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台台湾文学研究比较

日、中、台台湾文学研究比较

一、日本、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台湾文学研究比较观(论文文献综述)

朱立立,林娟芳[1](2021)在《华文文学版本差异问题析论》文中研究表明华文文学存在着复杂的版本问题,作品发表或出版时间、地区不同,以及误传、翻译、作家手稿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版本内容差异。从聂华苓小说《爱国奖券》二异本的比较观照、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因翻译导致的版本差异来看,华文文学版本差异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研究界应加强华文文学版本意识,促进华文文学研究的深化和学理化。

陈燕翎,庄佩芬,彭建平[2](2021)在《吸收能力视角下贸易开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文中认为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提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利用SBM模型的ML指数法测算各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结合面板门槛模型对贸易开放如何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的绿色技术溢出存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农业研发投入水平四种吸收能力因素的双重门槛效应。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门槛下,贸易开放的绿色溢出效应的动态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绿色生产率效应。但在农业研发投入水平门槛下,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据此,提出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推进产业对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高农业研发投入效率等建议。

梁琚雯[3](2020)在《从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 ——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陆迁台作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历史记忆见证了两岸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二十世纪中国的时代变迁,亲历感受到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悲苦与欢乐,堪称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对抗战本质、苦难境遇和流离经验的历史反思与文学超越态度,对于个体生命意义、集体身份认同和民族精神的确认,突破了传统历史叙述的线性思维,彰显出记忆诉说的丰富建构性。其文学实践也为推动两岸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从纵向演进来看,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大体经历了由“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的过程。论文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对其进行论述。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论题的研究意义、大陆迁台作家及其回忆录的概念界定、新世纪“回忆录书写热”的现状探析,并对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创新点、“文化记忆”理论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一部分:“生命体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体验与文体选择”。大陆迁台作家的抗战体验因主体身份际遇的变迁有着离散境遇下对身份困境的独特感受,家国体验中复杂的历史内涵以及在现实境遇中对大陆和台湾的双重乡愁辩证。抗战记忆作为一种文化记忆,需由媒介来承载参与,而回忆录以其“记忆交织的文体形式”、“历史回溯的文体风格”、“记忆真实的文体追求”的文体特性作为承载记忆的最佳文体,成为了大陆迁台作家抗战记忆的文体选择。经由回忆录的媒介作用,大陆迁台作家的抗战记忆参与、见证了20世纪中期中国的社会历史。第二部分:“历史反思: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与成因探究”。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正是基于作家的后见之明,审视这段“民族抗战史”到底给中华民族、集体以及个人带来了什么?他们反思民族苦难创伤、集体身份困境以及个体命运走向。在其记忆反思的背后,海峡两岸特殊的历史境遇、时空迁移带来的移民情结、世纪之交台湾的现实语境,为其重塑抗战记忆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内涵。第三部分:“文学超越: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隐喻与建构诉求”。在其抗战记忆的文学超越中,他们辩证了抗战之于个体、集体以及民族所产生的不同的符号隐喻。其抗战记忆不仅是苦难和流离岁月的生命见证,也是中华民族集体认同的象征。因此,在其抗战记忆的隐喻背后,有着强烈的心理诉求。他们的抗战记忆具有实现文化建构的目的,即辩证自我身份定位、寻求国族认同的文化归属,建构这一代人的身份话语,为历史留下可供回忆的生命印记。结语部分:总结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归纳文学史意义及局限之处。

谭玉婷[4](2019)在《钟理和文学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对钟理和的原乡、人情、悲情三个方面的文学叙事研究,意在呈现钟理和的精神形象,考察钟理和文学叙事对作家本人以及对沦陷区文学和台湾文学的意义,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了钟理和的创作概况、研究综述、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及创新点。第一章探讨了钟理和原乡叙事的整个历程。首先,结合史料及作品分析了钟理和去往大陆的原因;其次,通过文本的分析探讨钟理和在大陆的情感体验;最后,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探讨钟理和精神原乡的完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钟理和对原乡复杂矛盾的情感。第二章详细分析了钟理和在大陆期间作品的人情叙事。首先,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了钟理和如何进行人情的叙事;其次,阐释了钟理和进行人情叙事的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钟理和漂泊、苦闷的精神形象。第三章主要以钟理和五十年代的作品为文本解读的中心,探讨钟理和的悲情叙事。结合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以及作品,探讨钟理和悲情叙事的特点以及意图,也即是从个人的悲情写作升华到对芸芸众生的苦难的书写,突破了个人狭小的视野,成为苦难社会的发言人。结语部分探讨了钟理和的文学叙事的意义。钟理和的文学叙事对于他个人而言,从文学中寻求精神安慰的写作者变成一个同情受苦受难者的人道主义者。同时,其人情叙事和原乡叙事为沦陷区文学提供了不同的面向,丰富了沦陷区文学风貌。其悲情叙事奠定了台湾乡土文学的基本走向。

王璇[5](2018)在《抗战时期旅居大陆的台籍作家研究范式辨析》文中指出1937年"七七事变"后,台湾人到大陆的人数骤增。追溯其原因,乃在于中日战争需要大量兵源,有一部分台湾人是通过志愿兵的形式赴大陆作战;另有一部分则由于大陆知识分子普遍内迁,沦陷区日伪政权需要大量文化官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填充,台湾人既懂日语又了解中国文化的身份,成为日本当局的首选——这一部分赴中国大陆的台湾

何随贤[6](2018)在《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通过追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美人文主义思潮和新批评的发展及其30、40年代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探讨冷战时期人文主义在台湾的汇流和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过程。为了全面认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这一文学现象,本文从一个“完整的历史视野”进行考察,它包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西方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和新批评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五六十年代人文主义文学在台湾的延续和汇流以及冷战背景下台港美新处对台湾人文主义文学形成的影响。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因此具有中国文学传统的共性,也有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特殊性。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共性表现在它是30、40年代中国化人文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延续,是对中国文学传统和新文学之路的继续探索。本文以夏济安等人创办的《文学杂志》为依托,深入分析夏济安、夏志清、陈世骧等人的文学批评,探讨这些肩负延续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命脉”的人文主义学者如何把中国文学传统和文学的现代性联结起来,使中国文学传统走进世界文学的视野。在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过程中,其特殊性表现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美援这只隐蔽的推手通过台港美新处对台湾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包括文学和文化思想。本文探讨了《文学杂志》和《中国现代小说史》与美新处的关系,揭示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是美援体制下的一个偶然事件,迎合了美援文艺体制关于人性的宣传。美新处对台湾文学的干预在客观上促进了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同时也对台湾文学走上现代主义之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陈静[7](2018)在《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殖民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迫与祖国大陆分离长达半个世纪。鉴于台湾突出的战略位置,日本在占据台湾的50年里,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高压殖民政策,给台湾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文化方面,日本殖民者试图通过输出殖民文化,对台湾民众进行“洗脑”;在教育层面,大力普及日语教育,以强化殖民教育;在宗教习俗上,限制中国传统宗教,推广日本佛教和神道,要求台湾民众实行日式生活方式;在文学艺术领域,控制舆论宣传途径,大肆鼓吹皇民文学艺术。这些举措无一不是意图以文化同化的方式破坏台湾原有的中华文化,植入日本大和文化,改造台湾民众的思想,使其成为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性的“顺民”,进而达到长期殖民统治台湾的最终目标。与之相对的是,台湾民众对日本殖民文化的抵制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即使面对殖民者的高压文化政策,台湾民众仍坚持说汉语、学汉字,传承传统信仰和习俗,以文学形式记载着台湾民众的隐忍和反抗,使中华文脉在台湾地区得以保留。台湾民众以各种形式对日本殖民统治进行斗争,坚守中华文化的传统,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日据台湾的50年就是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文化斗争的50年。由于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日本文化殖民台湾的阴谋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日据台湾50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依然存在,“文化台独”的阴霾还在台湾岛内弥漫,“台独”势力企图切断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血脉相续的妄想正在死灰复燃。两岸同胞应当在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共同担负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时代任务。

梁艳[8](2017)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作品。"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书写的角色。近年来,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关于"水"的书写也成一时之盛。水世界是浩瀚庞大的,又是千姿百态的。从大洋大海、江河湖泊,到山泉小溪、池塘潭井,"水"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这是此类生态文学作品与传统山水田园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中"水"常常以自然背景出现,或是烘托情景气氛抒发作家情感,或是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是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专门以大江、大河、海洋等为书写对象,将"水"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给予其生态伦理的关怀,且从人与自然等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高度来观照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生命状态和存在价值。因而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水"的书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全新样态。"上善若水",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水是大地母亲哺育人类的乳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一生水"的思想。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森林到草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土地、沙石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水"当然亦不能幸免。生态文学中关于"水"的书写正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梳理,勾勒出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的大体样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绘画出一幅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多面的文学画像。如果以"水"为主线对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进行观察、梳理,可以发现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研究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中"水书写"的系统论述和专门着述还没有见到。大陆有学者专门对生态文学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等自然要素作过重点研究,也有学者对个别"河流书写"文本作过分析,但是系统、全面考察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书写对象的研究着述还是一个空白,更不用说以"水书写"为主线,将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进行整合对比研究,就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两岸生态文学对"水"的关注和思考铸就了诸多优秀文学文本,也出现了多位以"河流书写"和"海洋书写"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就研究对象的时限,鉴于海峡两岸相对自觉的生态文学创作大致均在1980年代以后展开,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此时间点之后。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篇章,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交待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目前,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是此次选题的现实缘由,两岸生态文学中大量的"水书写"作品为本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理论支撑下,本研究还采用了社会学、生态批评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来整合对比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第一章对生态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并从中归纳出关于"水"的生态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章力图从古代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带来启发。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阿尔卡迪亚模式",另一种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帝国模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就比较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在对待"水"的问题上,中国古人有着明显的"水崇拜",这对今天我们如何"亲水"、"爱水",与"水"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具有重要思想启迪。第二章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整体框架中描绘"水书写"的大体样貌。首先对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从中选择"水"书写的经典作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化。"浅绿色"生态文学是"浅层次"的生态思考,仍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深绿色"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则经历了从激情"呐喊"到冷静"观察"的过程。而且台湾的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本土化和可视性等特点。一些作家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引发了当地社区环境自治等行为。生态文学文本也融文字与绘图于一体,呈现出"可视性"的特点。对于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通过比较发现:大陆的"水书写"主要关照了 "大江大河",而台湾在"海洋书写"方面则成绩斐然。"一方水土一方人",河流与家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大陆的"河流书写"有着浓厚的"家园情结"。从生态角度来讲,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台湾四面环海,"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为活跃,同时海岛环境使台湾的"海洋书写"带有"向海而生"以及"生存与挑战"的色彩。第三章写"江河之水"。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对大江大河的生态书写,大陆较之于台湾更令人瞩目,不但出现了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江河并非万古流》、《长江传》等优秀作品,而且还有像徐刚、哲夫这样专注于大江大河书写的作家。本章以徐刚和哲夫的作品为研究重心,主要分析"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并从生态整体观的高度关注河流生态,追问河流存在的伦理价值。河流书写中"河流"形象经历了从"孕育者"到"受难者"的转变,而河流作为"施暴者"形象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的滔滔江水如今枯萎断流,河流不仅丧失"施暴"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消耗殆尽。河流有没有生命?如何尊重和保护河流的生存权?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等行为能否首先保证河流的基本生态安全?这些都是值得拷问的生态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河流与家园密切相关,从生态视角来看,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因此"河流书写"中的"地缘情结"和"家园意识"非常明显。江河之外,湖泊之水也单独作为一节来研究,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在生态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上、在"荒原精神"与"人定胜天"的对决中,都是值得探讨的生态哲学和美学问题。第四章写"海洋之水"。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台湾的"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加出彩,因而本章主要对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进行分析。寻找海洋书写中的生态意识,既是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高度契合,也是一种整合与越界,有学者称之为"蓝色批评"。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廖鸿基和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是海洋生态文学作品中文学性和生态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这两位作家是台湾生态文学和海洋文学高度契合的标志性作家,也是跨界研究的"明星"作家,但是二人的作品却风格迥异。廖鸿基笔下的大海是"讨海人"的家园和战场,里面所写到的风俗习惯往往是汉族的习性。而夏曼·蓝波安是台湾原住民作家,他笔下的大海是达悟族的大海,作品讲述的是达悟族的风俗习性和传统文化。虽然他们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学意象,但对海洋生态保护都持严肃关注的态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尤其是达悟族"取而不贪"的海洋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语"从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水书写"所展示的"江河湖泊受难图"和海洋污染图景中受到启示。的确,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处于生态危机之中,而人类又如何能够安然自保?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整体观思想,给予"水"以"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关怀,高度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水才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实现。

许文畅[9](2015)在《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50年代的台湾文化场域受到多种思潮的冲击,局面异常复杂。其中,左翼思潮受到压制,国民党当局倡导的“反共文艺”成为文坛主流;与此同时,由胡适、雷震、聂华苓等人坚守的自由主义理念和纪弦等人倡导的现代主义思潮形成对“反共文艺”的突围和反拨态势。1949年11月20日,由雷震主办的政论性文化刊物《自由中国》于台北创刊,该刊始终以宣传民主自由理念为宗旨,致力于争取言论自由与思想自由的空间。以往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自由中国》的政论性特征,而对文艺栏的价值重视不足。《自由中国》风雨十一载,文艺栏贯穿始终,共刊出480多篇文学作品。从创刊至1952年底,文艺栏的部分作品具有些许政治色彩;自1953年聂华苓接任文艺栏主编后,她始终秉承着自由人文主义理念,以纯文学的原则来甄选作品。在其努力下,文艺栏作品淡出泛政治化语境,而且艺术性弥增。那么,在文化、政治视域下重新考辨《自由中国》文艺栏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实绩,不仅能够带领我们重返历史和文学现场,还能够在方法论上对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章介绍《自由中国》及文艺栏赖以生存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其从创刊至终刊的全过程。本章主要着眼于文学史、思潮史的梳理和文学现象的呈现,接下来的三章都以本章为依据而展开论述。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本章详尽分析了文艺栏的多元文学样态。以聂华苓接掌文艺栏的时间为分界点,文艺栏经历了由“反共文学”向纯文学的演变。以文体分类角度观之,本文选取了颇具先验性的女性小说、异质性的怀乡书写、历史伦理小说、留学生小说,闺秀散文、学者散文和留学生散文,试验性新诗和部分戏剧作为分析蓝本。以期通过阐释文学作品的内在关联性及文学价值来呈现在历史现场中文学发展的状态。以个体作家角度观之,本文选取了聂华苓、司马桑敦、林海音、张秀亚、琦君、吴鲁芹、於梨华、余光中等作家为阐释对象,以期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考察作家的精神私史,及其对现当代文学的贡献。第三章旨在分析《自由中国》及其文艺栏中的自由主义思想。胡适和殷海光发表的文章无疑推动了台湾自由主义的发展。另外,聂华苓不但为纯文学作家提供了发声园地,更从文学层面丰富了自由人文主义的内涵。第四章梳理了《自由中国》与台港两地文艺刊物的互涉和交流状况。通过探讨与《自由中国》关系密切的《文学杂志》、《民主评论》等刊物的异同性,来扩展研究视野。《自由中国》被封后,聂华苓赓续了文艺栏的精神内涵,藉着“国际写作计划”为全世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文星》等杂志沿着《自由中国》的精神指归继续在自由之路上蹒跚行进。本文在结语部分指出,《自由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敢于与威权体制抗衡,并努力争取思想与言论的自由空间;并且《自由中国》促使我们思索自由主义应如何与中国现实土壤相接榫,思索自由主义知识者的歧路与进路等问题;尤其是文艺栏中的作品为我们返回文学现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以上种种或可为当下的文学研究提供某种参照。

李诠林[10](2011)在《台湾日据时期的翻译文学》文中认为日据时期的台湾翻译文学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在此时期,台湾文学者译介外国文学、大陆文学到台湾,形式不拘一格,有欧文汉译、日文中译、中文日译等。其中大部分的翻译文学作品已经显示出了比较文学视野,并且具有睁眼看世界、巧妙表达台湾民众对日本殖民侵略者的反抗意识、开启民智、讽喻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启蒙作用。

二、日本、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台湾文学研究比较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台湾文学研究比较观(论文提纲范文)

(1)华文文学版本差异问题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华文文学版本差异问题略览
二、《爱国奖券》的故事新编与版本差异
三、翻译与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的版本问题
四、结语

(3)从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 ——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以“抗战记忆”切入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
    (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的概念界定
        1.大陆迁台作家的身份界定
        2.回忆录的“文史”特征及与传记、口述史的关系界定
        3.大陆迁台作家的“回忆录书写热”现象探析
    (三)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四)论题的理论及研究方法
一、生命体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体验与文体选择
    (一)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体验
        1.离散语境中的苦难体验
        2.现实处境中的怀乡体验
        3.命运变迁中的家国体验
    (二)回忆录:大陆迁台作家抗战记忆的文体选择
        1.记忆交织:回忆录的文体形式
        2.历史回溯:回忆录的文体风格
        3.记忆真实:回忆录的文体追求
二、历史反思: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与成因探究
    (一)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反思
        1.对战争所造成的苦难与创伤的审视
        2.对抗战导致的集体身份困境的反思
        3.对政治影响下个体命运走向的选择
    (二)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抗战记忆的成因探究
        1.历史追溯:海峡两岸独特的历史境遇
        2.文化心理:时空迁移带来的移民情结
        3.时代环境:世纪之交台湾的现实语境
三、文学超越: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隐喻与建构诉求
    (一)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隐喻
        1.“弦歌不辍”:民族精神与中国形象彰显
        2.“文化中国·地理台湾”:集体身份认同
        3.“烽火文心”:作家心路变迁与生命见证
    (二)大陆迁台作家抗战记忆背后的建构诉求
        1.边缘处境中的身份话语建构
        2.身份困境中的国族认同建构
        3.人道视域中的生命意义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大陆迁台作家生平简介(按出生时间先后排列)
    (二)大陆迁台作家及其回忆录出版情况汇总表(按出生时间先后排列)
    (三)大陆迁台作家总体分布图
致谢

(4)钟理和文学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钟理和的原乡叙事
    第一节 反叛者——逃往原乡
    第二节 批判者——审视原乡
    第三节 《原乡人》:钟理和精神原乡之旅的完成
第二章 钟理和大陆创作中的人情叙事
    第一节 大陆四合院的人情冷暖
    第二节 钟理和的精神家园——充满人情美的《笠山农场》
    第三节 漂泊大陆的苦闷者
第三章 钟理和台湾创作中的悲情叙事
    第一节 悲苦人生的自叙式书写
    第二节 悲苦社会的关怀者
结语:钟理和文学叙事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象与问题意识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述评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及章节安排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和新批评的产生、发展
    第一节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英国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回溯“新批评”
    第三节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观和美国新批评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运动时期对西方人文主义和新批评的接受
    第一节 学衡派和梁实秋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译介和影响
    第二节 新批评的译介和影响
    第三节 学院中的夏济安和夏志清(1934-194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新处与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1950-1965)
    第一节 台港美新处和美国文学翻译计划
    第二节 美新处与《文学杂志》
    第三节 美援体制下的文学创作及文学评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主义在台湾的汇流与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形成
    第一节 从“人的文学”到《中国现代小说史》
    第二节 “抒情传统”和“新批评”——《文学杂志》的人文主义汇流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人文主义特征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呈现
    二、人文主义和“新批评”的关系
    三、人文主义文学与政治介入
    四、台湾人文主义文学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确立
参考文献
致谢

(7)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殖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日据台湾时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第一节 日据台湾初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第二节 日据台湾中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第三节 日据台湾后期的文化殖民政策
第二章 台湾人民对殖民教育的抵制
    第一节 日据之前的台湾教育概况
    第二节 总督府的日语普及教育
    第三节 台湾人民以儒学抵制殖民教育
第三章 台湾人民对宗教习俗日本化改造的抵制
    第一节 总督府对台湾传统宗教习俗的调查改造
    第二节 台湾人民坚守传统宗教习俗的努力
第四章 台湾人民的文学抗争
    第一节 日据之前的台湾文学
    第二节 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旧文学
    第三节 台湾新文学运动
    第四节 台湾新旧文学论争
    第五节 日据后期的台湾文学抗争
第五章 台湾艺术界的反殖民斗争
    第一节 台湾美术界的反殖民斗争
    第二节 台湾电影与戏剧界的反殖民斗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学
    第二节 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现状
        一、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与自然书写
        二、大陆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三、台湾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重点
        一、理论基础与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生态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水崇拜"
    第一节 中西生态思想资源
        一、西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立与反思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生态思想中的"水崇拜"
        一、天一生水
        二、人水合一
第二章 两岸生态文学创作与"水书写"
    第一节 不断深化与拓新的两岸生态文学
        一、大陆:从"浅绿"到"深绿"
        二、台湾:由"呐喊"到"观察"
    第二节 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
        一、大陆:绿色与河流
        二、台湾:生存与海洋
        三、两岸"水世界":色调变奏与比较
第三章 大陆生态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第一节 "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
        一、从"孕育者"到"受难者"
        二、"施暴者"形象
        三、河流书写的"地缘情结"
    第二节 大江大河的悲歌——以徐刚、哲夫作品为中心
        一、焦灼:河流生命的追问
        二、反思:河流悲剧的根源
        三、期盼:河流与家园共荣
    第三节 湖泊山泉的呜咽——以《环湖崩溃》为例
        一、生态性与文学性
        二、"人定胜天"与"荒原精神"
        三、荒原是"谜"
第四章 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第一节 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契合
        一、生态、海洋与蓝色批评
        二、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第二节 从讨海人到护鲸者——以廖鸿基海洋文学作品为中心
        一、作为土地与战场的海洋
        二、"跨界的友谊"与生命意识
        三、海洋环保与海洋文化思考
    第三节 海洋朝圣者——以夏曼·蓝波安作品为例
        一、海岛地理与别样的海洋文化符码
        二、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对抗
        三、从"身体写作"到"人类学家"的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自由中国》杂志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台湾文艺杂志生态
        一、1950年代台湾文艺杂志纵览
        二、“反共文艺”的形成及影响
        三、“自由人文主义”的突围
    第二节 《自由中国》的创办与发展
        一、《自由中国》的筹备与创刊
        二、《自由中国》的宗旨
        三、编辑群体的离合
        四、“雷震案”与《自由中国》的终结
    第三节 政论期刊中的文艺栏
        一、政论期刊中的文化特色
        二、“文艺栏”概况
第二章“文艺栏”的多元文学样态
    第一节 从“反共文学”走向纯文学
        一、1949-1952年:“反共文学”的发展
        二、1953-1960年:纯文学的探索
    第二节“她们在写历史”:女性小说的勃发
        一、悲情女子与婚姻之殇
        二、“我是谁”:女性的职业角色
        三、女性心理症结与“逆在地化”写作
    第三节 故乡的面影:怀乡叙事中的别样书写
        一、被历史淹没的东北作家:司马桑敦
        二、“热读”与“误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第四节 闺秀散文与学者散文
        一、张秀亚:“新文艺腔”中的喁喁独语
        二、琦君:“睹物思人忆旧年”
        三、吴鲁芹:“轻裘缓带一墨客”
    第五节 新诗试验
        一、余光中:由古典向现代的转轨
        二、周策纵的“海外诗抄”
第三章 众声喧哗的话语场域
    第一节 书生论政:殷海光与《自由中国》
        一、“大江东流挡不住”: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
        二、殷海光与新儒家的恩怨
    第二节 自由派与同盟者:胡适在《自由中国》的角色困境
    第三节“自由人文主义”的曲折发展:聂华苓与“文艺栏”
        一、流水十一载间:主编杂忆
        二、聂华苓的“台湾人”群像
    第四节 自由民主思想对文艺栏的影响
        一、对“文化清洁运动”的批判
        二、声援《祖国周刊》
第四章 《自由中国》与台港文化场域的互动
    第一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自由中国》与《文学杂志》
        一、“文艺栏”与《文学杂志》的互动
        二、“留美风潮”及《自由中国》的报道
        三、《旅美小简》:留学生文学的先声
        四、反思“美援文化”
    第二节 《自由中国》与香港文学界的互动
        一、第二代“南来作家”的笔墨登场
        二、《自由中国》与《民主评论》:从“同归”到“殊途”
    第三节 《自由中国》的余绪
        一、“文艺栏”之后:放眼世界的文学心
        二、李敖与《文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自由中国》文艺栏作品目录
附录二:聂华苓发表在《自由中国》的作品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台湾日据时期的翻译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张我军的日文中译
三、黄宗葵、刘顽椿、吴守礼等的中文日译

四、日本、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台湾文学研究比较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华文文学版本差异问题析论[J]. 朱立立,林娟芳. 东南学术, 2021(01)
  • [2]吸收能力视角下贸易开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陈燕翎,庄佩芬,彭建平. 东南学术, 2021(01)
  • [3]从生命体验、历史反思到文学超越 ——大陆迁台作家回忆录中的抗战记忆[D]. 梁琚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钟理和文学叙事研究[D]. 谭玉婷. 深圳大学, 2019(11)
  • [5]抗战时期旅居大陆的台籍作家研究范式辨析[J]. 王璇.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8(04)
  • [6]台湾人文主义文学的源流和形成[D]. 何随贤. 厦门大学, 2018(06)
  • [7]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殖民文化研究[D]. 陈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8]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D]. 梁艳. 山东大学, 2017(08)
  • [9]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D]. 许文畅. 吉林大学, 2015(07)
  • [10]台湾日据时期的翻译文学[J]. 李诠林.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标签:;  ;  ;  ;  ;  

日、中、台台湾文学研究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