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化学药剂对打破葡萄和桃子自然休眠的影响

几种化学药剂对打破葡萄和桃子自然休眠的影响

一、几种化学药剂对破除葡萄与桃自然休眠的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韩真,李晨,姜建刚,腾兴隆,李勃[1](2016)在《单氰胺和破眠1号对大棚藤稔葡萄破眠的影响》文中认为以藤稔葡萄为试材,在塑料大棚内,研究不同浓度单氰胺、破眠1号对葡萄主要物候期、萌芽率、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氰胺、4倍破眠1号处理可以使藤稔葡萄萌芽提前10 d,提高萌芽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固酸比提高。对果实品质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王磊[2](2016)在《南方暖地甜樱桃栽培关键技术及其生理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甜樱桃(Prunus avium L.)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重要水果,其主要种植于温带气候区域。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显着的种植效益,甜樱桃生产自环渤海湾等“传统”区域迅速向西(南)部拓展延伸。与此同时,关于甜樱桃在长江中下游(主要是上海、浙江和江苏南部)等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栽培潜力评估也得以开展。由于甜樱桃一般需7.2℃以下有效低温达600-1400 h才可完成冬季的内休眠,若自然条件下的冷温积累量无法满足解除其内休眠的冷温需求量,则会引起其萌芽迟缓、花器畸形,继而造成坐果率差并最终导致产量过低等现象,故限制了其在冬季较温暖地区的大面积栽培与推广。随着单氰胺破眠与避雨栽培等技术措施的使用,甜樱桃在我国南方温暖区域的发展已处于蓄势待发的起步阶段,在经济发达的江苏南部、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栽培面积正在快速增加。然而,在甜樱桃的引种推广过程中,由于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的不完善,影响了甜樱桃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加之单氰胺的施用虽然有效缓解了休眠不足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但其打破休眠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故本研究以上海地区引种的甜樱桃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品种/砧木、高密度栽培的综合表现及破眠剂---单氰胺对休眠解除及开花过程的生理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方暖地甜樱桃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本试验以上海地区栽培以‘大青叶’、‘吉塞拉5号’2个品种为砧木的‘布鲁克斯’、‘萨米脱’、‘美早’、‘先锋’、‘红灯’、‘拉宾斯’、‘早大果’、‘红蜜’等8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对其生长和结果习性等综合表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的上海立地条件下,以‘吉塞拉5号’为砧木能显着控制树高、干径、冠幅、主枝粗度与长度、新梢粗度与长度,其芽密度、花密度、完全花比例与花束状果枝比例分别为以‘大青叶’为砧木的1.74倍、1.07倍、1.05倍和1.43倍;就甜樱桃品种而言,经历春季花芽萌动期与夏季花芽分化期的相对高温后,‘布鲁克斯’、‘拉宾斯’和‘红蜜’的完全花比例、坐果率和花束状果枝比例均优于其余的甜樱桃品种。结合矮化砧木(Gisela系列)的应用,对上海立地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垂直篱壁分枝结果式整枝体系进行优化评定,结果显示:上海立地条件下,根域限制能有效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定植角度>30°、短截苗木和采用组培脱毒的G5嫁接苗均有利于甜樱桃的营养生长,快速成形,但不利于甜樱桃树的生殖生长,不利于短果枝的形成。2.单氰胺对甜樱桃休眠解除及开花的生理调控效应为探讨单氰胺对甜樱桃休眠解除与开花的影响,以甜樱桃‘萨米脱’为试材,对喷施单氰胺后‘萨米脱’枝条内水分含量、碳水化合物、氮素营养以及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内源激素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氰胺的施用引起‘萨米脱’内休眠解除提早约半个月,萌芽提早11天,花期提前5天,且花期持续缩短2天,更重要的是坐果率增加了11.6%。单氰胺的施用还促使淀粉迅速水解,促进蔗糖和山梨醇的含量下降与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上升。与此同时,单氰胺还有效地提高了内源活性赤霉素类的水平并降低ABA的含量,且具有生物活性的不同赤霉素在解除休眠和开花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GA3同GA4积极地响应于单氰胺的施用,表明其与单氰胺促进内休眠的解除有关;GA7在芽萌发至盛花阶段迅速增加,且也积极响应于单氰胺的施用,表明其可能与单氰胺促进芽萌发和开花有关;GA1在内休眠的解除与开花过程中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自内休眠解除至盛花期,经单氰胺处理枝条的GAs/ABA比值也相对较高,之后由于花的衰老凋谢又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此外,单氰胺还促进了甜樱桃枝条中被认为对休眠解除有促进作用的IAA和CTKs含量增加。因此,在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单氰胺可以作为甜樱桃‘萨米脱’在冬季冷温量较低区域生产的一个选择。这也为甜樱桃‘萨米脱’在上海这一冬季较温暖地区及其相似区域抗衡暖地对其生产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策略。

赵丹丹[3](2015)在《梨不同砧木休眠的若干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于2012年10月-2015年3月在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进行,以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豆梨(Hyrus calleryana Decne)、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川梨(Pyrus pashia Buch)和木梨(Pyrus xerophila Yu)砧木为试材,主要研究了砧木对接穗需冷量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梨树砧木种类种子和叶芽的需冷量在种间及株间的差异,探讨了根系对休眠的调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砧木的需冷量与接穗“丰水”叶芽的休眠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低需冷量砧木有利于加速接穗品种的休眠进程,而高需冷量砧木延缓了接穗品种的休眠进程;利用线性回归与正态累积函数估算需冷量的平均差异约为30h,两种统计方法均能较好的减小需冷量估算过程中的随机误差;≤7.2℃模型计算的离回归标准差(SY/X)最小,其精度和可靠度均优于0-7.2℃模型和犹他模型。2、不同种类砧木叶芽的需冷量存在很大差异,砂梨的需冷量最低,为422h,木梨的需冷量最高,达到1508h,两者相差约1086h(≤7.2℃模型),川梨、豆梨、杜梨的需冷量在二者之间。3、供试各砧木种子在10℃条件下层积比5℃条件更易打破种子休眠,说明了≤7.2℃模型与0-7.2℃模型这两种模型不适合准确评价种子的需冷量,而犹他模型则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4、供试各砧木芽与种子需冷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一般表现为芽的需冷量愈高,所对应种子的需冷量也愈高。5、豆梨不同株间需冷量差异在300h(℃7.2℃模型)左右,表明即使在需冷量计算方法、立地条件等相同的情况下,株间需冷量仍存在显着差异。6、根系对芽休眠的启动和结束具有调节作用,而这种调控作用可能是由于根系合成的促进或解除休眠的生理活性物质向芽内输送而实现的。7、提高根际土壤温度能够显着减少地上部枝条需冷量,且25℃处理比15℃处理效果更明显。

张金会[4](2015)在《设施葡萄破眠技术》文中提出冬季适当的低温(打破休眠)是落叶果树生长正常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打破设施果树自然休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主要就影响设施葡萄休眠原因及如何进行人工调控打破休眠做简要介绍,为葡萄种植者提供参考,以期促进其增产增收。。

范克欣[5](2014)在《桃花芽休眠进程中多胺代谢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于2011年至2014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和设施果树实验室进行,以‘曙光’油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ana cv.Shuguang)为试材,研究桃芽自然休眠的诱导机制,进行短时间高温、喷洒不同浓度TDZ、HC处理以研究不同破眠处理对油桃花芽解除休眠的影响并进行以下指标的测定:(1)曙光油桃自然休眠期间花芽内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2)曙光油桃自然休眠期花芽内多胺种类和含量变化,精氨酸含量变化,与多胺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3)破眠处理后,曙光油桃花芽萌芽率以及花芽内与多胺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主要研究结果为:1.曙光油桃休眠期间花芽内CAT、SOD、POD三种酶的活性和MDA、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休眠诱导和解除密切相关。曙光油桃花芽内CAT活性在休眠初期先上升后下降,深休眠期保持较低水平,休眠后期再次升高后又降低;POD活性在休眠初期升高并保持较高水平,在深休眠期降低休眠解除期略有上升;SOD活性与CAT活性变化有一些相似,在初休眠期缓慢升高随后下降,在休眠后期再次升高又降低;MDA含量在休眠初期持续上升,在深休眠期降低并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保持较稳定状态,分别在休眠初期和深休眠期达到高峰。H2O2含量在深休眠期大幅度上升,在休眠解除期达到最高峰后期下降。2。曙光油桃休眠期间花芽内多胺均参与休眠的诱导和解除,与油桃花芽休眠进程密切相关。Put含量最高,Spm其次,Spd相对较低,其中休眠初期Put含量随着曙光油桃需冷量不断得到满足而逐步升高,后在深休眠期至休眠解除期呈下降趋势;整个休眠过程中,Spd和Spm含量都保持上升的趋势,并在休眠解除期上升幅度明显增加。精氨酸含量在休眠过程中保持较稳定,变化不大,在休眠解除期大幅度上升。对花芽内与多胺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表明:ADC活性在休眠初期变化不大,在深休眠期至休眠解除期呈先降低后升高达到峰值后再次降低的趋势;ODC活性在休眠初期一直保持较稳定状态,在休眠解除期活性下降;PAO活性远高于DAO活性,变动趋势基本一致,都在休眠期升高,在深休眠期达到最高值后降低。3.对曙光油桃进行破眠处理可知:经过高温、75mg/LTDZ、0.5%Hc处理的花芽在24d都达到萌芽率40%以上;在破眠处理后,ADC活性略有升高随即呈持续降低趋势,其中高温处理后的ADC活性高于另外两种药剂处理后的ADC活性;ODC活性在处理后48h达最高值后略有降低,DAO活性变化同ODC相似,在48-96h达最高值后降低,其中0.5%HC处理后的花芽内DAO活性呈持续降低趋势;PAO活性较稳定,在高温处理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另外两种药剂处理后呈上升趋势。

封雷[6](2013)在《南京地区梨需冷量及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确需冷量是落叶果树设施促成栽培的先决条件,也是设施促成栽培中选用品种的重要依据。本研究测定了在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常见梨品种的需冷量,检验了4种不同种类破眠剂对休眠打破的效果,研究了外源生长调GA3和CPPU及套袋对棚内果实品质的调控作用,并探讨了多效唑(PP333)对棚内的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南京地区冬季气温波动平缓,昼夜温差小,无极端温度出现,有利于落叶果树低温积累。应用3种低温累积计算模型(犹他模型、≤7.2℃模型和0-7.2℃),对南京地区的37个梨品种需冷量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7.2℃模型统计结果高于0-7.2℃模型和犹他模型,而0-7.2℃模型和犹他模型之间计算结果相近。相比而言,南京地区梨需冷量的研究采用犹他模型为妥。对于需冷量小于400C.U的梨品种,其低温积累可以在12月末满足,在设施促成栽培中适宜在1月初扣棚升温;对于在400~700C.U之间的中等需冷量品种,其低温积累可以在1月下旬满足,适宜在2月初扣棚升温;大于700C.U的高需冷量品种,不适宜在南京地区进行设施促成栽培。在供试破眠药剂中,单氰胺(H2CN2)对打破离体‘翠冠’与‘黄冠’枝条休眠效果最佳。1%浓度的单氰胺溶液提早了‘翠冠’离体枝条6d初花,4%单氰胺处理提早了‘黄冠’离体枝条10d初花。TDZ打破休眠效果效果次之,15mg/L可以提早翠冠4d初花,30mg/L可以提早‘黄冠’8d初花。硝酸钾对离体枝条打破休眠效果微弱,仅在8%的较高浓度下提前了‘黄冠’离体枝条2d初花。50mg/L处理提前了‘翠冠’初花4d,但是在150mg/L的浓度下推延迟了初花期。类似的,50mg/L与100mg/L GA3均推迟了‘黄冠’离体枝条的花期,这表明虽然GA3具有一定打破休眠的作用,但是其效果并不稳定。外源生长调节剂CPPU与GA3处理均增大了果实纵径、横径与单果质量,提高了维生素C含量,但CPPU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糖含量,GA3处理增大了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糖含量,其中CPPU40mg/L处理对单果质量增幅最大,100mg/L GA3处理次之。CPPU、GA3和套袋处理对果点密度影响不大,但是套袋处理显着降低了果点大小,套袋后果实锈斑面积明显减小,但易形成“花斑果”,但对果实的其他品质影响不大。总体上看外源生长调节剂增大了果锈面积,其中50mg/LGA3处理锈斑最严重。在多效唑(PP333)两种施用方式下(叶面喷施与土施),随着施用浓度的提高,对新梢长度、新梢直径、节问长度与单叶面积的抑制作用加强。在较低浓度下(200mg/L与400mg/L)叶面喷施具有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的功效,高浓度(600mg/L)的叶面喷施略微降低了单果重,但是对果实品质仍具有提高的作用。与叶面喷施相比,设施内土施多效唑对新梢枝条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叶面喷施差。

周延[7](2013)在《米枣芽休眠特征及解除休眠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四川三台县7年生米枣为试材进行田间和室内试验,研究了米枣需冷量积累,比较了7.2℃低温模型、0-7.2℃低温模型和"Utah"模型在米枣上的实用性。通过测定米枣休眠过程中的水分形态、营养物质代谢、抗氧化系统、活性氧代谢等相关方面内容,研究了米枣的休眠特性。对米枣进行施药和扣棚处理,研究了破眠剂和扣棚处理对打破米枣休眠的效果及其生理机制选出最好的打破米枣休眠,提前成熟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米枣树在四川省三台县11月初全部落叶,进入休眠;12月中旬左右,达到深休眠;次年1月上旬左右,结束自然休眠,进入被迫休眠。冷温积累在1月上旬完成,设施栽培或者破眠剂的使用在1月上旬进行较好。(2)在需冷量的估算上,米枣的休眠期需冷量根据≤7.2℃模型、0-7.2℃模型、犹他模型分别得到502h、494h和499C.U.。因为考虑自然生长环境条件,既要考虑高温的抵消,又要考虑低温冻害的影响,所以把犹他模型作为三台米枣需冷量的判断标准最为适合。(3)随着米枣自然休眠进程的加深,带芽枝条中总水量、自由水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均呈现上升趋势;在休眠解除过程中,各形态水的变化与休眠加深阶段相反。(4)随着米枣自然休眠进程的加深,带芽枝条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淀粉均呈现下降趋势;在休眠解除过程中,各形态物质的变化与休眠加深阶段相反。随着米枣休眠的加深,带芽枝条中POD、O2--和MDA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SOD均呈现下降趋势;在休眠解除过程中,各形态物质的变化与休眠加深阶段相反。(5)在破眠剂试验中,施用SA、GA3和KN03对米枣带芽枝条内的各内含物质量或酶活性的影响均起着一定的作用,破眠剂处理的米枣树萌芽均比对照提前了4-6d。三种破眠剂打破米枣休眠的效果差异不明显。6mmol/LSA在水杨酸处理中效果较好,200mg/L GA3在赤霉素处理中效果较好,6%KN03在硝酸钾处理中效果较好。(6)在不同的时期施药,其效果也不相同,因为1月上旬需冷量积累的完成,休眠后期(2012年1月30日)药剂处理的效果比中期(2011年11月28日)和前期(2011年11月6日)更明显。(7)扣棚处理可促进米枣果实提前成熟25-32d。不同时间扣棚对打破米枣休眠,促进米枣果实提前成熟的效果差异显着:在打破米枣休眠效应上以2012年1月16日>2011年12月25日)2011年12月5日。其中,2011年12月5日扣棚比大田提前25d萌芽,2011年12月25日扣棚比大田提前28d萌芽,2012年1月16日扣棚比大田提前32d萌芽。(8)从物候期的调查中发现,破眠剂处理的米枣树萌芽均比对照提前了4-6d;扣棚处理米枣树萌芽提前25-32d,故扣棚处理优于破眠剂处理。

徐红艳[8](2013)在《夏果型树莓的需冷量、破除休眠方法及促成栽培表现研究》文中指出树莓(Rubus idaeus L.)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小浆果类果树,其浆果柔嫩多汁、风味独特,具很高的营养、保健、药用和观赏价值,被公认为新兴的第三代水果之一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场缺口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树莓栽培多为露地生产模式,果实的上市期集中,无法满足树莓鲜果周年供应的要求,因此,亟待开展树莓的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有鉴于此,本研究首先以几个夏果型树莓品种的穗条和苗木为试材,估算打破其休眠所需的需冷量,并探索人工提前打破休眠的方法;然后将脱除休眠的苗木分批定植于日光温室进行促成栽培,观察其物侯期表现及果实品质等特性,同时比较了不同批次进棚以及不同类型苗木促成栽培的表现差异,以确定北京地区夏果型树莓促成栽培的扣棚、升温时间,以及选出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品种,为夏果型树莓的促成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夏果型树莓品种需冷量的估算以11个夏果型树莓品种穗条为试材,进行人工低温(5℃恒温)处理,采用0-7.2℃模型估算芽萌发的需冷量,为保护地栽培适时进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需冷量因品种、生态环境、休眠期温度及穗条本身发育情况不同表现各异,各试材需冷量从低于672h到1344h不等。其中最低的是’Bristol’和’Shawnee’,均小于672h,最高的是’Reveille’,为1344h,其余的居中。2.人工脱除夏果型树莓品种休眠的方法探索以黑龙江省尚志市树莓试验基地5个夏果型红莓品种穗条为试材,分别在尚志当地进行稍作保护的自然低温处理和北京冷库恒温5℃处理,检测脱休眠情况;同时,以不同浓度GA3和H2NCN处理2个夏果型树莓品种的穗条,探索药剂破眠在夏果型树莓上的效应,以验证“寒冷地区培育苗木,北京等温暖地区温室栽培”的异地育苗技术的可行性,并找到最佳的破眠药剂种类及浓度。结果表明:异地育苗是可行的,可利用尚志当地自然低温条件,在10月初将裸根苗起苗,采用简单的保护措施,处理30-40d,满足需冷量后,运到北京及周边地区保护地栽培,预计鲜果可在1月下旬到3月初上市,可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既可省去人工冷处理脱休眠所需的冷库费用和劳动力费用,还可为尚志树莓苗木的销售提供更多渠道;使用化学药剂打破树莓的休眠是有效的,但破眠效果因浓度和品种而异:GA3对‘夏17号’的有效浓度范围较广;而H2NCN处理只有在0.1%和0.3%的浓度下对‘夏17号’效果良好,浓度超过0.5%效果下降甚至发生毒害。各浓度药剂处理对‘夏19号’破眠效果均不明显。3.夏果型树莓品种在北京地区促成栽培条件下的表现以北京地区主栽的品种几个夏果型树莓品种苗木为试材,经低温(5℃恒温和自然低温)脱除休眠后分两批进入保护地栽培,观测在保护地条件下的成活率、物侯期、果实品质、贮藏性状等品种表现;另外比较了不同时间进棚及使用不同类型苗木(裸根苗、容器苗)进棚的物候期特征和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等方面的表现,以找到适宜的扣棚、升温时间及适合保护地栽培的品种。结果表明:(1)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使用裸根苗定植,成活率从98.4%-11.9%不等,须根发达的‘加拿大1号’以及’Tulameen’(容器苗)最高,‘费尔杜德’最低;(2)供试的几个夏果型树莓品种分别在定植后20-60d开始萌芽,经过25-68d的营养生长后现蕾,于4月中旬-5月初开花、座果,果实发育2周-6周左右开始成熟,最早成熟的品种’Tulameen(容器苗)’在5月14日即有鲜果可采;(3)各品种平均单果重在2.01-4.48g之间,果形指数范围为0.96-1.21,果形果色果大小等果品外观指标基本上表现了该品种的原有特性;带花托果实的保鲜期仅为2-6d,但保质期稍长,为6-11d。其中’Tulameen’的保鲜期和保质期均为最长。供试品种中,’Malahat’和‘费尔杜德’可作为优良的鲜食品种,’Meeker’和‘加拿大1号’可作为加工品种进行栽培;(4)不同时间扣棚对促成栽培的效果差异不明显,最佳进棚时间应为最早脱除休眠的时间;(5)使用容器苗促成栽培可减少缓苗时间,提高成活率,在定植初期为植株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水分。在物侯期发育早晚上,未能体现出容器苗相比裸根苗的优势,但最终的果实成熟期是容器苗比裸根苗早熟5d。

任俊鹏[9](2013)在《夏黑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夏黑葡萄为材料,研究了葡萄在促成栽培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不同破眠剂和刻芽对枝条萌芽率的影响,GA3、TDZ、CPPU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ABA以及环剥处理对果实品质和着色的影响;同时分析了ABA处理和环剥处理对夏黑葡萄着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晴天和阴天两种天气条件下,二层膜和一层膜内的气温均显着高于室外,且气温变化明显比室外稳定,二层膜内气温高于一层膜;两种设施内的大气相对湿度比室外高,晴天一层膜内平均湿度高于室外14.5%,高于二层膜2.8%;两种设施的太阳辐射透过率均不高,但一层膜内日平均太阳辐射透过率高于二层膜。两种模式均提早了葡萄的物候期,成熟期比露地早17天;但两种模式间并无差异。2.不同破眠剂和传统刻芽方法的比较表明:朵美滋和芽灵涂芽效果最好,刻芽后再结合涂芽,萌芽率均可达到91%以上,且提早了夏黑葡萄萌芽期,枝条抽生速度明显加快;刻芽后的萌芽效果与石灰氮涂芽相当;一定范围内石灰氮浓度越高,萌芽率则降低。10倍芽灵为最佳的破眠剂。3.不同整形方式对果实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表明:H形树形能显着提高果实大小、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提高花青苷含量,促进果实着色,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果皮中花青苷含量的大小依次为H形避雨栽培>H形露天栽培>T形露天栽培>V形露天栽培。避雨栽培下的果实品质优于露天栽培。4.在盛花期分别以30.40、50mg/LGA3处理花穗,花后两周以30、40.50mg/LGA3分别加1、3、5mg/L TDZ处理果穗,以二次处理时50mg/L GA3+5mg/L CPPU为对照,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期50mg/LGA3,花后两周50mg/L GA3+3mg/L TDZ处理效果最好,既增加了果实重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同时显着促进了果皮花青苷含量的提高,果皮的着色指标均较对照差异显着;TDZ的作用效果要优于CPPU。5.在着色初期分别使用ABA处理果实和叶片,结果表明:ABA浸果可显着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皮花青苷含量,使果皮颜色加深;300mg/L和500mg/L ABA浸果对果实品质和果皮颜色影响差异不显着;500mg/LABA喷叶对果实品质和果皮颜色指标影响优于300mg/L ABA。 ABA处理还显着上调了JFGT、MYBA1和MYBA2基因的表达量,MYBA1和MYBA2于ABA浸果处理后的第2周表达水平显着上调,且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各处理均使UFGT的相对表达高峰提前出现。6.在着色初期对主枝进行环剥,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最为显着;能够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皮花青苷含量,使果皮颜色加深。另外,环剥减小了果实的单果重。环剥处理在前期显着上调了UFGT、 MYBA1和MYBA2基因的表达,MYBA2于环剥后的第3周表达水平显着上调,环剥使UFGT的相对表达高峰提前2周出现。

李玲[10](2011)在《桃花芽休眠解除SSH文库构建及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文中指出本实验于2008年8月~2010年12月在山东农业大学果树试验站、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分别以十年生大田‘曙光油桃’和3年生盆栽‘曙光油桃’花芽为试材分离芽休眠解除的相关基因,研究其分子功能,并研究相关基因在低温、短日照、激素处理条件下对休眠解除的影响。对于揭示芽自然休眠机理,人为调控花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结果如下: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以休眠解除芽的RNA为‘Tester’,休眠芽的RNA为‘Driver’,构建花芽休眠解除相关基因的差减cDNA文库,共测定分析了180个上调表达的cDNA片段,测序成功128个,除去冗余序列,筛选到28个与自然休眠解除相关的差异基因,根据blast分析结果,进行分子功能预测,结果发现:以防御功能蛋白及新陈代谢类占的比例最大,分别达到25%和17.86%;其次是氧化还原与信号转导类,分别达到14.29%和7.14%,另外结构功能活性基因、功能未知蛋白、没有匹配蛋白、转运活性蛋白基因等占35.71%。根据候选基因的功能推测和前人关于植物休眠调控的研究结果,选取了8个可能与自然休眠解除相关的基因PpMt,PpDhn,PpHis,PpPod,PpSenescence-associatedprotein,PpCyp450,Pp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protein和unknown,采用qRT-PCR技术分析发现:它们在花芽自然休眠解除期间上调表达,认为曙光油桃花芽自然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着复杂物质代谢和能量消耗,差异基因主要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抗性胁迫等方面的调控,而且低温诱导的核糖体蛋白的表达可能也与花芽自然休眠解除有关。PpDfn、PpDhn是文库中筛选到的全长cDNA序列,PpDfn、PpDhn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防御素蛋白(DFN、DHN)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对二者进行蛋白质信号肽、跨膜结构域及疏水性分析,结果显示:PpDFN蛋白有1个信号肽,为分泌性蛋白。存在1个跨膜区,属于疏水性蛋白。通过对其氨基酸序列的进化树分析,发现与葡萄、油橄榄亲缘关系最近。PpDHN蛋白没有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属于亲水性蛋白。通过对其氨基酸序列的进化树分析,发现与杏亲缘关系最近,二者聚在一起。采用qRT-PCR技术进一步分析了PpDFN、PpDHN在自然休眠解除期间、低温及短日照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变化,发现PpDfn、PpDhn随自然休眠解除、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基因表达量逐渐增加,冷处理2周时达到最高值;短日照处理后则没有明显变化。推测PpDfn基因随休眠解除及低温处理的上调表达,可能是参与了乙烯信号途径而诱导表达的结果。PpDhn基因随休眠解除及低温处理的上调表达可能与抗冻、清除自由基、保护生物膜免受伤害有关。在油桃休眠及休眠解除期间,曙光油桃PIP1;1的转录水平呈现持续增高趋势,且1月15日的高水平表达使水分通过液泡膜和细胞质膜流出,减少了芽体水分含量,阻止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抵御冻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达到最高,防止细胞的脱水伤害。低温处理2周后高水平表达说明PIP1;1为冷诱导基因。δTIP1的转录水平在休眠期间呈现波动性变化,至休眠解除时大幅度增高,这可能与休眠解除时,其上调表达被休眠解除信号及植物活性的增强所诱导有关。低温处理2周后,其表达没有升高,说明δTIP1并非冷诱导基因。在曙光油桃休眠及休眠解除期间,深休眠期(11月15日)和休眠后期(12月15日),喷布GA3和6-BA研究激素对解除休眠的效果。结果发现:在休眠后期施用GA3和6-BA能不同程度的提高H2O2含量和POD、SOD基因的表达量,降低CAT基因的表达水平。对萌芽率的统计表明,深休眠期施用GA3和6-BA对油桃花芽破眠无效,处理15天后没有花芽萌发。休眠后期施用GA3和6-BA破眠效果较为明显,萌芽较对照提前8d和3d,最终萌芽率达98%、91%,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7%和30%。GA3的破眠效果好于6-BA。

二、几种化学药剂对破除葡萄与桃自然休眠的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化学药剂对破除葡萄与桃自然休眠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单氰胺和破眠1号对大棚藤稔葡萄破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藤稔葡萄主要物候期的影响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藤稔葡萄萌芽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药剂处理对藤稔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2)南方暖地甜樱桃栽培关键技术及其生理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的引种适应性
    1.2 休眠的分类和意义
        1.2.1 休眠的定义和分类
        1.2.2 休眠的生物学意义
    1.3 休眠的诱导
        1.3.1 光周期敏感型
        1.3.2 温度敏感型
        1.3.3 温度和光周期共同敏感型
    1.4 休眠的解除
        1.4.1 冷温对休眠的解除作用
        1.4.2 高温对休眠的解除作用
        1.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休眠的解除作用
        1.4.4 单氰胺对休眠的解除作用
    1.5 休眠的生理
        1.5.1 水分代谢与休眠
        1.5.2 活性氧代谢与休眠
        1.5.3 能量和物质代谢与休眠
        1.5.4 内源激素与休眠
    1.6 休眠调控的分子机理
        1.6.1 光周期调控相关基因
        1.6.2 低温诱导蛋白基因
        1.6.3 DAM基因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1.9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砧木对南方暖地甜樱桃品种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树体生长特性测定
        2.1.3 物候期观察
        2.1.4 叶芽密度测定
        2.1.5 花朵密度测定
        2.1.6 花器官发育调查
        2.1.7 坐果率与果实品质测定
        2.1.8 花芽分化和成花状况统计
        2.1.9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长状况
        2.2.2 物候期
        2.2.3 芽密度
        2.2.4 花芽质量
        2.2.5 花器质量
        2.2.6 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2.2.7 成花状况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方暖地甜樱桃改良型篱壁式栽培模式评估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研究内容
        3.1.3 调查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根域限制处理对甜樱桃改良型篱壁式体系的影响
        3.2.2 修剪方法对甜樱桃篱壁式体系的影响
        3.2.3 定植角度对甜樱桃篱壁式体系的影响
        3.2.4 苗木质量对甜樱桃篱壁式体系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氰胺对甜樱桃休眠解除及开花的营养调控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和处理
        4.1.2 物候期观察
        4.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1.4 休眠状态测试
        4.1.5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
        4.1.6 含氮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4.1.7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单氰胺对休眠解除、花芽萌发与坐果率的影响
        4.2.2 甜樱桃休眠解除及开花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4.2.3 甜樱桃休眠解除及开花过程中氮素化合物的变化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氰胺对甜樱桃休眠解除及开花的赤霉素和脱落酸调控效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物候期观察,样品采集与休眠状态测试
        5.1.3 枝条含水量测定
        5.1.4 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提取与纯化
        5.1.5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
        5.1.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性离子监测
        5.1.7 生物活性内源GAS和 ABA的定量
        5.1.8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单氰胺对枝条含水量的影响
        5.2.2 单氰胺对内源生物活性GAS的影响
        5.2.3 单氰胺对内源生物活性ABA的影响
        5.2.4 单氰胺对内源活性GAS与 ABA比值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单氰胺对甜樱桃休眠解除及开花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效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物候期观察,样品采集与休眠状态测试
        6.1.3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提取与纯化
        6.1.4 生长素的含量测定
        6.1.5 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测定
        6.1.6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单氰胺对内源生物活性生长素的影响
        6.2.2 单氰胺对内源生物活性细胞分裂素的影响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本文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1.1 南方暖地甜樱桃砧穗组合适应性评估
        7.1.2 南方暖地甜樱桃篱壁式栽培模式评估
        7.1.3 单氰胺对甜樱桃休眠解除与开花过程生理特征的调控效应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致谢

(3)梨不同砧木休眠的若干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休眠的研究进展
        1.1.1 休眠的概念及分类
        1.1.2 植物芽休眠的影响因素
        1.1.2.1 树种、品种
        1.1.2.2 砧木对接穗休眠的影响
        1.1.2.3 芽的异质性
        1.1.2.4 外界环境
        1.1.3 植物芽解除休眠的方法
        1.1.3.1 选育低需冷量砧木或品种
        1.1.3.2 物理方法解除休眠
        1.1.3.3 化学方法解除休眠
    1.2 植物种子休眠
        1.2.1 植物种子休眠影响因素
        1.2.1.1 种皮或果皮障碍
        1.2.1.2 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
        1.2.1.3 种胚未发育成熟
        1.2.2 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1.2.2.1 低温层积处理
        1.2.2.2 化学方法
        1.2.2.3 物理方法
    1.3 植物需冷量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休眠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1.4.1 内源激素与休眠
        1.4.2 多胺与休眠
        1.4.3 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质氨基酸变化与休眠
        1.4.4 水分形态与休眠
        1.4.5 抗氧化系统与休眠
        1.4.6 呼吸机制与休眠
        1.4.7 细胞调控与膜功能研究
        1.4.8 休眠的分子生物学
        1.4.9 根系与休眠研究进展
    1.5 本试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砧木对接穗休眠进程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采样方法
        2.1.2.2 萌芽率观察
        2.1.2.3 田间环境温度的测定
        2.1.2.4 需冷量的统计方法
        2.1.2.5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以杜梨为砧木的丰水梨(丰水/杜梨)叶芽萌芽率与需冷量变化的回归分析
        2.2.2 以豆梨为砧木的丰水梨(丰水/豆梨)叶芽萌芽率与需冷量变化的回归分析
        2.2.3 豆梨砧木叶芽萌芽率与需冷量变化的回归分析
        2.2.4 杜梨砧木叶芽萌芽率与需冷量变化的回归分析
        2.2.5 供试材料萌芽率变化过程的正态累积函数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梨砧木种间及株间需冷量差异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试验一 不同砧木叶芽需冷量观测
        试验二 不同温度层积条件下砧木种子的需冷量比较
        试验三 豆梨株间需冷量上的差异
        3.1.3 萌芽率观察
        3.1.4 需冷量的统计及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砧木叶芽需冷量差异
        3.2.2 5℃层积条件下砧木种子的需冷量差异
        3.2.3 10℃层积条件下砧木种子的需冷量差异
        3.2.4 豆梨株间需冷量上的差异
    3.3 小结与讨论
        3.3.1 不同砧木间芽的需冷量差异
        3.3.2 不同层积温度对种子需冷量变化的影响
        3.3.3 芽与种子需冷量之间的关联
        3.3.4 豆梨株间需冷量上的差异
第四章 梨根系对休眠调节作用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试验一 根系对枝条休眠进程调节的影响
        试验二 根系不同土壤温度对供试树芽需冷量的影响
        4.1.3 萌芽率观察
        4.1.4 需冷量的统计及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根系对枝条休眠进程调节的影响
        4.2.2 根系不同土壤温度对供试树芽休眠的影响
        4.2.2.1 土壤温度的变化
        4.2.2.2 不同土壤温度对豆梨植株芽休眠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4.3.1 根系对枝条休眠启动和结束的影响
        4.3.2 根系不同土壤温度对供试树芽休眠的影响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4)设施葡萄破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设施葡萄自然休眠
2 设施葡萄破眠方法
    2.1 物理破眠方法
        2.1.1 低温集中预冷法
        2.1.2 间歇式喷水
        2.1.3 创造有效低温
    2.2 化学破眠方法
        2.2.1 石灰氮处理法
        2.2.2 氰基氨处理法
        2.2.3 外源激素类
        2.2.4 肥料类硝酸盐类如2%~4%的硝酸钾 (KNO3) 或硝酸 (NH4NO3) , 200倍的尿素与GA3合用, 也有破除休眠的作用。
        2.2.5 其他物质

(5)桃花芽休眠进程中多胺代谢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落叶果树的休眠
        1.1.1 果树休眠的概念
        1.1.2 果树休眠的分类
        1.1.2.1 按照芽休眠的生理活性划分
        1.1.2.2 按照芽休眠的诱因划分
        1.1.3 果树芽休眠的进程
        1.1.3.1 休眠的开始
        1.1.3.2 休眠的终止和热量单位需要量
        1.1.4 影响芽休眠的因素
        1.1.4.1 树种、品种
        1.1.4.2 芽的异质性
        1.1.4.3 外界环境
        1.1.4.4 激素
        1.1.4.5 脯氨酸
        1.1.4.6 H_2O_2及抗氧化酶活性
        1.1.5 休眠的分子生物学
    1.2 果树休眠的调控
        1.2.1 物理方法打破休眠
        1.2.1.1 摘叶
        1.2.1.2 人工低温处理
        1.2.1.3 喷水降温
        1.2.1.4 利用海拔高度差
        1.2.2 化学方法打破休眠
        1.2.3 植物激素打破休眠
    1.3 多胺代谢
        1.3.1 多胺概念及其分类
        1.3.2 多胺的分布
        1.3.3 多胺代谢途径
        1.3.3.1 多胺的生物合成
        1.3.3.2 多胺的分解代谢
        1.3.4 多胺在植物体内生理功能的研究
        1.3.4.1 多胺与果树生长发育的关系
        1.3.4.2 多胺与高等植物的逆境胁迫
        1.3.4.3 多胺与果树休眠的关系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处理
    2.2 测定方法
        2.2.1 自然休眠进程的确定
        2.2.2 内源多胺的提取和测定
        2.2.3 多胺代谢相关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2.2.4 精氨酸含量测定方法
        2.2.5 H_2O_2含量测定方法
        2.2.6 几种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2.2.6.1 提取方法
        2.2.6.2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
        2.2.6.3 POD(过氧化物酶)测定
        2.2.6.4 CAT(过氧化氢酶)测定
        2.2.6.5 MDA(丙二醛)测定
        2.2.6.6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2.7 打破休眠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曙光油桃花芽休眠时期的界定
    3.2 曙光油桃休眠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多胺含量与多胺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他生理指标变化
        3.2.1 POD、SOD、CAT活性变化及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3.2.2 H_2O_2含量的变化
        3.2.3 精氨酸含量变化
        3.2.4 桃树休眠过程中花芽内源多胺的含量变化
        3.2.5 休眠过程中桃树花芽内多胺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3.2.5.1 ODC和ADC活性在休眠过程中的变化
        3.2.5.2 多胺氧化酶和二胺氧化酶活性在休眠过程中的变化
    3.3 破眠处理后花芽内与多胺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3.3.1 不同破眠处理
        3.3.2 破眠处理后ODC活性变化
        3.3.3 破眠处理后ADC活性变化
        3.3.4 破眠处理后DAO活性变化
        3.3.5 破眠处理后PAO活性变化
4 讨论
    4.1 H_2O_2及其抗氧化系统与曙光油桃休眠进程的关系
        4.1.1 抗氧化系统与曙光油桃休眠进程的关系
    4.2 多胺代谢与曙光油桃休眠进程的关系
        4.2.1 不同种类多胺含量变化与曙光油桃休眠进程的关系
        4.2.2 多胺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与曙光油桃休眠进程的关系
    4.3 人工破眠技术及多胺代谢
        4.3.1 不同人工破眠处理对于曙光油桃休眠解除的影响
        4.3.2 不同人工破眠处理对曙光油桃多胺代谢的影响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南京地区梨需冷量及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果树设施栽培现状
        1.1 国外果树设施栽培现状
        1.2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现状
    2 落叶果树需冷量研究进展
        2.1 休眠的定义
        2.2 休眠的分类
        2.3 落叶果树休眠模型的研究进展
    3 落叶果树休眠进程及其解除的研究进展
    4 梨设施栽培设施与技术研究进展
        4.1 果树设施栽培工程材料研究进展
        4.2 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5 落叶果树施用多效唑研究进展
        5.1 多效唑对果实品质影响
        5.2 多效唑对果树抗逆性的影响
        5.3 多效唑对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的运转影响
        5.4 多效唑的施用方法
    6 展望
第二章 南京地区梨品种的需冷量研究
    摘要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京地区冬季温度变化特点
        2.2 三种模式低温累积过程的比较
        2.3 不同梨品种的需冷量
    3 讨论与结论
        3.1 利用不同模式对梨需冷量的评价
        3.2 南京地区适宜设施栽培的梨品种选择
第三章 化学药剂打破梨休眠效果的研究
    摘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测定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破眠剂对离体枝条的破眠效果
        2.2 破眠剂对棚内果树休眠打破的效果
        2.3 不同种类破眠剂对休眠打破的效果
        2.4 施用破眠剂对对花粉活力和花粉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破眠剂打破休眠效果
        3.2 促成栽培中的花粉活力
        3.3 提高苏南地区塑料大棚促成栽培的提早能力
第四章 CPPU、GA_3与套袋对设施栽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摘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指标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多效唑对设施栽培‘黄冠’梨生长和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摘要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用方式与浓度对枝条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施用方式与浓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一种梨快速枝接换种方法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及分析
    3 讨论
全文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创新点

(7)米枣芽休眠特征及解除休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果树休眠的研究进展
    1.1 休眠的概念及分类
        1.1.1 休眠的概念
        1.1.2 休眠的分类
    1.2 需冷量与休眠的关系
        1.2.1 需冷量估算方法
        1.2.2 一般果树的需冷量
    1.3 营养物质与落叶果树休眠的关系
        1.3.1 碳水化合物与休眠的关系
        1.3.2 水分与休眠的关系
        1.3.3 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与休眠的关系
        1.3.4 抗氧化系统与休眠的关系
    1.4 化学物质与休眠的关系
        1.4.1 化学药剂与休眠的关系
        1.4.2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休眠的关系
    1.5 大棚栽培与休眠的关系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和方法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米枣自然休眠结束期的确定
        3.2.2 需冷量模型的比较
        3.2.3 破眠剂打破米枣休眠的研究方法
        3.2.4 大棚栽培打破休眠的研究方法
        3.2.5 米枣休眠期枝芽内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3.2.5.1 水分
        3.2.5.2 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游离氨基酸
        3.2.5.3 SOD酶活性
        3.2.5.4 POD酶活性
        3.2.5.5 O_2~-·量
        3.2.5.6 MDA量
        3.2.6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需冷量的确定
        4.1.1 米枣休眠深度的观察
        4.1.2 不同模型测定米枣需冷量
    4.2 米枣休眠解除过程中枝芽生理指标的变化
        4.2.1 米枣枝芽内含水量的变化
        4.2.2 米枣枝芽内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4.2.3 米枣枝芽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4.2.4 米枣枝芽内SOD酶活性和POD酶活性的变化
        4.2.5 米枣枝芽内超氧阴离子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4.3 破眠剂处理对米枣休眠解除的影响
        4.3.1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总水含量变化
        4.3.2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自由水含量变化
        4.3.3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束缚水含量变化
        4.3.4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4.3.5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淀粉含量变化
        4.3.6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4.3.7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4.3.8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SOD酶活性变化
        4.3.9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POD酶活性变化
        4.3.10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O_2~-·含量变化
        4.3.11 破眠剂处理后米枣枝芽内MDA含量变化
    4.4 扣棚处理对米枣休眠解除的影响
        4.4.1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总水含量变化
        4.4.2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自由水含量变化
        4.4.3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束缚水含量变化
        4.4.4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4.4.5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淀粉含量变化
        4.4.6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4.4.7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4.4.8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SOD酶活性变化
        4.4.9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POD酶活性变化
        4.4.10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O_2~-·含量变化
        4.4.11 扣棚处理后米枣枝芽内MDA含量变化
    4.5 物候期的调查
5. 讨论
    5.1 米枣需冷量
    5.2 米枣休眠与水分形态的关系
    5.3 米枣休眠与营养物质的关系
    5.4 米枣休眠与活性氧及抗氧化系统的关系
    5.5 化学药剂与米枣休眠的关系
    5.6 扣棚与米枣休眠的关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夏果型树莓的需冷量、破除休眠方法及促成栽培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文献综述
    1 树莓的分类、生态习性、用途及生产情况概述
        1.1 树莓的分类
        1.2 树莓的生态习性
        1.3 树莓的应用价值
        1.4 树莓的产业现状
    2 果树促成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1 果树保护地栽培概述
        2.2 果树促成栽培的原理
        2.3 树莓保护地栽培的研究进展
    3 设施果树需冷量和人工破眠的研究进展
        3.1 设施果树需冷量的研究进展
        3.2 设施果树人工破眠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一章 夏果型树莓品种休眠特性研究
    1 几个夏果型树莓品种的需冷量调查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不同夏果型树莓品种的需冷量
        1.2.2 不同夏果型树莓品种果实成熟期预测
        1.3 讨论
        1.4 小结
    2 异地育苗脱除休眠的可行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低温处理方式破除夏果型树莓品种休眠的效应
        2.2.2 需冷量估算及果实成熟日期推算
        2.3 讨论
        2.4 小结
    3 人工药剂处理脱除休眠试验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二章 夏果型树莓促成栽培条件下品种的表现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一批进棚的几个夏果型树莓品种温室栽培的品种表现
        2.1.1 栽植后期成活率比较
        2.1.2 物侯期表现
        2.1.3 果实外观品质表现
        2.1.4 果实贮藏性状的比较
        2.2 第二批进棚的夏果型树莓品种温室栽培的品种表现
        2.2.1 定植后期成活率比较
        2.2.2 物侯期表现
        2.3 容器苗和裸根苗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的对比
        2.4 夏果型树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经济效益核算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1. 夏果型树莓品种需冷量的估算
    2. 人工脱除夏果型树莓品种休眠的方法探索
    3. 夏果型树莓品种在北京地区促成栽培的品种表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夏黑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设施栽培环境因子调控研究进展
        1.1 设施内的光照与调节
        1.2 设施内的温度与调节
        1.3 设施内的空气湿度与调节
        1.4 设施内的二氧化碳与调节
        1.5 设施内小气候研究现状
    2 果树打破休眠的研究进展
        2.1 休眠的概念
        2.2 休眠的分类
        2.3 影响果树休眠的因素
        2.4 打破果树休眠的方法
    3 葡萄栽培中架式、树形的研究进展
        3.1 葡萄栽培常用架式
        3.2 葡萄栽培常用整形方式
    4 葡萄生产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应用
        4.1 生长素类
        4.2 赤霉素类
        4.3 细胞分裂素类
        4.4 脱落酸类
        4.5 烯类
        4.6 其他类
    5 环剥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5.1 环剥时期、部位、宽度对果树的影响
        5.2 环剥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5.3 环剥对成花的影响
        5.4 环剥对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第二章 南京地区葡萄促成栽培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处理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设施条件下气温日变化规律
        2.2 不同设施条件下3月气温的总体变化规律
        2.3 不同设施条件下空气湿度日变化规律
        2.4 不同设施条件下光照强度日变化规律
        2.5 不同设施条件对夏黑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破眠剂和刻芽对夏黑葡萄萌芽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处理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刻芽与涂芽的效应比较
        2.2 不同破眠剂的效应比较
    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树形对夏黑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树形对葡萄果实生长指数的影响
        2.2 不同树形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2.3 不同树形对葡萄果皮着色程度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GA_3和TDZ对夏黑葡萄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处理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GA_3和TDZ浓度处理对夏黑葡萄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GA_3和TDZ浓度对夏黑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2.3 不同GA_3和TDZ浓度对夏黑葡萄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GA-3和TDZ浓度对夏黑葡萄果皮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GA_3和TDZ浓度对夏黑葡萄果皮颜色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脱落酸对夏黑葡萄果实着色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夏黑果实单果重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夏黑葡萄果皮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色差指数的影响
        2.6 不同处理对夏黑葡萄果皮UFGT、MYBA1和MYBA2基因的影响
    3 讨论
第七章 环剥对夏黑葡萄果实着色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剥对夏黑果实单果重的影响
        2.2 环剥对夏黑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2.3 环剥对夏黑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2.4 环剥对夏黑葡萄果皮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2.5 环剥对夏黑葡萄果实色差指数的影响
        2.6 环剥对夏黑葡萄果皮UFGT、MYBA1和MYBA2基因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主要创新点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和专利情况
致谢

(10)桃花芽休眠解除SSH文库构建及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芽休眠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1.1.1 芽休眠概述
        1.1.2 芽休眠的发展进程
        1.1.3 休眠发展进程的界定
        1.1.4 芽休眠的诱导
        1.1.5 芽休眠的解除
        1.1.6 休眠及解除期间芽的某些重要生理生化变化
        1.1.7 休眠及休眠解除期间芽的分子调控机制
    1.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方法
        1.2.1 mRNA 差异显示技术
        1.2.2 RNA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1.2.3 代表性差示分析
        1.2.4 基因表达的序列分析
        1.2.5 抑制差减杂交
        1.2.6 基因芯片技术
    1.3 本研究采用的抑制性差减杂交(SSH)
        1.3.1 SSH 技术流程
        1.3.2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在分离植物差异表达基因中的作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项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2.1.2 花芽处理
        2.1.3 质粒及菌种
        2.1.4 试剂盒、生化试剂等
        2.1.5 仪器与设备
        2.1.6 PCR 引物合成与测序
    2.2 实验方法
        2.2.1 桃树花芽休眠解除相关基因的分离
        2.2.2 桃树花芽自然休眠解除过程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2.2.3 防御蛋白及脱水蛋白基因在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2.2.4 水孔蛋白基因在休眠及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2.2.5 休眠及休眠解除期间过氧化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分析及 GA、6-BA 对休眠解除的影响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桃树花芽休眠解除相关基因的分离
        3.1.1 桃树花芽自然休眠时期的确定
        3.1.2 CTAB 法提取的总 RNA 完整性、纯度检测
        3.1.3 桃花芽 cDNA 差减文库构建及上调表达的 cDNA 阳性克隆的筛选
        3.1.4 桃树花芽内休眠解除相关基因的 Blast 分析及功能分类
    3.2 桃树花芽自然休眠解除过程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3.2.1 不同时期桃树花芽总 RNA 的提取
        3.2.2 花芽自然休眠解除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模式的 RT-PCR 分析
    3.3 防御蛋白及脱水蛋白基因在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3.3.1 防御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2 脱水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3 休眠及休眠解除期曙光油桃花芽 dfn、dhn 基因的转录分析
        3.3.4 不同处理条件下防御蛋白、脱水蛋白基因的 RT-PCR 分析
    3.4 水孔蛋白基因在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3.4.1 休眠解除期间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
        3.4.2 桃花芽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4.3 桃花芽含水量的变化
        3.4.4 曙光油桃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3.4.5 低温条件下曙光油桃花芽 AQPs 基因的转录分析
    3.5 休眠解除期间过氧化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3.5.1 休眠解除期间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3.5.2 休眠及休眠解除期间 SOD、CAT、POD 的表达分析
        3.5.3 GA_3、6-BA 对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3.5.4 GA_3、6-BA 处理条件下 CAT、POD、SOD 的表达分析
        3.5.5 GA_3、6-BA 处理对休眠解除的影响
4. 讨论
    4.1 桃树花芽休眠解除相关基因的分离
        4.1.1 桃树花芽总 RNA 的提取
        4.1.2 差减 cDNA 文库的筛选及差异基因冗余性
        4.1.3 休眠解除相关基因涉及生命活动的多个方面
        4.1.4 低温诱导的核糖体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花芽内休眠的解除有关
    4.2 桃树花芽自然休眠解除过程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4.2.1 HisH3、Dhn 和 MT 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4.2.2 PpPod,PpSenescence-associated protein,Pp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protein 基因的表达模式
        4.2.3 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 PpABP20、PpCyp450 的表达模式
    4.3 防御素蛋白与脱水蛋白基因在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4.3.1 生物信息学技术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4.3.2 不同条件下防御素蛋白基因与脱水蛋白基因在休眠解除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4.4 水孔蛋白基因在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4.4.1 休眠解除期间桃花芽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4.4.2 休眠解除期间桃花芽中 AQPs 基因的变化
    4.5 休眠解除期间过氧化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4.5.1 GA_3、6-BA 打破油桃休眠的效应
        4.5.2 GA_3、6-BA 解除曙光油桃花芽休眠的生理机制探讨
5 结论及研究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已接受论文

四、几种化学药剂对破除葡萄与桃自然休眠的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单氰胺和破眠1号对大棚藤稔葡萄破眠的影响[J]. 韩真,李晨,姜建刚,腾兴隆,李勃. 山东农业科学, 2016(10)
  • [2]南方暖地甜樱桃栽培关键技术及其生理调控机制研究[D]. 王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4)
  • [3]梨不同砧木休眠的若干特性研究[D]. 赵丹丹. 扬州大学, 2015(05)
  • [4]设施葡萄破眠技术[J]. 张金会. 北京农业, 2015(14)
  • [5]桃花芽休眠进程中多胺代谢机制的研究[D]. 范克欣.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6]南京地区梨需冷量及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 封雷.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7]米枣芽休眠特征及解除休眠的研究[D]. 周延.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8]夏果型树莓的需冷量、破除休眠方法及促成栽培表现研究[D]. 徐红艳.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9]夏黑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 任俊鹏.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10]桃花芽休眠解除SSH文库构建及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D]. 李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几种化学药剂对打破葡萄和桃子自然休眠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