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患儿粪便pH值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急性腹泻患儿粪便pH值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一、急性腹泻病患儿大便pH值测定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贺建祯[1](2020)在《胃肠积热大鼠肠道物理特性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胃肠积热指的是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壅于胃肠,而致胃肠气分热盛的一种证态。既往研究发现,胃肠积热状态下肠道菌群紊乱,菌属的丰度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肠黏膜免疫功能也受到影响。在胃肠道物理特性方面,胃肠积热下胃电图频率增快、波幅增高,胃肠运动功能明显异常,但对相关具体物理特性指标的研究相对不足。胃肠道应力、温度及湿度是胃肠道物理特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将选用以上三个物理指标并结合化学指标如肠内容物pH、胃肠激素以及胃肠道相关动力蛋白,将物理指标与化学指标进行有效的对比和联结,以期明确胃肠积热状态下胃肠道物理特性与消化功能的关系。同时探究胃肠积热状态下胃肠道动力改变的生物学机制,以期更加全面的理解胃肠积热对机体胃肠道物理特性的影响机制。方法高热量饲料联合52%牛奶溶液灌胃制备胃肠积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胃肠积热组、莫沙必利组,观察并记录大鼠毛色、精神状态、粪便等一般体征,收集体质量、肛温、趾温及腋温等数据;饲养一周后取材。检测脏器指数;取结肠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情况;体外传感器检测大鼠腹部肠道投影区应力、温度及大鼠直肠内温度;pH计检测盲肠内容物的pH;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将盲肠内容物及粪便烘干并计算其湿度变化;半固体营养糊灌胃测定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血清NO、GAS、SP含量;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检测BDNF、Cx43蛋白表达;RT-qPCR检测大鼠肠组织 BDNF mRNA、Cx43mRNA 表达。结果1.一般状况:空白对照组大鼠皮毛顺滑毛色雪白有光泽,活泼好动,小便清澈,大便颜色棕黑,便量多质粗。胃肠积热组大鼠皮毛较为蓬松,毛色略黄无光泽,整体精神较差,小便黄,大便秘结,色黝黑,呈球状。经过药物干预后,莫沙必利组大鼠的精神状态好转,毛色正常,小便恢复成淡黄色,但大便性状仍成球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与胃肠积热组相比,莫沙必利组的体质量在第6-7天上升(P<0.05)。各组大鼠肛温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大鼠趾温在实验的第3天升高(P<0.05),与胃肠积热组相比,莫沙必利组大鼠的指温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的腋温在实验第3天上升;与胃肠积热组相比,莫沙必利组大鼠的腋温在实验第6天下降(P<0.01)。2.脏器指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大鼠脾脏指数明显下降(P<0.05),肺、肾、胸腺的脏器指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与胃肠积热组相比,莫沙必利组大鼠的肺、脾、肾、胸腺的脏器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3.结肠组织病理:显微镜下观察到空白对照组大鼠肌层组织无充血及炎症细胞表现,结肠组织杯状细胞较多且排列整齐,单层柱状细胞结构完整。胃肠积热组、莫沙必利组均无明显病理变化。4.肠道物理指标:(1)应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大鼠腹部肠道投影区应力无显着差异(P>0.05)。(2)温度:在实验的第2天及第4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大鼠直肠温度显着上升(P<0.01);第3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大鼠直肠温度升高(P<0.05)。在实验的1-4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大鼠腹部肠道投影区温度无显着差异(P>0.05)。(3)湿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大鼠盲肠内容物湿度下降(P<0.05),而粪便湿度无显着变化(P>0.05)。(4)p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大鼠盲肠内容物pH无显着差异(P>0.05)。(5)小肠推进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推进率降低(P<0.05)。5.血清中脑肠激素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血清NO含量上升(P<0.5),SP含量下降(P<0.5),GAS无显着差异(P>0.5)。6.Cx43、BDNF指标蛋白及其mRNA表达:(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未见显着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莫沙必利组Cx43蛋白表达减少,与胃肠积热组相比,莫沙必利组Cx43蛋白表达减少(P<0.01)。(2)蛋白免疫印迹结果:Cx43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中Cx43蛋白含量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胃肠积热组相比,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中Cx43蛋白含量表达显着升高(P<0.01)。BDNF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中BDNF蛋白含量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胃肠积热组相比,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中BDNF蛋白含量表达明显升高(P<0.01)。(3)Rt-qPCR 结果:Cx43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x43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胃肠积热组相比,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x4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BDNF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胃肠积热组、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组织中BDNF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胃肠积热组相比,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组织中BDNF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胃肠积热可以导致肠道物理特性的改变,表现为直肠温度升高,盲肠内容物含水量降低,而盲肠内容物的pH、粪便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大鼠腹部肠道投影部位应力有下降趋势、温度有上升趋势,但均无显着变化。胃肠积热可以导致机体小肠推进率降低进而引起胃肠动力不足的表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胃肠积热通过影响BDNF的表达进而抑制了 P物质的释放,最终导致胃肠动力不足有关。同时胃肠积热证态影响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进而影响到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导致胃肠道动力不足。

周鸿云[2](2019)在《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五味合化”理论,采用全基因芯片技术探索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84只幼龄SD大鼠适应性喂养2d后,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A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30ml/kg,1次/d)。剩余72只为造模组,参考文献方法,采用苦寒泻下、劳倦力竭复合方法制作腹泻模型。予以25%番泻叶灌胃(20ml/kg,1次/d);灌胃30min后,大鼠入水游泳(水深40cm,水温30℃,尾部负重约其体重5%铅丝),至力竭(大鼠鼻尖没水5s)后捞出烘干;连续造模21d。参考文献方法评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西药组(D组)、全方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全方,E组)、去甘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甘味药,F组)、去酸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酸味药,G组)、去辛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辛味药,H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30ml/kg,1次/d)、5%妈咪爱(0.7g/kg,1次/d)、人参乌梅汤加味全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去甘味药、人参乌梅汤加味去酸味药、人参乌梅汤加味去辛味药(各中药组用法均为35g/kg,1次/d)灌胃,连续干预7d。观察造模及干预过程中大鼠一般情况。干预7d后处死大鼠,分别取材送检。(1)取结肠组织经10%甲醛固定液固定,常规HE染色,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形态。(2)取结肠组织经RNA保存液固定,进行RNA抽提、质检、纯化、放大标记后,采用Agilent大鼠全基因4*44K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对芯片原始数据归一化处理后统计筛选各组间差异基因(FC≥2,p<0.05);采用GO功能、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阐释差异基因相关生物功能。(3)筛选组间重叠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芯片实验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1)结肠病理形态观察:西药组、全方组可有效缓解腹泻大鼠一般表现和腹泻情况,并能明显改善腹泻大鼠结肠粘膜溃疡、充血、水肿、炎性浸润等反应,对粘膜具有促损伤修复能力;去甘味药组、去酸味药组、去辛味药组肠粘膜损伤表现不同程度改善,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2)全基因芯片实验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34个,其中上调基因10个,下调基因24个;GO富集获得123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92条(显着富集(p<0.05)44条),主要涉及离子转运、离子稳态、发育调节、细胞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等;pathway富集获取21条通路,主要涉及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收缩、MAPK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2)西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取差异基因16个,其中上调基因6个,下调基因10个;GO富集获得5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2条(无显着富集),涉及细胞过程调节;pathway富集获得2条通路,涉及嗅觉转导、RNA降解。(3)全方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51个,其中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4个;GO富集获得125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80条(显着富集12条),主要涉及损伤反应、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等;pathway富集获得21条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嗅觉转导、赖氨酸降解、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味觉转导、钙信号通路等。(4)去甘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45个,其中上调基因19个,下调基因26个;GO富集获得72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35条,主要涉及对其他有机体的反应、对外部生物刺激的反应等;pathway富集获得37条通路,主要涉及吞噬、嗅觉转导等。(5)去酸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145个,其中上调基因71个,下调基因74个;GO富集获得411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306条,主要涉及脂质代谢过程的负调控、对干扰素-γ的反应等;pathway富集获得53条通路,主要涉及原发性免疫缺陷、胞质DNA传感通路等。(6)去辛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126个,其中上调基因52个,下调基因74个;GO富集获得574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439条,主要涉及雄激素生物合成过程、C21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过程等;pathway富集获得73条通路,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等。与模型组相较,各拆方组获得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功能以去辛味药组最多,各拆方组获得的差异基因及参与的生物功能与全方组比较同时存在相似和不同;所有中药组差异基因及涉及的生物过程、通路均多于西药组。各拆方组与全方组相较,去辛味药组差异基因最少。(3)RT-PCR验证实验:筛选出Nlrp6、Tmem66、Gng10、Shc1、Ctnnb1、Trpm7、Vamp7、Gnas作为验证基因。验证基因经扩增后的整体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基因经扩增后,与空白组相较,模型组中Gng10、Trpm7差异有统计学(p<0.05),表达上调;与模型组相较,全方组中Nlrp6、Tmem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下调;且均与芯片实验结果一致。结论:(1)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粘膜具有促损伤修复作用。(2)提示腹泻具有多基因、多途径的发病特点。CHRNA7下调影响钙离子调控,CACNA2D3下调、IL1R2上调影响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腹泻的发生发展。(3)初步证明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可通过调控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的表达发挥益气生津止泻效应。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可能通过下调F2RL3、GHR影响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上调SUV39H2影响赖氨酸降解途径,下调XPNPEP2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途径发挥治疗效应。(4)结合课题组前期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指纹图谱研究基础,提示酸味药+甘味药的配伍合化作用是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发挥止泻效应的主要物质基础,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基因、多途径的复杂作用特征。(5)RT-PCR验证实验证实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可靠,将Gng10、Trpm7、Nlrp6、Tmem66作为腹泻发病及治疗的分子靶点研究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安阳,王孟坤,李弋飞,刘仕成,姜慧轶[3](2019)在《芪冬颐心口服液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分析芪冬颐心口服液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2月所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3天,后改口服芪冬颐心口服液,总疗程2周;对照组单独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10天,后改为维生素C口服,总疗程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CK为(130.51±30.08)U/L,CK-MB为(23.58±2.57)U/L,LDH为(51.73±10.98)U/L,cTnI为0.12±0.01)ng/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冬颐心口服液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好,心肌酶谱改善明显,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赵岳[4](2016)在《七味白术散治疗儿童脾虚湿盛型腹泻的疗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儿童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与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在我国排第二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9年的报告,每年共有150万儿童死于腹泻病,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一大病因。急性腹泻可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持续腹泻可导致消化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等。按病程分类,可将儿童腹泻病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依照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由于病原体不同,又可将感染性腹泻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中医将该病归为“泄泻”范畴,由于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都易致病。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发现,根据病因给予中医辨证论治疗效颇佳,尤其对于儿童常见的脾虚湿盛型腹泻,中医辨证论治不但药效价廉,而且对于相关证候的改善效果明显。综合大量文献发现,七味白术散治疗儿童腹泻病的疗效显着,并优于肠黏膜保护剂等部分西药,而以微生态调节剂作对比的研究尚待探索。目的:本研究以七味白术散为方,治疗儿童脾虚湿盛型腹泻,并与西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作对照,对其治疗前后的证候进行观察,初步探索七味白术散汤剂治疗儿童脾虚湿盛型腹泻的优势所在。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68例,为2014年6月——2015年9月期间在石景山区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脾虚湿盛型腹泻的患儿,应用SPSS17.0软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予饮食指导。治疗组予口服七味白术散汤剂,每日1/3-1剂,对照组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3片,每日3次。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证候并评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91.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值=0.216,P=0.642>0.05);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0.965,P=0.015<0.05)。2.治疗组治疗前后证候评分比较:在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泻病程、腹痛、呕吐、精神、口渴、饮食、小便、面色、肛门各项评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第3天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第3天腹痛、口渴、饮食、面色各项评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七味白术散治疗儿童脾虚湿盛型腹泻疗效可靠。2.治疗组在部分相关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苏慧敏,姜毅,胡玉莲,杨慧,董天津[5](2016)在《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发生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时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状况及其与腹泻的关系;评价大便p H值、尿半乳糖测定对新生儿乳糖酶缺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70例发生非感染性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腹泻组,同期选取162例无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无腹泻组。采用试纸法测定两组大便p H值;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尿半乳糖,以尿半乳糖阳性诊断为乳糖酶缺乏,有乳糖酶缺乏的腹泻诊断为乳糖不耐受。根据尿半乳糖检测结果,将69例行尿半乳糖测定的腹泻组患儿分为乳糖不耐受组(n=45)和乳糖耐受组(n=24),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的情况。腹泻患儿出院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腹泻组与非腹泻组新生儿大便p H值及尿半乳糖阳性率(65%vs 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和耐受组腹泻患儿大便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患儿大便恢复时间比耐受组患儿长(P<0.05)。结论新生儿乳糖酶缺乏发生率高,易发生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大便p H值测定对判断腹泻患儿乳糖不耐受意义不大。

冯斌[6](2015)在《史纪教授儿科学术思想及“肺病治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整理及分析史纪教授临证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通过临床规范化研究,总结导师“肺病治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学术经验,辨证论治方法,遣方用药规律,并对导师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方法:1.通过跟师理论与临证结合学习,整理临证验案,体会导师临床辨治规律,对诊疗过程进行评述分析,以按语的形式进行阐述总结;同时自己独立门诊,将导师的经验用于临床,并在导师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2.结合患儿症状、舌脉等,制定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症候观察表”,归纳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中医证型,统计中医证型与发病年龄、病程长短的关系,从中药用药频数、归经、五味、药性频数、药物功效分析进行统计,总结导师用药分布规律及特点。结果:1.论文第一部分总结了导师的学术思想渊源、学术思想及临证治疗经验:①导师的学术思想上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下承于张子和、万全之说,师于郑颉云教授。②导师的学术思想是脾常不足,易生虚证,临证时时固护脾胃之气,用药注意方小量轻,调理脾胃为要;肝常有余,易生实证,若肝阳上逆之证,则以疏肝理气为则,加以清肝、柔肝、镇肝之法;若脾虚肝亢或肝脾不和之证,则以运脾平肝为治则,以运脾为主,佐以疏肝、平肝、柔肝之品。③导师认为小儿脾胃尚未发育完善,“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若进食过多、过饱则易伤胃,若太过饥饿则易伤脾。治疗脾胃病常重在健运,以和为贵,反对动则以峻补、峻攻之法治疗脾胃疾病,是导师继承万全关于小儿脾胃病治疗学术思想的精髓所在。导师常采用健脾益气法、健脾和胃法、行气燥湿法、清热泻脾法、滋脾养胃法、温中祛寒法六法从脾论治小儿脾胃疾病。④导师认为“肝常有余”反映了小儿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遣方用药时,要始终把握儿小儿的生理特点,同时还要注意肝脏“体阴而用阳”的特点,刚柔并济,补虚泻实,使肝气始终保持通畅调达,勿妄伐生之气而使充盛有余的蓬勃生机受戕,采用清热凉肝法、泄肝和胃法、培土平木法、清金平木法四法从肝论治。⑤导师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可以并行不悖,无论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均可以采用六经辨证进行临床治疗。小儿五脏六腑成而不全,脾常不足,经方方小量少,不伤脾胃之气,正好方便小儿服用,若临床方证相符,可首先考虑经方治疗,善用经方,常采用六经辨证治疗小儿咳嗽。⑥导师认为肝郁是小儿抽动症的基本核心病机,由于小儿生理特性和病理特点不同于成人,故肝郁多为实证,治疗宜达之,或表或里,但使气血乖和,则木郁自散。风动是小儿抽动症的核心病机之诱发因素,若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正常,内风无以为生,外风不能侵袭,则无法引动肝风壅盛,抽动不能发作。导师认为“肝郁风动”是小儿抽动症的中医核心病机,采用从肝论治小儿抽动症。⑦史老师指出,迁延性腹泻病程长,反复迁延不愈,其病机属性以脾虚为主,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湿邪反盛,困阻中焦,运化失权,.发为泄泻,若外感湿邪,内外湿邪交相呼应则病情迁延难愈。若小儿久泻不愈,往往可损伤脾阳,脾阳不振则累及肾阳而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从而导致脾肾阳虚。导师从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着手,立足于从脾肾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2.论文第二部分临床观察并讨论导师“肺病治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证治规律研究及学术思想。导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发病特点具有肝病的病理特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表明“肝失疏泄”为其主要病机,肺失肃降为其次要病机,因而独辟蹊径,提出“肺病治肝”的学术思想,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以定风散为核心,进行辨证论治,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导师将咳嗽变异性哮喘分为四型辨证治疗。治疗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以疏泄气机、保持肝疏泄畅通为主,药物常采用疏肝、柔肝、平肝、养肝等,反对过度采用苦寒、辛热、攻伐甚至有毒之品,从而导致伤及脾胃之气,耗损阴津,甚至引起气阴两虚的严重情况。临证时,采用药物常补泻相宜,苦寒适度,攻伐有节,中病即止,治疗中时时注重固护脾胃之气,防止土虚木亢。结论:①导师学术思想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继承古今医学前贤的理论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创新而发展起来的。②导师从事儿科40余年,注重经典理论学习,临床辨证用药常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施药简洁,治疗方法独具匠心,治疗小儿疾病从肝脾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③本课题首先提炼了导师的学术思想,详实记录了导师临证遣方用药的各种医案,是导师学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其中从脾肾论治小儿迁延性腹泻、从肝郁血瘀论治小儿抽动症及从六经辨证治疗小儿咳嗽等学术思想都在医案中闪现,是导师临床治疗的特色经验。导师提出“肺病治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学术思想,通过临床观察,治疗效果显着,导师的学术思想丰富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法,提出了新方法、新思路,进一步了丰富了中医儿科学临床辨证体系及学术思想,为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婷婷[7](2012)在《320例腹泻患儿血锌水平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320例腹泻患儿血锌水平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320例腹泻患儿及400例儿童保健科门诊健康体检儿童的全血微量元素锌水平及其与病情、病程、体温、贫血及实验检查资料等的关系。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各年龄段腹泻患儿的全血微量元素锌水平均低于健康体检儿童,其中,0~1岁组患儿血锌水平最低;各年龄段腹泻患儿的锌缺乏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儿童,其中,0~1岁组最高37.1%;腹泻患儿血锌水平与性别、产重、孕周、喂养方式及居住地无明显相关(P>0.05);腹泻患儿血锌水平与病情、发热、病程密切相关(P<0.05);各年龄段腹泻患儿锌缺乏组的贫血发生率均高于非锌缺乏组(P<0.05);腹泻患儿锌缺乏组白细胞计数、CRP、便常规的异常率均高于非锌缺乏组患儿(P<0.05);腹泻患儿锌缺乏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锌缺乏组患儿(P<0.05)。结论:各年龄段腹泻患儿的血锌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年龄越小,血锌水平越低;腹泻患儿血锌水平与性别、产重、孕周、喂养方式、居住地无明显相关;但与病情、体温、病程、贫血、白细胞计数、CRP、便常规、RV阳性检出率密切相关。

李正[8](2009)在《推拿治疗伤食型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推拿与思密达治疗伤食型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病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饮食、补液等基础疗法。治疗组予推拿治疗,对照组予思密达。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临床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数据处理使用SPSS12.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推拿治疗疗效显着,治疗组25例患儿中有效6人,显效10人,临床痊愈8人,总有效率96%;两组总有效率虽然相当,但治疗组在治疗后疗效层次的比较和伤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推拿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无毒副作用;大便PH值可作为对非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疗效判断参考依据之一。结论:推拿治疗小儿伤食型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优于与思密达。

李春序[9](2009)在《推拿拔罐法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推拿拔罐法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试验和疗效观察,研究小儿推拿拔罐法在AAD治疗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进行这项临床试验和观察的同时,探究小儿推拿和拔罐治疗AAD的规律性、适用性及AAD的证型特点,总结归纳有效的治疗手法和完善中医小儿推拿治疗现代医源性疾病的理论,对AAD进行中医证型和病因病机归纳研究,研究整理一套简单有效的治疗AAD的方法。方法:本课题通过选取60例1~36个月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停用抗菌药物及其它具有治疗腹泻作用的药物,一般治疗主要采用液体疗法,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采取腹泻患儿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组针对腹泻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拔罐和推拿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口服思密达的方法进行对照。在各自治疗72h后,观察每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结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治疗组的腹泻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拔罐法是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有效方法。

林苑琪[10](2008)在《健脾燥湿行气法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排第二位,为第三世界国家小儿第一位常见多发病与死因。既往腹泻多由感染因素引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的改善,非感染性腹泻已愈来愈引起儿科医学界的关注。非感染性腹泻是指由非感染因素而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目前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尚无很明确的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首先应排除感染性腹泻,可根据发病年龄、性别、症状与体征,结合实验室粪便及血液检查、胃十二指肠、空肠液检查、胃肠排空速度测定、X线检查,必要时可作胃肠内镜检查活检、或腹部磁共振等特殊检查。合理运用上述检查并综合判断检查结果将有助于非感染性腹泻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感染性腹泻,西医以抗感染为治疗关键。然而,对于非感染性腹泻,抗生素不但无治疗作用,还可能引起肠道有益菌群的减少,导致病情加重,而中医治疗则无此弊端。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在中医儿科学中亦归于“泄泻”病范畴。虽然中医并无感染与非感染之分,但中医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有明显优势。导师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本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打下了基础。目的:本研究以健脾燥湿行气为法,拟加减二陈汤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并与西药蒙托石粉作对照,对其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初步探索中医健脾燥湿行气法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机理及优势所在,寻求中医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更有效的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途径。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50例,均为广州市中医医院2007年6月—2008年3月期间在本院儿科门诊或病房就诊并确诊为脾虚湿困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饮食、补液等基础疗法。治疗组予口服加减二陈汤,每日1剂,对照组予蒙脱石粉1—3克,每日3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临床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数据处理使用SPSS12.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1)治疗组25例患儿中有效6人,显效10人,临床痊愈8人,总有效率96%;对照组25例患儿中有效15人,显效5人,临床痊愈3人,总有效率9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P=0.008<0.05,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比较,P=0.916>0.05,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大便次数缓解的时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31<0.05,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在呕吐、饮食、口渴、腹胀、面色、精神各项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大便次数、粪便性状两项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比较:患儿在大便次数、粪便性状、呕吐、饮食、口渴、腹胀、面色、精神各项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药物的不良反应:蒙脱石粉组有2例小婴儿曾在服药时出现呛咳或呕奶,1例患儿治疗后出现便秘。加减二陈汤组没有明显不良反应。4、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大便pH值比较均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以健脾燥湿行气法拟加减二陈汤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疗效显着。2、治疗组在治疗后疗效层次的比较和脾虚湿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健脾燥湿行气法能提高小儿机体的调节能力,改善患儿的整体状况,提高疗效层次。3、加减二陈汤治疗组无明显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率低,说明加减二陈汤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安全可行。4、本研究首次以大便pH作为对非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疗效判断参考依据之一,并证实其有助于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

二、急性腹泻病患儿大便pH值测定及其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腹泻病患儿大便pH值测定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胃肠积热大鼠肠道物理特性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胃肠积热的现代研究进展
        1 胃肠积热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2 胃肠积热的实验研究
        3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胃肠道应力特性的研究进展
        1 胃肠道的力学特性
        2 胃肠道应力变化原理
        3 胃肠道应力的检测方法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一 胃肠积热大鼠肠道物理特性的变化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二 胃肠积热大鼠肠道力学变化的生物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2)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药药性理论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
        1.2 “五味合化”的性味配伍理论
        1.3 酸甘化阴法的研究价值
    2 小儿腹泻病的中西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祖国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2 西医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3 人参乌梅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3.1 人参乌梅汤的历史渊源
        3.2 人参乌梅汤的临床实践
        3.3 人参乌梅汤的实验研究
    4 现代生物分子技术在中药复方的研究应用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作用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病理形态学观察实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用药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
        2.2 药物制备
        2.3 模型制备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观察
        3.2 结肠病理形态学观察
        4 小结
    实验二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干预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全基因芯片实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用药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分组
        2.2 药物及模型制备
        2.3 实验取材
        2.4差异基因筛选实验
        2.5 统计分析
        2.6 芯片质控
        3 结果
        3.1 总RNA质检结果
        3.2 芯片实验结果质控
        3.3 芯片荧光信号扫描图片结果
        3.4 芯片数据结果质量评价
        3.5 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拆方干预的腹泻大鼠结肠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 实验方法
        2 实验步骤
        3 结果
        3.1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3.2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
        4 小结
    实验四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拆方干预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实时荧光PCR验证实验
        1 实验用品
        1.1 实验样品
        1.2 Real-time PCR验证差异基因筛选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
        1.5 引物
        2 实验方法
        2.1 RNA抽提
        2.2 RNA质检
        2.3 反转录
        2.4 SYBR Green qPCR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RNA质检结果
        3.2 RT-PCR验证结果
        3.3 验证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4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腹泻动物模型的制备
        1.1 腹泻模型动物选择
        1.2 腹泻疾病模型制备的常用药物及方法
        1.3 腹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1.4 课题组前期动物腹泻模型研究
    2 人参乌梅汤加味组方理论
        2.1 人参乌梅汤加味立论及方解
        2.2 人参乌梅汤加味的效应评价
        2.3 人参乌梅汤加味的现代机制研究
    3 人参乌梅汤加味对幼龄腹泻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3.1 基因芯片技术在腹泻病的应用
        3.2 全基因芯片实验结果讨论
        3.3 芯片实验RT-PCR验证结果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创新性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全基因实验荧光芯片扫描图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芪冬颐心口服液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检测项目
        1.2.2 治疗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七味白术散治疗儿童脾虚湿盛型腹泻的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儿童腹泻病的认识
        1 概述
        2 病机病因
        3 辨证要点
        4 治疗原则
        5 辨证论治
        6 七味白术散在小儿泄泻中的应用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儿童腹泻病的认识
        1 概述
        2 病因
        3 发病机制
        4 诊断及鉴别诊断
        5 治疗
        6 预防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
        1.3 数据处理
    2 疗效标准
        2.1 观察指标
        2.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3 结果
        3.1 组间一般情况比较
        3.2 组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3.3 组间治疗后评分比较
    4 讨论
        4.1 结果分析
        4.2 探讨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发生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2 研究方法
    1.3 治疗及随访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大便p H值检测
    2.3 尿半乳糖测定
    2.4 不同来源乳糖对尿半乳糖测定结果的影响
    2.5乳糖是否耐受对腹泻患儿大便p H值及腹泻恢复时间的影响
    2.6 治疗及随访
3 讨论

(6)史纪教授儿科学术思想及“肺病治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史纪教授儿科学术思想渊源及形成
    1.史纪教授简介
    2.史纪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
    3.史纪教授儿科学术思想形成
第二部分 史纪教授儿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1. 史纪教授“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学术思想辑要
        1.1 脾常不足,易生虚证
        1.2 肝常有余,易生实证
        1.3 从脾论治,重视固护脾胃之气
        1.4 从肝论治,重视整体辨证论治
    2. 史纪教授从脾论治六法
        2.1 健脾益气法
        2.2 健脾和胃法
        2.3 行气燥湿法
        2.4 清热泻脾法
        2.5 滋脾养胃法
        2.6 温中祛寒法
    3. 史纪教授从肝论治四法
        3.1 清热凉肝法
        3.2 泄肝和胃法
        3.3 培土平木法
        3.4 清金平木法
    4 史纪教授注重脾胃,采用六经辨治小儿咳嗽
        4.1 太阳病证咳嗽
        4.2 阳明病证咳嗽
        4.3 少阳病证咳嗽
        4.4 太阴病证咳嗽
        4.5 少阴病证咳嗽
        4.6 厥阴病证咳嗽
    5. 史纪教授从肝论治小儿抽动症经验
        5.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5.1.1 肝常有余,郁而生风
        5.1.2 风盛则动,伏疾壅盛
        5.1.3 病位在肝,涉及五脏
        5.2 治疗经验
        5.2.1 从肝论治,熄风止痉
        5.2.2 病位在肝,注重五脏
        5.3 典型医案
    6. 史纪教授从脾肾阳虚治疗迁延性腹泻
        6.1 对病因病机的见解
        6.1.1 脾虚失运,湿聚成泻
        6.1.2 久泻及肾,腹泻迁延
        6.2 辨证论治,温肾健脾
        6.3 典型医案
        6.4 体会
第三部分 史纪教授“肺病治肝”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证治规律研究
    一、中医药关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
    二、史纪教授“肺病治肝”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三、导师“肺病治肝”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学术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320例腹泻患儿血锌水平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反方法
        2.1 血锌测定方法及参考范围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腹泻患儿与健康儿童的血锌水平
    2 腹泻患儿与健康儿童各年龄组之间锌缺乏率的比较
    3 腹泻患儿血锌水平与性别、产重、孕周等的关系
    4 腹泻患儿血锌水平与临床病程、病情、发热的关系
    5 锌缺乏与贫血的关系
    6 腹泻患儿锌缺乏与白细胞计数、CRP、便常规的关系
    7 锌缺乏患儿与轮状病毒的关系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8)推拿治疗伤食型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一、中医学对小儿腹泻的认识
        (一) 古代医学文献对本病的论述
        (二) 近代医家对本病的主要研究
        (1) 中药内服
        (2) 穴位敷贴
        (3) 中药灌肠
        (4) 中药薰洗
    二、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概况
        (一) 辨证分型,选取手法和穴位
        (二) 基本手法和穴位,分型加减
        (三) 辨证治疗与基本手法的比较
        (四) 少量取穴治疗
        (五) 单一手法治疗
        (六) 经穴按摩治疗
    三、现代医学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认识
        (一) 定义
        (二) 常见因素
        (三) 鉴别诊断
        (四) 治疗原则
第二部分 数据收集与统计学处理
    一、资料和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质量控制
        (四) 数据处理
    二、结果
        (一) 两组患儿治疗前资料比较
        (二) 两组患儿治疗后资料比较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一、推拿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
        (一)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比较
        (二) 两组间对照比较
        (三)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
    三、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诱因
    四、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疗程
    五、不良反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推拿拔罐法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设计
        (四) 诊断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分组
        (三) 治疗方法
        (四) 观测项目
        (五) 疗效标准
        (六) 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一般资料
        (二) 病情及疗效资料
    四、讨论分析
        (一) 讨论
        (二)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健脾燥湿行气法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的认识
        1. 病因病机
        2. 辨证分型
        3. 治则治法
        4. 现代中医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治疗
        5. 加减二陈汤辨析
    第二节 西医学相关研究
        1. 定义
        2. 常见因素
        3. 鉴别诊断
        4. 治疗原则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质量控制
        4. 数据处理
    第二节 结果
        1. 两组患儿治疗前资料比较
        2. 大便次数缓解时间比较
        3. 治疗4天后结果比较
        4. 大便pH值的比较
        5. 不良反应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健脾燥湿行气法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
    2. 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
    3.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诱因
    4.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疗程
    5、不良反应
    6.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 展望和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随机数字表
附录二: 观察表
附录三: 临床症状的评分标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急性腹泻病患儿大便pH值测定及其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胃肠积热大鼠肠道物理特性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D]. 贺建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D]. 周鸿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芪冬颐心口服液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 安阳,王孟坤,李弋飞,刘仕成,姜慧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03)
  • [4]七味白术散治疗儿童脾虚湿盛型腹泻的疗效评价研究[D]. 赵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3)
  • [5]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发生情况调查[J]. 苏慧敏,姜毅,胡玉莲,杨慧,董天津.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04)
  • [6]史纪教授儿科学术思想及“肺病治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证治规律研究[D]. 冯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03)
  • [7]320例腹泻患儿血锌水平的临床分析[D]. 吴婷婷.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 [8]推拿治疗伤食型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D]. 李正.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3)
  • [9]推拿拔罐法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D]. 李春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10]健脾燥湿行气法治疗脾虚湿困型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研究[D]. 林苑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急性腹泻患儿粪便pH值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