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于分集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于分集技术

一、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于分集合成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熊点[1](2020)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在MIMO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均设置多根天线,而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是将多个天线单元中的发射相同数据的天线等效成一根天线的波束形成技术,这两者都是推动现代移动通信向前大步发展的重要技术。本文提出了用线阵或面阵等效为MIMO系统中单根天线的创新思路,结合数字波束形成技术,能有效减小系统中的干扰,改善信号质量,降低信道误码率,同时提高系统容量。本文主要研究应用于MIMO系统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MIMO技术的原理,信道模型和系统模型,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和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原理及其常用的波束形成准则,并针对几种常用的准则做了对比和分析。其次,讨论了多种不同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并选取了典型的盲自适应算法和非盲自适应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对比仿真,来确定相对较优且适合在MIMO系统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最小方差无畸变(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算法相较于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能更好地抑制干扰和有着更佳的收敛特性,是一种相对较优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斜投影的MVDR算法,将其应用于MIMO系统中,进行了相应的系统仿真。经过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斜投影的低旁瓣MVDR算法应用于MIMO系统中能有效抑制干扰,并且得到稳健的波束方向图,有着良好波束形成效果。数字波束形技术与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特色,一定能够满足移动通信的要求,在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中熠熠生辉。

安坤[2](2020)在《宽带雷达干扰系统中的发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战争背景下,信息化战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化战争的本质是对电磁频谱的控制与利用。在战场上,假如有一方能够掌握电磁频谱,就能将战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雷达对抗的本质也是对电磁频谱的掌控。现代雷达系统的趋势是数字化、宽带化。因此,雷达干扰系统也紧跟潮流全面实现数字化、宽带化。雷达干扰系统不仅需要具备同时干扰数个敌方设备的能力,还要避免对己方侦察设备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宽带雷达干扰系统中的发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分析现有雷达干扰发射系统方案,在此基础上介绍一种基于时变加权矢量的干扰系统,重点研究了适用于时变加权矢量干扰系统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发射天线阵列模型、窄带信号模型和宽带信号模型,继而分析了发射单波束形成以及发射多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最后,研究了现有的雷达干扰发射系统方案,分析了现有干扰系统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使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的时变加权矢量雷达干扰发射系统。2.分析了传统窄带波束形成技术应用于宽带信号波束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分别给出了适用于时变加权矢量干扰系统的时延加权波束形成、空间重采样波束形成和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自适应置零波束形成的权系数的计算方法。将时变加权矢量信号随时间变化逐频点叠加到宽带线性调频(LFM)信号上,即可实现该干扰系统的发射波束形成。同时,给出了该干扰系统同时发射多波束形成的方法。通过仿真分析了上述算法的宽带波束形成以及同时发射多波束形成效果。研究发现,当时变加权矢量干扰系统采用LCMV自适应置零波束形成算法时,存在宽带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的主瓣波束增益不一致,多波束形成效果差和零陷展宽等问题。3.在时变加权矢量干扰系统中采用LCMV自适应置零波束形成算法时,宽带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的波束形成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导向矢量存在误差,当采用该算法时,干扰系统发射波束指向角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移。针对以上问题,介绍了空间响应偏差(SRV)因子的定义和在LCMV准则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二次约束LCMV准则。继而提出了一种将二次约束LCMV准则和SRV约束相结合的新算法。在此基础上,为该算法引入旁瓣约束因子,将该波束形成算法的解析形式转变为凸优化问题的形式,在保证低旁瓣的同时有效降低算法求解难度。

杨华卿[3](2020)在《短波多通道分集合并系统中FPGA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短波通信因具有设备成本低、灵活性高、通信距离远、抗摧毁能力强等一系列显着优点,使其在各种通信方式不断涌现的今天仍有重要作用。在短波通信系统中,短波信道是典型的时变信道,这使得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多径效应和衰落的严重影响,产生失真,从而降低通信质量。而分集合并技术是对抗多径衰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均衡技术是消除ISI影响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短波多通道分集合并系统中的同步捕获技术、分集合并技术、均衡技术和数字AGC技术,重点研究了相应FPGA模块的设计实现。首先,在实验室已有同步捕获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短波多通道分集合并系统设计方案的需求,给出了一种基于FFT的滑动相关同步捕获设计方案。重点研究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基于FFT的滑动相关同步捕获算法,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性能仿真。同时通过仿真比较给出了一种借助CORDIC算法实现的基于码元幅度自然对数的数字AGC设计方案。然后,详细研究了分集合并技术,先介绍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的原理和优缺点,并进行了相互比较,后详细介绍了最大比值合并、最佳选择合并和等增益合并的原理和性能,并分别仿真分析了性能和复杂度,给出了一种空间或者频率分集的等增益合并方案。同时详细研究了基于迭代思想的频域Turbo均衡,包括基于MMSE准则和基于SIC准则的Turbo均衡。将分集合并与频域Turbo均衡相结合,设计了均衡前合并和均衡后合并的两种方案,并通过对性能仿真、结构复杂度和实现难易程度的比较,选择了综合性能较好的均衡前合并设计方案进行FPGA模块化实现。最后,详细介绍了短波多通道分集合并系统中同步捕获模块、均衡前合并的频域Turbo均衡模块和数字AGC模块的FPGA实现过程,包括设计方案及其各个子模块的整体框架、运算流程、仿真结果和性能误差等。

钟森鸣[4](2020)在《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新秀,其零污染、能效高、噪声低的特点使它将比传统内燃机汽车走得更远,EMI测试是新能源汽车关键测试之一,论文以“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为题,重点研究基于AVL转鼓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制动力间接测量方法、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与点频扫查(dot frequency scanning,DFS)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方法、基于有限状态机(finite state machine,FSM)的新能源汽车实时EMI测试系统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对于提高EMI测试技术与装备水平,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实际意义。研究得到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04010037)资助。论文从新能源汽车EMI测试标准、汽车EMI测试技术、汽车动态工况参数在位检测技术等方面评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主要工作包括:⑴基于SAE J551-5:2012标准稳态工况EMI测试平台,分析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技术要求与需求,重点开展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总体集成设计、关键技术分析。分析指出基于SAE J551-5:2012标准稳态工况EMI测试平台使用单一的频谱分析仪,超外差扫频技术对于动态工况EMI测试幅值精度、频率测试范围与分辨率均可以达到要求,但EMI测试实时性不够;AVL底盘测功机无法测量制动力,仅能达到SAE J551-5:2012标准怠速、巡航下测试EMI要求;EMI测试子系统、转鼓子系统系统相互独立,难以协同工作,原有基于SAE J551-5:2012标准稳态工况EMI测试平台已经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总体集成方案设计,指出必须解决动态工况制动力间接测量、动态工况实时EMI获取、测试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达到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频率测试范围、频率分辨率、实时性、幅值精度要求。分析指出动态工况制动力间接测量技术、动态工况实时EMI获取技术、测试系统集成技术的关键技术与突破点,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⑵系统研究基于AVL转鼓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制动力间接测量方法。明确基于AVL底盘测功机的动态工况在位检测参数原理框图、以及动态工况在位检测模块流程图,提出基于AVL转鼓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制动力间接测量方法思路,仅需暂时性将标准尺寸的密封螺栓(换油排气用)更换成液压传感器,可以间接测量制动力,具有便利性、实用性的特点;基于液压缸推力公式、制动轮缸传力、车轮与转鼓相对运动等,建立出车轮及转轴力学模型,推导出制动力与车轮线速度的关系,然后分析汽车低速、怠速、高速下制动力模型,进而推导出对应的制动力间接测量公式;研究间接测量数学模型参数标定方法与测量流程,基于制动轮缸均有一个排气螺栓(供初次换油排气之用),容易拆卸,平时可以快速装上直接测量液压传感器测得制动轮缸油压Poil,进而求得汽车制动力FbrakeN,再结合转鼓线速度vroller,就可标定与辩识出准确性较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C1、C2、C3、C4参数。研究一种简单、快捷的参数标定流程,以便最短的步骤完成不同状态的arollerv获取,快速求得C1、C2、C3、C4;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制动轮缸油压的实际测量值计算得到的制动力与制动力间接测量公式的得到的计算值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制动力间接测量公式的直线方程与基于制动轮缸油压的实际测量值计算进而拟合出的制动力直线方程最大非线性误差小于0.009,制动力间接测量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实用性。⑶系统研究基于FFT与DFS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方法。开拓性地提出研究基于FFT与DFS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方法,这个方法充分利用FFT的快速性与DFS的精确性,有效地改进FFT、DFS的应用局限,使动态工况EMI测试成为可能;基于加速、滑行减速、制动减速等动态工况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分析,提出加速、滑行减速、制动减速等动态工况辨识方法,实现任意一组新能源汽车速度、加速度曲线,均可辨识出加速、滑行减速、制动减速等动态工况,实现测量过程车辆动态工况的自动化判别;建立包括幅值最大的特征频点pmax(Umax,fUmax)、特征频点幅值较高区域Π及点数比η、特征频点幅值较高频点分布集中密度系数ρ的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特点,其中Umax、η、ρ分别是极值指标、整体区域综合评价指标、局部区域评价指标,推导出各个指标的计算公式,阐述各个指标的物理意义。基于FFT与DFS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方法,分别应用于广州汽车集团制造的传祺GA5 PHEV及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电动试验车,结果证明能测试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下EMI,并具有较高精度,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使用相同仪器,通过减小FFT扫宽fband从29.85 MHz减小到0.9 MHz,频率分辨率fresolution由37.3 k Hz提升到2.5 k Hz,幅度达14.92倍;精度faccuracy由?57.5 k Hz提升到?3.7 k Hz,幅度达15.54倍,进行DFS点频扫查,幅值精度达±0.36 d B,实现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⑷系统开展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新能源汽车实时EMI测试系统集成与实验研究。在现有硬件集成基础上,推导出多通道时间戳补偿公式以及多通道同步采集值估算公式,提出基于时间戳补偿的串行采集卡性能提升方法,有效地提升串行采集卡测量数据真实性、实时性性能,具有不更换采集卡,实现简单、通用性好的特点。实际车辆数据采集实验表明,串行采集卡性能提升方法能有效地克服针对原有工控机用阿尔泰PCI 8602串行采集卡获取速度、扭力的不同多通道数据对应时间戳不一致问题;建立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新能源汽车实时EMI测试系统模型,开展模型可达性分析与优化,开发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新能源汽车实时EMI测试系统,具体包括新能源汽车实时EMI测试系统平台选择、软件架构与分模块工作流程,以及关键模块、功能实现与调试等等;开展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试验,对多款试验车型进行EMI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基于FFT与DFS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方法充分利用了FFT的快速性与DFS的精确性特点,能测试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下EMI,具有较高测量精度,极值指标、整体区域综合评价指标、局部区域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此外,利用动态工况EMI测试方法,测试加速度、阻力或动力、驱动模式等变化对试验车EMI的影响曲线,为以后开展相关车型EMI测试与改进优化、标准制定打下基础。

田思源[5](2019)在《基于时间反演的分布式阵列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结合“精确电子战”概念的需求以及传统相位控制方法难以对高频电磁波的相位进行精确控制的问题,考虑将时间反演运用于分布式阵列空间功率合成中,以实现信号在目标区域的相干合成,从而达到对该区域内电子设备实施精准干扰的目的。该技术有助于克服传统“粗放式”干扰方式固有的电磁误扰问题,有利于提高己方电子设备的战场生存能力。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归纳分布式阵列、时间反演及空间功率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基于时间反演的分布式阵列空间功率合成系统组成,从理论角度对时间反演电磁波的空—时同步聚焦特性进行推导。2.建立基于时间反演的分布式固定阵列近场功率合成数学模型,进行无噪声情形下的功率合成仿真实验并对影响合成效果的误差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噪声环境下的信号合成效果。3.分析了时间反演技术运用于分布式运动阵列空间功率合成的可行性,建立分布式运动阵列远场功率合成数学模型,进行功率合成仿真实验并对影响合成效果的误差因素进行定量分析。4.基于MATLAB的GUI功能设计了一个基于时间反演的分布式阵列空间功率合成仿真软件。5.建立了分布式阵列相干信号合成功率资源优化数学模型。综合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和遗传算法(GA)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功率分配方案,达到改善信号合成效果的目的。

郭沐然[6](2019)在《稀疏阵列测向结构与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对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增加天线个数来提高估计精度是一种直接的方法,但带来的问题就是射频前端通道数随之上升,从而导致系统复杂度以及硬件成本大幅增加。目前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接收阵列中的天线进行稀疏摆放,这就能够在保证阵列孔径不变的同时减少天线数,同时通过利用接收信号的自相关信息来尽可能的保证自由度。这一类接收阵列被称为稀疏阵列。然而稀疏阵列发展至今,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例如互质阵列的虚拟阵列中存在空洞、阵元摆放过于固定和处理高瞬时带宽信号能力弱等。因此,本论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某些稀疏阵列结构的虚拟阵列中有空洞存在,会引起自由度的损失,基于矩阵完备的虚拟阵列插值算法能够完成补洞处理,提高自由度,但其在补洞的同时无法有效地抑制噪声,会影响最终的估计精度。于是,本论文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对传统基于矩阵完备的虚拟阵列插值算法进行改进得到了混合降噪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直接降噪法,完成了对噪声的抑制,有效提高了估计精度。混合降噪法通过直接在传统的虚拟阵列插值法后增加一步降噪的过程以解决噪声问题,在此基础上,直接降噪法通过利用物理阵列与插值之后的虚拟阵列上的协方差矩阵之间的关系,把混合降噪法中的两步合为一步,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另外,在使用直接降噪法时,向量化和去冗余等操作也得到了省略。论文中也进行了相关的仿真实验来对其性能进行验证。然后,随着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技术在DOA估计系统中的应用,互质阵列下基于数据压缩的DOA估计结构具有在保证估计精度的同时降低系统复杂度,节约硬件成本等优点。针对该结构不具备通用性且没有相关性能分析这一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压缩稀疏阵(Compressed sparse array,CSA)结构并对估计算法进行了改进。除此之外,论文中还推导了使用CSA结构进行DOA估计时的克拉美罗界(Cram er-Rao bound,CRB)及其存在条件,并在此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CSA的估计自由度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验证。得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是,对于一个把L元稀疏阵的接收信号压缩到M<L个通道中的CSA,其能够获得的估计自由度要高于具有相同结构的传统M元稀疏阵的自由度。并且,由于M通道的CSA结构有更大的阵列孔径,其所达到的估计精度也要高于传统M元稀疏阵的估计精度。仿真实验也验证了所提CSA结构的优越性。进一步的,单比特接收机为了获得更高的自由度,需要增加天线数和与之相连的通道数,使得系统成本大幅上升。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的第三部分把单比特量化技术与数据压缩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DOA估计结构(记为压缩的单比特量化结构)。另外,该部分中还提出了两种用于所提压缩单比特结构的估计算法,分别是迭代的基于压缩测量向量的多重信号分类算法(compressive measurement based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CM-MUSIC)和迭代的基于CS的算法。迭代CM-MUSIC算法适用于目标数较少但是估计精度要求高的情况,而迭代的基于CS的算法适用于所需识别的目标数多但是精度要求较低的情况。数值仿真实验也对所提结构及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互质频率的均匀线阵(coprime frequencies-based uniform linear array,CF-ULA)结构通过主动发射具有互质载波频率的信号来生成等价的互质阵列,故其在保证自由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所需天线数。然而CF-ULA结构中接收不同频率的回波信号时会产生一组额外相位,目前缺乏对该额外相位所造成影响的分析,并且随着天线数的增加,CF-ULA结构的系统复杂度也会随之上升。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先对CF-ULA结构进行DOA估计时的空间相关系数和CRB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得到的重要结论就是该额外相位能够提高角分辨力,并且对估计自由度也有一定的改善。随后,论文又提了一个基于数据压缩的CF-ULA结构和相应的DOA估计算法。该结构把数据压缩技术与CF-ULA结构相结合,在保证估计精度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 CF-ULA结构的系统复杂度。所提结构的有效性也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

潘溯源[7](2018)在《视觉、听觉与行为的融合 ——全媒体智能电子乐创作展演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今的数字艺术正伴随数字技术的革命与普及而迅速发展,一方面,伴随多种多样数字媒体的普及,数字艺术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媒介形态,向着多媒体、跨媒体、混合媒体乃至全媒体的艺术表现形态改变;另一方面,近两年人工智能算法的突破再一次引发了对于计算机自主化艺术创作的讨论,智能化算法艺术成为了数字艺术研究领域的热门议题。在此背景下,混合媒体与智能算法相结合的全媒体数字智能艺术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数字艺术中极为重要的门类之一。全媒体智能电子乐创作展演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作为对全媒体智能艺术的一次探索,一方面通过设计、制作创作展演系统将计算机智能算法与电子乐创作相结合,将数字化声音信息与数字化图像结构相结合,将计算机运算逻辑生成与人的主观情感创作相结合,从理论体系与技术系统两方面为全媒体智能艺术的创作形成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以电子乐为实验样本展开的实验性创作探索在计算逻辑为主导的创作模式下算法逻辑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平衡点,以创作出具备艺术价值,符合审美标准的全媒体智能电子乐为最终目标。目前国内外在算法艺术和混合媒体艺术研究领域,对于计算机主导人为干涉协同创作这一数字艺术的创作模式和全媒体表现方式的相关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基于此,本人对全媒体智能电子乐的理论体系和技术实现手段展开研究,力求以创新的理念和技术方法,进行全媒体智能电子乐的系统设计和电子乐作品的全媒体智能语言表达,实现以下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开发成果:1.开创全媒体智能电子乐理论研究,提出全媒体智能电子乐的概念,并根据其创作模式、表现特征等因素对该风格电子乐做出系统性定义。2.原创性地构建了一套用于创作、展示和表演全媒体智能电子乐的系统。该系统结合了计算机算法、声画对位结构和人机交互技术,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相结合,全方位探索“全媒体化”、“智能化”、“人机协同化”三要素在全媒体智能电子乐体系中的意义。3.结合自己开发的全媒体智能电子乐创作展演系统的应用,将数学运算、道门术数、计算机逻辑算法、人机交互技术相结合,进行全媒体智能电子乐《奇门显像之庄生晓梦》作品的创作与展演,并以此为案例对全媒体智能电子乐的艺术价值和技术应用展开实验测评。全媒体智能电子乐的研究将算法艺术与混合媒体艺术相结合,以电子乐为起点为中国未来智能艺术的研究做出理论与实践的贡献。同时智能电子乐不但可以应用于学术型、实验型电子乐的创作,也可以被应用于电子舞曲、氛围音乐、音乐装置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

游翰霖[8](2017)在《国防科技体系建模、结构分析与研发评估方法》文中认为当前,随着“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主要大国在军事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防科技的发展不仅决定着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和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生成模式,也深刻影响着国家安全形势。随着大量高新技术的涌现,包含不同关联关系的国防科技体系的复杂性日益增强。传统的建模方法难以准确刻画体系结构,容易导致不同领域技术在应用中关联性较弱、管理数据重用性不强等问题。同时,现有的国防科技体系评估方法在需求分析与演化动力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外部需求偏重技术引入对武器装备性能指标的提升,忽略了对作战体系能力和国家安全态势的影响;另一方面,缺少对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的研究,难以将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研发基础相结合以预测潜在的颠覆性创新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不利于开展军民融合科研发展规划。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两个维度梳理国防科技体系发展动力,研究了体系建模、结构分析与研发评估方法。在建模方法研究中,主要解决“什么是国防科技(体系)”、“国防科技研发项目管理需要获取哪些数据”、“国防科技体系管理的数据分析需求有哪些”以及“如何在体系模型中描述国防科技外部需求和内生演化动力”。在结构分析研究中,主要研究了动态知识流网络结构演化。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探索了面向技术应用领域和网络拓扑结构的技术领域发展机会评估。在研发评估研究中,主要解决技术的知识传播重要度和需求满足贡献度评估问题,并研究了基于冲突消解图模型框架的动态博弈建模分析方法,从军力构建和军力使用方面拓展了在大国博弈中国防科技体系发展需求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从研发项目管理、数据分析需求和体系发展规划三个层级提出了国防科技体系建模新方法。在项目管理层级,设计了“武器装备—技术服务—国防科技”映射结构,从效益、成本和风险三个维度生成技术描述属性,提出技术关系分析方法,构建服务视图和技术视图包含的7类体系描述模型。在数据分析层级,基于“数据—信息—知识”集成结构,梳理了体系建模数据获取与管理决策数据分析之间的共演化关系,抽取了在技术研发管理中重点关注的技术发展预测、体系能力评估和研发投资组合规划问题,设计了包含3类视图、12个模型及其数据接口的体系建模框架。在体系规划层级,基于科学/技术发展路线图模型框架,在外部需求牵引维度,通过战略博弈模型、作战网络模型以及技术影响矩阵梳理不同层级之间元素的映射关系;在内部技术推动维度,基于包含专利文本和学术论文开源数据,构建描述创新知识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间传播的多层网络模型。其次,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视角,研究了动态知识流网络结构分析方法。着眼技术应用属性,根据由专家经验得到的技术类层级结构,生成技术-技术类双层网络模型,结合网络分析指标和时间序列模型,评估在预测时域内不同技术类的发展机会,并对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基于经典社团探测算法,在网络拓扑结构视角下设计了“评估—筛选—优化”技术聚类新框架。结合技术簇内部网络结构分析和技术簇特征统计分析,提出技术体系结构演化路径监测与发展趋势分析新方法。再次,基于国防科技体系模型,提出了对外部需求满足的贡献度与在创新知识传播中的重要度评估方法。根据“战略目标—作战能力—武器装备—国防科技”数据映射结构,应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得出评估结果。基于技术知识流网络,评估技术在知识传播中的重要度及其对网络整体创新路径的影响,并将重要度评估方法拓展到多层网络模型。最后,研究了基于冲突消解图模型的国防科技体系发展需求分析方法。以核安全战略为着眼点,梳理了我国和主要对手核威慑力量体系建设与核战略发展演化。在先进武器装备/技术应用为代表的军力使用方面,根据核战略定性分析结果,基于冲突消解图模型框架构建核安全动态博弈模型。在双决策者博弈模型中引入决策者态度(attitude)相关的参数变量,在多决策者博弈模型中引入与决策者政策(policy)相关的参数变量,分析各方可能达成妥协的不同类型均衡状态,并讨论从初始状态到最终均衡状态可能的演化路径以及潜在利益联盟对均衡状态的影响。在以国防科技为代表的军力建设方面,为应对决策者偏好数据中的认知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信度偏好的冲突消解图模型分析新方法。为讨论决策者能力在大国博弈中的作用,研究了应用基于能力的军备竞赛动态博弈分析新方法,为在大国博弈视角下开展由国防科技发展到安全态势量化分析提供了新路径。

李响[9](2014)在《电子音乐在中西方学院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中外高校在电子音乐教育的体系建立、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梳理、分析、研究,综述了中外院校电子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现实状况、未来趋势等。本文的重点是研讨国内以专业音乐学院为主体的教育机构如何在新形势、新环境、新需求下,传承既有历史硕果,进一步提高、完善电子音乐的教育、创作及发展,吸收和借鉴国外成熟、合理、先进的学术成果,洋为中用,逐步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有着相当学术水准和声誉的电子音乐教育及创作体系,并通过跨学科合作、社会化应用等让电子音乐的影响覆盖到更广阔的领域。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电子音乐在西方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本章以斯坦福大学、德蒙福特大学、俄勒冈大学、巴黎音乐学院、达特茅斯学院等欧美代表性的院校为样本,较详尽地叙述了它们在教学目标、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研究及合作、新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并研究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音乐技术专业正在成为音乐学院最有价值的新的发展方向;“跨学科”教学与科研成为音乐技术专业的普遍模式;音乐技术从传统的音乐领域向影视、多媒体等多产业领域广泛扩张;音乐数据库及音乐信息检索技术开发,已经成为音乐技术教学与研究的重要资源;多学科人才组成的工作室或研究小组,是促进教学与研究的良好组织形式;多元文化交流有效地推动了音乐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建立良好的产业合作机制,可以为专业建设和项目研究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第二章“电子音乐在中国学院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本章以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国内九大专业院校为叙述样本,并涵盖其他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综合院校,较全面地展示了国内院校在电子音乐教育方面的发展脉络及取得的成果,比较分析了几大主要院校在教学、课程、研究、重点方向等方面的异同,概括了国内电子音乐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所获得的长足进步,及目前呈现出的丰富性、差异性、前瞻性,分析指出了我国电子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本章还介绍了国内电子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及国际间交流、跨学科合作的情况。第三章“对我国电子音乐学科发展的思考和探讨”。本章重点是中外比较研究,从学科、课程、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大到体制、体系,小到具体的课程名称等,宏观及微观层面都有涉及,阐述中外院校在电子音乐教育上的相似点和不同处,以期找出差距,用包容并蓄的姿态,发挥优势,使我们的电子音乐教育有更好的发展。

杨康[10](2013)在《基于多核DSP的弹载毫米波双模制导雷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空战面临日益恶劣的战场环境。这就要求以目标探测和制导为主要任务的弹载雷达系统不断进行革新。雷达对目标的信息获取越来越多,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点目标”定位,更多是对目标的一维距离像、角度以及速度等信息获取。借助这些信息实现对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为后续的目标识别、跟踪和精确制导提供丰富的信息。毫米波高分辨率雷达以其天线口径小、波束窄、带宽大、分辨力高以及优异的隐身性能而在空地导弹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基于高性能多核DSP数字信号处理平台对毫米波双模制导雷达技术进行研究,讨论了在导弹末制导阶段采用PD联合脉间步进频率高分辨率体制雷达对目标实现精确跟踪的方案。给出了雷达信号处理的硬件平台系统架构,多核软件编程方法以及回波数据仿真,并对仿真结果在精度以及系统实时性方面给出了分析。本文阐述了基于脉间频率体制高分辨率雷达成像系统工作原理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分析了雷达回波因为目标运动而产生的距离-耦合的原理,并论述了一种双帧变PRT的目标速度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借助PD体制高分辨率测速性能联合频率步进高分辨率测距性能实现双模制导雷达的方案设计。给出了弹载雷达在导弹距目标6km以内扫描搜索以及跟踪的方案,并详细讨论了雷达在不同制导阶段采取的工作模式以及系统参数设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高分辨率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硬件架构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采用了基于DSP+FPGA的硬件架构基础,以TMS320C6678高性能多核DSP为数字信号处理核心,XC6VLX75T FPGA为系统协处理器。设计了雷达系统参数指标,ADC转换精度。然后主要对C6678的多核KeyStone架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多核处理器相比单核系统的性能优势,以及多核技术给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实现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本文在硬件系统平台上,以双模制导雷达高分辨率成像理论为基础,实现了算法的多核编程。详细分析和讨论了多核并行编程的方法,以及多核之间大数据量传输与核间通信的实现方法。根据双模制导雷达的功能,对双模制导高分辨成像雷达波形参数进行合理设计和论证,并且在基于TMS320C6678多核DSP的基础上对目标回波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测速精度、目标成像以及多核数字信号的实时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6678多核DSP可以实现双模制导雷达的实时信号处理。

二、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于分集合成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于分集合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在MIMO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MIMO理论基础
    2.1 MIMO技术原理
        2.1.1 MIMO系统的分类
        2.1.2 MIMO系统的信道模型
        2.1.3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2.2 MIMO系统中的重要技术
        2.2.1 空时编码技术
        2.2.2 预编码技术
    2.3 大规模MIMO技术
        2.3.1 大规模MIMO系统原理
        2.3.2 大规模MIMO技术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理论基础
    3.1 波束形成技术
        3.1.1 波束形成技术的分类
    3.2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3.2.1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原理
        3.2.2 数字波束形成与MIMO技术结合的优势
    3.3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及其常用准则
        3.3.1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3.3.2 最大信干噪比准则
        3.3.3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
        3.3.4 三种准则的总结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分析
    4.1 非盲自适应算法
        4.1.1 最小均方算法
        4.1.2 采样矩阵求逆算法
        4.1.3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4.1.4 三种盲算法的总结对比
    4.2 盲自适应算法
        4.2.1 恒模算法
        4.2.2 多重信号分类算法
        4.2.3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算法
    4.3 算法仿真分析
        4.3.1 最小均方算法仿真
        4.3.2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算法仿真
    4.4 两种算法对比总结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在MIMO系统中的应用
    5.1 系统模型和信号模型
    5.2 基于斜投影的低旁瓣级MVDR算法
        5.2.1 斜投影
        5.2.2 算法的具体实现
    5.3 算法的仿真和实现
        5.3.1 波束图性能分析
        5.3.2 收敛特性分析
        5.3.3 仿真结果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宽带雷达干扰系统中的发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宽带雷达干扰发射系统概述
    2.1 天线阵列模型
    2.2 信号模型
        2.2.1 窄带信号模型
        2.2.2 宽带信号模型
    2.3 发射波束形成基本原理
        2.3.1 发射单波束形成
        2.3.2 发射多波束形成
    2.4 宽带雷达干扰发射系统设计
        2.4.1 基于模拟延迟线的干扰系统
        2.4.2 基于数字时延的干扰系统
        2.4.3 基于DDS移频移相的干扰系统
        2.4.4 基于时变加权矢量的干扰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变加权矢量干扰系统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
    3.1 基于移相器的宽带波束形成
    3.2 基于时延加权波束形成
        3.2.1 时延加权算法概述
        3.2.2 仿真分析
    3.3 空间重采样波束形成
        3.3.1 空间重采样算法概述
        3.3.2 仿真分析
    3.4 LCMV自适应置零波束形成
        3.4.1 LCMV自适应置零算法概述
        3.4.2 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二次约束LCMV-SRV的宽带波束形成
    4.1 空间响应偏差(SRV)因子
    4.2 二次约束LCMV准则
    4.3 基于二次约束的LCMV-SRV宽带波束形成
        4.3.1 算法概述
        4.3.2 仿真分析
    4.4 低旁瓣LCMV-SRV宽带波束形成
        4.4.1 算法概述
        4.4.2 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短波多通道分集合并系统中FPGA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短波通信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同步捕获
        1.2.2 分集合并技术
        1.2.3 均衡技术
    1.3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同步捕获技术和自动增益控制技术
    2.1 短波通信的传播特性
        2.1.1 噪声干扰
        2.1.2 多径效应
        2.1.3 衰落
        2.1.4 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扩展
    2.2 单载波串行数据传输系统
        2.2.1 单载波串行数据传输系统结构
        2.2.2 短波多通道同步捕获的设计方案
    2.3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2.3.1 离散傅里叶变换
        2.3.2 基2时间抽取FFT算法
        2.3.3 维诺格拉德傅里叶变换算法
    2.4 同步捕获算法
        2.4.1 同步前导序列
        2.4.2 希尔伯特变换
        2.4.3 加窗
        2.4.4 分段匹配滤波
        2.4.5 FFT的相关峰
        2.4.6 频偏估计
    2.5 自动增益控制
        2.5.1 自动增益控制原理
        2.5.2 基于码元幅度自然对数的数字AGC
        2.5.3 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方法
    2.6 小结
第三章 分集合并技术与频域Turbo均衡技术
    3.1 分集合并技术
        3.1.1 分集技术
        3.1.2 合并技术
    3.2 频域Turbo均衡
        3.2.1 频域Turbo均衡的基本原理
        3.2.2 基于MMSE的频域Turbo均衡
        3.2.3 基于SIC的频域Turbo均衡
    3.3 均衡前合并与均衡后合并比较
        3.3.1 均衡后合并方法
        3.3.2 均衡前合并方法
        3.3.3 仿真结果比较
    3.4 小结
第四章 短波多通道分集合并系统中FPGA模块的实现
    4.1 基本实现环境
    4.2 系统模型
    4.3 同步捕获模块
        4.3.1 希尔伯特变换模块
        4.3.2 数据缓存模块
        4.3.3 分组相关模块
        4.3.4 DIT-FFT模块
        4.3.5 峰值判决模块
    4.4 均衡前合并的频域Turbo均衡模块
        4.4.1 MMSE频域均衡模块
        4.4.2 SIC频域均衡模块
        4.4.3 LDPC译码器模块
    4.5 数字AGC模块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新能源汽车EMI测试标准
        1.2.2 汽车EMI测试技术
        1.2.3 汽车动态工况参数在位检测技术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总体集成设计
    2.1 引言
    2.2 基于SAE J551-5:2012 标准稳态工况EMI测试平台
    2.3 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总体集成设计
        2.3.1 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架构
        2.3.2 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工作流程
    2.4 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2.4.1 动态工况制动力间接测量技术
        2.4.2 动态工况实时EMI获取技术
        2.4.3 测试系统集成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VL转鼓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制动力间接测量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AVL底盘测功机的动态工况在位检测参数
    3.3 基于AVL底盘测功机转鼓转速的制动力间接测量方法
        3.3.1 制动力作用基本模型
        3.3.2 车辆低速、怠速下制动力间接测量模型
        3.3.3 高速下制动力间接测量模型
    3.4 间接测量数学模型参数标定与测量流程
        3.4.1 间接测量原理公式各系数求解
        3.4.2 制动力间接测量流程
    3.5 制动力间接测量方法实验
        3.5.1 制动力间接测量方法实验装置
        3.5.2 测试系统参数标定结果
        3.5.3 验证实验与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FT与 DFS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FFT与 DFS的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框架
    4.3 加速、滑行减速、制动减速等动态工况辨识方法
    4.4 特征频点确定方法
        4.4.1 特征频点分布图
        4.4.2 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评价指标
        4.4.3 基于动态工况EMI评价指标的频点确定方法
    4.5 基于FFT与 DFS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实现与实验
        4.5.1 基于FFT与 DFS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实现流程
        4.5.2 实验系统的构建
        4.5.3 实验过程与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新能源汽车实时EMI测试系统集成与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硬件集成
    5.3 基于时间戳补偿的串行采集卡性能提升技术
        5.3.1 串行采集卡的多通道幅值估算公式推导
        5.3.2 基于时间戳补偿的串行采集卡性能提升技术实验
    5.4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新能源汽车实时EMI测试系统集成
        5.4.1 实时EMI测试系统建模
        5.4.2 实时EMI测试系统模型可达性分析与优化
    5.5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新能源汽车实时EMI测试系统开发
        5.5.1 实时EMI测试系统平台软件架构与工作流程
        5.5.2 实时EMI测试系统关键模块实现与调试
    5.6 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应用试验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时间反演的分布式阵列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分布式阵列天线
        1.2.2 空间功率合成技术
        1.2.3 时间反演电磁波
    1.3 论文结构及工作安排
第二章 基于时间反演的分布式阵列空间功率合成原理
    2.1 基于时间反演的分布式阵列空间功率合成系统组成
    2.2 空间功率合成原理
        2.2.1 平行波束合成原理
        2.2.2 交叉波束功率合成原理
    2.3 时间反演电磁波理论基础
        2.3.1 电磁场矢量波动方程的时反不变性
        2.3.2 电磁场的洛伦兹互易定理
        2.3.3 时间反演电磁波的空时聚焦特性
    2.4 时间反演的实现方式
        2.4.1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时间反演技术
        2.4.2 基于模拟信号处理的时间反演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时间反演的分布式固定阵列近场功率合成建模及仿真分析
    3.1 理想环境下固定阵列近场功率合成建模
        3.1.1 近场功率合成数学模型
        3.1.2 合成效率函数与栅格尺度
        3.1.3 信号仿真实验及误差分析
    3.2 噪声环境下信号合成效果分析
        3.2.1 噪声来源分析
        3.2.2 噪声条件下的合成效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时间反演的分布式运动阵列远场功率合成建模及仿真分析
    4.1 时间反演技术应用于运动阵列空间功率合成的可行性分析
        4.1.1 近场情形
        4.1.2 远场情形
    4.2 基于时间反演的运动阵列远场功率合成建模及仿真
        4.2.1 远场功率合成数学模型
        4.2.2 功率合成仿真实验
        4.2.3 功率合成误差分析
    4.3 基于MATLAB GUI的分布式TR阵列功率合成仿真软件设计
        4.3.1 MATLAB GUI设计方法
        4.3.2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4.3.3 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布式阵列功率资源优化方法
    5.1 功率资源优化问题建模
    5.2 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SQP算法
        5.2.1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
        5.2.2 遗传算法(GA)
        5.2.3 SQP-GA算法
    5.3 功率资源优化仿真实验
        5.3.1 传统SQP算法与SQP-GA混合算法优化效果对比
        5.3.2 理想情况下的优化仿真实验
        5.3.3 非理想情况下的优化仿真实验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稀疏阵列测向结构与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自评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稀疏阵列结构与DOA估计的克拉美罗界
        1.2.2 互质阵列下的补洞算法
        1.2.3 数据压缩结构
        1.2.4 单比特量化技术
        1.2.5 基于互质频率的ULA结构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矩阵完备的虚拟阵列插值算法
    2.1 互质阵列DOA估计基础
        2.1.1 空间谱估计基础
        2.1.2 基于稀疏阵列的DOA估计
        2.1.3 基于核范数的阵列插值技术
    2.2 混合降噪法
        2.2.1 混合降噪法基本原理
        2.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2.3 直接降噪法
        2.3.1 直接降噪法基本原理
        2.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数据压缩的DOA估计结构
    3.1 稀疏阵列下基于压缩重构的DOA估计算法
    3.2 基于CSA的DOA估计结构
        3.2.1 接收数据模型
        3.2.2 用于CSA结构的DOA估计算法
        3.2.3 压缩矩阵的优化
    3.3 系统性能分析
    3.4 仿真实验验证
        3.4.1 自由度仿真
        3.4.2 估计精度验证
        3.4.3 压缩矩阵优化分析
        3.4.4 角分辨力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单比特量化与数据压缩的DOA估计结构
    4.1 传统的基于单比特量化的DOA估计结构
        4.1.1 传统的基于单比特量化的DOA估计
        4.1.2 稀疏阵下基于单比特量化的DOA估计
    4.2 基于单比特量化与数据压缩的DOA估计结构系统模型
    4.3 使用压缩单比特数据时的DOA估计算法
        4.3.1 迭代CM-MUSIC算法
        4.3.2 迭代的基于压缩感知的估计算法
    4.4 仿真实验验证
        4.4.1 接收阵列为ULA时的仿真实验
        4.4.2 接收阵列为稀疏阵时的仿真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CF-ULA结构的DOA估计
    5.1 传统的CF-ULA结构
        5.1.1 系统模型
        5.1.2 用于CF-ULA结构的DOA估计算法
        5.1.3 系统性能分析
        5.1.4 仿真实验验证
    5.2 基于数据压缩的CF-ULA结构
        5.2.1 数据模型
        5.2.2 基于数据压缩的CF-ULA结构下的测向算法
        5.2.3 仿真实验验证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7)视觉、听觉与行为的融合 ——全媒体智能电子乐创作展演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意义和背景
    第二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智能电子乐”概念的提出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六节 研究思路
    第七节 小结
第一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系统总体功能分析
    第二节 系统环境与平台选择
    第三节 智能电子乐中的应用数学
    第四节 图像与行为信息的数据化运算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基于计算机智能的电子乐创作子系统设计
    第一节 基于计算机智能的电子乐创作子系统功能分析
    第二节 基于创作功能的模块化结构设计
    第三节 基于数字音频技术的声音设计模块组设计方案
    第四节 基于计算机智能的音乐结构创作模块组设计方案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全媒体混合的电子乐展演子系统设计
    第一节 基于全媒体混合的电子乐展演子系统功能分析
    第二节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声音信息视觉化模块组设计方案
    第三节 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协同创作展演模块组设计方案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全媒体智能电子乐《奇门显像之庄生晓梦》创作分析
    第一节 作品主题创意
    第二节 声音与影像元素设计分析
    第三节 音乐结构设计分析
    第四节 交互结构设计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防科技体系建模、结构分析与研发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解读第三次抵消战略
        1.1.2 应对方案与需要研究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技术管理与体系建模方法
        1.2.2 复杂网络结构分析方法
        1.2.3 国家安全战略与动态博弈建模分析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国防科技体系建模与评估方法
    2.1 国防科技体系相关概念与传统建模方法
        2.1.1 国防科技体系基本概念
        2.1.2 传统国防科技体系模型
    2.2 面向研发项目管理的体系建模方法
        2.2.1 装备技术体系描述框架
        2.2.2 体系描述模型
        2.2.3 示例分析
    2.3 数据分析需求牵引的体系建模方法
        2.3.1 体系建模框架
        2.3.2 模型示例
    2.4 国防科技体系路线图建模与评估方法
        2.4.1 体系路线图模型
        2.4.2 贡献度与重要度评估方法
        2.4.3 示例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发展机会评估方法
    3.1 基于知识流网络结构的定性评估方法
    3.2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定量评估方法
        3.3.1 Bass模型
        3.3.2 ARIMA模型
    3.3 评估结果相关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知识流网络结构的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1 新技术对创新路径的影响分析
    4.2 知识流网络整体结构特性分析
    4.3 基于网络结构的技术聚类框架
        4.3.1 备选社团探测算法
        4.3.2 技术聚类框架与分析结果
    4.4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冲突消解图模型的国防科技发展需求分析
    5.1 冲突消解图模型理论框架
        5.1.1 GMCR基础模型框架
        5.1.2 GMCR在决策者关系中的扩展
        5.1.3 GMCR在偏好数据中的扩展
    5.2 基于GMCR的核危机博弈分析
        5.2.1 核战略定性分析
        5.2.2 双决策者核危机博弈模型
        5.2.3 多决策者核危机博弈模型
    5.3 基于GMCR的军力构建冲突分析
        5.3.1 基于信度偏好的GMCR与支撑技术组合选择
        5.3.2 基于决策者能力的GMCR与军备竞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电子音乐在中西方学院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教学体系
        (二) 学科建设
        (三) 课程设置
        (四) 跨学科研究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 电子音乐在西方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
        (二) 电子音乐在中国学院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
        (三) 对我国电子音乐学科发展的思考和探讨
        (四) 研究资料及信息采集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电子音乐在西方学院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研究教学型院校
        一、斯坦福大学音乐系&CCRMA
        (一) 音乐系专业及学位设置
        (二) 音乐系的主要研究资源
        (三) 计算机音乐与声学研究中心—CCRMA
        (四) 斯坦福大学电子音乐教学体系建设
        (五) 斯坦福大学电子音乐课程体系建设
        (六) 斯坦福大学电子音乐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英国德蒙福特大学音乐技术专业
        (一) 德蒙福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二) 本科专业——莱斯特传媒学院
        (三) 研究生教学——创意技术研究所IOCT
    第二节 教学研究型院校
        一、俄勒冈大学跨媒体音乐技术中心
        (一) 未来音乐俄勒冈
        (二) 未来音乐俄勒冈研究方向与模式
        (三) 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
        (四) 人才培养模式
        二、达特茅斯学院&布雷格曼工作室
        (一) 布雷格曼工作室(BMARS)
        (二) 学位设置与教学体系
        (三) 人才培养模式
        三、巴黎音乐学院
        (一) 学科建设
        (二) 学位设置
        (三) 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FSMS电子音乐大师培训
    第三节 教学(应用)型院校
        一、纽约大学斯坦哈特学校音乐与艺术表演系
        (一) 学科发展
        (二) 人才培养定位与模式
        (三) 课程体系建设
        二、葡萄牙阿威罗大学传媒与艺术系
        (一) 教学团队
        (二) 专业及学位设置
        (三)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电子音乐在中国学院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电子音乐在中国高校的建设概况
        一、作为独立的系及部门建立的学院
        (一)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
        (二)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
        (三)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
        (四) 星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系
        (五) 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
        (六)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
        (七) 其他院校独立院系
        二、设立专业方向招生与教研的学院
        三、电子音乐相关课程作为音乐教育基础专业课程的学院
    第二节 电子音乐在学院教育中的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的定位及模式
        (一) 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
        (二) 学历、人才培养与师资现状
        (三) 理论、创作成果与国际交流
        二、人才培养对电子音乐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带动作用
    第三节 电子音乐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成果
        一、代表人物及创作
        (一) 张小夫
        (二) 吴粤北
        (三) 刘健
        二、学科的多样化及国际交流
        三、跨学科领域的建设及实践
        四、在学院教学中的延展及作用
第三章 对我国电子音乐学科发展的思考和探讨
    第一节 中西方电子音乐学科建设的比较分析
        一、中西方学科的比较与分析
        (一) 中西方电子音乐学科概览
        (二) 中西方电子音乐学科比较
        二、中西方课程体系比较与分析
        三、中西方电子音乐人才培养的比较与分析
        (一) 多样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二) 差异化比较优势
    第二节 对我国电子音乐教学体制问题的思考
        一、电子音乐学科建设及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 开拓性特征是电子音乐教学的核心
        (二) 专业化特征是电子音乐教学的立命之本
        (三) 系统化特征是电子音乐教学的标志性特点
        (四) 渐进式特征是电子音乐学科体系探索之路的主要特色
        (五) 多元化是电子音乐教学的鲜明表征
        (六) 开放性特征是电子音乐教学最突出的原则
        二、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与科研条件的改进与完善
        (一) 系统完整的教材体系
        (二) 跨学科、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三) 专业化的研究机构与资源整合
        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系统模式
        (一) 重视艺术与科技的不断结合
        (二) 加大学术交流活动的力度
        (三) 建立社会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 多层次培养的科学教学格局
    第三节 关于电子音乐学科建设发展的设想
        一、未来10年电子音乐学科建设整体战略设想
        二、学术机构的变革——重构“中国电子音乐学会”
        (一) 网络及多媒体方面具有优势的专业研究机构
        (二) 声学领域具有优势的综合性大学
        (三) 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具有优势的综合性大学
        (四) 心理学专业具有优势的综合性大学
        三、未来10年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四、未来10年电子音乐教学与科研的变革
        五、电子音乐与国家音乐文化产业战略相融合
结论
    一、电子音乐在西方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
    二、电子音乐在中国学院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
    三、对我国电子音乐学科发展的思考和探讨
附图
附表

(10)基于多核DSP的弹载毫米波双模制导雷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毫米波雷达系统
        1.1.2 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脉间频率步进高分辨率雷达成像算法性能分析
    2.1 引言
    2.2 脉间频率步进信号分析
        2.2.1 脉间频率步进信号
        2.2.2 波形信号参数分析与设计
        2.2.3 脉间频率步进信号模糊特性分析
    2.3 脉间频率步进高分辨率成像
        2.3.1 脉间频率步进成像原理
        2.3.2 高分辨率成像仿真与成像性能分析
        2.3.3 一维距离像运动补偿原理与方法
    2.4 高分辨率成像距离拼接算法
        2.4.1 目标一维距离冗余分析
        2.4.2 高分辨率成像目标提取方法
    2.5 脉间频率步进体制高分辨率成像分析
    2.6 毫米波频率步进高分辨率雷达系统原理框图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弹载毫米波双模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空对地弹载毫米波双模体制雷达系统
        3.2.1 双模雷达工作模式分析
        3.2.2 弹载毫米波雷达末制导系统架构
        3.2.3 双模体制目标扫描搜索阶段方案设计
        3.2.4 双模体制目标跟踪阶段方案设计
    3.3 PD 体制与频率步进成像体制雷达的复合方案设计
        3.3.1 高分辨率雷达测距原理
        3.3.2 双帧变 PRT 速度估计算法
        3.3.3 基于双帧变 PRT 速度估计算法的一维距离像复合体制联合运动补偿
    3.4 毫米波双模制导雷达目标扫描搜索与跟踪方案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模雷达硬件系统架构与关键器件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双模体制高分辨率雷达的总体设计
        4.2.1 双模雷达硬件系统架构
        4.2.2 双模雷达信号处理模块架构
        4.2.3 双模雷达硬件系统指标设计
        4.2.4 ADC 模块选型及参数设计
    4.3 多核系统并行处理器性能分析
    4.4 TMS320C6678 DSP 性能分析
        4.4.1 多核 DSP KeyStone 架构讨论
        4.4.2 模块核间通信方法
        4.4.3 增强型直接存取访问 EDMA3 通信原理
        4.4.4 多核导航系统的核间通信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 C6678 多核 DSP 的目标一维距离像成像算法实现
    5.1 引言
    5.2 系统参数设计
    5.3 高分辨率成像算法设计
        5.3.1 多核编程方法
        5.3.2 并行算法设计
        5.3.3 核间通信
        5.3.4 探测精度及实时性分析
    5.4 系统算法软件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于分集合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在MIMO系统中的应用[D]. 熊点.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宽带雷达干扰系统中的发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 安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短波多通道分集合并系统中FPGA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杨华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新能源汽车动态工况EMI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钟森鸣.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时间反演的分布式阵列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 田思源.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6]稀疏阵列测向结构与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研究[D]. 郭沐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7]视觉、听觉与行为的融合 ——全媒体智能电子乐创作展演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潘溯源.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8]国防科技体系建模、结构分析与研发评估方法[D]. 游翰霖.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电子音乐在中西方学院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D]. 李响. 中央音乐学院, 2014(04)
  • [10]基于多核DSP的弹载毫米波双模制导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 杨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于分集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