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加强人才培养

宁夏加强人才培养

一、宁夏加紧人才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周浒[1](2021)在《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苏彬[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苗丽冉[3](2020)在《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阶段。科技创新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是实现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高校作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本文尝试关于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进行深入探讨,这对提高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高校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及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使用熵权法从分指标能力和综合能力两个维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其次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并从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开放发展和民生改善五个方面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得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分。最后使用回归模型进行高校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进行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对所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上看,高校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区域对比来看,东、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够正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东部地区影响系数高于西部地区,但是中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对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着,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的问题。最后提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具体建议。

张戈[4](2020)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无神论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就是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等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部署,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大原则的新要求,面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新任务,面对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新课题,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理当讲清“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为此,可以从本体论上揭示“神”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以此回答“为什么世上无神”;从认识论上剖析“神”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以此回答“为什么有人信神”;从方法论上阐释“神”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明确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此回答“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但也要有针对性地突出主要对象。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乎党和国家的未前途命运,应以他们为重点;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应以他们为关键;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乎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应以他们为难点。做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二是用好学校主渠道,在大中小学和党校(行政学院)的课堂教育中融入无神论;三是守好社会宣传阵地,借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大众传播媒介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此外,还应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给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提供体制保障和学术支撑。

王龙[5](2020)在《西北干部训练团研究(1939-1945)》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为适应“抗战建国”和加强地方自治的需要,于1938年成立中央训练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全国干部训练工作,并制定相关训练法规、政策,以规范各地干部训练,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干部训练体系。干部训练成为国民党加强党治和基层政权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1939年2月,西北干部训练团正式设立,负责调训甘宁青等各省中级干部,并兼办甘肃省行政人员之训练。1941年改隶中央训练委员会,成为中央一级的干部训练机构。西北干部训练团的设立,以训练忠诚于国民党统治的干部人才,充实地方社会,改造地方基层政权为目的。在组织机构方面,西北干部训练团下设团长、团附、教育长、总务会长、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并附设特别党部,三青团甘肃支部西北干部训练团分团部、审计考核委员会、西北问题研究室、团刊编辑室、毕业生通讯处。学员招调程序较为严格,受训学员以甘肃省各基层行政干部为主。训练内容包括:精神与政治训练、军事训练、业务训练、训育实施等。训练教材由中央训练委员会统一编订,同时根据西北各地具体情形,编写地方性教材,以供学员学习。对学员进行日常教学与管理,包括学习进度安排、制定学习计划、成绩考核、日常训练等内容。对学员的考核以训练课程内容为主,学员训练结束后,统一分发至原单位或依据训练成绩予以擢降。1945年西北干部训练团停止办理,干部训练工作宣告结束。客观来讲,训练对于干部的行政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但成效并不明显。首先,训练的时间过短,基本行政知识、技能无法及时讲解。其次,地方派系势力对训练的阻挠,特别是宁夏、青海拒绝选送干部统一受训,反而利用干部训练来培植自己的势力。再次,训练经费不足,以致无法负担更多基层干部训练的任务。最后,训练体制存在弊端,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训练内容都过于繁杂。由于国民党权势的衰弱,内部矛盾的加剧,加之各地方实力派的暗中阻挠,国家权力无法延伸至基层,致使其地方治理难如人意。

李永娜[6](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徐爱玲[7](2020)在《从《甘宁青史略》看近代甘肃社会》文中提出慕寿祺先生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西北名士,在文学、史学方面造诣颇深,其代表作《甘宁青史略》为研究西北地区提供了详细的参考资料,书中慕寿祺对近代甘肃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叙与思考,对于探究甘肃地区近代化进程和慕寿祺本人近代化思想有着重要参考作用。文章梳理了慕寿祺的生平经历、着作着述,并对《甘宁青史略》一书的成书原因、内容、学术价值及评价进行了总结。通过对《甘宁青史略》民国时期相关部分史料的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出慕寿祺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对甘肃地区近代化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载,政治上以议会民主化的发展为主要脉络,经济上以近代机器工业的创办和各种实业的发展为线索,文化教育上着重记载新式学堂的出现和各式教育的改革,社会风俗方面则以旧风俗的革除和新风俗的传入为基点。同时,慕寿祺在《甘宁青史略》一书的撰写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史书记载的特点,字里行间中也透露着许多有关甘肃近代发展的看法,他积极推动甘肃议会政治、提倡实业发展、主张教育改革和社会开化等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具有重要的进步作用。通过《甘宁青史略》书中所记内容对近代甘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从而加深对甘肃近代化的了解以及对着者自身近代化思想的进一步探究。

黄燕秋[8](2020)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陷入相对低迷状态的大背景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难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数字化、科技化等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掀起新一轮竞争浪潮。当前,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抢占国家实力竞争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举措,2010年10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2012年、2016年相继发布了“十二五”、“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行动指南,各省份积极响应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努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在系统梳理实践发展脉络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测度以及驱动因素进行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难点;其次从理论上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聚概念,阐明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第三,从统计上进一步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口径和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介绍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貌以及分区域、分行业发展情况;第四,筛选测算方法、分别从区域和产业视角,运用区位熵和EG指数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视角下,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和江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大部分省份在某一细分产业占据优势;产业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达到高度集聚水平,其他细分产业尚处于初见集聚现象的阶段,各细分产业的集聚水平均趋于平稳发展;第五,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识别区域视角下和产业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视角下,经济基础和教育水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创新能力、金融支持力度和政府支持力度均有轻微抑制作用;产业视角下,产业规模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创新能力对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集聚有显着推动作用,金融支持力度和政府干预对各细分产业的集聚未见明显促进作用;文章最后提出提高创新能力、加强金融扶持、注重各类政策灵活运用等建议。

高宏[9](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郭少飞[10](2020)在《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基本经验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明确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化的。”[1]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工业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思想。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即开始了边区工业的初步建设。全面抗战初期的前三年,国民政府颁发的军饷和华侨、国际友人的捐赠占边区整个经济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7.2%、51.96%、85.97%。[2]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政府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摩擦与蚕食,边区所需的工业必需品被一概禁绝。特别是1940年冬,国民党政府不仅完全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和被服等物资,而且调动几十万军队加紧了对于陕甘宁边区的军事、经济等封锁力度,边区的所有经济援助、工农业用品的渠道陷入困境,日寇、伪军也对我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扫荡”和“蚕食”,再加上当时边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为反“扫荡”和反“蚕食”,打破“包围”和“封锁”,发展与改善民生,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工业。1939年1月,党中央发出自己动手、发展生产的呼吁,成立了生产运动委员会,制定了相关生产制度。1940年2月,党中央提出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号召,边区工业政策也得到进一步完善。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确定经济建设是边区发展最中心的任务之一,提出要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奖励私人工商业,积极发展合作事业和私营手工业,走生产自救的道路。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财政工作的总方针之后,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当年实现在财税比例中工业超过农业。1943年,边区的公营工业、民营工业、私营工业等得到全面发展,多种基本工业品实现了基本自给。[1]陕甘宁边区的工业类型主要包括纺织业、煤炭工业、盐业、兵器工业、造纸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炼铁工业等八种工业。边区的工业不仅是当时重要的财税来源,也促成了边区与外地贸易的平衡,这进而支撑了边区的各方面建设。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成立经济委员会;积极保护和奖励工业生产;大力引进科技人才,提倡技术创新;不断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力度;主张公私兼顾,平衡公营与私营之间关系;等。从历史作用来看,这解决了当时边区工业必需品缺乏的实际困难,提供了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激发了根据地的生产主动性与革命积极性;平衡了边区的内外市场,稳定了边区金融与市场秩序,保证了边区财政供给的可持续性。在精神层面上,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工业建设中所形成的“新型工人”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不仅奠定了陕甘宁边区工业的基本格局,也为建国后的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二、宁夏加紧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加紧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1.2.2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1.2.3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
    2.1 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2.1.1 创新驱动理论
        2.1.2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2.1.3 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
        2.2.1 高校科技创新
        2.2.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2.2.3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2.2.4 经济高质量发展
    2.3 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2.3.1 高校科技创新对创新驱动影响的作用机理
        2.3.2 高校科技创新对协调发展影响的作用机理
        2.3.3 高校科技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影响的作用机理
        2.3.4 高校科技创新对开放发展影响的作用机理
        2.3.5 高校科技创新对民生共享影响的作用机理
第三章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及评价
    3.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3.1.1 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现状
        3.1.2 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现状分析
        3.1.3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现状分析
    3.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指标选取
    3.3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3.3.1 分指标能力评价
        3.3.2 综合能力分析
第四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及评价分析
    4.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情况
        4.1.1 创新发展现状
        4.1.2 协调发展现状
        4.1.3 绿色发展现状
        4.1.4 开放发展现状
        4.1.5 共享发展现状
    4.2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选取及指标说明
    4.3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
第五章 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5.3 高校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结果
        5.3.1 整体实证分析
        5.3.2 分地区实证分析
        5.3.3 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差异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依据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投入水平
        6.2.2 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
        6.2.3 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融,促进成果转化
        6.2.4 加大区域高校开放程度,重视高校科技创新溢出效应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基本概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生成逻辑
    2.1 理论逻辑: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2.1.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2.1.2 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2.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但要坚持无神论而且要宣传无神论
    2.2 实践逻辑: 维护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2.2.1 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2.2.2 巩固和增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2.2.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神聚气
    2.3 历史逻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3.1 创造性转化“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
        2.3.2 创新性发展“重人轻神”的民本理念
        2.3.3 继承和升华“制天用之”的理性传统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
    3.1 本体论上回答: 为什么世上无神
        3.1.1 神的本质: 异己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
        3.1.2 神的发展: 从原始宗教到世界宗教
        3.1.3 神的不存在: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结论
    3.2 认识论上回答: 为什么有人信神
        3.2.1 自然根源: 尚未完全支配的自然力量
        3.2.2 社会根源: 无法摆脱的社会异己力量
        3.2.3 认识根源: 对宗教相关问题的模糊认识
    3.3 方法论上回答: 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
        3.3.1 科学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
        3.3.2 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选择
        3.3.3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
    4.1 青少年: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点
        4.1.1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4.1.2 青少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拉拢信教的重要对象
        4.1.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问题
    4.2 党员干部: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关键
        4.2.1 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4.2.2 个别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宗教”“不问苍生问鬼神”
        4.2.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3 农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难点
        4.3.1 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系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4.3.2 个别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猖獗
        4.3.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具体途径
    5.1 基础工作: 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现实基础
        5.1.1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1.2 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5.2 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5.2.1 小学阶段
        5.2.2 初中阶段
        5.2.3 高中阶段
        5.2.4 大学阶段
        5.2.5 党校(行政学院)
    5.3 社会宣传: 积极拓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载体
        5.3.1 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3.2 用好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6.1 体制保障: 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6.1.1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6.1.2 纳入法治化运行轨道
    6.2 学术支撑: 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
        6.2.1 发展学术组织
        6.2.2 推出优秀成果
        6.2.3 培养专业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西北干部训练团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创新点与难点
    四、研究设计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国民党干部训练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国民党干部训练的缘起与演变
    第二节 干部训练的全面开展
第二章 西北干部训练团的设立与发展
    第一节 西北干部训练团的设立
    第二节 训练工作的开展
    第三节 受训学员的管理
第三章 训练内容及课程设置
    第一节 精神与政治训练
    第二节 军事训练与军事管理
    第三节 业务训练与业务实习
    第四节 训育实施
第四章 训练教材与教学管理
    第一节 训练教材的编审与讲授
    第二节 训练成绩的核算与登记
    第三节 学员的日常管理
    第四节 训练经费的管理
第五章 训练的成效与困境
    第一节 训练成效探析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问题溯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全国各训练机关训练纲领
    附录二 :县级干部人员训练大纲
    附录三 :中央训练团调训办法
    附录四 :《全国各训练机关受训人员类别及其阶层》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1.3.3 社会认同理论
        1.3.4 国家认同理论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3.2.2 文化心态单一
        3.2.3 政治参与冷漠
        3.2.4 领土意识模糊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4.1.1 匪患的危害
        4.1.2 匪患的肃清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2.2 各级人民政府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4.5.1 培养原则
        4.5.2 培养途径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5.4.1 财政优惠政策
        5.4.2 税收优惠政策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7.1 基本经验
    7.2 现实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从《甘宁青史略》看近代甘肃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慕寿祺及《甘宁青史略》
    第一节 慕寿祺生平经历及着作简述
    第二节 《甘宁青史略》一书内容概述
第三章 慕氏笔下之甘肃近代议会政治
    第一节 甘肃近代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慕氏所记议会政治的特点及思想探析
第四章 慕氏笔下之甘肃近代机器工业
    第一节 甘肃近代机器工业的创办和发展
    第二节 慕氏所记机器工业的特点及思想探析
第五章 慕氏笔下之甘肃近代教育发展
    第一节 甘肃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慕氏所记新式教育的特点及思想探析
第六章 慕氏笔下之近代甘肃社会生活
    第一节 甘肃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二节 慕氏所记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思想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8)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与难点
        1.6.1 创新点
        1.6.2 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与涵义诠释
        2.1.2 产业集聚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新竞争优势理论
        2.2.4 新空间经济地理学
    2.3 文献综述
        2.3.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2.3.2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相关研究
        2.3.3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3.4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及统计口径说明
    3.2 基于区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业规模
        3.2.2 景气指数
        3.2.3 盈利能力
        3.2.4 地区优势产业
    3.3 基于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产业规模
        3.3.2 科研能力
        3.3.3 盈利能力
        3.3.4 产业政策
        3.3.5 国际地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4.1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指标选择
    4.2 基于区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4.3 基于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及识别
    5.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
    5.2 数据来源
    5.3 基于区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识别
        5.3.1 变量选取
        5.3.2 模型设置及结果
        5.3.3 识别结果分析
    5.4 基于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识别
        5.4.1 灰色关联分析法介绍
        5.4.2 变量选取及灰色关联度结果
        5.4.3 识别结果分析
    5.5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识别结果评价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架构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小结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小结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第三节 旅游类型
    第四节 旅游市场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第六节 旅游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小结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第一节 资料价值
    第二节 应用价值
    第三节 研究价值
    小结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小结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第一节 资料收集
    第二节 篇目设置
    第三节 内容建构
    第四节 理论创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资料汇编
    四、着述
    五、期刊论文
    六、硕博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10)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梳理
        (一)国内方面
        (二)国外方面
    四、研究方法
        (一)定性分析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对比研究法
        (四)实地考察法
    五、创新之处
    六、不足之处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建设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奠定无产阶级工业建设的理论基石
        (二)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业建设的历史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工业建设思想“萌芽”
        (二)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业建设探索实践
    三、陕甘宁边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一)陕甘宁边区有先进的政治环境
        (二)陕甘宁边区有丰富的资源条件
        (三)陕甘宁边区成立时的工业基础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历程
    一、陕甘宁边区工业的摸索阶段(1937-1940 年)
    二、陕甘宁边区工业的初步奠基(1941-1942 年)
    三、陕甘宁边区工业的成型阶段(1943-1946 年)
    四、陕甘宁边区工业的继续发展(1947-1950 年)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对工业工作的领导
        (一)开展大生产运动,奖励劳动英雄
        (二)主导工业建设,成立专门委员会
        (三)执行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基本原则
    二、遵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正确的工业政策
        (一)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二)以纺织业为中心,发展基本手工业
        (三)工农相互促进,以工业推动农业
    三、引进科技人才,提倡技术创新
        (一)重视科学技术,培养专门人才
        (二)倡导技术改造,推动技术革新
        (三)尊重技术人才,推广技术成果
    四、确立企业化原则,完善制度化管理
        (一)建立核算制度,实施一元化领导
        (二)改革工资制度,实施股金分红
        (三)调整劳资关系,提高劳动效率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历史作用
    一、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微观作用
        (一)解决了资金缺乏的实际困难
        (二)提高了边区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培养了工业建设的干部人才
    二、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宏观作用
        (一)巩固了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政权
        (二)奠定了地区工业的基本格局
        (三)丰富了永载史册的延安精神
        (四)积累了工业建设的实践经验
        (五)形成了共和国工业制度的“雏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宁夏加紧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D]. 周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苗丽冉. 河北大学, 2020(03)
  • [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D]. 张戈.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7)
  • [5]西北干部训练团研究(1939-1945)[D]. 王龙.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7]从《甘宁青史略》看近代甘肃社会[D]. 徐爱玲.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8]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D]. 黄燕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10]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基本经验研究[D]. 郭少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标签:;  ;  ;  ;  ;  

宁夏加强人才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