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试验场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刘家试验场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一、刘家试验点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朱亮[1](2021)在《大规模植被恢复条件下半干旱地区流域水循环演变机制研究 ——以北川河流域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国土绿化取得显着成效,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规模植被恢复使下垫面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对区域水循环条件和水文过程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局部植被恢复趋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极限,出现了新的生态-水资源矛盾。因此,深入研究大规模植被恢复作用下水循环演变机制,对科学认识缺水地区生态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对水资源的影响问题,以黄河上游支流北川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土壤剖面水分监测和降雨补给入渗示踪试验,揭示人工灌丛植被恢复对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过程的调控机理;然后结合长序列气象、水文资料及遥感数据分析流域尺度水循环要素演变趋势,明确植被恢复对关键水循环要素演变的影响作用;最后通过建立水资源乘数效应模型,从广义水资源的角度阐明了植被恢复对提高流域水资源有效利用量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灌丛植被恢复能够增强浅层土壤透水性和蓄水量,促进浅层土壤水分循环。高覆盖度灌丛土壤剖面(D1)的平均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和含水率分别是稀疏草地土壤剖面(D2)的1.04倍、3.83倍和1.5倍;D1剖面土壤水分累积增量、平均增速、累积消耗量和平均消耗速率分别为D2剖面的1.67倍、5.5倍、2.03倍和3.2倍;其中,0~20cm深度上土壤水分累积增加量和消耗量的占比均在89%以上,是影响土壤水分循环的最关键层位。(2)高覆盖度灌丛可以削弱降雨对深层土壤水分及地下水的补给量。试验期内D1和D2区域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量分别为11.08mm和15.46mm,优势流分别占比31.4%和42.7%;D1区域土壤含水率在1.2~3.5m区间上的平均值仅为D2区域相应深度的65.1%。植被恢复被对地下水补给衰减的影响机理表现在:一是冠层截留消减到达地表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在降低总补给量的同时也降低了优势流的发生程度;二是深根系吸水引起零通量面下移,造成能够持续补给地下水的非饱和带空间变小;三是深根系植被耗水形成的土壤干层使水分向深层运移过程中优先补给干层土壤的水分亏空,降低了向深层的补给量。(3)在流域降水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流域天然径流呈衰减趋势,植被恢复引起的生态用水量增加是造成径流衰减的主要原因。在1956~2016时间序列上,流域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相对平稳,存在5年、12年和超过32年的分布周期;径流深总体呈不显着减小趋势,平均降幅7.5mm/10a,其中,地表产流衰减趋势约是基流衰减趋势的4倍。在多年平均降水量条件下,植被恢复后年均生态耗水量增加1.11亿m3,是水资源开发增量的1.6倍。(4)流域年蒸散发量随植被恢复呈减小趋势,土壤水分变化是影响蒸散发和生态耗水变化的重要原因。2015年植被覆盖率比2000年增加了4.01%,年蒸散发量降低了25.96mm,植被恢复通过降低地表风速及太阳辐射等引起土壤蒸发减小是导致流域蒸散发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植被恢复对生态耗水量的影响程度与降水量有关,总体表现为丰水期的耗水强度高于枯水期,体现了植被恢复良好的径流调节和水源涵养功能。(5)植被恢复影响下,流域水资源结构发生变化,综合水资源效应显着提高。植被恢复前、后,降水在地表产流、生态消耗和基流排泄三个环节上的分配比例分别由0.275、0.569、0.156变为0.231、0.634、0.134,表现为更多降水参与长周期的土壤水-植被/地下水的循环,更多水资源从线状水域系统向面状陆域系统转移;在多年平均降水量条件下,植被恢复后年均综合水资源效应增加了20.7%。植被恢复引起流域水循环及水资源分配的转变符合本流域以生态为核心的价值定位,对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应具有积极作用。以上成果深化了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条件下多元水转化过程及作用机理,明确了北川河流域水循环及水资源的演变趋势,为正确认识半干旱区植被恢复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方文[2](2020)在《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维持大气碳氧平衡、调节城市小气候、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成渝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重庆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森林对该区域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为凸显。科学合理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是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在有限的城市空间范围内,在尽可能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同时,对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重庆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16个景观指数(类型层次8个,景观层次8个)从区域尺度(重庆主城九区及璧山、永川和江津区长江以北区域8570 km2范围)和城市尺度(重庆主城九区2737 km2范围)对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测算潜在生态网络,采用生态廊道综合指数对生态网络进行评价与优化。在城市尺度下的源斑块和重要生态节点中,于2009年和2018年对人为干扰强度较大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分析10年间的木本植物群落的变化趋势;并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分析初始建植物种对群落结构及小环境的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区域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城市森林面积增加了27640.08 ha;城市森林中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大型斑块的面积比例逐年下降,而巨型斑块比例逐年上升。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离度指数逐年下降;而蔓延度指数、连接度指数、聚集度指数逐年增加,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城市森林景观类型较少,斑块密度较低,景观斑块聚集性和均匀度较高,但连接度偏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中高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40块,提取潜在生态廊道780条,节点320个,归并删除冗余重复廊道,得到540条优化生态廊道和2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153个,踏脚石71个)。优化后生态网络呈网状结构,可有效改善区域尺度下城市森林景观格局。(2)在城市尺度,自2009年到2018年,研究区城市森林面积减少了1206.69 ha。其中生态片林和河岸防护林逐年减少,游憩林、景观美化林和道路防护林有所增加。此间自然林和半自然林面积减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城市森林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和大型斑块面积逐年减少,微型斑块和巨型斑块面积逐年增加。在景观层次上,斑块数目、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分散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蔓延度、连接度和聚集度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城市森林斑块的地形位梯度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中低地形位。2018年城市森林综合评价3分以上的源斑块31个,提取潜在生态廊道465条,节点199个,经归并和重力模型提取,得到278条优化生态廊道,124个生态节点(其中生态断裂点83个,踏脚石41个)。研究区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得到改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得以优化。(3)2009年和2018年,分别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半自然林和人工林进行样方(样带)调查,各设置样地5个样方100个。2009年半自然林植被类型共有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6个群系,物种41科、55属、72种;2018年共记录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25个群系,物种42科、56属、75种,增加了1科1属3种。人工林2009年共记录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24个群系,物种26科38属47种,减少了1科1属1种,乔木变化了5种,灌木变化了7种。10年间半自然林前5种乔木层树种重要值排序几乎没有变化,仅平顶山样地中的刺桐跌落前5种地位,香樟上升为前5种之一;灌木层树种没有发生变化,但部分样地内物种重要值排序发生了变化。半自然林总体上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人工林总体上木本植物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有所降低,乔木层略有增加。半自然林木本植物乔灌比和常绿落叶比在种类上保持不变,在数量上灌木数量有所增加;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常绿落叶比在此期间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人工林木本植物乔灌比种类没有变化,灌木数量减少。半自然林乔木层胸径等级在2009年和2018年均呈明显的“增长型”,且中间没有断层现象,表明群落总体上更新良好;10年间平均胸径都有所减小,从12.3 cm降到11.6 cm。人工林在10年间乔木层平均胸径从13.85 cm增加到14.91 cm;DBH>l cm的个体各个径级均呈明显的“衰退型”,在8个径级中都有个体分布,表明群落总体上相对稳定,群落呈现出“衰老型”特征。半自然林和人工林平均生物量都有所增加,说明样地内半自然林呈正向演替,而人工林受人为喜好较大,在人为干预下保持着相对稳定。(4)通过2009年在高速公路廊道人工建植群落并持续观测和调查,建植初期,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直接影响道路生态廊道植被的覆盖率实现时间以及群落生物量的积累。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高植被覆盖率形成时间越短,群落积累的生物量则越多,二者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可间接对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固碳释氧能力形成积极影响,有利于道路廊道生态系统在固碳释氧生态功能的发挥。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的结构特征中物种多样性水平密切相关。相同生长季节内,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生境接纳新物种的潜力愈强,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群落盖度也越大,所在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水平也越高。道路生态廊道植被所在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水平与植被的固持水土能力(护坡性能)密切相关: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所在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初始建植植物的物种数量越多,所在群落中植物多样性水平越高,抗冲蚀能力、蓄水保土能力也越强,区域内的产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则越小,且随着建植时间的延长而趋势越明显。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能够影响建植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发展方向,初始建植植物物种数量越多建植区土壤理化指标越向积极方向发展,如土壤pH值、速效N、P、K及全N、全P和全K等指标均随物种数量的增加而相应提升,且二者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建植条件一致的条件下,提高初始建植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促进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发挥。综上,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面积在不同研究尺度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在区域尺度上逐年增加,在城市尺度上逐年递减;研究形成的2个尺度的生态网络可为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城市森林中半自然林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演替特征,而人工林表现出受人为喜好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规律;初始建植物种数量直接影响着生态廊道植物群落的质量和发展趋势。

高涵[3](2020)在《陕北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文中研究表明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自1978年开始建设的一项大型的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总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历时73年,目前处于第五期时段。为明确近4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在陕北地区的建设成效和环境效益,本论文以陕北地区防护林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和整理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五个年份的相关数据,分析和探讨了陕北地区林地面积和覆盖度变化特征、防护林土壤主要养分变化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特征,旨在为科学地评估三北防护林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和促进陕北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其中,林地面积和覆盖度变化特征是通过计量统计分析方法和GIS技术分析所选五个年份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主要为林地类型数据)和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的MODIS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指数作为林地变化指标进行研究;三北防护林建设后防护林体系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情况是采用Meta分析方法选取和分析1978~2018年发表的研究文献中的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四个土壤主要养分指标数据进行探讨;三北防护林建设后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情况是根据搜集和整理的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数据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模型从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四个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陕北林地面积整体呈现增加,2018年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它林地和总林地面积分别比1980年增加了6(0.32%)、347(5.36%)、166(7.29%)、949(518.58%)和1468 km2(13.61%)。2000-2018年间,NDVI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指数呈现出上升趋势。(2)从1978~2018年已发表的研究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可知,防护林土壤养分的含量与农地或撂荒地相比,显着增加。在0-20 cm土层,防护林土壤有机碳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18.57%和108.73%;在20-40 cm土层,防护林土壤总氮的含量增加了86.19%。种植年限>30a的防护林土壤有机碳(104.07%)、总氮(130.28%)和速效钾(125.60%)含量的增加程度最大;种植年限在0-10a的防护林土壤速效磷的变化程度最大(27.33%)。种植樟子松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120.86%)和速效磷(74.33%)的含量;种植油松有利于增加土壤总氮(73.82%)的含量,刺槐有利于增加速效钾(72.93%)的含量。(3)1980、1990、2000、2010和2018年的水源涵养功能的服务价值最高。1980~2018年,随时间变化,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价值均呈上升趋势;1980、1990、2000、2010和2018年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11697.40×104、11725.40×104、11833.11×104、12805.11×104和13046.67×104元,随时间变化,总价值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王世博[4](2020)在《杂交构树种植与饲料化利用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选用中国科学院培育的中科1号杂交构树(以下简称杂交构树)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采用大区多点重复设计,在生态适应性的基础上探索提高杂交构树的生物产量,广泛验证其在宁夏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同时设置了杂交构树饲料加工调制工艺及肉牛日粮配方试验与肉牛饲喂试验,以研究杂交构树饲料化调制方法、饲喂效果与经济效益;还运用理论模型分析方法,进一步论证杂交构树在宁夏地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木本饲料的可行性。通过两年的试验探索,获得以下试验结果:1.引种种植试验结果显示,杂交构树在宁夏引黄灌区、沙漠地区、中部干旱区等不同生态区域都能生长,其栽植成活率、越冬保存率、生物学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含水量、气温成正相关,尤其是按照生长所需及时灌水、施肥,能够显着提高栽植成活率、越冬存活率和生物学产量。栽培技术试验显示,种植密度也是影响生物学产量的重要因素,早期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提高生物产量。刈割时间对杂交构树的养分含量有极大的影响,经过测试分析发现不同刈割时间养分特点:一是粗蛋白含量与收割期相关,在隆德县9月初采收的粗蛋白含量达到9.38%,较8月份和10月份收获的,分别高3.09和2.23个百分点;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比8月份和10月份收获的,分别低7.28和23.15、5.66和8.18个百分点。二是杂交构树叶片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显着高于枝条,叶片中粗蛋白多点平均值分别为12.95%,最大值为16.39%;嫩枝条中粗蛋白多点平均值为4.79%,最大值为5.63%;叶片中粗脂肪多点平均含量为2.87%,最大值为5.35%;嫩枝中粗脂肪多点平均值为0.90%,最大值为1.46%。三是不同种植区域之间杂交构树的粗蛋白与粗脂肪差距不大,根据化验数据显示除隆德县低于平均数,且与最大值差距较大以外,其它试验点与观测点的数值差距不大,但隆德县钙含量显着高于其它试验点与观测点,是最低值贺兰县的2.5倍。2.饲料加工调制与饲喂试验结果显示,杂交构树作为一种优质饲料原料对于缓解宁夏蛋白饲料资源短缺、降低养殖成本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利用现有收割与饲料加工机械,对杂交构树嫩枝叶制作构树草粉与青贮饲料的加工调制工艺进行探索,初步探索出杂交构树草粉与青贮饲料加工调制工艺各一套,同时将加工出的饲料进行了肉牛日粮配方研究,筛选出添加构树草粉与构树青贮饲料的肉牛日粮配方进行饲喂试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构树饲料对肉牛日增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与常规饲料进行经济效益对比,虽然对肉牛具有明显的增重效果,受加工机械的限制及杂交构树树皮纤维含量高特点的影响,导致加工调制难度大、成本高,使其综合效益不及全株玉米青贮。综合引种、饲料加工与饲喂试验结果,本文还对杂交构树在宁夏作为蛋白饲料原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杂交构树在宁夏可作为生态绿化树种种植、建议作为造纸与高档纺织的纤维原料开发,涉及饲料产业方面,目前可作为一种饲料原料的补充,尚无法替代传统的粗饲料。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聂英[6](2015)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区域效应及其综合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土地的有效供给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非农建设与农争地的矛盾日益凸显,科学合理的开发整理耕地后备资源,是拓宽我国农业后续发展空间,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重新配置土地资源的过程,项目实施会对土地开发整理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产生各种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土地开发整理的区域效应,客观评价土地开发整理产生的预期效益,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本论文以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为研究背景,选取大安、松原、镇赉三个项目区为研究对象,在对项目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对项目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区域效应,并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本论文是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区域效应与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土地开发整理区域的效应及效益评价的相关理论、成果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了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2)系统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区域效应生态效应方面:在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引起的土壤、植被、农田、水利等生态因子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经济法估算出大安、松原、镇赉三个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水域、荒漠等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为34.7×104元/hm2·a、119.07×104元/hm2·a和20.16×104元/hm2·a,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最大,三个项目区的增加比例分别为:30.70%、70.29%和11.55%,其次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比例分别为1.36%、-2.20%和3.05%。计算的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单项服务价值变化比较大的是废物处理、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各项目区这三个指标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幅度均在3%以上。三个项目区食物生产功能价值增加幅度分别为0.24×104元/hm2·a、0.13×104元/hm2·a和0.32×104元/hm2·a,除大安项目区增加幅度1.71%外,其余两个项目区均未达到0.5%。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地类单一性和单项服务功能的食物生产能力变化不大,说明生态效应方面,项目的单一“增地”目标明显,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整治力度不够。经济效应方面:对比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农业产业结构、农户收入结构以及县域GDP的变化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和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土地开发整理后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状态,结果表明,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增强农牧互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效应方面:对比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特征,表明土地开发整理改善了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机械作业水平和灌溉面积比例不断提高;运用耕地压力模型对区域土地开发整理引发的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变化进行了测算,开发整理后三个项目区的耕地压力系数K值均小于1,且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表明土地开发整理提高了区域粮食安全的贡献能力;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流域环境保护与农业面源污染、湿地和草地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对土地开发整理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公众满意度调查,项目区12个乡镇48个村386户农户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户满意度为95.6%。表明土地开发整理得到了公众的支持。(3)客观评价了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在考察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区域效应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效益评价体指标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综合效益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显示,大安、松原、镇赉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综合效益评价分值分别为85.2分、91.16分、87.26分,项目达到了优等级别,但综合效益评价分值与单项效益评价分值排序不一致,说明综合效益评价对于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作用。(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从工程管护、利益主体、科学治碱、生产结构调整、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效益提升的政策建议。

张勇[7](2013)在《三种木麻黄的遗传改良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木麻黄人工林生产面临适宜的遗传资源少,林分生产力下降、防护林功能减弱、优良无性系和新品种缺乏等现实问题,需要对我国主栽的木麻黄树种开展系统遗传改良研究和制定多世代育种计划,不断提供获得遗传增益的优良无性系或新品种,用于木麻黄生态防护林和商品林建设。本论文以我国主栽的短枝木麻黄、细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木麻黄优良育种材料的选择、系统研究了木麻黄繁育系统、同时开展了木麻黄种内和种间杂交育种技术及子代测定研究、以及制定了木麻黄多世代长期育种计划等。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以我国目前种植最广泛的3种木麻黄树种为材料,系统分析了其种源、家系和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特点,掌握了必要的遗传参数并对其开展了综合选育,获得了一批优良育种材料,为进一步杂交育种和多世代长期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短枝木麻黄的种源/家系试验表明,4个地区种源的总体表现为亚洲引种区>亚洲分布区>非洲引种区>大洋洲分布区,15个国家种源的总体表现为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关岛>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越南>贝宁>斯里兰卡>埃及>汤加>肯尼亚>澳大利亚>菲律宾>瓦努阿图,通过指数选择和按10%的入选率,共选择出9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家系;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等6个性状获得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是9.0%、3.9%、14.8%、1.2%、1.1%、18.2%;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中,按20%的入选率,共有3个种源C11、C08和C20被选择为优良种源,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等6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是21.7%、25.9%、76.6%、2.8%、10.7%和10.0%;粗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中,按20%的入选率,共有5个种源G03、G02、G19、G07和G25被选择为优良种源,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等6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是2.1%、1.4%、2.2%、0.2%、0.2%和6.2%;在2个试验点,17个参试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测定中,按20%的入选率,选育出编号17、21和20的3个优良无性系,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等6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是6.5%、4.8%、10.9%、3.7%、1.5%和8.1%。(2)掌握了我国主栽木麻黄的繁育系统特征,包括短枝木麻黄的开花生物学、授粉生物学、交配系统等特性,获得了木麻黄繁育系统的一些关键基础数据和规律。在木麻黄繁育系统研究中发现,3种木麻黄都是雄性的比例大于雌性比例;3种木麻黄的花期具有明显的重叠,表明3种木麻黄的天然杂交在时间上是可能的;短枝木麻黄花药花粉数量771~1145粒、未授粉的雌花寿命长达28天,雌雄花部特征与风媒传粉相适应,最大限度保障了木麻黄的繁殖成功;短枝木麻黄在自由授粉状态下存在较严重的传粉限制,传粉限制值为0.39,传粉限制导致座果率和结实率降低,补充人工授粉能缓解传粉限制;3种木麻黄的种内和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差异不显着,说明木麻黄种间没有明显的生殖隔离,有利于开展木麻黄种间的远缘杂交育种;短枝木麻黄雌雄同株的自交亲和系数为0.94,雌雄同株木麻黄花粉/胚珠比值约为572.5,自由授粉子代的异交率约为58.3%,自交完全亲和,在繁育系统上属于兼性异交类型;短枝木麻黄雌雄同株的自交子代表现出严重的近交衰退现象,说明在木麻黄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共祖率,避免近交衰退。(3)研究木麻黄种间种内嫁接的亲和力,并利用嫁接技术对木麻黄亲本进行矮化、促花和盆栽,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更高效、安全、便捷、可操作性强的木麻黄控制授粉杂交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开展了木麻黄种内种间杂交育种和进行了杂交子代的苗期和田间测定。木麻黄通过嫁接可矮化优树,促进开花,开花期缩短3-4年,可显着地缩短了育种周期。同种嫁接的成活率为87.0~91.4%,而种间嫁接成活率为36.0~45.0%,说明种内嫁接比种间嫁接有更高的亲和力,而属间嫁接亲和力为零;木麻黄授粉室控制授粉方法,使得木麻黄控制授粉的成本降低,而效率、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利用新的控制授粉方法,木麻黄的座果率由常规套袋授粉方法的7.0%提高到89.9%,结实率由常规套袋授粉方法的8.1%提高到51.8%;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的控制授粉方法中,授粉室内相对室外隔离袋内较低的温室和湿度有利于保持花粉活力,更高的花粉密度有利于减少授粉限制,同时授粉室避免了外界不利因素对授粉前后的影响,这些都是获得更高座果率和结实率的原因。利用获得的木麻黄控制授粉技术,开展了木麻黄种内和种间控制杂交育种,并对杂交子代进行了苗期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经过选优的亲本进行控制授粉杂交,其杂交子代的生长表现明显优于作为对照的自由授粉子代,说明选择优良的亲本可显着提高杂交子代的遗传增益。(4)以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短枝木麻黄为例,制定了长期育种计划。根据前面研究获得的优良育种材料、掌握的木麻黄的生殖生物学特性、木麻黄嫁接矮化促花和授粉室控制授粉等技术,结合我国木麻黄发展需求,提出了木麻黄的多世代长期育种计划。育种计划包括了育种目标的确定、育种群体和核心群体的建立与管理、种内种间杂交的设计、无性系测定的方法、生产群体的建立等关键问题,最终提供优良杂交种子和无性系两种种植材料,用于建立生态防护和木材生产的木麻黄人工林。

陈振江[8](2012)在《农田林网入射光量变化对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豫中平原农区农田林网内的主要气候因子-光合有效辐射的测定,以及对农田林网内小麦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变化规律的研究,本实验对林网内光量子变化规律以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田林网林网对农作物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及机理,为平原区农田林网的选择和构建提供理论基础。(1)农田林网内小麦生长期内各点PAR日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第1点峰值出现在14时,其余出现在13时。林下第1点和第2点光强与对照出现明显差异。林网内光强日变化差异最明显的时期是成熟期,差异最小的是苗期。(2)林网内林带对光强的影响呈现明显的距林带越远PAR越高的趋势,光强影响在1倍树高之外不再明显;林网对小麦不同时期的影响依次是成熟期>灌浆期>开花期>苗期。(3)林网内不同时期入射光量均呈现出离林带越远光量越大的趋势。不同时期遮阴影响依次是成熟期>灌浆期>开花期>苗期。小麦累积光量各点之间苗期差异最小,成熟期差异最大;小麦灌浆期内光量累积最多。(4)林网内小麦各点LAI随着与林带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增大趋势。在小麦整个生长期中,各点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出随时期变化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最高。(5)林网内不同时期截获光量均呈现出离林带越远光量越大的趋势,小麦不同时期截获光量依次是灌浆期>开花期>成熟期>苗期。灌浆期小麦截获光量最大;开花期截获光量仅次于灌浆期。(6)林网内小麦生物量各时期均呈现出明显的随距林带距离增加而增大的趋势;苗期各点差异不大;其中,苗期到开花期生物量积累最快,各点差异开始明显;开花期到成熟期生物量积累缓慢。第1点生物量积累始终很缓慢,第4点生物量积累最迅速。(7)林网内小麦产量呈现随试验点离林带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第4点产量达到最高;前2点小麦处于减产区域,第4点产量比对照高出14.8%。当农作物离林带一定距离(2.6H)时,出现增产的现象。小麦颗粒数呈现出随距林带距离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第4点达到最大值;小麦千粒重呈现出增大趋势,趋势不明显。(8)林网内小麦生物量与截获光量相关性密切,各时期均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其中,灌浆期生物量与截获光量关系最密切,R2达到0.92;紧密性最差的是苗期,R2只有0.60;小麦产量与颗粒数与截获光量出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2分别达到0.81和0.78,小麦千粒重与截获光量关系不明显。

李兰花[9](2011)在《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文中指出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调节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森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森林功能的发挥,随着造林数量的逐年增加,营林质量也逐渐被大家所重视。而北京市低山区由于人类活支干扰、造林技术不合理,立地条件所限等一系列因素,从而导致大量残次林的生成。为此,急需要对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及质量的评价。为下一步提高林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在北京低山区6个区县的典型区设置了40块标准样地,对油松、侧柏、刺槐、栎类、山杨、灌木丛林等群落个体进行每木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灌木、草本、幼苗更新状况、同时进行立地条件调查、土壤调查、水文调查等相关调查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兹分述如下:(1)北京低山区植被结构呈不稳定趋势从对北京市低山区进行植被调查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林分结果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这种情况一方面受树种或栽植技术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当地立地条件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立地条件对其影响会更直接。(2)构建了合理的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专家咨询筛选出三级共17个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涉及林分完整性、林分稳定性及其立地条件三项一级指标。运用模糊矩阵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确定每一指标的标准。(3)建立了评价综合模型运用层次分析与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评价指标确定一权重,利用SPSS数理统计学方法最终确定了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价模型。所建立的综合模型的公式为:s=(?)WiXi根据模型计算及前面所确定的每一指标的标准划分,再运用系统分析软件SPSS对评价得分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残次林等级分为四级:①综合评价值大于8分的为优质林;②综合评价值在6-8分为一级残次林,属生长潜力型,即停止人为干扰,加以时日即可自行恢复;③综合评价值在4-6分为二级残次林,属抚育改造型,采用疏伐或其他一些措施即可恢复;④综合评价值在4分以下的为三级残次林,属砍伐重建型,将现有林分全部砍倒,再按合理树种及合理结构重新栽植。(4)运用评价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对所取40样地进行评价确定了所属北京6区县的40个样地的残次林等级,根据权重值中每一指标值分析残次林形成原因,为进一步采取改造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国政[10](2011)在《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存在与发展状况如何,对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极大。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天然林退化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退化天然林恢复的措施。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对于检验天保工程的实施质量,也为下一步工程政策的调整、以及重新规划工程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本文在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及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西南四省作为案例点,利用国家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的统计数据和西南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运用对比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研究和天保工程的建设成效研究,运用调查分析法对天然林的退化原因研究,采用价值计量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分别对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的进行评价。1、建国后,由于对森林生态功能认识不足,重利用、轻保护,对森林进行了破坏;改革开放后,由于进行山、林承包制和政府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对森林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砍伐。森林生态系统遭到巨大破坏,不仅会严重减弱森林生态功能,而且自然灾害濒发,导致贫穷、失业、疾病,甚而至于激化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危及执政党的政权。因而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这一问题。天保工程实施后,森林资源初步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森林蓄积也在缓慢增长,我国森林资源整体质量开始好转,反映森林结构的各项指标朝着合理化方向转变,森林生产力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有所增强,也说明天保工程已初见成效。2、根据对西南地区退化天然林恢复现状调查和分析,天然林退化的原因也可概括为:一种是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开发方式不合理,如天然林采伐、毁林开荒;间接原因—社会经济原因,如人地矛盾突出、国家对经济调控不力、贫困问题困扰;但根本原因是政府行政作为不当和行政不作为造成的,具体体现在改革中的决策失误。3、天保工程的实施,天然林得到了很好的休养生息。调减和停止天然林采伐,大力营造林,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的恢复和发展,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蓄积稳步增加,森林质量有所改善,龄组结构和林种结构渐趋合理,森林生产力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有所增强,表明我国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历史性转变已初见成效。4、通过对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可以看出森林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可以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及其他多种多样的非木质林产品,同时也是重要的碳贮库、蓄水库、基因库和能源库,在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的场所;发展林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脱贫致富的途径,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大的活力。总体上看,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正向的,取得的效益是可观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还存在一些政策问题。5、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人民群众是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主体、企业目标要符合国家目标的要求以及政府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还要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等相应的政策建议。提出必须首先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和经济协调的意识,在发展经济上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单纯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乱砍乱伐森林,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严重损害长远和全局利益,从而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且还要通过组织广大人民群众,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项措施,使遭受严重破坏的森林植被尽快得到恢复,从根本上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吓。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够统一,从而使我国的林区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发展林业应把公益放在首位。公益性的事业,在体制上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山地、25度以上坡地更要归国家拥有去发展林业。在经营上,要采取“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和森林分类经营的营林措施,对于公益林,要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商品林,要以追求其经济效益为目标。6、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是联系实际,注重实证研究;二是本研究既用层次分析法,又用价值计量法进行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

二、刘家试验点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家试验点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大规模植被恢复条件下半干旱地区流域水循环演变机制研究 ——以北川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被对降水及蒸散发的影响
        1.2.2 植被变化对土壤水和地下水补给的影响
        1.2.3 水循环演变的水资源效应
        1.2.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数据支撑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水文地质条件
        2.2.1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
        2.2.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2.2.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3 土地利用及植被分布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第三章 植被恢复对浅层土壤水循环的影响
    3.1 试验方案
        3.1.1 土壤剖面含水率监测
        3.1.2 土壤物理性质测试
    3.2 土壤水文参数及剖面含水率变化特征
        3.2.1 土壤水文参数变化特征
        3.2.2 土壤剖面含水率变化特征
    3.3 不同植被土壤剖面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3.3.1 土壤浸润过程识别方法
        3.3.2 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的定量分析
    3.4 不同植被土壤剖面水分的消耗过程
        3.4.1 耗水过程识别及耗水量分析
        3.4.2 植被对土壤耗水特性的影响
    3.5 植被对浅层土壤水循环的影响模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被恢复对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的影响
    4.1 示踪试验原理
    4.2 示踪试验流程
        4.2.1 示踪试验布设
        4.2.2 样品采集测试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不同植被下降雨入渗补给量变化
        4.3.2 不同植被下降雨入渗补给过程变化
        4.3.3 植被对地下水补给衰减的影响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域尺度水循环要素演变趋势
    5.1 流域水循环模型
    5.2 水循环要素数据处理
        5.2.1 降雨、径流系列
        5.2.2 实测径流还原
        5.2.3 基流分割
    5.3 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
        5.3.1 降水量变化特征
        5.3.2 天然径流量变化特征
        5.3.3 生态耗水量变化特征
        5.3.4 水循环要素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
    5.4 流域水循环的时空演变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植被恢复对流域水循环要素演变的影响
    6.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6.1.1 植被覆盖数据
        6.1.2 蒸散发数据
        6.1.3 植被覆盖与蒸散发数据处理
    6.2 植被覆盖与蒸散发的变化趋势
        6.2.1 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
        6.2.2 蒸散发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
    6.3 植被恢复对水循环要素变化的影响作用
        6.3.1 植被恢复对蒸散发量的影响
        6.3.2 植被恢复对生态耗水量的影响
        6.3.3 植被恢复对地表产流量及基流量的影响
        6.3.4 植被恢复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流域水循环演变的资源效应评价
    7.1 水资源乘数效应模型
    7.2 植被恢复对流域水资源效应的影响作用
        7.2.1 植被恢复前后水资源效应变化
        7.2.2 植被恢复的典型生态效应
    7.3 河流断面生态需水量对植被恢复的约束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2)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城市森林研究现状
        1.1.1 城市森林的概念
        1.1.2 城市森林的发展
        1.1.3 城市森林类型及影响因子
    1.2 生态网络研究现状
        1.2.1 生态网络组成
        1.2.2 生态网络基础理论
        1.2.3 国内外生态网络应用实践研究
        1.2.4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网络
        1.2.5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评价方法研究
    1.3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与近自然建植研究现状
        1.3.1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1.3.2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与人为干扰的研究
        1.3.3 城市森林近自然群落建植研究
        1.3.4 重庆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研究与实践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基于区域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区域尺度上重庆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3.2.1 研究内容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区域尺度的重庆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优化
        3.3.1 研究内容
        3.3.2 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生态网络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2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4.2.1 研究内容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城市尺度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研究
        4.3.1 研究内容
        4.3.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样地选择
        5.1.3 调查群落类型
        5.1.4 样带和样方调查
        5.1.5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分布与群落类型变化
        5.2.2 木本植物群落组成变化
        5.2.3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5.2.4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5.3 讨论
        5.3.1 群落树种的选择
        5.3.2 城市尺度下城市森林斑块变化
        5.3.3 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变化
        5.3.4 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变化
    5.4 小结
第6章 道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模式及其动态变化—以高速公路生态廊道植物群落建植为例
    6.1 研究内容和方法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研究内容
        6.1.3 试验设计
        6.1.4 指标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群落指标分析
        6.2.2 固持水土能力分析
        6.2.3 边坡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的影响
        6.3.2 不同建植系列和配置模式对植物群落固持水土能力的影响
        6.3.3 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3)陕北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防护林建设工程及其研究概况
        1.1.1 防护林的概念与作用
        1.1.2 防护林功能研究概况
        1.1.3 三北防护林工程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和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1.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应用
    1.3 陕北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1.3.1 土壤养分
        1.3.2 水源涵养
        1.3.3 防风固沙
        1.3.4 其他相关研究
    1.4 问题提出与目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近40年陕北林地状况的变化特征
        1.5.2 近40年陕北防护林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情况
        1.5.3 近40年陕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近40年陕北林地状况变化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
        2.2.2 MODIS数据来源
        2.2.3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2.2.4 MODIS数据处理
        2.2.5 NDVI指数和植被覆盖度指数数据处理
    2.3 结果分析
        2.3.1 林地面积变化分析
        2.3.2 NDVI指数变化趋势
        2.3.3 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近40年陕北防护林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情况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筛选原则
        3.1.2 数据库的整理
        3.1.3 数据整合分析(Meta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防护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3.2.2 防护林土壤总氮的变化
        3.2.3 防护林土壤速效磷的变化
        3.2.4 防护林土壤速效钾的变化
    3.3 讨论
        3.3.1 防护林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总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3.3.2 不同种植年限的防护林土壤有机碳、总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3.3.3 不同树种防护林土壤有机碳、总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近40年陕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4.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4.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模型
        4.1.2 数据获取
        4.1.3 数据处理
    4.2 模型结果分析
        4.2.1 1980、1990、2000、2010和2018年不同林地类型生态服务价值
        4.2.2 1980、1990、2000、2010和2018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情况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Meta分析数据来源文献
附录二 Meta分析数据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4)杂交构树种植与饲料化利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木本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 宁夏地区畜牧业发展及饲料原料供需矛盾
    1.3 开展本试验的意义
    1.4 研究目的与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前期准备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引种试验点
        2.3.2 引种试验设计
        2.3.3 土壤水肥及生化指标测定
        2.3.4 杂交构树饲料加工调制工艺探索
        2.3.5 肉牛饲喂试验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构树生态适应性情况与分析
    3.2 土壤养分与水分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3.3 杂交构树生物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3.4 杂交构树养分特征
    3.5 杂交构树饲料调制加工技术试验结果与品质分析
    3.6 杂交构树饲料饲喂肉牛试验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理论模型分析
        4.1.1 气候生产力估算
        4.1.2 土壤肥力估算
        4.1.3 土壤水分估算
    4.2 杂交构树生态适应评价
        4.2.1 成活率,越冬保存率
        4.2.2 株高与地径粗
        4.2.3 生长量
    4.3 杂交构树饲用价值评价
        4.3.1 杂交构树青贮后效果及利用情况
        4.3.2 杂交构树草粉加工方式
        4.3.3 构树草粉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4.3.4 杂交构树青贮饲料加工调制质量是影响肉牛采食的直接原因
    4.4 杂交构树在宁夏饲用前景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引种试验结论
    5.2 饲料调制加工与饲喂试验结论
    5.3 杂交构树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6)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区域效应及其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土地开发整理效应及效益评价研究基础
    2.1 土地开发整理区域效应
    2.2 土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章 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现状
    3.1 自然环境条件
    3.2 社会经济条件
    3.3 土地利用现状
    3.4 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历史研究
    3.5 土地开发整理现状
第四章 土地开发整理的区域生态效应
    4.1 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分析
    4.2 土地开发整理对主要地类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3 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分析
    4.4 土地开发整理生态承载力分析
    4.5 土地开发整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开发整理的区域经济效应
    5.1 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5.2 土地开发整理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
    5.3 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开发整理的区域社会效应
    6.1 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
    6.2 土地开发整理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
    6.3 农户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满意度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评价
    7.1 评价方法选取及评价原理
    7.2 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3 效益评价指标的定量计算及定性分析
    7.4 综合效益测算
    7.5 评价结果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主要创新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三种木麻黄的遗传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木麻黄研究现状
        1.2.2 植物繁育系统研究进展
        1.2.3 林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1.3 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木麻黄优良育种材料的选择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1.3 试验设计
        2.1.4 试验观测及数据处理与分析
        2.1.5 木麻黄种源/家系和无性系多性状指数选择
        2.1.6 木麻黄种源/家系和无性系选择的遗传增益估算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短枝木麻黄种源/家系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与分析
        2.2.2 细枝木麻黄种源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与分析
        2.2.3 粗枝木麻黄种源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与分析
        2.2.4 木麻黄不同无性系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与分析
        2.2.5 木麻黄各种源/家系和无性系多性状指数选择
        2.2.6 木麻黄各种源/家系和无性系选择的遗传增益估算
    2.3 论讨
        2.3.1 短枝木麻黄种源/家系的遗传变异与选择
        2.3.2 木麻黄种源/家系/无性系指数选择
        2.3.3 木麻黄种源/家系/无性系的遗传增益
    2.4 小结
第三章 木麻黄繁育系统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雌雄株比例及开花物候特点
        3.2.2 雄花寿命、花药花粉数量和花部特征
        3.2.3 雌花寿命及花部特征
        3.2.4 不同处理的传粉限制
        3.2.5 种内、种间杂交及自交
        3.2.6 雌雄同株自交亲和性和异交率
    3.3 讨论
        3.3.1 三种木麻黄雌雄比例与开花特候
        3.3.2 短枝木麻黄花部特征与花寿命
        3.3.3 短枝木麻黄传粉限制与交配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木麻黄杂交育种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木麻黄优树嫁接矮化技术研究
        4.1.2 木麻黄控制杂交授粉技术的研究
        4.1.3 木麻黄控制杂交育种的研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木麻黄种内、种间和属间嫁接成活率以及次年开花率
        4.2.2 木麻黄三种授粉方法座果率、结实率和球果结籽数的比较
        4.2.3 三种授粉方法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比较
        4.2.4 木麻黄杂交控制授粉室的设计
        4.2.5 木麻黄杂交子代的测定
    4.3 讨论
        4.3.1 木麻黄种内、种间和属间嫁接亲和力
        4.3.2 木麻黄嫁接矮化技术
        4.3.3 木麻黄授粉室控制授粉技术
        4.3.4 木麻黄控制授粉杂交子代生长表现
    4.4 小结
第五章 木麻黄长期育种计划的制定
    5.1 基本概念与育种目标
    5.2 木麻黄育种群体
        5.2.1 育种群体的建立
        5.2.2 育种群体的评价
        5.2.3 核心群体的建立
        5.2.4 第一次间伐
        5.2.5 第二次间伐
        5.2.6 下一世代育种群体的建立
    5.3 核心群体的建立与管理
        5.3.1 核心群体的建立
        5.3.2 核心群体控制杂交
    5.4 生产群体的建立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与讨论
        6.1.1 繁育系统研究
        6.1.2 木麻黄优良育种材料的选择
        6.1.3 木麻黄杂交育种的研究
        6.1.4 木麻黄育种计划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利用木麻黄 EST 序列开发的 9 对 SSR 引物
附录 B 短枝木麻黄国际种源/家系信息表
附录 C 细枝木麻黄国际种源信息表
附录 D 粗枝木麻黄国际种源信息表
附录 E 图版-研究过程主要照片
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农田林网入射光量变化对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2 农林复合系统的定义
        1.1.3 农林复合系统的原理、结构和特征
        1.1.4 农林复合系统的分类、效益和评价
        1.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光合有效辐射的测定
        2.3.2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2.3.3 小麦生物量的测定
        2.3.4 小麦产量的测定
        2.3.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林网内小麦不同生长期各点 PAR 的变化规律
        3.1.1 林网内小麦不同生长期各点 PAR 的日变化规律
        3.1.2 林网内小麦不同生长期各点 PAR 的变化规律
    3.2 林网内小麦不同生长期各点入射光量的变化规律
    3.3 林网内小麦不同生长期各点 LAI 的变化规律
    3.4 林网内小麦不同生长期各点截获光量的变化规律
    3.5 林网内小麦不同生长期各点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3.6 林网内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
    3.7 小麦生物量、产量与截获光量的关系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详细摘要
致谢

(9)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保持林研究概况
        1.2.2 残次林研究概况
    1.3 我国水土保持残次林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森林资源概况
    2.4 各研究地点的概况
        2.4.1 海淀区试验点
        2.4.2 平谷区试验点
        2.4.3 延庆县试验点
        2.4.4 房山区试验点
        2.4.5 密云县试验点
        2.4.6 怀柔区试验点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研究目标
        3.1.2 主要研究内容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调查
        3.2.2 指标量化的方法
        3.2.3 北京低山区植被分类方法
        3.2.4 物种多样性
4 北京市低山区植物群落现状调查
    4.1 优势树种多样性分析
        4.1.1 油松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2 侧柏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3 刺槐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4 栎类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5 杨树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1.6 灌木林物种群落多样性
    4.2 优势树种群落结构分析
        4.2.1 直径与树高结构分析
        4.2.2 幼苗更新分析
        4.2.3 林分密度分析
    4.3 立地条件分析
5 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标准的确定
    5.1 残次水土保持林概念的提出
    5.2 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指标的选取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5.2.3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立地条件指标
        5.3.2 林分结构指标
        5.3.3 多样性指标
    5.4 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标准的建立
        5.4.1 技术规程直接规定
        5.4.2 正态等距分析法划分指标标准
6 水土保持残次林评价综合模型的建立
    6.1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6.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1.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2 各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及技术处理
        6.2.1 直线型无量纲化法
        6.2.2 折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6.2.3 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6.3 综合模型的建立
        6.3.1 线性加权和函数法
        6.3.2 乘法合成法
    6.4 建立残次水保林的综合评价模型
7 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1 油松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1.1 利用综合模型的评判
        7.1.2 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分类
    7.2 侧柏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3 刺槐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4 栎类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5 杨树类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7.6 灌木残次水土保持林的评判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2.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 关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分析的相关概念
        2.1.2 国外相关研究与进展
        2.1.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2.1.4 关于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
        2.1.5 研究评述与发展趋势
    2.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2.2.1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基本理论
        2.2.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遵循的原理
    2.3 文献综述结论
3 西南地区概况
    3.1 西南地区自然概况
        3.1.1 地理位置、面积
        3.1.2 自然条件
        3.1.3 自然资源
    3.2 社会和经济情况
        3.2.1 人口及其结构与分布
        3.2.2 交通
        3.2.3 土地利用结构
        3.2.4 林业产业总产值
    3.3 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评述
        3.3.1 自然与资源条件评述
        3.3.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评述
        3.3.3 生态环境评述
    3.4 小结
4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状况及退化原因
    4.1 引言
    4.2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状况
        4.2.1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实施前森林资源变化
        4.2.2 西南地区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4.3 西南地区森林资源毁坏后造成的后果
        4.3.1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4.3.2 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
    4.4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退化原因
        4.4.1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退化原因调查研究
        4.4.2 天保工程实施前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4.5 小结
5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成效
    5.1 引言
    5.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内容与措施
        5.2.1 天保工程的实施概况
        5.2.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阶段目标
        5.2.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主要措施
    5.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建设成效以及对森林资源恢复的影响
        5.3.1 森林资源的变化
        5.3.2 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得到恢复性增长
        5.3.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中期目标基本实现
        5.3.4 林区经济得到恢复性发展
        5.3.5 生态得到有效恢复
        5.3.6 富余职工得到安置、职工工资不断增加
        5.3.7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5.4 小结
6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层次分析研究
    6.1 引言
    6.2 层次分析法介绍
    6.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1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概述
        6.3.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6.3.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6.3.4 结果与分析
        6.3.5 如何剔除其它因素的影响
    6.4 小结
7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价值计量研究
    7.1 引言
    7.2 评价指标
    7.3 评价方法
    7.4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7.4.1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4.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经济效益
        7.4.3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的社会效益
    7.5 总评价
    7.6 关于对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8.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问题与对策研究
    8.1 存在问题
        8.1.1 发挥生态效益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生态环境还很脆弱
        8.1.2 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思想认识不统一
        8.1.3 改革时破旧而未立新,现行管理体制弊端重重
        8.1.4 林业发展方向不明确、林区经济发展迟缓
        8.1.5 管理问题没解决,森林资源仍不安全
        8.1.6 基础设施滞后,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面临困难
    8.2 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对策研究
        8.2.1 确立并实施林业发展战略
        8.2.2 完善体制、从制度上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
        8.2.3 优化产业结构,明晰林业产权
        8.2.4 加强森林资源的全民管理
        8.2.5 创新营林理念
        8.2.6 提高林业科技水平
        8.2.7 建立与健全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
        8.2.8 加快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
        8.2.9 探索林业发展的新模式
9 研究结论与创新
    9.1 研究结论
    9.2 原创性工作
    9.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致谢

四、刘家试验点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规模植被恢复条件下半干旱地区流域水循环演变机制研究 ——以北川河流域为例[D]. 朱亮.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庆都市圈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与群落特征研究[D]. 方文. 西南大学, 2020
  • [3]陕北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D]. 高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杂交构树种植与饲料化利用探究[D]. 王世博. 宁夏大学, 2020(03)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区域效应及其综合效益评价[D]. 聂英.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4)
  • [7]三种木麻黄的遗传改良研究[D]. 张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8]农田林网入射光量变化对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D]. 陈振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01)
  • [9]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D]. 李兰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10]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国政.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刘家试验场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