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发展——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开展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发展——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一、开展成人教育 促进农村发展──河北农业大学的案例(论文文献综述)

武鸽[1](2021)在《农村成人教育助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空心化"实质上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它表现为经济"空心化"、政治"空心化"、文化"空心化"、人口"空心化"等四方面,对于农村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的治理过程,可以得出农村成人教育在自身资源、教学形式、联系实际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可以助力农村"空心化"治理。在效益指向机制、要素融合机制、质量优化机制等的规范下,通过提高资金投入、健全政策保障,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构建,提高农民自我治理意识,改革农村成人教育方式这四大策略,提供具体思路,推进农村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于静[2](2021)在《韩国成人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韩国在不同时期均注重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启蒙指导、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培育了大量高素质农民劳动者和新村领导者。因此,借鉴韩国经验,加快农村成人教育改革转型,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范围广、层次多、覆盖全国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乡村发展储备人才,助力我国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周明静[3](2021)在《新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N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官燕[4](2021)在《县级职教中心发挥农民培训职能的困境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苗苗[5](2021)在《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乡村转向”》文中研究说明

钱荷娣[6](2021)在《我国农民教育研究的话语体系演变——从扫盲运动到精准扶贫》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农民教育的目标历经了建国初期的扫盲教育到精准扶贫等一系列变化,农民教育研究的话语体系也随之演变。利用CiteSpace和SATI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农民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教育研究的话语演变的过程,发现我国农民教育研究以农民教育政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创业教育、农民比较教育为主要内容。未来应该加强研究力度,完善农民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拓宽研究视野,增强农民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活力;推动学术合作,整合农民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学术资源;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农民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精准度。

刘欢[7](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刘杏愉[8](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支持和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是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更多的农民工返回家乡进行创业活动,带回了城市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民的快速增收。探索返乡农民工如何在异质性环境下围绕机会识别、资源协调和组织构建,形成不同类型的有效创业模式,是有意义的研究话题,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返乡创业农民工及潜在返乡创业人员提高创业参与率和成功率。本研究在相关概念界定和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质性分析法,以2018年到2020年CCTV《致富经》栏目及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鲸鸿堂》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例为样本,尝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进行初步探索,提炼出合作社组织领办型、兴旺产业拉动型、美丽乡村引领型和创业平台助推型等四种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比较了各种创业模式的特点和异同。进一步地,在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效应基础上,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创业环境不佳、创业资金不足、政策知晓不够和创业能力不强等现实困境,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思考:一是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创业环境;二是拓宽资金来源,优化创业模式;三是加强政策引导,明确创业主体;四是健全培训教育,提升创业能力。

杨方[9](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宋美霞[10](2021)在《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这一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服务”和“融合”,“融合”是“服务”的前提,通过最大程度地融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才能推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和权利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教育资源融合的视角,尝试提出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构想,从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出发探讨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提出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界定。大学教育指高等教育中由大学实施的教育,是层次较高的教育。社区教育指在社区这一特定的区域内,通过开发、利用各种社区的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旨在促进社区成员的终身发展,并促进社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区性教育综合活动。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指在教育资源层面的共享与融合。第二,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需要,是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大学教育的公共性、社会性和有限性要求其融入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非正规化、非专业化和有限性要求其融入大学教育。第三,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不平衡的区域发展、地区间的人口差异、欠缺的制度支持、分散的管理机构、低水平互动的参与主体是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外部因素;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是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内部因素。第四,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原则。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应坚持平等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互补性原则、长期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尽快实现。第五,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包括多样化的人力资源、共享性的物力资源、对接式的课程资源、开放化的信息资源和先进性的文化资源。第六,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应统一教育理念,树立终身、人本和全纳的教育观;衔接教育内容,统一设计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共享教育资源,构建“资源整合,双向开放”的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教师队伍,打造大学与社区一体化的专业师资队伍;认定学习成果,建立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学分互认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立体化多向联通的管理制度;制定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政策法规。

二、开展成人教育 促进农村发展──河北农业大学的案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成人教育 促进农村发展──河北农业大学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成人教育助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农村“空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一)“空心化”造成经济动力不足
    (二)治理“空心化”造成基层自治不够
    (三)教育“空心化”造成原生文化衰落
    (四)人口“空心化”造成村镇空虚
三、农村成人教育助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优势和价值——以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为例
    (一)发挥资源优势,构筑特色经济和产业链
    (二)运用多种形式,激励培训增强治理意识
    (三)结合区域发展,传承开发特色乡土文化
    (四)着眼劳动群体,内拉外推共育新型农民
四、农村成人教育助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运行机制
    (一)效益指向机制
    (二)要素融合机制
    (三)质量优化机制
五、农村成人教育助力农村“空心化”治理的策略
    (一)提高资金投入,健全政策保障
    (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构建
    (三)提高农民自我治理意识
    (四)改革农村成人教育方式

(2)韩国成人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韩国成人教育发展阶段与历程
    (一)启蒙教育阶段(1948年-1960年)
    (二)新村运动阶段(1961年-1981年)
    (三)青年农民培育阶段(1982年-1999年)
    (四)关注农村弱势群体阶段(2000年至今)
二、韩国成人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一)健全成人教育法律制度
    (二)完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
    (三)大力发展农协组织
    (四)推进终身教育发展
三、启示
    (一)加大农村成人教育政策保障与经费投入
    (二)加快农村成人教育转型
    (三)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6)我国农民教育研究的话语体系演变——从扫盲运动到精准扶贫(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民教育研究话语转变的过程分析
    (一)扫盲运动时期:以识字教育和道德教化为主
    (二)改革开放时期:以技能培训和思想介绍为主
    (三)新农村建设时期:以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为主
    (四)精准扶贫时期: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
二、农民教育研究的话语体系具体内容
    (一)话语体系之上层设计:农民教育政策
    (二)话语体系之内生动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三)话语体系之核心内容:农民职业教育
    (四)话语体系之创新样态:农民创业教育
    (五)话语体系域外借鉴:农民教育的比较研究
三、农民教育研究的话语体系构建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存在的不足
    (二)未来展望

(7)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8)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1.2.2 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农民工返乡创业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关系
        2.2.2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论“三农”
        2.2.3 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理论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探索
    3.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和特点
        3.1.1 利好政策接地气,农民工返乡创业规模不断扩大
        3.1.2 创业环境聚人气,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返乡创业的主体
        3.1.3 “互联网+”冒热气,出现“云模式”等创业新形式
    3.2 研究方法与样本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样本
    3.3 研究资料分析
        3.3.1 开放式编码
        3.3.2 主轴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3.4 饱和度检验
    3.4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四种模式
        3.4.1 合作社组织领办型
        3.4.2 兴旺产业拉动型
        3.4.3 美丽乡村引领型
        3.4.4 创业平台助推型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助推效应与现实困境
    4.1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效应分析
        4.1.1 返乡创业与产业兴旺
        4.1.2 返乡创业与生态宜居
        4.1.3 返乡创业与乡风文明
        4.1.4 返乡创业与治理有效
        4.1.5 返乡创业与生活富裕
    4.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
        4.2.1 创业环境不佳
        4.2.2 创业资金不足
        4.2.3 政策知晓不够
        4.2.4 创业能力不强
第5章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优化的对策思考
    5.1 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创业环境
        5.1.1 营造创业氛围环境
        5.1.2 提供创业帮扶环境
        5.1.3 搭建创业平台环境
    5.2 拓宽资金来源,优化创业模式
        5.2.1 拓宽资金来源
        5.2.2 优化返乡创业模式
        5.2.3 拓展“互联网+”创业模式
    5.3 加强政策引导,明确创业主体
        5.3.1 加强政策引导
        5.3.2 强化农民工创业典型示范带动
        5.3.3 尊重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地位
    5.4 健全培训教育,提升创业能力
        5.4.1 丰富培训课程内容
        5.4.2 优化创业培训模式
        5.4.3 巩固培训跟踪服务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9)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形势政策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三、生产劳动教育
        四、卫生健康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口述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1.2.1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
        1.2.2 开放大学和社区教育的融合发展
        1.2.3 大学与社区的互动
        1.2.4 大学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
        1.2.5 国内外社区学院比较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历史法
第二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2.1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需要
    2.2 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2.2.1 大学教育的社会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2.2.2 大学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2.2.3 大学教育的有限性要求大学教育融入社区教育
    2.3 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2.3.1 社区教育的非正规化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2.3.2 社区教育的非专业化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2.3.3 社区教育的有限性要求社区教育融入大学教育
第三章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因素
    3.1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外部因素
        3.1.1 不平衡的区域发展
        3.1.2 地区间的人口差异
        3.1.3 欠缺的制度支持
        3.1.4 分散的管理机构
        3.1.5 低水平互动的参与主体
    3.2 影响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内部因素
        3.2.1 教育目的
        3.2.2 教育主体
        3.2.3 教育内容
        3.2.4 教育方法
第四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原则
    4.1 平等性原则
    4.2 开放性原则
    4.3 互补性原则
    4.4 长期性原则
    4.5 反馈性原则
第五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可融合的资源
    5.1 多样化的人力资源
        5.1.1 教育者资源
        5.1.2 管理者资源
    5.2 共享性的物力资源
        5.2.1 教学设施资源
        5.2.2 活动场馆资源
        5.2.3 图书报刊资源
    5.3 对接式的课程资源
        5.3.1 职业型课程资源
        5.3.2 生活文化型课程资源
        5.3.3 主体发展型课程资源
    5.4 开放化的信息资源
        5.4.1 人载信息资源
        5.4.2 实物信息资源
        5.4.3 网络信息资源
    5.5 先进性的文化资源
        5.5.1 物质文化资源
        5.5.2 精神文化资源
        5.5.3 制度文化资源
        5.5.4 活动文化资源
第六章 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策略
    6.1 树立终身、人本、全纳教育观
        6.1.1 树立终身教育观
        6.1.2 树立人本教育观
        6.1.3 树立全纳教育观
    6.2 统一设计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
    6.3 构建“资源整合,双向开放”的资源共享体系
        6.3.1 共享人力资源
        6.3.2 共享物力资源
        6.3.3 共享信息文化资源
    6.4 打造大学与社区一体化的专业师资队伍
        6.4.1 提升双方成员互助意识和能力
        6.4.2 开展终身教育教师资格考核认定
    6.5 建立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学分互认制度
        6.5.1 建立“学分银行”信息服务平台
        6.5.2 建立学历教育标准学分互认制
        6.5.3 建立非学历教育学分折算互认制
    6.6 完善立体化多向联通的管理制度
        6.6.1 完善学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制
        6.6.2 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制
        6.6.3 完善普通高校董事会制
    6.7 制定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政策法规
        6.7.1 出台终身教育法
        6.7.2 出台社区教育法
        6.7.3 制定学社融合促进条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开展成人教育 促进农村发展──河北农业大学的案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成人教育助力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J]. 武鸽.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04)
  • [2]韩国成人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研究[J]. 于静.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03)
  • [3]新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N市为例[D]. 周明静.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4]县级职教中心发挥农民培训职能的困境与路径研究[D]. 王官燕. 西南大学, 2021
  • [5]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乡村转向”[D]. 李苗苗. 新疆大学, 2021
  • [6]我国农民教育研究的话语体系演变——从扫盲运动到精准扶贫[J]. 钱荷娣. 教育学术月刊, 2021(06)
  • [7]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8]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D]. 刘杏愉.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9]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
  • [10]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研究[D]. 宋美霞. 山西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开展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发展——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