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筷子的文化交流

从筷子的文化交流

一、从箸文化交流说起(论文文献综述)

刘雯[1](2020)在《私人收藏馆交互式叙事的展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方式也随之转级、升华,文化信息的接收与传播也随着传播媒介不断更新而产生新的格局,使得展示空间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融入信息交互式的多媒体展示方式,提升传统展览模式,是未来展示设计的新手法、新动向、新形式。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历史文物收藏领域除了记录在册的公立博物馆之外还存在着一支非常庞大的私人收藏群体,蕴含着难以估计的文化价值,在某条古色古香的老街或是不起眼的小巷中偶尔不经意间会看到“某某收藏馆”的牌匾,狭窄的空间里琳琅满目的摆满了带着岁月沧桑的老物件,或是在新闻中看到某位收藏家历时20载收藏和研究某类藏品多达上百件为我国历史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这些同公立博物馆的收藏行为相比不管是在展示条件上还是展示效果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私人收藏家通常缺乏对于藏品的养护技术和条件,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与维持藏馆的经营,从而导致了许多珍贵历史文物和资料的逐渐耗损,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的销声匿迹。本篇论文将交互式叙事作为理论研究基础,探讨在私人收藏馆的展示设计中如何有效地利用交互式叙事的表现形式去更好地展现一段历史,探究交互式叙事的理念如何塑造出更加生动活泼地展示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的解决私人收藏馆的“藏”与“展”的矛盾问题,提高其文化传播性,发挥其在教育方面的职能。交互式叙事概念来源于游戏设计大师Chris Crawford在《游戏大师Chris Crawford谈互动叙事》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英文单词是“interactive narrative”。Chris Crawford认为“interactive narrative”的概念就是玩家在丰富的动态叙事环境里扮演主角,与故事本身进行的交互性娱乐活动。它是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种方式,是今天所存在的涉及范围最广的艺术形式,因为它将传统叙事与视觉艺术及交互性结合在一起,根据此概念,本文将“interactive narrative”译为“交互式叙事”。后来西方叙事学家玛丽劳尔.瑞恩出版以及和相关邻域研究者合编的《作为虚拟现实的叙事:文学与电子媒介中的沉浸与互动》、《故事的变身》、《媒介互涉与故事讲述》、《跨媒介的故事世界:走向一种具有媒介意思的叙事学》;国内英语语言学博士张新军教授着的《数字时代的叙事学——玛丽劳尔.瑞安叙事理论研究》等书中都对于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详细阐述了其在互动小说、互动戏剧、游戏、电影等领域的广泛运用。瑞安倡导“用媒介思维”也就是按照媒介特性来定制叙事模式。但并不是狂热的利用互动媒介所提供的所有属性,而是在系统的可供性与叙事意义的要求之间进行调和的手段。通过搜集知网文献资料,与交互式叙事相关的文献有《i Phone游戏交互式叙事设计研究》、《数字博物馆的交互式叙事研究》、《基于情绪体验的儿童数字游戏交互性叙事设计研究》《娱乐中的交互式叙事》等等,从以上文献中可以看出交互式叙事在以上领域已形成特色的表现形式,本论文侧重与探寻如何将交互式叙事的理念合理运用在私人收藏馆传达历史知识文化上去,其目的就是服务大众,而并非仅仅针对那些主动求知者。从出发点上看与上述文献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本文使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系统归纳等研究方法,交叉剖析了国内乃至国外在这方面的经典案例以及交互式叙事理论的相关内容,通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践调研,深入探究私人收藏馆在展示方面更加完善的表现形式和叙事模式。本篇论文的研究价值在于:1.如何将交互式叙事的思维合理地利用在私人收藏馆的展示设计中,通过具体的形式提高与参观者之间的沟通,能够更加强烈的唤起参观者从心理上对于展示主题的认知。2.提炼交互式叙事在空间及展示内容编排中的优势,梳理出一套合理的私人收藏馆的交互式叙事展示设计体系,增强展示形式应该具有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以及设计方法,形成一个私人收藏馆就是一个故事、一种教育、一种独特展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3、摒弃传统的实物陈列、图文阐述、模型模拟的展示手段,融入信息交互的多媒体技术打破藏品展示在空间上的局限性。

雷鑫鑫[2](2020)在《社会记忆: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解读与构建》文中提出民俗是广大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文化现象,民俗博物馆作为民俗文化保护的博物馆形式,是地域民俗文化最为集中的场所,其具体的规划与设计除了确保对民俗物质文化的展示外,还应传达出民众的精神世界。诺伯舒兹认为,每一个场所都应具有清晰的特性,建筑使场所特性得以显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场所精神,因此,场所精神理论以探讨建筑精神上的含义为最终目的,但鉴于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场所精神理论仅能对既有现象分析的局限,结合当前我国民俗博物馆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将“社会记忆”的概念引入到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构建中,以期通过设置互动场景、叙事系统的构建、仪式活动的举行等设计策略使民俗博物馆成为物质民俗记忆与精神民俗记忆并存的“有意义”的场所。论文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通过对博物馆以及民俗博物馆的思想根源、发展历史的梳理,总结了民俗博物馆及其场所精神的特征,全面分析了我国民俗博物馆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从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结构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入手展开论述,认为表达结构体现在参观者在民俗博物馆场所中的方向感与认同感,而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参观者在民俗博物馆场所中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体验。论文的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在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构建中运用“社会记忆”理论时应遵循的原则,并强调以民俗展品为构建载体的器物记忆、以行为体验为构建路径的制度记忆和以精神传承为构建目标的观念记忆三个层面进行展开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认为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实现是参观者、民俗文化、博物馆场所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钟翔[3](2020)在《《筷子三千年》汉英实践报告》文中认为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小小的筷子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由蓝翔写的《筷子三千年》详细介绍了筷子的起源,种类以及与筷子相关的习俗和奇妙故事,对筷子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基于对筷子文化的兴趣,本篇实践报告选取了《筷子三千年》作为翻译实践对象。在实践的过程中,以图式理论为指导对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图式理论虽然来源于认知心理学,对翻译实践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调动自己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对原文进行理解,继而对其进行分析,从而给出相应译文。因此,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图式加工过程,翻译不仅仅是两种文字和文化之间的转化,也是图式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本实践报告从语言图式和文化图式的角度出发,对图式重合,图式相异和图式缺省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释了图式重合对翻译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在图式相异和图式缺省情况下相应的翻译方法。其中,图式相异主要存在于语言层面,对于由语音及字形方面引起的差异,移译和增译相组合的翻译方法非常普遍适用;对于由语法所引起的差异,译者需要根据各语言的语法规律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图式缺省主要发生在文化层面,由于文化的差异,存在于一种语言的文化图式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无法找到与其相对应的图式。在这种情况下,直译,音译和增译的组合能够作为基本的翻译方法为西方读者建立起新的图式,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张天雄[4](2019)在《文化差异对筷子造型影响的研究 ——以中日韩比较为研究对象》文中认为中国筷箸历史悠久,自新石器时代起就一直作为进食工具被使用。中国是筷子的发明国,但使用筷子并非只限定于中国,随古代文化交流、人口迁移,筷子向东被带到朝鲜半岛、日本,向南带入越南。筷子看似简单,但两根短棍的细节却蕴含着差异。纵向看,在中国的故土上,筷子一直发生着变化,历朝历代筷箸形制与材质都所不同;横向对比,日本、韩国的筷子更是有着不同的样子与材质选择。本文以文化对比的方式,研究中国、日本、韩国三地筷子的造型,探索文化差异对筷子造型的影响。文章从筷子形制入手,梳理中国筷子从先秦时期至今的形制变化。进食方式由匕箸同用到单用筷子,用餐方式由分食制到合食制,席地而食到使用高脚桌椅,筷子形制都在这些节点发生转变,由此找到了进食方式、用餐方式、桌椅坐具这些影响筷子造型的文化因素。在日本和韩国,这些因素同样也影响着筷子的造型。此外,烹饪方式、食材种类以及人民思想意识也会影响筷子造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后,本文对影响筷子的文化因素作用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索。总结出两种作用路径——通过营造一种特定的进食场景影响筷子,或直接作用于筷子,影响造型。进食场景差异核心是夹取距离1的差异,文章以工效实验的方式探索夹取距离对筷子长度以及筷头直径的影响。一定范围内,夹取距离越近,筷子倾向越短、筷头倾向越尖;夹取距离越远,筷子倾向越长、筷头倾向越粗。结合对文化因素的分析与工效评估的结果,本文从筷子材质、长度、形制三个造型要素,分析总结文化差异对筷子造型的影响。为使研究成果能在筷子生产使用上有所延伸,调研了青年人群使用筷子的情况,以此了解青年人筷子使用的偏好和对地方名箸、传统工艺的了解程度。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和调研结果对保护地方名箸、餐饮用箸以及筷箸生产、传承箸文化提出一些建议和有益思考。

贺源[5](2019)在《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无论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中的静态结构还是动态过程,以往象征人类学所关注的通常是既成的象征本身,研究者往往着眼于可观察到的各类符号、可分析的内部结构与相应的文化解释,相对缺乏对象征符号赋意过程的重视。事实上,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总是承载着一定的功能和意义。就物质文化而言,这种功能和意义既变迁于物的社会生命的不同阶段,也不断地在符号层面被生产、再生产,被扩充、缩减或迁移。于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借助皮尔斯符号学与物的社会生命两种理论的动态视角,借助个案研究实现对象征赋意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象征主体能动性的重新审视,并进一步反思作为象征人类学理论渊源之一的皮尔斯符号学对象征符号动态过程研究的启发意义。而旅游纪念品正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是旅游地文化话语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旅游地文化有所联系,并因此被人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以拣选、塑造和消费的物,旅游纪念品承担着体现旅游地本土文化、构建旅游形象等象征功能。尤其是其中被公认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更是在承担起这种象征功能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成为旅游者认知旅游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并可唤起相应的旅游期待。不仅如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还牵扯到异质文化物象的本土化等问题。其物质表象、符号意义和文化形象的变迁则是在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中逐步生成的。也正因此,旅游纪念品作为符号被生产的这一社会生命历程也就为我们研究象征赋意的过程提供了具体而微的个案。丽江古城是我国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一处旅游胜地,当地成功的旅游纪念品如布农铃、东巴纸等也屡次被相关研究提及。本文即以丽江古城中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在外来者和本地人以及游客群体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色旅游纪念品布农铃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探讨这一源自滇藏茶马古道的物象在旅游开发中角色、意义和形象的变化:在认识茶马古道铃铛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新的现实语境分析以布农铃为代表的古城铃铛所承袭的地方文化传统,指明其脱离实用物品而走向精神产品和符号化的可能性。进而通过详细梳理布农铃缘起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现实影响,指出其作为一种符号在不同阶段发生性质和功能变迁的原因,以及这一过程与丽江古城整体旅游形象建构的关联性。最终,这一物象在消费仪式、主客互动、影像传播和解读等因素的影响下,从一种马帮文化中的指示符号实现了向丽江古城文化象征符号的转型,在“吉祥”这一基调之上进一步成为本土纳西文化的承载物之一,并通过旅游者的凝视及其文字和影像呈现丽江铃铛这一物象的符号化成果。在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和物的社会生命理论两种动态视角相结合,用以指导对丽江古城布农铃这一地方性文化象征符号的赋意过程进行梳理的同时,本文还将知识再生产与符号资本、游客凝视与真实性等相关理论融入具体的分析之中,以增强对其不同阶段符号塑造特点的认知。最后则从这一符号生产个案出发,回应国内象征人类学研究者对象征思维方式的既有探讨:在以往象征人类学所重视的“物因具有某种特性而被赋予某种意义”这一单向度的象征思维之外,象征符号的生产中存在另一种向度,也即人为了传递既定的意义而从具体物象中加以选择和建构,并在一种主客互动的过程中使之成立并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和接受,从而作为一种象征稳固下来。而对这一象征思维向度的再发现,也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象征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性及其带有随机色彩的选择。与此同时,对旅游情境中的文化符号生产以及丽江铃铛这一成功个案的经验总结,也为今后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本转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琼[6](2019)在《年夜饭申遗的依据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饮食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应该积极申请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中餐申遗”)。随着法国等国家饮食类项目先后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餐申遗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是目前中餐申遗工作还未取得成功,暂时落后于法国等其他国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归纳分析法对中餐申遗进行研究,丰富了饮食文化研究在饮食申遗研究领域的理论,并对后续中餐申遗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推动中餐申遗的顺利进行。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饮食类项目申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全面了解目前饮食类项目申遗的大环境。一方面分析其他国家饮食类项目申遗成功经验,从法国、地中海四国、墨西哥、日本等国家申遗经验中总结出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中餐申遗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对我国首次中餐申遗尝试的过程及其申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我国中餐申遗存在的问题,即未能充分理解饮食类项目申遗的标准、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未形成有效的中餐申遗工作机制、中餐申遗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工作做的不足、中餐申遗未提升到国家层面开展活动。其次对选择年夜饭这一申遗主体进行依据分析。一方面,对选择年夜饭这一申遗主体进行文化依据分析:年夜饭是我国传统的年节食俗,历史悠久;是中国家庭一起制作、围坐共食节日活动;是中国人民族情感的寄托;体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特质;体现中国餐桌礼仪文化。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对选择年夜饭这一申遗主体进行影响要素分析:对饮食申遗主体的看法分析;对饮食类项目申遗关注度分析;文化冲击、工业化冲击分析;传承方式和习俗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对中餐申遗进行对策研究。从国家层面上,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普及食育教育,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加大中餐“走出去”扶持力度,依法加强餐饮业非遗保护、保存工作管理力度;从协会层面上,确定中餐申遗的主体工作,制定周密的中餐申遗工作计划,积极开展中餐申遗相关工作;从企业层面上,为中餐申遗提供资金支持,打造中餐企业品牌,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许书忆[7](2018)在《中国筷箸的文化内涵与设计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筷箸是人们每日进食时的必备之物。筷箸除了具有传统食具属性之外,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可以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但是人们却常常忽略这一点[1]。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但精神文化层面却缺乏提升,此现象反映在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筷箸产品。通过本次课题的市场调研发现,当今筷箸产品市场中,材质不同但制式相似的筷箸产品较多;中国本土生产的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属性的筷箸产品中,普遍存在缺乏设计美感的问题;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消费者具有购买更高品质的筷箸产品需求。并根据本课题所作问卷调查可知,现有筷箸产品市场中的筷箸造型已不能满足大众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所以本课题提出对筷箸的造型进行再设计。本文对筷箸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文献检索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市场调研法等方式,梳理了筷箸发展历程、文化内涵以及目前筷箸产品使用情况及痛点。研究者在历史、文化、生活中寻找灵感来源,通过绘制草图、平面示意图、建模和渲染,一次次的改进设计方案,试图将所学设计相关知识用于实践当中。在本文第四章中的筷箸产品设计实践部分共包括六套方案,每套方案均为研究者深度思考和设计的成果,其中最后一套方案完成了设计实物呈现。希望通过本课题的设计表现,能够推动中国传统筷箸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现代筷箸市场的产品应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金荣慧[8](2018)在《贵州布依族婚嫁歌谣研究 ——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考察》文中指出本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已有的文本文献资料,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对布依族婚嫁歌谣进行解读,寻找布依族婚嫁歌谣中的文化因子,展现布依族婚嫁歌谣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而对布依族婚嫁歌谣的存在现状进行揭示,以期引起人们对布依族婚嫁歌谣的重视与保护。论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贵州布依族文化进行大体的介绍,从布依族婚嫁歌谣的起源与传统婚礼中歌谣的演唱顺序两方面出发,形成对布依族婚嫁歌谣文化的总体认识;其次以布依族婚嫁歌谣中普遍存在的有关“门”的歌谣、有关“筷子”的歌谣、有关“龙”的歌谣三者为例,从对婚嫁歌谣歌词解读的角度,分析其存在历史、婚嫁中的展现形式,剖析其存在的深刻文化内涵,展现婚嫁歌谣文化所蕴含的布依族人的历史、文化、信仰、情感方式及生活观念等,揭示其所具有的地域民族文化色彩;最后,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展现布依族婚嫁歌谣传承的生存样态,分析现状形成的原因,揭示布依族婚嫁歌谣的重要功用,透视其文化传承对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游红霞[9](2018)在《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朝圣旅游是基于某种信仰(宗教的或非宗教的),或对某个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发生的旅游行为,是信仰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类型。本文以本土化的观音信仰为研究对象,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主要的研究范围,讨论如何将神圣层面的信仰推向世俗层面的旅游,论述朝圣旅游中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互动交织、相互裹挟的关系。朝圣旅游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由旅游客体与旅游主体承载。朝圣旅游客体指圣地及其旅游景观,景观生产是旅游行为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朝圣旅游的关键环节。作为记忆之场和传承之场的景观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传统的文化记忆,也推动着民俗文化的传承。景观的生产和叙事兼具信仰性和旅游性的双重特征,是政界、佛教界、旅游界乃至受众群体等各方面合力推动的结果。朝圣旅游的主体主要由三大阵营构成。第一是朝圣旅游的建构主体。朝圣旅游是以社会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被利用、加工和重构为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化”的过程。普陀山的现代朝圣旅游是由国家及地方的行政管理部门、民俗文化精英、商业力量、旅游地的地域社会等方面合力建构的,他们的叙事话语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又形成了一个话语结构的复合体,共同将传统信仰推向现代旅游。第二是朝圣旅游的受众群体,即朝圣旅游者。朝圣旅游者被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所调动,兼具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可以分析他们对于朝圣旅游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朝圣旅游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也传播和强化了信仰传统,从而促进了朝圣旅游的发展。朝圣旅游者是传统民俗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成为朝圣旅游的有力推手。第三是朝圣旅游的组织者,也就是朝圣旅游的中间人。导游是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他们通过现场叙事直接对游客产生影响。导游的叙事话语代表旅游的立场,与信仰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博弈和冲突。只有当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达成统一和和谐时,才能有效地促成朝圣旅游的发展。以导游为代表的旅游界人士要进行自我约束和妥协,从客观上促进了信仰的发展;信仰界人士也对导游的合理行为表示了包容的态度,甚至参与到朝圣旅游之中,推动旅游的实现,两股力量实现了联合。在朝圣旅游中,从景观的生产到朝圣旅游的建构和运营,都呈现了信仰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裹挟着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朝圣旅游的审视,可以探讨旅游民俗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民俗旅游景观的生产;第二,景观叙事与文化记忆、民俗传承以及民俗旅游的关系;第三,民俗旅游的主体建构;第四,民俗旅游与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等等。

周馨妍[10](2017)在《新HSK中饮食类词汇的文化内涵和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汇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重难点。在词汇的教学方法上,学界普遍认为要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帮助学习者构建汉语的文化语言心理,才能使其融入到真正的汉语语境进行交流。饮食词汇承载着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学习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常用词汇。但是含有隐喻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饮食类词及由文化引申出的词汇的意义仍是大多数外国留学生的理解盲区。文中笔者基于对新“HSK”中的饮食类词语的整理与选取,对其隐喻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结合饮食类词语的特点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帮助。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缘由,研究内容与相关的研究综述,并列举了本文所用到的相关理论和语料来源,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二章,对新“HSK”词汇大纲的词语按照等级进行统计,并阐明本文的选词标准。将所选的饮食类词汇进行分类梳理并说明理由。第三部分:第三章-第五章,对新“HSK”词汇大纲中的饮食类词语按照饮食类名称词,味觉词以及饮食类动作词的分类方式进行隐喻分析和文化内涵的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分析。第四部分:第六章,基于新“HSK”饮食类词语的教学建议第五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从箸文化交流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箸文化交流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1)私人收藏馆交互式叙事的展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从私人收藏到建馆展览
        一、私人收藏馆的由来
        二、私人收藏馆有别与公立博物馆之处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小结
第一章 私人收藏馆的存在与现状
    第一节 中国私人收藏馆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国外私人收藏馆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藏”与“展”的结合与发展
        一、只“藏”不“展”
        二、又“藏”又“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探究私人收藏馆的价值与改进思路
    第一节 私人收藏馆的珍贵价值
        一、私人收藏馆,是收藏者收藏活动成果的体现
        二、私人收藏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对博物馆“拾遗补缺”
        三、私人收藏馆的存在有利于提升地区的文化品位
        四、私人收藏馆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型商业发展
    第二节 私人收藏馆改进方向初探
        一、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扩大私人收藏馆的教育人群
        二、实现私人收藏馆与观众的互动,提高私人收藏馆的影响力
        三、提供新的展示方式,激发观众的参观热情
        四、实现信息管理里自动化,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互动方式和媒介的出现对于私人收藏馆展示设计的影响
    第一节 互动方式的出现造就了更加生动地展示形式
        一、体验式展示形式
        二、数字化展示形式
    第二节 互动方式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叙事模式
        一、学科的融合与创新——“交互式叙事”的产生
        二、“交互式叙事”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一)交互式叙事在互动小说领域的应用
        (二)交互式叙事在超文本小说领域的应用
        (三)交互式叙事在互动戏剧领域的应用
        (四)交互式叙事在交互式叙事在电影中的体现
第四章 交互式叙事影响下私人收藏馆知识传播方式的改变
    第一节 “交互式叙事”如何在私人收藏馆的展示设计中实现
        一、利用交互式叙事理论中的“媒介思维”
    第二节 交互式叙事下私人收藏馆的展示模式转变
        一、从实物展示向交互界面展示的转变
        (一)藏品数字化展示
        (二)三维成像
        二、实体收藏馆与数字化收藏馆的有效结合
        (一)空间功能的升级与转变——从陈列收藏到交流互动
        (二)空间设计内容的升级与转变——从固定空间到流动空间
        三、交互式叙事下私人收藏馆在展示内容编排上的设计思路
        (一)情节类型上的定位
        (二)“媒介思维”下叙事模式的定制
第五章 私人收藏馆展示模式的再探讨再设计
    第一节 私人收藏馆的展示内容的线上编排设计
    第二节 私人收藏馆展示的线下线上结合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社会记忆: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解读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基本概念厘析
        2.研究现状
    (四)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路径
一、民俗博物馆的发展及其场所精神的解读
    (一)民俗博物馆的发展
        1.博物馆早期雏形概述
        2.近代博物馆的演进
        3.民俗博物馆的思想根源及其在西方的发展
        4.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兴起
        5.民俗博物馆的特征
        6.民俗博物馆承载民间记忆
    (二)从建筑到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载体的转变
    (三)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聚合性
    (四)当代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缺失
二、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表达
    (一)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结构
        1.民俗博物馆场所的方向感
        2.民俗博物馆场所的认同感
        3.民俗博物馆场所的归属感
    (二)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表达方式
        1.民俗博物馆场所的视觉体验
        2.民俗博物馆场所的触觉体验
        3.民俗博物馆场所的听觉体验
        4.民俗博物馆场所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三、社会记忆理论下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一)社会记忆理论介入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构建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二)社会记忆理论介入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构建的方法
        1.器物记忆层面的构建:以民俗展品为载体
        2.制度记忆层面的构建:以行为体验为路径
        3.观念记忆层面的构建:以精神传承为目标
    (三)民俗博物馆:物质记忆与精神记忆并存的场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3)《筷子三千年》汉英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Chapter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Work
        2.1.1 Theoretical Prepararion
        2.1.2 Practical Preparation
    2.2 While Translation
        2.2.1 Analysis of the Textual Features
        2.2.2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Translating
    2.3 Post Translation
Chapter3 Schema Theory and Translation
    3.1 At Microcosmic Level
    3.2 At Macroscopic Level
Chapter4 Cas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ulture of Chopstic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ema Theory
    4.1 Translation in Terms of Schematic Divergence
        4.1.1 From Phonetic and Morphological Perspective
        4.1.2 From Grammatical Perspective
    4.2 Translation in Terms of Schematic Default
        4.2.1 In Proper Nouns
        4.2.2 In Traditions and Customs
        4.2.3 In Allusions,poems and Ballads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Study
Bibliography
Appendixes
Acknowledgements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文化差异对筷子造型影响的研究 ——以中日韩比较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期刊论文文献研究现状
        1.3.2 专着文献研究现状
        1.3.3 中国箸研究行业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日韩筷箸及文化比对
    2.1 中日韩三国筷箸形制发展
        2.1.1 中国筷箸的起源与形制
        2.1.2 日本筷箸的起源与形制
        2.1.3 韩国筷箸的起源与形制
        2.1.4 小结
    2.2 中日韩饮食方式对比
        2.2.1 进食方式对比
        2.2.2 用餐方式对比
        2.2.3 饮食与烹饪方式对比
        2.2.4 小结
    2.3 中日韩筷箸相关思想文化对比
    2.4 影响筷子造型的因素
        2.4.1 影响筷子造型的文化因素
        2.4.2 影响因素作用路径
第三章 文化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3.1 先行调研与实验目的
        3.1.1 先行调研结果分析
        3.1.2 实验目的与意义
    3.2 实验一: 筷子长度与夹取距离对筷子使用工效的影响
        3.2.1 实验设置与说明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实验二: 筷头直径与夹取距离对筷子使用功效的影响
        3.3.1 实验设置与说明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日韩文化差异对筷子造型的影响
    4.1 文化差异对材质的影响
        4.1.1 中国对筷子材质的选择
        4.1.2 日本对筷子材质的选择
        4.1.3 韩国对筷子材质的选择
        4.1.4 小结
    4.2 文化差异对筷子长度的影响
        4.2.1 影响中国筷长的因素分析
        4.2.2 影响日本筷长的因素分析
        4.2.3 影响韩国筷长的因素分析
        4.2.4 小结
    4.3 文化差异对筷子形制的影响
        4.3.1 影响中国筷子形制的因素分析
        4.3.2 影响日本筷子形制的因素分析
        4.3.3 影响韩国筷子形制的因素分析
        4.3.4 小结
第五章 对中国筷子使用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5.1 问卷调查
        5.1.1 问卷设计
        5.1.2 问卷结果分析
        5.1.3 小结
    5.2 地方名箸的保护
    5.3 餐饮用筷以及筷箸生产的建议
    5.4 箸文化的传承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筷子使用偏好调查问卷文案
    附录2 图片来源说明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外对物与物质文化的研究
        (二) 国内外的铃铛研究
    三、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的引入与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及调查情况
        (一) 布农铃简介
        (二) 其他店铺和产品简介
        (三) 田野点的进入和调查情况简介
第一章 古道物象的符号潜质:古城铃铛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丽江特色: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境况
        一、从物产到特产:丽江旅游开发的新语境
        二、丽江特色提炼:民族旅游地方性的构建
        三、同质化与特色:丽江旅游中的一种视角
    第二节 多样并存: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铃铛文化
        一、对铃铛文化内涵的界定
        二、宗教情境中的通神法器
        三、马帮生活中的实用装饰
        四、回响于边缘的古道物象
    第三节 走向前台:旅游与丽江铃铛的转向
        一、古物与视听结合体的再认识
        二、制铃者与铃铛的延续和新变
        三、对产地的策略性表达与认同
        四、铃铛的类别划分和名物对应
第二章 指示符号的意义拓展:创意点化与偏移之始
    第一节 卜布农的拾木成铃:从古道行者到丽江驻客
        一、徒步进藏中的马铃新生
        二、分享与重温的赠礼创意
        三、布农与铃的丽江再结缘
        四、木牌铃铛的偏移与路径
    第二节 布农铃的发展历程:从风景木牌到手工铃铛
        一、现场木牌作画的交流体验与仪式感
        二、手绘变印刷中的重心转移与旅游热
        三、手工铃铛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载体
        四、全球化与网络时代对布农铃的影响
    第三节旅游者的记忆留存:旅游大潮中的漂泊驿站
        一、不同时代潮流下的古城过客
        二、顾客留言簿里的倾诉与跟帖
        三、怀旧体验:老顾客的记忆唤起
        四、有故事的铃铛与和铃铛的故事
    第四节 布农铃的符号生成:想象与实践的主客互动
        一、丽江古城的浪漫意象生产与旅游开发
        二、布农铃的传奇与理想生活的现实隐喻
        三、布农铃在丽江古城的融入与凸显方式
        四、他者的表达:传奇的重述与符号的成形
第三章 文化共生的符号增长:新路径下的符号消费
    第一节 布农铃产品的符号构成与寓意解释
        一、木牌画与铃铛的创意组合
        二、铃的文化分类与图案解释
        三、符号的连接与意义的强化
    第二节 布农铃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寓意学习
        一、个人文化资本的实践与法器的隐喻
        二、店铺内部的文化再生产与知识积累
        三、社会复制中布农铃的符号意义拓展
    第三节 布农铃的消费仪式与铃铛意义传递
        一、镇店之宝的揽客之道与特殊性的赋予
        二、对店铺名称、铃铛分类和功能的介绍
        三、消费者的意义接收与吉祥文化的影响
        四、知识的互动:招鬼铃铛何以寓意吉祥
        五、消费仪式中的权力结构与知识再生产
    第四节 铃铛售出后的归宿地与社会生命史
        一、挂家挂车与铃铛功能的延续及其变形
        二、文房摆设中的静心养心物与文化品位
        三、作为礼物馈赠的地方特产与吉祥物品
        四、供养寺院与铃铛象征功能的实现空间
        五、铃铛的符号意义转换与去商品化过程
        六、绝版手工制品的升值可能与再商品化
第四章 地方文化符号的成型:他我共建的古城之铃
    第一节 铃铛地方性的本土再造
        一、本地文化主体的介入与传统的发明
        二、旅游开发潮流之下铃铛的本土记忆
        三、旅游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性与真实性
    第二节 热播影视剧的带动效应
        一、被表述的风情:影视剧的虚构与真实
        二、本地人的演绎:符号资本之下的竞争
        三、热销潮流反思:文化传播方式再探索
    第三节 立足于丽江的铃铛收藏
        一、博物馆的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展示
        二、古道铃铛与盛世收藏的民间传统
        三、旅游前台的记忆重构与信息传递
    第四节 他者的凝视与意象呈现
        一、他者凝视中丽江铃铛的呈现方式
        二、双向共建的古城印象和铃铛意象
第五章 马铃新生的符号反思:古道物象的蜕变之道
    第一节 马铃新生的方式及其动力
        一、古道铃铛的审美转化及其路径偏移
        二、以铃为媒的象征缔结与需求的互动
        三、铃铛的古城嵌入与文化话语的构建
        四、旅游开发中的符号塑造与意义联动
    第二节 文化变迁中物的象征维度
        一、物的社会生命过程所包含的象征维度
        二、文化商品化中马帮铃铛象征性的获得
        三、趋吉避凶的文化基因与象征的主体性
        四、象征的思维方式与双向度的象征研充
结语
附录
    一、田野照片
    二、相关截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年夜饭申遗的依据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海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述及理论
    2.1 中国饮食文化
        2.1.1 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1.2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的四大原则
        2.1.3 中国饮食文化精神特质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代表作名录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2.2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及ICH-02表
        2.2.3 我国的“代表性名录”
3 国内外饮食申遗的现状及其分析
    3.1 国外饮食申遗成功经验
        3.1.1 法国大餐:社会风俗及饮食艺术
        3.1.2 地中海饮食:绿色、健康、营养
        3.1.3 墨西哥美食:从种植、收获到烹饪和饮食的综合文化模式
        3.1.4 日本和食:尊重自然的传统食文化
    3.2 我国首次中餐申遗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3.2.1 没能充分理解申遗的标准
        3.2.2 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3.2.3 未形成有效的中餐申遗工作机制
        3.2.4 中餐申遗的整体宣传和推广较为缺乏
        3.2.5 中餐申遗未提升到国家层面开展活动
4 选择年夜饭申遗的依据分析
    4.1 选择年夜饭申遗的文化依据分析
        4.1.1 是中国传统年节食俗,历史悠久
        4.1.2 是中国家庭一起制作、围坐共食节日活动
        4.1.3 是中国人民族情感的寄托
        4.1.4 体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内涵
        4.1.5 体现中国餐桌礼仪文化
    4.2 选择年夜饭申遗的要素分析
        4.2.1 对饮食申遗主体的看法分析
        4.2.2 对饮食类项目申遗关注度分析
        4.2.3 文化冲击、工业化冲击分析
        4.2.4 传承方式和习俗分析
5 年夜饭申遗的对策建议
    5.1 国家层面
        5.1.1 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
        5.1.2 普及食育教育
        5.1.3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5.1.4 加大中餐“走出去”扶持力度
        5.1.5 依法加强餐饮业非遗保护、保存工作管理力度
    5.2 协会层面
        5.2.1 组织专家挖掘、提炼年夜饭内涵
        5.2.2 制定周密的中餐申遗工作计划
        5.2.3 积极开展中餐申遗相关工作
    5.3 企业层面
        5.3.1 为中餐申遗提供资金支持
        5.3.2 打造中餐企业品牌,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国筷箸的文化内涵与设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课题创新点
2 筷箸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2.1 筷箸发展历程
    2.2 筷箸文化内涵
3 现代筷箸市场调研及分析
    3.1 现代筷箸市场现状分析
        3.1.1 现有筷箸产品情况
        3.1.2 筷箸市场需求情况
        3.1.3 筷箸市场问题及痛点
        3.1.4 对筷箸市场上产品创新的观察
    3.2 调研结果总结
    3.3 对设计实践的意义
4 筷箸产品设计实践
    4.1 产品设计方案一“鸿雁全家福”筷箸
        4.1.1 设计方案缘起
        4.1.2 产品设计过程
    4.2 产品设计方案二“福禄到”筷箸
        4.2.1 设计方案缘起
        4.2.2 产品设计过程
    4.3 产品设计方案三“君子箸”筷箸
        4.3.1 设计方案缘起
        4.3.2 产品设计过程
    4.4 产品设计方案四“多筷头”筷箸
        4.4.1 设计方案缘起
        4.4.2 产品设计过程
    4.5 产品设计方案五“中式婚礼”筷箸
        4.5.1 设计方案缘起
        4.5.2 产品设计过程
    4.6 产品设计方案六“筷语”筷着
        4.6.1 设计方案缘起
        4.6.2 产品设计过程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作者和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8)贵州布依族婚嫁歌谣研究 ——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布依族婚嫁歌谣研究现状
    第二节 布依族婚嫁歌谣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第一章 贵州布依族及婚嫁歌谣概述
    第一节 贵州布依族风俗基本概况
    第二节 布依族婚嫁歌谣的起源
    第三节 布依族传统婚嫁歌谣分类
第二章 布依族婚嫁歌谣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门之过渡礼仪
    第二节 竹之生殖象征
    第三节 龙之守护意喻
第三章 布依族婚嫁歌谣的传承现状与功用
    第一节 布依族婚嫁歌谣的传承现状
    第二节 布依族婚嫁歌谣的功用
    第三节 布依族婚嫁歌谣的当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对“朝圣”内涵的研究
        二、“朝圣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维度
        三、关于“朝圣旅游”的其他问题及个案研究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民俗学研究
第二章 本土化观音信仰及其圣地的形成
    第一节 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成
    第二节 观音的灵验叙事与信仰符号
        一、本土化观音信仰的灵验叙事
        二、观音菩萨的主要神职
    第三节 普陀山观音朝圣中心的形成
        一、妙善传说与观音圣地的多地化分布
        二、南海观音体系与妙善传说的勾连
        三、作为观音朝圣中心的普陀山
    小结
第三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
    第一节 “南海观音”:从符号到景观
    第二节 灵验叙事:景观灵力的生产
    第三节 景观价值:旅游标示物的生产
    第四节 现代节庆与表演景观的生产
        一、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节庆景观的生产
        二、佛教盛典《观世音》:表演景观的生产
    小结
第四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多元建构
    第一节 国家及地方的行政力量
        一、行政力量对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塑和重构
        二、行政力量对朝圣旅游的策划和组织
    第二节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民俗文化精英
        一、普陀山的僧侣团体
        二、舟山地区的地方文人和非遗传承人
        三、从事普陀山观音信仰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商业力量
        一、朝圣旅游的认同性经济本质
        二、朝圣旅游企业——广州CYQ国际旅行社的案例
    第四节 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居民
        一、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地方文化认同
        二、普陀山居民对朝圣旅游的参与和建构
    小结
第五章 朝圣旅游者:在信仰与旅游之间
    第一节 朝圣旅游者的类型
        一、源于宗教传统和民间习俗的朝圣旅游者
        二、“寻根问祖”的朝圣旅游者
        三、祈祷灵验的朝圣旅游者
        四、观光体验的朝圣旅游者
    第二节 朝圣旅游者的行为
        一、朝圣旅游者与神灵的“交流”行为
        二、朝圣旅游者的景观实践
    第三节 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
    小结
第六章 朝圣旅游的中间人:信仰与旅游的博弈与联合
    第一节 导游: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
        一、导游的叙事话语:从信仰到旅游
        二、导游的叙事话语对朝圣旅游者的影响
        三、导游的叙事话语与信仰话语的博弈
    第二节 旅游力量与信仰力量的联合
        一、旅游界人士的自我约束与妥协
        二、信仰界人士担当朝圣旅游的中间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中文译着
    三、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田野调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附录二:图片选录
    附录三:观音灵感事迹文献目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完成的工作
后记

(10)新HSK中饮食类词汇的文化内涵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饮食词语的重要性
        二、饮食文化在汉语传播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相关研究综述
        一、研究内容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理论依据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第二章 新“HSK”饮食类词语的统计分类
    第一节 新“HSK”饮食类词语统计
    第二节 饮食类词语的选词标准
    第三节 新“HSK”中饮食词语的语料筛选
第三章 饮食类名称词与熟语及其引申——文化内涵和教学方法
    第一节 饮食类名称词与熟语及其引申的文化内涵
        一、饮食类名称词中的食物种类
        二、饮食类名称词中的饮食用具词汇
    第二节 饮食类名称词与熟语及其引申的教学方法
        一、饮食类名称词的教学方法
        二、饮食类名称词的熟语及其引申的教学方法
第四章 味觉词与熟语及其引申——文化内涵及教学方法
    第一节 味觉词与熟语及其引申的文化内涵
        一、“酸”的由来及由“酸”引申出的词及熟语
        二、“甜”的由来及由“甜”引申出的词及熟语
        三、“苦”字的由来及由“苦”引申出的词及熟语
        四、“辣”的由来以及由“辣”引申出的词及熟语
        五、“咸”的由来以及由“咸”引申出的词及熟语
    第二节 味觉词与熟语及其引申的教学方法
        一、味觉词的教学方法
        二、味觉词的熟语及其引申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 饮食类动作词与熟语及其引申——文化内涵及教学方法
    第一节 饮食类动作词与熟语及其引申的文化内涵
        一、烹饪动词及由烹饪动词引申出的词及熟语
        二、进食动作词及由进食动作词引申出的词及熟语
    第二节 饮食类动作词与熟语及其引申的教学方法
        一、饮食类动作词的教学方法
        二、饮食类动作词的熟语及其引申教学方法
第六章 新“HSK”词汇中饮食类词语的教学
    第一节 饮食类词语的教学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二、实用性原则
    第二节 饮食类词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学习模式过程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饮食词汇教学方法的创新之处
    第三节 关于运用饮食类词语的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饮食类名称词与熟语及其引申的教学方法建议
        二、味觉词与熟语及其引申的教学方法建议
        三、饮食类动作词与熟语及其引申的教学方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从箸文化交流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私人收藏馆交互式叙事的展示设计研究[D]. 刘雯.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2]社会记忆:民俗博物馆场所精神的解读与构建[D]. 雷鑫鑫. 河南大学, 2020(02)
  • [3]《筷子三千年》汉英实践报告[D]. 钟翔.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文化差异对筷子造型影响的研究 ——以中日韩比较为研究对象[D]. 张天雄.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5]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D]. 贺源. 云南大学, 2019(09)
  • [6]年夜饭申遗的依据分析与对策研究[D]. 王琼.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7]中国筷箸的文化内涵与设计实践[D]. 许书忆.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8]贵州布依族婚嫁歌谣研究 ——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考察[D]. 金荣慧. 贵州大学, 2018(01)
  • [9]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D]. 游红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10]新HSK中饮食类词汇的文化内涵和教学研究[D]. 周馨妍.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  

从筷子的文化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