源,呈现“地无遗利,人无遗力”的开发盛况。改流后,土着和移民在拓展生存空间、争取生存资源中将人地矛盾进一步演化为社会矛盾,成为族群分化和融合的高峰期,产生“非我族类”之感叹。同治至辛亥革命前,土家地区也受到晚晴政治环境大背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开发出现近代化的新特征,但相对于汉族地区,在时间先后和程度深浅上呈现差序梯次。第三章,以生计方式变迁为切入点,从环境的视角探讨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演变的因素,同时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土家族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认知态度的变化,着重从生态思想、生态智慧、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族群、文化、宗教等人文社会因素在环境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清代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大开发是土家族社会生计方式发生变迁的强大内在动力。通过对生计方式变迁的考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从游耕生产方式发展为定居农耕经济,反映了土家社会从被动性环境适应到主动性环境选择和环境改造的过程,这也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生计方式最能体现各民族不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土家族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态文化,用以调适自己的行为模式,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的响应,以适应或影响未来的自然环境。第四章,主要是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碑刻、诗歌谚语、士人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不同调查点的生态环境变迁状况,以回应学界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观点。土家族地区开发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不仅受到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气候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是清政府治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演变、文化变革、人口迁移等多种人文社会要素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效应,生态破坏十分明显,造成森林资源退化、次生灾害加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官民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并形成以次生林为主,人工林和原始林等为辅的新生态系统。政府和民众在环境保护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发挥着行政干预和引导监督的作用,而民间的图腾禁忌、生产生活禁忌、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起到了社会约束力的作用。官民合作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缺一不可。土家族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带来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时代,为解决人地矛盾和文化冲突,农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部分为余论。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说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生态过程。第一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策略与方式以及上层政治经济的发展思想;第二个层面分析了民间社会(民族内,民族间)在开发中的选择与调适,分析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博弈。第三个层面从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分析国家和社会在开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清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以揭示环境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本文通过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揭示经济文化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政治、社会等的互动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开发史、社会史、环境史和区域史的研究,为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反思。

梁茉丽[3](2016)在《新疆蒙古族刺绣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新疆蒙古族刺绣是我国质朴的刺绣品种,多应用于服装、生活用品、装饰陈设品上对其进行装饰。对于新疆地区的蒙古族刺绣研究尚留有空白,以往的关于蒙古族刺绣艺术的研究多针对内蒙地区其研究也多为历史文献的范畴,或配有几张图片信息,但没有做进一步梳理与剖析。笔者通过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以及伊犁地区的实地调研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按地区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对其造型及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去装饰纹样进行较详尽的整理归纳。本文主要从基础性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现状记录的方式进行探析,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新疆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特点以及其图形符号的文化因子探析;第三部分主要采用地区分类法对新疆蒙古族刺绣在各载体上的体现,对蒙古族刺绣的绣法进行解析,并对新疆蒙古族刺绣造型及其艺术特征进行抽出分析;第四部分是关于新疆蒙古族刺绣装饰纹样的抽出分析;第五部分为南北疆地区新疆蒙古族刺绣艺术的对比;第六部分为其传承和应用。文章的主要成果是对现阶段新疆蒙古族刺绣艺术的现状和部分近代绣品进行真实的整理、记录,对其基本面貌做较为详实的描述分析,通过对其梳理,较为全面的呈现当下新疆蒙古族刺绣艺术的文化审美特征。但关于其刺绣手法在传承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其纹样的设计渊源,由于资料匮乏,并未获得确切的答案。

孙盼[4](2016)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元朝灭亡以后,蒙古族经历了长期的战乱,为了躲避战争的纷扰,16世纪强大的卫拉特联盟决定向西迁移,在今新疆地区安居下来至今。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集的自治区,有汉族、蒙古族、维族、哈萨克族等47个民族,文化、宗教、习俗等在这种多民族的氛围中既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相互借鉴。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在这种融合、发展氛围下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首饰可以分为头饰、耳饰、项饰、手饰。文章重点探析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的制作工艺和传统首饰的造型和纹样特征。本文绪论简明阐述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研究的意义、目的、现状、方法、创新和不足等问题。研究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从研究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相关背景为出发点,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分布和变迁有所介绍,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现状、佩戴风俗、首饰的材质进行概述。探析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文化因子,从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影响,通过调查、搜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资料,研究传统首饰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探寻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发展变化的内因和外因,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是在怎样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中被融合、锤炼出来。论文的重点是研究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造型特征、制作工艺、纹样特征。对于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造型特征的研究,分为头饰、耳饰、项饰、手饰,从首饰的佩戴人群、工艺材质、制作流程等多方面研究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制作工艺,重点解析了花丝工艺和包镶工艺。传统首饰纹样工艺特征从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其他纹样装饰图案,来分析其内在的象征寓意,解读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文化深刻的民族内涵。通过实地拍摄和采访,并结合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图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了突出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独特的艺术特征,笔者分别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头饰、与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耳饰进行对比。最后探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应用与发展,唤醒人们对于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热孜宛古丽·热西提[5](2014)在《吐峪沟宗教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吐峪沟自古以来是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并存和发展及宗教演变有其自身特点的宗教区域。历史上除了萨满教之外还有佛教、祆教、摩尼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一系列宗教都曾流行此地方。宗教作为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古老而又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再说,多种宗教文化曾经不仅在此地区民族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记而且在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都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漠北回鹘迁到高昌这一地区之后同时带入了摩尼教并且在这里把摩尼教也定了国教。当时佛教已经在传播到这里,从那以后佛教和摩尼教之间发生了和平共处的现象,伊斯兰教传播时,摩尼教虽然在吐峪沟这一地区消失,但是在此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就已然保留着深刻的影响并且一些印迹遗留到至今。总而言之,多种宗教文化的存在、演变及相互交融,有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协调和处理各种宗教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宗教和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吐峪沟作为是疆内外有名的宗教场所,也被称为文明十字路口的村落,这里的麻扎村和佛教石窟不仅见证了多种宗教的演化,村民们也先后信仰了萨满教、佛教、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再说,吐峪沟村落的建筑和人们的生活习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关于景教和祆教的一些痕迹。这表明,伊斯兰教传入吐峪沟后,虽然这里不存在以上的这些宗教,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些宗教的痕迹。至于吐峪沟石窟,它在东部开普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群,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佛教地点。洞内的石窟、壁画里也被发现关于摩尼教的一些内容,这些石窟和壁画研究我国佛教文化、佛教美术史、建筑史的历史依据和实物资料,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人把全文分为五章,论文第一章由引言、选此题目的原因、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文献、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部分组成。论文第二章阐述了吐峪沟的地理位置、现状、“吐峪沟”这一地名的来源及关于艾斯哈布里凯赫甫不在吐峪沟等问题而组成。论文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三种宗教在吐峪沟的传播。虽然这部分内容已经被前人做过、但是本人也简单地叙述了这三种宗教早吐峪沟的传播过程。论文第四章具体地论述了多种宗教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及多种宗教文化在吐峪沟并存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论文第五章笔者在收集一些考古资料、民文资料、口述资料以及在田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佛教、摩尼教、伊斯兰家等三种宗教文化在现代吐峪沟居民的生活习俗上留下来的痕迹等问题以实际例子来具体探讨,此章可能是这篇论文的突出点。

石晓丽[6](2013)在《1949-1966年伊犁地区社会文化建设 ——以伊宁市报纸、教育事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全国上下百废待兴,但也是百废俱兴。新疆西北边陲之地---伊犁同样投入到这场变革之列,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转折、变化。伊犁虽地处中国版图的最西北之遥,但却是中国通往中亚及西亚的门户之地。新疆、乃至全国在1949年-1966年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伊犁在这转型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是该篇论文研究的着眼之处。运用历史学的方法,借助有关1949-1966年伊犁地区的档案、史志文献等文字资料,并运用民族学调查访谈的方法,选取了伊犁地区1949-1966年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三个方面:社会政治环境、舆论宣传、教育进行了研究,展示了该时段伊犁地区的代表性地点----伊宁市在上述几方面的变革、发展情况。为展示1949-1966年伊犁地区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选取了伊宁市至今保存的一座建筑物-前苏联驻伊犁领事馆,一份报纸-《伊犁日报》,两所学校-伊宁市第四中学和伊宁市第五中学作为研究的楔入点,以伊宁市新闻媒介、教育事业在这17年当中发展、变革,横剖以点展现伊宁市在解放后至文革前社会文化建设的面貌和特点,从而得出结论:1949-1966年伊犁地区的社会文化建设在国家中央政府的统一调控之下有序开展,国家针对伊犁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在此地得到了有效地贯彻落实,这17年伊犁的变革是全国大部分地区所经历变革的一个缩影。但由于伊犁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它这17年的社会文化建设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949-1966年伊犁地区的社会文化处于社会主义新制度文化与本地因历史原因积淀的苏俄文化冲突的历史时期,摒弃、脱离苏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之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是这17年伊犁地区社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刘彪[7](2013)在《文化研究视阈下的甘南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南文学作为一种地域文学,从甘南藏族自治州建州算起,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在60年里,甘南文学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其间无不凝聚着几代作家的努力,他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西部的草原、雪山、藏传佛教、花儿、青稞酒、喇嘛、牧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作家广阔的叙事背景和抒情背景。甘南的文学创作分为创建调整时期、探索时期、繁荣时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呼应着时代的主旋律,涌现出益西卓玛、丹真贡布、雷建政、阿信、张存学、李城等代表性作家。甘南的文学创作书写的重心是故土甘南,甘南这块土地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其独特的审美艺术空间感召着作家讴歌甘南或是审视、反思甘南,而且甘南的文化变迁缓慢,较少受到城市文明的浸染,是相对原生态的文化,西部的流寓色彩、神秘色彩,西部的英雄在作家作品中得到了艺术性的还原或展现;甘南从整体上还是一个半农半牧的世界,甘南的作品与“乡土”具有天然的联系,在作品中,甘南的人生礼俗、岁时节庆、物质生活民俗、游乐竞技民俗得到了反映,甘南的乡土世界又是与众不同的,它既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营建的乡土世界,又是世俗和神性并存的乡土世界。近年来,文学、文化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在文化场域中处于劣势,文学日益被边缘化,文学创作如何才能在新的语境中重获生机,这不只是国内其他地方作家面临的问题,也是甘南作家亟待解决的问题,途径有两个,一个是文学文本借鉴包括人类学民族志在内的其他文本,达到不同文本的功能互补,一个是文学场加强与包括政治经济场、媒介场、商业场在内的其他场域的互动,同时文学场域内部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奖项等环节也不能脱节。甘南文学场内部变得充满活力,与场域外部沟通流畅将标志着甘南文学加冕之日的到来。

张应华[8](2012)在《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当代贵州苗族音乐的传播实践,研究起点是其传承策略的封闭性和传播策略的现代性。研究的构想与基本思路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全面梳理贵州苗族音乐当代传播的现状,并深刻揭示其现代性特征,同时,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观点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揭示其关于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不同价值观,以此进一步提出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文化策略和行动策略。本文主要的理论来源包括文化全球化理论、后现代文化、文化传播、文化生态、人类学、教育学、文化产业、苗族文化研究等。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简要地梳理了贵州苗族音乐的文化空间结构及其研究历程,对传承与传播两个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比较与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二章主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的民间自然传播,包括“民间自然传播的历时性梳理和功用概述”、“苗族音乐‘代际传播’的行为方式与个案调查”、“苗族音乐‘族际传播’的行为观念与个案调查”以及“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挑战”四个部分。第三章主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的现代媒介传播,包括“贵州苗族音乐创作传播及个案分析”、“贵州苗族音乐表演传播及个案分析”、“贵州苗族音乐文化原生态推介”以及“贵州苗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价值与现代性症结”四个部分。第四章主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的学校教育传播,包括“20世纪下半叶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21世纪以来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现代性悖论”三个部分。第五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梳理和探讨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地方策略和社会舆论,包括“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地方策略与新闻导向”、“青年学生群体社会舆论的问卷调查”、“文化学者群体社会舆论的深度访谈”三个部分。第六章为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文化策略和行动策略的探析。其中文化策略包括“价值判断的文化自觉观”、“研究策略的文化全球观”、“信源策略的文化主体观”、“信道策略的多层分级观”、“解读策略的文化相对观”、“交流策略的主体间性观”、“产业策略的文化生态观”。行动策略则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方面:1)以“合目的、合规律”的生产实践维护贵州苗族音乐文化生态;2)从“元素型”转向“文化型”的贵州苗族音乐创演传播;3)回归民间主体性行为,重构贵州苗族音乐的“原生态”推介;4)以“交往理性”重构贵州苗族音乐当代教育传播体系;5)以“主体选择”策略重构贵州苗族音乐保护体制。

钱文霞[9](2012)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学界普遍的看法,裕固族当代文学即1949年以来由所有裕固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就文学自身的发展历程而言,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裕固族当代文学,时至今日,随着作家队伍的日益壮大成熟、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己得到空前发展。裕固族当代文学正以其独具魅力的民族、地域、历史、宗教、民俗文化优势,演变为裕固族文化多元化的一种象征。本文立足于文本细读,以动态的视角,将裕固族当代文学置于其独特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原文化等他者文化冲突、对话所形成的多元文化背景之中对比观照,以期全面、客观审视裕固族当代文学的全貌。全文主体部分由以下四章构成:第一章就裕固族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构成、文学成就、发展现状,以及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这四个裕固族当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代表性作家等情况进行总体观照。第二章就民族历史和民间文学这两个裕固族当代文学极为重要的叙事资源入手,通过对裕固族当代文本历史再现的“寓言性”书写以及裕固族当代文学文体“变种”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的探究,揭示裕固族当代作家浓郁的家园皈依情结和精神建构意识。第三章通过对裕固族当代文本中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互为表现、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映成趣、文本和历史互文共生三个文本策略的分析,探究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环境,裕固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风俗对裕固族当代作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审美追求、艺术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呈现裕固族当代文本书写的无穷魅力。第四章通过对裕固族当代文学的创作主体——身处裕固族多元文化语境之中的裕固族作家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的揭示,探究裕固族当代文学中层出不穷的文学寻根写作的成因与意义价值所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文学全面失落的背景之中,重审裕固族文学的全面繁荣与纵深发展,文本自身的魅力自然成了我们的主要关注点。诚然,裕固族文学是以其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和对生存、生态环境的关注进入读者阅读视野的,但裕固族当代作家所要呈献给读者的,不仅是裕固族独特的宗教景观、多彩的民俗文化、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独属于裕固族的精神追求、审美取向,以及在语言、民俗、宗教等浅层结构之后的对于裕固族文化精神的不断阐释与准确表达。

张琳琳[10](2011)在《从五十年的从教历程探其地域性建筑教育思想 ——解读朱良文教授》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与各种建筑新思潮的不断涌现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云南这个位于西南的边疆省份,受地理区位的影响,建筑教育的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一直处于被全国建筑教育体系不断边缘化的状态。即便如此,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仍然在逆境中求生存,始终为突破边缘化束缚、探寻地域特色而不断努力着。本论文以昆明理工大学朱良文教授为例,通过追溯其五十年的从教历程,试论述其具有地域性的建筑教育思想。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个方面:通过分析朱良文教授在天津大学建筑系的学习经历与华南工业学院的从教历程,追溯其建筑教育的背景及其地域意识的塑成;第二个方面:通过阐述朱良文教授从云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筹建之始到打造地域化平台的过程,探求其地域性建筑教育思想逐步发展与成熟的轨迹;第三个方面,通过剖析朱良文教授在地域化“产、学、研”互相促进与互相发展的过程,并例举典型案例,总结其地域性建筑教育理念中遵循“地域教学、本土科研与地域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思想历程。最终得出结论,朱良文教授的建筑教育思想可概括为:将“开放性、开拓性”的办学精神与地域化“产、学、研”相结合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重要启示的是:仍被不断边缘化的我们迫切需要正确评估云南的本土建筑教育现状,并进行优化和改进;在办学上应具有国际化的思维,坚持开拓创新、开放办学;在教学上应深化现代建筑教育理念、强化教学基础的同时更应加强同国内外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文化联系;在新政策、新形势下,应挖掘自身优势、及时更新传统地域化办学模式。用国际化的视野审视我们目前的地域化建筑教育,才能在多元化、竞争激烈的今天寻求突破、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二、《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后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后记(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架构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小结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小结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第三节 旅游类型
    第四节 旅游市场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第六节 旅游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小结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第一节 资料价值
    第二节 应用价值
    第三节 研究价值
    小结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小结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第一节 资料收集
    第二节 篇目设置
    第三节 内容建构
    第四节 理论创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资料汇编
    四、着述
    五、期刊论文
    六、硕博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2)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 中国环境史的兴起与发展简述
        (二) 清代环境史研究述略
        (三) 土家族环境史述评
    四、相关问题说明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土家地区早期的环境和开发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
        一、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三、水系分布和土壤特性
        三、动植物资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
        一、民族政策与管理方式
        二、民族格局及其人口变迁
        三、文化生态及其民俗文化特征
    第三节 清代以前的开发概况
第二章 清政府对土家地区的经略与开发
    第一节 清前期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制度的沿袭与强化
        二、土司政权的相对自主性
        三、清前期的开发措施
    第二节 清中叶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的改流与改流后的制度
        二、人口增长与民族结构
        三、清中叶的开发状况
    第三节 晚清政局与开发
        一、旧制维持与洋务新政
        二、近代工商业的开发与发展
        三、文化殖民与新式教育的出现
第三章 土家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游耕生计方式与环境适应
        一、山区游耕与汉区畲田
        二、游耕生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三、游耕生计方式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农耕生计方式与环境利用
        一、从游耕到农耕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农耕生计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利用
    第三节 生计方式与生态文化的调适
        一、“无为而有为”的朴素生态观
        二、人地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三、因地制宜的习俗调适
        四、因时而为的物候调适
第四章 土家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响应
    第一节 原生性自然生态环境变迁
        一、经济开发与森林资源退化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农业垦殖与水土流失
        四、自然灾害的增长趋势
    第二节 官民的环境意识及行为
        一、流官政府环境意识的提高
        二、政府的引导与调控
        三、民间社会的参与
余论: 区域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新疆蒙古族刺绣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动态、趋势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3 论文的基本构思及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新疆蒙古族刺绣概述
    2.1 新疆蒙古族历史源流
        2.1.1 新疆蒙古族支系与分布情况
        2.1.2 新疆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特点
    2.2 新疆蒙古族图形符号文化因子探析
        2.2.1 新疆蒙古族图形符号与原始宗教观念
        2.2.2 新疆蒙古族图形符号与藏传佛教文化
        2.2.3 新疆蒙古族图形符号与伊斯兰教文化
3 新疆蒙古族刺绣工艺考述
    3.1 新疆蒙古族刺绣在不同载体上的体现
        3.1.1 新疆蒙古族刺绣在服装上的体现
        3.1.2 新疆蒙古族刺绣在生活用品上的体现
        3.1.3 新疆蒙古族刺绣在陈设品上的体现
    3.2 新疆蒙古族刺绣的材料分析
        3.2.1 传统的制线、染线工艺
        3.2.2 现代的刺绣材料
    3.3 新疆蒙古族刺绣针法、绣法的特征
        3.3.1 新疆蒙古族绣法、针法解析
        3.3.2 新疆蒙古族刺绣艺术造型及艺术特征解析
4 新疆蒙古族刺绣纹样装饰解析
    4.1 新疆蒙古族刺绣纹样的分类
        4.1.1 植物纹样
        4.1.2 动物纹样
        4.1.3 吉祥纹样
        4.1.4 复合纹样
    4.2 新疆蒙古族刺绣纹样的骨骼结构分析
    4.3 新疆蒙古族刺绣纹样的色彩特征
5 新疆蒙古族刺绣南北疆地区之间的对比
    5.1 新疆南北疆地区太日里克领部刺绣装饰对比
    5.2 新疆南北疆地区太日里克袖筒刺绣装饰对比
    5.3 新疆南北疆地区太日里克前片刺绣装饰对比
    5.4 新疆南北疆地区太日里克后片刺绣装饰对比
6 新疆蒙古族刺绣的传承与应用
    6.1 新疆蒙古族刺绣所面临的问题
    6.2 新疆蒙古族刺绣的传承应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后记

(4)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内容
    1.2 研究的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和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趋势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分析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综合分析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概述
    2.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民族简介
        2.1.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分布
        2.1.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发展变迁
    2.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概述
        2.2.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发展概述
        2.2.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的佩戴风俗
        2.2.3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首饰的材质种类
    2.3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文化因子探析
        2.3.1 宗教文化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影响
        2.3.2 民俗文化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影响
        2.3.3 历史文化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影响
3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造型特征
    3.1 头饰的造型特征
        3.1.1 辫盖
        3.1.2 陶克格
    3.2 耳饰的造型特征
        3.2.1 环状型
        3.2.2 钩挂型
    3.3 项饰的造型特征
        3.3.1 项链
        3.3.2 挂坠
    3.4 手饰的造型特征
        3.4.1 手镯
        3.4.2 戒指
4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制作工艺
    4.1 镶嵌工艺
        4.1.1 包镶工艺
        4.1.2 其他镶嵌工艺
    4.2 花丝工艺
    4.3 錾花工艺
    4.4 锤鍱工艺
    4.5 其他工艺
5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装饰特征
    5.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纹样特征
        5.1.1 植物纹样
        5.1.2 动物纹样
        5.1.3 几何纹样
        5.1.4 其他纹样
    5.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
6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饰的对比
    6.1 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头饰的对比
    6.2 与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耳饰的对比
7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的发展
    7.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工艺的传承及遗失
    7.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造型的改良与突破
总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5)吐峪沟宗教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基本史料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基本史料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国内研究状况
    1.3 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2 吐峪沟的概况
    2.1 吐峪沟的地理位置及现状
    2.2 “吐峪沟”地名的来源
    2.3 艾斯哈布里凯赫甫传奇(As’hab al-Kahf )
3 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在吐峪沟的传播
    3.1 佛教
    3.2 摩尼教
    3.3 伊斯兰教
4 多种宗教文化格局在吐峪沟的形成及并存
    4.1 吐峪沟形成的多种宗教文化格局
    4.2 佛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在吐峪沟的并存的原因
5 多种宗教文化在吐峪沟现代社会中的痕迹
    5.1 佛教的痕迹
    5.2 摩尼教的痕迹
    5.3 伊斯兰教的痕迹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1949-1966年伊犁地区社会文化建设 ——以伊宁市报纸、教育事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社会文化
        1.5.2 伊犁伊犁地区伊宁市
        1.5.3 1949-1966年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1949 年伊宁市概况
    2.1 伊犁地区区域概况
    2.2 伊宁市概况
    2.3 伊宁市历史沿革
    2.4 伊宁市解放前的社会状况
3 苏联驻伊犁领事馆 1949-1966 年
    3.1 苏(俄)驻伊犁领事馆的历史沿革
    3.2 解放后苏联驻伊犁领事馆对伊犁社会文化的影响
4 伊犁日报 1949-1966 年
    4.1 建国前的伊犁报业
    4.2 《伊犁日报》汉文版 1949-1966年
    4.3 《伊犁日报》哈、维文版、锡伯文报《新生活》1949-1966年
5 伊宁市第四中学和第五中学 1949-1966 年
    5.1 1949年前的伊犁教育简史
    5.2 伊宁市第四中学 1949-1966年
    5.3 伊宁市第五中学 1949-1966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文化研究视阈下的甘南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甘南文学的西部文化底色
    第一节 甘南文学的文化生态
        一、 甘南文化的历史积淀
        二、 甘南文化保存的原生态性
    第二节 甘南文学与西部文化底色
        一、 甘南文学与西部流寓色彩
        二、 甘南文学与西部英雄、西部神秘色彩
        (一) 西部英雄与酒神精神
        (二) 神秘色彩与宗教、民间信仰
第二章 甘南文学的乡土文化构成
    第一节 构建以民俗为核心的地方性知识
        一、 甘南人生礼俗的展现
        (一) 成人礼、葬礼
        (二) 饮酒礼
        二、 甘南岁时节庆的描摹
        三、 甘南物质生活民俗的还原
        (一) 饮食
        (二) 衣饰
        (三) 建筑
        (四) 民间工艺
        四、 甘南游乐竞技民俗的书写
    第二节 坚守以乡土世界为中心的理想家园
        一、 “混血文化”下的乡土世界
        二、 世俗和神性的乡土世界
第三章 甘南文学的文本创新与场域突围
    第一节 不同学科文本“联姻”以谋求创新
        一、 人类学“写文化”向文学的借鉴
        二、 文学向人类学“写文化”之路的转变
        三、 甘南文学的文本创新与探索
        (一) 文化深描与《首席金座活佛》《红色土司》
        (二) 田野笔记与《甘南纪事》
    第二节 多场域互动以解构中心
        一、 布迪厄及其场域理论
        二、 甘南文学的场域关系思考
        (一) 不合时宜的诗歌写作惯习
        (二) 缺少商业修辞的小说创作
        (三) 多元被动的文学批评
        (四) 响而不亮的文学奖项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全球化视野下的贵州苗族文化状貌
        (二) 音乐人类学的自我经验转换
        (三) 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文化的现代性变迁
    二.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意义
    三.多维视野的学科参照与文献梳理
        (一) 多维视野的学科参照
        (二) 贵州苗族音乐文化研究的文献梳
第一章 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生态环境与类型划分
    第一节 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生态环境与研究历程
        一.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生态环境
        二.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研究历程
        (一) 20世纪上半叶的研究
        (二) 20世纪下半叶的研究
        (三) 新世纪之交的研究
    第二节 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研究类型
        一.何谓“传承”?何谓“传播”?
        (一) 何谓“传承”
        (二) 何谓“传播”
        二.传承与传播的属性及其关系
        (一) 传承与传播的属性比较
        (二) 依据贵州苗族音乐当代传播问题情境的概念建构
        三.贵州苗族传播研究的类型划分
        (一) 民间自然传播
        (二) 现代媒介传播
        (三) 学校教育传播
        (四) 生产行为传播
第二章 贵州苗族音乐的民间自然传播
    第一节 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历时性梳理与功用
        一.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历时性梳理
        (一) 出土实物梳析
        (二) 史料文献梳析
        (三) 民间口述辑录
        二.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功用
        (一) 信源:苗族音乐作为历史文化
        (二) 信道:苗族音乐作为媒介手段
    第二节 苗族音乐“代际传播”的行为方式
        一.个案描述:杨昌杰及其社区
        二.“代际传播”的传习机制
        (一) 家族传习机制
        (二) 民俗活动传习机制
        (三) 师承传习机制
        三.“代际传播”的传习策略
    第三节 苗族音乐“族际传播”的行为观念
        一.族际关系研究理论的梳理
        二.苗族音乐“族际传播”的文献与民间传说
        三.个案研究:草苗音乐的“族际传播”——一种迁徙包裹互动关系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挑战
        一.自然环境和物质基础方面的挑战
        二.外来文化挤压所造成的挑战
第三章 贵州苗族音乐的现代媒介传播
    第一节 贵州苗族专业音乐创作传播及个案分析
        一.贵州苗族专业音乐创作传播概述
        二.创作特点及个案分析
        (一) 创作目的
        (二) 技术手段:苗族音乐作为元素和西方音乐的体裁思维
    第二节 贵州苗族专业音乐表演传播及个案分析
        一.贵州苗族专业音乐表演传播概述
        二.表演传播特点及个案分析
        (一) 表演传播目的
        (二) 技术手段:现代性“祛魅”的呈现方式
    第三节 贵州苗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推介
        一.贵州苗族“原生态”音乐文化推介概述
        二.“原生态”推介的特点
    第四节 贵州苗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价值与现代性症结
        一.贵州苗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价值
        二.贵州苗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现代性症结
第四章 贵州苗族音乐的学校教育传播
    第一节 20世纪下半叶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
        一.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萌芽
        二.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创建
        (一) 艺术专业院校的苗族音乐教育传播
        (二) 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苗族音乐教育传播
        (三)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创建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
        一.总体状貌及其类型划分
        (一) 总体状貌
        (二) 类型划分
        二.教学策略的现状调查
        (一) 专业型教育的个案调查
        (二) 结构型教育的个案调查
        三.当下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的目标及其“模拟性”特点
        (一)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目标:文化代际传播
        (二)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模拟性”特点
    第三节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现代性悖论
        一.“同一性”中的“差异”教育观念
        二.教育研究策略的“同一性”怪圈
        三.“文化代际传播”的“封闭性”
        (一)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封闭性”
        (二) 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下的“封闭性”
第五章 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地方策略和社会舆论
    第一节 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地方策略与新闻导向
        一.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地方策略
        (一) 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地方策略
        (二) 苗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地方策略
        (三) 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地方策略
        二.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新闻导向
    第二节 问卷调查:来自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舆论
        一.调查目的、问题设计
        (一) 调查目的
        (二) 问卷设计
        二.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一) 基本情况统计与分析
        (二)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三.被调查大学生置于贵州苗族音乐当代传播的价值观念
    第三节 深度访谈:来自文化学者群体的社会舆论
        一.关于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的社会舆论
        (一) 关于口传心授行为方式的言论
        (二) 关于贵州苗族音乐民间自然传播当下境遇的讨论
        二.关于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社会舆论
        (一)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动因
        (二) 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的核心目标
        三.关于贵州民族音乐现代媒介传播的社会舆论
        (一) 针对现代媒介本身的批评
        (二) 对“原生态”及其现代媒介推介的不同认识
        (三) 关于苗族音乐创作传播的讨论
        四.焦点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冲突与共识的价值观立场
第六章 基于社会舆论的贵州苗族音乐全球化传播策略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文化策略
        一.价值判断的文化自觉观
        二.研究策略的文化全球观
        三.信源策略的文化主体观
        四.信道策略的多层分级观
        五.解读策略的文化相对观
        六.交流策略的主体间性观
        七.产业策略的文化生态观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的行动策略
        一.以“合目的、和规律”的生产实践维护贵州苗族音乐文化生态
        二.从“元素型”转向“文化型”的贵州苗族音乐创演传播
        三.回归民间主体性行为,重构贵州苗族音乐的“原生态”推介
        四.以“交往理性”重构贵州苗族音乐当代教育传播体系
        五.以“主体选择”策略重构贵州苗族音乐保护体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为青年大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为专家学者设计的访谈提纲
自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9)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现状综述
    二、选题背景、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裕固族当代文学的总体观照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关于民族
        二、少数民族
        三、民族文学与裕固族当代文学
    第二节 裕固族当代文学概述
    第三节 裕固族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第二章 文学资源与书写特征
    第一节 民族历史在裕固族当代文学中的再现
        一、民族历史与文学再现
        二、历史再现与家园皈依
    第二节 民间文学对裕固族当代文学的滋养
        一、再现民族历史 召唤民族精神
        二、关注生存环境 坚守精神家园
        三、体认女性命运
        四、书写人与动物的深厚情谊
第三章 多元文化与文本策略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互为表现
        一、地方内蕴 民族指向
        二、地域性表达 民族性言说
    第二节 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映成趣
        一、并存的宗教文化
        二、多彩的民俗文化
    第三节 文本和历史互文共生
        一、文本与裕固族民族史
        二、文本与中国现当代史
第四章 身份意识与文学寻根
    第一节 间性文化与边缘体验
        一、间性文化:源起与表征
        二、边缘体验与身份危机
    第二节 身份认同与寻根写作
        一、妥清德的寻根情结
        二、铁穆尔的文学寻根
        三、杜曼·叶尔江的寻根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编、着类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论文
附录
    附录1 裕固族文学作品一览
    附录2 贺继新采访录
    附录3 杜曼·纳姆嘉采访录
    附录4 铁穆尔采访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10)从五十年的从教历程探其地域性建筑教育思想 ——解读朱良文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背景、目地与意义
        1.2.1 研究的背景
        1.2.2 研究的目地
        1.2.3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建筑教育及地域化建筑教育背景综述
        1.3.1 国内建筑教育背景综述
        1.3.2 国外建筑教育背景综述
        1.3.3 国内地域性建筑教育背景
        1.3.4 国内相关建筑教育研究之硕博论文的梳理
    1.4 研究的对象与时间界定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研访谈法
        1.5.3 实证和现象学的方法
        1.5.4 分类学和整体性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教育塑成与地域意识塑造
    2.1 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影响
    2.2 天津大学阶段的建筑教育塑成
        2.2.1 中国建筑教育背景
        2.2.2 天津大学建筑系的建筑教育
        2.2.3 朱良文于天大的建筑教育塑成
        2.2.4 总结
    2.3 华南教学实践中的地域意识塑造
        2.3.1 华南工学院建筑教育背景
        2.3.2 朱良文于华工的地域意识塑造
        2.3.3 总结
第三章 多重边缘化困境下的地域办学探索
    3.1 筹创云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
        3.1.1 多重边缘化困境与筹备阶段的准备
        3.1.2 解决师资难题,试行开放型特色办学
        3.1.3 利用本土优势,开拓云南地域研究领域
        3.1.4 开拓性、开放性与地域化特色办学带来的机遇
        3.1.5 总结
    3.2 地域特色平台稳定后的发展、完善与提高
        3.2.1 地域特色平台稳定后的发展与完善
        3.2.2 地域特色平台稳定后的提高
        3.2.3 反思与总结
第四章 "多重边缘化"转变下的本土科研与地域实践
    4.1 "多重边缘化"的转变
    4.2 地域化科研教学及实践基地——本土研究所
        4.2.1 "本土研究所"的成立
        4.2.2 "本土研究所"的地域化方向与追求
        4.2.3 总结
    4.3 地域建筑领域的理论建树与实践探索
        4.3.1 丽江民居保护研究实践及理论成果
        4.3.2 傣族竹楼研究及创新性继承
        4.3.3 不同规划设计项目中的文化追求
        4.3.4 总结
第五章 启示与思考
    5.1 朱良文的地域建筑教育思想启示
        5.1.1 适于地域化办学的"开拓性、开放性"理念
        5.1.2 符合地域化"产、学、研"的实践策略
        5.1.3 总结
    5.2 对未来地域化建筑教育的思考
        5.2.1 全球化态势下对"地域性建筑"及"建筑地域性"的再认识
        5.2.2 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对于相关建筑教育研究方法及院校的梳理
附录B:论文中引用的部分文档
附录C:朱良文主持的科学研究课题
附录D:朱良文学术成果目录(学术着作及论文)
附录E:朱良文历年硕士研究生论文课题
附录F: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从事的研究

四、《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后记(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2]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D]. 刘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3]新疆蒙古族刺绣艺术研究[D]. 梁茉丽. 新疆师范大学, 2016(08)
  • [4]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首饰工艺研究[D]. 孙盼.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5]吐峪沟宗教演变研究[D]. 热孜宛古丽·热西提. 新疆师范大学, 2014(03)
  • [6]1949-1966年伊犁地区社会文化建设 ——以伊宁市报纸、教育事业为例[D]. 石晓丽. 新疆师范大学, 2013(06)
  • [7]文化研究视阈下的甘南文学[D]. 刘彪.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8]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D]. 张应华. 中国音乐学院, 2012(06)
  • [9]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D]. 钱文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从五十年的从教历程探其地域性建筑教育思想 ——解读朱良文教授[D]. 张琳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后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