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泵送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泵送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泵送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越[1](2021)在《基于离散元模拟的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泵送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结构已逐步朝着高层化,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更严格的工程条件和更复杂的施工环境,许多应运而生的新变化、新思想和新要求使得普通混凝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需求,需要更高性能的混凝土来代替普通混凝土。另外,传统的河砂日益枯竭,机制砂已经逐渐成为其可靠的替代品。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土同时具备高流动性,且原材料丰富。但是,有关普通混凝土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案及结果已不能够准确的反映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同时,随着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广泛应用,机制砂混凝土的泵送亦面临着高压、长距离、超高层等更为复杂和严峻的工程条件,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棘手的工程问题,诸如离析、管堵、计算理论不清晰、不适用以及泵送压力损失较为严重等问题。当前规范中有关泵送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适用性存在疑问,而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测试机制砂混凝土泵送压力损失难度较大。因此,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和泵送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损失进行分析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镇赫高速公路翟底河大桥高桥墩高强度机制砂泵送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室内配合比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FC3D离散元软件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实验和泵送过程进行了模拟,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进行大量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分析砂率、水灰比、粉煤灰掺量等因素与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和强度等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水灰比在0.3~0.32时,砂率在0.4左右,粉煤灰掺量在60kg/m3时,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最好。(2)用PFC3D离散元软件模拟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试验过程,分析了混凝土拌合物流变参数与坍落度和扩展度关系,并通过拟合分析得到了现场试用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参数,为后续机制砂混凝土在泵送管到中的流动特点和泵送压力损失研究提供了参数依据。(3)用PFC3D离散元软件模拟机制砂混凝土在不同的泵送管道中的输送过程,研究不同配合比混凝土拌合物以不同的速度在各种管道中的泵送压力损失,分析了泵送压力损失与混凝土拌合物流变参数、泵送速度、泵管类型以及配合比的关系;为现场泵送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了参考。

王宇杰[2](2021)在《大掺量尾矿微粉中低强混凝土配制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无处不体现国家在新的形式下,治理环境的重要性,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健康发展势在必行。水泥、矿物掺合料、机制砂等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排放一些粉尘及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诸多相关企业逐步被取谛,天然资源也随之减少。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取代天然矿物掺合料,应对现有状况。“技术创新、变废为宝”的发展新理念,给我们指明一条新的技术路线,一些堆积如山的“废物”,如机制砂生产时的石粉、尾矿中的尾矿微粉等等,都是我们应该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此时,在冶金工业中大量金属尾矿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铁尾矿利用率较低,将铁尾矿用于建筑材料领域是铁尾矿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推动混凝土行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按照现有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标准要求设计(以下简称“规范法”),配制的中低强度(C15-C30)大流态混凝土大多存在水胶比大、胶凝材料过少,极易出现浆体包裹性差、泌水、板结等工作性不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在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低水胶比、低水泥用量和大掺量铁尾矿微粉的配制技术路线,利用了“基于原材料品质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以下简称“新方法”),进行了大量试验验证:主要研究两种铁尾矿微粉在大掺量(30%~70%)时,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验证了这种配制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正确性,同时为铁尾矿微粉在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通过大量试验验证,可得知:(1)铁尾矿微粉应用于混凝土中的掺量达到40%以上时,胶凝材料的用量不宜小于370kg/m3;对于中低强大流态混凝土,铁尾矿微粉掺量不应大于60%,且水胶比不宜小于0.38;(2)和易性方面:铁尾矿微粉掺量在30%~70%时,中低强大流态混凝土和易性明显改善和提升;(3)强度方面:铁尾矿微粉的最大掺量为40%时,可满足C25配合比设计要求;铁尾矿微粉的最大掺量为50%时,可满足C20配合比设计要求;铁尾矿微粉的最大掺量为60%时,可满足C15配合比设计要求;水胶比为0.43以下时,胶凝材料用量为370kg/m3,铁尾矿微粉的最大掺量为30%,可满足C30配合比设计要求;(4)耐久性能方面: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应用于C25、C30混凝土中,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数据得出:“基于原材料品质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较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方法相比,前者优于后者;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应用于C25、C30混凝土中,其抗冻性能试验数据得出:掺量为30%的C25-A-1(达F200)、C25-B-1(达F200)较基准C25-J(达F150)混凝土抗冻性有所提高;掺量为30%的C30-A-1-T1(达F200)、C30-B-1-T1(达F200)较基准C30-J(达F2000)混凝土抗冻性能持平;(5)通过对中低强大流态混凝土中采用低水胶比、低水泥用量和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大量试验数据验证,“基于原材料品质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于峰[3](2021)在《复掺消泡剂-增稠剂模袋混凝土抗冻性及配比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模袋混凝土衬砌渠道具有整体性好、适应冻胀能力强、便于机械化施工等优点,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得以快速推广应用。本文研究目标为提出满足各项性能指标要求的模袋混凝土最优配比参数方案,从而指导模袋混凝土衬砌渠道的实际施工,有助于模袋混凝土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渠道衬砌模袋混凝土的基本要求为:强度等级为C25,抗冻等级为F250,扩展度应在500 mm~600 mm的范围,而大流动性和高抗冻性对水胶比和单位用水量的要求存在矛盾,如何使模袋混凝土在大流动性下实现高抗冻性已成为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模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以下技术途径:低水胶比和低单位用水量、掺用矿物掺和料、掺用高效减水剂、增大含气量,但减水剂的大量使用和高含气量会给模袋混凝土带来含气量经时损失大、流动性经时损失大、有害大气泡多的问题,导致模袋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降低,抗冻性不易达到设计要求。为了使模袋混凝土在大流动性下在实现高抗冻性,本文首先对减水剂、引气剂、消泡剂和增稠剂等混凝土外加剂开展了品种优选试验,随后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含气量和消泡剂、增稠剂对模袋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的影响,分析了消泡剂和增稠剂复掺对抗冻性的影响机理;然后在最优外加剂品种及掺量的基础上,利用五元二次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单位用水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激发剂掺量等配比参数对模袋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的影响,分析了粉煤灰和矿渣间的交互效应,以及气泡间距系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相关性,随后利用频数优化法获取了模袋混凝土配比参数合理区间,利用响应面优化法获取了模袋混凝土最优配比参数;最后在配比参数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开展了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模袋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试验减水剂应选用PCA-Q005聚羧酸减水剂,引气剂应选用K12引气剂,消泡剂应选用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增稠剂应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各试验因素对模袋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作用程度均为:含气量>消泡剂掺量>增稠剂掺量,含气量和消泡剂掺量是显着因素,增稠剂掺量是非显着因素,随着含气量、消泡剂掺量和增稠剂掺量的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含气量为5.5%、消泡剂掺量为0.15%、增稠剂掺量为0.03%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当含气量为5.5%时,0.15%消泡剂和0.03%增稠剂复掺使模袋混凝土含气量损失率降低了64.28%,扩展度损失率降低了55.04%,有害大气泡数量降低81.38%,小气泡数量增大了14.89%,气泡间距系数降低了11.54%,相对动弹性模量提高了11.97%。(2)各试验因素对模袋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作用程度均为: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单位用水量>矿渣掺量>激发剂掺量,单位用水量、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是显着因素,随着单位用水量和水胶比的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逐渐降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表明低水胶比和低单位用水量有助于实现高抗冻性,粉煤灰掺量存在最优值;粉煤灰和矿渣间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当粉煤灰掺量为23%,矿渣掺量为17%时,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气泡间距系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相关性良好,抗冻等级为F250时模袋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临界值为338μm,抗冻等级为F300时为252μm。(3)同时满足扩展度达到500 mm~600 mm、强度等级为C25、抗冻等级达到F250的模袋混凝土配比参数合理区间为:单位用水量为152 kg/m3~160 kg/m3,水胶比为0.38~0.41,粉煤灰掺量为26%~35%,矿渣掺量为14%~19%,激发剂掺量为1.93%~2.61%。以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为目标,以扩展度500 mm~600 mm、强度等级为C25为约束条件,得到的模袋混凝土最优配比参数为:单位用水量为153 kg/m3,水胶比为0.4,粉煤灰掺量为28%,矿渣掺量为15%,粗骨料体积分数为0.33,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0.75%,含气量为5.5%,消泡剂掺量为0.15%,增稠剂掺量为0.03%,激发剂掺量为2.13%。(4)随着粗骨料体积分数的增大,模袋混凝土的湿堆积密实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在粗骨料体积分数为0.33时湿堆积密实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验证了最优配合比参数的合理性。湿堆积密实度和扩展度、相对动弹性模量的相关性良好,随着湿堆积密实度的增大,扩展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逐渐增大。

周旭[4](2021)在《高韧性低干缩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设计及其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简称NC)是一种脆性材料,具有低韧性、变形能力差和易发生脆性破坏的特征,NC开裂会导致结构承载力及耐久性降低,给结构的长期服役带来了困难。利用体积掺量不超过2%且极限伸长率约为5%~8%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fiber,简称PVA)纤维添加至水泥基体中,得到具备显着应变硬化特征、良好裂缝控制能力以及极限拉伸应变超过3%的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VA Reinforced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PVA-ECC),可应用于地下及水工工程建筑加固修复及结构构筑,解决因NC脆性及开裂问题所带来的结构病害。PVA-ECC的韧性主要通过极限拉伸应变进行评价,国内外针对PVA-ECC的极限拉伸应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基于现有的试验研究,研究已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及ACE非参数回归分析方法,以极限拉伸应变为配合比优化目标进行了PVA-ECC配合比的优化设计,终得到极限拉应变超过3%的PVA-ECC优化配合比范围,并在该配合比范围内进行试验验证其合理性完成了试验验证。然而旨在为大型施工设计服务的,同时考虑PVA-ECC韧性、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渗性能、低干缩性能及考虑建材的绿色环保的综合性试验研究较少。本研究在极限拉伸应变超过3%的PVA-ECC配合比范围基础上,综合考虑低水灰比PVA-ECC工作性能差且难以改善,高水灰比PVA-ECC的流动性好,可调整至满足新拌水泥基材料可泵送性能的指标要求的特征,选取了两组粉煤灰含量较高(粉煤灰/水泥质量比:FA/C=1.72,4.44)且高水灰比(W/C=1.03,1.55)的基准PVA-ECC配合比进行各性能试验研究。高水灰比W/C及高粉煤灰含量FA/C会使得新拌材料的流动性过高,粘聚性过低,导致其抗渗性能差、强度降低及新拌材料的可喷射性降低。为解决这些问题,将试验研究分为所述的三个阶段。首先进行第一阶段试验研究:将硅铁合金工业废料硅灰(SF)以不同的SF/水泥质量比(SF/C=0、10%、15%及20%)引入两组基准配合比中(V-1版本配合比)进行各性能试验研究(包括: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抗渗性能试验),以解决高水灰比及高粉煤灰含量给PVA-ECC所带来的材性缺陷;其次进行第二阶段试验研究:根据第一阶段中各配合比的试验研究结果优选得到的两组具备良好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抗渗性能的PVA-ECC配合比(V-2版本配合比),再对其添加适量的减缩剂(SRA),探究SRA对PVA-ECC工作性能、干缩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终优选得到具备良好工作性能(可泵送及可喷射)、力学性能、抗渗性能及低干燥收缩性能够直接应用于修复及构筑地下及水工工程的PVA-ECC配合比(V-3版本配合比);最后进行第三阶段试验研究:韧性是PVA-ECC的重要材性指标,应较为系统的对其(V-3版本配合比)进行韧性评价(包括:弯曲韧性、剪切韧性、拉伸韧性及压缩韧性),并基于V-3版配合比给出了其特定的材料特征参数为今后的构件、结构数值计算做准备。

昌孝云[5](2020)在《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与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许多土木建筑工程中,例如公路、桥梁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大部分是大体积的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并且对其耐久性愈加重视,另一方面,随着天然河砂资源过度消耗,机制砂取代天然河砂配制混凝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中建四局五公司重庆秀山至贵州印江高速公路项目第五分部(秀印五标)承建大量的隧道桥梁,所用的混凝土多为机制砂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因此,对机制砂应用在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机制砂在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问题,通过优化粗骨料级配,系统研究各原材料影响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组,确定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鉴于此项目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活性较低,水泥用量较大,采用矿物掺合料双掺技术及改性剂对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改善,研究其对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及抗水渗透能力、抗冻性、收缩性能等耐久性的影响,并进行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调整三种石子的比例,合成了8组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并配制混凝土,根据其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确定出粗骨料的最佳级配为:5 mm~10 mm粒径的石子含量为10%、10 mm~16 mm粒径的石子含量为45%、16 mm~25 mm粒径的石子含量为45%。(2)通过研究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砂率及减水剂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高性能混凝土四种影响因素的合理范围,并根据得出的高性能混凝土四种影响因素的合理范围,设计正交试验配制混凝土,对其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进行极差分析,确定出最佳配合比。粉煤灰单掺时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分别为:1)C30高性能混凝土最佳配合比:水泥用量为312 kg/m3、粉煤灰55 kg/m3、机制砂824 kg/m3、碎石1049 kg/m3、水156 kg/m3及减水剂3.67 kg/m3。2)C40高性能混凝土最佳配合比:水泥用量为330 kg/m3、粉煤灰82 kg/m3、机制砂766 kg/m3、碎石1057 kg/m3、水160 kg/m3及减水剂4.95 kg/m3。(3)在高性能混凝土中采用矿物掺合料双掺技术,提高矿物掺合料掺量,减少水泥用量,改善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当掺入15%粉煤灰及15%磷渣粉时配制出C30及C40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皆优于单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性能。由于混凝土中掺入磷渣粉导致其凝结时间延长造成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在混凝土中掺入1%Na2SO4时配制出C30及C40高性能混凝土的1d强度分别提高19.0%及14.7%,其28d抗压强度都满足要求。(4)研究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抗水渗透性能及抗冻性等耐久性,发现其150d的收缩率都在(210~270)×10-6范围内;在压力水的作用下,都未出现渗水穿透现象,渗水高度在10cm以下;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其质量损失率都小于5%,相对动弹性模量都大于85%,抗冻等级均达到F300,抗冻性良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粉煤灰单掺时得出的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进行工程应用。由于现场原材料出现变化,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配合比成功应用于秀印五标山叉大桥的桥墩,浇筑的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及表面状态均满足工程要求,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邓坚[6](2020)在《基于BIM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及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亟需提高的建造工业化和信息化共同决定了工程建造智能化、精益化这一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建造延续着机械化程度低、信息化程度不足、技术体系落后等的粗放生产模式,严重影响了建造质量和施工速度。因此,在推进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中,探索混凝土自动化浇筑的新型施工技术,开展以混凝土浇筑工艺为基础的智能建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工程建造发展历程,研究混凝土工艺及相关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演变与发展,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我国传统建造模式的问题与不足,以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策略。重点以BIM为基础信息平台,研究建筑3D打印、当前建造体系的模板架体等工程、以及其他机械设备等集成的智能化浇筑工艺与装置的技术路线;梳理了智能设计与规划、智能装备与施工和智能管理与运维为特征的智能建造理论,阐述了新型现浇混凝土结构工业化智能建造的支撑技术,构建了基于BIM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的理论框架、技术体系。论文其次从工艺构件设计出发,介绍了基于BIM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以解决对BIM模型信息的存储、提取和利用问题。基于建筑3D打印原理,结合构件的浇筑工艺,对梁、板、柱等模型构件进行数据处理,探索了构件模型到工艺模型集成的过程,开展了基于BIM平台的Revit二次开发应用研究,实现BIM信息可用于集成浇筑设备的智能化施工。论文接着进行了以建筑3D打印为原型的臂式和框架式两类集成化的浇筑装置的三维设计研究。创建了与浇筑装置功能匹配的族库;对智能化浇筑装置对应的工艺流程作了简要分析,并对浇筑装置的运动、控制和给料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思路。同时,研究了BIM模型与有限元软件模型链接,进行浇筑装置及外架不同工况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以实现浇筑装置结构的快速验算、优化,提高了设计效率。论文最后为整合混凝土浇筑施工产生的众多信息,构建了基于BIM的数字化应用和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BIM的混凝土智能浇筑文档管理系统开发思路,对其控制程序等核心技术难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验证了该管理系统的可行性;还进行了BIM与混凝土智能化施工和装置结合的具体应用研究,通过引入数学综合评价体系,验证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的应用价值。智能化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研究不仅能丰富已有建造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而且为装配式建筑及现浇整体式建筑原位工业化、半自动化施工建造带来一个新的视角,推动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智能化发展,可为建筑业的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工法。

骆骏骅[7](2020)在《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产业在向着商品混凝土方向发展的同时,粉煤灰和矿渣等工业副产品作为改善混凝土性能的辅助胶凝材料被广泛利用,机制砂和特细砂等新型细骨料在天然砂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应运而生。本文通过物理试验研究、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由徐州地区常用配比和原材浇筑的商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进行全寿命可靠性分析,在响应混凝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研究常用无损检测技术在商品混凝土试件上的应用,间接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结论和创新成果如下:1.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在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率方面,水胶比越小,坍落度损失率越大;水泥的矿物组成不同,则水泥的水化性能不同,水泥矿物组成中C3A和C4AF含量是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因素;粉煤灰和矿渣在混凝土拌合物形成初期主要发挥的是形态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机制砂与特细砂以合适比例混合能起到与天然中粗砂相近的良好级配效果。2.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在自然养护下随着龄期增长逐渐增大,在7d至14d龄期内强度增长最快,60d后混凝土强度增长幅度逐渐变小;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强度发展等级越高,标准养护下的混凝土强度增长幅度明显优于自然养护;粉煤灰和矿渣发挥的火山灰效应和微集料界面效应对于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的可行性是值得肯定的;机制砂与特细砂以合适比例混合可以发挥与天然砂相同的物理作用;利用数学模型建立自然养护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龄期和温度的关系模型,拟合程度较高。模型下,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均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而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更加明显。3.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在总材料固定的情况下,减小水胶比可以减缓碳化过程的进行,在水泥品种确定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碳化速率越小;减小水胶比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减小水胶比,优化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均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粉煤灰和矿渣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主要分为微集料界面效应和活性效应两方面,作为辅助胶凝材料降低了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增强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循环周期的发展会加剧混凝土在各种侵蚀环境下的破坏,直至完全丧失抵抗能力。4.无损检测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水胶比越小,对应的回弹值越高,声速值越大;标准养护下的混凝土回弹值、声速值明显高于自然养护下混凝土的相应数值;粉煤灰和矿渣对回弹值变化、声速值变化的影响机理与对强度发展的影响机理相类似;混凝土的强度与回弹值之间存在某种正相关的关系,但回弹值并不能完全代表和用于评价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声速值对强度变化的反应不够敏感,仅用声速值反映和评价混凝土强度并不成立;国家统一测强曲线并不适用于徐州地区回弹法与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该补充和完善符合本地情况的测强曲线。5.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的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市场调研评估徐州地区常见配比下商品混凝土的经济效益,探索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利益最大化的可行性措施。调整水泥强度等级,推广和应用粉煤灰和矿渣、机制砂和特细砂均能带动商品混凝土的经济效益发展。该论文有图49幅,表42个,参考文献118篇。

张强[8](2020)在《后掺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建筑材料被广泛使用,对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混凝土的绿色化发展已成为行业趋势,而后掺骨料混凝土作为生态型绿色混凝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推广价值。后掺骨料混凝土是指在商品混凝土的基础上,在现浇混凝土工作面上外加一定比例的粗骨料,经过机械装置二次搅拌,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到工作面之前,通过绿色混凝土施工设备向已搅拌完成的泵送混凝土中掺入适当比例的优质粗骨料,二次投料搅拌均匀后再经过浇筑和振捣密实所得到的混凝土)。后掺骨料混凝土提高了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减少了水泥等胶凝材料的使用,在节约建材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结构耐久性、抗裂性等性能。鉴于后掺骨料混凝土的抗震性能研究仍为空白,试验共设计了8个后掺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试件和3个基准混凝土试件,研究后掺率、轴压比、核心区体积配箍率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低周反复加载下的拟静力试验,对后掺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钢筋应变、残余力及残余位移、塑性铰转角等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后掺骨料混凝土节点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与基准混凝土相似;提高轴压比,节点的抗震性能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试验轴压比为0.2时达到峰值;提高核心区体积配箍率,节点的抗震性能增加;在相同轴压比下,后掺骨料混凝土的抗震性能与基准混凝土无明显差异,但定量分析可发现其抗震性能略差于基准混凝土。通过对后掺骨料混凝土的成本和生产过程中的CO2排放量进行测算,发现后掺率为20%时,单方后掺骨料混凝土可节约材料成本10%,可减小近20%的二氧化碳排放,推广后掺骨料混凝土使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党飞[9](2020)在《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结构复杂、大跨径桥梁的应用越来越多,泵送施工工艺的应用亦愈加广泛,泵送混凝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而高性能混凝土因其工作性好、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等诸多优点,其与泵送施工工艺相结合现已成为泵送混凝土的首选材料。本文针对高温的工程环境,通过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各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可泵性能、抗裂及抗渗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规律来进行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水胶比、砂率对泵送C55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压力泌水率,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30,砂率为40%。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可泵性能、抗压强度达到较优,既能满足的性能的要求,又可以降低成本。(2)通过试验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泵送C55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开裂、抗水渗透、压力泌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粉煤灰的掺入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内部组织结构,降低压力泌水率,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能、抗裂及抗渗性能。混凝土中掺入10%~20%的粉煤灰,其综合性能较好。(3)论文从远距离及二次泵送C50高性能混凝土和连续刚构桥C55泵送混凝土的相关性能测试及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了高温条件下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主要通过采用掺加粉煤灰提高流动性、降低水化热、控制原材料质量、生产施工控制以及养护等措施,提升混凝土的可泵性能及避免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开裂等不良问题。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论文所研究的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胡浩[10](2019)在《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基本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土木工程装备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现有混凝土结构修复材料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结构工程修复所提出的高难度、高性能、高效率要求。此外,传统施工方法工序复杂、工作效率较低且施工成本较高,在有时效要求或者施工环境恶劣的工程作业中已经逐渐被淘汰。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具有优异早期力学性能、高韧性、低收缩,低成本以及凝结时间可控等优异性能和具有高效施工特点的新型工程修复材料。本文基于快速开放、优异性能和高效施工三个特点制备了一种新型工程修复材料—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ITSCC)。在此基础上,首先研究了ITSCC的工作性能,包括流动性、凝结时间、流变性能、泵送模型以及户外试喷;其次研究了ITSCC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抗折强度、弯曲性能、拉伸性能、破坏形态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等;最后研究了ITSCC的界面粘结性能,包括新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其变形匹配,既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界面粗糙度、养护龄期以及界面处理方式等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ITSCC工作性能水胶比、减水剂和缓凝剂可协同改善ITSCC的工作性能。水胶比和减水剂掺量的增加能明显提高ITSCC的流动度和延长其流变第一阶段;缓凝剂对体系的流动度并无实质影响,但能够延长流变第一阶段;PVA纤维的引入会大幅度降低体系的流动性和缩短流变第一阶段,因此纤维的引入会大幅度降低体系的工作性能。其次,随水胶比、减水剂掺量和缓凝剂掺量的增加,体系的凝结时间都不断增加。但从缓凝效果分析,改变水胶比和缓凝剂掺量其缓凝效果的提升优于改变减水剂,考虑到缓凝剂的引入在体系中不会发生其他化学作用进而影响水化,因此改变缓凝剂掺量是控制体系凝结时间最有效的方式。第三、ITSCC是一种具有正触变性的宾汉姆流体。从滞后环面积分析:水胶比增加,体系触变能降低;减水剂和增稠剂掺量增加,体系触变能增加。从流变参数分析:水胶比的增加会降低体系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减水剂掺量的增加会降低体系的屈服应力,但其塑性粘度却随之增长;在体系中引入0.1%掺量HPMC后,其塑性粘度增长321.1%,屈服应力增长92.0%。第四、户外试喷结果表明,喷射成型的ITSCC力学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均与室内成型的结果一致,甚至有所超出。(2)ITSCC力学性能早强胶凝体系的采用和基体中PVA纤维的引入提高了ITSCC的24h抗压强度,可达到50MPa以上,并且相较于普通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体系,ITSCC的24h抗折强度达到14.80-19.35MPa,抗折性能提高64.4%-115.0%,但其28d抗折强度却出现不同程度的倒缩。其次,ITSCC在承受弯曲荷载和拉伸荷载作用下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特性和多缝开裂现象,相比于普通混凝土的极限应变,ITSCC的极限应变高出两个数量级,表现出远超普通水泥基材料的高韧性和高延性特点。第三、通过极差分析,纤维掺量的拉伸性能R值和弯曲性能R值均为最大值,水胶比、减水剂和粉煤灰三个因素的材料拉伸性能R值和弯曲性能R值均小于或远小于纤维掺量R值。因此,纤维掺量是影响ITSCC材料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其他三个因素均为次要要素或辅助因素,且纤维掺量的增加可同时提高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但水胶比、减水剂和粉煤灰三个因素对于材料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却是利弊参半的。(3)ITSCC界面粘结性能ITSCC的7d收缩量达292με,28d收缩量达475με,在不采用其他措施调控材料收缩时,其与既有混凝土复合时会产生收缩应力导致裂缝出现。通过掺加3.0%减缩剂,可明显降低体系的收缩量,其7d收缩量仅为75με,28d收缩量仅为155με。继续增加减缩剂掺量,会改变体系的凝结时间。但将3.0%6.0%掺量膨胀剂和3.0%掺量的减缩剂配合使用时,会进一步降低体系的收缩量且不会大幅度改变体系的凝结时间。其次,既有混凝土强度等级、界面粗糙度、养护龄期以及界面处理方式等因素直接影响ITSCC与既有混凝土结构的界面粘结性能。在其他浇筑条件相同时,既有混凝土强度等级与界面粗糙度和复合试件的粘结劈拉强度近似为线性关系;养护龄期和复合试件的粘结劈拉强度近似为对数函数关系,复合试件粘结劈拉强度在1d就可达到3.203.63MPa,为28d粘结劈拉强度的90%左右;此外,不同的界面处理方式对复合试件粘结劈拉强度有很大影响,采用界面胶处理的ITSCC复合试件的粘结劈拉强度相比空白组粘结劈拉强度提升30%左右,相比净浆处理后复合试件的粘结劈拉强度提升20%左右。

二、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泵送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泵送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离散元模拟的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泵送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影响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泵送压力损失的相关因素
        1.2.1 混凝土配合比
        1.2.2 混凝土泵送管型设置及泵机选择
        1.2.3 混凝土泵送速度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研究现状
        1.3.2 混凝土泵送技术研究现状
        1.3.3 混凝土泵送压力损失研究现状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步骤
    1.7 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镇赫高速公路简介
    2.2 翟底河大桥工程概况
        2.2.1 桥位自然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
        2.2.2 翟底河大桥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2.2.3 翟底河大桥主墩墩身结构
3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研究
    3.1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1 全计算法介绍
        3.1.2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3.1.3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3.1.4 全计算法设计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
        3.1.5 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及抗压强度试验方案
    3.2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
    3.3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3.3.1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试验
        3.3.2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3.4 基于全计算法的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分析
    3.5 小结
4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流动性离散元模拟分析
    4.1 离散元法与PFC软件
    4.2 颗粒流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4.2.1 颗粒流基本假设
        4.2.2 力—位移关系
        4.2.3 颗粒运动方程
        4.2.4 颗粒间接触模型
        4.2.5 颗粒流中计算参数的确定
    4.3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流动性测试过程PFC模拟
        4.3.1 模型参数选取
        4.3.2 模型建立
        4.3.3 模拟计算结果提取
    4.4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流变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4.4.1 流变参数正交试验模拟方案
        4.4.2 流变参数正交试验结果
        4.4.3 机制砂混凝土流变参数规律分析
    4.5 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拟合分析
        4.5.1 拟合试验方案
        4.5.2 拟合试验结果
    4.6 小结
5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泵送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5.1 混凝土泵送流动特性
    5.2 混凝土泵送压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5.2.1 经验公式
        5.2.2 S.Morinaga公式
    5.3 混凝土泵送压力损失与流变参数关系
        5.3.1 模型建立
        5.3.2 模拟方案
        5.3.3 模拟结果分析
    5.4 不同管型中混凝土泵送压力损失模拟
        5.4.1 水平管道压力损失研究
        5.4.2 竖直管道泵送压力损失研究
        5.4.3 水平弯管泵送压力损失研究
        5.4.4 竖直弯管泵送压力损失研究
    5.5 综合分析
        5.5.1 水平管道泵送压力损失分析
        5.5.2 竖直管道泵送压力损失分析
        5.5.3 水平弯管泵送压力损失分析
        5.5.4 竖直弯管泵送压力损失分析
    5.6 翟底河大桥混凝土泵送压力损失计算
        5.6.1 翟底河大桥现场实测泵送参数
        5.6.2 规程公式泵送压力损失计算
        5.6.3 模拟泵送压力损失计算
        5.6.4 结果分析
    5.7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大掺量尾矿微粉中低强混凝土配制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
    1.4 课题技术路线
    1.5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性能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矿渣粉
        2.1.4 铁尾矿微粉
        2.1.5 粗、细骨料
        2.1.6 减水剂
        2.1.7 水
    2.2 试验方法
        2.2.1 原材料及混凝土性能相关试验方法
        2.2.2 混凝土微观形貌试验方法
        2.2.3 混凝土孔结构试验方法
第3章 两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对比分析
    3.1 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1 C30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2 C25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3 C20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4 C15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1 C3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2 C2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3 C2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4 C1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3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工作性及强度的影响
    4.1 基准混凝土工作性
    4.2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工作性
        4.2.1 C3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工作性
        4.2.2 C2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工作性
        4.2.3 C2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工作性
        4.2.4 C1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工作性
    4.3 基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4.4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4.4.1 C3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4.4.2 C2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4.4.3 C2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4.4.4 C1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5.1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5.2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5.3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5.4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5.5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大流态混凝土微观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
    6.1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
    6.2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复掺消泡剂-增稠剂模袋混凝土抗冻性及配比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模袋混凝土技术
        1.2.2 自密实混凝土抗冻性
        1.2.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法
        1.2.4 混凝土颗粒堆积模型
    1.3 模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特点
        1.3.1 基本要求
        1.3.2 技术途径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矿渣粉
        2.1.4 细骨料
        2.1.5 粗骨料
        2.1.6 减水剂
        2.1.7 引气剂
        2.1.8 消泡剂
        2.1.9 增稠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工作性测试
        2.2.2 力学性能测试
        2.2.3 抗冻性测试
        2.2.4 孔结构参数测试
    2.3 模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第三章 含气量-消泡剂-增稠剂复掺抗冻效应研究
    3.1 外加剂品种优选
        3.1.1 减水剂和引气剂
        3.1.2 消泡剂和增稠剂
    3.2 试验设计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扩展度
        3.3.2 扩展度损失率
        3.3.3 含气量损失率
        3.3.4 抗压强度
        3.3.5 气泡间距系数
        3.3.6 质量损失率
        3.3.7 相对动弹性模量
        3.3.8 抗冻性影响机理
    3.4 小结
第四章 配比参数对模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试验因子分析
        4.1.1 单位用水量
        4.1.2 水胶比
        4.1.3 矿物掺和料
        4.1.4 激发剂
    4.2 试验设计
        4.2.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原理
        4.2.2 试验因素水平与编码
        4.2.3 试验条件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扩展度
        4.3.2 扩展度损失率
        4.3.3 含气量损失率
        4.3.4 抗压强度
        4.3.5 气泡间距系数
        4.3.6 250 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
        4.3.7 300 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
        4.3.8 250 次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4.3.9 300 次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4.3.10 气泡间距系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关系
    4.4 配比参数合理区间的获取
        4.4.1 频数优化法原理
        4.4.2 配比参数合理区间
    4.5 配合比优化
        4.5.1 响应面优化原理
        4.5.2 配合比优化
    4.6 小结
第五章 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模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5.1 湿堆积模型
    5.2 试验设计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工作性和力学性能
        5.3.2 抗冻性
        5.3.3 湿堆积密实度和扩展度、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高韧性低干缩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设计及其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PVA-ECC性能研究现状及工程应用
        1.3.1 聚乙烯醇PVA纤维特性研究
        1.3.2 PVA-ECC基本材料特性研究现状
        1.3.3 PVA-ECC国内外基本应用概况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本文研究目标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掺硅灰PVA-ECC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2.1 掺硅灰的作用机理及掺量确定
    2.2 PVA-ECC工作性能试验
        2.2.1 试验原材料
        2.2.2 PVA-ECC试件制作
    2.3 PVA-ECC工作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2.3.1 坍落度试验
        2.3.2 坍落扩展度试验
        2.3.3 倒坍流空试验
        2.3.4 PVA-ECC工作性能评价指标
    2.4 掺硅灰PVA-ECC工作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掺硅灰PVA-ECC力学及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3.1 轴心抗压试验
        3.1.1 试件及试验方法
        3.1.2 PVA-ECC抗压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3.2 PVA-ECC单轴拉伸试验
        3.2.1 拉伸试件及试验方法
        3.2.2 PVA-ECC拉伸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PVA-ECC抗渗性能试验
        3.3.1 试件及试验方法
        3.3.2 PVA-ECC抗渗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优选含硅灰PVA-ECC配合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掺减缩剂PVA-ECC性能试验研究
    4.1 低干缩PVA-ECC试验原理及配合比设计
    4.2 掺减缩剂PVA-ECC各项试验研究
        4.2.1 掺减缩剂PVA-ECC工作性能试验
        4.2.2 掺减缩剂PVA-ECC力学性能试验
        4.2.3 掺减缩剂PVA-ECC抗渗性能试验
        4.2.4 掺减缩剂PVA-ECC干缩性能试验
    4.3 优选PVA-ECC配合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干缩PVA-ECC(V-3)韧性评价及材料特征参数
    5.1 概述
    5.2 PVA-ECC弯曲韧性的建立
        5.2.1 弯曲试验方法及抗弯性能指标
        5.2.2 弯曲韧性评价
    5.3 PVA-ECC剪切韧性的建立
        5.3.1 剪切试验方法及抗剪性能指标
        5.3.2 剪切韧性评价
    5.4 PVA-ECC(V-3)韧性综合评价
    5.5 PVA-ECC(V-3)材料特征参数的建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科研项目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5)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1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1.2.2 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3 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1.3 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3.1 机制砂的特性
        1.3.2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改善
    1.4 课题提出、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提出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矿物掺合料
        2.1.3 细骨料
        2.1.4 粗骨料
        2.1.5 化学外加剂
        2.1.6 拌合用水
        2.1.7 无水硫酸钠及无水硅酸钠
    2.2 试验方法
        2.2.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
        2.2.2 机制砂基本性能
        2.2.3 粗骨料基本性能
        2.2.4 混凝土试验
3 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3.1 粗骨料级配调整
        3.1.1 粗骨料的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3.1.2 粗骨料级配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
    3.2 配合比参数范围的确定
        3.2.1 水泥用量
        3.2.2 粉煤灰掺量
        3.2.3 砂率
        3.2.4 减水剂掺量
    3.3 正交试验
        3.3.1 影响因素的选择
        3.3.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3.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3.4 最佳配合比验证
    3.4 矿物掺合料双掺对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影响
        3.4.1 磷渣粉及粉煤灰掺量的确定
        3.4.2 改性剂的选择及掺量的确定
        3.4.3 磷渣粉-粉煤灰双掺对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4.4 改性剂对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5 机制砂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分析
        3.5.1 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界定
        3.5.2 粗骨料级配的改善
        3.5.3 各影响因素的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4.1 机制砂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研究
        4.1.1 混凝土收缩机理
        4.1.2 机制砂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4.2 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研究
        4.2.1 混凝土渗透过程
        4.2.2 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
    4.3 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
        4.3.1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
        4.3.2 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冻性
    4.4 本章小结
5 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5.1 项目情况简介
    5.2 原材料检测情况
        5.2.1 水泥
        5.2.2 骨料
        5.2.3 其他原材料
    5.3 现场配合比的调整
    5.4 现场施工情况及混凝土性能检测
        5.4.1 现场施工情况
        5.4.2 混凝土性能检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的课题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基于BIM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及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建造工业化相关研究
        1.3.2 建造信息化相关研究
        1.3.3 建造智能化相关研究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BIM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研究
    2.1 现浇工业化的建造模式
        2.1.1 现浇工业化技术及发展状况
        2.1.2 既有现浇建造体系
        2.1.3 当前建造模式的启示
    2.2 新型现浇混凝土工程工业化的智能建造
        2.2.1 新型现浇混凝土工程工业化的目标
        2.2.2 信息技术与建造技术
        2.2.3 现浇混凝土工程工业化的智能建造技术
    2.3 基于BIM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的构建
        2.3.1 引言
        2.3.2 工法特点
        2.3.3 工艺原理
        2.3.4 工艺流程
        2.3.5 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BIM的工艺设计与混凝土信息化施工的应用模式
    3.1 基于BIM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参数化设计
        3.1.1 构件族的创建技术要点及步骤
        3.1.2 构件的参数化处理过程
    3.2 基于BIM平台的现场浇筑施工信息化集成研究
        3.2.1 文档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3.2.2 混凝土现场施工相关信息
        3.2.3 混凝土现场施工文档管理系统开发路径
    3.3 基于BIM的混凝土智能化机械浇筑施工研究
        3.3.1 混凝土智能化机械浇筑施工的需求与实现
        3.3.2 结合建筑3D打印原理的模型数据处理方式
        3.3.3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自动化浇筑应用程序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BIM的混凝土智能化浇筑装置集成设计
    4.1 基于BIM的混凝土智能化浇筑装置设计方案
        4.1.1 BIM在浇筑装置集成设计方面的优势
        4.1.2 混凝土浇筑施工机械设备的智能化集成方式
        4.1.3 基于BIM的混凝土智能化浇筑装置概念设计技术思路
    4.2 基于BIM的外爬桁架式浇筑装置设计
        4.2.1 装置的总体设计
        4.2.2 基于BIM的外爬桁架式浇筑装置的三维设计
        4.2.3 外爬桁架式浇筑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4.2.4 外爬桁架式浇筑装置的给料系统研究
    4.3 基于BIM的内爬回旋式浇筑装置设计
        4.3.1 混凝土浇注施工与安全装置的总体设计
        4.3.2 基于BIM的内爬桁架式浇筑装置的三维设计
        4.3.3 混凝土的泵送及泵管的布置优化
    4.4 集成化的浇筑机械设备结构受力分析
        4.4.1 有限元理论基础
        4.4.2 结构分析原理
        4.4.3 结构计算模型
        4.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5 应力比验算与构件优化
        4.4.6 结构的稳定性验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BIM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应用研究
    5.1 模拟工程
    5.2 基于BIM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应用技术要点
        5.2.1 构建可视化的工程项目模型及现场布置
        5.2.2 自动浇筑程序的应用
        5.2.3 BIM信息集成的应用
        5.2.4 碰撞检查
        5.2.5 施工仿真模拟
    5.3 基于BIM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评价
        5.3.1 BIM与施工工法评价
        5.3.2 可视化下三种建造技术施工工艺
        5.3.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施工工法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粉煤灰、矿渣和混合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1.3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现状
    1.4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5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现状
    1.6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7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经济效益研究现状
    1.8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原材料性能和研究方案
    2.1 原材料性能
    2.2 研究方案
3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
    3.1 试验方案
    3.2 和易性
    3.3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与发展预测模型
    4.1 试验方案
    4.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4.3 抗压强度发展预测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5.1 试验方案
    5.2 抗碳化试验
    5.3 抗冻融试验
    5.4 抗硫酸盐侵蚀试验
    5.5 耐久性评估
    5.6 本章小结
6 无损检测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
    6.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原理与影响因素
    6.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原理与影响因素
    6.3 试验方案
    6.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6.5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6.6 本章小结
7 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原材作用机理及经济效益分析
    7.1 混凝土原材作用机理
    7.2 经济效益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后掺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前言
        1.1.2 绿色混凝土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1.1.3 绿色混凝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后掺骨料混凝土的理论来源及研究现状
        1.2.1 “粗骨料嵌锁型”混凝土的提出及类别
        1.2.2 后掺骨料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试验试件的的设计与制作
    2.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
        2.2.1 尺寸设计
        2.2.2 参数设计
        2.2.3 试件配筋
        2.2.4 材料选择及性能
    2.3 试件制作
    2.4 测量内容
        2.4.1 量测内容与量测方法
        2.4.2 试验装置
        2.4.3 加载制度
        2.4.4 采集设备
    2.5 本章小结
3 试验加载与结果分析
    3.1 试验现象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滞回曲线
        3.2.2 骨架曲线
        3.2.3 刚度退化
        3.2.4 延性系数
        3.2.5 耗能能力
        3.2.6 钢筋应变
        3.2.7 塑性铰转角
        3.2.8 残余位移及残余力
    3.3 本章小结
4 后掺骨料混凝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4.1 后掺骨料混凝土的经济效益分析
    4.2 后掺骨料混凝土的生态效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1 高性能混凝土和泵送技术的概念及发展
        1.2.2 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2.3 高温环境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3 泵送混凝土的应用及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2 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2.2.1 工作性能试验
        2.2.2 力学性能试验
        2.2.3 压力泌水测试
        2.2.4 抗水渗透性能测试
        2.2.5 抗开裂性能测试
第3章 主要因素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1 元蔓高速新寨村2号大桥的工程特点
    3.2 泵送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
    3.3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3.1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3.2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水胶比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3.4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4.1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3.4.2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4.3 砂率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3.5 粉煤灰掺量对桥梁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5.1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5.2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
        3.5.3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抗水渗性能的影响
        3.5.4 粉煤灰掺量对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温环境下泵送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4.1 工程概况
    4.2 高温环境下远距离及二次泵送混凝土的应用
        4.2.1 施工技术难点和技术措施
        4.2.2 远距离二次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性能要求
        4.2.3 远距离及二次泵送C50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
    4.3 高温环境下连续刚构桥泵送C55混凝土的应用
        4.3.1 施工技术难点和技术措施
        4.3.2 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要求
        4.3.3 连续刚构桥梁段C55泵送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4.4 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可泵性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4.4.1 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4.4.2 泵送施工组织措施
        4.4.3 混凝土养护措施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基本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混凝土服役现状
        1.1.2 混凝土结构现有修复技术
    1.2 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概述
        1.2.1 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
        1.2.2 喷射混凝土
        1.2.3 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ITSCC关键材料研究现状
        1.3.2 ITSCC关键性能研究现状
        1.3.3 ITSCC设计与性能评价研究现状
        1.3.4 ITSCC制备与施工工艺研究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1 早强与凝结时间难协同
        1.4.2 难泵送与易堵管
        1.4.3 高收缩与界面粘结性能差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与外加剂
        2.1.1 实验原材料
        2.1.2 外加剂
        2.1.3 其他
    2.2 实验方法
        2.2.1 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2.2.2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2.2.3 界面粘结性能测试方法
        2.2.4 其他
第三章 ITSCC工作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流动度
        3.2.1 水胶比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3.2.2 减水剂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3.2.3 缓凝剂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3.2.4 纤维掺量对流动性能的影响
    3.3 凝结时间
    3.4 流变性能
        3.4.1 触变性分析
        3.4.2 滞后环分析
        3.4.3 流变参数分析
    3.5 泵送模型
        3.5.1 输送速度
        3.5.2 输送流量
        3.5.3 输送距离
    3.6 应用关键技术验证
        3.6.1 案例工况
        3.6.2 验证分析
    3.7 试喷实验
        3.7.1 ITSCC配合比与施工工艺流程
        3.7.2 ITSCC性能测试
    3.8 小结
第四章 ITSCC力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ITSCC配合比设计
    4.3 ITSCC基本力学性能
        4.3.1 抗压抗折强度
        4.3.2 抗压抗折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4.3.3 养护龄期对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
    4.4 ITSCC弯曲性能
        4.4.1 荷载-挠度曲线
        4.4.2 破坏形态分析
        4.4.3 弯曲性能分析
    4.5 ITSCC拉伸性能
        4.5.1 应力-应变曲线
        4.5.2 破坏形态分析
        4.5.3 拉伸性能分析
    4.6 结论
第五章 ITSCC界面粘结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既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表面处理
        5.2.1 既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2.2 既有混凝土表面处理
    5.3 新混凝土(ITSCC)配合比设计
    5.4 新老混凝土收缩匹配研究
    5.5 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
        5.5.1 既有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
        5.5.2 界面粗糙度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
        5.5.3 龄期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
        5.5.4 界面处理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
    5.6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泵送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离散元模拟的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泵送性能分析[D]. 杜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大掺量尾矿微粉中低强混凝土配制与性能研究[D]. 王宇杰.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复掺消泡剂-增稠剂模袋混凝土抗冻性及配比优化研究[D]. 于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高韧性低干缩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设计及其性能试验研究[D]. 周旭.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中低强度等级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与工程应用[D]. 昌孝云. 重庆大学, 2020
  • [6]基于BIM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工法及装置研究[D]. 邓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7]复合粉煤灰—矿渣―混合砂商品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D]. 骆骏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后掺骨料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张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适用于高温环境施工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研究与应用[D]. 党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喷射超高韧性超早强水泥基材料基本性能研究[D]. 胡浩. 东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泵送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