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让云南锡业焕发新生

改革让云南锡业焕发新生

一、改革使云南锡业焕发青春(论文文献综述)

高沁[1](2021)在《退城入园启新程 百年锡业焕青春——写在云锡锡冶炼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竣工投料试生产之际》文中研究表明百年锡业百年历史,阳山下、冶炼厂、大烟囱……这里承载着云锡人无尽的情愫与回忆。老的冶炼厂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尽管有太多的不舍,但云锡人深知,退出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从1910年始建于个旧市区东边老阴山脚下的土炉炼锡小作坊,到1954年9月因洪水淹没被迫迁建于市区西边老阳山脚发展至今的现代锡冶炼生产加工企业,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冶炼厂在个旧已经有整整110年的历史。一座城、一个厂,相生相伴百余年,早已融为一体难以割舍。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杨学平[3](2019)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等55个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对祖国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创造作出了卓越贡献。虽然,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情况有所差异,但是,总的趋势是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而巩固统一稳定的中华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的“大一统”观念便形成,且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此后的汉、唐、元、明、清等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尽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过割据和分裂,但国家的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方向。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遭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民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中华民族久经磨难的近百年中,能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国家独立、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留下的最有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了,并且实现了中国化,进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实践。对于中国的民族问题,也正因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了,才成功解决了各民族在国家中处于何种地位、如何实现各民族完全平等、通过何种制度确保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等系列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就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的“法宝”。这个“法宝”内容是什么?是怎样进行“中国化”的?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的展开,期望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丰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战略、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所裨益。本研究结合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研究所提供的文献资料和学术成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行研究时,主要探讨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了“化之源”,即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进行了阐释。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并没有以独立的篇章展现出来,而是有机地渗透在他们关于民族和国家理论的论述中。他们的思想光芒主要由继承者列宁完整提出,进而系统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化”之“源”。基于此,本部分较为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的形成动因、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进而呈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之基本轮廓。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机”,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契机进行了剖析。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中国化”正处于艰辛探索的关键节点为视阈,并从国家和民族层面、国际层面、中国共产党层面三个维度,考察了是什么样的历史契机,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在那个节点能够明显“起步加速”,以此更加全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路”,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进行了划分和阐述。在纵向上,以显着变化的历史阶段节点为界,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分为1921-1949、1949-1978、1978年以来三个主要阶段来考察,并尝试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的基本态势。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多维成果进行了梳理。将成果划分为理论成果、制度成果、道路成果。具体而言,理论成果分为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制度成果分为政治制度成果和制度性法规成果;道路成果集大成了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总结,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以此坚定民族区域自治自信,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一步推向深入提供路径参考。这也是本研究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之所在。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同样在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上,中国走上民族区域自治道路,也并非偶然,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国情,以及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持续推进“中国化”的结果。这一“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解放、实现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正确抉择过程,顺应了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化”产物的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成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而且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这启示我们,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继承者”的永恒主题。这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虽然任重道远,但前景一片光明。

刘荣昆[4](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提出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孙跃杰[5](2016)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李跃虹[6](2014)在《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以云南省设计院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长期行使计划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设计院—综合所”直线职能型传统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由于不能高效调配人力资源,实现市场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充分共享,已经不能适应建筑设计市场的需要,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随着国民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以及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行业发展将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简单依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带来的行业繁荣将遭遇困境,设计企业管理创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项目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建筑行业在内的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并取得了卓越的管理成效。本论文在分析建筑设计的特点、传统运营管理模式和行业竞争模式的基础上,从项目管理及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的有关概念入手,分析了项目管理四种组织机构的特点和优缺点,分析总结了两个案例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本文以云南省设计院集团为例,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和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未来业务结构,详细介绍了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基于专业分院制和项目经理制相结合的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的具体做法,并对基于集团、子公司与项目经理相结合的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的改革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总结了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在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五大方面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本论文对当前市场形势下大中型建筑工程设计企业的管理创新和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化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赵永忠,周彩霞[7](2014)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大锡贸易下的个旧锡业》文中研究指明1950年初,个旧锡业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通过实施中苏"贷款协定",个旧锡业承担了向苏联出口大锡的重任,并在全国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速恢复。之后,通过实施中苏"橡胶协定"及156个项目,云南锡业公司和个旧电站被纳入156个项目进行建设。由于得到了大量资金的支持和苏联专家的帮助、解决了能源不足等问题,个旧锡业快速发展,产量不断提高。迅速发展的个旧锡业,为云南地方经济和中苏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

耿孝臣[8](2013)在《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居于五金之一的锡金属,在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锡金属因可以极大地提高铜的硬度,改善其铸造性能而成为当时的贵重金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铜器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逐步削弱,锡金属的地位也随之削弱,从早期的贵重金属成为庶民皆可使用的金属,就这一点来说,它有别于一直居于贵重金属地位的金银,至明代,它已经成为可以满足不同身份、不同层次人们需要的器物。也正因为锡金属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得在古人的生活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锡器一直不似端庄大方、凝重典雅的青铜器和璀璨的金银器,能够得到浓墨重彩的关注,可以说,含蓄质朴的锡器在器物艺术中一直未得到正史的关注,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全面的研究也少有人问津。本文结合广阔的社会背景,考察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的历史发展状貌,从其孕育的社会经济基础、历史传统以及成熟的表现来探询锡制产品艺术形成的具体过程,了解其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揭示其造型纹饰特征,梳理锡制产品与其它相同和不同时代工艺美术品类之间的关系,进而剖析中国锡制产品造型与纹饰所蕴含的人类的思想意识与文化内涵,从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展开研究,以期探寻其发生演变的规律及其美学特征。这一研究过程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人们广阔深沉的生活世界,更可以让我们探寻、体悟当时的人们用锡金属表现出的设计形态所体现出来的种种设计意识,对于古代人设计意识的探寻,对今天的设计艺术也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同时本文也关注了锡制产品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通对不同地域锡制产品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对其与国外锡制产品的传播与交流进行了梳理。这对于当下中国的锡制产品如何传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磊[9](2011)在《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即组织文化,它是一种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组织内部文化。他逐步形成于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企业文化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宗旨、价值观、愿景、精神和经营理念。它是这些理念在生产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的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在六十年代实现了经济起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其速度超过了美国。美国学者开始了对日本企业高效及强竞争力的破译,从而导致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的美日管理比较研究热潮。这一比较研究热潮最终的结果是使企业文化以一种系统的管理理论而成为独立的学科,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长期以来,国有地勘单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为国家寻找和探明了大量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企业文化一直以来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主,由党群、宣传部门带头开展的,50多年来形成的以“三光荣”精神为主体的企业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奋斗一生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地勘单位这种行政设置、事业机制管理的体制的计划经济思想过强、无市场观念、历史包袱沉重等不适应市场体制的各种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国有地勘单位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传统的地勘文化面临着各种冲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YSZY集团是由国有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进程中的“老牌”地勘单位的改制而来,长期以来的事业体制结构使企业仍带有浓厚的国有事业单位体制色彩。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探讨国有地勘单位在企业化改革进程中企业文化一直延续的优秀传统,同时找出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解决新、老企业文化的矛盾冲突,重新设计出行之有效的YSZY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并以YSZY集团重新整合并建设搬迁至经济开发区新集团总部为契机推广实施,力争取得实效。

耿毅[10](2011)在《白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 ——以云南元江安定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从社区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安定村文化变迁的问题。安定村是一个一千多人的白族聚居村。虽然地处滇中,位于相对闭塞的哀牢山区,但小村自古处于交通要道,相对发达的交通条件为小村创造了发展的外部条件。在小村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代代村民和外界进行着交流,不断调整生计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经济生活模式。经济生活的变迁带来了白族民俗以及婚姻丧葬习俗的变迁。在小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村民们进行着与商业社会交融而生的各种调适。在传承传统白族文化的基础上,安定白族形成了既与因远其他白族村寨文化不同,也与大理地区白族主体文化不同的“安定白族文化”。本文主要包括导论、正文(共五章)、结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包括:论文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的主要思路以及相关概念界定等内容。正文部分共五章,主要是以民族志方式叙述社区的形成和变迁,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讨。第一章,介绍社区概况,包括滇中玉溪白族、元江白族的历史溯源、因远镇概况和安定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人口概况。第二章,以时间为纵轴,辅以口述史的形式,对近百年来安定村民经济生活的变迁进行全方面的阐述。从单一的农耕经济、“走坝子”经济、商业集镇经济、“国道”个体经济到如今多种副业相辅的农商经济,通过对不同时期村民经济生活发展脉络的梳理,展现出他们应对不同时期变化生计方式的适应和调整。第三章,详细介绍因远白族民俗变迁,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宗教信仰、传统节日、语言和洞经音乐等方面的变迁情况。由于因远镇九个白族村寨民俗的“普同性”,在对这一地区民俗变迁做集中描述的同时,对安定村所特有的民俗做文化“深描”。当地白族民俗的变化是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是在白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本民族的文化习俗。第四章,通过分析安定白族的婚姻和丧葬习俗变迁,来进一步了解民族道德体系、价值观念和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村民通婚圈不断扩大,婚姻习俗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酸汤还没喝完就分家”的观念造成了当地以“核心家庭为主体”的家庭模式,也折射出村民们对于婚姻、家庭不一样的观念。在丧葬活动中,宗族的观念被进一步强化,传统道德观念也被加强。第五章,在论述村民经济生活、白族传统文化民俗以及婚姻丧葬习俗变迁的基础上来看安定人以及安定白族文化的不同之处。具有相对较高文化素质的安定村民在注重发展小村经济的同时,重视教育,重视自我和家庭发展以及重视社区生态环境保持等因素,使得安定村体现出不同的村民特点和村寨氛围。结论:在安定村发展的各个时期,生存的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村民们的生计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一样的经济生活。不同时期经济生活变迁不仅让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对当地白族传统文化民俗以及婚姻丧葬习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小村一直延续着传统白族社会中的道德观念以及各种习俗。村民们对自己民族主体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白族文化的传承。在传承传统白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安定白族文化”。安定白族文化的变迁是一种文化形式上的变迁,其内涵是一种调适性的传承。经济生活所带来的外部力量的压力和对于白族主体文化地区的追赶,在安定白族内部产生一种奋起之力,这种内启的力量,正是安定白族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动适应能力。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更多地表现为主体性的文化适应和选择。

二、改革使云南锡业焕发青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使云南锡业焕发青春(论文提纲范文)

(1)退城入园启新程 百年锡业焕青春——写在云锡锡冶炼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竣工投料试生产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抉择——退出:让“世界锡都·宜居个旧”的名片更加响亮
使命——前进:打造世界一流锡冶炼企业的步履更加铿锵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二)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概念界定
        (一) 民族区域自治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四、结构设计
    五、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原则
        (二) 具体技术方法
    六、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化之源”: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动因
        (一) 对“民族文化”自治思想泛滥的直接回击
        (二) “联邦制”还是“集中制”争论的持续升温
        (三) 民族平等理想的矢志追求
        (四) 地方自治理论的深入思考
        (五) 民族自决权理论发展的纵深推进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十月革命”之前:“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二) “十月革命”之后:“联邦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基本特征
        (一) 批判性和革命性
        (二) 开放性和发展性
        (三) 时代性和具体性
        (四) 阶级性和人民性
第二章 “化之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历史契机
    一、国家和民族层面:统一融合的历史传统与救亡图存的特殊处境
        (一) 长期统一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
        (二) 命运共同体接连遭受危机
    二、国际层面: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兴未艾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推动
        (一)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大潮流的深刻影响
        (二) 共产国际“民族化”信号的强力释放
    三、中共层面:民族问题理论的逐步涉猎与民族工作实践的有序推进
        (一) 民族问题解决之道的初步认识
        (二) 民族工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拓展
第三章 “化之路”: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
    一、1921-1949:从“蹒跚学步”的“应然”到“独立前行”的“必然”
        (一) 1921-1931年的酝酿萌芽期
        (二) 1931-1937年的起步尝试期
        (三) 1937-1946年的加速探索期
        (四) 1946-1949年的初步形成期
    二、1949-1978:从“全新起航”的“阶进”到“挫折发展”的“缓进”
        (一) 1949-1956年的全面奋进期
        (二) 1957-1966年的曲折发展期
        (三) 1966-1978年的挫折发展期
    三、1978年以来:从“步入正轨”的“求实”到“平稳迈进”的“务实”
        (一) 1978-1982年的回归初心期
        (二) 1982年至今的丰富发展期
第四章 “化之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多维成果
    一、理论成果
        (一) 创立了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
        (二) 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
    二、制度成果
        (一) 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制度
        (二) 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代表的制度性法规
    三、道路成果
        (一)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基本内涵
        (二)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主要特征
        (三)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时代意义
第五章 “化之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经验启示与未来走向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一) 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是基本前提
        (二) 保障国家团结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是价值追求
        (三) 助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是重要动力
        (四) 紧扣民族工作时代主题是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一) 推动统一与自治的顶层设计
        (二) 推进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三) 加大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力度
        (四) 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五) 处理好民族与宗教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
        (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
        (二) 不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新
        (三)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 着力增进民族区域自治文化认同
结语: 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二、建房取材于林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五、木质体育器材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一、山神崇拜
        二、树神崇拜
        三、林神崇拜
        四、花神崇拜
        五、植物崇拜举隅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一、明确森林权属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一、森林状况较好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濒危
        1.1.2 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契机。
        1.1.3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遗产研究任务紧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当前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发展概况
        1.2.2 当前国内工业遗产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
        1.2.3 当前关于新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156 项目”与洛阳城市变迁历史
    2.1 新中国156项工业与城市建设背景
        2.1.1 新中国156项工业建设的大背景
        2.1.2“一五”时期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概览
        2.1.3“一五”时期典型新兴工业城市规划概览
    2.2 一场从零开始的造城运动——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发展轮廓
        2.2.1 洛阳在建国初期城市发展的基础状况
        2.2.2 新时代的开创——新中国156项工程选址洛阳后第一期城市规划
        2.2.3 充实与提高——20 世纪80年代后洛阳城市发展
    2.3 洛阳(涧西区)156 时期城市发展详解
        2.3.1 洛阳涧西区工业择址
        2.3.2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洛阳涧西区规划详解
        2.3.3“苏联模式”or“洛阳模式”?洛阳市初期城市规划成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研究
    3.1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览
        3.1.1“156 项”工程在河南省的建设情况
        3.1.2 洛阳“156 项”工程总体状况
    3.2 洛阳“156 项”工程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热电厂建设历史
        3.2.1 洛阳热电厂建厂背景
        3.2.2 洛阳热电厂建厂历史
        3.2.3 洛阳热电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3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历史
        3.3.1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背景
        3.3.2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历史
        3.3.3 洛阳滚珠轴承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4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历史
        3.4.1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背景
        3.4.2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历史
        3.4.3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5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矿山机器厂建设历史
        3.5.1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背景
        3.5.2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历史
        3.5.3 洛阳矿山机器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6 洛阳“156 项”工程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河南柴油机厂建设历史
        3.6.1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背景
        3.6.2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历史
        3.6.3 河南柴油机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7 洛阳“156 项”工程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历史
        3.7.1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背景
        3.7.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历史
        3.7.3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类构成分析
    4.1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框架的构建
        4.1.1 基于生产与辅助设施分类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4.1.3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4.2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4.2.1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物质遗产构成
        4.2.1.1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整体规划
        4.2.1.2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建筑研究
        4.2.1.3 洛阳156工程厂区生产线与生产设备
        4.2.1.4 洛阳156工程厂区大型构筑物
        4.2.2 洛阳156工业生产厂区非物质遗产构成
        4.2.2.1 洛阳156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创新
        4.2.2.2 洛阳156工业企业管理
        4.2.2.3 洛阳156工业遗产档案
        4.2.2.4 洛阳156工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4.3 洛阳156工程配套设施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4.3.1 洛阳156工程配套科研高教遗产
        4.3.1.1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整体风貌
        4.3.1.2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典型案例研究
        4.3.2 洛阳156工程住宅街坊建筑分析
        4.3.2.1 洛阳156苏式街坊初始建设情况概览
        4.3.2.2 洛阳156苏式街坊典型案例研究
        4.3.3 洛阳156工业遗产其他配套设施
        4.3.3.1 商业配套构成
        4.3.3.2 文教卫生设施
        4.3.3.3 对外接待建筑
    4.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风貌
        4.4.1 城市功能分区与路网绿化
        4.4.2 广场景观与沿街整体风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初探
    5.1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
        5.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
        5.1.3 天津大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
    5.2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5.2.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5.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5.3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构成层级
        5.3.1 国内学界关于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探讨
        5.3.2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
        5.3.3 基于遗产群理念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5.4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困境
        5.4.1 遗产or地产——在用中的庞大厂区
        5.4.2 保护or拆迁——老街坊的尴尬境地
        5.4.3 民生改善的呼声与遗产化认知的艰难推进
        5.4.4 保护路径的缺乏与起步缓慢的文创产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6.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目标
        6.1.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原则
        6.1.2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模式
    6.2 洛阳156工业遗产厂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6.2.1 以营建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例
        6.2.2 厂区整体搬迁促成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铜加工厂为例
    6.3 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6.3.1 长春路历史街区街区复兴方案
        6.3.2 老街坊的活态保护——以10号街坊和36号街坊为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以云南省设计院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2 建筑设计的特点、及传统运营管理竞争模式
    2.1 建筑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2.1.1 建筑设计的概念
        2.1.2 建筑设计的特点
    2.2 建国以来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回顾
    2.3 建筑设计企业的竞争模式
    2.4 传统建筑设计企业的运营管理
        2.4.1 管理模式
        2.4.2 组织结构
        2.4.3 生产经营及质量控制模式
        2.4.4 传统运营管理模式的优点
        2.4.5 传统运营管理模式的缺点
        2.4.6 传统运营模式的形成原因和存在的管理风险
3 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理论概述
    3.1 项目管理基本理论
        3.1.1 项目管理的定义
        3.1.2 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点及特点
        3.1.3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
    3.2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
        3.2.1 职能式组织结构
        3.2.2 项目式组织结构
        3.2.3 矩阵式组织结构
        3.2.4 复合式组织结构
    3.3 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的实际应用案例
        3.3.1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3.3.2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3.3.3 案例启示
4 云南省设计院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的现状分析
    4.1 云南省设计院概况
        4.1.1 历史沿革
        4.1.2 企业现状
        4.1.3 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4.2 建筑设计行业环境和市场分析
        4.2.1 建筑设计行业环境分析
        4.2.2 建筑设计市场行业竞争能力分析
        4.2.3 SWOT分析
        4.2.4 行业竞争结构及业务组合分析
    4.3 企业发展战略
    4.4 基于专业分院与项目经理相结合的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
        4.4.1 组织机构
        4.4.2 专业分院职责
        4.4.3 项目经理职责
        4.4.4 项目运营模式
        4.4.5 质量控制措施
        4.4.6 薪酬分配模式
        4.4.7 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4.5 基于集团、子公司与项目经理相结合的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
        4.5.1 机构改革背景及目的
        4.5.2 组织机构
        4.5.3 集团与子公司关系
        4.5.4 子公司的设立与发展
        4.5.5 项目运营模式、质量控制措施及薪酬分配模式
    4.6 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带来的主要变化
5 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1 信息化建设问题
    5.2 设计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问题
    5.3 规模化与特色化的关系问题
    5.4 创作与制作的关系问题
    5.5 项目经营与生产管理的薪酬关系问题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云南省设计院企业内部及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致谢

(7)20世纪50年代中苏大锡贸易下的个旧锡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苏贷款协定与个旧锡业生产的恢复
二、中苏橡胶合作协定与个旧锡业的快速发展
三、个旧电站的建成与个旧锡业的高速发展
四、结语

(8)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 “锡”
        二、 “锡镴”
        三、 “锡器”与“锡制产品”
        四、 “中国”与“锡”
第一章 中国锡制产品溯源
    第一节 “锡”金属的发现
        一、 锡的属性及其特征
        二、 世界及中国锡矿资源及分布
    第二节 中国传统锡器的萌动、肇始及其发展
        一、 中国传统锡器的萌动
        二、 中国传统锡器的肇始
        三、 中国传统锡器在历史上的发展及锡金属的社会地位
        四、 中国锡制产品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
第二章 中国传统锡器的制作设备、工具及工艺
    第一节 传统锡器制作设备与工具
        一、 传统锡器制作的相关设备
        二、 传统锡器制作的相关工具
        三、 制作传统锡器相关的各类材料
    第二节 传统锡器制作工序流程与装饰工艺
        一、 制作传统锡器的工序流程
        二、 传统锡器的装饰工艺之技法
    第三节 传统锡器制作与其他工艺之间的关系
        一、 冶炼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各类精良工具制作的物质基础
        二、 其他工艺为锡工艺的发展奠定的技术基础
        三、 锡工艺在其他工艺基础上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传统锡制产品的造型与纹饰
    第一节 传统锡制产品的造型
        一、 以功能来分的传统锡制品的基本类型
        二、 典型传统锡器——锡壶的造型样式分析
    第二节 传统锡制产品的纹饰
        一、 传统锡器的主要纹饰
        二、 传统锡器纹饰的意涵
    第三节 锡制产品与其他工艺美术品类间的相互关系
        一、 锡器与陶瓷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二、 锡器与青铜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三、 锡器与金银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第四章 锡制产品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内涵
    第一节 锡制产品在民俗活动中的运用
        一、 婚俗中的锡制品
        二、 民间信仰及宗教活动中的锡制品
    第二节 锡制日常生活产品的文化内涵
        一、 由茶文化的带动产生的锡制产品
        二、 由酒文化衍生的锡制产品
第五章 锡制产品的现代发展
    第一节 中国锡制产品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
        一、 国内大陆地区锡制产品的发展
        二、 台湾地区锡制产品的发展
        三、 国内锡制产品之交流及工艺特征比较
    第二节 中外锡制产品之传播与交流
        一、 中外锡制产品间的相互传播
        二、 中外锡制产品间的相互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活动
附录
后记

(9)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 研究方法和目标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章 企业文化理论概述
    2.1 企业文化理论的历史及演变
    2.2 企业文化的内涵
    2.3 企业文化的作用
第三章 YSZY集团企业文化背景分析
    3.1 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制对传统企业文化的影响
    3.2 YSZY集团背景介绍
第四章 YSZY集团企业文化现状及问题剖析
    4.1 YSZY集团企业文化简介
    4.2 企业文化调查和分析
    4.3 YSZY集团企业文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设计
    5.1 YSZY集团企业文化再建的必要性
    5.2 YSZY集团企业文化再建目标
    5.3 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要点
第六章 YSZY集团企业文化的实施与评价
    6.1 实施的保障及必要条件
    6.2 实施的考核与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YSZY集团下属企业历史沿革图
附录B: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调查问卷(结构表样)
附录C: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调查问卷结果汇总表

(10)白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 ——以云南元江安定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研究与文献述评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社区概况
    第一节 历史溯源
    第二节 元江白族概况
    第三节 因远镇概况
        一、因远的传说
        二、历史沿革
    第四节 安定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人文环境
        三、人口概况
第二章 经济生活变迁
    第一节 传统农业经济
    第二节 "走坝子"经济
        一、"走坝子"
        二、"打雨水"
        三、影响
    第四节 安定商业小集镇
        一、"背阴山路"
        二、安定邮政代办所
        三、安定集市
    第五节 "国道经济"时期
        一、国道线上的"不夜城"
        二、辉煌后的"阵痛"
        三、烤烟种植
    第六节 元江镍矿
        一、"大烟囱"的由来
        二、"梅开二度"
        三、发展的困惑
第三章 安定白族民俗变迁
    第一节 物质文化习俗
        一、民居建筑
        二、服饰
        三、饮食
    第二节 精神文化习俗
        一、宗教信仰
        二、传统节日
        三、语言&洞经音乐
第四章 婚姻丧葬习俗变迁
    第一节 婚姻习俗
        一、婚姻的缔结
        二、婚姻程序
        三、离异
        四、分家方式
        五、生育观念
    第二节 丧葬习俗
        一、丧葬仪式
        二、"白事客"
第五章 安定人和安定白族文化
    第一节 重视教育
    第二节 吃苦耐劳、勤俭持家
    第三节 文明村
结语
附录
调查点部分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四、改革使云南锡业焕发青春(论文参考文献)

  • [1]退城入园启新程 百年锡业焕青春——写在云锡锡冶炼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竣工投料试生产之际[J]. 高沁. 中国有色金属, 2021(04)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D]. 杨学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
  • [5]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11)
  • [6]大中型建筑设计企业矩阵式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以云南省设计院集团为例[D]. 李跃虹. 云南大学, 2014(01)
  • [7]20世纪50年代中苏大锡贸易下的个旧锡业[J]. 赵永忠,周彩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8]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D]. 耿孝臣. 苏州大学, 2013(09)
  • [9]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周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6)
  • [10]白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 ——以云南元江安定村为例[D]. 耿毅.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改革让云南锡业焕发新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